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学“三自”教学的研究》

2024-08-19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学“三自”教学的研究》(共8篇)

篇1:《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学“三自”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学“三自”教学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高中体育“三自”教学的概念 <一>、体育教学改革是继承与改革并存

2001年秋季开学,我国中小学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中小学将贯彻执行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其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与旧大纲有本质的区别。伴随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大纲的实施,新的教学观念、模式、方法必将逐步形成并替代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模式、方法。

新的教学观念、方法、模式并不是对过去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要继承适合并适宜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形势需要的部分,特别是继承适应当前体育教育教学的优秀和先进的部分,在此基础上发展、开拓、创新,构建立足于素质教育和富有时代特征的体育教学模式,发挥体育教学独特的功能,达到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二>、新的课程标准从教学目标体现以下四个特点:

1、开放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要放开,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编教学内容,使他们感受体育的乐趣,以彻底杜绝那种把学生赶上操场、轰上跑道、逼上器械的现象,使体育教学丰富多彩、体现特色。

2、对教学内容时数比重的放开政策:在科学合理和开足体育课的情况下,把教学内容安排的更加灵活,给学校、教师和学生以更大的自主权。

3、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随着观念的开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概念从单纯的生理范畴扩展到心理、精神、社会的多重内涵。学校体育教学能够把传授体育知识、基本技能与心理健康结合起来,就能发挥其特殊的作用,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4、更加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体育与健康的成绩考核要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视综合素质的考查与评价。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际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以及是否刻苦锻炼和学习方法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评价体系体现出科学和灵活。<三>、“三自教学”的概念

在九五教科研中“三主”教学的研究很多,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与运动能力为主线。和其他科目稍有不同,但是指导思想是统一的。

目前新大纲教学目标提出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和锻炼中,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积极参加团队活动和比赛;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能够应用已学过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自主设计锻炼计划,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

高中体育课内容调整最大,大纲规定必修内容占40%,选修内容占60%,选修内容比旧大纲提高了30-40个百分点。由于课程内容的变化,对教学模式就提出了新的要求。选修内容的提高就是要让学生有自主选择、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权利,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要想实现“三自”的目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与运动能力为主线的“三主”教学原则必然是教学实践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教学实践手段

由此我们提出解决占体育课60%比重的选修课教学模式就以学生自主选择、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发挥学生主动性与主体参与意识为方式,以学生最终能够达到自主设计锻炼计划,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的终身体育意识为教学目标的“三自”教学模式。现

在提出的“三自”教学与三主教学并不矛盾,是体育课程的改革从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继承了“三主”教学的部分思想。

二、本课题研究理论依据和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大环境下,如何改变过去体育教学重技术、重技能、重考核的误区,首先应当从素质教育的高度确立体育的价值取向,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面向未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从心理学和人才的角度重新认识学校体育的重要意义。

本课题研究目的旨在开发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使得体育教学能够把传授体育知识、基本技能与心理健康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终生体育、全面育人的目的。通过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感受体育的乐趣,彻底杜绝那种把学生赶上操场、轰上跑道、逼上器械的现象,使体育教学丰富多彩、体现特色。

体育教学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改变体育教学那种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知识与情意并重的人格教育。改变那种“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强制教育。使得体育课能够吸引学生,能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毛泽东认为“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自觉不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也是学校体育终身化和开放化的最终归宿。

新大纲规定的60%选修课教学,无论是从教学手段还是从学生适应教材内容上,都是学校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的具体体现。选修内容比例的提高,就是要让学生有自主选择、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权利,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因此,体育教学必须改变那种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育体、育心要结合。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知识与情意并重的人格教育。彻底改变那种“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强制教育。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2、新大纲对教学内容的开放,表明在新时期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编教学内容,使他们感受体育的乐趣,以彻底杜绝那种把学生赶上操场、轰上跑道、逼上器械的现象,使体育教学丰富多彩、体现特色。

其关键是如何改变体育教学重技术、重技能、重考核的误区,首先应当从素质教育的高度确立体育的价值取向,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面向未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从心理学和人才观的角度重新认识学校体育的重要意义。

体育教学内容单

一、乏味是当前体育教学的主要结症。在一些学校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被《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项目和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内容所左右。年年都要用大部分的时间进行重复练习,反复测验;练了测,测了练,繁锁的操作,枯燥的练习充塞着体育课堂,更有甚者,从初一开始就围绕体育考试项目进行三年强化训练。在这种环境里学生关注的是考分,身心受到的是摧残,本来是生动、活泼、学生所喜爱的学科,变成了学生厌烦和生畏的课堂。《达标》、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本意是为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增强体制裁,提高体育地位,为育人服务的,结果执行起来即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在应试教育驱使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对体育不会有好感情的,更不能产生兴趣,终生体育,全面育人将成一句空话。

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应从素质教育出发,首先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同时也要顾及到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他们的个性。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有时代气息,又要有代表性,要符合学校的客观条件。

有许多健康效果好,娱乐价值高,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锻炼形式应纳入教材。教材内容重复,难度大,复杂,效果性差的应予以精减。民族性教材为学生所欢迎,世界上其它民族创造的手段,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更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应有选择的加以引进与吸收;使学生学到更多更好的体育文化。

