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招商财政税收体制的思考

2024-08-06

关于完善招商财政税收体制的思考(通用9篇)

篇1:关于完善招商财政税收体制的思考

1)财政税收政策应具有前瞻性和持久性。如果财政税收政策是经常变动的,那么经济学家必然使征税规则和制度服从每个经济期间的变化,那么税收制度无疑变成为符合这个周期的可以使税额最大化的手段,因为也许符合这个周期的征税手段运用于另一周期的话可能并不能给政府带来收入的最大化,那么,税收政策的周期性变化正好为追求税收最大化的政府解决了这一难题。

2)财政税收政策应在“无知之幕”下设立。这就要求人们应当站在“无知之幕”的背后,严肃思考和讨论社会政治秩序的基本规则,在“无知之幕”背后,立约者在决定以什么原则作为规范社会基本结构的依据时,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特殊身份,社会地位,智力,体力,所得,财富,心理倾向,甚至于不知道自己特有的价值理想,立约者选择的唯一依据是一般共同的知识。任何人都不可能利用物质,智力或者信息的优势通过特定的社会建制为自己捞好处,又必须防范他人对自身的可能侵害。

2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的利弊解析

在不发达地区没有政策优惠就不能吸引外资似乎已成了不争的事实,而地方政府部门在制定优惠政策上除了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简化审批手续,实行土地出让价格优惠,减免各项行政性、事业性、经营性收费外,税收优惠就成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核心内容。一些地方为了能迅速快捷地把商招进来、把资引进来,是筑金巢引凤蝶,把土地增值税、不动产销售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留成部分等构成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的税种进行最大限度的让利,即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如某地,给予外资房地产开发商的优惠政策是:已经通路、供水、供电、排水、通讯、场地平整的土地,开发商购地成本约为每平方米300元人民币(每亩约为人民币20万元)、开发商的建造成本每平方米约为500元(已含物价上涨因素)、但其售出房价却在每平方米,2800元左右,即开发商每平方米可获毛利近元(剔除非正常开支),而他们缴纳的部分税收前几年几乎是如数返还(中央、省级税收收入除外),如此高额的投资回报率怎能不叫投资商趋之若鹜。暂且不说引进的企业是否会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当地农民利益是否受到侵害,企业投资是短期行为还是长期行为等,仅就税收这块就是虚增财力,没给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带来任何实惠。

3完善财税体制,促进招商引资发展

3.1实行科学决策,谋求互利双赢

首先要实行科学决策,确保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即变招商引资为招商引优,要对本地区招商引资的数量、规模、涉及领域、行业比例等制定总体规划,对每一个具体的引进项目要进行科学论证,要把招商引资对税收优惠要进行认真细致地可行性分析,谨慎抉择优惠对象和优惠方式,以免影响企业之间公平竞争、助长纳税人对优惠政策的过分依赖,最终造成产业结构失调,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不合理,财政负担加重,经济不能良性发展等;其次要加强税收征管,确保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对招商引资实行税收优惠实际上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既要让投资者获取更大的利润,又要使招商者的当地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所以在保证对招商引资单位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兑现的同时,要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严格执行税收优惠条款,对那些巧立名目、故意钻政策空子,瞒税不报,偷逃税的单位要给予严厉的经济、行政制裁,对责任人还应依法追究其责任。再次要实行规范操作,确保可用财政收入真实反映。当前,有些地方的财政收入从文字报表上都非常之大,但实际可用财力却并非如此,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招商引资单位的税收减免是实行先征收入库、后全额奖励返还,这种纯粹玩文字游戏的做法,只会增加财政收入的数字,而实际可用财力却不能正确反映,同时还会影响财政支出的如期实现。为了避免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发生,国库部门要加强监督、坚持原则,要按照正常的退库程序办理,绝不能允许财政部门采取拨款方式将退库减免的税收支拨出去,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保证财政收支数字的准确性,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2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品牌经济是带动一方经济迅速发展的生力军。任何地区都有自己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都应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所以,各地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应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所具备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这一特点,对有利于本地龙头产业发展的单位可加大税收优惠的力度,采取税收减免、降低起征点、优惠退税等多种形式并用的方式,以减轻税收负担,加速其资金积累,并提高政府税收减免的透明度,广招阔引,促进这些产业、行业迅速发展,以形成自己的板块经济,达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对于一些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辅助型行业,政府可采取免征额、税收免抵等优惠方式适度引导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对根据市场需要需转产转型的企业,政府可采取加速折旧、延期纳税等给予适当牵引。值得提醒注意的是:打造地方特色经济切不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保持和开创自己的特色品牌都至关重要,一定要加强对招资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审慎行事,积极运用税收优惠这一调节手段,促进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3.3以人为本求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保障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不能忽视环境保护问题,其实,国外许多发达国家早就非常注重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中央也曾多次强调各地要保持科学的发展观,要重视自然、经济等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各地应树立全面科学的发展观,应责无旁贷地保护好当地的生态平衡,对污染严重的招商引资企业绝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无视长远利益,决不能实行税收优惠,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生存的空间。税收优惠是政府出于一定的目的,将一部分应收的税款通过法律规定无偿让渡给纳税人的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政府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对某些纳税人实行的一种财政援助。可见,只有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将这一政策正确、适度、有效地加以运用,才能达到互利互惠,真正实现双赢。

4结语

地方政府对税收杠杆利用的非理性来招商引资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只有完善我国的招商财政税收政策,才能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平衡、求得招商引资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李玉庆,郑玉清,郑飞.地方税收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因素的研究与探讨[J].商业会计(上半月),2008,(1):43-45.

[2]李新.地方税收体制改革:基于调节我国产业结构的视角[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6,(4):23-36.

[3]董大为.地方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1):47-49.

[4]张邦群,朱爱国.我国地方税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美中经济评论,2006,(1):76-78.

