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2024-08-11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精选8篇)

篇1: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进一步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中国银监会起草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反馈意见:

一、通过电子邮件。

二、通过传真。

三、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甲15号中国银监会审慎规制局(邮编:100140),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全面风险管理征求意见”字样。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6年8月6日。[1]

中国银监会

2016年7月6日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1](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依据)为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

第三条(总体要求-管理内容)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所承担的各类风险。

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考虑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审慎评估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防范跨境、跨业风险。

第四条(总体要求-管理原则)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匹配性原则。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适应,并根据环境变化予以调整。

(二)全覆盖原则。全面风险管理应当覆盖各项业务条线,本外币、表内外、境内外业务;覆盖所有分支机构、附属机构,部门、岗位和人员;覆盖所有风险种类和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

(三)独立性原则。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赋予风险管理条线足够的授权、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报告渠道,与业务条线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四)有效性原则。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结果应用于经营管理,根据风险状况、市场和宏观经济情况评估资本和流动性的充足性,有效抵御所承担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第五条(全面风险管理要素)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素:

(一)风险治理架构;

(二)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

(三)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四)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

(五)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

第六条(风险文化)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在全行层面推行稳健的风险文化,形成与本行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理念、价值准则、职业操守,建立培训、传达和监督机制,推动全行人员理解和执行。

第七条(责任主体)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保障制度执行,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自我评估,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第八条(监督管理)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监管。

第九条(披露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向公众披露全面风险管理情况。

第二章 风险治理架构

第十条(总体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组织架构健全、职责边界清晰的风险治理架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内审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建立多层次、相互衔接、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

第十一条(董事会职责)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建立风险文化;

(二)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三)设定的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

(四)审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五)监督高级管理层开展全面风险管理;

(六)审议全面风险管理报告;

(七)审批全面风险和各类重要风险的信息披露;

(八)聘任风险总监(首席风险官)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牵头负责全面风险管理;

(九)其他与风险管理有关的职责。

董事会可以授权其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履行其全面风险管理的部分职责。第十二条(委员会间的沟通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与董事会下设的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其他专门委员会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充分共享并能够支持风险管理相关决策。

第十三条(监事会职责)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督责任,负责监督检查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并督促整改。相关监督检查情况应当纳入监事会工作报告。第十四条(高级管理层职责)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责任,执行董事会的决议,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建立适应全面风险管理的经营管理架构,明确全面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建立部门之间有效制衡、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二)制定清晰的执行和问责机制,确保风险偏好、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限额得到充分传达和有效实施;

(三)对董事会设定的风险限额进行细化并执行,包括但不限于行业、区域、客户、产品等维度;

(四)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定期评估,必要时调整;

(五)评估全面风险和各类重要风险管理状况并向董事会报告;

(六)建立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

(七)对突破风险偏好、风险限额以及违反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情况进行监督,根据董事会的授权进行处理;

(八)风险管理的其他职责。

第十五条(风险总监或独立高管)规模较大或业务复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设立风险总监(首席风险官)。董事会应当将风险总监(首席风险官)纳入高级管理人员。风险总监(首席风险官)或其他牵头负责全面风险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保持充分的独立性,不得分管业务经营条线,可以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全面风险管理情况。

调整风险总监(首席风险官)的,应当事先得到董事会批准,并公开披露。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风险总监(首席风险官)的调整原因。

第十六条(全面风险管理的职责分工)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确定业务条线承担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风险管理条线承担制定政策和流程,日常监测和管理风险的责任;内审部门承担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履责情况的审计责任。

第十七条(全面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职责)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部门负责全面风险管理,牵头履行全面风险的日常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职责:

(一)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牵头协调各类具体风险管理部门;

(二)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控制或缓释全面风险和各类重要风险,及时向高级管理人员报告;

(三)持续监控风险偏好、风险管理策略、风险限额及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情况,对突破风险偏好、风险限额以及违反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情况及时预警、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

(四)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和管理漏洞,持续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十八条(分支机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全面风险管理的政策流程在基层分支机构得到理解与执行,建立与基层分支机构风险状况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架构。

在境外设有机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适当的境外风险管理框架、政策和流程。第十九条(资源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赋予全面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各类风险管理部门充足的资源、独立性、授权,保证其能够及时获得风险管理所需的数据和信息,满足履行风险管理职责的需要。

第三章 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

第二十条(风险管理策略)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清晰的风险管理策略,至少每年评估其有效性。风险管理策略应当反映风险偏好、风险状况以及市场和宏观经济变化,并在银行内部得到充分传导。

第二十一条(风险偏好总体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书面的风险偏好,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并重。风险偏好的设定应当与战略目标、经营计划、资本规划、绩效考评和薪酬机制衔接,在全行传达并执行。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每年对风险偏好至少进行一次评估。

第二十二条(风险偏好内容)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的风险偏好,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的制定依据,风险偏好与战略目标、经营计划的关联性;

(二)为实现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愿意承担的风险总量;

(三)愿意承担的各类风险的最大水平;

(四)风险偏好的定量指标,包括利润、风险、资本、流动性以及其他相关指标的目标值或目标区间。上述定量指标通过风险限额、经营计划、绩效考评等方式传导至业务条线、分支机构、附属机构的安排;

(五)对不能定量的风险偏好的定性描述,包括承担此类风险的原因、采取的管理措施;

(六)资本、流动性抵御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的水平;

(七)可能导致风险偏好目标的情形和处置方法。

风险偏好应当明确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首席风险官、业务条线、风险部门和审计部门在制定和实施风险偏好过程中的职责。

第二十三条(风险偏好执行报告)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监测分析各业务条线、分支机构、附属机构执行风险偏好的机制。

当风险偏好目标被突破时,应当及时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

第二十四条(风险偏好调整)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风险偏好的调整制度。根据业务规模、复杂程度、风险状况的变化,对风险偏好进行调整。

第二十五条(风险限额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风险限额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建立风险限额设定、限额调整、超限额报告和处理制度。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根据风险偏好,按照客户、行业、区域、产品等维度设定风险限额。风险限额应当综合考虑资本、风险集中度、流动性、交易目的等。

全面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应当对风险限额进行监控,并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送风险限额使用情况。

第四章 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第二十六条(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法,包括各类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风险加总的方法和程序;

(二)风险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的方法;

(三)风险管理报告;

(四)压力测试安排;

(五)新产品、重大业务和机构变更的风险评估;

(六)资本和流动性充足情况评估;

(七)应急计划和恢复计划。

第二十七条(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和控制或缓释)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在集团和法人层面对各附属机构、分支机构、业务条线,对表内和表外、境内和境外、本币和外币业务涉及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每项业务对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未制定的,不得开展该项业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有效评估和管理各类风险。对能够量化的风险,应当通过风险计量技术,加强对相关风险的计量、控制、缓释;对难以量化的风险,应当建立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报告机制,确保相关风险得到有效管理。

第二十八条(政策和程序的一致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风险统一集中管理的制度,确保全面风险管理对各类风险管理的统领性,各类风险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一致性。

第二十九条(风险加总的方法和程序)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风险加总的政策、程序,选取合理可行的加总方法,充分考虑集中度风险及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传染,确保在不同层次上和总体上及时识别风险。

