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教学系统 第九章:营运资本

2024-08-13

财务管理教学系统 第九章:营运资本(精选5篇)

篇1:财务管理教学系统 第九章:营运资本

第九章:营运资本

本章提要

营运资本有两个主要概念——净营运资本和总营运资本。当会计人员提到营运资本的时候,他们通常指的是净营运资本,即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差额。它一般用来衡量企业避免发生流动性问题的程度。然而,财务管理人员关注的却是总营运资本,即企业所有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管理问题。

第一节:营运资本管理的战略策略 一,营运资本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营运资本——企业日常财务管理的核心

营运资本的概念包括了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其管理触角几乎可以延伸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是企业日常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有效的营运资本管理,要求企业以一定的净营运资本为基础,正常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营运资本管理在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原因如下:

1.流动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必须适度。

一个企业过高的流动资产很容易使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降低,然而,如果企业的流动资产太少,会给企业保持平稳经营造成困难,甚至出现偿债风险。2.流动负债是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来源。

在众多小企业中,流动负债是其外部融资的主要来源。这些小企业除了以不动产为抵押取得短期借款以外,基本上不能利用较长期的资本市场。即使是增长迅速而规模较大的企业也要利用成本较低且十分便利的流动负债来进行融资。

3.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匹配是企业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例的大小,会因各个企业所处的行业特性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净营运资本的绝对金额和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相对比率,即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企业整个资产负债管理好坏的两个重要指标。

(二)营运资本分类——资产负债匹配的基本前提

流动资产管理、流动负债管理以及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匹配是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中,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匹配在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此必须对流动资产进行恰当分类。

1、流动资产的分类。

在财务会计层面,流动资产一般按组成要素分类,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等;在财务管理层面,为了进行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匹配管理,流动资产一般按时间分类,包括永久性流动资产和临时性流动资产。在这里,永久性流动资产是指满足企业长期最低需要的那部分流动资产;临时性流动资产是随季节性需求而变化的那部分流动资产。

永久性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永久牲流动资产在如下两个方面与固定资产相似:第一,尽管永久性流动资产本质上是流动资产,但投资的金额却是长期的;第二,对一家处于成长过程的企业来说,所需的永久性流动资产水平也会随时间而增长,正如固定资产水平也会随时间而增长一样。然而,永久性流动资产区别于固定资产的一个重要地方就是其实物在不断变化,它并不是指永久性地停留在原地的特定流动资产,而是其中的具体物件不断轮换的永久性流动资产投资水平。

2.流动负债的分类。

在财务会计层面,与流动资产相对应的流动负债一般是按其存在形式分类,具体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短期债券、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以及应计费用等;在财务管理层面,流动负债一般是按其是否具有自然属性进行分类,包括自然性融资和协议性融资两个部分。其中,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以及应计费用等属于自然性融资范畴,因为它们是企业在日常交易中自然发生的,且大部分均不存在名义上的融资成本;相反,对于短期借款和应付短期债券则应属于协议性融资范畴,因为它们均需要签订正式的融资协议,也存在一定的融资成本。

(三)营运资本周转——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内在要求

营运资本从货币资本形态出发,经过一系列环节之后又回复到货币资本的过程,被称为营运资本循环。周而复始、往复不止的营运资本循环就形成了营运资本周转。

1.营运资本周转的基本模式。由于各个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不同,其营运资本周转的具体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图9-1】反映的是制造企业的营运资本周转模式。

由【图9-1】可见,制造企业营运资本周转的完整模式如下:首先通过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投资者投入等方式取得现金资源(现金及短期有价证券);然后以现金支付外购材料和外购劳务而形成的应付账款,由职工劳动而形成的应计费用,购买作为劳动手段的固定资产;由于生产过程的进行,固定资产和材料存货将转换为产品存货;产品存货对外出售后转换为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收回转换为现金;最后,将现金资源以分红、还本以及付息的方式退还给资本提供者。

2.营运资本周转的主要特征。为了对营运资本周转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在描述了制造企业营运资本周转的基本模式以后,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营运资本周转的下列特征:

运动性。营运资本周转首先体现为一种依托于实物流动的价值运动。营运资本一旦出现呆滞,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就会停止,存在于实物资产上的价值就会逐渐消失。物质性。营运资本周转实际上体现为一种资产的消失和另一种资产的生成。无论具体运动形式如何,物质内容总是显而易见的。补偿性。营运资本周转是一个资本不断被消耗而后又不断地予以补偿的过程。营运资本周转不应导致资本价值的丧失,而应有相应的物质内容来补偿这一已消耗价值。增值性。营运资本周转绝不仅仅是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简单过渡,而应当是一个价值增值过程,这是营运资本存在和延续的动力源泉。

3.营运资本周转的内在要求。从营运资本周转的基本模式和主要特征中,我们不难看出:营运资本周转要协调和持久地进行下去,就必然要求营运资本各项目在空间上合理并存、在时间上依次继起并实现消耗的足额补偿。

空间上合理并存要求企业营运资本的各项目同时存在,合理配置,以便使营运资本结构处于一种良好状态。

时间上依次继起要求企业营运资本各项目之间的转换应顺畅、迅速,以加速营运资本周转。

消耗的足额补偿不仅要求货币形式的补偿,更应保证实物形态的补偿和生产能力的补偿,在物价频繁变动的时期更应如此。

二、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一)流动资产的投资规模

在决定流动资产投资的最佳数量水平时,可以根据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风格和风险承受能力,分别采用“保守型”、“稳健型”与“进取型”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为了说明这三种类型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我们假定一家企业在现有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其年生产能力最多为100万件产品;再假定该企业在所考察期间内的生产经营能持续进行,并在考察期间内有一个特定的产出水平。对于每一个产出水平,企业都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流动资产投资水平。我们先假定该企业在流动资产投资水平上有三种不同的方案。这些方案的产出和流动资产投资水平的关系如【图9-2】。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产量越大,为支持这一产量所需进行的流动资产投资水平也就越高。但它们之间并非是线性关系,流动资产投资水平以递减的比率随产量而增加。出现这一非线性关系的原因主要是规模经济的作用。

在【图9-2】中,方案A的流动资产投资水平要高于其他两个方案。在净利润一定的情况下,由于方案A的流动资产水平最高,风险最小,但其总资产回报串的分母最大,其总资产回报串最低,这是一种保守型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相反,方案C是三种方案中最激进的,其流动资产投资水平最低,风险最高,但其总资产回报率的分母最小,其总资产回报率最高,它显然属于进取型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相比之下,方案B是一种稳健型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其流动性、获利能力和风险性均介于方案A和方案C之间。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获利能力与流动性呈反向变动关系。

在前述的流动资产投资方案中,流动性的排序与获利能力的排序相反。按流动性从高到低依次是方案A、方案B和方案C;按获利能力从大到小则依次是方案C、方案B和方案A。由此可见,流动性的提高通常要以获利能力的降低为代价,同样,获利能力的提高也要以流动性的降低为代价。

2.获利能力与财务风险呈同向变动关系。

为追求更高的获利能力,必须承受更大的财务风险。在前面讨论的流动资产投资方案中,获利能力与财务风险的排序是一致的,方案C的获利能力最好,其财务风险也最高;方案A的获利能力最差,其财务风险也最小;无论是获利能力或财务风险,方案B均介于方案A和方案C之间。

3.流动性与财务风险呈反向变动关系。

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流动资产投资水平越高,其资产的流动性越好,其变现能力越强,其财务风险越小;反之亦然。在前述流动资产投资方案中,按流动性从高到低依次是方案A、方案B和方案C,按财务风险从大到小排序则依次是方案C、方案B和方案A。由此可见,流动性的提高通常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样,财务风险的降低也必须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为代价。

(二)流动资产的内部结构

企业在流动资产的内部结构安排上,必须遵循时间上的依次继起和空间上的同时并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得以继续。

在流动资产的构成内容中,应收账款是企业一定生产经营规模下的必然结果,此外,应收账款的数额大小还取决于企业所采用的信用政策,而信用政策的调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会影响企业产品销售的市场份额。因此,现金、短期有价证券和存货是流动资产结构调整的主体。在实际工作中,保守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往往预留较多的现金储备或以有价证券的方式储备,也可能预留较多存货安全储备;而激进的流动资产投资政策在流动资产的各项目中往往保持最低的储备量,以便将节省下来的资本投入到收益能力更高的固定资产或其他长期投资方面。

在流动资产的各项目中,短期有价证券的存在主要是基于现金的替代品功能。事实上,短期有价证券的投资收益很难超过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收益,也很难超过企业的资本成本。因此,过多地持有短期有价证券如同过多地持有现金一样,从效益上讲是不经济的。如果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能够相当准确地加以预计,并且未来的现金流入能够满足生产经营和偿债需要,企业就不应该持有短期有价证券。只有在种种理由表明企业应该建立一定规模的现金储备时,才可用暂时多余的现金购买有价证券,以赚取一定量的投资收益。

存货也是流动资产中一个具有较大伸缩幅度的项目。保守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可能会较多地储备存货,以免在生产经营中出现存货短缺;而激进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可能会将存货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以免形成较大的资本占用。极端的做法是精益生产(JUST IN TIME),这种生产模式认为存货是万恶之源,存货余额应接近于零。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生产经营情况、外部环境情况、管理水平和对待风险的态度,对存货储备水平作出决策。

【案例:浙江万向前潮公司的“零库存、零贷款”】

浙江万向前潮股份有限公司自1996年开始实现没有银行一分钱,而且其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的库存量接近零。“零库存”和“零贷款”,对于许多企业而言有些不可思议,因而引起经济界、实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说:“没有什么新招数,关键还在于企业练好内功,向管理要效益。”几年来,这家公司正是老老实实眼睛向内,加强管理,推行一种以控制成本、提高质量为目标的精益生产方式,使企业走上良性循环。“万向前潮”是浙江万向集团控股的一家生产性企业,主要生产汽车配件。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推行一种精益生产方式:即从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上节约支出,降低成本,以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实施过程中,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财务为核心,推行“三转”式的目标管理模式:即“销售围绕市场转,生产围绕销售转,部门围绕生产转”,调动一切因素向市场看齐。在周工作例会和月度工作会议中,各部门的目标均以财务数字的形式分解落实,会后由监控机构督促执行,以财务分析进行考核。在生产环节中,公司采用“倒转顺序法”组织生产,先由销售都门根据需要向总装部要货,再由总装部向其他制造部门索要所需配件,后一环节定量向前一个环节要货,前一个环节以核定的成本向后一个环节结算。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都严格根据市场需要配置,不至于积压在仓库里而大量占用资金。1996年,公司又依据精益生产方式的要求,推出了“取货制”管理,把各工序的送货、流水线完全控制在“按需所取”的范围,实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把在制品、半成品的数量压到了最低水平。

生产环节成本控制住了,还必须控制销售环节的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销售率。“万向前潮”早在1994年就将销售部改为市场管理部,根据市场精细分割的原则,在全国设立了五大销售区块,各下辖2-5个省区,针对不同地域的市场状况及销售实情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他们在一些重点配套用户地城设立4个直销仓库,31个特约经销都,直接交易钱货两清,既缩短了交货时间,又减少了拖欠款的产生,提高了市场覆盖率。

精益生产方式的运用,减少了流动资产的占用。1995年一年就节约流动资金占用5500万元。公司把这些资金投入技改,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三)流动资产投资的风险与收益

流动资产投资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资本收益最大。但是,就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管理而言,其重点应是资本收益与财务风险之间的权衡问题。

企业流动资产的总体规模及其内部结构安排,隐含了企业管理当局对于资本收益和财务风险的选择与搭配。较大规模的流动资产总额以及流动资产内部较大比例的速动资产,特别是较大比例的现金和短期有价证券,其资产的流动性自然很强,应付债务还本付息的能力自然很高,相应地,技术性无力偿债的风险也较小;但是;与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相比,流动资产的收益性较差,而且,现金等流动资产越多,收益能力越小。反之,较小规模的流动资产总额以及流动资产内部较小比例的速动资产,特别是较小比例的现金和短期有价证券,其资产的流动性自然很差,应付债务还本付息的能力自然很低,相应地,技术性无力偿债的风险也较大;但是,由于可以将节约资金用于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其资产的收益能力较强。当然,激进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也可能招致相反的结果。当流动资产持有水平低于一定限度时便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缺乏足够的现金偿债而使未来的筹资和购货更加困难或成本增加,降低应收账款持有水平更会招致销售额的大幅度下降,存货供应不足也可能使企业丧失已有的或未来的市场份额,甚至引起企业的生产经营停顿,最终会降低企业的收益能力和水平。因此,无论是从流动资产的总体规模来看,还是就流动资产的项目构成来讲,企业都应寻求一个合理的甚至是最佳的持有额度。

三、流动资产的融资策略 流动资产的融资策略是营运资本管理的重点。研究流动资产的融资策略,同样需要考虑财务风险与获利能力之间的权衡关系。与流动资产的投资策略对应,流动资产的融资策略也分别包括“保守型”、“稳健型”和“进取型”三种融资策略。

