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普通程序审限

2024-08-12

民事诉讼普通程序审限(共6篇)

篇1:民事诉讼普通程序审限

如何计算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审限

作者:朱凌琳发布时间:2005-01-17 09:41:11

审限指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必须遵守的期限。无论是法院直接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还是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审限一律从法院正式立案的次日起算。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上述期限不能延长,若在3个月内不能审结,则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限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按照一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按照二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二审程序的审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下列事项耽误的期间不计入审限:

公告期间,即从法院在报纸上正式发出公告之日起至公告期满的时间。鉴定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鉴定申请至鉴定机构出具正式的鉴定结论之间的时间。

处理管辖问题的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管辖异议至二审法院就管辖问题作出终审裁定书的时间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篇2:民事诉讼程序公正问题研究

程序公正代表了法律的基本价值。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横向上, 民诉程序公正主要包括审判者中立、程序公开性及平等性。首先是审判者中立。第一是在程序开始前审判者不对当事人和案件的整个事实作出任何预测性的结论, 也不能对裁判结果形成任何主观的意见。第二是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予以同等对待, 不能对一方具有主观色彩的见解。第三是裁判者在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时应进行回避。其次是程序公开性。第一是除法律有特殊规定以外, 要保证案件审判的公开性, 允许公众旁听和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第二是提供的证据、辩解理由都应当庭提出, 并应在庭审中进行辩论和质证。第三是判决书应当绝对公开, 除了涉及到当事人的秘密以及法官的裁判理由应向公众展示, 以便于公众的监督[1]。最后是程序平等性。第一是保障当事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触法院前期的立案等工作。第二是要保障诉讼参与者在诉讼中能够平等地参与活动。第三是法院要最大程度确保当事人拥有对等的攻击防御能力。从纵向上, 程序公正主要包括审判程序公正和执行程序公正。因此从整个司法结构上看, 必须最大程度地保证审判程序的公正。

二、民诉程序公正存在的问题

第一, 在第一审程序中, 庭前阶段存在一些影响程序公正和效率实现的问题。尽管《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起诉状和答辩状副本送达的不变期间, 但现实实践中却往往不遵守这个期间, 更由于缺乏一个清晰确定的焦点以及开示证据的程序, 导致庭审程序的盲目性, 从而不利于保证民诉程序的公正性。因为在一审中没有充分行使攻击防御行为能力的当事人, 往往在等到败诉之后再请律师以及收集证据, 他们常把希望寄于上诉, 然而上诉的手续都是由原来的审判庭所办理的, 一来不计入工作量考核, 视为额外负担;二来基于追究错案的压力, 有些法官本就对上诉心生不满, 所以在办理上诉手续时拖延也是常事, 一、二个月是正常, 有的甚至还要超过半年或者一年, 而这段期间是两级法院案件流程管理之外的空白地带, 这即构成了实现我国民诉程序公正的一个漏洞, 不利于民诉程序公正与效率的有效实现。除此之外, 除非上诉一方索要, 否则直到二审开庭时, 法院也很少主动去送达对方的答辩状。在一审实践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更好的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而且不利于实现司法程序公正。

第二, 在第二审程序中, 它存在的缺陷与一审程序相似, 即缺乏完善的庭前准备程序, 当事人双方的所有举证及辩论都大量集中在庭审中。而且大量采取书面审理, 不利于保障程序的公正性。公开公平透明是程序公正的重要保障, 也是程序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由于我国农村群众的法律知识极端贫乏, 诉讼文书大多词不达意, 甚至与其主观意愿大相径庭。这就造成了诉讼程序书面化的弊端。在当今法律实践中, 诉讼程序的口头化对于保证裁判结果的公正合理特别是对当事人的服判息诉工作有着重大意义[2]。它也最大程度体现了群众的意愿。但《民事诉讼法》对在何种情形下适用书面审理没有明晰的规定, 上诉案件立案后是开庭审还是书面审也是个未知数, 一切均由合议庭实际上是由主审法官去定夺。实践中, 有一些当事人反映就是因为二审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取书面审理, 造成其收集的证据不能向法官出示以及花高价聘请的律师为出庭替其辩论而认为受到了法庭不公平的对待。这些也造成了民诉程序公正的弊端。

