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网络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2024-08-09

通过网络学习,提高教学能力(通用12篇)

篇1:通过网络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传统教研活动有其局限性,依托教研博客开展集体备课、同伴互助、课题研讨、专家引领、自我反思 等网络教研活动,拓展了教师合作教研的空间与时间,丰富了教学研究的内容,转变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方式与行为。传统的教学研究活动有时间与地点的局限性,还必须有专人组织。由于小学教师日常工作都很繁忙,除了学校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外,教师很少有时间集中在一起共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尽管学校倡导教师间的团结互助,但由于缺少交流互动的平台,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无法及时沟通,时间一久,教师间进行合作教研的氛围就受到影响,真正合作的也就少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越来越多地走入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基于网络的学习、交流方式也正在被更多的人熟悉、接受并利用。在学校常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教研博客开展网络学习与各类教研活动,将成为弥补传统教研缺陷的有效形式。

一、网上“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学校常规教研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平时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时间短,许多问题无法深入研讨,因此,我们在平时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借助“教研博客”这个平台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网上集体备课采用“一人主备、多人研讨、反复研磨、最终定稿”的方式。各年级组备 课组教师根据学科备课组长安排的内容,精心备课,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初稿发布到备课组的“博客圈子”上。其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线研读,参与网上研讨活动,发帖回复修改意见。具体负责人根据大家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再上传到“博客圈子”上供大家参考。这样的网络集体备课,较传统集体备课拓展了教师研究的时间与空间、实现了交流对象的角色平等、交流机会的充分均衡。同时,教师经过多次这样的“学习、反思、研究、合作、创造”过程,将日常教 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真正融为了一体,形成 了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教师也由单纯的教学 者逐渐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二、网上“同伴互助”平时听课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听完某教师的课后,本想及时与被听课教师交流,但遇到有课错失这个机会,下次碰到往往没有了再交流的欲望,久而久之,同伴之间的交流也就流于形式。借助“教研博客”能有效弥补这种不足。平时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我们要求听课教师把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写成博客,上传到网上与被听课教师共同研讨,分享教学智慧及经验、研讨教学方法,以达到互相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学校利用视频、音频、文本等多媒体手段也可向教师 呈现教学研究的内容,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我们把上课的录像上传到网上,充分利用网络合作教研平台开展教师上网观课、网上评课议课活动,从而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网上“课题研讨”课题引领是合作教研的另一种有效形式。针对不同科 组与不同课题,在网上建立各课题组的“博客圈子”。各课题组每学期都制订课题研究计划、解决的问题与研究主题,课题组成员按照计划开展研究,及时把平时的研究体会写成博客上传到网上;课题负责人也可以通过网上发布邀请,开展如课例研讨、问题探究等专项论坛。教师通过博客谈所思、所想,大家畅所欲言,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也不受权威的影响,真正实现了平等对话与互动交流,同时,也为课题结题准备了第一手研究资料。

四、网上“专家引领”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每位教师都会有许多困惑,如果这些问题或困惑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教师教 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教学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专家组。每位专家组成员都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教学实践中,教师针对不同的问题可以向专家请教,及时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引领教学研究方向,提高研究的层次与水平。

五、网上“自我反思” 教学过程中,教师肯定有许多想法与困惑。一般情况下,由于习惯或其它原因,教师没有把这些东西记下来,时间久了也就忘记了,就算有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没有交流平台也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不利于教师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创设“教研博客”这一个平台,教师就可以通过“教研博客” 及时记录所思所想。教师在撰写博客的过程中,不但自己的教研能力与水平提高了,也能给同伴提供可借鉴的案例,加强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是永远开放的,传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手段和形式是多样化的。这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合作教研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多媒体化等特点。学校开展网络教研以来,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较高,80%以上的教师有了自己的博客,大部分教师参与了讨论与交流,教师能及时上网关注教育教学的信息及讨论交流的情况。

篇2:通过网络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一、tr(task response任务完成情况)这是评分标准中的第一项,具体体现在是否满足aie上。a指argument,即要有辩论;i指idea,即论点;e指evidence,即论据。

在备考雅思的过程中,我们倡导用生活中鲜活的例子来证明被阐述的观点,而不是照搬照抄一些在考官看来并无说服力的套句。我们可以用细碎的相关观点和实例分类的方法,可以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为出发点去考虑,不断积累和收集相关话题的论点论据。

二、cc(coherence&cohension连贯和衔接)连贯和衔接分为意连和形连两方面。所谓意连,指一个段落必须围绕一个主题句展开,前后在语意上达到统一和完整。体现在具体的雅思写作过程中时,我们要学会判断哪些观点和例证相符合,选择的过程也是培养一种逻辑思维的过程。主题句和后面支持性的论据必须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可分为因果、列举、举例、定义、比较和对比等。

对于形连,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连接词。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恰当使用表示承接和转折的连接词(如tobeginwith,inaddition,however等)以及句子之间的指示词(this,it等)。

在雅思中这项评分标准与其他几项平起平坐,足以表明如果写作时还是按照中式以“形散神不散”为特征的意识流写法,且只“意会”不从形式和结构上给予充分表示的话是不可能得高分的。

三、lr(lexical resources词汇资源)这一点虽然各种英语作文考试中都会涉及到,但雅思教会我们并不是尽可能使用大词,而是使用恰当的词表达确切的涵义。而且文章内部的语体、风格也要一致。

比如对于题目要求的陈述,传统上学生习惯于将原题抄写一遍,对付汉语作文也不例外,但雅思规定抄原题不算字数。而在对原题进行复述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之间如何转化。

四、gr&a(grammatical range&accuracy语法范围和精确度)

这又有别于传统的为了使用复杂句子而去使用的写作思路。因为除了要用,还要用得准确和恰当。复句特别是非谓语动词虽然是英语语言的高级表现形式,但并不是随处可用,不仅要学会如何造句,还要学会每一种句子所适合的语境、语篇。

