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我们最在意的人生结局

2024-08-16

励志文章:我们最在意的人生结局(精选5篇)

篇1:励志文章:我们最在意的人生结局

励志文章1:你真的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我曾经真的很害怕有人不喜欢我。

年幼的时候,我主动承担班级里中午吃完饭洗碗的工作,然后一个一个帮他们放在名字对应的位置;我会帮每一个同学擦完桌子,然后再离开教室;在一起合影的时候,看到边上没有入镜大哭的同学,就主动让出空位,还笑着和老师说:没关系,我不拍也无妨。

我并不计较每一次评优的时候,最后都落选,我好像更介意的是,老师和同学能不能喜欢我。

我会拿着那个没有洗干净的碗,帮同学再洗一遍,说一声抱歉;擦得不干净的桌子,就再擦一遍;同学嫌我站在旁边挡住了他们拍摄的光,我就走得远一些。

我真的不介意,只要他们高兴就好。

一直到某个儿童节,班里分奖品,分到我的时候,正好是一个铅笔盒,可老师却给我换了一根铅笔,顺带着和另一个老师说:没事,她不会闹的。

我就这样目送着自己喜欢的铅笔盒走到了另一个同学的手中,却还笑着应付老师投来的不屑的笑容。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做一个想让所有人喜欢的孩子,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我承认这件事对我的改变是巨大的。父母从小教育我的“只要努力,最终会让所有人都喜欢你”的谎言,突然像破碎的琉璃,在我面前洒了一地,洒掉的还有我对于付出与获得的幻想。

然后,我终于明白,所有的周全只是让自己成为了一个软弱无能的人,自己苦心经营的期待最后落成了别人眼中永远的无所谓。而事实上,他们喜欢的只是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从来不是你本身。

我该庆幸,自己幼年做的傻事,提早经历了这一切,所有需要痛悟出的道理,或许真的越早经历越好。

前些日子,有一个旧友在平台后面给我留言。他的大意是:你不要总是写一些朋友的故事,写生活的琐事,你写点历史人物可不可以,你讲点国家大事可不可以,你发表点有价值的评论可不可以!他结尾说的一句话是:你这样的人,注定只是一个平凡人,注定一生没成就,写点文字混饭吃,谈点风月装格调。

我惊讶于他如何找到我,事实上,他告诉我他的名字的时候,我几乎想不起他的模样,只记得好像是一头的卷毛,年少的时候,路过我的身边也是侧目。对了,以前小时候,他还喜欢抢我的作文书,然后碰到喜欢的那一页就撕走。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他的话,一点都没觉得生气。

这些年里,遇到了两件事,让我觉得,许多时候你以为的十全十美,并不是别人眼中的完美无缺的。

第一件事是来自于我的一个朋友。她是属于那种永远不会说“不”的人。她大学的时候,和我离得很近。然后我每天就看到她帮班上的同学拎热水壶,带便当,买夜宵,寝室同学在外打工,她就帮他们查好资料,有时还代为作业。她成为了那个“有求必应”的人。我觉得她俨然就是年幼时的我的翻版。可是,我不敢告诉她。因为许多时候,真相不是只有一个,或许她比我幸运。结果是,在班级评选优秀毕业生的时候,她只得了一票,而那一票也是她自己写给自己的。

第二件事是,我工作之后的一点小小心得。那就是,你眼前所看到的这个你以为什么都好的人,总会被别人吐出许多的缺点,你可以认为他们是带有情绪化的,但你发现,任何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都是可以挑出任何一个人的不是的。

这样,就更加坚定了我的:我的生活只给喜欢我的人看,而我的文字也只给欣赏我的人读。

在一个足够幸运的时代,俨然已经能够与自己的读者最近距离的沟通想法,又哪有时间去理会他所说的一切。

而我,碌碌无为也好,一事无成也罢,是我今天所有选择的结果。走自己想走的路,读自己想读的书,看自己想看的风景,人生能够成功是幸运,不能成功也是正常,活得泰然而舒心,就足够好。

我给他的回复是:如果你不喜欢我,真的可以取消关注。

于我的私心,生命这袭华美的袍,我是绝对不允许它沾满任何不相干的虱子。

我真的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我。

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

拿我年少时候学画来说,我有幸接触了一些西方画派的笔墨,我发现每一个画派都有它自己的天性,而每一个画派都有它喜欢的群体。喜欢人文主义、对现实更有期待的人,会对威尼斯画派更加动情;而喜好色觉的人对喷薄而出的印象画派就欲罢不能了;如果天生爱想象,那么会喜欢抽象画派多一点。

每一个人对每一种事物的感觉是不同的,你不必太寻着所有人的喜好走。你首先关心的该是你自己的喜欢,其次是你喜欢人的喜欢,至于其他,一切随缘就好。就像村上春树所说的一样: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怎么也长久不了。

那么由此,你也不会活得太辛苦。

我昨天再读张爱玲的《流言》,里面有一段话是: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颠的绿叶。

我很喜欢这段话,因为,你发现,在千丝万缕的日子里,要让最多自己喜欢的一切来到身边,那么至于别人到底是不是喜欢你,你会发现好像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六尺之下》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是:像你们这个年纪都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是因为你们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了自己而不懈努力,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眼中最好的自己。

励志文章2:人生不是百米跑,别太在乎起跑线

01

前几日,导师六十大寿,师兄弟们前来祝寿,加上我正好十人,凑成一桌。席间,大家先是互道寒暄,彼此了解一下工作情况,接着又聊到了家庭和孩子。

最长的师兄Z大我八届,现在已经是一个设计院的副院长了。按理说,日子应该过得挺潇洒的。可是他一脸愁容,说日子难过。我们不解。

他解释道,他小孩快六岁了,马上要升小学,为了能让他读上条件很好的学校,年前他一狠心,在那所小学附近的楼盘买了套价格颇贵的房子。其实他和老婆的工作单位都离他现在住的小区比较近,但是为了孩子,不得不舍近求远。

后来,我们才知道,Z师兄在他小孩读幼儿园期间,也没少花钱,那所幼儿园光学费就是三万起。我们问,何必要这样,小区里的幼儿园按理说应该足够了。Z师兄叹了口气道:“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

这时,沉默了许久的A师兄突然开口道:“人这一辈子,又不是百米冲刺,起跑线哪那么重要?路长着呢。”

02

A师兄出生在一个十分偏远的小山村,据说现在出入那里也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他家祖上N代务农,终年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这样一个贫困又相对闭塞的村子里,谁都没有想过会有一个大学生横空出世。

A师兄说,他直到来长沙读大学时才知道,原来还有上幼儿园这一说。在他们那儿,顶多就是读一年学前班,就直升一年级,而且那学前班也是可上可不上的。在城里小孩子上幼儿园,接受双语教育或者特长培训的时候,他们还在那儿玩泥巴堆石子呢。

他的小学老师是个“全才”,从一年级将他们一直带到六年级,并且兼任所有课程的任课老师。不过说所有,其实也只有四门课,语文、数学、自然和思想品德。所以在他们读小学的时候,从来不会将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分得这么清楚,他们只有一个统称,就是班主任。

