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参观实习报告

2024-08-11

工程测量参观实习报告(精选6篇)

篇1:工程测量参观实习报告

第二天早上我们开始正式参观了,由于前一天杨老师的详细的介绍,我们终于把实物和脑中构出的物体和一系列的数字对上了,这次来到离饭店很近的一号船闸。据老师的介绍,为了保证建坝后的顺利通航,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有三座大型船闸,其中一号船闸建在大江上,两座电站的厂房,分设在二江和大江。二江电站设2台17万千瓦和5台12.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96.5万千瓦。大江电站设14台12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75万千瓦。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71.5万千瓦。二江电站的17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水轮机,直径11.3米,发电机定子外径17.6米,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之一。二江泄水闸共27孔,是主要的泄洪建筑物,最大泄洪量为3900米2/秒。后来又来到二江电厂,一进去发电厂房,感觉很凉快、宽敞、明亮,俨然一种现代化的机房的感觉,水轮发电机在地板下轰鸣,机房两边是一排排的励磁装置和微机控制保护的柜子,望着红红绿绿的按钮,有一种头晕的感觉。接着参观了220kv的开关站,开关站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变电站,只是没有变压器而已(变压器设在电厂那里,因为发电机的出线是两片槽型母线叠成一个空心矩形,体积很大,而开关站要离发电厂有一小段距离,为了节约材料当然要先变到高压才送到开关站那里了)。220KV开关站是二江电厂发的电,后面参观的500KV开关站主要是大江电厂发的电,他们都是中型单列布置的(一个安全静距是2米、一个是5米,但是站在电器下面基本是安全的,如果把手举起来,就会感觉到有点轻微麻麻,小心触电),一排一排的,非常整齐,就像接受检阅的士兵一样,刚刚进去开关站时听到兹兹声,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才知道是放电的声音,于是大家开始紧张,毕竟都是没见过世面的学生,记得后来去500kv的开关站的时候,天气异常炎热,太阳很毒,我怀着侥幸的心理撑了伞,还没撑开就被电击了一下,吓得我赶紧收了伞,一个同学更惨,伞都被打烂了。听老师说220KV开关站的母线连接方式是双母线带旁路母线、旁路母线分段(由一个旋转开关连接),我们就联想到课本《发电厂电气部分》里面的图,后来渐渐认识了一些电器的特点:避雷器有一根接地线、隔离开关有一个很长的棍子(应该是匝刀)柄露出来,他们体积比较小;电流和电压互感器体积相对大一点,电压互感器一般是圆柱形的,电流互感器一般是梯柱形的,挺着个大肚腩,呵呵;断路器不好认,一般在两个隔离开关的中间,多断口断路器最好认了,有个Y的分叉。其实很多电器都有标明是什么的,看看就知道了。还有什么高频保护用的阻波器、避雷线、均压环等等。后来又去参观了葛洲坝的模型室,在那里,我贪婪的拍摄了很多珍贵的照片。

后来有幸又去参观了三峡水利工程,在入口处看见一个旅游车满载着外国游客,看来这样伟大的工程已经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度人们的关注。特别幸运的是看到了三峡泄洪的壮丽景观,三条水柱向三条白色的巨龙一样向前喷射而去,似乎要腾空而起。

晚上我们徜徉于这个美丽城市的夜景中,很有意思的是,这个城市很多东西都以葛洲坝命名,比如葛洲坝饭店,葛洲坝中学小学什么的,让人忍俊不禁的是葛洲坝垃圾筒。白天天气很热,但是到的夜晚在江风的吹拂下,就很凉爽,路过广场,看见一群阿姨在跳舞,跳得真的不错,我也心痒痒,跟在后面蹦达了几下,感觉真的不错,我们来到最繁华的路段——解放路,沿路的特色店面向我们展示了与广州不同的感觉,街边的特色小吃总是吸引我们这群馋鬼的眼球,又便宜又好吃,走着走着就来到江边,我家也是住在江边,但是此时呈现在我眼前的长江却是另一番景色,如果说我们家那边的长江是温顺而不失威风的长龙,那宜昌的长江就是盘旋而有点令人胆寒的长龙。宜昌的菜属川菜系,算是把我辣倒了,但是真的让我们享受到了口福,重庆火锅遍地都是,有一次去吃二郎鸡火锅,和我同行的都是本广东的同学,平时都不吃辣的,结果把大家快辣傻了,嘴里还说着爽,真的很爽,结果我就爽过头了,吃辣吃到上火,只好去打吊瓶。

