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情况调查表

2024-08-06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情况调查表(通用8篇)

篇1: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情况调查表

附件: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情况调查表

一、填空题

(一)被调查对象详细资料:

1、家庭住址:河南省市县(区)乡村

2、被调查人姓名:年龄:性别:

3、被调查人的文化程度:接受过那些技术培训:

掌握何种技能:所关注的技术领域:

4、目前主要生产经营领域:年均劳动收入:元

5、年均总收入构成:

大田粮食作物收入占百分比:蔬菜种植收入占百分比:

林果种植收入占百分比:畜禽养殖收入占百分比:

工业收入占百分比:个体经商收入占百分比:跑运输收入占百分比:外出打工收入占百分比:其他收入占百分比:

(二)平均每年有关科技活动的情况

1、购买科技书籍、报刊花费:元

2、参加农业科技技术培训和专家讲座:天

3、技术人员亲临指导:次

4、与同行相关技术人员交流:次

5、通过购买农资免费获得相关技术资料:份

二、选择题

1、是否经常上网查看或收看(听)电视广播农业科技节目

A、经常B、偶尔C、很少看D、从不看

2、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情况:

A、经常遇到B、不常遇到C、极少遇到

3、在生产生活中面临技术难题的解决途经:

A、有技术人员亲临指导

B、参看技术部门发放的科技资料

C、通过科技热线或其他方式主动向科技人员咨询

D、向本村科技能人请教

E、自己参看有关资料解决

4、你认为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程度

A、很大B、大C、不明显D、没有作用

5、目前你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科技的需求状况是

A、急需B、需要C、无所谓D、不需要

三、简答题:请简要写出你最需要哪方面的技术?

说明:

1、本调查表是针对每一位农村劳动力的。

2、要求每个市按经济状况好、中、差各选三个村进行整村问卷调研。

3、各市每一类问卷不得少于50户,总共不少于150户。

4、要求与调研报告一起于12月10日前交到省科技厅农村处。

5、本材料只需下发6-8个地市。

篇2: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情况调查表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已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注重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技能的前提下,积极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使三门峡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继续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2013年,三门峡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37.86万人,比2012年增加0.52万人,同比增长1.4%,呈平稳增长态势。

一、三门峡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点

(一)农村劳动力劳务收入大幅度增加。2013年,三门峡市农村劳动力实现劳务收入68.28亿元,增长37.6%。

(二)青壮年和男性劳动力是农村外出务工的主力军。2013年,在三门峡市外出就业的劳动力中,从年龄结构上看,年龄为30岁以下的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40.0%;31-49岁的占47.1%;50岁及以上的占12.9%。从性别上看,男性劳动力占60.2%,女性劳动力占39.8%。

(三)外出务工劳动力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文化。2013年,三门峡市农村外出劳动力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4.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5.2%。转移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占六成以上。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以省内为主逐渐向省外地区快速发展。2013年,在三门峡市37.86万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省内转移19.13万人,占劳动力外出比重的50.5%,比上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省外转移18.62万人,占劳动力外出比重的49.2%,比上年同期上升

2.6个百分点。境外就业1109人。

省外地区以中部地区为主,逐渐向东、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在省外转移人员中,在中部地区打工的占50.5%;在东部地区打工的占34.7%;在西部地区打工的占14.8%。

(五)外出劳动力以自发择业为主的态势正在逐渐改变。2013年,三门峡市自发外出25.20万人,有组织输出12.66万人,占外出总人数的33.4%。

二、目前三门峡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保障影响着土地的规模经营,制约了土地经济功能的发挥。一方面,由于土地的经营模式造成的效率较低,这就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外出打工;另一方面,这一部分外出的打工者仍然对土地存在着依赖,仍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承包权。而青壮劳动力的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妇女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劳动力的相对不足,对农业生产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绝大部分有外出务工的家庭农业生产仅满足于自给自足,无法对市场做出更大贡献,使土地经济效益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劳动力出路不畅。目前,三门峡市小城镇建设和乡村工业发展速度还不快,发展方向单

一、带动力不强,制约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势头虽比较强劲,但总体经济规模不大,吸纳劳动力的数量有限。城市对从事体力劳动的岗位已近饱和,难以再扩大规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乡村实现现代农业、改善产业结构,可以吸纳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因受资金、人才、技术、土地等条件的限制,在现阶段也不能实现大规模的转移。

(三)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拥有了自主择业的权利,但在户籍方面仍然难以得到身份上的转变。这种户籍制度导致大量的农村打工者在城市长期工作却难以得到城市户口,不能有和城市人同等的待遇,大多数农村务工者都干着城里人不愿干的“粗、重、脏、累、差”的工作。

(四)劳动力就业环境有待改善。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不断出台对农民工保护政策和加大对农民工保护力度,但农民工超时加班问题相当严重,个别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仍然存在,再加上不太健全的制度因素和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使绝大多数农民工不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参加任何劳动保险,导致农民工在就业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雇主或企业(单位)强迫缴纳押金、保证金或扣留身份证件的情况时有发生。

(五)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突出。老人病了缺人照顾,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不利于健康成长。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建议

(一)深化体制改革,逐步消除体制性障碍

当前,要畅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就必须对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把对农民工一些不合理的待遇制度进行改革。一是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政策上逐步保障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地位的平等,为农民工创造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生存发展条件。二是继续改革劳动就业制度。统一城乡就业政策,消除农民工进入城市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在就业政策、就业安排上使农民工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同等的待遇。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内外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城乡劳动力就业的基础性作用。三是继续改革与户籍制度密切挂钩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农民工社会保障跨地区转移接续政策。

(二)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规模,支持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发展订单式培训。大力发展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转移就业培训工作。

(三)继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一是坚持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在鼓励农民跨地区流动、进入大中城市就业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努力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二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要以现有的县城和少数中心建制镇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切实发挥小城镇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四)鼓励引导扶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机制

建设新型乡村工业试验区,加快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为志在创业的返乡农民工搭建创业平台,积极引导、鼓励外出转移劳动力返乡创业。对有创业意愿农民,有针对性地进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能力。努力营造诚信环境、和谐氛围,为农民工提供大胆创业、放心创业的平台。

篇3: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情况调查表

农业技术推广扮演着将农业科技向生产领域进行转移和扩散、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角色。但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体制不健全、经费不足和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不稳定等问题逐渐显现,给农业技术推广带来一系列问题。

