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论文

2024-08-18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论文(通用6篇)

篇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论文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加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正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高能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与生存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乃如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类,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美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美文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延续人类生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

目前,我国资源和环境形势已不容乐观:耕地锐减,土地沙化;植被遭侵,草原告急;泱泱浊流,水源污染;全国三分之一国土被酸雨侵害,沙尘暴不断向人们袭来„„。这一切的出现,固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同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上述误区分不开的。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宁愿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崭新命题的提出,把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问题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联合国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强调气候变换正以空前的规模威胁人类的发展,对穷过影响最大,它使穷过千百万人面对缺水、却食物和营养、生态遭到破坏的恶性循环。

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必要性

㈠、我国的客观条件,必须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个大的资源约束,就是资源高消耗制度不可持续,资源高消耗制度已经完全不可持续。就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没有问题,世界第一。幅员辽阔没有问题,960万平方公里,全世界排名前三位。地大物博这一块,地

大是对的,但是物博绝对不对。中国的物产非常的不博、不多。尤其是一些资源型的东西,现代工业所需要,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资源方面,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煤、水、铁这些东西最基本的人类生存资源我们中国是极度欠缺的。

我们中国目前统计数据,人均耕地面积是世界的1/3,水资源人均是世界的1/4,天然气人均是全世界1/20,铜是1/5,铝是1/13,水平都非常的低。我们是一个资源贫国。美国宇航局的全球夜景图里面资源消耗高的都是发达国家,从夜景图中间可以看出来像美国,这是中国的东南地区,这是日本、韩国、朝鲜,朝鲜没有什么灯光。经济越发达,这个地区资源能源消耗越大。美国总人口3亿,占全世界人口4%多一点,但是消耗全球1/3的能源,排放世界1/4的二氧化碳。美国的人均能耗是中国的5倍。

中国现在经济是全球第二,如果我们经济发展超过美国,我们人均GDP、人均消费水平跟美国持平,全世界都完蛋了。非常简单,美国人口是中国的1/4不到,消耗了全球1/3的能源,如果中国是按照美国这个人口方式消耗把全世界能源4/3都消耗掉了,就是现有能源里面还缺1/3的口子,不知道哪找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美国是1/4,中国如果像美国那样生活,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会急剧的升高。所以资源高消耗之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经济越发达这一条路越走不通了。我们必须得警惕。

(二)生态约束:生态代价惨重之路不可持续

西方发展模式的生态代价非常的惨重。举个例子,20世纪十大环境污染事件里面,其中前八大都是在发达国家出现的。而且前八个里面都是在6、70年代,4、50年代时期出现的,到70年代时期以后,西方国家绿色和平运动过后,环保运动过后,西方国家的生态代价不是那么惨重,实际上以前代价非常的惨重。过去二三百年以内,西方国家在地球上对生态的破坏非常严重的,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实际上温室气体比较,二氧化碳增温效应是63%,二氧化碳生命周期是可以生存两百年的时间,甲烷可以生存12年到17年,氧化亚氮这个气体可以生存120年,全氟化碳是可以生存5万年。这些温室气体排放到空间以后很长时间不会消失。过去二三百年西方工业革命过程中所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很多温室气体到现在为止都在全球气温产生巨大的影响。加上最近三四十年,四五十年,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发展,导致全球变暖,《自然》杂志得出的结论,百万物种有可能会灭亡。

很多地方海平面会上升,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得过诺贝尔和平奖,曾经之前写过一本书是《难以忽视的真相》。也做了一个纪录片是《难以忽视的真相》,就是因为这本书和这个纪录片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在这个纪录片里面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就是,在至今65万年以来全球温度一直是变化是横向变化的,但是自从1950年过后就一下子起来了,未来二三十年还会继续上升。

全球变暖了,会导致北极和南极冰川融化,导致格陵兰岛冰川都会融化,如果是事实就会导致海平面上升5到6米,那时候全球有二三十个国家会亡国,国家就没有了,泡在水底下了。

我们中国发展的生态承载力也有限。我们无法搞好能源生态惨重这样的发展道路,中国现在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是37%多,荒漠化面积是占27%,90%的草原,90%的江河湖泊都受到退化在污染。中国整个生态承载力不足,在中国宜居地区本来就不多,越是绿色的地方越宜居,西部地区很多地方根本就不适合居住,很多地区就不适合居住。

中国人口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这一条线北面是黑龙江的瑷珲,南面是云南的腾冲,这个是1936年的时候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画的,但是说96%的人口都住在这个线以东南,以西以北的国土面积很多,占5、60%,但是人口非常少,只占5%,6%。本来中国宜居的地方就不多,很多地方生态环境非常的恶劣。沙漠化、戈壁、盐碱化这种现在非常常见。城市地区污染很严重,北京地区这都很严重的,北京市都出现了北京下土了这样的说法,北京下土了。有一段时间,2004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甚至北京都往下掉土,掉的不是雨点是土。像广州这些地方污染都很严重,广州这个城市雾霾非常的严重。

我们可以从现实中看看无论是资源还是环境,我们中国经济发展应该汲取西方国家的教训,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资源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发展。㈢、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意义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性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的迫切需要。3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一段时间以来,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转变。自然既被人类改造又需要人类保护,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走科学发展之

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就应当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决定性意义,充分认识可发掘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2经济发展中,我们比较注重遵循经济规律,但对自然规律尊重不够,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上帝。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我们必须摈弃错误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都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三、生态文明建设当前面临挑战

