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故事一

2024-08-09

我的成长故事一(精选14篇)

篇1:我的成长故事一

青年教师成长感悟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我已步入教育行业五年了。想想时间过得可真快!

记得刚到学校报到那天,就被告知做七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心里着实有些担心。早就听说现在的老师不好当,尤其是班主任:现在的学生娇惯难管理,家长也很厉害,动不动就把告状的电话啊信件啊直接报到校长、主任那儿了,于是我忐忑起来,我能做好吗?不安之余的我还是接受了学校的安排。

在众多的班主任中间,我也只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但无疑我是一株幸运草。因为我幸运地遇到了给我压力让我变得自信的家长,碰到了无限纯真让我感动的学生,遇到了指引我前进方向的名师,还有时刻关注我们成长的好校长……

比起刚站上讲台的慌乱,现在的我已多了一份成熟,再也不是那个上课会脸红,说话会结巴的模样了。回想起来,自己都觉得讶然,我竟然真的做到了。

回首这几年的成长足迹,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慨。对学校的发展而言,新教师的加入无疑是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从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拿捏不好教材的深浅度,把握不好学生的心理,这些都是我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我在和学生沟通,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同时,在熟悉教材、认真备课、做好教学设计上我也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说到这,还得感谢领导注重对我们这些新手的培养,为我们专门安排了教学经验丰富,成绩特别优秀的资深教师对我们进行一对一传授。在新教师的成长当中,如果没有老教师的引领,新教师会失去方向,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永远小于团体的群力。“独学而无友孤陋则寡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大忌。我开始在课余,找时间、找机会,真心实意地虚心向老师求教,讨论的话题当然有很多:学情分析、如何应对处理紧急状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等等,只要是跟专业知识相关的,我都不吝赐教。付出跟收获永远是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我就是这样一步步在学中教,在教中学,慢慢的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现在的我虽说不上优秀,但我对将来的教育事业却充满着信心和动力。因为我一直信奉一位哲人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我不能肯定努力了一定成功,但有一点我能肯定,那就是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前路漫漫,我相信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一定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更加自信地站在三尺讲台上,书写人生的美丽篇章。

篇2:我的成长故事一

爱哭的我

第一天上幼儿园时,我就大哭起来,不肯离开妈妈,最后,还是妈妈硬送我到幼儿园。过了一个星期,要打预防针了,我一看见医生,我在一旁就嚎啕大哭,老师劝也劝不住,我边哭边往后退,最后,退到了最后一个,实在没有办法,我只能对阿姨说:“给我打轻点”。

最棒的我

一年级时,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舞蹈,准备去华溪春潮演出,那时每天都要化妆,练跳舞烦死了,可是我还是坚持到底。演出那天,我们穿着演出服,化着妆,上台表演,当时,我看见台下有许多观众注视着我们,我的心“怦怦”地跳,十分紧张。在那关健时刻,我一会儿就镇定了下来,尽情的舞着,观众们也用热烈的掌声鼓励着我们。那时我的心情特别高兴。

经历磨难的我

就在我十个月时,我的左手骨折了,当时,我的爸爸妈妈都不在我身边,我真想他们。还有一次,我二年级时,生了水豆,没法去上课,只能留在家中,因为去上课的话,就会传染给同学。那时,我非常痛苦,书又不能读,又不能出去玩。我真希望病马上能痊。

篇3:我的成长故事一

以林清玄 《 百合花开》 为“ 基地” 文本展开的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活动有一个主题———“ 一花一世界”。 这个主题下安排了系列学习活动, 包括语文、科学、艺术和哲学。 这些学习活动中, 文本阅读分成了三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 花入诗文, 景美情真”, 选文有苏轼的《 赠刘景文》 、周敦颐的《 爱莲说》 、季羡林的《 清塘荷韵》 ;第二个板块是“ 花木有心, 借物喻人”, 选文是林清玄的《 桃花心木》 、张晓风的《 行道树》 、许地山的《 落花生》 ;第三个板块是“ 真诚之心, 感性之笔”, 选文包括雾满拦江的《 少年, 丑就娶个美女吧》 、 林清玄的《 和时间赛跑》《 万物的心》《 放暑假》 。

第三个板块四篇文章的学习, 用了三课时的时间。 第一课时围绕一个“ 趣”字, 分“ 有趣”“ 情趣”“ 意趣”三个层次聊《 少年, 丑就娶个美女吧》 的内容和表达特点, 了解林清玄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足迹。 第二、三课时引导学生结合 《 少年, 丑就娶个美女吧》 阅读林清玄的 《 和时间赛跑》《 万物的心》《 放暑假》 , 尝试解读林清玄的生命和创作密码, 并从中受到多方面的启发。

解读林清玄的生命和创作密码, 初步感悟到一个作家的作品与他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 这种尝试一定是以学生独立的阅读思考、发现、体验为基础, 然后在交流分享中再相互启发, 收获更丰富的思考成果。

用了整整一节课时间, 学生围绕一个统领性的主问题独立阅读思考:读过这三篇林清玄的作品, 结合《 少年, 丑就娶个美女吧》 一文提供的信息, 你有哪些发现、感悟和疑惑? 学生读书、思考、批注, 然后与身边的同伴交流, 相互启发, 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 提出新的疑问。

当学生们有了自己的阅读思考, “ 让我们聊聊”就成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了。 学从问开始, 聊也就从解决疑惑展开了。 这里展示的就是第三课时的聊课记录。

【 课堂实录】

一、开“ 聊”:确定方向, 聚焦作者

师: 我们上节课已经把第三板块的文章都认真读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 第一篇是《 少年, 丑就娶个美女吧》 。 这少年是谁?

生:林清玄。

师:来梳理一下, 我们曾经读过的和正在读的林清玄的文章有———

生:《 放暑假》《 和时间赛跑》《 万物的心》 , 还有《 百合花开》 和《 桃花心木》 。

师:《 百合花开》 可以说是童话, 也可以说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写的散文, 也就是借物喻人的文章。《 桃花心木》 我们在第二个板块学过了。

师: ( 板书这几篇文章题目) 我们讲, 每一个作者, 他拿起笔来写下的大都是他自己的故事, 《 少年, 丑就娶个美女吧》 的作者好像写的不是自己的故事。

生:写的是林清玄的故事。

师: 那我们常说的这句话不就错了吗? 我们早就认同了拿起笔写出来的都是自己的故事, 怎么雾满拦江写出来的故事不是自己的, 是林清玄的, 你怎么解释?

