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考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形势分析

2024-08-07

关于艺考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形势分析(共8篇)

篇1:关于艺考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形势分析

艺术类毕业生在供求上存在结构性不平衡问题,与市场需求贴近的应用型专业就业形势较好,高素质的艺术人才也非常紧俏。

1、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艺术梦想与追求,艺考能为我们提供一条走向艺术前进的通道,一个追逐和实现艺术梦想的机会;

2、艺考是考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平台,艺考生就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即使不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本身的艺术素养也能很好的在职场中应用;

3、艺考是考生高考升学的捷径,艺术类专业往往文化课成绩要求低,艺术类的分数线是二本录取线的65%,一般在300分左右,个别专业加大文化要求,各个学校在此基础上再制定自己学校的分数线,基点也是以报考该校的人数由高分向低分录取;

4、艺术类属于提前录取批次,不影响正常的高考录取,参加了艺考就相当于可以在高考前拥有比别人多一次的机会,非常宝贵!

播音与主持艺术

前景分析:随着传媒和大众娱乐的不断发展,各地各级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激化,有能力、有个性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成为了电视台、电台争夺的焦点。该专业文理兼收,毕业生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

中传的毕业生一直是中央和各省、市广播电台、电视台选拔播音主持人的首选目标,并且一直是供不应求,远远满足不了需要。目前,全国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很快。全国省或直辖市级广播电台有四十多家,各省台又分信息、文艺、娱乐、旅游、交通、经济、都市等几家甚至十几家系列台。电视台频道分化细致,数量明显增加,尽管竞争激烈,但无疑给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除去省级台,全国还有近千座省辖市和市级广播电台、市级广电媒体。它们机制灵活,求才若渴,人才普遍面临断层,名校毕业生难以聘到,骨干主持人常有跳槽。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很快会被提拔到中层,可以一展才华。各地广告收入逐年递增,传媒从业人员的收入提高较快,地方台的优势很明显。数字电视的发展,多元化电视媒体的选择,为更多有志于从事媒体行业的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广播电视编导

前景分析:编导、导演是各类电影电视节目的总指挥,该专业重点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一台节目的好坏,编导的能力在其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编导、导演是整个节目的核心。因此编导也具有核心的地位,有才华的编导一定会成为各个电视台争抢的焦点。这是一个充满创造性和挑战性的职业,虽然道路布满荆棘,但闪烁光环的前景仍然吸引了不少人投入其中。

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电视新闻节目、记录片、电视专题节目编导、编辑、采访和制作、电视频道和栏目策划以及节目主持方面的工作。

表演

前景分析:艺术表演可以说是当今青少年最为向往的职业之一,一朝成名,天下皆知,起点较高,收入丰厚。

表演专业主要为电视剧制作单位、电影制片厂、电视台培养从事电影、电视剧表演、文艺节目主持工作的专门人才。

导演

前景分析:一提到导演,很多人就自然想到世界名导演希区柯克、斯科西斯、斯皮尔伯格、黑泽明、张艺谋等,觉得导演这个职业很风光,令人神往。如今,人们在欣赏电影时不仅仅将目光放在几个男女主角的身上,他们还关注着导演创作中的思维和艺术。导演固然是个前途无量的专业,但这个行业里竞争激烈,要当上名导演更如同过独木桥一般了。

导演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称谓,根据艺术行当的不同,导演可以分为戏剧导演、戏曲导演、电影导演、电视剧导演、记录片导演、文艺晚会导演等。导演专业的培养方向是以电影、电视剧导演为主,兼顾记录片导演。毕业生毕业后即使不能立即成为电影、电视剧导演,也能很快适应电视制作机构的要求,成为合格的文艺节目和专栏节目的编导。另外考研和出国深造也是一个趋势。

[关于艺考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形势分析]

篇2:关于艺考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形势分析

考研热门专业一样,英语专业研究生招生的研究方向设置非常细,不同学校的方向设置类别不一,名称也各异。

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有语言方向、文学方向、教学法方向、翻译学方向、口译学方向、英语国家文化方向、跨文化交际方向7个方向。而同样是外语类专业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该专业设置的研究方向明显不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该专业设置的8个研究方向更与前两所学校无一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备考英语专业的同学对“如何选择研究方向”这样的问题一头雾水,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跨考网的老师为大家就英语专业的研究方向做一个归纳和总结。就英语专业考研而言,外国语言文学下设置的二级学科很多,包括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11个学科。其中,涉及英语专业的二级学科主要有3个: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一般院校的英语专业多设置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专业,所以,英语专业考研的专业设置其实比较简单,一般就是两大专业。不过,这两个专业被不同学校细化研究方向以后,就变得复杂了。如前面说到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有7个方向,这7个方向进一步细分,小的研究方向达37个之多。

英语专业的研究方向虽名目众多,却也并非杂乱无章,其设置仍是遵循一定规律的。粗略分析,这些研究方向可分为传统研究方向和新兴研究方向两大类。

传统研究方向

传统研究方向,顾名思义,指的是设置多年的老牌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一般学校都有开设。

1.文学方向

开设学校:全国绝大部分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据2007年的招生统计,仅有17所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没有开设文学方向。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英美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问题,目的在于提高文学素养、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就业方向:此方向开设学校多,招生人数较多,就业范围非常广泛,一般为教师、研究人员。

所学课程:西方文论、美国经典文学、美国现当代文学、英国经典文学、文学批评、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17~19世纪英国文学研究、希腊戏剧研究、英国长篇小说选读、美国长篇小说选读、英国诗歌选读、美国诗歌选读、英美散文鉴赏、王尔德戏剧欣赏、英国短篇小说欣赏、美国短篇小说鉴赏、英美戏剧鉴赏、中国文学史、中国古典文学选读等。

2.语言学

开设学校:全国绝大部分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据2007年的招生统计,仅有9所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没有开设语言学方向。

研究内容:语言学是我国高校近年来普遍设置的一个综合性的语言研究学科。主要学习语言学理论及语言在各种学科中的应用,不同学校侧重点有所不同。

通过大量阅读有关文献、论文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使学生对于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了解现代语言学的最新动向和最新发展。语言学特别强调和重视研究生的广泛阅读,包括专业的外语期刊和近几年的语言学相关论文。

就业方向:该专业理论性较强,主要面向大中专教师及研究人员。

所学课程:语言学概论、语用学与话语分析、应用语言学、现代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英语语体学与文体学、语篇分析等。