3、新大纲在评价方面强调体育与健康的成绩考核要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视综合素质的考查与评价。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际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以及是否刻苦锻炼和学习方法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学校体育是基础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基础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不能把专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搬到普通学校体育学科中来。但在部分地区、少数学校,把体育课变成训练课也是存在的。如果对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教育用少数尖子才能达到的技术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学生必然失去对体育的兴趣与信心,弄得大多数学生见了体育就望而生畏。

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这既是学校体育的根本方向,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求的面向全体学生,是指具有不同体育基础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现状的研究,认真贯彻因材施教,加强引导区别对待,提高教学效果,改进评价方法。

4、回顾学校体育的教学实践,基本经历了三个时期。一个时期是单纯的追求技术教学,强调的是体育基础知识技能和技术教学,注重的是传授;另一个时期是追求体质教学,强调的是课堂运动负荷、运动密度、注重实践;第三个时期应是改革教学时期,这一阶段已持续很长时间,改来改去基本是方法手段的变化,这种从一个片面转向另一个片面的作法制约了能力的培养、心理品质的教育和个性的发展。

新大纲要求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随着观念的开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概念从单纯的生理范畴扩展到心理、精神、社会的多重内涵。学校体育教学能够把传授体育知识、基本技能与心理健康结合起来,就能发挥其特殊的作用,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体育不仅是素质的重要教学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其他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作用。学校体育应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首要目标,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特征,但首要目标并不是唯一的目标,我们应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在体育教学这个系统里,它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学生个性和特长、生理、心理以及场地、器材等。各种要素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都影响着其它要素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教学的改革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的观点出发,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不能把各要素割裂开来,孤立的动作,要努力在融合、渗透中看综合效益。

5、学校体育不能只停留在健身、竞技等活动上,需要培养学生生存能力,进行生存意识教育。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可以发展独立生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学校应着重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培养他们锻炼身体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如何选择体育60%选修课教学内容: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实际情况,既符合大纲要求又切合学生实际,兼顾学生兴趣与爱好,能发扬学生个性,达到教材吸引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

教学内容包括大纲规定内容与校本教材内容,以及学生自主选择锻炼内容三个方面。选择方法包括教师依据大纲及学校体育设施实际选择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体育课学习内容、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三个方面。

2、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体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材的不同、学生体质的不同、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学组织必然不同。教学中不仅注重技术的传授,更应该重视给学生灌输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掌握锻炼方法,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这里面包括教与学的同步进行的教学与学习模式、教与学不同步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三个方面。

3、考核办法: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诊断性和终结性评价、学生对自己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达到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评价效果。评价的目的不是诊断学生掌握了多少技术、达到了多高的运动水平,而是对学生锻炼价值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投入到教材内容、学习更多的锻炼方法,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

四、本课题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手段

1、依据新大纲的精神确定总课题与研究方向。

2、依据总课题确定具体子课题研究。

3、依据子课题确定研究原则、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4、依据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群体实施多种教学实践。

5、调查统计与研究。

6、总结研究成果,进行教学再实践矫正研究成果。

7、结论与建议。

五、资料来源

1、《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21世纪体育课程标准

2、《教育研究》

3、《中国学校体育》

4、《体育教学》

5、试析日本学校体育改革及其启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6、中国学校体育50年发展概要

7、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

8、论个性发展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9、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10、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

11、浅谈体育课中的情感环境

12、浅析体育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

13、浅析体育在育人中的作用

14、浅谈体育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2003、7

篇2:《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学“三自”教学的研究》

一、国际外语课程改革总趋势

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和频繁,也更加趋于互相依赖和互相依存。多元文化的地球村正在形成。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各个国家都将教育改革列入国家发展的战略计划之中。人们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思考和研究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新一代人才;对外语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外语教育对于促进新世纪国际间的合作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的意义。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都指出,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21世纪合格公民的必备条件之一。近年来,世界各国在中小学外语课程价值方面取得了基本共识:学习外语学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学习外语符合信息时代的需求;学习外语有利于生在多元化社会中发展;学习外语有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学习外语有利于良好的性格、品格、意志和交往合作精神的发展。同时,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趋势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的转变。

(一)在课程总体目标上从以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向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转变,从升学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重视外语学习策略和能力的形成,为终身学习打基础。在教学的目标上重视语一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关注外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渗透的问题。

(二)在教学观念上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的转变。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同时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强调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加深对语一言功能和结构的理解,提高对语言差异的敏感性,更好地理解语一言的意义和功能,为有效地开展交际而服务。

(三)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强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强调学生参与项目和调查研究,积极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在教学方法上从单纯的机械训练和语法讲解转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强调理解和表达能力、思维与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二、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一)创造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

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我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首先要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创造良好的课堂英语语言环境。新课标指出英语学科教学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阐述课文内容,讲解练习,这是听力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使用英语组织教学,不但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习惯,更有利于其感知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强化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着语音语调的好坏。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听力程度的高低,关键在于语音知识的熟练掌握,同时取决于平时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有关重音、重读、失去爆破、连读、停顿、节奏、语调等方面的知识。朗读技巧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的,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见到成效。