生: 作者在林清玄的故事里加入了自己的判断, 自己的感情。

师:作者对林清玄的这种人生经历非常感兴趣, 从他的经历当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并且想把这种感受和启示通过这样一篇传记传达给更多的读者, 所以说他其实也是在写自己的故事, 把自己的故事隐藏在林清玄的故事背后。 但是我们现在重点要谈的是谁?

生:林清玄。

二、热“ 聊”:顺“ 疑”而导, 得意得言

师: 知道了林清玄有这样的一个人生经历, 又读了林清玄的 《 百合花开》《 桃花心木》《 和时间赛跑》《 放暑假》《 万物的心》 后, 你能把他的文字和他的人生经历联系起来吗? 你有怎样的发现? 怎样的感悟?我们就聊这个。 当然在聊这个之前, 大家可以先说说读文章时产生的一些疑问。 这些疑问没有解答, 建立联系时可能就会有困难。

生:我的疑问在《 和时间赛跑》 里。 《 少年, 丑就娶个美女吧》 中说过, 他的父亲没有一点见识, 那怎么在《 和时间赛跑》 中他父亲会说那么富有哲理的话?

师: 也就是说, 《 少年, 丑就娶个美女吧》 中的父亲形象与《 和时间赛跑》 中的不一样。

生:我觉得不矛盾, 他爸爸虽然没什么见识, 但有生活经验。

生: 我认为他爸爸不可能说出这些话, 林清玄只是为了突出《 和时间赛跑》 的主题。

师: 你觉得林清玄他只是突出《 和时间赛跑》 的主题, 然后创造了这个父亲的形象。

生: 他父亲说的话可能没有这么有哲理,

师: 哦, 父亲可能说了什么, 只是没有这么有哲理。

生:这是可能的, 因为他见识短, 并不一定他经历少。

师:有时候经历就是见识。最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是杨洋, 现在你怎么看?

生: 他爸爸抚养了十几个孩子, 他肯定有一些人生经验。 另外, 这是林清玄小学时候的事情了, 他现在都这么大了, 记忆肯定是有出入的, 或者他在文章中把父亲的话进行了美化。

师:是啊, 他爸爸可能说过类似这个意思的话, 只是说得没这么美, 没这么富有哲理。当林清玄拿起笔来写这件事情的时候, 他把那段话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很好, 看来同学们能够认真思考, 再一次证明了我们常强调的那句话: 你会提问题就是会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 我读不懂林清玄写的《 万物的心》 , 太有哲理了。

师:你知道有哲理, 但是读不懂哲理是什么。 一点都不懂?

生:懂一点。

师:好, 把你懂的跟大家交流一下。

生: 他写花草是要告诉人们要温柔地对待一草一木。

师:有没有人懂得多一点, 或者说有人在这篇文章的阅读当中有比他更具体的问题吗? ( 无人举手) 既然大家没有问题, 那我们就找同学来给尹世超解读一下《 万物的心》 。

生: 林清玄小时候生活的环境并不太好, 他父亲属于把自己的愚蠢强加到子女身上的那种男人, 所以导致林清玄以后对万物有感恩的心。

师: 这就奇怪了, 小时候生活环境非常恶劣, 有可能使人的情感变得粗糙, 甚至对这个世界产生抵触的情绪, 为什么林清玄却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 你又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生:可能他家里很穷, 觉得任何东西都是来之不易的, 所以十分珍惜现在拥有的。

师:这个来之不易, 能不能在他的某篇文章当中找到依据呢?

生:《 放暑假》 中有: 看着孩子的背影, 我想到30 年前的暑假自己的背影, 爸爸在前面拉着两轮的板车, 我在后面推着, 板车上堆满香蕉, 只看见爸爸赤裸上身的背, 全是湿淋淋的汗水。

师:每一个人的思想, 都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 仅仅这一篇文章让你找到答案吗? 还有哪篇文章也让你找到了答案?

生:《 少年, 丑就娶个美女吧》 。 我是从林清玄父亲对林清玄不屑的态度中读出来的, 我觉得这种不屑的态度激励了林清玄。

师: 他把父亲的不屑当作另外一种激励。 我们每个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的判断, 有自己的态度。 有人把苦难当作财富, 有人就把苦难当作垃圾。林清玄是把苦难当作了财富。刚才还有人说在另外一篇文章里, 也找到了答案?

生:《 和时间赛跑》 :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 看到太阳快落山了, 就下决心说:“ 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 ”我狂奔回去, 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 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 我高兴地跳起来…… 这个就是珍惜时间。

师: 他有一颗珍惜时间的心, 也有一颗珍惜时间中所有万物的心。

生:我觉得《 万物的心》 里也有启发, 作者是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 以花草树木来写自己。

师:读。

生: ( 读) “ 树木为了生命的美好而欣欣向荣, 想要在好风好水中生活。 建立生命福报的人, 是不是也要为迈向生命的美好境界而努力向前呢? ”

师: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生:如果你要成就美好就必须努力。

师: 对。 一草一木之所以能够欣欣向荣, 花儿能够开得那么漂亮, 树能够那么的苍翠, 是因为它们都有一颗努力的心, 它们都在努力地成长。人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 也必须努力。 接着聊, 还有什么疑惑?

