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组织的教育活动

2024-08-06

实习生组织的教育活动(通用9篇)

篇1:实习生组织的教育活动

C60模型展

指导思想:

1、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和认识C60的分子结构。

2、锻炼学生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和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4、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活动形式: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小组内组员分工协作,做一个C60的分子结构模型,材料任选,大小不限。最后全部展览,由化学老师及学生评委集体评分,选出最佳模型。由班费出资买些奖品以示鼓励。如果作品很不错可以作为日后教学用具。

筹备过程:将任务布置给各小组,在三天内上交一份计划书,包括选材、组员名字、分工状况等等,并且指

其中一人为本小组作品解说员。各组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材料进行制作,在规定时间内做好即可。

实习生指定班级一名学生为记分员,统计各小组模型得分情况,两名学生计算平均分。

活动形式:

1、模型展出后由各小组解说员对本组作品进行解说。包括作品名称、所用材料、模型各部分以及制作理念。

2、老师对小组的模型分别进行打分,平均分最高的模型为最佳模型。该小组获得最佳C60分子结构模型制作奖。

3、由九年级(1)班主任对此次活动进行评价。

4、颁发奖品。

篇2:实习生组织的教育活动

蒙幼大二班实习生组织课堂活动

实习生来我园近两月。在这两月的实习生活中,他们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位孩子,并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本周,实习老师特别组织了教学活动《西瓜跷跷板》。孩子们对该活动兴趣浓厚,能够仔细地倾听老师的讲解,并按照步骤去完成作品。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很到位,师幼配合默契。

篇3: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语言教育活动中只重视教师讲, 忽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 依然有许多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不注重为幼儿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

(二) 语言教育中目标性不强, 不能利用幼教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语言教育。

(三) 孤立地进行语言教育。不注重语言教育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四) 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缺乏创造性因素, 依然是“老师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许多教师在遇到幼儿的发言或听课表现有“意外”时, 不能因势利导, 随机应变地转化为教育活动内容。

二、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组织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世纪, 对人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幼儿语言教育在幼儿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 我们应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创造性地开展语言教学, 具体说来, 我认为, 在语言教育中, 应注意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 语言运用情境性原则

儿童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而儿童语言的运用又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实现的。《纲要》明确要求“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 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 在幼儿园里, 教师给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 就是给幼儿创设可以帮助他们操作运用多种语言交流行为的交往情境。一方面, 是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 让幼儿学习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如何运用相应的语言交流方式来与人交往。如谈话活动中幼儿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语言;文学活动中侧重理解和使用叙事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听说游戏要求幼儿使用敏捷应变的语言。另一方面, 日常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交往环境, 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 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

(二) 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教育已经得到了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认同, 但在实际中, 许多人却简单地将幼儿创造性地培养放在艺术教育活动中, 这几年, 许多教师上公开课都喜欢上艺术活动, 因为这样的活动可以比较容易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使活动看起来新颖、好看。其实, 创造性培养是贯穿和融合在教育过程的一切活动中, 语言教育活动也不例外。反思我们的语言教育活动过程, 教师在与幼儿交往的时候依然是主要由教师发起提问。创造性的语言教育活动过程, 应当是《纲要》所提出的幼儿“想说、敢说”的活动环境。教师所选择的教育方法、手段和措施都要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三) 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孔子的创立到朱熹的身体力行, 已经有两千年之久, 但实际运用得并不很好。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难以照顾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个别差异研究不够深入和细致, 只笼统地按能力差异施教。当代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 是认同儿童语言发展的既有人类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 又有非常明显的个别差异, 因而要求给每一个儿童提供符合个别需要的教育机会。《纲要》也强调“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 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 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一种全新认识“智能”的视角, 使我们能够更客观地看待每个孩子的“智力类型”, 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保证活动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四) 整合性原则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 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经验, 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中, 应该注意整合性原则, 这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语言教育活动内容的整合性。如把语言教育活动与其它各科内容进行整合;在选择和编排语言教育活动内容时, 把语言学习内容视为一个整体。二是语言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为幼儿创设具有真实语言运用机会的不同交流情境, 使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成为教师和幼儿共同建设的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师还应该注意把语言教育活动渗透到各种游戏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帮助幼儿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