3.英美文化研究

开设学校: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

研究内容:研究英国、美国的传统及现代文化,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美学、艺术、宗教、社会学等领域。不同学校的名称和研究重点有所不同,如有的学校该方向名称为英语国家文化研究,其研究范围就不仅限于英美两个国家了。

就业方向:多进入外事外贸部门、各大新闻媒体等。

所学课程:美国学导论、美国社会文化史、英国社会文化史、西方文化理论批评、西方宗教文化、东西方文化导论、英美文化概论、欧洲文化要义、美国历史与文化、英国社会与文化、西方宗教专题研究。

4.翻译研究、翻译学

开设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中西翻译理论,翻译史,口、笔译技巧,对名家名著的翻译作品进行赏析,并从中、外文化的不同角度进行对比研究。

该课程是英语语言学与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干课程之一,由翻译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翻译理论主要包括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旨意、风格的分析与理解,翻译的功能,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为主的各种翻译方法,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翻译的标准等。翻译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系统的翻译理论学习,对国内外影响较大的翻译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有系统的了解,为今后的翻译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翻译实践课的主要内容是进行与翻译理论同步的翻译实践,使学生通过翻译实践了解和熟悉各种翻译技巧,增强中英语言和文化差异对翻译影响的认识,进而提高实际翻译能力。

就业方向:多在外事外贸部门、大型企业,大多从事翻译工作。

所学课程:口译基础、笔译基础、交替口译、接续口译、同声传译、文体翻译、文学翻译、应用文翻译、文献翻译研究与实践、西方翻译理论概要、翻译理论与技巧、口译理论与技巧、语言与翻译等。

5.英语教学方向

开设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院校。

研究内容:主要进行外语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向学生介绍英美国家不同的教学理论流派:语法-翻译教学法、听说教学法、直接教学法、沉默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意念教学法、功能教学法、平衡教学法、认知教学法,每种方法的介绍包括其主要理论依据、主要内容以及评述。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结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另一方面在教学研究中加以应用,为提高科研水平服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就业方向: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所学课程:英语教学法、英语测试、教材分析等。

新兴特色方向

新兴特色方向是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研究特色与专业强项开设的,如南京大学的双语词典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国际商务英语等。

1.双语词典研究

开设学校: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

研究内容:研究词典学本身的理论,语言学及相关学科的先进成果在词典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用语言学、认知科学、统计学、翻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建立新的词典编纂方法和释义模式。

就业方向:词典研究中心、辞书出版社。

所学课程:词典学概论、语义学与词典释义、翻译与双语词典、词典编纂方法论、计算语言学与计算词典学、词典学经典文献导读、语言学研究方法论、英美词典概况等。

2.国际新闻

开设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等。

研究内容:培养适应全球传播竞争的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人才,要求学生在毕业时精通英语,熟练掌握国际新闻传播理论与业务。

就业方向:国内外各大新闻媒体。

所学课程:高级英语新闻采访、高级英语新闻写作、高级英语报刊编辑、高级英语新闻编译、英语播音与主持、英语网络传播、英语纪录片制作、英语经典新闻作品分析、传播学理论、国际新闻研究等。

3.同声传译

开设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等。

研究内容:这是实践性很强的研究方向,主要学习英汉、汉英的同声翻译。

就业方向:主要就职于政府涉外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等。

所学课程:英汉笔译、汉英笔译、视译、英汉交替传译、汉英交替传译、英汉同声传译、汉英同声传译、翻译理论等。

4.跨文化交际

开设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研究内容:以人类学、社会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托,比较中外文化不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研究中外经济合作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培养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系统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主要就职于政府涉外部门、大型外企和高校等。

所学课程:英语口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译、英语笔译、英、美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专题、跨文化商务交际、跨文化语言交际研究等。

5.国际商务英语

开设学校:对外经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

研究内容:培养具有较强商务英语交际能力,系统掌握国际商务知识,毕业后能够从事高层次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和具体业务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就业面很广,既有在外经贸、国际商务中从事翻译工作的,也有从事各种外经贸和国际商务的实际业务工作的。

所学课程:高级英语口译、高级英语笔译、商务谈判(英)、高级英语、国际贸易理论、管理学、国际金融学、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英)、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投资等。

考试科目(一般包括):

①101政治(100)

②212日语或213俄语或214法语或215德语或216西班牙语(具体见招生单位当年招生专业目录)(100)

③335基础英语(含词汇、语法、阅读、翻译与写作)(150)

④449专业英语(含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等)(150)

参考书目(一般包括):

《高级英语》1-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张汉熙

《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戴炜栋著

《英国文学作品选读》(21世纪专业系列教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王松年等总主编赵文薇主编

《美国文学作品选读》(21世纪专业系列教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王松年等总主编赵文薇主编

《高级英语写作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周国强等著

《英美概况》(最新修订版),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来安方编著

比如考文学方向的,一定要考《英国文学史及其作品选读》(一般用刘炳善或者吴伟仁的教材比较多,全英语答卷哦)。

语言学方向一般考《英语语言学》(一般用胡壮麟和戴伟栋的书,也是全英语答卷)。翻译方向:张培基的《英汉翻译教程》经典教材了,还有《汉英翻译教程》,书目是参考,一般不会出课本原题,汉译英考的是运用课本介绍的翻译方法来翻译词语、句子,文章,什么现代文,文言文,名家作品等等,英译汉一般是原版报刊杂志文章,英语名著节选…… 还有考英美社会与文化,就是俗称的《英美概况》,外研社朱永涛的几套教材,或者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张奎武的英美概况2册教材,河南大学来安方的教材……这个考的基本全是课本里面知识的死记硬背,一般书店找不到这类书,找他们的辅导书更是难上加难。

《实用翻译教程》(修订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冯庆华著

关于英语语言文学:会学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语,写作,听力等基本课程,另外专业方向还要学习翻译,口译,英国和美国文学史,英美文学欣赏,英美文化历史,语言学,语体学等

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

学年:

4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备注:

英语(师范类)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英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能够较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进行英语及汉语语言文字处理,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习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英语教

学的基本能力和英语教育研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 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熟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毕业生能力: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

6.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篇3:关于艺考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形势分析