篇3:通过网络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一、改进课本实验,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近年的考题原理上均源于课本, 但装置基于课本又不同于课本, 即强调创新。不简单重复, 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深层次的掌握情况。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在有发散余地的、有创新点的实验上多花费一些时间, 让学生充分讨论,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 在讲解Fe (OH) 2的制备和性质时, 我就先告诉学生Fe (OH) 2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 然后演示新制的Fe SO4和Na OH溶液的反应, 让学生仔细观察, 结果学生未能看到白色絮状沉淀, 而看到的是灰绿色的沉淀。该现象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思考, 此时我便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原因: (1) 为什么要用新制的Fe SO4溶液? (2) 为何要将滴管插入试管里溶液底部, 慢慢地挤出Na OH溶液? (3) 久置的Na OH溶液中会溶解了什么物质?当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分析得出:Fe SO4和Fe (OH) 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 然后立即换一瓶经煮沸以除去氧气的Na OH溶液重新进行实验, 再让学生仔细观察, 结果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得到白色沉淀, 但过一会儿就转变为灰绿色, 随后逐渐变为红褐色。这一现象又引起学生的疑问:怎样才能使生成的Fe (OH) 2被氧化的速率减慢呢?结果经过学生一系列的思考、讨论、比较后, 最后选用在Fe SO4液面上滴加几滴苯作保护层, 再将滴管伸入试管底部, 滴加煮沸过的Na OH溶液, 就得到了Fe (OH) 2白色沉淀, 并保持了较长的时间不变色。探究性实验的开展, 激发了学生主动积极探索的精神,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激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给学生提供动手机会

在教学工作中, 凡是教材上安排的实验, 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只要条件允许, 就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 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感性认识, 同时又能很好地体现知识、规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观察问题, 发散、联想、收敛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以及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思想品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三、引导、启发学生归纳推理, 使学生学有所得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 要从原理上加以分析, 从而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例如:2002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第29题第 (4) 问, 是考查喷泉实验的改进操作, 看上去好像缺乏仪器, 但这个实验的做法在初中实验基本操作部分已经介绍给学生了。我们可以回忆一下, 在检验气密性的时候, “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 手握住试管, 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 有少量水进入导管, 放置一段时间, 水柱无变化, 表明装置不漏气。”再看一看这道试题的答案, “打开夹子, 用手 (或热毛巾等) 将烧瓶捂热, 氨气受热膨胀, 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 氨气与水接触, 即发生喷泉。”其原理完全相同, 只是在实验中把握一下操作的“度”, 而这个“度”是由不同的实验目的所决定的。在化学学习过程中, 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并不是简单地将已有的知识、经验“移位”或机械模仿, 而是需要在面临新的问题情境时, 能迅速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要素, 确定所需解决的问题可否归属于已有的某类知识或是它的延伸、扩展。

篇4:通过读书指导 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一、在指导读书中训练思维方法

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而影响这种智力活动的发展和效果的关键是思维方法,即平常所谓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时才能做到步骤清楚、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有根有据。因此,指导学生们读数学课本时,不能只满足于获取知识。还要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在想会的过程中形成会想的能力,在学会的过程中形成会学的能力。真正成为一个“善学者”。

如何在指导读书过程中进行思维方法训练呢?概括地讲,是在渗透中领会意义,在领会中学习应用,在应用中形成能力。数学课本是按照严密的逻辑顺序编写的,体现了思维的主要过程,为进行思维训练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例如。指导学生读“分数基本性质”一段课文时,先指导学生按照同一的单个方面的内容为一小段的标准,将课文划分成四个小段。接着启发学生讲出每小段的主要内容,第一小段揭示“变与不变”(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而分数大小不变)的现象(概念的客观反映),第二、三两小段从两方面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实质(概念的本质属性),第四小段总结出什么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概念的内涵)。然后指出,我们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从客观现象人手,再一部分、一部分研究各方面的属性,最后对其含义进行总结、概括。像这样先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加以分解并考察的方法叫做分析,再把各个部分、各个方面联系起来构成整体的方法叫做综合,它们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使用了其他的思维方法,如抽象、概括等,它们相互依存,一并运用,构成了严密的思维过程。教学中若能如此不断地进行渗透,学生对基本的思维方法将会逐步认识和掌握,并领会它们在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再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在应用中形成能力。

二、在指导读书中培养质疑能力

数学课本上的语言叙述严谨,逻辑性强,学生读时定会有读不懂、想不通、弄不明白的地方,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怎样使他们既想到问题(知疑),又能把问题提出来(善问)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读书时必须重视质疑能力的培养。

质疑能力的形成,要经过长期、反复的培养过程。开始时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或者提出来的问题抓不住要点,属于枝节性问题。据此。教师应首先示范。例如,指导学生读“同分母加减法”一节教材时。教师先根据课文要点提出如下问题:①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②同分母加减法怎样计算?为什么要这样算?③计算结果怎样处理?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探求问题的答案。接着启发学生想一想:这些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使学生明白,要围绕课文要点和知识结构来提问题。有了这一基础。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编写读书提纲,要求每读完一段课文提出几个问题,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掌握提问的方法。笔者曾听过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让学生阅读教材。要求围绕教材质疑,结果学生提出两个问题:①小数乘法的小数点处理,为什么与小数加减法不一样?⑦为什么有些小数乘法,乘得的积会比被乘数小些?学生的问题提到点子上了,整节课老师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进行讲解的。课上得生动活泼,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这说明该班学生的质疑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准,无疑与老师的长期培养是分不开的。此外,教师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提问。在想不通的地方质疑。例如,一位老师教“角的认识”时,一学生阅读教材后提出:我们学习的“角”就是平常所说的“角落”吗?老师当即表扬这个学生会动脑筋,连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也提出来了,并随即组织学生讨论。进行点拨,求得了正确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一学生的质疑对全班学生是个启发,老师的赞扬又鼓励了学生质疑的勇气,这对于质疑能力的形成是很有帮助的。最后,还有一点值得指出,培养质疑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眼睛不要老是盯住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要启发成绩中下的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大面积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水平。

