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制改革

2024-08-15

中国税制改革(共8篇)

篇1:中国税制改革

第十章中国现行税制及其改革综述

1、我国现行的多种税的复税制体系状况。P3582、选择复税制的原因。P3593、我国现行税制多层次的调节作用。P359-P3604、我国现行税制多环节的调节作用。P360-P3615、生产条件课税与生产成果课税的含义。P3606、我国现行税制对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调节作用。P360-P3617、我国现行税制对产品流转的调节作用。P3618、我国现行税制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结构。P3619、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P36110、流转税的作用与重要性。P36211、所得税的作用与重要性。P36212、其他辅助税种的重要性。P36213、决定我国现行双主体税制结构的原因。P362-P36514、我国税制改革的“三个台阶”。P365-P36615、改革后我国新税制体系的框架。P36616、“费改税”的定义。P36617、税收与收费的不同。P36618、公共收费制度的基本内容。P366-P36719、行政性收费的概念、实质与分类。P366-36720、事业性收费的概念、实质。P36721、费改税的必要性。P367-P36822、费改税的总体设想。P368-P36923、费改税的具体措施。P36924、推行“费改税”的方式。P369-P370

篇2:中国税制改革

发表日期: 2008-04-18 17:45:46 阅读次数: 1099

论中国的税制改革(2008年定稿,2014年修改)

王明yi315315@126.com

鉴于《宪法》(19821204施行)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第五十八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第八十九条第一款“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第一项“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第二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第二款“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提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鉴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改革工商税制发布有关税收条例草案试行的决定》(19840918施行)“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建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和改革工商税制的过程中,拟定有关税收条例,以草案形式发布试行,再根据试行的经验加以修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国务院发布试行的以上税收条例草案,不适用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部分法律的决定(2009年6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已经废止该授权立法。

鉴于《立法法》(20000701施行)第八条第一款“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第八项“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第九条“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第十条第一款“授权决定应当明确授权的目的、范围。”第二款“被授权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授权目的和范围行使该项权力。”第三款“被授权机关不得将该项权力转授给其他机关。”。

鉴于税收的三个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鉴于《国务院批转国家税务总局工商税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19940101施行),1994年新的财税体制改革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证财政收人、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制。税种按税法征收对象分为四类,流转税类(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所得税类(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财产行为税类(房产税、印花税等)、自然资源税类(资源税、土地使用税等)。

鉴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自由、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

鉴于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被认为是“所有人民、所有国家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世界人权宣言》全

部条款表述了人的自由和权利及其意义,第二十九条第二款“人人在行使他的权利和自由时,只受法律所确定的限制,确定此种限制的唯一目的在于保证对旁人的权利和自由给予应有承认和尊重,并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适应道德、公共秩序和普遍福利的正当需要。”。

鉴于2001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已经批准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鉴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截止1991年12月31日,已经有一百个国家批准或加入。

鉴于1945年6月26日签署生效的《联合国宪章》序言:“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它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主,并为达此目的,„„”确认了大自由是人类的终结目的。

鉴于《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19931225施行)。

鉴于合同法、物权法、会计法、海关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法、环境保护法、水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领海及毗连区法、民用航空法等法律颁布。

鉴于中国已经进行了三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伟大的经济成就。正如2007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所述“2006国内生产总值20.94万亿元,经济增长连续四年达到或略高于10%,没有出现明显通货膨胀;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国财政收入3.93万亿元;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进出口贸易总额1.76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695亿美元;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

鉴于香港是自由港,是亚太和世界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低税率和经济社会稳定是其吸引国际资本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现在,我认为:

解决中国税制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增费增税已经引发通货膨胀,必须及时引导人民预期,减低危害。

当前社会问题中,因经济高速发展、人口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下、金融市场活跃,造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日益紧张、股市动荡,不少部门和有识之士提出征收资源税(扩大征收范围和税率)、环境税、燃油税、物业税、生活垃圾处理费、城市污水处理费和证券交易税(调高证券印花税),试图运用税收杠杆作用,调节公民和组织的行为,达到治理的目的。在国务院印发的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提出中国将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适时出台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税。

上述设想和实施,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是必须的,是有效的,但放到整个国家经济生活中考虑,如果单方面进行增税,将造成更大的危害。当前肉、禽、蛋价格快速上涨,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资产价格持续上涨,人民币汇率不断上涨,与上述设想和实施有着密切的关系,已经造成通货膨胀压力加剧,低层民众的生活日益困难,加重了纳税人的税赋,如果进一步实施,处理不

当,将严重损害经济组织的盈利能力,影响中国制造的竞争力,降低吸引外资的引力,造成经济衰退,引发**。

单方面增税是不可取的,又有征税的必要,加之现行的1994年后税制改革存在着许多不足,就有必要进行统筹安排,创建新的税制。

1994年后税制改革建立了以流转税、所得税、财产行为税、自然资源税四个税类模式,建立健全了税收征管制度,实现了分税制,确实比1984年利改税和工商税制全面改革后的税制完善和科学,特别是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修正,但分税制、增值税实施增加了征收成本,税种、税率、征税环节设置不科学,不能发挥节约资源、减低污染和风险、提高企业效益、提高经营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形成了两个税收面,一个以现金交易的个体交易税收面,一个以发票为纳税依据的税收面,造成新的税负不公,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平、正义不相适应。

采取怎样的税收目标?该如何评价税制优劣?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根本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税收首要目标——低税负。税负反映了一个国家组织的运行成本,反映公民和组织的负担程度。低税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等公共服务条件是国际资本投资所追求的最重要要素。低税负有利于创业和发展,有利于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提高国际竞争力,使中国成为国际资本的投资乐土,能大幅度提高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

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税收目标之一。纳税多少与政府提供的服务相适应;高收入者多交税,中收入者交税,低收人者免税,贫困者,国家保障基本生活;避免重复交税和重叠交税。