(一)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转型

这是目前很大的、最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国家最近几年以来一直不断地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升级。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我们国家过去二三十年以来经济发展形成的打工经济、底层经济、高资源高能耗的经济都还存在,这种经济对于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比如说过去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粗增长,过去企业是底层的,小企业、分散在各个地方的企业、环保意识非常差的企业,我们很多能耗高、污染重、排污标准不达标,甚至不执行,这都是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一些过去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的后果,我们现在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转型完,未来这些东西仍然可能对我们经济发展,对于我们环境保护,对于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影响,甚至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在这种村村户户冒火点烟这种现象很常见,分散的小工厂非常常见,过去乡村企业还有一些小厂子非常多,很多民营企业都是这样的,污染非常严重,对资源消耗非常厉害,我们就是一直砍自己的树做一些方便筷还有纸,都是靠自己的树,结果把国内的树砍的差不多了,现在开始慢慢去亚马逊河流域往回运了,结果导致经济发展方式滞后,导致一系列不稳定因素。比如说很多村民上访,甚至是不高兴。很多村落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癌症高发,最近几年以来全国信访总量里面环境信访一直处于前三位,直接进行抗争、上访。还出现环境的集体行动,也就是群体性事件。这是集体行动早期阶段,就是无组织、无目标的群众大规模聚集

现象,最终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破坏影响,但是他们是乌合之众。

环境性的群体性事件,1996年以来我们国家环境型的群体性事件一直保持在高发的态势,每一年增长率是29%。2011年重大事件比2010年同期增长120%,所以说公众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2010年以来像镇海事件、天津的事件、大连的事件,各种各样的群体性事件,群众聚集反对低产能的产业在本地落户,希望产业标准升级,搞一些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甚至还有集体行动,比如说厦门的PX事件,江苏的启东事件。

2007年厦门的PX事件,当时反对PX项目在厦门市区落户,结果连续几个月市民不断的散步,通过散步的方式进行抗议,最终导致这个项目倒台,这个项目最终落在泉州,转到外地去了。比如说2010年江苏的启东事件,当时启东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很多市委市政府大楼都被冲击了,当时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最初的起因就是排污管道的修建问题,造纸厂修建,排污过程中可能会对当地老百姓的利益没有关注,导致老百姓起来抗争。最终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警车被砸,很多人受伤,市政府大楼被抢,整个项目停工,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这是环境的集体行动。

为什么环境性的上访、群体性事件,集体行动越来越多呢,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很多项目它的层次很低,会带来很大的人身伤害,环境污染,所以老百姓反对了,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导致我们老百姓觉得过去这种东西不能再搞了,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远远没有完成,很多地方仍然在搞,结果导致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这是第一个挑战。考验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和实际的效果。

(二)部分利益群体阻力巨大

很多利益群体不愿意建设生态文明,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到目前为止,很多人实际上是反对态度的。一部分发达地区环境污染差不多了,经济发展起来了,这时候对他来说搞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但是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来说,说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本来就比较好,我现在就是穷,经济不发达,管他是什么项目,这个项目可以引进来是最重要的,至于引进什么项目再说,我没有挑选的余地,现在重点不是生态文明建设,我现在重点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跟我没有什么关系,我可以污染一下环境。还有一些落后的地区淘汰的产能就威胁政府说这个工厂不能关闭,关闭过后这个厂子600号人就要失业,失业以后就要去政府部门示威,你能安排吗?地方政府还保护它,因为这是落后产能可能是地方的利税大户,地方主要靠它生存,只能是保护它。所以这样可以看出来部分利益群体不太愿意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有一些地方人愿意,有一些地方人不愿意。

原因很简单,有两个。一个是利益驱使使发展目光短浅,第二是利益再分配和补偿机制不健全。除了目光短浅以外,大部分老百姓还是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但是有一点就是在生态文

明建设过程中有一些人受到损失了,受到损失以后得到好处这一部分人是不是应该给它一些补偿,这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你可以给它一些补偿,或者是补偿比较合理,利益再分配比较合理,这样大家都会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现在利益再分配和补偿机制是非常关键的。举个例子,国家制订十二五规划主题功能区的时候绘的图,我们国家经济开发区都集中在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和一部分中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大部分是非常少的开发区,但是我们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恰恰分布在经济未发展的中西部地区。比如说可以看一下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基本没有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家知道一旦划分为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后开发利用都受到限制,不能开发也不能转化成别的东西,也不能建什么东西,必须得保护。这样就出现利益纠葛的问题了,为什么发达地区可以没有这个功能示范区,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已经破坏差不多了,本来就没有。欠发达地区本来经济发展发达,把它都划成生态功能区结果是导致经济进一步发展就很难了。

应该把发达地区很多的财政收入以捐献经费的方式转移给中西部,付出代价这样的地区。目前我们有一些地方有,比如说资源税,比如说耕地平复还有耕地补偿都有。问题关键是力度不够,而且制度不健全,很多方面还没有。这是第二个挑战,很多利益群体不想生态文明建设。

(三)相关法律制度较不健全

现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立法我们是立了很多法律,但是有关法律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这是一个现实。要守法成本很高,要是执法成本也很高,但是违法成本很低,守法比如说排污达到二类水的标准,必须采购一整套排污设施,而且招聘很多人去管理它,然后运行起来很贵,买来就很贵,政策执行起来很贵。还有执法很贵,对于排污到底是谁排的也分不清,通过技术手段鉴定花费很高,取证非常难。但是违法成本很低,很多人发现违法这个罚款很少。

比如说环保部环境监察局曾经有过课题组做过这样的研究,发现在一个地市级的企业,平均下来如果违法排污,有一次违法排污平均大概会罚49700块钱,也就是违法排污,排污一次大概是罚5万块钱,但是它获利是获多少呢?是获232万,所以违法收益是成本的46倍,只要拿1/46交罚款,剩下45都是我的。违法成本非常低,导致很多人更愿意违法,而不愿意买排污设施,所以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是很健全。

(四)民众生态文明意识薄弱

老百姓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都比较落后,这是目前基本情况。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觉得不落后了吧,很多人看PX事件,还有启东事件,这些事情出来以后老百姓都是不断地闹事,要求关闭。实际上这仍然不是先进的标志,这不是民众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先

进的标志,我们现在民众生态文明意识就是利益侵害,过激反应。如果这个生态这一块侵犯了我的利益我就行动,不侵犯我的利益我就不行动,然后反应就非常的过度,打砸抢就出来了。西方发达国家是全民的生态意识普及了,所有人几乎跟我没有关系的,只要有游行示威我都会去游行,我去喊几句口号要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我喊口号过程中也不会过激,也不会打砸抢,虽然这个事情跟我没有关系我也支持一下,而且我很文明,很守法。而我们中国生态文明意识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很多人觉得这是他的事情跟我没有关系,他的环境破坏跟我没有关系,这种理念仍然有。

