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准确使命

2024-08-09

把握准确使命(精选8篇)

篇1:把握准确使命

准确把握使命,认真履行职责

大 力 推 进 法 院 文 化 建 设

文水县人民法院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持。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我们建立了文化兴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要方针,重大举措。我们法院抓紧行动起来,切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当做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开展“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建设者、有力保障者,掀起法院文化建设新高潮。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地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的重要保障,是提升队伍素质,实现法院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法院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多、范围广、难度大,既需要物质投入,更需要精神塑造。

随着换届工作的结束,我来到文水县人民法院任职。面对这样一个新环境:墙体裂缝、墙皮脱落、屋顶漏雨、取暖管道近乎堵塞的办公用房;情绪低落、士气不振的干警;天天有哭诉闹访影响正常办公的当事人。我认为不解决以下四方面问题,新的审判工作无从展开。

一、涉诉信访问题

吕梁市委给文水县委批复需办理的70件信访案件中,9件是涉及法院的,全部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这几位老上访户只要一到上班时间,就堵在我办公室门口,不是哭诉就是质问,腾出时间思考问题都成为一种奢侈。司法良知告诉自己,他们也有他们的伤心和无奈,需解开“法结”和“心结”,才能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我亲自耐心、细致、热情地为这些上访户做释法明理工作,还通过积极争取,获得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专项活动筹备了司法救助基金。9件历史遗留问题,6件已全部解决,2件实现稳控,1件正处于拍卖阶段。

涉诉信访案件,我们力求做到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保持与司法及其他社会制度协调发挥作用,弥补其他制度留下的权利救济空白地带;加强了法律援助、注重了保障权益;建立了涉诉信访甄别制度;建立了涉诉信访联动机制等办法,充分依靠现行政治体制的制度优势,形成整体解决的合力;注重把群众合理诉求纳入法制化轨道,件件作出唯一明确的法律结论,全力做好息诉罢访工作;建立信访终结移交机制,由党政统筹化解稳控;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防止信访反弹。这几个月来,我们坚持边处理边总结,边实践边摸索,不断深化对涉诉信访问题的理性思考,效果目渐显现。

二、执行问题

针对以往执行工作中分管领导、办案人员相互推委增加当事人诉累现象,调整了党组成员分工,将执行工作列为我主抓工作之一,要求执行人员树立生道执行、原情执行、谦抑执行、和谐执行、经济执行、高效执行等理念,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推进清理执行积案工作深入开展、更好地服务大局,竭尽全力保证执行工作所用的人力、物力、财力,要求执行干警“不喊执行难,多想怎么办”大家群策群力,想方设法,执行案件。

针对执行案件数量多、种类涉及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排队、按分门别类法根据不同类别确定执行策略;根据执行任务、执行工作难易程度和执行人员特点、性格及业务能力的高低实施分片包干、定职定责法;有的执行案件互相交叉,互有联系。有的既是申请人,又是被执行人,既是一个债务人,又是多个债权人,对这样的案件运用抓住焦点、连环解套法;被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常常与执行人员周旋,白天外出躲债,深夜返回住所,使执行人员数次上门扑空,要用攻克难点、凌晨行动法;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对象或久执未结的“骨头案”、“钉子户”“赖账户”用集中警力、重点执行法;对涉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影响的案件,运用请示汇报、协调执行法。

仅从10月8日-11月9日执行的案件数量就是去年全年执行案件数量的60%。

一个案件的执行,不只是救活一个企业、一户人家、一个生命,它更维护了法院的形象;一个案件的执行,它不只是对百姓负责,更是对法律负责;一个案件的执行,不仅维护了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更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了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基础设施问题

文水法院历史悠久,办公用房及其内部设施基本都是目睹法院几十年发展的见证人,干警在办公室内春夏接雨,秋冬披大衣,新建办公楼势在必行。县委和县政府已为审判大楼选好新址,资金取向已初步拟定,拟明年年初动工。

前景虽然美好,但距新楼建成至少得三四年时间,我觉得应在最短时间内给大家一个较为舒适的工作环境。于是多方筹措资金,本着节约适用的原则,将旧楼进行了维修,办公桌椅全部更新,保证干警能在一个温暖、敞亮、明净的办公环境下工作。

为满足全院干警文化生活需求,建立了一个集网络、阅读、健身、娱乐功能与一体的文化生活区,为干警查阅资料,释放压力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场所。用充满激情的职工文化培养新一代知识型干警,有力促进了单位持续、健康、创新发展。