(五) 主体活动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由“主体性”和“活动性”共同构成的, 活动必须是主体的活动, 剥夺了主体性, 活动是不可能进行的。而主体性又主要是通过活动来体现的, 所以主体性和活动性密不可分。儿童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建立和发展着自己的世界的。没有儿童的主体性活动, 就没有儿童的发展。而要使儿童真正实现“自主”, 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做活动的主人,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要主动和有主动权, 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加强师生间、幼儿间的积极互动。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六) 大量感知和积累儿童文学精品的原则

篇4:浅谈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关键词:幼儿 科学活动 组织策略

科学一般被定义为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分科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既是传授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技术的教育,更是训练人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整个民族科学素养的教育活动。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为了能让新生一代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应该如何开展科学活动,使幼儿积极地参与到科学探索活动中来?以下是笔者在组织活动中得到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要让幼儿喜爱并能主动参与到对科学的探究,首先必须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一)了解科学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其了解科学技术产品内容及给社会、人们带来的方便。如电灯、电话、汽车等的发明和运用;提供各种书籍、图片,让幼儿查阅等等,从而使幼儿知道科学无止境,永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使他们产生热爱科学的态度。

(二)与幼儿共同搜集探索科学的材料,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愉快、和谐的活动环境,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索中来。所选择的内容必须从幼儿当前的生活与经验出发,确定主题后,便可与幼儿一起收集所需的材料。一次户外活动,幼儿玩得满身大汗,有的幼儿便用手当扇子扇起来。于是我们便开始了有关风的话题,继而形成探索《风》的主题活动。在组织活动时,师幼共同寻找日常生活中能产生风的物体及有关风的资料。将收集来的材料在班级的显眼处摆放,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动手试验,看看风是怎么产生?不同的材料产生的风有什么不同?通过幼儿自主寻找材料探索的过程中,他们很快地掌握了有关风的一些粗浅知识。这样的形式,让幼儿既掌握知识,又激发他们参与科学探索的兴趣,使师幼之间形成了一种平等、良性的氛围,促进师生的互动发展。

二、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资源及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我们应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现有资源,如种植园地、饲养角、草地等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使幼儿感受到科学其实并不遥远,它就存在我们身边。

(一)利用自然角开展科学教育

班级自然角是根据季节变化和幼儿年龄特点,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的一个微型自然界:动物、水果、蔬菜,还有各种干果及科学小实验等。幼儿在这里知道什么季节有哪些花、水果、蔬菜;还能观察小蝌蚪从卵成长为青蛙的全过程,也知道了蚕是如何变成蛾的……利用自然角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例自然角设置一块小菜地,共分成三大块:沙子、木屑、土壤。提供相同的种子让幼儿种,每天护理并观察种子在不同土地里的生长情况。以这样的形式让幼儿在很自然的氛围中探索科学的奥秘,可以激发和培养其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指南》科学领域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这就是说,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由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转向注重儿童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在组织各种活动中,应充分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探寻结果,教师在这过程中则充当指导者的身份。例如:《拱形的秘密》,让幼儿通过试验探索用相同大小的纸皮做成的拱形桥和平板桥各能承受几本相同重量的书?拱形与直线所能承受的重量有什么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建筑用到了拱形的原理?通过这一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注重幼儿的探究欲望,结合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机渗透

教育是存在于生活各个方面的,如怎样快速地把钉子从沙子中全部找出、水往哪里流、运动后的感觉等等。我们除了在一日生活中进行有机渗透外,还要注意发现、支持并引导幼儿自发地探索活动,对于随时出现的探究兴趣和关注的事物,应及时地进行探索、引导。例如:一次玩沙活动,我打开水龙头浸湿沙子,当孩子们看见一大股水流瞬间变得无影无踪,都很奇怪,便一起讨论起来:水怎么没了?是被沙子吸走了?……见此,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幼儿挖开沙子,看看沙池底有什么?再用力抓一把沙子,会发现什么?通过让幼儿带着问题动手验证自己想法,依据观察的事实得出结论,并在同伴间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的形式,使幼儿很直观地了解到沙子到底会不会吸水。

三、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成功能给幼儿带来愉快。儿童如果很少或长期得不到成功的经验,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要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该认真观察和倾听,了解幼儿有哪些需要,及时地提供给他们所需的材料。

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很多种:(1)让幼儿体验由自己努力而获得的胜利,如让鸡蛋在水里浮起来,幼儿必须不断地往水里加盐搅拌,直到鸡蛋上浮,试验的成功让幼儿感觉到他们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获得胜利的,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2)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如种植园里的蔬菜成熟了,把它们摘下来,送到厨房里炒,让每个幼儿都来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他们都会争着吃,哪怕是自己不爱吃的菜。因为这些都是他们每天浇水、每天管理下长大的。这种体验会在幼儿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他们更乐意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等等。

总之,在组织科学活动时,必须实施以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为基点的科学教育的组织策略,使幼儿从教师控制和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5).