生:我想说说《 万物的心》的第2、3、4 自然段。 这几个自然段讲的“ 风水好”“ 有福报”“ 美好的心灵”分别指什么? 还有, 这三段都很短, 可以合为一个自然段, 他分成三个自然段, 是不是跟他的爱好有关。

师: 跟写作风格有关, 是不是? 在其他文章当中你是不是也发现了段落很短的写作风格呢? 你如果要发现作者的风格, 就要大量地去读他的文章。 我们可以对照一下《 百合花开》《 桃花心木》《 和时间赛跑》《 放暑假》 , 看看段落是不是都很简短, 作者是不是都要把每个意思突出出来。

生: 林清玄写文章都有一个特点, 就是在写故事的基础上, 最后都点明一个道理。

师: 你发现了他文章的另一个特点。 前一位同学是提出了在写作风格上的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三个自然段本可以放在一个段落, 并且中间用分号隔开就行了, 可他却分成三句而且还要分成三个自然段来写?

生:……

师: 你可以多读一读, 就会慢慢地感受到这种写法到底有什么样的用途。 对于读者来说, 有什么样的意义。 你可以快速地再把那三个自然段放在一起小声地读读, 再感受感受。

( 生读)

生: 我觉得如果放在一起的话, 之间没有停顿, 读者理解的时候就很累;如果分自然段的话, 中间停顿的时间长, 这样理解起来会更加容易, 而且读起来会更加有感觉。

师:哦, 也就是说, 他的每一句话都给了读者———

生:思考的时间。

师:以让你领悟得更加透彻。 这个理解很有道理。 其次, 如果认真地读, 你会发现从“ 风水好” 到“ 有福报” 再到“ 美好的心灵”, 有什么联系?

生:递进。

师:对, 这在递进, 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人的心灵。 你们真了不起! 接着说, 疑问就是最好的学习。

生:《 万物的心》 , 我感觉林清玄只写了他的心和人们的心。

生: 我觉得整篇文章都在写万物的心。 写一树一木, 一花一草, 通过万物的心来了解人们的心。

师: 一花一草、 一树一木和你、我———

生:都是万物的心。

师: 都是万物的心, 说得特别好! 我来问一个小小的、跟你们的问题比要小儿科的问题, 有一句话: 青青翠竹———

生:“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

师: 最后两个字读bō rě, 是梵文的音译。

师:杨洋, 你想说什么?

生: 我只是突然想到百度上说林清玄是信佛教的。

师: 对, 这就是佛学中的话语, 林清玄倾心于佛学。“ 般若”是什么意思? 就在这句话中找。

生:智。

师:哦, 智慧, 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智慧, 是大智慧。

生:后面也有解释。

师:后面怎么说?

生:“ 每一株竹子里都宝藏着佛的法身, 每一朵黄花里都开满了智慧。 ”

三、再“ 聊”:比较作品, 感悟人生

师: 我再提问了, 如果让你简单地排一下作者写作顺序的话, 你怎么排? 为什么?

生: 第一个应该是《 桃花心木》 , 第二个是《 百合花开》 , 第三个是《 和时间赛跑》 , 第四个是《 放暑假》 , 第五个是《 万物的心》 。

师:他把《 万物的心》 放最后了。

生: 我觉得应该是《 百合花开》《 桃花心木》《 放暑假》《 和时间赛跑》《 万物的心》 。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是根据作者写文章的结构还有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排的。

师: 按照这样的顺序, 是越来越浅还是越来越深刻呢?

生:越来越深刻了。

师:那《 百合花开》 揭示的是什么道理?

生: 就算没有人看好你, 你也要好好地活着并做最好的自己。

师:《 万物的心》 呢?

生: 老师, 这个我觉得自己还没悟透呢。

师: 你看, 《 万物的心》 聊这么长时间还没悟透, 证明道理非常深刻, 所以把它排在后面, 是不是这样?

生: 我的顺序是《 桃花心木》《 百合花开》《 放暑假》《 和时间赛跑》《 万物的心》 。《 桃花心木》 中作者还不懂人生, 《 百合花开》 反映出生活要坚强。《 放暑假》 就是回想自己以前的事情, 《 和时间赛跑》 已经悟出了时间是多么的珍贵! 《 万物的心》 就是自己什么都明白了, 要感谢万物。

师:对世界万物都已经了然于胸了, 世界万象都融为一体, 万物归宗, 它们的理都已经被林清玄参透了。

……

师:现在我们发现除了一位同学把《 万物的心》 放在第三位, 大部分同学都把《 万物的心》 放在了最后。

生:他这篇文章里空洞的语言太多了。 人的年纪越大, 应该文章更有味了, 读完整篇文章没有感觉到哪个地方有味道, 还是很稚嫩。

师: 真了不起, 认为这篇文章很稚嫩。 不过, 如果读林清玄的文章够多, 你就会发现, 对万物的参悟, 是林清玄的阅历更加丰富之后的事。 这篇确实缺少故事感, 但他的《 菩提十书》 里故事是很丰富的。 我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找来林清玄更多的作品读一读。

师:这样的对比、排序, 让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个作家的作品是随着人生的经历而有所变化的。

生: 理解一个作家的作品, 有时候要了解他的人生经历。

……

( 实录整理: 北京市亦庄实验小学孙静)

【 教后思考】

这节课, 似乎聊得很随意, 但孩子们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是“ 一花一世界”主题下的一个板块学习, 最后当然要联系这个主题, 做一下升华式的讨论。 我故意这样问孩子们:我们今天讨论的是“ 一花一世界”主题下的文章, 可是似乎与“ 一花一世界”没有关系啊? 孩子们马上就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世界, 每一个人也会有自己的世界, 正如《 万物的心》 中所表达的一样。 林清玄不就是用文章来向人们展示他眼中、心中的世界的吗? 同时, 孩子们还意识到了, 万物都共同拥有一个世界, 所以要学会向这个世界中的万物感恩。

建构有联系的阅读生活, 让阅读成为一种反思性的实践活动, 是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诉求之一。 将林清玄的几篇文章放到一起来读来“ 聊”, 语文本体性的学习活动不仅没有弱化, 反而在学生自主思考、相互启发中得到了凸显。 例如, 聊到《 万物的心》 第2、3、4 自然段的写法, 关注的就不仅仅是作者的写作风格, 更有内容与形式、意与言的关系。 同时, “ 聊”的过程中, 观点得到展示, 更得到了自我的和相互的审视, 使思维得以向更开放的维度和更深处发展———促进思维的发展正是母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

