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2024-08-17

2018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共7篇)

篇1:2018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2015年10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一、设计理念

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以及分析天气和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本章世界气候知识是在前面学习了地球、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基础上,再来认识另一种自然地理环境—大气环境,为学习人文地理和世界区域地理打基础,所以本章的学习承上启下,而本节学习又是学习本章的基础,可见其重要性的特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章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会非常感兴趣,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但初一学生,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热情、活泼有余,缜密、踏实不足,所以,我想在对天气和气候概念的全面理解上和对问题的全面深入分析上会存在困难。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感性认识占主导,缺乏系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大部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较差。在分析问题时易出现片面和主观的现象。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认知地理事物的能力,知道一些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思想比较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提问,也富于想象,学习的积极性较高。鉴于这种情况,在上课前尽量为他们提供与本课相关的网站,课上多展示一些影视片和图片资料,以便丰富他们地理知识和想象空间。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学环境,用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2.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知识。3.学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4.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组织游戏、角色扮演,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2.了解天气预报,认识卫星云图,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从环保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2. 认识地理学习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学会看天气预报和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五、教法与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按学习小组分4组分别搜集天气和气候的成语、谚语等资料。

2、要求学生收看天气预报,搜集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上网搜集海口市大气环境现状的有关资料 新课导入

1.课件引导策略:播放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flash水墨动画。引思问题:一年四季景观为什么不一样呢?

(从学生感知的四季变化引入本章研究对象—大气,进而引出关于大气变化的两个概念:天气和气候,自然流畅,清晰准确)

2.课堂小调查:每天收看天气预报的同学有哪些?

(问)为什么我们每天要收看天气预报?(天气和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举例说明)天气是人们经常谈论和关注的话题,那么,天气与人类哪些方面有关系呢? 3.课件引导策略:观看天气对人类活动影响的事例和图片。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天气对自已的上学、参加活动、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天气与户外活动、交通、农业生产、航海、军事、工程建设、商业………)三国时期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感受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贴近生活,激发兴趣。第一模块:天气与气候 活动1:成语大赛

比赛规则: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要求各组同学通过讨论,1、2组的同学写出有关天气的成语,3、4组的同学写出有关气候的成语,每写对一个加1分,重复不得分,写错一个倒扣2分。比赛时间:2分钟(设计意图)引领学生从生活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中感悟地理。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天气与气候概念的内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一、天气与气候

1、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阴晴、冷暖、风力大小等大气状况的综合表现。突出特点是多变。

2、气候是指某个地方多年内的天气平均状况。突出特点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引导学生区别天气和气候这两个概念。

不同点相同点 天气

1、短时间

2、多变都指一个地方的天气状况 气候

1、长时间

2、相对稳定

(说说看)让学生描述上课时教室外的天气状况。

讨论:既然天气对人类活动影响这么大,那么获取天气预报就显得非差重要,获取的方式有哪些呢?看谁答得快。

看云识天气、农谚、广播、报纸、电话(121)、上网、电视(天气预报)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所以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对日常生活有帮助,既开阔学生眼界,又活跃思维。第二模块:天气预报

(视频)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

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并思考一下两个问题:①卫星云图中的不同颜色表示什么含义?②你认识哪些常见的天气符号?能分别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卫星云图”的教学

仔细观察并议一议,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_____,绿色表示_____,白色表示______区。白色越浓,云层越____,降水量越____。

给出一幅卫星云图,请判断我国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大体天气情况。(活动)天气符号抢答竞赛

展示:常用天气符号图,引导学生通过分类、形象记忆熟悉天气符号。(展示图片)“北京下土了”、“可怕的沙尘暴”

(设计意图)以竞赛形式帮助学生识记天气符号,激活课堂,提高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同时也符合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评价的基本理念。活动2:让我们来争当天气预报员

学生模拟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播报课件显示出的城市天气状况。

(此模块的总体设计思想)通过活动,学生能够看懂电视天气预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感受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第三模块: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课件引导策略:观看《后天》电影片段。

引思题目:①影片中的灾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②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造成了哪些负面影响?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回答,教师学生互动评价。

1、空气质量与人类健康有什么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内容“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了解空气质量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你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吗?