(一)保守型融资策略

保守型融资策略的特点是:流动负债只融通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另一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均由长期负债和权益性资本作为其资金来源。保守型融资策略如【图9-3】。

保守型融资策略克服了企业临时性资金计划的不严密性,给流动负债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安全边际。考虑到安全边际,管理当局需要对临时性流动资产投资的流动负债融资和长期负债与权益性融资的比例进行决策。但是,采用这一策略,企业将在季节性波谷为多余的债务融资支付利息,故其总资产的投资回报率一般较低。

(二)稳健型融资策略

稳健型融资策略也称为配合型融资策略,其特点是:对于临时性流动资产,应用流动负债筹资来满足其资金需要,即利用自然性融资和协议性短期融资;对于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则应用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筹资来满足其资金需要。稳健型融资策略如【图9-4】。

稳健型融资策略要求企业的临时性融资计划严密,实现现金流动与预期安排一致。在季节性低谷的时候没有流动负债;只有在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求高峰期,企业才举借各种流动负债。这种融资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将资产和负债的期间相配合,以降低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和尽可能降低债务的资本成本。但是,事实上由于资产存续寿命的不确定性,往往做不到资产与负债的完全配合。一旦出现企业生产经营高峰期的销售不理想,未能按计划取得销售现金收入,便会发生偿还临时性负债的困难。因此,稳健性融资策略是一种理想的、有着较高资金管理要求的流动资产融资策略。

(三)进取型融资策略

进取型融资策略也称激进型融资策略。其特点是:流动负债不但融通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而且还要解决部分永久性资产的资金需要。该融资策略如【图9-5】。

在进取型融资策略下,流动负债在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所占比重大于稳健型融资策略。在现实生活中,较小的企业通常被迫用流动负债融通一部分永久性资产,因为它们很难吸收到长期负债融资,其权益性资本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在这些债务到期时进行再融资,这就包含了不能按计划融资和由于流动负债利率变动而增加企业资本成本的风险。但是,由于流动负债的资本成本低于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成本,而进取型融资策略下的流动负债所占比重较大,所以该融资策略下的资本成本较低,其总资产的投资回报率较高。因此,我们说进取型融资策略是一种风险性与获利性均较高的流动资产融资策略。

第二节:现金管理

一、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

现金有广义现金和狭义现金之分。广义现金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狭义现金仅仅包括库存现金。

就狭义现金而言,它几乎不能提供收益,就广义现金中的银行存款而言,它所提供的收益也十分有限。从这一点上看,企业应该杜绝持有现金。但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这样做,它们总是保留一定量的现金。究其原因,企业持有现金是为了满足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的需要。

(一)交易性动机

交易性动机是指企业必须持有一定现金以满足其日常业务活动的现金支付需要。在企业的日常业务活动过程中,企业经常取得现金收入,也经常发生现金支出,两者不可能同步同量。如果收入多于支出,形成现金库存;反之,如果收入少于支出,则需要借入现金。在不能按时足额借入现金的情况下,企业的日常现金开支将受到重大影响。为此,企业必须维持适当的现金余额,才能保证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

为了交易的需要而持有足够的现金,还能得到的好处是:

(1)较多的现金储备可以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维持企业较高的商业信誉,从而使企业能够很容易地从供应者那里取得商业信用;

(2)较多的现金储备可以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商品交易中的现金折扣,从而降低购货成本或降低企业财务费用。

由于交易性动机而使企业持有的现金余额被称为交易性现金余额。交易性现金余额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一般而言,规模越大,交易性现金余额越多;反之,规模越小,交易性现金余额越小。此外,企业生产经营的性质、特点等也会影响到企业交易性现金余额的大小。

(二)预防性动机

预防性动机是指企业持有一定现金以应付意外事件所产生的现金需要。现代企业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因而企业未来的交易性现金需要并不总是确定的;再加上有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都有可能使未来的现金需要发生超常变动。因此,为了满足企业未来意外事件的支付需要,企业应该保持一个比正常交易需要量更大的现金余额。

为预防性动机而持有的现金余额被称为预防性现金余额。预防性现金余额的数量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和企业现金流量预测的准确性。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越差、现金流量预测的不确定性越大,预防性现金余额的数量也就越大;反之,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越好、企业现金流量预测的准确性越好,预防性现金余额的数量也就越小。此外,企业预防性现金余额的大小还与企业的借款能力有关,如果企业能够很容易地随时借到短期资金,也可减少预防性现金余额;如果企业不能够很容易地借到短期资金,则应增加预防性现金余额。当然,预防性现金余额的预计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三)投机性动机

投机性动机是指企业持有一定现金以备满足某种投机行为的现金需要,比如遇有廉价原材料或其他资产供应的机会,便可用手头持有的现金大量购入;再比如在适当时机购入价格有利的有价证券。

为投机性动机而储备的现金余额称之为投机性现金余额。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讲,储备现金而计划在未来从事某种投机行为的现象是很少发生的,因为人们往往很难预料到未来是否会存在发生投机行为的可能性。相应地,投机性现金余额的预计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一般企业不会专门为投机性动机而安排现金余额。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们在理论上可以找出以上一系列的持有现金动机并形成交易性现金余额、预防性现金余额和投机性现金余额等,但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难加以明确区分的,人们无法也绝对没有必要仔细区分每种动机的现金余额是多少。上述各种动机只是告诉我们,企业必须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以便满足各种各样的资金需要,至于究竟是用于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还是投机性动机,那要取决于现金支付时的具体情况。

二、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如前所述,企业因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的需要而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余额。但是,现金基本上是一种非盈利性资产,过多地持有现金势必造成资源浪费。考虑到上述两方面的原因,企业必须确定现金的最佳持有量。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主要有现金周转模式、成本分析模式、存货模式和随机模式四种。

(一)现金周转模式 现金周转模式是通过预计年现金需求总量和确定现金周转的目标次数来确定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其计算公式为:

最佳现金持有量=预计现金年总需求量/现金周转次数

(9-1)

毫无疑问,现金周转速度越快,平时持有的现金就越少。在上式中,现金周转次数是指现金在一年内周转了几次,这可用下式计算:

现金周转次数=360/现金周转天数

(9-2)

现金周转天数是指企业由于购置存货、偿付欠款等原因支付货币资金到存货售出、收回应收款项而收回现金的时间。在存货购置采用信用方式时,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周转天数=平均储备天数+平均周转天数-平均付款天数(9-3)

现金周转模式的操作虽然比较简单,但该模式要求有一定的前提条件:首先,未来的现金总需求应该能够根据产销计划比较准确地加以预计;其次,必须能够根据往年的历史资料测算出未来的现金周转次数。

(二)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寻求持有现金的相关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余额。企业持有现金的相关成本主要是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三者之和构成了企业持有现金的相关总成本。

首先,企业持有现金将发生机会成本。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就是因持有现金而不能赚取投资收益的机会损失,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用企业的资本成本替代。假定某企业的资本成本为6%,每年平均持有100万元的现金,则该企业每年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为6万元(100×6%)。现金持有量越大,机会成本也就越高。企业为了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需要而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付出相应的机会成本代价是必要的,但现金持有量过多,机会成本代价大幅度上升,就不合算了。

其次,企业持有现金将发生管理成本。企业持有现金将会发生管理费用,如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安全措施费等。这些费用是现金的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的数量关系。

再次,企业持有现金不足将发生短缺成本。现金的短缺成本,是因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业务开支所需,而使企业蒙受损失或为此付出的代价。现金的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

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如果把以上三种成本线放在【图9-6】上,就能找出总成本最低的最佳现金持有量。

由【图9-6】所见,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持有现金不足的短缺成本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持有现金的管理成本线为一平行线。由此,持有现金的总成本线便是一条向下凹凸的抛物线,该抛物线的最低点即为持有现金的最低总成本。超过这一点,机会成本上升的代价就会大于短缺成本下降的好处;在这一点之前,短缺成本上升的代价又会大于机会成本下降的好处。这一点在横轴上的量,即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具体计算,可以先分别计算出各种方案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之和,再从中选出总成本之和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持有现金的上述成本中,由于管理成本是固定成本,与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决策无关,故管理成本不是最佳现金持有量的一个决策变量,因此也可以称为无关成本。

(三)存货模式

存货模式的基本原理是将企业现金持有量和短期有价证券联系起来衡量,即将企业现金的持有成本同现金和短期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进行权衡,以求得二者相加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余额,从而得出最佳现金持有量。由于在存货模式下,我们将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和短期有价证券联系起来考虑,故在现金的持有成本中可以不考虑现金短缺成本和现金管理成本。因为,在持有现金不足交易性需求时,我们可以出售有价证券,故不存在现金的短缺成本;对于现金管理成本,由于它是持有现金的固定成本,不是最佳现金持有量的一个决策变量。相反,在存货模式下,需考虑短期有价证券和现金之间的转换成本。

存货模式假定企业将多余现金全部投资于短期有价证券,短期有价证券的投资组合可以随时转换为现金,并且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可以比较准确地加以预测,其现金流转也是有规律的,每次转换可以生成大量的现金流入,然后逐渐流出,当现金余额接近零时再同样重复。其现金流转模式如【图9-7】。

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与有价证券和现金之间的转换成本的关系,可用表示【图9-8】。

(四)随机模式

随机模式是在现金流量呈无规则变动的情况下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一个现金控制区域,定出上限和下限。上限代表现金持有量的最高点,下限代表现金持有量的最低点。当现金余额达到上限时则将现金转换成短期有价证券;当现金余额下降到下限时,则将短期有价证券转换成现金,从而使现金余额经常性地处在上限和下限之间。如【图9-9】所示。

在9-8式中,现金持有量下限L的确定,可能受到企业每日的最低现金需要、管理人员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的影响。

三、现金收支的日常管理

企业提高现金管理效率的方法不外乎加速现金回收、推迟现金支付和力争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同步。

(一)加速现金回收

1.收款流程分析。

收款流程包括从企业产品或劳务的售出直到客户的款项被收回成为企业可用资金的各个步骤。下面以规范的支票收款为例,具体介绍收款的主要流程。

(1)发票寄送流程。加速现金回收的一个很明显而也最容易被忽视的方法就是尽早将发票寄送给客户。客户可能有不同的支付习惯。有的客户喜欢在折扣日或最后到期日付款,也有些客户在收到发票时就立即付款。由于较早收到发票会导致客户更快地付款,因此,可以将发票附于所发出的商品中,也可以用传真传送发票复印件或者在购货方提货时即出具发票等。

(2)支票邮寄流程。支票邮寄流程是指客户邮寄支票的时间。企业加速支票邮寄流程的有效办法除要求客户尽快出具支票外,还应尽可能要求客户采用快捷的邮寄方式,如航空挂号、特快专递以及专人送达等。如金额大,企业也可派专人到客户处收取。标明发起人股票字样。

(3)业务处理流程。业务处理流程是指企业收到客户支票后的业务处理时间。企业提高业务处理流程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简化所收取支票的业务处理环节,提高业务处理速度和业务处理效率,尽量做到当天收到的支票当天进行。为此,可以先简单地进行日记账处理或备查账处理后即送存银行,待送存银行后再作相应的会计处理。

(4)款项到账流程。款项到账流程是指通过银行结算系统清算支票的时间。企业加速款项到账流程的有效办法一是要求客户尽量开具制度规范且结算效率较高的商业银行支票;二是尽量避免跨地区、跨银行结算。

上述第(2)、(3)、(4)三项收款流程合起来称为收款浮账期间,即从客户寄出支票到它变为企业可用现金之间的总时间。其中,第(2)项又称之为邮寄浮账时间,第(3)项又称之为加工浮账时间,第(4)项又称之为变现浮账时间。此外,第(3)、第(4)两项合起来也称之为存入浮账时间。2.加速现金回收的方法。

加速现金回收主要是尽可能地缩短收款浮账时间。根据银行结算制度和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1)银行存款箱制度。在西方企业,加速收取客户汇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就是银行存款箱制度。收款企业利用当地邮局的邮件信箱并授权它的开户银行利用这个邮件信箱来收取汇款。客户收到发票并被告知将汇款寄到该邮件信箱中。收款企业的开户银行每天分几次去收取邮件,并将所收取的支票直接存入该收款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所收取的客户支票被记录下来并被结算,收款企业将收到一张存款清单和付款方清单,还包括客户信件中的其他资料。银行存款箱制度的优点是支票在会计处理和加工程序之前,而不是在之后被存入银行。这一银行存款箱制度消除了加工浮账时间。但是,银行存款箱制度也有一定的缺点:一是需要在收款银行保持一定的存款余额,二是需要支付委托银行一定服务费用。显然,如果所收取的支票金额越小,企业负担的成本越高。