为期一周的实习终于结束了,我们也要离开宜昌这个城市,离开时我们的心中脑中已经满载对这个城市的眷恋和对葛洲坝三峡的新的认识,出去见的大世面,了解发电厂发电的过程,开关站设备的布置方式,心里对今后的出路有了一些了解,不枉此行。

工程参观实习报告范文篇3

实习目的及任务:

目的是通过参观典型建筑,建筑工地,使我们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对本专业的概貌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增强我们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具体目的及任务是:

1、通过参观实际建筑,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2、通过参观在建工程及阅读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比较,进一步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读工程图的能力。

3、通过参观,运用所学知识品评建筑的优缺点,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欣赏水平,为下面的课程设计打下基础。

4、通过实习,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熟悉房屋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5、通过实习,培养我们劳动的观点,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实习地点: 景湖弯 ,天伦城 ,东.南院 ,岳阳水泥厂, 岳化集团

实习时间: XX年xx月xx日到XX年xx月xx日

实习计划及进度:

1:实习动员,分组安排 ( 25号上午 )

2:景湖弯建筑群参观 ( 25号下午 )

3:观看南院的规划方案视频和东.南院现场参观 ( 26号上午 )

4:天伦城工地参观 ( 27号上午 )

5:南院在建工地参观 ( 27号下午 )

6:岳阳水泥厂参观水泥的生产工艺过程 ( 28号上午 )

7:岳化集团参观火电发电过程及了解工业厂房 ( 28号下午 )

实习内容及要求

(一)建筑学知识

参观单体建筑及建筑组群,参观特色建筑,了解分析以下内容:

1、根据所学知识,对所参观建筑组群的总平面布局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进行分析。

2、参观建筑物外观及内部,了解各层平面布局及房间布置,观察建筑外观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建筑平面布局、空间造型和立面处理方法。

3、分析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二)房屋构造

通过去参观在建工程现场情况,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该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构造特点、建筑作法、承重方式、施工方式、抗震等级等;

2、了解该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础类型、构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3、了解该建筑物的墙体类型、结构布置、细部构造及施工特点;

4、了解该建筑物板、梁、柱等的类型,配筋方式及其与墙、梁的连接构造,了

解楼地面、屋面构造及顶蓬构造特点;

5、了解该建筑的楼梯、阳台等的详细构造;

6、了解建筑物的建筑装修构造。

(三)建筑材料

通过去建筑工地和工厂实地参观,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水泥、砖、砂子、石子、钢筋等主要材料的规格、标号、特性及使用要求;

2、了解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标号、生产工艺所用设备以及养护要求;

3、了解各种钢筋加工情况;

4、了解火电厂发电的工艺过程

(四)建筑施工

通过去施工现场参观,要求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各施工工种的工艺过程,生产特点以及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及穿插作业情况;

2、砖混结构施工工序,现浇构件的施工工序;

3、建筑工程与安装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实习收获和总结:

在孙超法和肖四喜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工地相关的规章制度,了解各种工程程序;通过阅读图纸,了解设计的意图、设计方案、施工细部;了解在工程建设中可能发生的实际问题,并学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等。

(一)建筑学知识

参观东,南院单体建筑及建筑组群,分析如下:

学校的总体布局采用有利于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细胞模式系统化布局。各建筑组团有序发展,各组团都有自己的中心,并有便捷的步行系统于相邻组团联系,形成多个独立高效运作的系统。同时也改善各专业封闭独立的传统布局,以整体集中、个性独立的方式既满足学科交叉、高效便捷的要求,又满足各局部功能相对独立的要求。新校区规划以生态环保意识为指导,人与自然共存。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营造高雅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并在单体布局中尽可能满足节能通风和环保的要求。充分利用基地现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规划不仅对原有环境进行保护,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突出建筑群布置的层次感,同时加强校园环境景观的配套设计,还注意从更高层次来创造一种学府氛围,把人文环境的营造与自然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

校园的规划除了生态环境方面的考虑,还体现在不用尽现有资源,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地。采用动态发展的原理进行规划,制定利于扩展、具有弹性的校园总体规划,不仅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行性,整合新建筑与现有校舍的功能布局,做到远近期结合,注重节约用地,给远期发展留有足够余地,实现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观察建筑外观特点:

建筑面积:10600m2,5层,框架结构 建筑的入口对于建筑如同人的脸部一样重要。它的入口处理的很好,又满足了功能的要求,同时建筑总体比例非常合理、协调.

