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交流材料

2024-08-10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交流材料(精选8篇)

篇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交流材料

X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X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位于XX区中环路26号、XX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二、三楼,是在上级民政部门和赤壁办事处的重视和关心下,于2013年5月率先成立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之一。目前在册60至65岁老人44人、65至70岁老人17人、70至75岁老人4人、75至80岁老人4人、80至85岁老人1人、85至90岁老人1人。X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为辖区老人提供无偿、低偿、有偿的日间照料服务。

X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占地面积486.44平方米,有配套的居家养老服务,室内共有6个日间照料床位,设有文化娱乐厅、棋牌室、休闲保健厅、日间休息室、餐饮服务区、阅览室、XX之家等;室外有532平米的活动区,设有篮球场、体育器材健身场和喷泉庭园长椅休闲区。X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日间生活照料服务为主,为社区老人提供日托照料、护理陪伴、代购代买、配餐送餐等服务,同时也提供法律维权、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精神慰藉、医疗保健等专项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集居家、养老、娱乐、保健、健身养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老人居住场所。

一、认真做好居家养老调查

我社区是居家养老的试点社区,我们积极探索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新模式,设立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的居家养老服务领导小组。积极开展专项入户走访和问卷调查,摸清了社区中的老年人情况,为本社区的60-10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了老年人档案,并从老年人的需求和需要开展服务等方面着手,对社区70多位60-100周岁的老年进行了入户走访,从调查走访中,整理出了老年人的最需:一是家政服务,主要是有疏通管道,电力维修,代为购物,上门服务等。二是医疗服务通过摸底调查,详细的了解到了老年人服务需求。因此,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制订出了有所不同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案》,全方位高质量的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

二、积极营造居家养老氛围。

我们首先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有关文件, 提高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和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创新养老服务工作理念。我们积极借鉴学习各社区居家养老的特色,并通过外出考察参观学习XX、Xx等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社区同时利用社区市民学校、墙报、宣传栏、QQ群和QQ空间等阵地,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有关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文件精神,在全社区宣传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使这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推动作用,增强社会各界和社区居民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全社区关注、关心养老事业的浓厚氛围。

三、努力丰富居家养老服务

一是志愿者服务。我社区有一大批助老志愿者,为社区中的空巢老年人、困难老人服务。还利用法律、医疗、便民等专业特长的专业志愿者。

二是精神慰藉服务。我社区辖内单位拥有市母婴健康中心、市福利院、市卫校、市财政局宿舍楼、市交通学校宿舍楼,是知识分子相对聚集的社区。这些退了休的老同志,文化层次高,求知欲望强。根据这一特点,我社区积极开办了社区讲堂,努力开展老年教育工作,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学的精神慰藉。同时,社区居家养老的三清之家设置了图书室的充电区、茶趣区和影视区,为社区老年人学知识、求上进、交朋友、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再学习、再教育的大课堂。

三是打造个性温馨环境。XX社区班子成员是一支由四名充满爱心的80后女同志组成的年轻队伍、XX社区全体工作者是一支充满爱心的年轻团队,坚持激扬青春献居民、共建和谐新社区,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社区年轻人用年轻的思维打破常规,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装扮得温馨、美丽、充满活力和热情:植物盆景点缀生机、个性贮物柜体现便民、唯美墙贴渐进梦幻、花廊藤梯如沐春景…….四是文化娱乐服务让社区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到了社区的大家庭,参与社区举办的各项文化娱乐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我社区现拥有室内多功能社区文体活动室,XX之家、日间休息室、阅览室、棋牌室、谈心室、市民学校、按摩室、乒乓球室、党员活动室、多媒体室、会议室,志愿者之家是集文体、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老年活动中心。还拥有较大室外健身、休闲、娱乐场地,是老年人休闲、娱乐、散步、健身的好去处。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社区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幸福乐园,从尽可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出发,以让老人们舒心、愉快地学习娱乐为目的,力求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制度完美。

(一)创办社区老年人图书室。为社区老年人创建和开放了由区文化局和区图书馆捐赠的图书,建立的社区图书室。社区图书室目前藏书1800余册,共有历史类、烹饪类、保健类、科技类、手工编织类、生活类、文化类、种植养殖类、党建等十几个种类;社区成立以来,社区图书室深受老人们的喜爱,是社区老年人的好去处,成为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学”的最佳场所。

(二)开展“夕阳乐”老人帮扶行动。社区对辖区65岁以上老人摸底建档,并携手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免费医疗服务。

(三)“黄手环”爱心帮助活动。社区对辖区老人免费发放黄手环,防止痴呆老人走失,帮助他们回家。

“夕阳无限好,社区重晚情”今后我们将立足现实条件,着眼长远发展,力求工作实效,进一步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不断完善为老服务体系建设, X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本着“为老人献爱心,替子女尽孝心”的服务宗旨,秉着“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让老人满意就是我们工作的追求”的服务理念,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管理、服务人员按照社区制订的严格的规章制度对老人实行家庭化管理,服务周到、态度和蔼,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努力打造名副其实的“清雅 清馨、清和”的XX之家,让XX社区的老人真正得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医、老有所养”,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篇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交流材料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优良传统、尊重老年人情

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选择;是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顺应社情民意,利国利民。我社区是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试点单位,我们把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上级民政和老龄部门的指导下,我们针对社区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使居家老年人在生活上得到精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关爱和慰藉,实践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了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和谐。

一、认真做好居家养老调查

我社区是居家养老的试点社区,我们积极探索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新模式,建立以社区主任挂帅的居家养老服务领导小组。积极开展专项入户问卷调查,摸清了社区中的老年人情况,为户籍在本社区的60-10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了老年人档案,并从老年人的需求和需要开展服务等方面着手,对社区400多位60-100周岁的老年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问卷中,整理出了老年人的最需:一是家政服务,主要是有疏通管道,电力维修,代为购物,上门服务等。二是医疗服务通过摸底调查,详细的了解到了老年人服务需求。因此,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制订出了有所不同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案》,全方位高质量的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

二、积极营造居家养老氛围。

我们首先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有关文件,派出专项工作人员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养老服务工作培训,提高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和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创新养老服务工作理念。同时利用社区市民文明学校、老年科普大学、墙报、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有关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文件精神,在全社区宣传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使这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推动作用,增强社会各界和社区居民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全社区关注、关心养老事业的浓厚氛围。

