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2024-08-13

浅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共8篇)

篇1:浅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浅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郑淑清 摘要

激励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应该要从学生出发,考虑影H向学生兴趣培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学生自身的情况,教师本人素质的原因。教师要研究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训练,使其达到健康。从中研究如何培养与激励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教学方法一定要兴趣化教学手段一定要多样化、多表扬,激励每个学生,这样学生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心,减少养生对体育课产生的恐惧,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主自力地去锻炼身体。

关键词:培养;学生;体育课;激励;自信心;兴趣

1、引言

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直接关系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所以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的前提。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什么样的乐趣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并且“喜欢学”。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选择性等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掌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谈几点认识。

2、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爱好的原因分析

体育本来就是一种个来自于游戏,游戏是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快乐,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从中得到身心健康,培养了学生竞争的意识和团结合作勇于拼搏 精神,但是现在的学生慢慢地对体育“厌学”现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不喜欢体育课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课堂教学与学生所谓自由活动之间的相差

长期农村教学,农村学校由于长期资金不足,场地限制使得教师没办法授课,只能经常性让学生参与跑与跳使学生对体育教学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而这时候学生最希望就是能够让他们自由活动。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样一来他们觉得很自在没有压力,而对教师节来讲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样就会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2.2教师教学生,学生学不会,上课就不会愉快

我校现在属于比较贫困乡村。因为在学生上体育课时,由于人多,器材少,场地小,练习的机会又少,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充分尝试和体验,所以普遍没有学会,没有深刻的体验。学生就没有兴趣,自然而然就不会感到快乐,如果重复性这样上课,别说学生没兴趣,就是教师也无法提起精神去授课从运动的认识规律上讲,只有在先玩,先游戏中产生兴趣,引发快乐,进一步才能学会。但首先我们没有充分的时问和场地让学生去学、去玩,没有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欢乐,成功、努力与失改等,只能带来不悦,不悦不愿上体育课,师生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学不会必然也学不悦。如果多次体育课上多个项目内容都学不会,都无兴趣,最终必然“厌倦”体育课,学生无快乐兴奋可言。

2.3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简单、单一

目前在相当多的农村学校体育课上,体育表现在教学方法的单一性、简单性、形式化、成人化,大多是因教学内容多、学生人数多、教学时间少、场地器材不足,指导思想陈旧所造成的。但是有些因素我们很难改变,有些因素是值得研究。如有些教师在教法选用上有忽视甚至是无视学生的问题。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个别教师把教法变成惩罚学生的手段,由于教学方法的偏颇和生硬,使学生体会不到他们应该体会到的乐趣,相反尝尽失改的苦涩,必然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结果。由于教学条件所限和某体传统教学理论的偏差,在体育教学中的确存在着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的现象,这和其它学科形成体育教学内容更加枯燥无味。体育教学内容的“低水平重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各年级所教内容重复太多,水平相似;②注重单个技术,缺乏实战性。③注重技术,缺乏 2 给学生相关的珲论。

2.4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与授课技能方面原因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有所不同:一是运动技能学习既要动脑,又要全身活动开,教师在授课中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哪些学生做的好,哪些学生还不会,甚至能看到哪些学生怕害羞和自卑。因此体育课中又即时又直接的评价会使一些学习较差的学习感到自卑。二是在集体项目中,很多项目是要相互配合运用的,而其他学课很少存在学生学习相互配合。比如双人操、篮球、足球等等都是要在相互配合中达到目的效果的。因此就出现差生在这些相互配合的项目比赛中,容易受到排斥,自信心容易受到伤害,这是体育教学中造成一些“学困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体育动动技能的优劣与学生的身体形态有密切关系,而且身体形态的优劣在体育课中最明显,这也会造成一些学生因身体形态的不适而产生的一些尴尬,如教学中让胖学生示范技巧动作,让矮学生示范跳起摸高,让瘦学生示范投掷项目等都会有意无意地造成对学生的心理伤害,使这些学生逐渐惧怕体育课,逃避体育课,讨厌体育课。

2.5教学缺乏选择性、探究性和自主性原因

体育课和大众体育的最明显区别是:体育课是教学过程。它在“为什么教”、“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在那教”等方面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学生就会感到和课外体育很不一样,即感到缺乏可选择性,探究性和自主性。但是上述的计划性并不意识着学生已经完全推动选择性。如在以教师教学的大前提下,也存在学生间互教互学;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完成的条件下,也存在学生自选内容的可能。如果在体育教学中没认识到这一点,再把本来不多的可供学生自主地学习、有选择地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空间可能性再被抹杀掉,那么学生就会更加感到体育教学的强制性,而逐渐产生厌倦感。

2.6体育教师本人的原因

这里是指教师本人素质的原因。由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体育学科和体育教师在整个学校教育和教师整体中是具有特殊性的一个群体。在其它学科老师的眼中,体育老师是只能“武”而没有“文”的这种思想。所以,体育教师在“文”这方面就要多下点功夫多学习。①加强自身文化的修养。②多上一些理论课来提 3 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广。③穿着要得体,语言表达能力提高。④授课时,要认真讲解、示范、指导差生,对差生多一些关爱、多鼓励、多表扬,不至于于让差生感到恐惧、胆怯。