节约资源、减低污染和风险、提高企业效益、提高经营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税收目标之一。对不可再生资源、高污染高风险的,实行高税收;对提高企业效益的,少征税;对提高经营规模的,少征税;对占用政府和公共资源的,多征税;以期达到促进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科学合理、交征便利、征收成本低,是税收目标之一。简化税种税目、公平税负;在便于计量的纳税环节征税,在能够全局范围传递税负的环节征税,在计税困难和征税成本高的环节不征税;鼓励主动纳税、保障增加收入,主动纳税的,适当减税,偷税、骗税的,高额罚款和罚金为主,逃税、抗税的,刑事人身处罚为主。

综合上述四项税收目标,我认为采取下列措施就能实现。

一,税收实体法部分:

(一),资源税类,基于资源属于人民所有的规定。

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全民土地资源,全民森林资源、全民草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无线电资源、全民滩涂湿地资源、水域资源、领空资源及其风景名胜、国家所有文物。

取消城市土地使用税,列资源税一税目土地使用,以土地面积计税,税率测算后确定,按年征收,征收对象,划拨土地。取消土地出让金制度,列资源税一税目土地出让,出让的土地不交纳土地使用资源税。

资源开采人、占用人、猎捕人、捕捞人、使用人为纳税人,以开采量、占用面积、猎捕量、境内捕捞量、船空器总量计税,按

资源综合利用率确定征税率,利用率高的,低税率;不可再生资源,高税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征税基数逐渐扩大,税率逐步减低,税收规模总体上应保持平衡增长。

取消土地增值税。土地受让是经济行为,肯定有风险,对土地增值额征税,不公平,应予取消。

(二),安全和环境保护税类,基于政府提供的应急服务和军事力量。

包括营业税、关税、印花税、交通工具使用税、环境保护税,外太空开发保障税。

营业税。以持续经营三个月以上的个人和组织,为纳税人,以年销售收入计税,按年销售收入水平确定征税率,规模经济的,低税率,采取会计师核算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低税率。营业税作为地方税收的主要税种,用来保证地方国家机关正常运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征税基数逐渐扩大,税率逐步减低,税收规模总体上应保持平衡增长。

关税包括进口税、出口税、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关税承担着保护国内产业、保持税负平衡、提高国家比较优势,促进全球贸易增长、实现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责任。进出口申报人为纳税人,以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计税,税率按《海关进出口税则》确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征税基数逐渐扩大,税率逐步减低,税收规模总体上应保持平衡增长。

缩小现有印花税征税范围(不与营业税的征税对象重复),取消契税(不与印花税中不动产权利转移税目重复)、仅对知识产权、证券、不动产的转移和法定凭证(行政机关颁发证照)征税。纳税人是所有人或证照权利人,知识产权、证券、不动产的转移的,按转移价格计税,法定凭证的,按件收税,取消一切证照收费,总体上调高税率和税额,保障行政许可、行政证明、应急救灾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征税基数逐渐扩大,税率变化不大,税收规模总体上应保持平衡增长。

车船使用税改为交通工具使用税,包括航空器、火车、道路交通工具、船舶,纳税人为在境内进行交通运输的人和组织,按吨位计税,调高税率,保障对交通工具、标识的管理和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理。取消原车船使用牌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属于法定凭证征税,不与印花税重复。取消船舶吨税,不与车船使用税重复。取消公路养路费、车辆购置附加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票附加费、运输货物附加费、航道养护费、重点航道建设基金等地方、中央费用。促进营运小轿车和公共交通车的发展,允许小轿车乘客自愿合乘,提高运力,减少资源浪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征税基数逐渐扩大,税率不变化,税收规模总体上应保持快速增长。环境保护税包括境内企业和进口产品两税目。

境内产品税目,纳税人为污染物的生产者或流通者和强度污染物的使用者,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污染物、产品消耗过程中污染和产品回收处理过程中污染进行评估,确定污染物总量、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污染的,不征税;污染小的,少征税;污染大、多征税;自行回收处理的,少征税;进入污染集中区生产、流通的,少征税。重大过失和故意造成污染的,追究刑事责任,加大罚金,并由污染物的生产者或流通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后,根据过错责任大小,可向具体责任人追偿;过失导致的污染事故,由污染物的生产者或流通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自然灾害导致的污染,由县、市承担赔偿责任。

进口产品税目,纳税人为进口产品的申报人和高度污染物的使用者,对进口商品在产品消耗过程中污染和产品回收处理过程中污染进行评估,确定进口商品污染物总量、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污染的,不征税;污染小的,少征税;污染大、多征税;自行回收处理的,少征税;境内不能回收的有毒有害化物,不得进口。

以县、市为负责单位,可以集中统筹治污,减低治污成本,加大防污、治污责任。改变过去只收费,对污染物不检测、不治理,也不承担赔偿状况;超越县、市的流域和空域的,由两方政府在县、市界的检测,确定各自的防治责任,确保流域的水质和空域空气质量。

税率高低取决于税收能否治理住污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征税基数逐渐缩小,税率逐步下降,税收规模总体上应保持逐步下降。

外太空开发保障税是基于国家的外太空损害赔偿责任设立的,纳税人为外太空开发人,对商业经营性外太空收入征税,税率高低取决于是否保障国家责任的落实。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征税基数逐渐扩大,税率变化不大,税收规模总体上应保持平衡增长。

(三),公共服务设施税类,基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设施。

取消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生活垃圾处理费、城市污水处理费、燃油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新设公共服务设施维护建设税,以房屋所有者为纳税人,以建筑面积计税,税率以维护和稳步发展公共服务设施为基准。在城市的,税率高;在农村的,低税率;建筑能耗高的,税率高;建筑美观的,税率低;垃圾分类处理的,低税率;城市中心区的,税率高;城市郊区的,税率低。

设立公共服务设施维护建设税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房产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维护(包括地下公共沟和泻洪池)、美化环境;降低城市生活成本,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发挥城市聚集作用;降低城市中心区居住密度,提高城市中心区商业密度;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创建高效服务城市功能。

城市间的竞争,主要是税率、环境、高效服务之间竞争,竞争促进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减低城市维护建设成本,提高地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条件适合城市,建设人类排泄物专用地下管道和沼气供应管道,设置沼气设施,将食品垃圾和城市绿化修整后垃圾作为沼气原料,发酵产生沼气,沼气回供;非食品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循环利用;有害垃圾,专业化处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征税基数逐渐扩大,税率变化不大,税收规模总体上应保持平衡增长。