篇2:关于完善招商财政税收体制的思考

【摘要】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是我国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在我国的运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不利于国家财政税收的管理。因此,对于如何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问题,并对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举措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旨在为提高我国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税收管理体制;税收监管;税权分配

税收管理体制与税收管理制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税收管理制度包括税收管理制度,而税收管理体制是税收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管理体制涉及的内容很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制度。我国相关部门在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研究,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的对税收管理体制进行完善,那么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应致力于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上,不断的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研究出更有效、更加适合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

一、 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问题

1、税权分配高度集中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要求统一、团结的国家,更加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所以,对于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来说,其税收的权利也高度的集中在中央。然而,我国地域辽阔,省市众多,并且每一个省市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并且贫富差距也十分悬殊。而税收权利的高度集中就极不利于我国地方经济的调控,不利于地方政府合理的配置资源。因而,税收权利的高度集中是目前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税收管理体制的法制性弱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在法制性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在法律规定方面更是缺少专门的法律,现行的一些法律也只是暂行条例。因而有待进一步的进行加强。同时,法制性薄弱还体现在其他的很多方面,如在财政税收管理权利方面,地方和政府的权利没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再如,在税收的相关人员上,其监查、预审都缺乏专业性的法律规定。

3、财政税收监督管理不力

除了以上两点重要问题外,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就是监督管理力度不到位。财政税收管理体制需要严谨的监督管理。而就我国当下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一些企业一味的追求利益,所以频频的出现偷税漏税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监督不力导致的。其次,我国财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一定的欠缺,普遍出现责任感不强、工作力度不够的现象。

二、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举措

由上述可以看出,我国当下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存在着较多的严重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国家的发展。因此,对于当下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必须加以完善。本文在此提出了几点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进一步的完善做出一些贡献。

1、适当下放税收管理权限

要先完善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就笔者来看,首先就要适当下放税收管理的权限。从我国目前权利集中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过度的集权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国家适当的下放税收的权利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国家统一政策的基础上,下放一部分的`税收权利给地方政府,如个人所得税等等。同时地方要以国家的政策为主,根据自身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来进行税收相关方面的管理。此外,下放权利要逐步的进行,不能一次性下放过多的权利,导致不良现象的产生。

2、加强税收管理体制立法

加强税收管理体制方面的立法,也是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体制。要不断的建立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相关方面的立法,并且要从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如地方与财政税收权利的划分、执法人员工作相关方面的法律等等,从而做到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能够有法可依,不断的加强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法制性。

3、贯彻税收的政策、制度及法规

篇3:关于完善招商财政税收体制的思考

与此相适应, 甘肃省农业审计工作应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 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充分发挥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免役系统的功能, 针对甘肃省农业资金审计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明确“三农”资金的审计重点, 不断加大对“三农”资金的审计力度, 有力维护了农民切身利益。但从审计情况看, 由于受主客观因素和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影响, 农业资金的管理使用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需要我们认真进行思考。

一、“三农”资金的特点

一是资金规模大。2010年全国对农业的投入为8579.7亿元。当年甘肃省涉及三农的资金投入达到230多亿元。二是点多面广线长。“三农”资金涉及农业、水利、林业、国土、农业产业化以及交通、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方方面面, 而且绝大部分资金的使用为县乡两级和项目单位, 相当一部分涉及到村一级和千家万户。三是大部分涉及民生。涉及“三农”的政策和措施比较多, 具体都涉及到民生问题, 事关农民切身利益, 政府重视, 群众关心, 社会关注。四是问题主要发生在基层。具体是县乡两级, 部分涉及到村一级。

二、当前农业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主管部门职能重叠, 资金分配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

一是资金分配渠道多。三农资金的分配, 涉及到农林水、扶贫、发改、财政等多个部门, 政出多门, 统筹协调难, 导致重复建设, 损失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在同一部门内部, 涉及三农资金的分配也分别由不同的处室进行。二是同一类型的资金也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进行分配, 不利于整合资金和项目。例如农业产业化资金, 分别由财政、扶贫、农业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进行分配。对于水利建设资金, 也分别由水利、扶贫、发改委、财政和农业综合开发等多个部门进行分配。三是涉及的资金项目多, 范围广, 规模效益不明显。既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又有直接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各种补助和扶贫项目;既有几十亿元的大项目, 也有几万元的小项目, 项目繁多分散, 分解了有限的财力, 难以形成资金的规模效益。

(二) 政策制度不完善, 造成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一是资金分配办法单一, 存在一刀切的情况。例如, 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的分配全省执行一个分配办法, 而各地在耕地面积、水浇地和旱地等方面千差万别, 统一的分配办法不能完全适应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二是制度办法缺乏刚性。例如对库区移民补助资金的分配, 既可以将补助资金分配到个人, 又可以将资金集中用于项目建设, 而大多数移民只顾眼前利益, 要求将资金发放到个人, 忽视对基础实施的建设。三是资金分配分散, 难以起到聚合作用。如甘肃省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亩均只有40元左右。而且在资金的分配上, 基本上按照耕地面积进行分配, 不能充分体现粮食种植情况, 种粮补贴实际成了耕地补贴, 农民虽然得到了实惠, 但与国家实施这一政策的初衷不尽相符, 不利于发挥粮食直补资金的基本功效和使用效益, 难以达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目的。四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现行退耕还林政策规定, 应将补助资金直接发放到退耕农户, 但目前还没有针对农场等农业企业的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 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 自行制定补助资金兑付管理办法, 造成补助资金的发放与现行政策不一致。五是专项资金报账制存在漏洞, 导致虚报、套取专项资金的问题时有发生, 有的还相当严重。现行制度规定, 对扶贫等农业专项资金实行报账制, 这种管理办法对于约束项目使用单位合规使用资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 在报账制实行过程中, 由于实行国库集中支付、集中核算、多种专项资金实行报账制等因素, 财政部门根本无力、也不可能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造成资金使用环节监督不严, 报账过程审核不细, 导致项目使用单位通过代开发票等形式虚假报账, 套取项目资金等问题时有发生。