第三十条(内部模型)银行业金融机构采用内部模型计量风险的,应当遵守相关监管要求,确保风险计量的一致性、客观性和准确性。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理解模型结果的局限性、不确定性和模型使用的固有风险。

第三十一条(风险管理报告)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制度,明确报告的内容、频率、路线。

报告内容至少包括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的整体状况;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的执行情况;风险在行业、地区、客户、产品等维度的分布;资本和流动性抵御风险的水平。

第三十二条(压力测试安排)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压力测试体系,明确压力测试的治理结构、政策文档、方法流程、情景设计、保障支持、验证评估以及压力测试结果运用。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压力测试的开展应当覆盖各类风险和表内外主要业务领域,并考虑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

压力测试结果应当运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各项经营管理决策中。第三十三条(新产品、重大业务和机构变更的风险评估)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专门的政策和流程,评估开发新产品或对现有产品进行重大改动、拓展新的业务领域、设立新机构、从事重大收购和投资等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建立内部审批流程和退出安排。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上述活动时,应当经风险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并经董事会或董事会指定的专门委员会批准。

第三十四条(资本和流动性充足情况评估)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根据风险偏好和风险状况及时评估资本和流动性的充足情况,确保资本、流动性能够抵御风险。

第三十五条(应急计划)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应急计划,确保能够及时应对和处理紧急或危机情况。应急计划应当说明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在压力情况(包括会严重威胁银行生存能力的压力情景)下应当采取的措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应急计划应当涵盖对境外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的应急安排。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定期更新、演练或测试上述计划,确保其充分性和可行性。

第三十六条(恢复计划)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相关监管规定的要求,根据银行的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制定并定期更新完善本机构的恢复计划,明确本机构在压力情况下能够继续提供持续稳定运营的各项关键性金融服务并恢复正常运营的行动方案。

第三十七条(附属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覆盖其附属机构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保持机构风险管理的一致性、有效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要求并确保各附属机构在整体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政策框架下,建立自身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政策流程,促进全面风险管理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防火墙制度,规范内部交易,防止风险传染。第三十八条(外包风险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外包风险管理制度,确定与其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的外包活动范围。

第三十九条(风险管理应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风险偏好、风险管理策略、风险限额、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等要素与资本管理、业务管理相结合,在战略和经营计划制定、新产品审批、内部定价、绩效考评和薪酬政策等日常经营管理中充分应用并得到有效实施。

第四十条(文档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对风险偏好、风险管理策略、风险限额、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建立规范的文档记录。

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

第四十一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在集团和法人层面计量、评估、展示、报告、加总所有风险类别、产品和交易对手风险暴露的规模和构成。

第四十二条(系统功能)银行业金融机构相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当具备以下主要功能,支持风险报告和管理决策的需要。

(一)支持识别、计量、评估、监测和报告所有类别的重要风险;

(二)支持风险限额管理,对超出风险限额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控制;

(三)能够计量、评估和报告所有风险类别、产品和交易对手的风险状况,满足全面风险管理需要。

(四)支持按照业务条线、机构、资产类型、行业、地区、集中度等多个维度展示和报告风险暴露情况;

(五)支持不同频率的定期报告和压力情况下的数据加工和风险加总需求;

(六)支持压力测试工作,评估各种不利情景对全行及主要业务条线的影响; 第四十三条(信息科技基础设施)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与业务规模、风险状况等相匹配的信息科技基础设施。

第四十四条(数据质量)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数据质量控制机制,积累真实、准确、连续、完整的内部和外部数据,用于风险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资本和流动性充足情况的评估。

第六章 内部控制和审计

第四十五条(内控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合理确定各项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的风险控制点,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执行标准统一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确保规范运作。

第四十六条(内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全面风险管理纳入内部审计范畴,定期审查和评价全面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活动应独立于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原则,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

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报告应当直接提交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应当针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督促高级管理层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内部审计部门应当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向董事会提交有关报告。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七条(报备及报告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风险限额、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等报送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并至少按报送全面风险管理报告。

第四十八条(监管内容)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纳入法人监管体系中,并根据本指引全面评估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提出监管意见,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以完善。

第四十九条(监管方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通过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等实施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的持续监管,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监管评级、风险提示、现场检查、监管通报、监管会谈、与内外部审计师会谈等。

第五十条(监管沟通)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就全面风险管理情况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进行充分沟通,并视情况在银行董事会、监事会会议上通报。

第五十一条(监管措施)对不能满足本指引及其他关于全面风险管理要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要求其制定整改方案,责令限期改正,并视情况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与具体风险监管要求的关系)各类具体风险的监管要求按照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制执行。第五十三条(参照执行)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五十四条(施行时间)本指引自2016年 月 日起施行。本指引实施前发布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如与本指引不一致的,按照本指引执行。[1]

解读一

为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银监会近日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指引》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指引》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答:《指引》制定的背景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缺乏统领性规制。近年来,银监会陆续制定了各类审慎监管规则,覆盖了资本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并表管理等各个领域,比较系统,但仍然缺乏一个针对全面风险管理的统领性、综合性规则。因此,有必要制定关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审慎规制,为银行建立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政策依据和指导。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实践有待完善。我国银行业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上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实践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有待完善:第一,全面风险管理的统筹性和有效性有待提升。第二,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第三,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成果的应用较多基于银监会的监管要求,深度和广度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三是国际监管改革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机构都在积极完善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相关制度。2012年,巴塞尔委员会修订了《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完善和细化了原则15“风险管理体系”的各项标准。之后,巴塞尔委员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针对公司治理、风险偏好、风险文化和风险报告等全面风险管理要素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指引》的制定既是积极适应国际监管改革新要求的结果,又有助于提升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

二、《指引》制定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答:《指引》的起草主要基于以下思路:一是形成系统化的全面风险管理规制。二是提出风险管理的统领性框架,强化全面性和关联性视角。三是提高可操作性,提供全面风险管理和监管指南。四是引入《核心原则》最低标准,反映国际监管改革最新成果。五是充分考虑各类机构的差异化情况。六是注重与已有规制的衔接。

三、《指引》对全面风险管理有哪些原则性规定?

答:《指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提出四点管理原则:一是匹配性原则。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适应,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二是全覆盖原则。全面风险管理应当覆盖各个业务条线,包括本外币、表内外、境内外业务;覆盖所有分支机构、附属机构,部门、岗位和人员;覆盖所有风险种类和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三是独立性原则。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赋予风险管理条线足够的授权、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报告渠道,与业务条线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四是有效性原则。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结果应用于经营管理,根据风险状况、市场和宏观经济情况评估资本和流动性的充足性,有效抵御所承担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

四、《指引》对全面风险管理提出哪些主要要求?

答:《指引》提出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五个主要要素,包括风险治理架构,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等。《指引》对以上要素的具体内容也进行了规定。

其中,关于风险偏好,《指引》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书面的风险偏好,做到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并重,并提出了风险偏好应包括的七项具体内容。关于风险限额,《指引》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风险限额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建立风险限额设定、限额调整、超限额报告和处理制度。同时,在风险限额临近监管指标限额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启动相应的纠正措施和报告程序,采取必要的风险分散措施,并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五、《指引》对全面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提出哪些要求?