(四),社会福利税类,基于社会公正和正义。

取消企业所得税法,改为组织福利税,以总资产收益率倍数核定税率,总资产收益率高的,低税率,持续增长的,低税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征税基数逐渐扩大,税率逐步减低,税收规模总体上应保持平衡增长。

取消个人所得税法,改为个人福利税,无形资产、证券、不动产转移免收个人所得税,不与印花税重复,合理调整税率,鼓励创业和向福利组织捐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征税基数逐渐扩大,税率变化不大,税收规模总体上应保持平衡增长。

修改消费税,适当调高烟草和小轿车税率,抑制个人消费,提高公民身体健康,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和污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征税基数逐渐扩大,税率(税额)变化不大,税收规模总体上应保持快速增长。

改社会抚养费为社会抚养税,参加《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承认生育自由。多生育者,多交税;生一个者,免税;不生育者,国家每年给予补贴。纳税人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改一次性交费为每年交税,交税期为未成年期,应纳税额应依据提供的社会福利水平测算确定。多生胎子女享有一胎子女同等的权利和自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单个应纳税额逐步增加,纳税人人数逐步下降,税收规模总体上应保持平衡下降。

取消残疾人就业保障费、企业和个人交纳社会保险费,由中央承担均等和公平正义的社会福利。

二,税收程序法部分:

(一),完善税收征收管理法。

鼓励主动纳税、保障增加收入。主动纳税的,适当减税;偷税、骗税的,提高行政罚款。

对纳税人在本纳税未发生一起一般事故以上事故的,予以减税;

授权城市的人大对公共服务设施税类享有税率调整权。以期促进城市定位、产业聚集和城市间竞争。

(二),完善刑法。

偷税、骗税的,高额罚金为主,逃税、抗税的,降低刑事处罚起点,人身处罚为主。

(三),取消分税制。

税收统一进国家国库,国库设各级地方政府帐户,各级政府等公权机构不得在国库外设立银行帐号储存资金,未经帐户权利人同意不得转帐,人民银行经理国库。

中央与地方分配调节。关税、印花税、环境保护税的进口产品税目、外太空开发保障税和资源税类,中央与地方实行7比3分配;安全和环境保护税类(除关税、印花税、环境保护税的进口产品税目和外太空开发保障税之外),中央与地方实行3比7分配;公共服务设施税类,归各自城市(镇、县市、设区的市)财政;社会福利税类,归中央;地方确实困难的,用中央财政收人转移的方式解决问题;省以下地方之间分配比例由省级人大确定。

纳税人的主要经营场所或主要居住地为应纳税地,由纳税人向所在地县、市交纳税款;分处两个以上的县、巿又确实无法分开独立核算的纳税人,向注册地县、市交纳税;进出口环节的税收,在进出口时交纳。

篇3:浅析中国税制改革

我国推行分税制之前的1993年, 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不足30%, 而随后近二十年经济发展证明了分税制改革不仅让中央财政收入"突飞猛进", 还对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原本发挥出巨大优势的分税制度, 逐渐显现了不足, 两税分制的矛盾问题也越显突出。

(一) 事权划分不清, 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

分税制改革重点是收入划分, 但多年来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不清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至今, 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不相匹配, 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是逐年走低。有资料显示, 目前中央政府取得全国税收收入60%, 地方占40%;而中央财政支出占30%, 地方财政支出则占70%。

(二) 国地税机构分设, 不利于和谐社会发展

国地税两家机构同时对企业执法, 干扰企业正常经营, 激化税企矛盾, 增加纳税人负担, 不利于和谐社会发展。

1、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实践证明, 多一套机构, 就多一套人马, 多一倍检查, 多一倍干扰。由于两套税务机构都下达有征收任务, 无论是在纳税金额还是在纳税的时间上, 都要求企业先完成自己的任务。对资金实力相对较强的企业来说, 还能够勉强应付, 对资金紧张的企业来说, 就无所适从了, 很多企业为了搞平衡只能被迫抽血, 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2、激化税企矛盾。

各级税务机构为了完成下达的任务, 就分别以税收执法为名, 对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执法, 频率是越来越高, 检查的力度也是越来越大, 加之一些税务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行为又不规范, 结果企业与税务机构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 税务部门的形象也在不断下降。

3、大大提高了税收征管成本和运行成本。

将一套税务机构分成两套, 虽然拆分初期人员、经费等并没有明显增加, 税收征管成本也没有明显提高。但是随着时间推移, 两套税务机构人员都开始膨胀, 到目前为止, 两套税务机构工作人员, 多数地方已经接近分设时两倍。同时两家税务机构都在建造办公楼和征收大厅, 增添办公设备改善征收条件, 而这一切都将由纳税人负担。

(三) 地方政府卖地生财, 推升高房价

地方政府对卖地生财情有独钟, 其重要原因是我国现行分税体制设计不合理。而地方政府卖地生财的思路, 正是导致当前高房价的根本原因之一。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税管理体制, 仅有营业税、契税等税种可以由地方独享, 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将其作为最主要的财源培养目标。例如,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不仅会带来可观的营业税, 其巨额利润还会带来一定的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此外土地出让金、项目配套费也均归地方政府所有。

正因如此, 有很多地方政府大量征用集体土地、进行旧城改造拆迁, 大力发展城市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以土地带来滚滚的财源。根据国土部相关数据显示, 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总收入大幅增加, 达1.59万亿人民币, 同比增加60%以上, 去年全年财政总收入近6.85万亿人民币, 按此计算, 土地出让金占财政总收入比重高达24%。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土地收入竟占当地财政总收入的70%。

(四) 增值税、营业税分设, 致使企业税负不公

与国际规范的增值税制度相比, 我国的增值税范围偏窄, 将与货物销售关系密切的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排除在增值税征税范围之外, 货物在此环节上的增值税抵扣链条中断, 削弱了增值税环环相扣的制约作用。