另外节约意识不足,生态环保意识都有问题,比如说节约意识不足,我们中国人非常奢侈、非常浪费。国家粮食局长2012年10月16号曾经呼吁全中国人粮食日,呼吁全中国人最好饿一饿自己,饿了之后就知道粮食是多么的珍贵。粮食局的统计数据表明,一年以内我们中国人浪费的粮食够两亿人口吃一年。也就是说我们中国13亿人口实际上粮食如果都节约可以养活15亿人口的,我们可以多生一点孩子,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浪费了2亿人口的粮食,这个中国浪费非常普遍,节约意识不足非常常见。比如说我们吃一个满汉全席,一个月饼十万块钱,就是奢侈品明显的浪费了。实际上不吃就看,看一下就倒了,节约意识非常不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努力培养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一种文化伦理形态,离开了人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离开了人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自我的道德约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尽管已从总体上解决温饱问题,但不少欠发展地区的数千万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仍然没有树立起完全的生态文明意识。即使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企业和公民,也存在不少利益驱动下的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形成全民的环境保护自觉和生态道德约束。因此,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与生态文明宣传,培育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刻不容缓且任重道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广泛而持久地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使各个阶层和领域的人都能接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球难以承载人类无限度的生产与消费”等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并将其渗透到社会生产、消费、生活的各个层面。要在各个层级的学校课堂上开设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邀请相关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定期到学校讲授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组织学生到企业和相关机构参观学习,努力使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内容系统化、形式多样化。要利用

境节日,广泛开展环境知识的社会化教育和宣传,努力动员和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热情。要着力改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积极培养全社会环保、绿色、生态、低碳、健康向上的生产、生活和消费习惯,努力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集体自觉和道德约束力量。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生命安全

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件尤其是食品安全事件和重大项目污染诱发群体性事件等突出环境问题频发。以2012年为例,在食品安全方面,先后出现“修正”毒胶囊事件、“健康元”地沟油制药事件、“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立顿”高毒农药事件、“雅培”奶粉事件、“肯特基”速生鸡事件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在重大项目方面,先后出现天津PC项目、四川什邡钼铜项目、江苏启东污水排海项目、宁波镇海PX项目等多起环境污染诱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这些突出的环境生态问题,不仅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恐慌和强烈不满,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活生命安全,必须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着力解决越来越严重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加大食品、蔬菜、饮水、药品等的检疫检测力度,加大酒店、饭馆以及机关、企业、学校食堂等的卫生检查频度,集中力量优先解决非法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严厉查处企业违法排污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努力多还环保生态旧账、减少和避免环保生态新账,坚决遏止环境生态污染事件持续上升势头。要建立和完善环境生态的预警预报机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努力防患于未然。要完善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体系,严格环评标准,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的环评准入门槛。要建立重特大建设项目的群众通报协商机制和专家评估论证机制,加强突发环境和生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努力将重大环境和生态安全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构建新的经济评价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历史工程,仅靠全体国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和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做保证、有新的经济评价体系作支撑。要“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2]要建立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

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体系。要依法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 GDP”核算体系,努力通过扣除GDP总量中的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等外部效应价值,有效地遏制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要改革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地考虑经济、生态、社会等众多因素,将环境良好和社会和谐与地方及官员的政绩挂钩,对只注重经济增长,不计资源环境成本,不顾社会问题的官员,坚决不予提拔重用。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生级

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以消耗大量资源为成本、污染环境生态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继续沿袭“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的发展道路,已经越来越窄并最终是死路一条。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生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要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改变为主攻方向,大幅降低水、土地、煤炭消耗,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支持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实行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控制措施。要以信息化、高端化、服务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坚决淘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低端产业,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污染企业,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提升、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提升。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规模化应用水平为主攻方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发展,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潜力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主攻方向,积极发展金融、物流、信息、中介服务等非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商贸、旅游、文化、餐饮等消费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动漫、创意设计、服务外包、会展、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要以提高集约发展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引导企业向集约集中的产业集群发展,向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配套、高能力协作的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集结。要以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率和竞争力。

(五)加大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加快生态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强大的科技支撑。尽管我国各级政府和众多企业、科研机构已经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但与我国的众多的生态类型、丰富的物种相比,与我国生态退化的严重性和保育恢复的要求相比,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比,我国对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仍很不足,在生态科学方面的研究机构、研究力量、基础研究、技术研究仍很薄弱,对生态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仍很不力,必须采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技术推广。要提高中央和地方环保专项资金总量和比重,加大生态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努力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重特大环境污染及生态修复项目、生态环境基础及应用科技研究项目、生态环境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项目等。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实施环境科研领军人才计划和人才工程,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计划‟等,结合环保领域特点和需求,培养造就一批环境科研领军人才。” [7]要引导企业加大环保科技投入,鼓励企业为公益性环保科研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要集中力量实施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化学品管理、土壤污染防治、绿色经济和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领域、环境与健康、境监管技术、环境基准与标准、核与辐射安全、全球环境问题研究、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培育等领域的科技重大科技研究专项[7],迅速形成一批环境生态的重大科技成果。要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的研发,重点研发火电厂脱硫脱硝成套技术、城市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技术、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高效除尘与细微粉尘控制技术、大型垃圾焚烧及烟气处理技术、危险废物处理技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清洁燃料技术、生态保护及修复技术、环境监测新技术等。要尽快完善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大力推进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环保产业体系建设,优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装备制造业,努力培育一批有品牌、有实力、有市场的优势环保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要有针对性地遴选先进成熟的环境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在环境治理工程中推广示范;建设一批国家和地方环保科普基地,加强环保科技成果推广和环保科普工作。

