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2024-08-10

2010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通用13篇)

篇1:2010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0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概念解释(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I、教育学

2、因材施教

3、教育目的4、陶冶

5、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

6、知识领会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谈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2、简谈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

3、简述汉武帝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4、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谈谈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2、谈谈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论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4、联系实际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迁移的原理和规律促进学生的学习

篇2:2010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1、教育(狭义)

2、课程计划

3、环境绝对论

4、班级授课制

5、教学组织形式

简答

1、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制约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主要有哪些

4、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5、运用讲授法有发些基本要求

论述

1、试分析分层教学体现的教学意义以及其对教学管理可能带来的挑战

篇3:2010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关键词:媒介素养,大学生,教育,研究

身处信息时代, 随着科技进步, 媒体形态不断发展, 以数字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作为公民素养重要组成部分的媒介素养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具有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特点, 他们对媒介的认知、应对、利用和辨识, 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到自身的生活交往、学习思维、思想态势等重要价值取向和观念模式。因此,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日益得到高校、学界乃至社会的重视与关注。笔者梳理分析了近5年来的相关研究情况, 试图对基于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发展规律和趋势进行探索和研究, 为进一步推动和良好开展相关实践工作奠定认知基础和借鉴。

一、媒介素养概念以及内涵探讨

媒介素养 (media literacy) 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其内涵随着时代变化和新媒介的持续发展而不断更新完善。自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利维斯和汤普森在《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提出相关概念以来, 学界对媒介素养的有众多不同定义。

国外而言,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早在1992年就对此概念作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 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1]到了2005年, 美国新媒介联合会提出了新媒介素养的概念, 认为新媒介素养是由听觉、视觉以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该概念重点强调了个体通过视听转换的理解与使用能力以及对数字媒介和数字内容的控制转换以及再加工能力。[2]其他较为有影响的观点包括:“媒介素养”是“在印刷媒体或非印刷媒体等各种形式媒体中获得信息、分析信息、评估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3]

国内而言, 中国社科院卜卫研究员提出“媒介素养”应具有四个内涵:即对基础媒介知识能够了解以及使用;对媒介信息的价值和意义能够学习和判断;具备传播和学习创造相关信息的技能;能够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4]中国传媒大学袁军教授则将媒介素养定义为社会公众认知、参与、使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针对社会公众开展培养和提升上述能力的一项重要素质教育。[5]中国传媒大学传媒教育研究中心学者秦学智则进一步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认为该教育不仅能够提升个体的媒介知识和技能, 同时可以培养和提升受教育者与媒介相关的情感态度、与社会同步认可的价值观和思想品德修养。[6]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 尽管细节不尽相同, 但可以清楚地看出其核心观点的相似性:第一, 媒介素养就是能够利用媒介有效获取、再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能力。第二, 媒介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重要途径。

二、2010年以来国内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研究文献调查

根据对中国知网进行检索, 2010年以来与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论文共计313篇 (检索日期为2014年10月13日) 。其中, 2010年为34篇, 2011年为56篇, 2012年为68篇, 2013年为75篇, 2014年为80篇 (截至10月底) , 相关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

(一) 研究主题

这些研究的主题选择, 呈现多样化特点。具体分布见表1。

(二) 研究内容

就内容而言, 这些研究呈现出多维度、学科交叉融合特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这些研究围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内涵、模式、方法等众多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并针对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生群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进行了相关论证研究。例如, 李朗、欧阳宏生的《新时期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徐晨霞、宋嘉庚的《对Potter James媒介素养“过程式定义”的中国式解读》, 赵娟娟的《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分析与思考》, 谢峰的《批判与赋权: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选择》, 黄峥的《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内涵新探》等。

(2) 针对大学生某特定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调查研究、分析报告等实证方面的探索。例如, 黄新宇的《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与分析——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玉林师范学院、河池学院为例》, 刘素贞的《第五媒介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及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挑战——基于上海市10所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行为调研分析》, 张文锋等人的《广西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培育对策——基于对四所高校的实证调查》, 吕向文的《公安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 冯瑞珍的《对新闻传播类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分析——以河北省四所高校为例》等。

(3) 国内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培养途径与策略研究。此类约占研究文献比重的20%。例如, 李安英等人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分析——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吴鹏泽、杜世友的《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 郑丽的《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王亚涛的《公安院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的探讨》, 蒋小花、郎杭芳的《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陈树湘的《论大学生媒介教育的现实路径——以淮阴师院大学生通讯社“解读”活动为例》等。

(4) 新媒介视角下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新媒体具有时代概念, 目前以数字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为近5年来的研究热点, 约占研究文献比重的27%。例如, 肖荣春、白金龙的《移动的自留地:知识青年、新媒介赋权、场景生产与媒介素养——以大学生的新媒介使用实践为观察》, 马燕的《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万鹏程等人的《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及其发展》, 曹陇华等人的《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分析》, 谢伍瑛、赵周的《微媒体时代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探究》, 臧敏、徐圆圆的《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分析——以微博为例》等。

(5) 思政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将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政工作、德育工作、学风养成等方面相联系, 分析其可行机制的建立、实践模式的探讨等研究也成为此领域的热点, 约占研究文献比重的29%。相关学者认为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应该将媒介素养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效结合, 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良好世界观的养成。[7]例如, 方乐莺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道德生成机制研究》, 苏威、梁文娟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 张光华、阎高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与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 陈致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素养新领域》, 徐占品、迟晓明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学风建设关系研究》等。

(6) 其他领域研究。包括中外比对研究、文献综述和计量分析等其他研究方向。例如, 吴鹏泽的《中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对比研究》, 彭少健的《当前我国媒介素养研究前沿与热点综述》, 张永汀的《基于CNKI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文献计量分析》等。

