有机化学双语教学专业名词

2024-08-07

有机化学双语教学专业名词(通用14篇)

篇1:有机化学双语教学专业名词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2.3.4.5.6.7.8.9.periodic table positively charged electron(+), negatively charged electron(-)bond polarity electronegativity(EN)covalent and ionic bond(共价键和离子键)inductive effect(I,诱导效应)conjugate acid(base)(共轭酸(碱)); inverse relationship OH-(hydroxide);-OH(hydroxyl)The Brnsted-Lowry acid and base(布仑斯特酸和碱);the Lewis acid and base(路易斯酸和碱)

10.vacant orbital

11.nonbonding electrons

12.one lone pair of electron;an electron pair

13.electron configuaratiuon(电子构造)

14.tetrahedral(四面体)

15.hybridization(杂化);sp, sp2, and sp3 hybrid orbitals

Chapter 2 Alkanes and cycloalkanes

1.constitutional(构造异构), stereomer(立体异构)

2.Newman project(纽曼投影式, gauche(顺交叉式), twist boat conformation(扭船式)

3.conformer(构象异构), staggered conformation(交叉式), eclipsed conformation(重叠式), anti conformation(反式构象), cis-trans isomer, chair/boat conformation, axial position(轴向位置), equatorial position(平伏位置)

4.catalytic cracking(催化裂解)

5.energy barrier(能垒)

6.reactive intermediate(反应中间体), free radical(自由基), carbocation(碳正离子), carbanion(碳负离子), carbene(卡宾)

7.hyperconjugation(超共轭), resonance stabilization(共振稳定性)

8.overlap(交叠)

9.homolytic cleavage(均裂), heterolytic cleavage(异裂)

Chapter 3 Alkenes and alkynes

1.olefins(alkenes), vinylic(means : on the C=C double bond), vicinal dihalide(邻二卤代物)

2.functional group(官能团), double bond, degree of unsaturation or elements ofunsaturation(=C2HXN2)(不饱和度或不饱和元素)

3.hydrogenation, dehydrogenation(脱氢反应), dehydration(脱水反应), dehalogenation, electrophilic addition;nucleophilic addition;elimenation;dehydrohalogenation。

4.Zaitsev elimination;Hofmann product 12

5.margarine(人造黄油);cellulose(纤维素);nucleotide(核苷)

6.Oxidation,bromonium ion

7.anti(syn)stereochemistry

8.glycol(邻二醇)

9.radical polymerization(自由基聚合)

10.initiation(引发),propagation(传递), termination(终止)

11.allylic carbocation(means: a carbocation next to a double bond, 烯丙基正离子)

12.tautomerism(互变异构,rapidly interconvert)

Chapter 4 Aromatic compounds

1.2.3.4.5.6.7.8.aromatic compounds(芳香化合物)delocalized(离域的)toluene(甲苯), xylene(二甲苯);ortho-, meta-, para-(邻-,间-,对-)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halogenation, nitration, sulfonation, alkylation, acylation.exothermic(放热的)orienting effect(定位效应)activator(活化基团), deactivator(钝化基团)。

Chapter 5 Stereochemistry

1.stereochemistry(立体化学)

2.mirror image(镜像)

3.enantiomer(对映体)

4.chirality(手性);chiral, achiral(非手性)

5.optical activity(光学活性), polarimeter(旋光仪);levorotatory(左旋), dextrorotatory

(右旋);specific rotation(比旋光度);R/S configuration(R/S构型)

6.stereomer(立体异构体), diastereomer(非立体异构体);meso compound(内消旋化合物), racemic mixture(or racemate)(外消旋混合物);

7.resolution of enantiomers(对映体拆分)

Chapter 7 Alkyl halides

1.2.3.4.5.6.alkyl halide(卤代烃)Grignard reagent(格氏试剂)carbon-metal bond(碳金属键);organometallic compound(有机金属化合物)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亲核取代反应);substrate(底物)Bulkyl substrate(体积大的物质)Elimination(消除)

Chapter 8 Alcohols, ethers and phenols

1.hydroxyl group(羟基), hydroxide(氢氧根), hydride(氢负离子)

2.ether, ester

3.hydrogen bonding(氢键)

4.Alkoxide ion(烷氧负离子,RO-); phenoxide(苯氧负离子)

5.protonation(质子化)

6.hydration(水化), dehydration(脱水), hydrolysis(水解)

7.carbonyl compound(羰基化合物)

8.carboxylic acid(羧酸)

9.Williamson ether synthesis

10.redox reaction(氧化还原反应)

11.PCC(pyridinium chlorochromate)

12.Cresol(甲基苯酚)

13.Glycol(1,2-diols)

14.sodium borohydride(NaBH4);lithium aluminiumhydride(LiAlH4, LAH)

篇2:有机化学双语教学专业名词

双语教学是改革开放以来,促进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进程的热点课题之一。高等院校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形式,对于提高学生素质,探讨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及在更深层次向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此方面极为重视,无论是在政策和经费上都给予了积极支持。笔者开展了“医学专业有机化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教改项目,通过近两年在教学第一线的探索与实践,对医学专业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有了一些粗浅的经验和体会。

一、依据有机化学学科特点开展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的目的,不是从语言学习上代替英语课,而是补充英语教学中词汇含盖量的不足,并且为专业信息的索取奠定必要的词汇基础。化学专业的专有词汇量大,尤其是物质名称千变万化,以有机物为例,化合物名称是在命名规则之上,其他特有的词汇也必须单独掌握组词规律。有机化学中有机化合物结构式、反应式较多,且都是英文书写。有机化合物命名、有机人名反应等内容,英文表述规律性强,更是训练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能力的良好载体。