3、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几点做法: 3.1体育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而且自己通过亲身体验把问题解决。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50米跑你是否清楚自己跑多少步才能跑完?步幅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地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只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更好得多。

3.2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加上谁的队伍排得好为胜,第三次再加上谁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同样在跳绳、拍皮球活动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给学生1-2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各种各样的跳法或拍法)。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项内容。

3.2.1 十足的信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动力

学生学习信心不足,自卑心重,怀疑自己学习潜力,这样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我去年在上刚踏入初一年的学生时,对一个班进行了一个检测,每次上课都激励、夸奖,说他们在体育课方面样样都很棒,每次上课都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才 4 能。一学期后,全班学生身体素质大大提高。更高兴地是,学生可以自主、自力去锻炼身体而且很自信。这一反应十分有力说明,老师对学生抱有希望、信任并施以关注和爱的还必须感。使他们得到重视,即使各方面条件比较差、信心不足的学生也能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二个方法:

1)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气可鼓不可泄,鼓气,就是激励,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一旦发现他们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处信心。“输氧助燃”,使之成为奋发进取的成功者。学生经常受到鼓励、鼓舞会产生肯定性,愉悦的心理体验,能对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促进其学习。

2)让他们我一些表现和发挥的机会。如果堂提问或需要示范,表演时,易答题可让他们先回答,简单动作可让他们先来示范(每节课后要先提出下节课学习内容以便让学生预习)。讨论辨论问题时让他们积极参与,注意倾听他们的发言。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体验的运动乐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

3.3利用教材彼本身引发学生的兴趣

1)教材的趣味性:根据中学体育教学特点,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角度来看,具有深厚的兴趣教材内容,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由于中学生兴趣广泛,丰富多彩体育运动项目,比如篮球,现在青少年都爱好,几乎每所学校都有篮球场地,这样一来可以普及面就大了,吸引学生参加身体锻炼。所以教师要充分地选好教材,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地区季节特点等来选择一一些娱乐性,趣味性强、况争性激烈,受学生欢迎的教材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材的实效性。一个好的体育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体育活动中项目很多,涉及的场地、器材、设备等方面的问题也很多。体育教学要根据学生校的具体条件,气候特点,学生的实际,选择一些锻炼身体行之有效的内容。如篮球、足球、打拳、做操、越野跑游戏等,以及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如俯卧撑、引体向上、双臂屈伸、立定跳远、纵跳模高、仰臣起坐等。这些练飞内容,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条件,同样可以发展学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经过短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容易看到自己锻炼效果,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教材的知识性。中学体育教材,无论是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 5 等。各项运动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其动作结构必须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原理。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都必须准确无误,突出动作特点。特点是讲解过程中,教师能涉及学生所学过的数、理、化、生物等方面的知识,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启发学生罗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动作。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发智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3.4充分发挥教学的艺术性来提高学生运动兴趣。

体育课,教师要想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一个动作或完成某个练习,仅凭大道理或生硬的强迫命令,往往是无济于事的。教师必须掌握教学的艺术性。

1)教师的仪表和教态。教师穿着整洁的运动服、和蔼面孔,举止端庄大方,给学生建立一个好感,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

2)教师的示范与语言。学生喜欢看老师做动作。特别是教师干净利落的示范,往往使学生产生羡慕的心情,对所学的动作跃跃欲试。教师在讲课时的语言要精练、生动形象或幽默有趣,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动作的兴趣。

3)保护帮助与场地器材。合理保护与帮助,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掌握动作的信心,同时,也时能加速掌握动作要领。所以,教师要注意合理的站位,氢握好帮助的时机和保护手法,即不影响学生完成动作,又给学生以安全感。平整而又宽敞的场地,整洁而又规范的器材、设备、清晰的线条,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刺激,使学生产生良性反应,感到美的享受。学生愿意在优美的环境中从事各种身体练习。

4)教师的感情要始终溶洽在学生的情绪之中,假如教师力能所及可以与学生一起活动。做游戏、比赛、学生的劲头会更大。如果有些活动力所不及,教师也不能做旁观者而应氢自己的感情,情绪溶于学生之中。一起鼓掌、欢笑,总之教师的情绪,态度要与学生保持一致性,这样学生学得活泼,对体育课的兴趣就会更浓。

3.5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个教学班,几十名学生,不仅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性格不同,而且他们对体育课的态度和体育项目的爱好也不同。教师不仅要统一巡排教材内容,而且还要考虑因材施孝,区别对的原则。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学生的个 6 性发展。特别是那些爱好体育,又且定运动专长的学生,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更深刻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件.