建筑面积:5860m2,3层,砖混结构 它的屋顶如同音乐中主旋律反复出现一样,产生和谐统一美感。

在化工楼参观时发现屋面设有好多的消防管道,同时又设了安全通道.也在景湖弯的地

下停车场设有自动(精选幼师实习报告)消防管道,一有险情就会感应到,自动打开喷头,及时解除险情.这些都是为了满足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

(二)建筑施工

通过去参观天伦城,景湖弯,南院在建工程现场情况,一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建筑的结构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楼不同。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我们跟着现场管理员上了楼,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

上到最上层,我们看到工人们还在绑扎钢筋,柱和梁的钢筋已经绑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预留的槽里。我观察了其中的几条梁和柱,就像老师说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条,次梁有六条;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间用箍筋绑扎。而柱子就不一样了,三四条梁要交汇于柱,就必然要使梁的钢筋穿过柱子,这样使得柱头的钢筋十分密集,同时浇筑混凝土时也要注意密实。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纵横两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纵横两路放着。摆好的钢筋就要用铁丝绑扎好,为了保证面筋不被踩低下去,还要用马蹄筋将其抬高。在看板筋时我们发现连同钢筋一起铺设的还有电线管,这是电专业和结构专业合作的一个体现。在工地我向工人也了解了一些情况,比如, 在砌墙的过程中,如遇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在留槎的过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则必须留阳槎,且要有拉结筋,不能留阴槎。比如,钢筋的绑扎,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每一跨度里钢筋的接头数只有25%,即4根钢筋里只有一个接头,另外,接头要尽量放在受压区内。天伦城的建筑物都是采用框架结构, 它的墙体都是用填充的方法实现的,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地方已经填充好了,有些地方还没有填充.南院的综合教学楼和学生宿舍都是采用砖混结构,同时在南院学生宿舍当时正在搞基础,我们也看到了它采用的是桩基础,由于那的地基比较好,基础只有2米.在南院的时候工地正在打桩,我把打桩的全部过程也大概

篇2:工程测量参观实习报告

本次实习是道桥工程专业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活动,初步了解桥梁不同功能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方法,对其功能、材料、结构和施工技术形成基本理念,并能够结合已学过的基本知识进行相应的描述或评判,建立起初步的工程意识,激发学生对道路工程专业课程的求知欲。通过在现场的实际感受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责任感、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二、实习时间:

2011年6月27日——参观朝天门长江大桥,菜园坝长江大桥。

2011年6月28日——听老师讲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与所需知识。

2011年6月30日——看实习录像,了解桥梁建筑。

三、实习内容: 2011年6月27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参观朝天门长江大桥和菜园坝长江大桥。到达目的地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两座大桥的具体工程。

重庆跨长江的朝天门大桥简介:朝天门大桥于09年4月29日正式通车。与两江隧道一起连接解放碑、江北城、弹子石三大中央商务区。虽然名叫“朝天门大桥”,但大桥的实际位置是在离朝天门还有1.7公里的溉澜溪青草坪。大桥从设计之初就定位为重庆的江上门户,设计方案选定了简洁大气的钢桁架拱桥形式,大桥只有两座主墩,主跨达552米,比世界著名拱桥———澳大利亚悉尼大桥的主跨还要长,成为“世界第一拱桥”。建成后的大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双向六车道,行人可经两侧人行道上桥;下层则是双向轻轨轨道,并在两侧预留了2个车行道,可保证今后大桥车流量增大时的需求。大桥西接江北区五里店立交,东接南岸区渝黔高速公路黄桷湾立交,全长4.158公里,是主城一条东西向快速干道。

朝天门大桥施工方案:

钢桁架拱桥主桥全长826m,主桥结构包括主拱、边拱、主梁、吊杆、桥面系及下部结构。主拱为双肋式钢桁架小钢箱肋拱,矢跨比为1/4.2的悬链线,单一拱肋宽2.0m、高2.0m,单片桁架为变高截面,高度变化为74-14m,两肋拱在横向往内侧以9:1的斜倾度斜靠拢,形成空间构架。横向连接采用9个空间桁架连接,所有拱肋桁架弦杆均采用小钢箱截面形式(主拱上下弦杆为2000*2000*45mm,腹杆采用800*800*40mm小钢