近年来, 旅游管理专业的高学历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状况日益受到旅游各界的关注:一方面, 科班出身的旅游专业等高学历毕业生并未受到旅游企业的青睐;另一方面, 旅游管理专业的高学历毕业生纷纷舍旅游业而去。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现在一些高职院校的旅游毕业生亦出现此类状况, 这其中既有社会就业大环境的因素, 也有旅游院校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原因。

1.1 我国高校扩招与经济体制改革并行,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自1999年以来, 由于“连续扩大招生规模”,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由“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教育”阶段。2003年的招生人数已经比1990年增加了6倍。

而社会对毕业生人才的需求却没有相应的快速增长, 到目前就业形势已相当严峻, 并且有日趋严重的趋势。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与此同时, 我国仍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 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企业改制和政府机构精简, 不仅使大学生就业难, 全社会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表中数据根据国家教育部网站数据统计。

1.2 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就业

由于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从业人才缺口大, 只要毕业生愿意, 工作都是有的。但近年来的招生情况并不是很理想, 即使是学习了旅游专业的学生, 毕业后仍有相当部分转行, 这和人们的传统观念有关系。在中国传统观念里认为, 服务是侍候人的工作, 从事服务工作的职业是低人一等的。这种旧意识、旧观念至今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 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很大。同时, “旅游是碗青春饭, 过了三十就完蛋”, 社会上的这种观点也影响了大学生选择旅游行业就业。

据统计, 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旅游行业两年后, 继续干旅游的大专生只有80%, 本科只有50%, 研究生就更少了。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观念。本科生、大专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 不甘心从基层做起, 服务意识不是很强, 从而导致旅游人才的流失。这比中国目前旅游业、饭店业等行业不太规范等原因具有更大影响力。

1.3 专业就业面不广

旅游管理专业目前从旅游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来看, 较多是限于酒店和旅行社两个部门。而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 旅游竞争的加剧, 紧缺人才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一是旅游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常规人才, 如高层管理者、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市场营销、旅游娱乐管理、旅游规划、旅游景区管理、旅游物业管理等人才;二是随着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一些新的专业人才, 如从事旅游电子商务、分时度假旅游网络管理、会展旅游、旅游资本运营等人才;三是在未来社会竞争中需要的创造型、复合型人才。

1.4 旅游专业学生实习就业过程中处境尴尬

由于全社会就业难这一大的社会环境, 加上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导致他们在实习和就业过程中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不合理, 过多注重理论教学。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直接照搬了普通本科高校的模式。教师授课没有突出职业特色, 很大程度上倾向于理论教学,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圈在了课堂上。这些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对自身的定位, 高职的学生向大学本科生看齐, 高姿态, 轻实践, 而失去了高职教育的实质。

而且有一些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设置上没有紧密结合市场需求, 开设的课程中很多都脱离实际情况, 使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只是片面地学习了部分的专业知识, 掌握了少量的操作技能, 到了工作岗位上, 这些知识与能力远远达不到企业现实需要。

(2) 以未来管理者自居。

旅游高职大专生在学习过程中, 重理论轻实践, 以未来的管理者自居。造成这一现象既有学校方面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

在众多旅游院校中, 对旅游大专生的培养目标是“旅游行业的高级管理人才”。这一目标本身并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对学生在大学不加以正确、及时、必要的引导和提醒, 会让高职旅游专业学生产生以“管理者”自居的心态。在学习上重理论轻实践, 只注重理论学习, 忽视动手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想当然的认为, 一线服务工作是高中生、中专生的事;大专生作为管理人员, 一线服务工作自然与自己不相干。在实习和毕业求职时对工作岗位的期望值过高, “非管理岗位不去”。造成实习和求职过程中单位难以落实的局面。殊不知, 管理者是“从基层开始, 经过一步一个脚印的摸爬滚打, 经验慢慢积累而成”, 是“做”出来的, 而仅仅不是从书本上“读”出来的。

(3) 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差, 导致工作姿态只“高”不“职”。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在实习、工作过程中, 暴露出动手实际操作能力差的问题。以宾馆为例, 学生毕业后, 在饭店工作一般都要从服务员做起。服务员的工作绝大多数属于技能技巧型的。高等院校普遍地对技能技巧的培训不够充分,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生不如职高生, 职高生不如中专生”。如果毕业到岗后, 头三脚踢不出去, 对其本人的情绪和未来发展都会造成重大的影响。由于技能技巧培训不足, 毕业生很难在服务员中树立威信, 也就很难成为一个名合格的管理人员。

2 职业规划的涵义与功能

2.1 职业规划的涵义

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论述到:“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规。”这可以看成是职业规划的古装版。

著名管理专家诺斯威尔对职业生涯规划 (career planning) 的内涵是这样界定的: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目前的制约因素, 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的方向、时间和方案。因此, 它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有目的地对自己的兴趣、技能、知识、动机等自身特征和所处的环境状况进行认识分析, 从而为选择最合适的职业和职业发展通道而进行的规划和设想。其内容包括:确立事业目标、选择何职业、在什么地方和领域从事何种职业、担任何种职务、取得什么成绩等等。就大学生来说, 职业生涯设计是一种对学生以职业要求为目标的目标管理, 通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其预期的目标, 使之自觉地按预期目标的要求开发潜能, 提高综合素质。职业生涯规划不只是协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一份工作, 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地规划未来职业发展历程, 考虑个人的价值、智能、兴趣以及助力和阻力, 进一步详细估量内外环境的优势和限制, 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2.2 旅游职业规划的功能

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无论对学校还是对学生都有重大的意义。职业规划教育不仅有助于高等院校树立自己的品牌, 提高自身知名度和竞争力。同时也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导航仪。对旅游院校的学生来说职业规划对其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知己知彼”。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来说, 开展职业规划教育, 首先可以使其明了目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竞争。从而对目前所面临的就业状况有进一步的认识, 并对行业所需人才在知识结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经验等方面的要求有更深层次的体会。通过与他人的比较, 对自身的优势、劣势, 长处与不足有一客观公正的评价。发挥自身的优势, 弥补不足, 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行业需求量身定制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使大学生活成为个人事业成功的助跑期。

“端正心态”。职业规划教育可以使学生逐渐认识、领会到管理的真正内涵。使其明白, 没有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 则很难在员工中树立威信, 管理工作就很难成功展开。从而使其自愿放弃“非管理岗位不就”的念头, 从基层一线踏踏实实做起。有效降低对未来工作的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