3.6充分利用教学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育课,要提倡多组练习的组织形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的作用。教师在加强个别指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培养体育骨干。例如:一党篮球课,即有组织集体新授,又有分组复习,结合个别指导,穿插教学比赛等,使整个课堂教学发展生动活泼的运动场面。我们不必担心不好组织,不要怕“乱”要相信学生自己能管理自己。我们在小巷里不也经常看到成群的孩子,自发的有组织地进行各种游戏吗?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即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务,又激发了他们对体育课的举,也确实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4、小结

从学校现状来看,培养和激励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当胶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李。教师应在钻研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学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深厚兴趣,使他们自愿地活动,愉快地去活动。树立对自己的信心减少恐惧感,磁头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校体育课目的性教育,从理论上提高认识,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沿着正确的轨道持久的巩固直去。

致 谢

课改带给我们体育教师无数的探讨问题,要很好的完成课程改革,需多方面的共同关注教师、学生及学校社会环境,尤其是教师要不断的加强更新理念。我参加了漳州师院的本科班函授学习,在三年的学习期间,接收了导师们的新观点新理念,学到了如何分析并处理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学会了上好一节体育课应当具备的条件与内容,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教学水平。在与同学和授课老师探讨中不断充实、完善。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煮!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2]《体育管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3]曲宗湖、扬文轩、学校优育教学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4]马启伟等、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体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9

篇2:浅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在过去的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中,由于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需要缺乏足够的认识,过于强调课程与教学价值取向的社会性、工具性和功利性,因而,对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不够,甚至遭到排斥。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就是要改革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与教育发展的陈旧理念、内容与方法。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应当受到尊重,学生的运动兴趣理应得到关注。如何培养学生学体育的兴趣,使体育成为其内心自发的需要,成为体育教师要考虑的课题,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加强观点的引导,提高学生体育的意识

加强教育、诱导,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教师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如广播、电影电视、黑板报等形式,教育学生真正了解健康的重要性,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目的等,从而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认识到积极参加体育学习与锻炼,增进身心健康,既是保证自己精力充沛地完成当前学业的需要,更是未来学习、就业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引导学生把满足当前的运动兴趣需要和实现未来终身体育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精选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自己学习的空间

体育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运动兴趣,结合学校的实际可能,多选择一些健身效果好、教育价值大、多数学生都能感兴趣的内容,尽可能为学生扩大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但是,仅从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来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十分有限的,是难以全面解决问题的。在文化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是受限制的,而在体育教学中这种交流就显得方便自由,如果再通过体育教学组织方法的合理运用,有意识地加强和运用这种交流,就会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合作与对话交流的乐趣,这既有利于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水平。

三、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活动产生兴趣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有些学生可能要学习一些自己原本缺乏兴趣的教材;而有些学生学习自己原本感兴趣的教材时,也可能由于组织教法呆板而逐渐失去原有兴趣。因此,我们应当把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的主要精力,放到体育教学的组织教法改革上来。因为组织教法改革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完全可以对部分学生原本缺乏兴趣的某些教材,通过组织教法的改革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这应当是我们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的重点。

四、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为照顾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就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即分层教学。如对多数学生提出学会某一动作,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提出改进与提高动作要求,但要特别关注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他们由于一方面怕自己的成绩差被别的同学看不起,怕被笑话,怕教师指责,另一方面他们同样希望与其他一向一样在体育方面有所进步,受人尊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对他们降低难度要求、耐心辅导和帮助鼓励之外,还要根据他们的实际,选择好突破口,满足他们的愿望和要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绪不仅受到内容、教法等因素的影响,也受教师语言、行为、态度及情绪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因而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的教育技巧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关心、爱护和体贴学生。

五、利用学生的成就感,保持其兴趣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是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练习运动技能得到提高,其中也包括运动知识和健身知识的获得等。相反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运动技能的提高,总是在简单重复低水平的运动技术动作,就会使学生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有成就感,就会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有自己赶超的目标和继续学习的动力。如果能帮助所有学生获得这种成就感,树立这样的学习信心,他们便有动力克服体育学习中的困难,获得克服生理、心理上惰性后的成功感,自然而然会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

篇3:浅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体育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产生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是学习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要想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 就必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把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小学生内在的需要, 将小学生的潜在积极性激发出来。

体育教学主要是在操场上, 在动态中进行的。除了存在学生年龄、性别、体质与活动能力的差异外, 还要考虑器材、场地、安全和周围环境的作用。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性, 而这种特性给小学体育老师带来了许多教学上的困难。所以, 为了取得尽可能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小学体育老师一定要与小学生构建出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使课堂氛围轻松而愉快。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能够使小学生的体育课兴趣得到激发, 小学生也会主动学习、自觉参与以及积极锻炼。

二、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进行分析认识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 也是动机产生的主要因素。人的兴趣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 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 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小学生的学习态度, 往往与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有关。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学研究证明, 兴趣和动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兴趣在学习动机中是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向。所以, 在许多心理学、教育学及教学论等著作中都谈到兴趣的问题。

三、小学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在前不久的一份对小学生“你希望小学体育教学从哪些方面改进更能提高你的学习兴趣”的调查中我们发现, 小学生希望体育课要结合学生特点, 多安排游戏和比赛的占47.2%;希望教师组织教学、处理问题时间不要过长, 应该让小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时间的占32.5%;希望教师不要有偏爱和偏见的占29.1%;希望增加活动器材, 增多每节课教学内容的占26.6%;希望教师不要管得过多、统得过死, 要给小学生主动权的占22.7%;教师不要教训学生和挖苦学生的占16.6%。以上虽然只是学生的期望, 却恰恰反映出目前体育教学的现状。对学生的这些建议和意见, 我们认真进行分析研究, 努力改进体育教学现状, 以便能尽快与新课程接轨。

