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美

2024-08-19

论自然美(精选8篇)

篇1:论自然美

论何为自然美以及自然美在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和意义

作者:动画1304王硕

关键词:自然美审美体验审美对象

摘要:古人善于发现自然美便有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优雅诗句,有了白石山翁独具艺术美感的“虾”;今人善于发现自然美便有了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有了国家地理杂志一幅幅极美的摄影作品。所以自然美在生活中能够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不光要发现它,领略它,而且要尽可能的记录它,因为它可能会是我们灵感的来源,这会给我们之后的艺术创作积累素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能够领略审美的快乐。正文:

“自然美”是一个美学概念,指的是自然界的美。用美学的专门术语来讲,是指能作为人的审美对象的自然,对人来说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从现象上看,那千差万别、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象,构成了自然美。

一般人常欢喜说“自然美”,好像以为自然中已有美,纵使没有人去领略它,美也还是在那里。这种美本在物的见解是错误的。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是这样阐述美与自然的关系的-----其实“自然美”三个字,从美学观点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即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二者所产生的婴儿。

这便要求审美对象积极参与到审美体验中来。比如你欣赏一颗古松,一座高山,或是一湾清水,你所见到的形象已经不是松、山、水的本色,这些自然景象已经过艺术化、人情化成为你自己的作品,不再是生糙的自然了。又譬如风和日丽的早春,你去郊野踏青,满眼的桃红柳绿,满耳的莺啼鸟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无限春光,惹得你心中顿时涌起暖融融的醉意,草丛中一声声的蛐蛐叫,山崖上一点点的滴水声,都能使你若有所思,若有所悟;再如黄昏时分的大海,你靠在沙滩的岩石上,看那壮丽的落日为万顷波涛抹上金黄色的彩带,灿烂的晚霞中,若隐若现的小岛,星星点点的渔舟,又使你心中涌起无限的迷离和惆怅。

陈沆曾有首著名的《一字诗》: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阵笑,一轮明月一江秋。这首小诗简洁生动,颇有画面感,不仅传神的再现了自然美,而且从中传达了人生的真谛。

由此可见,自然美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无论是一湾流水、一角凉亭,又或是一钩新月,一朵小花,只要你愿意,都能够把你带入一个审美的天地。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应该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兴致、有情调的人,那么首先我们应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古人善于发现自然美便有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优雅诗句,有了白石山翁独具艺术美感的“虾”;今人善于发现自然美便有了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有了国家地理杂志一幅幅极美的摄影作品。所以自然美在生活中能够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不光要发现它,领略它,而且要尽可能的记录它,因为它可能会是我们灵感的来源,这会给我们之后的艺术创作积累素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能够领略审美的快乐。

自然万物神秘莫测,同一景物在同一天的不同时段都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审美体验。这会给一些摄影爱好者一些启发。摄影者可以巧妙利用不同时段的光、色拍摄出不同意境、神韵的图片。譬如清晨时段、黄昏时段、夜晚华灯初上时,这三个时段拍出的图片各具美感。这就好比同一个人面对同一片景象在春、秋二季有着不同的感受。

当今社会,徒步、自驾游、越野纷纷成了人们业余的爱好。而且一部分人的目的地纷纷由城市转移到了乡村、郊野,这些人们难得跳出喧嚣不堪的现实世界,他们内心更向往青山绿水。如果上升到美学的角度看待这种现代都市人的心理,你就会发现自然美的重要意义。当你置身事外,融入到大自然的环境当中,你会渐渐忘却一些烦恼或是将其抛在脑后,所有的事物在自然面前都显得渺小,然后你会心平气和的感受到自然中一树一木的生命与美,无论你感动与否,自然美都起到了休憩身心、陶冶情操、启迪心灵的作用。人们融入其中,培养对大自然的情感,这也有利于减轻人类的欲望膨胀以及对自然的破坏,珍惜生存与精神的家园,建立和谐的天人关系。

参考书目:

《谈美》朱光潜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美学十讲》赵士林著人民出版社

《美学》第三卷上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学四讲》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篇2:论自然美

论自然的主体性与自然的价值

本文提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涉及自然及非人存在物是否有内在价值和权利,进而涉及自然及非人存在物是否有主体性.主体性是相对的,主体性可表现为不同程度.人不是最高的主体,更不是绝对主体,大自然才是最高的主体.非人存在物亦有不同程度的.主体性,从而有其内在价值和权利.

作 者:卢风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刊 名: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3(4)分类号:B82-058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 价值 主体性

篇3:论苏轼诗中自然美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接触的文学家、书画家,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是经历北宋中期到后期的文学大家, 他的诗词沿袭了北宋中期以欧阳修为代表的诗词特点, 将诗词和文章等多种文学风格推向了北宋的最高峰。苏轼将毕生精力都注入到了诗词创作中, 他强调文学反应的社会生活, 崇尚将内心情感和自然热爱融入于诗词创作中去, 倡导创新, 讲究“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作为著名的文学家, 苏轼有较高的创作成就, 他的诗词开辟了豪放派的词风的特点, 对宋代的文学影响极大;作为书画家, 他擅长将自然风景和人文文化融入到画中, 做到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苏轼的一生可谓经历坎坷, 仕途不顺、对官场的不满使他内心有了超凡脱俗的豪放情怀, 但同时, 苏轼在很多风景如画的地方生活过, 这就熏陶出了他对自然美的美好憧憬。因此, 他的很多诗词也不乏流露出强烈的自然美之情。

2、案例分析——苏轼诗中的自然美

无论古今还是中外, 人们对大自然的美好憧憬和喜爱从未消浅, 人们崇尚自然, 享受自然, 从大自然中获得生活感悟, 自然是朴素、雄浑、清新、典雅、纯净等一切美好字眼的象征。自然强调天工, 不饰雕琢。中国从古至今, 自然美一直是源远流长的审美品格, 而很多文学家和艺术家也在他们的作品中毫无保留地展示了“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

苏轼的诗词题材非常广泛, 其咏叹自然的作品也非常多, 内容十分丰富。这些诗词常常寄情于景, 带着深厚的自我感情, 因景生情, 因物寓理, 情理交融, 将情景物三者统一结合, 韵味无穷。苏轼一生遨游四方, 饱览各地山河风光, 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所以, 他的一大部分诗主要都在于写景, 抒发对自然山水无限的热爱之情。