(2)集中银行制。在西方企业,集中银行制与建立多个收款中心是联系在一起的。建立多个收款中心就是收款企业不仅在其总部所在地建立收款中心,同时还根据客户地理位置的分布情况以及所收取款项的大小,建立多个收款中心。具体做法是:企业销售商品时,由各地分设的收款中心开出账单后,直接汇款或邮寄支票给当地的收款中心,中心收款后立即存入当地银行或委托当地银行办理支票兑现;当地银行在进行票据交换处理后立即转给企业总部所在地银行。

应用这种分散开单和分散收款的办法,与传统的集中开单与集中收款的办法相比,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缩短了账单和支票的往返邮寄时间。这是因为账单由客户所在地的收款中心开出,并寄给当地客户,所需时间明显小于直接从企业所在地邮寄账单给客户的时间;同时,客户付款的支票邮寄到离它最近的收款中心的时间也比邮寄到企业所在地的时间短。第二是缩短支票兑现所需的时间。这是因为各地收款中心收到客户支票并交存当地银行,减少了银行结算环节,并且还可以在需要资金时向当地银行支取。采用这种办法也有其不足之处,按规定各收款中心在当地银行开设的账户也应保持一定的存款余额,企业设立的收款中心越多,这部分冻结资金的机会成本损失越大。

(二)延迟现金支付

延迟现金支付是指企业在不影响其商业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推迟应付款项的支付期,充分运用供货方所提供的信用优惠。企业延迟现金支付的手段主要包括:

1.集中应付款项。严格控制现金支付的手段之一是将应付款项集中于企业总部。这样,资金就可以十分准确地在需要支付的时候再支付。如果企业想获得应付账款的现金折扣,那就应当在现金折扣期末付款;如果不愿取得现金折扣,那就应当在信用期限的最后一天付款,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无资本成本的自然性融资。

2.承付汇票。在西方企业,延迟现金支付的第二个手段是利用承付汇票(相当于我国的托收承付)。与支票不同的是,承付汇票并不是见票即付。当它被提交开票方开户银行时,开户行还必须将它交给签发者以获得承付,而后签发企业才存入资金,以支付汇票。这一方式的优点是它推迟了企业调入资金支付汇票的实际所需时间。这样企业就只需在银行保持较少的现金余额。它的缺点是某些供应商可能更喜欢用支票付款。同样银行也不喜欢处理汇票,因为它们通常需要更多的人工处理。这样,同支票相比,银行通常会对汇票收取更高的手续费。

3.利用现金浮账量。所谓现金浮账量,是指企业从银行存款账户上开出的支票总额超过其银行存款账户的余额。出现现金浮账量的原因是企业开出支票、收款人收到支票并将其送存银行,直至银行办理完款项的划转,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虽然企业已开出支票但仍可以动用银行存款账上的这笔资金,以达到充分利用现金的目的。但是,企业利用现金浮账量应谨慎行事,要预先估计好这一差额并控制使用的时间,否则会发生银行存款的透支并遭致罚款。

4.利用远程支付。企业为尽量延长支票结算时间,让客户到距其地理位置很远的银行支取支票的一种方法,称为远程支付。远程支付的目的是为了人为地制造浮账期间。但是,这种支付方式是以牺牲企业的商业信誉为代价的,在使用时也应谨慎行事。

5.设置支付账户。许多企业为工资或股利的支付专门设置一个单独的账户。为使该账户的余额最小,企业必须预测它开出的工资或股利在什么时候被实际支付。如果支付日是星期五,那就并非所有的工资或股利都会当天付现。这样企业存入的资金额就不必等于工资或股利总额。为此,企业应当根据其经验,建立一个工资或股利支付的时间分布。

(三)力争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同步

没有现金流入就没有现金流出。为减少现金的闲置浪费,采取有效措施来力争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同步协调是极为可取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现金的利用效率。力争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同步协调,要求企业要合理地安排供货和其他现金支出,有效地组织销售和其他现金流入,使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波动基本一致。

为保持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同步协调,可先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收到现金或某种专门的融资方式而取得大量的现金流入,然后再逐渐发生各种各样的现金流出;现金余额很小时再同样重复。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合理编制现金预算,并依照现金预算中的计划安排来筹划现金流入和安排现金流出,将是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同步的重要保障。第三节:短期有价证券管理

一、企业持有短期有价证券的目的

短期有价证券是企业现金的一种转换形式。短期有价证券的变现能力强,可以随时兑换成现金。企业有多余现金时,常将现金兑换成短期有价证券;现金流出量大于流入量需要补充现金时,再将短期有价证券转换成现金。在这种情况下,短期有价证券就成了现金的替代品。企业持有短期有价证券的目的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

(一)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在证券市场比较发达的基本背景之下,短期有价证券能够迅速变现。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人们常把短期有价证券看成是现金的等价物或替代品。为此,激进的财务经理甚至把绝大部分现金投资于短期有价证券,以短期有价证券持有额来替代现金持有额;即便是保守的财务经理也在满足基本交易需要的基础上将多余现金投资于短期有价证券。

企业持有大量的短期有价证券,不仅能够维持与拥有现金相同的资产流动性,甚至还有可能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因为,持有大量短期有价证券,表明企业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和偿付能力,银行有可能因此而愿意给予企业更大的信用额度,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如果短期有价证券的投资收益率较高,足以补偿企业短期借款成本还有剩余的话,企业未必需要将短期有价证券变现,而是以短期借款来满足现金支付需要。

(二)赚取投资收益

企业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并不总是均衡对称的,经常有可能出现现金的剩余;即使企业根据需要测定了适宜的现金持有额度,也经常会出现现金结余超过最佳现金持有额度的可能,因此,现金有可能出现暂时闲置的局面。我们曾经讲过,现金是一种不盈利或盈利非常小的资产,因此,现金的闲置实际上是企业资源的一种浪费。有鉴于此,在证券市场比较发达的今天,许多企业就会考虑将暂时闲置的现金投资于有价证券,以赚取一定数额的投资收益。

企业闲置现金的情况很多,如从事季节性生产的企业,旺季时生产经营的现金需求规模很大,基本上不会形成现金闲置,但是,在淡季,现金支出的需要量很小,于是就极有可能导致较大的现金闲置;为大额偿债和长期性投资需要而储备的现金,在实际使用之前也可能形成暂时的现金闲置;预防性现金余额在意外事件发生之前,也可能形成较大的现金闲置;因增发股票、债券或取得大额借款而骤然形成的大笔现金流入与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逐步支付之间也可能形成暂时的现金闲置。因此,应考虑在实际支用之前先将其投资于短期有价证券,从而使企业的资本收益最大化。

二、短期有价证券的选择标准

企业用暂时闲置的多余现金购买短期有价证券必须充分考虑企业持有短期有价证券的基本目的,确立适宜的短期有价证券投资标准。一般而言,企业购买短期有价证券,至少应把握以下选择标准:

(一)较高的安全性

短期有价证券投资必须通过的最基本测试是本金的安全性。这是指收回初始投资金额的可能性。安全性是通过同国库券相比较来判断的,因为后者被认为是无风险的。除国库券以外的其他有价证券的安全性,则视发行者和所发行证券的类别不同。被认真考虑作为企业短期有价证券投资组合的有价证券必须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

(二)较强的流动性

流动性或变现性与有价证券持有者在短期内将其变为现金的能力有关。虽然某有价证券可能十分“安全”,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有价证券在到期之前可以很容易地出售而又不遭到较大损失。通常,一个大而且活跃的二级市场对有价证券保持较强的变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三)适宜的投资收益

赚取一定的投资收益是企业持有短期有价证券的目的之一。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然收益越高越好。但是,收益的高低总是与风险的大小和流动性的强弱密切联系的。高收益可能伴随的是高风险和低流动性。考虑到短期有价证券投资的根本职责,应该牺牲一定的收益,确保其流动性,并将其风险控制在可以容忍的范围以内。

(四)较低的投资风险

短期有价证券的投资风险主要有四种:(1)由于证券发行者无法如期还本付息的违约风险;(2)由于利率变动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利率风险;(3)由于通货膨胀而使投资者收到本息的购买力下降的购买力风险;(4)由于所购证券无法在短期内按合理价格出售的变现风险。针对风险的具体情况,企业应选择那些风险较小或风险可以规避的有价证券,并进行适当的投资组合。

三、短期有价证券的投资政策

短期有价证券的投资政策是指企业在利用暂时闲置现金购买短期有价证券时,对与投资相关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所作的选择。由于各企业对待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与投资风险的态度不同,形成了以下三种基本的短期有价证券投资政策:

(一)保守的短期有价证券投资政策

保守的短期有价证券投资政策非常注重手头持有的可用现金余额,只有现金余额巨大时才考虑进行短期有价证券投资;投资时也特别看重短期有价证券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投资风险,把投资收益放在一个比较次要的位置。

(二)激进的短期有价证券投资政策

激进的短期有价证券投资政策并不希望手头持有太多的现金,将最大限度的现金用于购买有价证券,把持有现金的理由看成是持有短期有价证券的理由,投资时更注重短期有价证券的收益能力,考虑流动性也是为了频繁地买入卖出,以确保收益最大。

(三)中庸的短期有价证券投资政策

中庸的短期有价证券投资政策对待投资的态度介于保守政策与激进政策之间。这种投资政策通常需要对最佳现金持有额度和未来的现金流转进行精心测算,并严格据以进行投资。选择短期有价证券时,基本上是按照保证流动性、安全性的基础上追求最大可能收益的投资思路,但绝不像激进的投资政策那样为最大投资收益去冒亏本风险。

第四节:应收账款管理

一、企业持有应收账款的动因

应收账款的发生意味着企业有一部分资金被顾客占用,由此将发生一定的管理成本、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成本。那么,企业为什么还愿意持有应收账款呢?究其原因主要有:扩大销售、减少存货。

(一)扩大销售

应收账款的发生是企业采用赊销方式的必然结果。企业之所以采用赊销方式而不是现销方式,主要原因在于它想通过赊销方式来为顾客提供一些方便,以便扩大其销售规模。

首先,许多顾客限于可用现金的规模而愿意赊购。如果销售企业不能采用赊销方式的话,顾客只能从其他商家选购或降低需求或要求降价,这对销售方扩大销售规模是不利的。其次,许多顾客希望保留一定时间的支付期限以检验商品和复核单据。如果顾客采用现购方式购买的话,一旦以后发现商品数量、规格、品质和计算误差,要求退还货款将是非常不方便的。再次,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销售企业采用赊销方式。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许多企业都愿意采取一种能够吸引顾客的营销策略,以此扩大销售规模,增大市场占有份额。其中,赊销就是一种占领市场、争夺顾客和打败对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应收账款的增加意味着存货的减少。存货的减少可以降低存货的储存费用、保险费用和管理费用等。并且,存货的减少将增大企业的速动资产,提高企业的即期偿债能力,修饰企业的财务指标。

二、企业信用政策的构成要素

(一)信用期限

信用期限是指企业对外提供商品或劳务时允许顾客延迟付款的时间界限。信用期限对应收账款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较长的信用期限,意味着给顾客的信用条件优越,自然会吸引更多客户,刺激客户的更大需求,从而实现更大的销售收入。当然,在销售收入扩大的同时,也必然发生更多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信用期限通常根据行业惯例确定。在此基础上,如果想更改信用期限,可以采用边际收益法和净现值流量法进行评估,以确定更适宜的信用期限。1.边际收益法。

边际收益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按以前的信用期限、本行业的信用期限或假定信用期限为零设计一种分析基准信用期限作为分析基础,然后确定适当延长或缩短信用期限的几个方案并测算更改信用期限后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最后按照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原则,选择最适宜的信用期限。

2、净现值流量法。

净现值流量法是由美国财务学者William L.Sartoris和Ned C.Hill提出的,以各信用期限的日营业净现值为标准来决定信用期限的决策方法。

(二)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折扣期限,即在多长时间内给予折扣;二是折扣率,即在折扣期内给予客户多少折扣。例如“2/10”的现金折扣政策表明,如果顾客在10天内付款,将获得货款总额2%的折扣优惠。一个企业可以制定单一的现金折扣政策,也可以制定多种折扣方式的现金折扣政策。如“3/10,2/20,n/30”表明客户的信用期限为30天,如果客户能在10天之内付款,将享受整个货款3%的折扣优惠;如果客户在10天以上、20天之内付款,将只享受整个货款2%的折扣优惠;如果客户在20天以上、30天之内付款将得不到任何折扣优惠;如果顾客在30天以后付款,则表明顾客违约,可能会受到违约处罚。

现金折扣政策的作用是双向的。首先,给予一定的现金折扣,是吸引顾客的重要方式之一,从而使企业的销售规模越大;其次,现金折扣率越高,越能鼓励客户尽早付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持有规模;再次,较长的折扣期限将会扩大应收账款规模,延长收款时间;最后,推行一定的现金折扣政策需要销售企业付出一定的代价。