2.学生喜欢与不喜欢体育课的具体原因分析

小学体育教学本应结合学生和教材的特点, 把课上得生动活泼, 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 满足学生的需要, 使更多的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事实并非如此, 目前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 兴趣不高的状况依然存在。在上述调查中, 了解到学生上体育课能进行各种活动和比赛并感到有趣味的占67.3%;认为有利于个人身体的全面发展占65%;教师的教学水平高、艺术性强, 能吸引学生参加的占75.8%;认识到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将来终身受益的占51.8%;教师能严格要求自己又能严格要求学生的占68.5%。由此可见, 学生除重视个人身体的全面发展外, 也希望教师能严格要求并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及组织管理能力。

对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调查分析中了解到, 认为体育课上得枯燥乏味教法陈旧占55%;教师态度不好, 训人占37%, 学生不会做动作, 看不到自己进步占47.5%;教师管得太多学生没有主动权占43%。可见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观念和言行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应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

3.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分析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本来喜欢体育, 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 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兴趣消退的呢?如果从教学过程来分析就不难看出, 每一种原因都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联系着, 而且教师的“教”影响着学生的“学”。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和个性特征及现代教育理念缺乏了解, 造成教学中“学生为本、学为主体”的根本宗旨不能落实, 是影响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这是当前课程改革中应该尽快解决的突出问题。否则体育教学不是束缚、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是不负责任的放任自流, 这势必给新课程的推进带来不良影响。长此下去, 不仅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损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小学体育课中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调动小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年龄小, 理解能力有限,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可能, 也不会对所学内容的意义、作用、价值有完全正确的认识, 达到有目的学习。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 努力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 精心导入激发思维。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 激励他们潜在的创造智能, 才会引发出他们的深刻领悟, 才会有创造。要充分发挥体育学科优势, 在学习活动中让小学生内心深处的那种强烈的表现欲得到激发。

2.处理好与小学生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小学体育老师要密切注意师生的感情互动, 尽量多的与小学生进行心与心的直接交流, 让小学生把老师作为知心的朋友。实践证明, 在专断的师生关系中, 教学氛围沉闷, 学生精神抑郁, 学习很被动。而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 教学氛围活跃, 学生精神振奋, 心情愉快, 学习积极主动,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与体育教师教学的生动性和启发性密切联系。在教学过程中, 还必须来一些游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如果只采用单一的教法, 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容易分散, 而且会降低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 从而导致整堂课的教学任务不能按计划完成。

4.培养小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在教学中, 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向学生灌输体育对学生成才具有重要作用的思想, 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 从而把枯燥单调的练习和训练变成为小学生乐意去做的行为。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技术教学, 更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认识能力, 让小学生真正明白体育锻炼的作用、意义以及体育知识的重要性, 使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得到充分的激励, 让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加强, 提升小学生的运动爱好, 增强小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五、结论

综上所述, 只有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得到激发和培养, 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 并通过公开课的展示交流, 才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生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性分析、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原因、体育课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体育教学,兴趣培养,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1]关颖.我国大城市少年儿童体育活动状况及影响因素探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5, (3) .

[2]陈佑清.教育活动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3]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篇4:浅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 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出台,是把人的身体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首席在首位。为了适应新形势,我们的体育教育必须以身体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主,面向未来,适应社会人才的需要。学校体育应把培养兴趣、增强健康作为首要目标,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特征,但首要目标并不是唯一的目标,我们应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一、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

这里主要指教师本人的内在素质,与师生关系两个方面。由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体育教师在学校中是具有特殊性的一个群体,因此体育教师总是粗暴,强烈倾向的出现,使得学生因其反感,而迁移到体育教学上,这在实际教学中是可以见到许多实例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的前提,若学生对体育教师具有亲切感与信赖感,其行为也可以迁移到体育教学上来。

(二)教学内容方面。

教学内容是为客观教学任务而选用的基本体育理论知识和身体训练,而不少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只注重大纲与教材,而忽视了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没有兼固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等。如技术教学过细过难,只有单个技术无实战重复太多,水平相似;技术练习不与身体素质练习相结合等。久而久之学生必定不会喜欢体育直至逃课。

(三)教学标准和考核方面。

由于先天与后天环境不同,学生在身体条件、个性品质、本体感觉与接受能力方面必然存在差别。体育教师在教学标准和成绩考核上“一刀切”,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例如在技术教学中,当面显示学生的技能差别,排斥差生参加比赛,高个子、胖子做体操动作师范等必然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势必千成一些学生不喜欢上课的重要原因。

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教学中要从兴趣的发展规律出发:由有趣—乐趣—志趣。交替使用学生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使学生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对体育感兴趣,把培养兴趣和现实理想教育相结合,使之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培养激发学生的体育动机。