(三)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足

从全省财政支农资金的结构和投入看, 目前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仍占主导地位, 地方财政特别是市县财政投入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 中央和省上下达的支农投资项目, 也大部分规定市、县都要配套相应比例的资金, 而相当一部分市、县财政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因此, 一些地方为了争取项目和资金, 搞空头配套承诺和“钓鱼”项目。一些项目开工后, 由于资金缺口很大, 成了“半拉子”工程。

(四) 政策执行不严格, 导致重复享受政策、虚报套取补助资金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一是主管部门领导和经办人员责任心不强, 导致虚报面积, 套取补助资金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县区、乡镇和村一级在上报补助面积时, 为了小集体利益乃至个人利益, 有意虚报, 主管部门和相关人员也未能认真审核, 造成套取补助资金问题在部分县区程度不同的存在。二是重复享受国家惠农政策。按照国家规定, 在发放粮食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时, 应将退耕还林地、建设用地等扣减掉, 但一些市县未严格执行这一政策, 而是按照总耕地面积分配粮食补贴资金, 造成重复享受惠农政策的问题时有发生。三是扩大惠农补助资金发放范围。使本不该享受补助政策的单位和个人得到了补助资金。四是未严格执行“一折统”政策, 违规将退耕还林补助资金打入个人名下进行发放。从2009年开始, 全省对农民的各种补助资金一律实行“一册明、一折统”形式发放, 但从实际这些情况看, 大部分市县和乡镇都认真执行了这一政策, 但部分乡镇未能严格执行“一折统”政策, 仍然实行现金发放或将补助资金打入个人存折名下进行发放, 这既违背政策规定, 又存在资金的安全隐患。

(五) 部分项目重复投资造成损失浪费

一是前期论证不够深入、市场变化等因素, 造成决策失误, 项目一建成就停产, 造成国家资金损失。二是为了争取项目, 人为夸大项目预期效益。三是项目设计不合理, 重复投资, 造成损失浪费。四是配套资金未及时到位, 影响项目尽早发挥效益。

(六) 责任追究制度滞后, 滞留和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行为经常发生

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经过审计部门的多年查处, 已经大为减少, 但受经费不足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这一问题依然经常发生, 有的还相当严重, 还未能从机制、制度上得到有效解决。同时, 滞留专项资金、虚假报账、核算不规范、票据不合规等问题程度不同存在。

(七) 部分乡镇财务管理混乱

一是财经法规意识淡薄。会计人员缺乏起码的法规意识, 随意抽换会计凭证和原始单据。二是业务水平低。部分乡镇财务人员不具备上岗条件, 没有会计资格证, 缺乏从事会计业务的基本知识, 加上有关领导财经法规观念不强, 导致一些违规违纪问题经常发生。三是白条列支和公款私存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

三、关于强化涉农资金管理的对策选择

(一) 强化监管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立项制度。对符合财政支持范围的“三农”项目, 要组织可行性研究和专家评估论证, 严格立项条件, 优化项目组合, 培育项目群体, 按轻重缓急, 分门别类地建立支农项目库, 实行动态管理, 提高财政支农项目的科学性、准确性, 减少项目安排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二是要大力推行重点项目资金财政直接支付制度。对投资规模大、建设期限长的重点支农项目, 按隶属级次, 由本级财政部门按工程建设进度, 将资金直接拨至项目承建单位。县级以下的重点项目, 严格实行县级报账。三是要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从项目申报至竣工要专人负责, 并明确责任人的权利和职责。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项目建设的全程跟踪检查, 对违纪违规行为, 要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四是要严格执行财会制度。每个项目都要配备财务核算机构和合格的财会人员, 采取恰当的会计核算方法, 完整、准确、及时地反映工程支出, 确保支农资金的整个使用过程来路清楚、去向明确, 投资形成的资产账务全面、管理严格, 对胡乱花费支农资金的违纪违法行为严肃查处。五是要建立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实行严格的项目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 上级主管部门和县级财政部门要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通过开展对支农资金的绩效分析与评价, 强化支农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支农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二) 强化统筹规划力度, 科学整合“三农”资金, 从整体上提高“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省级有关“三农”资金管理部门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全省经济发展规划和组织协调方面。一是成立专门机构。针对农业和农村建设项目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监管难度较大等特点, 建议建立省级统筹协调机构, 加强对全省农业农村发展重点的研究, 确定发展重点和投资重点,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强化对“三农”资金的统筹力度, 强化协调督查力度。并对现行的资金分配渠道进行清理, 将同类资金的分配权尽量集中, 减少资金分配渠道, 整合财力办大事。二是要明确投资方向和重点。“三农”资金的使用要充分体现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充分体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原则。要将支农资金集中用于影响和制约“三农”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最关键、最紧迫的项目上去, 用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的项目上去, 充分发挥“三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确定“三农”项目时, 应根据省情确定各自然片带和经济发展片带的投资重点和重点项目, 应着眼于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培植财源的重点项目以及跨区域、地方无力或无法安排的大项目。对一些地方急需又适合当地实际的小项目应下放权力, 由当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三是要合理整合资金。对现有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整合, 不是简单的调整和归并, 可通过打造“项目”或“产业”平台, 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和“减少交叉、权责一致、强化协调、增强服务”的要求, 在不调整原有管理体制、不改变资金原有性质的前提下, 有机捆绑、相互衔接、各司其职、项目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均沾。例如, 可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整合载体, 把农业基建投资、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资金、农村公益设施、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方面的资金, 按照统一的规划投入到重点区域, 统筹安排使用, 切实改变目前支农投资多头管理的局面, 不断提高资金的规模效益。

(三) 建立稳定的支农资金增长机制

足额的资金投入是推动“三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将财政资金的分配更多地向“三农”倾斜, 提高支农资金的比重,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对一些重大的农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 应建立以各级财政投入为主体的支农投入保障机制;要注重调动农民投资的积极性, 对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一些农业产业化项目, 要通过灵活运用贴息、担保、优惠政策等方式, 引导农民积极投入;要积极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 重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功能, 吸引信贷资金、外资、工商资本投入“三农”, 进一步拓宽“三农”投资渠道。

(四) 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

一是从制度上给市县充分自主权。在不违背上级基本制度原则的基础上, 给县区充分的自主权, 由县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的资金分配办法。二是对一些补助资金的使用从政策上进行整合。对人均耕地偏少的地区, 将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等资金从政策制度上予以整合, 集中财力搞好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问题。三是规范历史遗留问题。将扩大范围发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的面积, 从政策上进行规范和明确。四是补充完善相关制度。应针对农业和农垦企业制定专门的补助办法, 使退耕还林等农业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做到有章可循, 依法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刘家义.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 (C) .2011-1-18.