(三)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企业用来衡量客户是否有资格享有商业信用的基本条件。如果客户达不到该项信用标准,就不能享受企业按商业信用赋予的各种优惠,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那么,具备什么条件的客户才能达到信用标准呢?在作出正确评价之前,应对申请赊购的客户进行信用状况分析。通常是按信用的“五C”系统逐一进行评估。

信用的“五C”系统是指: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llateral)和条件(Condition)等五个方面。

品德。品德是指客户履行偿还债务的态度,这是评价客户信用品质的首要因素。众所周知,信用交易意味着付款承诺,债务人能否诚心履约尤为重要。为此,企业应对客户过去的往来账务记录进行分析,对客户的付款表现做到心中有数。

能力。能力是指客户偿还债务的财务能力。为了了解客户偿还债务的财务能力,应着重了解客户的流动资产数量、质量以及流动负债的性质,计算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并同时辅以实地观察客户的日常运营情况,并进行评价。

资本。资本是指客户的财务实力,即资本金,表明客户可以偿还债务的背景。

抵押。抵押是指客户提供作为授信安全保证的资产。这对于不知底细或信用状况有争议的客户尤为重要。客户提供的抵押品越充足,信用安全保障就越大。

条件。条件是指可能影响客户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当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客户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对此,应了解客户以往在困境时期的付款表现。

三、企业信用政策的具体实施

企业信用政策的具体实施主要包括信用评价、信用额度和收账策略等三个方面。

(一)信用评价

在明确客户的信用标准后,企业必须对单个的信用申请人进行评价,并考虑发生坏账和延期付款的可能性。信用评价程序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取得申请人的有关信息。在国外,许多信息服务机构都提供有关企业信用的信息,但对某些客户,尤其是较小的客户,收集这些信息的成本可能会超过其潜在获利能力。企业给予信用的决策可能不得不根据有限的信息量作出。除了成本之外,企业还必须考虑对信用申请人进行调查将花费的时间。没有必要在进行详细的信用调查之前,延迟向一位潜在的客户发货。因此,所收集的信息量应与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结合起来考虑。基于这些考虑,信用分析者可能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来源。

(1)财务报表。当一项赊销可能发生时,销售商可能会要求查看对方的财务报表,这是进行信用分析时最理想的信息来源之一。通常,客户对提供财务报表要求的拒绝与较差的财务状况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最好能取得经过审计后的财务报表,如果有可能,取得对方的内部报表将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那些销售具有季节性特点的客户。(2)信用评级报告。除了财务报表之外,还可从各种信用评级机构中取得对方的信用评级资料。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定时公布的一些客户的信用等级资料可以从相关报刊资料中进行收集。

(3)向银行核查。信用分析者审查某一特定客户信用状况的另一信息来源是该客户的开户银行。绝大多数银行都有信用部门,它们可以向那些寻求获得商业信用的客户提供其信用评级方面的服务。通过向信用申请者的开户银行打电话或写信,分析者可以获得以下信息:客户在银行的平均现金余额、贷款金额、历史,有时候还能获得更广泛的财务信息。

(4)商业交往信息。一般而言,企业的每一客户对外都会同时拥有许多供货单位,所以企业可以通过与同一客户有关的各供货企业交换信用资料,比如往来年数、提供信用的条件、数额以及客户支付货款的及时程度等证明。

(5)企业自身经验。对过去付款的准时性,包括任何季节性特征进行研究将是有帮助的。企业的信用部门经常会写出书面报告,对将给予信用的客户质量作出评价。但必须谨慎地对待这些信息,因为销售人员对给予信用并作出销售有一定的自然偏向。

2.分析这些信息并确定申请人的信誉。收集了有关客户信用的信息之后,企业必须对申请者进行信用分析。在实践中,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紧密联系的。如果有信用申请者的财务报表,信用分析者就应进行相应的财务报表分析,特别是申请人资产的流动性和准时付款能力。与此有关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以及平均付款期和债务对权益比率等。

除了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之外,信用分析者还将考虑客户管理当局的品德、客户的财务实力和其他各种因素。然后分析者就将确定申请者履行信用的能力和不准时付款的可能性,以及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根据这些信息以及企业所销售产品或劳务的利润边际,就可得出是否给予信用的结论。

调查过程所收集的信息量应与订单的期望利润和调查成本结合起来考虑。只有根据下一调查步骤所作的信用决策会发生改变时,才能进行更为复杂的分析。

3.进行信用决策。一旦信用分析者将必要的证据经过整理并进行分析之后,就必须对该客户的信用状况作出决策。如果是初次销售,首先需要决策的是是否给予信用。如果可能不断重复销售,企业就应当建立一定的程序,以避免每次收到订单时都从头开始评价是否给予信用。使这一程序合理化的方法之一是为每个经常客户建立一个信用限额。信用限额的确定使得发货可以有效率地进行,但是对这一限额必须经常性地进行重新评价,以便与该客户的最新变化情况保持一致。

(二)信用额度

信用额度代表企业对客户承担的可容忍的赊销和坏账风险。信用额度过低将影响企业的销售规模,也会相应地增加企业的交易次数和交易费用;但是,信用额度过高将会加大企业的收账费用和坏账风险。

为客户确定信用额度的方法很多,一般应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选择使用下列方法: 1.根据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原则确定。根据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原则确定给予某一客户的信用额度,也就是根据某一客户的预计全年购货量和该产品的边际贡献率测算企业从该客户处可获得的收益额,以该收益额作为每次该客户的赊购限额,前账不清,后账不赊。2.根据客户营运资本净额的一定比例确定。客户在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下,其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营运资本净额也是大致稳定的。由于营运资本净额可以看做是新兴债务的偿付来源,因此,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营运资本规模,考虑客户从本企业购货的比重,确定以客户营运资本净额的一定比例作为本企业对该客户的信用额度。

3.根据客户清算价值的一定比例确定。清算价值是客户因无力偿债或其他原因而进行破产清算时的资产变现价值。清算价值体现了客户偿债的最后屏障。如果客户的清算价值减去现有负债后还有余额,企业即可向该客户提供信用,提供信用的额度可以按照清算价值的一定比例确定。

(三)收账策略

企业应收账款持有数额的大小除了取决于应收账款的发生额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企业的收账策略。企业的收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使用奖惩措施。为了促使客户尽快付款,企业应在赊销时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如采取现金折扣等奖励措施;采取取消赊购资格、断绝来往和加收罚息等惩罚措施。2.设计完善的收账程序。企业应收账款的收账程序包括信函、电话催问、个人访问和法律行动等。企业到底应采用哪些收账程序主要取决于管理当局愿意在收款程序上花多大费用。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相应的收款费用越高,坏账比率越低,平均收款期也就越短。

3.优选收款人员,讲究收款技巧。收款工作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问题、经济问题和技术问题。要作好这项工作,企业必须优选收款人员,并讲究收款技巧。

第五节:存货管理

一、企业储备存货的动因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有形资产。存货包括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库存商品等。

如果工业企业能在生产投料时随时购入所需的原材料,或者商业企业能在销售时购入所需商品,就不需要存货。但实际上,企业总有储备存货的需要,并因此而占用或多或少的资金。这种存货的需要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一)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

实际上,企业很少能做到随时购入生产或销售所需的各种物资,即使是市场供应充足、计划控制十分严密的物资也是如此。因为,市场供应有可能断档,运输途中也会出现故障,计划也有可能失误。

(二)增加生产经营弹性

如原材料存货可以增加企业采购弹性,如果没有它,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必须严格地与生产保持高度一致;处于不同生产阶段之间的存货有助于企业的生产协调与资源利用;产成品存货也可以使企业在生产安排和市场营销方面具有弹性。

(三)出于优惠价格的考虑

一般来讲,零购物资的价格往往较高,而整批购买物资在价格上常有优惠。但是,过多的存货需要占用较多的资金和承担较多的资本成本,并且会增加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和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

二、存货储备的成本

与存货储备有关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取得成本

取得成本是指为取得某种存货而支出的成本,通常用TCa来表示。其下又可进一步分为订货成本和购置成本。

1.订货成本。订货成本是指取得存货订单的成本,如办公费、差旅费、邮资、电报、电话等费用支出。订货成本有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无关,如常设采购机构的基本开支等,称为订货的固定成本,用F1表示。另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有关,如差旅费、邮资等,称为订货的变动成本。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用K表示;订货次数等于存货年需求量D与每次进货量Q之商。订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2.购置成本。购置成本是指存货本身的价值,一般用数量与单价的乘积来确定。如果年需要量用D表示,单价用U表示,于是购货成本为DU。

订货成本加上购置成本,就等于存货的取得成本。

(二)储存成本

储存成本是指保持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包括存货占用资金应计的利息、仓库费用、保险费用、存货破损和变值损失等等。通常用TCc表示。

储存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与存货数量的多少无关,如仓库折旧、仓库职工的固定工资等,常用F2表示。变动成本与存货的数量有关,如存货资金的应计利息、存货的破损和变值损失、存货的保险费用等,其单位变动成本可用Kc表示。由此,用公式表达的储存成本如下:

(三)缺货成本

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包括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产成品库存缺货造成的拖欠发货损失和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如果生产企业以紧急采购代用材料解决库存材料中断之急,那么缺货成本表现为紧急采购代用材料所增加的购入成本。缺货成本用TCs表示。

三、存货储备的决策

存货储备的决策涉及四项内容:决定进货项目、选择供货单位、决定进货时间和决定进货批量。其中,决定进货项目和选择供货单位是企业销售部门、生产部门和采购部门的职责。财务部门的职责是决定进货时间和决定进货批量。

(一)经济订货批量法的基本模型

如前所述,企业存货的最优化,就是要使存货成本TC值最小。为此,需要通过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使存货的总成本最低。使存货总成本最低的订货批量叫做经济订货批量。有了经济订货批量,可以很容易地找出最适宜的进货时间。经济订货批量的基本模型有下列假设条件:

(1)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即需要订货时便可立即取得存货;(2)能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库;

(3)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TCs为零,这是因为良好的存货管理本来就不应该出现缺货成本;

(4)需求量稳定,并且能预测,即D为已知常量;

(5)存货单价不变,不考虑现金折扣,即U为已知常量;(6)企业现金充足,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

(7)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因买不到需要的存货而影响其他。

(二)经济订货批量法的扩展模型

经济订货批量法的基本模型是在前述各假设条件下建立的,但现实生活中能够满足这些假设条件的情况十分罕见。为使模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可用性,现放宽部分假设,以探讨下列问题。

1.订货提前期。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存货不能做到随用随时补充,因此不能等存货用完了再去订货,而需要在没有用完时提前订货。在提前订货的情况下,企业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尚有存货的库存量,称为再订货点,用R来表示。它的数量等于交货时间(L)和每日平均需用量(d)的乘积:

R=L·d

(9-20)2.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

经济订货批量法的基本模型假设存货一次全部入库,故存货增加时存量变化为一条垂直的直线。事实上,各批存货可能陆续入库,使存量陆续增加。尤其是产成品入库和在产品转移,几乎总是陆续供应和陆续耗用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基本模型做一些修改。

设每批订货量为Q,每日送货量为P,故该批订货全部送达所需日数为Q/P,称之为送货期。

3.保险储备。

经济订货批量的基本模型假定存货的供需稳定且确知,即每日需求量不变,交货时间也固定不变。实际上,每日需求量可能变化,交货时间也可能变化。按照某一订货批量和再订货点发出订单后,如果需求增大或送货延迟,就会发生缺货或供货中断。为防止由此造成的损失,就需要多储备一些存货以备应急之需,称为保险储备。保险储备正常情况下不动用,只有当存货过量使用或送货延迟时才动用。

建立保险储备,固然可以使企业避免缺货或供应中断造成的损失,但存货平均储备量加大却会使储备成本升高。研究保险储备的目的,就是要找出合理的保险储备量,使缺货或供应中断损失和储备成本之和最小。方法上可先计算出各不同保险储备量的总成本,然后再对总成本进行比较,选定其中最低的。

(三)经济订货批量法的发展

关于订货批量,近年来人们的兴趣已经从经济订货批量的经典问题转移到离散需求环境下的订货批量问题上来了。这个变化是由于物料需求计划(MRP)和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的出现而引起的。因为,物料需求计划和制造资源计划是通过计算按时间分段的总需求量和净需求量,并以间断的时间序列来表达对存货的需求。

确定订货批量的其他方法很多,本节主要介绍时区订货批量法、最小单位费用法和最小总费用法等几种较常见的方法。1.时区订货批量法。时区订货批量法是一种为适应间断性需求环境而在经济订货批量法的基础上修改而得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先根据各时区已知的净需求量数据,用标准的经济订货批量法算出每年的订货次数。然后用一年的总时区数除以订货次数,即得到订货的时间间隔。而每次订货覆盖此间隔内的所有需求。