① 何为空气污染指数?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的含义。②出示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③了解发布空气质量报告的意义。

3、怎样保护大气环境?(展示图片)“呛人的烧烤烟雾”、“垃圾焚烧”、“解决空气污染的办法”。活动3: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海口市的大气环境?(角色扮演):海口市民、环保局的政府官员、工厂老板、农民(设计意图)引导思维后,学生合作学习得到答案,符合新课改中要求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对保护大气环境问题的探究符合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结束语:并逐渐出现文字:祝愿美丽的、蓝色的地球,地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同时课件展示转动的地球,音乐《高山流水》响起,结束本课的学习。

七、对多媒体技术使用的反思

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重点、难点处理恰当,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过程,突出一个“用”字。

多媒体课件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让课件成为第二块黑板,也不能全机灌或人机共灌。本节课的设计是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思维,然后让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然后利用课件总结知识、竞赛训练、扩展提高。

(一)信息技术与创境激情整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地理事物、情景、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知识、认识地理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辟广阔天地。

运用信息技术,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能使课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地理变化过程,生动和直观地演示出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学生思维的闸门得以适时开启,有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差异,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是以提问导读,以图片导思(图示法),以活动导学(活动法),列表比较(比较法),使学生学会从课本知识到应用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是通过学生讨论激发了学生们自主探究的精神。天气预报这一内容我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是本节课教学设计中的一大亮点。不仅调动全班同学积极性,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竞争、合作、参与意识。同学在相互协作、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还有小组讨论等,把整堂课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是该课教学设计的又一大亮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碰撞,在合作中求得共同发展。三是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处处留心皆学问”,愿意研究自己身边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愿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收集与整合地理资料,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

信息技术整合与地理教学中,可以全面提高学生感知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不仅成为自主学习者,而且在学习中营造与他人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本节课注意联系现实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我设计了天气与气候、天气预报和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三大模块的内容,贴近学生,使他们感受地理如同身边的事物一样鲜活,师生沟通也找到了最好的支点。整堂课教学设计严谨,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师的启发提问,源于学生的是生活经验。

通过信息技术把信息传播给学生,让学生收集身边的信息,培养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良好习惯。通过相关地理信息的收集,扩大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交流等能力。在整合信息过程中,他们深深体会到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重要性,最终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资料的来源、认知的工具、合作交流的平台。

(三)借地图、歌曲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美丽的景色,动听的乐曲,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还能借图生情,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应做到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篇2:2018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词语。

2.识别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天气现象。

3.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的技能。4.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气候的关系,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学情分析】

天气和气候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现象,但是真正关心、研究天气和气候相关知识的却不多。指导学生关注天气、气候也是关注生活的一方面。【重点难点】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2.综合分析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一:从近几天的天气变化状况及开学后自己衣着的变化入手,贴近生活,导入课题“天气和气候”。方案二:同学们,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是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时间,在开幕式上有绚烂的烟花燃放,因此,现场的观众最担心哪方面会影响到开幕式的顺利进行及烟花的燃放?(学生回答)天气和气候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天气和气候。活动2【讲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1.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57页第一、二两框天气、气候,解决以下问题:(1)对比分析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和区别。

(2)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除此之外你还能举出哪些描述天气和气候的成语或诗句? 风和日丽

暴风骤雨

四季如春

阴转多云(3)“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经典故事,是利用了当地有利的天气还是气候?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 【教师精讲点拨】从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入手,从各自反映的大气状况的时间长短及变化大小分析,联系日常生活中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句理解。【探究结论】 天气 气候 区别 天气:

1.短时间的 2.多变的

气候:1.较长时间(多年的)2.变化不大(相对稳定)

活动3【讲授】合作探究2 学习任务(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所符号 1.自主学习: 阅读P57第三框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解决以下问题:(1)天气预报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回想你观看的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并读图4-2,说一说卫星云图中的白色、绿色、蓝色各有什么含义?(3)记住图4-1中的主要天气符号,绘制你最喜欢或是最难识别的天气符号。

(4)读图4-3,以天气预报员的身份,预报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状况。(5)教材P59活动第二题,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介绍的活动是否妥当?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卫星云图中的白色、绿色、蓝色各有什么含义?天气符号中风力、风向怎样表示? 【教师精讲点拨】播放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个感性的认识

【探究结论】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天气晴朗。蓝色:代表的是海洋。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一般用带尾羽的箭矢来表示风向风力,箭矢所指方向为风的去向;尾羽的数目和形状表示风力,如3根尾羽表示6级风,4根尾羽表示7级风,尾羽呈三角旗状,则表示风力为8级或8级以上。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观察天气,努力探究天气变化的秘密,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活动4【讲授】合作探究3 学习任务(三)P59阅读材料

1.自主学习:阅读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图,总结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之间有什么关系?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结论: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三、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人类的哪些活动影响了空气的质量?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学生讨论,教师点评)

篇3:2018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新课标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的基本理念。在活动建议方面, 新课标也多处提到开展地理实验教学。