四、队伍建设

干警工作动力是审判工作之根本。相信每位干警都是太阳,只要拨开云雾,就能发出光和热。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学习人民法院审判理念,牢牢抓住司法核心价值观,促进干警思想意识的提高,全面提升队伍素质。进行群众大讨论,立足自身,摆问题、查原因,定措施,要干警以为民情怀、百姓情结,以严谨、细致、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的审判作风,公正、廉洁、高效、文明地审理执行每一起案件。我将“崇尚实干、力戒空谈”八个大字高挂在主楼前,象征性的精神载体激励全院干警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八字院训日渐融入了干警的学习生活工作之中,进而培植了全院争先创优精神,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精诚配合的团队精神。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就要求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的发挥,找准法院工作与文化建设的结合点、着力点;要求人民法院创新思路、科学谋划、推进法院文化建设纵深发展。为进一步加强法院文化阵地建设,我着手从以下工作做起:

一抓学习抓学习就是要切实加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坚持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学习,自觉抵制西方错误法律思想的影响,确保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占领司法意识形态阵地。学习司法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好文化建设的激励和引导功能,把信念转化为干警的自觉行动,规范司法行为,着力提升干警精神境界和职业操守。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法院文化在陶冶干警情操、凝聚队伍士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构建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的人文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法院干警身心健康、依法履职的良好氛围。“职工书屋”中学习网络的建成、各种法律用书、多种党报党刊为干警的学习提供了物质保障。我们还把“职工书屋”的建设与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干警”活动结合起来,建立了调研奖励制度,把“职工书屋”作为创争活动的重要平台。

日常工作中,我给党组的其它成员压担子,让他们在精通分管业务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多方面的管理实务,为日后从事更高的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审委会上,以前是庭长汇报各庭的每一个案子,现在我让每个办案人员自己汇报,给每个办案干警以锻炼机会,让每个审判执行人员有机会接触新领域、扩宽新思路,逐步培养一批新生力量。用法律理论指导审判实践,在实践中浓缩法院审判经验。这种模式便于我们的干警在工作中反思并调整着自己的步伐,这种深层意义的学习,更能促进我们的干警理性、务实地做好司法创新工作。

二搞创新

制度永远是不完美的,只能接近最优化。要想使我们的审判执行活动实现社会主流价值的使命,就应以创新为目的,从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规范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在与党组成员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决定执行“三会制度”,即案件办理情况通报会、信访案件分析会、廉政建设谈话会。定期召开会议,院党组听取案件办理、涉诉信访、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办法。

1、案件办理通报会由副院长主持,由庭长汇报案件办理情况。包括收案、结案情况,调解、撤诉、判决情况,和解、强制执行情况,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以后工作的计划。然后由分管领导针对性地指出各自分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安排工作。最后由我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部署下一阶段的审判执行工作。

2、信访案件分析会是由信访接待办公室、信访案件承办部门通报当前信访案件办理情况的会议;信访案件分析会是研究、分析、提出处理信访案件具体办法的会议;信访案件分析会是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力争避免上访案件发生,把信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的会议。我同有关部门和领导协调,建立了司法救助基金,解决因加害人、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造成的执行难问题,加大了受害人司法救助的力度,维护了社会稳定,减少了上访案件。

3、廉政建设谈话会是根据公正、廉洁执法要求,结合山西省纪委提出的“五不准”,联系工作实际,学习有关廉政建设的文件规定,牢固树立廉政建设无小事理念,明确廉政建设的要求,时刻紧绷廉政建设这根弦。廉政建设谈话会结合办案当中的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采取会议通报、会后谈话、大会批评的形式,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紧。

三要注重

法院文化建设要注重加强审判管理机制创新,从工作细节上着手,大力加强司法业务管理,细化立、审、执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不断完善合议庭、审委会功能,规范裁判文书审核、签发,进而实现结案率、调解率、撤诉率、服判息诉率上升,上诉率、发还改判率、申诉率、重信重访下降;大力加强司法政务管理,努力健全各项制度,完善以审判绩效考核为基础的岗位责任体系,改进选人用人工作机制,用工作业绩评价人、激励人、使用人,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形成审判人员自觉参与审判管理,自觉提高审判质效的良好氛围;注重加强案件质量,确保案件公正处理;注重加强均衡结案,减少当事人诉累;要注重加强司法公开,增加司法透明度,提高司法公信力;要注重建立健全民意沟通机制,采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旁听案件审理等方式,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改进工作;要注重加强班子廉政建设、干警廉政建设与“五个严禁”的落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牢固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