三、努力丰富居家养老服务

一是志愿者服务。我社区有一大批助老志愿者,为社区中的空巢老年人、困难老人服务。其中有为高龄老年人提供一些买菜,联系子女,照看关闭门户等服务的银龄志愿者;与社区中10对空巢的独居老年人开展一对一的爱心志愿服务的爱心志愿者;还有利用法律、医疗、便民等专业特长的专业志愿者。象社区中的医疗志愿者,经常为社区中的老年人看病,量血压。如东方医院退休的志愿者王仁医生,他经常上门为社区中的老年人看病,不分昼夜,义务出诊午;又如家住中国机械堪察院的空巢老人黄如泯,她家厨房的厨房溢满了水,老人急得是不知所措,她找到了社区志愿者,志愿者上门认真检查,发现是自来水管破裂,志愿者迅速拔通了社区发放的“便民服务卡”维修电话,修理工以最低的费用,上门给予了修复。一张小小的服务,不但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关系,也为老年人带来了最大的实惠。

二是精神慰藉服务。我社区辖内单位拥有西安市社会科学分院、省级重点中学83中学、西安财经学院、聋哑学校等单位,是知识分子相对聚集的社区。这些退了休的老同志,文化层次高,求知欲望强。根据这一特点,我社区在西安市老年科普大学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办了社区老年科普分校,努力开展老年教育工作,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学的精神慰藉。社区老年科普分校学校的师资力量,完全由市科协安排,每学期定期为我们制定课程表,每周一课。我们根据老年人的需要每次课程的内容不同,先后开设了食品营养与健康、抗衰老从现在开始、西安历史文化、谈如何教育孩子、家庭教育、生活常识、谈修身养性、等等。社区内的老年人,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前来听课和活动。目前,参加社区学校学习、活动的老年人有上千人次。社区老年科普学校成为老年人学知识、求上进、交朋友、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再学习、再教育的大课堂。

三是法律维权服务我社区根据辖内居民的实际情况,以及生活当中涉及的问题,积极聘请专职教师,为老年人举办法律主题讲座,涉及到《妇女儿童保护法》、《老年人权利保护法》、《婚姻法》等内容。社区的老人们还积极踊跃的向法律老师咨询了他们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讨教如何解决的办法。法律讲座紧密贴近老年人的生活,满足了社区老年人特殊需求,增强了老人们的维权意识。老人们高兴的说:有了法律给我们撑腰,我们说话就有了底气,可以自己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利了。

四是文化娱乐服务社区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到了社区的大家庭,参与社区举办的各项文化娱乐活动。我社区现拥有室内多功能社区文体活动室,老人之家、阅览室、棋牌室、谈心室、文体室、电教室、健身室、乒乓球室、党员活动室、戏曲演唱室、多媒体室、会议室,是集文体、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老年活动中心。还拥有较大的老年人室内活动场所场所有三处,有机勘院小广场、中铁十七局小广场、中国三安小广场,以及多个宣传

栏,是老年人休闲、娱乐、散步、健身的好去处。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社区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幸福乐园,从尽可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出发,以让老人们舒心、愉快地学习娱乐为目的,力求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制度完美。

(一)创办社区老年人图书室。为社区老年人创建和开放了由社区成员单位及陕西国运慈善机构共同筹措十万元,建立的社区图书馆。社区国运图书馆目前藏书五千余册,共有历史类、文学类、烹饪类、保健类、科技类、手工编织类、电脑类等十几个种类;近年来,社区图书馆深受老人们的喜爱,是社区老年人的好去处,成为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学”的最佳场所。

(二)举办老年人书法绘画活动。我社区针对部分老年人喜爱书画艺术,我社区积极开展了书画艺术鉴赏、老年人书画展览等活动。定期组织有兴趣爱好的老年人参观书画院的书画艺术品,并请专家为他们进行详细讲解,提高其艺术欣赏水平。近年来,我社区的老年书画已先后选送10余幅作品参展,其中我社区机械勘察院的2幅作品获得西安市老年书画展优秀奖。社区老年书画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文体活动、增进了老年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

(三)重阳节“手拉手”登山活动。为了进一步开展多种多样的关爱老年人活动,增强敬老爱老的社区氛围,我社区积极开展了青年志愿者与社区老人“手拉手”的登山活动。我们组织社区的青年志愿者与社区的老人一起,背上了背包,戴上遮阳帽,穿上登山鞋,由年青人的手拉着老年人的手,一起迈出家门,走出社区,走进终南山,融入大自然。一路上照顾老人登高远望,呼吸新鲜空气,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老人们高兴地说:多亏了社区组织这样的活动,多亏社区的年青人的陪伴,让我们老年人又可以近大自然了!

“夕阳无限好,社区重晚情”今后我们将立足现实条件,着眼长远发展,力求工作实效,进一步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不断完善为老服务体系建设,使老年人共享和谐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社区居委会

篇3:杨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一、社区居家养老的特点

居家养老从居住方式上看,是老年人不离开自己熟悉的居住环境,分散居住在自己家里的一种养老方式,看似与家庭养老相同,但从本质上而言它和家庭养老有很大区别。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的服务为依靠,为在家居住的老年人提供用于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1]。杨宗传认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分散居住在自己的家庭养老,而不是集中居住养老机构养老,是与机构养老、家庭养老(家庭照顾)不一样的一种养老方式[2]。居家养老以家庭养老为基础,旨在提供家庭养老中经济保障以外的其他大部分服务,可提高服务效率,增加老年人的福利水平。与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相比,社区居家养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能使老年人具有安全感、归属感

熟悉的生活环境,熟悉的邻里关系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需求。大多数老年人不愿离开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这里是老年人长时间生活的场所,能够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习惯。此外,亲情也是无可取代的,老人和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相处也是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乐趣也是老年人满足精神慰藉需求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大多数老年人愿意接受不离家庭居住的养老方式的主要原因。社区居家养老能使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下,得到精神慰藉[3]。

(二)能够缓解居民的经济压力

虽然快速发展的机构养老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与机构养老模式相比,相同效用情况下居家养老的成本要低得多[4]。从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看,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负担较多的公办养老机构。民间资本参与的养老机构成本较高,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退休金,从入住费用来看,只有少数老年人有支付能力,尤其对于农村居民更是望尘莫及。另外,老年人主要的财产是居住的房子,由于各种原因,很少有人愿意为筹集机构养老的费用将自住房子变现。因此,机构养老费用成为大多数老年人的经济负担或压力。而居家养老居住在自己家里,购买的是需要时的上门服务,其费用要大大低于机构养老费用,缓解了老年人的经济压力。