【时区订货批量法示例】

2.最小单位费用法。最小单位费用法实际上是一种试探法。该方法在吸取经济订货批量法的原理基础上,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按经济订货批量法计算的经济订货批量应该等于第一个时区的净需求量呢?还是应该等于第一、第二两个时区的净需求量之和呢?甚至还是等于第一、第二、第三这三个时区的净需求量之和?为解决这个问题,最小单位费用法要算出以上三种或更多批量对应的单位费用,即单位订货费用加上单位保管费用。单位费用最小的那个批量将作为订货批量。假定前例每单位存货每一时区的保管费用为l元,每次订货费用100元。【表9-4】列示了第一时区订货批量为45的计算过程。其他各时区的订货批量结果见【表9-5】。

3.最小总费用法。

最小总费用法所依据的原理是:当计划期内的订货费用越接近于保管费用时,这个计划期内所有批量的订货费用与保管费用之和也就越小。这与经济订货批量,法的原理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其具体做法。最小总费用法的具体做法就是选取尽可能使单位订货费用与单位保管费用相接近的订货批量。按这样的观点来看【表9-4】就会发现,按最小单位费用法所选择的第一时区的订货批量45所对应的单位订货费用2.22,大大超过了单位保管费用0.22。

由于最小总费用法的目的是使两种费用尽可能接近;所以可以避免像最小单位费用法那样繁杂的计算过程。在作最小总费用计算时,要用到一个单位库存时区和经济单位库存时区的概念。单位库存时区是指一单位存货在仓库中存放一个时区,经济单位库存时区则是指存储一个时区时订货费用与保管费用相等的库存量。这个库存量可以直接用订货费用除以单位时区内存储单位存货的保管费用来求得。在上述例子中,经济单位库存时区为100/1等于100。

计算出经济单位库存时区后,还需要选择单位库存时区最接近经济单位库存时区的进货批量。【表9-6】列示了第一个时区的最小总费用法的计算过程。

从上表可见,在最小总费用法下,第一时区应选择85作为订货批量,这是因为其对应的单位库存时区130最接近于经济单位库存时区100。其他各个时区的订货批量见【表9-7】。

篇2:财务管理教学系统 第九章:营运资本

TX-01护理培训制度

修订日期:216年1月

1.新进护理人员由护士长负责入科教育及环境介绍,带教老师负责其工作职责、业务技术知识理论及机器操作的培训、考核,各个班次的工作流程选派有丰富经验的责任护士负责带班,做好传、帮、带,要求新近护理人员3个月内能够独立值班,遇到危重、疑难病人时,启动听班制度;

2.五年以内护理人员参与科室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由健康教育小组组长负责培训健康教育的示范与考核;

3.新技术、新项目由厂家负责培训后,科室实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将考核成绩记录在档。

4.护师以上护理人员每月进行一次业务学习和一次护理查房,护士长负责进行考核,业务理论知识知晓率达到100%。

5.主管护师每月进行一次健康教育讲座,解释答疑患者家属的相关问题。6.每年派1-2名护理人员参加学术会议,掌握血液净化学术新近展。

TX-02护理接诊制度

修订日期:216年1月

1.科室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一线、二线听班,值班人员坚守工作岗位,负责接听电话并做好记录,包括时间、地点、电话联系人、病人的姓名、年龄、原发病、一般状况、及联系电话,如为病房的病人,要记录住院号、主管医生等,并通知值班医生。

2.病人来病区前,应提前做好治疗所需要的物品,准备好机器及根据病情备好抢救用物。3.病人来病区后,值班护士协助病人更换拖鞋或鞋套,测量并记录治疗前体重、血压、脉搏,如有发烧的病人需测量体温,如为传染病病人,实行隔离治疗。首次治疗的病人遵医 640 嘱留取血标本检测传染指标。

4.病房病人或急诊病人来病区后要与其护理工作人员做好交接班,并认真做好记录。

TX-03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修订日期:216年1月

1.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转入病房时,应由被转入科室的工作人员负责接诊,交接患者时,应注意交接患者血管通路、治疗方式、脱水量、抗凝剂使用、治疗中生命体征情况(特别是血压、脉搏、体温)及各种并发症等。血管通路要特别注意解除压迫时间及护理要点。

2.意识障碍、老年人、语言及听力障碍的患者使用腕带,标记患者的床号、姓名,以便于查对。

3.查对患者姓名时,医务人员要以询问患者叫什么名字为主,进行双向查对。4.急诊转入血液净化的危重患者,护士必须及时迎接,认真查体,做好交接记录并签名。5.年老体弱患者要注意交接有无压疮的发生。

6.严格按照各种病人转运操作程序转运病人,防止意外的发生。

TX-04护患沟通制度

修订日期:216年1月

加强护患沟通是建设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途径,是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构建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和谐护患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做到“两好一满意”,特制定本科室护患沟通制度。

一、第一次接诊时的护患沟通

1.护理人员实行“首迎负责制”。新病人第一次来科室做治疗时,值班护士面带微笑,起立迎接,主动帮助病人测量体重并引导病人至床前,并协助病人采取合适卧位。

2.责任护士在病人进入科室15分钟内到床前做自我介绍,做好健康教育并为病人解惑答疑。

3.护士长在病人入院1小时内至病人床前做自我介绍,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征求意

641 见、了解病人的需求,时间不少于10分钟,并将沟通情况进行记录。

二、治疗期间的护患沟通

1.护理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对病人或家属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耐心解释至满意。2.责任护士每次病人治疗时主动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病人的情况及思想动态,如与病人病情、治疗方案发生变换时应及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并做好记录。

3.护理人员在透析室,要及时、主动巡视病人,观察机器运转情况,并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主动、热情与病人及家属交流,了解病人的需求及心理变换。对检查、用药等注意事项的解释或健康指导要及时、通俗易懂,且与病人沟通有效。

4.护士长每周应定期与病人或家属进行交流,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并征求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并记录。

5.在病人治疗期间,根据病人病情及病人或家属的接受能力,随时利用各种形式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必要的医疗信息和健康教育知识,并做好记录。

6.护理人员对病人实行“温馨护理操作”。护士进行每一项护理技术操作时须做到:操作前有问候、有告知,告知病人此项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操作中有鼓励和安慰,需病人配合时有致谢;操作后有注意事项的交待;操作失误有道歉。

7.病人在治疗期间,由于护患之间沟通出现误解或其他原因引起病人不满者,护士与责任护士及时向病人及其家属做好解释,以及时化解矛盾,有可能演变为医疗纠纷时,应严格执行《山东省职业病医院医疗纠纷(事故)防范、预警与处理规定》,并做好相关记录。

三、科室“两好一满意”具体服务措施

“一心”以病人为中心

“二位”透析方案到位、健康指导到位 “三声”接待患者有迎声、工作不到有歉声、患者走时有送声 “四有”就餐有人帮、交费有人办、检查有人陪、心烦有人诉

TX-05库房管理制度

修订日期:216年1月

642

一、库房管理遵守医院各项管理制度。

二、科室设立库房工作人员一名。工作人员要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徇私情,不化公为私,不引无关人员进库房。建立进出库登记,及时补充,确保透析用品数量及质量。

三、工作人员要熟悉库存物质的名称、规格、型号、单价和货位,做到准确、迅速无误。

四、加强科学管理,做到分类清、质量清、数量清,排列有序,零整分开,排放整齐,注意环境卫生,保持物质整洁。

五、库(室)内要设置安全防范设施,做好防火、防盗、防爆、防潮等工作。仓库人员离库要随时上锁,确保安全。

六、库房物质要做到日清、月结、季盘点,保持帐、物相符,如有差错及时查对处理。工作人员如有变动,必须办好交接手续。

七、凡是外单位或个人求援物质,必须经科室批准,然后办理有关手续,否则不得外借。

八、库房储存条件

1.入库物资必须分类存放,做好标识。标识必须完整、正确、清晰,标识位置固定在物品正前方;

2.摆放要易于查找,便于计数,堆放物品应有垫板防潮。

3.物品摆放实施定置定位,库位划分区域、设置库存号。

4.做好日常防护工作:对库存物品要防锈蚀、防变质、防变形、防丢失等; 对库存物品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异常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并处理。严禁在库内吸烟、动明火、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下班时拉闸、检查窗户、锁好门。

5.严格执行“5S”管理,保持地面和货架的整洁和干净,确保地面无积水、无污水、无散落产品、无纸屑等废弃物。

6.定期盘点。仓库每月进行盘点一次。7.有消防设施。

九、科室护士长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643

TX-06安全管理制度

修订日期:216年1月

血液透析室护理安全管理要求 :

1、消毒隔离管理

(1)工作人员及患者进入透析室前均应作肝功能及肝炎系列检查、透析期间定期复查。(2)透析室温度20℃-26℃,保持室内整洁,每日空气消毒1小时。每次治疗后更换床上用品,病床用消毒液擦洗每周一次。血透室门、窗、地板、桌椅每日消毒液擦洗2次。血透机用消毒液擦洗机器表面每天2次,消毒液拖地每日3次。

(3)透析室、治疗室应定期作空气培养每月一次,反渗水透析液进、出水细菌培养及计数每月一次。

(4)乙肝肝炎患者透析机器专用,用后的一次性血液管路、穿刺针、透析器,双层黄色垃圾袋包装后处理。

(5)血液净化机冲洗、消毒,防止感染或消毒液进入体内。

(6)用后的手术器械浸泡消毒后再作清洁处理、擦干、整理打包后送供应室。

2、透析护理管理

(1)做好初次血透患者解释工作,鼓励患者与已行血透的患者交流,吸取经验,以稳定情绪。

(2)透析前测体重,根据医嘱决定透析干体重及肝素量,有条件时肝素的应用应根据凝血时间来调整剂量。透析开始前测血压一次,透析中每小时测血压、脉搏一次,重症者随时监测血压、脉搏一次。详细记录透析全过程生命体征及发生透析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透析结束后测血压及体重,记录脱水量并查对机面所显示的脱水量。

(3)体外血液循环建立后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和病情变化,并记录机器的跨膜压、血流量、静脉压、肝素量及观察机器的运转情况,严防空气栓塞、管路血凝块等并发症的发生。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并与透析医生联系。

(4)正确、及时检查透析液,透析液应标志明显(包括透析液名称、成份、配制时间),专人管理。

(5)了解病人的饮食情况,指导病人合理饮食。

(6)血液净化室应备有急救器材、药品,并保持完好状态。透析前后应检查透析机的性能,发现问题及时请技术人员处理。

644 三、提高抗凝剂的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1.护士掌握透析常用抗凝剂的种类,作用机理与方法。

2.正确执行医嘱,合理使用抗凝剂,避免透析器及血路管的凝血。

3.密切观察病人的出血情况,提醒医生减少或停用抗凝剂。

4.指导病人透析间期对自身出血情况的观察,出血情况严重者及时回医院进行处理。

TX-07透析液配制制度

修订日期:216年1月

一、配制室

1.浓缩液配制室应位于透析室清洁区内相对独立的区域,周围无污染,保持环境清洁,每班用紫外线消毒1次。

2.浓缩液配制桶须标明容量刻度,应保持配制桶和容器清洁,定期消毒。3.浓缩液配制桶及容器的清洁与消毒:

(1)浓缩液配制桶:每日用透析用水清洗1次,每周用消毒剂进行消毒1次,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配制桶消毒时,须在桶外悬挂“消毒中”的警示牌。

(2)容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行业标准中对药用塑料容器的规定。用透析用水将容器内外冲洗干净消毒一次。

二、成分与浓度

透析液成分与人体的内环境成分相似,主要有钠、钾、钙和镁四种阳离子,氯和碳酸氢根两种阴离子,部分透析液含有葡萄糖。

三、配制制度 1.制剂要求

(1)透析液应由浓缩液或干粉加符合质控要求的透析用水配制。

(2)购买的浓缩液或干粉,应具备国家相关部门办法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

645 2.人员要求

透析室用干粉配制浓缩液(B液),由经过培训的血透室护士或技术人员实施,做好配制记录,并由专人核对登记。

四、质量控制

透析液细菌培养应每月1次,要求细菌数<200cfu/ml,透析液的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1次,内毒素<2EU/ml,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1次。

TX-08设备维修制度

修订日期:216年1月

1.血液净化所有设备(血液透析机、血液透析滤过机、水处理机)要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

2.对各种医疗设备要经常坚持维修保养,要建立维修档案和报损制度。

(1)建立透析机、水处理设备使用、维修档案,其内容包括图纸、说明书、线路图等,要详细记载维修时间、发生故障的部位和损坏程度等。

(2)透析机和水处理设备损坏或出现故障后,操作使用人员要立即报告设备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联系安排技术人员修理。对机器进行维护操作前,必须先切断电源供应。

(3)每次维修时都应按照档案要求认真记录,不得将设备任意拆散、弃置,维修完后要建立验收手续。

3.各种设备应处于良好的运行的工作状态,建立独立的运行档案记录,每半年进行技术参数的校正,每次治疗前核准其工作参数,每次治疗结束后按照厂家的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4.水处理要定期更换滤芯、活性炭、树脂、反渗膜等,并及时清洗盐罐,保证饱和的钠浓度,停电后要及时调整设备运行时间,以其保证水处理正常运行。