篇4:我的成长故事

在以往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学成绩成了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命根”,是教师与学生头上的“紧箍咒”,在这种压力下,学习差的学生经常被老师批评。我也常常有一种紧迫感,所以对学生就缺少了耐心,多了些报怨。记得那是我刚上班时,对于教育教学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只知道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来严格要求学生进行题海训练。一次自习课上,我在黑板上出题,学生们也都在认真地做着。突然,我发现许同学(班上有名的调皮捣蛋、行为恶劣的学生)正在那偷笑,我瞅了他一眼,他忙把嘴巴抿成一条线,但笑声还是从他粗大的鼻孔里发出了“哼哼……”声,而且还越发不可收拾,这样的情景,学生们也被他搞怪的模样逗得哈哈大笑,看到这里我心里越想越气:就是因为你这样的学生,自己不学也就算了,还影响别人!……于是我豁得走过去,径直走到他面前“你在干什么?为什么笑?为什么不好好学习?……”看到我一脸的怒容,他竟然怒目以对,我气急了便叫他站起来,但他坐在位置上就是不动,一直保持沉默,但我分明看到了他紧抿的嘴唇和一双充满挑战的眼神,时不时的还嚣张的瞅我一眼,好像在说“我可不是好欺负的!”看他这个样,我真有点按捺不住愤怒的情绪,想揍他两拳,可刚挥出的手又瞬间收了回来,心想:我不管你总行了吧!……

事后我了解到他是因为不会做题而觉得非常烦闷、无聊,于是就自己找乐子——鼓捣钢笔,可一不小心就弄到了前面同学的脸上……虽然如此,我却一直不能释怀,一直在琢磨这件事,到底问题出在哪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想起来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评价一个学生怎么能只凭他一方面的表现呢?这样的问题学生是更需要我们老师去加倍关心和爱护的群体。当面对他们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蹲下来,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还要摒弃“先入为主”的不良看法,要以亲切的态度,持之以恒的耐心,循序渐进的引导,来慢慢的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从而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要从关心学生的生活开始。上学期有次早自习检查作业,新转来的女同学陈某因未完成作业而被我批评了几句,她是个好学生在转来的当天我就了解到了,可是在未完成作业后,我不禁有点失望:这是个怎样的“好学生”呢?望着她畏畏缩缩、吞吞吐吐地说出“老师我忘了”“我寻思这个没留呢!”等,听着这样无力的告白让我觉得这里一定有原因。经过了解得知,她母亲又一次离婚了,因而被迫又回到农村姥姥家,心理上承受到了一定的压力,对学习也因此而充满了倦怠感,生活也变得懒散而没有规律。知道了她的烦恼后我耐心地劝导她要正确的对待生活中所给予我们的各种各样的磨难,并打电话给她妈妈,与她交换意见,请她引导孩子坚强地面对生活,这件事后这个学生的心态也调整了过来,学习也渐渐走上了正轨,灿烂、阳光、自信的笑容又一次绽放在她的脸上。

其次,要从欣赏学生的点滴开始。在我们班上有一个爱说爱笑的小男孩,样子很惹人喜爱,可就是不爱完成作业。每次交作业不是没写完,就是一个字也没写。成绩当然也好不到哪去,所以这一问题成了家长、老师的心病。在屡教不改的情况下,我尝试着换一种方法:“夸夸你”,你还别说这么一夸,还真夸出了效果。比如说他爱发言,我就在课堂上经常叫他。当他发言有一定见底的时候,我会夸奖他说:“你说的真有道理!同学们也一定会从你的发言中得到启发。”“今天,你思考问题的角度很特别,很值得大家借鉴一下。……每当听到这样的话语,他表现得都很不自在,以不停的呼气吐气来缓解内心的扭捏和紧张,脸也因不好意思而涨得绯红,就连鼻尖还会冒汗呢!不过那眼角眉梢透露的欢喜却是掩藏不住的。在这样的举措下,他上课越来越有积极性了,小手举起的次数也越来越勤,底气也越来越足。为了使他能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我又与任科老师结合,要求他们在给他布置作业时,难度降低一些,当他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有所进步时,要及时表扬,激发他学习的热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些科目也已经能够及格了。

课改的路是漫长的,课改中的故事是说不完的,作为一名教师,我要继续深入学习课改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用宽广的胸怀,用博大的爱心,用尊重他人的行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尽量减少失误,悉心呵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5:我的成长故事一

我是第一次买菜,有点担心。就在此时,旁边一个摊位上有一为大妈正在买菜,我便看着她学学。“这白菜怎么卖啊?”“六毛”“这么贵,大家都卖四毛,便宜点。”“好吧,就五毛吧。”摊主无奈地说。只见老大妈挑了叶非常都的。我心想:这几句话,我走到卖葱的地方说:“这葱怎么卖啊?”我问。“八毛一斤,好吗?”摊主说。“这么贵,其他小摊都卖6毛。”摊主笑了笑说:“是吗?现在过年,卖葱的都走了,好象就只有我一家而已。”我只好硬着头皮说:“我买两斤。”他拿了几根没叶的葱放在秤上,我一看,大声说:“别人都要叶儿多的,你是不是以为我是小孩就骗我啊?”摊主用惊讶的眼神看着我,说:“那好,我就给你叶多的。”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暗地里为自己没被他骗而感到自豪。心想:幸亏我跟大妈学了学买菜,要不,我就被他给骗了,要是从没了叶子,那还怎么吃呀,还好我聪明。回到家后,妈妈取出葱一看,对我说:“你这孩子,葱这么多叶子,怎么吃啊?”一听,我才明白当时摊主那惊讶的眼神。

篇6:我的成长故事

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总是会有许多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不可能一路风顺。当我读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让我懂得了不少道理。

这课的主人公周恩来的那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令我深思,使我改正了不少缺点:

上课时经常爱开小差的我,现在上课时只要我一开小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就在我的耳边回响着,仿佛在告诫我:不许开小差!不许开小差!,我顿时精神大振,便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有时候由于前一天晚上没睡好,白天上课时就会打哈欠,常常就在这时,那句话又在我的耳旁回响,似乎在提醒我:上课怎能打哈欠呢?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立刻醒悟了过来,打起精神,认真听老师讲课。