过去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不顺、职能冲突。中央各部门间矛盾多,关系协调困难,宏观管理薄弱。各地区推广机构的设置及职能划分、隶属关系比较混乱,农技员经常忙于“催粮、催款”、计划生育、民事纠纷等行政事务,难以顾及推广工作。农业科技推广投资强度低,农技推广内容狭窄、覆盖面小,为农民提供产前生产计划制订、经营决策咨询、产后加工和销售指导等服务工作相对较少。此外,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长期缺少参加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教育方面的培训,知识结构得不到及时更新,使得推广人员知识断层与知识老化的现象突出,整体素质不高。根据对农民受教育年限为基础的农民文化素质的调查,发现农民文化素质低直接影响了其各种技能的具备和运用,使农业技术推广遇到障碍,农产品竞争力不足。从农民角度来说,农业科技知识还存在不及时、不到位、不准确及不易接受等问题,农民获取真正适用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河南省滑县位于豫北平原,属安阳市管辖,距郑州市153千米,全县面积1 81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1.4万公顷,总人口1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3万人。滑县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在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机遇下,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强化科技支撑,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打造全省粮食核心主产区,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滑县正在积极发展高效农业,从产粮大县向产粮强县转变,创新型农业技术使用不断增加,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更是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了深入了解滑县农业生产的情况,以及农业科学技术、科技推广在其中的重要作用,2010年7月,课题组对滑县小麦主产区的农技推广情况进行了调研,取得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在分析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从政府层面和农民角度分析农业科技推广的情况及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情况,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为滑县乃至其他相似地区产粮大县农业科技的推广提供政策参考。

2 调研方法与数据

为了了解产粮大县滑县农业科技推广情况、农户选择农业科技的主要动因、农户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主要途径及农户对农业生产知识的需求,笔者于2010年7月对河南滑县进行了为期10天的实地调研。调研范围覆盖滑县东起寨、河京、牛庄、程新庄、东孔庄、东马庄、温庄、贾古、西河京9个村的200户家庭(农户),调查以家庭(农户)为单位,调查家庭(农户)中对家庭情况非常熟悉且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家庭成员之一。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7份,其中193份为有效问卷,有效率达96.5%。根据有效调查问卷统计,就调研对象的性别比例来看,男性占42.31%,女性占57.69%;就被访者的年龄结构来看,20~29岁的占7.69%,30~39岁的占42.31%,40~49岁占38.46%,50岁以上的占11.54%;就调研对象的文化程度来看,初中文化的农户占73.08%,小学文化和高中文化的分别占7.69%和19.23%。

除实地调研数据外,本研究中农业技术推广的实施和一些政策层面的资料来源于对河南滑县农林部门相关机构负责人、农机推广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相关专家的访谈,还有一些信息是通过对相关权威网站的检索等多种方式来获得的。

3 农业科技推广情况分析

3.1 滑县农业科技推广措施

河南省滑县作为全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县,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农技推广工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农技推广服务平台,来推动当地粮食生产和建设。

3.1.1 构建“5320”农业科技推广新体系

“5320”体系中的“5”指五级组织,即县农业科技推广协会、县专家组、乡(镇)技术指导组、村科技行动小组、村辐射带动小组;“3”指三级阵地,即县农业科技服务大厅、乡科技服务站、村科技文化大院;“2”是指双层网络,即完善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乡(镇)农技站、村科技专干组成的行政性农技推广网络,完善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龙头,以全县100个科技行动小组、1 000个辐射带动小组为基点的新型农技推广网络;“0”即零距离对接,通过专家集中培训、技术人员包户指导、放心农资超市配套服务,并利用现代传媒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有效解决了先进技术、放心农资推广不畅的问题,最终实现农业科技与农户的“零距离”对接。

3.1.2 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平台

作为产粮大县的滑县,其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也处于全国前列,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滑县精准农业试验站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子,解决了地方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同时,滑县与河南农业大学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发出“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和“优质小麦高产栽培计算机模拟专家系统”,与南京农大和河南农大开发了“基于知识模型的小麦管理支持系统”,还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合作,开发应用了“智能化节水灌溉系统”,建立了智能化节水灌溉示范田,为全县农业科技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1.3 加强农村科普网络建设,努力提升农村科普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对原有农协进行了规范管理的同时,根据广大农民需求,结合农村产业特点,先后成立了农作物新品种研究会等24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其他专业协会。二是加强滑县农业科技110服务网络建设。经过与河南科技日报社多次联系,组建了中国农业科技110(河南区域网)滑县服务中心,在21个乡镇建立了服务站,在全县1 000多个村设立了科普员,基本达到了每个村一名,科技服务网络覆盖全县。三是加强农村科普基地建设。结合滑县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创建了高平无公害蔬菜等科普示范基地13个,培养科技示范户1 200户。四是加强科普设施建设。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建设固定科普宣传栏44个,县城社区、广场建设固定科普宣传栏10个,并定期更新内容。

3.1.4 培养科技示范户,增强基层推广力量

针对小规模分散经营和农民接受新技术以模仿为主的特点,滑县注重示范户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掌握一套高产集成栽培技术,并率先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将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经营中,自主创业致富。示范户成为“土专家”后,将掌握的农业生产技能传授给有需求的农户,带动周边农户进行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从而使基层农技推广力量得到加强。

3.1.5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建成科技服务新体系

一是滑县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建立了县级农业科研中心,负责培育和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开展重大应用技术攻关和实验研究,并且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如县种子公司科研育种中心已成功培育出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滑豆20,抗病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滑丰6号、滑丰986,联合培育了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豫教2号,均已通过河南省审定,其中滑丰986已通过国家审定和北京市审定。二是健全了县、乡、村三级专、兼职从事农技推广的“官办队伍”和农村实用人才科技示范服务的“民办队伍”。三是完善县农技推广服务新网络,充实完善了“滑县农业信息网”网站栏目,建立了滑县农业科技服务大厅,开播了“滑县农业”专题电视节目,组建了农业致富通手机服务网络,开通了致富通智能语音查询系统等,大大提高了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了经验型技术指导向数字型技术指导的转变,全面提升了技术服务能力。

3.1.6 建成滑县农业科技服务大厅,作为提供农业科技服务的窗口

滑县农业科技服务大厅整合了全县农业系统各方面的专家和技术资源,配备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家20名,利用“三电合一”的现代传媒设施,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站式”服务,大厅共设科技入户服务区、测土配方施肥区、专家咨询、农业实用技术智能查询服务区等12个服务区。滑县农业科技服务大厅的建立,加快了该地区农业科技信息的传递步伐,提高了农业部门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健全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技术依托、以农业局科技服务厅为窗口的农业服务体系。

3.1.7 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开展县乡村三级培训工作

滑县政府依靠科技,同时应用和发展科技,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扶持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辐射带动能力。滑县农技推广中心还在交通要道旁,设置了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区、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和新品种展示田,为农民树立样板,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学着做、跟着干。县农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入户调查,摸清原因,然后召开专家开座谈会,提出具体管理意见,通过农业电视讲座,使农民及时了解到当地农田该怎样管及何时管,并及时派出技术骨干直接进入农户,搞好生产指导。农闲时节,开展县乡村三级培训:县培训乡镇农技人员;乡镇培训村技术员和种粮大户;村技术员负责本村技术的普及。