文化建设对于社会发展来讲是灵魂的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努力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广大干警的头脑,引领方向,凝聚力量,激发热情,推动实践,使之成为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我们要坚持从工作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扎实有效地解决执法办案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审判工作的完美对接。临近年底,执法办案任务十分繁重,紧紧围绕审判执行工作抓文化建设,用文化的力量推动审判工作发展,以高水平的审判活动体现法院文化建设成果,把法院文化建设与法院管理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文化的精神和力量渗透到人民法院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推动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科学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改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

目标已经明确,号角已经吹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积极的作为,更扎实的举措,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2:把握准确使命

——中央党校“纪念建校80周年暨深化‘两个规律’研究

理论研讨会”述要

张垚

2013-4-10 5:06:33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4月10日 07 版)深化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两个规律”的研究,是党中央对干部培养和党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促进干部全面健康成长、实现党校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近日,中央党校在京召开“纪念建校80周年暨深化‘两个规律’研究理论研讨会”,与会者围绕党校的功能与使命、党校教学改革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提出,中央党校自建校以来,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培养了大批领导干部,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积极探索和研究“两个规律”,为不断提高党校工作科学化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党校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领导干部头脑,增强其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高其运用科学理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3:准确把握两个重点

人口自然流动和身份自然转换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基本社会状态, 各项经济社会制度和社会管理措施必须适应和有利于这种状态, 经济发展才能有活力, 社会才能和谐稳定。目前我国“三加一”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对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来讲是功莫大焉, 但从适应流动性、适应人的自然发展的要求来讲, 其制度、政策和管理还存在诸多矛盾以及由之引发的新的社会问题。其中, 人员流动和身份转换与三项制度分设的矛盾导致关系转移问题, 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全国制度的统一;人们跨区域就医需求与医疗保险按地区属地管理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导致异地就医问题, 解决的根本之道也在于统一制度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然而, 这些根本之道并不能指日可待, 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因此, 抓住当前突出问题和社会主要矛盾作为突破口, 逐步探索解决, 逐步向目标靠近, 是合理的策略, 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方法。

医疗保险关系转移的顺畅接续, 是保证人们因流动和身份变化在三个制度之间转移时不出现权益受损和待遇中断的重要措施。但人员流动的复杂原因和人的发展途径的多元选择, 使人们与现行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既有在一个制度内地区间的关系转移 (如异地就业、就学) , 也有地区内制度间的转移 (从学生到职工) , 以及跨地区的制度间的转移 (农民进城异地打工) 。各种情况的关系接续, 有难有易, 有轻有重, 有急有缓。当前,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快速城市化, 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将近2亿的流动人口成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突出问题, 解决他们的就医、社会保障等也必然迫在眉睫。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 几乎涵盖了所有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具体类型, 以他们作为工作重点, 无论是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性还是从探索制度机制的必要性来看, 都是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

异地就医是人们客观的医疗需求, 与医疗保险管理关系的稳定性要求相矛盾, 任何国家无论其医疗保险制度是否统一, 这一矛盾都会客观存在。在我国, 医疗保险制度的不统一以及地区间医疗保险待遇的差距, 使得这一问题更为复杂。特别是异地安置退休人员由于存在年龄大、发生疾病甚至大病、重病的风险也大的特点, 其异地就医的医保管理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用转移医疗保险关系的办法解决退休人员异地就医问题是理想的选择, 但由于地区间待遇支付水平的差异及基金风险平衡机制的缺乏, 其现实可行性差。而通过改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流程, 加快费用结算速度和减少结算周期, 使费用支付手续服务高效便捷, 尽量减少异地退休人员垫付医疗费用的负担, 是目前可行的、可以有较大作为的着力点。各地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篇4:准确把握时代潮流

與家國情懷培育之一

進入21世紀人們無不對“和平”、“和諧”一類詞語寄以更高期盼。和平共處,係指在互相尊重、平等友好前提下國家之間、民族之間不再兵戎相見而是禮尚往來,各自做好自己應做的事;和平發展,是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性主題,發展需要有和平環境,離開和平就難以發展;和諧穩定,對於任何一個國家、地區都至關重要,也是驗證其文化傳統以至制度優勢的一個立足點;而和平統一,更是中華民族21世紀實現中國夢的一項核心目標與基本要求。故此,認定“和文化”是特徵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傳統、中國屬性,理所當然。