(三)能够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家庭矛盾的产生更多的在于家庭成员之间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老年人如果站在自己角度就会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子女应该更多关注自己的身体、自己生活需求、自己的精神需求,然而更多的家庭已经进入“4-2-1”家庭模式,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已经进入老龄化,这样一对夫妇至少要赡养4位老人,1个孩子。他们面临的生活、工作压力都非常大,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难免在精力上对老人、孩子照顾上有疏漏,加剧了家庭矛盾。而居家养老服务在使老年人享受家庭的氛围的同时,服务者很好地替代儿女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使家庭中的劳动者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其解除了后顾之忧。老年人更加理解儿女的辛苦和不易,儿女们会在工作之余供奉尽孝,家庭气氛其乐融融。这种养老模式与传统的家庭养老相比,更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二、杨凌居民对养老服务需求的特点

(一)老年人退而不休,完全养老的时间较短[5]

杨凌是国家唯一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是依据辖区科教单位发展而成的一座美丽小镇,虽然地处农村,但人口的文化程度非常高。这里的专家学者虽然已经退休,但退而不休的专家学者大有人在,他们仍著书立传,行走在田间地头,活跃在自己的岗位上。杨凌政府机关现已退休的工作人员大都是20世纪80年代从周边地区抽调的杨凌本地人,多数配偶和子女在农村有土地,退休后也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因此,这些退休老人一般在丧失生活能力以后或失去老伴后才需要社区提供养老服务,完全养老的时间较短。

(二)老年人养老的成本较低[6]

独特的地理位置,浓郁的文化气息,优美的自然环境,低廉的生活成本,加上越来越方便的交通设施,使许多老年人不愿跟随外迁的子女生活,甚至年轻时生活在大城市的人退休后迁居杨凌。与大城市相比,这里没有大城市高昂的房价和较高的生活成本,居住在自有住房的老年人衣食住行成本相对低廉,养老成本较低。

(三)养老保障需求存在差异性

杨凌不同于其他县区,农村居民的安居小区大都在城区。从居住形式上看,城乡没有多大差别,然而从养老保障需求来看还是具有一定差异性的。从养老服务需求的强度看,科教单位退休的专家学者大都子女不在身边,即使有子女在杨凌就业,父母与子女同住一屋的现象也较少见,大部分父母都是独立居住。这部分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较高,比如家政服务、三餐供应等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而其他居民,尤其是近几年才进城的农村居民延续了养儿防老传统,多数父母与儿女同住,更多的养老需求由儿女满足。从养老服务需求的内容看,科教单位退休的老年人除了对物质生活服务项目的需求外,还有精神需求的服务项目,如阅览室、老年大学等,而其他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多地集中在对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这为相关部门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内容提供依据,要根据不同小区的居住对象的特点提供相应服务内容。

三、杨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已被关注,但落实力不够

社区居家养老是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绝大多数老年人愿意选择的养老服务模式,关系着养老保障事业的成败。2013年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杨管发[2013]18号),意见中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统筹规划是到2015年底,全区要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全部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的农村建制村。然而通过走访调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仍然停留在规划阶段。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方面执行力不够。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费难以保障[7]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不仅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才能够顺利实施,而且还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政府一拍脑袋就能开办的事情。杨陵区之所以2013年就相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统筹规划,但成效甚微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费保障问题。经济保障决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的规模与档次,社区居家养老资金应该来源于政府、社会、企业等多种渠道。政府应该在资金、政策、税收优惠方面有所作为,根据杨陵区人口居住特点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落后[8]

由于资金、管理、组织等方面的原因,总体上杨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处于低级阶段,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设施建设非常落后。作为最大科教单位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区有针对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餐厅,其他社区都没有这样的“待遇”。市区社区很少见到相关的养老服务中心,最多在居住小区内安装几个简单的健身器材。智能化养老信息平台是居家养老必备器材,通过这些装置才能够及时了解居家老人需求。

四、促进杨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一般来说,对于发展居家养老体系,各国政府都会在发展规划、运行机制、政策扶持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9]。以英国、瑞典、新加坡、西班牙等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居家养老模式,主要由政府建立的基层组织运作,非营利性的民营机构和中介组织作为补充。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市场并重型的居家养老模式,主要由社会团体或中介组织按商业化原则提供,政府负责制定法律并进行指导和监督。因此,应充分发挥杨凌两级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制定发展规划、运行机制、政策扶持的详细规定,以确保杨凌区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的落实。

(二)多元化筹集社区居家养老资金

快速的老龄化速度,庞大的老龄化规模和“未富先老”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无法完全以福利的形式由政府向国人无偿提供,需要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资金也应是多渠道的。

第一,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从社区居家养老的性质看,它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能单纯依靠市场主体,政府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从各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看,不管是政府主导型还是市场并重型,政府财政支持都是居家养老事业持续和健康发展的基础。杨凌两级政府(示范区政府和区政府)应该通力合作,明确各自责任,加大财政支持,将杨凌社区居家养老事业发展壮大,让杨凌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第二,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建设社区居家养老事业。准公共物品性质的居家养老服务决定了提供主体除了政府之外还有市场主体。相比于政府主体,市场主体的参与能够极大地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效率,快速解决政府资金不足,促进社区养老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政府应该从政策、税收等方面鼓励市场主体投入居家养老事业。

第三,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养老服务的对象是失去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常常会得到爱心人士的关注。因此,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呼吁等方式筹集捐款,鼓励个人、社团、企事业单位等提供资金或者物质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慈善组织进行资金的社会募集,利用这些募集的资金支持居家养老的发展,对居家养老出现的资金缺口进行补充。通过社区养老专项基金的设立来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国家要加强基金的筹集、运用及监督工作,确保基金能够真正运用到居家养老发展中。

(三)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养老服务人员分为两大类,即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首先,要加强管理人员的规范,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及权限。其次,要对服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服务人员是和服务对象接触的一线人员,其素质高低,业务能力直接关系着服务对象对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满意程度,是树立服务形象的关键。另外,我国养老服务业处于新兴产业,服务人员严重缺乏,尤其是专业人才缺乏。因此,社会应该加大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校或职业院校应设立相关专业培养专门人才。

(四)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前提条件。杨凌地方小,城乡差异不大,政府部门应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理念融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中。首要的工作就是加强各小区内有利于老年人出行的住宅小区的建设或改造,其次是满足老年人健身、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及便于其生活就餐,再次是建设有利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蔡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5,(4):21-25.

[2]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J].经济评论,2000,(3):59-60.

[3]杨励.推行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模式,逐步完善新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6):37-39.

[4]肖成林,于淑文.新农村农民居家养老模式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67-69.

[5]李艳,李雅君,何静.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城市养老模式研究——以齐齐哈尔居家养老为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9-41.

[6]初炜,胡冬梅,孔祥金,吴云红,宋桂荣.农村老年人群对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养老模式探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12):87-90.