要善于让学生正确了解体育活动价值对增强体质、效力国家,了解体育的社会意义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通过多方面的社会价值教育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水平是必要的。目标是学生所追求的成就取向。可以通过目标设置来激发动机。由于过高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不但不能与他们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反而干扰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应谨慎防学生还不具备条件时就会企图给学生设置较高水平的目标。

(二)改善师生关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影响很大。体育教师素质高低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之一。体育教师再不能被学生认为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学无术”,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丰富的个人情感,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和各种教育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运用清脆的扎实果断的口令,细致精练,起伏长短,节奏鲜明的讲解,优美准确的示范,合理有效的帮助保护,因为音色强弱和音量大小对学生有一定的感染力,引起定向反映,能加强注意力振奋精神,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定会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可树立高大的教师形象,提高教师的威信,赢得学生的敬佩,缩短师生的距离。此外还要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三)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在思想上符合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认识规律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性,同时适当兼顾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让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选择性与自主性。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把本来不多的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抹杀掉,那么学生就会感到优育教学的强制性。这种选择可以包括对运动内容的选择、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答案的选择、对所在集体的选择等。

(四)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

采用分层考核与评定,从单一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质量评价,既考评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成果,有能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和体育能力的培养、即考评显示了体育锻炼结果,又能重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努力与提高”,促使学生的素质在体育学习中全面发展。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特别是采用游戏的方法,不仅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形成良好的动机。同时也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社会适应性的必然选择,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养杨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耿硕星,马红霞,隋芳丽.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03).

[2]王欣.新课标下体育课堂教学之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0,(08).

篇5:浅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娄留坡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特别重要,因为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即使学生对其他课程(语文、数学)没兴趣,他也会迫于社会、家长、教师等方面的压力,强迫自己去学,而体育课程如果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你说,他会在体育课上好好学吗?在课后会去练习吗?会有多少家长督促他们去练?所以,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反之,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不高的话,上课时候注意力就会分散,更谈不上主动积极地锻炼了。因此,对于小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下面结合自己几年在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来浅谈一下如何培养学生体育课的兴趣。

一、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学的艺术性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如何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第斯多德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他的品德意志、修养、举止言谈,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以优美、熟练的动作示范,生动、有趣的讲解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服装穿着、精神气质、形象表情都能给学生予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喜欢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从中感到欢乐,并在欢乐中接受学习。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情绪场景,它能给学生从情绪感染的体验,进而产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角色。体育教师要用自己积极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热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欢乐的情境中积极地学习和锻炼。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编排一些竞赛性游戏去练习,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能创造热烈的体育氛围。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避免了动作练习的枯燥感和单调感,使学生增添了其乐无穷的新鲜感,从而达到爱好体育活动学习的目的。

二、培养体育骨干 教育家埃德加富尔说过:“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因此,每次上体育课,我都有意培养一名体育骨干,即由教师讲变为学生讲,由培养一个逐渐变成两个、三个„最后发展变成全班都是“小体育教师”。这样让整个体育课堂都活跃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之中增强了。整队的时候,“小体育教师”要检查队员们的穿着。队员们必须按照体育课要求穿戴;而且要严格遵守体育课的队列要求:队伍整齐、报数宏亮、队列的精神面貌要好。如发现不遵守要求的队员,“小体育教师”要及时提醒并严格要求。这样,“小体育教师”在要求别人的同时更会注重自己的言行举动,更会对自己严格要求,既提高了自己的体育素质,又锻炼了自己的组织指挥能力。培养体育骨干者的方法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既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组织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三、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施教 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的过程中,常常要产生成就性需要、情感性需要、自尊性需要和创造性需要。体育教师如能及时准确地抓住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心理需要,适时进行教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学生的心理就能够健康地发展,而且对体育课的兴趣自然会提高。于光远先生在90年代初就曾提出,“玩是人的根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没有一定的运动技能,如何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如何发生体育兴趣。学生在学习某一动作取得进步时。会产生“我的动作很优美,老师会表扬”的想法,和等待、希望得到赞扬、合理评价的情感性心理需要。此时体育教师若适当给予成绩的肯定,对这名学生将会是巨大的鼓励。对待学生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教师都应该做到认真分析和对待,要及时给予合理评价并做出适当的赞扬,同时指出应该注意的地方和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情感需要就能够得到满足,就会更加努力去学习。例如,学生在本次课中锻炼比以前更加认真,动作学习得更好,体育教师都应该及时肯定他的成绩,或者邀请该学生当场示范,学生的自尊性心理就得到满足,从此更加自觉地练习。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认真训练及进步不重视,就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厌恶体育课的现象。或者是教师只重视优生而对差生不闻不问,也会让他们产生“教师看不起我”、“我是一个毫无用处的人”等想法,从而形成了心理障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我会独立完成这个动作”、“我不要别人帮助”等独立性、创造性的心理需要。对于所教的动作,学生总是希望自己的动作出类拔萃。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一点“自由”空间,让学生有发挥、表现、创造的机会。应该注意的是,学生心理需要常常是隐蔽的,需要教师观察了解才能发现和掌握。在施教过程中,要注意教育艺术的运用,更要把握好学生心理需要适时施行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培养学生体育课的兴趣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建立学校运动队,组织校运动会,让学生展示水平,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后、在家里练习等等。我们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活泼的体育氛围中自觉地培养对体育的兴趣。