鉴于以上学科特点,首先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构词法的规律。如前缀nitro-硝基,bromo-溴,chloro-氯,carbonyl-羰基,aquo-含水的oxy-氧,hydro-氢;再如后缀-amine胺,-ol醇(酚),-al醛,-ester酯,-ane烷,-ene烯等;再有与数量有关的专有词,譬如:me-甲、eth-乙等;mono-表示“单”、“一”;di-或bis-表示“二”、“双”;tri-表示“三”;hemi-或semi-表示“半”等。教学组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编制了“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中英文名称”,学生采用“分析前后缀”的方法,避免了机械记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有机化学反应式、化合物命名以及附表中有机化学专业术语和基团缩略语,提高学生查阅外文文献的能力,还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自然科学基础,为此,教学组分别编制了“常用有机化学术语”和“有机化学常用基团缩略语”等讲义,印发给学生。“常用有机化学术语”涵盖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重要的基团、种类、结构理论、同分异构、光谱、酸碱性和有机反应的名称、机理等,内容全面,有利于提高学生有机化学外文原版教材的阅读能力。第三,在双语授课过程中,对于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分别进行专题讲授。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律性强,集中讲解有利于系统地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英文命名规则,进一步了解专业英语词汇的构成,收到分散命名教学所达不到的、灵活多变、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在后续各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多次反复,潜移默化,95%的同学都能够对常见有机化合物进行英文命名。有机化学反应复杂,反应机理难以理解,在学期期末专题进行复习总结,按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缩合反应、重排反应六个章节讲解,而且汉英双语比例为3∶7左右;汉语重点在介绍反应规律,英语重点在反应机理的表达式,克服学生畏难的心理。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双语教学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及大量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音响动画,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觉,给枯燥的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注入活力。教学组专门制作了一套“分子模型”PPT,将教材中涉及的有机小分子与球棒模型一一对应,并且标注英文名称,使抽象概念和空间结构形象化,学生容易理解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对于一些抽象的问题,如杂化轨道理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电子云的空间图形、化学反应过程的模拟、立体有机化学等许多的理论知识,除了一般彩色插图说明外,还采用动画电影,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强大功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较为直观的印象,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本质及规律,使化学教学过程具有更强的直观性、趣味性和活泼性。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双语教学

教学过程中学生永远是主体,教师教学永远要以学生为本。如何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是评价教学效果优劣的重要指标。在双语教学中,学生更要是教学的根本,双语课的学习中需要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和交流讨论,需要学生的共同参与。

首先从思想上消除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敬畏和恐惧感。讲授之前,让学生在了解构词法和缩略语的基础上预习该章节中的基本内容和生词,特别是专业术语。授课时教师尽可能在PPT中给出关键词或生僻词的中文意思,注意调整英语语速,做到吐词清楚、讲解到位,以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听懂和理解课堂内容,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的。鼓励学生提问,不熟悉的词汇允许中英文交替,循序渐进,头两周教学目的主要是活跃课堂气氛,使他们在课堂上敢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不但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基础理论知识,而且感到专业英语并不难学,大大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听英语、看屏幕容易产生大脑疲劳、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双语授课中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思想活跃,精力集中。课件中注意引入有机化学的新知识、新成果以及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使得课程内容兼具基础性和先进性,特别是21世纪以后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研究工作,绝大部分都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学生们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保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双语教学,我们适当地要求学生针对现有的英文原版教材中简单的知识模块,结合社会热点,分组讨论,轮流讲授,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老师对学生进行双语表达规范性训练,给予他们运用双语的机会,增强他们运用双语的信心,对有机化学的双语教学也可以起到补充作用。

四、结语

篇3:涉外护理专业化学双语教学初探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知识经济蓬勃兴起, 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目前在中国大中城市中, 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实施或准备实施双语教学。南通体臣卫生学校是一所教学理念现代化的职业学校, 为了与国际接轨, 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 学校在2006年成立了涉外护理专业, 由于所培养的学生日后将接触外国病人或就职于国外, 因此, 涉外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也是以国际化为标准。从涉外护理专业成立以来, 就开始进行了学科双语教学的实施工作。我作为涉外护理专业的化学教师, 也在该课程上进行了适当的双语教学, 虽然时间不是很长, 但是对双语教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也引发了我的一些实践后的思考。以下是我的一些关于化学双语教学的初步探索。

一、什么是双语教学

在英语中“bilingual”是个形容词, 意思是“能说两种语言的”, “bilin g ual education”也就是双语教学。

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双语教学, 也正是目前中国大多数的学校所采用的教学形式, 即以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来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非语言学科, 其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 并能使用其中任何一种语言进行知识的掌握, 两种语言思维系统能在脑中熟练转化。

二、双语教学的目标

对于化学双语教学而言, 首先从课程内容上, 专业难度要与母语教学相同或相近, 不能因为实施双语教学而降低教学难度, 影响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其次从课程目标来讲, 又分为专业目标和语言目标, 以专业目标的达成为主。教学语言为英汉两种语言。语言的使用比例应在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 不好一概而论。教学过程会有两个难点:专业难点和语言难点。教学中要处理好它们的关系, 不能让二者同时成为难点。

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 通过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 将学生的外语 (目前主要是英语) , 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 使之能代替, 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

三、双语教学中的实际困难

然而在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我发现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

1、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很有限, 特别是专业词汇更加缺乏,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求知兴趣, 阻碍了学生的理解和表达。

2、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由于学生的生源地不同, 毕业的学校不同, 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也相差很大, 特别是普通中学和郊区的中学毕业的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薄弱,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英语的使用比例很难把握。

3、学生对双语教学尚未完全认同。由于学生词汇量的缺乏, 影响了学生课堂内容的理解, 许多学生对双语教学产生抵触情绪, 认为增加了课堂和课后的负担。

4、教师个人的偏好以及语言上的偏差, 特别是我们非英语专业的教师, 一来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 二来为了学生理解的方便, 并不追求严密的语法要求, 表达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也会造成英语语言纯正、地道性的缺失。

5、缺乏合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由于我国双语教学试验工作刚刚开始, 所以在双语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没有现成的、合适的英语化学教材, 使教师在教学时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难。因此, 在教育主管部门尚未组织力量编写化学双语教学的教材之前, 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能胜任双语化学教材的编写。只有拥有与职业教育配套且切合实际、价格适中的双语教材, 双语教学才可能获得成功。

6、缺少高素质的化学双语教学教师。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不仅可以用外语进行日常会话, 而且精通化学内容、化学专业英语, 能流畅自如地应用双语进行教学。此外双语教学的教师缺乏正规的培训, 双语教学的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也阻碍了化学双语教学的广泛开展和研究。

7、双语教学课程的不足。语言的学习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语言环境, 只有化学一门, 或其它一两门课程开展双语教学, 显然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使得学生外语的提高非常有限。