三、在指导读书中培养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基础上巩固起来的并转化为需要的自动化了的学习方式,它与学习能力本是两码事,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使学生在不变的环境中作出迅速的反应,节省精力和时间,有利于学习活动的展开与完成,对学习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在自学辅导中要注意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使用课本的习惯

课本是不开口的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必须让学生学会使用课本的方法,养成使用课本的习惯。首先,教师应经常带领学生阅读课本,弄清课本上讲些什么,图例表示什么意思,例题揭示什么规律,从而初步理解课本的编写目的,领会课本的作用。继之,教师可提出一些涉及面不大、探究范围小且能直接从课本上找到答案的问题,指引学生看书,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领略到使用课本的乐趣。到了高年级,可放手让学生探索一些整体性的问题,比如什么叫分数?比的意义是什么?长方体体积怎样计算?……要求学生看书后讲出“是什么”、“为什么”,不断尝到从课本上获取知识的甜头。日子久了,学生便认识到学习离不开课本,使用课本也就逐渐成为学习的自觉需要。

2、细读勤思的习惯

读书是一种艰苦的智力活动,若一目十行,动口不动脑,只能成为形式,不会有所收获。因此,在指导读书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做到边读边划,边思边批,养成细读勤思的习惯。例如,指导学生阅读例题(用方程解):商店原来有74千克水果糖,又运来25千克,卖了一天后还剩63千克。这一天卖了多少千克?

读:认真读题,弄清题意。能说出题目讲的是一回什么事。

划:自定一些划批记号,如在上题的条件下面划“-”,问题部分划“~~”,关键词语下面划“·”。

思: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思考解题方法,即把问题看为已知条件,寻找等量关系,组建方程。

批:把关键部分以及箅理算法批注出来。

即:

74+25-x=63(原有的+运来的一卖了的=剩下的)

99-x=63(合并原有的与运来的)

x=99-63(减数=被减数-差)

x=36(这一天卖出的量)

3、追根究底的习惯

读书不只是把概念、法则、公式记住就行了,而要探其根源,究其底细,弄清其来龙去脉,尤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要抓住不放,“穷追不舍”,直至完全弄明白为止,这种追根究底的习惯对于探究能力的形成极为有利,必须悉心培养。—位老师教“商不变的性质”时,在学生阅读教材后问:同学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略思片刻,一学生提出:结论中既有“相同”二字,则“同时”二字是否可以删去?对此,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认为不要“同时”二字。并不影响结论的正确性,有的认为不要“同时”二字。那么被除数扩大几倍,则除数可以缩小几倍,或被除数缩小几倍,则除数可以扩大几倍,这样,扩大与缩小不同时进行。即使其倍数相同,商也会变的。“是这样吗?举个实例试试看。”学生三五成群。通过实例演算,验证了这个同学的发言是正确的。至此。发问的学生得了启发,明白了“相同”二字是对倍数而言的,“同时”二字是对“扩大”和“缩小”加以限制的。最后老师作了小结,肯定“同时”二字不能删去,并教育学生都要向这位同学学习,有不懂的问题一定问个明白,探个“水落石出”。笔者认为,若长此以往,坚持不缀,学生定能形成追根究底的良好习惯。

篇5:通过网络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对案例教学的深入分析,倡导案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案例中提炼出理论依据,再验证实践的`思维,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作 者:王扬 作者单位: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214000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年,卷(期):“”(24)分类号:G42关键词:案例教学 精炼提取 实践能力 技巧 思维

篇6:通过网络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品质

作者/ 陈艳

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通过运用基于问题、实践、探究的学习方式,调节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从而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最终达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的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关键词:学习方式;问题;实践;探究;心理状态;学习品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通过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一、问题意识与勤学好问

如今,高中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多,学习时间有限,因此出现不勤奋刻苦,有点厌学的学生,也有学习态度极其认真但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学生。归根到底都是学习方式上没有基于问题的学习。所谓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自觉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在英语学习中,许多学生在语法、阅读等方面重复练习,结果收效甚微。其实看学生掌握了多少,那就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如果学生的问题意识强烈,长期下去就能提高思维的正确性、逻辑性和发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大地提高。因此,勤学好问的学习品质的形成得益于学生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

二、实践求知与学以致用

孩子五六岁之前语言的学习进度突飞猛进。这是源于基于实践的学习方式。实践活动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在现实生活的刺激下,学生始终能够保持好奇、兴奋、有趣、积极的心理状态。

在英语学习中,无论是学习知识的获取、学习技能的培养还是学习素质的提高,无不是在实践中得以实现的,因为语言是交流的手段。无论是英语角还是英语演讲都要应用于实践。只有在变化多端的社会实践中评价学习成果,学习才是高效的、智慧的、灵魂的。因而,学生基于实践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以致用学习品质的形成。

三、探究重构与推陈出新

高中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基于探究的`学习差异性越来越大。基于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从能动的反映论来看,学生的学习总是以自己现有的价值取向以及原

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能动地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筛选、加工和改造,最终将知识吸纳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这种积极主动的探究重构更能体现学生的积极进取的创造精神和良好心理状态。

高中牛津英语的编排体系就是训练学生基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从Welcome,Reading到Task,Project,就是以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如,设计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产品展示报告等等。所以,学生的基于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了他们推陈出新的学习品质。

英语教学单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调动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来掌握和运用英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许百华。青少年心理卫生。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篇7:通过交换机系统提高网络效率