[7]陆耀明,李静思,张小燕,吴兵.关于推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行政管理问题浅谈——基于保定市居家养老调查数据分析[J].学理论,2012,(25):78-80.

[8]季磊,章昕泽,张颖洁.苏南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探索[J].现代商业,2014,(11):78-80.

篇4: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交流材料

关键词:小组工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

(一)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及需求。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也在发生着变化,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需求可以了解到他们希望社区居家养老能够提供给他们的服务。疾病产生的生理上的困扰,身体承受能力的下降,一些年长的人不喜欢过去的艰苦工作状态,甚至连生活都难以自理,他们需要照顾和更多地关心,他们生活在社区,希望依托社区,发挥社区的组织和照顾功能,为社区居民的身体状况提供一定的服务。

(二)精神需求。由于现在经济发展快,许多年轻人不想局限于在家,外出打拼远离老人,于是老年人独自居住,他们的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寂寞和孤独,心灵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情感寄托是他们的需求。生理上的变化使得老年人的身体比不上年轻的一代,他们心理产生落差,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发生了改变,心理上的接受能力跟不上时代的快速变化,而且也影响到老年人的独立和尊严。失去工作能力,家庭的主导地位发生变化,他们心里产生落差,他们也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家庭的支撑,得不到家庭的支持,这将压抑到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因此解决精神上的需求是当务之急

(三)文化娱乐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也不仅仅追求安稳的生活,他们也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在老年社区活动中心,丰富的娱乐活动的开展,还有社区学校为老年人提供相关的再学习服务,提高老年人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旧生活的留恋,扩大社交的范围,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使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它不仅满足老年人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受尊重的需求,还可以使老年人发挥余热,参与社会发展,满足老年人的自我需求。

二、小组工作模式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一)介入途径。(1)直接式小组方法。专业的小组工作有不少方法,但是“直接式小组方法”更适用于老年人,它强调社会工作者通过小组活动,活跃小组气氛,等待成员互相更熟悉后,才进一步探索他们对小组团队项目及未来想要开展的活动的兴趣。所以,在小组活动的开始,尤其是第一次聚会时,社工应该先与1-2个成员玩一些热身游戏,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和理解并带给他们欢乐,改善团队气氛。(2)间接式小组方法。间接式的小组方法是指在社区居民逐渐熟悉和接受这种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小组成员间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逐渐的建立自己的关系网络之后,通过社会工作者专业的引导,让老年人逐渐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工作作为老年人与社区、政府之间的传达者,通过引导内外协调沟通,为老年人争取资源,可以适当地介入老年人的家庭,缓和两代人的矛盾,为老年人构建和谐家庭出一份力。从而使老年人更好地安享晚年,促进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小组活动过程分析

(1)熟悉的你,陌生的他。首先,通过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帮助,在得到社区的同意后,争取到举办此次活动的机会。在大众社区,福荣城老年活动中心,开展一系列的小组活动。

通过社区居委会的宣传,征集到需要参加此次活动的12名老人。他们的年龄都在55周岁以上,生活可以自理,来自各个乡镇,语音带有各地口音,大多数是来县城帮忙照顾子女的孩子。在活动之前,我们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进入社区进行调查,为活动的展开做好了充分准备,选了一些以老年人他们的需求为主的小游戏。初次见面,大家都很眼熟,觉得有过一面之缘,侃侃而谈起来,也有的不知道是要来干嘛,独自在一边。我们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相互介绍,了解对方,由于他们语言差异,带有地方口音,平时大家也没这么正式的介绍自己过,途中大家还会因为某一句话而发出笑声,减少了初次聚在一起活动的尴尬。自我介绍结束之后,大家聊起了当年的工作生活环境,20分钟后,有几个老年人提出时间不早了,要去接孙子孙女放学,于是我们也加快了活动进程,最后让大家分享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的感受,活动结束。本次活动小组成员基本都参与,完成目标,由于活动内容比较单一,而且我们几个组织人员和老年人年龄相差太多,需要社区相关负责人的配合。(2)健康知多少。第三次活动针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发展状况,特意通过社区负责人,联系到大众社区卫生所的林医生和徐护士,邀请他们两个来参与我们的活动。林医生首先给大家普及了一些大多数老年人存在的一些身体疾病,给予了一定的养生和防范疾病发生的建议以及对于一些疾病的应对方法。现场也让成员们提问题,在线为大家解答。徐护士就为大家简单了讲解了护理方面的知识,现场还让其中一名老奶奶现场模拟,利用一些简单的器械,量血压、测心跳、测脉搏等等,一些小的状况在家里就能处理的简单方法。最后让老人们组成两人一组,对徐护士做过的简单的护理进行现场模拟。最后也对社区卫生所进行了宣传,不舒服就去卫生所,更是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希望卫生所能为社区的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奠定一定的硬件设施服务。(3)你眼中的我。第四次见面,大家都有了相对而言比较熟悉的关系了,来到活动中心后,就开始各自分享自己的事。也有谈到自己家庭的事,因种种原因家庭矛盾也逐渐产生等等。看到大家这种和谐的气氛也为之高兴。把大家聚集在一起之后,开始进行今天的活动。这次活动是让老年人对自己或者对他人有一个评价,以便于认识到自己在自己心中和他人心中的形象,正确认识自己,正确的心态对待老年生活。首先从某位组员开始,依次接着评价增加和他人。我们需要在活动中注重观察老年人的神情变化,看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的心情变化,做好记录。本次活动既让老人看到了别人对自己的夸赞也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但是老年人很难改变自己的认知偏差,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及时引导。(4)后会有期。通过之前几次活动了解到,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之间还有更多的联系,比如小组成员邀约去逛公园、买菜以及去跳广场舞,还有些已经成为很好的麻友等等,很欣慰这就是活动带来的成果。这次活动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是对前几次活动的总结,以及老年人的感想分享。通过4个老年人一组,先各自在小组内分享,再通过在大家面前来分享。最后成员间也相互送祝福,感谢社区提供此次活动。