四、双语教学的优势

尽管在双语教学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 但不可否认化学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实践证明, 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学习化学知识, 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听力及口语水平, 扩大了学生的视野。通过介绍化学与生物, 能源, 材料等众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而发展起来的前沿领域, 克服了常规教材的相对滞后性,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 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化学双语课以其内容具有趣味性、研究性、拓展性、前沿性等特点, 教学具有新颖性、开放性、灵活性等原因, 获得了大多数学生的好评。学生对化学和英语的学习都增强了兴趣和积极性, 从而形成学科学习的良性循环。通过与学生的合作, 交流和探讨, 正所谓“教学相长”, 也要求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改变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实现教学过程中主体角色的转变, 实现教学知识取向向能力与素质取向的转变。要改变那些习惯了的, 自以为是的经验认识, 代之以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真正让课堂成为展现学生生命活力的绿洲。

下转第205页

(4) 有利于课件著作版权的保护。

(5) 交互功能强。

从目前的信息传播发展趋势来看, 知识的获得不在局限于课堂教学, 学习者可以通过In tern et网络获取知识, 采用Dreamweaver或者F rontpag e等网页制作软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具有先天优势, 可以无障碍迁移到网络上发布, 这样极大地扩展了学习者的时间和空间, 同时方便同行之间的快速交流。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展了这方面的课件制作,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这种方式制作课件对于制作者的计算机水平要求较高, 如果制作者知识面不是很广, 一般采用集体创作的方法, 由课件教学人员为主要负责人, 其它在计算机、动画等方面有优势的人为辅, 这样才可以快速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

一套完善的课件不只是知识内容的“展览”, 还要包括复习、提问、习题、测验、评分等交互模块, 根据笔者经验, 采用Power Point软件或者专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软件来实现这些模块不是很理想, 有些功能模块比如测验、评分模块几乎无法实现。而采用Dreamweaver等网页制作软件, 通过X M L、J AV A等语言可以方便的创作各个功能模块。学习者在学习的时候看到的也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知识点页面或者文件, 而是整个课程体系, 可以随时复习、测验, 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内容, 哪些内容还有待加强, 这种类似于个性化的教与学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能够实现类似Dreamweaver等网页制作软件的课件制作软件还有Auth orware等, 但是由于Auth orware软件不够普及, 价格较贵, 加上目前Auth orware软件的出品公司M icrom edia公司已经停止对Auth orware软件的进一步开发, 所以采用该软件作为课件制作软件的应用人员不多。

4多媒体教学课件差异化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以及笔者经验, 把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差异化比较得出如表1所示的结论。

5结语

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拓展教学与学习的途径, 但是不管从制作方式还是知识内容体系结构, 都要严格遵循教学大纲要求,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各种素材丰富教学内容。作为课件制作入门者来说, 可以先期采用Power Point软件来制作课件, 逐步熟悉课件制作软件以及制作流程后, 再利用网页软件把原来的课件内容转换成网页多媒体教学课件, 同时实现或者扩充复习、提问、习题、测验、评分等交互模块, 这样才可以制作一套功能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参考文献

[1]崔敦汉, 曹晓颖, 王俊.关于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几点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7, 4 (1) [2]游泽清, 卢铁军.谈谈“多媒体”概念运用中的两个误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5, 第6期.

[3]刘震.专业技术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势[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7卷, 2期.

[4]李井永, 王芳.多媒体教学方式选择浅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 22卷, 8.

陈新华 (1971.11-) 男湖南隆回讲师.学士主要从事通信技术、计算机、电子

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邱丽芳 (1964.7-) 女湖南益阳教授.硕士电气系副主任主要从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谭耀辉 (1958.4-) 男湖南长沙副教授.硕士电气系主任主要从事电子、电工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上接第202页

机能状态处于较高水平, 如不进行调整活动而立即停止训练, 会造成身体机能状态突然下降的不适应而有碍身体健康, 不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与超量恢复。训练课结束部分进行必要的调整活动, 如采用原地放松跳、徒手操、慢跑等方法, 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 加速排除代谢产物, 不仅在生理上使机体“软着陆”, 同时使训练者心理上得到一定调整, 有利于课后其它学习、生活的进行。

4、课间休息问题

大学课程教学一般是45~50 min为一节课, 连续安排两节, 课间休息10 min。体育课作为一门身体活动的课不同于文化课的脑力活动课, 当前体育学院的术科课和运动竞赛的训练课都没有课间休息, 是有一定道理的, 是符合人体生理规律和运动训练原理的。常有一些大学体育教师因学校规章制度或部分学生要求而采用和文化课同样的课间休息10 min是不合适的, 应遵循人体生理规律和运动训练原理的要求将教学训练计划连续进行, 以保证教学训练的效果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邓树勋, 王健, 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张焕臣 (1972-) 女河南范县人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

上接第203页

五、化学双语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在我们学校双语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 许多方面还处于摸索之中, 根据本人一段时间以来的体会, 认为化学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本人把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 、适应阶段

要“以母语教学为主, 适当地渗透英语”, 这个阶段教学内容选择的是:学生已学过的化学知识, 以降低双语教学中理解化学知识的难度。这样, 新知识 (化学专业英语) 就可以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相关的化学知识相联系并发生相互作用、被同化而成为学生自身的一部分。而且学生用一种新的语言去学习他们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时, 会产生一定的兴趣,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 、展开阶段

此阶段仍以“以母语教学为主, 适当地渗透英语, 但逐步提高英语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教学内容选择的是:新授课。在每节课中标题用双语表示, 同时渗透几句专业英语 (课前发给同学) , 句中涉及的化学专业术语注上中文含义和音标。课堂教学时间允许的前提之下, 可以发放给学生一些的简单的化学方面的英文说明文作为补充阅读材料。

(三) 、理解阶段

此阶段“以英语教学为主, 甚至全部用英语教学”, 教学内容选择的是:全部是学生没有学过的新的化学知识。最终使学生能用英语思考化学问题、做化学作业。在上课形式上, 开始可以选择拓展课、选修课或活动课等形式进行双语教学。这样既不影响正常教学, 又可以使学生逐渐适应、接受双语, 从而为在专业课上实施双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化学双语教学是新的教学形式, 因此也必须要找到一种适应这种教学的教学措施和方法。由于每周的课时所限, 再加上学生本身的英语水平对专业词汇接受的难度也相当大, 因此本人无法对每一节课都进行大量的双语实践, 只能是在保证他们在汉语全部掌握并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英语教学。