后来,到了镇上初中的时候,由于他从来没学过英语,所以第一次英语考试考得一塌糊涂。他说,那是他第一次因为学习上的事情大哭了一场。

后来,他像开了挂似的,吃饭的时候在学英语,睡前在读英语,就连上个厕所也在默记单词。那时候也没有所谓的课外辅导书,所有的学习全凭那本教材,到最后,A师兄说他几乎可以将整本书背下来。

从此,A师兄一路高歌猛进,在初中、高中这六年里,他在学校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高考后,他考入了当时所在大学最好的专业,土木工程。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他一如既往地努力着,毕业后,去了一家还不错的施工单位,最近听说,他马上要升任总工的职位。

A师兄说,有时候,他老爹喝了酒,就会拉着他感慨:“要是你生在一个有钱的人家,让你读书的条件好一点,你肯定能进清华,现在的生活也就更好咯。”

每每这时,A师兄就会笑着说:“那谁知道呢,搞不好,就光图享受去了,考不考得上大学还是个问题了。”

是啊,出身富贵,不见得就一定能成功,同样,出身贫寒,也不会注定一败涂地。是英雄,就不惧自己的出身,努力了,坚持了,上天总会给予相应的馈赠,一切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03

偶尔听到有人抱怨:“我家里就这个条件,要钱没钱,要关系没关系,我能怎么办?”可是,谁说家庭条件不好,输在了起跑线上,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一路输下去?遇到不顺和失败,就将所有的原因都归结于家庭背景?

别那么天真好么?都是成年人了,要知道,起跑线输了,从来都不是中途不能发力的借口,要是自甘堕落,甭管起跑线多么靠前,亦是枉然。

人的一生最终还是得自己走完的,靠强大的父母是能走得相对轻松一些,但同时也会在轻松中失去一些个人成长中重要的能力。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会,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的,在艰难的时刻,父母可以帮你一把,但不能时时都指望着父母,我们想要的,最终还是必须由自己去争取。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到底谁用得最多?其实细细一想,无非两个行业,房地产和培训机构。再细细一想,感觉所有的原因就不言而喻了。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可能所有的选手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也不见得站在最前面的,就一定能赢得比赛。

我们选择不了出身,也选择不了阻碍在我们前进路上的现实困境。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前进的方式,是跑?是走?是爬?还是原地不动?但不管怎样,请不要随意对自己说,我的人生就到这里了。

人生就像是一场远行,或许我们前半段的道路泥泞不堪,但也请风雨兼程。相比于那些顺风顺水的人,我们无非是走得累些。最多是在登上顶峰之后,我们精疲力竭,但我们确信看到了世间最美的风景。

励志文章3:去接近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我敢打赌说,不管你现在到了什么年龄,居住在哪个城市,有一份怎样的工作,是住在洋房里还是地下室,是每晚吃山珍海味或是咸菜泡饭,你身边经常接触的人群中一定会被分成这样两类人,一类是每次见面或聊天都是“老样子”的那类人,和你说自己沉闷的生活,乏味的伴侣,甚至没什么前途的工作,那神情里似乎没有什么关于未来的惊喜,让你忽然想起几年来你们的聊天都是这样消极的语气;而你身边的另一类人,是每次见面都有新鲜事分享的男人或女人,他们不一定是你最要好的朋友,或许你们还在某些问题和价值观上还有过严重的分歧,可是这场聊天却充满希望,信息量极大,他用欢快的语气和你叙述生活里不断发生的新鲜事,让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中也有什么地方值得改变或者尝试。在他们的身上,有什么东西在深深地吸引着你,以致于就算是十分钟的聊天,都能赋予你更广阔的思索。

我把第一种人称为消极型朋友,第二种人称为积极型朋友。

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这番论断,大可以打开聊天工具,群发一条信息“你最近在做什么?”我敢说,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这样回答你,“我能干什么,还是那样呗”,而有一部分人,会这样告诉你,“我最近在读xx的书!”“我这个月报了个学习班,想利用一下下班后的时间。”“我锻炼身体呢,刚跑完了五公里。”“我计划两年内去巴塞罗那旅行,正在做攻略,你想不想和我一起去?”

如果你选择和第一类朋友聊下去,我猜想你们聊天的内容大致会包括“无法上涨的工资”“买不起的房子”“永远在反对着自己的父母”,偶尔他/她会说到“我的女/男朋友实在不理解我”或者“我明明努力为何生活依旧没有半点起色!”你大概会附和着,继而想到自己悲催的人生,也有着几分相似的不容易;如果你选择和第二种朋友聊下去,你大概会发现他/她的生活仿若是一出传奇,明明是每个人都公平享用着24小时的每一天,他/她却有时间用来跑步读书看电影,你们会聊到毛姆的一本书,莱昂纳多的新电影,公司旁边新开的健身房或是令人心驰神往的旅行圣地。他/她似乎什么都知道一点,可以告诉刚刚发生的国际新闻,也可以推荐给你品味优雅的咖啡屋,甚至连朋友圈最热门的那条鸡汤也能说上几句,这让你惊奇他/她头脑中可以消化的信息量,而我想当你们结束这番话的同时,你也大概会在心里激起这样的想法,“要不然今天下班去那个新开的健身房跑步吧!”“要不要把他/她介绍的书买一本?”“我一定要加油啦!”

如果你真得开始了什么实际的行动,在下班后去实践那个第二类朋友所带给你的启发,那恭喜你,你成功地吸收了一个积极型朋友所带来的正能量,而如果你选择和第一个朋友把沉重的话题聊下去,我不确定你会不会成为那个“突然间受到鼓舞开始加倍努力”的那个人。

我有过此两类型的朋友,平心而论,我无法对他们进行品格上的鉴定,大家都是善良可爱的姑娘和小伙子,即便是“消极型朋友”,他们也有着自己充满光芒的那一面。但是从能量的角度上来讲,我从一个“积极型朋友”身上接收的正能量,永远比“消极型朋友”多得多。尤其是在出国最初,经历了浮萍一般的日子,身边来来去去总是会出现不同性格的朋友们,这也让我真切地感悟到处于一个“消极”环境和“积极”环境,对于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巨大区别。

我曾经有过一段比较颓废的日子,不知道人生的目标在哪里,心里明明知道“应该去努力”,却不知道要从什么事情上开始。那个时候身边几个经常接触的朋友,大家生活上的状态也差不多——和我一同租房的小伙子,他常常逃了课,在屋子里没日没夜地打游戏,泡面和零食的盒子堆了一桌子,从门缝里都能闻到腐坏的气息;和我一起打工的女孩子,大概受尽了作为社会底层劳力的卑微地位,每每看见穿着昂贵套裙的客人,总是说着“我为什么不是富二代”的丧气话;一起读书的几个同学,把平日课堂用来睡觉聊天,在交作业前草草地在网上抄一份,考试前连夜准备缩印版的复习资料,再想尽若干办法带进考场里。那时的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就是一个无底的泥潭,我没有钱,没有绿卡,没有男朋友,也没有一个令我期待的未来。我觉得有那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让我担忧或者烦恼,我常常问自己“你人生的寄托在哪里”,无聊害得我无法生出一丁点奋斗的意志。而我们这些充满了消极力量的人,像是在共同经历着可怕的传染病,无法抗拒又无时无刻地,互相残害着彼此的希望。