3.2 滑县农业科技推广效果

通过政府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支持,滑县农业科技推广取得了很大成效。自2005年开展“科技入户”工程后,滑县已经探索建成了全覆盖的四大科技服务体系。其中良种推广体系实现了全县的良种全覆盖;农技推广体系建成了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乡科技服务站和村农业科技文化大院三级推广阵地,实现了技术和生产“零距离”对接;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体系则让农民足不出户在网上就能了解自家的地该施多少肥、应该怎么施、什么时候施的问题;植保服务体系有效推进统防统治。

通过科技推广普及,滑县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农业新科技、新品种的推广普及,全县粮食生产逐年增产,连续8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由于全县农民科技种田水平显著提高,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85%以上,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优质专用率达到了100%,科技贡献率达到49%。小麦万亩示范区、千亩方和百亩田的单产分别达到610.9千克、654.3千克和706.6千克,远高于滑县小麦平均亩产491.3千克的水平。

实地调查的资料也表明了滑县的农业科技得到较好的推广。数据显示,滑县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覆盖范围在全县达到了69.23%,在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的农户中,有88.24%的农户接受的是农业生产科技知识培训。不过,实用技术培训在各村之间也有较大的差距,如东马庄和温庄两个村未受过实用技术培训的村民比重高于其他几个村。

3.3 滑县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政府、企业和农户三大主体是构成农业科技推广中重要的环节和链条,缺一不可。调研发现,滑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主要由政府来开展,接受群体是农户,而通过龙头企业接受农业科技服务的农户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因此我们从政府和农户两个视角来揭示滑县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1 农业科技推广主体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老化,人才严重不足,一些老农业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老化,又缺少参加新技术、新技能培训的机会,农技推广人员本身的知识结构大大落后于农业科技的发展。二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科研工作逐步面向市场、走进市场的情况下,主要依靠种子、化肥等农资销售维持生计的农技推广机构不仅难以生存和发展,还严重阻碍农业科技推广新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三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严重不足,农科站所缺乏必要的试验、检测和宣传手段。一些推广工作只能凭经验,农业科技推广手段不科学,渠道不畅通。

3.3.2 农户在接受农业科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金影响了农户对农业科技的接受程度。调研数据显示,在村民认为的“影响其采用农业科技的主要因素”的选项排序中,有69.23%的农户将“采用农业科技的投入资金”作为第一选项,有26.92%的农户将“经济效益”作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有7.69%的农户认为其他因素是影响其选择农业科技的主要因素。可见,大部分农户在选用农业科技时,首先考虑的是农业科技选用需要投入的资金,当没有充足资金的情况下,农户对农业科技的选择就会受到很大制约。

二是农业科技信息获取途径较为单一。在调研问卷中,农户按照获取农业科技服务信息途径的主要程度对选项进行排序。统计数据显示,53.85%的农户将电视、报纸和互联网作为获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首选,可见农户获取农业科技服务信息的方式仍停留在自发地寻找和搜集阶段;排序位居其次的是政府部门的宣传资料、科技下乡活动、村科技能人等政府正在提供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可见政府的宣传推广服务对农户获取农业科技服务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再次是村干部和亲朋好友的介绍,通过此种方式获取农业服务信息在现代农业发展的今天已经退居到较次要的位置;排序在最后的是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或者示范园区获取农业科技信息,表明滑县只有很小一部分农户通过这种方式获取过农业科技服务信息。

三是政府提供的农业科技服务和农户的需求间有一定差异。目前,滑县政府提供的实用技术培训,除了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之外,主要是农民工就业培训。这是否和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吻合成为我们关心的问题之一。这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当地农户的需求。为了了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在未来更需要得到哪方面的农业生产知识,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相关的问题。调研结果显示,62.96%的农户未来更需要的是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培训,这和政府目前主要提供的服务较为吻合;29.63%的农户更需要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另外7.41%的人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都很需要。这一结论为政府未来提供农业生产方面的培训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就是不仅仅要关注农业实用科技的培训,同时要加大农户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抽样调查和访谈法对滑县农业科技推广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科技推广现状、主要影响因素、获取途径和需求进行了深刻剖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滑县政府科技政策的有效推动下,滑县农业科技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农业科技所需的资金投入依然是制约农户选择采用农业科技的最重要因素。

(3)电视、报纸和互联网这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获取途径是农户获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首选,当地政府提供的一些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来自农业示范园区、龙头企业及合作社的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作用亟需加强。

(4)在政府提供的实用技术指导服务中,未来滑县农户不仅需要农业实用科技知识的培训,也需要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

基于以上结论,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推广农业科技要由政府来主导。

(2)要提高对农户采用农业新科技新品种的补贴标准,将由于资金不足农业科技推广受限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3)要避免政府的农业科技服务流于形式,同时要加强龙头企业和科技示范园区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示范作用。

(4)应开展多种多样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面向的对象应尽可能的广泛,而不只是针对农业大户或者村干部、村经济能人。

(5)从农户需求的角度选择农业科技服务的方式和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职业教育活动,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文化科技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篇4: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情况调查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在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压力增大、城市出现用工结构性短缺、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仍是当务之急。”近几年,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劳动力转移呈现由小规模增长向大幅度增长转变、由单纯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自发盲目地出去向有组织定向输出转变、由季节性、临时性向常年稳定性转变的特点,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保持在500万人左右,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1.1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

由观察点劳动力接受教育程度情况的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占55%以上,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比去年有所提高,但不到总数的15%,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劳动力867人,占全部的6.0%,比去年减少88人;小学文化程度劳动力3370人,占全部的23.2%,比去年减少209人;初中文化程度劳动力8112人,占全部的55.9%,比去年增加103人;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2165人,占全部的14.9%,比去年增加380人。

1.2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较慢

由观察点从三个方面调查的劳动力技能情况的数据显示,接受过职业教育或有技术特长的劳动力、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和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的劳动力总数6039人,比去年减少164人,由此可见劳动力素质提升较慢。全年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教育或有技术特长的劳动力3191人,占全部21.7%,比去年减少300人;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2124人,占全部14.4%,比去年增加58人;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的劳动力724人,占全部4.9%,比去年增加78人。

1.3农村劳动力职业以务农为主

由观察点全村劳动力职业情况的统计数据来看,农村劳动力职业是纯务农者和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从业者占74.2%,基本与去年持平,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职业是以务农为主,从事其它职业的农村劳动力较少。全村纯务农劳动者9684人,占全部的66.2%,比去年增加273人;以农业为主、兼营他业者8231人,占全部的56.3%,比去年增加524人;个体户或合伙企业经营者2597人,占全部的18.5%,比去年增加65人;外出务工者1202人,占全部的8.2%,比去年减少195人;从事其他各类企业经营的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务工的劳动力、乡村(行政)干部和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工作者人数较少,分别为359人、81人、91人和106人。