所謂世界潮流或國際潮流,通俗的理解就是全球範圍內的發展主流、前進大方向、基本趨勢,不僅執政黨和領導人要遵循、要理解、要奉行,各界居民也有必要適時關注、提升認知。當前,國際形勢依然面對天災與人禍兩種不同性質挑戰。天災防範憑現有科學認知尚難一步到位,而人禍挑戰則主要由兩大因素所導致:一是國際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四處作惡,以及某些政治人物為爭權奪利不惜塗炭生靈,貪官亂政、非科學決策;二是個別超級大國執意推行單邊主義,散佈仇恨種子,導致天下大事缺個“和”字,令不公正、不平等、不友善、不安寧此起彼伏。由於歷史淵源、社會環境、自然條件以及信仰與價值觀不同,對於同樣或類似條件下發展態勢難免存在差異性或對立性認知。但值得高興的則是認定國際形勢“和”字風依然佔據主導主控陣位。

歷史早已證明,不同國度、不同制度下都有成功先例,也都有失敗前科。處境不同國家的民眾喜歡甚麼制度、接受甚麼制度是他們的固有權利,別人不必也無權說長道短、妄加評論。尊重各國人民自行選擇的適合各自國情及所處發展階段的發展道路,這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一貫主場和主張。早在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領導人便推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70年代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被恢復之際更鄭重宣佈中國永遠不在世界上稱霸。如今,中國在國際事務中健康形象與日俱進,中國形象、中國聲音、中國影響力着實舉足輕重。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中共十八大認定的時代潮流。經濟全球化、信息化,政治平等化、多極化,文化兼容化、特色化,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共享做人尊嚴,這是絕大多數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和人民的呼聲和意願,當然包括成功走上和平崛起之路的中國人民的殷切期望。中國政府倡導的“要和平,不要衝突;要合作,不要對立;要公平,不要強權;要共贏,不要零和”的新型和平共處思維,不僅是對《聯合國憲章》宗旨與機制的繼承和維護,而且也是對當代國際關係的重要創新與發展。中國提出的“親、誠、惠、融”周邊外交理念得到多數鄰國以至國際輿論充分肯定。由中國推動的共建共富、共贏、共享行動準則代表着各國人民意願和時代精神。

中國雖然已變成東方巨人,但仍是發展中國家,仍處社會主義初級階級,仍然存在諸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現象,仍然有艱苦奮鬥、韜光養晦的必要。習近平用“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世界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來闡釋中國“和”文化。他特別強調:“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文明是平等的,人類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鑒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鑒的動力。”由於“文明的發展有其歷史的繼承性、民族的特殊性和人類的整體性” 等特點,故此,重視文明的對話和交流,善於從全球視角和時代視角去理解文明、推動文明、吸納文明,就成為擺在全國人民面前的一項必然選擇,其中,建立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的安全觀,建立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明觀,建立義重於利、義先於利的義利觀,則勢在必行、勢所必然。對於當代中國和當代中國人,不管別人怎麼看怎麼想,打壓也好、戴高帽也好,關鍵是自己頭腦保持清醒,頭等要務仍要牢記“發展是硬道理”,牢記法治是建設現代國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途徑,認認真真把自己家裏的事情辦好,把自己應辦的事情辦好。要想別人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作為堂堂正正的社會主義大國更應時刻保持基本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中國和平崛起是世紀之交最大全球性事件,也將是21世紀國際形勢發展的一條主軸綫。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進出口貿易國家,中國2013年發展對全球增長貢獻率超過30%;按聯合國標準中國已有6億人告別貧困,完成脫貧減貧計劃高佔全球實現率的80%;中國1990年起向數十個國家派出維和力量,累計參與24項維和行動中共派出維和官兵30,178人次,多年來為各國之首;中國聲音在聯合國,在G20、金磚五國、上合組織、APEC等具重大影響力國際性組織中越來越顯得舉足輕重;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即絲綢之路延伸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及創辦亞投行即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收到前所未有的震撼性效應;中國遊客業已成為拉動全球旅遊市場的最大消費群體。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時代的召喚,是民族的使命。身處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中國人,不論在甚麼地方,都應該為此感到驕傲,都應該此作出貢獻,有一分熱、發一分光”。走在世界前列,內地中國人有份,澳門中國人同樣有份;同國家快速發展同步前行、同世界潮流同步前行,是澳門人最佳選擇。愛國愛澳、同時代同步前進不是空話,其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均不容低估。年輕一代澳門人生活在風平浪靜、物質豐富的“一國兩制”新時代,未經風吹雨淋,對於祖輩父輩經歷的風霜苦雨缺少認知,故此,要設法讓他們懂一點澳門歷史和國家歷史,懂得中國在世界的定位和澳門在當代中國的定位,懂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時代價值,懂得身為特區年輕一代有份為正確實踐“一國兩制”而獻身的使命感十分必要,政府和社會都有責任對此作出承擔。