定期升级让交换机永葆活力

笔者曾经遭遇一则网络频繁中断故障,每次只有重新启动交换机系统才能解决问题;在仔细排查流量异常、网络病毒等因素后,又请ISP运营商对上网线路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上网线路也没有任何问题。

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笔者突然想起该交换机设备已经连续工作了很多年,软件系统的版本比较低,会不会是由于版本太低的原因导致了交换机系统活力不足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笔者立即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进入交换机后台管理界面,在该界面的命令行状态下执行了“displaycpu”命令,发现交换机系统的CPU 占用率一直在95%以上,这难怪连接到该交换机中的工作站不能上网了;

之后,笔者又在命令行状态下执行了“displayversion”命令,从其后的结果界面中,笔者发现交换机系统的VRP平台软件版本果然比较低,马上到对应交换机设备的 中下载最新版本的平台软件,并开始对交换机系统软件进行升级。

由于单位使用的交换机支持远程管理功能,为此笔者采用了最为常见的FTP方式进行升级的;在正式升级之前,笔者先查看了一下目标交换机 Flash存储器的剩余空间大小,要是剩余空间不多的话,需要删除一些过时的文件,不然的话最新的交换机升级包程序将无法上传到交换机系统中。

在确认Flash存储器剩余空间足够后,笔者将自己使用的普通工作站当成是FTP服务器,将交换机设备看成是客户端系统,如此一来笔者不需要对交换机设备进行任何配置,就能很轻易地架设好一台FTP服务器了,此时笔者就能从交换机上登录到FTP服务器上,利用FTP命令将事先下载保存到本地普通工作站上的最新VRP平台软件下载保存到交换机的Flash存储器中了。

为了防止平台软件升级失败,笔者又对原始的交换机配置文件备份了一下,毕竟交换机设备从低版本升级到高版本时,由于命令行上的差异,可能会造成部分交换机配置信息发生丢失,这个时候对旧配置文件进行备份是相当有必要的。

3lian素材

之后,笔者使用boot命令,指定交换机系统在下次启动时自动调用最新的平台软件,当交换机系统重新启动成功并更新好了VRP平台软件后,又对照以前的配置将交换机系统重新配置了一下,交换机的工作状态立即恢复正常了。

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该系统的CPU占用率一直为15%左右,这说明交换机平台软件升级到最新版本后,确实可以让交换机永葆活力,

所以,当局域网交换机工作状态一直不稳定时,我们应该及时检查一下对应平台软件的版本高低,一旦发现交换机系统版本较低时,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升级,这样能够解决许多由交换机自身性能引起的隐性故障现象。

搜集可疑流量。一旦可疑流量被监测到,我们需要捕获这些数据包来判断这个不正常的流量到底是不是发生了新的蠕虫攻击。正如上面所述,Netflow并不对数据包做深层分析。

我们需要网络分析工具或入侵检测设备来做进一步的判断。但是,如何能方便快捷地捕获可疑流量并导向网络分析工具呢?速度是很重要的,否则你就错过了把蠕虫扼杀在早期的机会。除了要很快定位可疑设备的物理位置,还要有手段能尽快搜集到证据。

我们不可能在每个接入层交换机旁放置网络分析或入侵检测设备,也不可能在发现可疑流量时扛着分析仪跑去配线间。有了上面的分析,下面我们就看如何利用Catalyst的功能来满足这些需要!

检测可疑流量Cat6500 和 Catalyst 4500 ( Sup IV, Sup V 和 Sup V – 10 GE ) 提供了基于硬件的Netflow 功能,采集流经网络的流量信息。这些信息采集和统计都通过硬件ASCI完成,所以对系统性能没有影响。 Catalyst 4500 Sup V-10GE缺省就带了Netflow卡,所以不需增加投资。

追踪可疑源头,Catalyst 集成的安全特性提供了基于身份的网络服务(IBNS),以及DHCP监听、源IP防护、和动态ARP检测等功能。这些功能提供了用户的IP地址和MAC地址、物理端口的绑定信息,同时防范IP地址假冒。这点非常重要,如果不能防范IP地址假冒,那么Netflow搜集到的信息就没有意义了。

用户一旦登录网络,就可获得这些信息。结合ACS,还可以定位用户登录的用户名。在Netflow 收集器(Netflow Collector)上编写一个脚本文件,当发现可疑流量时,就能以email的方式。

把相关信息发送给网络管理员。在通知email里,报告了有不正常网络活动的用户CITG, 所属组是CITG-1(这是802.1x登录所用的)。接入层交换机的IP地址是10.252.240.10,物理接口是 FastEthernet4/1.

另外还有客户端IP地址和MAC地址 ,以及其在5分钟内(这个时间是脚本所定义的)发出的flow和packet数量。掌握了这些信息后,网管员就可以马上采取以下行动了:通过远程SPAN 捕获可疑流量。Catalyst接入层交换机系统上所支持的远程端口镜像功能可以将流量捕获镜像到一个远程交换机上。

篇8:通过网络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一、正确认识自主学习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首先,自主学习意识是创新的心理基础。当自主学习意识转化为创新行为时,创新过程便促成自主学习活动的新的发展,创新结果则是自主学习意识的升华。

其次,自主学习是创新的基本保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关心、追求学习目标的权利,有选择、接受学习内容和方式的权利,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权利,有支配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权利等。

另外,自主学习活动是创新的载体。自主学习活动是一种主体活动,它在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促成主、客体由矛盾转化为统一。因此创新追求的是主、客体和谐、完美的统一和主体的最佳发展,而这些正是要依赖自主学习活动并在其整个活动中完成的。

二、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 转变教学模式,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活动程序是客观存在的,它受制于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研究与转变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活跃教学思想,提高教师素质。