苏轼善于运用比喻手法借景抒情, 使景物更具生动性和活泼性, 鲜明生动。例如, 在《望海楼晚景五绝》中“海上涛头一线来, 楼前只顾雪成堆。从今潮上君需上, 更看银山十二回”, 将海潮来临时掀起的浩瀚白浪比作雪堆和银山, 用很形象的实物让人联想到海浪翻腾的壮阔画面, 栩栩如生, 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能够强烈的感受到壮阔的自然之美, 达到了景难写却如在眼前的艺术效果。又如, 在《润州甘露寺弹筝》中“换取吾家双凤槽, 遗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 啄木飞来霜树杪”, 将三峡孤猿的啼鸣声比作是琵琶声, 将啄木鸟啄木的声音比作筝之声, 让人产生一种共鸣感, 通过声音的遐想就能想象当时安详静谧的和谐的自然氛围, 有种如闻其声之感。又如, 在诗《舟中夜起》中“威风萧萧吹菰蒲, 开门看雨月满湖”, 将雨声比喻成风出动菰蒲的声音, 运用了曲喻的手法, 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让人有种夜晚安详逸美的情愫。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被誉为“千古绝唱”, 是豪放词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开篇即景抒情, 布置了一个宽阔悠久的空间背景, 将宏壮的大江之景同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 让人不仅看到了大江的汹涌澎湃, 对雄壮的自然风光叹为观止, 同时又起到了一个启下的作用, 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英雄气概, 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沉思中, 唤起无限遐想。诗中描述了赤壁雄伟壮阔的景象:陡峭的山崖只穿云霄, 汹涌的波涛猛烈拍击这江岸, 滔滔江水卷起千层浪花, 让人有种惊涛骇浪的惊险画面, 使人心胸顿时为之开阔, 仿佛浩浩江水就在眼前, 壮阔的自然风光刹那映入眼帘。苏轼的诗词《念奴娇》有种“江山如画”的震撼之美, 诗人像是作画一样将大自然的雄伟画卷形象生动的展现在人们眼前, 同时又在自然中得到情感的寄托, 可谓形声兼备, 富于动感, 情景交融。这首诗感慨古今, 雄伟壮阔, 气势磅礴, 将人带入江山如画的壮观景色和无限的历史沉思当中, 让人有无限思绪, 融情于景, 感叹历史, 情、景理集于一体, 给人地动山摇的艺术力量之美, 表达了作者豪放的自然美的情怀。

苏轼曾提出“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的思想, 指出“凡诗文无论平奇、浓淡, 总以自然为贵”, 而苏轼的事也是遵循这种思想的, 他的诗词总是自然流出, 信手拈来, 毫无矫揉造作之嫌, 不假修饰, 器宇轩昂, 属有自然之美。苏轼推崇好诗一些胸臆, 强调自然抒发, 有酣畅淋漓之痛快, 这种自然美的情境, 是由内而发的, 毫无雕饰, 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不矫揉造作, 不需要任何的定式, 便可以通过自然的描述抒发内心最真的情感。在《书黄子思集后》中“苏李之成天, 曹刘之自得, 陶谢之超然, 盖亦至矣”, 这里通过“天成”、“自得”、“超然”等词可以看出苏轼非常崇尚自然之美。

苏轼写景的游记, 可以用炉火纯青来形容, 在捕捉自然景物的特色与美好之时还将情趣寄寓于此。如《石钟山记》, 触景生情, 即兴而作, 借景寓理, 达到诗情画意和理趣和谐统一的境界。这是一篇游记散文, 文章在优美的意境中逐步展开:“至暮夜月明,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仞, 如猛兽奇鬼, 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 闻人声亦惊起, 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或曰, 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 而大声发于水上, 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寥寥几笔就将整个幽静而又阴森的画面描绘的栩栩如生, 让读者恍如亲身经历一般, 苏轼这种具有象征性的描写手法, 来源于自身的阅历的积累和深厚的感情情怀, 因此, 其文章中流露的自然之美, 绝非纯粹的自然风光的描述, 更多的是一种美好情感的表达, 让人感同身受。

结语

苏轼是一个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细腻的人, 他用对生活的感悟和无穷的智慧抒写了一首又一首传奇之作, 在诗词中流露出自然之美, 表达真切情感, 他的诗词是一种旷世的艺术美, 是后人的宝贵财富。

摘要:苏轼在宋代文学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著作的诗词豪放且不失细腻。本文首先简单的阐述了苏轼的生平经历和诗词特点, 然后以具体诗词案例分析苏轼诗中反应的自然美和显露的情感表达, 以期通过对苏轼诗词的鉴赏, 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古代文人的历史背景和价值情感。

关键词:苏轼,诗词,自然美

参考文献

[1]骆霞, 论苏轼诗的自然美[J], 文学教育, 2008 (7) 。

[2]林语堂, 苏东坡传[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3]苏轼, 苏轼诗集 ([清]王文浩辑注, 孔凡礼点校) [M], 中华书局, , 1982。

篇4:浅析歌德的自然美论

关键词:歌德;自然美;客观性

近年来,美学界关于自然美的研究如雨后春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但“就美的本质说,自然美是美的难题”(1)。所以研究自然美,很容易让人陷入传统的美学问题的争论之中。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有关自然美的问题,不是争论美是什么,什么是美,而是更多地从环境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人们精神匮乏道德缺失的角度来谈,这样“自然美”这一经典范畴在当代就成为一个更具包容性和超越性的范畴。

在西方,对自然美的感悟和欣赏相对较晚,一般认为:自文艺复兴开始,自然美才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自然美的光辉冲破了神学的笼罩,照亮了西方社会中久已失落的人性、人情。在以卢梭﹑狄德罗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者回归自然的思潮的引领下,歌德、拜伦等一大批作家纷纷走向自然、欣赏自然、赞美自然。今天我们有必要对歌德的自然美的观点作一番梳理,为当代美学对于自然美问题的困惑,或许还能助一臂之力。

一、歌德的自然美

歌德对于自然美不像黑格尔那样有专门的论述,他的有关自然美的观点,只是散见于美学论著与文学作品中,但这也足使其发出耀眼的光芒。“美是自然的秘密规律的表现”(2),歌德认为:“美在现实生活之中,没有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美可言。美其实是一种本原现象,它本身固然从来不出现,但它反映在创造精神的无数不同的表现中,都是可以目睹的,它和自然一样丰富多彩”(3)(《歌德谈话录》)。

