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游戏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研究

2024-08-06

运用游戏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研究(通用8篇)

篇1:运用游戏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研究

运用游戏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研究

作者/汪勰斯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多次改革,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初中体育课的开设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以更好地辅助其他各方面的学习。就运用游戏进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了结合游戏教学促进体育教学更有效的策略。

篇2:运用游戏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研究

一、运用游戏开展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游戏教学在运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给以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1.教师与学生对游戏教学的认识不够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初中教学的改革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重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初中体育教师对于运用游戏开展教学的理念没能及时地接受,没有充分认识到游戏教学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忽略了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教师的不重视,导致了学生对游戏教学不感兴趣,甚至出现误解的现象。所以,教师的忽略没能增加学生对游戏教学的兴趣,更不可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不到游戏教学的目的。

2.体育教学中游戏运用不恰当

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开展赢得了部分教师的赞同,但是在课堂上,游戏的选择却出现了问题。首先是体育游戏的形式过于单一,没能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课堂过程中,只是运用在热身和放松身体的时候;再者是由于受到体育场所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游戏教学没有选择可以塑身、运动性和增强体质的游戏,没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另外,教师过于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安排较长的教学课时,但是趣味性不够强,不能真正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增强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更不能达到提高初中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3.体育教学结合游戏效果不佳

初中体育教学由于受到场地、器材等教学资源的影响,游戏教学很多情况下不能正常开展;又由于初中生本身就处于青春初期,心理不稳定,兴趣广泛等原因,教师很难面面俱到,影响了游戏教学的开展。总之,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教师不能将其很好地结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甚至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情况,不能达到提高初中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二、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体育精神,激发体育热情

初中生是一个学习积极性较强的群体,游戏教学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师的带动下,游戏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在体育项目中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类型,并不断地练习和锻炼,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初中生的体育热情,还可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游戏教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内容根据体育场所和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如,最简单的“树熊游戏”,三个人必须抱在一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等,还可以扩大初中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创造不同形式的游戏。

2.促进心理健康,增强团队精神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初中教育中的一个重点,游戏教学的内容选择的都是积极向上的题材,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轻松、愉悦地享受游戏带来的欢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游戏教学的趣味性,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情。

游戏教学中有的游戏需要几个人共同完成,在游戏中,每个人扮演的角色都不同,并且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不仅需要稳定的心理素质,还需要几个人之间的默契,这就锻炼了初中生的团队精神。所以,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恰当运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心理素质能力,增强团队精神,提高初中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辅助体育教学,提高综合素质

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最主要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教师要正确将游戏和体育教学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锻炼身体,增强学习能力。游戏教学的.特点是内容形式多种多样,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代是一个信息高科技网络时代,需要复合型人才,所以,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为初中生适应社会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初中生学习扮演不同的角色,锻炼了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等必备的社会技能。

三、促进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1.提高认识,有效编排课程

为了促进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提高认识,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游戏教学中,让学生重视体育游戏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在编排课程时要提前确定教学目标,以便选择合适的游戏教学内容和形式,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兴趣。

如,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可以选择“两人三足”的游戏,这个游戏形式简单,学生很容易接受,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两个人的合作能力,还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更能增强初中生对时间紧迫性的领悟。

2.运用恰当,提高教学质量

实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形式和时间把握适当,运用适宜的游戏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增强运动精神。游戏教学的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最好的出发点,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时候,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恰当地运用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如,“排队转圈”这个游戏,将所有的学生集合到一起,依次排队不停地转圈,转圈的顺序可以由大到小,也可以由小到大,但是中间不能断。这个游戏就很好地培养了整个班级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初中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服从集体安排,不能独树一帜。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3.探索创新,促进全面发展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游戏教学的运用增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为教师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起到了推动作用,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现代初中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游戏辅助教学,可以培养体育精神,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教学目的。有效地运用游戏进行体育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超。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王树军。利用游戏活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尝试与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30)。

[3]魏庭花。初中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的探讨[J].新课程:上,2013(11)。

[4]丁中庆。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2(37)。

篇3:运用游戏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研究

一、采用做游戏教学方法展开新课程

一堂课的“开场白”可以影响初中生对接下来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初中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用做游戏作为“开场白”。例如, 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有理数加法”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在讲授知识前让学生进行以下游戏: (1) 告诉学生游戏规则, 选择一个点当作起始点, 往前走为“正数”, 往后走为“负数”。 (2) 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来完成这个游戏, 比如, 向前方走3步, 然后往后走8步, 最后让学生站在离起始点后面5步地方, 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数学算式, 随后老师再多让几个学生反复进行这个游戏, 并且在黑板上列出相应的算数式。 (3) 教师让学生们将游戏中所写出的算数式进行分类, 最后有效地归纳出有理数学的加法法则。上述数学游戏虽然简单, 但让学生参与游戏过程, 可以提高学生上数学课的积极性, 让课堂充满愉快的气氛, 最重要的是, 通过游戏, 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且印象颇为深刻, 初中生由于受到了之前游戏的影响, 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也会变得十分积极。