(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力度

国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是一个国家进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活动的场所,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国土空间开发是以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通过人类的生产建设活动,获取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资资料的过程。随着中国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发展、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张,有限国土空间与无限经济社会活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在有限的国土空间范围内,通过国土空间优化布局、合理开发,以承载更多的人口增长、更大的经济扩张,使我国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改善,使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为此,国家要尽快审批和实施历时3年编制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使之迅速成为指导我国未来10-20年国土规划、开发、利用的纲领文件,成为引导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刚性政策,优先限制不建设区域控制,严格实行耕地面积保护,坚决防止土地无序利用。“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2]要根据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关“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国土空间开发分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坚决走国土空间节约集约的发展道路。要积极规划和有序引导已经兴起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打造国家级重点经济带,着力构建有影响力的经济区,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极,重点发展城市群,推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努力防止城镇建设“泡沫化”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倾向。“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

参考文献

[1]周幸《立生态文明理念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2010 [ 2]李英姿《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2013

[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2005 中央政府网(http://)

[7]《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国家环保部网(http://)

篇2: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论文

一、增强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全球背景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方面人类适应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人类忽视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一面,过度地开发资源,导致全球环境恶化,从而促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发展模式和生产、消费方式,形成深刻的观念变革,由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转变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价值观。这一观念的转变过程伴随着世界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和环境教育的普及,生态意识教育很快被世界各国提上了国民教育的议事日程。

其实,生态的涵义始终是指人与自然环境交往互动的状态。生态文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增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我国的环境保护与环境教育相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呈现良好的趋势。党和政府一贯重视生态环保工作,早在1972年,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他在会上重申了中国政府始终重视治理和保护环境的一贯立场,以后又多次批示和讲话,要求社会各个方面重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周恩来总理的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都无法落实,使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遇到干扰,无法顺利推进,相反,全国各地导致环境恶化的事件却频频发生。一直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面规划环境保护工作才真正启动,而且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在全国普通中学和小学增加环境保护知识的教学内容,后又相继在上海等地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试点工作。其中,除了把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有关课程外,还编写了乡土教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第一次在基础教育的教学大纲中提出开展环境教育,要求在普通高中开设环境保护选修课,加强对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教育。进入新世纪,2001年6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将环境意识培养作为现代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将环境意识作为21世纪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于是,从2004年开始的全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已正式吸纳环境教育,并且将具有环境意识作为体现时代要求的培养目标。由此可见,环境意识是青少年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开展生态环保教育不仅能够全面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而且能促进国家和民族生态文明水平的提高。

尽管环境教育已在我国中小学开展多年,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很多经验,对于普及全社会环境保护知识、促进青少年绿色教育行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环保教育体系缺失、内容不完整,没有把环保教育作为基础知识的内容渗透到教育体系中,导致教育效果不显著。即使在零星的环保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了环境知识的传授,但往往只停留在环保的宣传层面上,没有对青少年加强环境价值观教育和环保能力的培养,致使部分青少年参与环保建设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有的青少年认为,保护生态、治理污染是政府部门的事,生态环保教育与自己关系不大;也有部分青少年虽然对环保充满热情,但由于缺乏技能和方法,他们参与环保活动也只能停留在概念化、表面化水平;更有少数学生在学校声言是环保小卫士,出了校门却乱扔纸屑,这种言行不一致的表现也屡见不鲜。因而,当前加强中小学生的生态环保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生态意识反映了尊重、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理念,它是基于青少年对生态知识的掌握,又积极地反作用于自身的行为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促进学生生态意识的形成,就是使其从思维方式上思考生态问题,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节能的良好行为习惯,使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获得全面提升。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思维的养成在于教育,中小学开展生态意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生态思维,以生态价值观作为抉择行为的唯一标准。

中小学生态意识教育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凸显生态道德和生态法律两个维度,围绕绿色意识、节能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展主题教育,为学生树立科学自然观、健康生活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打下扎实的基础。

科学自然观是指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价值观。道家倡导

“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伦理观、老子主张人与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源、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就是说天人是合一的。这种科学的生态思维方式要求教师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的时候,引导学生不仅把大自然看作是对人类有用的资源,具有“工具价值”,而且把大自然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具有与人和谐相处、同存共荣的“内在价值”,从而使学生学会尊重大自然、善待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以实际行动促使人与自然保持良性的交往互动,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健康生活观是指与人的衣、食、住、行紧密联系的消费观,要求人们在选择生活方式时做到基本消费适量、舒适消费适度,不把个人的身心愉悦建立在消费膨胀的感官刺激上,反对奢侈享受和铺张浪费的消费行为。去年夏季高温期间,温家宝总理提倡“夏季穿衬衫开会”,这就是提倡节俭、朴素与文明,这样不但节约空调能源,而且使人们的生活更舒适、更方便。为此,学校的生态意识教育要引导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视再生资源利用,从选择生活方式做起,树立适度消费观。

可持续发展观,按照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解读,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内涵包含两个核心内容,一是满足人类发展需要;二是不能损害自然界的能力。因此,在学校开展生态意识教育时,首要任务是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节约文明,建设生态文化,共建可持续发展校园,共享可持续发展校园的成果。

对青少年进行生态意识教育,中小学是主阵地,家庭、社会要密切配合。学校要与家长取得密切联系,可以组织家庭课堂或进行家访,对家长进行生态环保教育,让家长主动配合学校,共同努力,增强生态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和提高整个社会生态文明水平的提高。

二、养成生态文明行为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着眼于人的素质发展,强调人的行为自觉和自律,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处共荣。

中小学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不止于课堂上的生态知识教育,更重在对学生生态行为的引导。所以,生态文明教育要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同时,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告诉我们,生态文明行为必须从小培养,否则必定是积习难改。