1、造成部分产业重复征税。

例如, 、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缴纳营业税的企业, 在购进、货物或劳务时就不能进行增值税税前抵扣, 同时对全额收入、征收营业税, 这样对这些产业就形成了、重复征税。这样的税制不利于中国眼下正在努力促进的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

2、产生偷税漏税隐患。

增值税征收范围过窄, 破坏了增值税链条式管理的完整性, 使增值税的自动稽核功能半途而废, 为企业偷税漏税开了便利之门。例如, 房地产企业按全额收入* (7V) WY7WXMJIGMNG^WE9*IND4EY6 (YK0K征收营业税, 而其从上游建筑企业购买劳务取得发票并不能税前抵扣, 导致房地产企业索取上游建筑企业发票的积极性不高, 这样就给上游建筑企业隐瞒收入, 偷税漏税创造了条件。同理建筑企业也给它的上游建材企业隐瞒收入, 偷税漏税创造了条件。如此产生恶性循环。

二、完善我国分税制的对策及建议

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已运行了近20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运行中所暴露缺陷是不断增多, 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矛盾也是日益突出。经济形势发展迫切要求税收制度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入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认为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应从明晰地方税权、国地税机构改革、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等方面加以完善。

(一) 转变政府职能, 明晰各级政府事权, 完善地方税权

明晰各级政府事权、完善地方税权, 总原则是首先确定事权, 根据事权确定支出, 根据支出确定各级政府应得的收入。显然, 事权划分是最重要的, 是财权划分的基础。只有事权与财权相一致, 政府履行职能才有物质保证。在采取积极措施扩大中央财力的同时, 应为地方政府建立稳定的税基。

(二) 国地税机构合并, 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根据机构精简、效能的原则及大部制改革取向, 合并现有国、地税分设税收管理体制, 构建一套完整的税务机构体系, 加强税收内、外部执法监督体系, 如内审监督、审计监督、执法检查、司法监督等, 在自上而下垂直管理的一套税务机构的框架内, 用最小机构成本实现分税制的目的和初衷, 同时国地税合并后可以缓解税企矛盾, 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此外中央地方在税收上的分配比例在税务局内部即可得到解决。

(三) 土地出让金收归国税, 开征住房保有阶段税种, 有效调控房价

要从根本上打消地方政府的卖地情结, 就把土地出让金收归国税。收归国税后再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全额返还给地方政府, 并规定有大部分资金是建设保障性住房的, 这样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兴趣就会提高。此外可将现行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 根据"简税制"的原则, 三税统一合并, 不再区分自住、出租, 在房地产保有环节统一征收。从而增加住房保有环节的税收成本, 即可增加国家税收, 又可以抑制房产投资和投机冲动。

(四) 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 形成完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

目前, 国际上许多国家已实现了%7从农业到服务业全部征收增值税, 形成了完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 有利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可以消除营业税与增值税纳税人之间不应该存在的税负不公现象, 增进市场秩序的有序与和谐;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当前财税体制, 解决增值税抵扣链条的纵向疏通问题, 易于核查, 有效控制偷税漏税;有利于保障财政收入, 增值税税率普遍高于营业税税率, 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 会提高财政收入。

如果征收营业税的行业全部被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 那这项改革不亚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 需要对整个财税体制都进行调整。具体改革可以分几步走, 首先将现行增值税运行中矛盾和问题最为突出、与固定资产关系最为密切的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可使增值税抵扣链条更加完善, 使整个货物从生产和流通直到最终消费阶段, 不会出现断裂或重组链条的现象;平稳过渡以后, 再扩展到销售不动产、邮电通信业、代理及仓储等直接与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关系较密切的行业。

三、结束语

中国税制改革并非一蹴而就, 例如增值税替代营业税的阻力也显而易见:一是来自利益集团的阻力。譬如, 国地税合并后, 人员的分流与安置问题;二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问题。但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有成本或代价, 税收体制改革也不例外, 所以在合理的情况下, 以缩短改革时间来降低成本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且目前中国税制改革时机已经成熟, 越晚改革成本越高, 越早改革越有利于中国税制与世界接轨,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摘要:我国现行税收管理体制是1994年开始实行的全面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国地税分家之后, 按照各自管辖范围征收税款。国税主要征收中央税种, 而地税则为地方政府服务。国税征收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等涉及全国范围的税种, 而地税则征收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等与地方政府相关的税收。在收入上, 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包括消费税、关税、车船购置税等。地方政府则独享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车船税。其他税种则按一定比例在中央、地方间分成。

关键词:税收管理体制,税制改革

参考文献

[1]、经庭如.关于完善地方税体系的探讨[J].经济问题, 2002, (1) .

[2]、吴文哲.中国税制改革势在必行[J].国际融资, 2010, (4) .

[3]、王伟.从国际税制改革看我国的税制改革[J].涉外税务, 2009, (6) .

篇4:经济下行倒逼中国税制改革

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中国财政收入增速也开始了大幅回调。

财政部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9.3%,继去年上半年之后增幅再次跌入个位数。而且增幅逐月回落,1-3月增幅分别为13%、8.2%、5.2%,3月份仅5.2%的增幅创20年来的新低。从财政收入走势看,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以及去年下半年收入基数逐步提高等因素影响,预计后几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态势可能更不容乐观。

这就带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滑,“稳增长”的财政支出从哪里来?

对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给过我们建议:让政府减少经济性投入,同时增加公共服务性投入,这样既可以避免过度干预经济造成产能过剩,又能因为增加公共服务性投入拉动内需。

那么,这一建议真的可行吗?

