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国功夫 二、三课时(新人教四下音乐教案)

2024-08-14

第六单元 中国功夫 二、三课时(新人教四下音乐教案)(精选6篇)

篇1:第六单元 中国功夫 二、三课时(新人教四下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林中的鸟声》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了解歌曲演唱的形式,并能为歌曲划分乐段,学习歌曲中少年儿童为祖国的绿化事业所作贡献。

教学重点:欣赏乐曲

教学难点:根据音乐的重复与对比来区分乐曲段落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太阳出来了

二、复习

1、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上波音记号。

2、集体齐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三、小组展示:

各个小组以《小鸟,请到这里来》为素材,各自准备节目,并演出。看谁演得好。

评比出小组优胜,并加以奖赏。

四、欣赏

1、出现欣赏课题,跟教师琴声学唱音乐的主题旋律。

2、初听乐曲,请学生听主题音乐共出现了几次?再听听用了什么乐器?

3、教师简介乐曲

4、分段细听。

(1)欣赏第一乐段

这段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唱了什么?

(2)欣赏第二乐段

歌曲第二乐段是合唱,我们听这段表达了什么情绪?

(3)完整欣赏,完成听听想想

5、完整复听全曲,讨论乐曲的情绪、速度与节奏

6、再次复听全曲,随音乐做动作

7、教师小结

五、课堂小结

从小爱护我们生长的环境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百鸟朝凤》

教学目标

1聆听《百鸟朝凤》这首唢呐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教学工具: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唢呐、钢琴。

教学过程:

一、聆听《百鸟朝凤》引导学生思考 。

(1)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2)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3)在什么地方看过?在什么地方听过?

(4)唢呐演示。

二、.用心聆听、体验,表达听后的感受。

(1)情绪欢快热烈、生动而有趣。

(2)唢呐的特点:音亮大、音色明亮而粗旷。

(3)民间节庆、婚丧喜事和戏曲场面。

三、让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 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思考:(1)鸟类的大王?

(2)“朝”意指什么?

(3)“百”是什么意思?

(4)还可以起其他名字吗?

1.动物中的大王是狮子,鸟中的大王是凤凰。

2.“朝”指朝拜之意

3.“百”是虚指,表示多的意思。

4.千鸟朝凤、万鸟朝凤、众鸟朝凤等等。

5.哼唱主题音乐。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感受。

四、分段聆听乐曲

1.引导学生思考:我仿佛听到……,我仿佛看到……。

2.鼓励学生用文字或者画画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1.引子:用语言叙述。2.主题。

3.模拟各种鸟的叫声。

4.小组活动。

5、.小组汇报。

五、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进行二次创作。小组活动、

1.你知道多少鸟的名字?

2.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

六、小组叙述鸟的名字和怎样保护鸟类? 激发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对环境的保护。让学生和鸟交朋友。

篇2:第六单元 中国功夫 二、三课时(新人教四下音乐教案)

教四下音乐教案)

第五单元

环球风采第一、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歌曲《木瓜恰恰恰》。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好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情感。

教学难点:歌曲第9、10两个乐句中连续切分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多种体裁的歌曲,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种新体裁的歌曲——叫卖歌。

二、新授:、叫卖歌: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有的只有一句或半句旋律,有的甚至没有旋律,只是吆喝以招徕顾客。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卖汤圆》、《冰糖葫芦》等。

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是课本第24页的《木瓜恰恰恰》。

2、学习歌谱:

①学生听老师范唱歌谱,要求学生注意老师将歌曲划分成了几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有什么特点?

②学生自己弹琴试唱乐谱,找出乐谱中的难点(第9、10乐句),并加以分析。

分析:这两个乐句之所以难唱,是因为它是由几个切分音组合而成的。大家还记得象(×××)一样的切分音的唱法吗?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节奏吧!