三、中国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司法框架构建的完善

第一, 应当完善民诉中裁判文书公开制度。从民事审判过程到作出判决时, 法官只是确保裁判公开, 致使利害关系人因为一些原因没能参加审判而对判决一无所知, 这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不利于实现程序公正。因此笔者认为应完善裁判文书公开制度即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效力的裁判文书但是涉及当事人隐私的除外。程序公开是实现程序公正的重要方面, 因此在民诉中落实这一制度可以使公众更加信赖司法程序制度, 使得诉讼程序在其实质内涵方面中实现质的突破, 确保民诉程序公正。

第二, 要强化当庭宣判, 努力提高裁判文书的制作水平。作为公平与正义载体的裁判书, 要切实保证其实施水平, 从而更好地实现程序公正。针对我国法官队伍的现状, 力争将裁判权集中到少数优秀审判人员手中。加强合议庭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在民诉审判程序中达到公正。

第三, 要以诉权本位, 强化诉权的地位[3]。法院作为公权力的代表依法行使审判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恣意行使其权利, 因为法院最终的职权是建立在当事人诉权的基础上, 是为了解决纠纷从而更好实现当事人的权利。但是在司法实践中, 一些法院不遵守民事诉讼程序违法行使其审判权。因此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必要重新构建关于审判权地位的制度。做到公正, 使法院真正有效公正地行使职权, 维护司法公正。

第四, 要硬性地对裁判结果正确性的过分苛求, 废除错案追究制度。大比例的错案率是当今司法审判条件下的自然现象。因此, 在确保民事实体公正的同时, 最重要的还是保证程序公正的有效落实。因此应在民诉程序运作中加强和完善相关制度, 无论是在审判还是执行程序中, 都要尽最大努力遵循民诉程序的规定及内涵, 从而保证现行民诉程序公正的现实落实。

参考文献

[1]董少谋.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25.

[2]常怡.程序公正内涵及问题[J].理论导刊, 2003 (6) .

篇3:论民事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之转换

关键词:简易程序;普通程序;转换

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作为一审诉讼中两个相互独立的诉讼程序,有着各自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基于程序安定性的考虑,一旦确定适用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不可再行变更。然而,立案时形成的判断只是初步的,随着深入的审理,案件的复杂程度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此时依旧适用立案时所确定的审理程序,可能会不利于事实的查清,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而进行程序的转换是必要且合理的。

一、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及范围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对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规定,通过对该条文的解析,我们可以得出简易程序适用的条件为:(1)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的一审民事案件。根据民事案件影响力、复杂程度、标的大小的不同,我国四级法院都有可能成为一审法院,然而四级法院作为一审法院时只有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其他的三级法院即使是案件的一审法院,也不能适用简易程序。并且,简易程序不适用于发回重审和再审。因此,即使是发回基层法院的重审案件,也不得适用简易程序。(2)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这是对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进行了定性上的规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事纠纷呈爆发式增长,加之近年来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简便快捷的简易程序在民事案件中很好的平衡了公正与效率,节省了诉讼时间和诉讼成本。简单案件与复杂案件的判断标准就是“案件事实是否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明确,争议是大是小”。只有在简单的民事案件中简易程序的优势才得以发挥,复杂案件中,简易程序只会造成审理不公。(3)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非简单民事案件时,双方当事人可约定适用简易程序。该款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中第二条对该选择权有进一步的限制,即双方自愿选择,且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因此,笔者认为,在双方当事人选择适用简易程序时,应经法院审查同意后,方可适用。因为法官对案件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效果比当事人有更专业的判断。该规定还对排除适用简易程序的5种情况进行了规定。

二、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的转换

(一)转换的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适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这是法律关于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转换的规定。除此之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三条,不仅规定了法院有权将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而且还规定了,当事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的,可以向法院提出意见,法院审查后认为异议成立,应当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该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当事人的处分权,新《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提出异议,但是并没有排除当事人的异议可以作为法院“发现”程序不合适的途径。因此,当事人的异议也有可能会引起程序的转换。