二、将游戏带入练习题中

初中生大多数不愿意做数学题, 觉得它是枯燥无趣的。教师不妨将游戏带进练习中, 使原本枯燥的数学练习题变得生动有趣。如关于练习:“任意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的n个点两两连接, 一共有多少条线段?”教师为了唤起初中生对做练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中的知识点, 可以在讲解这道题之前设计一个游戏。例如: (1)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小组中的学生围成一个圆圈, 而且圆圈要一直变化, 在变化的过程中每两个学生要握一次手。 (2) 让学生们思考每个小组的学生总共握手的次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 让学生思考如果班上40个学生一起做这个游戏会出现什么情况?解答出这个游戏中问题后, 再去做上题就会变得十分简单。将游戏带入数学练习题中, 可以帮助初中生理解相关知识, 这一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肯定。比如, 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完上述游戏之后再讲练习题, 学生将知识点理解得更加透彻, 并且能快速地回答问题。虽然在课堂上做游戏比较耗时间, 但是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提高教学效率。

三、运用游戏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 在游戏中学习, 在游戏中劳动, 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游戏, 是游戏的一种表达方法。正因如此, 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把游戏带入教学过程中, 把数学知识学习融入到游戏过程中。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可能性与概率”的过程中, 大多数学生关于“布袋里有3个红球和1个白球, 试问, 倘若从口袋中任意拿出一个球, 是红球的几率是多少?是白球的几率又是多少?”这个问题, 虽然能很快地回答出问题的答案:四分之三和四分之一。但是对于四分之三和四分之一的真正意义理解的很少。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该知识点, 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展开以下的游戏:让每个学生在上课前都准备好一个白球和3个红球, 将这些小球放入自己的口袋里面, 然后进行摸球游戏, 这次摸球的次数会很多, 分别是15次、25次、35次及45次, 随着摸球次数的增加, 概率会更接近四分之三和四分之一。因此, 四分之三和四分之一的含义就可以理解为, 当摸球次数不断增加的时候, 平均每四次摸球就会有三次摸到红球, 一次摸到白球。经过这个游戏, 学生对“可能性和概率”这个知识点就能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也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初中生对游戏是十分感兴趣的, 觉得它充满了乐趣。将游戏带进课堂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 还可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总结

篇4:运用游戏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研究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游戏化模式 分析研究

随着社会发展,计算机技术正越来越显著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当前初中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学生学习成效参差不齐,对学习的兴趣度、投入程度及掌握效果呈现出较大差异性,这就对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提出新要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尝试开展游戏式教学,可以融计算机教学的知识性、能力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掌握效果,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引入游戏化模式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体现与时代同步的显著特征,担负着提高青少年信息技术素养及促进综合能力发展的双重目标。教学工作要始终体现课改要求,适应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向着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学成效提升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引入游戏化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首先,游戏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受应试理念的影响及部分教师教学模式单调枯燥的影响,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度不高,心理上存在应付倾向。这种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自身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没有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将游戏化模式引入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改进与创新,教学活动以游戏这一形式出现在课堂上,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眼球,特别是对于学习压力较大的初中生而言,游戏化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参与探究欲望,教学活动处于轻松和谐的氛围之中。

其次,游戏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各学科教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其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重要方面。信息技术学科比其他学科具有更多操作性资源,教学目标中能力培养占有重要位置,采取游戏化教学模式比直接讲解示范更能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可以将操作要求融入游戏环节,学生在开展学习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巩固操作要点,而且游戏活动具有交互性、团队性,多名学生一起进行游戏训练活动,更能集中大家智慧感悟和提高对相关操作技能的掌握。

另外,游戏化教学模式有利于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架构。传统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教师习惯采取讲解示范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界限明确标示出来,成为单向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架构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吻合。采取游戏化教学模式,学生既要听取教师的讲解,更要开展动手操作,在各种游戏活动中自主探究,游戏教学模式既可以增强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兴趣,同时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合理性分布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打破单向灌输架构,让学生带着兴趣融入学习活动,自主开展操作训练,等等,有助于构建素质化信息技术课堂。

二、初中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实施的要点分析

将游戏化模式引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学中拥有较高的教学技巧,以及准确把握学生心理,才能保证这一教学模式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立足整册教材,统筹设计游戏化教学方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模式要体现适宜性原则,并非每一章节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游戏化模式,只有进行筛选、甄别,才能保证这一教学模式得到科学有效的运用。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局限于一个章节的具体内容,要站在整册教材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哪些内容适宜运用游戏化方式,整册教材教学中总体把握运用的次数与频率,并且对游戏化教学效果进行预评估,最大限度地提高这一教学模式运用的实际成效。

2.融入教学重点,发挥游戏化模式促进功能。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深化学生理解和掌握效果,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在游戏化模式运用中一定要将教学重点融入进去,将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游戏操作训练的过程,与教学重点难点突破过程实现同步。如在Word相关文档内容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工具栏各项功能的用法,笔者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活动,首先向学生出示一篇文档(里面字间距、行间距及字体等设置较为混乱),接下来出示具体要求,如字体字号、行间距字间距等,要求学生开展“找一找错误”小游戏活动。这样的找错误小游戏活动看似在找错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相关工具栏功能运用于对这一片错误文档的检测之中。找错趣味小游戏活动以学生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最先找出全部错误的小组胜出。竞争性氛围对学生学习兴趣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他们兴趣盎然,除了找出错误种类和数量之外,还在最后按照指定要求重新编排,实现巩固提高的作用。这样的游戏活动在教学中能起到调节气氛、凸显重点和深化理解的效果。

3.理论联系实际,彰显游戏化活动巩固效果。初中信息技术学习重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操作能力,除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游戏化模式之外,教师还可以尝试与课内外结合,让游戏化学习活动向学生课后学习生活延伸,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信息技术巨大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兴趣和巩固效果。如在电子表格内容教学之后,笔者指导学生课后开展家庭生活,运用小游戏活动帮助父母完整记录一个月的各项家庭开支,然后在月底通过筛选与统计等功能对自己家庭一个月的开支情况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自己尝试做一个“家庭月度开支分析报告”。这样的游戏化活动既能帮助学生在记录和整理过程中训练电子表格的各种功能与用法,更对家庭开支有更为清楚的认识,许多学生撰写的分析报告还充满趣味性,如专门提出爸爸抽烟的开支超过妈妈化妆品的开支,妈妈强烈要求爸爸控制吸烟等。

游戏化教学模式具有更好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只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得当,可以在激发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成效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吕国光,张燕.关于游戏教学的若干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1(03).

