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315报道

2024-08-09

中国移动315报道(共9篇)

篇1:中国移动315报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作为此次3.15活动的协办单位,我代表云溪移动公司,衷心感谢各位莅临活动现场。

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云溪区工商局、消费者协会以品质消费为指引,倾听消费者声音,重视消费者诉求,感谢云溪区工商局、消费者协会为云溪的消费者营造出注重品质消费的美好生活。

云溪移动紧跟消费升级步伐,加大“提速降费”力度,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

在建设上,4G网络已实现行政村及以上区域全覆盖,4G下载速率比3G提升了40倍。农村宽带建设已推送64个自然村,2018年将会完成整个云溪区宽带建设无缝覆盖。

在资费上,推出了移动大王卡、1元1天个人流量不限量,99元每月全家流量不限量、百兆宽带两年仅需100元等优惠政策,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等多项降费举措。

在服务上,手机营业厅、和包等线上服务让消费者在便捷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中逐步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我们将加强产品和业务创新,以实际行动降低客户通信消费成本,促进薄利多销,让客户和企业切实受益,为客户、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美好生活,值选移动,我们的十分努力,只为换取您的十分满意。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对我们工作认可与指导!

篇2:中国移动315报道

作为工业基础原料之一,化工类产品在国民生产活动中的采购行为是非常频繁的。跟据中国石化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石化协会跟踪的60余种(类)重点石化产品产量较同期相比,天然气增长8%,原油加工量增长6.4%,成品油增长7.8%,化肥增长14.3%,农药增长12%,乙烯增长3.6%,合成树脂增长8.7%,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增长10%,轮胎外胎增长15.6%。以上利好数据均显示出国内化工行业蓬勃向荣的健康发展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规模支持的特殊产业,化工行业的采购交易和技术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风险。

为了及时的反馈化工行业消费行为,并将行业消费的现状和突出问题反馈行业,真正做到“取之消费者,服务全行业”的宗旨,慧聪化工网在2009年启动了“月月315”项目,每月对化工交易欺诈和质量缺陷等负面时间进行网络曝光,并及时跟进事件的维权进展。

在2010年3月初,慧聪化工网在网上开展“化工行业消费满意度调查”了,调查得到了化工行业从业者和网民的大力支持,两周时间收到的有效调查样本达到140家。调查从总体满意度、质量问题、投诉处理以及随机样本调查等不同和角度出发,从整体上基本可以把握中国化工行业市场的消费满意度情况。从调查数据的显示来看,中国化工行业市场的整体消费满意度比较理想。

一、化工采购和消费环境整体向好 虚假广告和性能低于预期是主要问题

网友的投票统计显示,对化工行业商务交易的总体满意度投“非常满意”的投票达到32.26%,“满意”、“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投票分别为21.94%、21.29%、12.90%和11.61%。该项调查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整体的满意度达到75.59%,说明化工市场的交易环境和消费行为还是处于良性运转的;二是“非常不满意”的比率较为突出,也说明行业的欺诈行为还是明显存在的。

从对不愉快的消费统计来看,34.19%的人表示没有印象深刻的不愉快消费经历;但是也有25.81%的人认为目前化工市场中,虚假广告较多,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做出正确选择;除此之外25.16%采购方因为产品没有达到预期性能,而导致消费失败;另外认为化工售后服务跟不上的消费者也有14.84%。

二、投诉权使用率偏低 消费投诉结果满意度不高

在对化工行业消费者的维权调查的数据,则与民用消费维权情况基本类似。首先是消费方不重视投诉权,在消费过程中遇到问题但是没有投诉的情况占到调查比例的18.71%,对于投诉处理的满意度方面,“满意”和“非常满意”两项的合计为47.74%,不足一半。从随机样本的电话反馈中得知,因为化工原料具有工业属性,因此消费者协会对此类事件无法处理,而从工商部门的维权角度出发,没有足够的证据和翔实的记录,相关部门也很难开展有效的调查和调解。这也是化工行业对投诉处理结果满意度不高的原因。

三、日化最受百姓关注 遭投诉品牌保持沉默

在化工行业的百姓消费维权投诉中,日化和精化两大类型的投诉量居高不下,尤以2009年发生的,与婴幼儿相关的“强生”婴儿用品“含毒门”最为突出。2009年3月,强生、帮宝适婴儿卫浴产品被国外一消费维权组织质疑含有甲醛等有毒物质,同时国内出现部分婴儿使用者皮肤红肿等过敏症状。随后多家网站和媒体进行了曝光和跟踪报道,但强生始终坚持认为“产品的安全性被曲解”,该事件也一直悬而未决。从慧聪化工网的专题显示,约有2331名调查者称“不再信任强生等卫浴产品”,有2693名调查者“不再购买同品牌的卫浴产品”,持否定态度的消费者占调查人数的50%,这一点不可谓不令人吃惊。

四、买卖通商铺大型企业电子商务信任度高

篇3:中国移动315报道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反腐报道,内容分析

一、反腐报道是反腐工作的重要环节

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不断提到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更加强调经济健康发展,稳增长,调结构,逐步放慢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反腐败体制改革冲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前列。国家在反腐倡廉工作上所做的努力需要让群众知晓,媒体报道能够让读者了解反腐工作的新动向,也给予了读者更多的信心和正能量。《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版一般每周有1~2期关注当下的热点事件,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从《中国青年报》对反腐报道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反腐倡廉宣传工作的特色与问题。

二、《中国青年报》反腐报道内容分析

笔者从《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2012~2015年的反腐报道中,采取抽样法抽取124篇文章,对其进行内容分析。