良好生态文明习惯的形成,与青少年成长的阅历、参与的实践和直接体验分不开。学校开展生态体验主题教育,教师通过调研访谈、个别谈心,聚焦班级学生成长中忽视的生态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生态体验教育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没有预防的心态之下感受生态直接体验,醒悟自己的行为后果,从而在深刻反思中提升个人的生命价值。如在上海市中小学广泛开展的“温馨教室”活动,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创作班歌、班训、班徽,制作富有特色的班级网页,建设班级文化,为学生提供“绿色家园”、“生态班级”,让学生在自己亲手装点的教室中学习生活,感受班集体的温暖,这种班级文化氛围必然能够融洽师生关系,呈现和谐、友好、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使学生享受更多的原生态的温馨与愉悦。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态文明习惯,学校可以积极开展绿色文明活动,引导学生接近自然、重新认识自然,培养对大自然与生态环境的认同与热爱的情感。美国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当奈尔在《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中认为,如果人们对自然有着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产生保护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一判断被实践佐证,1998年启动和实施的“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经过七年努力,已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通过学科渗透、综合实践、团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受益学生达数百万人次,并在北京、上海、云南等地建立了野外环境教育实践基地。如上海“绿色小尖兵”在新年前夕向全市中小学发出“绿色倡议”,提出两项具体要求:一是保护森林和水资源,开展“减卡救树”活动,因为每制造4000张贺年卡就要消耗一棵大树,而且造纸过程中排出的废水还会破坏水资源,污染农田。这一创造性的建议使中小学生理性地对待贺卡的使用,减少了木材资源的浪费。二是积极动员家长,坚决抵制食用蛇、青蛙等有益动物,保护生态的多样化和自然生态的平衡。由子这些建设绿色家园活动的倡议具有开创性和可行性,得到了广大青少年及其家长的积极响应。

利用节假日开展“与绿色同行”活动,能够取得良好的生态教育效果。今年第一次实行清明放假,不少青少年跟随家长一起去春游、踏青、吃农家饭、赏原野春景、植树,使青少年感受到大自然的春色,享受到大自然带来的绿色乐趣。可是,如今有些中小学为了避免学生意外伤害发生,取消春游活动,使学生失去丰富的绿色人文内涵的滋养,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生态文明行为要从小事做起,使青少年深切感受到“生态文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脚下,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要我们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就能时时处处参与生态环保活动。如格致中学学生倡议自带水杯上学,这样就可以尽量少用瓶装纯净水,以节约能源消耗和缓解水资源短缺。又如从本学期起,上海中小学实行免费书本供应,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和教育学生爱惜书本,循环利用教材,减少资源浪费。可见,生态环保教育要注重事物、事实教育,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引导青少年在植树护林、爱鸟、垃圾分类、限制使用塑料袋等实际行动中真正培养起维护自然生态的意识,从而建设美好家园。

三、创建生态校园

生态校园,即绿色学校。国外教育行政部门以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标准来评定学校教育教学上的各项工作,这些评定要求既包括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育、师资培养、学校管理,也包括学校计划实行、远景规划以及计划实施、评估等各项环节,这是学校优化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欧洲在学校之间设置有动态的“绿色学校奖”,每两年更新一次评奖标准,以此推动绿色学校建设。我国绿色学校建设是在 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提出这一目标的。每四年评奖一次,现已有上万所学校被命名为“绿色学校”。其实,所谓绿色学校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

生态校园建设是一种状态、一个过程,而不是终极结果。因此,生态校园强调环境管理,在创建良好生态校园的过程中,要充分调查本校环境建设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认清校园存在的环境问题,寻找有利的切入点,整合生态和非生态的教育资源,以利于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家庭和社会不相和谐的突出问题,切实推进生态校园建设。

1.提高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

中小学开展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师首先要有较好的生态文化素养。其中,教师的生态道德、生态法律修养是基础,生态学识是重要条件,生态教育能力是关键。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以良好的生态人格和文明修养影响和教育学生,才能促使学生生态价值观的逐步形成,进而影响未来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改革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

中小学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体系,既有生态文明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更要开设研究型的环保课程,培养学生对生态环保的学习兴趣,使绿色教育进课堂,进而将绿色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意识。而且生态文明教育要注重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传播生态环保知识,科学探索生态文明的创新价值,使生态文明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心灵,达到入耳、入脑。

3.积极支持生态环保社团发展

生态文明教育要激发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环保型社团是建设生态校园的重要路径。每年3月9日,全国开展“保护母亲河日”活动,倡导青少年珍爱生命之水、共建生态文明。如上海市闵行区的“节水行动”,就是组织中小学社团和志愿者在当地的吴泾公园内打捞该段黄浦江上的垃圾,参与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学社团还参加上海“保护母亲河绿色工程”领导小组主办的保护水环境的创意实践大赛,以诗歌、小品、情景剧、PIT教程等形式,通过街道、周边社区和中小学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建立了青少年生态社团注册备案制度,设置总额1000万元的青少年生态社团的资助基金,用来支持青少年生态环保类社团活动。上海市向明中学的学生在泰国国际发明展上夺取四项与环保节能相关的科技作品金奖,被国外专家评为“创意新颖、想法独特、技术含量高”的科技成果,这是他们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团队精神所取得的环保创造发明的优秀成果。

4.营造节能环保的绿色氛围

中小学的重要任务是教育学生,使其成为有远大志向、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许多中小学依靠“环保小卫士”,检查校园水电、纸张、粮食以及学习生活用品等资源使用情况,并把资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记录在案,及时向学校报告,以便学校领导及时采取措施,制止资源浪费现象,也有学校设立班级节约监督员,其主要职责是:发现同学有浪费资源现象时,及时劝阻;对有浪费倾向性的苗子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并组织开展节约心得交流活动。一些学校在班级黑板报和壁报上,表彰班上同学的好人好事,还有的学校把青少年的节约行为记录在成长手册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这一系列做法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了绿色成长环境。

篇3: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论文

关键词:自然价值论,生态文明理念,启示

工业文明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 使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却也给人类社会相继带来了能源和资源濒临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和湿地锐减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由此引发的能源危机、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不仅损害人类的身心健康、阻碍经济发展, 而且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领域, 其根源在于工业文明以来人们形成的科技观和自然观。因此, 治理环境问题, 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 实现文明的生态化转型, 必须从根源上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培养生态文化意识。