篇5:运用游戏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研究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适当引入游戏环节,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要注重其安全性、秩序性和健康性。同时,在体育教学的不同环节,要合理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

【关键词】游戏教学;初中体育;合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4-231-01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程式化,仅仅是向学生教授基本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枯燥无味,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此,新课程标准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要突出其创造性和创新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教学活动,能够为体育教学活动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强体育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某些技术动作,往往单纯地让学生反复练习,这种教学方式,单调、枯燥而乏味,并且容易让学生产生紧张情绪,导致训练不佳。如果教师在教授技术动作的时候,能够引入游戏环节,将枯燥的动作训练设计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各项技术动作,则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动作技能。如在排球扣球练习课的教学中,安排游戏“集体扣球接力赛”“躲避击球”等,不仅能增加练习的趣味性,还将基本技术的教学游戏化,使学生们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正确掌握了技术动作,提高了运球技术,同时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如果学生所接触的体育技能难度较大,往往会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压力,从而惧怕、反感参与体育活动。而在教学当中利用体育游戏则是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由于体育活动的娱乐性、均衡性,并且也没有严格地要求学生的动作必须达到什么标准,学生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放松心态,这样也会增加学生的锻炼自信心,减少运动带来的恐惧感。

(三)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

在体育游戏中,每个参加者都必须争取最后的胜利,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竞争能力都会得到增强。例如在进行双杠教学时,由于课堂上学生受场地器械条件的限制,练习密度相对比较小,机体承受的运动负荷量小,很难达到运动量。这样就可以安排一些运动量较大、竞赛性较强的集体完成的游戏项目。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奔跑的速度和技术动作,增强了机体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的能力和灵话性,加强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而且还促进了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体育游戏要具有秩序性

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环节,若控制不得当,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节奏,适当引入体育游戏,并对游戏进行一定的控制,以保证体育游戏的秩序性。

(二)体育游戏应具有安全性

初中体育活动已经具有较大的运动量和较强的竞争性,如果竞争性太高,趣味性就会降低,同时,如果学生在体育游戏中一味求胜,那么也可能出现安全隐患。因此,教师在安排体育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性问题,在游戏开始之前,需要向学生讲明游戏规则,并且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

(三)体育游戏应具有健康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在安排体育游戏的时候,必须保证游戏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健康的。体育游戏最终是为教学服务的,体育教学则是为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保证体育游戏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的健康性。

三、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一)体育游戏运用于准备部分的课堂组织活动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前提,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基础,通过准备活动,学生能够调整好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接下来体育训练的顺利进行。传统的体育教学准备活动一般是慢跑或者徒手操等,这些准备活动单调而乏味,内容不断重复,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一些密度大而运动强度适中的体育游戏来代替这些传统准备活动,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比如,短跑技术教学的体育游戏可采用“叫号追人”“长江黄河”;投掷技术的教学可用“投沙包”等,这些体育游戏具有较强的实效性,能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活动肢体,提高兴奋性,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迅速过渡到体育课的基本部分。

(二)体育游戏在基本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在体育教学中,基本教学活动是中心环节,基本教学活动是衡量体育教学好坏的根本标准。在基本部分教学过程中,穿插和运用一些体育游戏,在许多方面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如在中长跑教学中可采用“耐力接力跑”“追逐跑”游戏;体操中采用“跳山羊”“过独木桥”等游戏;短跑的助跑技术教学中,选用“集体追拍”等游戏;投掷项目可适时地选用一些掷准、掷远游戏、分组比赛等游戏作为辅助手段,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练习的效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技术要领,发展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能力。

(三)体育游戏在教学结束活动中的运用

在体育教学中,结束活动是为了平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情绪,使学生摆脱疲劳状态,促进机体的恢复。因此,在体育教学结束阶段,开展游戏活动,要突出其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增强其幽默感和趣味性。使学生摆脱体育锻炼的生理和心理的紧张状态,结束部分的游戏要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年龄、性别来进行,避免竞技性的内容,主要以放松性的内容为主,同时要有利于组织,并包含育人因素,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体育课。

参考文献:

篇6:运用游戏辅助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

开题报告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论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外语是吸收人类进步文明成果和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工具,搞好外语教学对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更好地实施对外开放方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其中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9至12岁的少年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使99%的学生在刚开设英语课时对英语非常感兴趣。这完全是一种好奇心的驱使,是一种直接的兴趣,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缺乏理性思维,他们坐不住,更坐不久,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内容的增多及难度加深,再加上小学英语课每周仅开2-3课时(每课时40分钟),英语学习的频率太低,而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又很少接触英语,缺乏生活化的语言环境,不能进行充分的语言实践,学习效率不高,没有成就感,自信心受损,也就不能很好地学习英语,影响教学效果。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我们进行了教学研究,提出了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课题。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1.社会意义。