2. 课例研究——以《大洲和大洋》为例

2.1 航天梦想, 激发兴趣。展示杨利伟、翟志刚、加加林的照片导入新课, 用航天梦想, 激发学生的兴趣。2.2 海陆分布, 探索精神。读海陆面积比例图得出: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 陆地仅占29%, 概括地说, 地球上七分是海洋, 三分是陆地。读南北半球图得出: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 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读东西半球图得出: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结论: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小活动】请每组同学拿出地球仪, 用桌上的红绳将地球仪以任何一种方式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 请学生观察任一半球是海洋面积大, 还是陆地面积大?学生通过活动观察得出: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 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3 七大洲、四大洋。读课本第32 页的图2.5 找出岛屿、半岛、海、海峡的概念并在地球仪上找出亚欧大陆、台湾岛、印度半岛、亚洲、太平洋、黄海和马六甲海峡。在了解了大洲的概念基础上, 我们知道地球上分布了七大洲。【小活动】2.3.1 请同学们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找出七大洲, 并结合书上P35 图2.11 七大洲的轮廓图和地图册P17 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 仔细观察七大洲的轮廓、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2.3.2拼图游戏:请同学们首先写出各大洲的名称, 然后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底图上, 看哪组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好!通过拼图游戏得出: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亚非南北美, 南极欧大洋。【小活动】“一笔画世界”:用简单几何图形一笔画出七大洲, 注意赤道和180 度经线。世界上除了七大洲还分布着四大洋。和老师一起在地球仪上找下四大洋的位置。被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包围的是太平洋, 它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被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非洲包围的是大西洋, 它是世界第二大洋, 轮廓象“S”形。被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包围的是印度洋, 它是世界第三大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纬度最高的是北冰洋, 它位于北极周围, 终年被冰覆盖。四大洋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太大印北、四洋贯通。2.4 归纳小结, 理清思路。亚非南北美, 南极欧大洋。太大印北、四洋贯通。2.5 课后探究, 引发思考。请查阅世界地图, 观察哪些大洲是相连的?它们的分界线是什么?请查阅资料, 看看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所依次经过的大洲、大洋有哪些?

3.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在学生地理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3.1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地理实验教学中, 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 有意识地观察地理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现象, 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例如, 在用绳子将地球仪以任何一种方式分为大小相等的两个半球, 并要求学生观察任一半球是海洋面积大, 还是陆地面积大时,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 得出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 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的结论。3.2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学生按照教师提示, 亲自动手操作和制作, 有助于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提升。例如, 在拼图游戏中, 同学们写出各大洲的名称, 并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底图上, 并思考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和各大洲所处的半球位置以及赤道穿过哪些大洲, 学生通过亲自尝试、动手操作以及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从而认识到七大洲的轮廓、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学生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3.3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初中生想象能力不足, 在地理实验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形象的实验引导学生对地理现象和规律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 在“一笔画世界”活动中,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绘出七大洲的轮廓和位置, 在画的过程中, 注意赤道和180 度经线穿过的位置, 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3.4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好奇心比较强的特点, 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地理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学生通过自己实践, 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进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3.5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地理实验教学中, 多以小组合作形式为主, 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 共同探究,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又有利于增强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摘要: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是一种通过地理实验更直观、形象的展现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教学方法。初中地理实验教学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从而培养了的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合作意识。笔者将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与地理能力有机结合, 以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为例, 探讨了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对学生地理能力培养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课例研究,地理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郭红, 李春艳.深化地理实验教学改革, 加强学生智能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1 (5) :114-115.

篇4:2018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掌握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的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

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

1、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掌握常用的天气符号。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2、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的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

学情分析:天气气候天气预报等都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问题,平日中较为熟悉,但可能并没有认真思考,没有仔细观察其中特点。教学方法:启发式、创设地理情景 教学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创设地理情境:今天你感觉外面怎么样?阴?晴?冷?暖?

这些都是描述什么方面的问题?一般学生会回答:天气、气候。我们常说天气和气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区别? 讲授新课:

一、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以及特点

1、让学生说一些形容词如: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四季如春、阴转多云等等,让学生猜测那些形容天气?那些形容气候?