我后来偶然认识了一个姑娘,她是朋友的朋友,是永远走在路上的旅行者,我们因此只有过几面之缘,并没有机会成为长久的朋友,但是就在这些短暂的相遇中,我却从她身上学到了很重要的一课。我现在想起这个姑娘,她的模样已经模糊,可是脑子里却会闪现这样的印象,她全身总是充满斗志,似乎永远都是忙着的状态,单身,生活的密度却极高。每次见面,她总是会带来一些不可思议的新鲜事,比如——“我上周去蹦极了!”“你知不知道The Bucket List这部电影?我最近也在做bucket list!”“我找到一份在面包房的工作,很辛苦但是结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哦!”“我发现了一本好书,你要不要看?”客观来讲,一个普通旅行者的生活绝不富裕,她和我一样没有钱没有绿卡没有男朋友,可我觉得她的生活充满意义,比我的日子富庶了不只一点点。她教会我用一种更开阔的视野去面对人生,让我意识到,我是如此年轻又如此幸运,人生有那么多的事情可以做,鸡毛蒜皮并不足以成为我的全世界。

我从很多“积极型朋友”的身上吸收过相似的正能量,比如,我和喜爱健身的朋友相约跑步,向爱好读书的朋友请教书单,听热衷旅行的朋友讲如何能够用工薪阶层的工资每年旅行一次……拜这些“积极型朋友“所赐,我的生活也因为她们发生了一些重大的改变,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不幸不值得成为我放弃全世界的理由。我从那些积极的朋友那里,了解到健身房在哪里,哪些杂志好看又有意义,我该如何为一场旅行做准备……我的世界,好像一直隐藏着一扇门,因为她们的到来,我得以拉开这扇门看到更壮阔的风景。

如果抽出这两段时光,你会看到我迥然不同的样子,前一段时光里的我,一副萎靡不振万念俱灰的模样,后一段时光里的我,还在承受着一样的苦难,可是却总是觉得什么都充满着希望。现在的自己,可以做到每天跑步五公里,休息的时候每天看一本书,自己创建生意学习一切需要的知识,假期时开着房车去海边安营扎寨……这并不是我一个人凭空生长出的正能量,这是从很多“积极型朋友”身上吸收到的最宝贵的财富。生活带给我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与一些总是在“抱怨生活不公平”“无所事事”的朋友在一起,这和与一些“相信努力就会带来公平”“生活里总是充满着未知”的朋友在一起,两者所带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甚至连同爱情,也可以因为和不同的人在一起,生长出“两个人一同颓废”或是“两个人一同成长”的姿态。

我听过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一个人平时花最多时间在一起的5个人的平均水平,就代表了这个人。”我从不会怀疑一个人的进步与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关联,也无法想象,如果不受着周围这些正能量的牵引,我到底会变成怎样一个人。

从心理学上讲,人是群居动物,容易接受周围人和环境的暗示。我至今觉得,人进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接近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人,而更好的事情,是成为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去改变去吸引更多需要这种力量的人。

我愿你成为这样一个人。

励志文章4:你人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最近忙得昏天黑地,处理完一大堆的文件后,点开聊天工具,才发现,一天前,雪宜给我发了条信息还没有回复。

“最近你是不是很忙呀?总看你不在线。”

“最近忙得脚不沾地,看,你昨天发的信息,我现在才有空回。昨晚又通宵了,一会儿早点下班。”我回复她的信息。

“一直想找你聊聊,最近一直好迷茫,你说,我要不要换个部门啊?据说新的部门,都是特别辛苦的,他们都加班到十一二点,要是换一个新部门,又特别累,那还不如不换了;可是现在的部门,一点意思都没有,那么点事情,做来做去,都是实操性的,一点高度都没有,又学不到东西。怎么办,我好纠结啊!”

看着她打出来的一长串字,我的内心咯噔一下,这又是一个不安于现状,内心躁动不安,又担心未知未来的可怕,不敢尝试,蠢蠢欲动的纠结者。

回家打开邮件,学弟最新的一封邮件,显示是一个小时以前,我刚下班那会儿发过来。

“姐,今天好多同学出去校招面试了,好多人回来说有些企业还不错,竞争激烈,而且研究生的就业率,其实也没想象那么好,我要不要先去跑一跑校招招聘会?还是先准备着考试?好纠结啊,现在。感觉每天看书,都看不进去,要是明年考不上,我又没有去参加校园招聘,最佳的找工作的时期就这么过去了,到时候会不会找不到好工作?”

他的状态,跟我之前大四快毕业时候的状态差不多,那个时候,我不也是这么抱着不甘心的心理,用着不专心的态度,在考研这条独木桥上,横冲直撞,最后还壮烈牺牲了吗?

我可以给出什么建议?告诉他,别着急,专心做一件事,总能把这件事做好?可是当初的自己,不也是经历了惨痛的失败,才明白,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时候,已经是对自己不抱太大的希望了。给自己找退路,是在失败的时候,给心里留一点小安慰——天资不够,别拿努力来凑。

我们害怕去尝试,因为我们害怕失去。不去尝试,至少现状不会太差。我们总是告诉自己:要是换个环境,会不会比现在更差?要是换个工作,会不会比现在更累?

于是,我们就开始自己吓唬自己:会的呀,如果改变了现状,你要花更多时间去适应,你要放弃现在的一些约定俗成,更会导致你可能要起得更早,睡得更晚,圈子更新,不相适应。然后,好不容易鼓起的那点勇气,就被自己无情地拍熄在脑海里。在不久之后,沉浸在自己每天完成的一成不变的工作里,对自己说:瞧,这样多好!

那么,我们人生最坏的结果,是过成了自己最不想要的样子?还是,我们都没有努力去尝试过,就觉得一定不会成功?

我开始整理我要告诉雪宜和学弟的话:每一步选择,只要做了,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终究会成功,至少,是你自己的成功。

考研期间,蠢蠢欲动的时候,我隔壁的一个学霸妹子曾经看到我好几天焦灼不安,她走过我身边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与其看着别人去做,不如自己做个了断。要是像你每天这样心不在焉的准备,研究生也不用考了。你人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没有过成你想要的样子。

虽然当时非常气愤,被人看穿,又无力反驳。

后来,发现自己没有在专业方面的优势,便收拾行装,跟着大家一起去面试。当我穿上西服,踩着黑皮鞋的时候,我暗暗告诉自己,既然选了这条路,就要孤注一掷的去完成得最好。没有考研计划的压迫和紧张,沉下心来准备面试题目和搜集企业资料,与朋友探讨面试经验和简历细节。意想不到的是,面试出奇顺利,拿到offer的时候,正好学霸同学也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在曾经的考研教室里,她带着厚厚的镜片,笑着看着我说:恭喜你,做到了你选的那条路。

我紧紧握住她的手,说:谢谢你那时候点醒我。

我跟雪宜说:其实,最重要的是问问你自己,是想要安稳枯燥的生活,还是想要一个更明确的未来。没有人会有那么好的精力,去尽善尽美过好生活里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平凡人,终究不能太贪心,做好一件事,就有一件事的价值,妄想做好每一件事,总是得不偿失。

纠结的时间,还不如好好想想,最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每一种别人的人生,或者朋友圈里的生活,都是经过了百般修饰,增光加亮以后,筛选出来的精致,如果你把它当做你的人生参考,我只能说你太傻。