答:《指引》采用了风险管理“三道防线”的理念,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督责任,负责监督检查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并督促整改。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设立或指定部门负责全面风险管理,牵头履行全面风险的日常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各业务经营条线承担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

六、《指引》是否充分考虑各类机构的差异性?

答:《指引》定位于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供系统性指导框架。在此基础上,《指引》充分考虑了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差异化情况。一是区分适用和参照执行。适用范围明确为我国境内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参照本指引执行。二是明确匹配性原则。考虑到各类机构特点的差异性,《指引》明确提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匹配,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三是部分条款增加了适用的前提条件。如对规模较大或业务复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设立风险总监(首席风险官)的要求。[2]

解读二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1]

中国银监会就《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为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中国银监会起草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银监会将根据各界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指引》,适时发布。

近年来,为加强和规范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银监会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紧密结合我国银行业实际,陆续制定了各类审慎监管规则,覆盖了资本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并表管理等各个领域,初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风险管理规制体系。在此基础上,银监会从现有规则中梳理提炼出共性要素,同时参照巴塞尔银行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基本要求,借鉴国际经验,起草了《指引》,形成了我国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统领性、综合性规则,引导银行业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建立稳健的风险文化,健全风险管理治理架构和要素,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指引》共8章54条,包括总则,风险治理架构,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管理及附则,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匹配性、全覆盖、独立性和有效性的原则,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加强外部监管。

篇2: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外包活动,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持续经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 本指引中的外包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原来由自身负责处理的某些业务活动委托给服务提供商进行持续处理的行为。服务提供商包括独立第三方,银行业金融机构母公司或其所属集团设立在中国境内、外的子公司、关联公司或附属机构。

第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承担外包活动的最终责任。

第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外包活动应当制定外包的风险管理框架以及相关制度,并将其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第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审慎经营原则制定其外包战略发展规划,确定与其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宜的外包活动范围。

第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战略管理、核心管理以及内部审计等职能不宜外包。

第二章组织结构

第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管理的组织架构应当包括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外包管理团队。

第九条 董事会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审议批准外包的战略发展规划;

(二)审议批准外包的风险管理制度;

(三)审议批准本机构的外包范围及相关安排;

(四)定期审阅本机构外包活动相关报告;

(五)定期安排内部审计,确保审计范围涵盖所有的外包安排。

第十条 高级管理层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制定外包战略发展规划;

(二)制定外包风险管理的政策、操作流程和内控制度;

(三)确定外包业务的范围及相关安排;

(四)确定外包管理团队职责,并对其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第十一条 外包管理团队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执行外包风险管理的政策、操作流程和内控制度;

(二)负责外包活动的日常管理,包括尽职调查、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及风险状况的监督;

(三)向高级管理层提出有关外包活动发展和风险管控的意见和建议;

(四)在发现外包服务提供商业的业务活动存在缺陷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五)高级管理层确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章风险管理

第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制定外包活动政策时,应当评估以下风险因素: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关注外包活动的战略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合规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等风险;

(二)影响外包活动的外部因素;

(三)本机构对外包活动的风险管控能力;

(四)服务提供商的技术能力及专业能力,业务策略和业务规模,业务连续性及破产风险,风险控制能力及外包服务的集中度;

(五)其他关注的事项。

第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进行外包活动时应当对服务提供商进行尽职调查,尽职调查应当包括以下事项:

(一)管理能力和行业地位;

(二)财务稳健性;

(三)经营声誉和企业文化;

(四)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

(五)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六)对银行业的熟悉程度;

(七)对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情况;

(八)银行业金融机构认为重要的其他事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外包活动涉及多个服务提供商时,应当对这些服务提供商进行关联关系的调查。

第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外包活动时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合同或协议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外包服务的范围和标准;

(二)外包服务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的安排;

(三)外包服务的业务连续性的安排;

(四)外包服务的审计和检查;

(五)外包争端的解决机制;

(六)合同或协议变更或终止的过渡安排;

(七)违约责任。

对于具有专业技术性的外包活动,可签订服务标准协议。

第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外包活动中应当建立严格的客户信息保密制度,并依法履行告知义务。

第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外包合同中应当要求外包服务提供商承诺以下事项:

(一)定期通报外包活动的有关事项;

(二)及时通报外包活动的突发性事件;

(三)配合银行业金融机构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检查;

(四)保障客户信息的安全性,当客户信息不安全或客户权利受到影响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权随时终止外包合同;

(五)不得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名义开展活动;

(六)银行业金融机构认为应当承诺的其他事项。第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关注外包服务提供商分包的风险,并在合同中明确以下事项:

(一)服务提供商分包的规则;

(二)分包服务提供商应当严格遵守主服务提供商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确定的外包合同或协议中的相关条款;

(三)主服务商应当确认在业务分包后继续保证对服务水平和系统控制负总责;

(四)不得将外包活动的主要业务分包。

第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在合同中约定服务提供商不得将外包活动转包或变相转包。

第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开展跨境外包活动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一)审慎评估法律和管制风险;

(二)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

(三)选择境外服务提供商时,应当明确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监管当局已与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签订谅解备忘录或双方认可的其他约定。

第二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事先制定和建立外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机制。通过采取替代方案、寻求合同项下的保险安排等措施,确保业务活动的正常经营。

第二十一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定期对外包活动进行全面审计与评价。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开展外包活动时,应当定期向所在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递交本机构外包活动的评估报告。

第二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开展外包活动时如遇到对本机构的业务经营、客户信息安全、声誉等产生重大影响事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第二十四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根据需要对外包活动进行现场检查,采集外包活动过程中数据信息和相关资料,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该机构的监管评级。

第二十五条 对外包活动存在以下情形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纠正或采取替代方案,并视情况予以问责。

(一)违反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

(二)违反本机构风险管理政策、内控制度及操作流程等;

(三)存在重大风险隐患;

(四)其他认定的情形。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 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金融机构开展外包活动时遵照本指引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指引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篇3: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关键词:赤道原则,绿色金融,金融机构,社会责任

2007年7月中旬, 国家环保总局、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盲目扩张的“绿色信贷”机制———《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 其核心是对没有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或者没有通过环保设施验收的新建项目, 金融机构不能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对于超标排放, 没有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已建项目, 金融机构在审查所属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申请时, 要严格控制贷款。

然而, 综观之, 这一政策更多的色彩仍是相关部门配合环保部门开展工作, 充其量只是一种部门间合作的信息联动机制, 仍是在行政层面对银行业提出的要求。它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即作为企业幕后的银行, 理应对其出资支持的项目所造成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负责。与此同时, 在国际上, 一个承诺以特定的社会和环境标准约束考量那些接受银行贷款项目的自愿行为守则———“赤道原则”, 已经运行9年, 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目前, 全球包括花旗、渣打、汇丰在内的70余家银行业机构已明确实行赤道原则, 在贷款和项目资助中强调企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需要明确的是, 赤道原则不是一个国际条约, 也没有形成一个国际组织, 接受这些原则的金融机构无需加盟, 也无需签订协议, 只需各自宣布已经或将要建立与该原则一致的内部政策和程序即可。显然, 赤道原则的奠基者并不想创立一个银行集团或者一个封闭式的俱乐部, 而是想建造一个有吸引力的“尽可能宽广的教堂”。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中国日益成为对外投资的大国, 也开始在其他国家留下自己的“生态足迹”。但时至今日, 中国银行业对于“赤道原则”的认识和运用可以说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从“绿色信贷”到“赤道原则”, 中国银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赤道原则的产生与演变