所谓“不适宜适用简易程序”是指,在审理过程中,法官发现案情复杂,或者争议比较大,或者原、被告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不明确,凡是影响到以上三点的情况都可以作为程序转换的依据。为了防止法官的恣意,应当在程序转换的裁定中明确转换的理由。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是法官转换程序时最需考量的一个因素。因为简易程序创设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简单的民事案件为程序所累,迟迟不能解决。但是当一个案件通过简易程序解决很有可能会妨碍公正审理时,须进行程序转换,保护公正价值的实现。

(二)转换后的影响

简易程序向复杂程序转换之后的影响是指程序转换之后对其他诉讼行为的影响。例如审理期限、举证期限等是否需要延长,已经进行过的辩论是否还有效,审判组织是否需要更换,等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实质和它们的价值进行判断。由简易程序向复杂程序转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查清案件事实,因此如果审理期限、举证期限等不延长为普通程序的期限,查清事实的目的便无法达到。已经进行过的辩论不因程序而影响其真实性,所以可以继续有效,但针对因程序转换而发现的新事实应当继续辩论。简易程序的审判组织是独审制,普通程序是合议制,因此程序转换后审判组织也应改变。至于以前简易程序的独审法官是否还能成为合议庭的法官,笔者认为是可以的。除非由其继续审理可能造成不公正,否则继续任合议庭法官不影响当事人权益的实现。

(三)现阶段程序转化存在的问题

法院应当设立专门审理简易程序的法庭。随着简单的民事纠纷的增多,简易程序在解决民事纠纷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果法官既审理普通程序,又审理简易程序,那么法官很有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模糊二者的界限,甚至可能会仅因为超过简易程序的审限而将其转为普通程序。为避免程序转换成为法官超审限的借口,设置专门的法庭,配置仅审理简易程序不审理普通程序的法官,可以更好的发挥简易程序的优势,也能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进一步明确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现阶段我国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的规定为“概括式+排除式”。笔者认为可以将概括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争议不大”进一步的明确为几种类型。法院总结近些年来简易程序的案件并将之分类归纳,根据此进一步明确简易程序案件的类型。如物业费纠纷、财产关系明确的离婚案件、债权债务明确的债务纠纷等等。

由于立案只是对案件的简单判断,案件的事实随着审理的深化很有可能会进一步被挖掘,这就造成了程序转换的不可避免性。既然该转换已經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完善该制度,使其更加的成熟,不会因程序的转换而侵害了当事人的利益。

篇4:民事诉讼普通程序审限

关键词:诉讼程序;督促程序;程序转换

在我国民事诉讼的进程中,督促程序与普通诉讼程序相比,可以说是一种较新的诉讼程序,它在1991年的《民事诉讼法》中才被引入规定。然而督促程序引进我国国内后,限于立法与实践经验的双重缺乏,以及社会诚信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其一直难以融入我国司法体制达致顺畅状态,与立法之初的制度预设及域外相关制度的活跃状况形成鲜明对照,督促程序俨然沦落为“夕阳程序”,渐露“低适用率低、高异议率”的疲态。[1]但2013年新《民事诉讼法》的实施给督促程序带来了些许生机,增加了关于案件分流中的督促程序分流、对支付令异议的审查、督促程序转为普通诉讼程序等内容。

一、新民诉下的督促程序概述

新《民事诉讼法》在原本督促程序的规定上,增加了几项重要的内容,第一项是民诉法的第133条第一款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分别情形,予以处理:(一)当事人没有争议,符合督促程序规定条件的,可以转入督促程序;第二项是第217条第一款增加法院要对支付令异议进行审查;第三项是第217条第二款,若支付令失效的,则转入诉讼程序,但申请支付令的一方当事人不同意提起诉讼的除外。从上述看,新民诉对督促程序的修改虽说只有三处地方,但是创制了新的机制即督促程序与普通诉讼程序可以相互来回转化,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各地法院对督促程序的重视并增加适用次数。

民诉第133条关于督促程序的规定并没有放进督促程序那一章,而是放在了第一审普通程序一章的审理前的准备一节,也就是说,在进入第一审前,法官可以对受理的案件进行分流处理,符合督促程序的可以转入督促程序。这种从普通程序向督促程序的分流转换可以说是创新之举,对于法官来说,债权债务关系明确的案件可以直接分流进督促程序,提高办案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对于当事人来说,省去了诉讼审判程序,加快了进程,使得债权更早得到实现。但是,像任何新诞生的制度一样,即使其有较大的积极作用,但难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会招致质疑,也正是存在这些不足,才让我们能够有探讨的余地,普通诉讼程序向督促程序的转换也是如此,其当然也存在潜在的缺陷。