1.4农村劳动力就业以种植业为主

由观察点统计的全村劳动力就业行业情况的数据显示,有60.8%农村劳动力以种植业为主,这其中49.2%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劳动力,从事其它行业的劳动力数量较少,可见农村劳动力是以种植业为主。按其就业行业划分来看,有8948人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劳动力,占全部的60.8%,比去年增加539人;有1082人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劳动力,占全部的7.4%,比去年减少287人;有270人是以林业为主的劳动力,占全部的1.8%,比去年增加11人;有43人是以渔业为主的劳动力,占全部的0.3%,比去年减少11人;有110人是以工业为主的劳动力,占全部的0.7%,比去年增加7人;有938人是以建筑业为主的劳动力,占全部的6.4%,比去年减少65人。有290人是以运输业为主的劳动力,占全部的2%,比去年减少43人。有1032人是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为主的劳动力,占全部的7%,比去年减少38人。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原因分析

2.1农村劳动力自身原因

农村劳动力文化和技能素质不高,是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对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及技能素质仍然较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高低、职业技能培训程度、劳动力的性别,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就业的关键因素。由于我省农村转移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限制了转移就业的空间,行业选择范围狭小。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低下,还可能导致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将自己捆死在土地上,把耕作土地看作是惟一的生存之道,不愿意或不敢去从事第二、三产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2制度因素限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工资待遇、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多方面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民外出务工有很多后顾之忧。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均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输出,从而使农村人口处于就业的不平等地位。一是户籍制度的限制。近年来,国家和我省各级政府虽然对户籍制度逐步进行改革,但其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依然起着相当大的抑制作用。在户口制度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与城市户口相关的福利安排使得农村迁移人口往往无法实现举家迁移。二是土地制度不完善。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所以,农民失去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基于这个原因,绝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不敢轻易放弃土地,在转移中始终与土地保持着松散或紧密的联系,导致转移的不彻底性。三是劳动保障不平等。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目前,现行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基本上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的社会保障,农民则不能平等地享受权利。农村劳动力一旦离开土地进城以后,将处于毫无保障的真空地带,一旦失业,包括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和住房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难以保障。

3.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建议

3.1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应当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发挥主导作用,承担一定的责任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把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放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着力制定财政、税收、金融等各方面政策,培育和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和培训机构的发展。特别是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基础上,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利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功能,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导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个人合理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要建立农民教育培训专项基金,对接受教育的农民给予培训补助,切实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3.2拓宽劳动力非农就业空间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新的人口流转制度,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加快推进小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深化城镇土地管理制度和農村土地流转制度;积极对现有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制进行改革,建立起新的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使其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服务于城镇,也要服务于周边村屯,以镇带村。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确保把主要精力用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公共服务。

3.3支持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篇5: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

一、经济景气波动与就业压力

90年代的中国劳动力就业遇到了新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带来大量职业下岗,这一过程又伴随着城市化加速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尤其是中国新增经济活动人口压力一直居高不下,使得世纪之交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就业“冲击波”(图一)

在城市失业大量发生的情形下反而发生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并且产生向城市的持久移民倾向,这是一个与刘易斯著名的二元就业模型(Lewis,1954)相违背的问题。因为该模型认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有关生产和组织的各种不对称性,当劳动力在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制造业部门之间流动时,由于传统部门不按照边际产品原则定价,因此保留着几乎可以“无限供给”的边际产出为零的劳动力,而现代部门追逐利润最大化,因此两部门的边际产出并不相等。在刘易斯看来,经济发展就是现代部门通过资本积累而扩张,直到将传统部门“剩余劳动”蓄水池全部吸干。这就是说,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劳动剩余,而现代部门里不存在。

这一问题在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Harris-Todaro Model,1970)中可以找到答案。他们指出,只要城市的预期工资高于一个有保证的农村工资,农村劳动力就会在城市失业已经存在的条件下继续向城市流入。这里,城市工资有政府法令规定而高于市场均衡工资时,预期工资就可能对农村移民有刺激力。

图二直观地描述上述几个模型的思想。横轴OO’表示一个经济中给定的劳动力总量。农村劳动力从原点O向右,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由曲线MPRL表达。城市就业从O’点向左计算,曲线MPUL代表城市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如果有一个充分竞争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两部

门劳动边际产出相等,均衡工资就是Wc。在均衡工资条件下,总劳动力中的OL部分配置给农村,LO’配置给城市,全社会没有剩余劳动。但是,如果城市标准工资(Wu)定的高于均衡工资水平,即Wu>Wc,城市就业就会减少,城市出现公开或隐蔽的失业(LL);但此时城市期望工资(W),即标准工资与城市就业概率的乘积,仍然高于农村均衡工资,因此农村就业量还仍然按照XX’曲线向城市流动,形成农村劳动力供给价格提高,农村就业减少,而城市公开或隐蔽的失业进一步增加,从LL增加到LL。

以上模型假定农村劳动力可以自由向城市部门流动。但是如果存在着禁锢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情形又会不同。在部门间劳动流动被隔绝的条件下,城乡之间可能持久保持工资水平的显著差异而没有发生相应的劳动力流动。“两元模型”无从分析这样的情形,因为“两元”之间的隔绝,使得每个部门都近乎孤立地决定其内部劳动力的供求和定价。这正是改革前中国的情况。正如我们将在后文中看到的,只有当城乡隔绝的体制松动后,哈里斯—托罗达模型才可能重新作为一种有用分析工具。

显然,在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和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的这一双向进程中,关键因素是城乡的工资差别,不同性质的劳动力对于城市期望工资的预期差异对于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就业形势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我们将会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来详细阐述这一问题。

1、城镇下岗与失业 1992年以来,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步上升,自达到3.0%时,、两年保持在3.1%的水平上。但是中国的新增经济活动人口和新增从业人员始终分别在1.3%左右和1.2%左右的水平上保持着。

如果把下岗职工考虑在内,中国的城镇失业率将达到9.36%,就业压力将会更为突出(孟庆红等,)。1992年中国的城镇失业人中、下岗人数分别为420万人和300万人,而到19,这两个数字分别变为620万人和1435万人(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929万)(胡鞍钢,1999A);19进一步变为892万人和571万人(陈淮,1999B)。显然,中国的城镇的失业问题越来越多地通过职工下岗这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据原劳动部的一项调查分析,至6月底,下岗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例为11.2%,而全国下岗职工总人数为711万人(原劳动部培训就业司,1999)。而杨宜勇估计,19全国下岗未就业人口为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口为620万人,企业新下岗300万人,城镇新增劳动力274万人,机构改革预计分流300万人,农转非估计有300万人,绝对数总计达到2394万人,比年多出460万人,即1999年就业压力将比1998年增加23.7%(刘诗白,1999)。而且,杨宜勇等人估计表明,在1999到三年间,中国劳动力总供给中,农转非的人口约为1000万人,其中需要就业的劳动力600万人;城镇国有企业富余人员新下岗850万人,扣除当年再就业的70%,将会有255万人等待就业;机关事业单位分流82万人,1998年年底结转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的下岗职工614万人,这样仅仅因为劳动力总量的调整就将会为城镇增加1551万人的就业压力(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1999)。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国有企业必须通过市场化改革走出困境,减员增效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率的放慢意味着经济对就业的吸收作用减小;但是人口增长的惯性使得新增就业人员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加,这样整个经济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岗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那些本就因为自身技能较差而被调整下来的下岗职工重新就业的可能性变得更为渺茫。由于城镇职工的下岗具有周期性和结构性的双重特征,经济疲软和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对就业构成的压力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得国有企业的就业压力更为严重。