赤道原则诞生于风起云涌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其间, 一个重要的观点开始被人们所认识, 即对一个环境危害事件, 不应该只关注事件的直接制造者———企业, 而忽视企业背后的力量, 投资给企业的金融机构——银行。银行提供给企业运行项目的资金, 就代表银行认可企业的项目, 银行是企业行为的支持者。因此就有了这个重要的结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向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时有责任评估、监督环境和社会影响。

2002年10月, 荷兰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在伦敦主持召开了一个由9个国际商业银行参加的会议, 专门讨论在项目融资中屡屡碰到的环境与社会问题。会上花旗银行提出动议, 国际金融界应制定一个统一的规则来解决这些问题, 随后一个专门工作组成立, 任务就是起草可供其他金融机构参考的框架, 这个框架的名字就是“赤道原则”。2003年6月, 7个国家的10家国际领先银行宣布正式实行赤道原则。

原则列举了实行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 (简称“赤道银行”) 作出融资决定时需依据的9条特别条款和条件。赤道银行承诺只把贷款提供给符合这9个条件的项目。其中, 第1条规定了项目风险的分类依据;第2条规定了A类项目乘B类项目的环境评估要求, 包括环境影响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和健康影响评估以及更深层次的要求;第3条规定了环境评估报告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这是赤道原则的核心部分;第4条规定了环境管理方案要求, 内容是环境和社会风险的降低、行动方案、监控和管理以及计划表;第5条规定了向公众征询意见制度;第6—8条规定了有关借款人和贷款人关系的要求以及确保守约的机制;第9条规定了赤道原则的适用范围, 即只适用于总融资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

赤道原则在国际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它第一次确立了国际项目融资的环境与社会的最低行业标准。目前, 赤道银行已达到76家, 其中不乏世界大型和特大型金融机构。兴业银行在2008年10月31日正式采纳赤道原则后, 成为我国目前唯一一家赤道银行。截至目前, 赤道银行项目融资已占据全球项目融资总额约85%以上。

2006年7月, 成员银行又共同对赤道原则进行了修订, 将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规模从5000万美元降低到1000万美元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许多项目都是5000万美元以下, 规定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适用赤道原则, 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与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在项目分类上更加明确区分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价, 从而更加强调项目的社会风险和影响;承诺定期进行信息披露以增加项目的透明度。这些修订从总体上提升了执行的标准。

二、赤道原则在全球绿色金融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经济趋势, 世界各国政府投入支持绿色金融促进经济实现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 赤道原则成为衡量和防控金融业社会和环境风险的有效工具。2003年6月之后, 赤道原则就直接运用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大中型和特大型项目中, 其中有些项目在是否符合赤道原则问题上出现了争议, 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其实施过程中, 非政府组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非政府组织的反对, 一些赤道银行不敢向有争议的项目融资, 有些非政府组织甚至还以项目违反东道国法律为由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BTC项目是赤道原则下第一个A类项目, 也是赤道原则的第一次重要实践。该项目由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等9家赤道银行负责融资。世界野生动物基金、地球之友等非政府组织指出该项目有127处违反了赤道原则, 因而反对贷款银团向该项目提供资金。同时, 银团也受到了来自媒体的压力, 非政府组织还诉诸法庭请求保护人权和环境。迫于压力, 贷款银团后来聘请了独立的环境顾问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该项目遵守了赤道原则。为了更加确定, 贷款银团还聘请了另一个环境顾问代表它们对该项目进行监督。

萨哈林2号石油天然气项目是投资规模最大和争议最多的项目之一。它被非政府组织和原住民指责威胁濒临绝种的西部灰鲸, 破坏珍稀鱼类和鸟类, 向俄罗斯的法院提起诉讼。2005年, 萨哈林岛的原住民举行了两次抗议活动, 并得到了国际声援。他们认为作为赤道银行的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不应该在这个项目中扮演财务顾问的角色, 因为这个项目多处违反了赤道原则, 与该项目有关的赤道银行还有荷兰银行等。

在绿色金融实践中, 赤道原则虽不具备法律条文的效力, 但却成为金融机构不得不遵守的行业准则, 谁忽视它, 就会在国际项目融资市场中步履艰难。

三、赤道原则指引中国绿色金融实践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绿色发展, 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家发展目标。“绿色金融”发展问题实际上是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它强调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利益, 讲求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赤道原则是包含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的绿色金融行为, 与绿色金融目标一致, 相辅相成, 通过系统、完整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促进金融机构绿色金融的实践, 并代表着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

中国绿色金融正在起步, 一方面我国越来越重视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对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问题的认识仍然不足。赤道原则虽然在我国有所宣传, 但应者不多。相对于国外同行, 国内金融企业在践行赤道原则, 履行社会和环境责任方面, 总体上还处于意识萌动阶段。目前, “绿色信贷”机制对中国银行业来说, 可能是“赤道原则”的一次国内试水。2012年2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国发[2011]26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国发[2011]35号) 等宏观调控政策, 中国银监会制定并印发了《绿色信贷指引》, 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调整信贷结构, 推进绿色信贷, 堵住“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资金的“血管”, 有效防范环境与社会风险。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赤道原则与绿色信贷有所不同。赤道原则不仅考虑了环境风险, 还考虑了其他社会、人权等综合风险, 是银行业社会责任的完整体现。相比绿色信贷, 赤道原则的参与者也更广泛, 不仅包括赤道银行、融资人, 还包括社会中介组织、项目所在社区、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 社会力量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 赤道原则不仅要求融资者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管理方案和行动计划, 还要求银行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管理方案和行动计划。可以说, 在赤道原则下, 赤道银行实际上已经渗透到了项目融资的环境管理和社会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是构建商业银行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的便捷高效的工具系统。也就是说, 不能简单地将“绿色信贷”等同于“赤道原则”, 他们之间是有距离的, 需要我们在绿色金融实践中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努力去缩短二者的差距。

眼光向外, 中国已经成为对外投资的大国。数据显示, 2005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与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和美国进出口银行并列为世界3大出口信用机构。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出口额和投资的资金来源, 某些领域已遥遥领先于其他对手。

因此, 仅仅在国内宣传呼吁金融机构承担并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已远远不够, 尽快使国内绿色金融实践与国际赤道原则要求对接, 成为目前需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副行长亚当斯就表示,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今后的挑战将来自于对“赤道原则”的认识。

目前越来越多的赤道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已经进入了国内银行业。外资金融机构带来的不仅是资本、实力, 而且有赤道原则的实践经验。与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相适应, 改善中国的金融生态环境, 建立真正适合赤道原则的内外部环境, 也就成为我们面临的迫切课题。根据赤道原则的要求, 结合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实际, 笔者认为应加快以下几方面的进程:

1. 围绕赤道原则, 加大绿色金融政策引导。

国家应尽快出台对“绿色信贷”的扶持政策, 制定“绿色信贷”目录指引、项目环保标准和环境风险评级标准, 放宽“绿色信贷”规模控制, 实施差别信贷政策, 适当降低绿色金融风险、提高绿色金融收益、减少绿色金融发展约束, 使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有利可图。

2. 围绕赤道原则, 健全绿色金融法律法规。

国家应加快节能减排法制化进程, 通过国家立法确定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从而让“绿色金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 围绕赤道原则, 通畅信息交流渠道。

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和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 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4. 围绕赤道原则, 加快金融机构改革。

金融机构应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 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如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 发展绿色金融要做好下面的工作。一是要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引入环境观念, 加强员工环保意识和业务流程的环境评估。二是要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业务创新能力。三是要进一步放开和扩大银行业的综合经营范围, 商业银行有必要把金融创新、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综合经营和发展绿色金融有机结合起来, 创造性地通过贷款、理财、担保、租赁、信托等多种金融工具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市场。

5. 围绕赤道原则, 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一方面, 鼓励银行采纳赤道原则, 形成国内银行业的行业基准, 这有利于统一市场标准, 促进市场各利益相关方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加大与国外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项目融资, 学习国外金融机构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好的经验和方法, 总结和推广适合中国本土的绿色金融模式, 加快发展绿色金融业务。

遵循赤道原则, 践行绿色金融, 对于引导社会资源流向的金融业, 既是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机遇, 也是突破环境资源约束,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金融机构在此过程中应该发挥也可以发挥新的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巴曙松, 严敏, 吴大义.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金融管理与研究, 2010 (2)

[2].曾学文.绿色金融悄然兴起.经济研究参考, 2011 (2)

[3].杜明明.赤道银行——兴业银行:领跑中国绿色金融.河北金融, 2011 (9)

[4].马苏南, 吉仑奇.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金融经济 (理论版) , 2010 (7)

[5].谭太平.国内外银行业绿色金融实践的比较研究.生态经济, 2010 (6)

[6].杨天蔚.绿色金融——低碳经济下金融业的发展.新财经 (理论版) , 2010 (3)

[7].郑良芳.构建绿色金融的思考与建议.武汉金融, 2008 (3)

[8].王玉婧, 江航翔.环境风险与绿色金融.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6 (6)

[9].周纪昌.国外金融与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4 (10)

篇4:浅析商业银行金融全面风险管理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风险分类;管理

一、引言

一般来讲,银行是属于风险高的行业,其风险类型也是具有不同种类,风险管理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商业银行能够承受风险的大小,进而影响着是否能降低因风险而带来的损失大小,甚至是否存在着因有效管理风险来获取一定的利润。此外,在历史也有不少因为无法有效管理风险而导致银行倒闭,甚至能够引起地域性或者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故对风险管理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着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也对整个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对金融风险概念及其分类进行阐述

广义风险主要是指纯粹风险,收益风险以及经济风险,纯粹风险的含义是指风险的产生对商业银行只能带来损失而不能带来收益,收益风险则是恰好相反,只会带来收益而不带来损失,但是这种收益的多少是无法确定的;经济风险则是指商业风险和金融风险,商业风险含义是企业为了謀求自身发展而自愿承受的风险,金融风险是指由于在金融市场上的交易金融资产价格所产生的浮动而使得交易者产生损失的可能性。此外,金融风险具有多种不同的种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金融风险的影响范围,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主要是指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等宏观的因素对资产价格形成影响的风险,还包括政策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以及购买力风险等,此外系统风险一般无法通过分散来降低的,故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非系统性风险:特指对某个行业或者个别资产产生影响的风险,它主要是由某个单一的因素所引发的,和整个市场是没有存在全面的联系的,而且由于非系统性风险是可以通过分散来降低的,故又称为可分散风险。

2.根据风险的来源,又可以分外信用风险,可操作风险以及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指债务人无法按照所签订的合同来履行自身的义务,给予债权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它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违约风险:指合同到期无法偿还债务而造成的损失的信用风险,例如企业向银行贷款之后,但是还款期限已到,企业无法偿还贷款,进而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第二,结算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结算的过程当中,交易的一方已经按照合同所支付了资金,但是另一方却出现违约的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市场条件例如资产的变化,利率等因素的变化而对金融机构所持的资产的利润带来不确定性,根据《巴塞尔协议 II》的内容所知,对市场风险的定义为“因为市场价格的涨幅而导致资产负债表表率,表外寸头损失的风险。”故利率风险,商业银行所持有资产价格变动以及汇率风险都被纳入为市场风险。

可操作风险: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对可操作风险定义为由系统,人员,外部事件以及流程所引发的四类风险,进而产生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外部欺诈;内部欺诈;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实物资产的损坏等表现形式,此外商业银行在进行业务发展的过程当中存在着操作风险,有些操作风险可能随着技术进步,市场的变化能够及时的避免,有些操作风险就由于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而产生,因此操作风险与其他风险是息息相关,例如商业银行因为操作风险而引发市场风险。

三、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分析

1.信用风险管理

根据信用风险的定义可知,信用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交易对象的违约的可能性;二是违约之后所造成的损失大小。故《巴塞尔II》提出了两级评价框架:一是,违约可能性对应违约概率 PD( Probability of Default),违约发生后的损失程度对应违约损失率 LGD( Loss Given Default)。二是,《巴塞尔II》为此在1988年的协议的基础之上修改了评价方法,主要为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IRB),《巴塞尔协议 II》所提出的标准法主要是指外部评级对于不同借款人的识别和区分,内部评级法主要是指内部评级初级法和内部评级高级法。

2.市场风险管理

一般的市场风险度量的方法主要为敏感度分析法,风险价值分析法(VaR)等,敏感度分析法是指由于市场上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预期的资产价值的也随之发生变化,市场上的主要风险因素为汇率,利率等,此外敏感度分析法主要还包括敏感性缺口分析,久期分析等。敏感性缺口分析是指在某段时期内将要到期或者重新确定利率的投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若资产高于负债,则为正缺口,反之则为负缺口,久期分析则是为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经济价值影响的一种方式。

3.可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主要是指操作的内生性,风险和收益对应关系不同以及操作风险的来源多样性,内生性是指操作风险可能受到外部事件的影响,如自然灾害等,但是更多的源于商业银行的内部,而且这种是可以通过商业银行实施措施进行有效控制的;风险和收益相对应的关系不同是指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都存在风险和收益相对应的关系,也便是风险越高,收益也就越高,但是商业银行是不能通过承受操作风险来获取利益,而且操作风险是一种发生频率低但又损失更为严重的风险。操作风险的来源多样性又是指操作风险主要是来自内部内部职员,程序,技术信息系统以及外部事件,而信用风险主要是来自于客户和交易对象,市场风险主要是来自于市场上资产价格的上升和下跌。

参考文献:

篇5: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1、()年3月21日,银监会正式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20 分)

A 2015 B 2016 C 2017 ✔ D 2018 正确答案:D 多选题

1、《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主要包含总则、(分)