周恩来的这句话,让我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篇7:我的成长故事

――我的成长故事

让我来说说自己的成长经历,深感忐忑与尴尬。因为我不算年轻教师,却名副其实是品德教学中的一个新兵,获得的成果也远远谈不上,源于自己对品德这门学科的热爱,就讲讲与这门学科的如何结缘的。

品德学科由于本身的政治性而缺乏趣味性,再加上以往老师上得严肃,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这样的状况极不适应当今的形势。如何让品德课上得有品德味?如何让课堂展现的是真实,流淌的是真情?我陷入地深深的思考。

――打开一扇窗,看到窗外别样的风景。

在众多的外出观摩活动中,由众兴实小承办的“市品德与生活培训会”,给了我更多的启发。南京上元小学的邢海燕老师一堂《别把花草弄疼了》让我收获良多。课堂上老师极力引导,二年级的小朋友答非所问,我们替老师捏一把汗,甚至认为这课上得太差劲,后来才明白,这正是其高明之处:当学生回答不是老师想要的东西时候,教者不是急于否定,而是尊重学生的现有状况,循循善诱。教者如此的耐心细致,课堂如此的朴实无华,我知道了什么叫“以人为本”。

――听到的会忘记,看到的能记住,做过的才理解

今年有幸参加一次区级比赛,之前在学校试上,课上得很费力,我也感到迷茫。好在有听课的几位专家来把脉问诊,及时作了针对性的指导。教科室的陈浮亮主任提示增加教学卡片,帮助教学任务的完成;分管教学毕校长则从教学内容的选取、课堂的组织到教师语言的节奏等作了全方位的分析,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在分析教学内容时,毕校长认为有关法律知识,距学生的生活较远,像《法律助我成长》这课,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要摆脱书本的束缚,目光投向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根据他的意见,我又把相关内容作了调整„„这样,不断打磨、不停否定自我、不断更新、不断提高,个中滋味非亲历者不能体会。课,得到了磨合,人,得到了磨练。

篇8:我的成长故事一

这几天班上学生上课的状态都不对, 课堂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我第一次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什么叫失控!看着小屁孩们得意忘形、无所畏惧的样子, 我真正有一种身心俱疲的无奈!算了, 头疼, 嗓子疼, 唉!

虽然已经从教二十几个年头了, 可是每每面对具体问题时, 我仍然会不自觉地慌乱, 总想找寻到一个心灵的支柱。而读书便成为我最迫切想要做的事情。因为读书能够让我最快捷地汲取到力量而又不露怯。开学初我便开始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这本书我在第一次任教一年级的时候便读过了, 当时我还是个稚嫩的新教师,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力量。所以, 当我再次成为一年级的老师时, 我依然需要捧起这本书, 再次从中汲取力量。书的作者是一名扎根一线的老师, 她用日志的形式记录下了平凡而又真实的点点滴滴, 这些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总是有迹可循的, 而她那些处事的思想与方法又总能给我以启示, 让我遇到事情时不再着急上火, 而是像她所说的一样心平气和了。开学至今, 我一直坚持着用音乐“静化”孩子的心灵, 帮助孩子们感受聆听的美妙, 效果还不错, 孩子们已经形成了听见音乐就不说话的习惯。

美好的误会

是奖励?是惩罚?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感谢孩子们用他们的纯真成就了我的心平气和。

那是前几天的一个课间。“老师, 老师, 小丽带糖来吃了。”小瑞一脸义正词严。语音刚落, 就围拢过来几个孩子, 七嘴八舌地附和着。我昨天刚在晨会课上强调不准带零食到学校来吃, 真是明知故犯!今天得狠狠批评批评她。于是, 当着所有孩子的面, 我把小丽拉到身边, 严肃地问:“老师昨天早上刚说过, 能不能带零食到学校来吃呀?”小丽立刻低下了头, 低声回答:“不能。”“知道不能还带呀?”我故意提高声音说, “如果下次要带, 就带四十六份, 让班上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份。”抛下这句话后我就转身离开了, 心想:这下该不会有孩子带了吧, 谁会愿意把好吃的分给别人呀!想到这, 心里不禁为自己的这招“欲擒故纵”自鸣得意了。

可是第二天, 又有孩子到我这儿来告状了:“黄老师, 小欣犯规了, 她带妙脆角来吃了。”这还了得, 简直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了!我立刻快步走到教室, 大声质问小欣:“你为什么又带零食来吃了……”还没等我把话说完, 小欣便迫不及待地辩解道:“老师, 不是我一个人吃的, 我要和小朋友们分享的, 一大袋呢。”听她这么一说, 我猛然间想起了昨天在孩子们面前的那一番“激昂陈词”……内心一阵惭愧, 惭愧于我的自作聪明在孩子的纯真面前显得是那么的粗暴, 自己简直就是《小红帽》里的狼外婆!注视着小欣明亮清澈的双眸, 内心不禁一阵感动, 似乎蒙蔽在心灵上的尘埃被涤净了!其实想想, 儿子小时候不也乐滋滋地带了好些薯片到幼儿园跟小朋友们分享吗?这就是孩子, 他们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我决定好好保护这份童真, 不再只是简单地制止, 而是将“惩罚”转变成“奖励”。于是, 我乘机追问小欣:“那你打算怎么分享呢?”“我也不知道, 要不老师帮我分吧。”“不, 你自己分享给大家, 老师给你个建议:放学排队时, 再分享行吗?”小欣使劲点点头, 兴高采烈地到班级去宣布了。放学排队时, 随着体育委员几声哨音落地, 孩子们第一时间整齐安静地站好了, 小欣呢, 一边发着妙脆角, 一边还要求着:“谁站得最好, 就给谁吃。”呵呵, 这孩子, 俨然一个小老师的派头, 还把分享零食变成了一种奖励。孩子真是创意无限啊!

接下来的几天, 每天都有孩子带零食来, 还不忘告诉我:“老师, 我要分享给排队最整齐的小朋友。”“老师, 我要分享给打扫卫生干净的小朋友。”……孩子们, 你们就是天使!