篇4:关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财政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对我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财政税收体制是实现税收相关职能作用的具体举措和制度,对加强财政税收管理、提高税收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着其职能作用的发挥。本文立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财政税收体制现状,探讨了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一、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1.财政税收体制存在局限性

一是中央和地方的分税体制改革及贯彻落实不彻底,导致财政收支分布过于集中,加之部分地方财政收入的不合理划分,造成中央的宏观经济调控力度下降;二是一些非税收收入如国有资源和资产收入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分配调解功能,但目前尚未纳入我国财政税收体制中,导致当前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分配严重失衡;三是环境和资源税未纳入税负征收范围中,造成税收在社会分配能力的调配上失效。

2.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缺陷性

预算覆盖范围小、周期预算和长期预算协调不完善、资金挪用现象严重等是目前我国财政税收体制中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的显著问题,同时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宏观调控和发展规划的重要因素。另外,预算体制执行过程中因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预算审批和审核缺乏应用的公信力。

3.各级地方政府存在职能与支出责任方面存在不适用性

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划分过于死板,不能灵活应变复杂多变的财政状况,导致政府财力与其自身职能不能合理匹配的现象时有发生。突出表现在政府的财政支出制度不完善,导致政府职能难以适应财政支出能力,出现各级政府间资金分配、转移支付以及财务管理不规范、不透明、主观随意性很大等特点,造成财政效率低下。

二、深化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1.建立健全分权、分级的财政体制

在财政分权方面,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占比52%,支出只占20%,而地方财政收入占比48%,支出却占到80%。因此,实现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和合理的自主权进行财政收入决策是财政分权的精髓,同时这也是控制中央政府支出、提高政府部门效益的有效措施。在具体实践中,中央应将一定的税收立法权赋予给地方,让各地方按照本地实际情况,建立能够基本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的地方财税体制。

在财政分级方面,基于政府级次简化难度较大的考虑,可根据国家管理的具体要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征,以减轻负担、精简效能为切入点,一方面,实现财政层次的精简,推行省直管县、乡财县管与乡镇综合改革等改革措施,以形成中央、省、市县的三级财政架构。另一方面,在此架构的基础上,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及对收益范围和成本效率的综合考虑,对政府职责和事权进行进一步理清,由粗到细促进中央、省、市县三级支出责任明细单的形成,进而实现各级政府职能和事权的明确界定。这样就能够在整体上,构建成有效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

2.建立健全“滚动式”预算管理体制

在改进预算管理制度上,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预算中审核的重点应由赤字规模和平衡状态拓展至支出预算。同时强调要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即“滚动预算机制”,先对财政预算进行三年周期滚动规划的编制,以后逐年对其进行更新规划,实现滚动管理,以此来强化对年度预算的约束性。此前,我国财政税收预算体制采取的是一年周期编制规划,即每一年做每一年的预算编制。相较于此种固定模式的预算管理体制,滚动预算的实施则能够更好地瞻前顾后,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3.实现财政职能与政府职能的同步转换

政府角色的转变要与财政职能的转变同步进行,以促进二者的相适应。实践改革中, 尤其是在财政支出制度上,清理整顿现有财政支出范围进行系统的,确保财政资金用于政府最值得关注的领域。原则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凡是与财政职能和政府职能关联性不大的支出,应对其进行取消,或在原有的基础上予以消减;而与财政职能和政府职能关联密切的支出,则应对其进行加强。同时,在对政府职能进行转变的基础上,按照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预算,一级产权和横向转移支付的大思路,促进各个地方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服务于市场经济全局。这就要求,在税收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应进一步对中央和地方的事权、支出責任进行合理划分,并建立支出责任与事权责任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使财权事权能够相统一,各级政府的财力和它要办的事情相匹配,减少委托事务。同时,在后期的实践中,应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和需求,对管理制度进行适当调整,使得各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更均衡更合理。

三、总结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实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针对目前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必须深化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进一步改革税制、明确事权、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我国经济与财政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霞.深化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

[2]高小钠.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17)

[3]王雪梅,刘传礼.针对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资,2013(08)

篇5:关于完善招商财政税收体制的思考

财务税收制度是国民经济的根本,1994年以来的财务税收体制改革突破原有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在税收体系和财政收入分配体制、财政支出管理及预算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十一五”规划纲要再次提出,要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平衡、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提供保障。

一、现有财务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现阶段财税体制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资源和国有资产收入非税收入没有纳入到政府收入体系的管理范围;税种不健全,部分能够调节社会分配能力的重要税种,如资源与环境税没有纳入到财税体系中,不能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分配一般呈向上集中倾向,在分税制体制安排中,导致财力分配不均,各级地方政府收支划分不合理,不利于中央的宏观调控。

(二)各级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改革相对滞后。由于各极政府的财权、财力与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滞后,使地方政府收支缺口较大,地区间财力不均衡状态较为明显,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困难问题较为突出。

(三)是预算体制覆盖范围狭窄。相对于税收体制和财政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后,部分实质性问题未得到有效落实。总之,作为以增值税为主的税收体系及分税制体制,现行的税收体制不能够有效适应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因此,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有利于经济建设的深入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深化财务税收体制改革的构想