(三)注重听力技巧的培养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懂得语言、词汇和句法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有所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无任何技巧可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相应的技巧和对策,可省时省力,提高听力水平。听力测试一方面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检测。听的时候要全身放松,集中精力,保持最佳准备状态。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

篇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学“三自”教学的研究》

一、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 忽视了目标的重要性

明确的目标对英语教学至关重要, 但是现实的英语教学中, 绝大多数教师却不注重明确目标, 这样就使得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所讲的知识没有明确的目标, 只是随兴而谈, 学生不知道学习的重心在哪里, 不能完全掌握教师上课所讲的内容,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对英语的兴趣不高甚至产生厌烦的情绪, 这远远达不到教学的目标。

(二) 研究范围局限性太大

首先, 高中英语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上, 研究的范围也只局限于书本知识, 因此, 教师课下或者其他方面的研究不深入甚至根本不去研究, 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其次, 课堂英语教学的整个重心在教师身上, 大部分是教师讲, 学生对英语的有效学习和研究不足, 致使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再者, 现在高中英语教学偏向于就题论题, 解决实际问题, 注重对细节方面的研究, 但忽视了对整体性的研究, 研究范围也限制了英语教学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突破限制范围, 寻求创新。

(三) 教学效率低、教学形式生硬

为了适应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 教师们全面引入新的方法, 教学设计生硬, 学生不能得到系统有效的教学, 教学效率低, 更重要的是新课标下英语教学抑制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学生难以接受, 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钟启泉等2001) 。而新课标下英语有效教学的重点是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 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为英语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使教学形式生动, 提高教学效率。

二、新课标对高中英语的要求

(一) 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

不可否认, 深厚的学习功底是教师开展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 教师如果有较多专业知识, 就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开学生的学习疑惑, 进行生动比喻、形象的举例, 从而增加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兴趣与信心, 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教师如果涉猎广泛的话, 如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普通话, 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紧跟时代潮流创新授课方式, 能够跨科目将知识融会贯通, 巧妙讲解,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于谁都是一件好事。

(二) 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 培养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高中英语教学的单一性和脱离社会的实际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新课标下的教学可以尝试多种方法交换使用, 让课堂更加丰富, 让学生有不同的体验,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要设置悬念, 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问题, 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加语言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主体, 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能力。

(三) 尊重差异, 照顾各个层面的学生, 同时又要体现时代性

英语教学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 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以便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 注重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独立人格, 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创造各个层面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 英语教学还需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全面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 注重基础, 与时俱进, 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 遵循外语学习的客观规律、活用教材、补充阅读, 让学生在阅读技巧和能力上多下工夫, 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高中英语有效学习策略

(一) 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

只有对英语感兴趣, 学生才会有学好英语的信心, 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现在的教学方式生硬, 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一味地记单词、背短语, 认为英语枯燥无味, 对英语不感兴趣, 甚至厌倦学习英语, 所以, 必须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 增强课堂趣味, 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体会成功的喜悦, 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学习英语, 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 从而大大提高上课效率。

(二) 使教学现代化

在当代社会, 运用多媒体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因为英语教学与计算机的完美结合, 可以使平面的、静止的、书本上的内容具体的展现出来, 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保证了课堂效率, 给学生以兴趣和收获。除此之外,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资源、空间的限制, 将大量课外资源带到教学中, 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有着重要的作用。多媒体集图、声、像于一体, 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英语的平台。

(三) 增强教学有效性

高中英语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师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传授学生知识, 二是组织、调控教学及课堂氛围。所以, 教师应该在课前对课堂所讲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 预估本课的重点难点, 让学生注意重点知识 (张联合2005) 。此外, 教师应善于发现课文、短语、语法之间的联系, 通过调整语速、讲话的节奏, 使自己的话语生动又不失幽默, 准确地传达信息, 以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信息;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说明, 以及调整教材的教学顺序, 使教学内容有序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好的分类,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 教师应提高自身修养

教师是新课标教学的实践人, 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对于新课改的进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对于教师本人, 也是升华自己的一个重要机会。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 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 树立全面的教学理念, 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外, 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 把握教学进度, 保证教学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语言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针对传统教学弊端, 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 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教师们任务还艰巨。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标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因材施教, 提高自身修养, 以一个发展的、长远的眼光看待英语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加入到课堂英语学习中来, 深入、切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一系列的教学方案。只要高中教师始终对英语教学保持热情并且不断探索、反思、总结教学方法, 就一定会有所发现, 甚至在有效教学方面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

摘要:国家基础教育课改不断深入, 全国各级教师积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新课标, 其中尤以英语最为显著。因此, 必须制定出一套有效、可行的学习英语的方法, 用长远的眼光看英语教学问题, 使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英语素质得到提高, 从而促进英语新课改的实施。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钟启泉等.200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13-15.