箱)。主梁采用钢桁架结构,桁架高12.5m、宽40.6m、标准节间长16m。桁架主要构件为Q345钢板组成的箱形截面杆件,杆件间用钢强螺栓连接。桁架在加工厂加工,利用缆索吊机安装。吊杆间距16m,选用高强度钢丝的PE护层拉索。

拱座基础为3m直径桩基础加钢筋混凝土承台,拱座为箱形结构,墩身为钢筋混凝土空心箱形截面,每墩壁厚7m,两壁间相距9m,墩身总宽23m,高74.5m。

国内外钢桁架拱桥很少,国外也只是在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做了一些,而且数量很少,跨度大于500米的只有三座。目前同类型的桥梁中,美国新河桥主跨518.2米,跨度最大,1977年建成,为上承式钢桁架拱桥,另二座跨度大于500米得钢桁架拱桥是美国贝永桥,主跨504米,中承式拱桥,1931年建成;澳大利亚悉尼港桥,主跨503米,中承式公铁二用桥,1932年建成,其他同类桥跨度均在400以内,修建年代同样较久。

目前拱桥施工中常用的方法有缆索吊装法、悬臂拼装法、转体施工法和支架施工法,后二种施工方案在本工程中很难实施,因而该桥施工采用前两种及其组合的方法。立体交通网串起三个CBD:

据了解,朝天门大桥全线规划长度为4.158公里,由主桥、南北引桥组成。主桥北起重庆船厂,南到窍角沱重棉三厂,两侧引道北接江北对山立交,南接南岸的弹子石立交和黄桷湾立交。大桥与规划中的两江隧道一起,将把解放碑、江北城、弹子石三个CBD联成一张立体的交通网。朝天门长江大桥的设计车速为60公里/小时,是主城区的又一条快速干道。建成通车后,江北城到弹子石车程约10分钟。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简介:菜园坝长江大桥(又名珊瑚长江大桥),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公共交通和城市轻轨两用大跨径拱桥,主跨420米,为中国第二大跨度拱桥,钢结构总重18000吨。该桥结构形式采用中承式无推力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是集钢管拱、钢箱梁、钢桁梁各种新型桥梁结构形式和科技成果于一身的现代化桥梁,这种结构形式不仅在我国绝无仅有,而且在世界桥梁中也具有独特的地位。

“飞虹”15年不褪色:

整座桥采用环保的红色防腐涂装,异常醒目。四层涂料能防腐防晒,两道橘红色的“飞虹”至少可15年不褪色。

“重庆天气比较特殊,酸雨较频繁,桥面涂装漆能抗紫外线、抗腐蚀。”负责涂装的工程师介绍,主拱上下游均涂装了四层涂料。最底层为防腐层,保护大桥两拱外层不被腐蚀;第三层是隔离层,用于隔离氧气和水蒸汽,保护结构不被氧化和侵蚀;第二层和表面则是美观层,给大桥穿上“彩衣”的同时,保证大桥的安全。主拱底端的“Y”形结构,则被涂装为银白色。大桥两侧人行道上均已铺设了两层防水沥青,然后在表面撒上墨绿色的细碎石子。据了解,在主城跨江大桥上采用彩色新型材料尚属首次。菜园坝大桥为行人提供了观景功能,两侧人行道最宽处约6米,在重庆市已建桥梁中属于最宽的人行道配置,市民站在人行道上即可欣赏江景。

主拱安装76个减震仪:

据介绍,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拱与桥面的连接,主要靠76个吊杆。菜园坝长江大桥竣工后,车辆在桥面上通行,必然会有震动。“吊杆外部是塑料的,大桥一震动,吊杆就会与钢拱产生摩擦,时间一长,吊杆外部就会磨损。”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施工人员在每个吊杆与主拱接触处安装了一个减震仪,“它的工作原理就像膨胀螺丝一样,最大限度地防止吊杆震动。”

大桥防水层寿命30年:

大桥使用的防水层材料来自英国,这种“防水衣”在重庆市桥梁上是第一次使用,具有高强度和超强的柔韧性,使用寿命可达30年。据悉,这种防水涂料有别于其他桥梁使用的环氧树脂,拉伸强度、抗老化、抗破裂性更好。