A 治理架构 B 制度建设 C 行为监管)等五方面内容(20 D 附则

正确答案:A B C D 

2、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责任主体应遵循()的原则,严格执行从业规定(20 分)

A 依法经营 B 合规操作 C 遵守工作纪律 D 保密

正确答案:A B C D 

3、《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从()等方面完善了对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监管要求(20 分)

A 监管报告 B 日常监管 C 信息报送 D 绩效评估 正确答案:A B C 判断题

1、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治理架构可概括为“两会一层”()(20分)

✔ A 正确 B 错误

篇6: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银行间债券市场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后续管理工作指引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简称债务融资工具)后续管理体系,指导主承销商开展相关工作,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8]第1号)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简称交易商协会)相关自律规则,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后续管理工作,是指主承销商在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内,通过各种有效方法对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企业(简称企业)和提供信用增进服务的机构进行跟踪、监测、调查,及时准确地掌握其风险状况及偿债能力,持续督导其履行信息披露、还本付息等义务,以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行为。

第三条

主承销商应根据本指引要求,遵循勤勉尽责、审慎判断、及时预警、稳妥处置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后续管理工作。企业和提供信用增进服务的机构应积极配合主承销商开展后续管理工作。第四条

主承销商应根据本指引建立后续管理工作机制和相关制度,设立专门机构或岗位从事债务融资工具后续管理工作;后续管理工作应由总部负责,分支机构协助配合。

第五条

企业发行一期债务融资工具聘请两家或两家以上机构担任主承销商的,由相关主承销商与企业协商指定一家主承销商牵头负责后续管理工作,并将各自职责在承销协议中予以明确。

第六条

主承销商应协助企业和提供信用增进服务的机构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督导其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相关信息。

第七条

主承销商应至少提前一个月掌握债务融资工具还本付息的资金安排,并及时了解其他有特殊安排产品的相关情况,督促企业按时履约。

第八条

主承销商应对企业和提供信用增进服务的机构进行动态监测,建立重点关注池,开展风险排查和压力测试,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其偿债能力。

第九条

主承销商应结合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和行业运行变化情况,对企业和提供信用增进服务机构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债务融资工具信息披露、募集资金用途、二级市场交易、公开市场信息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在动态监测过程中,对于可能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重大事项,应督促其及时披露;对于符合第十条要求的企业,应纳入重点关注池;对于偿债能力可能受到严重影响的企业,应进行压力测试。

第十条

主承销商通过动态监测,发现企业或提供信用增进服务的机构出现以下可能影响偿债能力情况的,应及时将企业纳入重点关注池:

(一)主要经营、财务指标出现不利变化;

(二)内部管理架构或高管人员出现重大变动;

(三)主体或债项跟踪评级级别下降,或评级展望调至负面;

(四)未按时披露财务信息或未及时披露重大事项;

(五)未按约定使用募集资金;

(六)主承销商认为应入池的其他情况;

(七)监管部门或交易商协会要求应入池的其他情况。主承销商应对重点关注池施行动态管理,对于池内企业,经风险排查确认其偿债能力不会受到不利影响的,应及时调整出池。各家主承销商在池企业数量原则上应不少于存续期内企业数量的20%。

第十一条 主承销商应对重点关注池内企业开展定期(半年一次)和不定期的风险排查,查找风险点,评估风险程度及影响。风险排查主要内容包括:

(一)行业运行情况;

(二)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及主要风险点;

(三)信息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四)提供信用增进服务机构的风险状况;

(五)主承销商认为应排查的其他内容;

(六)监管部门或交易商协会要求排查的其他内容。

第十二条

主承销商通过动态监测、风险排查,发现对企业偿债能力可能产生严重影响的,应对企业开展定期(半年一次)和不定期的压力测试。测试企业数量原则上应不少于在池企业数量的20%(至少1家)。

第十三条

主承销商应通过压力测试,测算企业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如经评估,对债务融资工具还本付息可能带来严重影响的,应督促企业积极自查、防范风险,并会同企业制定风险处置预案。

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以确保债务融资工具本息按期兑付为目标。预案具体内容可包括企业易变现的资产所有权质押、第三方流动性支持、企业兑付款预存、企业关联方担保等方式。

第十四条 对于已制定风险处置预案的企业,主承销商应加强沟通与联系,密切跟踪事态发展,根据情况适时启动风险处置预案,采取针对性处置措施,妥善处理相关问题,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交易商协会报告。

第十五条

对严重影响债务融资工具还本付息的突发事件,主承销商应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指引》,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第十六条

在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内,主承销商应按要求形成相关后续管理报告,报告应情况明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明确。

第十七条

后续管理报告包括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其中定期后续管理报告分为年度报告及半年度报告,分别于每年5月15日和9月15日前提交,报告内容包括当期风险排查情况、压力测试情况以及后续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不定期报告包括专项风险排查报告、专项压力测试报告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报告,各报告应在相关工作结束后的10个工作日内提交。

第十八条

后续管理报告中风险排查情况部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当期入池和出池企业清单,企业入池及出池原因分析;

(二)在池企业基本情况、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及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三)在池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息披露和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四)对在池企业提供信用增进服务机构的风险状况分析;

(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第十九条

后续管理报告中压力测试情况部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进行压力测试的原因分析;

(二)压力测试具体方法、测试过程及结果分析;

(三)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风险处置预案的制定及实施情况)。

第二十条 后续管理报告中后续管理工作开展情况部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债务融资工具情况概述,包括信息披露、募集资金使用及还本付息等情况;

(二)后续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包括动态监测、重点关注池管理、风险排查及压力测试等情况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三)下一年度后续管理工作计划(仅年度报告含)。第二十一条

主承销商应为每家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企业建立独立的后续管理工作档案,并至少保存至债务融资工具到期后5年。

第二十二条

主承销商应对后续管理工作中获得的内幕信息予以保密,不得利用内幕信息获取不当利益。

第二十三条

交易商协会定期对主承销商后续管理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考核。

第二十四条

对未履行后续管理工作职责的主承销商,以及未履行配合义务的企业和提供信用增进服务的机构,交易商协会可通过诫勉谈话、警告、通报、公开谴责等措施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可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处罚。

第二十五条

本指引由交易商协会秘书处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篇7: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监管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审慎经营,根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城市信用社以及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适用本指引。政策性银行和实施条线管理的商业银行参照本指引执行。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绩效考评,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落实监管要求和实现自身发展战略,通过建立考评指标、设定考评标准,对考评对象在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风险状况及内控管理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考评结果改进经营管理的过程。第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稳健经营。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树立稳健绩效观,确定稳健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制定稳健的绩效考评目标和具体指标。

(二)合规引领。绩效考评应当体现监管要求,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经营和有序竞争,培养合规文化,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三)战略导向。绩效考评应当以发展战略为导向,以经营计划为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坚持既定市场定位,执行既定发展战略,实现差异化发展、内涵式发展、均衡性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四)综合平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统筹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建立兼顾效益与风险、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当期成果与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全面客观地实施绩效考评。