近几年来,我与学科组的老师们一起致力于研究和探索、构建了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培养为核心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较好地体现了以学为主,以教促学,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向“会学”转化,重视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积极的个性特征的教学改革思想。主要有三种:(1)引导探究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模拟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利用实验手段观察研究的课题,通过自己的大脑去独立思考、探究、学习,不断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2)问题讨论式教学。根据教和学的重、难、疑点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以学生自觉、主动地讨论、质疑、辨析为主,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综合运用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提出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此模式较适用于综合运用知识的新课、练习课和复习课。(3)自学指导式教学。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再进一步引导思考、讨论、实验释疑,达到透彻理解。通过“主体”与“主导”,“主体”与“主体”的多向交往,发展学生的交互学习能力。此模式较适用于介绍新概念、新理论的教学内容。三种方式层层递进引导,组织探究学科的基本原理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较好地体现了“发现即学习”的教学策略。既树立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又启迪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有助于创新观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充分地发挥,在物理教学中我注重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其一般程序可概括为:选择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计划→信息加工处理→成果交流评价。在教学形式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研究主题出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充分合作,对研究主题形成一定的认识,并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渗透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从学法指导入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生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传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才是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

培养学生的自学方法和能力,这是实施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首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主要是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教材。通过阅读思考,将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

掌握物理知识结构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知识结构就从整体上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线索,学习起来就会驾轻就熟,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物理学科同样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进行结构教学,展示教材结构,勾勒教材线索,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整体认识,以便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感知材料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独立地加工信息获取新知识,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这也是自主学习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和归宿。

3. 创建自主学习活动的环境,激励实践创新

首先,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从教师的角度来探讨课堂上“谁自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而仅有教师的自主,课堂教学往往以单向传输为主要特征,以知识记忆为学习的主要任务,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这一切都束缚着教师的手脚和学生的大脑,严重阻碍着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创建自主学习课堂是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特征,把养成学生自主探索行为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手段和途径。只有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只有给学生敢想、敢说、敢为的环境,才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才有可能使学生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产生智慧的火花。只有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才能有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出最佳成绩。

其次,开辟较为广阔的活动场所。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与教材的制约,初中物理与社会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的活动比较贫乏、单调、被动。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充分发挥课堂活动场所的作用,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充分信任的氛围,让学生真正、自主地活动起来。要建立校内的课外活动场所,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物理知识有个去处。可以设立有关物理知识学习的活动角,如图书角、物理兴趣学习专栏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物理社会实践活动室,作为学生活动的专用场所。

再次,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活动氛围是在经常性的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很多,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外出开展物理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外调查、社会实践等活动。以初中物理课本为知识基础,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与科学史的讲授,以日常生活中和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开展类似科学研究的专题研究活动。如“自行车上的力学问题”“城市的噪音污染成因和防治方法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水的深度关系”“运动中的力学问题研究”以及以“生活用电”为主题,开展了“家庭电路”的主题式研究性学习活动,该活动学生参与性强,学习兴趣高,给学生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通过这种途径学生获取了课本以外的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此外,还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调查了解学好物理学,给自己家乡带来的变化。通过调查,同学们以自己的切实感受更深层地考虑问题,这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们认识问题的水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组织“小发明”比赛活动,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类似这样的活动,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这些活动,逐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氛围:天天有活动,处处有活动,人人有活动,个个爱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篇9:通过网络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外阅读;阅读载体;阅读方法

一、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现状

1.阅读材料匮乏

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阅读材料匮乏,且非常忽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2.以课堂精读为主

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多数是重“精读”、轻“泛读”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求学生掌握课本及练习册上的阅读材料,较多地注重语言形式。而学生也往往只注重教材上的文章,很少涉猎课外读物,理解性语言的输入量十分有限。

3.重视书面练习

学生通常只注重题海战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书面练习,忽视了学生的阅读及口头练习,导致学生阅读面狭窄,对英语语言本身敏感度及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表现地较为薄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及高考对阅读能力的要求。

4.阅读量少,阅读习惯差

学生课外阅读自主性不强。许多学生的课外学习主要围绕课堂教学和应试进行。其知识面狭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阅读习惯差,能力弱,速度慢,词汇量较少。因而学生英语语感较弱,对英语国家人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相关的文化背景不甚了解。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动手能力较差,创新意识缺乏。

二、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1.语言习得理论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美国应用语言学家S. D. Krashen (克拉申) 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入假说(Comprehensible input hypothesis)。此假说认为,决定外语习得的关键是接触大量可理解的、有意义又有关联的目的语。在外语教学中,能否做到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关系到外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2.新课标对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新要求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课外阅读量提出新的要求。在量上的规定,除教材外,高中英语七级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3万词以上;在质上的规定,七级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策略与技巧,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或杂志,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因而教师不能仅靠课本阅读材料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3.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英语作为国际语言传输着巨大的信息。学习和掌握英语对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有极大的便利。因此在这个信息化社会中,英语语言学习者要学会用英语语言去获取大量信息,不断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及人文素质。

4.高考对阅读的要求提高

纵观近几年高考的阅读理解题目,可以发现高考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明显地愈来愈高,阅读量逐步加大,阅读“提速”,考查学生在语篇层次上的整体把握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而且选材上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感。这些信息都说明了扩大学生阅读量以及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三、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探索

1.课外阅读载体

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活动,首先面临的就是英语阅读载体的选择。面对纷繁芜杂的阅读载体时,学生们往往感到无所适从,眉毛胡子一把抓。所以在课外阅读选材上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

认知心理学认为,如果输入到大脑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真实性和时效性,那么它到达大脑这一中心加工器时,会产生出兴奋的情感,输出活跃的思想与行为,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参与积极性,并且参与者产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想说”的冲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根据学生的实力向学生介绍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并且将有声读物与无声读物相结合。我们可将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学年(高一阶段)