三、小组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评估与反思

(一)不足之处。(1)活动准备不充分。在四川地区,社会工作的开展少之又少,针对于大众社区的实际情况,我们认识到活动的开展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响应,大众社区居民对于这种小组活动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有些居民是排斥的,我们在社区宣传没有得到强烈的回应,并没有收集到很多的数据,因此小组活动的开展缺乏数据性的评估。由于人力资源有限,在走访社区居民的过程中,也只了解到一些居民的需求,没有完全的反映各种不同的老年人的需求,无法针对性的开展各项小组活动。总的来说,小组活动完成了基本的目标,但活动内容不够丰富。(2)对社会工作者的认知程度低。活动开展前,我们就预想到社区居民对社会工作者的认知度低,我们尽可能的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开展活动。在大众社区活动开展之后,确实大多数老年人实际上都不清楚我们社工是干嘛的,他们就以为我们是社区居委会的,但是社工在发达地区已经发展很成熟了,比如香港很多居民都觉得有苦难就找社工,他们就很信任社工,但在内地来说,社工事业发展缓慢,想要提高社工的认知度还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历程。(3)社工的专业反思。对于我们几个还身为学生的社工而言,进入社区开展小组活动,首先都没有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的支持,并且由于之前并没有太多的实践经历,我们专业不够扎实,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成熟,以致于并没有在根本上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针对性的调查和开展活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发展过程中也没有进一步的缓和家庭矛盾与冲突。那么如何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把理论付诸于实践,是我们工作的困难和挑战。由此看来,应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满足社会工作事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二)发展的空间。(1)做好活动充分准备,完善服务内容。活动前收集充分的相关资料,做好活动准备,比如通过社区的走访、上门访问或者是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找出老年人的需求。通过对社区老年人的家庭情况调查,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一定程度上缓和家庭矛盾,减小家庭养老的压力。活动后对活动进行评估,对活动的过程和效果的评估,通过评估了解到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的需求,分析老年人的参与活动的程度状况,帮助小组成员完成小组目标,使活动顺利的开展。了解到小组活动实施的结果,结合老人们的实际情况,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做好宣传活动,提高服务质量。在社区做好大量的宣传活动,在社区做演讲、发传单、上门访问等等,都可以对社会工作的宣传起到相应的作用,从而提高社区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社会工作者的介入,首先要了解社区居民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对他们的想法有相应的价值认同,坦诚地为他们服务,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从而实现真正的助人自助,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同时结合自身地区的发展特点,进一步探索具有属于当地化管理和本土特色的服务模式,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更上新台阶。(3)社工的专业反思。社会工作者是专业的,其专业的价值观和专业方法技巧会发挥他们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社工应注重关系的建立,加强与社区、政府、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沟通、互动和交流。上下联动多方协调,向下了解社区老人的不同需求,向上则向政府或者相应部门反应老年人的需求,以及时获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照顾。社工还应注意调动社区资源,整合并优化社区资源配置,建立互助坏的社区关系和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网络,共同参与为社区为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吴华.张韧韧. 老年社会工作[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徐永祥. 社区工作[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

(一)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及需求。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也在发生着变化,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需求可以了解到他们希望社区居家养老能够提供给他们的服务。疾病产生的生理上的困扰,身体承受能力的下降,一些年长的人不喜欢过去的艰苦工作状态,甚至连生活都难以自理,他们需要照顾和更多地关心,他们生活在社区,希望依托社区,发挥社区的组织和照顾功能,为社区居民的身体状况提供一定的服务。

(二)精神需求。由于现在经济发展快,许多年轻人不想局限于在家,外出打拼远离老人,于是老年人独自居住,他们的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寂寞和孤独,心灵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情感寄托是他们的需求。生理上的变化使得老年人的身体比不上年轻的一代,他们心理产生落差,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发生了改变,心理上的接受能力跟不上时代的快速变化,而且也影响到老年人的独立和尊严。失去工作能力,家庭的主导地位发生变化,他们心里产生落差,他们也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家庭的支撑,得不到家庭的支持,这将压抑到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因此解决精神上的需求是当务之急

(三)文化娱乐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也不仅仅追求安稳的生活,他们也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在老年社区活动中心,丰富的娱乐活动的开展,还有社区学校为老年人提供相关的再学习服务,提高老年人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旧生活的留恋,扩大社交的范围,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使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它不仅满足老年人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受尊重的需求,还可以使老年人发挥余热,参与社会发展,满足老年人的自我需求。

二、小组工作模式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一)介入途径。(1)直接式小组方法。专业的小组工作有不少方法,但是“直接式小组方法”更适用于老年人,它强调社会工作者通过小组活动,活跃小组气氛,等待成员互相更熟悉后,才进一步探索他们对小组团队项目及未来想要开展的活动的兴趣。所以,在小组活动的开始,尤其是第一次聚会时,社工应该先与1-2个成员玩一些热身游戏,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和理解并带给他们欢乐,改善团队气氛。(2)间接式小组方法。间接式的小组方法是指在社区居民逐渐熟悉和接受这种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小组成员间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逐渐的建立自己的关系网络之后,通过社会工作者专业的引导,让老年人逐渐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工作作为老年人与社区、政府之间的传达者,通过引导内外协调沟通,为老年人争取资源,可以适当地介入老年人的家庭,缓和两代人的矛盾,为老年人构建和谐家庭出一份力。从而使老年人更好地安享晚年,促进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小组活动过程分析

(1)熟悉的你,陌生的他。首先,通过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帮助,在得到社区的同意后,争取到举办此次活动的机会。在大众社区,福荣城老年活动中心,开展一系列的小组活动。

通过社区居委会的宣传,征集到需要参加此次活动的12名老人。他们的年龄都在55周岁以上,生活可以自理,来自各个乡镇,语音带有各地口音,大多数是来县城帮忙照顾子女的孩子。在活动之前,我们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进入社区进行调查,为活动的展开做好了充分准备,选了一些以老年人他们的需求为主的小游戏。初次见面,大家都很眼熟,觉得有过一面之缘,侃侃而谈起来,也有的不知道是要来干嘛,独自在一边。我们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相互介绍,了解对方,由于他们语言差异,带有地方口音,平时大家也没这么正式的介绍自己过,途中大家还会因为某一句话而发出笑声,减少了初次聚在一起活动的尴尬。自我介绍结束之后,大家聊起了当年的工作生活环境,20分钟后,有几个老年人提出时间不早了,要去接孙子孙女放学,于是我们也加快了活动进程,最后让大家分享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的感受,活动结束。本次活动小组成员基本都参与,完成目标,由于活动内容比较单一,而且我们几个组织人员和老年人年龄相差太多,需要社区相关负责人的配合。(2)健康知多少。第三次活动针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发展状况,特意通过社区负责人,联系到大众社区卫生所的林医生和徐护士,邀请他们两个来参与我们的活动。林医生首先给大家普及了一些大多数老年人存在的一些身体疾病,给予了一定的养生和防范疾病发生的建议以及对于一些疾病的应对方法。现场也让成员们提问题,在线为大家解答。徐护士就为大家简单了讲解了护理方面的知识,现场还让其中一名老奶奶现场模拟,利用一些简单的器械,量血压、测心跳、测脉搏等等,一些小的状况在家里就能处理的简单方法。最后让老人们组成两人一组,对徐护士做过的简单的护理进行现场模拟。最后也对社区卫生所进行了宣传,不舒服就去卫生所,更是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希望卫生所能为社区的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奠定一定的硬件设施服务。(3)你眼中的我。第四次见面,大家都有了相对而言比较熟悉的关系了,来到活动中心后,就开始各自分享自己的事。也有谈到自己家庭的事,因种种原因家庭矛盾也逐渐产生等等。看到大家这种和谐的气氛也为之高兴。把大家聚集在一起之后,开始进行今天的活动。这次活动是让老年人对自己或者对他人有一个评价,以便于认识到自己在自己心中和他人心中的形象,正确认识自己,正确的心态对待老年生活。首先从某位组员开始,依次接着评价增加和他人。我们需要在活动中注重观察老年人的神情变化,看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的心情变化,做好记录。本次活动既让老人看到了别人对自己的夸赞也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但是老年人很难改变自己的认知偏差,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及时引导。(4)后会有期。通过之前几次活动了解到,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之间还有更多的联系,比如小组成员邀约去逛公园、买菜以及去跳广场舞,还有些已经成为很好的麻友等等,很欣慰这就是活动带来的成果。这次活动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是对前几次活动的总结,以及老年人的感想分享。通过4个老年人一组,先各自在小组内分享,再通过在大家面前来分享。最后成员间也相互送祝福,感谢社区提供此次活动。