尽管上述六个方面的研究范畴无法完全涵盖所有相关研究, 且分类之间有相互交错与重叠之处, 但从整体上看, 还是能够相对清晰完整地描绘出近5年来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范畴。

(三) 研究方法

通过对我国近5年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整理, 我们发现大部分是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媒介素养的研究现状和基本理论开展分析或解释性研究, 通过定性研究归纳总结媒介素养教育现状;部分研究通过采用调查研究法对特定地区或特定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开展实证调查分析;也有少量文献是采用了实验研究法, 通过实践模式检验所提出的媒介素养教育方法或者提升策略, 但缺乏检验和评价研究。总体来说, 目前针对大学生特定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仍然是以主观判断和定性分析为主, 虽然少量开展了实践模式和定量研究, 但相关问卷和调查缺乏科学的论证、结论往往重复或与实际情况不符, 更多的研究是针对某一方向的单一研究, 未能统筹考虑, 整体看呈现出研究方法分布不合理, 方法单一, 缺乏混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论证, 研究结果不具备较强的信服力和实践指导意义。

三、结语

根据文献检视结果, 国内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大陆地区媒介素养教育自1997年发端,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卜卫和宋小卫研究员成为这一领域的先驱者;2004年开始阶段性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教育硕士点批复, 《媒介研究》教育专辑出版;继上海交通大学首创媒介素养教育公选课后, 复旦、上海师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设相关课程, 复旦大学同时创办开通了国内首个专业网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学者谢金文的《新闻·传媒·传媒素养》成为我国第一本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著作;东北师大也于2007年成立了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 真正从课程角度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南京师大张舒予教授则在2009年正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方向博士招生。[8]

进入21世纪, 国内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进一步获得良好发展, 尽管众多高校对媒介素养相关课程设置不尽相同, 既有公共选修课也有通识课, 但大部分都是针对新闻传播学等相关专业学生, 部分院校推广到了文学或历史学等相关专业, 但纵观大学生群体仍然是绝大多数并没有学习过系统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些学校则把媒介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混合在一起, 缺乏系统有效的教育, 总体来说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仍然呈现课程种类和数量单一的现状, 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存在一定意义上较大的缺失。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 但近几年已呈快速全面发展的趋势, 今后其研究领域、研究视觉和研究方法也必然呈现多元化。其一, 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理论的探索仍然是趋势之一。例如, 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进一步厘清、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结构分析、指标建立及评价体系的科学完善等。其二,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与目标的科学设计及其实现策略的实践性研究将成为研究重点。这一方向的研究必须在立足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 通过选取具体问题并多种研究方法并举, 才能探索符合国情的大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理念、教育途径、教育内容、课程模式, 并构建可行性实施方案, 同时要在实践检验的过程中不断测试检验、理论提升, 进一步调整完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系统。其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跨学科多元化趋势。随着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日益凸显, 相关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始从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思政德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图情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寻求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突破和创新以及实践方式的合理性, 必将形成多学科领域交叉研究的方式, 同时思辨研究、定性分析结合实证研究、定量分析, 并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的更新势必会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理论的深化以及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玲.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现代传播, 2004 (1) .

[2]李冬霞.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 2014 (2) .

[3]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3) .

[4]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 1997 (1) .

[5]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

[6]秦学智, 秦倩, 何娟.传媒素养教育的几个重要概念辨析[J].现代传播, 2011 (12) .

[7]彭少健.当前我国媒介素养研究前沿与热点综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2 (6) .

篇4:2010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1、在汉字演进过程中出现过的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 )、( )、( )、( )。

2、在纸张大量生产和使用以前,( )因其便于取材、制作低廉而成为书写文字的主要载体,得到较大范围的普及,沿用时间超过千年。

3、我国古代刻书业非常发达,主要有( )、( )、( )、( )四种生产方式。

4、( )是主要用于图书、音像制品、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的标准化识别代码。

5、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有:信息采集、( )、组稿、审稿、( )、( )、( )、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 )、反馈信息收集。

6、从2002年起,我国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已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当在取得证书后( )内由所在出版单位统一申报职业资格登记;未能及时登记的,在规定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下,可以保留其( )内申请职业资格登记的资格。

7、根据《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除著作权人与图书出版者另有约定外,出版图书的付酬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 )、( )、( )。

8、妈妈;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孩子:我完成作业了,我出去玩了。请问孩子的做法符合妈妈的要求吗?请写出分析过程。( )

9、“并非甲队和乙队都获得了出线权;甲队获得了出线权,所以,乙队没有获得出线权。”此推理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

10、“我们应当尊敬老师,因为不尊敬老师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尊敬老师不对呢?因为学生应当尊敬老师。”该论证所犯逻辑错误是( )。

11、“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该推理所犯逻辑错误是( )。

12、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是( )。

13、《四库全书》是在( )朝修纂的。

14、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人们不分贵贱等级,互利互爱的思想家是(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 )说的。“白马非马”说出自 ( ) 之口。

15、“六亲不认”中“六亲”指的是:( )。

16、“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此句应修改为:( )

17、“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品种好,管理得当,一般长势良好。”此句不通顺,应修改为:( )

18、标出下面划横线字的注音:

病入膏肓( ) 揠苗助长( )

草菅人命( ) 炙手可热( )

19、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字:

穿流不息( ) 一股作气( )

一诺千斤( ) 迫不急待( )

二、简答题(共30分,每个15分)

1、某人要开书店,请向他介绍我国出版发行的管理依据以及审批流程。

2、我国禁止出版的出版物内容有哪些。

三、论述题(共30分)

我国数字化出版概述及发展趋势

四、作文(共50分)