5.工作人员在治疗结束后,拆除所有的管路系统和传感器保护罩后,仔细检查每个压力传感器是否干净,确认无任何异物黏附在表面,并使用柔软、湿润的擦布,擦拭机器的外部表面和带有底轮的机座。

6.工作人员对机器的外部表面进行消毒时,所使用的消毒剂种类及浓度需按厂家的机器说明书进行,了解有关的消毒剂产品用途、操作制度、应用领域及使用安全性方面等内容。

646

TX-09透析室管理制度

修订日期:216年1月

1、透析室保持地面清洁干燥。

2、窗台及吧台无灰尘,护士站内物品摆放整齐。

3、病人上机用物及常用物品放在病人可拿取的地方,衣物整齐放于床尾。

4、透析机表面清洁无污迹。

5、体重称表面保持清洁。

6、治疗车保持清洁无灰尘,治疗盘内无医疗垃圾。

7、血压计,袖带清洁无污迹,底座无灰尘。

8、床单被罩一人一单一罩,整齐清洁,床头床尾及床挡无灰尘及污渍。

9、氧气湿化瓶内保持足够湿化液,吸氧管保持整洁。

TX-10水处理间管理制度

修订日期:216年1月

一、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与保养

1.水处理间应该保持干燥,水、电分开。每半年应对水处理系统进行技术参数校对,由生产厂家或本单位科室专职工程师完成。

2.水处理设备应该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每一台水处理应该建立独立的工作档案,记录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使用的反渗水产水量、水质电导度和工作点的压力范围等。

3.水处理设备的滤砂、活性炭、树脂、反渗膜等需按照生产厂家的要求或根据水质检测结果进行更换。

4.每天对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确保安全范围,保证透析用水。5.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二、透析用水的水质检测

1.纯水的PH应维持在5—7的正常范围。

2.细菌培养应每月1次,要求细菌数<200cfu/ml,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3.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1次,要求内毒素<2EU/ml,采样部位同上。

4.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检测一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进行一次,透

647 析用水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业标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05)的要求。

TX-11血液净化消毒隔离制度

修订日期:216年1月

1、血液透析中心的工作人员进入透析室要换衣服,帽子,拖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每次操作前应洗手,给患者行血管穿刺时带手套。

2、透析室内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容器,器械,敷料,器械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

3、血压表的袖带,听诊器,氧气管等每日清洁消毒1次,止血带用后浸泡消毒。

4、按照我国有关管理部门规定,透析器、管路、穿刺针应一次性使用。

5、乙肝感染阳性者与阴性者分开房间透析,所用透析机应严格消毒,定期进行感染指标的测定,病毒DNA再复制时,应进行临床治疗。

6、凡被血液污染的被服,仪器,地面等均应化学消毒液处理再使用,被血液污染的手应用流动自来水清洗3遍后进行消毒处理。

7、透析机每完成一人次透析后应进行消毒,弃去的透析器、管路要按照规定,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做毁形后集中处理。针头等锐器放入锐器盒内统一处理。

8、严格限制非医疗人员及患者家属进入血液透析室清洁区。

9、工作人员及患者进入血液净化室前均应作肝功能及肝炎系列检透析期间定期复查。

10、血液净化室温度20℃-26℃,保持室内整洁,每日空气消毒1小时。每次治疗后更换床上用品,病床用消毒液擦洗每周一次。血透室门、窗、地板、桌椅每日消毒液擦洗2次。血透机用消毒液擦洗机器表面每天2次,消毒液拖地每日3次。

11、血液净化室、治疗室应定期作空气培养每月一次,反渗水透析液进、出水细菌培养及计数每月一次。

12、用后的手术器械浸泡消毒后再作清洁处理、擦干、整理打包后送高压灭菌。

TX-12病历资料管理制度

修订日期:216年1月

1、血液净化资料管理是保存医疗证据,总结透析效果,提高透析质量的需要,透析中

648 心必须保留各种记录资料。

2、血液净化需要保存的记录资料有:透析记录单,患者透析病历,化验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其他需要保存的资料一般要求资料保存不少于1年,所有保存资料不得随意涂改。

3、有条件的单位要利用计算机进行资料管理和定期汇总分析,并为质量改进提供决策依据。

4、所有资料要作到有专人管理,并有固定保存地点。

TX-13医疗垃圾管理制度

修订日期:216年1月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垃圾管理条例》,加强我院的医疗垃圾的安全管理,防止医疗垃圾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特制定我院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处置的管理制度。

一、医疗垃圾必须与生活垃圾严格分开临床各科室必须将医疗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不能混装。生活垃圾内不能混有医疗垃圾。医疗垃圾必须装入有黄色标识的垃圾袋内,由医院统一收集,运送。二、一次性医疗用品,不得私自回收、私自出售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统一收集,集中销毁、焚烧。针头、头皮针等锐器使用后直接装入专用利器收集盒内密封后统一收集运送。

三、医院垃圾收集、运送责任到人,确保管理落实到位全院各单位的医院垃圾收集、分类由专人负责。收集时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每天定点、定时定路线用专用、封闭的收集车清运、收集,并做好相应登记。每运送一次,应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

四、建立防潮、防湿、防渗漏的医疗垃圾储存处医疗垃圾储存处有专人值守,防止丢失,医疗垃圾由环保部门资质认定的单位负责清运、焚烧处理,有交接登记手续,档案资料妥善保存至少三年

TX-14医疗废弃物处理规范

修订日期:216年1月

一、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与《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649

二、科室监控小组成员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科室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防止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行为的发生。

三、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储存、处置等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培训不得少于2小时。

四、玻璃类废物用后放回原包装箱(盒)内封存保存,其它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别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容器内,应标有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五、使用防渗漏、防遗撒的专用运输工具,按规定时间、路线,由专人将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至暂时贮存点,每次运送后对车辆进行消毒,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运输工具不得运送其他物品。

六、执行危险废物联单管理制度,对回收处理的医疗废物进行交接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式、最终去向及经办人签名等。

七、禁止任何科室或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八、医疗垃圾不得露天存放。暂时贮存不可超过2天,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预防儿童

接触。医疗废弃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处理。

九、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前应当就地消毒。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十、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传染病或环境污染事故时,应立即疏散人员,控制现场,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现场,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篇3:浅析营运资本管理

1992年,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一次提出了营业资本这一概念, 但是营运资本的概念在西方很早就有。由于不同的研究目的, 对营运资本的定义不完全相同, 行业主流观点里, 主要有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两种不同的定义范畴。前者指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投入在流动资产上的价值, 流动资产指可以在一年或者一个经营周期 (超过一年的) 之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具体有存货、应收及预付款、短期投资及现金等形式。净营运资本则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指一年或者一个经营周期 (超过一年的) 之内需要给付的债务。具体有预收债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及短期借款等形式, 流动负债具有成本低、偿还期短的特点, 净营运资本实质是用以支持日常营运的净投入, 其变化会影响公司经营的稳定性及盈利能力。营运资本的特征包括:变现方便、占有时间短、形式多样、数量变化快及来源广泛等。

从管理角度看, 分为营运资本投资政策、营运资本融资政策, 前者主要是涉及流动资产数量的确定, 后者解决的是如何合理配置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我们将流动资产先区分为永久性流动资产 (保证公司政策稳定经营最低需求的流动资产数量) 以及临时性流动资产 (受季节性或周期性以及一些临时性因素影响而变动的流动资产) , 在此基础上探讨选择何种融资方式 (包括长期资本或者短期资本) 为企业的永久性流动资产及临时性流动资产进行融资。

关于营运资本投资政策。根据反映的收益与风险的关系, 分为3类:稳健型、激进型和匹配型。稳健型营运资本投资政策是指相对总资产, 流动资产数量占比较大, 该政策的特点为收益低、风险小;激进型营运资本投资政策则与稳健性恰恰相反, 指公司根据产出水平或者销售规模安排尽量小规模的流动资产, 以降低流动资产对资本的占用, 相对匹配、稳健型而言, 激进型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的特点是收益高、风险大;匹配型营运资本投资政策则介于两者, 指公司持有流动资产适中, 维持正常销售活动, 收益与风险适中, 使得流动资产保持最佳数量。

关于营运资本融资政策。营运资本融资政策根据公司负债结构与公司资产的寿命之间的配置情况, 风险与收益的对应关系与营运资本投资政策一样分为3类:稳健型、激进型和匹配型。稳健型是指公司不仅使用长期资本支持永久性流动资产, 而且用长期资本支持一些或者全部临时性流动资产, 稳健型政策特点是偿债能力大, 风险小, 但是加大了公司的资本成本, 降低了收益。激进型政策与之相反, 指短期融资不仅支持临时性流动资产, 而且支持部分甚至全部永久性的流动资产, 激进型政策资本成本低, 收益率较高, 但是面临较高财务风险。匹配型是一种资产的期限结构与债务的期限结构完全吻合的状态, 使得短期负债的借入与偿还与扣除自然负债后的流动资产的波动一致, 减少了资产与负债之间不协调的风险, 并能够较好地平衡收益与风险。

最后是营运资本投、融资政策的配比问题。不同的组合, 可以给公司带来不同的风险敞口, 在既定的风险偏好下, 也必须使两者在期限、金额上配合, 才能找到收益、风险的最佳组合。

二、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衡量

30多年前, 对营运资本管理的评价局限于对存货等单个科目的管理效率上, 注重管理单个项目的周转期, 并衍生出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等指标, 用于衡量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虽然对流程资产的变动具有跟踪、评价作用, 但是这类指标忽略了流动资产之间的相互影响对营运资本的影响程度, 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20世纪70年代, Hampton C.Hager发表了《现金管理和现金周期》, 文中提出了“现金周期”的这一新的概念, 这一概念指企业从支付生产原料款项到生产、售出产品、回收款项整个时间周期。他认为具有“现金周期”短的企业往往意味着具有不错的运营管理效率, 并认为通过加速资金周转, 可以提高营运资本的运用效率, 提出一系列的具体管理手段。

波士顿咨询公司首次发布了营运资本生产率 (销售净额/年度平均营运资本额) 指标, 它表示每一元营运资本所带来的销售净额, 这一指标给同行业竞争对手提供了相互比较的平台, 若一家公司与其竞争对手相比有着同样的销售收人但却投入了更少的营运资本, 则意味着该公司节约了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力。

三、营运资本管理效率高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国外学者Schifih和Lieber于1974年, Smith于1980年, Kim和Chung于1990年先后对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等三项营运资本重要要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并且都认为对上述三项进行整体管理能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实证方面, 2009年, 我国张宁宁、张新民、吕娟发表了《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该文以2004—2006年深、沪两个交易所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为样本, 对营运管理效率与企业额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发现研究样本表现出, 营运资本的管理效率与企业的盈利能力显著相关, 随着经营资产利润率的增大, 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及现金周期都呈下降的趋势。

因此从理论以及实证上, 均证实了加强营运资产管理效率对企业绩效将产生显著的正面效应, 营运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

四、加强营运资本管理的措施

(一) 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切实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公司的营运资本管理十分重要。内部控制制度是对公司风险的整体管理, 有利于规范业务运作流程, 防止业务错误、舞弊, 确保包括财务管理在内的企业管理的有效性, 从而有效预防相应的风险, 确保企业安全运营。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是提高营业资本管理效率的前提与基础。

(二) 加强存货管理, 加快存货向现金转换的速度

首先应当加强采购管理, 正确编制采购预算, 严格控制采购成本, 降低资金占用率。其次, 加强存货日常管理, 防止存货灭失, 控制发货, 杜绝浪费。另外, 需要建立对存货量的全程监控, 对已滞销的存货要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处理, 对今后可能导致大量滞销的存货要及时调整采购计划、流程。最后的问题即销售为王, 加快销售, 最大限度压缩存货的资金占用。

(三)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首先, 应当建立合理评估交易对手信用的专门机制, 合理决策是否赊销以及赊销的数量。其次, 针对应收账款应当制定规范的账务管理机制, 由专人负责催收, 并由公司后台管理部门监控回收情况, 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 使管理层及财务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应收账款情况。再次, 在衡量真实资金成本的情况下, 合理使用优惠政策, 加大应收账款回收速度。最后, 企业可以考虑适时将应收账款转让给商业银行, 提前释放风险, 在损失一定利率的情况下, 加快应收账款回收期, 从而降低企业营运资本。

(四) 合理延长支付应付款, 利用商业信用融资, 增加无息负债比例

企业可以在合理范围内适当延长款项支付期, 降低支出。延长应付款时, 应当考虑商业信用的成本问题, 即以放弃优惠条件的情况下, 延长应付款项。实际上, 商业信用融资成本不必然低于银行短期贷款成本, 应当必须在比较两者影响后, 做出理性决定。特别注意, 放弃优惠条件, 往往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佳, 有损公司信誉。因此应在当衡量实际成本, 保证企业信誉的前提下, 利用商业信用融资, 增强负债经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心愉.公司金融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金枫.国外营运资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其演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2) .