三、小组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评估与反思

(一)不足之处。(1)活动准备不充分。在四川地区,社会工作的开展少之又少,针对于大众社区的实际情况,我们认识到活动的开展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响应,大众社区居民对于这种小组活动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有些居民是排斥的,我们在社区宣传没有得到强烈的回应,并没有收集到很多的数据,因此小组活动的开展缺乏数据性的评估。由于人力资源有限,在走访社区居民的过程中,也只了解到一些居民的需求,没有完全的反映各种不同的老年人的需求,无法针对性的开展各项小组活动。总的来说,小组活动完成了基本的目标,但活动内容不够丰富。(2)对社会工作者的认知程度低。活动开展前,我们就预想到社区居民对社会工作者的认知度低,我们尽可能的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开展活动。在大众社区活动开展之后,确实大多数老年人实际上都不清楚我们社工是干嘛的,他们就以为我们是社区居委会的,但是社工在发达地区已经发展很成熟了,比如香港很多居民都觉得有苦难就找社工,他们就很信任社工,但在内地来说,社工事业发展缓慢,想要提高社工的认知度还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历程。(3)社工的专业反思。对于我们几个还身为学生的社工而言,进入社区开展小组活动,首先都没有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的支持,并且由于之前并没有太多的实践经历,我们专业不够扎实,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成熟,以致于并没有在根本上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针对性的调查和开展活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发展过程中也没有进一步的缓和家庭矛盾与冲突。那么如何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把理论付诸于实践,是我们工作的困难和挑战。由此看来,应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满足社会工作事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二)发展的空间。(1)做好活动充分准备,完善服务内容。活动前收集充分的相关资料,做好活动准备,比如通过社区的走访、上门访问或者是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找出老年人的需求。通过对社区老年人的家庭情况调查,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一定程度上缓和家庭矛盾,减小家庭养老的压力。活动后对活动进行评估,对活动的过程和效果的评估,通过评估了解到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的需求,分析老年人的参与活动的程度状况,帮助小组成员完成小组目标,使活动顺利的开展。了解到小组活动实施的结果,结合老人们的实际情况,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做好宣传活动,提高服务质量。在社区做好大量的宣传活动,在社区做演讲、发传单、上门访问等等,都可以对社会工作的宣传起到相应的作用,从而提高社区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社会工作者的介入,首先要了解社区居民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对他们的想法有相应的价值认同,坦诚地为他们服务,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从而实现真正的助人自助,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同时结合自身地区的发展特点,进一步探索具有属于当地化管理和本土特色的服务模式,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更上新台阶。(3)社工的专业反思。社会工作者是专业的,其专业的价值观和专业方法技巧会发挥他们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社工应注重关系的建立,加强与社区、政府、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沟通、互动和交流。上下联动多方协调,向下了解社区老人的不同需求,向上则向政府或者相应部门反应老年人的需求,以及时获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照顾。社工还应注意调动社区资源,整合并优化社区资源配置,建立互助坏的社区关系和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网络,共同参与为社区为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吴华.张韧韧. 老年社会工作[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篇5:X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汇报材料

为顺应老龄化社会发展形式需要,更好地为社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我社区在街道工委办事处指导下,开展了服务居家养老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摸清底子,健全体系

1、深入调查研究,明确服务对象。

为了了解社区养老对象的基本情况,开展了老年人状况和需求的摸底调查工作,从收入状况、现居住状况、养老意愿、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等方面着手展开调查,并收集信息。据统计,我社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到638人,其中,8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97人,占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的30.8%。独居老人45人。

2、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服务体系

以××新村旧会址做为居家养老服务点,成立了专门的居家养老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曾××为组长的领导机构。集医疗、卫生、娱乐活动中心等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最方便最快捷的生活服务。

二、立足现实,确定重点

居家养老服务是面向全体老年人。但老年人的需求又极其广泛,包括安全保障、生活照料、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权利维护、自我价值实现等方方面面。显然,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居家养老服务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作。但从当前客观条件来讲,无论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还是组织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市场层面等都很不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起步阶段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必须立足当前,分阶段,有重点,逐步推进。为此,现阶段我社区主要以陈×琼(94岁),邹×棋(91岁),2位老人为重点帮扶对象。他们或无儿无女女无人照顾,或患有多种疾病,身体老弱,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或自理困难,我们志愿者对其每月进行一定时间的帮抚办理免费理发卡。对其他老人开设上门理发、生活用品代购、免费体检、上门保洁、志愿者结对等方式开展居家养老工作。

具体工作上我社区还成立了居家养老志愿者队伍,我们建立了一对一的结对居家养老机制。组织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每月上门为他们作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不定期为居家养老人员打扫卫生;每月上门开展聊天等情感沟通等方式进行服务。通过一对一的结对,了解了老人的一些性格和脾气,有利于工作的开展。通过调查摸底目前我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一日三餐还能自理,不需要服务,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活动的不便这方面的服务必须跟上,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和研究。

三、正视困难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处于起始阶段,各项工作还处于探索之中,因此,存在着一些困难。

一是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尚没有成熟的理论来指导;二是居家养老的服务市场尚未形成,老年人消费心理过于保守;三是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尚没有系统规范的机制;四是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资金困难。