这一下岗趋势是对于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效率过低局面的一种纠正。在中央根据计划指令来配置经济资源,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并且因此形成由国家行政等级组织垄断工业和商业,管制农业和实行城乡隔绝的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国有企业由于管理公有制僵化,缺乏自主权,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受到扼制,导致企业无力实施有效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结果是企业的效率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甚至亏损;企业的剩余也被政府以利税的形式拿走,作为补偿,职工获得了“城里人”身份:较低的工资水平(但是这一工资水平相对于农村的工资水平还是很高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安排。这相当于一种“借旧债还新债”的制度安排,即运用当期企业的利税来支付对国有企业职工的历史负债,但是随着这一负债水平的提高和当期企业效益的下降,这样的制度安排无法继续维持下去。职工的下岗就在所难免。由于整个经济发展前景暗淡导致劳动岗位供给不足、下岗职工自身竞争力差、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度很大。于是,各地政府费尽心机寻找再就业门路,甚至是关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徙的通道。这样一方面使得最具有竞争力的那一部分劳动力找到工作的概率在大减少,从而阻碍了城乡开通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这些举措混淆了周期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界限,造成了城市中“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局面,同时使得城市中大量使用外来劳动力的那部分经济竞争力大大下降,这样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如果在面临城市就业压力时,政府开始选择退却,那么城市就业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将丧失殆尽。

2、农村的劳动力转移 城市就业压力剧增这一进程不可避免地与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大趋势相互冲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就业通过三个途径得到缓解:第一,农业内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机会增加了;第二,农村的非农就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吸收;第三,城市的吸收,即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城镇制造业、商业和服务业转移。据作者参加的劳动部一项研究的结果估计,间(1978-1992)农业内部有效利用劳动力的机会共增加了约50%,农村非农就业提供了近1亿个新的岗位,另外约有3000万农民工转移到县城以上的城市就业。另外,据范芹估计,截至1997年,中国的乡镇企业已安排的就业人数占全部农业劳动力总数的25%,1.9万多个小城镇累计吸收农村劳动力3000多万,约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的30%(范芹,1997;转自邓大松等1999成都)。

但是,当前乡镇企业由于中国经济状况不佳、融资需要远远不能得到满足、乡企自身面临制度创新等原因,发展速度显著放慢,其对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随之减少。1991年以来中国第一产业中的劳动力一直呈现绝对下降的趋势,也即将会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寻找新的出路,乡镇企业无法满足其要求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徙就成为其主要出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动力主要在于城乡工资差别,如果城市就业的期望工资(城市工资水平乘以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高于农村的工资水平,农民就会流向城市。显然,随着乡镇企业界的不景气,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就业的工资水平大大下降,这无疑加大了城乡工资差别,使得劳动力更有激励流向城市就业。如果城市改革止步不前,城市工资水平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农民工的流动带给城市的就业压力就会更大。

而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采取的是“关门”政策,即城市由于下岗压力对农村劳动力关闭了大门。但是,这只是部分影响到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城市工资水平难以下调,而农村的工资水平则随着乡镇企业停滞而大幅下降,这样就意味着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压倒性的竞争优势。因此,政府“关门”政策的结果是农民工“清而不退”,这一巨大的劳动力人口的一部分通过重新回到土地上转变成为隐性失业堵塞,大部分则通过采取种种规避措施在城市的灰色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就业机会;而且,一旦农民工在某一地区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们可能就会习惯于城市的生活,即便暂时失业,也不愿意返回农村。在1995、和1997年三年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数字达到2400万、2500万和3000万(陈淮,1999)。这一压力在中西部的一些人口大省,如四川、湖南,反映的更为明显;很难想像这些跳出“龙门”的农村劳动力因为城市的大门紧锁而全部返回农村。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协调这一人口转移压力在城镇就业压力日渐严重的.今天更凸现其重要性。

3、新增劳动力压力 中国的就业压力不仅反映在劳动力存量的变化上,而且来自于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在H-T模型中,如果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水平没有较大的改进,而劳动力总量却发生了较大的增加,这就意味着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和城市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相等的那一点所决定的就业水平没有大的增加,最后的结果是总失业水平面的上升。

篇6: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为认真落实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的通知》(人劳就发〔2006〕02号)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发〔2005〕36号和国发〔2006〕5号文件,做到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我们对全乡**村**个村民作了深入调查。

我们的调查采用了据实填写“**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表”、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座谈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工种、就业收入等作了详细的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询问了在家务农村民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建议。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一、被调查劳动力的就业方式以“亲帮亲”、“邻帮邻”和自谋职业为主,有少量劳动力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就业。

二、被调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外出务工劳动力就业工程主要是制造、建筑业,采矿、其他服务业,另有少量人员就业工种不固定。

三、对就业收入的调查,我们发现,文化程度高的月均收入可达1000元以上,而文化程度低的的务工人员月均工资一般为400元至800元,有的低至月均工资300元,仅有少量劳动力月均工资可达近1000元。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响应党和国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的号召,我们建议如下:

一、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不断转变农民的就业培训观念。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农村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偏少,同时青壮年劳动力比例偏低。在家务农村民多为老弱病残等农民,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缺乏先进的理念,以至于许多学生初中毕业,甚至初中尚未毕业就随父母外出打工,失去了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特别是失去了正规职业学校培训的机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就业技能等有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农民工素质越来越低,不能从事带有技术性的工作,使就业矛盾愈加突出。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认为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快农村基本实施建设,给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以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转变农民的就业培训观念,给予必要的政策,鼓励农民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参加学以致用、用以致富的就业培训,并保证就业培训的时间和培训的质量,从而将传统的“亲帮亲”、“邻帮邻”就业方式转变为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结合政府有关部门成批输出。这不但能增强农民工素质,更能为农民工解决许多就业咨询、就业法律等相关问题,节约就业成本,最大限度地节约支出,确保农民工待遇的提高。

二、抓住地方经济特点,加强引导与培训,开拓创新,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之路。比如,某村土地肥沃,宜大力发展种养业。但从以上调查分析来看,从事种养业的劳动力却很少,而且效益并不高。这就说明,我们的技术还很落后,还不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加强引导与培训,从种植养殖入手,用先进技术培训种养能手,致富一个,带动一片。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送农技下乡”活动,不要把农业技术作为某些人谋利的手段,而应成为我们农民共同占有的致富金钥匙,以此才能走出一条致富的小康大道。也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才能真见成效。

三、正确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并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转移”(我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解是:由农村人口变成非农人口,要在城镇定居下来,并且有就业场所,下岗、退休后应享受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所以,我们认为,在我县大力推进“兴工富县”的新时期,政府部门应广开门路,引进资金技术,开办不同规模的乡镇企业,最大限度地吸收农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真正转移。这才叫“离土不离乡,挣钱最荣光”!在吸纳农民工的政策上,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奖励,并鼓励农民工先培训后上岗,让企业与农村劳动力实现“双赢”。对于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政府也应组织相应部门专门引导。要从职业培训、就业渠道的拓展上下功夫,要真正地响应党的号召,帮助农民富起来,而不是把职业培训、拓展就业渠道作为我们培训机构、政府部门

盈利的机会和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我们的工作是求真务实的,我们是真正做到了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的好干部、好党员、好公民!