(一)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财政体系。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现阶段改革发展的需要,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平衡、合理的地方财政分权关系。首先,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支出责任,通过收入权力和收入能力,适当提高中央政府的收入比例,合理划分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收入比例,加大直接支出责任,从而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以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作为税务改革切入点,推动支出体制与收入联动改革,重点解决财政税收体制的突出问题,推进税收体制的适应性调整。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加大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力度,加大对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支出。例如,加大推动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在农村生产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以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在水平为主的社会公益性服务的投入,加强公共服务工作,同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其次,进一步完善分税制,逐步从财力性财政中分一部分给予地方,如地方税种范围的税收立法权、减免权等,为地方政府带来一定的财政收入。在赋予地方政府一定财政权力的同时,应注重对地方财政的监督管理工作,使其税务工作合理、有序推进。

(二)完善税向结构,实现税负水平适中。首先,确定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减轻纳税人税外的负担。在减轻纳税人负责的同时,规范政府性收入,取消体制外收入、减轻纳税人税外负担,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宏观税负水平。加快个人所得税改革,实行综合申报与分类扣除相结合的所得税制度,调整低收入群体税收改革政策,减轻个体税收负担,加快推进税收体系改革。三是围绕国家建设,推动税收优惠制度改革,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三)建立健全合理可靠的支付体系。将一般性转移支付与有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比例相结合,适当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加强改革税收返还和增值税分享制度,稳定支付资金来源。在此,要综合考虑地方人口特征、人均收入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科学的测算方法,建立公开、合理、科学资金分配制度。围绕社会主体功能区划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方面,深度推进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加大中央对地方及省、市、县、乡的转移支付能力;改进转移支付分配方面,稳步提高一般性支付比例;加强和改进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完善主体功能区转移支付体系的建立。

(四)深化改革预算体制。建立专门的预算编制、改革预算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将国家中长期预算与中长期发展规划相结合,建立二者相协调的新型复式国家预算体系和管理体系。扩大包括经常性预算、资本性预算在内的国家复式预算范围,健全复式预算体系。建立国家复式预算体系,社会保障预算以及国有资本经营等,将所有涉及财政性收入均纳入到预算框架之内。通过各级人大成立专门委员会,各级政府成立预算顾问委员会及预算管理局等专门性预算审查机构,以预算管理与监督体制改革作为预算体制改革的重点,完善社会监督作用,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对预算的管理与监督能力。

篇6:关于完善招商财政税收体制的思考

夏伟 南京栖霞建设有限公司21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以大幅度提高。财政税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现状进行研究,针对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弊端为深化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提出了合理意见。

关键词:财政税收;深化;体制改革;问题;方案

前言:财政税收的体制改革是关乎到我国社会各方利益分配的重要工作,一方面,其关系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健全的财政税收体制是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得以稳定的重要保证,本文从现阶段我国财政税收体制中存在的弊端进行重点研究,并针对现阶段财政税收体制中的相关问题为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一、现阶段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现状及漏洞

(一)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现状

(1)财政税收形式单一

我国目前的财政税收体制仍然是以国家政策为基础,形成财政税收入结构主要以中央政府为主,而财政税收的支出则是通过各级地方政府来执行的。首先,由于我国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关系,即中央与地方在财政税收中所扮演的角色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长期的归属关系,使得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并不能实行严格意义上的自治制度。其次,由于我国的政府级别的层次过多,导致了财政税收的行政成本过高,严重阻碍了合理财政税收体系的形成。

(2)财政税收体制具有局限性

财政税收体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则是政府的财政税收水平过高,为人民或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负担。由于我国现有的财政税收体系的结构缺乏合理性,所以导致我国财政税收的公平性难以保证,同时对于财政税收效率的提高也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据统计,我国2008年国内税收的总产值[1]

为19%,财政收入占全国GDP总量的21%,单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财政税收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其水平却处于发展中国家中的上游,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财政税收体制局限性的另一表现形式为税收体系结构的不合理。由于我国现有的税收结构不健全,使得我国能够调节社会分配的相关税种的功能基本丧失,最终导致了我国税收收入分配的调节能力较差。

(二)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漏洞

(1)转移支付体系不规范

所谓转移支付又称为无偿支出,主要是指各级政府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以解决其财政失衡的状况,是通过无偿支出的方式进行公共物品的补充工作。由于一般性转移支付体系是体现我国财力均等化功能的具体表现,但转移支付体系在现阶段的财政税收政策中所占的比重少之又少,据统计,截止到2006年,其比重占到我国财政税收体系的10%,而相比2006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了33%的情况下,2010年的转移支付比例也仅仅占到整体财政收入的13%,因此导致了我国相关财政收入分配出现不均衡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央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2]。

(2)资金使用率较低

对财政税收所获得资金的使用率较低是我国财政收入体制的另一弊端。现阶段,在中央向地方进行财政的转移支付或者各级政府间进行转移支付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健全的财政收入支出监督管理体系,使得支出的资金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同时各级政府对资金的截留漏损现象严重,这导致了相关资金并没有流入到最需要经济支援的各级地方政府中去,使财政税收的资金的使用率严重降低[3]。

(3)腐败现象频发

由于受到我国财政转移支出制度建设进程以及我国的政府设置层次较多的影响,导致了在中央向地方进行财政转移或者各级地方政府之间进行财政转移的时间过长、财政转移的手续也愈加复杂,这使得我国地方财政税收收入的分配比例严重失调,而对于资金在各级政府间流动的过程中出现了层层克扣截留的现象,甚至滋生腐败,严重阻碍了我国财政税收体系的合理建设[3]。

二、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合理进行分税体制改革

分税制改革即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财政改革制度,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与国家税收财政理论具体要求的,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下,国家通过财政手段对社会各个生产领域内的收入进行合理化分配的重要依据。首先,分税体制改革需要从政治和行政两方面入手,各级政府通过实行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简化行政级别,保证相关的财政收入在进行资金转移支付过程中的透明度,同时,将各级政府对财政的行事权利进行细化处理,利用相关的政治手段和制度合理配置各级政府的税收权利和财政权利。另一方面,由于分税制要求市场竞争的财力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而中央的宏观调控的经济措施又要求财政收入相对集中,这样集中与分散的财政关系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集权与分权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进行合理的分税制改革,必须要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包括中央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时间以及向各级政府进行资金转移支付的时间等[4]。