(一)反腐报道主题多样且贪腐事件是重心

《中国青年报》(以下简称“中青报”)的反腐报道主题多样,涵盖反腐倡廉工作的方方面面。2012年、2013年和2015年的总报道数量基本保持平衡,而2014年的报道数量高达42篇,比其他三个年份的年报道量多出50%左右,如表1所示。

研究发现,“贪腐事件”一直是中青报特别报道版反腐文章的主要内容,在124篇文章中有44篇,比重达37%;正面报道、人物报道和有关政策措施的报道较少。在一些重大的贪腐事件上,中青报也作了深入细致的连续报道。例如,发生在2013年初的“房妹”事件,中青报连续两周在特别报道版上刊发长篇的深度报道。中青报常用大量背景材料和细节来建构报道。正面报道不是单纯的歌功颂德,而是用具体的细节来让读者感受到政府反腐的决心。例如,2015年2月10日,中青报特别报道版以整版的形式,用超过8000字的篇幅细致描绘国家审计署反腐尖兵追踪贪污腐败的来龙去脉。

(二)消息源主要依靠官方力量和记者调查

中青报反腐报道的消息来源主要是官方来源、记者调查、实名举报、匿名消息源、网络揭露5类,所占比例分别为28%、46%、4%、9%、13%,如表2所示。

消息来源分布较不平衡,以“官方信源”和“记者调查”为主。官方是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主力,媒体记者的舆论监督力量更是不可忽视。特别在消息来源是匿名消息源和网络揭露的情况下,记者应注重多方求证消息来源的真伪。例如,在2014年1月22日的报道《湖南一正科级干部顶风超标办婚礼被免职》中,记者为了求证消息源即网友发帖的内容,采访县委办公室获取官方信息。并在证实网帖内容后,查阅相关的政策文件,标明规定中对公务员办婚礼的具体限制。这样的报道,给予各方发声的机会,并从政策文件中找到有效的支撑,做到了客观、公正、平衡,可信度高、可读性强。虽然实名举报是惩治腐败的重要信息渠道,但在抽样文章中,实名举报所占比重只有4%,2012年和2015年的反腐报道甚至没有出现实名举报的消息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举报人在实名举报之后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可能会遭遇打击报复,让举报人及其亲人处于危险境地,致使知情人不敢举报贪污腐败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报道中涉及的贪腐官员行政级别越高,消息来源越是单一,主要依靠官方消息源。以抽样中44篇“贪腐事件”主题的报道为例,采用官方信源的有25篇,占56.8%。通过贪腐官员行政级别与消息来源的交叉表分析发现,5篇涉及省部级及以上官员的报道,有4篇消息源来自官方,比例高达80%,其余均来自“记者调查”,占20%;涉及县处级及以下行政级别较低的官员的报道中,消息来源多样,网络揭露、实名举报和匿名消息源都只占较小比重。通常,官员的级别越高,记者调查的难度就越大,一般只能依靠官方的消息来源,而级别较低的官员记者较易着手调查。

(三)报道多使用中长篇幅文章

在特别报道版的反腐报道篇幅分布上,3500~5000字的文章最多,占31%;其次是1000~2000字的文章,占26%;2000~3500字的占23%,1000字以下和5000字以上的文章相对较少,分别只有11%和9%。整体来看,中青报特别报道版的反腐报道主要使用中长篇幅文章,这类篇幅的报道信息量大、有深度,在排版上一般占据版面的头条位置,紧抓读者眼球,吸引读者阅读。但由于篇幅较长,在排版方面不如篇幅较短的报道灵活。值得注意的是,中长篇报道的选题较平衡,涉及反腐倡廉的方方面面,但对贪腐事件的报道数量仍占优势,比其他反腐主题的报道要多,详尽有力地曝光了腐败事件,充分满足了读者对事件的知情权。

(四)负面报道占主体

在中青报特别报道版的124篇反腐报道中,负面报道最多,占58.06%;其次是中性报道,占36.3%;正面报道占5.64%。反腐报道由于题材的特殊性,很多新闻事件本身就具有负面的特质。中央政府曾表示“反腐无禁区”“苍蝇老虎一起打”,中青报特别报道版的反腐报道没有避重就轻,负面事件“模糊化”或“隐身化”,可见其履行媒体监督职责的力度和担当,这也影响着读者对新闻事件的理解,让他们看到相关部门的反腐力度及决心。

三、《中国青年报》反腐报道的启示

(一)紧跟国家反腐倡廉工作新动向

反腐报道体现国家反腐工作的阶段性变化。从中青报2012~2014年反腐报道样本的整体趋势来看,2015年的报道总数相比前三年虽有下降趋势,但“贪腐事件”主题的报道数量大大增加,表明媒体并未放松对反腐工作的关注,数据的变化也反映了国家反腐工作的阶段性变化。2015年进入落马高官的“审判季”,据统计共15名落马高官被判刑,而2014年只有4人。此外,2015年中青报的6篇反腐报道提到“审计”,这是过往三年并未出现过的,且都以大篇幅的形式呈现。可见,中青报在2015年反腐工作的媒介呈现中十分重视审计方面,而每年反腐工作的媒介呈现都能让读者感受到国家反腐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变化。

(二)优化反腐报道的内容构建

中青报特别报道版的反腐报道很好地发挥了环境监测和舆论监督的功能。大部分文章是较长篇幅的深度报道,在展现反腐成果的同时也重视过程的描述,尊重事实、注重细节、实事求是。但是,其反腐报道也存在负面报道过多、消息来源不平衡等问题。长期大量的负面报道可能会伤害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因此,《中国青年报》在接下来的报道规划中,应更好地平衡正面报道、中性报道和负面报道的比例,使媒介内容的建构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李东晓.居间政治:中国媒体反腐的社会学考察[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6.