笔者认为,他是在说明美有客观性,美和自然一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能被我们感受得到,美就在自然中,和自然一样丰富多彩。游赏西湖,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碧波浩淼,水光潋滟,岸边柳丝飘卷,湖中倒影明澈。漫步苏堤,想起了歌德与爱克曼的谈创作经验的一段话:“世界是那样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你不会缺乏做诗的动因。但是写出来的必须全是应景即兴的诗,也就是说,现实生活必须既提供诗的机缘,又提供诗的材料”(4)。这时再低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倒是真正体会出了苏轼是既从客观情境出发又有主观感受,描写出了西湖好似柔和多情美若西子的人间仙境。歌德对艺术家所提出的最高要求就是“他应该遵守自然,研究自然,模仿自然,并且应该创造出一种毕肖自然的作品”。“一部重要的作品是生活的结果”。(5)歌德强调自然美的客观性,美在自然,但他并不是认为所有的自然都是美的。“我深深了解,自然往往展示出一种可望而不可攀的魅力,但是我并不认为自然的一切表现都是美的。自然的意图固然是好的,但是使自然完全显示出来的条件却不尽是好的。”(6)那么,什么样的自然才算美的呢?歌德认为只有事物达到自然发展的顶峰才能显得美,自然发展的顶峰就是完善的整体性,也就是符合自然的规律和目的。他以生长的橡树和达到结婚年龄的女人为例,论述了美的合规律性和目的性,最后歌德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固然不能说,凡是合理的都是美的,但凡是美的确实都是合理的,至少是应该合理的。”(7)这里的“合理”实际上一种“自由”,因为“自由正是合规律性与和目的性的统一”(8)。

我们可以认为:歌德在美学中虽然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但他的出发点始终是为美寻找客观的基础,歌德关于美的总的看法是“美是有自由的完善境界”(9),与席勒的“美是现象中的自由”的观点在总体精神上是一致的。歌德的“完善”既有“符合目的性”的意义,又有和谐,比例而达到平衡整体的“多样性统一”的含义;而他的“自由”既有超越直接功利目的和需要的活动,还有既合目的又合规律的活动,又有精神自由的活动这3方面的含义。可以看出:这个“自由活动”已略显出了马克思的“物质生产活动”即实践。只不过歌德认为:自然美是由自然神即泛神论的上帝创造出来的一个和谐的整体,虽有些神秘玄奥,但他毕竟把美与自由活动联系起来(10),而歌德对于自然美的认识实际上已经由启蒙主义的粗糙的的自然、经典力学时期死寂的自然过渡到了有机的自然,“自然美,就是事物达到自然发展的顶峰”,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自由的活动,“自然循着永恒的必然的规律而运行,而起作用,这种规律是那样神圣的,以致神也不能怎样变更它”(11)。不仅人是生命的存在,而且自然对象也是生命的存在,是一种生命化的自然,自然对象具有了自我开显、自我涌出、自我绽放的主动性质,如同波平如镜西湖的风韵悠悠,充满着诗情画意的迷人风光,歌德在一首诗中抒发了他对自然的热爱:

“自然呀!我怎样地渴慕着你,

想把你忠实地亲爱地感觉得到!

那会在我心中化作一个活泼泼的喷泉,

从千万道的管中飞迸”。(12)

这种自然生命的形态之美,就应该是今天人们经常谈论的生态美。今天的人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待自然,一定会对自然本身的美给予充分肯定,要把“自然作为自然”来进行审美鉴赏,而不应把自然当做人类满足私欲的工具。

歌德强调自然美的物质性,如果离开自然本身的物质材料,自然美也就不再存在。这正如桑塔耶纳所言:“如果巴特农神庙不是用大理石造成的,如果皇帝的金冠不是用金子造成的,如果星星不是一团团的火,那么,他们将是一些平淡而无味的东西。”(《论美感》)(13)就象清代李渔所言的西湖,“天下之山水有奇与秀两种……秀莫秀于吾浙之西湖,是清新俊美之才也”(李渔,笠翁文集.梁冶湄明府西湖垂钓图赞)(14)。如果西湖没有碧波如镜的湖面,没有空灵清秀的景色,断可确定不会存在“西湖者,山水之尤物”的称谓,白居易也既不会“乱花渐欲迷人眼”,又不能“最爱湖东行不足”。因此遨游天下40年的李渔,从对海内名山大川的观赏中体会到“造物非他,乃古今第一人也”,即他把大自然看做“第一才人”(15)。

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有一段关于水的很有名的论述:“水,由于它的形状而显出美。辽阔的、一平如镜的、宁静的水在我们心里产生宏伟的形象。奔腾的瀑布,它的气势是令人震惊的,它的奇怪突出的形相也是令人神往的。水,还由于它的灿烂的透明,它淡青色的光辉而令人迷恋;水把周围的一切如画地放映出来,把这一切屈曲地摇曳着,我们看到水是第一流的写生画家。”(16)无论是“第一才人”或是“第一流的写生画家”都是对自然的很好的比喻。而歌德更是把自然看做一切,认为自然“本身就是一切”(17),一切都离不开自然。在歌德的作品中也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与自然融为一体,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物形象,他认为:自然是唯一的用之不尽的源泉。只有自然才可能产生大艺术家“自然!她环绕着我们,把我们拥抱在她的怀里,我们既离不开她,又无力接近她”(18)。在我看来,这种与自然的关系,既亲昵无间又若即若离,像朋友又像恋人,但这种对自然美的欣赏是不带占有欲的爱恋,而不是存有“欲得之而甘心”的念头。歌德的对自然美的欣赏极似“柏拉图式的恋爱”,所谓“柏拉图式的恋爱”对于所爱者也只是无所为而为的欣赏,“凡是到极浓度的初恋者也往往可以达到胸无纤尘的境界”(19)。歌德对自然的热爱足可以說是达到了胸无纤尘的爱恋者的境界了。

二、现实意义

歌德对自然本身的关注对我们当代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当前生态自然严重失衡,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人们为满足日渐膨胀的物欲,毫无节制、肆无忌惮地向自然索取。至此,人类已经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那么歌德的自然美论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改善难道不应该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吗?他那胸无纤尘的“柏拉图式的爱恋”,正如庄子的“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知北游》)的情怀,这种对自然无所为而为之的欣赏,对现代的人们不也应该具有启迪的意义吗?当今社会人们精神迷茫匮乏,暴力冲突频繁,道德准则缺少,人性分裂严重……我们不可缺少的难道不正是这种“歌德精神”吗?我们所缺少的也正是深沉理性外表之下的一颗充满挚爱的心灵。

总体看来,歌德的自然美论虽然会有时代不可抺灭的烙印和局限,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追求的丰富的自然美论会是我们人类永恒的精神财富,他们对自然的爱就是对真、善、美的爱,德国哲学家马克思·舍勒说过:“爱就是步出作为肉体单位的自己。”从对自然的爱,到对人类自己的爱,再到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的爱,这是一个无限接近彼岸的过程,只要心中有爱,人们将凭临一片美的汪洋大海,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在爱这盏明灯的指引下,人类将趋近更加真实,更加美好的自然界。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四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

[2][17][18](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程代熙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0页,第18页,第17页.