换个部门,也许会碰到百般困难,重头开始积累专业知识,也许会碰到不好的同事,被百般刁难。可是,如果仅因为担心未知的困境也许会比目前更差,还不如窝在现在的舒适区,做自己的山大王,那么错过的,也许就是另一个人生。

我给学弟讲了我自己的经历,没有再收到他的邮件。不久之后,他给我发了一条微信:

姐,我没有考上研究生,也错过了最佳的企业招聘期。我现在特别后悔没有听你的话,认真地去做好一件事情。我想要两个都好的结果,终究因为太贪心。虽然我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的确没有之前同学们找到的那么好了,待遇也差了好大一截。现在我不再纠结了,既然是我自己种下的因,我承担的果,但是,我的人生也还刚开始,一次错了,不代表以后还会这样。现在,我会努力的在现在的岗位上做好自己,也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你说的那句话:人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收到这条短信的时候,我正好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据理力争的资源探讨会,心累得不想说话,但是最终也因为准备充分,在最后紧要关头,扭转局势,争取到新的预算。长舒一口气,看着最后一句话,像是夏日里的一杯清凉饮品,产生了强大的共鸣。

抬头看看外面车水马龙的世界,想起一句话: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是我本可以。去做就好了,如果不去做,这个遗憾,可是会抱憾终身的!

励志文章5:人生路上没有所谓的浪费

1

前段时间,我说走就走就来了云南。

出门前,计划把时间定为半个月或者一个月。

朋友说,你疯啦?出去那么久,工作不要了?

我说,我就想出去走走看看。

朋友说,出去玩儿就去几天呗,出去那么久浪费时间啊。

在一般人看来,年纪老大不小了,整天就想着出去游山玩水,整天就梦着开启晒着太阳发着呆的度假模式,拿那么多时间去玩,不工作不挣钱,大概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人生了。

我也这么想的,左手是出游,右手是老大老实继续上班,一直摇摆不定,纠结了很久。最后是心一狠,果断买了去云南的票,不给自己反悔的机会,安慰自己算是圆一个流浪梦。

真的走到路上了,认识了同行的伙伴,才明白,没有什么是浪费的。

小伙伴是在网上捡来的,嗯,准确说来是我们被他们捡到。别说危险,不认识就跟别人走,畏手畏脚的人是体验不到不同人生的。

两个小伙伴,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原本不熟悉的两个人在路上遇见,一拍即合,臭味相投,一年年一次次结伴,背着包走过不同的城市,拼车拼房拼路费,奢侈过,也节约过,他们走了大半个中国和东南亚,这是他们第N次出走。

他们从自己的城市到胡志明汇合,到芽庄,到大叻,到美奈,到岘港,到河内,进入云南,打算走云南还未走过的那条线路。偶然捡到了我们,一路同行,从石屏到建水,到元阳,到个旧,到蒙自,到普者黑,到坝美,到罗平,我们回去昆明,他们继续走贵州。从年前一直走到年后,用将近一个月时间跨国跨省,像是跨过了又一段人生。

我问他们,你们觉得浪费时间吗?

他们说,不浪费,趁着年轻多走一些地方,多体验一些生活。

他们在越南过春节,骑摩托车,在白沙丘撒欢,在汽车顶上拍照,在海边吹气球,泡泥浆浴,做桑拿,去酒吧喝酒,尝遍各种海鲜,走过越南的一座座城,看一个个建筑物,聆听了一个个人文故事,认识了一堆堆有意思有故事的人,也收获了一片片欢声笑语,这样的日子只是听听都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他们说,特别有意思,一天起码要笑十次,还不止。

我想起那句话,笑一笑,十年少。又想起在城市里忙忙碌碌奔波总是眉头紧皱的人们。

这样的生活浪费了什么?日子过得比枯燥地上班下班买菜煮饭带孩子的人生有意思多了;他们的独立、自理、计划、统筹、应变能力也是两点一线的宅男宅女不能及的;当然,他们的身体也是棒棒哒,根本不愁运动,每天都在走走走。

有得必有失,要想获得不一样的经历,就要舍得放下其他东西,也许是没有在工作,没有在挣钱,但精神的愉悦、内心的丰满和能力的锻炼却是任何按部就班的工作无法给予的,这不是浪费,这是一种成长。

2

被我们说浪费的时光和事情很多,我们总是在以自己的标准在衡量每一件事的意义,并定义值得与不值得,值得的事情就是赚了,不值得的事情就是浪费了。

有的人觉得在学习在进步,才不是浪费了时间;有的人觉得挣了钱有进账的日子,才不是浪费;有的人觉得只要是在行走在经历,就不是浪费……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于是“浪费”有了很多标准。

于是:

有人说,跟他好了三年,居然劈腿了,真是白浪费了几年好青春!

有人说,做这个职位一坐就是五年,加班多,累得要死,没升职,没加工资,白白浪费了这几年!

有人说,你学了这个专业,你又没做这行,那你读的那些书不就浪费了?

有人说,天天抱着手机就是浪费时间!

……

可我们不曾想过,这么普普通通的一件事的后面,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时间是不是真的虚度了?人生是不是真的浪费了?

我的答案是,那可不一定。

看过一个海岩的故事,在他还没有红的时候,曾经在下班后花大把的时间偷偷摸摸地写第一篇长篇小说《便衣警察》。

在别人看来,只读过四年书的他无论资质还是学历,都不够格写出好的东西,根本不可能走上文学道路,还自不量力花着时间搞这些东西,明摆的就是浪费精力浪费时间浪费人生。

可海岩这本小说出版之后,引起了轰动,获得首届“金盾文学奖”一等奖、全国首届侦探小说佳作奖。

杨澜采访海岩之后,总结的一句话是对“浪费人生”最好的解释:“他的经历证明,只要你是有心人,这人生啊,敢情就没有什么是被浪费的。”

你不花时间去相处怎么知道他就是渣?跟他在一起的三年,你也是快乐过,也被爱过,也让你学会了怎样去爱,也告诉了你感情不是肆无忌惮一成不变的,而感情变故给你的挫折让你学会应变,变得坚强,更让你懂得去珍惜下一段感情下一个好人,虽然不至于大度到没心没肺感谢他的辜负,但至少自己有所领悟也是好的。

在一个公司做了五年,也就是在一个行业做了五年,累积起来的人脉无数,资源无数,踏实做事和加班都让你比浑水摸鱼的同事收获更多,让你清楚看明白五年都没有升职是公司制度问题还是自己在某方面的欠缺?自己的问题当然是去改善去培养,就算是制度问题,凭借着这五年经验,出去混这个行业都是轻车熟路,资源、人脉和丰富经验是最宝贵的竞争力。

学这行,却没做这行,也许你在别的行业有了更好的发展,而你学的这行还在你的肚子里你的脑海里,做了你的知识储备,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了用场。知识再多也不嫌多,见多识广通晓得越多,出去才越有资本畅所欲言,才更接近成功。

我也是爱抱着手机的人,可是我并没有只是逛逛淘宝,打打游戏。我所有的信息都来自于手机,如果有心每天能获取信息量是看到凌晨都看不完的。剖开了说,在淘宝买个东西,货比几家,能准确无误不换货不退货就买到要买的东西也是一种能力,新手买到渣货的几率绝壁比老手高几倍。