看着孩子们这样的“大气”, 我这当老师的是不是也该“意思意思”呢?跟他们一样, 买些零食分享?那我们一 (1) 班岂不成“吃货班”啦!得多想点奖励的花样, 牢牢地吸引住我的孩子们。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很火的综艺节目《一年级》里有一期说到了很多学校奖励一年级孩子的方法, 我决定借鉴过来, 再结合我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说干就干!我在班级后面的黑板报上辟出一块空间, 设立了一个“兑奖区”, 先期设计了十项奖励, 例如, 第一项:获得十个笑脸, 可以获得一次在黑板上涂鸦的机会……第三项:获得十个笑脸, 可以当一个星期的园丁, 浇灌教室里的花草……到今天为止, 我们班有孩子兑换了聆听《虫儿飞》的机会, 有孩子兑换了开电脑的机会……这样的奖励, 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 让孩子们“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奖励其实是对孩子的另一种培养, 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分享精神, 培养他们为别人服务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奖励机制可以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可以一直沿用下去, 成为一种班级文化。哈哈, 我这个老师又开始自鸣得意了。

篇9:我的成长故事

“闯祸”记

从上幼儿园起,我就被老师认定是个不安静的女孩子。从小大大咧咧,爱跟男孩子玩儿,爱在课堂上讲话。因为讲废话,老师已经多次找过爸爸妈妈谈话。我的大名也经常被班长记在黑板上,结果可想而知,老师一来,一场“暴风雨”就会来临……

这样的“暴风雨”每下一次,我就会收敛好几天。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真正改掉这个坏毛病是在四年级的时候,那天,妈妈看见“旧病”重犯的我脸色铁青,她狠狠瞪了我半天才说了一句话:“下次再这样,我把你的嘴缝起来!”说完她转身就走了。从此以后,我就很少在课堂上讲废话了,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竞选”记

上周星期五,班主任陈老师郑重宣布:下星期一竞选班干部。当老师问哪些同学想参加时,哇!呼啦啦站起来15个准备竞选班长的同学,竞争对手可真不少!我要认真准备准备,一定要成功。

放假在家,我就开始准备我的演讲稿了。爸爸妈妈也帮我出谋划策,更使我信心倍增。

星期一的早上,我胸有成竹地来到教室。竞选开始了,大家按顺序上台演讲。坐在座位上,我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要沉住气!我暗暗给自己打气。轮到我了,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我热情洋溢的演讲,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接着,同学们进行第一轮投票,选出班长,不一会儿,计票工作结束,老师宣布结果:班长由吴露露同学担任。我呆呆地坐在座位上,眼泪很不争气地直往下流。第二轮计票什么时候结束的,我都不知道,直到同桌告诉我,老师刚刚宣布,大家推荐我当音乐课代表,我才如梦初醒……

回家后,我告诉妈妈竞选的经过,这次,她没有表现出“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反而安慰我说:“这次竞选,你表现得很出色,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妈妈的话真贴心,我相信自己会更坚强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篇10:我的成长故事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成长故事,也许我们所经历的成长历程不尽相同,但却有着同样的感动与感悟,其中发生在三年级的一件小事总是让我难以忘怀。事情的经过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次感冒,但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师对我的关怀。

还记得在那个炎热的夏天,窗外洒满了阳光与清脆的蝉鸣,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讲台上数学老师精彩的讲课,突然,我感觉到头有些晕,看着全身心都投入在课堂中的老师与同学们,我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本以为要这么一直撑到下课,但细心的老师发现了我的病状,马上送我去了医务室,并去量了体温,竟然高达39℃,老师立即给我妈妈打了电话,可是我妈妈工作很忙,于是老师便让我在医务室休息。中午,老师亲自帮我把午饭端到了医务室,还为我在校外的餐馆买了一份鸡汤,吃完后,我一边睡觉一边挂吊瓶,身体也慢慢舒服了,后来老师亲自送我回家。

第二天,我从家里坐车来到了学校,刚到教室门口就遇见了老师。老师关切地问我感冒是否好了,我十分感激老师对我的关心,他牵着我的手,把我领进了教室,此时,我感到一阵暖流进入了我的身体。

篇11:我的成长故事

去年的某个月,我得了“漫画迷症”。一到姥姥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看起姐姐的《漫画party》。

每次看漫画时候,我脑袋里就会浮现出一个念头:漫画里的世界真是太神奇了,那里的里生活无忧无虑,想法千奇百怪,许多不可思议的事都能发生。我也有要画漫画的冲动,我要把自己那些千奇百怪的想法画进自己的漫画里。说画就画,书名就叫《搞笑火柴人》。现在《搞笑火柴人1》已经被我画完了。有一次去姥姥家,姥姥对我说:“你画的那本小人书还挺好,挺逗乐。”听了姥姥的夸奖,我的信心更足了。

不过第二就不太好画了。因为这件事让同学们知道了,一会儿你想看,一会儿她想看,有的还问:“下一集画什么呀?”尤其是王加甜,又是打分,又是催稿,看到大家这么感兴趣,我的劲头更足了!画漫画让我感觉每一天都过得很快乐;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给家人、朋友带来了很多欢乐。

篇12:我的成长故事

现在是六年级了,我兴奋地踏入校园,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一定要从第一天开始认真听课。我走着想着。我们换了一个男数学老师,我惊奇不已。心想:他一定教的很好吧,第一次碰上男老师,我很激动,想学好的动力也越来越大了。

开学的第三个星期,我一年一度的生日来临了,毕竟是小学的最后一年,我要和同学们一起过生日,还差四五天呢,我就开始请同学了。我和妈妈还做了一些准备,这天终于到了。可是有好几个同学没来,这让我非常失望,兴致也随之减少了一半,令我没想到的是,今天的我非常开心,我和闫千钧互相喷喷雪,一人喷了两瓶还不够,胡玮成了被“欺负”的对象,我们打得热火朝天。下午,还去看了科幻大片,《盗梦空间》,这真是“赛翁失马,焉知非福”呀。

最令人高兴的还是我们去了上海世博会,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了解了很多国家的文化,很开心!