[3][4][6][7]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 之 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北大出版社,1985年版,第447页,第432页,第447页,第450页.

[5]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15页.

[8][9]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四卷.1999年版,第510页,第507页.

[10]参考: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四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12页

[11][12]转引自:《南都学坛》第21卷第一期.《歌德與席勒早期创作方法的美学思想之比较》.杨青 曹书堂.

[13][14][15]转引自:伍蠡甫主编.山水与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7页,第67页,第67页.

[16]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03页.

[19]朱光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篇5:论哈代自然诗

桂宏军

(武汉工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23)

摘要:在哈代的近千首诗歌中,鸟的意象出现了70多次,作为一个对大自然和乡村生活充满了感情和眷恋的现实主义作家,哈代对鸟的意象赋予了丰富的思想感情内涵,哈代笔下的鸟不同于浪漫主义诗歌中的鸟,它们少了一份幻想,更多的是现实和沉重,这些鸟或者受到人类摧残,或者孤独迷茫,或者在一片萧杀中高歌,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沉重,但它们并不是绝望之鸟。哈代笔下的鸟是人类社会和人与自然不和谐生存状态的隐喻,同时也表达了哈代追求整体和谐的生态理想。

关键词:哈代;自然诗;鸟;和谐

托马斯·哈代不仅是才华横溢的小说家,而且是思想深沉的诗人,他以写诗开始文学生涯,在生命的最后30年致力于诗歌创作, 哈代一生对诗有着特殊的感情,认为是“所有富有想象力和感情的文学的精华所在”,[1]哈代在英国诗歌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不少评论家将其视为“现代诗歌的开创者之一”[2],英国著名诗人菲力普·拉金甚至认为哈代是20世纪超过艾略特和叶芝的诗人[3]。在哈代的九百多首诗中,自然诗占一百多首,他深入地观察自然,试图从自然的变化中找出生活的真谛。哈代的自然诗不是为了自然而写自然,而是他对人类生存状况关注的表现。凋谢的花朵、荒凉的冬日、苍莽的天穹,笼中的囚鸟, 被刺瞎的鸟儿的歌唱,都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隐喻,哈代从自然万物的悲剧性中看到了人类的悲剧命运,他是要通过对自然的探讨来揭示人类的生存困境,呼唤人类社会的和谐。

哈代诗中的自然与浪漫主义诗中的自然诗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区别,在华兹华斯的《丁登寺》中,自然给人以慰藉和启迪,在雪莱的《西风颂》中,自然是人类理想的精神家园。哈代在《威塞克斯高地》(Wessex Heights)中,描写了他在低地城市遭受的误解和攻击和高地乡村得到的安慰:“威塞克斯有些高地,好像被仁慈的妙手所制作,/供人思考、梦想、渴望。...我觉得这是我生前的所在之地,和死后的归宿。” 诗人站在威赛克斯高地上凝神眺望时,他的整个生命都从自我狭窄的天地中涌出,把自然吸入自我之中,又消融于自然中,在如此纯洁的自然中,诗人觉得自己似乎回归了生前所在,又似乎来到逝后的归所,解脱了人生羁绊,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在华兹华斯的《露西组诗》(Lucy Poems)中,露西死后回归于自然,转化成一株不为人注意的紫罗兰。在哈代的《转化》(transformation)中,人们死后也转化成植物:“红光满面的生命,现在化成了绿色的嫩枝。”

但是哈代毕竟是现实主义的作家,处于宗法制农业社会到自由资本主义转型期的英国农村的严酷现实和达尔文的生存竞争理论是哈代以一种冷峻的眼光看待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哈代笔下的自然大多没有了浪漫主义的生机和梦幻,更多的是萧瑟和残酷,在《在林中》(In the wood),诗人感到城市的压抑,到林中寻找解脱和抚慰,但看到是只是自然界中冷酷无情的生存竞争,林中一片荆棘恶臭和腐朽;在《妻子常春藤》(Ivy Wife)中,常春藤伸出胳膊向山毛榉示爱,后者却试图用毒汁毒害常春藤,当常春藤试图附着在梧桐树上时,后者宁愿脱掉树皮,也不愿让常青藤缠身,当桉树接受了常青藤的爱时,常青藤却用“绿爪”缠死了桉树并与之同归于尽,诗人用拟人的一人称说明此种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同时存在,常春藤的失败的甚至毁灭性的爱情隐喻着人类灾难性的和毁灭性的不和谐和冲突。

鸟是哈代小说和诗歌中频繁出现的形象。哈代一向关注动物,尤其是鸟类,在一次冬日散步时,哈代的父亲用石头顺手打下一只快要冻死的鸫鸟,还是孩子的哈代便捡起它,发现小鸟轻如羽毛,皮包骨头,几近饿死。他说“永远也不会忘记小鸟在他手心时的感觉”。[4]哈代作品中的鸟完全不同于现在浪漫主义自然诗中的鸟,华兹华斯的杜鹃使诗人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雪莱的云雀寄托着诗人超凡脱俗的憧憬,济慈的夜莺象征着诗人的没有痛苦的梦幻世界。哈代的小说和诗歌中有许多鸟的意象,在《苔丝》中,哈代用了许多小鸟的意象来隐喻苔丝的处境,而当苔丝无家可归露宿荒野时,树林里的从猎人枪口下逃脱的鸟儿也像她一样在寒风中挣扎哀鸣。哈代笔下的鸟大多不是理想世界的象征,而是人类普遍困境的真实写照。

鸟的意象在哈代的自然诗中出现了70多次,这些意象有的通过对鸟的拟人化描写来隐喻人类社会的不和谐关系,有的通过人类对鸟的暴虐的说明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有的苍莽荒芜大地上的鸟儿的歌唱来反衬人类社会的悲观无望,有的通过意象派式的描写揭示出鸟与自然界、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

在《延宕》(Postponement)中,哈代用鸟类生活隐喻人类生活,诗中鸟的爱情遭遇与年轻人的爱情悲剧类似。“我惊骇不已,只好静待夏天,/在绿叶丛中把新房营造,/然而,经过烦恼的等待,/她对我的爱情已云消烟散。/啊,但愿我能像别的鸟,/生来栖在四季长青的树梢。”