由于职业规划能够使学生知己知彼、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自己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更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打造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旅游院校中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正当其时。但由于职业规划传入国内的时间较短, 长期以来人们受“精英教育”时期“进了大学门就是国家人”等思想的影响, 大家对职业规划的功能和作用还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其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目前国内关于职业规划方面的研究还不多, 而有关旅游职业规划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中国期刊网上未曾发现) 。这就要求我们要大胆借鉴和创新。

3 强化旅游职业规划教育的措施

3.1 学校要转变思想

学校要转变思想, 从追求高初次就业率转变到培养高就业能力上来。把对就业机会的理解由时间范畴转移到能力范畴上来。对旅游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开展全程化职业教育, 通过提高就业竞争力来保证就业率。

3.2 强化就业指导教师师资建设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2002年全国各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多在1∶700以上, 2003年达到1∶1000-1∶1500, 有些万人以上的大学专职人员不足2人;而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就业工作专职人员一般在1∶200左右。”我国仅有的就业指导人员也多为半路出家者, 真正具有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学、职业指导理论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少之又少。就业指导工作多由做学生思想德育工作的学工处负责, 其对旅游行业所知甚少。不了解旅游行业的现状, 职业指导与规划工作无的放矢, 不能给学生以有效指导, 使旅游就业指导工作从旅游教学中剥离出来。而就业指导专业人员配备不足, 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都疲于应付, 根本谈不上对全校学生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因此, 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任务紧急。旅游院校应着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成员结构, 扩大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使之与在校生人数相匹配 (1∶500) 。许多高校已经从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中摸索出一些经验为推动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 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从新生入学时开始

纵观国内外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论述, 可以发现目前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将学业规划设计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统一起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应该从新生入校的第一天开始, 进行全程化职业指导, 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1) 职业规划教育环节。

大一阶段 (试探期) , 邀请旅游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总裁经理前来学校为学生做专题报告;带领学生参观实习基地, 在暑假可以组织学生前往专业实习、见习基地或旅游景点 (区) 参观考察;使学生初步了解旅游行业和工作的基本条件;鼓励学生多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 (尤其是毕业生) , 询问就业情况;同时院校也应针对旅游行业的性质, 举办旅游管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方面的讲座。大二 (大三) 阶段 (定向期) ,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课, 介绍职业与性格相匹配、职业锚等方面的理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科研创新活动 (如, 学校的大学生创新立项等) ;指导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专业实习, 撰写实习报告, 使学生在实习中不断学习、总结、探索, 完善其知识结构;举办旅游活动月 (周) , 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进行模拟导游竞赛, 导游词创作评比, 酒店专业技能操作大赛, 旅游问题研究创作评比等活动;指导学生选修或辅修课程, 指导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收集与就业相关的信息。在撰写旅游学术论文时,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实习的经验, 大胆提出个人见解, 锻炼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参加和旅游有关的暑期工作, 与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谈话, 了解往年的求职就业情况。毕业阶段 (分化期) , 督促学生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 举办就业政策、就业程序的讲座及模拟面试等, 帮助学生完善求职材料;通过招聘会、就业市场检验其各方面能力与水平的状况。旅游院校可向省内外有关单位发出邀请, 在学校为学生举办专场招聘会。

(2) 实践贯穿职业规划的全程。

高职教学面向就业, 理论够用, 加强实践。实践应该贯穿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青岛黄海职业学院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全国职业院校的前列, 在全国率先尝试了“校企结合”, “半工半读”教学模式, 一边理论学习, 一边动手操作。学院斥巨资, 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实训基地, 安排学生实践学习, 把实践教育贯穿到整个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里, 尽早让学生开始认识自己、设计自己, 提高自己。

3.4 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

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 建构网络职业规划平台或职业规划指导信箱, 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同时也可充分发挥学校网络技术的优势, 打造旅游人才市场及时向教师学生发布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

总之, 开展旅游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教育, 增强了旅游专业学生的主体意识, 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学生事业成功的导航仪, 同时也有助于旅游高职院校树立自己的品牌, 提高自身竞争力, 夯实学科地位等。

参考文献

[1]陈石清, 熊道陵.浅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 (4) :57-58.

[2]姜军保.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

[3]邵海燕, 胡芳.大学生就业机会:内涵的回归与就业准备[J].中国青年研究, 2005, (2) :63-68.

[4]杨春.择业观教育与大学生职业价值的实现[J].思想教育研究, 2005, (7) :27-29.

篇4:关于艺考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形势分析

关键词:独立学院 毕业生 就业分析

为全面有效掌握毕业生实习与就业情况,华工广州学院作为华南理工大学的唯一独立院校,在2014年3月对全校应届毕业生3900人,进行了全面的调研。

1 就业情况调研及分析

本次调研为问卷发放形式,截止到3月31日共收到有效问卷3445份,有效率达88%。其中管理专业毕业生660人,收到有效问卷558份,有效率达85%。

1.1 目前就业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有5%的学生一直没有找到接收单位;而4%的学生,还未开始找任何工作,这一点应引起重视,离毕业只有3个月,反映出部分学生缺乏就业紧迫感。

1.2 落实就业单位的性质

从落实的就业单位来看,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占比为16.3%,民企占53%,自主创业占3.4%。从调研和座谈得知,尽管大多数毕业生工作意向单位偏向于国企,但他们能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定位,理性地选择机会较多的民营企业。毕业生表示,民企灵活性强、发展潜力大,可从基层岗位锻炼提升,而非像国企、事业单位,从一而终,会磨灭大学生的激情与创造力。

1.3 目前签约薪酬水平(见下表) 从表中得知毕业生实习或试用期薪酬普遍为2000多元,这样的薪酬水平也体现了珠江三角洲的市场标准。通过座谈也了解到,毕业生对于实习期的期望薪资还比较理性,但部分专业的毕业生对于转正后的薪酬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

1.4 目前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方面,25%的学生认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符合或超过自己的预期;39%的学生认为一般,14%的学生认为不满意。由此可看出学生从学校走入社会,对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大部分只是出于实习意愿,并不打算长期稳定地在该单位发展。

1.5 目前参加面试情况

调查显示,59%的毕业生参加过1-5家单位的面试,27%的毕业生参加过6-10家的面试,但仍有5%的毕业生一次面试都没有参加,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有一小部分缺乏就业紧迫感。