“活到老学到老”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俗语,对于这句话的内涵你怎样理解?请自拟题目论述,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汉字演进过程中出现过的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在纸张大量生产和使用以前,(简牍)因其便于取材、制作低廉而成为书写文字的主要载体,得到较大范围的普及,沿用时间超过千年。

3、我国古代刻书业非常发达,主要有(官刻)、(私刻)、(坊刻)、(寺院刻书)四种生产方式。

4、(书号)是主要用于图书、音像制品、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的标准化识别代码。

5、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有: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出版合同)、(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

6、从2002年起,我国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已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当在取得证书后(3个月)内由所在出版单位统一申报职业资格登记;未能及时登记的,在规定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下,可以保留其(5年)内申请职业资格登记的资格。

7、根据《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除著作权人与图书出版者另有约定外,出版图书的付酬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版税方式)、(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方式)、(一次性付酬方式)。

8、妈妈;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孩子:我完成作业了,我出去玩了。请问孩子的做法符合妈妈的要求吗?请写出分析过程。(不符合,妈妈:只有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完成作业是前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9、“并非甲队和乙队都获得了出线权;甲队获得了出线权,所以,乙队没有获得出线权。”此推理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正确﹁(甲队∧乙队)→﹁甲队∨﹁乙队 已知甲队获得了出线权,否定﹁甲队,所以﹁乙队)。

10、“我们应当尊敬老师,因为不尊敬老师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尊敬老师不对呢?因为学生应当尊敬老师。”该论证所犯逻辑错误是(循环论证)。

11、“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该推理所犯逻辑错误是(偷换概念)。

12、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是(《史记》 )。

13、《四库全书》是在(清)朝修纂的。

14、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人们不分贵贱等级,互利互爱的思想家是(墨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孟子)说的。“白马非马”说出自(公孙龙) 之口。

15、“六亲不认”中“六亲”指的是:(父、母、兄、弟、妻、子)。

16、“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此句应修改为:(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关键。)

17、“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品种好,管理得当,一般长势良好。”此句不通顺,应修改为:(这个县的水稻,由于品种好,管理得当,一般长势良好。)

18、标出下面划横线字的注音:

病入膏肓(huāng ) 揠苗助长( yà )

草菅人命(jiān ) 炙手可热( zhì )

19、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字:

穿流不息(川 ) 一股作气(鼓 )

一诺千斤(金 ) 迫不急待(及 )

二、简答题

1、某人要开书店,请向他介绍我国出版发行的管理依据以及审批流程。

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

审批流程:由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即:新闻出版总署(针对总发行单位)以及各级新闻出版局(针对相应各级发行单位);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

2、我国禁止出版的出版物内容有哪些。

《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五)宣扬邪教、迷信的;(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二十六条 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三、论述题答案略

篇5:2010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师期待效应

二、简答

1、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性质和学习的分类

2、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三、论述

1、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学生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当代走向

3、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

篇6:2010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中体西用

2、教育

3、班级授课制

4、道尔顿制

5、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6、学习动机

二、简答

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三、论述

1、评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限性。

2、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篇7:2010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最近发展区

2、学制

3、研究型学习

4、教育的生活目的5、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二、填空

1、赫尔巴特的三个教学方法

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三个重要概念、、3、我国的最成熟的学制

4、我国教育按层次分为 :学前教育、、、三、问答题

1、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2、教学设计的依据

3、我国的教育方针

四、论述题

1、论述启发性原则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8:2010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1.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不包括____。

A.“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B.“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____。

A.秦始皇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3.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出“爱人’主张的是____。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4.____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A.铜 B.铁 C.银 D.铅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

A.《诗经》 B.《离骚》

C.《论语》 D.《左传》

6.“山城”是我国____市的雅号。

A.洛阳 B.西安 C.重庆 D.福州

7.____市被称为“六朝古都”。

A.洛阳 B.西安 C.南京 D.北京

8.《源氏物语》是____的古典文学名著。

A.俄罗斯 B.英国 C.日本 D.德国

9.____是“五岳”中的“中岳”。

A.泰山 B.嵩山 C.华山 D.恒山

10.士族以“门第”为标准,“门第”主要指____。

A.家族的规模 B.家族的出身

C.家族的建筑 D.家族的地位

11.清代的三法司是指____。

A.刑部廷尉御史台 B.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C.刑部大理寺御史台 D.刑部廷尉都察院

12.形成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

A.空气上升与下降的对流运动

B.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差异

C.地势高低的不同

D.不同高度空气的密度不同

13.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标志为____。

A.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D.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14.____不属于法国。

A.凯旋门 B.比萨斜塔

C.埃菲尔铁塔 D.卢浮宫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

A. 《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

B.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故事家喻户晓,例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等。

C.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D.《父与子》《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都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二、填空题。在空格中填写恰当汉字,使之成为正确的成语或诗句。(共20分)

1.成语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 )然屹立 春意( )然

( )然物外 ( )然无存

( )然泪下 ( )然不动

病人膏( ) ( )海桑田

重蹈( )辙 出奇( )胜

2.诗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造化钟神秀,——。(杜甫《望岳》)

(2)常恐秋节至一(汉乐府《长歌行》)

(3)相顾无相识,____。(王绩《野望》)

(4)坐观垂钓者,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6)____,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7)晨兴理荒秽,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8)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9)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0)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三、标点古文题。将下列古文加上标点符号,抄写在答题纸上,并翻译成现代汉语。(共30分)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日毁乡校,何如子产日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日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日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四、改错题。改正下列句子中的用词不当之处,并简要分析。(共10分)

1.厨师用自己精心特制的米饭招待客人,客人觉得非常美味。

2.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尽最大努力,完成今年的植树目标。

3.加味逍遥丸的主要成分是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等配制而成的。

4.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民子弟兵所表现出的这种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可歌可颂的。

5.工作方法改进后,速度大大提高了,是原来的一倍。五、逻辑简析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有人说,“三联书店王中发稿最讲究‘齐、清、定’”,这一话语中主要的预设有哪些,请分别写出来。

2.在一艘出海的船上,有位新海员还没有见过船长。这位新海员总喜欢穿着夹克衫不戴帽子在甲板上看海。一天,当他又在甲板上看海时,船长走了过来。船长突然停下来捡起了一个烟头,对这位海员大声说道:“我想知道这该死的东西到底是谁的?”这位海员略思片刻,然后慢条斯理地对那位船长说:“伙计,我说它是你的,因为是你发现了它。”请简要复述这位海员的论证过程,并说明其论证是否可靠?