[4]陈惠等.引导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学会探究.学前教育研究.

篇5:科技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 陶锡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大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科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技教育。如何将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是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我校是江苏省第一批确定的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在长期教育的工作中,始终把科技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将科技教育有机地溶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编写科教课本

长期以来,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怎样开展,一直困扰着科技教育工作者。教师很难从市场上找到现成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我校近年来结合校本课程的开设及教学,鼓励老师编写一些高质量的教材。下面结合我校多年实践,谈谈科技教材编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课程的确定

按照国家课程管理体系,大多数科技教育课程都属于校本课程。所开设的课程内容应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应关注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多年来我校以校本课程作为载体,鼓励老师们在校本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梅中特色的科技教学系列教材。具体做法是,先组织老师根据学校的资源优势和老师本人兴趣开出课程名称,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学校根据老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志愿最后确定所开设的课程门类。

2、编写内容

课本内容的编写要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每册书中主要可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应该以学生容易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将科学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结合起来编入教科书中,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

(2)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将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感人故事整理编入教科书中,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科学、献自科学的坚定信念。

(3)科技小制作。科技教育的核心应该放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科技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教材应有一定篇幅的科技小制作内容,可以是有代表性的学生感兴趣的小作品,让学生通过一些作品的制作,提高动手能力和技术思维能力,也可以将古今中外科技小发明的构思、原理及作用介绍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启迪学生的创造思路。

(4)科技小论文介绍。通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科技小论文的学习,让学

生了解科技小论文的撰写方法、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启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发现和揭示其奥秘,写出有价值的科技小论文。

(5)课后实践。根据学生和社会、学校环境资源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进行课后实践活动,可以是单个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的研究,也可以是成立小组合作。研究成果可以是科技小论文,也可以是发明创造。

二、活动载体

我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具有我们学校特色、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系列活动。首先我校在校友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成立了青少年科学院,一方面经常邀请国内著名科学家来校作讲座,以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及时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另一方面让学生与科学加手拉手、面对面,近距离接触科学大师,感受他们的思想、境界,以激发学生献身科学、为国增光的理想。第二,利用每年4月至5月的校园科技节活动,比较集中地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开展科技教育活动,通常有科技讲座、参观、模型比赛和科技知识竞赛等活动。第三,配合地方政府开展的科普活动周等专题活动,开展系列科技知识教育。第四,充分利用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青少年创新发明大赛等活动,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五,在课堂教学特别是数、理、化及通用技术教学活动中渗透科技教育。

三、活动体系

科技教育有着它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共同的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科技教育应该借助学校、社会和家庭这样一个完整的科技教育体系,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总的说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发挥学校科技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高唱素质教育主旋律、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今天,学校我理应成为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绿色通道。

科技教师的水平决定着科技课的质量。目前,我国严重存在科技教师缺乏或水平不高的现状。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师资问题:各地师范院校要开设科技课,培养科技教师;将在职的科技教师分期进修,系统学习科技知识及科技课的教法;面向社会招聘有科技特长及教学能力的辅导员来校任教。

此外还可以利用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的科技节来强化对学生的科技教育。建立科技活动室和[科技小制作][小发明]作品陈列室。以此不断积累和丰富学校科技教育资源,不断激励学生的创造热情。

2、努力开拓与利用社会科技教育资源。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应该得到社会各的关心与支持。可以聘请一批国内外较有声望的专家、学者,建立稳定的校外科技辅导员队伍,让他们来校作报告。向师生介绍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与学校周边科技含量较高、技术领先的科研单位建立联系,建立稳固的校外科技教育基地。

3、努力争取家庭对科技教育的支持。许多家庭只关心孩子的学科考试成绩,不会考

虑科学素养及创造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学校要利用一切渠道争取家长对学校科技教育的支持,让他们介入到活动中来。聘请专家、学者面向家长作科普报告和创新知识讲座,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成立[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家长委员会],协助学校开展科教活动。

要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进行教学研究和技术指导。我校主要以创建科技特色学校为切入点,参加“创新大赛”和“亿利达科技发明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开展科技教育。