篇6:浅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倾向于认识、研究和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它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是人们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推动力。而学习兴趣则是指对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与倾向性追求。它是学生内心需要学习、向往学习的一种积极肯定的认识与表现,它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那么如何采取有力的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有待研究和探讨的重大课题。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的意义

兴趣是一种倾向性的探究反射,而学习则是一种探究活动,体育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认知模仿练习,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及其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影响的情景。学生对学习活动感兴趣,势必是因为学习活动能满足学生学习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拥有轻松、快乐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从内心建立对学习活动认识上的积极肯定和乐意参加的愿望与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好感与积极向往。

从兴趣心理生理机制上来看,由兴趣引起的如何探索知识技能的大脑皮层兴奋中心与注意力所形成的兴奋中心同属大脑警觉中枢。因此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倾注很高的注意力。有学习性需求的学生必然对学习活动保持高度的注意。它的意义就在于它能有效地启动有关认知学习器官处于活跃、兴奋状态,促使学生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学习,促进学生凝思、凝想,想练结合;加快学生思维连接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不可缺少的一个心理条件与前提,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实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不可忽视或放弃的重要教学原则,应当作为学生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一个重要阶段和保证来抓。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因素

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体育教学与锻炼中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体育只不过跑跑跳跳、玩玩而已,没有什么可学的;认为身体锻炼和不锻炼效果都差不多。有了这种想法,体育课堂上对自己就不会严格要求,难以产生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

2.2 教学内容简单、陈旧,组织教法单调呆板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简单,陈旧,组织教法单调呆板,教师讲课质量保证不了,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导致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索然无味,不感兴趣。

2.3 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性

在体育教学中的任何一个教学班里,由于学生的体育基础及能力各不相同,差异较大;尤其是刚入校的新生,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而各个学校对体育重视的程度,授课环境、条件、场地、器材、设备等都不同,差异就更大。例如,不知道“蹲踞式起步”,不知道“三大球”的大有人在……。那就更谈不上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了。

2.4 部分学生体质较弱,体育基础较差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往往遇到一些体质较弱、体育基础及其能力较差,或因身体肥胖等的特殊体型的学生,学习感到困难,跟不上教学进度,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使这部分学生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失去自信心。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便会丧失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激发和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活动不断认识,逐渐培养起来的。同时,学习兴趣有浓厚的情绪色彩,易受干扰,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诱因成份。因此,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之健康发展,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与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下面就针对上述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主要因素谈谈在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3.1 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的正确认识

体育教学中,加强教育、诱导、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讲授教育,如采用报告、广播、电影、电视、录像等现代化的教学形式,教育学生真正了解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体育的目的、功能及锻炼价值等,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3.2 不断丰富课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增加趣味性和实效性

学生对学习活动是否有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习活动中教学内容更新的程度和组织的趣味有效性。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要注意选择一些趣味性和实效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使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多样有趣、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新颖多变,不能总是老一套。如准备活动老是“慢跑+徒手定位操”,学生便会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效果自然也不会好。如果能结合基本部分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运用一些“花样”跑、活动性游戏以及双人操等练习手段,学生的情绪就会高涨,效果也就大不一样。还可以将以往已掌握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自编一套操在上课前的准备活动上轮流带操,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有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组织教法的严密紧凑、一环扣一环,使学生做完上一练习,就盼着做下一练习。

3.3 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因人因材施教,做到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的体育基础、素质水平、心理品质、接受能力等各不相同,为照顾学生这些特点和差异,培养兴趣的过程中,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区别对待,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对多数学生提出学会、掌握某一技术动作,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改进和提高技术动作的要求;特别应当注意的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由于怕自己的成绩差被别人看不起,怕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等。所以这部分学生信心不足,以致缺乏体育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对他们降低难度要求,帮助鼓励和耐心辅导之外,还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他们的练习内容,选择好突破口,满足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使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和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就拿“支撑跳跃”教学来说,教师可采用分层次水平的方式组织教学,以越过山羊为层次水平一,以越过中跳箱为层次水平二,以越过高跳箱为水平三。同时,在学习前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自由选择某一层次水平的练习方式进行学习,掌握并有效的完成后便可进入高一层次水平进行学习。这样,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逐一实现并达到了“支撑跳跃”的学习目标,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以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和形成。

3.4 适时准备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予以鼓励,增加趣味性和针对性予以激发兴趣