就算只是在家睡个觉,好歹也补足了睡眠,淡了黑眼圈,让自己身心都好好的放松了放松。

你可以没有很宏伟的目标,可以没有打鸡血的行动,也可以没有巨大的经济收益,但无论是心灵的感悟、能力的提升、知识的增长或者为健康的修养都可以,只要你在每一件事之后,或多或少都有受益,那时光就并没有被浪费掉。

你的人生经历的每一件事,遭遇的每一种际遇,度过的每一寸时光,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累积自我修养与成长的一种经验,都是在给你的人生添上一抹重彩,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储够了爆发的能量,像海岩那样金光博发。

人生路上没有所谓的浪费,每一条路,都要面对不同的问题,没有那么一帆风顺,也没有那么千难万阻,只要用心去经历,去体会,去享受,去成长,任何时光都不会被浪费。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皇天不负有心人。你所有的付出和受过的苦,终将会回报你,重要的是,你得是有心的人啊。

篇2:励志文章:我们最在意的人生结局

夏日黄昏,走进公寓的花园,看到绿树林荫之中,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子牵着一串长长的纸鸢,在青石路上蹦蹦跳跳地跑着。黑而柔软的长发,齐眉刘海儿,矫健的小身体充满活力。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女孩欢快地嬉戏。即便是邻家的孩子,自己脸上也会情不自禁地浮出欣喜的微笑。所谓的同理心是,如果你爱自己的孩子,你也应该会爱所有的孩子。

我想我并不是一个世俗意义上无微不至的母亲。自她出生,我很少对人谈论她,我从不加入所谓妈妈们的组织和聚会,也并不整日与她缠绕在一起。在关心她必要的衣食住行之外,我们之间的关系有一种独立和互相尊重的意味。也就是说,我注重与她保持略微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是,给予对方美好的重视的感受,但不侵扰和控制对方的情绪和意志。

女人即便身为母亲,最重要的核心,依然是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母亲虽然需要给女儿做日常生活的琐事,却不能卸去自我的力量只围绕着孩子打转。我们彼此的人生是独立的。她要成长,我要成长,应是如此。

当她满了两岁,家里有一个能够与她相处得和谐愉快的保姆,我便开始恢复工作。有时我在书房独处很长时间,阅读、做笔记、整理资料、写稿子。间或有或长或短的旅行,几乎隔段时间就出发。那几年,因着种种机缘,时常与她分离。但每到一个国家,我会特意在博物馆、集市或商店里搜集漂亮的当地明信片,带回来之后贴满一面墙壁。有时她午睡醒来后,我抱着还幼小的她,让她逐幅观赏五彩纷呈的明信片,告诉她,这是佛罗伦萨的古城,纽约的帝国大厦,京都的寺庙,威尼斯的桥……世界很大,世界很美好,等你长大,这一切都在等待你去探索。

在那几年,我陆续写完长篇小说《春宴》、散文集《眠空》和访谈集《古书之美》。我没有懈怠,愿意让她见到一个始终在笃实地工作着的母亲,一个在学习和成长的母亲,一个在旅行和探索着的母亲,一个关注个体和世间的秘密并用写作做出表达的母亲。这样,等她长大,她会知道对一个人的生命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三岁,她进了幼儿园。这家幼儿园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艺术发展,因此,她经常带回来手工制作的作品和画作。我标上具体年月日替她一一保存起来。家里有一个大樟木箱子,保存着她小时候穿过的花边小衬衣,一些出版人和外国编辑送给她的礼物,我给她缝制的玩具,家里老人给她做的绣花布鞋和织的小毛衣,她制作给我的生日卡片……都是宝贵的纪念。

我经常给她拍照,觉得儿童的面容和眼神真是美丽至极,如此清澈芬芳。有些照片洗出来用相框框好,挂在她的房间里。一张是春天的时候在江南,她在花枝丛中,用手捧住一朵硕大饱满的玉兰花,微微出了神。一张是她在湖北的寺庙,庙里的师父们教她写字,教她用菜叶喂兔子。她穿着小白衬衣,梳童花头,笑容愉快。让她知道她自己是美丽的,并且感知到这种美丽,这对一个女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我并不精于烹饪,但她喜欢我做的苹果派、土豆泥和鸡蛋羹,时常提出要求想再次品尝。我一直很注意为她买各种优秀的绘本作品,让她在故事和绘画中获得知识。那次找到一本关于做苹果派的绘本,讲一个女孩子如何在全世界搜集到做苹果派的材料。面粉、牛奶、鸡蛋、肉桂、黄油、苹果……我们在睡前一起朗读这本书,她因此获知以前未曾了解到的地理和食物的知识。她产生了极大兴趣,说,妈妈,我们明天一起来做苹果派。我说,当然可以。于是,那一天她放学回来,系上小围裙,站在小板凳上,一本正经开始在玻璃碗里搅拌鸡蛋,揉搓面团。我在她一心一意干活时,悄悄拍下照片。等她长大,看到自己在厨房里学习的样子,定会觉得欣喜。

白日她在幼儿园上课,我处理家务和自己的工作。下午她回到家里,我给她打一杯鲜榨果汁,拌入一些酸奶。她端着杯子走进自己的小书房,继续画画和做手工。孩子的心智目前还像张白纸,染上什么色彩尤其重要。不能被庸俗繁杂的电视娱乐新闻所侵扰,也不能沉浸在iPad游戏的电光声影之中。所以,让她接触到的事物需要有所过滤,有所选择。

我从不对她寄托过多期望,也不试图用力灌输给她什么。有时听到一些母亲,骄傲地宣称自己的孩子会背多少首古诗,能背下《三字经》《弟子规》,甚至背下《老子》《庄子》。我从不试图让她去学会什么。我只希望她自在喜悦地玩耍,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用她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前行,如此而已。她上过芭蕾课,上完第一阶段,有时在回家的路上经常疲累,在车上入睡,我问询她的意见,她说课太多,想休息。此间她还在上课外的英语课和美术课。于是我尊重她的选择没有上第二阶段。她有时回家,自己看绘本、画画、做手工,就忘记做数学和拼音的作业,我也并不催促。因为终有一天她会正式学习这些。

有什么值得着急的呢?孩子总是要按照她自己内在的节奏慢慢成长起来的。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是比保护天性和保持愉悦和活力更重要的事情。我现在唯一所想的`,就是让她时时觉得欣喜,按照自己的想象力和天性去成长。她的快乐和自尊是重要的。至于其他,终有一天她会知道。而且,她现在知道的事情,已经超过一些标准化答案太多太多。

那是我们最开心的时间。两个人在清朗凉爽的暮色中走走看看,有时就走得远。她在广场玩喷泉,我在旁边耐心等待她。回家之前,她则陪我一起去超市,买好吃的裸麦核桃面包、酸奶和水果。一次,她表达出想挑选一块香皂的心愿。我说,没问题。她在香皂架子前面逐一嗅闻那些包装漂亮的香皂,仔细观赏包装盒上的色彩和图案,最后选定一块白色铃兰香味的香皂。她说,我喜欢这个香气。我说,好,回去之后就用它洗你的小手,这样你的手会散发出铃兰花的香气。她听后露出开心的笑容,并积极地帮我推购物小车。