近年来,小学开设英语课的地区日益增多,规模迅速扩大。教学实验项目的开展为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提供了经验和基础。由于各地发展地不平衡,英语教学水平差异很大。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仍是一个新课题。当前我国英语教育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深入的改革,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

2.应用价值。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能产生动力,情感能激发兴趣。”在课堂上做英语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多样化,还能增加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诱导学生说这种新的语言。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利用游戏教学创设氛围,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探索。

2.在教师的引导下,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游戏中通过体验,体会语言规则,想想、猜猜学会主动获取知识,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通过教师日复一日的耐心细致的引导和培养及各种游戏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课堂游戏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积极的评价,来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调查我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拓途径、创氛围、重活动”的有效途径并付诸实施,从而达到反学生的学习客体为主体,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2..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把枯燥的语言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诱发他们学习外语的潜在能力。

3.探索英语游戏对促进学生记忆力、思维能力、表演力、创造力、想象力、口语能力的发展的作用及之间的关系。

4.在游戏活动中多激发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多“猜一猜”、“想一想”,顺应学生学习英语的“交际”愿望,在游戏组织的过程中提供多次交流、多次语言输出的机会。

5.引领教师丰富孩子英语知识的探索。提高教师对学习英语的理性认识,为孩子创设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利用教师自身的特长,为孩子的英语学习服务;

6.通过观察、活动记录、测验、问卷调查和咨询等形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展进行持续评价,逐步建立一套有利于学生学业进步和人格形成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

游戏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它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诱发他们学习外语的潜在能力。游戏教学为英语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把枯燥的语言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学,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望;而且游戏要求学生共同参与,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在英语课堂中设计的游戏活动要灵活新颖,形式多样,并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要有生活气息,将小学生的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使游戏活动具有社会意义,这就是本课题的一个大胆创新。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一)、课题研究思路。

1.在课内,通过采用有效的英语游戏,创设具有我校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2.定期开展英语角、英语沙龙活动,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学习兴趣更高涨,更持久。每天一句漂亮的英语,可以是谚语,名人名言,也可以是一句英语笑话或是学生自己的精彩表达。由学生自己抄在黑板上,供大家交流欣赏。每周两次“口语秀”,刚开始由教师指导,以课本内容为素材,表演小品,讲故事,说笑话,再慢慢由学生自己去编、去发现、去表演。每周一歌,发动学生每周学唱一首英语歌曲。日积月累,学生就能学会不少英文歌曲。

3.积累、整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资料。

4.保持教学内容和游戏的新颖性,巧设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5.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点击他们深藏在心底的成功欲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二)、课题研究方法。1.调查法

课题研究过程中,需对四、五年级的英语教学状况进行认真分析来确定研究方向,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可采用灵活多样的调查方式,包括综合性调查,专题调查,典型调查等。

2.文献法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策略的制定与形成应是建立在对全国与英语教学有关研究的清楚掌握和有关理论的学习基础上,以保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3.试验法

把所形成的英语游戏教学法体系方案投入实践,进行试验,以检验其科学性和可行性。4.经验法

通过总结教学实践中最有实际效果的经验,探索教学规律的方法,是对教学经验的概括和升华。

5.比较法

把四、五年级实验班级学生与对照班级学生进行比较,通过数据测量得出试验的有效性和可推广性。

(三)、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1.成立领导小组,由校长、教研主任、教研组长亲自指导监督,以确保课题顺利实施。2.参观学习,了解其他学校进行英语教改的情况,收集有关资料,借鉴教改经验,确定科研课题。在试验过程中,不断到其它地区和本地区的学校参观学习。

3.组织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4.设计和收集各种游戏活动,力求游戏不断翻新。并尝试英语游戏与学生生活的联接。5.成立集体备课小组,定期集体备课,讨论教材教法,重难点的处理,各知识点的衔接等,统一进度,统一活动内容、手段和标准。

6.配备师资,严格选拔爱岗敬业、业务能力强的教师。

7.成立资料收集档案组,负责收集理论学习资料,供课题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负责课题组资料的收集、研究及分析。

四、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我校是一所九年制学校,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全部开设了英语课。学校教学设备齐全,资源丰富,区、市、县三级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并且本课题的制定校领导十分重视,从教师的理论素养培训,外出学习培训,学习资料的购买到交流研讨以及开展各项游戏活动等方面都在经济上都将给予很大的支持。另外,本课题具有良好的实践经验基础。游戏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学生喜闻乐见,通过课题组成员的不懈努力,把游戏活动升华为理论再来指导课堂实践,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

游戏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它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诱发他们学习外语的潜在能力。游戏教学为英语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把枯燥的语言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学,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望;而且游戏要求学生共同参与,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利用游戏教学创设氛围,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探索。

2.在教师的引导下,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效

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游戏中通过体验,体会语言规则,想想、猜猜学会主动获取知识,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通过教师日复一日的耐心细致的引导和培养及各种游戏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课堂游戏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积极的评价,来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调查我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拓途径、创氛围、重活动”的有效途径并付诸实施,从而达到反学生的学习客体为主体,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2..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把枯燥的语言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诱发他们学习外语的潜在能力。