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谈谈中国的税制结构。税收来源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在我国,直接税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和房产税等少量的财产税,间接税主要包括营业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初步统计,我国直接税比例大致为三分之一,而间接税比例占三分之二。由于间接税采取的是“雁过拔毛”征税模式,缴税的多少取决于企业的营业流水多少,而不是企业的利润好坏,从宏观上来看,就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即时经济流量而不是累积经济存量。

这种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会产生一个显著的负效应,即政府税收收入与宏观经济表现容易“同步共振”。外在的表现就是,越是在政府急需钱的经济下行期,税收收入就越会大幅下滑。对财税部门而言,在经济下行期往往喜欢“挖地三尺”式的强化征管,或者收过头税来代替本应对企业采取的减税政策。而地方政府则甚至可能“堤内损失堤外补”,税收不行就多多收费,或者把目光转向土地收入。如此带来的后果是政府投资公共服务的愿意不高;而且在经济下行期企业包含“税外费”在内的实际负担很可能不降反升。

因此,在经济下行期,如何保持税收收入的稳定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我们现有的税制结构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加快税制改革。其核心要点就是提高直接税比重,做大经济存量对税收收入的贡献。

只是当前社会上有一个误区,只要提到增设新税种,或者提高某个税率,媒体和民众大多都是蜂拥而上地反对。但不管是提高起征点,还是降低个税税率,受益的都是相对富裕的少部分人,真正的普通老百姓和穷人是吃亏的。资本利得税、遗产税、房产税就更是如此,我们普通老百姓有什么理由要反对呢?我想这其中的原因有二:一是间接税是价内税,在现有税制下,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的柴米油盐中承担了大部分税负却毫不知情;二是普通老百姓没有多少话语权,对税制改革的新动向该反对还是赞成往往被小部分社会精英所主导。

篇5: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比较

20世纪80-90年代(以下简称××年代,省去“20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持续发展,增加政府收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税制改革,其中的经验对我国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具有一定启示。

一、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总体比较

(一)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的共性

1.税制改革的背景。

由于70年代过于强调税制促进经济发展与实现社会纵向公平的功能,税制设计复杂化,税率档次多且优惠与减免繁杂,不仅扭曲了人们的消费、储蓄与投资决策,而且没有达到公平目标。因为税收优惠多为富人享受。同时因税收征管相对落后,偷逃税现象严重;为调节收入分配设置的高档税率几乎无人适用,富人的实际税负有时比穷人还要低。另外,高税率与窄税基并存,使得税收收入低下,一般发展中国家税收收入只占GDP的15%-20%,仅为发达国家的50%一60%。同时,税制结构不尽如人意,表现为税源单一,过分依赖某些税种。发展中国家间接税占财政收入的`64%,相当于GDP的20%(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为60%和10%)。间接税中,关税又占绝大部分。直接税过度依赖公司所得税,少量的个人所得税大部分依靠对公共部门与外国公司的雇员征收。税收收入的低水平和对某种税的极度依赖,易造成财政收入不稳定和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差等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经济交易日益复杂,对公共设施与公共管理的需求也在质与量上提出了更高要求,财政支出规模需要相应扩张,从而具有增加税收和税制改革的内在压力。而70年代开始,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都有所改善,拉美与东亚更是取得了骄人成绩。经济的发展,市场交易量扩大、经济行为趋于规范化,收入水平增加,为税制改革创造了条件。

2.税制改革的目标和趋势。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税制改革,有关国际组织提出了许多建议和原则。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有:倾向于水平平等,提高税收的效率性,扩大税基,消除税收刺激,使通货膨胀对税制的影响中性化;尽可能减少税率档次,当收入难以界定和衡量时采用预提税和一次总付税办法,个人扣除不超过人均收入水平;用国内税收代替关税,增值税实行单一税率和广税基,引进各种消费税等。世界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税制改革标准是:从生产税转向消费税,例如引进增值税和消费税;扩大所得税税基,降低扣除额和税率的档次;建立简化而又合理的利润税,即税率数目少和中性;避免对股息的双重征税,因此利息和股息收入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处理所得税和利润税时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降低关税;改善税务管理等。从总体上说,发展中国家的税制改革基本上遵循了这些建议和指导思想。

发展中国家的税制改革以“拓宽税基、降低税率、简化税制”为主要内容,力求达到减少扭曲、保证横向公平的目标。强调税收的中性,主张减少税收对资源配置过多的干预,税收激励措施的运用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在社会公平方面,更注重横向公平,一种“大致公平”取代了过去以高质量管理为前提的绝对的纵向与横向公平。由于统一税政、实现横向公平能被人们客观感受与接受,而纵向公平更多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评价,因此税制改革阻力相对较小。

3.税制改革的内容。

篇6:加入WTO与中国税制改革

加入WTO与中国税制改革

本文以加入WTO与中国税制改革为核心,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为适应WTO规则要求,中国税制方面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作 者:李雪萍 李鸿雁 张颖丽 作者单位:辽宁工学院,经济管理系,辽宁,锦州,121001刊 名: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24(4)分类号:F812.2关键词:中国税制 WTO规则 最惠国待遇 税收优惠 关税

篇7:中国金融税制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一、中国现行金融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金融领域中许多问题的发生与现行金融税制的不健全有关。现行金融税制存在的第一个主要问题是税负偏高。目前在中国从事金融业务,主要涉及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具有税收性质的教育费附加等税费。其中,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和教育费附加,从性质上说都属于在交易环节征收的流转税。

一流转税负担。

不论从事何种金融业务,原则上统一按照“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并按照规定的营业税税额附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营业税税率××年为%,××年降为%。好范文版权所有

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因纳税人所在区域而不同,在市区的,税率为%,在县城、建制镇的,税率为%,在其他区域的,税率为%。由于金融机构一般都坐落在城市或者县城、建制镇内,所以实际适用税率多为%或者%。

教育费附加统一按照%的附加率征收。

印花税则因交易凭据的不同,税率和税基都不尽相同。虽然与其他税种相比,印花税的税率很低,但是它一般按照涉及的交易额如贷款合同金额全额向交易的双方征收,所以,从贷方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借方的借款成本的角度来看,印花税也占有一定的税负比例。

综合考虑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和教育费附加,即使营业税税率下调至%,一般金融业务的流转税综合税负也在%以上。特别是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虽然目前已经降为‰最高的时候曾经达到‰,但是与其他印花税税率比较仍然很高。这样,金融机构从事证券买卖,既要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又要缴纳税率相当高的印花税。

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中国金融行业的流转税实际税负会更高:

营业税是按照营业额全额征税,而不是按照净额即价差征税,更不是像增值税那样只对增值额征税,即金融服务所消耗的购进货物所承担的增值税税额不能得到扣除。所以,实际上金融业承担了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双重税收负担。