③读节奏

④教唱第9乐句。

⑤学生唱。

⑥类推第10乐句

○7老师弹琴,学生跟唱一遍

⑧学生自己弹琴试唱全曲乐谱。

⑨跟老师唱,找错误。及时纠正

3、学习歌词

①读歌词

②用第一乐句带歌词教方法。

③学生自己学唱,在自己不会唱的地方做上记号。

④重点教唱。

⑤学生跟随老师唱,及时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⑥让学生自己演唱一遍。

⑦教衬词“恰恰恰”怎样读。

⑧合唱。

⑨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的优点,予以表扬,指出不足,供学生改进。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

2、与埃及、尼罗河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电子合成器,熟悉它的音色

2、听音乐填写部分旋律

3、了解一些与埃及、尼罗河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

1、听用常规乐器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两段音乐,分辨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简介电子合成器。

3、第一遍欣赏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有什么感受?

4、哼唱主题A.5、第二遍欣赏全曲,进一步记忆主题A的旋律。

6、再次聆听主题A的旋律,试着填写第二乐句的旋律。

二、了解有关埃及和尼罗河的音乐文化知识。

1、由教师或学生介绍有关埃及或尼罗河的知识。

2、欣赏埃及的民间音乐。

三、第三遍欣赏全曲,启发学生谈谈欣赏了乐曲以后的体会。

四、课堂小结

篇3:第六单元 中国功夫 二、三课时(新人教四下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用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小雪撬》,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甜美的声音,感情的充沛。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小雪撬》,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甜美的声音,感情的充沛。

2、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创编歌表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用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小雪撬》,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甜美的声音,感情的充沛。

2、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之感悟、体验萤火虫的燃烧自己,照亮世界的奉献精神, 在共鸣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人格升华,是本课的重点。教具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听说咱们班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猜谜语,那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条,请大家听好:(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见它。寒风出来时,飘落千万家。)打一自然现象。(雪花)

2、同学们可真聪明。那你喜欢雪花吗?为什么?(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滚雪球)是啊。在冬天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莫过于一场飞扬的大雪了。那晶莹、透明的雪花漫天飘舞,飘飘洒酒来到人间。装扮着一个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也带给我们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雪地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吧。

二、新授。

1、欣赏《雪橇》。

好玩吗?除了咱们大家刚才看到的,和玩过的游戏。老师这儿还知道一种雪地游戏。猜猜看——(播放《雪橇》的MTV)

2、雪橇的由来。

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啊?(雪橇)那你认识雪橇了吗?

雪橇最早起源于瑞士山地,是用木制的或者是金属制作的,最先是用来在雪地里运送物资,后来发展为供旅游者娱乐。并在很多国家流行。126年前,(1884年)英国举行首次雪橇公开赛。40年后(1924年),雪橇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分有舵雪橇和无舵雪橇两种类型。

那你们知道雪橇是用什么来拉的吗?(学生们议论)?是啊。大部分都是用狗来拉的。圣诞老人坐着雪橇是用驯鹿来拉的,也有的用马来拉,马的脖子上还系着铃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一起拍手,小声哼唱,再听一遍歌曲范唱吧。

3、节奏训练:

从大家高兴的小脸上,老师就知道了你们有多喜欢玩滑雪橇。那就让我们按着滑雪橇的节奏一起活动一下手脚吧:

复习: 二分音符 两拍:xX.x x.x x x X x x x x x

4、你能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雪橇》歌词吗?

它的拍号是?四二拍表示?

3、学唱歌曲:

(1)同学们已经熟悉了旋律: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吧。老师弹一句旋律,你用“啦”来哼唱。

(2)你能试着加上歌词吗?(3)歌曲处理:

你觉得歌曲的哪些地方有困难?音程跳动较大的两处。注意切分音的地方。(4)你能把歌曲第一段完整唱一遍吗?

(5)再唱一遍:想一想,冰天雪地里,孩子们乘坐着雪橇,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应该怎么唱?