高一阶段是起点,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使学生会读、爱读。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声读物,如《疯狂英语》,《Outlook English》,这类有声读物趣味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模仿跟读有声读物,并录成磁带,或者将所学的整理成笔记、写日记或观后感。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推荐学生报刊类读物,如《中学生英语》、《英语周报》、《21世纪报》高中版,报刊英语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实用性,内容丰富多彩,学生能通过报刊了解语言变化的日新月异,了解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动态。

第二学年(高二阶段)

高二是高中英语学习阶段的“重中之重”,它要为高三做准备。有高一阅读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及英语学习的基础,高二学生对阅读的需求量增大,教师应注重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和阅读量的增加,在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大幅度增加词汇量的同时,加强对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介绍,不但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更要有理性的思考,提高英语思维能力和英语语感。教师可选择其它优秀的课外阅读载体,如《学英语》、《英语通》、《英语世界》等等,教师应制定阅读的进度,对不同的阅读材料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要求学生进行限时阅读,或缩写、续写,或背诵优秀时文或优美词句等等。

第三学年(高三阶段)

高三阶段主要是对英语阅读进行强化训练,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技巧的掌握,使学生能够借用词典阅读原著,阅读速度显著提高,为应战高考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许多简易读物都是极好的阅读材料,如“Oliver Twist” “A Tale of Two Cities”等等,以及各种英语时文选读。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虫系列”,有《呼啸山庄》、《雾都孤儿》等共50种,这类读物的特点是故事性强且题材广泛。

此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学习兴趣选择内容健康、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课外阅读材料;教师组织在班级内进行阅读材料交流活动,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断提高英语知识水平。

2.课外阅读技巧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理念必须建立在人的发展概念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正确的阅读技巧,拥有主动学习和合作的精神,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根据提示做好预习工作,如体裁,判断依据,主要内容等等。随着难度的加深,教师可适当转化形式,给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阅读任务,如学生间自由提问;学生之间进行角色扮演活动,续写故事,故事接拢,开展辩论会等。要求学生快速理解文章主旨大意,找出关键句,并根据上下文做出适当的推断,理解文章深层的隐含意义,不断提高他们的推理能力、分析与归纳能力。

四、结语

加强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使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真正变成了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我提高的过程。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由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变,使学生将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就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0:通过网络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语文教学心理的研究表明,阅读和作文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前者是由外而内的意义吸收,后者是由内而外的思想表达。但这两个心理过程之间又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会读书、读得多,能促进写;会写文章,写得多,同样也能促进读。只有加强阅读积累,在阅读中吸取范文中文句或技法的精华,才能在作文中恰当而流畅地表达出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读写结合,多读多写,既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基本途径。基于这些认识,总结了一些老师在“读写结合”工作中的几点做法,这些做法在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上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加强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课内得法

(一)教师要深钻教材,准确把握文本的结构及语言表达特点

阅读教学是一切语文教学活动的基石,它是学生获得习作方法,积累丰富的语言,学习遣词用句的主阵地。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经典课文写作方法的合理运用,遣词用句的精妙,是孩子学习作文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方法,敏锐的捕捉作者的语言特点对于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教学《海滨小城》一课时,教师就必须准确把握文章的总分结构。总写是怎样概括的,分述又是怎样写具体的?在教学老舍的《林海》、《草原》《养花》等课文时就应该引导学生感悟老舍先生的语言特点和遣词用句的精妙,这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是一种语言的积淀,也是必备的前提条件。

(二)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选准“读写结合”训练点

有些课文意蕴深远,适合学生续写或者写出纸背的含义;有的课文或者段落结构严谨,特点鲜明,就适合学生进行仿写;还有的课文饱含着浓浓的深情学生读后非常感动,这就很适合写一写读后感„„因此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和文章的特点合理选择“读写结合”的练笔点将会直接影响着 “读写结合”的实效性。

例如:两位老师在执教《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中都进行了“读写结合”的尝试,却收到了不同的效果。其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本班学生在习作中追求语言华丽,滥用比喻句的特点,选择引导学生在学习写小艇样子的部分时,感悟作者抓住小艇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比喻把小艇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如:作者想要展现小艇的两头向上翘的外形特点,就把它比喻成新月;想要描写它狭长的艇身,便说他有点像独木舟;想要描述它行动轻快灵活,就形容他像一条蛇。这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比喻的表达方法对于引导学生准确运用比喻句无疑是一个非常恰当的选择。

而另一位教师同样是在执教这篇课文,他们班的学生基本能够准确的使用比喻句,教师认为再进行仿写就没有必要,因此选择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写船夫驾驶技术好的段落,学习这一段中的先总写船夫技术好,再从对“拥挤”“极险极窄”等几种情况下船夫的操作情况进行描写,从而表现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的写作方法。再引导学生仿照这种写法写一位骑自行车在闹市中穿行的青年人。

这些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特点准确选择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学习文章写作技巧练习仿写的方法,使得学生在练笔中有的可仿,会仿。在课堂教学的操作中也表现出了适合学生年龄段,实效性比较强的特点。

二 开展专题读写活动,集训式突破,有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在“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是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抓到一个训练点就训练一下。有时候是练习写人物外貌,有时候是练习有顺序的描写,有时候又涉及写一些读后感,练笔分散在各个领域。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收效甚微。通过很多教师尝试,总结出“集训式”专题读写训练对于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有着很明显的作用。

例如:有位六年级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年级特点,把五月份定为“感恩父母月”。将《母爱》、《看不见的爱》、《我看见的大海》、《父亲的麦芽糖》等一系列的课文进行打包教学,并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表达。并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读一读《背影》、《疯娘》、《哑娘》等文学作品。在课后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进行写人的习作练习,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给父母写一封信,制作一期专题手抄报,写一篇感恩日记等读写活动。这种“集训式”的课内外读写结合的训练使学生在一段时间中耳濡目染的都是父母的亲情,课内外积累的都是表达对父母深情的语言,学习的都是这种写作方法,起到了像运动员“集训”一样的训练效果。学生的读写能力在这一活动中有了明显的提高。需要老师们注意的是,这一主题训练活动绝不是孤立的,它也是在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的基础上开展的“短训”活动。并不是说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不需要再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了。