营业税的营业额包括金融机构收取的各种价外费用,因此,一些实际并不构成企业收入的代收费用,如证券公司为证券交易所代扣代缴的过户费、开户费等,也被计入营业额征收营业税。

中国的一些金融机构,特别是有些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比较差,不良贷款率比较高,但是营业税原则上是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征税的,因此,在滞收利息比率比较高的情况下,银行对大量应收未收利息需用营运资金垫付税款,银行实际实现的利息收入所承担的税负就要比法定税率高。虽然目前对此问题税收政策上已经有所考虑现规定:银行年底以前已经缴纳营业税的应收未收利息,经过批准,可以在以后年之内冲减营业收入;年以后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若在天以后仍未收回,可以冲减当期的营业收入,但是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从国外情况看,金融业务一般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而且多数国家对银行信贷、保险、证券、共同基金管理等主要金融业务免征增值税因此其进项税额不能扣除,如欧盟各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不过,免税一般只限于主要金融业务。对于金融机构的一些辅助性业务或者说非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业务,如提供保险箱服务、证券或者收藏品的安全保管服务等,则按照一般情况征收增值税。对于出口业务或者与商品、劳务出口有关的金融服务,一般实行零税率,以鼓励出口。此外,对于一些属于免征增值税的业务,企业也可以申请缴纳增值税,从而使其进项税额得到抵扣,并保持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

对于证券交易业务,从部分国家征收证券交易税或者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税负来看,有些国家的税负比中国的税负略高。例如:英国对股票买方征收印花税,丹麦对股票的卖方征收证券交易税,税率均为交易价格的%。有些国家的税负则比中国的税负低。例如:法国对于在股票交易所或者柜台交易的证券,按照交易额对买卖双方征收证券交易税:交易额在万法郎以内的部分,税率为%;超过万法郎的部分,税率为%;每笔交易可以减税法郎,且每笔交易税额最多不超过法郎;对在创业板上市的股票交易不征交易税。意大利对于在交易所外进行的证券交易,按照%政府债券%股票的税率征收印花税税负由买卖双方各自承担一半,对于在意大利股票交易所进行的证券交易免征印花税。瑞士对于证券买卖征收印花税,国内证券税率为%,国外证券税率为%税负由买卖双方各自承担一半。比利时对于证券买卖征收证券交易税,股票税率为%,债券税率为%税负由买卖双方各自承担一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对证券转让征税:香港对股票转让征收印花税,但是税率已经从年的%逐年降到年的%税负由买卖双方各自承担一半;台湾征收证券交易税,且只对证券卖方征收,股票的税率为%,债券的税率为%。

各国对主要金融业务免征交易税增值税,除了理论上和操作上对金融

服务的增值额的确认都存在困难以外,主要是出于减少对资本流动的阻碍方面的考虑。

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发达,对主要金融业务免征增值税,而中国金融业发展还比较落后,金融市场发育很不完善,迫切需要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却对金融业征收多种流转税,而且税负比较高,值得考虑。

二企业所得税负担。

中国的金融企业原则上

同其他企业一样缴纳税率为%的企业所得税外资金融机构则同其他外资企业一样缴纳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且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所得税优惠。金融企业所得税制的不合理,除了中外金融机构的税收待遇存在不公平以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偏高,导致金融企业所得税名义税负过重。中国现行的外资企业所得税和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分别是年、年开始实施的,而这些年来各国、特别是中国周边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普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中国的税率虽然略低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如比利时公司所得税税率为%,意大利为%,法国为%,奥地利为%,西班牙为%,但是已经高于韩国%、泰国%、巴西%、俄罗斯%等经济发展中国家或者新兴工业国家,也高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加坡%等经济发达国家。再者,多数国家对于包括证券交易利得在内的长期资本利得,通常区别于普通所得而适用较低的税率,而中国对证券交易所得等资本利得统一按照普遍所得征税。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限制较多。按照国际税收惯例,与企业经营有关的支出和费用都允许在所得税前如实扣除,但是中国现行所得税制度对于许多支出项目规定了比较严格的税前扣除标准,如工资支出、业务招待费支出、坏账准备的提取等,其中对于金融企业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两项:

一工资扣除,即按照规定的计税工资标准扣除,现行标准为每人每月元,最多可以上浮%即元。对超过计税工资标准的工资支出,企业只能从税后利润中列支,因而加重了企业的负担。金融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平均工资水平比较高,因此,工资扣除的限制对金融行业的税负影响较大,加之此项规定仅适用于内资金融企业,外资金融企业的工资支出不受任何限制,内资金融企业对此反映比较强烈。

二允许税前扣除的坏账标准过严。内资金融企业应收未收利息逾期天以上的,可以冲抵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应收未收本金则按照有关坏账损失认定的规定据实在税前扣除,即原则上应收未收本金逾期年以上仍未收回的,可以据实在税前扣除。金融行业经营风险较大,及时核销逾期不能收回的坏账,对保障金融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贷款本金年不能收回才能作为坏账核销,不符合金融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要求。

三个人所得税负担。

个人所得税从两方面影响金融业务:

一是对个人投资者从事金融产品投资所实现的收益征税。中国对个人的储蓄存款利息和对从事证券不包括国债投资所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收入按照%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对证券转让所得则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于一部分投资收益征税,另一部分投资收益不征税,本身有失税收公平,会扭曲投资流向,影响资本配置效率。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是对金融企业的职员的工资、薪金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由于中国个人所得税从总体上看已经存在诸多不适应,如%的最高边际税率偏高近年来各国、特别是中国周边的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普遍呈下调趋势,许多国家的最高边际税率已经降到,%以下,如英国为%,美国为%,日本、泰国为%,韩国为%,印度为%,巴西为%,等等,分项征收,税前扣除项目少许多国外比较通行的扣除项目都没有设立,扣除标准偏低如工资、薪金所得每月元的扣除额多年没有调整,从而已使个人所得税税负总体偏高。在国内,金融行业的工资水平比较高;与国外同行业相比,中国金融企业的职工人数偏多。因此,工资成本是影响金融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个人所得税税负偏高间接地提高了金融行业的人工成本,从而影响了金融行业的竞争力。