[2]盖伊·塔奇曼(美).做新闻[M].麻争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79-180.

篇4:中国深度报道概说

一、“深度报道”概念的界定

“深度报道”本是西方新闻学中的术语,英文为In-depth Reporting。在英美等国也称“大标题后的报道”,在法国则称为“大报道”。它一出现就被西方学者称为“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一天比一天流行的报道趋向”。一般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是深度报道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而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电子媒介向印刷媒介的挑战是深度报道产生的信息传播技术方面的原因。

对于“深度报道”的认识,国外学者多从操作的层面进行论述。如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高普鲁在《深度报道研究》中说:“深度报道将新闻带进读者关心的范围内,告诉其重要的事实、相关的缘故,以及丰富的背景材料。”①美国专栏作家朱蒙得(Roscoe Drummond)认为深度报道就是“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②。这些定义并未揭示出深度报道的本质,其意义更多地体现在指导从业人员进行深度报道的写作实践。

在我国,许多新闻工作者、新闻学者对“深度报道”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如:

深度报道是“通过系统的背景材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全面深入地展示新闻内涵的一种报道形式。与一种动态报道相比,深度报道要求对新闻事实的表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从深度说,它不仅报道发生了什么新闻事件,而且还要阐明事件产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内在规律及其重要意义;从广度说,它不仅要求报道事件本身,还要求提供与事件有关的历史和现实的各种背景材料,对新闻的诸要素——事件、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结果,作必要的拓展和延伸。总之,它要求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观察和表现”③。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揭示其实质,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④

“深度报道是一种报道重大新闻或为舆论所关注的有争议的问题的报道方式”。⑤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有50多种。从以上所列举的部分定义不难看出,多数学者对深度报道基本特征即以解释和分析为主的看法,与外国学者是一致的。主要的分歧在于对“深度报道”这个概念的界定以及表现形式。

深度报道能否构成新闻的一个品种(体裁),把它当成“文章的类别和样式”?回答是否定的。原因之一,深度报道可以运用于任何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之中。这就是说,各种新闻报道体裁包括消息、通讯、专访甚至评论等都能采用深度报道去表现。它只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方式,是属于深层次新闻报道表现的方式。原因之二,在我国,组合文体深度报道的出现进一步否定了“深度报道是一种新闻文体”的判断。因为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是将各种新闻文体(包括图片)加以整合,使之从整体上变成了深度报道。一篇深度报道中就包括了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各种新闻文体。这样来看,认为深度报道是一种不同于消息、通讯、评论等的新文体的看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把深度报道看作是一种新闻理念、思想方法或写作旨趣,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这无疑会使深度报道与报道深度混淆不清,实际上,深度报道“侧重于反映报道自身价值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影响和作用”,而报道深度“则侧重于表达报道对其反映的客观事物内在本质及其运动规律揭示的程度”⑥;前者是一种质的规定性,后者是一种量的规定性;同时将“深度报道”完全看成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势必使新闻实践难以操作,使研究和评价工作陷入尴尬境地。

笔者认为:深度报道应属于报道方式的范畴,这主要因为“报道方式”本身已经包括了“报道思想”和与这种思想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这两层含义。所以若要给深度报道下个定义的话,它理应是在某种报道思想(如报道的深度)指导下的新闻报道形式。

二、深度报道的特征和中国化

从中外学者关于深度报道的种种定义来看,深度报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题材的重大性。深度报道所指向的无疑都是有代表性的和重大的题材,或者關系到国计民生,或者是重大的突发事件,或者是难以理解的社会现象和问题等。也有一些题材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广受关注,那是因为它的背后深蕴着人性、社会等更富有价值的存在,如《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目报道等。

第二,主题的深刻性。深度报道要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新闻事件或事物现象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部规律性、本质意义及其发展趋势。其主要任务不在于写“是什么”,而在于写“为什么是这样”和“现在与未来如何”,目的在于为受众提供深层次的信息,因而具有深刻的内涵,以深度取胜。

第三,材料的丰富性。深度报道必须整合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的背景,将新闻事件放到各个层次的背景中去表现它对人和社会的意义,“必须注重事件与事件、背景与背景、事件与相关背景之间的联系,而不能像细菌培养实验那样将事物与外部隔离开来”。这说明,深度报道要依靠大量的背景材料对所报道的事物进行全方位的扫描,以展示事物的立体形象。它常常表现为围绕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上下求索,左右逢源,时时穿插进以时间为条件的历史背景,或以空间为条件的环境背景,或生动通俗地介绍有关的科学知识等,内容丰富,材料翔实。

第四,思维的立体性。深度报道的对象是一个广泛联系、不断发展的动态体系,只有运用立体思维,对报道对象进行宏观的、运动的、全面的反映和多角度的扫描,才能既“新”又“深”地反映事物。它常常将一个具体的新闻事实放置于宏大的空间来思考和诘问,它是一种宏观地、开放性地审视事物的行为。

如果从深度报道的原始意义和形态上来说,它仅指解释性报道、分析性报道以及调查性报道。然而,从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深度报道的实践来看,中国的深度报道无论在具体操作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与西方深度报道存在巨大的差别,或者说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形,具有了一些个性特色。中国深度报道“是一个扎根于中国泥土、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术语,它已远远突破了西方‘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之意义’,以解释性报道为主要模式的所谓深度报道”。除了深度报道的基本特征外,中国深度报道的个性特征在于:

第一,鲜明的思辨性。西方深度报道受客观报道根深蒂固的影响,通常都是大量地使用有关背景材料来完成“解释”的任务,而中国的深度报道在作“解释”时,则较多地借助逻辑的力量,依赖议论抒情等手法,其思辨色彩比较浓厚。“既能以情感称胜,又可以以哲理见长,既有重于当代社会的批判眼光,又有偏于历史经验的回溯思考”。⑦具体表现是:把笔触导入复杂的群体和跨越的时空,多结构、多层次、多侧面地对社会生活进行综合立体性评述;从一般新闻事实中提炼出带有明显理论色彩的分析,这种分析是在大量事实基础上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分析,因此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说服力。由于深度报道的思辨色彩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和宏观思考成分,因此即便是所谓的“中性报道”,其背后也一直隐藏着一个“幽灵”——作者的痕迹,往往通过对事实的组合,传达出作者对这一题材的思考结果。

中国深度报道强烈的思辨色彩和启蒙意识,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与我国媒体行使宣传职能的传统密切相关。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理论问题上,不允许也不应该态度暧昧、模棱两可,而必须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积极地引导受众。”⑧

第二,体裁的综合性。在我国新闻报道中,深度报道不仅以解释性新闻、新闻分析、新闻综述等单篇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多的是以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形式表现出来。因为部分连续性报道包含了属于深度报道形式的事件性通讯、解释性新闻、新闻分析和新闻故事等;而系列报道是一种以延伸新闻领域、深入新闻事实内部、揭示新闻事实的含义为目的的一种报道方式,组合报道则是以拓宽新闻领域、详尽报道同一新闻主题下的各方面事实为目的的一种报道方式,因此,把它们纳入深度报道这个大类之中,是符合深度报道要求的。

第三,表现方法的灵活多样性。正因为各种体裁都可作深度报道,几种体裁综合起来也可作深度报道,所以我国深度报道会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在一篇深度报道里,常常既有“通讯的技巧,消息的简明”,又有“文学的笔调,政论的气势”;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叙事也有描写、既有抒情也有议论,无所不用,无所不包。

正是基于以上对中国深度报道特征的认识,笔者认为,中国的深度报道并不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产物,因为早在近代报刊上就已经有了类似的深度报道。回溯我国近现代新闻史,从《申报》对杨乃武案件长达3年的连续报道,到梁启超“笔下常带感情”的时务文体,再到黄远生的解释性通讯以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揭露社会黑暗面的调查性报告、充满时代气息的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等都是今天深度报道下屬的几种报道形式。

由此看来,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崛起的深度报道不完全是受西方报道理念和实践的影响所致,它也是我国报纸文体本身继承和发展的体现。

注释:

①王春泉:《现代新闻报道形式及其写作》,西安出版社,2001年。

②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③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词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

④程世寿:《深度报道与新闻思维》,新华出版社,1991年。

⑤彭朝臣:《“深度报道”的写作》,《新闻与成才》,1988(9)。

⑥谭荣修:《深度报道与报道深度》,《报林》,1995(3)。

⑦时统宇:《深度报道范文评析》,新华出版社,2001年。

⑧强月新、单波:《现代新闻形式写作》,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作者单位:襄樊学院)

篇5:中国法制报道

《中国法制报道内参》是中国法制报道网的会员刊物,大16开,半月一期,这份内参的宗旨是:及时传递政法系统的重要资讯、传播法治领域的重要时事新闻、展现各个司法部门对于法律的实践与探索、凸显包涵法治精髓的另类观点,从而为各级党委政府,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司法局长等,提供决策上的参考。

《中国法制报道内参》依托中国法制报道网在第一时间播发重要网络法治新闻,传递政法高层信息,有强大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它所团结的专家团队以及著名法律网对于法制新闻和事件的准确评判,又体现着法治的精神。主要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及国务院各部委,省,直辖市领导呈阅。

《中国法制报道内参》首先是一份法治新闻内参,从这里您能及时读到最近发生的重要新闻,以及编辑部对于这则新闻的精彩点评,它能提供给您一个全新的法治新闻视角;其二,作为“不公开的新闻载体”,将关注一些主流媒体无法刊登的重要法制事件,以起到您的“参谋”和“耳目”作用;其三,这份内参将品评各级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的探索,用法治的眼光予以评判,或批评,或表扬,都是为各级领导提供解决难点、热点、焦点问题的有力决策依据,以促进中国法治的进程。

《中国法制报道》杂志介绍

《中国法制报道》杂志是中国新闻出版集团主办的全国性法制期刊,依靠遍布全国的新闻分支机构和采编队伍,充分展现国内外重大法制新闻的背景详情,是观察社会,了解法制、分析安例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本刊大16开本。全彩印刷,月刊,发行范围及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亚太地区和世界各国。由中国新闻出版集团主管的中央级刊物,真实报道国内外重大法制事件的详情和内幕,颇具权威性,是观察中国法制的最佳窗口。杂志以全面记实为特点,内容雅俗共赏,格调清新,形式生动活泼。众多惊心动魄的警匪搏斗章节,令人深思的惩腐要案,解疑释惑的法律服务吸引您篇篇必度。必将对广大读者产生积极的奋进作用.杂志以伸张正义、驱除邪恶为己任,勇于对严重违法行为进行揭露批评。深度剖析社会热点问题,真实反映社会呼声,真心为读者排忧解难。深受社会各界层人士喜爱。