(6)请同学们随老师弹琴再来唱一遍第一段。(7)你能自己学会歌曲第二段吗?小组合作。(8)学生随琴模唱第二段。

(9)请同学们随老师弹琴,完整演唱歌曲。(10)这首歌曲赞颂了孩子们的什么精神?(大怕大风雪,勇敢乐观。自信向上的精神)让我们带着这种欢乐的情绪随着歌曲伴奏再唱一遍吧。

三、歌曲拓展

1、歌表演。

同学们唱得可真有精神。那你能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

2、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老师这儿还带来几样打击乐器。大家想不想自己为自己伴奏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是串铃,这是碰铃,这是手鼓,这是沙锤。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雪的古诗?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雪的歌曲? 小结:

篇4:第六单元 中国功夫 二、三课时(新人教四下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教材62、63页内容)【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正确理解有余数的除法。2.能正确写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

3.在实际操作中,认识余数,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4.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的试商经验。【重点难点】

1.学习有余数的竖式书写格式。2.探索有余数除法试商方法。

【复习导入】 口算。5×4= 9×9= 32÷8= 64÷8= 3×8= 7×6= 56÷7= 9÷3= 【新课讲授】

1.出示问题:13根小棒,每4根一组,结果怎样? 2.摆一摆。

13÷4=3(组)……1(根)3.用竖式计算。

13表示有13根小棒; 4表示每4根一组; 3表示可以分3组; 12表示分掉的12根; 1表示剩下的1根。

横式读作:13除以4商3余1。

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正好分完,没有剩余。板书:16÷4=4

师:我们刚刚学习了用竖式解决问题,下面大家讨论下如何列竖式?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

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汇报。例:16÷4=4 先写“”表示除号,把要分的16根小棒,也就是被除数写在“”里面,再把每组4根,也就是除数写在“”的左边,写好后,按下面的步骤用竖式计算:

一商:16除以4,商是几,写在哪儿?根据乘法口诀求商,商是4,4写在16上面,与被除数16的个位对齐。

二乘:商与除数相乘的积是分走的小棒个数,4×4=16,把16写在被除数16的下面,相同数位对齐。

三减:每组分4根,分4组正好分完16根,从总数16里减去分走的16,16-16=0,正好分完,画上横线,对齐个位写0。

看竖式,说一说,每一部分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试商。

(1)课件出示: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2)小组讨论:55÷8商几余几?怎样想?(3)全班交流。

用竖式计算:55÷8=6(个)……7(个)

应该商几?怎么想?(8和几相乘不等于55,8×()最接近55,8×7=56,56比55大,商7显然是大了,改商6。)

答:每盘放6个,还剩7个。【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62、63页“做一做”。(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交流。(3)教师评讲。

2.完成教材第63页下面“做一做”。(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交流。(3)教师评讲。答案:: 1.(1)3 2 11÷3=3(组)……2(根)(2)4 0 12÷3=4(组)……0(根)

2.(1)26÷4=6……2 59÷7=8……3

【课堂小结】

(2)39÷7=5(根)……4(米)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按以下四步进行:

一商: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商就是几。二乘:商和除数相乘。

三减:要分的总数(也就是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四比:余数和除数比,余数要比除数小。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和列除法的竖式还有试商。【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3课时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3)

1.在列竖式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漏写符号,有的同学把商的位置写错了。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除了要提醒学生注意外,还要督促他们学会检查。

篇5:第六单元 中国功夫 二、三课时(新人教四下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维吾尔族歌曲《青春舞曲》及其相关知识。了解新疆民 的风格特点与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聆听—学唱—讨论—表演

3、知识与技能:在视唱乐谱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视唱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及歌曲的情绪处理。教学难点:新疆民族音乐典型节奏的掌握。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

教材分析:《青春舞曲》是王洛宾根据维吾尔族民歌整理创编的歌曲。它是一首 F小调、4/4拍、单乐段的歌曲,短小精练,一气呵成。旋律活泼流畅,节奏具有舞蹈性。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现实生活告诉年轻人: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歌曲共分九句,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西部歌王”王洛宾(1913—1996)