希望化学双语教学的开展是有价值的, 也希望在化学学习中使用英语, 能够取得双赢的结果。

作者简介

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 现为南通体臣卫生学校助理讲师。

摘要:对于化学双语教学而言, 首先从课程内上, 专业难度要与母语教学相同或相近, 能因为实施双语教学而降低教学难度, 影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其次从课程目标讲, 又分为专业目标和语言目标, 以专业标的达成为主。教学语言为英汉两种语言语言的使用比例应在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提下, 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 不好一概论。教学过程会有两个难点:专业难点和言难点。教学中要处理好它们的关系, 不让二者同时成为难点。

篇4:有机化学双语教学专业名词

关键词:生物化学 双语教学 食品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190-01

目前,我国食品学科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食品学科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行业之间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我国食品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然而,随着食品工业的全球化发展,食品行业对食品科学本科专业人才的国际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需拥有与现代食品工业需求相匹配的知识结构,能使用两种以上语言从事专业工作,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根据我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逐步推广和实行本科教育中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双语教学,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1 《生物化学》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双语教学指的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培养学生同时驾驭两种语言的教育实践。生物化学是当今发展最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化学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在国际刊物、会议资料和互联网上,通常都是以国际上通用的语言—英语出现。所以采用双语教学教授《生物化学》有助于学生获取本领域的前沿知识[1]。

2 食品《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意义

在食品专业的本科教育培养体系中,《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生物化学既系统介绍了食品中的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维生素等)的结构与性质,又动态地研究了其在人体中进行的各种化学变化及其与生理机能的相互关系。对食品专业本科生而言,生物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其灵活运用与后续专业课程,如《食品化学》、《食品营养》等课程的学习密切相关。《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还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起了一定的铺垫作用,对推动和促进我国食品教学与国际前沿接轨具有重大意义。

3 《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施

《生物化学》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学生常感到枯燥难学,因此《生物化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众多。近年来,我校生物化学(食品)教研室在《生物化学》双语示范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以探求一条适合食品专业《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模式。

3.1 高素质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个人素质、专业水平、外语水平尤其是专业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教研室开展双语教学时注重选取有留学背景的教师,利用他们良好的专业英语水平与科研背景,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有效地开展双语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双语学习模式,收效较佳。

3.2 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的建立

双语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专业英语没学好,中文基础知识又不扎实。因此为了避免这个弊端,双语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以汉语为主,外语渗透;第二层次为汉语、外语平分秋色;第三层次为全外语教学。在第三层次可引入外籍教师参与部分内容的授课,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国外专家以英语进行的学术报告。

另外还应注意,在双语教学中第二语言(通常为英语)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因此在双语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第二语言的活学活用能力。教师可调动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意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使学生能有效地进行专业学习、阅读与查询外文科技资料与科技文献、并能熟练地应用专业外语进行学术交流。双语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设计,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寓教于乐,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生动,具有趣味性与挑战性。

3.3 合理的双语教学评估考查办法的建立

为保证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必须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估考察方法。我们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应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注重多种考察方法的运用,采用课堂小考、课堂报告与期末大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在每一章节授课内容结束之后,采用课堂小考既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与存在的问题,也可加强学生平时对专业知识与专业外语的运用能力[2]。同时,可根据授课内容选择部分章节安排学生进行课堂报告,要求他们通过查阅外文科技资料与科技文献组织材料,设计报告内容,在课堂上展示并展开讨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考查方法的引入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与运用英语的兴趣与能力,收效甚好。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双语教学蕴含着全新的教学理念。食品专业的双语教学近年来才刚刚起步,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也碰到了很多的困难,这要求我们今后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创新与探索,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国际化的食品科学本科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致芬,郭春绒.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尝试[J].科教文汇,2008(8):163.

篇5:化学专业名词

APTRA邻氨基苯酚-N,N,O-三乙酸

BAPTA1,2氨基苯氧基)乙烷-N,N,N0,N0-四乙酸

BODIPY

DASE BUFFER AQUEOUS狄尔斯-阿尔德尔缓冲液(300 mmol/L 氯化钠、30mmol/LTrisÁHCl、pH值7.4,80 mmol/L的氯化镁、10%的乙醇)

DDQ2,3二氰基(N-吗啉代)丙磺酸

NIR近红外

NO一氧化氮

PET光诱导电子转移

PIPES哌嗪-N,N,0乙磺酸)

RET共振能量转移

RNA核糖核酸

RNS活性氮物种

ROS活性氧物种

SNAr芳香族亲核取代

TBAF四丁基氟化铵(Bu4NF)

TBAI四丁基碘化铵(Bu4NI)

THF四氢呋喃

篇6:如何提高双语化学教学质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地区。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形成了不可避免的双语现象。因为“双语 现象”(这篇文章中的《双语》指的是维吾尔语和汉语,《民族语言》 或《母语》指的是维吾尔语)的存在,便产生了“双语教育”。新疆 的“双语教育”最初是指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这两种语言的教育,“双语教学”则是指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相结合的语文教学形式。目前,这种教形式主要在理科教育方面着重运用。比如,在民族中学中,从小学开始把理科的全部课程用汉语教学。因此,少数民 族学生就从小开始就能掌握母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这种情况对他们将 来升入内地大学有很大的帮助。

化学是一门所包含的科学概念非常多的学科。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用两种语言来学习这门课也是要求比较高的问题。不仅化学教师应 该具备较高的双语能力外,学生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双语能力,否则在 授课中会遇到语言障碍。这里说的教师的双语能力不止是日常用语的 双语,它更包括各种化学概念的维吾尔语和汉语的叫法。一般科学概 念往往是有规律的或者是外来的。在维吾尔语化学课本中的化学主要来自前苏联时期的化学课本,所以现代维吾尔语化学中的科学概 念大部分都和俄罗斯或者通用俄罗斯语国家的化学课本中的是一致 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接近于英语。所以,维吾尔语化学教学在学习外语方面是有很大的优势的。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的不足之处。在维吾尔语中,有一些化学概念写起来是比较长的,而在汉语中 只用几个简单的字就能表示出来,因此,用汉语教学也有一定的优势。当然,用汉语教学的优势不止于此。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官方语言 是汉语,因此在书籍,课本材料的编辑、出版也是以汉语为主的。这 里想说的就是我们国家不管是少数民族地区还是汉族地区的教材,复习资料等学习资源几乎都是汉语的。而用少数民族语言版的学习资源 包括高考真题等等,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资料中直接翻译过来的。在化 学参考资料翻译过程中,由于化学用语太多,而且也有同一种物质出 现好几种叫法等现象,难免发生翻译不准确、用词不当等错误,这会 影响那本参考资料的质量。如果少数民族学生能直接参考汉语的学习资料的话,这不仅免去了他们在复习中由于翻译错误引起的问题,而且大大扩大了他们的学习资源,所以这也可以说明化学教育中用双语 教学也是一中理智的选择。那如何提高双语化学教学的质量,我觉得以下几点较重要:

一、双语教师应爱钢敬业,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

教师要努力学习,精心备课,不断实践。并尽自己最大努力,用汉语进行知识的讲解,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要“自我加压,自我充电”,迅速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争取参加在职专业教师的培训,国内学术交流,内地短期进修等,在提高专业教学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专业汉语的能力,整体提高自己的汉语教学能力,成为专业精,汉语强的教师。

二、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

随着多媒体的日益普及,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使用也愈来愈频繁,尤其可以在化学实验中用的频繁。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的形象、直观的一大特点,来替代教师繁琐、空洞的讲解,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克服语言障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老师的品德和威信甚至能决定学生学好一门学科,学生喜欢上一名老师,也就喜欢上了一门学科。这就是一种感情迁移的现象。因此通过师生情感达成师生之间的双方理解十分重要。教师要在课堂里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还有教师要努力记住学生的名字。因为学生希望教师知道自己的名字,这样他们觉得自己跟老师的关系很好,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这让他们更加努力好好学习,取得的成绩越大就越能提高他们的兴趣,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学习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如何提高双语化学教学的质量

篇7: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探讨

【摘 要】“双语教学”是21世纪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医学院校推行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医学生物化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办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学 医学院校 生物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013-02

“双语教学”是21世纪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目前的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来看,语言不足已成为国内学者对外交流的障碍,由于专业英语语言能力不足,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得不到国外同行的认可和共享;从教学角度看,国外医学教材如果经过翻译再在教学中使用,会造成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时间远远落后于知识更新的周期。基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实施双语教学可作为解决此矛盾的一条重要途径。

作为新兴的医学本科院校,我院一直致力于加强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并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以及新时期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摸索好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法,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实行双语教学。下面就已开设的生物化学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一 双语教学的定义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以母语和一门外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的教学模式。各国各地区因母语不同而有所区别,我国双语教学的具体定位是汉语和英语,并在此基础上兼顾其他语种。2002年,教育部高教司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第一次将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义为采用外文教材并用外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总课时的50%以上。

目前,双语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沉浸式双语教学。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要求完全用外语进行教学,母语不用于教学中,使学生完全沉浸于弱势语言中。(2)过渡式双语教学。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要求在学生刚进入学校时,部分或全部科目使用母语教学,一段时间后,逐步转变为全部科目使用外语教学。其最终目的仍然是向沉浸式的教学模式过渡。(3)保留式双语教学。这种类型要求在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教学,以后逐步部分科目使用外语教学,部分科目仍用母语教学。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仍采取保留式双语教学,我院也不例外。

二 我院生物化学教学推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双语复合型人才

高等医学教育是国际公认的通用性、可比性较强的专业教育领域,对医学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基本一致,因而高等医学教育也存在很多共通之处。面对公众健康问题和越来越严峻的全球疫病防疫形势,人们逐渐意识到跨越国界的国际医疗合作的重要性,对医疗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作为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其相关工作是一般外语人才无法替代的,因此,社会迫切需要医学院校培养一大批既懂得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当外语水平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2.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双语

在世界范围内对医学生物化学进行比较后发现,使用英语进行生物化学的科学研究、生产活动、教学及教材编写等都处于领先地位,这对我国在生物化学领域中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原版教材的引入也可节省翻译所消耗的时间及减少内容方面的损失,使学生及时地了解到最新的研究进展,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同时,英语国家在医学生物化学领域的学科发展、学术交流及科研方法等方面处于主流地位,可作为生物化学学习、进修及培训的理想国家,这也使得用英语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三 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教师方面

双语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而保证这一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是承担双语教学教师的能力。目前在我国一些医学院校中,能使用英语上课的教师非常少,特别是对于生物化学这样一门复杂难懂的学科,要让任课教师用英语清楚地说明四大营养物质代谢的过程以及调控机制等,确实有很大难度。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之高,不仅专业知识要精深,还必须能用熟练、准确的英语来表达专业知识以及分析专业术语和词汇。既使有些老师在课前做了细致的准备,在课堂上能够把课件上的内容流利地讲述出来,但遇到与同学互动的环节,回答学生提问时,由于受到语言的限制,很难用英语应对突发事件。聘请外教,也必须要求懂得汉语,这样才有利于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并及时解决。

我院是一所新兴的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真正能做到双语教学的教师少之又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一方面利用现有师资中听、说、读、写能力较好的教师定期进行英语培训,提高英语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留学者及国外来访者,多与他们进行交流,了解国际医学领域一些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为进行双语教学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2.学生方面

学生的外语水平也是决定双语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生物化学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英语能力,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除了公共英语要达到CET-4以上水平外,还应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英语词汇。但是由于本院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不如单语教学,教学效果低于预期,不仅造成教师教学的成就感降低,还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主动性、连贯性、创造性被阻断,影响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师的授课能力同等重要,只有老师和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英语能力,双语教学才能做得更好。

学生课前预习对提高双语教学课堂效率非常重要。生物化学专业知识本来就晦涩难懂,若要求学生用英语思维,并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完全理解老师用英语传授的专业知识,难度可想而知。单纯也将传统被动式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双语教学课堂,势必收获甚微,因此学生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融入双语教学中去,教师也可在课后提出几个与下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做好预习准备。

3.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中常用的讲授法、演示法、启发式等不能适应双语教学课堂。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着眼于现代化,构建集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为一体的多维立体教学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制作双语CAI课件,使之具有双语性特点,做到关键词、主要内容有英汉对照,并有标准英文发音。此外,还可配上适量图片或小段英文视频、录像、实物演示等,力争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兴祥、刘伟、沈清燕等.医学双语教学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4.(3):32~33

[2]李萍、夏新娟.大学双语教学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3):77

[3]李俊伟.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3:14~15

[4]初国良、汪华侨、彭映基等.推进解剖学双语教学 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J].解剖学研究,2002.4:313~314