二、普通程序转督促程序中的不足

1.损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民事诉讼法第133条第一款的规定是:“当事人没有争议,符合督促程序规定条件的,可以转入督促程序”。如果单单看这一条文,会发现条文是没有主语的,所以要连接条文前的“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分别情形,予以处理”来分析。从法条的内容看,将普通程序转为督促程序的实施主体是人民法院,而排除了当事人申请转换程序的机会,也就是说审前的这种分流程序是法院依职权作出的。

若依上述理论,法院依职权作出的普通程序转换督促程序的行为将会损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根据民事诉讼法的一般理论,民事诉讼法设定的目的与任务就是为了实现程序正义,保护当事人的权利,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条也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護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保护就是将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和程序利益作为民事诉讼保护的一项目的。当事人最初向法院提起的是普通诉讼,说明其为了获取诉讼的权益保障以及诉讼效果而愿意承担诉讼时间成本及风险,这是给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结果,并无不妥,应该受到尊重。[2]而如今法院依职权把当事人的普通诉讼程序转换为督促程序,强行改变了当事人的诉讼意图,这势必损害了当事人的诉讼权益,也有违民诉法对当事人诉讼权利保护的规定。

2.法律条文表达有歧义

关于民事诉讼法第133条第一款的规定中的“当事人没有争议”这一短语,笔者认为存在歧义。首先,“当事人没有争议”可以理解为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经济纠纷没有争议,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简单明确,此时就要对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初步审查。其次,“当事人没有争议”还可以理解为当事人对程序转换没有异议,法院要把普通程序转入督促程序必须向当事人予以释明并征得其同意,即应当把尊重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理念“融入”本条的解释适用之中,因为当事人最初选择的是提起普通诉讼,即使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并出于为当事人节省费用和时间精力等“便民”的考虑而希望转换程序,也应该事先向原告做出说明,如果原告坚持自己的选择,一般而言即使是便民措施也不应强加于人。[3]

上述论证可以看出,对于第133条中“当事人没有争议”的意义确认有两个不同的方向,这种分歧会给法官的实务带来一定的麻烦,但是从另一层面看,它同时也给法官带来了更大的权力,为了达到办案指标,盲目追求高效率,法官可以以自己的理解在没有经过当事人的同意情况下随意转换程序,从而会损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3.程序转换前法官的初步审查问题

法官在把案件从普通程序分流至督促程序前,一定会对案件进行初步的审查了解,不然也不可能作出案件分流的决定,所以,分流前的案件审查以何种标准进行,是一个前置性的问题。民事诉讼法第216条规定了法院对当事人督促程序申请的审查处理结果,“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申请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驳回”。从第216条的内容可以看出,人民法院在受理当事人的督促程序申请之后,要对当事人提供的事实、证据进行审查,这种审查直接查明的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对案件实质性核心问题的审查。既然上述在督促程序的审查是一种实质审查,那么,普通案件在分流转换督促程序前的审查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审查?如果,分流前的案件审查是一种形式审查,即不涉及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否明确合法等问题,而是把实质审查放在分流之后的督促程序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在分流后的审查中,查明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并非明确合法的情形,若真如此,该案件的后续程序该如何进行下去,是重新转换为普通程序还是告知当事人重新起诉?再者,如果分流前的审查是一种实质审查,或许又会造成审查过程繁琐冗长,反而没有起到案件分流设定的提高效率的目的。

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案件分流前的审查是一种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之前,法官对案件的把握至关重要,在追求高效的同时,切勿失去公平正义的价值准则。

4.转入督促程序后的债务人异议

民事诉讼法第216条规定,“债务人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债务人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从上述条文可以看出,督促程序中债务人有异议的权利,而法院对异议的处理办法在民事诉讼法第217条中规定,“人民法院收到债务人提出的书面异议后,经审查,异议成立的,应当裁定终结督促程序,支付令自行失效。支付令失效的,转入诉讼程序,但申请支付令的一方当事人不同意提起诉讼的除外。”总结这两条规定,就是说当债务人的异议成立,督促程序将会转入诉讼程序,除非债权人不同意提起诉讼。

如果上述的债务人异议适用在普通诉讼程序转换的督促程序中,可能会导致以下两点问题:第一,债务人的异议成立,案件是否又要回到诉讼程序中,倘若这样来回转换岂不是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第二,从诉讼程序转换到督促程序有一项前提即“当事人没有争议”,之前提到对这一规定存在歧义,若以“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经济纠纷没有争议”来解释这一规定,既然债务人在分流前对案件纠纷已经没有争议,那么债务人后来又在督促程序中提出异议是不是妨碍司法程序的举措呢?是否应该限制债务人在督促程序中的异议权利?