四、职业教育机构应拓展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培训时段,鼓励对青年农民进行长期培训的同时,加强对中年农民短期培训。青年农民,特别是初中或高中毕业不久的农民,应大力鼓励他们进行长期职业培训,学到今后工作的技能的职业培训。中年农民民,应提倡进行短期培训,诸如外出务工的必知法律法规,一般行业技能的培训。对于这批农民工,我们应重点加强建筑业的培训等等。

五、解决资金缺口,抓好培训技术关,为农民工撑起一片蔚蓝的天。我们在调查中得知,不少农民不是不想培训,而是担心培训费过高、技术不过硬等问题。鉴于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政府部门应从解决“三农”问题,切实贯彻党的“三农”政策的高度,投入资金,补充职业培训的资金缺口,并督促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把好培训质量关,真正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篇7:农村劳动力输出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灌南县概况

灌南县位于连云港市的南大门,濒临黄海,四市交界,东与盐城的响水相连,南与淮安的涟水接壤,西与宿迁的沭阳毗邻。县域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46个村,72.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55万,农村劳动力30.9万。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河流纵横,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良,是江苏省生态农林业试验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3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30亿元,人均GDP4126元,财政收入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70元。

二、灌南县劳务输出工作的特点

2003年,该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50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3%,劳务收入在农民增收中的贡献额越来越大。该县始终把加快劳务输出摆上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2003年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劳务输出总量不断增加。

县乡村各级对劳务输出工作高度重视,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2003年,该县输出劳动力16.32万人,较去年净增3.99万人,增长33.2%,劳务经济在农民收入中比重由2002年的36.3%增加到50.3%。

(二)劳务输出层次不断提高。

县农办、劳保局等单位狠抓农村劳动力致富技能培训工作,加强组织协调。2003年,该县由去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增加到劳务技能培训3.8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达90%。根据市场需求,该县大力开展订单培训,注重挖掘地方特色,打造劳务输出的行业品牌,在建筑、电动缝纫、家政、羊毛衫针织等行业上已经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劳务品牌,涌现了一批劳务输出特色乡镇和特色村。

(三)南北协作不断加快。

充分利用南北挂钩的有利条件,主动加强与苏南挂钩市太仓市的联系和沟通,定期交流情况,在太仓市等劳务输出集中地区派出专人成立劳务输出办事处,专门联系协调劳务输出工作。不断加强与省市扶贫工作队及后方单位的联系,争取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去年该县在苏南地区劳务输出达4.88万人,占该县劳务输出总量的40%。2003年与省委工作队和太仓市密切合作,两次组织太仓市多家企业和劳务输出中介机构来该县举行集中招工现场会,现场招聘该县农村劳动力800余人,南北劳务合作取得了很好效果。

(四)劳务输出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

2003年该县劳务收入8.3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502元,占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三、灌南县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该县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也存在劳务输出规模还不大,整体水平还不高,发展空间还未充分利用等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有组织劳务输出的比例较低。

该县2002年有组织劳务输出2万人左右,2003年有组织劳务输出虽然有较快的增长,但有组织劳务输出仍然只有3.5万人,占该县劳务输出总量的22.5%。该县劳务输出仍然处于以自发性输出为主的阶段,自发输出往往带来输出成本高、稳定性差、劳动待遇等权益得不到很好保障等问题。

(二)劳动力综合素质比较低。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择业观念、技能素质诸多方面不能适应现代用工企业的需求,供需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据统计,该县劳动力中目前劳动技能较差、没有取得劳动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无技能级别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84.7%。农村劳动力既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二三产业就业,又加剧了低层次产业领域就业的过度竞争。

(三)劳务输出程度还不高。

该县现有农村劳动力30万人,可供输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0万人以上。目前该县还有6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有待输出。在已输出人员中,季节性劳务输出占30%左右,因此,该县农村还有10万左右劳动力有待稳定输出,劳务输出的发展空间还比较大。

(四)境外劳务输出数量比较少。

2003年境外劳务输出600人,和东海等县相比,境外劳务输出数量差距较大。

(五)劳务输出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

该县的一些部门和乡镇对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思路还比较模糊,办法也不够多,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该县劳务输出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灌南县劳务输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宣传发动,提高各级领导重视程度。

该县始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促进农村劳务输出的重要前提。加大农村宣传教育力度,破除农民固守土地、小富即安的狭隘思想和陈旧观念,为加快农村劳务输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矗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通知》等文件,并召开了一系列的重要会议,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事关该县农村改革发展大局来抓,要求各乡镇书记、乡镇长真正把劳务输出当作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摆上重要位置,明确一名领导专抓劳务输出,村支部书记及其村干部用绝大部分精力抓劳务输出,成为劳务输出信息员、指挥员。县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抽调精干力量,加强对各乡镇劳务输出情况的督查,定期公布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好的经验做法,切实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有序快速开展。

(二)强化劳动力致富技能培训,提高劳务输出层次和水平。

针对该县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的现实状况,该县始终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抢占劳动力市场的突破口来抓,在该县形成了以培训促进输出、以输出带动培训的良好局面。

一是加大劳动力致富技能培训的投入。

积极争取省市财政专项培训资金、省扶贫办、省市扶贫工作队等单位培训资金的投入,县乡财政拿出一定的劳动技能培训资金,对培训资金纳入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对贫困户、特困户参加县集中技能培训,免收培训费用。培训资金使用实行“谁培训、谁转移、就奖励谁”的办法,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积极鼓励引导现有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办学档次,形成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多方投入的多元化培训投入机制。

二是开展多元化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

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充分发挥现有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作用,形成多元化培训的格局。依托该县教育中心成立的灌南县富民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县劳动局培训中心等劳动力培训机构和宏大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等劳务中介机构多渠道进行农村劳动力致富技能培训。积极调整农村教育方向,在搞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该县农村初、高中毕业年级学生增设专业技能培训,确保不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该部接受一次技能培训。