一、工业文明的生态理念有悖于生态文明

1. 工业文明的生态理念导致环境危机

现代西方“繁荣”的自然科学将自然解构成了科学推算和技术摆弄的对象, “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 (1) 不断膨胀的“科学主义”使人们认为科学对一切自然物乃至社会现象都具有解释力, 任何事物都会在科学的“拷问”下向人类现出其本来的样子, 甚至有些狂妄地以为完全摆脱了自然的束缚, 人的无限创造力可以借助科学得以实现。作为主体的人是科学知识、道德法则的依据, 自然则成为被任意处置、索取的对象。感觉到看清了自然本来面目的人类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 理所当然地树立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生产长期受资本支配, 一味“注重加速开发自然资源, 转化为占领市场的产品, 以实现资本增值, 获取剩余价值”。 (2) 科技加速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攫取, 经过机器实行机械化流水线生产后再将废料“还”给自然, 就连农业生产也同样用的是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工业文明的价值观“没有环境目标, 常常以损害和牺牲环境的方式去实现人类目标, 在损害环境价值的基础上积聚人类文明, 具有‘反自然’的性质。正是这种性质造成环境状况恶化, 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 (3)

2. 环境问题倒逼人们摈弃工业文明的生态理念

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迫使人们去反思其成因。观念上, “现代的哲学伦理学使我们失去了对非人类价值的敏感”, “我们对抗性地拒绝参与环境, 拒不接受环境和不主动适应环境。……不仅我们的技术, 而且我们这整个以牟利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的工业体系可能都是非自然的, 因为它极尽欺骗之能事, 对环境负了很多债, 使自然的自动平衡一步步地被破坏掉了。”残酷的环境现实像一盆当头的凉水, 让人认清了残酷的现实, 倒逼人们必须摈弃工业文明以人类为中心、追求生产和资本增值的文化理念, 转而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虽然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总体上仍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矛盾状态, 但人们开始思考和研究环境问题, 探讨它的性质和根源, 以至环境问题成为世界的中心问题, 表明人们在环境问题上的觉醒, 把保护环境列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 从而采取保护环境的行动。这可以看作是人类新文化的起点。

二、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1.自然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传统观点认为价值是人赋予的, 自然的价值就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价值。罗尔斯顿显然不同意这种“主观”的价值论, 而是站在价值客观的立场上, “扩大价值的意义, 将其定义为任何能对一个生态系中有利的事物, 任何能使生态系更丰富、更美、更多样化、更和谐、更复杂的事物。” (4) 自然物的价值在于相互作用下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这个运动过程和其产生的价值并非人所赋予, 它产生于人类主体之前, 不论人是否感知到。因此, 自然的价值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是客观存在着的。它非但不是人所赋予, 相反, 尽管有些时候自然价值需要人的主观体验去感受, 但人类产生以来的主观性价值确是建立在自然价值的基础之上的。

2.自然的价值是工具性价值、内在价值和系统价值的统一

工具价值即被用来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大都需要利用自然谋求生存的手段, 因此自然的工具价值相对来说更容易被直接体悟, 成为人们对于自然价值的最直接感受。如果说工具价值是可以被量化的价值, 自然的内在价值则是本质性的, 它是不依赖于评判者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价值, “不需要以人类作为参照。潜鸟不管有没有听它, 都应继续叫下去。潜鸟虽然不是人, 但它自己也是自然的一种主体”。 (5) 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都必须依托于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也是价值存在的一个单元:一个具有包容力的重要的生存单元, 没有它, 有机体就不可能生存。共同体比个体更重要, 共同体的美丽、完整和稳定包括了对个性的持续不断的选择”。 (6) 因此, 生态系统的价值超越了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 存在着其独特的系统价值。

3.整体主义的自然观

可以看出, 虽然罗尔斯顿承认个体自然物既有工具价值, 也具备内在价值, 但他更看重自然的系统价值。网状组织, 个体的生存和与他物的联系总是处在这个网状的生态系统中, 工具性价值往往成为联系个体内在价值的纽带。系统的价值不是由个体自然物的价值加总而来, 而是“每一种内在价值都与它从中产生的价值、以及作为其发展目标的价值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生态系统的价值被得以肯定, 并且这种整体性的价值超越了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系统价值时, 维护生态系统整体的美丽、完整和稳定就成了“最大的善”。在这种生态整体主义的视角下, 人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参与者, 保护和善待生态共同体中的其他参与者就成了一种应尽的义务, 而不再是一种善心的泛化, 从而否定了传统的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价值判断标准。

三、借鉴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实践生态文明, 首先需要树立一种整体主义、非人类中心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理念, 并影响人类行动的生态转向, 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新形势下, 人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 无法过度开发自然、利用自然。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 自然更有其内在固有的价值, 必须享有同等的受尊重权利。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的主张与生态文明理念的特点和要求有许多切合之处, 合理地吸收借鉴, 对人们生态意识和理念的树立将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1.认识、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

通过罗尔斯顿的说理, “自然有其内在价值”的事实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当然, 也许在人与自然的交互中还将扩展自然价值的内涵, 发现自然新的内在价值。发现自然的价值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然, 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尊重自然, 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正如罗尔斯顿所说:“如果我们是在拥有了整个世界后很快又会失去它的话, 这样的拥有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可能会在经济价值上有所得, 但如果我们会因此失去很多科学、美学、娱乐、宗教等价值, 会失去自然历史的一个仙境, 失去一个既超越我们又支撑我们的完整野性的领域, 甚至在这交易中会失去我们灵魂的一部分的话, 获得一点经济利益又有什么意义呢?” (4)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就是要避免重蹈工业文明的覆辙, 不再将肆意地人工化自然视作“进步”和“理所应该”。同时, 人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有理性的能动参与者, 理所应当地发挥自身的内在价值, 在尊重其他参与者内在价值的前提下, 合理利用自然的工具价值, 承担起努力维护或促进整个系统的“美丽、完整和稳定”的义务。

2.引导生态整体主义的治理思路

治理工业文明破坏性地开发自然导致的环境恶果, 并非是要因噎废食地彻底地否定工业文明的成果, 而是以工业文明创造的发达生产力为基础, 通过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 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 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合理利用自然的工具价值。