3.探索英语游戏对促进学生记忆力、思维能力、表演力、创造力、想象力、口语能力的发展的作用及之间的关系。

4.在游戏活动中多激发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多“猜一猜”、“想一想”,顺应学生学习英语的“交际”愿望,在游戏组织的过程中提供多次交流、多次语言输出的机会。

5.引领教师丰富孩子英语知识的探索。提高教师对学习英语的理性认识,为孩子创设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利用教师自身的特长,为孩子的英语学习服务;

6.通过观察、活动记录、测验、问卷调查和咨询等形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展进行持续评价,逐步建立一套有利于学生学业进步和人格形成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实验班级:四年级(1)班,五年级(1)班 对照班级:四年级(2)班,五年级(2)班

五、课题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07年7月起至2009年7月,拟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申报阶段(2006年7月-2006年12月)。1.主要任务:

(1)明确课题研究方向,研究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与计划。(2)课题设计论证,写出开题报告。2.具体措施:

(1)对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我校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课题研究方向。(2)收集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提出课题研究设想。

(3)研究、制定课题方案和计划,就课题研究任务进行部署安排。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07年1月-2008年12月)。1.主要任务:

(1)建立研究对象资料档案。

(2)优化英语游戏课堂教学,创设课堂英语氛围,设计各种游戏环节,提高学生兴趣。(3)优课展示。(4)课外活动的开展。

(5)积累材料,撰写、发表阶段性论文。2.具体措施:

(1)编写《英语游戏100个》并以各种形式推广,形成全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潮。(2)在我校小学英语所采用的“做做玩玩,说说练练,你快乐,我快乐”的课堂英语游戏教学模式上,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将语言学习游戏化,增强学生的兴趣。

(3)将英语教学延伸至课外,通过开展课外英语游戏活动,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创设“游戏王国”,进一步为学生提供练英语的机会。(4)与其他英语特色学校交流,促进。(5)向全校展示优质课。(6)阶段性总结,写论文。(7)资料档案整理。

(8)利用反馈信息,对课题研究进行评价、完善 ,全面评价学生整体素质。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09年1月-2009年7月)。1.主要任务:

(1)通过游戏教学过程的优化,课外活动的开展,英语教学的渠道拓宽了,学生的潜能被挖掘了,达到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持久兴趣的目的。(2)向全县汇报、推广成功经验。(3)总结研究材料,写论文。2.具体措施:

(1)在实验班级内开展丰富的课内外英语游戏活动。(2)总结研究资料,撰写论文。

(3)举行全校,乃至全县课题汇报活动,展示研究成果,推广成功经验。(4)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实验人员完成实验资料汇编。(5)聘请上级教研部门的领导专家,对研究成果的形式给以鉴定。

六、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1.群众保障路线。

本课题具有良好的实践经验基础。游戏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学生喜闻乐见,通过课题组成员的不懈努力,把游戏活动升华为理论再来指导课堂实践,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也是本课题能够结题的实践经验基础。2.物质保障条件。

本课题的制定本校十分重视,并且从教师的理论素养培训,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研讨以及开展各项游戏活动等方面都在经济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3.课题组成员保障条件。

本课题组成员均属校内业务骨干,责任心强,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热爱教育教学事业,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运用游戏辅助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平罗城关逸夫学校

篇7:运用游戏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研究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课教学的运用研究

作者:郭汝芳

单位:荣昌县仁义镇保安中心校 地址:重庆市荣昌县 邮编:402460

摘要:游戏化教学就是整个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性质、任务和学生特点,课前设计好含有游戏构思和游戏动作的活动,课内引导或带领儿童主动又有序的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灵活多变的游戏化教学与传统枯燥的技能教学合理有效、合理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值得研究。本文经过切身的经历和调查,将体育教学的游戏化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理解问题的提出背景和研究价值,探索和认识小学体育课运动技能教学的游戏化并且能灵活的应用,必将对教学起到无穷的力量。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 教育化 教学方法 案例研究 前言:

“教学要游戏化,游戏要教育化”是当前小学体育计较学实践的显著特征。相比过去,其明显的进步表现在教学活动的游戏化上,改变了那种排排站站式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呼学生应,老师问学生答这样一种主动教学被动学习的上课形式,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有趣化的趋势(状态)。思考与实践中,游戏化教学再次成为我们广泛关注研究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技能不容忽视的同时加强了学生情感、兴趣、身心等一系列健康的问题,在教学需要多变性、灵活性、趣味性的同时,该如果做到课堂的有效性,不让教学枯燥乏味,就需要合理巧妙的将技能教学方式游戏化。适时适宜的游戏化教学必将使课堂充满前所未有的教学光芒和风采。研究目的

从儿童心理发展学的角度而言,小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存在易分散、不稳定的特点。因此小学体育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爱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力图在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游戏为主线,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达到人人参与,全体发展,主动探索为目的的游戏化教学。

2.1.体育教学的弊端

长期以来,由于受陈旧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体育教学课大多仍沿袭前苏联教学结构的模式,其教学过程在教师主宰和严格控制之下,学生是被动的学练主体。体育活动课的内容和过程也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与体育教学在知识技术、技能方法方面的实践相脱节,这与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精神大相径庭。