夜色中,我们穿过一个小花园。她在草地上撒欢,一下子跑得很快,很远。小小的身影穿梭在樱花树林、薄荷草丛中,穿梭在淡淡的皎洁的月光中。我看着她的样子,觉得心里跟微微痴了一样,如同看到一朵露水中的花、一颗皇冠上的珍珠。有什么区别呢?这世间美丽的纯真的存在,总是会让我们感动,会让我们敬重。曾经是在哪一本书里见到过这样一段话,说,如果家庭中有一个五六岁大的女孩,那么她们都是神派下来的天使。她们带来的快乐实在太多。现在看来,此话一点也不夸张。

她们是这样的温柔、愉快、健壮、踊跃。有时她们是需要被照顾和带领的幼童,有时她们是带给大人启发和感知的镜子。一个小女孩带来的微风和香气,是与浑浊僵硬的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我因此对她总是有一种感激之情。

篇3:人生让我们懂得残忍励志文章

这世间人的状态大致有三种:一是善良的,三是残忍的,中间一种是自私与麻木的。遇到第一种你是幸运的,但这种情况凤毛麟角;遇到第三种你是不幸的,但这种情况却不在少数;更多的时候我们身边涌满的是第二种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脚下使绊,不落井下石就算还残存着一点良知了。

记得在我情感受挫时,大学中的一位老师曾安慰我说:“这世间别的东西不好找,就人好找。”我曾为他的这句话笑了半天。可在以后成长的过程中发现,人是好找,但好人却不好找,即使吻了无数只青蛙,也不见得就有一只变成王子,于是,有很多吻注定是浪费的。而我们又在这些错吻中郁郁寡欢,倍受伤害。再长大些,我们就不去想着遇到什么骑着白马的王子了,只想着有个适合自己的人和自己过简单的日子。可第一种人奇货可缺,第二种人倒是满大街都是,可当我们一路风雨无阻走来,谁愿意和心中只有自己的人一道看彩虹呢?我们心中的彩虹是在我们不懈的行走之后,生活为我们绽放出的奇迹,而在他们这种人的生活里从来就不会有奇迹。至于第三种人,人性本恶,得到你之前就挖好了陷阱,得到你之后,还不知是转眼就把你当成了旧衣服,还是索性就埋了你。

“一路坎坷走来,你怎么还痴心不改呢?”朋友问。

“为什么要改呢?不再相信,不再善良,结果就是麻木和残忍,那不是我。”我说。

“看着你伤痕累累的在等待,真让人心疼。”朋友说。

“我从来不在原地等待,而是在行走中等待,所以我的等待虽孤单但不空虚。”我说。“我的等待一直在行走中的希望里灿烂的笑呢。”

“怎样才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风雨?”朋友问。

“那就让我们先懂得残忍。”我说。

生活有时很残忍,会忽然间拿走你的一切,让你一无所有的跌进谷底;爱情有时很残忍,毫不留情的转身离去,留下痛不欲声的你几乎无处可逃;婚姻有时很残忍,婚礼的海誓山盟还响在耳边,转眼就连陌路人都不如;男人有时很残忍,不爱你的时候何止是绝情?女人有时很残忍,受到伤害后的疯狂往往选择玉石俱焚。人性有时很残忍,动物很少扑杀同类,而人类更善于相互猎杀,还以此为乐,成就了多少所谓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我们要怎样去面对这人生中的残忍?“朋友问。

“不要用相信去面对残忍,那样会被残忍活埋;不要用善良去面对残忍,那样善良就成了双刃剑只会伤到你自己;要用自己的坚强去迎击,再加上一颗无尚从容的心。”我说。

即使人性的残忍把你逼上了绝路,那也是一条路,或许就会有一颗树接住了下坠的你,或许就有一双手从后面抱住了你。这人啊,出生不容易,去死也不容易,而活着倒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篇4:励志文章:我们最在意的人生结局

-01-  焦虑感空前的时代

知乎上话题“如何看待现在部分20多岁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担心他们40多岁将遭遇的’中年危机’?”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年危机”、“青年危机”、“人生焦虑”、“职场天花板”的话题的热议。

短短几天时间,关注破万,回答者将近一千。

有人认为90后已经看不到凭借一己之力买房的希望,回到老家就等于失业。

有些人觉得20岁出头进入国企事业单位,已经可以看到自己40几岁的职场天花板,心中不免焦虑。

有一些则对自己多年的努力无果,为自己可能逃不40岁依然一无所有的宿命而感到忧虑。

一方面是少数站在金字塔,拿着高薪、开着豪车、住着别墅、到处旅行的人继续高奏凯歌;

另一方面,是怀揣着梦想的大多数,在高昂的房价、物价面前坚持着苟延残喘,看不到任何人生转折的希望,在歇斯底里地呐喊着。

20多岁,本是作为一个青年人大好的花样年华,却被空前剧烈的焦虑感折磨得失去了当年的热血和激情。

20多岁,距离40岁中年危机还有将近的时间。为何我们如此焦急,想要去看20年后的自己。

-02-  我们为何如此焦虑

这段时间辞职在家,和父母相处,总觉得他们过得非常平静,不管外面发生了什么大事。

哪个产业没落了甚至消失了,哪种新型的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谁家又买了新房子,谁谁谁又去巴厘岛旅游了……尽管聊天的时候会谈到,但好像到了他们那里都若无其事。

后来我明白,不是他们足够淡定,也不是他们没有焦虑感,而是他们这个年纪,已经拼不动了。

人生五十知天命,努力作为但已不企求结果。在母亲的朋友圈里面,还是会时不时地有些工友、同学、同事攀比一下,但是他们早已经看开。

换句话说,认命了,他们的人生已经很难再由自己主宰,至少大方向已经不能了,有的只能寄托于我们这一代。

我们呢,能够拼搏,而且是在最能够拼搏的年纪,却空有一身蛮力,使不上劲,有时候更是不知道该往何处去使。

职业迷茫,找不到奋斗方向;

职场受挫,迟迟得不到提升;

面对着高到离谱的房价,哪怕是倾尽所有,日夜开工,也只能望房兴叹。

更要命的是,不管我们怎么努力,怎么拼命地去往上爬,总会有一些跑得比我们快,起点比我们还低的人迅速地占领高地,在前方碾压我们。

比如90后的李教授,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用一年时间创办李教授文案公众号,两年后便一路开挂当上了百度的副总裁,让我们这些个85后简直无法直视。

当然,谈李教授有点远,但你真的不知道你身边的同学,哪一天突然冒出来,成为某个小领域中的佼佼者。

你就眼睁睁地、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然后你空有一身蛮力,捶打着空气……

内忧外患,这个时代不焦虑的人,没剩几个。

-03-  焦虑只能缓解,不能根除

总有人在问,怎样摆脱焦虑?怎样克服焦虑?

我过去也一直认为,焦虑是一种心理疾病,有段时间甚至担心到要去看心理医生。

但是心理医生无非也只是告诉你“要学会放松、多点锻炼身体,参加文娱活动。”

谁都知道要放松,谁都知道不要焦虑,但是办不到啊!