[5]陈晶瑛.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05.1:119~120

[6]熊静、黎宇宁.双语教学实践初探[J].咸宁学院学报,2005.4:149~150

篇8:有机化学双语教学专业名词

1.高职院校药物化学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药物化学是药学相关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其发展需要大批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 以推动我国药物化学学科进步,进而推动药学事业发展。双语教学为新型药物化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 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既学习专业知识,又掌握外语表达,还有助于学生阅读大量国外专业文献,快速有效地获取最新的药物化学相关信息和进展因此,用中文和英文对学生授课,探索适合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必定成为药物化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2.高职院校药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

2.1对教师英语水平要求高

在双语授课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既能引导学生理解药物化学抽象的理论和问题,又能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知识。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教师除需具有扎实的药物化学知识外,还要能熟练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教学。因此,双语教学对师资水平要求很高,教师要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英语口语表达要标准流利,这也是双语教学的基础。

2.2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经过多年英语学习, 大部分同学的英语学习都集中在应试教育上,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较差。再加上药学专业词汇较生僻,学生对专业英语比较畏惧,这对于双语教学的开展是很大的障碍。

2.3教材选用困难

目前国内并没有专门药物化学课程的双语教材, 很多学校采用国外原版教材进行授课。但药物化学原版教材内容很多,语言难度大,鉴于本校学生英语水平较差,盲目效仿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加剧学生对英语的惧怕心理。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本校情况, 自行编写符合本专业的双语教学教材。

2.4药物化学教学课时偏少

我院药物化学的教学时数为72学时,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完成双语讲授, 又要完成授课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是一个挑战。

3.药物化学实施双语教学实践

3.1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药物化学是一门课时较少的专业基础课, 如果将双语教学贯穿整个药物化学课程,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另外,面对高职院校学生薄弱的英文基础也不太现实。为此,我们选择部分章节进行双语教学,如在镇痛药、镇静催眠药、麻醉药、抗寄生虫病药等章节实施,双语教学内容的课时数约占整个理论课时的三分之一。

3.2加 强师资建设

在双语教学中, 必须提升教师英语水平, 尤其是口语水平。因此,可先让英语较好的药物化学老师负责双语教学本分的内容,其他药物化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英语水平,通过自学和培训等多种方法充实自己, 学校应该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使双语教学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3.3提 高学生兴趣

课前:针对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的问题,课前把单词发给学生,尤其是一些专业词汇,鼓励学生提前预习。课中:对于课本上的概念,采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反复强调,确保既不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尽量用英语书写板书,针对课本上的问题用英语进行提问,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英语回答。课后:要求学生用英文做总结,开始时,可给同学准备时间,甚至可以事先打好草稿。待学生水平提高后,再逐步提高要求。考核:考试过程中,适量添加英文题目,提高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兴趣和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在课件中使用一些具有特色的设计,使上课更加生动、有趣,强化教学效果。教学中,适当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对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运用直观形象的表格、图像、动画演示,把讲授内容的中文注解在屏幕上清晰展示,并对相应的英文翻译进行标注,进一步强化多媒体双语教学效果。

3.4加 强教材建设

必须根据本校学生和本专业的特点, 参考中文教材和国外原版教材资料,编写双语教学的讲义和课件。我们以现行中文教材为主,原版资料为辅,同时增加一些讲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专业词汇的发音、构词的基本知识等内容,编写适合我校学生自身特点的教材,做到既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同时又能传达最基础、最重要的专业知识。

4.结 语

篇9:有机化学双语教学专业名词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双语教材 编写模式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药物化学是建立在多种化学学科和生物学科基础之上,以化学学科为基础,与生物化学、药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与药剂学、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药物设计学乃至药事管理学密不可分,是药学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学科。药物化学具有发展迅速、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强的特点,双语教学尤为迫切,因此双语教学是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1]。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建设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条件,合适的教材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为此,我在参与药物化学双语教材编写的基础上,对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双语教材编写模式进行了探讨,以为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双语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1.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双语教材建设现状

双语教材是双语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之一[3]。在高校双语教学改革中,双语教材建设是影响双语教学发展瓶颈之一[4][5]。尽管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双语教学,但双语教材建设仍较薄弱。目前,国内药学专业使用的双语教材种类较多,可大致分为英文版教材和中英双语教材两大类,其中以英文版教材最常用,主要有引进的原版英文教材、国内编写的英语教材和翻译教材等三种。中英双语教材是另一类在双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以英文为主、中文为辅,一般以原版教材为主,在每章开头、结尾或正文旁加入一些相关专业名词的英汉对照,或以“小结”、“知识要点”、“注解”等形式将重要知识点或难点再以中文形式翻译或总结。以上两大类教材中,几乎全部为药学专业本科学生使用,针对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编写的药物化学双语教材尚未见到。由于受高职高专学生英语水平和学制较短的限制,选用上述两类教材均有一定困难。

2.编写有特色的双语教材,满足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教学需求

近年来,随着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不断增加,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报考人数在逐年增加,尽管学校尽量选择录取优秀学生进入药学专业,但总的来说,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水平的还是大多数,同时面临学生英语水平较低的状况。由于英语水平的限制,要这部分学生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是不可行的,因为这类教材的知识编排体系、教学内容难度和教学要求等不能适应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实际;若拿来就用,则必定会影响教材使用效果和课程教学质量。应用本科院校根据原版教材改编的全英教材,由于学生专业词汇掌握较少,会导致学生望而却步,影响学生对药物化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这些教材均是根据本科高校教学特点和培养方向编写的,并不适合高职高专学生使用。为此,编写有特色的双语教材,满足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教学需求,对药学专业后期课程的双语教学将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1中英双语对照,构建适应本院学生特点的双语教材。

编写双语教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和英语教材不同,双语教材以传播学科知识为主旨,英语只是作为传播知识的语言工具。为此,我们在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师特点,摸索出适合高职高专教育的中英双语教材的编写模式,即参考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以英文原版教材和中文版教材作为参考,以中文与英文顺序对照排列为特点,编写自成体系的高职高药物化学双语教材及参考资料。

2.2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保证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针对学生英语基础差这一问题,以普通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选取本分章节进行双语教材的编写。经过对药学专业后期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并与药物化学任课教师共同协商,对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组合。按照专科层次的角度、深度和广度组织教学内容并构筑知识结构框架,避免理论偏难、偏深、面面俱到的现象。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以发展职业能力为导向,药学为专业服务作核心构建药物化学的整体知识。课程内容选取紧紧围绕本课程与其他药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有关联的内容为线索选取。同时注重专业特点,不断将新学科知识进展融入教材中,增加学生自学内容,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2.3只对部分英文进行中文注释,避免中英完全对应造成学生对母语的依赖。