作為當代中國人,我們要感謝鄧小平等老一代領導人在歷史轉折關頭痛定思痛及時推出改革開放新政;作為生活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中國人,我們更要感謝“一國兩制”基本國策的出台,是“一國兩制”令澳門在短短十多年間發生了歷史性巨變,也令澳門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命運主人。澳門的順利回歸是祖國日益強大和基本國策正確指引的結果;澳門的“一國兩制”正確實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旺發達提供了富有想像力和震憾性的驗證實例。故此,在維護推動“一國兩制”事業健康發展進程中,對國家意識、民族意識、時代意識的堅守,一時一刻也不容放鬆。

nlc202309021004

“一國兩制”思維與家國情懷培育之二

通常理解的社會制度不外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不同制度,社會制度受到較多重視、認同是近現代一二百年間的事。500年前歐洲文藝復興這場人類文明史上罕見的思想大解放造就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造就了以歐洲為中心後又擴展至北美等地的經濟發達國家版圖,造就了以自由平等博愛以及權力制衡為核心價值觀的西方現代國家、現代憲政體系,同時也造就了逐步完善的人文社會科學體系和創新發明為不竭動力的現代科技事業。

面對資本主義難以克服的經濟周期危機和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一個半世紀前馬克思、恩格斯為首的理論家思想家推出科學社會主義,他們倡導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代表了人類文明最新成果。歷史唯物主義主張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認定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所取代,至於如何取代、何時取代恐怕要經歷未來各國社會漫長的實踐檢驗,它承認社會發展相對性,尊重依各國人民意願自行選擇的不同發展道路。而辯證唯物主義強調的質量互換律、否定之否定律、對立統一律絕對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的基本規律,它們無論對於社會發展還是經濟發展、無論對物質世界還是精神世界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參照以至指導意義,它強調的審時度勢、矛盾轉化、以智取勝的科學理性思維永遠不會過時。社會主義從誕生到發展,從理論到實踐是近一個半世紀的事,中間經歷反覆或挫折在所難免,一旦構成真正先進而科學的認知體系與發展模式並被當事國廣大群眾所理解認同,其生命力如日中天、無與倫比、不可抗拒。

選擇走甚麼發展道路,選擇哪種制度作為本國基本制度,是各國人民的權利和意願,驗證標準其實主要有一條:只要能使本國在比較短時間內實現全面發展,居民福祉得到明顯改善,即做到民間社會與代表公權力的政府同保強勢,有物質基礎又有文明提升,有高發展指標又有人格尊嚴。

在全球性社會實踐中,上世紀70年代末啟動的中國改革開放及其37年來引發的山河巨變有目共睹,從任何意義上觀察都不容低估,更無法否認。其中,中國國情應該說是全世界逾200個大小國家中最複雜的一個,逾30年年均近10%的超高速增長創造了真正意義上幾乎無可企及的世界之最。2014年中國GDP達到63.64萬億元,比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3,650億元,名義總增長超過174倍,年均4.7倍。即使扣除以10倍計的總通脹,依然是史無前例。這令人信服地表明,“中國由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開創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社會主義這一人類社會的美好理想在古老的中國大地上變成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成功道路和制度體系。這不僅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而且為人類社會走向美好未來提供了具有充分說服力的道路和制度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與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

全面評論改革開放也許為時尚早,儘管過程伴生的負產品、負作用不容低估,但迄今為止的認知足以說明它已經改寫了當代中國發展史和億萬中國人的命運,“我們人民共和國的航船正在破浪前進,我們比歷史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如果說它同時也改寫了世界文明史,相信也會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因為它已無可爭辯地構成了社會主義發展史上最成功的實踐,把它認定為史上繼文藝復興後第二次能量大釋放、制度大完善、思維大調整已具充分理據。

根據中央文件詮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由旗幟、道路、理論、制度四大核心內涵所組成。中共十八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鮮明特色、最本質特性。

以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發表《共產黨宣言》為標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傳播已有一個半世紀以上歷史,以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為標誌的社會主義實踐已有近百年歷史。在人類文明史上政權的興衰、制度的更迭屢見不鮮。20多年前曾經是第一個也一度是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解體,曾一度引起過不少混亂,但步入改革開放新政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成功帶來的震撼則是劃時代的。它不僅令佔人類1/5的中國各族人民經濟上逐步步入小康即中等發達水平,文化上堅定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而且也令現有發展中國家和待發展國家的億萬居民看到實現自身發展方向和奮鬥前景的有價值參照,甚至也令當今發達國家中政界、學界有識之士感到思量、研究中國道路、中國思維、中國模式的必要性。怎麼看現實版社會主義,當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有資格被列為成功個案。