三是开展订单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鼓励引导培训机构和中介机构联合办学,培训机构和输入单位联合办学,实行技能培训和介绍就业相结合,提高培训人员的就业率。通过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县内培训与县外培训相结合,加大对境外劳务输出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对外劳务,拓展国外劳务市场,迅速扩大境外劳务输出规模。2003年,该县境外劳务人员有由2002年的200人提高到600人。全力打造电动缝纫、羊毛衫针织、保安、电焊等该县劳务输出的行业品牌。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技能培训的行业项目,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对劳动力进行劳动纪律、吃苦耐劳、文明行为等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提高了该县劳动力的综合竞争力,树立了灌南劳务输出的良好形象和县域品牌。

(三)强化劳动力南北合作,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该县充分利用南北挂钩合作的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主动出击,加强联系,不断扩大该县劳动力在苏南有组织成建制输出的规模。

一是积极加强南北挂钩的协调配合。

县农办、劳动局、总工会、妇联、团县委等县直单位和各乡镇纷纷主动与太仓市等有关单位的沟通联系,搜集劳动力供需信息,邀请苏南发达地区的劳动部门、企业和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多次来该县举行用工招聘会,认真听取他们对该县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该县劳动力要素与苏南技术资本要素的有效配置。

二是组织一批乡村干部主动到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带领劳务输出。

专门选派一批乡村干部带领农村劳动力到苏南等地区外出劳务,享受干部离岗创业待遇,村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逐年实行轮岗制度,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并提拔重用。通过学习借鉴李集乡和兴村临时党支部在杭州发展劳务输出的做法,各乡村干部积极组织引导和带领劳动力输出,迅速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三是在苏南等劳务输出集中地区增设劳务输出办事处。

在苏南等劳务输出集中地区建立长期办事处,充分发挥劳务输出办事处的作用,及时掌握劳务输出情况,协调外出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的关系,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主动为外出务工者提供各种服务。

(四)强化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务输出市场化运作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劳务中介机构。

整合劳务输出资源,充分发挥该县富民劳务输出有限责任公司的作用,加快劳务输出的市场化运作步伐。支持鼓励涉农服务部门、各类经济实体、社会服务组织和能人大户领办创办劳务中介机构,促进国有、民办等多种所有制职介机构的成长发育和有序竞争,充分发挥劳务中介机构在提供务工信息和就业服务等方面的机制活、网络广、竞争力强的作用培育了一批劳务输出市场主体。

二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经纪人队伍。

支持鼓励该县长期在外地的建筑工头、营销大户、种养大户牵头带领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逐步发展成为劳务输出经纪人,利用其长期在外门路广、关系多的优势,组织和介绍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赚钱。鼓励劳务输出经纪人通过有效服务获得合理报酬,实现外出劳务者和中介者的“双赢”。

三是加强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县农办、劳保局等单位坚持一手抓劳动力市场建设,一手抓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劳务市场行为,整顿劳务市场秩序,规范劳务市场运行,坚决杜绝少数劳务中介机构的欺诈行为,切实保护外出务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五)强化劳动力就地转移,提高劳动力多渠道输出水平。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拓展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一是通过招商引资兴办工业吸纳一批。

该县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和临海的区位优势,主动接受苏南、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吸引企业家和各种投资主体来该县投资建设木材、棉花、蔬菜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投资化工产业,通过该县工业的大发展,带动该县农民的大转移。

二是通过城镇建设带动转移一批。

该县利用县城新老城区和中心镇建设,完善城镇吸引投资和扩大消费的功能,提高集聚要素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定居就业。

三是通过全民创业消化转移一批。

在该县开展“离岗建业、在岗兼业、全民创业”活动。鼓励支持更多的党员干部带头创办实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鼓励广大群众自主创业。该县积极鼓励发动已积累了一定资金,掌握了先进技术,市场意识显著增强的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技术和新的理念回乡创业。

(六)强化各种配套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服务质量。

一是抓好信息服务。

建立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网络、农村劳动力可供资源和外地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库。县劳务中介机构密切配合,在用工较为集中的苏南、上海、浙江等地,广泛联系,主动搜集劳务用工信息,及时加工整理,通过县乡劳务信息供求网络和电视、报纸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发布,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的劳务需求信息,引导农民有目的、有组织地外出务工,切实有效的减少劳务输出的盲目性。

二是抓好政策服务。

结合该县实际全面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农村小额贷款要优先用于农村劳务输出,切实解决外出务工者缺少前期费用的困难。新办劳务中介机构免除工商注册登记费以外的所有行政性收费。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需要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外出务工证、计划生育证等有关证件降低收费标准,只收工本费。实行和完善劳务输出奖励政策,对已出台的奖励政策坚决兑现,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

三是抓好输后服务。

对外出劳务人员加强输后服务,切实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鼓励外出务工人员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流转,保护他们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收益。在农忙期间,各乡镇、村组织义务帮工队,帮助举家外出或主要劳力在外输出的家庭及时搞好收种。县农办、劳保局、司法局等县有关单位和各乡镇要经常到劳务输出集中地区跟踪服务,切实维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工资待遇、职业病防护、安全保障等各种合法权益。

(六)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考核奖惩。

该县将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五个一”富民工程的重要内容列入县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的目标考核内容,建立了劳务输出组织网络和工作网络,在该县形成了县乡村一体化、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劳务输出的工作格局。在该县建立县乡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县督查办、农工办等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目标进行督查考核,及时将督查考核情况按实绩排出名次通报该县。根据督查考核情况严格奖惩兑现,对该年劳务输出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比,对劳务输出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对在劳务输出工作中工作不力、实绩较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有效的推动了该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

五、灌南县劳务输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劳务输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致富的主要渠道。

一方面,外出务工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2003年,该县劳务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额已超过50%。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使广大农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积累了资金,许多外出务工者带资金、技术和项目回乡创业,为农民增收拓展了空间。

(二)坚持市场主导是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

在市场经济前提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与其他要素一样,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使劳动力在市场的引导下有序流动,合理配置。一方面,要强化劳动力市场建设,打破政策限制和城乡壁垒,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主导作用,一切按市场规律办事,按市场需求输出,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

(三)强化政府引导是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强化引导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由自由无序转移向有组织、成建制、规模化有序转移的重要抓手。要运用政府“有形之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把有序组织劳务输出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作为最大的“富民工程”来实施。

篇8: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情况调查表

一、济源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 济源市坚持把扩大农民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 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机制, 采取一系列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 农村劳动力从业空间不断拓展, 就业结构实现了由以农为主到非农为主的大跨越, 极大地推动了农民增收, 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农村劳动力队伍不断壮大。

截至2009年年底, 济源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达到29.36万人, 比上年增加0.36万人, 增长1.2%。其中劳动年龄内人数为26.15万人, 较上年增加0.12万人, 增长0.44%。农村劳动力的增加,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不断优化。