1、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科技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作为长设机构,强化科技教育活动。

2、在老校友、两院资深院士钱令希的倡导下,成立了青少年科学院,通过小院士的评选,激励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3、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大赛]和[亿利达发明比赛]等竞赛,并力争取得优异成绩,让学生和家长体验成功的喜悦。

4、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市、县、镇举办的科普周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校的科技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今后,我们将以此为起点,继续努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具体做法是:

1、在新校区建设中充分考虑科技场地建设。我们准备在实验楼中开辟科技教育活动专用教室,并添置和充实必要的活动器材。

2、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科学探究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争取全天候对学生开放,以充分发挥和挖掘它的教育功能。

3、在科技活动市内增加未来工程师活动室及未来科学家研究室,加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

篇6:实习生组织的教育活动

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技能

第一节 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技能

第课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教学重难点:

一、复习

二、进行新课

一、导入技能

1、直观导入

2、演示导入

3、作品导入

4、游戏导入

5、音乐导入

6、经验导入

二、讲解技能

1、解释式讲解

2、描述式讲解

3、论说式讲解

三、提问技能

1、回忆式提问

2、判断式提问

3、理解式提问

4、运用式提问

5、评价式提问

四、观察技能

1、根据观察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环视法和点视法。

2、根据有无目的性可将观察分为有目的和随机观察。

五、演示技能

1、展示型演示

2、实验型演示(1)发现型演示(2)验证型实验

3、示范型演示

4、电教演示

六、评价技能

评价技能是指教师通过对幼儿现有发展水平的了解,反思所提供的教育活动、学习环境、教育策略是否适宜幼儿的发展需要,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并做出改进与调整的技能判断。

七、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技能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技能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化视听媒体的技能,包括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计算机等。

电教媒体相对于其他直观材料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

1、对感官的刺激性较强,适用于声情并茂的活动过程;

2、可以任意地放大或缩小,以展示宏大的微观、整体与局部,使幼儿了解到常规条件下不能看到的事物,而且使用方便,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

3、它可以超越时空的界限,看到过云生动形象的事例和预见将来的变化。

4、它可以随意观察事物发展过程的某一环节,可以控制快、慢、静止,使幼儿充分感知。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技能

第二节

教育技能的综合运用

第课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教学重难点:

一、复习

二、进行新课

一、促进幼儿发展的观念

幼儿的发展是在体、智、美诸方面全面的发展,是身心和谐的发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以下三种技能:

1、观察幼儿的技能

2、面向全体教育的技能

3、因人施教的技能

二、增强目标意识的观念

教师应依据幼儿现有发展水平,确定适宜的教育目标,再围绕目标选择教育活动、确定教育形式与方法,最终实现目标,促进幼儿发展。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大目标,才能在各种活动中树立目标意识,随机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这要求教师具备以下三种技能:

1、确定与分解目标的技能

2、依据目标设计与选择活动的技能

3、依据目标创设环境的技能

三、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观念

幼儿是发展的主体,是独立的人、发展的人,幼儿发展有共同规律,又有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新观念。这要求教师具备以下三种技能:

1、尊重幼儿人格的技能

2、尊重幼儿需要的技能

3、与幼儿沟通的技能

四、指导幼儿主动活动的观念

幼儿通过自身活动,与环境互作用,能动地吸收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获得发展,没有幼儿主动活动就没有发展。为了指导幼儿主动活动,要求教师具备以下三种技能:

1、合理分配时间的技能

2、利用空间、提供材料的技能

3、指导幼儿活动的技能

五、整体和谐教育的观念

幼儿教育是一个整体,幼儿发展的各个领域也是一个整体,因此各种教育要素要互相配合、协调统一,要求教师具备以下三种技能:

1、综合整体教育的技能

2、保教结合的技能

3、家、园、社区合作教育的技能

思考与练习第四章

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技能

第三节

新教师适应幼儿园工作的策略

第课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教学重难点:

一、复习

二、进行新课

一、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

主要是明确幼儿园教师在每学期初(末)、每月、每周要做的工作内容。

1、学期初,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园内情况,制定学期初幼儿发展计划,内容包括健康、语言、艺术、科学、社会等领域。学期末,教师要根据一学期的工作,自我反思班级教学实践工作情况,写出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教学能力、遵纪出勤、工作业绩等内容。