(五)统一执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有效的考评管理机制,注重绩效考评的过程和质量管理,强化绩效考评执行力和约束力,确保经营管理要求逐级传导的一致性。

第二章

考评指标

第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指标包括五大类:合规经营类指标、风险管理类指标、经营效益类指标、发展转型类指标、社会责任类指标。

第六条 合规经营类指标用于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内部控制建设及执行的情况,包括合规执行、内控评价、违规处罚等方面。合规经营类指标中的内控评价,应当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或外部审计的评价结果相一致。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区分内部自查、外部检查以及违规程度,确定合规经营类指标中违规处罚的具体分值和权重。对于外部检查发现并实施监管措施或行政处罚的,应当调低绩效考评等级。

第七条 风险管理类指标用于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状况及变动趋势,包括信用风险指标、操作风险指标、流动性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声誉风险指标等。在计算风险管理类指标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充分考虑考评对象风险分类、识别和计量的准确性。对于发生案件的考评对象,应当调低绩效考评等级。

第八条 经营效益类指标用于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成果、经营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包括利润指标、成本控制指标、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等。在经营效益类指标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以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为核心,确定合理的分值和权重。采用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基于高级方法得出的风险参数作为计算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的重要依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充分考虑资产期限及风险延期暴露等因素,降低中长期资产收益对经营效益类指标的贡献度。

第九条 发展转型类指标用于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结构调整及自身需要,推动业务发展和战略转型的情况,包括业务及客户发展指标、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指标、收入结构调整指标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根据考评对象的经营地域、客户结构、市场需求以及服务能力,合理确定发展转型类指标。对于以贷转存、以贷收费和转嫁成本等不规范经营的考评对象,应当调低发展转型类指标的考评得分。第十条 社会责任类指标用于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提高社会公众金融意识的情况,包括服务质量和公平对待消费者、绿色信贷、公众金融教育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社会责任类指标的,慈体情况。第十一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根据监管要求,结合本行发展战略、风险偏好和市场定位等因素,确定绩效考评的具体指标及其权重。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突出合规经营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合规经营类指标和风险管理类指标权重应当明显高于其他类指标。

第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在设置考评指标、确定考评标准和分解考评指标时,应当符合审慎经营和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原则,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设立时点性规模考评指标;

(二)在综合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外设定单项或临时性考评指标;

(三)设定没有具体目标值、单纯以市场份额或市场排名为要求的考评指标;

(四)分支机构自行制定考评办法或提高考评标准及相关要求。

第十三条 考评对象在细化绩效考评指标时,应当与总行(公司)的绩效考评要求总体保持一致,全面执行总行(公司)的战略目标、经营理念和风险政策。

第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计算绩效考评指标时,应当使用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相关数据。

第三章

考评机制

第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根据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和内部管理体制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组织架构,完善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绩效考评的体制机制保障。第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市场变化、自身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等因素,审批确定审慎、可行的经营计划。董事会及相关专门委员会应当充分论证经营计划的科学性。

第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应当按照董事会批准的经营计划,制定本行绩效考评制度和指标体系,并对绩效考评负最终责任。绩效考评应当以经营计划为主要依据,设定明确、可行的目标值。

第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指定专门部门,负责绩效考评的制度建设、组织实施和质量控制。

第十九条 下级考评对象应当将绩效考评方案报上级机构批准同意后实施。

第二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规范的绩效考评管理流程,确保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实施过程公开透明,并与考评对象及其员工进行有效沟通。

第二十一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绩效考评结果定期公布制度,向全体考评对象通报绩效考评结果,促进其改善经营管理。

第二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结果挂钩机制。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至少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一)评定等级行;

(二)确定管理授权;

(三)分配信贷资源和财务费用;

(四)核定绩效薪酬总额;

(五)评价高级管理人员和确定其绩效薪酬。商业银行在核定考评对象的绩效薪酬总额和确定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薪酬时,应当符合《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相关规定。

第二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体系管理和信息科技平台建设,不断提高绩效考评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二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培育公开透明、审慎稳健的绩效考评文化,充分发挥绩效考评对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引领作用。

第二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绩效考评的管理与监督,指导考评对象依法合规做好考评工作,及时纠正各种违规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审计和监察部门应当对绩效考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将业务费用变相作为绩效奖励、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等问题严肃问责。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银监会负责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工作进行监管管理。

第二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于年初将董事会批准的经营计划和高级管理层制定的绩效考评制度报送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各级考评对象应当于年初将上级机构考评要求和本级机构对下考评要求,报送银监会派出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期间对绩效考评进行调整的,应当将调整情况及时报送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

第二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年终绩效考评工作完成后,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各级考评对象应当于 10 日内将考评结果报送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

第二十九条 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进行监督管理。重点关注以下事项:

(一)经营计划的审慎性;

(二)绩效考评目标与经营计划的吻合性;

(三)绩效考评指标设置与上级机构考评要求的一致性;

(四)业务归属和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五)财务数据和管理信息的规范性。

第三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实施情况纳入监管评价,并与监管激励措施挂钩:

(一)与考评对象设立机构挂钩;

(二)与考评对象开办新业务挂钩;

(三)与考评对象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核准挂钩。

第三十一条 对绩效考评制度建设不合规、考评指标体系不科学、考评结果应用不全面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考评对象,应当加大现场检查力度。

第三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考评对象绩效考评工作不符合本指引要求的,根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的相关规定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实施监管措施或行政处罚。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职能部门的绩效考评参照本指引执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内部审计等部门的绩效考评,应当有利于其独立、全面地履行职能。第三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设在境外的分支及全资附属的银行机构,由总行(公司)根据本指引的原则和要求,结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监管要求实施绩效考评。

第三十五条 按照并表管理原则,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全资或控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考评参照本指引执行。

篇8: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1 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1) 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化。全面预算管理以钢铁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为依据, 把集团的战略目标细化为经营计划和预算, 转化为清晰的具体数据, 落实到企业的具体活动和计划中, 通过预算分解、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全员参与, 使各分子公司内部对集团的战略有更为深入理解, 并清楚地认识到各自对集团战略目标实现的贡献程度, 达到全方位沟通战略目标的目的。

(2) 企业组织结构的最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以对钢铁集团公司内部架构与业务流程的研究为前提, 通过对钢铁集团内部机构的调整和组织的理顺, 将集团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责任中心, 并以此为基础来分配各自权利和责任范围, 可以形成集团内部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管控体系。

(3) 企业绩效考核的准绳。全面预算管理为分子公司和分子公司管理者绩效考核提供了基准, 并将执行情况与激励体系挂钩, 保证了各分子公司的目标和集团公司的战略规划一致。全面预算强调预算考核的有效性、全面性和平衡性, 可以通过在预算考核指标体系中引入平衡计分卡, 从而提升集团公司的绩效管理水平, 保证集团公司整体发展。