3.下列论证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结论的,前提对结论的支持程度强吗?请简要回答。

为了更好地估计当前社会公众掌握管理基本知识的情况,《管理者》杂志在读者中开展了一次管理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回收答卷并评分后发现,60%的参加者对于管理基本知识掌握的水平很高,30%左右的参加者也表现了一定的水平。《管理者》杂志因此得出结论,目前社会公众对于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还是不错的。

六、阅读题。下文为《一个屏幕伪社交症患者的自白》—文节选,阅读后回答问题。(20分)

一个屏幕伪社交症患者的自白

屏社交是技术上的一场完美革命,久而久之,在人性上不啻为深刻的由“深社交”向“浅社交”的全面退化。从此,社交礼仪等一切经验俱已成灰,直抒胸臆、无所顾忌的屏社交接管了我们的社交。其现实后果是,像我和另外一部分人,在屏社交里是活跃分子,一旦面临真实的生活现场,时常手足无措,不安,紧张,抑郁,成为“新常态”。

屏社交以其技术便利,最大限度地释放了人们难以餍足的贪欲,却无法帮助我们消化不断囤积的社交欲念和严重过剩的社交存量。正如在真实的有轻松氛围的社交中,没有人会去录音,可在屏社交中,几乎人人都很在乎聊天记录的备份和再转移——尽管你未必有闲情逸致再次查阅它。

屏社交给一个人带来的改变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对有些人来说,屏社交与现实世界好比异面直线,交叉程度非常低,对有些人来说,两个世界早已打成一片难分彼此。屏社交还给公共社交带来了其他一些东西。几乎任何一个公共社交活动,都会被拍照分享——因为几乎任何一个人都有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人最关注的永远是自己,他需要时时确认在场以及当下的感受,然后通过分享它进一步强化这种确认。我们内心不安,分享的动作使我们成功地假装自己很忙,假装我们在人群中如鱼得水并不孤单。屏社交的网络环境提供了这样的便利,同时又强化了这种分享(假装)冲动。这是我们在餐厅、商场的电梯过道、影院的买票队伍、地铁、公车、高铁等任何地方掏出手机和iPad的根本原因,我们不安的心灵需要一个外在、可控的从容支点。

我从屏社交里反省到的最有痛感的一条经验是,屏社交让陌生人社交侵蚀甚至取代了熟人社交。我们最熟悉的亲友常常不是屏社交中最积极的点赞党。比如我的母亲,她并没有一个智能手机,也不识字,她无法在我最精彩最有趣的那条动态下最赞,亦无法在我那条“感冒一个月还没好”的动态下给我赠送“药”和“拥抱”的屏图标。由于屏幕壁垒,她甚至无法获悉我的任何信息。这对她是不公平的。她是世上极少数几个可以不计成本、千里迢迢来看我的人,却很难拥有我的信息。屏社交使我们轻易获得了来自浅社交的点赞和关怀,这固然弥足珍贵,但毕竟无法与最亲密的亲友相提并论。可是,沉浸在屏社交里的我们,不是天天都很享受这种屏上的点赞和关怀并且无法自拔吗?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孤独,我们是如此渴望被关注被关怀。即便是屏社交里成本很低的关注,我们也倍感温暖和珍惜,因为它在电光火石问唾手可得。在屏社交里,我们并不是真的需要“真实的帮助”,而是需要被人“立刻注意到”,点赞和跟帖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有人说,是微信微博这些屏社交工具让人变得越来越孤独。我的看法恰好相反,适当使用屏社交工具,有助于缓解人类的孤独境况,爱微信的人都不喜欢孤独,但过度使用又让我们重新坠入孤独之境。正因为人类的内心是如此孤独,如此没有着落,如此渴望关心,我们才如此热爱屏社交,试图从中得到慰藉。在这一过程中,孤独得到了一些缓解。而正是这样一个过程促使我们反省自身的孤独状况,我们不愿意承认自身的孤独,所以引咎于外,让微信微博背了黑锅。

我已经明白,屏社交只是战胜孤独的一种工具,而非逃避孤独的密室。

1.结合语境解释以下词语。(每词3分,共12分)

(1)屏图标

(2)屏社交

(3)点赞

(4)“深社交”

2.简要问答。(8分)

作者在文末说:“屏社交只是战胜孤独的一种工具,而非逃避孤独的密室”,请问这里“密室”的实际意义是什么?作者借以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七、写作题。(40分)

阅读下列短文,请以“看得见”的思想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拟标题,中心明确;论述、分析较为充分、全面,有自己的观察、思考或见解;书写规范,无病句错别字及标点错误,800字左右。

思想是看得见的

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是一本杂志的灵魂。二十多年来,《读者》杂志与改革开放同步,在人们生活各领域的思想观念方面,为改革开放推波助澜,这是它鲜活的生命力所在。

《读者》杂志所传递的,都是“看得见”的思想,它总是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中,透射出思想的光芒。

——一位年轻人的婚姻选择:要一个“完美无缺”的好人,还是一个有缺点但有个性的普通人?