后来我渐渐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害怕焦虑,焦虑不是我们人生来的一种情绪吗?是和痛苦、开心、快乐一样的`情绪。

我们喜欢开心,讨厌痛苦,但是痛苦会离我们远去吗,不会的。要不怎么会有那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常想一二”。

焦虑也是一样,只不过在这个时代,焦虑被空前地放大,使得它总会跟抑郁症联系在一起。

但是焦虑真的不好吗?完全没有焦虑感又真的好吗?

其实,人是需要焦虑感才能获得进步的。想象一下,没有任何焦虑感的你,什么东西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什么样的人会是这样的状态?柔弱婴孩和垂暮之人。你真的愿意现在就像他们那样吗?

就算你现在不用奋斗,直接给你车子房子,你都会觉得:我的智商怎么被碾压了,隔壁的张三凭着自己的本事把连锁店都开到法国去,我顶多是个暴发户,智商方面我也要拼。

哪怕你有一丝的欲望,焦虑感都会伴随而来。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04-  着眼于当下的事

我辞职之后曾经陷入到巨大的焦虑之中,每天总有无数个念头涌入我的脑海:

我什么时候才可以达到辞职前的工资收入水平?

什么时候才可以写出10万+的作品?

我何时可以真正达到财务自由?

但是我当下的工作呢,毫无进展,焦虑感让我一拖再拖。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主人公兰彻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他的两个室友拉朱和法函的成绩却不堪入目,每一年合照的时候都要被挤到最边上的位置。

有一次拉朱不解地问兰彻:“工程学是我老婆,又是我情人,可为什么我还是考不好?”

兰彻道出了他的焦虑:“因为你太懦弱,害怕将来,姐姐的嫁妆、考试、工作,一个戒指就是一个恐惧。”

“这么怕明天,今天怎么活。怎么去专心学习?”

是的,立刻行动起来,是让你暂时摆脱焦虑困扰的最好方法。

焦虑感会随着你的进步而日渐得到缓解

如果你没有行动起来,焦虑感就会一直积压着,盘旋着,直到压倒你最后一根稻草。

很多人要么任由焦虑感泛滥,得过且过,但是越过越怕,要么总想着克服焦虑,摆脱焦虑。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的工作,你的学习,填充掉你发呆、忧伤的时间,把时间真正利用起来。

哪怕此刻做的事情不赚钱,你也能感到,自己正在朝着梦想、目标在一步步地靠近。

你正在进步,同时也感到原先你所担心的事情,此刻已经能够完成得七七八八了,虽然又会有新的焦虑出现,但是比起原先毫无行动的你,此刻是不是多了几分自信?

请学会放慢你的步伐

我很反感一些人,他们总是不断地给人灌输:你可以用钱买时间,所有千万不要心疼钱。花钱买牛人的时间,买牛人的经验,买牛人的课程,你就可以迅速得到提升。

这个社会,并不是每个人只需要花上几百上千块钱,就可以获得和牛人一样的思维和成就。大部分人向牛人学习之后感觉用处不大,便更加焦虑。连牛人都不可信,我还能信谁?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尤其是时间。

我们大部分人的目标,都是想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更牛逼的人,而不是必须拥有车子、房子。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在20多岁的年纪就设定自己30岁要买房、买车,40岁就登顶的人生呢?

人生不怕走得慢,就怕什么事都要得急,却常常走错路。

焦虑,是我们这代人不得不去面对的宿命,生在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我们躲也躲不了,逃也逃不掉。

李笑来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把时间当做朋友》,他讲的是时间。但除了时间,我们还应该学会和焦虑做朋友,直到我们的进步与焦虑形成此消彼长、和平共处的态势。

篇5:励志文章:我们最在意的人生结局

01

@高兴:

2000年6月毕业季,实习结束的我们已在寝室等待着各自工作着落的消息,我同学说:“陪我去见一个网友吧,咱们理工大学长,网易聊天室里认识的。”

人见了,大家都兴奋得手舞足蹈,可是,见面后:

我的身份证件和全部家当的三百元人民币像蒸汽一样消失了。

接下来一个半月的口粮怎么办?找工作的唯一证明身份的证件都不在了,毕业证七月份才下来的,怎么办?

如果马上找临时工,也是需要提前给预付押金的,自尊心极其强烈的我,不会低头跟同学借钱的,因为想保存那份自认为无比高尚的尊严。

这点小事情可能对别人当时就不算什么,但对我来说,不亚于孙悟空被封五指山下的感觉!

床底下的盒子里只有两袋方便面了,接下来的两天,我是把方便面掰成4份,早晚各两份泡面,泡大量的水,调味料包只放三分之一,余下的当中午的汤料泡水喝,每次寝室同学们吃饭时我都躲开。

这样过了三天,工作还没消息,终于也饿得体力不支,想起方便面的感觉都恶心难耐……

第三天中午,烟卷(同学们对她的昵称)对我说:“你帮我个忙怎么样?”

我说:“什么事?”

她说:“中午陪我一起吃饭行吗?最近不舒服,吃东西太少,我爸妈老打电话问每顿都吃什么,烦,你帮我选,我吃不完你帮我吃完,我表弟也在咱们学校,他就给我爸妈汇报,哎,如果过几天还这样就去医院看看。”

听她这么说,没想什么就答应了,那时候的我单纯得如玻璃,情商也不高,根本听不出来弦外之音。

就这样三天又过去了,每天中午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能帮别人我感觉到了被人信任和认可的力量,丝毫没察觉出来,我,其实才是那个被帮助的人。

同学们的工作都基本落实了,有的回家乡发展,有的父母给安排好,烟卷回老家山东某个企业了,我留在大连,进入了当时一个互联网公司做前台。

分别时,她给了我一份礼物,说:“有时间来龙口找我,等晚上你再打开信封!你那么有才,还愿意折腾,以后错不了……”

好多句话已经记不清了,微笑着跟我挥手告别,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和对我的信任,这是唯一一位跟我讲这些话的同学。

晚上打开信封,一看?三百块钱!一封信:

“陪我去见网友,钱丢了,身份证丢了,知道你要强,不愿意求人,硬给你不会要的。要上班了,相信你可以的,眼前的困难会过去,钱留着,还有一个月才发工资……我也没什么文采,所以愿意经常跟你一起,看你写的东西……”

眼睛瞬间冒汗了,就如现在,拿着手机,面带微笑却还是和当初一样眼睛冒汗。

之后的岁月里,无论是投资失败,还是曾经的疾病,永远支持我的都会有闺蜜那刻稚气的、不会被人称作美的微笑面庞,和那种也许用圣水都无法洗出的清澈眼神里传递出的对我的信任与鼓励。

成长的路上,很多对我帮助与付出的人,都会让我想起她“烟卷”。谢谢你,我的闺蜜!