當代中國和平崛起令人信服地表明: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同時肯於自我完善、與時俱進的社會主義;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開放型社會主義,又是創新型社會主義;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符合中國國情和東方文化傳統的社會主義;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認識論並遵循普遍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

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推行“和”文化,倡導互相尊重、平等交往、互利共贏並承諾永不稱霸的社會主義;

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人類文明史上創造奇跡最大、改變面貌最快的社會主義;

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迴避現存矛盾並力求以理性思維加以回應,是倡導天人合一、多元共存、共同發展進步的社會主義;

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最正統、最權威的社會主義。

篇5:重提准确把握教材

重提准确把握教材

重 提 准 确 把 握 教 材           ――谈人教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大修订教科书的使用 福建省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润生 在倡导“大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观”背景下,在倡导“语文教学资源无处不在”的同时,仍要十分重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利用教科书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发学生的智慧。而在听课中我们发现,准确把握教材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准确把握教科书所体现的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修订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迄今为止对语文学科性质,语文学科基本特点最为科学的概括。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大修订教科书中有充分的体现。 1、人文性的体现 一是体现在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如课文增加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文章,人类普遍关注的世界和平问题、资源问题、环保问题、科技发展问题,都有一定数量的选文;增加了情感性、哲理性的选文,反映亲情、友情的课文比以前多了,反映人生智慧的课文也比以前多了。课文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丰富人文性的内涵,使学生在读书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精神的陶冶。 二是体现在“预习”和“思考 练习”中。人文性的基石是人性,尊重人,尊重人的`选择,尊重人的探究天性,就是对人性的尊重。预习・思考练习题中的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等,都充分地体现了人文性。 2、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教科书所体现的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即集中体现在课文的预习・练习中和运用・积累中。 二、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特点 大修订教科书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年段目标的整体性,原大纲是每个年级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且通过教科书把目标具体分解到一系列的读写训练项目中。新大纲只有年段教学目标,读写训练项目比原本少 ,每篇课文的教学,每次口语交际、习作教学,都着眼于年段的整体目标。 二是三个维度的整体性。在教学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

[1] [2]

篇6:准确把握“党政分开”内涵

理解为党政要绝对分开——

准确把握“党政分开”内涵

2013年03月25日08:12 来源:北京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这涉及到理论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党政关系问题。所谓党政关系,就是政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30多年来,围绕着党政关系,人们主要形成了“党政合一”与“党政分开”两种模式之争,其中包含着很多正确的观点,但也存有失之偏颇的看法。这其中就包括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党政分开”思想的误读。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家的政权结构以及党政之间的关系和苏联大体相同,正如邓小平所言,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都是从苏联模式来的。”因而,中国的党政关系也是苏联的“党政合一”模式。由于苏联实行的“党政合一”弊端太多,社会主义国家在吃尽苦头之后,应在总体上放弃这一党政关系模式。对于西方国家的“党政分开”,我们已经了解了其中有着很多的借鉴启发之处,这种党政关系的模式在西方国家政治体制内能够进行良性的运转,但是应该看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可能照搬照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现有“党政合一”与“党政分开”之外的第三种党政关系模式,即建立“党政分合”的新模式。

“党政分合”的新模式,就是党政关系既分也合的关系,有分有合的关系。实行“党政分合”的新模式,要求我们对原有的党政关系进行一番分开和整合的重构,该分的坚决分出去,该合的坚决合起来。