当然,,我也会有一些不顺心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负担也越来越重,数学成了个大问题,成绩总是不太好,不过,没关系,努力就好了。

篇13:故事启迪成长

面对学生的不同表现, 笔者认为, 一味说教的方式换来的只是一时的进步, 但终究好不了几天。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自觉自愿地爱上阅读与思考呢?思索再三, 笔者决定借用故事的魅力。课始, 笔者故作神秘地说“:孩子们, 今天送你们两个成功的法宝, 谁想要?”大家面面相觑, 相视一笑“。别急, 先来听故事。”一听说讲故事, 学生立马调整坐姿, 竖起耳朵洗耳恭听“。孩子们, 雄鹰飞到金字塔的顶端只要一瞬间, 而蜗牛爬到金字塔的顶端需要几年。同样一件事, 同样一个目标, 瞬间完成的是天才, 通过点滴努力实现的是地才。你认为自己是天才, 还是地才?”学生都很谦卑, 都认为自己是地才。无形中, 与地才相伴的“努力”二字悄悄渗进学生心中。

于是, 笔者又讲起《阿甘正传》中阿甘的生命轨迹“:阿甘是个笨人, 是一个傻人, 却成了人们心目中最成功的人。他因为被同学欺负不得不拼命奔跑, 结果成了跑得最快的橄榄球队员;他傻得连自己的命都不要去抢救战友, 结果成了民族英雄;他一心练习乒乓球废寝忘食, 结果成了世界冠军;他努力捕虾一无所获, 但绝不放弃, 结果成了最著名的捕虾大王。今天我要送你们的成功法宝就在阿甘身上, 你发现了吗?小组内讨论一下。”此时, 每个学生都显得无比激动, 阿甘的成功和努力触动了他们的敏感神经, 安静的教室瞬间沸腾起来。阿甘原先的傻和笨让他们产生优越感, 而阿甘的转变带给学生的是成功的体验, 所以, 这个故事让每个学生都津津乐道地回味了一番。

几分钟后, 学生陆续举手。此时, 小手如林的场面让笔者看到内心期待的美好画面, 忙“咔嚓”一声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学生甲若有所思地说“:我想起了一个成语‘笨鸟先飞’, 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天资, 但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不断完善自己。努力和坚持是成功的法宝。”全场响起了掌声, 学生乙优雅地站起来“:我来补充, 我发现阿甘的每次成功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我们奋斗前一定要明确自己从哪儿出发, 要走到哪里, 这样就会找到成功的最佳捷径。”经过学生们的讨论和总结, 大家认为成功取决于两样东西:一是目标, 二是专心的坚持。

“那么, 升入六年级的你们有什么目标呢?你又准备如何去坚持呢?让我们把目标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时刻勉励自己不断前行。”学生们闻言, 立刻埋下头沙沙地写起来, 每个人都认真制订了一份目标书, 贴在天天见面的日记本上。而笔者随机给几个写得快的学生拍了几张照。

接近下课的几分钟, 笔者把之前的照片和课上的照片在轻音乐的伴奏下用投影仪播放出来, 学生看着上课发言、作业书写时的鲜明对比, 有的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有的抿嘴一笑, 还有的似乎下定决心, 每天都要做最好的自己。

篇14:“我的成长故事”征文

从策划到销售:从1500到3000

小孟2007年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给一家鞋业批发商当策划。私企的策划就是打杂,月工资1300元,转正后1500元。她没有多少经验,有一份工作已经满足,为了省钱和3个不认识的姑娘合租在城中村一个破旧的单间配套,每天步行半小时上下班,虽然辛苦,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批发商的人员架构很简单,一共就市场、策划、销售、行政四个部门,经理都是老板亲戚,经常操着方言咋咋呼呼、指手画脚,办公室里一片死寂,只有经理们肆无忌惮的笑声在循环立体声地播放。

上班第一个月就有重要的活,公司要出一本内刊,策划部其他人都不做声——设计内刊是产生不了效益的活,只有苦劳没有功劳,见没人响应,小孟自告奋勇接了下来。老板没说什么,内刊只是讨好员工一个低成本途径,最适合小孟这种新人了。

内刊不好做,通知发下去并没有多少人响应,策划部其他同事都忙着做门店装修。她把电话打烂,没日没夜做设计、催稿子,又当爹又当妈。每当销售部同事嚣张地打电话给客户时,她都有点寂寞,她也想当公司的骨干精英,而不是这么个边缘角色,就算当上销售又怎么样呢?家族企业的老板会重用外人吗?

20天后,内刊做出来了,排版活泼,员工互动多,这是小孟自学成才史上的最佳案例,也是公司内刊中最成功的一期。小孟让老板刮目相看,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能把活做得这么漂亮还不让他操心,他很满意,却也没有加薪的打算,在他心中,一个文员就值1500元。

几天后,一家之前面试过的快消外企问小孟是否愿意接受外派,去一个陌生城市做销售代表,工资比现在高一倍。她几乎没有犹豫,果断提出了辞职。在这样的私人家族企业,外人不但永远无法提升,员工价值也被踩到脚底。当大部分女生都在为一个文员岗位挤破头皮的时候,她更愿意在年轻的时候多受一点罪,别在30岁的时候抱怨工资太低,只因为20岁的自己并没有努力到哪里去。

心得: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是没有努力,你或许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从第三方销售到正式编制:从3000到6000

进入快消行业前,小孟并不知道这个圈子有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职位名称是“第三方销售人员”,这群人虽然和正式销售代表干一样的活,做一样的事情,但身份就是劳务派遣,工资和正式人员相差2~3倍之多。为什么有些人只能是第三方,而有些人可以是正式人员呢?学历恐怕是最大的差别,外企热衷到重点院校招收培训生,号称嫡出。培训生享受正式待遇和良好培訓,一般以管理KA为主,未来的职业道路就是KA代表、KA经理、大区经理或调至总部担任其他部门负责人,而社会招聘人员只能自认时机不对,待遇差也无从争取,一般负责流通渠道,和经销商一起办公,在公司属于被忽略的一群人,小孟就是广大的第三方销售代表中的一员,简称DSR。