2 主要问题及对策

篇5:数学专业就业情况及申请形势分析

数学各大分支情况

代数和数论方向大致分支为:算术几何(整合了数论与代数几何)方向、表示论方向、传统的代数和数论方向。

几何方向为:低维度拓朴与曲率流,镜面对称、辛几何与仿射结构,非紧致及带边界流形,代数几何。

分析方向,约略可分为四大类:古典分析、泛函分析、调和分析、及非线性分析与凸分析。其中古典分析包含:不等式理论、可和性理论、逼近论、特殊函数论、和复变量函数论等。泛函分析比较活跃的方向有:矩阵分析、算子理论、演化方程、及算子和函数代数等。调和分析,侧重欧式空间的傅立叶变换和小波变换。

微分方程(包括常微分和偏微分)则有许多重要活跃的领域及主题:1.几何分析 2.抛物型及反应扩散方程 3.椭圆偏微分方程 4.Ginzburg-Landau方程 5.非线性薛丁格方程 6.守恒律方程 7.Navier-Stokes方程 8.动力学及波兹曼方程 9.常微分方程 10.动态系统 11.微分方程的反问题等

离散数学研究方向涵盖:1.图着色相关问题,含点着色、边着色、圆着色、均匀着色、T着色、距离二标号等问题。2.图分解3.代数图论4.组合计数问题5.有限体及其应用。

概率方向涵盖:1.马可夫过程、扩散过程的相关研究及应用2.概率论在金融领域的相关研究3.无限维空间的随机分析及应用4.数学物理5.其他

科学计算,大致可分为矩阵计算的理论及其应用,和偏微分方程数值理论及方法。主要是将科学或工程上的问题,经由物理定律或假设,导出适当的数学模型,并透过数学分析及数值计算来解决问题或作为实验之前的预估工作。狭义的计算科学是对某些特定的数学方程式,设计或应用有效的数值方法来解决问题。

------------------------

留留学好友已满:欢迎加公共主页:http://page.renren.com/698000098

--------------

数学与应用的联系

很多学数学的希望自己不要一直做基础研究,更多地区做一些应用,加强理论和现实中的联系。下来我谈一些各分支与应用之间的一些情况。

做代数和数论方向,可以侧重于偏计算机编码和密码方面。不少大公司特别是IT方面,需要一批人做密码和计算机算法方面的研究。几何方向,如果侧重于低维拓扑,未来可以计算机图形方面。分析主要是调和分析和非线性分析方面,他们在应用方面有不少的需求。调和分析中的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分析,在声音的去噪方面、图像的存储等有广泛的应用。非线性分析与凸分析是最近三十年开始重视起来的。由于自然界、物理、工程、管理、及经济上的很多问题都是非线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数学家利用非线性泛函分析与极值分析为主要研究工具,发展出一套的非线性分析及凸性分析数学理论来解决上述诸多问题。

微分方程方面的应用可谓是最为突出,他是应用数学中最为主要的方向。微分方程一直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工程、及各种数学问题中。近年来,生物科学领域(如系统生物学、生理学)、经济及金融等领域,非常希望吸纳一批微分方程领域方面的专家,通过建模,去利用微分方程刻画和研究现实世界的问题。

离散数学的应用:计算机方面的算法、编码、密码、数据库、形式语言、VLSI设计,无不与离散数学息息相关。生物学里的分子生物学,在破解基因密码的过程里,长度极大的符号链,如何操作比对特定的样式,如何判定其中所包含的讯息、噪声或冗员,都成为极具挑战性的离散数学问题。经营管理方面,在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上的活动瞬息万变,如何谋求最大的利润,如何掌握最低的风险,数学规划在经营管理上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当变量是以整数的型态出现时,背后便少不了离散的数学架构。

概率方面,作为统计的基础,多地的是偏向于基础理论,没有独立地应用。概率也常常是很多应用领域重要基础工具之一。

而科学计算方面,特别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方面,已经在气象预报、空气动力学、量子力学、半导体组件之设计、光子晶体、冷原子现象、燃烧科学…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超级计算机及并行计算机,科学计算随着计算的更新而改变其计算方法,更是功不可没,并极大地推动了应用领域的研究进程。利用有限元素法等,模拟大气海洋、风洞实验等大尺度流场,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就业情况

由于数学主要还是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不少人主要就业还是到高校、中小学等从事研究和教育,担任数学家或者教师。《华尔街日报》曾经报到,依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和人口普查局的数据,和来自行业协会的研究,数学家排在最佳职业的头名,原因之一是他们的工作环境较好,没有有害气体和噪音干扰。读完Ph.D的,可以在回国,也可在美国本土高校做Faculty,完全能够达到美国中等收入,刚开始年薪一般不会低于5W$。一个朋友在Temple大学的数学系毕业,在中部的一个州做教师,第一年工资大概是年薪6W$。当然做中学的老师相对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的。而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更是特别重视美国中小学生的数学教育,到美国中小学做数学老师也许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最近几十年,由于数学家在应用领域的重要性逐渐显现,还有应用数学的兴起,给数学背景毕业的学生带来了更加宽广的职业发展。

工业领域,主要是大型的IT、能源、物流、影视等等大型公司的研发机构。IT领域做算法,能源领域做数值计算,模拟,物流领域做网络或优化,影视领域做图像动画建模等。高新科技对这一块需求也是非常大的,比如飞机的风洞,导弹、航空航天器的空气动力方面,需要学数学的人做流体等方面的模拟和计算等等。人类对规律的探索必将日益精细,这也为数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将数学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实际。

金融工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就业方向。近几十年金融工程方面的理论发展,数学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以概率论为基础,结合了统计、偏微分方程论、计算数学、数学优化理论。金融理论的研究在过去30年已经持续大量的发展,数学可应用于:风险资产(包含股票、债券、原物料商品等)价格模型的建立及统计分析、衍生性商品价格理论的建立及计算、最佳投资组合理论的研究。很多投行都很喜欢数学出身的人。

数学申请情况

近几十年来,美国高校在数学研究生方面,对中国学生的录取比率,基本上呈一个上升趋势。数学方面PhD的录取,基本上都会保持给申请者足够的资金支持,并且是保持一个稳定的资金支持,而其他专业有时并不保证。这也是很多学生考虑申请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今年申请的情况,可能是最近十多年都不曾遇到的。很多数学系由于学校的经费紧张,也缩小了招生规模。最为严重的,例如:今年Alberta的数学系从原来的招生40多人,骤减到20多人。今年数学的申请,拿奖学金的录取虽然比去年明显减少,但是相对其他专业而言还是非常不错的。