单一地依靠科技来解决生态危机避免不了“被动治理”“治标不治本”。生态治理的思路应符合生态整体主义, 需要整个社会环境的协调配合,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从业者可借鉴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 在努力彰显本行业内在价值的基础上, 兼顾甚至优先考虑环境的整体价值, 将“自然整体价值大于各自然物内在价值的加总”内化为生态治理的思路, 自觉主动地转变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在生态整体主义的治理思路下, 进行整体性、全局性地生态治理。

3.树立“亲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工业文明的生态理念“实有着一种野蛮—贪婪、默然、缺少对自我的控制和对其他生命形式的同情”的反自然性。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和其生态伦理思想正是为扭转这种人类观念上的反自然, 建立的一种尊重自然价值、遵循自然动态循环规律的“亲自然”的生态理念。亲自然的生态理念会自觉地将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看作是一致的, 不把自然看作或全部用于自己的消费, 保护荒野地的“荒野价值”, “而把自然作为生发出众多历史性成就的生命之源加以欣赏”。 (4) 作为“人类所向往的、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理想的文化伦理形态, (7) 亲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是要求人们“无等差”地对待生态系统的每一个参与者, 从而消解差异性, 将人类在其中的地位弱化为与其他生物、非生物无异, 而是任何自然的参与者都有同样被尊重的权利。

生态文明有着深刻的内涵, 作为其非理性表达的生态文明理念也需要如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这样的环境伦理资源不断扩充、丰富, 从而更好地被人们在生活中体会、从思想上接受, 逐渐将“践行生态文明”内化为内心的信仰和自觉的行为。

注释

1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 著.张庆熊, 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5.

2 陈墀成, 余玉湖.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 :130.

3 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1.

4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 著.刘耳, 叶平, 译.哲学走向荒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5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6 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2.

篇4: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政治和社会建设,必须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平衡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清新空气、清洁水源、美丽山川、肥沃土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生态环境,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保护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

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应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

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平衡点推动发展,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增长速度不能超出当地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

篇5:新时代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思想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何而来?它的科学内涵是什么?新时代它又走向何处?针对这三个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党领导人民走得稳当,走得踏实,走得自信,走得坚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光辉的道路从何处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代接着一代艰苦奋斗“干”出来的,是一步一步努力拼搏出来的,也是一关一关舍生忘死“闯”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各阶级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投入到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中,然而却陷入了道路不通、前途不明的魔咒和怪圈。农民革命追求的未来理想社会在“太平天国”的失败中破灭,“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的洋务运动因甲午战争失败而告终;“维新变法”、清末新政和君主立宪改良无果而终;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刚出生则夭折。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苏维埃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于是历史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从197月23日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了革命救国和自主建国之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走改革开放的道路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中国人民“富起来了”,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中国人民“强起来了”,这四个阶段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共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诞生和演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走向“强起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前人救亡图存多年试错探索的基础上,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创新理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继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相继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人民和国家的富裕,现正在朝着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奋勇前进。就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孕育出了一条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横空出世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谈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说,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光辉道路的内涵是什么?它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国共产党在“实干”中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都有了不断深化和认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也就不断地随之丰富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行了长期探索,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宝贵经验;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中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两任总书记领导中国共产党推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了一个新时代的治国理政。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进行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的系统阐述: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经过五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又经过五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更为丰富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调整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奋斗目标的五个指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分别与总体布局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精准对应,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五大内容”无缝对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光辉的道路从何而去?在新时代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坚定不移继续走下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对党和国家提出更多、更实、更高新要求和新任务的新时代。那么为何我们在新时代下依然能有道路自信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揭示和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出了资本主义没有未来迟早要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替代,进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

道路自信来源于历史和人民共同选择的合法性。近代苦难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试错和摸索,中国人民已经陷入一种迷茫摸索甚至是穷途末路之境。正在此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人民高度一致地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人民有了坚强的政党做领导,并因坚信社会主义定能在中国变理想为现实而努力奋斗。这种历史和人民高度一致的选择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制度变革,这个历史过程表现出很多偶然性,其实这些偶然性背后有其必然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来源于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合理性。在解决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顺应时代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既能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既能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这种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先进性,令西方制度黯然失色,相形见绌。

由此可见,吸吮着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史积累的滋养和智慧而发展成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发展史、改革开放40年探索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

新时代,我们要书写的依然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坚持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中国人民强起来的美丽画卷。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你我结伴而行,我们都是追梦人。

(作者单位:中共府谷县委党校)

新时代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思想 着力打造清洁美丽新高地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复的《亦庄新城规划(—)》,要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党中央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也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是适应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期盼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多年来,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的指示,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作为空间规划的根本要求,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作为城市规划的根本导向,把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之间关系作为优化城市总体布局的根本着眼点,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扎实成效,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质量高效的新路子,开创了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产业体系布局:以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为重点

在产业链形成上注重上下贯通。按照效率优先、结构优化、环境优良的原则,持续优化区内功能区间、产业结构,并将节能、绿色、低碳与产业项目选择相结合,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发展,构建企业间互利共生、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格局。目前,区内已形成包括制造、封测、装备、零部件及材料、设计企业在内的集成电路完备产业链,围绕奔驰建设整车制造产业园。以京东方八代线为核心,引入上游配套材料供应商及下游电视整机制造商,构建数字电视产业园,“运进石英砂,运出数字电视整机”的设想变为现实。产业链的贯通,不仅实现了可观的生态效益,也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实现地均工业产值205亿元/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水平的6倍。

在能源结构上注重集约清洁。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建成全市首个无煤区的基础上,20又建成全市首个燃气锅炉低排放示范区,大力实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能源微网、风力发电等项目。同时,建立亿元环保专项资金,带动企业投资12.19亿元,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水平。区内光伏总装机容量46兆瓦,年发电量近9000万kWh,可供开发区全区用6天。推动电、蒸汽热水、冷水多联供,实现了能源从高品质到低品质的阶梯利用。目前,区内万元GDP耗能为0.1323吨标准煤,是全市的1/2。

在水资源利用上注重循环高效。针对北京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现实,始终坚持“节流、开源、提质、循环”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政策,积极引导工业利用再生水,创建节水示范区,形成了“三级循环体系”(即企业水资源自循环、产业链水资源循环和区域水资源整体循环),将水资源循环利用变成破解日益紧缺的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金钥匙。,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万元GDP水耗连续6年保持在2.85立方米,是全市的1/5;工业用水中再生水使用比例40%,用水效率全市最高,达到国际行列的先进水平。