施工时先给大桥喷砂除锈,再上一层白色底漆,底漆表面还要喷上一白一黄两层防水涂料。然后,在防水层上刷上一层橘红色黏合剂,上面铺设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这种混凝土也有别于其他混凝土,不需压路机即可完成沥青浇筑,因为它具有很强的变形能力,能自动完成密织,还具有很强的防水功能。这种施工工艺在重庆市桥梁等市政工程建设中属于首创。

钢架为大桥减重4万吨 :

菜园坝长江大桥主跨420米,为中国第二大跨度拱桥,钢结构总重18000吨。该桥结构形式采用中承式无推力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是集钢管拱、钢箱梁、钢桁梁各种新型桥梁结构形式和科技成果于一身的现代化桥梁。这种结构形式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桥梁中也具有独特的地位。部分桥面采用钢梁架桥面,这部分共长800米,重2万多吨。钢梁架较轻,重量仅为水泥桥面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大桥减重约4万吨。

四、实习总结: 参观完两座大桥后,我们本学期的道路工程参观实习就结束了。在这几天的实习中收获很多,让我对道桥工程有一定的了解,也对我自己今后要从事的行业有所思考。在这几天的实习中对桥梁的主要结构也加深了认识:梁桥以受弯为主的主梁作为承重构件的桥梁。主梁可以是实腹梁或桁架梁。实腹梁构造简单,制造、架设和维修均较方便,广泛用于中、小跨度桥梁,但在材料利用上不够经济。桁架梁的杆件承受轴向力,材料能充分利用,自重较轻,跨越能力大,多用于建造大跨度桥梁。按照主梁的静力体系,分为简支梁桥、连续梁桥和悬臂梁桥。

篇3:工程测量参观实习报告

一、参观机床展,积极探索的实践教育模式

1. 机床展,体现高校工程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工程实践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工程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它在大学教育中既独立存在,又与理论教育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工程实践教育的宗旨在于实践,参观设备展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很多学生通过参观设备展,得到很多启发,近期效益是在毕业创新设计的体现和在全国机械设计创新等大赛中取得很好的成绩,远期效益是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和任职。

2. 机床展,工程实践教育最好的辅助方式之一。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和更新,工程实践内容、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变化。新设备新技术的使用,为高校的教学实践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学校的教育经费毕竟有限,仅靠有限的经费购置和更新设备或建立校内实习基地来完全满足所有学科的实习要求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有必要借助社会力量来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力量是公众的,为广大师生和企业服务的。机床展就是这一创新模式的体现。

3. 机床展,提高工程实践教育层次的一种方式。

以往高等学校的工程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相关企业或校内实习基地,实习条件和实习环境差别较大,实习方式单一,各企业的设备也良莠不齐。而且大多数是安排单班一两位教师带队,以参观的性质为主,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大部分实习时间耗费在往返的路程上,费时费力,但是实习效果并不理想。机床展规模之大,设备涵盖之广,国际化程度之高,为高校提供了解世界、了解行业发展的最佳途径。通过参观学习,激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会促进高校工程实践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 机械展,提高学生了解世界新技术、新设备的一种方式。

现在的机床设备展,不仅是设备的展示,还是学生工程实践学习的课堂。参展前,中国机床工业工具协会组织专家分大区对负责教师进行培训,积极协调引导高校组织参加展会。近三年,我校先后聘请了协会的原副会长和协会的顾问专家作专题报告,使学生在参观时针对性更强、面对机床设备互动性更好,甚至与在场的工程技术人员有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也使企业更多地了解在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展会上企业举办的多场技术讲座,不仅是对学校知识的有益补充,更多地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参观设备展,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1. 设备展,促进实践教学计划的进一步不断修订。

设备展涵盖的机床设备广泛,涵盖工程学科的若干知识点,体现机、电、气、测试、控制等技术的多种融合,是高校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程实验的部分验证和补充。鼓励学生走出去,建立社会公共实践大课堂理念,启发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思维。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要适时制定工程实践教育的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并作为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的标准,不断激励和促进大学的工程实践教育。

2. 设备展,加快工程实践教学改革。

在教师授课过程中,知识更新的步伐往往远超学校实验室设备的更新,尤其是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出现,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大多以综述、理论讲解为主。学生们对新技术的运用和理解仅限于教师的讲解和书本的介绍。大型机床设备展,提供免费的设备及技术资源,又是开放和公众型的,教师可以比较详尽地计划,做好功课。带领学生一边参观,一边讲解,一边观看设备的演示,必要时还可以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把新技术、新设备介绍给学生。现场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也是实践教学改革的一部分。