(二)建立合理的财政支出制度

财政支出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功能,由财政部门根据相关预算计划将国家通过税收方式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向相关部门进行支付的财政活动。对财政支出制度进行合理的改革一方面可以解决现有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国家非公共品的支出,更有效地为我国公民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活保障[5]。

建立合理的财政支出工作需要从两方面展开,即建立健全的财政法律体系与加强公平、公开和公正的财政制度建设。一方面,健全的财政法律法规可以使得我国财政税收的相关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也可以加强我国财政税收的管理力度,提高财政税收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实施公平、公开和公正的财政制度政策可以使我国公民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更愿意接受我国相关的社会收入分配政策[6]。

(三)加快财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对我国的财政税收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是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必要措施。随着全球信息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我国财政税收的相关工作必须符合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我国社会各项资源的整合与分配[7]。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各个生产领域的信息化进程逐步加快,因此,要想提高我国财政税收管理的工作效率,我国的财税体制必须从传统的各级政府以通过文进行层层汇报的模式转变为应用电子政务对各项社会生产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的模式钟来。由于在分税制实施的过程中,国税、地税与财税征收过程中的成本较高且难以协调,因此通过对税收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地信息化调整不仅有利于解决分税制实施过程中的各项难题,同时对于提高政府财政税收管理的工作效率与强化政府的财税管理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8]。

(四)完善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制度

现阶段我国财政税收相关部门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的实施情况并不是很好,只是停留在相关政策规定的层面上。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收支管理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决定着我国整体的财政税收收入水平,影响着我国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我国现有的财政税收管理办法虽然对基层人民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但是对于各级地方政府出现的违规行为,其处罚力度较差,因此要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管理工作提升到法律的高度上来,严格规范各级政府对国有土地的出让和使用情况。另一方面,要加强中央和相关省市级政府对国有土地使用的调控力度并提高土地收入管理的统筹层次,从政府自身出发,严格执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进而建立地方政府的财政体系并稳定其财政税收的收入来源[9]。

结论: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漏洞进行分析,从合理进行分税体制改革、加快财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完善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制度等方面出发,为合理建设我国财政税收制度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可见未来加强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课题组,宋立.深化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与改革重点(总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09,26(11):2-27.[2]胡忠毅.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09(21):6-8.[3]孙桂清.浅谈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4(21):142.[4]赵霞.深化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1

篇7:关于完善招商财政税收体制的思考

财地字[1996]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1994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经过两年的实践,中央对省级的分税体制框架已基本确立,并且在预算执行中产生了积极效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以下称地区)根据中央对省级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模式,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继制定了省以下财政体制办法。这些办法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分税制的总体要求。但是,有些地区在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纵向财力分配方面还存在明显不合理因素,在税种划分、税收返还操作办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

一、为了保证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的完整性,各地区要参照中央对省级分税制模式,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将分税制体制落实到市、县级,有条件的地区可落实到乡级。

二、各地区在执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过程中,要认真贯彻国发[1993]85号文件精神,严格按体制规定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已经划归中央的收入,不得列入地方性收入范围。

三、为保护各级财政培养财源和组织征收“两税”的积极性,在“两税”收入分配方面,各地区对增值税25%部分和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收入的增量,原则是应按中央对省的办法执行。确因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调整的,应保证县级财政获得的收入增量不低于上述收入总增量的70%。在地方税收入分配方面,应充分考虑县级财政困难,尽量按税种划分收入,充分调动基层财政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四、省级财政承担调节辖区内地区间财力差异的职责。在目前情况下,省级财政必须将适当集中的财力用于解决财政困难县的工资发放和其他必不可少的支出,两年内使各县财政供养人口人均财力不低于4000元。

五、为解决分税制后存在的增量重复上解的问题,从1995年起中央财政已取消了上解地区原体制上解的递增。各地区应比照中央对省的做法,逐步取消下级财政原体制上解的递增。

六、为了减少资金的在途时间,保证各级财政资金的正常调度,从1996年起,各地区必须按中央财政对省级财政的办法,将资金调度比例逐级核定至县级,省、市级均不得再采用拨款方式调度税收返还资金。

篇8: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深化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意义,问题,对策

财政税收是国家进行公共建设、改善民生的物质保证, 健全的财政税收体制是国家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从目前的形势看来, 传统的财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为了保证经济发展与财政税收体制相协调, 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实际情况, 探索原有财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来建立健全财政税收体制,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 深化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于国于民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当前财政税收体制的现状和缺陷

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 但从宏观上看, 财政税收体制还存在着缺陷和漏洞, 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了阻碍。当前财政税收体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 财政税收体制存在局限性。

一是税收体系不健全, 一些有利于社会稳定、推进技术创新进步以及促进社会分配调节的税种没有纳入到税收体系中来, 这些应该加入税收体系而又缺漏的税种, 导致财政收入的流失, 不利于财政收入的预算和支出, 使国家对人民的贡献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缺少资金流转。由于增值税和所得税在某些方面设置的不太合理, 不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国民经济的长治久安。二是由于财政收入分配呈现过度向上集中的态势, 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划分不均衡, 分税制度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间接影响了中央宏观调控的力度。既不利于中央宏观调控, 也不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分配。分税制改革不彻底。只在中央与省之间建立比较规范的分税制体制, 而省以下却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规范体制, 这一点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二) 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税收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 预算管理体制覆盖范围相对狭窄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从整体上看, 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具有相当程度的滞后性。由于有效监督机制和管理制度的缺失, 内部约束和制衡无法落到实处, 导致资金挪用现象严重, 而缺乏中长期预算或周期预算的年度预算, 财政预算管理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管, 使得预算审核与审批失去本身应有的意义。