教学过程:

一、了解民俗,提高学习兴趣

这首歌曲情绪热烈、欢畅,速度较快,节奏具有鲜明的舞蹈性,这种风格的歌 曲是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歌,叫《青春舞曲》,表现了新疆维吾尔族人热情奔放的 性格。

三、学习新歌

(一)模唱旋律,解决难点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青春舞曲》,旋律十分欢快、活泼,请同学们随着音乐,用“啦”哼唱旋律,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

难点练习:X.XXX

X.X

X.XXX

再次“哼唱”旋律。(这是一首4/4拍子的歌曲,唱的时候第一拍要强一 把欢快的情绪表现出来)【聆听、模唱旋律】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分小组用口风琴自学。(自学会演唱和吹奏)

2、检查各小组自学情况。(学生相互评价)

3、难点练习:别的那哟哟?别的那哟哟?(“别”字语气稍微加重,要唱得连贯,老师范唱)

4、分析歌词: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象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来。)作者用轻松、俏皮的语言告诫我们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努力学习。

5、齐唱(速度快些,唱出积极、乐观、欢快的情绪)。

6、齐奏(老师示范难点部分的旋律)。

课后记:本节课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验到音乐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青春舞曲》一课的教学中,主要是体验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反思这节音乐课,我感受颇深,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听.唱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由此对音乐艺术产生兴趣和向往。通过对歌曲《青春舞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新疆民歌的情绪及风格特点,同时感受与想象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告戒人们,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因为青春一去不复返。通过一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为了更好的贯穿课改的理念,在这堂课上,我加强了学生的活动,这中间,包括有学生的视唱,朗诵以及学生的节奏配合,还要求学生在思维上的活动,强调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康发展。

音乐教材非常在重视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加强了与语文,地理等横向学科之间的交流。通过学生自己对音乐的亲自参与,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篇6:第六单元 中国功夫 二、三课时(新人教四下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二、教学重点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四、教具准备

仪器:小锥形瓶、试管(大小各1个)、铁架台、酒精灯、网罩、带导管的塞子; 药品:红墨水、烘烤过的木炭(活性炭)、木炭粉、CuO粉末、澄清石灰水。

五、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在了解了单质碳物理性质后,本节课重点了解碳的化学性质。2.学习碳的化学性质

[投影]资料: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设问]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设问]若升高温度,又如何呢? [回顾提问]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板演]C+O2CO2 [介绍]当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总结板书]2.高温下,碳能跟多种物质反应。(1)跟氧气反应:C+O22C+O

2CO2(充分燃烧)2CO(不充分燃烧)[引导]碳在高温时还有重要的性质。

[活动与探究]把经过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如图),用酒精灯(可加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交流]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粉末中有红色物质。分析得产物为二氧化碳、铜。[设问]上述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条件都已确定,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板演] 2CuO+C 2Cu+CO2↑ [分析]从分子组成上看CuO转变为Cu,发生了什么变化?是谁导致了这种变化? [讨论回答]CuO转变为Cu失去了氧,是碳夺走了CuO中的氧。[讲解并板书]3.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还原性:能夺走含氧化合物里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练习]焦炭在工业上可用来炼铁: 2Fe2O3+3C

4Fe+3CO2↑

请问:

这个反应是否是还原反应?若属于还原反应,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 [回答]此反应是还原反应,其中碳具有还原性。[介绍]工业上常利用碳的还原性,制取多种金属。[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分析总结了碳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了还原反应及还原性的概念。七、布置作业习题6、7、5,板书设计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二、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高温下,碳能跟多种物质反应。(1)跟氧气反应:C+O2

CO2(充分燃烧)2C+O2

2Cu+CO2↑

上一篇:《勇气》读书笔记下一篇:找工作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