上面这个例子是从内容角度进行打包开展专题训练的,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体裁上进行打包。同是写景状物的,同是写人记事的,同是儿童诗的,同是总分结构的针对学生情况和文本特点都可以进行打包教学。

从语文实践活动角度,这样做也是一个系列的主题式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中还可以组织专门的语文实践活动总结,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一活动不仅提高了读写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树立成果意识,激发学生读写兴趣,形成“读写结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内动力因素

每一个人都渴望被别人认可,都渴望成功。良好的成就感是促进人的进一步发展的优质内动力因素,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在“读写结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和学生不断的树立成果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采取了一些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编辑校刊校报,发表学生的作品,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成就感

编辑校刊校报对于每一所学校来说都不是难事。而能够在校刊校报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每一篇发表的作品都像一个小奖状,时刻告诉孩子你能行,你真棒!它是对学生习作最好的认可,能不断地促进学生向前发展。

(二)整理学生个人文集,促进学生不断写作

学生数量较多,不可能每一名学生的每一篇作品都能在校报上发表。整理学生个人文集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为自己的文集取一个喜欢的名字,如:“小草文集”“拾贝”“心语集”„„把自己平时的习作作品收集在文集中,每积累够一定数量(20篇或者30篇)就形成一本文集。每个学期有两本文集的学生将会被授予“小作家”的称号,颁发奖品和证书。这样学生在不断地充实自己文集的过程中达到了练笔的目的。看着自己的文集,学生内心也会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在文集的整理过程中很多学生还会互相比一比,看谁的新作品多,从而激发学生不断习作的兴趣。

(三)不断的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给相应的报刊杂志社,用一些发表的作品促使学生增强自信心 能在一些正规的报刊和杂志中发表作品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因此教师因该树立一种成果意识,不断地向杂志社和报社推荐学生的优秀作品。对于每一个在报刊杂志中发表作品的学生来说都是他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成长历程。对他今后的发展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周围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四、课外阅读与习作的紧密结合,为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插上翅膀

学生写作有两大源泉,一个是直接生活,一个是间接生活。直接生活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间接生活是学生通过阅读得来的生活,包括作品所展示的生活情景、作品中人物的生活感受、体验,作品的思想内涵等。它能最大限度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生活范围,最大限度地提供给体验、感悟、认识生活的机会。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可以经历古人的生活,可以领略异国的风情,可以品尝各种探险的滋味。而这些恰恰是学生习作的源泉。可见,课外阅读对学生习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怎样利用课外阅读为学生习作服务呢?这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针对年龄特点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其次,要指导不同年段的学生学写各种读书笔记。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中年级学生以摘抄、手抄报、读书卡、等形式来完成。这些形式的读书笔记主要以积累为目的,学生完成起来比较简单。高年级学生我们主要结合教材特点引导学生多写一些读后感,与书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写人物点评等形式的读书笔记。这种读书笔记的思维含量是比较高的训练需要老师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出由易到难的指导层次,循序渐进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学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学生选择材料,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对于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是很有效的。

篇11:通过网络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你是否听说过超顺磁效应(superparamagnetic effect)?这是一种限制可用硬盘的大小的理论,(比如,不能超过120G等)。简单来说,就是当磁盘上的磁体区变得太小时,它们将不能在室温下保持磁 的正确方向,就会产生空比特。空比特=丢失的数据=无用的存储。因此,研究磁存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都在寻找新的解决方法。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解 决超顺磁效应。因此,硬盘工程师分析了目前驱动的 结构。现在的硬盘所使用的数据存储采用的是纵向记录方式。打个比方,硬盘好象一个平台,上面有很 多很小的多米诺骨牌, 每块骨牌代表一个比特的信息。在纵向记录方式下,每块骨牌都是按磁力的南北 级一块接一块的平行放置在磁盘平面上。当每比特数据靠得越来越近,就可能发生超顺磁现象。

解决方法:垂直记录

目前磁盘中数据位都是水平放置,而在垂直记录方式下,他们都是垂直站立起来的,也就是说在同样 的空间中,可以放置更多的数据位,可以很好的解决超顺磁效应。现在,同样空间里可以容纳更多数据位,而无需将他们靠得太近。(数据位之间的距离被称为过渡区),

正如您所期待的,磁盘使用在垂直记录方式下与纵向记录方式下是不同的。垂直记录方式下磁头更加 出色,因为它的工作范围更小。而且,另人吃惊的是,垂直式与纵向方式相比具有更好的容错性。

在水平记录方式下,每个数据位的南北磁极与临近数据位的南北级相互吸引和排斥。但是,在垂直记录方式下,南北级垂直向上或向下,就解决了磁极之间的冲突问题,减少了空数据位的数量。新旧两 种方式的另外一个不同点就是数据位下面软件底层的叠加。这个新的平层提高了硬盘磁头读写的可靠性。简单来说,这个新的层阴阳级更为稳定,避免造成硬盘系统不稳定 。

对于您来说垂直记录有何意义呢?如果只需增加少量成本就能获得10倍存储容量的话您会怎么想?垂直存储方式,做为数据位摆放方式改变的产物(当然也有其他方面的一些改进)将有可能将现有存储能 力提高十倍。不过这些新的磁盘最终也会碰到超顺磁效应,但是科研专家们已经在全力开发新一代磁盘了。