(三) 转移支付缺乏规范性。

分税制包含转移支付的功能, 由集中程度较高的中央财政通过财政支出来改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现象。现阶段转移支付过程中主要有资金转移流程不规范、资金转移周期长、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官员腐败严重等不规范现象。造成转移支付规范性欠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制度对转移支付工作进行监管, 另一方面是转移支付类型构成的不合理, 无形中加大了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收益差距, 使得财政支出均等化原则的失效, 公共服务也无法实现均等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四) 地方各级政府职能与支出责任不适应, 财政管理存在问题。

地方财政本身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 因为财政部门职能划分不明确, 在处理财政税收问题时不能对症下药随机应变, 使问题越来越复杂, 导致国家宏观调控效率的降低。处于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期间, 部分专业的财政税收管理机构和相关人员被合并或精简, 财政税收管理人员钻空子捞取利益, 使得财政税收部门的管理有些混乱, 这就不利于财政税收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一切阻碍发展脚步的制约因素都需要刨根究底, 根据财政税收的重要性和性质, 在选拔人才时更要注意, 避免出现人民的害虫。

二、深化财政税收体制的对策建议

(一) 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需要, 建立统筹中央与地方关系, 平衡合理的分级分权财政体系。

各级政府的职能与支出责任不适应, 地方政府财政问题突出, 地区间的财力不均衡状态比较严重。各级地方政府职能划分过于僵硬, 无法应付复杂多变的财政事物, 经常出现政府财力与职能不相匹配的情况。一是要合理划分并明确规定支出责任, 上到中央, 下到地方各级政府, 地方往往存在财政收入紧张的财政状况, 中央应利用自身的优势, 适当分担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 在合理提高中央政府收入比例的基础上, 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直接支出责任, 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从整体上掌控全局。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分税制, 赋予地方合法的财政权力, 规范地方税收立法和减免的流程。同时要将资源税、增值税、所得税、环境税等重要税种加入到财政税收中来, 一方面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缩小贫富差距,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 建立健全科学的税负税收制度。

主要表现为税负水平适中, 税负结构公平合理, 主体税种设计科学, 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科学的税收制度要减轻纳税人的税外负担, 不乱定税收标准, 不重复收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大多数人都只是小康水平, 在保证政府财政收入的同时, 要规范政府性收入、取消体制外收入, 适当提高宏观税负水平。传统的财政税收体制不适应经济快速发展时代, 因此, 向间接税、直接税并重的“双主体”的税收体系和税收结构转换, 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

(三) 建立健全支付方式科学合理搭配、资金来源可靠稳定的支付体系。

一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规定适当的专项转移支付, 合理适中的支付比例能对各支付方式起配合作用。二是要改革税收返还和增值税分享制度, 资金转移有一个风险问题, 稳定转移支付资金来源。三要综合考虑区域人口、土地面积、人均财政收支状况、公共服务成本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 调整转移支付的分配方法, 提高中央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数额和转移支付水平。

(四) 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制。

预算是财政支出前的重要步骤, 预算编制和执行相分离、国家中长期预算与中长期发展规划相协调的新型复式国家预算体系有利于预算针对各时期的情况进行调整, 税收取之于民, 财政支出覆盖的领域较广, 财政预算应将财政收入使用在合适的地方, 加大对农村的投入, 建设新型的城镇化国家。

三、深化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意义

过去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成就表明,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民生民建的推动, 财政税收体制的转型, 对财政税收的管理体制上有里程碑的意义。合理的税收政策有利于调整人民收入的落差, 虽然不能彻底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有遏制的功效, 完整的税收政策可以保障财政收入, 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维持社会秩序, 使之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经济方式相适应。财政政策包含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 合理的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经济支柱, 财政收入有利于发挥国家的功能, 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 而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反哺给人民的一种形式, 有利于建设公共实施, 完善医疗保健制度, 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手段。

四、结语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可以维持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平衡, 一方面加快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 另一方面实现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玉海, 周冰, 刘学敏.制度转型的四大理论命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2] .刘京焕, 岳晓, 万柯.基于地区经济差异的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研究[J].商业研究, 2010, 4

[3] .高其荣.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国家财政支农倾斜政策的实施[J].武陵刊, 2011, 3

篇9:关于完善我国税收立法体制的思考

关键词:税收;立法;体制;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6—0129—02

构建科学、规范的分税制立法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改革虽已初显成效,并从整体上勾画出我国财政体制立法的基本框架,但尚未构建出形式完备、内容规范的分税制立法体系。为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和立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我国分税制立法的若干基本问题,在我国真正实现依法治税已显得十分必要且十分迫切。

一、我国税收立法体制的基本情况

(一)税收与国家

税收是现代国家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从本质上说,税收意味国家权力对公民财产权利的侵害,但可以认为这种“侵害”是必要的,是公民获得公共产品和服务所应该付出的代价。基于税收的这样一种特质,为了防止对私人财产权利造成不适当侵害,各个国家往往通过完善的立法对课税权作出比较明确的规定,以规范政府的税收行为,有效制约政府对课税权力的运用。我国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以来,税收立法在依法治国的大框架下有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不能指导各级政府的税收行为,出现了较多实际问题。

(二)我国税收立法体制的特征

税收立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定程序,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修改和废止税收法律规范的专门活动。税收立法体制主要是规定税收立法权限在一定的国家机关之间划分的制度,其核心是明确中央和地方之间有关税收立法权限的划分问题;税收立法体制是从属于一国整体的立法体制。

1.行政主导型立法体制。尽管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税收法律的制定主体,但在实际税收立法中,他们并没有成为我国税收法律规范的制定主体。相反,在获得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授权的情况下,国务院逐渐成为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制定主体,制定了一系列税收行政法规,形成了我国以税收行政法规为主、税收法律为辅的具有独特意义的税法体系。

2.多元化和多级化的税收立法体制。经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税收立法权横向分配和纵向划分相结合的税收立法体制,呈现出多元化和多级化的特征。所谓多元化,是指我国税收法律规范的制定主体既包括国家立法机关,也包括国家行政机构,存在着税收立法权限的横向分配。所谓多级化,是指我国税收立法权限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存在着纵向划分。《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决定》(国发[1993]85号)规定,“中央税、共享税以及地方税的立法权都要集中在中央”。