诗中的鸟因为不能在绿叶中筑巢而不能得到爱情,等他筑好巢时爱人已离他而去。在哈代小说中,哈代经常使用“方舞”结构来描述男女婚姻的错位,在《无名的裘德》中,主人公因出身低微不能与他所爱的表妹结合,两人最终回到了各自没有爱的婚姻中,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如同命运开的玩笑。裘德的命运与这首诗中的鸟相似,鸟因为没有出生在四季长青的树梢失去情人,而裘德因卑微的出生而失去了爱情和事业。

如果说《延拓》隐喻着个人的遭遇,《关在笼中的金雀鸟》(the Caged Goldfinch)则是通过描述一只被人类遗弃的鸟,来象征人类的生存困境。

在教堂墓地的新坟上,/我看到一只鸟笼,/关着一只金翅雀,四周没有声响,/除了它在笼里不停地跳动。

在它若有所思的眼里带着疑问,/它也一度试图把歌唱,/是谁把它遗弃在新坟,/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这首诗字面上描写了一只遭到人类遗弃的金丝鸟,但从“教堂”、“新坟”来看,被遗弃的金丝鸟隐喻着人类遭到上帝抛弃,表现了人类失去宗教信仰和精神支柱的孤独困境。无独有偶,在《卡斯特桥市长》的结尾,亨查德偷偷将一个笼中的金雀鸟作为结婚礼物送给他的养女伊丽莎白,等伊丽莎白发现时金雀鸟已饿死在笼子里,而当她找到亨查德时后者已于半小时前孤独地死在郊外,显然金雀鸟的命运象征着男主人公的命运,而后者的悲剧命运这是受宇宙中“内在意志力”支配的人类命运的缩影。

在《被刺瞎了双眼的鸟》(the Blinded Bird)中, 哈代热情讴歌了鸟类的顽强的生命力,虽然这只鸟被人用“热红的针” 刺瞎了双眼,它只有在“永恒的黑暗”中忍受熬煎,但它顽强地生活,高唱着希望之歌。“摧残不记恨,/剧痛全淡忘;/ 烧灼的火,/ 扎刺的针,/夺走了一切光亮;/ 命定的终生摸索,/ 不尽的暗夜茫茫,/ 无情的丝笼囚禁,/ 你为何宽恕原谅?

诗人怀着崇敬的心情,连续用五个疑问句,热切歌颂了鸟的神圣品质:

谁具有慈善的品质?这一只鸟。/谁生性善良,却遭受着无尽的痛苦? /谁双目失明,生活的环境犹如坟墓,/却从来不急不躁? /谁憧憬未来,默默忍受着生活的一切,/不为邪恶环境烦恼,高唱生活的欢歌?/谁具有天使般的品质?这一只鸟。

鸟被人刺瞎双眼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摧残,而鸟的忍耐、宽容、乐观积极来反衬人类的自私狭隘消极悲观,二者相互映衬,形成转喻关系。类似的描写也出现《苔丝》中,“这些骨瘦如柴的鬼怪似的鸟儿,长着悲伤的眼睛,在人类无法想象其广袤寥廓的人迹罕至的极地,在人类无法忍受的凝固血液的气温里,这种眼睛曾经目睹过灾难性的质变迁的恐怖;在黎明女神播洒出来的光明里,亲眼看到过冰山的崩裂,雪山的滑动;在巨大的暴风雪和海水陆地的巨变所引起的漩流中,它们的眼睛被弄得瞎了一半;在它们的眼睛里,至今还保留着

()当时看到这种场面的表情特点。”5都历经磨难沧桑。《黑暗中的鸫鸟》(The Darkling Thrush)写于19世纪最后一天,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十九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及整个西方世界危机四伏,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物质进步和人性堕落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哈代在诗中描写了一个荒凉、凄惨的环境来象征维多利亚时代的萧条与腐败,流露出了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向往。哈代用“冬的沉渣”、“纠缠的藤蔓”等意象象征着世纪末到处都是一片凌乱、没有节奏、停滞的状态。在第2节中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冬天的大地比作一具“斜卧的尸体”躺在“阴沉的天穹”,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更加恶劣的环境。冷漠的态度。冷酷、荒凉、压抑的环境似乎使诗人变得“丧失了热情”,自然景物和人类情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诗的第三、四节中,诗人用浓郁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刻画了一只在薄暮中的一只年老”、“纤弱”而又“憔悴”鸫鸟在歌唱,在一片苍茫中“倾吐心灵”。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微小的生命却展现着无尽的活力:瘦弱,却有生气;老衰,却不乏活力;歌声单调,却饱含热情;声音细微,却充盈着希望。它历经人生的沉浮,在经久的跋涉中,敢于面对不平之状,用于用自己的呼声打破世界的死寂。他来自黑暗,身上还有着旧世纪的烙印,却敞开它的心灵,将压抑了一天、一生、一世纪的愁苦心情倾泻,哈代通过塑造一只薄暮中的画眉,表达了自己的迷惑,却又流露出一丝希望。

《效外白雪》(Snow in the Suburbs)被认为是意象派诗歌的先驱。诗的第一节客观化地描写了冬日雪景: 哈代向读者提供了一副静态雪景图,白雪使每根树枝胀大,/也使每根细条垂下;/每个树权像鹅鸭的白色蹼足,/每条街道和小径沉默不语。也有雪花随风飘舞的动态:一些雪片迷途了,/便回头向上摸索,/遇见下飘的伙伴,/又转身向下降落。这里可以看到哈代通过使用客观对应物来逃避感情的努力,是典型的意象派诗歌,“迷途”和“摸索”这两个词曲折地表达了思想感情,暗示着在 “迷途的”道路上“摸索”生存的意义。

在第二节中,哈代主要描绘一只埋在雪团里的麻雀的动态图,以衬托第一节的静态描写。

一只麻雀飞进树/因此,此时此分/落下三倍于麻雀的雪团,/把它的头和眼睛全部撒满/于是把它打翻,/几乎将它埋葬,/并且停落在下方的细枝,/导致树梢向投宿的积雪发动猛击。

麻雀淡没在雪景里,与雪团融为一体,这只麻雀已没有了前两类鸟的或喜或悲,它已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诗中的叙述者也不再是孤独的“我”一个人,而是“我们”。“我们”看到窗外树枝上的白雪几乎吞没麻雀,看到一只屋前台阶上的黑猫: 台阶是变白的斜坡,/一只黑猫身材瘦弱,/它睁大眼睛,渺茫地向上攀登,/于是我们把它接入屋中。