2、每月初,教师要根据学期目标,将各大领域内容按难易、季节等原则制定每月幼儿教育工作重点,要点是下一个月的月工作重点要对上月工作中未完成部分进行调整和补充。

3、每周初,教师要根据当月工作重点,围绕各领域内容制定出周工作安排,内容包括生活活动、教学重点、活动区、活动安排、户外活动、家长工作等。

二、了解本班幼儿的基本情况

1、幼儿的年龄构成

2、幼儿的身体状况

3、幼儿的性格特点

4、幼儿的家庭背景

三、明确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要求

幼儿在园的一日主要分为生活活动、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由于年龄班的不同,一日活动的常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

(一)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在一日活动中的时间占有量上居一日活动之首,主要有以下环节:

1、入园

2、盥洗

3、值日生

4、进餐

5、睡眠

6、如厕

7、离园

(二)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满足幼儿不同兴趣和需要的最好途径。目标: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让幼儿的特长得到更好发展,使幼儿获得成功体验;为幼儿相互交流、合作学习提供环境;学习相应社会行为规范等。

幼儿活动:自己选择喜欢的区域和伙伴,熟悉各区域内各种玩具材料的基本玩法,学习一定的归类、整理游戏材料的能力,在活动中与同伴进行协商、合作与分享。

(三)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标:适应集体生活,分享学习经验;在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化;在活动中提高幼儿表达、交流思想、相互学习能力。(1)会听;(2)会看;

2、新教师带班小技巧

(1)为维持现场的秩序,在态度上要亲切和蔼;对遵守秩序和做得好的幼儿给予表扬;留意幼儿的需要,随时给予帮助;及时调停纷争、制止捣乱等;对即将开展的活动一定要先提要求,预先让幼儿知道应遵守规则等

(2)为顺利过渡到下一项活动中去,应让幼儿有心理准备,如提前几分钟提示幼儿完成手上的活动;对未完成活动的幼儿要有耐心,语气温和;尽量避免让幼儿坐等;或者以有趣的音乐片断作为活动的信号,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如起立、坐下、如厕、喝水、集合、去户外游戏等。

3、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4、幼儿出现小划(擦、磕碰)伤,要向家长如实说明情况。

5、实用处理幼儿小磕碰伤的窍门

6、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活动技能

7、新教师应如何尽快提高工作能力

8、新教师不应出现的师德问题

9、新教师的服饰装扮

10、要具有自我保护意识

篇7:谈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21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质, 能够正确运用语言,才谈得上今后的全面发展。这是因为:首先,在人的诸多素质中,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素质。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也就难以生存,没有生存,何谈发展?其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依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语言对思维的促进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思维又是智力的核心,所以,语言对智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正如着名教育家吴申斯基所言:“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而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恢复到它那里去。”再次,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已成为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恰是学习的工具,通过听、说、读、写各种学习渠道,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因此,幼儿语言教育问题,依旧是现在和今后幼儿教育中的重要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发现幼儿语言教育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幼儿语言教学中应遵循的几条原则整理成文,就教于同仁。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教育活动中只重视教师讲,忽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依然有许多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不注重为幼儿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

(二)语言教育中目标性不强,不能利用幼教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语言教育。(三)孤立地进行语言教育。不注重语言教育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四)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缺乏创造性因素,依然是“老师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许多教师在遇到幼儿的发言或听课表现有“意外”时,不能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转化为教育活动内容。

二、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组织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世纪,对人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幼儿语言教育在幼儿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应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语言教学,具体说来,笔者认为,在语言教育中,应注意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语言运用情境性原则

儿童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而儿童语言的运用又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实现的。新《纲要》明确要求“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在幼儿园里,教师给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就是给幼儿创设可以帮助他们操作运用多种语言交流行为的交往情境。一方面是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学习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如何运用相应的语言交流方式来与人交往。如谈话活动中幼儿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语言;文学活动中侧重理解和使用叙事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听说游戏要求幼儿使用敏捷应变的语言。另一方面,日常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交往环境,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