2、学生朗读课文,找到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特点。

3、师生总结:天气:短时间、具体状态、多变性

气候:多 年、平均状况、稳定性

4、在了解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和区别后,回到刚才的设问,说出答案:(书59页活动3)

风和日丽(天气)暴风骤雨(天气)四季如春(气候)阴转多云(天气)

(承接)天气和气候又分别研究些什么?我们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天气或气候?学生一般都会回答——天气预报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通过平时学生观看天气预报引出天气预报的概念,主要内容。

1、天气预报的概念

2、常用天气符号

(1)利用书58页图4—1和和多媒体图片逐一讲解主要常见天气符号

(2)详细讲解风力风向符号:风杆、风尾、风旗、风级、风向(风的来向)

边讲边练:书58页59页活动

三、卫星云图的判读

1、引导学生分析卫星云图作为一种航天照片,各种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事物。绿色代表陆地、蓝色代表海洋、白色是云雨区,白色的程度欲浓,下雨的可能性就越大。

四、大气环境检测

合作利用书59页活动,自学为主,学会识读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小结:利用板书进行小结

篇5:2018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http://

教学建议

【天气及其影响】

1.这一部分的教学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其一,先通过阅读图3.1理解天气,然后通过活动理解“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其二,先通过活动理解“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然后通过阅读图3.1理解天气。

2.天气的教学主要应抓住“怎样描述天气”和“天气的特点”,不要求了解严格的天气概念。正确描述天气,既能加深对天气概念的理解,又是一项基本技能。在阅读图3.1时,要把视野放开,引导学生从更多的方面认识天气。第一,图中只表现了晴、风、冷三种状况,相应地要补充阴、雨(可扩大到雪、雹等降水形式)、热三种状况。第二,在“阴晴、风雨、冷热”之外,还应补充其他天气状况,如雾、扬尘等。第三,可及时让学生描述上课时教室外的天气状况。

天气特点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短时间”,可从某一时刻、一天、几天等不同的时间尺度举例说明。某一时刻如“现在正在下雨”,一天如“今天很闷热”,几天如“这几天阴雨连绵”。第二是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不同,如“东边日出西边雨”、“十里不同天”等。第三是同一地方不同时刻的天气有变化,如夏天暴雨前后的天气变化、冬天寒潮前后的天气变化等。

3.活动中材料A说明了天气与交通的关系,材料B说明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材料C说明了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材料D说明了天气与军事的关系。其他方面可让学生补充,如天气与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商业活动、旅游活动、休闲娱乐等的关系。

学生补充资料(图3.2E),可在前一节课后安排,由学生在课外搜集。

活动最后要求学生写篇小短文,可在课堂上写,也可在课后写;应引导学生围绕“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这一主题,综合写也可,就某一方面展开写也可。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在各种媒体的天气预报中,以电视天气预报最引人注意,并且,了解电视天气预报也是本部分教学的重点,因此,“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的教学,建议按下面的顺序进行:电视天气预报(活动1~3题)──其他媒体的天气预报(图3.4和活动第4题)──归纳天气预报的作用和主要内容──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图3.3)。

2.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一般先出现卫星云图,因此活动先从认识卫星云图开始。教学由此开始,也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动第1题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读图3.5完成。因为学生还没有具体的区域知识,读此图过程中,只要求学生能按图示解释,分清陆地和海洋,并在图上指出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阴天或雨天:无云的地方可能是晴天;有亮白色云的地方可能有雨;有灰白色云的地方可能是阴天。

活动的第2题是为第3题做准备,在让学生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后,介绍了用天气符号表示天气变化的方法。题中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天气变化情况依次是:晴转阴;小雨转中雨。

活动第3题通过模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的形式,使学生熟悉天气符号,看懂城市天气预报图。教学时可把图中所示的13个城市分成6组,每组分别找1~2位学生播报。每组播报后,再找1~2位学生(未参加播报的)评判。

3.在了解了电视天气预报后,可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天气预报?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读图3.4了解报纸上的天气预报;看活动第4题了解从互联网上可获得天气预报和气象知识。活动第4题可作为选学内容,由学生课外选做。

4.引导学生综合报纸和电视天气预报内容,归纳出一般情况下“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然后,再结合图3.4中箭头拉出的框解,使学生了解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概念。在熟悉了天气预报内容和有关知识后,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思考“为什

用心 爱心 专心

121号编辑

么要进行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可让人们及早做好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

5.最后,让学生读图3.3概括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观测—接收数据—处理资料、制图—分析判断—做出预报。对图中涉及的设备和具体技术性问题,不必细究。

在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制作和分析天气图。由此,引导学生看“阅读材料”,使学生对天气图的起源和作用有所了解。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图3.9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根据污染指数判断各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而比较各城市空气质量的优劣(这一日)。如有可能,老师可摘录前一天中央电视台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一些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让学生判断其空气质量状况。对于有关概念,如空气质量、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等,不要求学生掌握;对于各城市空气质量差别的原因,也不必细究。