在这白茫茫一片雪景中,黑猫不仅凭它的黑颜色引人注目,而且它的瘦弱,渺茫,更加令人怜爱, 黑猫的出现与第一节的“迷途”、“摸索”以及第二节的“麻雀”建立了联系。“我们”把属于自然界的猫接入家中,来逃避屋外的寒冷在这里,表达出哈代他对动物的仁慈和对“迷途”的动物的同情。人出现在画面中,从而建立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从而建立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人与自然形成了互动的关系,自然中有我,我中有自然,表现了哈代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探索。

《捕鸟人之子》(The Bird s Catcher s Son)通过对比父子两的观点揭露了人类对自然的戕害,批驳了人类中心主义,表达了哈代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整体生态观点。弗雷德象征着人性中的善良和天真,而他的父亲则象征着实用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鸟儿象征着自然,而鸟笼则象征着人对自然的束缚和破坏。儿子弗雷德认为,人们应当同大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对自然万物表现出仁慈:“爸爸,我害怕你的行为,/这种交易很不正当!/把小小的云雀捕捉起来,/变成一个个终生的囚徒。/云雀伤痕累累,在狱中流血,/它们试图远走高飞;/每只关在笼里的夜莺/很快会死亡或憔悴。”而父亲则认为,造物主创造世间万物就是供“万物之灵”人类利用:“好一个傻瓜,我的孩子!/鸟雀就是任逮任捕”这首诗以弗雷德的死亡而结束,说明人类并未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并因此而付出了代价,理性文明的猖獗不仅破坏了自然和人的天性,也带来了人与人的隔阂、人的异化感和孤独感。

在《供捕猎的鸟的困惑》(The Puzzled Game Bird)也是一首生态主义的诗,哈代从鸟的视角揭示了人的残酷。令“供捕猎的鸟”困惑和恐惧的是,它的人类朋友突然一反往日的善良,表现出极端的残酷。“如果心灵能容纳这样的阴险,他们不是过去给我们食物的那些人”。诗中重复“他们不是过去给我们食物的那些人”,深刻地揭示了鸟的天真无邪和人的伪善欺诈。

“日常生活充满着时间感”,哈代的景物描写中往往烙上了时间的印痕,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哈代的笔下的鸟不再是华兹华斯的杜鹃、雪莱的云雀、或济慈的夜莺,而是孤独的鸟、失去自由的鸟、受虐的鸟、荒凉中歌唱的鸟、自然之鸟,都像一面镜子照出工业文明中人类异化不和谐的生存状况,但哈代并不承认自己是悲观主义者,整体与和谐一直是他追求的目标。哈代认为:首先是确定病症,接着找出病因,然后再寻找有无治病的良药。他说,“作为一个向善论者,而不是他们所说的悲观主义者,我对世界的改变抱有信心。”因此,哈代笔下的鸟既是对不和谐人类生存状态的揭露,也是对整体和谐社会的呼唤。

[1].Kramer, Dale,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omas Hardy[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78 [2]阮韦,徐文博,曹亚军.20世纪英国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8: 28, 26 [3]鞠玉梅.从哈代哲理诗的艺术风格看其哲学思想[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3): 17-20.[4] Hardy, Florence Emily.The Later Years of Thomas Hardy 1892-1928.London: Macmillan, 1962,p.57 [5] Hardy, Thomas.Tess of the D’urbervilles[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3, 363

作者简介:桂宏军,男,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和西方文论,电话:***,E-mail: 404150806@qq.com 地址:武汉市常青花园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430023

本论文为湖北省教育厅2010人文社科项目“论哈代诗歌中的和谐观”的部分成果,立项号:2010q069

On the Image of Bird in Thomas Hardy’s Nature Poems

篇6:论自然情感经典美文

我的家在青岛。青岛又是靠海的城市,于是,我就可以看海了。这个梦想便不仅仅是在电视上实现了。

惊涛拍岸的日子,并不是很多见的。却只有台风可以造成这样的一副景观。其余时候,青岛的海都是一副温顺的样子。我不由地羡慕起了别处的钱塘江大潮。一看阵势,就心生敬畏了。“乱石穿空”的景象倒是不至于的。但是惊涛拍岸的气势,有。

我曾经在电视上见到过,青岛的大浪天。虽然没有遇着过,但也是可以想象出来的。乌云滚滚,灰蒙蒙的,挡住了一切的阳光。于是乎,海水变得不再是湛蓝的了。狂风呼啸着,掠过这无边的海。忽然的,一阵更大的风吹过,那些浪头,就好像全部被激活了,一个接一个地扑向岸边。这种时候,往往是伴随者雨的,雨也许会很大。浪扑向堤坝,立即反弹回来,溅至半空中,落在茫茫的海中,也有的会落在地上。等到风平浪静的时候,一切都好了,都安静了,都沉稳了。

我时常见到一些像这海一样的人,平常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忽然遇着了风雨,便像这海浪似的,勃然大怒,发起了脾气,也不给任何人好脸色看。等到消了气,很是无辜的`样子,当旁人是盲人,没有看到他刚才都做过的事情。

我时常仰望天空,觉得没有什么比这广阔的天空更加神秘了。清晨,东边的天际线,闪耀着一层红红的光晕,愈靠着地面,就愈是颜色深,红的像是玫瑰。愈往上越是蓝色的,一个几近完美的过渡色。我是说不出那过渡区的色彩的,真是奇妙极了。

傍晚,那太阳落山了,又给西边的天际线添上一层红红的光晕,像清晨似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一个在慢慢扩大,挣脱出了黑暗的束缚;另一个在慢慢地消失,取而代之的则会是无尽的黑暗。

但是,谁说黑暗就是不好的?你看那黑漆漆的夜空,和白天不正是一样的么?倘若是有太阳,不也是明亮的一番景象么?