篇6: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交流材料

为推进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汉阳区桥西社区坚持创新发展,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和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与侨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手打造以E-脉手表、智能健康养老服务站为终端和服务平台的社区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整合辖区为老服务资源,通过侨亚智能居家养老后台管理系统对安全、健康数据以及服务需求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后进行服务介入,为辖区老人提供健康检测、预防管理,生活帮助和安全看护等服务。

自六月份试运行以来,先后共有400余名老人注册并多频次使用智能健康养老服务站进行体检。老人通过自助体检,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系统智能分析和预警,并提供动态的个人健康档案。社区与卫生服务站联合侨亚公司做了大量工作。

1、对12位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了系统培训,安排了每天的服务值班人员(周一到周六)。确定了相应设备管理责任人。

2、对于多频次(每月≤8次)应用智能健康养老服务站进行检测的老人,免费提供个人健康档案,目前已有15位老人得到了免费

1的健康管理服务。

3、为引导老人重视自我身体健康情况、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预防疾病或亚健康的产生,侨亚公司组织医疗专家定期(每周三)在社区举行各类老人感兴趣的预防保健、养生话题及健康管理知识讲座,面向全社区老年人免费开放。目前已进行了《夏季养生知识讲座》、《中老年人如何管理自己的健康》、《中老年人健康养生与饮食调理》、《老年人精神卫生保健与心理健康》,参加老人共计700人次。

4、为加强社区对所辖老人的养老服务,侨亚每月在赠送老人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给社区月度的群体健康报告和建议。现已完成6、7月份。

5、接待了来自美国、福建、上海、北京等政府、养老服务运营商的学习与参观。倡导介绍了居家养老的桥西模式。

6、定期安排人员协助初次使用的老人进行体检,对亚健康人群上门跟踪介入,提供治疗、运动、生活指导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十大慢性病的预防和管理服务。

7、辖区家政服务、水电维修等120余家社会为老服务机构进入智能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目前有88人次通过平台搜索社会为老服务机构,完成居家养老生活服务82人次。

8、为20余名空巢、孤寡老人和患有多种疾病的居家老人配备了E脉手表或“一键通”等安全监护终端,实现了紧急呼救、定位查询、生命特征预警监测等安全看护。

篇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交流材料

——紫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紫鹃社区地处江东区白鹤街道东部,东起卧龙江,南至兴宁路,西邻甬港南路,北接新河路,辖区总面积为0.1平方公里。目前,辖区内共有住户1786户,常住人口4950人,流动人口约2178人。目前,我社区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共916余人,占社区总人口的29.8%,其中:独居老年人138人,纯老年人418人,残疾老人10人。

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在白鹤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在区老龄委的指导下,紫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于2006年8月正式成立,服务中心位于紫鹃社区一楼及三楼,总面积约200平方米,分设棋牌室、老年活动室、阅览室、教育培训室等场所。中心建立6年以来顺应社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发展趋势,以解决老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急、难、烦、险”突出问题为出发点,积极探索社会化、市场化的养老途径,努力打造一所没有围墙的“敬老院”、“急救所”,让老年人过上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确实让社区老人、残疾人得到了实惠。

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组织,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制度

社区党委高度重视居家养老工作,按照老龄工作“3587”工程要求,不断完善老龄工作小组、老年协会和志愿者队伍,为明确组织结构社区专门成立了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委书记严丽娜同志担任组长,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及时总结工作情况,分析问题,提出思路。中心服务站制定并上墙的有“站长职责”、“服务站管理制度”、“服务站工作职责”、“专职服务员职责”以及“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条件”、“申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流程”等制度,明示了服务项目和管理人员,也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以便开展生活照料(其中有家政服务、日间托管、家电维修、发放粮油等)、医疗保健(其中有精神慰籍、上门诊疗、康复护理、健康检查等)、文化娱乐(其中有老年学校、棋牌娱乐、健身操、太极拳、柔力球等)等众多服务项目,此外,还印发了便民指南服务手册500份,建立了1支居家养老专(兼)职服务员队伍(10人)、4支志愿者队伍(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45人、巾帼志愿服务者队伍10人),3支30人老年文艺队伍(夕阳红老年合唱队、老年柔力球队、老年太极拳队),5大老年服务网络体系(养老保障、生活照料、权益维护、文化教育、医疗保障)全方位保障辖区老人的生活。建立健全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小组职责、管理人员工作制度、服务工作人员职责、清洁人员工作职责等服务标准及制度并建立台账资料,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强健的组织保障。

(二)整合资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1、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为不断丰富老年人文体活动内容,把活动的康乐性、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有机结合起来,社区“健康俱乐部”开展“高血压防治知识”、“鼻炎防治”、“食品安全知识”、“秋季养生知识”、“骨质疏松防治”等讲座5次;社区“就医陪护队”开展老年新春茶话会等座谈会2次;围绕“爱耳日”、“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开展宣传日活动2次;利用“建党节”、“端午节”开展文艺汇演2次;另外,社区依托“爱心编织站”的平台,别出心裁的开展了一次老年人工艺品编织比赛,并将作品向辖区居民进行展示,深受老年居民朋友的喜欢。

2、以传统节日为载体 深化居家养老活动

社区围绕春节、立夏节、母亲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主题,在新春佳节为空巢老人送去祝福和慰问品、为居民老人送去热气腾腾的汤圆、开展立夏节为老年人送立夏蛋、举办“温馨五月天,感恩在紫鹃”为社区困难老人周根尧送上米面、开展“香袋传情庆六一”让“四点钟学校”的小朋友送香袋给老年人、“粽美叶香庆端午”给困难孤寡老人送去粽子及慰问品、为空巢老人和残疾老人送上中秋月饼和祝福、“重阳节送寿面”为70周岁以上的老人送去了长寿面和红糖。

3、诚挚关爱意暖情深 广泛开展走访慰问

逢年过节,紫鹃社区广泛开展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为空巢老人、百岁老人、老年党员等重点特殊人群家庭的节日生活增添了温暖,并多次看望他们,带去慰问品和慰问金。通过走访慰问,使被走访人员不仅深切地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和关怀,更增进了彼此的感情。社区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真情关爱社区的老年人,真正做到情感上关注无微不至,生活上帮助倾尽全力,营造了和谐安定的社区氛围。1-8月份,社区共走访慰问空巢独居老人50人、残疾老人10人、生病老人80余人,发放慰问品和慰问金2万余元。

(三)坚持“三个抓”,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1、抓服务。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紫鹃社区着重抓好政府买单居家养老服务和志愿者义工服务:

①政府买单居家养老服务。这项服务主要是针对孤寡、残疾、高龄行动不便的低收入困难老人的一项服务,由政府出钱买服务,社区服务员免费上门为老人服务。目前,紫鹃社区已有4位老人享受政府买单居家养老服务。