三、关于普通程序转督促程序的完善建议

就本文第二大部分提出的关于普通程序转督促程序中的不足,虽然其中几点可以由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来作出结论,但是鉴于我国目前的司法审判队伍水平良莠不齐,一些法官不能很好的把握督促程序,所以还是应该由法律或者司法解释作出相应的明文规定。笔者也就上述的不足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第一,法官在将案件从普通程序转入督促程序时,要尽到充分说明的职责。因为把案件从普通程序转入督促程序会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造成一定的侵害,所以法官在适用这一规则时,应该对当事人作出充分的说明,告知其有拒绝法院转入督促程序的权利,以及案件转入后其权利与义务。总之,法官的要尽到自己的职责,使得法院和两方当事人之间能达成合意,既能保障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效益,也能给予当事人更加完整的信息以供其程序选择时进行参考。[4]

第二,就民事诉讼法第133条第一款中有意思歧义的“当事人没有争议”的规定,笔者认为,在没有法律对其作出限制说明之前,从保护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与诉讼权利出发,对“当事人没有争议”的认定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共同入手:首先,要明确债权人與债务人之间没有其他债务纠纷,具体表现为:①债权人对债务人不负对待给付债务,仅单方享有债权,且这种债权已到履行期,债务人没有履行;②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债务,但债务履行的条件未成就,或者履行债务的期限未到,在法律上无立即履行的必要性;③债权人对债务人除享有本债权以外,不负其他任何债务,也未因其他债权债务关系而与债务人发生纠纷。[5]其次,当事人对于程序的转换没有异议,法官把案件从普通诉讼程序转为督促程序是行使其自由裁量权的表现,但是这种权利的行使可能会损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所以为了避免事后出现矛盾,必须要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再转换程序。

第三,关于案件分流前的法官审查问题。督促程序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快捷简便,这不仅体现在它的审限相比普通程序要短得多,更重要的是支付令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表现出强制性,只要债务人在收到支付令后的15天内不提出书面异议或者既不提异议又不履行债务的,支付令就有了强制性,而若依照诉讼程序判决书的送达很有可能会引起第二审的发生,可以看出,支付令是整个督促程序的核心。而就诉讼程序分流前的审查,笔者认为应该是一种实质性的审查,即查明的程度应该是“当事人没有争议——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没有其他债务纠纷”,这种查明事实的程度,刚好能够达到上文论述的关于民事诉讼法第133条第一款中的“当事人没有争议”的规定。实质性审查结束,对于符合督促程序的案件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对转换程序的同意后转入督促程序,且无须再进行审查直接发出支付令。这样可以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加快案件的进程,达到转换督促程序的目的。

第四,就转入督促程序后债务人的异议权,笔者认为应该对此加以限制。从前文可知,案件从普通程序转入督促程序的前提之一就是征得当事人的同意,这里的当事人应该是双方当事人,因为在分流前法官对案件进行的审查必定要召集双方当事人,若最终案件转入督促程序债务人也应该是知悉并且同意的。所以在转入督促程序后,债务人还对支付令提出异议显然是滥用权利的表现,应该要对异议权进行限制。至于限制的范围,笔者认为可以把异议权的提出时间限制在支付令送达之前或送达之时,这样法院就可以及时对异议进行审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同时提高司法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王福华.督促程序的属性、类型与程序保障[J].当代法学,2014(3):129.

[2][4]钱俊羽.论督促程序与诉讼程序相互转换的合理性——兼论新民诉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与二百一十七条[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4):7.

[3]王亚新.新民事诉讼法关于庭前准备之若干程序规定的解释适用[J].当代法学,2013(6):13.