则是有一轮明月,有时是圆圆的一个大圆盘子,又是却是弯弯的月牙;有时白得像是玉石,有时金黄,颜色又似那金子般的小麦。一颗一颗的星,点缀着这深远的夜空。时不时的还一闪一闪的,是在眨眼。我实在是找不出什么比较好的说法,于是就不便于作细致的描写,便也只好作罢。

篇7:自然法与退化论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J.2.1.11以及优士丁尼《法学阶梯》中17个关于自然法的片断的分析,揭示了J.2.11所持的历史解释模式是自然状态-市民社会的两段论,通过援引影响罗马法的希腊哲学观点,进一步说明了上述历史解释模式隐含的退化论前提,从而建立了自然法的高级法地位与退化论的历史哲学的关联。最后阐明了自然法主体范围的缩小性变迁的悲剧意义。

「关键词」自然法、退化论、历史解释模式、希腊哲学

(一)既往的思考和失误

优士丁尼《法学阶梯》2.1.11的后部写道:“而显然,自然法更为古老,它是与人类本身同时自然传授的事务。事实上,市民法则在城邦开始被建立、长官开始被创立、法律开始被写成文字时,才开始存在(注:优士丁尼。法学阶梯[M].徐国栋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15.)。”在过去对这一片断的分析中,我认为它明确揭示了没有建立城邦、创立长官、把法律写成文字的状态与出现了上述三者之状态的对立。考虑到罗马法学家持有的希腊哲学思想背景,前者可被界定为自然状态;后者可被界定为市民社会,通过社会契约论的环节完成了两者的过渡(注:徐国栋。民法的名称问题与民法观念史人[Z].未刊稿。)。

我还分析到,J.2.1.11是对西方传统的历史解释模式的宣示。按照这种模式,人类经历了从原始状态到文明状态的进化过程。这一模式的遵循者有的把这种进化的原因归之于和平的社会契约;有的归之于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解释模式属于后者(注:徐国栋。共和晚期希腊哲学对罗马法之技术和内容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2(6))。它用原始社会的概念指称过去人们习用的“自然状态”;用“阶级社会”指代过去人们习用的“市民社会”,尽管话语发生了变化,但基本的思考进路与罗马人并无不同。在这种话语背景下,自然法是“原始社会”的.法的意思,这样的隐含结论首先提出了原始社会有无法的难题,撇开这点不论,按照上述解释进路,自然法应该是一种较野蛮、粗鲁的法。

然而,从自然状态到市民社会的过渡是否真正意味着进步?换言之,自然法是否比文明法或市民法野蛮、粗鲁?过去我曾以卢克莱修和西塞罗的论述为依据对这一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卢克莱修(TitusLucretiusCarus,约公元前-前55年)认为人类有过一段像野兽一样到处漫游的生活,此时……他们也不能够注意共同福利,他们也不懂得采用任何共同的习惯或法律(注:卢克莱修。物性论[M].方书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22.330~332.);后来有了火、衣服、住处和家庭,文明得到了提高。于是,“邻居们开始结成朋友,大家全都愿意不再损害别人也不受人损害”,这就订立了一个默示的社会契约。于是首领们开始建立城市、筑建城砦、设立官职、制定法典。大家厌倦了暴力,因此自愿接受法律和最严格的典规(注:卢克莱修。物性论[M].方书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22.330~332.)。显然,卢克莱修在此描述的是一种粗野的原始状态被文明状态取代的过程,完全采用了进化论路子。

西塞罗在其《论法律》中借西庇阿之口说,“人类不好单一和孤独的天性”使他们通过订立社会契约联合成为城邦(Civitas)或市民社会(注: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M].王焕生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39.),此前人类生活在彼此孤立的自然状态中。他描述了当时的凄惨情形:“人类到处漫游,像动物一样东零西散,除了树上的果子外没有别的食物。当时没有理性,只有强力决定一切。人们一点没有崇拜神的观念,也没有对其同类尽义务的观念。没有结婚问题,也没有牢固的亲属关系问题。正义的好处未尝闻。处在无知和野蛮的黑暗中,灵魂为兽性的本能和杂乱无序占据,为了满足此等本能,只能滥用身体的强力(注:Cicero.DelaInvencion[A].NicolasEstevanezedi.ObrasEscogidas,TomoPrimero[M].CasaEditorialCanierHermanos.Paris.s/a.208.209.)”。但后来,英雄人物终结了这种状态:“这时出现了一个人

篇8:论苏轼诗的自然美

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中曾提出“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 在《皋兰课业本原解》中也指出“凡诗文无论平奇、浓淡, 总以自然为贵”。赵翼在其《瓯北诗话》中评价苏轼时认为:“ (其) 诗实不以锻炼为工, 其妙处在乎心地空明, 自然流出, 一似全不着力, 而自然沁人心脾, 此其独绝也。”《宋诗钞小传》中称“子瞻诗气象宏阔, 铺叙宛转, 可见其才气过人之处, 洗刷之工未尽。自是才高气豪者之本色, 信手拈来, 不假修饰。不以锻炼为工而自能独特, 信手拈来, 不假修饰, 而能气象宏阔, 铺叙宛转, 这就是自然之妙。”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自然”的一些含义。首先, 自然是“强调天工, 不饰雕琢”。苏轼在《南行前集叙》中说“夫之为文者, 非能为之为工, 乃不能为之为工也”, 也是追求以无为之工而达有为之境, 自然拈出而能自达妙绝。苏轼对贾岛、姚合之类诗人一直是不屑一顾, 就是因为他们过于讲究苦吟雕琢。当然, 他们也并非不要法度、锤炼, 而是要求做到“得自然之数, 不差毫末,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其次是情由心生, 喷薄而出。苏轼是性情中人, 他推崇“好诗冲口”, 一泄胸臆, 并强调有感方可运笔, 不可无病呻吟。他在《郭祥正家, 醉画竹石壁上, 郭作诗为谢, 且遗二古铜剑》一诗中写到:“空肠得酒芒角出, 肝肺槎牙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回, 吐向君家雪色壁, 平生好诗仍好画, 书墙涴壁长遭骂”。诗中这种酣畅淋漓的作画过程是其真实情感的惬意抒发。苏轼在《和陶饮酒诗二十首》其一中曾称赞陶“有士常痛饮, 饥寒见真情”。苏轼还在《与二郎侄》的家书中说:“凡文字, 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 彩色绚烂, 渐老渐熟, 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 绚烂之极也。”苏轼非常推举陶渊明, 因为陶渊明情感的真挚和水到渠成之迸发。他认为陶诗在质朴平淡的背后, 蕴藏着无比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情意。这种情意, 是一种由心而出的, 真情的自然流露, 不矫柔做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 阅历的加深, 心态自然而然转变而成的情感积淀。它不需任何现有规则、方法、条件的提示、引导。苏轼对陶诗的欣赏, 是对其真挚自然情感的欣赏。