截至2009年年底, 济源市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达15.2万人, 比上年增加0.22万人, 增长0.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11.6万人, 从业人员中男性7.46万人, 占转移就业人数的64.3%, 女性4.14万人, 占35.7%。男女从业人员结构不断优化, 促进了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明显。

近年来, 济源市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 由单纯外出务工向就地就近转移, 由偏重服务城市发展向注重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变, 推动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中, 经过技能培训的人员有3.2万人, 参加引导性培训的有2.4万人, 转移就业人员中培训率达到48%以上。

4. 农村劳动力内部转移呈现新格局。

从农业生产内部结构看, 近年来, 济源市劳动力向经济效益更高的林、牧、渔业转移,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优化。林业、牧业、渔业等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在全市形成一批具有规模效益、品牌效应和产业集聚力的优质农业产业群和生态农业基地, 使农民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5. 农村劳动力重心向二、三产业转移。

随着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近年来, 全市大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 成为农村劳动力聚集的重要领域。2009年, 全市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占28.7%, 达到7.36万人, 比上年增加0.17万人, 增长2.4%。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占21.4%, 其中, 交通运输业占5.8%;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占8.4%, 其他行业占7.2%。非农产业人员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 农村从业人员产业分布更趋合理。

6. 农村劳动力发展空间扩大。

2009年, 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点已演化为:省内转移就业人数9.52万人, 占全部转移就业人数的82%, 其中市内转移就业人数7.4万人, 占省内转移就业人数的77.8%, 省外转移就业人数约2.1万人, 占全部转移就业人数的18%, 东南沿海地区转移就业人数约1.3万人, 占省外转移就业人数的61.7%, 东部地区占7.36%, 异地就业现象较为普遍。中等城市为外出劳动力首选。全市农民就业打破了城乡二元就业结构的壁垒, 呈现了城乡一体化就业趋势。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1. 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龄偏低。

在全市农村29.36万劳动力中, 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小学和初中人数, 占劳动力总数的60.9%, 未上学、高中、大专及以上, 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3.1%、26.0%、10.1%, 平均受教育年龄仅为7.5年, 只达到小学毕业的水平。

2. 农村劳动力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较少。

全市农村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仅占劳动力总数的10.1%, 而发达国家的比重在35%以上, 差距明显。全市人力资本的低层次供给过剩和高层次供给不足并存的现象阻碍了劳动力的产业结构转移, 给劳动力就业带来巨大压力。高学历人数少的主要原因有:一方面农村教学质量相对城市要落后, 师源、生源不如人意, 由于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较差, 留不住好的教师和学生。另一方面, 由于农村条件艰苦, 一些跳出农村的大学生不愿回乡村创业和就业。

3. 农村劳动力中有技术的劳动力偏少。

近年来, 全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有了提高, 但是真正具备高素质、有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劳动力还比较缺乏。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现在企业对务工人员素质要求比较苛刻, 对技能要求非常高, 最好有工作经验, 这样就为企业降低了培训成本, 并且企业相信符合条件的都有较高的生产能力, 一进企业就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而农村劳动力大多数还停留在体力型劳动, 缺少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等人才, 因此, 就业竞争能力越来越弱, 就业空间也越来越小。2009年, 未参加任何培训的农民占乡村劳动力资源的比重达到51.7%。由于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 难以适应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的需求, 导致企业“招工难”与劳动力“就业难”并存, 农民从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4. 制度因素。

目前, 济源市仍维持着城乡分离格局的户籍制度, 但大部分城市存在歧视性的劳动用工制度和教育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在劳动用工和报酬制度方面, 农民工往往在企业生产一线从事脏、累、差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 而其报酬却远远低于从事同种工作的城镇居民。2009年外出从业人员中, 月收入1600元~2000元仅占4.4%。

5. 经济因素。

近几年, 全市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很快, 但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落后的小作坊式生产或简单餐饮住宿方面。2009年, 全市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仅占总从业人员的1.9%, 不具备吸纳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实力,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1.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在提高农村人口基本文化素质的同时, 还应注重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培训工作, 采取“就近就地”培训、“进村办班”培训、定向培训和订单式培训的模式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 开设各类实用性技术培训项目。从工业化升级对劳动力要求看,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对低级劳动力需求下降, 而对从事技术、管理、营销等工作的劳动力需求呈上升趋势。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工的宣传教育, 让他们认清就业形势, 转变就业观念, 彻底改变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就业观、择业观。

2. 挖掘农村内部就业潜力, 缓解农民就业难的严峻形势。

济源市的农产品深加工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重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拓展农业产业链, 缓解农民就业压力。济源市的水果、蔬菜、水产品、畜禽等都存在着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 发展这些农产品的深加工, 推进产业化经营, 不但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而且还能有效解决生产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一举两得。与此同时, 利用本市独特的种植、养殖环境, 开发乡村旅游观光、农家乐等休闲娱乐行业, 为当地农民争取更多的就业岗位。

3. 积极扶持发展中小产业,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大力发展以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企业, 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是适应市场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中小型企业尽管从资源配置和技术构成方面不如大企业先进和高效率, 但在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方面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小企业投资相对较少, 吸纳劳动力相对较多, 操作技能要求相对较低, 适合于普通文化程度人口就业。对吸纳劳动力较多、市场前景较好的中小企业, 政府应从用地、融资、税收等政策上进行扶持。

4.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保证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济源市城区经济发展迅速,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大批的住宅小区和成批的产业用房相继建成。因此, 需要大批人员从事城市道路及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场所保洁、城市绿化养护、城市河道清理等工作, 以及保洁、保安、水电等物业管理工作。此外, 随着城市化推进和市场机制的完善, 白领阶层将逐步把家务活推向社会, 这就需要大量保姆、钟点工等“三替”服务人员。这些工作对就业人员的文化程度、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给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提供了机会。本市农村的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 并且又过早进入低水平过度竞争的局面, 而一些农村急需发展的第三产业 (如农产品流通业、通讯、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 开发农村房地产和旅游等新兴产业) 发展严重不足, 很难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要求。第三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容易进入的产业, 也是吸纳劳动力最具潜力的产业, 因此, 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配套发展城镇商业, 积极发展信息业和服务业, 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社, 建立健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各类生产资料市场和要素市场, 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创造条件。

5. 注重“村留地”开发, 为失土农民寻找出路。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农民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在所难免, 应合理开发“村留地”建造市场、停车场, 建造厂房出租以及兴办各种商业、文化娱乐等城市配套型服务产业, 这样既能让村民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又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使村民的生活有所保障。为使“村留地”开发取得最大效益, 在开发时序上, 要树立科学发展的原则, 把握主次先后。各级政府要加强规划管理, 防止出现各村各自为政、规模偏小、遍地开花、混乱开发的局面。在开发方式上, 坚持政府主导开发和村集体自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发功能上, 要避免产业同构性, 突出专业化分工,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形成功能互补、收益稳定的发展格局。

6. 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拓展就业渠道。

上一篇:舆情监控机制下一篇:幼儿园家委会工作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