体育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渴望学会,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因此“学的会”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诱因。如果学不会,便会丧失信心,也就无兴趣而言。所以在体育课教学中要注意选择一些趣味性和针对性较强、易学易练的技术动作或运动项目,并注重教学手段、教学步骤的合理运用。例如:在篮球课的教学中增加一些有趣的球操,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玩球”的过程中使 双手特别是左手的功能得到加强。另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进步,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3.5 充分发挥兴趣的迁移作用,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对某一个项目具有相对稳定的兴趣之后,通常不会使兴趣很快消失,而会使兴趣改变、扩大和巩固,从而产生与高水平的认识活动相适应的兴趣。如在羽毛球教学中,学生对技术技能学习的兴趣较浓,而对素质不感兴趣,为此,在必要的时候可让他们进行教学比赛,当他们在球场上感到移动迟缓、跳起扣杀高度不够、力量不足,打满全场体力不支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受到技术技能掌握虽好,素质、体能不好也是不行的。于是他们就会去练力量、练速度、练弹跳、练耐力等,从而不知不觉的把兴趣转移到素质、体能练习上来。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这种迁移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有些兴趣的迁移是很困难的,如喜欢打篮球的人很难把兴趣迁移到打棒球上(如乔丹)。因此兴趣的迁移是一个艰巨、复杂的过程,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3.6 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和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增强感染力与成就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任何美的东西能激发起人们的遐想和情趣。而体育教学中的美不仅反映在动作上,也反映在场地与器材的布置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做到场地干净,画线清晰,器材放置井然有序、艺术雅致。必要时可设计多种图案和标记,使其符合审美要求。这样可使学生赏心悦目,受到美的陶冶,增强美的感染力;使学生见景生情,达到跃跃欲试,主动积极锻炼的效果。同时为了巩固已形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课内所学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在课外得以施展与运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是十分明智有效的。实践也证明,为了学习更多、更新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学生也就会信赖组织安排的各种体育学习及练习活动,更喜欢参加这些活动。如奥运会、世界杯等体育比赛,尤其是有中华健儿参加的比赛,应积极引导学生观赏比赛的电视实况和录像,关心比赛的进程和结果。同时结合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通过体育教学和比赛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情操、道德、组织纪律和意志品质的教育,给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品质等方面以良好的熏陶。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因此,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学生对体育的学习产生兴趣,体育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才能使学生较好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篇7:浅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湘东云程实验学校 阳合文 电话: *** [摘要]

“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错,会套公式会计算,稀里糊涂求答案。”这是许多学生和教师对于中学物理教学的评价。当然,物理难教难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学习动机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掌握其形成规律,培养和激发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提高中学生物理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 学习兴趣 激发 培养 信心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力求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成才的先导,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真正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渴求心理,对未来科学成果产生强烈求知欲,才能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才能不知疲倦地探索;知识。但兴趣又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逐渐激发出来的。

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既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就应当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既生动灵活,又扎实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恰当导课,增加学生的求知欲。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开头是创设课堂优良教学环境的前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和心理,使他们思有方向,求有目标,学有收益。生活中许多有趣的东西,都与物理有密切的关系,如:比萨斜塔为什么斜而不倒,为什么人要起跳前先蹲一下,足球场上,香蕉球是什么回事,篮球手投篮时球要旋转,还有一些魔术之类„„。这类生活中的问题对那些对物理理论不感兴趣,但热爱体育,贪玩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兴趣,可调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我在上初二物理第一节引言课时,首先提出了几个问题:为什么太阳会发光?影子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说死海不死?阿基米德的魔镜是怎么回事?设置悬念后,我告诉学生要解释这些问题,必须学好物理知识,从而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的直接兴趣。

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利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例引入新课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浮力》一课,五岁曹冲怎样称大象有多重,为什么死海不死等?学生在思索中就可深入到内容的讲解。

二、消除学生畏难、厌学情绪,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人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伴随着人们的认识过程而产生。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一旦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就会阻碍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师首先要消除学生畏难、厌学情绪,排除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要使学生有决心,教师必须首先要有信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有诚意教好我们,我们有能力有决心学好物理。”在教学中,我通过“学生对物理教学的建议,和个别学生谈话,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心里所想,在课堂上,我讲一些物理学家的故事,如焦耳用了40多年时间,做了400多次实验,测定了热功当量。他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真是难能可贵;介绍本校物理学得好的学生的学习方法:介绍自己转化差生的经验及差 生学好物理的方法,让学生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心,消除畏难情绪。

三、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以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英国心理教育家斯宾塞主张: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乐趣,富有情趣色彩。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的让学生在快乐中去学习,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物理科学体系是由物理概念、规律组成的,这些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物理学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中学生比较好动,对实验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实验有浓厚兴趣。一方面因为实验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特别是通过亲自操或亲自设计小实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在实验中验证了所学知识或发现了新知识。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从中也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又如在讲微小形变时,我用玻璃瓶盛上红墨水,用体温计的竖直玻管和胶塞制成一个微小形变演示仪,当用力压玻璃瓶时,红墨水明显沿玻璃管上升,松开手后,又下降。学生对压力作用下固体发生微小形变不仅认可,且印象也更加深刻了,对解决弹力的存在和方向问题也就比较容易了。2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电脑多媒体技术已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给物理教育现代化带来了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比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为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影像等;还可以创设模拟各种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迅速正确的把握教材内容,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交互式的课程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学生亲自操作,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和发展学习内容,在主动参与学习中发展自己的特长。在物理训练中,多媒体能形成集训练、辅导、检测于一体的物理能力系列训练系统。所以物理教育应该面向现代化,利用当代各种先进的教育手段,在课程设置、教材的载体、编制方法和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使物理教育适应二十一世纪的要求,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当然,传统但较好的教学手段还是要使用、要重视。