——一位喜欢收藏的人士,终于没有买回那件心仪已久的藏品,而是留在了公共展馆。心动了,他就去看一看。他觉得,已将宝物收藏到了心中。

——姑娘的男友为了向她表“忠心”,拼命揭开前女友的“文革疮疤”,终于令姑娘忍无可忍,离开了这个自私而狭隘的男人。

——中日孩子在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方温驯、懒惰、弱不禁风,另一方顽强、坚忍、独立。

四个小故事,说的都是生活琐事,并不惊天动地;但分别反映了个性、开放、宽容、独立,而这些恰恰是现代人品格的组成要素之一。正是这些通俗、亲切、生动的故事,使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潜移默化至读者的心中。

国家政治经济的改革,必须与提高国民素质同步。而这正是大众文化传媒肩负的任务。

开会、学习、读社论、发文件,是思想教育的传统途径。但对于《读者》杂志来说,它更着眼于“看得见”的思想。仔细想想又有哪些思想在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呢?

参考答案:

一、1.A 2.B 3.B 4.A 5.A 6.C 7.C 8.C 9.B 10.D 11.B 12.B 13.C 14.B 15.A

二、1.巍 盎 超 荡 潸 岿 肓 沧 覆 制

2.(1)阴阳割昏晓 (2)煜黄华叶衰

(3)长歌怀采薇 (4)徒有羡鱼隋

(5)日暮乡关何处是 (6)银烛秋光冷画屏

(7)带月荷锄归 (8)箫鼓追随春社近

(9)自古逢秋悲寂寥 (10)黄梅时节家家雨

三、1.标点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日:“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日:“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2.翻译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为人忠善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用摆威风来防止怨恨,难道不能立刻制止众人的议论?但是这就像堵住河水一样危险: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照这些话看来,人们说子产不行仁政,我是不相信的。”

四、1.“客人觉得非常美味”不妥,可改为“客人觉得味道非常美。”考查点:语法。

2.“完成今年的植树目标”可改为“实现/达到今年的植树目标”或“完成今年的植树任务”。考查点:语法、词语。

3.把判断句“××的主要成分是……”和“××是由……配制而成的”两个判断句杂糅了。可改为前者类型的判断句,即“加味逍遥丸的主要成分是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等”,也可改为后者类型的判断句,即“加味逍遥丸是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等配制而成的”。

4.谓语赘余。“可歌可颂”就是“值得歌颂”,加上“值得”反而冗赘,应删去“值得我们”,或删去两个“可”。

5.“一倍”的意思是同比较对象在量值上相等,“是原来的一倍”即同原来一样,这与“速度大大提高了”明显矛盾。可把最后一个分句改为“是原来的两倍”,也可把二、三两个分句合并,改为“速度提高了一倍”。

五、1.(1)三联书店有个叫王中的发稿编辑

(2)编辑工作中存在“齐、清、定”的规则

(3)王中从事编辑工作(或者:王中发过书稿)

2.这是一个省略了大前提的三段论推理,评分:写出大前提3分,写出小前提和结论各1分。推理过程如下:

大前提:对于任何事物而言,如果谁发现了它,它就是谁的。

小前提:你发现了它。

结论:它是你的。

3.《管理者》的调查对象是从杂志的读者中选出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因此,这个看似严谨的统计推理,实际犯了“斜线统计”的错误。前提对结论的支持程度不强。

六、1.屏图标——手机等移动终端显示屏上具备触角反应系统图形、符号的统称,是目前最简单、自然、方便快捷的人机交互方式。

屏社交——通过手机以及“刷屏”进行人际传播与交往的手段。

点赞——网络语言,指基于网络社区的“赞”功能而对某个内容(比如一条帖子、一篇文章或者一条微博等)或某人表示赞同、喜爱的网络用语。

“深社交”——社交指社会交往。深社交是指在思想认识和情感认同等方面较为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2.“密室”意指“私人领域”“个人空间”。作者借以表达的核心观点是,要注意理清“屏社交”的公共性和个人性,社会性和私人性。

篇9:2010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制度 2.课程标准 3.程序性知识 4.苏格拉底法 5.道尔顿制 6.学习策略

二、简答题

1.中世纪的世俗教育形式 2.颜元的学校改革

3.简述德育中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简述裴斯泰洛齐的要素主义教育

三、论述题 1.陈鹤琴的活教育

2.联系实际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有人主张依法治校,有人主张以德治校,试评述这两种观点4.说明在教学中如何使用讨论法

2017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致良知 2.以吏为师 3.实科中学 4.学科课程 5.发现学习6.要素主义

二、简答题

1.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2.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发展阶段

3.颜元的“实学”与“六斋”教育内容 4.简述朱子读书法的内容及当代价值

三、论述题

1.试述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内容以及对教育民主性的意义 2.举例说明课程内容组织做好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的关系 3.举例说明班主任工作对集体发展和学生品德发展的作用 4.举例说明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2016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苏湖教法 2.班级授课制 3.中体西用 4.自由七艺 5.绅士教育 6.双轨制

二、简答题

1.简述朱子读书法和其现代价值

2.简述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3.简述蔡元培的五育并举 4.简述社会构建理论对学习的作用

三、论述题

1.试述要素主义教育的教学思想 2.试述课程内容设计对学生的影响 3.试述班集体培养方法及意义

4.试述元认知视角分析提升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策略

2015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师说 2.三舍法 3.生计教育 4.设计教学法 5.有意义学习6.自我效能感

二、简答题

1.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 2.简述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3.简述《学记》里的“善喻”

4.德育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能动过程,你是如何理解的?