篇6:参观中国科技馆报道

近日,我校高一高三年级全体同学来到中国科技馆参观。科技馆位于北京国家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它的南边就是著名的鸟巢。新馆建筑为一个较大的单体正方形,利用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又像是一个“魔方”,包含着“解锁”和“探秘”的意思。这里常设五大主题展厅,包括“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和“挑战与未来”。

首先同学们来到了一层的“华夏之光”展区。这里主要展示了古代中国在开采、农业技术、水利机械、纺织、建筑、航海等重要领域的发明创造,和人们在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取得的成绩。在展区里同学们不仅看到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还看到了高转筒车、水转大纺车、织机、编钟和古代乐器,有些同学还亲自蹬上水车感受是如何利用水做动力转动纺车的。二楼主要展览的是“探索与发现”。在这里同学们了解了生命的奥秘,并感性地学习到很多生物学知识。第三层是“科技与生活”展厅。这个展厅以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作为展览的贯穿脉络。通过介绍农业、生活健康、家居、生活信息、交通运输等展示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日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使同学们明白了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在这里同学们还受到很好的环保节能教育,他们参观了“绿色住宅”和“智能楼宇”,了解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技术和理念,还有智能建筑管理。大家畅想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可以住上环保又智能的住宅。最受欢迎的是各种体验环节,很多同学通过体验不同的交通方式,激发了大家对交通的想象力。最后同学们来到了位于四层的“挑战与未来”展厅。这里介绍了目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如能源的逐渐短缺、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增强了同学们的危机意识从而激发他们通过新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欲望。如利用海藻发电、太阳能热发电、光伏发电等方法解决电力短缺问题。通过研究新的材料而告别白色污染等。

与此同时,我们还统一观看了3D巨幕电影、球幕电影,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篇7:据中国民事执行网报道

1,最好带上录音录像设备,取证用。带上相关法律条文,讲法律用。

2,把欠条多复印一份带在身上,在没有见到钱之前,只给对方看复印件,以防对方毁灭证据

3,讨债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违犯国家刑法的事情千万不能做

4,讨债时千万不可激化矛盾,以免发生打架事件

5,讨债时如遭到对方殴打,千万不要还手,应立即报警,情况紧急的应先逃离现场后报警

债权债务经济纠纷一般有二种,一种是私人债务,一种商业欠帐。

欠钱不还一般分为3种情况,1,(债务人或债务公司)是没钱,没有偿还能力,被逼无奈才欠钱不还的,对此类人不要给对方施加太大的压力,应该体谅和帮助他,最好让他分期还款。

2:(债务人或债务公司)是有钱,已完全了解债权人性格脾气,认为债权人好欺负,故意拖着不还,俗称:老赖,对此类人应采用“以赖制赖”的讨债绝招。

(对于此类欠债人要格外小心,一定要有确凿证据,先稳住对方,以防对方逃跑或转移财产等逃债行为,如果起诉的话最好采取诉前保全措施)

3:(债务人或债务公司)由于债权人债务人双方发生了某些矛盾或者某些误会,而造成债务人心理不平衡,所以才未还钱,只要把双方的矛盾化解,债就能收回

老赖同样也分为二类:一类是企业老赖,一类是个人老赖

老赖一般都是自私的人或者是小人,从心理学角度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自私的人或小人一般都有胆小怕事,贪生怕死的心理弱点,以下细分一下

企业老赖相对来说好对付一些,他们一般的心理弱点是:怕丢人,怕媒体暴光,怕纠缠,怕告状等

个人老赖相对来说就难对付一些,特别是脸皮厚和不怕丢人的老赖,不过这些人也有心理弱点,怕吓唬,怕无赖,怕骚扰。

篇8:中国移动315报道

关键词:科技,媒体,改版,市场

中国的科技类报纸大约在30家之多, 它们都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产物, 有着鲜明的行业宣传风格, 很显然, 这样的风格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作为第一家摆到报摊上的科技类报纸, 《北京科技报》从2004年起改由北京青年报社主办后, 就开始进行市场化的大胆探索, 5年多来, 我们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经验和体会, 此文着重探讨科技新闻报道如何适应我国媒体逐步走向市场化的需求。

1 探讨人性需求, 做出“人味”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传统媒体从业者在把握受众心理需求方面缺乏有效的经验, 这就造成了读者对传统科技媒体的明显排斥。我们在进行内容改革的过程中, 大胆地突破框框, 进行发散思维, 首先考虑什么样的内容能够引起读者的主动阅读兴趣, 当然, 同时它又必须具有科技内容的特征。

最初我们探讨的思路是, 科技新闻最能够满足读者的哪种欲望。我们发现, 大部分成功的科技媒体, 比如美国的探索频道、《大众科学》等杂志, 都抓住了人们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比如探索频道, 通过设置悬念, 不断地激起受众的好奇心, 然后通过一步一步的科学揭示, 牢牢地吸引了读者。

这一策略很有效。当时我们就选择那些能引起人们强烈好奇心的选题, 文章被新浪网转载后, 点击率非常高。报纸的零售量的突破也是惊人的, 在一个报摊上, 居然能卖到65份 (同一报摊的《精品购物指南》才售出30份) 。

要有“人味”, 是我们后来的历次改版中始终坚持的, 我们称之为“科味与人味的完美结合”。传统科技媒体之所以引不起人们兴趣, 就是不考虑受众的需求, 认为只要是科技界内的新闻就应该报道。我们把这种思路颠倒了一个个儿, 首先不问它是不是科技新闻, 而是问这条新闻人们真的想看吗?