3. 设备展的组织体现一个学校对工程实践教育的重视程度。

机床设备展,展会地址大多为交通便利或经济发达地区,号召力强。由于大部分是采取集中组团的形式参会,组织工作是考查一个学校对该项工作是否重视的体现。据了解,天津高校大部分均选择每年选择2~3个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展会,集体组织或部分专业参展。对专业性较强、对口专一的展览,分散组织进行,这样针对性更强,更能体现参展的目的性。

三、存在问题

在引领学生参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1. 实践教师师资力量的不足。

一般1个教师要带15个甚至更多的学生,由于现在一般专业编制为4个自然班。人数较多,1对15或1对20是比较常见的。由于参展学生人数较多,设备容积有限,很难保证将学生集中于一个展台前,也保证不了每个学生都能够看到设备的结构。

2. 企业的热情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无可厚非,企业参展主要还是以销售为主,对用户或潜在的用户的态度比较积极,对学生这些将来的客户群,态度相对不够热情,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参观的兴趣,实践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3. 经费不足制约部分参展。

毕竟在同一个城市举办的大型设备展会不多,即便是临近城市,租车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大多数高校这方面的投入不足。一般地,专业多采用变通的方式,从毕业实习和认识实习等实践环节中挤出部分经费,但这也势必影响其他的实践教学环节工作的开展。

4. 安全保障是最大的实际问题。

安全是第一位的,虽然在参展前和参展过程中,一直在强调安全教育,但仍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隐患。诸如不按时执行上车时间,电话联系不上,不经请假擅自离开,还有不经企业许可,擅自触及设备,或不注意出现磕碰等,也是部分教师不愿意带队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大学生参加教学实践实习活动,尤其是参加大型设备展已经是高校教师的共识,同时也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要将这样的工程实践活动进行下去,应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 建立长效机制。

高校要在制度上予以重视,并建章立制,抓长效,负责教学工作的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要制定计划,制定资金和安全保障措施,长期地坚持下去。

2. 将参观机床展纳入实践实习教学学分。

参观设备展,并书写参展报告,合格者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一部分,参照参观设备展的次数和设备展的规模给一定的实践教学学分,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

3. 建立协作组织进行交流。

同类型高校建立协作组织,不定期地进行交流,总结经验,开展工作,探讨该类工程实践教育新途径。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参观机床展与大学实践教育的关系, 对学生参展的方式进行了探讨, 提出学生参展的长效机制与措施。

关键词:机床设备展,大学,工程实践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钰, 许亮.靳宇倡大学实践教育的文献综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 (S1) .

篇4:工程测量参观实习报告

【关键词】测绘工程;测量实习基地;建设研究

0.前言

测绘工程专业是一个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测绘工程专业系列主干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实习质量的高低。因此多年来在测绘工程专业主干课的教学安排中,教学实习包括课堂实习占有教学总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那么根据测绘工程专业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必须建立适当规模和不同需要的测量实习场地,才能充分保证培养学生具有各种测绘仪器较强动手能力的要求。现阶段,全国各测绘类办学院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正在建设自己的实习实训基地。所以,对测绘工程测量实习基地的建设研究尤为重要。

1.建设测量实习基地的必要性

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例为1: 1,这给教学环节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如果没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教学就很难达到要求,实习实训环节就会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利于教学工作开展,也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核,是否达到职业教育的要求,只能由任课教师来定,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要求和目标设计。

2.建设校内普通测量实习基地

2.1新建校内地形测量实习基地

为了使实习基地既符合现代测绘生产实际的全过程,其规模又能供多个班级同时方便作业,还应考虑节省实习经费的原则,经多方考察、反复论证,在校内建设普通测量实习基地是最合适的。从70年代以来,我们在校园内布设了图根测量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建立了普通测量实习基地。按新的控制网设计方案,进行现场浇注埋设标志,使校园地面标志点维持在四十个以上,附合、闭合路线维持在十余条以上。从踏勘、选点、埋石、造标到全面观测、内业数据处理,经过数月的大盆艰苦细致的工作,校内实习基地将初步建成。为了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还要逐年对该基地进行点位补充和加密。