(二)创造性原则(三)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孔子的创立到朱熹的身体力行,已经有两千年之久,但实际运用得并不很好。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难以照顾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个别差异研究不够深入和细致,只笼统地按能力差异施教。当代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认同儿童语言发展的既有人类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有非常明显的个别差异,因而要求给每一个儿童提供符合个别需要的教育机会。《纲要》也强调“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一种全新认识“智能”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客观地看待每个孩子的“智力类型”,更好的实现“因材施教”,保证活动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四)整合性原则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中,应该注意整合性原则,这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语言教育活动内容的整合性。如把语言教育活动与其它各科内容进行整合;在选择和编排语言教育活动内容时,把语言学习内容视为一个整体。二是语言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为幼儿创设具有真实语言运用机会的不同交流情境,使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成为教师和幼儿共同建设的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师还应该注意把语言教育活动渗透到各种游戏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帮助幼儿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如:秋天到了,幼儿园内的各种树木发生了变化,在户外自由活动时,让孩子们仔细看一看,找一找 幼儿园发生了什么变化。让幼儿在观察中议论、想象,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在观察过程中,很自然地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主体活动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由“主体性”和“活动性”共同构成的,活动必须是主体的活动,剥夺了主体性,活动是不可能进行的。而主体性又主要是通过活动来体现的,所以主体性和活动性密不可分。儿童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建立和发展着自己的世界。没有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就没有儿童的发展。而要使儿童真正实现“自主”,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做活动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要主动和有主动权,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加强师生间、幼儿间的积极互动。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六)大量感知和积累儿童文学精品的原则

篇8:实践生态式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5) 选择双休日开展亲子活动, 家长自愿的形式带领幼儿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园同乐以及远足活动, 深受幼儿及家长的欢迎, 这样的活动能增进了师生间、家长间的交流, 收获甚多。

二、盘活社区教育资源

(1) 在主题教学活动中引进社区教育资源。在小班主题“我爱我家”活动中,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我是怎样长大的”并让孩子体验妈妈带大宝宝是很辛苦的, 要爱爸爸妈妈。我邀请了社区的一位四个月的宝宝和他的妈妈。她们俩一敲门, 孩子们就兴奋了, 用一双双好奇的眼光瞧着宝宝。李锦自告奋勇地上来问宝宝:“小弟弟, 你吃饭了吗?”锦翘首盼望。可小弟弟没有说话, 只是蹬着双腿, 此时, 教室里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 小朋友也走到小弟弟身边问同样的话, 小弟弟还是没有回答, 孩子们失望了……这时, 我告诉小朋友, 小弟弟才四个多月, 他还小, 所以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瞧, 阿姨正把宝宝抱起放在地上牵着他走路呢!阿姨要帮小宝宝做许多事是很辛苦的。你们小的时候也像小宝宝一样, 什么也不会, 什么也不懂, 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把你们养大的。小朋友认真地看着我, 似懂非懂点了点头……

社区里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非常多, 教师根据主题需要, 选择有价值的、安全卫生的内容辅助教学更能推进主题教学。

(2) 走进社区利用社区环境开展活动。如去养老院慰问、走进社区演出、去植树、超市、菜场参观, 了解成人劳动, 增进与成人的交流沟通, 了解周围生活。

(3) 利用自然环境从孩子兴趣出发, 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运用感官去亲近自然满足好奇心。如:春天踏青、放风筝、秋天去田野观看农民的劳动。

幼教实践证明, 在生态式教育思想指导下, 我们进行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共享, 意在通过充分挖掘现有社区内可供幼儿园组织开展和使用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 让教育资源为幼儿园所有, 直接用于组织教育活动, 使之转化为幼儿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材料或学习环境, 成为幼儿认识、能力、技能、情感态度发展的教育因素。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幼儿教育, 以产生综合影响, 发挥教育合力作用。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中接班人的最有利的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学教育模式, 它要为学地面的基础生的成长:一是身心打好三方河南理健康成长的基础;二洛必学习的基础是继续教育;三是走和终身阳须识、技能向社会所、思想意识超必备的知●白注及心理的基础。而地军重理素质是民族文化素理教学对于弘扬素质形成的基础, 民地质质具有族精神, 不可估量的提高民族素教作用。面对21世纪育的形势发展和客观

需要, 当前中学地理的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应是课外实践课的开设的改革。

一、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开设的意义

中学地理课外实践课是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 学生在课外主动地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选择一定的课题, 进行调查、观察、测量等。在中学各门课程中, 地理学科实践内容最丰富。其重要作用和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课外实践课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而且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对于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而言, 地理课外实践课具有生动、真实、灵活多样的特点, 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篇9:实习生组织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学前教育本科学生;教育活动组织能力;幼儿教师专业素养