3、创设讨论、争论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讨论、争论中,每个同学既要考虑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又要考虑他人的见解对不对,这是一种由论题和对同学发言的评价共同构成的问题情境,能形成紧张而热烈的学习气氛。只有较复杂、学生普遍投入思考而个人治理又难以胜任的问题,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讨论。这种方式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对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都有较大的促进。

4、及时捕捉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物理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掌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中学生思维敏捷,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但初中生心理素质不稳定,注意的持久性较差,因此,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状态,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几句幽默的语言或笑话,就可调节学习兴趣。

5、及时评价,提高兴趣

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成就、成果都有一个想得到证实和肯定的心理。老师适时适情地给予正确的科学的评价,肯定将会大大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应掌握好多鼓励少批评否定的原则。

四、加强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教学中的很多内容都可放在兴趣小组来完成。可成立摄影小组、电器维修小组、航模小组、天文气象观测小组。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心的实践中,尝到物理学习的乐趣。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工厂、矿山、电站等。既扩大了知识视野,又增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组建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内容有:开展小制作,如自制潜望镜、针孔照相机、土电话等,还可以定期的举办展览会,展出学生的小制作,让学生享受成功后的喜悦,促使学生兴趣不断的得到提高和

五、现身说法,以老师自身学习物理的酸甜苦辣、遨游于物理殿堂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老师本身就是一个物理载体和化身,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初始的物理学习对象就是老师,教师可发挥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特殊角色作用,现身说法,讲好物理学习开场白---第一课可以讲自己的个性爱好,可讲自己的经历轶事,可讲自己学习物理的酸甜苦辣,可讲自己学习物理的目的、乐趣,可讲自己学习物理的经历和今后的打算,可展望物理学辉煌前景,等等,通过这样的畅谈,一定会引起学生兴趣,使他们对物理学科心驰神往。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老师要有一颗赤诚之心,爱生赏生,爱岗敬业,用自己的全部情感和智慧,去热爱自己所教的物理课程,去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用自己心中酷爱物理的情感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只有这样,才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参考文献

1.李新乡.[物理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5年.2.《21世纪中学物理创新教学实验设计与探索全书》。

篇8:浅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培养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及学习兴趣。如果上课时教师扳着脸, 那么学生就会望而生畏, 这样就会使师生间拉开很大的感情距离, 学生的思维受阻, 对学习产生厌烦, 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扬民主, 课堂上面带微笑, 启发引导, 循循善诱, 并运用面部表情、眼神、姿势等肢体语言, 对学生的学习给予鼓励、肯定和赞许。教师既要做他们的家长, 关心爱护他们, 又要做学生的朋友, 帮助、尊重他们, 组织好每一次活动, 关注每一个学生, 学优生、学困生要一视同仁, 认真对待和设法满足他们的每一个正当要求。当练习失败时, 要给予鼓励;当学生练习成功时要及时表扬;当学生焦虑不安时要给予安慰。

二、组织教法得当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

一堂体育课组织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体育课教授的技术动作, 大多数都是用四节课才能完成的;或有些是前阶段学习过现在要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的。这样, 学生在一节或连续几节课都练习同样一个动作, 或练习以前学习过和动作, 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 不愿意练的现象。所以, 教师在授课时, 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 采用生动活泼, 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练习、积极练习。如,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 采用分组投篮比赛, 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 方法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组, 按顺序每人投篮5次, 整组投投完后看谁投中的最多, 让观察的学生说说原因, 让投篮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投篮动作。以赛促练, 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 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从而完成了学习的任务, 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体验情景, 调动学习兴趣

体验是一种基于学生通过本身的活动、经验, 从中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 其主体是学生本人。体育教学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 以增强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教学, 教学的实效性在于学生是否自主、能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并从中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 以促进身心发展。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情景, 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与失败的体验。1.导入课时要激发兴趣。课堂导入好象一场戏剧的序幕, 一开始就引人入胜,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产生求知欲, 诱发最佳的学习状态, 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教师创始最佳的教学情。2.新授课时要引发兴趣。新授课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 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启发、引导, 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正确的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课知识的动作要领, 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 让学生进行积极地思维, 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3.组织练习时要有趣。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乏味, 使学生厌学, 因此, 练习设计要尽量作到多样化、趣味化。

四、采用新颖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 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迫切的求知欲, 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发挥, 要想方设法点燃心中的火花, 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学习需求, 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获取知识, 享受体育的乐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 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前提。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让学生从无趣到有趣。是学生不仅爱运动而且更爱上体育课。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动力的源泉。在体育教学中, 兴趣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是一直以来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体育教师沿用老的教学方法及其他主客观原因导致体育课堂气愤沉闷, 毫无新意可言。本文针对导致中学生体育课堂兴趣不高的内外部原因, 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克服种种不利因素, 培养、诱导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提高体育教学和训练效果, 从而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学体育,体育兴趣

参考文献

[1]季浏, 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公司员工体检下一篇:冬天的声音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