▲图中单独照片的是我本人,下方照片中左边的是我闺蜜:烟卷

02

@安悬吁啊:

是我妈。因为我跟我妈一起生活,抑郁症的时候整个人都是行尸走肉的感觉。

抱歉,我也不知道怎么描述那个时候的心情。那个时候的心情,我自己都没办法搞清楚。

只能想着,如果我死了,只剩我妈一个人了,就坚持下来了。现在好多了。

其实,我妈也不会说一些很好听的话,也没有哭。

她还要上班。有的时候,我在家里,看她大热天的自己一个人,还要去上班,看背影就觉得特别对不起她。

后来我住院了,地方特别偏,她上完班,再坐三四个小时的车去看我。我妈一直陪着我,也没有埋怨我,后来我就出院了,现在至少能保持向上的心态,起码再也不会想到死亡了。

其实,之前觉得我妈一点都不懂这个世界。后来知道,其实她是最知道生活是怎么样的。她可能没有什么大道理,也不善交际,但是她跟每个人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我觉得这是我最难做到的。

她的存在就让我很安心吧,只要我知道她还在,就有信心坚持下去。

我想对她说的话是:“麻烦你想哭就哭出来。”

03

@monicasj:

失恋,每到深夜就蒙在被子里哭。

爸妈住楼上都听到。他们也不多说,只是默默地尽力照顾我的生活。

后来,我妈给我买了个某交友网站会员,就这样走出来了……

04

@Jesser:

生孩子之前,我从没觉得人生艰难。

即便为了怀孕,我在两年多的备孕时间里,跑遍了省城的各大医院,做过很多检查,吃了很多中药和西药,花光了我工作几年所有的积蓄,我也依然觉得,这只是人生中的小坎坷,孩子来了,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完全没想到,恰恰是孩子的到来,让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为人母的焦虑、无助、慌张和陀螺似永无休息的疲惫充斥着我的生活。

而雪上加霜的是,宝爸却像变成了一个陌生人般,对我和孩子不闻不问。我们从二人世界一下子分离成两个世界。

我像困在沼泽地里一般,没有能力反抗,没有能力逃离,连原地踏步都那么艰难。

都说生孩子的头两年是女人最艰难的时刻,而像我这样在遥远的异乡独自带娃的“假性单亲妈妈”更是比正常情况艰难一百倍!

尤其是孩子生病去医院时,一个人抱着哭闹的娃应付各种检查,有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悲凉,最难的时候甚至想过抱着孩子从楼上跳下去算了。

女人本弱,为母则刚,孩子让我变得脆弱,也让我更加坚强。

一路走来,是孩子的笑脸和每次“妈妈”的呼唤支撑着我,继续走下去!

05

@车依玲:

一个人的闲暇时光,喜欢漫步于园中。人们三三俩俩结伴而行,欣赏途中鸟语花香,他们的欢声细语久久萦绕在我的耳畔。

缓慢踏下的脚步悠然静止,我停留在原地,抑郁的眼眸中紧紧凝望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离我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仿佛我本该就是孤独患者般,在这繁华而又热闹的世界中显得单调、平凡,和那么格格不入。

我总能给自己的生活制造很多的哀愁,不断想着随着时间年轮而慢慢走散的朋友,逝去的亲人,离别的悲痛。突然的亢奋后留下的只有无休止的抑郁寡欢,无数个黑夜里如同孩子般双手紧紧抱住瘦小的身躯。

“我们,不算是朋友吧。”

刺耳的声音不断缠绕耳际,旁人的非议、缺少的包容和理解,只剩我一个人,看着人来人往与车水马龙,一路漫无目的行走,一路丢失很多的朋友。

在刺骨的冬夜里,画一张空白的纸,坐一张单人的沙发,开一瓶无味的酒,打一通无人的电话。你知道吗,我灰暗色的生活,像似一部黑白电影循环播放,没有结局。

被孤独环绕的生活,日复一日,一寸寸枯燥的光阴随着古钟慢慢流淌。

从那以后起,我再也没有去过那欢声笑语的园中,再也没有去看那三三俩俩结伴而行的人群。我逃离了喧闹的`人群,避开了嘈杂的外界,把脚步停留在那书香四溢的书店里。

指尖细数着琳琅满目的书籍,轻柔翻阅着蕴满灵活的纸张,这仿佛成了我的歇脚之地,成了我无助时的心灵港湾。

而书店,又仿佛我独有的舞台,捧一本书,品一杯茶,如痴如醉。

忘记生活中的孤独与哀愁,犹如踏进我的欢乐国,看你的故事,听你的歌。在生活糟糕得一塌涂地的时候,不断吸取书墨中的心灵鸡汤。

黄昏下的一抹夕阳,透过朦胧的窗纱染出宁静,被风撩动的印花布帘在浮动的光影来回晃动,车马的喧嚣中夹着柴米油盐的烟火味。在这些晨钟暮鼓的日子里,我也仅仅是这一刻,喜欢这样的生活。

亲爱的自己,你别怕,煎熬的洪流中,我们总会长大。

06

@海在哪里:

因为恋爱,不觉间被室友孤立。

初恋很爱我,对我很好,后来分手了,我一下子就只有自己一个人了,不想融入她们的圈子,也不想再恋爱。

然后就变成了——考导游证、考六级、考计算机二级、新东方学雅思、考研……所幸,都考过了。

有些路真的只有自己一个人走,有些圈子不必强融。

那段考研的时光大概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最难熬的时候了。一边孤单,一边努力,一边害怕,一边想要放弃,一边咬牙坚持。

曾经以为自己熬不过的坎,也那么坚持过来了。相信自己,不要放弃,最终都会好起来的。

07

@田巧锋:

十四岁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去天津上班,一个月七百块钱工资,不管吃住。

全店就我一个人最小,不会说普通话,性格内向。

做销售的,刚开始不会说话,被逼着打扫了一个月的卫生,还给他们洗衣服 。

最穷的时候,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几个月瘦了二十斤。

也想过回去、逃避,让我坚持下来的,不是其他什么,而是心里那点不服气,就算没什么文化,我一样可以成为优秀的人。

就是这样的想法,让我坚持到了现在

08

@故梦:

我最艰难的事情是,第一年职位刚刚转正后,处于上升期,可父亲却查出来癌症,那时候的自己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一边忙着工作努力赚钱,然后空余时间都要赶去医院,亲戚也有些不理解,说我不孝顺,觉得我应该辞职,然后一心照顾我爸,那时候的自己真的处于崩溃边缘,放弃工作意味着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也意味着家里少了一份收入。

很多亲戚的立场是,辞职照顾我爸才孝顺,他们无法理解我。但,我爸当时却处处为我考虑,他不想我放弃自己努力追求的工作,还安慰我,那时候内心是非常非常复杂、揪心的。

后来,我与部门经理沟通好,重新调整工作班次时间,多多争取空余时间去医院陪着我爸,后来奇迹的是,医生告知我爸的癌症慢慢的情况好转了,一家三口就这样度过了难关。

但这事情,我到现在都一直很内疚,内疚平时没有时间多陪陪家人,内疚出现问题时,我却还对自己的工作取舍难下,每每想到,就感觉我很不孝顺。

09

@贺登平:

突然破产负债300多万,自己身体差,一年入院6次,相续被保险公司拒保。外婆无人照顾,来到家中。母亲好赌。现任男人一去不复返,紧接着孩子的生父去世,无钱安葬骨灰至今存于异地殡仪馆。

但是,我依然每天微笑着,泪流干了就不会再流了。我要给两个未成年的儿子做好榜样,只要命还在,一切都会过去。我的身体要好起来,要养活一家人。钞票要赚回来,把债还清,让一家人不用再租房子住。

是孩子,是母亲,是不服输,是不相信男人真的那么现实,不相信我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所以,我要坚持下去,证明自己是可以拥有幸福的。

上一篇:财政局2014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下一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译林牛津版高考复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