[3]张宁宁, 张新民, 吕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南开管理评论, 2009 (06) .

篇4:公共管理学-第九章

第一节公共组织文化概述

一、文化、组织文化、公共组织文化

(一)文化

定义:所谓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基本特点:

1、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和结果,又是制约指导人类活动方式的原因;

2、通过后天学习而得来,依据信息传播系统传递;

3、具有适应性;

4、具有整合性;

5、不断变化。

作用:文化产生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又对产生它的各种因素起反作用(推进或阻碍)。

(二)组织文化

定义1:指组织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传统、风俗、习惯和与此相联系的业务理念,包括组织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精神现象等。

定义2:指组织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特征:(1)意识性;(2)系统性;(3)凝聚性;(4)导向性;(5)可塑性;(6)长期性。

(三)公共组织文化

定义:广义的公共组织文化指公共组织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公共组织制度和公共组织机构;狭义的公共组织文化则指公共组织意识形态,即在公共组织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接反映公共组织与公共关系的各种组织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行为规范和精神活动状态。(本章所分析的都是狭义的公共组织文化)

二、公共组织文化的类型

(一)根据结构——功能分析

1、角色型公共组织文化;

2、权力型公共组织文化;

3、任务型公共组织文化;

4、人本型公共组织文化;

(二)根据隶属区域划分

1、社会总体公共组织文化;

2、区域公共组织文化。

(三)根据表现形式划分

1、精英公共组织文化;

2、大众公共组织文化。

(四)根据作用直接与否划分

1、显性文化;

2、隐性文化。

(五)根据民族文化差异划分

1、西方公共组织文化;

2、东方公共组织文化。

公共组织文化除了具有文化的共同属性外,也有自身独有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几对辩证统一的关系之中。

(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一方面,由于民族文化、所在地区、所属部门不同,不同的公共组织具有不同的文化个性;另一方面,各个公共组织毕竟同属公共管理系统,都从事公共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守共同的客观规律,因而它们的组织文化又具有共性的一面。

(二)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一方面,公共组织文化概念属于主观意识领域,是对复杂事物的高度抽象;但另一方面,公共组织文化并不是一种纯抽象意识领域的东西,它不能离开现实的具体事物孤立存在。

(三)稳定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一方面,公共组织文化的形成往往要经历很长时间,且一旦定型就会长期影响甚至支配该组织成员的群体性行为,不会因为内外环境的微小变化而发生改变;另一方面,这种稳定性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又不是绝对的,它随着组织生存环境的变迁而变迁。

(四)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一方面,公共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有它特定的理想模式;另一方面,在这种理想性公共组织文化背后,又有一种与之大相径庭的现实公共组织文化。

(五)软约束性与强制性的统一

一方面,公共组织文化能够对组织的管理起作用,主要不是靠规章制度之类的硬约束,而是靠其核心价值观对组织成员进行软约束;另一方面,这种软约束之中又隐藏着“强制感”,使组织成员具有一种如果不遵守组织文化规范就觉得对不起自己所在组织的心理自责。

四、公共组织文化的结构

公共组织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复合系统,可以从两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一)公共组织文化的构成要素

公共组织文化从横向结构上靠由9个要素构成:

1、组织宗旨或最高目标。

2、组织精神。

3、组织价值观。

4、组织理念。

5、组织道德规范。

6、组织行为准则。

7、组织制度。

8、组织素质。

9、组织形象。

(二)公共组织文化的结构层次

从纵向结构上看,可分为范围上的三个层次(深层文化、中层文化、表层文化),和内容上的三个层次(心理观念层、管理制度层、行为物质层)。

1、深层文化。

2、中层文化。

3、表层文化。

(一)指导功能

指公共组织文化为公共组织活动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良好的精神氛围。

(二)凝聚功能

指当一个组织价值观一旦被组织成员认同、接受,达成共识,就会形成一种聚合力量,通过组织共同的价值观、组织精神等从各个方面把组织成员团结起来,使组织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激励功能

组织文化作为组织的精神目标和支柱,可以激励全体组织成员自信自强,团结进取。

(四)创新功能

指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组织的不断发展,组织文化会不断自我更新和进化,而组织文化的变革、更新又成为组织发展的重要动力。

(五)统摄功能

这是指公共组织文化对社会公众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影响作用。

(六)整合功能

指公共组织文化具有的调整其成员思想行为并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实现管理目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导向。

2、约束。

3、协调。

4、控制。

(七)公共组织文化的负向功能

组织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会阻抑公共组织的发展,降低公共组织管理活动的效率,被称为负向功能;主要体现为:

1、阻抑功能。

2、阻碍功能。

第二节公共管理伦理

一、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

(一)伦理与道德 伦理可以指人们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因人与人的天然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亲疏程度而有所不同;还可以指人们的行为应遵循的规范。道德是一种社会性的意识形态范畴,主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道德源自人的内心,属于精神性的原则,表现为个体的“应当”,具有内在性、主观性、个体性。;伦理则是内在道德的外在化,属于客观行为关系,表现为现实的群体规范,具有外在性、客观性、群体性。

其次,道德多指对人的行为的判断标准,它按照风俗、习惯和观念直接判定正当的行为;伦理多指行为判断标准的理由,它通过对风俗习惯和观念的检验和反省来进行判断。

(二)公共管理伦理

1、定义:是公共管理领域的角色伦理,是公共组织及公共管理人员在权力运用和行使过程中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的总和,它既表现为社会对公共组织及公共管理人员在权力运用过程中提出的道德要求,又体现为公共组织及公共管理人员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应追求的价值目标。包含了公共管理人员个体层次和公共组织层次。

2、作用:公共管理伦理作为一种约束机制,不仅可以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作为一种观念力量,可以提高公共权力的合法性。

二、公共管理伦理的特征

公共管理伦理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伦理,主要体现在:

(一)整体性与系统性

(二)政治性与社会性

(三)非功利性与非交换性

(四)高尚性与广泛性

三、公共管理人员的职业责任

(一)定义

公共管理人员的职业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既是制度又是伦理,具体说来就是发挥公共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能,保持行政目标,完成行政任务的责任;遵守行政规则程序,承担职权范围内社会后果的责任;实现和保持公共管理系统的不同岗位之间的有序合作等。

(二)主要内容

1、公管人员的行政责任

2、公管人员的法律责任

3、公管人员的道德责任

四、公共管理人员的道德修养

(一)定义

公共管理人员的道德属于职业道德范畴,除了具有一般职业道德的特点和要求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具有崇高的目标和丰富的内容。

(二)内容

1、社会主义道德;

2、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3、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富有感召力的人格力量。

(三)提高途径

1、自律。

2、他律。

第三节公共组织文化建设

一、公共组织文化建设概述

(一)公共组织文化建设的定义

指公共组织的管理者有意识地培育优良文化、克服不良文化的过程。

(二)公共组织文化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1、民族文化因素。

2、制度文化因素。

3、外来文化因素。

(三)公共组织文化建设的目标

总体目标:建设优秀的公共组织。

具体目标:

1、提高公共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树立公共组织的良好形象;

3、创造和谐、团结、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4、使本组织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要求得到满足;

5、全面提高公共组织成员的素质,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公共组织文化建设的途径

1、选择标准

2、强化认同。

3、提炼定格。

4、巩固落实。

5、丰富发展。

(五)公共组织文化建设的方法

1、示范法。

2、激励法。

3、感染法。

4、自我教育法。

5、灌输法。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行政文化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政治和行政领域中的表现形态,从文化哲学的角度靠,包括以下方面:

(一)中国传统行政思想

是古代人们在政治和实践中形成的主观想法和见解的总称,是理论化、系统化的行政认识。如“民本”、“仁政”、“廉政”思想以及“礼治”、“大一统”思想。

(二)中国传统行政心理

是古代人们在行政思想传播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行政实践的稳固的行政态度、行政情绪、行政愿望、行政信念等集体心理现象。如“以吏为师”、宗法等级、“政治教化”心理等。

(三)中国传统行政观念

是传统行政思想、行政体制和行政心理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概括印象。如“民本”观念、“仁政”观念,以及“官本位”观念、等级观念。

(四)中国传统官僚体制

以非理性文化为基础,主要有几下几个特征:

1、强调德治,忽视专业化分工;

2、封闭性文化,缺乏行为规范;

3、上下级之间是从属关系,缺乏个人独立尊严;

4、官民有别,“身份取向”凌驾“成绩取向”。

三、中国公共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创新

(一)中国公共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

1、是改进管理方式的需要。

2、是公共组织队伍建设的需要。

3、是解决公共组织自身存在问题的需要。

(二)中国公共组织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1、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方针。

2、必须立足当代中国国情。

3、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时代特色。

4、必须适应人们心理活动规律的要求。

5、必须善于继承、借鉴和汲取中国传统行政组织文化和个别国公共组织文化的精华。

(三)当代公共组织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1、存在着无文化现象。

2、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封闭性和排他性。

3、带有浓厚的“官本位”色彩。

4、存在着形式主义(表现为文牍主义、主观主义、重形式轻内容等)。

5、“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观念比较突出。

6、在与西方公共组织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负面效应。

(四)实现公共组织文化的创新应作出的转变

1、由集权型向参与型转变。

2、由官僚型向服务型转变。

3、由一般型向专业型转变。

4、由人治型向法理型转变。

篇5:第九章 森林资源管理1

一、林业的内涵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发展林业,除可提供大量国民经济所需的产品外,还可以发挥其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等重要作用。

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自然环境生态平衡中,均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世界各国通常把林业作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在中国属于大农业的一部分。林业生产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森林(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为主要经营利用对象,整个生产过程一般包括造林、森林经营、森林利用3个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性的生产部门。

二、林业的特点

1、系统性和多样性:系统性指组成林业各个部分和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造林-经营-利用)。多样性:(1)林业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等效益的多样性;(2)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3)体制、机制和经营模式的多样性。(单目标与多目标经营)

2、产业性和公益性:林产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可再生性:科学的种植、抚育、管理、利用和更新,永续利用。

4、计划性:经营目标不同、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受地理环境制约强等,需有计划的种植。

三、林业的属性

1、地域上的辽阔性: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类型多样。

2、整体性:林业的整体性(森工企业与营林事业)、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作为一个整体发挥着多种效益)、森林经营管理的整体性(经营的政策与规划,目标与指标、理论和技术、规划和评价贯穿森林经营的整个过程)。

3、经营周期长:林木生长周期长,见效长。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几百年。

4、社会广泛参与性:林业问题出现,人们对林业的认识提高,全社会参与搞林业—社会林业。

第二节 森林资源管理

一、森林资源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森林资源管理的概念

指综合运用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林学、系统科学、社会学、美学等理论和技术,以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为目标,而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规划、组织、控制、调整与监督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二)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性:(P254)

1、森林资源分布辽阔,在自然与非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了森林资源的时空差异性。所以需要有一个从区域林业发展规划到一个具体经营单位的经营方案,来完成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工作。

2、林业生产周期长,需要经过许多生产环境和漫长的生长过程,加上林业发展大滞后效应,必须进行长期、周密、妥善的系统安排,否则会造成利益之间的冲突。

3、森林具有多种效益与功能,有些可互补、可兼容,而有些相矛盾、相排斥,所以需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4、森林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但是它的再生性是有一定的条件。必须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才能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二、森林资源管理的目的、任务及原则

(一)森林资源管理的目的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分类经营为手段,将森林纳入区域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之中,经过科学经营管理,使森林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森林资源管理的任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利用、更新实行管理和监督,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动态,切实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综合措施,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及时更新,科学培育森林资源,以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

(三)森林资源管理的目标

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健康;环境保护功能最大;森林游憩等功能最大;森林的社会福利最大。

(四)森林资源管理的原则

1、经济效益:传统森林资源经营的主要目标,土地纯收益、森林纯收益理论及相对森林纯收益理论、收益成本等评价指标。

2、社会责任:提供社会福利、就业机会、森林文化和森林美学、水土保持、环境改善等森林社会功能。

3、生态系统的完整:森林经营的重要原则,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

4、环境伦理: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问题的处理、治理。

三、森林资源管理体系

1、基础管理:查清森林资源现状和编制合理的经营方案,为资源管理提供基础资料,科学依据和管理条件。

2、利用管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森林资源扩大再生产。林地管理、旅游资源管理、伐区管理等。

3、监督管理:是森林资源管理的手段,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所采取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的手段和措施,包括:资源的审计管理,目标考核实施,下设监督机构及管理人员,调查规划设计成果与实施监督,违法处理等。

四、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森林资源监测:监测是掌握森林资源的消长情况,为控制提供数据。森林资源监测的主要内容

森林蓄积量和面积现状;

森林蓄积量和面积的消长情况;

森林资源消耗和消耗结构;