中国现行金融税制存在的第二个主要问题是金融税收覆盖面偏窄,一些金融业务或者收益并没有纳入征税范围,有些税收措施欠公平,税收政策也不能适应金融创新的发展步伐。其主要表现是:

一金融衍生工具税收尚未明确。

现行税制的一些方面不能适应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的新情况,例如:

对一些新保险品种的征税问题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取向,如投资联结保险这一类新险种的分红收益,目前还未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这与银行储蓄利息所得要纳税相比较,显得不够合理。发达国家对寿险投资收益所得的征税情况较为复杂,但是许多国家将一般寿险的投资分红所得纳人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此外,从各国税制发展趋势看,对不同投资所得的税收差别待遇也在不断减少。如澳大利亚在年的税制改革中,为了使各种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税收负担更加平衡,取消了大部分对寿险投资收益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各种投资收益都尽可能地纳入征税范围。

涉及金融租赁公司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三项不利于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的具体规定:一是实际具有投资性质的融资租赁业务不能享受正常投资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投资抵免政策;二是在确定营业税税基的时候,租赁公司所承担的外币利息允许从收取的租金收入中扣减,而所发生的本币利息则不能扣减;三是回租业务过程中存在相关交易税的重复征税问题如不动产回租会涉及征收两次营业税。

随着信托市场的规范和发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已经于年月日获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于当年月日实施,如何科学地制定与信托业务特点相适应的税收政策是当务之急,应当尽快出台有关的税收制度和办法。

二证券资本利得没有全部纳入征税范围。

目前中国对转让股票所得这是常见的资本利得的一种形式征税的情况是,在股票交易环节不论盈亏都要征收较高的流转税,企业转让股票取得的所得按照普通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转让股票取得的所得暂免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的规定显然有违税收公平。此外,个人买卖证券投资基金暂免缴纳个人所得税。

篇8:中国税制改革方向研究

本部分从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管理的研究背景出发, 探讨税收制度研究的时代背景, 阐述税收制度的研究方法, 进而论述研究税收制度的重大意义以及本文的难点和创新。

1.1 税收制度的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也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 财税体制在这个过程中, 经历了从由高度集中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 再到1994年以后的分税制改革。税收制度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保障, 也是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支柱, 历年来为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和保障。

与此同时, 税收制度还影响着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经济行为, 从而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目前, 由于税收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足, 省际、省内公共服务提供能力不均, 高地价推升高房价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隐患等问题, 已经影响着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国际经济危机及欧盟债务危机也对我国经济运行提出了挑战, 因此, 有必要进行税制改革。

本文分析研究了瑞典、德国等财政、税收体制较为完善的国家的税制。并提出了我国实行税制改革的意见建议。

1.2 税收制度、宏观经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三者之间的关系

税收制度和宏观经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三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税收与经济的紧密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经济决定税收和税收对经济的反作用。经济决定税收, 这是前提。经济是税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税收分配的范围和程度, 并从根本上决定新税种的产生、发展和更替。不同税种的构成、不同税种模式的选择, 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 税收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完善的税制会平衡纳税人之间的税负, 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引导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促进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针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调整税收会起到熨平波动, 促进经济均衡增长的作用[1]。

财政税收政策决定了地方政府可以用以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条件。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水平, 又决定着人口教育、健康水平, 进而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前景。由于中国各省份之间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经济状况、人口分布差异较大, 这就对各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提出了挑战。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 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是政府应加以权衡和解决的问题。

2 有关各国税务制度研究

2.1 美国税收制度

美国联邦税务总局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 简称IRS。1998年机构改革之前, 联邦税务局的宗旨是, 以最低的成本征收恰当的税收收入;通过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服务公众;保证公众对税收执法的统一、效率和公正的最大程度的信心。1998年之后, 联邦税务局的宗旨修改为, 通过帮助纳税人理解和履行税法义务, 统一公平地适用税法, 为纳税人提供最高品质的服务。不难看出, 宗旨修改后最大的变化在于, 更加强调为纳税人服务, 而不是强调税款的征收。这种思想成为联邦税务局改革的指导, 同时也成为联邦税务人员工作的指南。正是这种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 使联邦税务局不断改进工作方式, 税收征收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目前, IRS拥有10万名左右的员工, 每年100亿美元的支出预算。但是, 它每年征收的税收超过2万亿美元, 处理的纳税申报单超过2亿份, 退还纳税人的款项将近3000亿美元[2]。

2.2 瑞典税制概述

瑞典税制既没有对富人课以高度累进的税收, 也没有对资本收入课以重税, 课以说, 它是所有OECD国家中最缺乏累进性的税收制度。对瑞典税制进行研究可以发现, 这种税收制度重视对普通人的征收, 却尽量避免对资本家的高额收益征收, 因为这部分收益将可能成为新的投资。正因为如此, 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中都试图提高具有隐蔽性的间接税收入, 即增加对工薪阶层的课征;同时却对大公司和资本家的巨额收入减税, 以帮助他们积累资本。

一方面, 大公司在任何标准下都是被优待的。尽管瑞典的公司税率与英美等相差无几, 但由于各种针对投资的税收优惠措施的存在, 对规模大、盈利丰厚的瑞典公司、特别是对于有着大量存货或者是贬值资产的公司来说, 实际税率非常低。根据瑞典工业部统计, 1981年瑞典工业公司的评价税收负担仅为利润的3%—13%之间。另一方面, 瑞典人所负担的广义消费税是世界上最为沉重、最具有累进性质、税基最为宽广的消费税。以高税率、少减免为特征的瑞典税收制度之所以还能使人容忍的一大主要原因就是存在税式支出, 因为瑞典政府认为直接补助比税收减免的效率更高。瑞典的财产税以鼓励投资、抑制消费而著称。总而言之, 瑞典税制鼓励生产能力的集中和扩大, 而不是财富的陈列。实际上, 进行再分配的是消费而不是产品, 这种税收负担的再分配是政治对经济作用的结果, 用于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高投资, 并承担最慷慨的福利国家的筹资重任[3]。