首先,要进行“党政分合”中的“分”。“分”,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因为原有“党政合一”带来的弊端。1978年,邓小平根据几十年党政关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党政合一”和实行“党政分开”的问题。他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的主题报告中指出,过去“加强党的领导,变成了党去包办一切、干预一切;实行一元化领导,变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变成了‘一切统一口径’。”对此,必须进行改革,实行党政分开。1980年8月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中,邓小平系统论述了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指出,要“真正建立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从上到下的强有力的工作系统。今后凡属政府职权范围内的工作,都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讨论、决定和发布文件,不再由党中央和地方党委发指示、作决定。”同年12月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中,邓小平说:“从原则上说,各级党组织应该把大量日常行政工作、业务工作,尽可能交给政府、业务部门承担,党的领导机关除了掌握方针政策和决定重要干部的使用以外,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这些论述表明,邓小平认为,党的领导职能和国家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就只有最为基本的两项,一是提出国家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确立政治方向和目标;二是决定国家机关的重要人选。1986年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这说明,党政分开的基本要求,就是科学地认清党政职能的性质和职权范围,克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机构重叠、职责混淆等问题,党委不再对行政进行干预,集中精力管好大事,从而建立新型的党政关系。简而言之,“党政分合”的“分”,就是必须把政府的行政权从原来的“党政合一”那里分出来,确切保证政府职能的独立,让政府能够独立地进行行政的全过程工作。党和政府的关系应该这样“分”,党同司法系统的法院、检察院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组织的关系也应该这样“分”。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其次,重构党政关系要进行“党政分合”中的“合”。“合”,就是要坚持和保持党政关系中那些必须联系的部分,并要坚决地把这些部分整合起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要提出党政关系的“合”呢?难道邓小平不是明明白白地主张“党政分开”吗?的确,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政关系也要实行“党政分开”,这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率先提出来的,而且在其后的80、90年代都始终不渝地坚持的。但是,邓小平提出来的“党政分开”思想,既不是西方国家的“党政分开”模式,更不是要把党和政绝对地“分开”来。过去,人们对邓小平的“党政分开”思想的解读,恰恰是错误的解读。这样的误读,不是把邓小平的“党政分开”思想理解为西方国家的“党政分开”模式,就是理解为党政之间的关系要绝对地“分开”。其实,邓小平讲的“党政分开”思想,第一,它不是西方国家的“党政分开”模式。因为,正是邓小平本人始终坚定不移地主张,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在所有的国家政权和社会团体组织中,必须保证加强和发展而不是削弱党的组织。邓小平从来是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前提下,谈论“党政分开”问题的。第二,他也不是认为党政之间的关系要绝对地“分开”,邓小平只是强调要把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自治权等从过去的“党政合一”中分出来。而对于党来说,要始终掌握关于国家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确立政治方向和目标的权力,即重大政策的决策权;也要掌握决定国家机关的重要人选和出任重要职务的权力,即重大人事的推荐权。由此可知,邓小平的“党政分开”思想,不是单方面的、片面的思想,它实际上包含了党政关系既可“分”又可“合”的全面的认识观点。

从邓小平关于党政关系可“合”的认识观点出发,重构“党政分合”中“合”的部分,就是要在重大政策的决策权、重大人事的推荐权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和监督权这些领域,把党和政的关系更好地整合起来。这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党要高度重视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通过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有效工作,掌握国家的立法决策权和重大人事任命的推荐权;二是党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检察监督工作,党在政府、司法、学校、医院、企业、公司以及社会团体组织中的各级组织,主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检察监督工作。各级党的组织在各行业和社会组织中起着思想教育和监督制约作用的思想,是列宁和邓小平提出来的。早在1918年,列宁就提出企业管理要实行“一长制”,厂长全权负责,党的组织不干预工厂中的生产以及行政管理工作而只起到监督的作用。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也坚决主张实行厂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等责任制,而让党委做好监督和保障的工作。党要通过掌握监督权和解释说服权,保证和实现党的领导。

篇7:如何准确把握演讲的本质

演讲者要想发表自己的意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从而达到影响、说服、感染他人的目的,就必须通过与其内容相一致的传达手段。作为演讲的传达手段主要有:有声语言、态势语言和主体形象。

一、有声语言(讲),是演讲活动最主要的物质表达手段,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

它是由语言和声音两种要素构成的。它以流动的声音运载着思想和情感,直接诉诸听众的听觉器官,产生效应。

我们对有声语言的要求,则是吐字清楚、准确,声音清亮圆润、甜美,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要注意形式美和声音美。它具有时间艺术的某些特点,是听众听觉接受对象和欣赏对象。

二、态势语言(演),就是演讲者的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等,它是流动着行体动作,辅助有声语言运载着思想和感情,诉诸听众的视觉器官,产生效应。

由于它是流动的,因此,它存在于一瞬间,转眼即逝,这就要求它准确、鲜明、自然、协调和优美,要有表现力和说服力。这样,才能在具备“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的.听众心理引起美感,并得到启示。它具有空间艺术的某些特点,是听众视觉接受对象和欣赏对象。然而,态势语言虽然加强着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弥补着有声语言的不足,但如果它离开了有声语言,它就没有直接地、独立地表达思想情感意义了。

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声语言也好,态势语言也好,它们既不同于其它现实中的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因为它们都带有一定的艺术性;也不同于舞台艺术中的有声语言和态势语文,因为它们不是纯艺术。