(三)我国税收立法体制的不足

1.税收立法权过于集中。目前我国税收的立法权、解释权一般集中在中央,即税收立法权集中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实行分税制后,税权过多地集中于中央,几乎所有的税种的税法、条例以及大多数税种的实施细则,都是由中央制定和颁发的,地方只有征收管理权及制定一些具体的征税办法和补充措施的权限。

2.税收立法层次和规格较低,刚性较差。我国大部分税收法律规范的形式仍停留在行政法规、地方性税收法规、部门规章等级次上,表明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中存在着总体立法规格较低的问题。就目前来说,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只制定了三部税收法律,即《税收征收管理法》、《个人所得税法》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而大多数税收法规只停留在条例或暂行条例阶段,而在税收法律体系中起着小宪法作用的《税收基本法》尚未出台,从而使税收法律体系内部结构失衡,现行税制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过多的行政法规、规章直接影响税收法律的效力等级,不符合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使税收法律失去必要的权威性、严肃性,在执行中也缺乏税收法律应有的刚性。

3.税收立法中的立法行政化。从立法机关看,我国税收立法过多地依赖政府行政部门,授权立法较多,立法缺乏独立性。在实际税收工作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由中央主管税务机关制定的税收行政规章,使本应行使执法职能的行政机关变为融立法与执法为一体的机构,这就是税收立法中的立法行政化现象。

4.立法透明度不高,缺乏公开性。立法机关应是中立的、专门的机构,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而我国的税收立法大多数是授权立法,由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起草法律法规,然后立项后交人大表决。在立法过程中,只考虑了执法者的意见,而没有充分征求公民的意见和建议,出现立法上的一边倒现象,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

二、我国分税制立法体制的完善

(一)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分税制立法模式,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税收立法权限

分税制立法可以分为相对分权与绝对分权两种立法模式。前者是将财政立法权和财政行政权主要集中于中央,同时赋予地方国家机关一定的财政立法权和财政行政权,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范围虽相对明确,但亦有交叉,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转移支付的规模较大。后者则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分权较彻底,中央与地方各自的财政立法权、财政行政权和财政收支范围非常明确,互不交叉,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不大。笔者认为,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立法体制决定我国分税制立法的模式应为相对分权式。

1.分税制立法模式应与国家经济体制相适应。财政体制法是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政权分配关系的准则,是具体的财政体制在法律上的反映。集权经济体制下的财政体制法所规定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水平较低甚至不实行分权,这种立法模式现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扬弃。在我国多种利益格局并存要求实行分税制。

2.分税制立法模式应与国家政治体制保持一致。我国是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划分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这决定我国财政权以中央统一为主、地方分权为辅。即与宏观调控相对应的财政权必须统一在中央,适应市场调节的财政权由地方行使。在税收体制中设置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就是政治上相对分权原则的体现。

3.分税制立法模式应与国家立法体制保持协调。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实行两级立法体制。在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统一行使国家立法權;在地方,省级(或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由于财政体制法在财政法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财政体制法的表现形式应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

(二)整体完善我国税收立法环境

由于立法权限的划分问题,我国税收立法的权力实际上由作为立法部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变成了作为最高行政部门的国务院。而实际上由于国务院又可以向下授权,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也有相当大的税收立法权限。这种不规范的税收立法体制直接导致了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不规范。而对于立法权限的划分,则需依靠我国立法环境的整体完善。

1.完善宪法。完善我国宪法中关于财政、税收方面的原则性规定,这是构建我国财税法律体系的统帅和基础。目前在宪法中关于财政、税收方面的原则性规定太少,内容非常欠缺,应在宪法中健全和完善有关财政管理体制、税制、分税制等财税基本制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事权和财权的划分,税收法定原则、财政支出法定原则、公民在财税方面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大原则性的规定。

2.制定立法法。对于宪法赋予立法权限的国家机关,要通过制定立法法,采取列举与限制的方式使其立法权限范围明确化、具体化,并对其立法程序做出严密规定。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税收立法权划分格局是国务院以发布行政决定的方式加以明确的,并不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确定,这种由行政机关来划分税收立法权的做法,与多数国家根据民主宪政原则在宪法或税收基本法中规定税收立法权的划分制度的做法不一致,不符合现代法治原则和精神。在一时不可能修正宪法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立法法》的制定来完成上述任务。

3.确定税收法定主义原则为我国分税制立法的基本原则,改变行政性税收法律占主导地位的现状。(1) 税收法定主义是税法至为重要的基本原则或称税法的最高法律原则。它是民主原则和法治原则等现代宪法原则在税法上的体现。对于保障人权、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可谓举足轻重,不可或缺。(2)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在我国税法体系缺失的表现。在宪法上的缺失:我国《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只強调了公民的纳税义务,而未将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普遍采用的税收法定主义体现在《宪法》中。换言之,就是《宪法》只规定了公民的纳税义务而没有明确税收法定原则,这就为不规范的税收立法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在立法法与其他单行税法之间的缺失:我国《立法法》第8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该条文明确规定了税收的基本制度只能由立法机关通过制定法律加以规范。但在实践中,目前我国税收法律有80%以上是由国务院根据人大授权以条例、暂行规定等行政法规的形式颁布的。

4.制定税收基本法,提高我国税收法律级别,确定税收法律权威。税收基本法是指一个国家对税收制度的根本性问题、共同性问题、原则性问题、重大问题和综合性问题而进行的规定,以统帅、约束、指导、协调各单行税收法律法规,在税法体系中具有仅次于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的规范。就我国来说,制定《税收基本法》有利于改变现有我国税法级次结构,提高立法机关立法所占比重,将大量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升格为税收法律、减少规范性文件是推行税收法治现代化,有利于提高税收法律制度的权威性和确定性,改变长期以来税收领域法律层次偏低的“法律倒置”现象和征税权运转不良、效率低下、刚性不足的状况。

上一篇:餐饮前台接待礼仪下一篇:部门优秀员工推荐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