2 不丢弃科学的权威性

如果完全以读者需求为导向, 在巨大的经营压力面前, 我们很可能会丢失掉自己。因为能够导致读者迅速决定购买行为的内容, 很可能和科学是冲突的。我国是一个在经济上依然不发达的国家, 公众还没有度过享受物质欲望的时期, 因此人们对那些比较严肃的科学话题实际上并没有很大的需求。与科学比较相似的是伪科学, 由于伪科学不必讲究科学的严谨性, 因此它更容易针对人们的兴趣进行设计, 比如星象学, 它关乎人们非常关心的个人命运, 现在你问每个80后的女孩子, 几乎都懂一点, 有的还非常痴迷。按理说, 这也是科学应该关注的领域, 但是因为科学的严谨性, 它的确没有发现这里面的规律, 因此关于这一方面, 你要做科学报道是无米下锅的。你最多可以从破除迷信、批评伪科学的角度去讲, 虽然这种理论没什么科学依据, 但是感兴趣的人正是因为相信它才被它吸引, 你如果不让人们相信, 事实上报道本身也就没有了吸引力, 从满足读者需求这一角度讲, 这种做法事实上是没意义的。

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放弃科学的严谨性, 转而向伪科学投怀送抱。为什么?因为我们不仅考虑到这份报纸应该具有的社会效益, 更重要的是如果要建立一个长久的品牌, 科学的严谨性实际上是一个我们应该利用的优势。

美国超市里有一种小报, 内容都是忽悠出来的。因为是随便忽悠, 标题很容易引起人们强烈的购买兴趣, 人们经不住诱惑, 就会完成购买行为, 等到读完后知道是不可信的, 而且下一期该报纸往往会做出辟谣性的报道。但是奇怪的是, 尽管人们知道其不可信, 但每一次走到它面前还是经不住诱惑要买一份, 他们需要的也许就是一种阅读的快感。我们不能否认这份报纸在经营上是成功的, 但是我们同样知道它不可能树立起一个强有力的品牌, 取得巨大的成功。而我们在接手科技报的时候, 实际上都愿意把它定位为一个有远大追求的报纸, 而不是一份满足于衣食无忧的小报。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意识到, 决不可放弃科学的权威性。

3 发挥媒体的力量, 报道要能起现实作用

如果报道仅仅是人们茶余饭后一种谈资, 那么媒体的优势实际上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媒体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强大力量, 放弃掉了是非常可惜的。因此我们的报纸在引起人们阅读兴趣的基础上, 进一步的目标就是迅速拓展它的影响力, 而这个过程不能不依靠媒体具有的先天优势。

你当然可以把一份报纸做的非常有趣味性, 而且同样可以依靠它形成口碑, 把品牌逐步扩大, 但我们知道这样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 它需要策划、营销品牌的成熟市场经验, 而我们作为迅速走向市场的传统媒体不具备这样的完美经验, 而且也不具备市场培育期所需要的相应资金。即便如此, 依然可能会在国外媒体进军中国市场的时候, 很快就处于劣势。而且, 单纯依靠兴趣还面临一个难题, 那就是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升的, 它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这样, 如果我们单纯地想在西方社会里那样去理想地打造一个商业品牌, 恐怕就犯了刻舟求剑的毛病。时代、地点都不同,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不同带来的障碍。

相反, 同国外媒体比较, 我国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发挥得还不够成熟。因此这是一条可以迅速提升影响力的道路。因此, 我们在2005年就推出了一年一度的“中国十大科技骗局”评选, 一直至今已经5年, 为我们的品牌建立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2007年9月再次全新改版之后, 我们进一步扩大了类似选题的比例。只要是科学可以发言的地方, 我们都会关注。同时, 我们逐步扩大了自采的比例。原来有一些从国外翻译的报道, 那些内容实际上不会具有舆论监督的功能, 就像文摘类杂志不会有影响力一样。到现在, 我们基本上除了一小块国外最前沿的科学信息是翻译的之外, 其他的都实现了自采。这样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舆论监督功能。

4 选题筛选:贴近和科学缺一不可

上边说的是形而上的, 理论上的一个大致框架。下边说说具体的操作。操作的第一步是选题。我们筛选选题的思路可能和大部分的科技媒体都不一样。大部分的科技媒体会从科学界、科学新闻里寻找线索。我们不是。我们把所有的新闻事件都纳入到视野中来, 然后评价哪个事件对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人们来说是更重要的;同时考虑到科学在里面有没有发言的余地。这两个考虑在操作过程中实际上是同时的。当我们逐步地熟练了挑选选题的思路时, 实际上很快就能判断它是不是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缺失任何一个条件的选题都不会被通过。

这让我们的报纸看起来与众不同。一方面, 它绝对不像传统的科技类媒体。因为它包含了许多大众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另一方面, 它也不像综合类的日报, 因为我们的每一篇文章里都渗透了科学的探索, 都有相关专家的思考和评述, 都有学科基础。

我们用了一个比喻, 叫既和新闻界跳舞, 又和科学界跳舞。和新闻界跳舞表明我们要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 还具有新闻报纸的特性;和科学界跳舞表明我们的独特性, 那就是科学的权威。