2金融危机背景下钢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为数不多的将企业所有关键问题融合到一个体系内的内控管理方法之一, 是企业加强内控、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最好切入点。近年来全面预算管理这一方法在钢铁企业中取得了较大发展, 但面对此次金融危机, 其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1) 集团整体与分部以及分部与分部的利益冲突。钢铁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这必然导致企业整体利益与各部门及生产单位局部利益的冲突。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钢铁企业身受重压, 为确保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在预算编制时必然采取从紧策略, 如加大降低成本力度、降低期间费用等, 这必然给各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带来压力。因此, 如何更好地协调企业整体和部门间的利益关系, 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完成也是目前钢铁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2) 预算编制方法偏重于静态预算。钢铁企业集团公司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主要是静态预算法, 主要包括固定预算法、定期预算法和增减量调整预算法。而编制预算时通常以历史指标值为依据, 而对未来的市场走势和不同时期生产经营的特殊性缺乏科学、详细的判断说明。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市场形势复杂多变, 单位不以项目本身的重要性去确定基数, 势必会造成资源分配不合理和资源使用缺乏效率。

(3) 预算执行力度差。预算管理出现“重两头, 轻中间”的现象, 编制预算时轰轰烈烈, 但执行时却走过场, 没有把重点放在日常的跟踪和调控上。目前在预算执行中存在以下问题: (1) 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由于缺乏外部的有效约束, 往往形成预算执行的假象, 不能发挥责任单位的盈利潜能, 造成预算管理中出现不公平现象, 挫伤部分人的积极性, 进而导致预算失控。 (2) 预算分析不到位。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时更多地强调客观原因, 不从主观上找原因, 未能给预算调整和考核提供详实的资料。 (3) 难以把握关键控制点。

3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金融危机背景下钢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 合理确定预算管理目标, 确保目标及时有效。对钢铁企业来说, 应合理确定企业预算管理目标。企业预算管理目标是企业战略目标在特定预算期的具体体现。企业管理层应具有战略眼光, 确保预算管理目标符合市场的变化趋势。同时, 要制订合理的预算编制程序, 通过上下结合的方式表达预算管理目标, 保证企业整体利益, 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强相互沟通协调, 从而使企业全面预算目标顺利实现。

(2) 趋于动态的预算管理编制方法可提高预算的精确性。要改变传统的预算管理观念。一般认为预算是对未来各种未知条件加以估计、汇总的数字计划, 通常是以年或季度为单位来编制的, 不可能精确。但是, 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危机背景下, 要想真正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指导、控制等作用, 就必须打破传统观念, 如可以在编制年或季度预算的基础上, 结合市场情况按月编制月度生产经营预算, 对日常生产经营实行动态控制, 更好地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3) 全面预算注重全过程控制。若全面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因市场环境、经营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而导致预算结果发生重大偏差, 则需要对预算进行及时的调整, 尽量在确保年度预算目标完成的前提下, 按照“先报批、后执行”的原则严格执行预算调整程序, 坚决杜绝违规操作。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技术人员整合策略研究

——以技术寻求动因为视角

林娟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系, 广州510800)

[摘要]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寻求动因下的海外并购创造了难得的契机。在此类并购案中, 技术人员的整合能否顺利开展至关重要。本文在提出技术人员整合策略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地指出在此过程中各阶段可能面对的难题, 同时给出解决对策, 希望能为实践提供帮助。

[关键词]技术人员整合;技术寻求动因;跨国并购;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

1研究意义

我国2001年加入WTO后, 企业跨国并购金额急剧攀升, 2002年仅为2亿美元, 到2009年达到218亿美元。综合近几年的数据, 从跨国并购的产业分布情况来看,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为90.6%;在第二产业的跨国并购案中, 以技术寻求为动因的跨国并购案占82.56%。可见, 以技术寻求为动因的跨国并购活动在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 近年来,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的案例并不多, 至少有70%是失败的, 2008年跨国并购损失高达2 000亿元。

事实上, 并购本身不能创造价值, 并购的预期效益能否发挥和实现关键在于企业并购后的整合。我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屡屡受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视并购后的整合, 以技术寻求为动因的并购活动也不例外。因此, 探讨如何完善技术寻求动因下并购后的整合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在此类案例中, 技术人员的整合是整个整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只有对技术人员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 使其各司其职, 才能真正实现技术的转移与应用。由此可见, 若使技术寻求动因下的并购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就必须处理好技术人员整合这个关键问题。

2 技术人员整合策略

制定技术人员整合策略, 解决好技术人员整合问题, 可以确保并购双方技术人员明确地知道企业的目标, 主动调整心态和行为以适应新企业的需要, 促进技术整合工作的顺利完成, 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人员整合策略主要要解决稳定技术人员队伍、组建技术整合小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这几个关键性问题。

2.1 稳定技术人员队伍

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在实施跨国并购后的一段时间里要面对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由于企业未来的前景不明确, 技术人员对自己的去留和发展也不明确, 就会出现一些人自动离职的现象。此时, 企业里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言论, 引起人心动荡, 这会对

[收稿日期]2010-08-21

[文章编号]1673-0194 (2011) 03-0048-02

技术整合各项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 并购企业为了降低管理成本, 实现协同效应, 在并购后不可避免地要削减员工, 这样一来更会使并购双方技术人员的顾虑加深。并购企业的技术人员担心目标企业的技术人员对自己的位置构成威胁, 而目标企业的技术人员怕受歧视, 有当“二等公民”的自卑感, 一般目标企业技术人员的抵触情绪要比并购企业员工的大。

稳定军心、留住人才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并购后要削减员工, 但技术的特性决定技术人员不像其他人员一样存在简单重叠, 因此不能简单地削减技术人员。对技术人员的安置要格外慎重, 一旦确定要削减之人, 应通过企业的官方渠道迅速宣布, 以免拖得太久产生谣言, 此外对被削减的人员要做到妥善安置。

2.2 组建技术整合小组

组建技术整合小组对顺利实施技术整合策略, 实现企业技术寻求动机, 促进并购双方平稳过渡起着重要作用。配备适合的小组成员、选择合理的技术整合小组模式是构建技术整合小组的重点。

在技术整合小组中, 需要配备出色的研发人员, 他们负责把从目标企业获取的技术从研发部门转移到生产部门。这就要求选取不但精通相关技术知识还具备较强沟通能力的研发人员, 以便与生产部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工作交流、听取反馈意见、做出相应改进。为保证“从概念到实物”的产品创新过程顺利实现, 需要测试生产人员的参与。他们在测试和判断各种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 寻找有效的新产品制造流程, 细化制造流程直至使其成为可操作的制造流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技术整合小组不但要加快产品创新的速度, 还要优化产品, 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应对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 这就需要营销人员的参与。营销人员与顾客接触较多, 了解顾客的需求, 他们可以根据顾客的反馈意见及自身的销售经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实践证明, 很多优秀的产品研发创意都来自于营销人员。现在, 许多企业都配备了专门的技术服务人员为客户提供售后服务, 他们对于原企业 (并

!!!!!!!!!!!!!!!!!!!!!!!!!!!!!!!!!!!!!!!!!!!

摘要:本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总体分析中国钢铁行业, 并从全面预算管理角度出发, 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 根据分析结果,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钢铁行业,全面预算,对策

参考文献

[1]张雄.金融危机理论演进与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 20O7 (5) :205-208.

[2]朱晓林.金融危机给钢铁行业带来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5) .

上一篇:高中生入党申请书500字下一篇:幸福学校校园建设工程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