当前,体育课堂的教学,出现两个怪圈:一是传统式的过分追求运动技能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不分过程、不分学段、不虑特点,严格按竞技化的模式,成人化进行学与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的发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意、态度表现都受到了遏制,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其结果是运动技能掌握一般化,学生没有获得运动情感,学得不高兴,久而久之,不喜欢体育课。如今,多数教师为了教学上的简单化传统教学的方式仍在被采用。二是随着人们对体育意识进一步加深,逐渐意识到学生对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通过这种兴趣而完成的心理、情感形成的作用,从而过分地把运动技能教学随意化,一味让学生自行去学习、体验、感受,而缺乏有效地引导,其结果是,根本没学会什么动作,无技能的掌握或是提高。这些都是违背体育新课程理念的。2.2 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游戏化

运动技能教学的游戏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教学形式来使学生进行学习,并培养了各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运动技能最终的学习目标是“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那么应以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组合和成套的技术动作为主,这一学段不要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要过分强调技术动作的细节,运动技能的教学要“儿童化”,“趣味化”。而游戏化教学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因此合理的把前两者的弊端有机的结合进行,努力使学生在游戏化的活动中学习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运动兴趣。

3.研究方法

3.1 案例分析法:通过本校教师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外校课堂观摩,从而不断地分析、反思、总结。将体育教学、新课程改革理论知识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游戏化的案例结合起来。3.2 文献资料法:分别在国内部分体育期刊、书籍、互联网,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资料中相关部分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对比、总结。结果与分析

4.1 案例分析

4.1.1 游戏浅化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案例

本人执教的二年级《前滚翻》的第一课时,教学做好了很有趣味的准备活动后,师:“我们先做个游戏吧,我们要低着头看天。” 学生为难了:“这低着头怎么看天呢?”师:“你们自己想想办法,怎么能低头看天?”于是学生们纷纷尝试,不一会一个聪明的学生找到了方法,于是学生们纷纷模仿,大家都趴在地上从两腿之间看天。(我的用意就是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做出前滚翻预备动作:低头、团身)。

师:“再来做个游戏吧,大家一起做手不离地的‘青蛙跳’练习。”学生听了之后都兴趣十足地各自模仿着这个跳法奇怪的小青蛙。(我的用意就是让学生做好前滚翻预备姿势:蹲撑及滚翻时的蹬地)

师接着说:“能看到天之后,比比哪个小朋友看到的天更大。”于是学生迫不及待地低头去看天,正在努力团身看天比大的时候,一个小朋友突然朝前滚动过去,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于是我抓住这个滚动的机会,告诉小朋友把刚才的游戏动作结合起来就是今天所要学的内容。(我的用意就是在与引出今天所学的内容:前滚翻)

这个游戏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就学习了前滚翻。我们在平时的前滚翻教学中总是先示范讲解学生再模仿练习,如果教师用体育术语,那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如同听天书,更何谈学会动作了。这个简单的游戏中隐含了完成前滚翻的要领低头、团身、蹲撑、蹬地,我把运动技能教学和游戏有机的结合起来,深入浅出,简化了复杂的术语和运动技术,让学生在渐渐单单的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学会了领会了前滚翻动作。真是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意境。4.1.2 游戏直观化了体育技能的教学案例

游戏直观化了体育教学的教学案例是常见的教学方法,最适合用在投掷类项目的教学上。本校刘兴老师设计“打纸炮”的游戏来教学二年级肩上投掷轻物的挥臂动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打纸炮”游戏学生相当喜欢,而且每到冬天在校园里“风靡一时”,不需要老师的讲解,学生游戏时整个挥臂动作已尽在眼前,因为只有快速的挥臂才能打响纸炮,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自然就学会了快速的挥臂动作。当然一般学生玩纸跑的时候手比都是向下挥臂的,于是刘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现

在,我们来比比朝天“开炮”看看谁的炮能朝天响。”学生在跃跃欲试中在向天打炮的游戏时很自然的学会了肩上屈肘的快速挥臂动作。

刘老师游戏化的教学方法给了我们启发:原本抽象的投掷技术术语是能用游戏化的教学简单而直观的展现出来的。“打纸炮”这么普通的游戏当它和投掷的快速挥臂结合时你会觉得设计的相当精妙,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需要太多的讲解不需要太多的示范,只要游戏动作一做该要掌握的运动技能展现无疑。

4.1.3 游戏生活化了运动技能的教学案例

众多教师在执教的时候常用到“捉蜻蜓”游戏和模仿动物跳,比如:小白兔跳(或兔子舞)、袋鼠跳、鸭子走、燕子飞等,这些生活化的游戏教学方法让学生更能理解动作技能的意义。教师把生活情景再现到体育教学,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4.2 体育课堂教学与游戏化案例的综合分析 4.2.1体育游戏化教学的教育理论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供指导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原理主要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教学原理,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原理,以及洛扎洛夫的暗示法教学原理。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教学原理,为我们在教学中更科学地认识儿童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理论提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发展水平,还要尊重每个学生在心理发展上的不同速率。因此,在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力图充分体现皮亚杰的这一教育思想。比如,在教学中,注意实现“学生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策略,彻底改变以往由教师示范,学生被动模仿,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成人教育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注重创设和利用周围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与客体发生作用。再比如,教学中要注意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策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发展水平,设立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体育教学中,提倡按不同动作发展水平而考虑的分组分散活动。

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原理,为我们在教学中,更有效地把握教育的科学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而掌握学科结构的态度或方法便是“发现”。因而,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它提示我们在教学中,第一,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我发现、自我探索掌握知识。改变以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积累