在药物化学内容的中文注释方面,我们不要求对英文内容一对一翻译,而是参考了部分国外英语原版优秀教材,对部分高职学生感觉生僻的单词进行注释,尽可能突出3年制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学生英语水平及教师水平,努力使教材内容达到实用性与科学性的密切结合,其内容既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训练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

2.4依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材体例。

双语教材有多种排版形式,我们编写双语教材全文采用了中英文对照双栏排版格式,这样可以保证教材中文和英文知识的系统性和独立性,便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和透彻理解英文原文。但这种排版方式有缺陷,如中文和英文内容所占版面不一致,为了保证相关内容的对应性,导致部分位置留白,增加页面,影响整个教材的排版效果。

采用这种双语教材,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既呈现中文和英文规范表述,又可以不依赖母语,加上教师的合理取舍和灵活引导,就能不断积累药学英语词汇,熟悉药学英语的基本表达方式,潜移默化地促进英语学习和增加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赖依峰,周施杰.药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9):128.

[2]曾剑平,曾翔.双语教材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87-90.

[3]曲燕,王振波,刘仁桓.传热强化课程双语教材建设[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2(1):117-120.

[4]张凌凌,陈然.我国医学双语教材的现状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4):84-86.

篇10:有机化学双语教学专业名词

金融专业双语教学探讨-基于我院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的调查问卷分析

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性文件,从20起对金融专业的部分课程实行双语教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教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意见和想法,进一步梳理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借此摸索双语教学的发展路径.

作 者:戴夏晶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经济学院,浙江,嘉兴,314001刊 名:现代商贸工业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年,卷(期):21(14)分类号:G424.1关键词:问卷调查 金融专业 双语教学

篇11:精细品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探索论文

[摘要]精细品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的提升,该课程教学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对化学学科发展、学生发展、教育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精细品化学实验双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水平差异、师资力量不足、教材缺乏等。学生自主选课、教师加强自身水平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举措。通过精细品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探索,将双语教学发展到更广的课程教学中是高校化学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双语教学;精细品化学;实验教学

早在上个世纪,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的方向[1]。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日盛,科技革命是新世纪一大重要挑战。制药、材料、环境污染控制等是全球共同关注问题。有机化学作为这些学科的基础学科,其教学应该面向全球化。精细品化学是有机化学学科的延伸,英语目前是全世界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在精细品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英汉双语教学是发展有机化学学科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也是适应教育全球化的重要体现。

篇12:精细品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探索论文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面向社会的人才,目前高校学生毕业面临两种方向:就业和继续深造。就业方面,化学学科的学生更多的是从事医药研发、产品检测、环境监测等相关专业方面的工作。在工作中,许多药品、合成方法、监测方法等都会涉及到英文,最前沿的手段一般都是国际化的,国际化通用的语言都默认为英语。因此,化学专业的学生以后走向工作之后会接触到很多英语材料,如果在本科学习阶段就已经习惯这些英语,相信在日后的`工作中会增加他们做好工作的信心。对于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讲,双语教学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首先,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是必考科目之一,双语教学能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督促学生学习英语。其次,学生一旦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将面临大量的英文文献。双语教学中专业英语的学习能促进学生更快熟悉英文文献的阅读,更好的适应研究生学习。总之,双语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能力,更好适应社会工作需求或继续教育要求。同时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适应教学发展要求[2]。

篇13:食品化学双语教学实践

国家教育部2001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等专业, 更要先行一步, 力争三年内, 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目前国内已有许多高校在进行双语教学的尝试与研究, 如清华大学计划三年内500门核心课程全部采用国外原版教材, 一些普通院校也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食品化学是烹饪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且因为大二学生英语已有一定基础, 我以我院烹饪专业《食品化学》课程为试点对大二学生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实践。

一、双语教学教材

双语教学所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无现成教材, 我选用了美国原版教材Food Science (second edition) (食品科学第二版) 中的部分章节, 对其内容进行整理和删减, 并在专业词汇和较生僻词汇后标注了汉语释义, 增加了一些针对性的问题, 最后汇编成册, 作为食品化学双语教学试用教材。

二、双语教学实施

双语教学选在食品化学课程基本结束后展开, 因授课内容是前期课程已讲过的, 学生已具备相关背景知识, 所以接受起来容易一些。

在教学过程中, 我针对教材中所涉及的专业词汇, 通过总结其共有的一些构词特点和变化规律,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语言障碍, 如在糖的分类中涉及的词的前缀不同:monosaccharide———单糖, disaccharide———双糖, oligosac caride———低聚 (寡) 糖, polysaccharide———多糖, 这样只要记住saccharide是糖的意思, 再记忆几个常见词头, 就掌握了糖的分类, 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长的英语单词并不可怕, 长单词通常都是由一些核心词衍生出来的。因为教材中专业词汇的出现频率很高, 学生们渐渐地就适应了, 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许多专业词汇。

教材中的句子是原汁原味的英语, 这和学生们公共英语课的教材是有区别的。在授课过程中, 我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英文教材在阐述问题、编写特点等方面与中文教材的不同之处。比如大多数中文教材在讲淀粉颗粒时, 只是描述性地讲不同种类淀粉的大小、形状, 而在英文教材中有一幅清晰的淀粉颗粒电子显微镜扫描图, 生动而直观。又比如在中文教材中关于淀粉的糊化往往仅给出定义, 而在英文教材中作者以图表的形式来描述不同种类淀粉糊化的整个过程, 使学生们较深刻地体会到英文教材在内容编排等方面更加科学而生动。当然英文教材也有不足之处, 比如理论深度往往不够, 更倾向于应用等。

三、双语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解教学效果, 事先设计调查问卷表如下:

调查对象是我院烹饪专业学生, 在结束最后一次双语课后, 当场问卷, 当场笔答, 共发出调查问卷63份, 收回62份, 回收率为98.4%。经过统计, 第一题中有29.0%的学生选A, 选C的有71.0%, 也就是说所有学生都认为通过双语教学对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在第二题中选B的有27.4%, 选C的有43.5%, 只有1.6%的学生选A, 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双语教学中涉及的英语理解力偏低。第三题中选A的有16.1%, 选B的有51.6%, 而选D的仅3.2%, 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对双语教学持肯定态度。第四题中选A的有38.7%, 选B和C的有61.3% (其中选B的有54.8%) , 也就是说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用英语上专业课会影响思维, 所以采用的教学形式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第五题中选A的有29.0%, 选B的有41.9%, 即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所选双语教材是比较合适的。第六题是让学生们各抒己见, 谈谈自己对双语教学的看法, 学生们对双语教学的热情出乎我意料, 大家从各个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 具体情况将在后面进行讨论。