2.活动部分涉及农业生产、交通、生活、居住等四方面与空气质量的关系,要求学生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四个问题都是开放式的,可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时切忌以某一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应注意保护每个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产生污染物污染空气,使空气质量下降,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为此,人类应该控制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以创造美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用心 爱心 专心

篇6:2018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教学设计

王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天气的含义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会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能够看懂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

3: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交流讨论关于天气的农谚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2:通过模拟天气预报活动,掌握常用的天气符号,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地理学习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认识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意图 本节内容是全掌的入口,是学习天气与气候的基础。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对天气、气候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将会对今后的学习有较大的帮助。本节课由天气极其影响,明天的天气怎么样,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三部分内容组成,它们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从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所有内容都围绕身边的现象来展开。

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学会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知识技能,所以它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是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学会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 难点是天气符号的应用。

(三)本节知识体系及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什么是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的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多变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城市天气预报图

我们需要洁净的大气——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法选择

(一)学情分析

天气是七年级学生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要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出天气特点,天气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掌握未来天气的信息,更 1

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建立起对大气的理性认识。

(二)考虑到学生们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谈感兴趣的现象,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从自己所谈的现象中总结规律。

基于以上分析,并针对地理学科特点,选择的教学方法为: 1:举例说明 2:读图比较归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板书)首先我们来看一段大兵的相声《报天气》

(相声内容:啪,忽冷忽热爱感冒,刮风下雨怎知道,今天我来讲一段天气形势和预报。昨天我们已经讲到长沙地区的天气呀渐晴,那是风和日暖,天是瓦蓝的,云是嫩白的,太阳是彤红的,晒得人热辣辣的。这时天有不测风云,眨眼之间,“咔”一道闪电,下雨了啦。你别看我们长沙下的这么热闹,株洲、湘潭、湘乡天气不错,虽然如此,也不能高兴太早了,可能要台风,西风转北风,北风转东风。一下子阴,一下子晴,下不下雨,我搞不清楚,所以我们千万不能轻敌,这就叫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希望各有关单位做好防风准备,明天接着报。。。)

这段相声幽默诙谐,暗藏着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探讨的与天气有关的几个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通过这节课来了解关于天气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怎样描述天气

提问:1:在这段相声中,大兵使用了什么词语来描述天气?(冷热、阴晴、风雨)

下面我们来看三幅不同天气状况的图片

2:三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天气?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内容。(图一:晴朗的天气;图二:大风天气;图三:寒冷天气)3: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是怎样谈论天气的呢?

(学生讨论,结合生活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描述现在的天气。例如: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昨天的天气怎么样呢?)教师小结:

同学们看书本43页第一段。描绘天气就是描述该地的大气状况,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此外还有雪、冰雹、雾、扬尘等天气状况。

过渡:知道今天的天气是不是也就知道了明天,后天甚至一星期,一个月以后的天气呢?在《报天气》中,大兵为什么报了昨天,报今天,而且明天接着报?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节课的第二个问题:天气有什么特点。

二、天气有什么特点

课件展示资料A:忽冷忽热爱感冒,刮风下雨怎知道,长沙地区的天气呀渐晴,那是风和日暖,天是瓦蓝的,云是嫩白的,太阳是彤红的,晒得人热辣辣的。这时天有不测风云,眨眼之间,“咔”一道闪电,下雨了啦。

课件展示资料B:你别看我们长沙下得这么热闹,株洲、湘潭、湘乡天气不错。。。同学们看这两段话,我们来一起齐声朗读一下,想一想,这两段话分别说明了天气又什么特点?(学生发言讨论)

分析讲解:1,从时间上看天气,天有不测风云,眨眼之间,“咔”一道闪电,下雨了 2

啦。再比如生活中常说:现在正在下雨,今天有风,这几天阴雨连绵。这是天气的第一个特点——短时间。

2,从变化上看天气,同一个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是不一样的。如“东边日出西边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等等;再看同一地方不同时刻的天气变化,比如夏季暴风雨前后的天气变化,有雾天气的变化等。这是天气的第二个特点——变化大

小结:好,讲到这儿,我们来小结一下:“天”是指时间,而且是很短的时间,“气”是指一个地方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因而具有短期,多变的特点。

过渡:“忽冷忽热爱感冒”说明了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我们经常谈论天气,是因为天气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天气究竟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又什么影响?

三、天气与人类的关系

提问:1:同学们你们先谈一谈天气对自己上学、参加各种活动、生活等方面有什么影响。(学生自由发言)

2:同学们我们看书本43页活动题。看看图3.2中A、B、C、D这些信息,说的是人类哪方面的活动与天气的关系呢?