2.2建设线路工程测量实习基地

有些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没有固定的线路工程测量实习基地,以往的实习都是临时地选择一个地方,给学生实习、教师指导和实习基地测绘资料的积累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这次我们应在学校新建6条线路工程测量实习路线,并进行埋石造标,每条线路的曲线半径均在450米以上,完全满足线路工程测量实习的要求。该基地每次可同时容纳两个小班(60人)进行实习。

2.3建立校内水准测量实习甚地

在整个学校指定区域,布设并施测12个闭合水准环,建立一个统一的高程系统,每个闭合环上有一高程已知的水准点,每组有2一3个待测高程水准点,考虑到学生应在2小时内完成等外水准测量实习,因此闭合环的长度不宜过长(800M~l500M之间)。预先用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和精度要求进行未知高程水准点的高程测量。所得的待求高程水准点的高程数据,可作为对学生实习考核依据。该方法有效地杜绝了学生造假数据的现象,使学生更近似现场作业,教师能更精确地考核学生的实习成果。为测绘工程实习做出重大的贡献。

3.建设野外地形测量实习基地

3.1原有野外地形测量实习基地状况

十多年来,虽然有些学校的基地给这些学校做了重大贡献,但这些基地由于范围小,地形单调,例如无鞍部地形,无村庄、线杆、公路等地物,使实习内容受到限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综合实习的需要。加之因滥采乱挖,地表破坏日益严重,各种原始地形地貌已不再完整,控制点破损严重,地形测量综合实习越来越难以安排。综上所述,建设测量实习基地是有很大必要的。

3.2建设新型野外地形测量实习基地

为了使实习基地既符合现代测绘生产实际的全过程,其规模又能供多个班级同时方便作业,还应考虑节省实习经费的原则。新基地应较原基地扩大几十倍。保存较完好的原始地形地貌,自然地物、人工地物也丰富多样。这种基地的建成为实习内容和范围安排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完全能满足地形测量综合实习的要求。在这种新型测量基地进行测量学习,那么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可以全部安排在野外进行。周外业时间可不再分为校内平面图周与野外地形图周。校内平面图测绘可充分安排在课堂实习及空余时间完成。而且,实习结束时进行现场综合考核测试也很方便。这一措施要求每一位学生掌握仪器操作,准确无误地完成观测计算,根据完成的时间、准确性给出该项成绩。学生在实习中是否能自觉锻炼、效果如何,通过这一考核可得到真实反。

4.采用新技术建设控制测量实习基地

近几年来,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和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原基地的改造与扩建刻不容缓。结合城市建设和发展实用的需要,应尽快开始进行建立,城市GPS控制的研究论证、踏勘选点,该进行GPS全面观测。经过大量的野外作业和内业数据处理,先建立城市建设的首级控制网,这个GPS控制网就是控制测量实习基地的。通过建设控制测量实习基地完成城市GPS控制网建设任务。通过控制测量实习基地建设,完成控制网的改建和扩建,从根本上改变了控制测量系统紊乱、精度低下、范围狭小的落后局面,解决了历史难题,为测绘工作的协调、规范、健康发展,开创了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为今后城市建设和发展,以及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欧亚大陆桥“金三角”地带的开发,都将起到保证作用。

5.利用人防工程开辞矿井测量实习基地

矿山测量教学实习的主要内容有联系测量(一井定向、两井定向和陀螺经纬仪定向)、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和高程测量等。联系测量需要长时间占用井筒,井下导线测量又需要在井下巷道中进行。由于实习学生人数多,时间集中,在现有生产矿井很难进行安排。为了解决生产矿井测量实习与生产矿井现场的矛盾,应在教授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学院的人防工程和实验楼进行生产矿井模拟实验场建设。实验楼顶面模拟为生产矿井的地面水平,将实验楼的电梯间模拟为立井井筒,校园地面模拟为井下第一水平,地道模拟为井下第二水平。实习时由教学楼顶面的四等三角点,通过电梯间进行几何定向和导入标高;通过地道口(模拟为斜井)和地道进行导线测量和高程测量;最后附合至学校北院的三角点,全长约600m,形成一个模拟的生产矿井测量系统。

6.结语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成,将提高测绘教学效果和办学水平,将大大提升院校的社会影响力,促进院校的教学、教改走向快步轨道,更加有利于测绘专业的实践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与使用,能够适应教学实习的特点和需要,能够保证教学具有主动性,对实习时间安排具有灵活性,不受时空和外界因素影响。学生的实习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也得到完全保障。控制测量实习基地的建设,还将产生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城市建设作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获启祥.非测绘类专业测量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12):65-67.