[5]董少谋.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394.

作者简介:

篇5:民事诉讼普通程序审限

【关键词】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程序;民事公益诉讼程序;比较

就当下已经制定并实施的法律法规来看,规定有关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内容极少,体系不完备,不能很好地规范行政公益诉讼。而相比而言,对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制则比较完备,有较为详细的规定。于此,以两者的比较为切入点,从而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议。

一、受案范围存在差异

从产生的法律关系来看,民事公益诉讼产生的是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针对的是民事主体的侵权行为导致公益受损而赋予的法定救济权;而行政公益诉讼产生的是行政法律关系,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针对的是行政机关的侵权行为导致公益受损而赋予的法定救济权,从这个角度上讲,二者并不存在交叉部分。但现实中并不是这种情况,生活中多数案件法律赋予了当事人一定的选择权,既可以选择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也可以选择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与此同时法律也做出了一定的限制,对于如无效婚姻,父母剥夺未成年子女受教育权等案件,则只能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对于涉及抽象行政行为的案件,则只能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值得指出的是,在进行制度构建时,抽象行政行为理应被包含于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二、两者的被告及其权利义务不同

从两者的被告主体而言,关于民事诉讼的被告,包括三类主体,即实施侵权行为的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而行政公益诉讼的被告仅限于实施违法的作为或者不作为行为的行政机关。行政公益诉讼,从理论上讲,原告与被告的权利义务是平等的,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其社会地位的不同,双方的对抗力量并不平等,原告的弱势地位明显。民事公益诉讼,理论上讲原告与被告的权利义务也是平等的,在实践中,虽然有一些差距,但双方基本可以形成平等的对抗地位,力量悬殊比较小。

三、诉讼中的第三人不同

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中有关第三人的制度也有所不同。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第三人通常为与违法的作为或者不作为行为有关的民事主体,典型的例子是香烟广告案中的广告公司。相比较而言,民事公益诉讼中有关第三人的制度较为复杂,可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是涉案主体为民事主体,那么可以以第三人的身份参与诉讼;第二种是涉案主体为有关行政机关,那么不能以第三人的身份参与诉讼。如果想让行政机关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那么需要在制度上加以规制,以保障其参与诉讼的正当性。

四、启动程序的条件不同

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前提是,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受害人没有提起诉讼或者是很难确定受害人;而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前提是,行政行为侵害了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在侵权行为的认定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如果人想要用民事诉讼的方式作为受损利益的救济方式,那么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侵权行为,损害结果,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当事人想要用行政诉讼的方式来救济受损利益,那么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即行政主体资格是否适格,是否与被诉行政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实际上,在行政诉讼中想要胜诉,并非只具备以上两者就可,在审判时还会考量的因素还包括原告的主体适格问题,行为是否合理与合法的问题等。

五、是否具有前置程序不同

与民事公益诉讼相比,行政公益诉讼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必要的前置程序。所谓前置程序,即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之前,应当向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提出法律意见或者建议,如果行政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既没有予以纠正,又没有予以书面答复,那么人民检察院便可直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如果其予以纠正或书面答复,保障了受侵害权利的救济,实现目的,那么人民检察院便不再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如果对作出的纠正行为或者答复行为不满,仍可通过行政公益诉讼来救济权利。

一般情况下,人民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需要经过前置程序,给予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的机会,但以下几种情形可以不经过前置程序直接提起诉讼。包括(1)明显不属于行政主体可管辖的范围的;(2)如果经过前置程序,公共利益将受到不法弥补的侵害的;(3)不存在事实上的争议,焦点是法律适用问题;(4)行政主体故意不作为或无法救济的;(5)其他通过前置程序不利于维护公共利益的

六、举证责任分配不同

在民事公益诉讼中,依然适用民事诉讼基本的举证责任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作为原告的检察机关自然要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在司法实践中,被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通常具备案情伊娜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等特点,案件中的被告在成大程度上可能存在不配合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活动,甚至可能会直接干扰相关活动,所以,有必要赋予检察机关广泛的调查取证权和可以采取某些强制措施的权力,从而保障检察机关调查取证顺利进行。同时,应当指出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此处可以借鉴刑事诉讼审前侦查阶段实行的任意侦查原则和强制侦查法定主义,慎用强制力,对强制性调查手段提出必要性审查。