②义工志愿者服务。这项服务主要针对大部分需要不定期钟点服务或精神慰籍的低收入老人的一项服务。目前,社区义工志愿者帮困结对15位老人;以老助老结对11位老人。志愿者组织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志愿服务也逐步成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抓队伍。居家养老服务员队伍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街道、社区在挑选服务员上有自己的标准,首先要有爱心,其次要有做家政的技能,第三老实本分,要有逆来顺受的耐心。为老人服务的每一位服务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入户服务都能得到老人的认可。为提升服务质量,紫鹃社区相继成立了“就医陪护队”(为老年人提供就医陪护服务)、“健康俱乐部”(为老人朋友提供健康咨询服务)“爱心清凉汤”(提供夏季消暑用品服务)“老年心理咨询室”(缓解老人心里压力,提供心理咨询、家政陪聊等服务),通过这一系列服务载体的开发,紫鹃社区的居家养老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为做好居家养老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抓实事。在完善阵地的前提下,紫鹃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致力于切实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将实惠带给每一个老年朋友,2011年4月起,凡具有我区户籍且年龄在80周岁至99周岁的所有老年人,均可享受高龄津贴待遇发放。中心工作人员认真排摸,积极走访,将政策落到实处,截至2012年9月份紫鹃社区共有121位老人享受50元的高龄津贴,21位老人享受100元的高龄津贴,据统计共发放13.6万元。同时为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居家安全,进一步完善“81890”老年应急求助服务系统,做好市政府实事工程工作。中心对具有本社区户籍的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老年人和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患病老年人申请安装了“一键通”电话机。据统计,本辖区共有29位老年人申请了“一键通”电话机,目前,电话机已发放至各老年人家中进行使用。

2012年下半年社区将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认真总结居家养老工作经验,拓宽服务网点和服务项目,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点考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让老年朋友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老年朋友营造一座居家养老的温馨家园。

篇8: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策探讨

居家养老服务是由社区和社会帮助, 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形式。从养老方式看, 居家养老以家庭为核心, 以社区照顾为依托, 以专业化服务为手段、老年人居住在家里从提供的养老资源主体看, 有家庭成员的照顾、也有社会的帮助。是发展社区服务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解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征。当前, 政府、社区、个体、社会组织提供的各种功能性服务, 其中政府或社区提供的服务占主导地位, 如根据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内容与方式的特殊性, 开办了各类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 成为老年人欢迎的活动所。各级政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 都能充分考虑到老年群体的特殊需要, 将发展老年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纳入到总体规划中去, 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的社区还与医疗单位心理咨询部门、高校的心理系合作, 开展为空巢老人们提供服务, 解决他们面临的心理问题, 社会反响好。

但当前为老服务单位的软、硬件都有待完善, 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除了要改善办公设备 (如电脑等) 、为老服务仪器设备、为老服务窗口以及老年人的休息室等硬件外, 同时也需要改善软件条件, 如提高为老服务的质量、提升服务人员的素质、调整服务内容等。此外, 也不能忽视宣传工作。因此, 改善当前为老服务单位的条件和环境, 是为老服务业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为老服务业提供方来说, 我认为主要可以以下几方着手:

第一, 改进服务单位的软、硬件条件。购置电脑等办公设备、为老服务设备、设置为老服务窗口、开辟来访老年人的休息室等;同时也需要改善软件条件。服务单位若能为老年人的到访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为他们提供专门的服务渠道等, 可以提高老年人对该单位服务的信任度。

第二, 丰富为老服务项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老年人生活需求的提升, 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除了家政服务、出行服务和生活护理上等外。还要有其它珠服务内容, 建立健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体系和项目 (如紧急救助、家政服务、生活护理、日间照料、社区食堂、精神慰藉等) , 同时详细列出服务项目、使之条目清晰, 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 提高为老服务的服务质量与效果。

第三, 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可采用灵活的服务方式, 通过电话采取上门服务, 通过社区提供服务, 还需要采取弹性工作时间和灵活的服务方式, 使居家养老服务与时俱进, 不断适应社会的新要求, 此牙, 居家养老服务要做好服务质量的信息反馈。

第四, 加强“为老服务业”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尤其要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增加护理专业毕业的从业人员比例。

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引导老年人理解并认同居家养老方式, 逐渐接受并消费居家养老服务。具体而言, 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 要在老年人心中树立起居家养老的消费观念。由于老年人思想一般都比较保守, 也比较节俭。因此, 可以通过社区干部在平日与老年人接触时, 婉转地同老年人宣传居家养老这一服务的优点和服务的费用, 其中要说明社区大体上提供哪些居家养老消费服务项目及收费原因, 使老年人在客观条件下易于接受居家养老这一新观念。

第二, 要让老年人更清楚地了解居家养老服务的性质和内容。社区可以通过日常的海报宣传或将居家养老的详细情况制成小折页, 分发给社区中有老年人的家庭, 在此, 不仅要让老年人认清居家养老服务, 还要使老年人的成年子女了解社区提供这一服务可以为他们减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照顾父母的负担。与此同时, 要让老年人及其成年子女充分了解一个事实: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目前的机构养老不可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因为养老院或敬老院没有足够的床位, 无法解决老人的机构养老需求, 尤其是在老年人的数量每年不断递增的情况下。

第三, 要取得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信任。在宣传方面, 社区除了日常的宣传外, 应充分利用老年人这一资源, 因为老年人本身就是活的“广告”, 让老年人自己宣传居家养老服务为他们带来生活上的便捷, 这种宣传效果比铺天盖地的广告来得更有效。为了要在老年人心中树立起对居家养老服务的信任感, 可以通过社区举办晚会或活动, 让接受过服务的老年人出演关于居家养老服务的短剧等。

第四, 要弘扬敬老爱老传统、鼓励和表彰成年子女资助年迈父母消费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 是大力倡导孝道的, 子女赡养其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在当今社会, 年迈父母对于享用成年子女的钱还是心存忧虑的。老年人对于花子女的钱的态度还是保守的, 消极的, 这也是影响了社区老年人对于居家养老服务的消费观念和需求的一个因素。

第五, 要根据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多元化需求、广开养老途径。社区离退休老年人们对“居家养老”、“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的需求人比例是差不多的, 对“居家养老报务”的形式并没有显示出特别认同, 这说明今后养老形式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因此, 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硬性推行某一种养老模式。应该从实际出发, 采取有效措施, 广开养老途径, 针对不同背景及需求的老年人, 提供不同特色的个性化养老服务;同时适应老年人的性别需求特点和年龄需求特点。

上一篇:有创意的自我介绍下一篇:小学六年级描写雪景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