篇4:《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学“三自”教学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教育 体育教学 田径课程

随着我国新课程体制的不断深入和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对高中体育的田径课程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在田径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达到运动参与同身体健康相适应的目的。田径运动的项目繁多,种类齐全,健身的价值很高,进行田径运动也最简单、最自然。但是,田径课程同其他的球类、新兴运动等种类的运动相比,比较的枯燥和乏味,运动的形式也很单一、教学方式也局限于一定的范围之内。直接导致了高中生不喜欢上田径课程。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学生对田径课程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当前高中体育田径课程的教学现状

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了近十年,全国的各大高中都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促进了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与教学课程的改革。在当前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中,相关的教师正努力地摆脱此前“竞技体育”思想的束缚,使高中体育教学活动能够真正地转向“教育的体育”,而不是停留在此前传统的“体育的教育”阶段。虽然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方面的描述过于宽泛,没有提供具体的内容。但是教师们应该积极地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真正地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目标相适应,对现有的传统田径教学的课程内容进行改良,充分地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将高中田径教学课程的内容进行创新和优化。这样才能使田径课程的教学工作与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相符,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潮流,全面提升田径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进行田径课程教学的意义

在对高中生进行田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他们通过参与田径项目来更好地发展自身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品质,提高高中生的意志力和应对问题时的良好心理素质。高中生进行田径训练时,可以取得一定健身的效果。例如,可以增强学生肌肉的力量,并且提高他们的耐力和速度等。通过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可以使他们在田径课程学习中更积极、更主动,培养他们学习田径的兴趣,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从而培养高中生的坚强意志和品质,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会过度的表现出孤独、焦虑和害怕。促进高中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完善他们的人格。

三、提升田径课程教学质量的方式

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是以竞技体育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一大特点。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导致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学生的健康标准有所忽视,教学也具有很强的机械性。在新课程标准之下,教师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观念,正确地定位自身的位置和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当作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并且把“合作体育”作为与学生交流的联系的纽带,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探讨。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使之能够更加适应新课程标准。

1.短跑类

短跑属于一种体能类的力量项目,它的特点就是运动的强度很大并且运动时间较短。在高中体育的教学中,短跑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对短跑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短跑的兴趣也不高。因为短跑这一运动项目相对比较单一和枯燥。因此,在短跑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将途中跑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自身的身体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在安排教学的强度和内容的时候,也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区别对待。教师要不断的丰富教学形式,可以采用接力赛和一系列与短跑相关的游戏来提升学生参与短跑的兴趣和活力。

2.长跑类

在高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中长跑的训练和教学是一个很大的难点,同时也是不能缺少的重要运动项目。这一项目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心脏泵血功能以及肺换气功能。由于长跑的体力消耗比较大,而且在进行训练的时候枯燥乏味,学生难以提起学习长跑的兴趣。所以高中田径教师在进行长跑项目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游戏以及上坡跑和牵引跑等项目,丰富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长跑的教学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田径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和相关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和社会学,设计科学的教学内容,在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开展田径课程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教学的人文性,提高田径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积极引进新的时尚运动,将我国高中田径课程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王健.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1).

[2] 葛士顺. 从趣味田径运动角度探究田径选项课教学对策与改平[J]. 2011(3).

[3] 姜大庆、王志平、吴楠. 普通高校田径课陷入困境的原因与对策[J]. 2009(4).

篇5:《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学“三自”教学的研究》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九级语言技能目标--写作能力的描述如下:1. 能用英文书写摘要、报告、通知和公务信涵等;2. 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或情感;3. 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评述他人的观点,文体恰当,用词准确;4. 能在写作中恰当地处理引用的资料及他人的原话;5. 能填写各种表格,写个人简历和申请书,用语基本正确、得当;6. 能做简单的笔头翻译;7. 能在以上写作过程中做到文字通顺,格式正确。对学生的作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内容要点、语言使用效果、结构和连贯性、格式和语域以及与目标读者的交流。

目前,写作在高考中占有相当比重,写作得分是学生成绩拉开距离的重要项目。学生在写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内容不全,词不达意,主谓不一致,中文式英语,时态混淆,拼写错误,句式单一等。而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往往是这样的模式: “给出题目,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之后上交给教师批改。教师花大量的时间批改,而学生的写作水平不见长进,收效甚微。这样的训练模式,往往使学生写作相当被动,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写作的热情,同时使广大教师任务繁重,埋头批改于学生作文的语法和词汇等细节性错误,形成了“学生听到写作心烦,教师见到习作头痛”的现象。在写作的评价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只有教师来实施,作文的评价模式(终结性评价)单一,而且往往只是教师评价学生。这使评价少了民主性多了独断性,少了全面性多了片面性,使一部分学生丧失了写作的兴趣和信心。而缺乏有梯度的训练,使得学生虽然写的多,却不见长进。

要转变这种现状的出路在于革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自主学习指的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通过自主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深层次的体验,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受益匪浅,而且能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自主学习的引入,将优化写作学习过程。而对自我的写作能力评价,会使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写作现状,从而明白努力的方向,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教学活动当中。

合作学习要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实验证明,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中的人力资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而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帮助和同伴评价会更有利于学习的提高。所谓同伴评价,实际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它是格式塔学派创始人考夫卡(Kafka ,k)提出的“群体动力理论,”它包括二种形式:同位反馈(peer response)和同伴评审(peer editing).同伴反馈运用于写作过程的初始和中期阶段,即学生先相互讨论,分析题意,概括要点,接着学生进行独立写作。之后,再讨论,修改的过程。这个时候,重点是放在文章的构思和文意上。反复讨论后,再进行同伴评审阶段,即让学生以批评的眼光审阅自己及他人的作品,此时的重点应在用词和表达上。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写作中的运用将会极大促进学生写作的能力。另外探究学习也是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和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索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写作要求更高。