三、论述题

1.试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

2.试述博比特的“活动教育法”和泰勒的“目标模式”的教学意义? 3.根据创造力的心理结构,说明创造力的培养措施 4.试述教师素养和教室角色发展趋势

2014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贝尔-兰开斯特制 2.城市学校 3.自我效能感 4.有意义学习5.现代教育制度 6.德育过程

二、简答题

1.《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教育宗旨

2.弗吉里奥的教育贡献 3.评述《国防教育法》

4.班集体发展的阶段以及班集体培养方法

三、论述题

1.以张之洞《劝学篇》为例评价“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2.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3.课程内容的组织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4.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怎样帮助教师成长?

201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333试卷

一.名词解释(30分)1.教育目的 2.分支型学制 3.课程方案 4.教学评价 5.人文主义教育 6.道尔顿制

二.简答题(40分)1.简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2.举例说明教学策略的应用对课堂有效教学的作用 3.简述蔡元培的高等教育实践队我国现代大学发展的意义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三.论述题(80分)1.结构主义教育评述

2.试论社会变迁对教师角色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影响 3.试以白鹿洞书院揭示,分析我国书院教育的宗旨、特点与意义4.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学校管理 2.学校教育 3.心理发展

4.人的发展

5.课程

6.学习动机

二、简答题

1.教师劳动的特点

2.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3.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4.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

三、分析论述题

1.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

2.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先行

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3.终身教育 4.教师专业性发展 5.最近发展区

6.先行组织者

二、简答:

1.活动课程特点

2.集体中教育原则

3.陶行知 “生活教育”

4.人文主义教育特征

三、论述:

1.班级授课制优缺点及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方向

2.评述朱熹《师说》中的教师观

3.评述赫尔巴特课程理论

4.精细加工策略及其教学要求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332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双轨制 3.京师同文馆 4.活教育 5.骑士教育 6.《莫雷尔法案》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螺旋式课程内容组织及其依据和适用性

2.何谓发展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遵循发展性教育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3.举例说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 4.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三、论述题

1.试分析学校转型变革背景下教师的基本素养 2.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和评论其中的教育思想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 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教学半。其此之谓乎?

篇10:2010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万学海文专业课教研中心

1.试卷内容结构与题型结构

基础医学约50%

其中生理学约20%

生物化学约15%

病理学约15%

临床医学约50%

其中内科学(诊断学)约30%

外科学约20%

题型结构:总分300分

A型题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

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B型题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X型题15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总体四大命题特点

第一,严格按照大纲命题,没有偏题和怪题。

第二,侧重基础考察,很多基础知识点只是变了一下出题形式。

第三,难度稳中有升,这在临床题目中体现的比较明显。

第四,新增考点为命题热点。

3.学科命题特点

生理学,强调理解,理解的基础上重点记忆。

生物化学,强调记忆。很多知识点可以巧记,利用顺口溜等。

病理,知识点较固定,五门中得分较为容易的一科。大家应该把握住这部分分值。内科学(含诊断),知识点出题细致,所占比重最大。课本中几乎没句话都可能成为考点,所以强调认真看书。并且临床题目需要认真分析,平日多做练习才行。

外科学,知识点相对内科不那么细致,强调记忆。分三大部分,外科总论、普外科和骨外科。每一部分,出题比例相当。

4.复习备考建议

准备明年考研的同学,应该从现在开始结合今年的真题情况,明确自己的复习方向。首先,强调基础。基础知识点在考试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不能盲目做难题,应该抓好基础,拿到这一部分分值。

其次,抓好重点。西综科目多,知识点多。同学们应该以考试大纲和真题为导向看书。也可以结合考研咨询师的给出的重点认真复习。

篇11:2010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2.教学

3.京师大学堂

4.苏格拉底方法

5.五育并举

6.德育过程

二.简答

1.教学评价的原则

2.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3.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4.问题的类型并举例说明

三.论述

1.结合课程改革,探讨教师专业素养的问题。

2.评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体系。

3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分析优点和局限性。4.结合韦纳的三个维度,对考试成功和考试失败进行归因分析,要涉及后续行为 2014年上海师大333教育

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

2、教育目的3、学校管理

4、多元智力理论

5、骑士教育

6、京师同文馆

二、简答题

1、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2、教育怎么体现社会流动功能

3、教师的专业素养

4、百日维新的改革

三、论述题

1、卢梭自然教育理论

2、科举制及影响

篇12:2010年6月四级考试真题解析

写作

本次四级考试的作文题目为:Du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Spelling。写作提纲如下:

1. 如今不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重视拼写

2.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

在英语词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对词的意义、用法、搭配等方面很关注,却常常忽视单词拼写的重要性,在作文中经常出现单词拼写错误。从这个角度看,这次写作题目涉及的话题难度不大,属于常规的校园话题,而且非常贴近生活实际,写作时比较容易给出理由。

从题目的提纲来看,这种题目属于“问题解决性”议论文,这一写作类型在以往的考试中曾多次出现过,如:2000年1月的“解决上大学的费用”;2003年1月的“诚信问题”;2008年12月的“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问题”;2009年12月的“建设绿色校园”。

按照“问题解决性”议论文的宏观结构,首段应该“提出问题”。考生只需套用引入问题的传统句型即可,可以用两句话左右完成本段。第二段是主体段落,着重“分析问题”。考生应按照题目所给的提纲,在主体段落着重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句应写主题句,点明主旨;接下来可以通过列举、举例等论证手法,写出2~3条原因;本段写四句左右即可收尾。末尾段落属于“解决问题”的段落。首句需要写主题句,指出可以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再写出1~2条措施、建议即可,全段可用3~4句完成。