A:天气与交通的关系;B: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C: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D:天气与军事的关系。

启发:其实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天气的影响。比如与工业生产、建筑行业、商业活动、旅游活动等等都有关系。(学生发言举例)同学们举了这么多的例子,老师也举一个与工业生产有关的例子:你们知道海盐的生产过程吗?海盐的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海水的蒸发过程,需要了解日照、气温、温度、风向、风速以及晴雨日数等等气候资料。一次生产作业过程最好有连续七八天的晴天,切忌中途出现大雨,这就需要准确的天气预报。

同学们把更多的资料补充在E卡片上。

过渡:大兵在相声中说“一下子阴,一下子晴,下不下雨,我搞不清楚”,那么,该怎样关心天气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第四个重要问题: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四: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提问:1: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天气情况呢?通常的方法是什么?(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电话、农谚、节气、观察周围的现象,如看云是天气等。最常用的方法是收看天气预报)

2:你们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边看边归纳)

3:虽然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但是报纸、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一般都浅显易懂。你们会看报纸、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吗?

引导:这是刊登在报纸上的天气预报。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分析,天气预报通常要预报哪些重要的内容?(书本45页第一行第二行)

天气预报通常是说明一日内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等主要内容。那你们能告诉老师,天气预报又什么作用?(书本44页第一行第二行)可以让人们根据天气变化及早做好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

有几个概念,老师在这儿要讲一下:(课件展示)1:多云: 2:降水概率:

3:气温:

4:风的符号包含风向和风级。

5:出示风向图讲解:风向标由风尾和风杆两部分组成。有风尾的一头指示方向,风从哪里来,风尾所在一头在平面上的位置就是风向。(在黑板上随机画出,请学生读出相应的风向)

6:继续讲解风级的判断:风力由风尾表示。风力的大小由0~12个级别组成。一道风尾表示2级,半道风尾表示1级。

提问: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张什么图?(卫星云图)

课件展示图片

提问:假如没有播报员的说明,电视上出现的云图和符号,你们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吗? 教师讲解: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意思不同,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都是阴雨去。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课件展示常用天气符号图:(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1:找不同。(将上述常用天气符号分成四组,找出每组内各个天气符号之间的不同点,以便于学生识记天气符号的含义。)

A组:

B组:

C组:

D组:

活动设计2:“我当气象播报员”——模拟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 环节一:播放一小段中央电视台城市天气预报,要求学生注意播音员播报的内容和顺序。环节二:播放城市天气预报图,学生代表上来播报天气预报,开始游戏。

活动设计3:接龙游戏——“看符号,识天气” 天气状况:(常用天气符号图)

生产生活:风和日丽、洪涝灾害、飞机延误、庄稼受灾

行为决定:去郊游、室内活动、更换航班出差、提前收回晾在室外的衣被 生活用品:草帽、雨伞、头盔、风衣、羽绒服

(宣布游戏规则:全班分成四组,根据大屏幕上四个盒子里的内容完成接龙游戏,而且必须以接力的方式递进,组成一个合理的小故事。1组从“天气状况”中选取一种天气,并将相应的天气符号画在黑板上;2组根据1组提供的天气,从“生产生活”中选取一种相关的生产生活现象;3组在“行为决定”中选一种相关的行为决定;4组:在“生活用品”中选一或两件生活用品。)

过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关心每天的天气状况外,对空气质量状况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也要求重点城市播报每天的空气质量状况及空气质量状况预报。

五、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同学们我们先把书本48页第一段朗读一遍。

提问:1:空气质量与人类健康有什么关系?(学生发言。)课件展示“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2:同学们你们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吗?(课件出示)

教师总结空气质量与空气污染指数的关系: 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有: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根据空气污染指数来判断一个城市空气质量的状况,污染指数小,空气清新,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越大,说明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就越差,对人体健康越有害,影响越严重。

3: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大气环境呢?同学们看书48页活动,有四个例子就有可能发生在你的身边,看看这四个例子是人类活动哪四个方面与空气质量的关系。(农业生产、交通、生活、居住)

选择一个你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可以将秸秆掩埋或治沼气等;

(二):政府应该对这些车辆进行管理,以降低扬尘对大气的污染;

(三):可用焦炉煤气代替煤,燃烧焦炉比燃烧煤污染小。

(四):当然是选择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房子,尽管花钱多,但是花钱买来了心情舒畅,也保障了健康,俗话说得好,有钱可以买来物质的丰富,却买不来生命和健康。

总结全课: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活动产生污染物污染空气,使空气质量下降,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为此,人们应该怎么做呢?