在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评价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师只注重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新课程必须实现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相结合,重视学生的自主能力,积极参与写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思想与能力。

正如造房子需要设计图纸。而写作评价(the evaluation of writing)也要设计合理的结构与框架。也就是说要有评价理论模式。评价理论主要是阐述根据教学目的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行为变化进行比较,并利用作业测量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获取反馈信息,为调整教学过程和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写作理论评价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运用理论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判,它的目的是让学生提高写作技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外语成绩的能力。写作评价理论模式的建立将为外语教育工作者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提供一个方向。但写作评价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能力水平,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探究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写作过程,积极从事各种探究活动,并形成一套写作技能,所以根据写作的评价理论模式与探究的特点,要求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而且要对学生的写作结果进行公正、准确的评价,不应凭主观印象。

1934年,美国泰勒提出了评价概念和模式。他指出:教育评价的历程是一种测定教育目标在课程和教育方案中究竟被实现多少的历程。评价方法不再局限于笔试,而扩展到观察记录、问卷、访谈、活动记录、收集作品等。测试范围不再局限于智力方面,而涉及了学生内隐的情感和思想方面。1966年斯塔弗宾提出了使整个评价领域为之震惊的CIPP模式。他认为评价是一种划定(delineating)、获取(obtaining)、报告(reporting)、应用(applying) 叙述性与判断性信息的过程。对评价对象加以评估的层面包括:目标、设计、实施和影响,这四个层面分别由背景(context) 输入(input) 过程(process) 结果(product) 评价加以评估,简称为CIPP 模式。“形成性评价”的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评价方法论》(1967)中首先提出来的。所谓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就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引入有利于英语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健全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教育评价起步较晚。1984年我国加入“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1990年,《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走向规范化。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教育界掀起了研究和开展评价的热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评价的单一化是较突出的问题。这使得评价不全面,而且未能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评价就不能很好地起到推进学习的作用。

所以,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如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激励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而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实行学习方式的变革,正在成为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学的主流。

我校系浙江省三级重点中学,面对新课改形势,为能使我校外语教学继续保持一贯的优势并有所突破,我们进行了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意识普遍较差。特别是写作方面,问题更多。因此,寻求一种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全面提升英语教育质量,是我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符合新课改精神的要求

有鉴于此,我们尝试把评价引进到英语写作教学中。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恰当运用形成性评价,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入手,制订协作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培养方案,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通过建立学生档案袋portfolio,使学生对其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阶段性或任务型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就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取得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同时,通过分层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喜悦。分层评价模式的建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将起极大的推动作用。渐进式的写作训练模式和评价的结合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弱势,经过训练,稳步提高写作能力。而合作学习中同伴互评和小组互评,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命性,有助于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竞争意识,增进友谊,培养亲社会行为。通过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使我校英语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同时,课题研究可为为数众多的同类兄弟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其应用前景是很广阔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实验与研究,探索出一种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符合课程改革精神,具有浦江二中特色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通过写作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有效促进我校学生英语写作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的合作精神的形成和提高,从而提升我校英语教育质量。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1.进行高中学生写作的学习情况研究,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运用档案袋评价。在传统的评价中,测试或考试对学生而言具有相当的神秘性,从标准的制定、试题的选择直到分数的评判,学生完全被隔离在外,学生没有权利参加这些活动,只有被动地等待老师的评价与检测。档案袋评价与此截然不同。由于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取得的成就,学生成为选择档案袋内容的一个决策者,从而拥有了判断自己质量和进步的机会。学生对评价拥有了一定的参与权,这样就不会因为惧怕评价而排斥对自己的评价了。档案袋里放有:问卷调查,自我评价,阶段性自我评价(月评价,学期评价等),阶段性同伴评价,进步卡,阶段性预期目标,自认为最优秀的作品。其中评价分为写作能力与写作习惯评价两个方面。

2、写作教学分层评价体系研究 将实验班的学生按照写作能力的不同分为A、B、C三等,设计不同要求的评价的表格,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随着写作能力的提高,逐渐过渡到较高层次的评价要求(设立“进步卡”),直至最终的评价标准:高考评分标准。但在阶段性评价中,特别是学期统一考试中,采取同一评价体系。两者得完美结合。

3、写作教学评价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运用各评价表格自行对照,有意识地在平常写作中追求较高质量的作品。找出自己写作中的薄弱环节,做有针对性地训练。

4、写作教学评价与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在写作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拿到任务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拟定写作的初步方案:如哪些内容要点、可能用到的短语和句型、时态、要避免的错误等,各自写成之后,参照评价表格相互批改,指出文中优美之处,互相学习。归纳多错之处,作好记录和评价,讨论解决方案。各小组对写作能力和写作习惯作互评,评选优秀学习小组等。