通过分析本次写作考试的题目,我们发现:目前的四级写作越来越“返璞归真”,逐渐恢复到了其对基础语言进行测试的本质,题型也较为传统。考生只要系统学习过近年的作文题目,应该能够比较容易地完成写作。

备考提示:考生应着重复习2004年后的历次作文话题,熟悉题型,总结套路,牢记各种常用句型。

阅读理解

快速阅读

与以往考试相比,本次四级考试快速阅读理解题目的难度略有下降。文章主要讲的是“网络成瘾”,属于目前社会的热点话题。文章通过对人物的采访叙述了网瘾的现象、成因和干预办法。文中引用了各方的观点,而文后题目的出题顺序仍然遵循快速阅读的“顺序原则”,即出题的顺序和文章展开的顺序一致,考生可以根据这个规律缩小查找答案的范围,节省做题时间。

本次快速阅读理解的题目全是考查某人持什么观点的细节题目。在前七道选择题中,除了第2题考查作者观点,没有出现人名外,其余六道题均出现了人名。这些人名对于到原文定位有用信息起到了重要的提示作用。因此,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考生们要格外留意人名、书名、专有名词等首字母大写的词汇。

备考提示: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要训练自己区分文章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观点的能力,同时注意专有名词的提示作用,把握行文线索。

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的文章主要讲的是“绿色建筑”。题目给出的15个备选单词比较简单,均属于四级考纲范围内的基本词汇。在答题时,考生要注意先将给出的15个单词按词性进行分类,选词填空题一般只考查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然后通读原文,通过空格前后的词来判断空格内的词性;最后根据句意代入正确选项,排除干扰选项。

在做题时,考生还要关注文章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如51题,通过and,我们可以判断出全句为平行结构,因此51题只能填入与前文cooling一致的-ing结构。在选项中,只有选项H (powering)和选项N (supplying)符合,再通过句意判断,可选出powering为正确答案。

此外,文章还考查了一些英文中常见的短语和习惯搭配,如:replace ... with ... (用……替换……)、in the broadest sense (从最广义的层面上来说)、a vast number of (大量……)、protect ... from ... (保护……免受……)等。因此,熟悉固定搭配和惯用结构也是解题的关键。

备考提示:在识记四级词汇时,考生除了要记住单词的意思,同时还要掌握其词性,以便答题时能快速进行分类。此外,考生还应具备基本的语法知识,以便在分析句子成分时知道句子缺少什么成分。

仔细阅读

仔细阅读题属于传统的阅读理解题型。本次仔细阅读的第一篇文章讲的是“飞机上的黑匣子”,第二篇文章讲的是“自我激励的负面作用”。

第一篇文章难度较低,所涉及的也是常识性的内容,因此考生阅读时即使在部分细节上遇到些困难,凭借对此方面背景知识的了解,也能很好地理解全文。与快速阅读部分相似,第一篇仔细阅读的题目也是以细节题为主。除了57题是考查作者观点外,其余四道题均能快速通过题干中的关键词回原文定位,如:58题的Yemeni airliner、59题的1965、60题的Federal Aviation Authority、61题的Air France Flight 447等。

此外,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考生要学会把握段落主旨句和结构关联词。如59、60两题均用Why作为开头提问,这就需要考生回到原文定位表示原因的内容,并在定位区域内关注表示因果、目的等逻辑关系的词汇。其中全文第三段末句中的to aid visibility即为目的状语,也就是60题的答案。

在解答阅读理解的题目时,快速找到定位点并不一定能保证做对题目,因为答案很少会照搬原文,而通常都会对原文进行改写、解释或同义替换。如60题的原文答案为to aid visibility,在选项中就被替换成了to make them easily identifiable。因此,在复习阅读理解时,考生们要重点积累同义词、近义词等。

第二篇文章话题抽象,观点比较新颖,谈到了自我激励法,通常人们都认为自我激励很有效,但作者却认为这种方法“can actually have the opposite effect”。整篇文章具有批判性,个别句子结构比较复杂,因此有一定的难度。

本篇文章的各个小题侧重考查考生对段落大意的把握,如62题“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和66题“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因此,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考生要格外留意段落中的主题句。64题“What does the author mean by ‘… you’re just underlining his faults’ (Line 4, Para. 3)?”属于推测文中词义/句意的题目,要求考生在题目所给出的定位点处推敲词或句子背后的真正意义。虽然64题的题干所给出的出题句中并没有生词,但考生切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返回到原文查找,并结合出题句的上下句推测句意。

备考提示:仔细阅读的复习要侧重点、线、面的结合。“点”即词汇,一定要注意积累常用词汇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线”即考点,要对各种阅读理解的常考题型、常见命题思路了然于胸;“面”是文章的逻辑,要从阅读技能上培养自己抓住文章线索的能力。

听力

短对话和长对话

短对话中所考查的内容依然是常规考点。其中11题、16题、18题均考到了“转折关系”,即对话中but后的内容为答案;12题考查建议句型“Why don’t we …”;另外,本次短对话题目还考查了词语的固定结构,如14题听力材料中的“other than ...”。有趣的是,短对话中的16题完全是对1995年6月一道考题的重复,只是变换了男女朗读的顺序。这种原题复现的情况在以前的考试中也曾经出现过,这足以说明做熟历年考试真题的重要性。

在解答长对话的题目时,考生依旧要遵循“所听即所得”的规律,但要注意选项中的同义替换。第一个长对话主要谈论的是“Steve的工作”。对话形式为一问一答式,线索比较清晰。在听力材料开始播放之前,考生应迅速看一遍题干和相关选项,勾出关键词,在听的时候重点听题干和选项中复现的内容,以便能够提前判断题目的答案。