篇7:2018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1.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认识气候的特点,体会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复杂多样。

2.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区,认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了解各地气候的差异。

教学难点: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上新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在网络上点击最高的视频。(多媒体播放“一秒钟的世界”)学生自由畅谈自己的观点。

师: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这段视频能使人们如此高度的重视呢?

生:气候不断地变暖,给人类带来沉重的压力。

师:气候不断地变暖,给人们带来沉重的压力,我们能不能离开气候而生活?(不能)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第四节世界气候

讲授新课

学生带着四个问题进行自主预习。

问题:气候的地区差异

1、气候的两大要素?

2、根据气候差异可将世界气候可分为几大类?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3、读图3.28,世界气候分布的规律?

4、读图3.28,温带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气候的两大要素

(过度:气候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所以有关于气候的网络游戏走进了我们的世界,那就是(王者世界),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走进地理版的“王者世界”,让你们开开心心玩游戏,轻轻松松学知识。)

游戏内容:“王者世界”分成三大板块:“热带世界”“温带世界”“寒带世界”。

口号:玩转王者世界,做金牌气候师。

游戏环节一:开心竞聘

竟聘角色:(热带气候师、温带气候师、寒带气候师。)

要求:必须通过两轮的考核知识,第一轮是必答题,第二轮是抢答题。

1、必答题环节

第一题:(第一组学生回答)

屏幕显示:

问题一: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说的是天气?哪些说的是气候?

A:昆明四季如春——气候,关注的时间是一年。

第二题:(第二组学生回答)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天气,关注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第三题:(第三组学生回答)

C:极地地区全年严寒——气候,关注的时间是一年,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教师:天气和气候的差别,天气主要是短时间的,变化大。气候是长时间的,较稳定。

抢答题:(加金币)

第四题:气候要素: 多媒体展示图

图A:黑猩猩:我住的地方全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

关键词: 热 雨(终年高温,多雨)

图B:骆驼:我们这里一年到头也很热,却极少下雨。

关键词: 热 雨(终年高温,少雨)

图C:松鼠:我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热,常下雨,冬季冷,很干燥。

关键词: 热 雨 冷 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图D:企鹅:我们住的地方是个白色的世界,全年都很冷,且降雨少。

这四幅图都是说明当地的气候,那从三幅图中我们找出他们分别用哪些关键词来描述当地的气候?

板书:热

—— 气温

气候要素

——降水

干燥

教师: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不管我们是在分析一个地区还是在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我们可以通过气温和降水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那我们也来评我们的印象试着描述海南岛的气候:我们这里很热,夏季还经常下雨。那要用地理言语又是如何描述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用地理言语来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

师:(媒体出现气温曲线图)这是一幅我们学过的气温曲线图,如何描述它的气温呢?

生:冬季温和,夏季高温。

师:(多媒体出现降水柱状图)这也是一幅我们学过的降水柱状图,如何描述它的气温呢?

生: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师:那我们要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要用两幅图啊?那太麻烦了,该怎么办?

生:那就把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叠加起来变成一幅图就行了。

师:这个方法是你发现的,说明你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养成注意观察与发现的好习惯。好,我们按照这个方法叠加起来。这有变成了一幅全新的图,也是一幅了解一个地区气候特征的关键图。在读取气温的时候应该看左侧的数值,读降水的时候应该看右侧的数值。从气温上看,该地最冷的月份(1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热的月份(7月)平均气温在23℃以上。由此得出该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从降水量上来看,该地降水量分析如下,12、1、2月在100毫米以上,6、7、8月在30毫米以下。由此得出:该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综合该地冷热和干湿的状况,归纳该地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所以说我们在读取气候特征的时候也要从气温和降水来综合分析它。这种方法你们学到了吗?(学到了)

小结:(金币)两轮的知识考核都相当的激烈,下面,我正式聘任第一组为热带气候师、第二组为温带气候师、第三组为寒带气候师。此刻你们都当上了气候师,怎么样?想不想了解自己的地盘?(想)在你的地盘上不同地点的气候是不是都一样?(不一样)那就带上你们的金币来参加我们的“开心竞拍”吧!