5、单句翻译等各种形式和各类体裁文章的渐进式评价模式实验研究 在该研究中,针对学生常出现的写作错误,采用集体备课,编制各类与课文相关或写作中常用的单句翻译(简单句、复合句、一句多译、常用模仿句等),单句改错,连词成句,连句成文等各种形式以训练和提高学生写作基本功。在训练过程中,假如有学生不能完全掌握,评价不满意,则可以自行申请所需材料,强化巩固,直到评价过关。各类体裁的书面表达训练由简到难,循序渐进。设置各评价表格让学生有参照的标准。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课题研究的思路是:认真研究和思考现今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运用评价培养学生写作学习能力教学模式进行探究,结合新课程理念,边研究边实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积极稳妥地开展较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在适当的时候,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校指导帮助,力争能推出全县、乃至全市公开展示课。

课题研究方法:观察,记笔记,测验,问卷调查,访谈,对比实验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对参试学生在统测中的学习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真实有效的研究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写作训练教材,各类写作教学的评价表格,学生档案袋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9月-10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8月-年10月)

本阶段主要工作是:

1.成立研究小组,开展课题论证

2.撰写研究方案,培训相关人员

3. 提交立项申请

4.举行开题报告会

5.进行小样本实验研究

第二阶段: 实验阶段(2006年10月-205月)

本阶段主要工作是:

1.进行对照班级实验研究

2.各专项研究按计划开展研究。

3.课题组做好协调、统筹工作

4.收集、整理、分析各种研究资料

5.作好阶段总结,提交中期结题报告

第三阶段: 结题阶段(年7月-2007年10月)

1.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论文

2.归纳研究成果,编印成果专辑

3.提交结题申请

七)、课题研究人员的分工

王玉艳 负责写作教学课评价模式研究设计。负责课题研究与实施的策划、安排,人员培训。负责撰写研究方案、开题、结题报告和研究报告、成果总结。

曾 兴 高中英语写作各类文章体裁评价模式体系研究

鲁 静 写作教学中学生学习常规研究,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定量分析。

郑悦倩 写作教学中评价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楼迎红 不同写作层次学生不同的评价模式探究

钟红英 写作教学中单句翻译等能力评价模式研究

郑欢婷 英语写作教学评价与小组合作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研究

为使课题有序进行,特聘请以下专家为研究顾问:

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组参研人员均为学校中青年教学骨干,均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多有发表科研论文,因此,该课题组组成人员完全有能力进行该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该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周工作量均不超过10课时,每周的双休日,一年拥有寒假和暑假,加之学校大力支持教育科研,会根据情况调整参研者的工作时间。该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的研究时间绝对是有保证的。

学校在办公室配备了电脑,为多渠道、全方位的学习和研究活动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和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Pergamon Press, 1981.

2.Gardner D and Miller L.. Estabi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Cambridge:CUP,.

3.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尹世寅 赵艳华 《新课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四川大学出版社

5、杨九俊《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6、丁朝蓬《高中新课程评价》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

7、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 《普通高中新课程评价指导》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8、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9.庞维国.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郑金洲 《自主学习》福州,/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11.肖飞.<学习自主性及如何培养语言学习自主性>/J/北京:外语界,(6)。(

12.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13.龚亚夫、罗少茜《英语教学评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4、Popham, W.J.《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15.吴立岗 《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16.杨开城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7.裴新宁 《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 /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篇6:《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学“三自”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刘金承(甘肃省临洮县文峰中学)

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构成了地理课程的目标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因此,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传授为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地理新课标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等等。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以地理新课程理念去整合教学资源,采取最优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过程,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整合地理教学资源

所谓整合地理教学资源,就是围绕某一地理教学目标,选取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有效地融合到地理教学过程中来,营造一种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的过程。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这样,教学资源由单一转向多元。教材是一种资源;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实际、知识基础和思想状况,也是一种资源;教学环境包括教学设施、教学媒体,也是一种资源;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技能等等,都是教学资源。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电脑、书籍等所包涵的海量数据已被大家所共享,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教师如何整合自己所搜集到的素材,让这些素材切合自己的教学内容,使自己的教学如虎添翼。因此,如何整合有效教学资源,是新形势下我们改善教学中所面临的重大的课题,它必将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我认为在整合有效教学资源过程中,应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原则。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很多,但并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运用到地理教学中,需要做出筛选。因此,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作为取舍标准,着力发掘能够开发学生头脑和便于动手实践、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意的素材。同时,依据教学需要,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明确哪些应该优先,哪些是对学生更具有适应性的。二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各地区蕴藏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各不相同,依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优势,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学校和周围已经存在或蕴含的资源,采集具有地理性、个性化的地理教学资源,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校本地理教学实用资源库,以丰富和活化地理教学。三是合作原则。教师是对教学资源有效整合的核心力量。教师在注意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充分挖掘同事、备课组、教研组的人力资源潜力,集体备课,智慧共享,提高地理教学资源的整合水平,做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优化地理教学过程

优化地理教学过程,就是要从学生的发展实际出发,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与知识水平、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内容、运用的教学手段等设计和实施地理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发展。既要考虑怎么教,更要考虑学生的学,让学生学会学习。

(一)创设“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愉悦时,观察较敏锐,记忆效果好,想象丰富,思维敏捷。而人在沮丧时,这一切都将受阻。”教师是课堂教学环境的直接创造者,而课堂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良好的情绪和美好的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可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才能给学生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心情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