5 建立业缘关系, 为发出独家声音创造条件

和新闻界的跳舞容易一些。什么样的新闻是市场化的媒体关注的, 一条综合日报的新闻是怎样操作出来的, 可以说我们是比较熟悉的。但和科学界跳舞并不同, 一是因为我们的团队是年轻的, 基本上都缺乏这样的经验;另外现成的可供学习的经验也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因此, 我们首先注意挖掘、发挥科学界里这方面的资源和优势。这样, 虽然我们的团队需要一个学习科学和提高科学素养的时间, 但我们可以很快地利用已经具有这方面优势的专家代替我们建立北京科技报的一种鲜明风格。这样, 我们就把自身团队的新闻操作优势和专家的科学素养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从而能够实现生产出我们脑中构想的这份产品来。

有一个栏目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比如说原来我们设计了一个学者随笔栏目, 希望北京科技报能够成为专家发表科学声音的舆论舞台。但实际操作后发现, 专家并没有要在北京科技报这样一个非强势媒体上发表自己声音的需求, 他们工作忙、也不在乎稿费那点收入, 因此我们的想法遇到了较大的阻力, 无法顺利实现。因此, 我们改变了策略, 让自己的记者去寻找好和社会热点相关的选题, 然后主动去采访愿意就这个问题表达自己观点的专家, 由记者把学者的观点整理出来。事实证明这个路子是通的, 专家和记者都有积极性, 最终顺利实现了我们原来涉及那个栏目的初衷, 虽然我们改了个栏目名称叫“科学之音”。

为了建立业缘关系, 我们像其它科技媒体一样关注科技界的各种新闻, 并且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新闻操作优势, 在保证文章可读性的前提下, 满足来自各个单位的宣传要求。我们还建立了专家资源库, 为我们可持续的高效采访不断增强基础。

6 完善编排节奏, 主次分明

北京科技报2007年全新改版后的样子是一份非常精美的周刊, 不算四封一共是56页。如何在这56页里做出一份内容精致、味道丰富的思想大餐, 文章的主次安排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设计了不同长度的栏目。不算翻译的文章, 仅就记者采写的文章而言, 目前重头文章长至5000多字, 占到7个页面;而短的文章仅仅二三百字。怎样确定一个文章是做长还是做短?

一般而言, 对于那些篇幅较长的文章, 我们要求必须有冲突点, 这样做的原因, 第一是只有有了问题, 科学精神才有发挥的空间;第二是有了冲突, 才能引导人们看下去, 就像戏剧的规律一样。

有些很有趣味、甚至很重要的科学新闻, 如果没有强烈的冲突, 我们就不把它硬抻为长篇幅的文章, 虽然这是许多媒体的习惯。我们不想仅仅通过包装来诱惑读者的眼球, 但是仔细一读却并没有多少值得回味的内容。一份要树立品牌和独特风格的科学周刊有别于街头靠热闹取胜的都市报。但是我们认为这样的消息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因此记者会就其中一个比较独特的点进行采访, 然后做一条数百字的消息。随着采访效率的提高, 自采文章逐步涵盖每一个版面各种长度的栏目, 这样我们的每一寸版面都体现了北京科技报存在的价值。

此外还有图片。在一个读图时代里, 图片的意义有时候甚至超过文字。目前我们虽然没有专职的摄影记者, 但是我们从奖励机制上鼓励每个文字记者同时成为摄影记者。从版面的设置看, 我们除了有“你的摄影”这样纯粹的图片栏目, 在每一个版块, 图片占的比重也相对较高。

总之, 树立一个品牌是非常不易的, 它需要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那些国际知名的周刊, 比如美国的《时代周刊》, 细到连每个图说都有专门的人员去考虑。我们目前虽然达不到这个程度, 但所有的团队成员都是用心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来打造, 从封面的美术设计到内页每一处栏头的文字推敲。我们相信, 只要功夫用到了, 坚持下去, 公众的好评就会逐步散播开来, 一个品牌就会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论文集:《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作者赵颖华, 田利平;题为《科学传播的内容、目标与技巧》.2006年11月北京出版.见第235-238页.

[2]国家级年鉴:《2006中国报业年鉴》.作者赵颖华, 田利平, 题为《坚持打造中国大众科技传媒品牌》, 中华工商出版社出版, 主编宋建武, 2007年4月, 北京出版.见第165-167页.

篇9:印度媒体怎样报道中国

这是印度一家最大的24小时滚动播出新闻的英语电视台,堪称印度的“CNN”。总编哥斯瓦米年仅35岁,不仅是这家电视台的内容总监,也是印度国内家喻户晓的媒体明星。这会儿,围绕着9月中旬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严重流血冲突,哥斯瓦米面对着连线中的五位事件有关各方人士,坐镇主持他的黄金时段新闻节目。

“作为一家独立的媒体,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将国家事务置于公开讨论之中,避免让这些重大问题成为政府‘关门决策的牺牲品。”哥斯瓦米如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在节目中,哥斯瓦米可谓“舌战群儒”,急速而高昂的语调,多少带些煽动性的言辞,令五名连线嘉宾或是义愤,或是尴尬,或是激动,甚至一度出现情绪失控状态。

情绪化的媒体

因为最大的邻国——中国在迅速崛起,加上复杂的中印关系常出状况,使得中国话题时不时成为印度媒体的饕餮大餐。而在容易情绪化的印度媒体表述之下,中国面孔时常遭受扭曲。

去年9月,印度媒体报道称“两名印度士兵在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附近受到在另一侧的中国进攻而受伤”。尽管印度外交部出言澄清此报道子虚乌有,但印度媒体并未就此停息“妖魔化”中国的言论。英国广播公司BBC当时报道称,“如果你打开印度的电视,或者阅读专家学者们关于印中关系的言论,你会发现中印两国似乎在掐着对方的喉咙……”BBC还指出,对中印关系稳定的威胁不是来自官方,而是来自媒体部门。