游戏环节二:开心竞拍

过度:由此可见,世界气温和降水时空上的分布差异,在世界不同的地区,出现了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特征的气候。

——气候的地区差异

(一)小组活动:寻找气候地区差异(多媒体展示部分城市地区图——借助工具:课本后面的世界政区图和世界地形图)

问题一:从图中竞拍出属于本组温度带的城市。

问题二:根据已给的部分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找出同一个温度带内,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

(二)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总

1、热带气候组竞拍:

热带气候代表发言:我们竞拍伊基托斯、巴马科、孟买、阿斯旺四地为我们的地盘,因为这四地都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多媒体闪烁南北回归线)。这四地虽然都是热带,而且四地的气候也存在差异。从气温上看四地的气温都是有终年高温的特征,但从降水上看,伊斯托斯终年多雨,阿斯旺终年少雨,巴马科一年又干湿两季,而孟买一年分旱雨两季。四地的降水存在明显的差异。(加金币)

师:伊基托斯、巴马科、孟买、阿斯旺四地都是你们热带的地盘,气温基本上是相同,但同一个区域,不同的地区他们的降水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同一个热带区域不同的地区所导致的气候存在很大的差异。

2、温带气候组竞拍:

温带气候组代表发言:我们组竞拍上海、罗马、伦敦、北京、莫斯科为我们的地盘,因为这五地在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多媒体闪烁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处于温带地区的城市。他们虽然同一个温带,但是他们的气温和降水都存在很大差异。从气温上来看这五个地方的夏季气温都很高,但冬季气温就有两种:分别是冬季温和型和冬季寒冷型,冬季温和型有上海、罗马、伦敦三处,冬季寒冷型有北京、莫斯科两处。从降水来说各地的差异更大了,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的有上海、北京、两处,而刚好跟他们相反的是罗马,它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型。伦敦是全年湿润型而莫斯科是全年干燥型。所以说都处于温带地区,但所在的地方不同,所体现的气候特征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加金币)

寒带气候组竞拍:

3、寒带气候组代表发言:我们组竞拍摩尔曼斯克,摩尔曼斯克地终年严寒少雨。但是在寒带的不同地方也存在明显差异,就如北极和南极就更冷了。(加金币)

游戏环节三:开心竞收

——气候类型的分布

过度:我们的竞拍到此结束,不管是在寒带、热带还是温带气候的地区差异是很大的。所以人们根据各地的气候差异,将气候分为不同类型。全世界总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现在请打开课本65页,从这幅气候秘籍中(图3.28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找出世界气候总共有多少种类型?屏幕出现(图3.28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这是气候秘籍,那我们要了解气候,首先要读懂这张秘籍中的内容。读图时,一定要先读图名,接着要看图例,这个图是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气候类型的,在我们的地理上叫做(分成设色地图),图中共有几种颜色?(11种)分别代表了哪种气候类型?(11种)现在请你在这张秘籍中找出处于你们地盘所拥有的气候类型,收在你们的魔法框当中,来个“开心竟收”吧。并谈谈你们刚才竞拍的城市的气候特征。

小组活动1:结合课本65页活动1来填写世界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


寒带气候


1、热带气候组归纳小结:位于热带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我们竞拍的伊斯托斯终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阿斯旺终年高温少雨,是热带沙漠气候。巴马科终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是热带草原气候。孟买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是热带季风气候。——四热”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师:(我们给他们组加一枚金币)下面我们从自然景观上来感受热带气候师的伟大创造-—屏幕出现(欣赏热带景观图)

2、温带气候组归纳小结:位于温带的气候类型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我们竞拍的上海夏季高温多雨,夏季温和少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罗马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地中海气候。伦敦全年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莫斯科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干燥,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五温”。分布在北回归线与北极圈,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师:温度带的气候较为复杂?(温带)那我们再一次探讨活动2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小组活动2:

①小组合作完成图表。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部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师:(我们给他们组加一枚金币)下面我们从自然景观上来感受温带气候师的伟大创造-—屏幕出现(欣赏温带景观图)

3、寒带气候组组归纳小结:位于寒带的气候类型:寒带气候。——一寒。分布在南北极圈内。

师:(我们给他们组加一枚金币)下面我们从自然景观上来感受寒带气候师的伟大创造-—屏幕出现(欣赏寒带景观图)

小结:

师:除了以上的10种景观,我们自然界中还存在一种特殊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它主要分布山地地区。气候特征是夏季凉爽,冬季严寒,全年少雨。

世界上有如此多样的气候,而且他们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可见我们班的气候师真的很厉害,你知道这些气候类型是谁划分出来的吗?(德国气候学家柯笨)

总结

盘点金币。(略)

盘点知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气温和降水构成了气候的两大要素,根据各地气候的差异,又可分为11种气候类型,热带主要有四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这四热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主要有: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五温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寒带主要有寒带气候,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还有一种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气候区。

学生自己小结本堂课中,所学到的知识。

板书设计: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热 四热:分布在男北回归线之间

气温

冷 五温:分布在北回归线与北极圈、南

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气候

一寒:分布在南北极圈内

降水 一高:分布在高原山地区

上一篇:这件事让我很后悔小学三年级作文下一篇:四中队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