【分类号】G610-4;G652.4

现在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国家关于幼儿教育的政策与要求也如期而来。从《幼儿园工作规程》到《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再到《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到现在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这充分显示了幼儿教育的重要地位。[1]作为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高等师范学校,要做到保证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而一个幼儿园教师所具备的教育活动组织能力是整个教学能力的核心部分。

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能力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调控,通过管理教育活动的秩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巧妙地对教学内容做出安排来创设适宜幼儿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教育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本研究以周口师范学前教育100名大四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了解学前教育本科生教育活动组织能力的培养状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所得数据运用SPSS16.0版社会科学统计软件进行科学统计。

一、周口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生教育活动组织能力的现状调查

(一)教育活动中操作能力的表现

教学操作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借用教学媒体及其它教具,简单、易懂的语言以及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把能促进幼儿发展的教学内容有效传给幼儿的一种能力。[2]

1.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是指幼儿教师的儿化语表达能力和非儿化语表达能力,后者又即幼儿教师的肢体动作表达能力。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年龄的特点,在幼儿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使用幼儿易于听懂的儿化语以及肢体语言。本研究对象语言表达能力的调查结果如下图1所示。

由上图中调查的数据显示,使用肢体语言感到非常容易和比较容易的教师占调查总数的 66.0%,此数据表明大多数的学生使用肢体语言传递教学信息的能力还是可以的,但是对于使用幼儿易于听懂语言感到非常容易和比较容易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39.9%,这表明研究对象的儿化语表达能力不强,需要提高。

2.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电脑已经进入我们每个人的视野与生活,有电脑软件制作的CAI课件、PPT、word文档、投影仪等现代教学媒体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课堂。[3]它与传统的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等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通过调查的数据得知,60.0%的本科生不把粉笔、黑板、教科书、实物挂图已作为最主要的教学工具,而比较高端的CAI和投影仪相对比较高。使用电视机教学媒体的学生占到了调查总数的59.0%,由此可知,在使用教学媒体表现出技术性。

3.弹、唱、跳、画等的学科技能表达能力

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掌握弹、唱、跳、画、讲故事等基本学科技能。本研究通过调查,统计数据,得到的信息,如下表1所示:

由以上图中调查统计结果可知,只有10.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科技能还是可以的,而有一半多的人认为自己的弹、唱、跳、画等的学科技能表达能力差。由此可见,部分学生的学科技能水平是很弱的,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水平。有部分学生平时也会自学一些钢琴、跳舞等技能,但是各个方面技能都较强的学生不多,特别是在讲故事方面存在困难。

(二)学生教育活动中调控能力的表现

课堂教学调控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有效地组织课堂纪律,科学管理课堂秩序,有效把握课程进度,灵活调节课堂气氛,机智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来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的过程。[4]

1.课堂纪律组织与管理能力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教育活动纪律组织与管理能力,如下图2所示:

由以上调查数据得知,认为自己的课堂纪律组织与管理水平差或一般的毕业生占调查总数的80.0%。这与幼儿教师实践教学经验有一定的关系,真正在教育活动中幼儿出现的活泼调皮、按照自己的兴趣不听教师的语言等情况时,不少学生表现出不知所措。当遇到纪律不良好时,有83.3%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在一线教师的引导下可以采用积极引导,转移幼儿注意力的方式,这方面还是比较好的。

2.教学氛围的调控能力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大四学前教育本科生在实习过程中组织教育活动,80.00%的学生认为教学氛围形式是活跃型的,20.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混乱型的。在教育活动组织过程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的情况,认为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一般或低的占调查总数的73.7%。由此可见,学生在教育活动组织中对于教学氛围的调控能力较差,进而影响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课堂进程的把握能力

通过调查得知,在组织实施教育活动时,70.0%的大四毕业生认为对活动进程的把握一般, 6.0%的学生认为不太好。大多数学生组织教育活动比计划时间过快,20分钟左右的集体教育活动,大概用10-15分钟来完成教学内容的毕业生占调查总数的58.0%。

4.教育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研究对象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调查结果,如下图3所示:endprint

由以上数据可知,能机智恰当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毕业生占调查总数的30.4%,而有69.6%的学生遇到事情时,反应迟缓或采取消极的态度,这充分表明了大多数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很差,需要提高。

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学生在教学操作能力和调控能力都有很大的欠缺,组织能力不强,这与《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教师要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保育和班级管理的知识与方法;熟练掌握幼儿园的安全应急措施,知道意外事故及危险的情况下幼儿安全防护措施与救助的基本方法有很大程度的差别。[5]