在对诗歌多样美的追求与欣赏中, 苏轼崇尚自然美。他在《书黄子思集后》中说:“苏李之天成, 曹刘之自得, 陶谢之超然, 盖亦至矣。”这里所言之“天成”、“自得”、“超然”, 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审美倾向与态度, 即肯定、褒扬、崇尚、提倡诸诗人诗歌所表现出来的自然之美。

苏轼在《王君宝绘堂记》中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 不可留意于物。”这是一种崇尚自然美的审美原则。苏轼之所以提倡和崇尚自然美, 是因为在他看来, 自然万物, 各有其态, 这是天工造物使然。所以在诗歌创作中要浑然天成, 不事雕琢;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随物赋形”, 才能“文理自然”地创造出天工造物般优美作品来。“瞿塘迤逦尽, 巫峡峥嵘起。连峰稍可怪, 石色变苍翠。天工运神巧, 渐欲作奇伟。” (《巫山》) 在诗人看来, 瞿塘峡、巫峡的奇丽风光是“天工运神巧”的自然结果, 对于诗作的表现来说也要顺其自然, 否则就会破坏大自然这样的一种鬼斧神工的自然美。

但是“天工”自然之美并非说诗歌创作不需要任何艺术锤炼和雕饰, 而是一种“既雕既琢, 复归于朴”的由绚烂之极而复归于平淡的艺术创造过程。艺术需要雕琢, 作诗更需推敲, 只是这种创作应做到鬼斧神工、雕而无痕, 这才是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此外, 诗是抒情的, 只有表现真情实感, 做到情感的自然流露, 才会自然, 才会感人。那种矫揉造作、虚情假意、为文造情, 显然是没有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的。苏轼在《读孟郊诗二首》其二中说:“诗从肺腑出, 出辄愁肺腑。……歌君江湖曲, 感我长羁旅”, 正是推崇孟郊诗歌这种情感的纯真美与艺术表现的自然美。

对于如何才能达到自然美?苏轼在《答谢民师推官书》中有形象而精辟的阐述:“大略如行云流水, 初无定质, 但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他认为诗歌创作要师法自然, 并顺应自然规律, 表现时才能如行云流水, 一任自然, 了无人为造作的斧凿痕迹。只有这样才能使诗歌“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 乃为天工, 是为上乘。

宋代社会积贫积弱, 统治者的无所作为, 国家的不安定, 让宋代诗人不可能像盛唐时那样的磅礴自信、豪气冲天, 倒有点像中晚唐的诗人般淡远宁静, 怀古伤今。此外, 宋代诗人多添了一份理性思考。与宋代大背景相与映衬的苏轼, 在“宋人中独为大宗”, 他所追求的“自然”, 是澄明、睿智与平淡境界的表现, 如“随物赋形的水”一般。

陈幼石在其《韩柳欧苏古文论》中所说:“水, 尤其是流动的水 (即所谓“活水”) 是苏轼在文学和艺术批评中偏爱的一个比喻”, 除了其在《自评文》中以水喻己之文外, 在《书谢民师推官书》中也以“水”喻谢之诗文“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 观之矣, 大略如行云流水, 初无定质, 但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而后人也常常发现东坡诗文“水”的特色, 常以“水”喻之。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东坡文如万斛泉水”, 而钱谦益在《初学集》中也曾提到“喜读子瞻《司马温公行状》《富郑谷神道碑》之类, 平铺直叙, 如万斛水随地涌出, 以为古今未有此体, 茫然莫得其涯也!”以上虽然都是喻文, 但苏轼的诗亦是如此。苏轼喜欢以水作比喻。

“水无定质, 随物赋形”, (1) 苏轼的诗以“水”为喻, 他的诗流转自然。古人就以“流丽”评苏轼《春秋》一诗:“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歌馆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沉沉。”而他的《和陶拟古九首》之一“有客叩我门, 系马门前柳。庭空鸟雀散, 门闭客立久。主人枕书卧, 梦我平生友。忽闻剥啄声, 惊散一杯酒。倒裳起谢客, 梦觉两愧负。坐谈杂古今, 不答颜愈厚。问我何处来, 我来无所有。”平实自然, 有情有景, 娓娓道来, 妙合天然。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感觉此情此景就是在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做到了自己所推崇的“莫之求而自然”的浑然天成的境界。

《论语》中孔子曾说过“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它提示了“水”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苏轼认识到了这一点。且看苏轼一生, 屡遭贬谪, 可谓命途多舛, 然而苏轼却始终能够缘理而行, 安然处之。这就是“水”的品性。只有如“水”的品性才能写如“水”之诗文。第一次贬谪黄州, 他说:“幸有清溪三百曲, 不辞相送到黄州”;第二次贬惠州, 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第三次贬谪儋州, 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三次贬谪, 一次比一次更荒僻险远, 而苏轼却进退自若, 字里行间皆是一种平淡旷达之气。

苏轼的诗歌还呈现出一种如行云流水般的“平淡之美”。苏轼欣赏陶渊明诗的“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 并且有和陶诗一百多首, 都是受陶诗所影响。苏轼也说过自己“渐老渐熟, 乃造平淡”。其实, 即使是在他所谓“少小时气象峥嵘”之作也已褪尽了李白式的狂热与激昂, 只是他晚年和陶诗的平淡美更为典型。当然平淡并非平庸无味, 而是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 绚烂之致, 归于平淡。正如司空图所谓的“味外之味”。其《和陶饮酒》第一首:“環州多白水, 际海皆苍生。以彼无尽景, 寓我有限年。门生馈薪米, 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 酣歌饯华颠。禽鱼岂知道, 我适物自闲。息息未必尔, 聊乐我所然。”都是平淡平常的大白话, 初读来觉得淡而无味, 反复吟咏之后就能品出其大有深味。苏轼的“自然”充满人生智慧, 旷达超然, 又充满知性理趣, 它是充满空明、平淡流转之美的一片行云流“水”。

苏轼善于对生活矿藏作纵向深入的开拓, 具有化纤芥涓滴为无穷美学趣尚的艺术功力, 使其诗作的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呈现浑然天成的自然美。他从实际生活出发, 对客观现实世界抱着严肃认真而又旷达的态度, 带着自然的眼光。因此, 他能够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创造出经久不衰的艺术美。

参考文献

[1]苏轼《苏东坡全集》王文浩编世界书局1964

[2]苏轼《苏轼诗集》 ([清]王文浩辑注, 孔凡礼点校) 中华书局1982

[3]林语堂《苏东坡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4]朱靖华《苏轼新论》齐鲁书社1983

上一篇: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体育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一句情感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