第二个长对话难度比第一个大一些,讨论的是“英国孩子的零用钱”的话题。考生在听的时候要留意对话中出现的数字以及涉及的简单计算。

备考提示:短对话的考点复现频率很高,因此,考生在备考阶段要听熟历年真题,包括距离现在比较久远的题目,熟悉各种常考场景的高频词汇、词组和句型。对于长对话,考生在听的时候要学会“一心二用”,可边听边尝试简单记录一些要点。做题之前要先抓紧时间读完题目中的选项,以便预测大概的话题,减轻听录音时的理解负担。

短文理解

短文理解是很难靠“临阵磨枪”来解决的题目。本次的短文理解题考查了一篇小故事和两篇议论文,均遵循“所听即所得”的原则。在听懂的基础上,做对题目应该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的英文原文和题目中存在“正话反说”的陷阱,如第三篇听力原文的最后一句:“Tom does not think a babysitter can replace a mother and thinks it’s a bad idea for the children to spend so much time with someone who’s not part of the family.”句子很长,而且句中出现了多个关于是非判断的词,如does not think、bad idea、who’s not part of the family。这就需要考生在听的过程中牢牢抓住作者的态度,不要被复杂的说法混淆了判断。

备考提示:在考试时,考生要注意听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争取听出起连接作用的关联词都是哪些单词;同时要“抓大放小”,不要因为不理解某一个词而影响听其他的部分。

复合式听写

本次复合式听写考查的词汇均是大纲内的基础词汇,除了interacting、abstract拼写稍微难点,其余单词都不难。43题的mystery曾经在2003年的复合式听写中出现过,当时考查的是其形容词形式mysterious。对于句子听写部分,此次句子长度都在14个单词左右,不算长。在听的时候,考生要抓住句子的主干,争取在第二遍听完后补全。

备考提示:在考试时,考生要注意核查所写单词的拼写是否正确,学会利用语法知识对所填单词进行复查。同时,该题目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只有这样,在听写句子时,才能用自己的语言将句子大意复述出来。

完型填空

本次完型填空文章的主题是“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比较”。对于这个话题,各位考生应该不会感到陌生。本次的各个考点与往年相比无大的变化,仍侧重考查词汇辨析、词组搭配和句间的逻辑关系。本题型综合考查了考生对英语词汇、语法的掌握情况和考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全面地测试了考生的英语水平。

备考提示: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考生要将完型填空题目当成精读文章来反复推敲和研究,从词汇、句子结构、文章逻辑关系等方面进行复习,尽量做到面面俱到。

翻译

本次的翻译题不难,依旧考查考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词汇和句型结构的应用,二是语法的应用。其中87题的“have difficulty (in) doing sth.”结构已经是第三次出现在四级的翻译题目中,最近一次是在2009年6月的四级真题中。89题的“look forward to sth./doing sth.”结构在2008年6月的翻译题中也出现过。其余题目的考点,如88题考到的倒装和90题考到的虚拟语气也均在历年四级的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听力等题目中有所涉及。再次提醒所有考生,历年考过的真题是复习过程中最为权威、最为重要的资料,值得考生们反复研究,反复练习。

篇13:2010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课程设计

2、学校教育制度

3、班级上课制

4、大丈夫

5、《国防教育法》

6、学习迁移

二、简答

1、简要分析教学过程的性质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五育并举”教育方针

4、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

1、对新课程改革目标的理解

2、科举制的影响

3、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4、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2012年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课程标准

3、教学

4、德育

5、学习策略

6、自我效能感

二、简答

1、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教育特点

3、在学校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内在动机

4、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三、论述

1、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结合实际,谈谈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2、结合当前教育管理现状谈谈学校管理趋势

3、孔子的教学方法及启示

4、杜威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及启示 2013年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制度

2、教学的发展性原则

3、课程

4、德育方法

5、苏湖教法

6、生活教育

二、简答

1、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

2、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3、班主任工作内容和方法

4、教育和文化的关系

三、论述

1、结合当前实际,谈谈对提高教师素养的认识

2、墨家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3、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

4、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014年

一、名词解释

1、教学

2、德育原则

3、学在官府

4、学习策略

二、简答

1、简述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2、德育过程规律

3、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

4、杜威教育本质观

三、论述

1、建构主义理论对当今课程改革启示

2、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2015年

一、名词解释

1、道尔顿制

2、恩物

3、学制

4、苏格拉底法

5、学习动机

6、观察学习

二、简答

1、教育的经济功能

2、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的主要理论 3、1958《国际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4、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基本要求

三、论述

1、人的发展规律及教育的意义

2、洋务运动中的教育革新

3、如何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 2016年

一、名词解释

1、分组教学制

2、因材施教

3、要素主义

4、自我效能感

5、苏格拉底法

6、元认知

二、简答

1、夸美纽斯对教育作用的理解

2、罗杰斯学生中心教学观

3、昆体良教学理论思想

4、循序渐进原则含义及要求

三、论述

1、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中小学评价走势

2、科举制的影响

3、结合问题解决相关理论,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结合人的发展规律,谈谈当前教育的不足之处 2017年

一、名词解释

1、教学计划

2、泛智论

3、形成性评价

4、卢梭的自然教育

5、学习策略

6、需要层次理论

二、简答

1、教师劳动的特点

2、洛克的绅士教育

3、孟子的大丈夫

4、苏格拉底法

三、论述

1、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2、学习迁移理论,如何促进迁移

3、书院的特点及影响

4、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 2018年

一、名词解释

1、大学

2、四大教育

3、学制

4、桑代克的联结说

5、理想国

6、泰勒原理

二、简答

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2、多元智力理论

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4、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论述

1、孔子的教师观及其现代价值

2、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3、永恒主义的观点及其现代价值

上一篇:酒吧文化论文下一篇:实战销售技巧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