知识,重视掌握知识的量的现象。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活动、主动探索,所获得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第二,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改变以往只重视学习的结果,片面追求知识获得的功利性。提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活动、游戏活动中,为我们科学、有效地把握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洛扎洛夫的暗示法教学原理,为我们在教学中优化教育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洛扎洛夫认为,对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最有效的影响是间接的、含蓄的暗示法。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和教学环境,使学生身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到积极愉快的体验。比如,在游戏化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游戏化的教学环境中,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讨论,开展真正让学生有游戏体验的教学活动。又如,在“体验型”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注意情景暗示,情感体验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对教育情景的感知与理解,体验与领悟中,道德情感得到内化,社会性情感得以迁移。4.2.2.体育教学游戏化的教学方法

游戏化教学法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游戏化的处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非常投入地到游戏中去,从而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去培养运动兴趣,提高身心健康。教师要合理利用游戏化,选择相应的游戏练习相应的运动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平日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索。在意识中藏有众多的游戏类型。同时,必定要注意游戏选择的正确性,不可盲目游戏化而游戏。案例中的教师恰到好处的游戏化使教学充满了乐趣。“玩纸炮”的游戏直观的展示了肩上屈肘和快速挥臂动作,不需要学生去模仿老师的示范动作,然后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这样的教学很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有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又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它有利于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形成。案例一中,老师通过层层的游戏化诱导,让小学生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获得了技能,不会为复杂的运动技能动作而胆怯了。再次,运动技能的游戏化要找好着力点。有一位老师在教学肩肘倒立时,学生做起倒立后,总是稳定不了,腿打晃,结果晃到最后就倒下了。这时,老师说:“腿要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坚硬,脚尖直冲上天。”游戏化的语言之后,同学们真的好像把自己的腿当作是坚硬的金箍棒似的,动作便稳定下来了,腿也直了,脚尖也绷直了,学生们的肩肘倒立就因为这么一句话变得像样多了。因此游戏的应用要找好着点,那么这个教学一定是很有效的,这个教学一定能让学

生更好、更快地学会动作。结论与建议:

新课标下的运动技能教学,需要我们教师既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游戏化教学定向教育化,让运动技能更简单了、更直观了、更生活化了。学生既能掌握所学的技能,又激发了学生运动的兴趣,培养了运动的习惯,愉悦了学生的身心、加强了学生自信心、凝聚了学生之间的情感和力量。游戏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它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师生的情感体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让教学“生动起来”,让教学走入了学生的心坎。通过研究观察运动技能的游戏化案例与理论,深信游戏化的教学在小学体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小学体育课教学的游戏化,是不是所有的技能教学都要游戏化?个人认为并不是,游戏的选择还是需要合理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如支撑跳跃、单双杠动作的教学还是需要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强调学生的帮助和安全,不需要一味的游戏化。技能教学游戏化,怎样让游戏和技能教学有机的结合,不生搬硬套,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实践与研究。只要多用心,巧设计,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把握好“教学要游戏化,游戏要教育化”,必将会在小学体育片绿洲上绽放更多更美的体育之花!

参考文献

篇8:运用游戏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研究

游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是有人类的身心需要引发的, 是人们自由选择以人类自身为对象, 不产生社会意义产物的娱乐、健身活动的总称。

体育游戏是在体育运动的基础上, 根据健身、教育等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拟定有教育意义的情节和竞技性较强的比赛规则而创编的游戏。

2、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的可行性分析

2.1、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特点

(1) 教育性。

在体育游戏中受到了要求以及规则的诸多限制, 而这一个过程对于学生却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在参与体育游戏的关系调节, 顺利、安全保障游戏的同时, 还能够让学生对于规则、法律的遵守受到潜移默化的训练。

(2) 游戏性。

初中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最主要的原因是具有游戏性。在学生初中体育学习中,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老师就可以将单调却要反复练习的技术工作编辑成为游戏, 从而让学生在欢乐当中去接触教学内容。

(3) 体力和智力性。

体育游戏另一个特性是个人竞技对抗以及团队的相互竞争。因此, 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学生都需要在智慧上、体力上付出“能力”。

(4) 多样性。

体育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既可以在室内开展也可以在室外开展, 有时学生的数量也会改变游戏的开展方式和开展清境。

2.2、竞争性

游戏的最终是要分胜负的, 所有的同学受同一规则的限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与其他同学的合作获得最后的结果。

2.3、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青春期是指11、12-17、18岁这一年龄阶段, 这个时期正是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度时期, 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青春期, 在这一段年龄阶段相当于初中阶段。青春期既带有儿童的幼稚, 又具有青年人成熟的特征, 在这个时期会使中学生形态、生理和心理等发生突然性的变化, 是一个充满矛盾, 很不稳定的时期。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的发展过程是波浪式, 学习兴趣不断分化, 进入青春期的少年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过程加剧, 但知识尚未成熟, 情绪亦不稳定。社会适应性和运动能力呈增强趋势, 在外界的适应能力也不断增强, 但易出现突然性的变化———不稳定。

2.4、初中体育教学与体育游戏的关联

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使体育课多样化, 有趣性, 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容易接受教学内容、体育游戏更能促进初中学生身体机能发展、增强身心健康、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体育运动、使教学内容更能活跃课堂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3、初中体育教学实施体育游戏的价值分析

3.1、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 在体育游戏里感受竞争的压力、成功的喜悦以及失败的感触, 这种方式能够合理的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 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以后的生活中面对各种干扰时, 能够更好的去面对。