2.3 德国税制概述

税收政策作为政府干预、调控经济的主要杠杆, 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税收政策的制定有四个目标:一是保证经济结构的合理和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二是保证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和社会稳定;三是保证充分就业;四是保证币值和物价的平稳。为了实现上述税收政策目标, 德国税收的经济调控着力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调控经济结构和经济活动, 确保经济健康发展;二是调节收入分配, 促进社会共同富裕。其具体措施有: (1) 鼓励储蓄。对参加储蓄的那部分收入, 只要一年内不超过一定限额, 只按照工资税的8%纳税。 (2) 刺激投资。如广泛采用“加速折旧”及其他减免税办法, 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增加公司流动资金及再投资资本。 (3) 保护竞争。如1960年的税收修正法废除了国企减免税收的特权, 规定无论国营、私营, 不利企业大小, 在纳税方面享有同等条件等。 (4) 支持薄弱生产部门。如1955年原联邦德国参议院通过《农业法案》, 在对农业部门实行补贴的同时, 实行了税收的减免办法。在对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的造船工业等部门应用税收优待办法给予扶持。 (5) 奖励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战后初期, 为了奖励商品出口, 联邦政府广泛采用出口补贴、税收减免、出口保险等传统的刺激出口办法, 同时对进口商品征收保护性关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联邦德国工业竞争力的提高, 逐步减少乃至取消了一些税收刺激办法。联邦德国还鼓励资本输出, 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免税额可达投资者在发展中国家资产的1/3。 (6) 促进中心企业发展。国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与大企业进行公平竞争的外部税收环境。年所得在200万德国马克以下的中小型企业所得税负担比大型企业减轻约一半[4]。

3 中国税收制度改革建议

3.1 逐步试行税收征管的税区制改革

美国和加拿大同我国地理面积相差不多。美国虽然有50个州, 但只设置7大税区;加拿大联邦税务部下设6大税区, 某一税区可能要包括几个州的疆域。而长期以来, 我国的税务机构设置与其他政府部门一样按照行政区域设置, 不论经济发达地区, 还是经济落后地区, 都以行政级别为标准, 有一级政府就要设置一级税务机构, 造成征管机构数量庞大。不同地区的税源分布及经济状况不同, 但税务机构设置完全一样, 这就使税源少、经济落后地区税收征管力量闲置, 机构人员、经费开支过多, 税收成本居高不下。相反, 经济发达地区、税源充裕的地区税收征管力量不足, 征管工作难以全部到位, 税务机构布局不合理,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税收效率[5]。目前, 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很多方面都实行了大区制的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收效。税收的征收也应进行税区制度改革的尝试。

3.2 税制设置应鼓励人的发展

人是一个国家最可珍贵的财富, 也是所有一切其它财富的创造者, 财富也因为人而有了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一个国家未来的命运, 系于这个国家的人民, 人民的能力决定了国家的未来, 而且教育是一个有着巨大正外部效应的活动。因此税收政策的设置, 应当是鼓励教育、鼓励培训、鼓励研发的。因此, 个人及其监护人的教育、培训支出部分, 应当免征个人所得税。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所花费支出, 应当加大税前扣除标准。加大对于研发尤其是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

3.3 税制设置应鼓励投资, 保护私有财产

投资是一种成长性和发展性行为, 是资源的预配置, 是为了满足未来的需求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没有投资就没有未来, 社会在进步, 意味着一定要有成长, 改变消费结构、消费模式、供应结构, 都需要投资, 投资是预配置资源的扩张性行为, 投资使原有资源保值增值。一个社会要想进步和发展, 一定要鼓励投资。还要保护私有财产, 只要是合法取得的私有财产, 就一定要受到保护, 社会只有能够使人民安居乐业, 才是有前途、有发展的社会, 这个人民包括依靠自己能力致富的富人。只有有了足够活跃、健康的投资活动, 国家也才有能力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社会保障。

近年来, 由于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国家预算内资金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有所增加。而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有所下降。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当前投资环境的不尽理想。鼓励投资, 指的是鼓励使用国内贷款、利用外资以及自筹资金进行投资, 而不是预算内资金投资,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让市场起到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4 税制设置应鼓提倡节约、适度消费

与投资行为相比, 奢侈浪费、不加控制的消费是一种不利于家庭、不利于社会, 也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积累和发展的任务艰巨而道远, 远没有到可以奢侈浪费的时候, “成皆由俭败由奢”是应该牢记的古训。因此一个国家的政策导向, 应该是遵循自己的价值观念, 鼓励发展、鼓励积累的。制定有关提倡节俭或抑制奢侈品消费的税收政策, 其出发点也在于此, 而不是所谓的“有利于社会和谐”或“合乎民意”。社会和谐, 不仅要与低收入群体和谐, 也要与高收入群体和谐。运用各种政策, 将富人的消费引导至投资领域, 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 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国家才有能力为贫困者提供一定水平的公共服务, 使其不仅吃饱穿暖, 更能获得较好的教育水平, 为其今后走上逐步富裕的道路创造平等的机会。

摘要:伴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 人类社会就有了税收活动, 税收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目前, 在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和欧盟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 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也面临着调整的必要。在这种背景下, 税收政策作为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 有必要进行改革和调整。本文通过研究中国税收制度的相关理论与历史经验, 并与世界各国税收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提出进行税收体制改革的建议, 主要是以实现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鼓励人的发展、鼓励投资、提倡节约、适度消费等。

关键词:税收,税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张伦俊著:《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量分析》[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年版

[2]项怀诚、高强主编:财政部税收制度国际比较课题组编著:《瑞典税制》[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年版

[3]项怀诚、高强主编:财政部税收制度国际比较课题组编著:《德国税制》[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4]杨杨著:《我国税收征管成本研究》[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年版

[5]王乔、席为群主编:《比较税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6]陈永良编著:《外国税制》[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7]贾康、赵全厚编著:《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8]贾康等著:《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财税政策与体制变革》[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年版

[9]梁朋著:《中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目标与途径》[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上一篇:海之歌小学作文下一篇:赞美秋雨的诗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