为此,首先创设问题情境,萌发“主角”意识。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努力构建一种新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发人深思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去感悟,为获得结论而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结论;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促进师生的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交流的“沙龙”。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谋”、“助手”、“服务者”和“促进者”。

其次、学会倾听,多角度赏识学生。教师要在育人同时,真诚地学会倾听,鼓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探索的态度对教师提出质疑乃至争辩,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其整体素质的“教学对等”的“关系链”,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不会将目标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方法的传授上,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指导、引导学生克服心理和思维的障碍。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我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和积极状态。新课程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协作下通过自我尝试、自我体验、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自我实践等学习方式,去获取知识和认知总结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才能最真切的体验知识、感悟知识,才能学会学习、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是我们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被动学习的深刻反思和教育本质的回归,也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科学需要创新,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

高中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新教材无论从知识的编排上,还是从插图的设计上、活动安排顺序及活动方式上都体现出对学生能力培养、学法指导、自主探究精神的重视和推崇。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一种选择性态度,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是鼓舞和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巨大力量。所以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个能动的过程。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醍、鼓舞。”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方面,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动手画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常常需要把具有时空和地域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地图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看图、填图、画图、用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使地理课更加充满“地理味”。所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和看到 2

现象来自己画示意图,实际上就是先让学生在头脑中把所阅读的东西变成表象,然后将头脑中的表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学生要把语言描述变成表象,就必须对学习材料进行积极的加工。这种加工,不是简单地记录和记忆信息,而是要改动对这些信息的知觉,把自己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产生一个理解。很显然,学生画图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画出的示意图,就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例如,在讲《地球公转与季节》一课时,我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再根据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的现象,在白纸上画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侧视图和极地俯视图。然后用视频展示仪展示学生的作图,找出错误,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观察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读图看图作图能力,加深了印象。

第三、剖析地理原理,指导学法。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自学是没有老师指导,自己独立学习。而自主学习有赖于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第四,整合知识,建立地理认知结构。如果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无论对于其今后继续学习地理知识,还是进一步解决地理问题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地理认知结构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然而这种思维对学生来讲是极为有益的,可以说这种地理认知结构的建立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这一结构的建立过程就是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灵活运用知识,建立知识线索,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从而能够达到知识联系紧密、思维培养深入的目的。

三、优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以结果的正确与否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地理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地理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要看课堂内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思考时是否积极,小组讨论时是否投入,能否倾听别人的意见,有没有创新精神等。有的学生上课思维积极、敢于打破常规,有的学生解法比较简易、独特等等,教师应结合这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也要打破教师评价的单一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把自评、互评、组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使地理评价“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评价”。只有这样,学生在评价中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真正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推动器”。

篇7: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摘要:语文教改的课程改革有许多矛盾没有解决,表现出转型期语文教学的特点,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教师观念、素养与教学实践的矛盾、文化熏陶与急功近利的矛盾、文化熏陶与急功近利的矛盾、教材体系与考试模式的矛盾。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实践 课业负担

《中学语文教学》上曾辟专栏讨论“语文到底姓什么”的问题。语文课到底怎么上,这已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反映出转型期的语文教学的困惑。体现新大纲精神的语文新教材较之此前的语文教材确有很大的改进,这是语文教改的重要一环。课程改革牵动着课堂教学,文学教育的侧重,对教育教学的多个方面都产生了冲击,而课堂教学首当其冲。目前,语文课堂教学还有许多矛盾没有解决,表现出转型期语文教学的特点,这也可能是人们产生困惑的原因。这套教材在江苏推行已五年多,根据几年来的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学存在下列几对矛盾。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

新大纲是二者并重的,似乎不存在矛盾,但是在“工具论”的影响下的“双基”并重,以及后来强调能力训练,使得语文课日趋枯燥,美文受到肢解,成了鸡零狗碎。人文性在人们呼唤中走进教材,走进课堂。文学作品成了课堂教学的大餐。一时间,课型纷呈,调查课、表演课、影视欣赏课、阅读汇报课等等,令人眼花缭乱。正如有的老师说的:如果你是电脑高手,语文课上就会有很多的动画展示;如果你是影迷,语文课就可能欣赏经典电影;如果你长于表演,你的学生就会经常改编课本剧。语文课上成什么样都可以,所有的创新都会被认为正当,所有的指责都会被“人文”一词轻轻挡回。

二、教师观念、素养与教学实践的矛盾

教师观念滞后的,与新教材不大合拍,面对新教材有时不知从何下手;思想上能接受新教材的,课堂往往具有开放性,可这样的课堂对教师的素养要求很高,时间长了,老师便会产生“水之积也不厚”的空虚。教惯了一种教材,忽而使用另一种教材,除了适应,知识结构中的弱项还得弥补。文学素养提高了,老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才会相应增强。课堂教学中新教材的特点体现不够与教师的观念、素养有一定的关系,有时是不愿体现,有时是力不从心。

三、文化熏陶与急功近利的矛盾

新教材增加了不少文言文和大量的文学作品,老师注意挖掘选文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但学生不大领情,较多的文言文背诵任务使其头痛,而背诵又不能让他们直接在考试中提高得分率,于是他们开始怀疑教材编者的意图和老师教法的得当。无论是培养能力还是文化熏陶,都不是短期见效的事。尽管我们说趁早背上几十篇文章将使他们终生受用,学生对这样的预约大多仍是不感兴趣,毕竟他们太关心分数了。课堂教学不得不照顾学生的想法,况且学校也是在意每次的考试成绩的。