(二)生态体系构建:以尊重自然、和谐共生为重点

高密度拓广绿色空间,打造城市绿色动脉。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市率先完成绿地系统规划和园林绿化导则的编制,形成“工字主轴-三横五纵-两个组团-五个节点”的空间结构和“市级绿道-区级绿道”两个层级的绿道体系。大幅度提升道路绿化、改善厂区绿化,以线串点,扩点成面,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生态景观绿地系统。累计建成博大公园、凉水河滨河公园、国际企业文化园等公园绿地625公顷,实现44公里绿道系统与160公里道路慢行系统连网成片,做到“绿道穿城,出门见绿,500米见园,1公里见水”。在绿色空间打造中,还注重融入科技元素,太阳能座椅可充电可播放音乐,再生建材铺装的步道坚固舒适,智慧垃圾桶能促进垃圾分类,处处体现科技绿色的建设理念。现在,区内人均公园绿地为28平方米/人,远高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高水平推行绿色示范,提升城市绿色品质。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标准、模式,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行绿色工厂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在全市率先要求企业“三废”处理与项目设计同步进行、同步完成、同步运行,实现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污染负增长。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工业建筑节能领域应用,实现工业建筑能源及资源消耗精细、精准和精确管理。鼓励和支持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综合改造,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工业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行政等手段,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年工信部对全国首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进行公示,北京上榜的8家企业中,有6家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20底,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民用建筑领域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建筑面积已达207万平方米,工业建筑领域已有26.4万平方米项目获得美国LEED标准认证,新建公共建筑实现80%的绿色建筑认证。通过多年的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建成“ISO14000国家环境管理示范区”“国家工业节水示范园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年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得了“全市唯一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称号。

高标准开展清洁行动,保持城市绿色清洁空气。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建成重型车管理低排区,淘汰更新企业自有和租赁国三标准车辆1000余辆,国四标准及以上车辆占比达到97.5%;成立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通过入户检查,电动叉车使用率提升到98%,使用比例全市第一;完善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坚持源头把关、过程管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坚持多措并举、多方联动、多管齐下,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大降尘力度,使用新能源环卫作业车辆每日机械冲洗、喷雾降尘2次以上,全区主干道每日再生水冲洗降尘8次,再生水使用量每日达到1000立方米左右;推进一批包装印刷类企业转移腾退,减排挥发性有机物1200余吨。截至2018年底,区内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分别下降13.3%、40%、5.9%。

(三)市政体系建设:以低影响开发、绿色化标准为重点

率先践行海绵城市发展理念,保障城市更安全。统筹用地布局、环境保护、景观和生态的综合性规划,建成区域、街区和地块三级低影响开发的海绵项目,承担起蓄滞洪、排涝、净化雨水、景观服务、微环境改善等职能,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转变。通过在建筑小区、公园绿地、道路广场等源头地区,建设下沉绿地、透水铺装、调蓄设施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加强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的自然循环。区内30%的面积已实现70%降雨就地消纳,提前完成北京市20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大力促进综合交通体系发展,保障城市更健康。对外通道上具有“均衡、便捷、多层次”的特征,方便与中心城、大兴新城、通州新城的交通联系;内部道路上形成以荣华路、荣昌东街、荣昌西街为道路骨干,多条次干、支路纵横交错的方格网状布局;慢行体系上为了构建安全、便捷、绿色的慢行体系,利用路口渠化、导流岛、安全岛、彩色沥青铺装和隔离防护栏建设,打造以人为本的交通出行环境;公交出行上在全市首次采取PPP模式投资建设和运营T1线有轨电车,线路全长13.1公里,保障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每日10万人次交通出行。目前,区内规划路网为342.8公里,已完成83%,道路建设实现率居全市前列,路网密度为5.71公里/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5倍。建成停车泊位11万个,基本达到停车需求无缺口。绿色出行、便捷出行、高效出行,是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的一个突出成果,也是经开区“基本无城市病”的重要体现。

积极推动绿色低碳理念进“设施”,保障城市更清洁。自起,在新建及改扩建道路大规模铺筑沥青橡胶路面,里程超过100公里,成为亚洲首个大规模在城市道路推广运用橡胶沥青达百万平方米的区域,消耗废旧轮胎约26万条,节约标准煤7.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18.6万吨,2018年荣获国际环境保护金奖。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及处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网络,提高废弃物回收效率和水平,促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科学划分控制区、合理安排用地,解决居住、产业、公共服务用地之间噪音的交叉干扰。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区内雨污分流率、污水管网覆盖、污水收集率、污水处理率实现4个100%,居全市前列。一座环境好生态优,人与自然、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清洁美丽家园屹立京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平衡发展充分的美丽工业园区展现在世人面前。

篇6: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论文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构建美丽生态城市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跟随国际形势,在十三五规划中“绿色”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中的重要部分。为进一步推进生态城市构建,应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从轨道交通、绿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努力,让“绿色”融入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然而,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进程中,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之时,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存在时滞性。这就要求以“绿色发展”理念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促进城市建设。

编制规划绿色生态提升工程,优化城市生活环境。城市建设过程中应以人为主导,在规划当谈及如何优化城市民居环境时,要进一步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统揽,重点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城市绿色产业发展,集中化、特色化、多样化地推进,增花添彩。同时,优化提升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业效益,实现对生态环境最根本、最有效、最持久的保护,在绿色低碳循环的道路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美化城市生态环境。

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当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良性互动之时,如何推动绿色发展?还需从日常出行开始。轨道交通是一种绿色出行方式。按照“轨道交通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理念,强力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同时,配合小街区规制的要求,开行更多的穿行于社区间的公交,进一步打通公交网络毛细血管,鼓励更多市民绿色出行。人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低碳出行绿色生活等方面承担公民责任,为共同打造绿色发展城市添砖加瓦,规划出美好蓝图。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信息平台投资咨询与服务协议下一篇:开学清单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