在行政公益诉讼中,依然适用行政诉讼的基本举证责任原则,即举证责任倒置,所以作为原告的检察机关并不需要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其需要证明的只是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而使得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或者可能受到损害,而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则需要对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及合理性提供证据。基于以上考虑,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调查取证的权限理应受到限制。

七、诉讼目的和救济措施不同

从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上分析,前者主要是追究相关主体的民事责任,从而达到民事救济的效果,后者主要侧重于维护社会整体秩序,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从而更好地为民众服务。行政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救济手段,不同的主体通过这种方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存在差异,所以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呈现多元化的特性。有学者认为,设置行政公益诉讼想要达到的效果是制止行政权的滥用,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也有学者认为设置行政公益诉讼是为了监督行政机关,以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从本质上讲,公益和私益是一致的,社会普遍的利益都没有得到保障,更何况保障每个公民的私益。所以,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应包含三个方面,即控制行政权,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从以上七个方面对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做出了比较,由于行政公益诉讼的没有相应的规定,很多都是运用行政诉讼的基本原理来进行判断,从而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因为行政公益诉讼虽然带有公益性,但也应当在行政诉讼的框架内活动,在没有具体规定时,也应当适用行政诉讼的相关规定,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整个法律体系的一致性,也有利于法官做出判断。公益诉讼维护的是公共利益,但民事公益诉讼的存在并不能完全代替行政公益诉讼的地位,行政机关其特殊的地位也决定了在行政公益诉讼中它能够起到民事主体无法代替的地位。所以,借鉴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构建,从而更好地完善行政公益诉讼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志颖.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比较研究[J].河北法学,2004.

[2]柯阳友,曹艳红.论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的关系[J].诉讼法论丛,2006.

[3]柯阳友,冯慧敏.检察机关提起民事抑或行政公益诉讼[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4]张结桥.关于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的比较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5]朱全宝.论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特征、模式与程序[J].法学杂志,2015.

篇6:民事小额诉讼程序研究

关键词: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调解;适用范围;救济程序

一、小额诉讼程序的概念

(一)小额诉讼程序概念解析

小额诉讼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诉讼标的额在一定金额以下的诉讼案件或其他一些特定民事纠纷所适用的一种简易化民事诉讼程序。

(二)小额诉讼程序的特征

1.程序简便、非正式化。小额诉讼程序允许法官、当事人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案件的庭审,不用受到严格程序的限制,否则将会出现本末倒置。德国法规定:法官在决定案件的审理方式上享有自由裁量权,但为保障当事人的法定听审权,当事人做出“进行口头辩论”申请时,法院必须开庭审理。

2.注重调解。调解在小额诉讼程序中受到重视,是与“小额纠纷的标的额小,纠纷发生的日常化”分不开的。对于750欧元以下的财产案件,德国在审判中引入强制调解的程序。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方式,应当以当事人的合意为前提。正如棚濑孝雄所说的“对于理想的调解而言,程序的开始以及最终结果的确定,都以当事人的合意为前提”。

3.严格限制上诉。我国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小额诉讼程序实行一审终审,突破了民事审判两审终审制度。有的则国家完全采用一审终审,不得上诉。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限制上诉,允许复议。但是,如果诉讼程序严重违法可以作为例外,允许当事人上诉,由第二审法院裁定是否受理。

(三)小额诉讼程序与简易程序的关系

“一切知识、认知均溯源于比较。”小额诉讼程序相对简易程序而言,它是一种特殊诉讼程序。

1.产生的时间不同:简易程序先于小额诉讼程序制度产生。简易程序一直可以追溯到教会法[1]时期。至于完全严格意义上的小额诉讼程序,是20世纪初期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进步才出现的。

2.简易程序主要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相比较下,小额诉讼程序只适用于标的额小的案件,司法实践中,主要包括个人借贷、一般侵权、邻里纠纷、租借纠纷、交通事故[2]等。

3.小额诉讼中赋予法官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因为在小额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没有受到诉讼程序的严格约制,法官对案件的审判指引就变得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法官的内心判斷将直接影响着小额诉讼的判决结果。