申请方面,中国大陆学生的竞争对手,主要有港台新三地还有东欧方面申请者。竞争优势不是特别明显,文书特别是推荐信更是造成了很多被动。如今大多数中国学生推荐信都是自己写的,很多学生在信中把自己夸得过分,弄得国外的招生委员会在招收中国学生时遇到了很大的麻烦——明明知道中国有很多好的学生,但是却不知道怎样找到这些优秀的人才。

篇6:艺考各专业就业前景

在影视艺术专业中,编导是近几年招考人数最多、就业形式最好的专业之一。各高校在选拔此类人才时,重点考察的是综合能力可塑性。进入高校后,编导类学生在语言表达、交际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事务分析分辨能力、民俗风情把握能力、心理学等各方面都会有大幅提高。因此在时下就业形式严峻的情况下,编导类毕业生就业依然占据上风,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编导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9.30%。

另外,编导、导演是各类电影电视节目的总指挥,该专业重点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一台精彩的节目,好的编导必不可缺,编导、导演是整个节目的核心。有才华的编导已经成为各个电视台的争抢对象。

全国有30多家省级电视台,有500多个省级频道。有2000多家城市电视台,有一万多个城市频道,每天要播出12个小时以上的电视节目,另外除了常规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外,国家广电行业的相关政策也催生了大量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广告公司、传播公司、音像公司等影视节目制作单位,异军突起的大众传媒业共需要专业从业人员1000万人才能保证正常的电视节目制作。从影视传媒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数总共不到10万人。所以传媒影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巨大。编导类人才集中就业分布于北京、上海、辽宁、广东、重庆、浙江等大中城市。据中国统计局、中国教育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调查发现,编导类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以下单位:事业单位:38.89%;录取研究生:24.07%;非国有企业:15.74%;高等学校:8.33%;高中教育:3.94%;国有企业:2.78%;出国:1.85%;科研设计单位:

1.85%;机关:1.85%

【播音】播音与主持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全国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很快。全国省或直辖市级广播电台有四十多家,各省台又分信息、文艺、娱乐、旅游、交通、经济、都市等几家甚至十几家系列台。电视台频道分化细致,数量明显增加,尽管竞争激烈,但无疑给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除去省级台,全国还有近千座省辖市和市级广播电台、市级广电媒体。它们机制灵活,求才若渴,人才普遍面临断层,名校毕业生难以聘到,骨干主持人常有跳槽。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很快会被提拔到中层,可以一展才华。各地广告收入逐年递增,传媒从业人员的收入提高较快,地方台的优势很明显。

数字电视的发展,多元化电视媒体的选择,为更多有志于从事媒体行业的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此外,还有不可忽略的各级广播媒体。广播在特殊时间、利用特殊音响手段形成的特殊收听氛围,对听众有着别样的吸引力。随着各台直播时间增加、系列台增建,广播行业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特别是流动收听人群的增多,广播和有线电视资源共享,并借助共线光缆推出数字广播,其清晰度、传播质量远胜于传统广播,发展前景广阔,广播电台主持人的收入正在不断提高。

【美术】影视动画就业前景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文化蓝皮书《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认为,近20年来,外国动画作品改变了中国受众的动画需求倾向,当外国动画明星形象和剧情编排风格深深地印刻在中国受众的记忆中时,其文化审美观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改变。最终成为他们观赏动画片的参照标准,这些标准又引领着他们对动画的消费选择。通过对孩子们审美观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要从动画主题的教育角度思考,对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来说,正好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后备力量。

发展具备自己国家特色的动画作品,并且为其在国际市场争得一席之地,只要在牵肘技术方面的进行突破。再结合文化手段,影视动画何愁无路。日本早已注意到这一点了,2006年4月28日,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文化外交的新构想”演讲中明确提出,日本应大力开展“动漫外交”,即通过推广日本的漫画书和动画片,来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民众。

影视动画推广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不再是商业的性质了,他变成一种教育的手段。国内市场推广,消费者能够从中得到精神启示,是国家精神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国际市场的推广,既是文化的交流。也是文化的外交。对国家外交建设也是一种独特的贡献。社会主义有特殊的魅力,魅力的散发。受益的不能仅限我们该制度国家国民本身,其他国家包括日本、美国等这些资本主义大国也有必要渲染,见识我们中国特色的影视动画。比如中国,国家已经逐步重视影视动画的发展,技术上予以政策上与财政上的大力支持;其次中国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作靠山;最后中国国体的优秀。我国对内容健康、艺术性强、创新度高、深受群众喜爱的原创动画产品予以大力的支持,市场教育化的路子将创造出中国风格、国际影响的影视动画。

中国文化部网站消息指出文化部出台的关于扶持动画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表明近年来国产动画产品的数量大幅增长,质量有所提高,一些优秀影视动画企业有望走出中国市场,十年时间可能跻身影视动画大国的行列。

专家预测理由:10年来,我国的影视动画市场一直是被美日韩所强占。每一次文化产品引进到中国,都会给国内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如去年上映的影视动画大片《2012》和《阿凡达》。在游戏领域,也一直是国外产品充斥其间。近年来,国内游戏靠走特色路线,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并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在近年来,国家制定动漫产业目标用5至10年时间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的发展计划。中宣部大力发展和扶持国内的动漫产业,出台政策性文件,从体制、政策、市场管理上促进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具有原创思维的动画人才经常成为猎头关注的对象。影视动画与游戏开发成为2011年最具发展前景的职业。

就业薪金:2000-5000人民币

就业方向:游戏公司、动画公司、电影制作公司、软件公司、广告公司、影视公司、电视台、教育机构、杂志社、出版社、房地产、网络媒体等。

【舞蹈】舞蹈专业就业前景

培养目标:舞蹈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民族舞蹈教育工作的高等专门人才。为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专业文艺团体、艺术职业学校等输送舞蹈教师;毕业生也可在艺术团体从事舞蹈表演、编导、编辑和研究工作。而民族舞蹈学科本科班的培养目标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全国各文艺团体培养和造就得、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是和新时代的新型的少数文艺人才。为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的可从事师资、编导、表演的复合型人才。

据文化部教科司的统计,当前包含舞蹈专业的高校共有五类,即专业艺术院校、师范类院校、综合类院校以及某些理工科或文科专业的院校。这些院校不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主要招生来源,同时也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而近五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毕业生的就业中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人才滞留方面。