二、影响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教育活动组织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学生缺乏专业情感,自我发展动机不强

自我发展能力是实施教育活动之根本动力,[6]根据调查不少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将来的就业方向不明确,对自己的专业缺乏激情,认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没有什么前途在学校找不到兴趣。另外目前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工资不容乐观。与初小教师待遇有巨大的差别,这就使得这种薪水报酬、社会地位与他们的劳动强度一点不成正比,导致了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在人生价值取舍上存在严重的冲突,专业理念难以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动机弱,意识淡薄等。

(二)课程实施过程,难以兼顾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以上调查数据得知,研究对象在学校的课程开设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等实践性课程,也有丰富的理论课程,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全面专业能力的形成是有利的,但是在课程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綜合培养难以兼顾到,难以科学地引导学生结合理论知识有效的解决在教育活动组织中出现的问题。另外,实践出真知,平时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活动与幼儿是隔离开的,是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的。学生四年来每个人进入幼儿园一线组织教育活动的机会比较少,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机会不是那么多。

(四)配套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幼儿教师需要弹跳画等多方面的技能,这些技能的形成与提高需要有丰富的物质资料的支持、需要学生坚持练习。该校学前教育专业拥有50架钢琴,学生去琴房练琴的时间受限制,每次想要去练习钢琴的时候,几乎没有空余的琴房,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的时间减少、动机下降、效果不佳。有一个集体舞蹈房、没有独立的画室等等,学校近几年每届本科生近200人,而教学资源不能及时的补充与更新,导致了物质设备资源与学生不能同步的严重现象。

三、提高学前教育本科生教育活动组织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学生专业发展动机

为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丰富的试教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在试教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理论知识自主设计教学活动,充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教学活动。试教活动的成绩评判应实行现场打分的形式,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进行教学反思,以此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教育活动组织与管理能力。在学生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机会并鼓励学生到幼儿园听课观摩或者实地教学,增加自己对幼儿教育活动的更深一层认识,同时提到自己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效的提高学生教育活动组织能力

理论课程多结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实践讲解,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引发学生对幼儿园教育活动饿思考。在实践课程中设计模拟幼儿园教育活动,理论结合实践、引起学生反思、运用所学知识组织教育活动,进一步反思总结经验。

为了确保学生的见习、毕业实习的顺利开展,学校应与幼儿园之间应建立合作关系,并由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领导与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监督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同时应建立学生实习指导小组,其主要成员应由学校负责人、幼儿园负责人以及实习指导教师等组成,并且应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通过毕业实习这一教学环节能够使毕业生对自身专业、用人单位以及人才需求标准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有利于学生确定自身专业教学技能培养目标。

(三)增加学校相关配套设备,提高学生艺术教育能力

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对于艺术专业技能资源比较缺乏,比如钢琴房对于学生的使用是远远不够的,钢琴房、舞蹈教室数量不多,造成学生拥挤现象,从而不能随心所愿,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生的艺术技能学习质量。首先,提高学校对学前教育本科的重视,并把专业发展的资金投入落实到实处。其次,让物质设备资源与学生人数保持同步发展,从而保证教学顺利的进行。应该加大艺术专业课程的改革力度。合理安排课时。在确保学生有足够时间去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前提下,合理安排声乐、钢琴、舞蹈、美术以及计算机教学媒体等专业技能课,而对于教师也应有所要求,即上课时间讲练、课下时间跟随指导。在其有限的受教育时间内,尽可能地去提高他们的艺术专业技能素质,这样有利于其更好、更快地适应今后的幼儿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汪珍.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现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2,10-12.

[2]段炎娟.延安市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研究[D].陕西:延安大学,2013,8.

[3]陈蓓.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1,(2).

[4]袁茂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力培养[J].人才培养,2013,(10).

[5]夏学智.浅谈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J].课程研究,2013,(9)

[6]陈世联.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组织现状调查与分析[J]. 学前教育研究,2008,(9).

[7] 王立文. 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幼儿园教育实习的困境与出路[J]. 教书育人. 2010(15)

[8] 王香平.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实习适应状况调查及建议[J]. 幼儿教育. 2010(Z3)

[9] 钱海娟,贾玉霞,崔岐恩.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园教育实习刍议[J]. 文教资料. 2010(30) .

上一篇:难忘的夏令营优秀作文500字下一篇:学校财务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