四、增大阅读量与课业负担的矛盾

《语文读本》作为新教材文化熏陶与急功近利的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增大学生阅读量、拓宽其视野、培养其自学能力的。实际情形怎样呢?学生很少有时间去读。语文能力的提高是离不开学生大量、自主的阅读的`。沉重的课业负担大大地压缩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就尽力在课堂上解决一切问题,课堂教学又怎堪重负?升学压力笼罩着每一所学校,学生成天埋头在各科作业中,即便是高一高二的同学也并不轻松,这是学生的实际状况。我曾作过问卷调查,很多学生明白增大阅读量的重要性,有的要求经常上阅览室。但他们能够自由阅读的时间太少了,只要坐在教室,就不得不做作业,他们想在语文课上获得短暂的自由。有的学生因为语文见效慢,舍不得在上面花时间,甚至放弃了语文学习,说什么“我宁愿拿20分的语文分换取10分的物理分”。

五、教材体系与考试模式的矛盾

新教材是在新大纲的主导下编写的,着眼于语文能力与素养的提高,六册书形成一个较为严整的体系,确实有较强的实用性。但平时的阶段测试,也与现行高考试卷形式相同,学生就难以应付了。学的与考的不尽一致,学生在阶段测试中经常失利,就很容易忽视课文阅读和课堂教学。从第三册语文课本来看,前三个单元全为诗歌,古今中外,范围很广,学起来当有兴趣。但考试怎么考?堂堂学诗歌,测试时则全面考查,教学与测试关系不大,学生要在课堂学习和考试分数两方面作一选择,他会怎么倾斜呢?当学校拿这样的分数来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老师又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当然,新教材的使用与高考之间是不应存在矛盾的,但如果平时没有有效手段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又如何面对高考呢?

篇8:《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学“三自”教学的研究》

一、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中, 有一条要求就是教师要运用趣味教学法, 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从而使学生对英语充满学习兴趣。在高中英语传统的教育模式下, 英语教师总是强调背诵单词、掌握典型句型以及学习英语语法的重要性。这样一来, 学生只知道整日埋头于对英语知识的死记硬背中, 而忽视了最关键的阅读能力以及听力水平的提升。而教师也由于错误的教学目标的驱使, 将课堂教学变得非常无聊和枯燥, 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后, 即使学生获得了成绩上的提高, 却没有真正掌握英语知识的精髓。

因此, 高中英语教师应该紧紧跟随新课程标准的进行, 牢牢把握住新课改的内涵, 通过进行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高中英语教学效率低的问题, 最终实现有效的英语教学。比如, 在英语学习中, 记单词是一项虽然枯燥但是又非常重要的任务。学生在记单词时往往是不得其法, 十分痛苦。此时, 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忆, 并重新激发起学生对单词背诵的热情。以“hesitate”一词为例, 单词本是“犹豫”的意思, “he”汉语意思是“他”, “sit”汉语意思是“坐”, 而“ate”又是“eat”的过去式形式, 接下来就可以进行记忆了, 记为“他犹豫的坐着吃”。这样一来, 把一个不太容易记住的单词进行化繁为简, 尽可能的以最简便的方式完成对单词的记忆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 “hesitate”本来需要记忆八个字母, 现在记忆三个基础性的单词就可以了。不仅简便, 还使得枯噪乏味的记忆任务变得有趣起来。

二、在教学活动中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新课程标准强调, 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只是起到一个指导和支持的作用。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教师就完全占据主体地位, 怎样学习、学习什么都是由教师全权决定的, 学生只要听教师的话就好了。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 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似乎都变成了锯了嘴的葫芦, 只有教师一个人在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不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就不能实现高效高质的英语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在轻松愉快、频繁互动的氛围下, 进行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 从而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真正成为英语学习中的主体。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综合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 即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自主学习, 强调的是学生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活动。学生只有树立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才能真正地学会学习, 从而真正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思想教育, 让他们明白自己才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不要也不能靠教师去进行学习活动。另外, 对于英语成绩不太好的学生, 教师应予以积极关注, 在适当的时候及时进行鼓励,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积极自觉地学习英语。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 教师可以应用榜样鼓励的方法, 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帮助并鼓励差一点的学生。这样一来, 不仅能够尽快带动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学习成绩, 又能大大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应该摒弃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教师应该仅仅跟随新课改的发展进程, 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并用发展的眼光对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探索, 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教学效果, 实现高效高质的教学活动。

摘要:自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 对高中英语的有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却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模式太陈旧, 学生学习效率低, 教学方法呆板, 这些问题都不利于高中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因此, 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 探索出一套有效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对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有效的高中英语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丽娜.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效率提升策略[J].新课程, 2011, (12) .

[2]张新利.新课程下高中英语高效教学的探究[J].都市家教 (下半月) , 2010, (07) .

[3]骆北刚.新课程改革环境下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 (03) .

上一篇:春节发现作文400字下一篇:描写秋天景色的优美排比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