从整个舞蹈学科对于理论或史论型人才的需求以及中国舞蹈理论的本体建设来看,舞蹈的理论建设与其它学科相比尚有待提高和完善,但在普通高校中却十分缺少专业舞蹈理论人才和推广型人才的,因此,舞蹈理论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理当不困难。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罗斌认为,当前舞蹈理论人才过分集中滞留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舞蹈学科的发展与实际中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产生矛盾以及舞蹈教育在观念上的误区。按照当下舞蹈学科的类别划分,主要包括创作、表演、教育和理论四个领域。在以往的舞蹈教育中也较为注重高、精、尖的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而缺少基层和普及型的建设。但现实需求中则以全能型或实用型为标准。而这种人才需求标准的原因在于舞蹈学科本身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换言之,当前舞蹈学科的发展方向是在培养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并不是全能型的实用人才,另外,过于关注高、精、尖的人才培养而忽视基层的普及型人才以及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使得当前的舞蹈理论专业学生在就业时产生学无所用现象。因此,舞蹈学科本身的建设和观念问题导致了目前人才过于集中的滞留现象。

如果按目前舞蹈理论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来看,未来可能会出现当前北京舞蹈学院本科生的就业趋势。即是说,人才流动量可能日益增加。原因在于舞蹈理论专业学生在职业选择上与表演、编导等术科学生有所不同,从事舞蹈理论要依附于某一单位,而不像编导或演员那样可以选择自由职业甚至无职业等较为自由的发展空间与走向。再者,舞蹈理论在普通高校的开展以及本身的不够成熟也显示出舞蹈理论人才的空缺与需求。

职业选择分析: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们毕业生的择业更趋于理性化,或者说其中掺杂了更多无奈的因素。我们不再坚守以前所谓的师哥师姐们流传下来的就业原则:“非北京单位不去,非高校教师不当,非国家级艺术团体不进”的择业要求,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期望值,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实现个人与单位之间的双赢。

目前考研也是毕业生重要的选择之一,正如前面调查问卷显示的结果,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可能其中舞蹈类专业所占的比例更小,其他专业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的比例会远远高于此。

近几年,由于竞争日益激烈,同时毕业生自身优势越来越好,用人单位对于舞蹈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的演员不仅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基础,比如身体的软度、开度,跳转翻等各种能力、技术,还需要演员具备应对编导各种要求的能力,思想要开阔,能够接受各种形式的表演,具有可塑造性。另外,演员认真的工作态度、品性的优良,与其他演员的融洽及团队精神在工作中也十分重要。对于想从事教育工作的毕业生来说,要求更高,在上述种种要求外,还需要加上教育理论知识的深厚功底及交流沟通能力等等方面。

【音乐】音乐类音乐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前景分析:今天,随着现代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进步,各种不同风格和体裁的音乐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当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学就是研究与音乐有关的一切事物的学科。要想在音乐造诣上得到升华,音乐学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上海音乐学院学生处张老师:音乐学主要是从事理论研究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厚实的基础。考研是这个专业的大趋势,同时与音乐有关的报社、杂志社也是他们的选择之一。由于这个专业的学生多数在钢琴和其他一些乐器上有良好的基础,他们也可以求得在这些方面的个性发展。

四川音乐学院学生处陈老师:音乐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是从事音乐理论的研究工作,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是进入科研单位、高校和中小学工作,也有部分继续深造。

武汉音乐学院学生处范处长:音乐学是三级学科,就业前景比较广。除了在高校任教、从事

篇7:关于艺考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形势分析

就业前景分析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 就业形势分析 分析介绍排名院校企业招聘

市场趋势分析(近三年)

所有专业1112个,工学类共 170个本科专业,“工学类”中就业排名 第33名 专业需求量最多的地区是 上海,占 24% 专业需求量最多的行业是 机械/设备/重工,占 26% 专业介绍

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材料热力学、金属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技术、金属材料学、材料成型加工工艺与设备、计算机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

查看专业介绍>

就业方向 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可从事岗位 就业指数↓

电焊工 310个职位

焊工 301个职位

机械工程师 157个职位

结构工程师 149个职位

氩弧焊工 112个职位

焊接工程师 98个职位

工艺工程师 94个职位

模具工程师 92个职位

材料工程师 90个职位

研发工程师 79个职位

机械设计工程师 77个职位

销售工程师 74个职位

?? 薪酬概况(按该专业相关职位薪酬统计)

¥5910 该数据为月平均工资,取自 448 份样本 截至 2017-07-29 查看分析报告 ?

应届毕业生 ¥7500

0-2年

¥5540

3-5年

¥6700

6-7年

¥16560

8-10年

¥5000

10年以上

¥6000

企业招聘要求分析

工资待遇统计

6000-7999 30%

4500-5999 26%

面议

22%

20000-29999 20%

工作经验要求

不限经验

33%

3-5年

30%

0-2年

21%

6-7年

9%

8-10年

4%

学历要求

本科

35%

大专

33%

不限学历

23%

中专

4%

硕士

3%

* 以上统计根据该专业的相关职位的招聘要求进行统计

就业地区分析

1、上海 827职位,24%

2、深圳 548职位,16%

3、北京 370职位,11%

4、广州 304职位,9%

5、东莞 302职位,9%

6、武汉 277职位,8%

7、苏州 236职位,7%

8、无锡 178职位,5%

9、天津 161职位,4%

10、杭州 148职位,4%

?? * 以上统计根据该专业的相关职位需求量进行统计

就业行业分析

1、机械/设备/重工 1754职位,26%

2、汽车及零配件 882职位,13%

3、其他行业 688职位,10%

4、新能源 634职位,9%

5、原材料和加工 601职位,9%

6、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506职位,7%

7、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479职位,7%

8、建筑/建材/工程 453职位,6%

9、贸易/进出口 348职位,5%

10、采掘业/冶炼 320职位,4%

?? * 以上统计根据该专业的相关职位需求量进行统计

相关专业就业排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94471个职位

2、自动化 227482个职位

3、软件工程 217565个职位

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97090个职位

5、信息工程 161877个职位

6、土木工程 135124个职位

7、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82231个职位

8、信息安全 73328个职位

9、网络工程 56431个职位

1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50825个职位

更多

篇8:浅谈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及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就业,质量