3.2、推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养成

体育游戏是一项侧重团队合作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为了团队的利益会尽可能地约束自己, 这种集体荣誉感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亟须的, 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那些平时纪律观念较差的学生, 往往在参与体育游戏中能够很好地遵守游戏规则。同时, 体育游戏能够促进班级内部的团结, 改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参与体育游戏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被充分激发, 学习效果往往会超出传统体育教学方法。

3.3、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体育游戏因具有娱乐的特性, 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在进行体育教学时, 把那些需要反复练习、枯燥的技术动作设计成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 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收到较好的练习效果。

3.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体育游戏克服了传统体育教学填鸭式的弊端, 需要在参与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不断进行创新, 争取以智克敌。例如, 在“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 学生要积极进行思考, 如若一直坚持以跑的形式获取胜利, 会付出很多的劳动, 因此, 在这个过程中, 改变传统的思维, 从游戏特点出发, 打破常规, 采取全新的方法应战, 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游戏的胜利。由此可见, 学生在进行体育游戏过程中, 顺应体育游戏的趣味性, 其自身会不断地从全新的视角出发, 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开发其创新潜能, 培养其创新能力。

3.5、诱导教学, 激发运动力

体育游戏教学能够诱导体育技能的教学内容, 对于一些较难的体育动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很困难, 然后失去自信心, 自己就不投入锻炼了。而游戏教学能够做好诱导环节的设计, 降低学生对于较难动作的恐惧心理,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情绪高涨, 对于新的动作跃跃欲试。例如, 进行跳高教学时, 学生面对较高的跳竿内心会感觉恐惧, 如果先设计游戏内容“分组跳跃”,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降低恐惧感, 进而产生学习跳高技巧的兴趣。另外, 体育游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力, 学生降低了恐惧感, 想要学习体育技巧必须要有充沛的运动力量, 而游戏过程中, 学生在愉悦的身心中强化体能, 调动身体各部分的机能, 自然能够更好地投入到体育技巧学习之中。

4、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体育游戏的策略

4.1、科学地组织体育游戏的开展

科学地组织体育游戏的开展主要表现在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选择游戏的难易程度、开展的场所。比如, 年级低的学生开展较为容易、简单的游戏, 年级高的学生开展较为复杂的游戏;其次, 在开始玩游戏之前老师要向学生交待清楚游戏的名称、具体玩法、游戏规则以及这个游戏的意义。特别是肖有些游戏有技术要求时, 一定要交待清楚必要时做出示范。在游戏的过程中, 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参与游戏的动机、情绪, 以把握好游戏的进程, 加果学生对这个游戏普遍感到没有兴趣, 那要随时进行调整甚至更换游戏;加果学生在这个游戏中情绪高涨, 那么该结束时一定要结束。

4.2、注意游戏的安全性

在体育游戏的组织过程中, 一些身体对抗性的游戏或者投掷类游戏带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所以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好安全问题。教师在对游戏进行讲解时应该做到正确、规范, 对于一些违反安全原则的做法要及时制止。教师既要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 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严而有序。在游戏进行中, 教师要做到能兼顾到全场情况和每一学生的位置, 确保游戏在安全的状态下进行, 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4.3、体育游戏内容与教学目标形成一致

由于当前很多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设计时, 忽略了初中体育教学目标, 使得体育游戏的最终效果难以达到教学要求, 学生的体育素养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 在进行体育游戏设计时, 初中体育教师首先需要明确其教学目标, 在坚持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设计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游戏, 例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跳绳技能, 因此, 在坚持此项目标的前提下, 教师可以设计“跳绳比赛”或者“跳绳接力”等活动, 将趣味性的元素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 改变枯槁的体育技能讲解等教学方式, 融教于乐, 引入竞争机制, 不仅可以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这样以来, 既保证了初中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也完成了学校设置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快乐中不断提升了体育素养。

4.4、游戏评判应结合真实性与鼓励性

完整的体育游戏过程包括游戏准备、游戏进行与游戏评判。体育游戏的竞争性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 也格外关注比赛的结果。教师要全面观察整个游戏的过程, 严厉警告违规行为, 根据规则要求做到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裁判, 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 甚至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对于游戏中的获胜方, 教师要提出表扬。同时, 也要勉励尽管失败, 但在游戏过程中仍顽强拼搏、坚持到底的学生, 鼓励他们更加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争取进步。

要引导学生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 自觉领会体育基本技能与技巧, 达到训练目的。

4.5、学生年龄与负荷量相结合

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 教师在选择体育游戏时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 特别是运动负荷。在安排教学流程时, 要通过科学的流程完善课堂教学秩序, 让体育游戏教学更加井然有序。初中生年龄限制有可能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 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教师必须要非常强调安全教育,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开展体育游戏教学。合理的体育运动负荷是保证体育教学圆满成功的基础, 适当增加体育游戏的竞争性和对抗性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游戏和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保障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成果。

5、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选择健康的、典型的游戏内容和形式, 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新奇性, 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的效果, 还能培养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 改善学生心态,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以及改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平.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设计[J].中小学电教, 2010, 2.

[2]唐立锋.浅谈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与艺术教育, 2010, 5.

[3]唐桂华.探析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13, (07) .

[4]丁苏芹.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J].新课程学习 (上) , 2013 (8) .

[5]蒙荣秀.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商业文化 (上半月) , 2011, (7) .

上一篇:医院副院长现实表现下一篇:医师试用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