最近,印度各大媒体正热炒中国政府拒绝给一位克什米尔防区印度指挥官发放签证的问题。此外,媒体还空穴来风地报道“中国军队出现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消息。而当《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就此事询问几位印度媒体同仁该消息的真实性,他们一致回答:“我们无法证实。”

情绪化、甚至是失实的报道,在印度社会中制造了一个负面的中国形象,由此也引起中国民众的反感。一位中国的南亚问题专家措辞严厉地对《中国新闻周刊》评论称,印度媒体的作用是“极其恶劣”的。

今年7月初,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举行了一场由中印两国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与的对话,题为“印中关系中媒体的作用”。印度学者在会上指出,印度媒体对华报道确实比较消极,这些报道在中国容易被误解为是印度政府的立场和态度。

印度外交秘书(相当于外交部副部长)、前驻华大使拉奥女士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解释了印度媒体对华报道情绪化问题背后的历史原因——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在中国,可能提及此事的人已经很少了,但对于印度人却一直刻骨铭心。当时我11岁,那场悲剧给我的影响和留下的印象都非常深刻。可以说,这件事对印度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而消除这种影响,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拉奥女士强调,在指责印度媒体“不负责任”之前,必须明白媒体的声音确实也代表公众的意见。两国必须面对问题,至少要去深入了解出现这种情绪的根源。

作为民族自豪感十分强烈的大国,印度面对五十年前曾经交战的邻国在迅速崛起,其心态可谓五味杂陈,十分复杂。

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印度媒体的情绪化并非仅针对中国。据《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观察,在公众更为关心的内政问题上,印度媒体的报道更具批判性和攻击性。印度英文媒体中的主流人群是25岁到35岁的年轻人,富有冲劲而又年轻气盛。以Times Now为例,这家以报道硬新闻为主的电视台共有500名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5岁。

“比美国更自由”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印度政府高层对媒体报道可能给双边关系稳定所造成的影响表达了担忧。但是,上至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外交部长,下至外交部发言人、印度驻华大使等都表达了一个共同观点:印度是民主国家,媒体独立自由,政府无法干涉他们的言论。

目前,印度全国约有5000多家报刊杂志,总发行量近6000万份,居全球首位;有500多家电视台,数量居全球第二;互联网用户约有8000万,居全球第三。除了两家影响力不大的公立电视台以外,印度媒体几乎全为私营。

印度媒体分为英文媒体和本土语言(印地语等)媒体,后者更多关注内政、社会和民生话题,而报道国际和外交话题的,主要是英文媒体,其受众多为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

“我们的媒体是非常独立的。我们很少去应和政府的立场,政府也不能干涉我们的工作。”Times Now总编哥斯瓦米说这番话的时候,接到了一位政府高级官员的短信,内容是纠正Times Now正在滚动播出的一则消息。“他说我们的说法是不对的。”哥斯瓦米表示,这样的短信经常能收到。

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参与的一个中印媒体讨论会上,印度外交部发言人维什努·普拉卡什指着与会的印度记者们,半开玩笑说:“他们都是些麻烦制造者,从不让我的日子好过。”

而坐在一旁的《印度斯坦时报》外交报道编辑普拉米特·乔杜里则回敬道:“你们看看他就知道,印度政府官员可信吗?”

哥斯瓦米认为,印度媒体系统甚至“比美国还要自由和独立,因为美国一些主流媒体如CNN和福克斯电视台等,自诩客观公正,其实带有浓重的政府色彩”。但他同时也承认,没有边界的自由也使印度媒体存在缺乏自律和为了吸引眼球而哗众取宠的问题。为此,印度媒体业内人士正在进行一场讨论,打算出台一个行业自律规范。“不想让政府制定游戏规则来管束我们,那么我们就得管好自己。”

雾里看花

在一个自认为独立自由的报道国度中,不能对事实有客观的呈现和判断,对中国的报道带有渲染、煽动、甚至失实,这是印度媒体的一个巨大误区。在这个问题背后,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中国极度缺乏了解。

在印度,通晓中文、谙熟中国情况的精英基本集中在外交部门,而在媒体乃至学界则凤毛麟角。印度媒体同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他们绝大多数人从未踏足中国,对中国的了解主要是通过西方媒体。

资源的匮乏限制了对中国报道。哥斯瓦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中国的报道是他们“比较头疼”的问题。Times Now最擅长新闻连线的报道方式,在出现热点新闻时请事件相关各方同时进行连线,对事件进行解读和辩论。“如果发生了和中国相关的新闻,我们往往很难找到中方人士来进行评述。最近,我们开始去找一些香港的中国问题专家进行连线,但效果还不是特别理想。”哥斯瓦米说。

此外,印度媒体对华报道的题材相对较偏狭,基本上只关注中印边界问题、中国和巴基斯坦及尼泊尔的关系;在中国的发展方面,媒体几乎只锁定在“中国军力增长”的话题。而在国际媒体普遍关注的问题如六方会谈、伊朗核问题中中国的角色,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等,印度媒体普遍缺乏兴趣。“主要是因为这些问题离印度太远了。”《印度斯坦时报》外交报道编辑普拉米特·乔杜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事实上,印度媒体对中国了解的匮乏并非单方面问题,中国媒体对印度的理解同样存在障碍,这其实是中印两国民间依然缺乏沟通和交流的一种体现。

上一篇: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特点及成因下一篇:长乐市第六届读书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