一、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近几年, IT行业的迅速发展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契机, 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近年, 国家人事部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尽管计算机、信息与电子类位列就业需求第二, 但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已超过全国理工科大学生总数1/3, 随着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同时,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观过于理想化, 同社会现实脱节, 难以达到应聘企业的人才需求。虽企业的岗位众多, 但由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能力的参差不齐, 所以造成了“企业用工荒, 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从而愈发严峻。

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 毕业生人数攀升, 人才竞争激烈

随着IT技术的高速发展, 各类院校紧随其脚步相应地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以向社会输送IT人才, 其导致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一年比一年增多。虽然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呈递增趋势, 但是企业对于不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是不同的, 其需求主要是面向名牌大学。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 地方大学计算机专业就业率为60-80%, 专科生一次就业率低于50%。普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比名校毕业生要高很多, 而众多毕业生中普通毕业生占大多数, 所以竞争更为激烈,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更将不易就业。

(二) 毕业生个人能力无法与企业需求相适应

对于企业来说, 其需要的计算机人才不仅是理论上的精英还是操作高手。所以企业在招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时候更会要求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而不是空有理论, 可以在短时间内上手工作, 参与工作中。而各大高校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育偏向“重理论、轻实践, 重课堂、轻课外”, 如此一来,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如何能够满足企业需求, 根本无法解决就业问题。另外, 很多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时不思进取、缺乏竞争意识, 未能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导致毕业时无法达到企业要求, 造成就业难的局面。

(三) 毕业生就业观过于理想化

处于校园里的大学生就像处于象牙塔之内, 与社会实际脱节, 总会对社会抱有过高的期望值。很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树立的就业观不仅错误而且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同时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对自身的定位不够准确, 即使是当前的就业形势也未能判断清楚。毕业生没有想过脚踏实地, 从底层开始一步步努力, 而是不断以自我为主想象就业能够一步到位。这种错误的就业观致使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看清自己, 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 最后只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

(四) 课程设置无法完全与企业人才需求接轨

IT行业发展更新迅速, 所以学校设计的专业课程应该要紧跟其发展的脚步, 让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同学校教育零距离接触。但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仍是同传统的教育一样, 注重理论缺少实践, 同时传授的专业知识没有更新、没有紧跟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这种教育下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缺乏竞争力, 难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三、改善提升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

随着信息产业的巨大发展, 知识、技术密集型的IT企业在现代市场中所占的比重逐年递增、数量逐年攀升, 但对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帮助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顺利进入理想企业发挥个人价值迫在眉睫, 对于改善提升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问题, 通过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调研,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出发。

(一) 对学生

1. 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及专业证书获取

众所周知, IT企业的核心就是技术, 技术性人才必定是IT企业所需求的。就业问卷调研结果显示69%的毕业生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方法就是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确, 只有加强自身专业技能, 才能在心仪的企业中获得“入场券”, 开始实现人生的价值。专业技能证书的获取是对自己专业能力最好的证明。毕业生在获得学位证、毕业证等基本证书之外, 还应该努力取得有分量的证书, 如CCIE (互联网专家) 、SCJP (Java程序员) 、MCSE (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 等等, 使自己在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2. 积累实践经验、项目经验

IT企业的岗位需求大多是技能型人才, 所以在校大学生在掌握书本理论知识外, 应当积极争取项目、实训等机会, 在实践中检验、应用学习成果从而积累项目经验, 适应IT企业聘用要求, 努力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成为不折不扣的应用型人才。南京晓庄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问卷调研显示, 这归功于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项目、实训等。

3. 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及职业素养

如果说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是硬实习, 那么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及职业素养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在硬实习达到用人单位要求的前提下, 软实习就自然而然的成为竞争筹码了。综合素质能力包括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IT企业的核心往往都是创新, 作为其员工, 怎能没有创新?IT企业往往都是以多人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 合作能力在招聘过程中不容小觑。

近年来研究表明, 80%的员工流失与招聘阶段的失误有关。失误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员工不能适应工作要求, 而是他们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文化。企业为了减少员工流失, 在招聘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知识型人才的态度、个性和行为与组织相融合的程度, 企业将文化标准融入招聘过程中。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也需要拥有具备适应企业文化的精神和素质。只有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 才能将个人的发展融入企业的文化之中, 才能将个人的价值发挥至极致, 因此在校大学生了解学习企业文化、提高综合素质及职业素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4.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人生观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必须打破陈旧的就业、择业观念, 如“一锤定终身”等, 抛弃攀比、从众、功利、眼高手低的错误思想, 应当积极调整心态, 降低过高期望值, 遵循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规律,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人生观。

(二) 对学校

1. 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教育大多偏于理论, 而企业教育能弥补实干的不足。企业老师走进课堂传承文化精神及实践技术;在校大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 走进相对应的企业实践学习, 这都能给在校大学生对企业直观的感受, 从而可以实现教学与企业的完美对接, 帮助IT专业大学生累积实践经验, 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2. 增加实训

增加实训是问卷调查中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最希望学校改善的地方。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 实训机构必备的三大要素是真实的企业环境、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市场化的项目实战, 这对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起到举一反三的重要作用, 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就业, 企业满意用人的目的。学校通过加强与IT培训机构的合作, 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3.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加强职业指导

正确的就业观可以让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正确地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 从而对自身做出准确的定位, 这对就业也有很大的帮助。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加强职业指导, 让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自身的未来职业有所想法, 树立好正确的职业观。如此而来, 毕业生在就业时不会彷徨、焦虑, 能够更好地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决定, 从而避免就业难问题。

4. 调整课程设置, 适应市场需求

企业对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其需要的都是理论实践两手抓的精英。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 学校就应该迅速调整课程设置, 不仅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有学生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教学, 全方位加强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 打造符合企业需求的计算机方面的人才, 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 让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中能有立足之地。

5. 加强信息提供, 避免与社会脱节

随着IT行业的高速发展, 如果计算机专业学生把握不了这方面的信息, 那在未来面临就业时无疑会处于劣势。学校应及时向学生提供计算机行业方面的信息, 同时聘请相关行业及企业的高级人员对学生开展讲座培训, 让学生时刻掌握行业的最新消息并对以后的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计算机行业学生能掌握行业的发展信息又未同社会脱节, 这对就业帮助巨大。

参考文献

[1]张克军, 张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成因与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方法[J].计算机教育, 2010, (20) .

[2]吕国宁.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福建电脑, 2012, (03) .

上一篇:班主任管理工作条例下一篇:传统文化和传承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