预测森林资源的发展趋势。

监测一般采取国家森林资源监测(5年一次)和地方森林资源监测

(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

采伐限额的概念:国家根据可持续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原则,对森林、林木实行限额消耗的法定指标。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本行政区内森林、林木进行测算,并经国家批准的在一定行政区域或森林经营单位内,各单位每年以各种采伐方式对森林资源采伐消耗的立木蓄积最大限量。制定年森林采伐限额的基本依据是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年生长量的原则。具体依据是森林经营方案所确定的合理年采伐量。其制定程序为:全年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营林业企事业单位、农场、厂矿为单位,集体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县为单位,提出本单位年采伐限额的建议指标,逐级上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汇总平衡,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并抄送林业部。年采伐限额一经批准下达,便成为编制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和申请采伐的依据。超过限额采伐的采伐,或者滥发许可证,都属违法行为。全国森林采伐限额从1986年开始执行,每五年修订一次。

(三)森林档案管理

1、森林档案的概念:(P261)应用一定的格式和表簿、卡片、图像材料及文字说明,记录和反映林业单位各个时期的森林资源变化情况,森林经营利用活动及林业科学等方面,具有保存价值的,经过归档的技术经济文件和材料。

2、森林档案的主要内容:森林资源档案卡片、森林资源统计表或统计簿、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统计表、基本图、林相图、经营规划图等。

(四)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管理

1、森林资源调查管理:森林资源调查管理包括调查方案的设计过程-调查过程-使用过程的管理(考验成果资料实际质量的过程,到使用单位了解使用效果和使用要求的调查研究)。

2、森林经营方案管理:在森林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科学性和适用性的经营方案,包括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实施、监督和复查修订等。

3、森林经营管理复查和经营方案修订:自然和人为原因引起森林资源在不断变化之中,所以对森林经营要求也不同,要定期进行检查评定,对森经营管理复查,修订。

4、森林作业设计管理:包括对设计成果审核和对作业设计的实施进行监督。没有作业设计不得进行作业,编制,批准的作业设计不能修改,加强监督管理。

(五)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P265):就是一个能够及时为管理者提供所需信息的系统。

2、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P265):20世纪40年代以前,林业的资源信息靠手工管理,各类信息以档案形式分散保存在有关科室中,不易检索、更新和反馈,难以共享和利用。40年代后用穿孔卡等机械方法管理信息。60年代初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文件管理。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产生并应用于林业生产后,才发展成整体化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目标是运用林学、系统论、管理学、计算机等科学技术,为各级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计划、决策、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提供有效的森林资源信息,以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管理。(六)、公众参与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是一种公共财产,任何人都有权参与管理;公众是森林资源的直接受益者,对森林资源管理具有发言权;公众有能力影响决策者的行为。

第三节 森林可持续经营

一、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意,现时已拟出的定义已有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与此定义相近的还有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定义:“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1989 年“ 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UNEP)专门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1)走向国家和国际平等;(2)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3)维护、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4)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总之,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公平性原则

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这是与传统发展的根本区别之一。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地位,即各代人都有同样选择的机会空间。

2、可持续性原则

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因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3、和谐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4、需求性原则

人类需求是由社会和文化条件所确定的,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结果。与人的价值观和动机有关。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活愿望的机会

5、高效性原则

高效性原则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

6、阶跃性原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

二、可持续林业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一)可持续林业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最终有赖于各产业部门的具体实践。而各产业部门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所肩负的具体使命和任务是有差异的。一般认为林业既是一项经济产业又是一项社会事业,是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于一体的持殊行业。事实上,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目的、对象都在发生着变化。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森林价值观的转变和对森林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上所发挥的不同主导作用的认识。森林毁坏后使生态环境恶化的事实已经使人们普遍认识到,林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想被引入到林业中,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再也不仅是林业本身的问题,而成为农业问题、水利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最终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当代林业实质已是包含自然环境,物质基础,社会条件等综合要素在内的一个及其持殊的产业部门。

综合国内外研究者的现有研究成果,可持续林业的概念可归纳为: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从而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木质、非木质林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社会满足其需求的林业。可持续林业从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环境及主要林产品持续生产等诸多方面,反映了人类关于现代森林的多重价值观。

可持续林业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论在林业部门的具体体现。没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就不会有可持续的资源环境基础,也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则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

(二)、森林可持续经营

森林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实现人与森林的和谐共存,就要对森林进行可持续经营。对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由于人们对森林的功能、作用的认识,要受到特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森林价值观的影响,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国内外学者和一些国际组织先后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在1993年召开的欧洲森林保护部长级会议启动,后来称为“赫尔享基进程”的会议上提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指以一定的方式和速率管理并利用森林和林地,在保护森林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森林的生产力、保持其更新能力、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活力,确保在当地、国家和全球尺度上满足人类当代和未来世代对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需要的潜力,并且不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任何损害”。国际热带木材组织对热带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定义是:经营永久性林地的过程以达到一个或多个明确定义的管理目标,连续生产所需要的林产品和服务,不降低其内部价值和森林的未来生产力,并且没有对物理与社会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定义是:森林可持续经营是一种包括行政、经济、法律、社会、技术等手段的行为,涉及天然林和人工林。它是有计划的各种人为干预措施,目的是保护和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各种功能。

从森林与人类生态和发展相互依赖关系来看,日前,比较一致的观点可归纳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是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成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发展过程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

森林可持续经营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认同的林业发展方向,也是各国政府制定森林政策的重要原则。森林可持续经营究竟应该持续什么?由于人们对森林的功能、作用的认识,要受到持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森林价值观的影响,会有不同的解释。

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按照森林的主导功能和作用可分为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以及可持续的森林目标的4个方面。

(一)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社会目标

一般来说,持续不断地提供多种林产品、满足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对森林生态系统中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多种产品的需求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个主要目标。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社会目标,还包括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目标(如美学的、陶冶情操的、教育目的、文化的、学术研究目的、宗教信仰目的、旅游观光的等)。对于人多数发展中国家而盲,森林可持续经营还具有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目标。

(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经济目标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经济目标,可从相互联系又彼此之间有一定区别的4个方面来考虑:① 通过对森林的可持续经营获得多种林产品,带动林产工业发展,为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经济贡献。在—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经营森林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原始积累,因此,林业是国家重要的经济部门。② 通过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使森林经营者和森林资源管理部门获得持续的经济收益。在森林生态系统环境允许的范围内,追求经济目标的最大化和应得收益,是改善林业经济条件的关键,忽视经济目标,森林可持续经营就会失去动力,而超越生态环境界限,一味追求自身的经济目标,则会丧失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③ 通过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促进和保障与森林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水利、旅游、渔业、运输、畜牧业等一大批产业的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经济效益的目标。④ 通过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高国家、区域(流域)等不同尺度空间防灾减灾的经济目标。

(三)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环境目标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环境目标取决于人类对森林环境功能、森林价值的认识程度。就目前广泛认同的目标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二氧化碳储存、改善气候、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治理、荒漠化防治等目标。从根本上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提供适宜生态环境,为满足人的精神、文化、宗教、教育、娱乐等多方面需求,提供良好的生态景观及其环境服务。

(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发展目标

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对持续经营的森林目标体现了人类经营森林的意愿和目的。也就是说,人类经营森林的目的最终是要反映在森林的分布、数量、质量等诸多方面的。因此,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目标,同时也是森林经营思想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人类经营森林的生物、经济和社会的综合价值。可持续经营的森林发展目标,不仅受持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受制于特定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在实践中,对可持续经营森林的目标的具体界定,应根据经营森林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综合背景来考虑,只有如此,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森林的多种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从世界范围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体系的研究与认识工作来看,许多国家和组织都把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期望的森林景观作为经营森林的总目标。具体目标包括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物种和生态系统的进化潜力以及维持土地的生态可持续性等方面。

三、森林可持续经营途径

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是从全局、系统、综合长远的高度上,把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基础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关系;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处理好不同空间尺度(景观、社区、区域、国家与全球)的关系;处理好近期、中期与长期发展的关系为着眼点,从整体、持久的角度协调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森林与人类的矛盾以及利益分配,以此来促进和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森林可持续经营首先要从传统经营思想支配下片面迫求以木材为主的林产品生产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维护和保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相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森林生态系统持久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多种林产品和环境服务功能的综合目标模式转变。为此,对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的实施作出如下探讨:

(一)森林区域化经营

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等级结构、以林木为主体的生物有机体及其环境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的开放系统。因此,实施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应当是有层次的。即在全球、国家、区域、景观、森林群落等不同空间度上,研究如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目标。“全球关注、局部行动”这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对森林可持续经营来说,只有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框架内,才能明确区域社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森林。需要森林经营过程中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地域分异规模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自然环境基础、最终决定了现实潜在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 结构、组成和功能。森林的可持续经营过程,不仅要不断满足持定区域、持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多种不同需要,同时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和支持。

(二)森林的分类经营

森林资源本身具有多功能的特征。森林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开发利用,不仅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多种林产品,而且还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环境服务功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特定区域产业结构的制约,不同区域和利益主体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森林的主手需求是有差异的。除此之外,由于森林所处地理区位特征、林地生产力、森林结构、质量等森林生态系统本身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共同决定了森林经营者必须根据现实或潜在森林资源所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现实或潜在的森林生态系统,用不同的经营目标进行分类和空间定位,并采取相应的技术、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经营管理。由此可见,森林分类经营是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手段和具体途径。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森林分类经营作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不论是森林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发达国家(如美国、瑞典、法国、加拿大等),还是森林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多以森林主导功能分类为基础,根据各自国家的国情和林情,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和管理体制,经营相管理着各自国家的森林。例如,新西兰通过对国有林实行分类经营,用18%的人工商品林基本满足全社会经济发展对主要林产品的需求,从而使82%的天然林得到了保护,实现了改善环境,促进发展的双重目标。

(三)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实现入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归根结底是生态系统管理的问题。生态系统管理是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森林持续管理的有效途径。然而现实的及潜在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远远超出我们以前的想象。由于对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认识不足,当前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上住往注重的是短期产出和经济效益,而不是长期的可持续性。使森林生态系统破坏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的滞后效应,迫使人类必须进行科学的管理,避免由于失误所带来的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同时也是森林管理思想的体现,反映了生物、经济和社会的综合价值。因此,应以可持续性为主要目标。这个目标反映了森林对于社会良性运行的意义。此外,也不排斥特定经营对象传统的森林永续收获经营的日标。但在实践中,对可持续目标的具体界定,应根据森林管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背景综合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从概念到实践,是对林业工作者的巨大挑战,更是森林经营生态化的具体体现。

(四)森林资源资产化经营

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是以森林资源产权管理为核心,一森林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实行由实物量管理向价值量管理转变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就是将森林资源转化为资产,运用资产登记、变动、评估、核算、处置和风险规避等资产管理理念和机制,经营管理森林资源,以提高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促进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和监督权,可进行产权交易)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林资源管理的一个必然发展结果,对于理顺和调整林业生产关系,建立林业发展多元投入机制,实现林业增效,促进林农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破解制度瓶颈,激发民间资本投入林业的积极性,促进林业市场化进程。

(五)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区:探索不同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技术、模式和指标评价体系,示范区从技术、经济、政策、法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监测评价和生态保护等森林可持续经营体系。主题是人不是森林,强调规范人的行为,包括体制和法规、信息公开、决策划的程序化,公众参与,标准与指标等。

(六)森林认证:又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认证,是一种运用市场机制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工具,它简称森林认证、木材认证或统称认证。森林认证包括两个基本内容,即森林经营认证和产销监管链认证。森林经营认证是根据所制定的一系列原则、标准和指标,按照规定的和公认的程序对森林经营业绩进行认证,而产销监管链认证是对木材加工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即从原木运输、加工、流通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个链进行认证。森林认证之所以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森林认证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第四节 现代林业

一、现代林业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凸现,人们对传统林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生态林业概念,后又逐渐演化为可持续林业、现代林业。然而,到目前为止,现代林业这个概念,还未被人们真正认识和正确理解,业外人士往往错误将“现代林业”当作“现代化”林业。业内人士也有不少人将“现代林业”抽象化,使“现代林业”远离社会,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林业的建设。

(一)、世界各国林业建设观念的转变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

(二)、“现代林业”的定义(P275)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

(三)、现代林业的主要内容

1、以可持续林业理论为指导的林业;

2、依靠科技进步的林业;

3、适应社会主要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林业;

4、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林业;

5、社会广泛参与的林业。

二、高效林业

(一)高效林业的概念: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的指导下,遵守自然及经济规律,从实际情况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地开发利用林地、林木等多种资源,不仅生产出品种更多、产量更高、品质更优的各种林产品,而且不断提高生态、社会综合效益,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使林业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林业。

(二)发展高效林业的主要对策

1、实行分类经营

2、制定一系列扶持高效林业的政策

3、改善森林资源的质量

4、提高林业科技含量

上一篇: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说课稿下一篇:关于全民世界地球日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