4.鼓励当事人本人参加诉讼,不提倡律师参与,这样更有利于纠纷的和平解决,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当当事人有时会因为得不到律师的帮助而无法得到程序方面的救济时,我们可以借鉴英国县小额法庭的做法:登记员可以在庭前程序中向当事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同时,法院可以向当事人提供便宜的专家证言以实现当事人间的平等。

二、小额诉讼程序设立的必要性

(一)现行民事诉讼程序存在缺陷

随着经济的发展、诉讼爆炸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小额诉讼案件出现,其在使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案件压力增大的同时,也暴露了现行民事诉讼程序一些明显的缺陷[3]。

1.诉讼费用过于昂贵。为了小额案件的解决,当事人需要付出很大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甚至有时会超过可以通过诉讼程序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其显然不符合民事诉讼程序设立的初衷——当事人不敢通过法律手段或利用司法资源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小额诉讼程序的诉讼费用比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低廉,当事人也会获得比较公正的审判结果、付出比较少的成本。

2.简易程序案件的审结期限过长。小事件的时效性一般比较强,超出了案件审理的最佳期限,证据不仅难以收集,最后即使案件获得了公正处理,可能对当事人来说却已经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而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件审结期限较短,使证据搜集、案件审理得到了有效保障,更有利于纠纷的及时高效处理、更好的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3.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界限模糊。简易程序是指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4]。但司法实践中难以把握,操作性不够强,以至在实务工作中出现了“简易程序不简化,普通程序不规范”的现象。而设置独立的小额诉讼程序,对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范围予以明确,就能使小额事件都可以利用小额诉讼程序得到解决。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小额诉讼程序的需求

作为一种新型程序的小额诉讼程序应运而生,是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分不开的。它不仅对民事案件进行分流,减轻法院的审判负担,也实现司法的大众化,通过简易化的努力使一般国民普遍能够得到具体的有程序保障的司法服服。小额诉讼程序使有限的司法资源解决越来越多的小额事件,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

1.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

小额案件的审理程序必须具备两个要素[5]:第一,必须是简单的民事案件,小额诉讼程序的特点就是“简单”,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小额诉讼案件的程序定位,发挥其程序功能。第二,案件标的额须符合规定的标准,此次修改采用了相对数而非绝对数标准,立法机关的这一规定一方面可以与各省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另一方面,可以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的发展情况做出调整。

2.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的审判程序

小额诉讼案件适用的审判程序与其他一般的简单民事案件是一样的,即民事诉讼法第13章规定的“简易程序”,所不同的是小额诉讼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实行一审终审,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小额诉讼程序共同特征。基层人民法院及它的派出法庭做出的判决或裁定即为生效的裁判,当事人不得提起上诉。

3.简易程序中的某些规定也可适用小额诉讼程序

简易程序中,可以口头起诉、当即审理、用简便方式传唤当事人和证人等规定在小额诉讼程序中同样适用。此外,对小额诉讼程序相关法规也作了相对于简易程序的特殊规定,例如人民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安排在晚间、休息日进行调解或开庭,可以灵活地安排询问证人的时间;适用小额诉讼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一个月内审结,到期不能审结的,应当转化适用普通程序。

四、小额诉讼程序的救济

即使案件经过两审终审也还可能会出现错误,小额案件一审终审之后的判决可能出现错误是无疑的。在我国,小额诉讼是否可以提起再审?再审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再审的启动困难,当事人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济,但是对小额案件而言,不公正只会在极小的范围内存在,给予救济实际上是一种谨慎的预防,所以启动再审程序进行救济当然应成为最佳选择,而且这样一来也防止了正义的迟到。因此,笔者认为不应当剥夺小额程序使用者的再审诉权。从另一方面看,以再审程序对小额案件的当事人进行事后程序救济,也有助于对审理小额案件的法官形成心理上的约束。依小额程序做出的判决,当事人认为存在法定再审事由的可以再审。(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黄慰:“简易程序与小额诉讼程序的异同辨析”,《法制与社会》,2011年,(257).

[2]徐超:“浅论我国的小额诉讼程序—兼论与简易程序之关系”,《法制博览》,2012年,(226).

[3][日]棚濑孝熊:《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

[4]章武生:“简易、小额诉讼程序与替代性程序之重塑”,(33)版,第266页.

上一篇:杭州市萧山区首届“茶文化”征文大赛启事下一篇:社团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