四、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通过回收的调查问卷发现了很多问题与不足, 结合我自身的体会在此作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

1.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教材难度较大, 虽然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但就整体而言, 难度还是偏大的。教材的选择是双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可供选择的原版教材非常有限 (我所选用的教材是美国八十年代出版的, 其内容已略显陈旧) 。出于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及时间安排等方面的考虑, 原版教材往往并不适宜直接选用, 所以选编合适的双语教材至关重要。

2.部分学生认为教材应采用英汉对照, 这样会容易些。我认为不可取, 因为如果这样的话, 学生会把注意力放在译文上, 而不去深究英语原文, 也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了。我认为对所选原版教材进行适当的整理和标注是比较适宜的。

3.很多学生提出许多专业词汇在普通的英汉字典上查不到, 除了汉语注释外, 有必要在专业词汇后面注明音标,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4.一些英语程度较好的学生认为采用全英授课效果会更好。但这样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 对程度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来说, 难度就更大了, 他们可能会因此而放弃学习。与此相反, 部分英语程度较差的学生认为课堂上应尽量少说英语, 只要能把教材弄明白学到的知识就够多了, 所以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5.部分学生提出教师的发音不够清晰宏亮, 有少量发音错误。双语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是极高的, 因为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毕竟不是英语, 因此在发音、语法等方面会存在一些先天不足, 解决这个问题在双语教学各环节中是至关重要的, 我认为消除此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学校能针对专业课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加强培训。

6.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部分学生不能课前很好地预习, 上课时忙着查字典, 回答问题不积极。相比较汉语授课, 教师在授课方式上受到诸多限制, 所以课堂气氛较沉闷, 有必要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采用多媒体方式等。

7.绝大部分学生对双语教学持非常肯定和欢迎的态度, 希望校方今后能在更多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对任课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 如果运用得当, 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双语教学是近几年的新兴事物, 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需要各方不懈的努力来共同进步, 放眼世界可以预期双语教学是大势所趋, 加强这方面的实践与研究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米大丽等.“双语教学”效果评价及探索[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4, 14 (6) :155-156.

篇14:有机化学双语教学专业名词

关键词:有机化学 课程 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153-01

《有机化学》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涉及《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等一系列主干课。我国化学领域的发展基本都是国外引进,而当今教育对高职高专院校要求服从岗位需求来设计教学。为了能让学生将来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双语教学的引入和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1]。该文着重探讨本院实施双语教学以来的教学效果和反思,以利于双语教学更好地开展,让我们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能得到更好的实现。

1 調查

近年来有机化合物的开发进展迅速,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着产品库,每种新发现的化合物基本都采用英文名称命名,而我国处于制药产业链的低端,发展相对落后,很多新的化合物没有与之对应的中文名称,所以很多企业为了保证有机化合物名称的准确性,多采用英文名称和CAS No.,产品的品名也基本都采用英文标识,这就要求药学专业毕业生必须对其工作对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名称要有一定的英文辨识能力。为了培养适应现代行业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双语教学引入《有机化学》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药物开发的先进成果基本都来自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现有的开发技术和工艺与之差距很大,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深入时需要多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而这些成果只有英文或德文版本,开展双语教学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尽早学会阅读英文文献[2],吸收先进经验。

2 现状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的教学目标对本科层次低一些,主要偏重于传授知识体系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我院2012级药学专业学生《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高职学生中推行双语教学离预期的教学目的尚有很大差距。

2.1 学生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入学时层次偏低,英语基础较差[3],之前接受的都是中文教学,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口语习惯上都不能很好的适应双语教学。比如在烃类及其含氧衍生物这一章节,部分引入英文介绍,学生一开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持续时间不长,尤其是要求对有机化学专有名词进行记忆的时候,绝大部分学生表示很困难,完全记不住,同时也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

2.2 教材

从选用的教材方面看,无法满足双语教学需要。我院采用的是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的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教材,整本教材中几乎没有出现有机化学专有名词,实验内容当中也没有基本的英文介绍,双语教学内容和教材无法匹配,使得学生仍然习惯于用中文的方式学习和记忆,无法真正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

2.3 教师

从授课教师的角度看,部分高职院校化学学科教师目前无法胜任双语教学工作。笔者曾经在企业从事过有机中间体的开发,主要对象都是国外的研发机构和企业,阅读文献时仅采用英文文献,应用专业英语的时候较多,且公共英语基础尚可,因此在探索双语教学时,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但是,据其他授课教师表示,自身的英语水平仅能满足考试需要,口语不能过关,若要应用于教学,尚有一定差距,因此也不能达到双语教学的条件。

3 结语

通过《有机化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的初步探索,参考其他院校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思考意见:首先,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教师是组织教学环节,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能与之对应的师资队伍,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对教师的口语能力要求较高。其次,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国内使用的《有机化学》教材基本上源自国外,但内容陈旧、呆板,知识体系有待更新。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应选择或组织精炼适合高职学生使用的英文原版教材,并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有机化学》课程理论性强,但枯燥乏味,英文原版教材能从实践入手,通过建立有机分子模型来解释理论内容,化抽象为具体,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不但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能提高专业英文文献的阅读能力。最后,注重学生的专业英语教育。《专业英语》是本科学生的必修课,高职药学专业学制短,课时有限,通常没有专门开设此类课程,可以考虑从公共外语课时中划出一半时间进行专业英语教学,为双语教学打下基础。同时,为巩固教学效果,在作业和考试题中,可采用英文命题的方式(在本科院校已实现),在《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其他课程中提高英文词汇使用频率,强化学生的记忆,循序渐进,使得学生能逐步适应双语教学。

香港的高等院校开设的化学课程目前已能实现全英文授课,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内地院校无法比拟的,笔者致力于双语教学的探索和推广,期待借以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将双语教学付诸实际,形成长效机制仍是各院校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余小春,徐清,高文霞.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探讨与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1).

[2]杨静,孙德梅,武雪芬.药学院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思索与初步实践[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4):66-67.

上一篇:湖南省律师服务收费行业指导标准下一篇:拆迁房屋货币补偿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