三、主体形象。

演讲者是以其自身出现在听众面前进行演讲的。这样,它就必然以整体形象,包括体形、容貌、衣冠、发型、举止神态等直接诉诸听众的视觉器官。而整个主体形象的美与丑、好与差,在一般情况下,不仅直接影响着演讲者思想感情的传达,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听众的心理情绪和灵感享受。这就要求演讲者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装饰美。而这装饰美,是以演讲本人为依托的现实的装饰美,这决不同于舞台艺术的性格化和艺术化的装饰美。而这就要求在符合演讲思想情感的前提下,注意装饰的朴素、自然、轻便、得体,注意举止、神态、风度的潇洒、大方、优雅,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思想感情的传达,有利于取得演讲的良好效果。

演讲就是靠着这些物质手段,组成了一个综合的、统一的完整的传达系统,达到演讲的目的。在这综合的传达系统中,缺少任何一个因素也构不成演讲活动。如果只有“讲”而没有“演”(包括主体形象),只作用于听众的听觉器官而不作用于听众的视觉器官,就会缺少感人、动人的主体形象及表演活动——即缺少实体感。那就如同坐在收音机旁听广播一样。如果只有“演”而没有“讲”,只作用于听众的视觉器官,而有作用于听众的听觉器官,就犹如在聋哑学校看着聋哑的手势一样,总是令人难以理解。所以,“讲”与“演”这两个演讲的要素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和谐的、有机的统一在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演讲传达手段,并圆满地完成演讲的任务。

然而,“演”与“讲”在演讲实践活动中,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并不是平分秋色,各占一半。二者虽然需要和谐统一,但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统一。而是以“讲”为主,以“演”为辅,互相义织、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统一。在这里“讲”则是起主导作用,起决定因素的。而“演”则必须建立在“讲”的基础上,否则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如果平分秋色或颠倒了这一关系,也就不称为演讲了。所以,只有既“讲”且“演”,以“讲”为主,以“演”为辅,既是听觉的,又是视觉的,兼有时间性和空间性艺术特点的综合的现实活动,才是演讲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它现实口语表达形式和艺术口语表达形式的关键所在。

可是,在我们现实的活动中,由于人们忽视了演讲的本质属性,经常出现两种错误的倾向:

一、不讲艺术的倾向。

长期以来,由于不注重演讲艺术的研究,见到的多是严肃的、呆板的、没有说服力的报告,一些演讲者只重视其实用性,而忽视了它的艺术性,由于缺乏艺术性,结果实用性也被减弱了。更为严重的是,除了看他在那站到讲台上而外,既听不到动听的抑扬顿挫的语调,也见不到丰富多变的表达手段,更看不到优美动人的手势,只是讲完的时候,双手一举而了事。显而易见,这种演讲它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的。强调以“演”为辅,决不是不要“演” 。 “演”能与“讲”配合好这就是艺术所在。

二、追求表演化的倾向。

有的演讲者在讲台上往往追求相声、评书、以及朗诵等演讲员的表演艺术。认识不到演讲是一种现实活动,忘记了它的实用性,没有区别演讲艺术与表演艺术的本质不同。结果破坏了演讲应有的真袢及其严肃性。

篇8:准确把握农业“新常态”

所谓农业“新常态”, 其重要内涵即“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增长点”。农业新常态与传统农业的常态比较, 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中国已走出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困境, 产品过剩交替出现。实践一再证明, 中国农业有足够的能力为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足够的食品和工业所需的农产品。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长显得同等重要。

二是农业投入和产出的商品化、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生产经营的资本化、专业化、规模化已由畜牧业、园艺业向种植业主要是粮食生产延展。

三是农业增长动力不是来自农业内部, 而是来自农业外部。农业投入主要来自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农业种子、化肥、农药、机械及其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主要源自工业化和现代科技的成果;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 则直接源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

四是农业加快发展的过程也是改革红利不断呈现的过程。土地、资本、劳动力的顺畅流动, 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今后, 农业所需劳动力则主要在于城乡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收益, 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要有农民对土地持有方式的新变革, 农业投资更多的在于资本的收益。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化建设中的“突出短板”、“关键变量”。新常态下, 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将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新动力。而判断现代农业的发展形势有两个关键指标, 一是农业生产, 二是农民收入。从2014年情况看, 我国农业形势呈现出新的亮点:从产业发展看, 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大大拓展、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和新的增长点, 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下对各类主体投资农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面临良好的产业机遇。

现代农业“接二连三”, 延伸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 让三产融合成为拉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而市场需求、市场竞争、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和相关产业渗透、科技进步、农业政策等多种合力的共同作用, 是形成农业新业态的动力机制。

上一篇:老干部发挥作用亮点下一篇:朗读教学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