DSR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虽然不用打卡,一切全靠自觉,但流程之多,专业术语之多,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同学还是很难应付的,除了每天勤快地跑业务之外,不懂的地方只能电话“骚扰”,她把所有时间都泡在业务上,有一次晚上9点给同事打电话,对方很诚恳地告诉她:“下班后的私人时间不希望接到工作电话。我很佩服你,你是我见过最努力的业务,虽然你并不聪明。”

是的,小孟并不聪明,她以劳务派遣的身份加入这个公司时,她甚至还不知道什么是劳务派遣,W城没有一个经销商,全部是异地供货,为了方便市场操作,经销商在当地找了个仓库,仓库旁边留了一张床给她,从此她是业务、财务兼仓管,干三个人的活,拿一个人的工资,残损、财务都要拿她是问,没有一个老业务愿意来,原本不是合规的操作,只有傻傻的门外汉小孟点头了。后来的小孟倒是感激起这段经历,在这段单纯的工作时光中,她学习到最全面的快消知识,既要管KA,也要管流通,销售压力大时她还要自己开分销商和特殊渠道,自己招促销,自己做培训,远离总部和办事处复杂的人事关系,反而让小孟专注于这份工作,成长突飞猛进。

不是没有想过跳槽,每当她半夜从卖场盘点回仓库时,每当她受够采购的无理取闹时,她都想到跳槽,但跳槽不是解决眼前困境的唯一方法,除非她想转行,否则必须坚持下去,对于新人而言,坚持是最可贵的品质。

前一年几乎是小孟摸索着入门的阶段,索性凭借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小孟开发了新经销商,几乎天天泡在卖场里,回款和零售提升都超过100%。老板很器重她,多给了两个城市给她代管,作为DSR的她没有任何出差补助,所幸新城市有老同学,她简单打了个地铺就死皮赖脸地住下了。一个同事提示她可以找老板报销异地补贴,她竟不知道还有这种好事,然而老板以小孟是第三方人员拒绝了。这是小孟遭受的第一次打击,为什么别人出差可以住酒店,报差旅费,她一个月才拿3000块钱工资就要自己倒贴差旅费?如果只是学历的差别她就更加无法接受,销售本来就是以业绩论英雄,学历再好业绩不行又有什么用?小孟傻了,只好宽慰自己把困难当作学费,除了努力并无他法。

一分耕耘,一分回报。两年后,表现出色的小孟创造了公司第一个从劳务派遣转为正式编制的先例,工资翻倍,老板对她的评价是:作为一个驻外业务员,小孟最大的优点就是自觉和责任感,她的结果很漂亮,但过程值得每个新人学习。

2009年,中国零售行业进入高速增长后的瓶颈期,很多人跳槽,很多人被辞职,留下来的小孟已经被委以重任,开始掌管一片城市群。有猎头开始频频给她电话,公司是业内著名的“黄埔军校”,历任被挖走的资深前辈都有不错的发展,但两年的工作经验算不上什么厉害筹码,即使跳槽,她仍旧是一个拿6000块钱的销售代表,对于新人而言,忍耐和积累是必须的。她看过很多同事一直在跳槽,却一直在基层的岗位混生活,那不是她想要的。小孟并没有确切的职场目标,她只是渴望像老板一样运筹帷幄,有车有房,可以随时打飞的周游列国,虚荣有时是职场菜鸟最真实的原动力。

心得:对于职场新人而言,在自己羽翼还未丰满时,跳槽是最差的选择,因为你会遭受更多的不公平,不如咬牙坚持,找到自己的职场榜样,不断地充实自己,当大潮退去,才会知道谁在裸泳,而你会因为坚持收获更多。

跳槽:从6000到12000

原本以为2009年已经够惨,2010年居然雪上加霜,零售业的不景气导致人员更迭更加频繁,终于小孟的职场榜样也走了。走之前大家开了欢送会,小孟还没有学会笑看离别,尤其是看到新老板时,她甚至想立刻辞职,以表忠心。

偶像就是偶像,他依旧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笑声爽朗,谈笑间,往事灰飞烟灭。老板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也曾经是菜鸟,总觉得离别很难过,殊不知跳槽是一个更好的开始,而我们也因为不是同事反而变成好朋友。别把工作当成一切,职场就是职场,生活远远高过工作。”一个拥抱后,小孟和她的老板成了真正的朋友。

老板离职后的一年中,小孟一边工作一边等待更好的机会出现。现有公司让她受益无穷,她却没有上升的空间了,1年5%的加薪甚至赶不上CPI的增长。新老板已经到位,职位已经饱和,她不可能一直是销售代表,所以当G公司的橄榄枝伸来,底薪奖金累计增加200%,Title变成销售主任,她毫无犹豫地同意了。

HR找她谈话时,她想起三年前她意气用事的幻想:如果有一天HR问为什么离开公司,她一定会报复性地告诉他/她:因为姐受够了不公平!

现在的她当然不会这么做,一时的泄愤很幼稚,伤不到别人还害了自己。几年前她以为工作就是恋爱,太用力太急切,得不到回报就灰心丧气。从老板身上,她明白工作其实就是等价交换,公司给了毕业生小孟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报酬,作为一个职业打工者,她回报了她的青春和智慧,没有留下任何烂账、呆账、糊涂账,新人接手马上上手,她走得同样潇洒。过去的一切不公平都成了小孟人生的财富,评价前公司时,她真诚地告诉新人和HR:这是我人生遇见最好的公司,但身体有恙,不得不离开。

26岁这年,小孟年薪15万。很夸张吗?说实话,这是小孟都预料不到的,她不敢称自己为成功人士,因为漫长的未来还有很多的变数,保持新人的心态,用当初最热血的自己去面对一切,在最艰难的时刻坚持下去,第二天或许就会很美好。

(编辑:袁航 market@vip.sina.com)

上一篇:原创精品教案 杜甫诗五首下一篇:第一轮复习 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