垂直磁盘已在市场上出现,如果你不知道它的存在,说明这些磁盘设计得有多么巧妙:这些磁盘只改 变了记录方式,但依然能用于现有接口,也就是说你也可以在现有系统中加入 这样的磁盘。例如,您可以购买一块带有并行或者串行ATA接口的希捷Momentus 5400磁盘。

篇12:通过网络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多,其中对企业的影响最大的应属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支付风险(本文主要也就是针对该种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的到期日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许多企业正是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甚至最终破产。所以如何减小财务风险、回避财务风险就成了企业财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一部分,企业想要回避财务风险,获得顺利发展,必须要搞好财务预算。一般而言,财务预算所考虑的不是利润,而是现金流量的确定性与到期债务之间的关系。企业在编制预算时要充分考虑到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企业财务部门应尽量通过预算安排好资金的使用,从而回避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如何通过财务预算回避财务风险

财务预算着眼于公司资金的运用,同时可以指导公司的筹资策略,合理安排公司的财务结构。在公司的各种资产中,流动性资产过多,流动性虽相对较好,但会影响其盈利能力。公司财务结构中,短期负债的资本成本较低,但相应的财务风险较大。企业的财务预算就是要处理好资产的盈利性和流动性,财务结构的成本和风险的关系。而财务预算的核心是企业的现金预算。现金预算通过对现金持有量的安排,可以使企业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同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并根据企业资产的运用水平决定负债的种类结构和期限结构。现金预算的具体作用体现在:(1)解释企业的现金从何而来,用到那些地方;(2)企业在未来何时需要现金,如何筹集用于到期支付的现金;(3)如何通过现金预算避免不合理的现金支出;(4)如何抑制现金流量的滥用。

一般而言,若公司能确定知道未来的销售量、应收帐款回收情况和生产情况,它就可以将付款到期日与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对应起来,这时企业不必持有多余的流动资产,也不必进行不是绝对必要的长期融资。若不能,企业就必须保持较大的安全边际,增加流动资产的水平(尤其是现金和有价证券),同时延长融资的到期安排。需要强调的是,财务预算必须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消极应付。在进行财务预算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到公司的业务情况来安排企业资金的使用,并在风险和收益之间作出选择,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安排企业的财务结构。例如公司若没有近期到期的负债,盈利状况、现金流动状况较好,这时可以适当提高公司的负债比率,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的效用,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芝公司近期的负债即将到期的较多,则要特别注意现金流动情况,在编制现金预算时,减少一些可以延迟的支出,加强应收帐款的回收,推迟大的固定资产开支,必要时还要考虑其他资产的变卖。

三、企业处于不同阶段时的财务预算

企业在初创时期,必然是现金流出较多,除了固定资产开支以外,其他方面的开支也相应较多,使得企业净现金流量为绝对负数,同时新产品开发的成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首先要搞好投资项目的总预算,对投资项目的总支出进行规划,并对项目的可行性和优劣进行选择;项目预算要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充分考虑项目所涉及的风险因素,

若公司是从无到有建成的,这时全部是自有资金,对应的财务风险就较小,公司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创建自己的品牌,迅速打入市场,为顾客所接受。项目预算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决不能忽视,既不要盲目上项目,也不要放弃企业发展的契机。若要回避财务风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时间上考虑项目支出的时间安排,进行筹资预算,满足资本开支的需要。

企业在成长时期,急于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开发市场潜力,这时预算管理的重点是借助预算机制与管理形式来促进营销战略的全面落实以取得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现金预算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营销策略是财务预算的核心工作,进行财务预算时要考虑应收帐款收回的可能性。同时,这时公司各项借款较多,要注意在时间上进行安排,必须为未来长期负债的偿还作准备。假如公司的财务状况不佳,现金流动状况不好,有即将到期的债务,到期展期的可能性又不大,公司营销策略就不能单求扩大市扬而应以现金回收为主,其他各项开支也必须有所减少,以度过难关。企业成熟时期,市场增长虽减缓,但企业已占有相对较高、较稳定的份额,一般来讲现金流量为正数,且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此时公司的潜在风险:一是成熟期长短变化导致持续经营的压力与风险厂是成本控制压力与风险。这时成本控制是伦业预算管理的核心,企业欲达到期望收益必在成本上进行挖潜。邯钢经验正是强调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与主线,以达到增大现金净流量的目的。若企业考虑上新的项目,成熟期的末期最为合适,因为此时企业资金压力相对较小,市场销售情况较为稳定,利于筹资。

企业衰退期时期,销售出现负增长,这时不该继续扩大产品的生产,编制财务预算要做到监控现金有效收回并保证其有效利用。此时公司有较多现金,若无较好的短期项目,应该归还可以还掉的负债,减少公司财务成本。

四、预算编制方法上的选择

固定预算也称静态预算,它是根据未来固定不变的业务水平,不考虑预算期内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发生的变动而编制的一种预算。这种预算对业务较为稳定的企业比较合适,但是,对业务水平经常变动的企业就不合适了。相对而言,弹性预算则是考虑了业务的变化水平,把产品的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这样就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企业工作成果的好坏。滚动预算的主要特点是连续不断地始终保持12个月,每过去一个月,就根据新的情况调整和修订后几个月的预算,并在原来的预算期末补充一个月的预算。这种预算一年中头几个月的预算要详细完整,后几个月可以粗略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较粗的预算逐渐由粗变细,以此反复,不断滚动。滚动预算不但可以保持预算的完整性、连续性,而且由于预算的不断调整与修订,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加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所以,对于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建议采用固定预算,而处于其他时期的企业则采用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更为适宜。

另外从时间上考虑,时间较短的预算要比时间较长的预算作用大得多,因为时间间隔越长,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就越多。通常企业的财务预算可以按季或月编制,但当企业的经营活动很不稳定时,以周为单位的预算就可能很必要。

上一篇:规划许可证申请下一篇:班级合唱节训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