篇5:关于工程参观实习报告推荐

想起在大二时,当我们正处在水深火热的考试中时,住在对面的师姐们已经要轻装上阵了,要去举世闻名的葛洲坝和三峡参观实习,看着她们快乐的似小鸟的身影,我们心中充满了羡慕,经常也在一起唧唧喳喳的憧憬着我们在大三的时候的实习生活,工程参观实习报告。时光飞逝,转眼到了大三下学期,我们也登上了去宜昌实习的旅途,老式的绿皮列车载着青春的我们,旅途的奔波与艰苦没有怎么影响到我们快乐的心情,当然不是完全为了去玩,实习就真的要去学点东西,大家都在心里暗暗地捏了把劲,原来学的东西都是书本上的东西,这次能有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学到实际的东西。很多同学都是在城市中长大的,一路都在感叹如水墨画般的祖国山河,树木青葱,山水秀丽,空气那么新鲜,就连天空都显得那么高阔。

终于来到江滨城市--宜昌。然后我们被安排到在葛洲坝附近的一个饭店,--峡光饭店住下。我们实习时间安排一般是上午去参观,下午上课,晚上自由活动。

先简单介绍一下实习的目的地。第一站是葛洲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工程主要由船闸、发电厂、泄水闸、冲沙闸及挡水大坝组成。大坝全长2606米,最大坝高53.8米,说到这里,不能不为这个历时十年的巨大、宏伟的工程而赞叹。它位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出口——南津关以下2300米处,距宜昌市镇江阁约4000米。大坝北抵江北镇镜山,南接江南狮子包,雄伟高大,气势非凡。而实习的第二站——三峡: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因位于长江干流三峡河段而得名。三峡河段全长192公里,上起重庆市奉节白帝城,下迄湖北省宜昌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葛洲坝水利枢纽,是座反调节三峡水利枢纽尾水流态、改善两坝区间江段航运条件的梯级。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葛洲坝水力发电厂的保证出力将提高43万千瓦。刚到的那天,下午就开始上课了,虽然大家都非常的疲惫,本来还在抱怨不让大家好好休息,但是杨思源工程师精彩的一课就像是一剂兴奋剂给大家注入了活力,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自从大学之后这样的景象已经很少见了,杨老师上课诙谐幽默,时而引经据典,有时也把葛洲坝里一些不好的现象拿出来抨击,讽刺,但对我们一直和蔼可亲,虽然很大嗓门,但是却对我们很亲切,像尊敬的长辈一般。杨老师讲课不带任何资料笔记,却把葛洲坝和三峡大坝概况的每组数据和大江和二江电厂的电气一次部分全部写了出来,例如三峡大坝混凝土重力坝的坝长2309.47米,小数点后面两位数都记得一清二楚。到后面也发现几个给我们上课的工程师都是两手空空来的,让我们知道路还很长,走上社会后的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杨工程师对我们讲,葛洲坝和三峡还可以开发旅游方面的资源,这样必能够大大的提高它们的经济效益。三峡建坝后,除屈原祠、张飞庙和少数石刻需上迁外,其它各景点的雄姿依旧。随之水陆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增添如大足石刻、高岚、小三峡、神农架、溶洞群、神农溪、格子河石林等千姿百态的仙境画廊,再加之两座现代奇观—葛洲坝和三峡大坝。杨老师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不论是专业上的还是人生上的,成为我们值得用一生去珍藏的宝藏。

第二天早上我们开始正式参观了,由于前一天杨老师的详细的介绍,我们终于把实物和脑中构出的物体和一系列的数字对上了,这次来到离饭店很近的一号船闸。据老师的介绍,为了保证建坝后的顺利通航,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有三座大型船闸,其中一号船闸建在大江上,两座电站的厂房,分设在二江和大江。二江电站设2台17万千瓦和5台12.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96.5万千瓦。大江电站设14台12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75万千瓦。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71.5万千瓦。二江电站的17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水轮机,直径11.3米,发电机定子外径17.6米,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之一。二江泄水闸共27孔,是主要的泄洪建筑物,最大泄洪量为3900米2/秒。后来又来到二江电厂,一进去发电厂房,感觉很凉快、宽敞、明亮,俨然一种现代化的机房的感觉,水轮发电机在地板下轰鸣,机房两边是一排排的励磁装置和微机控制保护的柜子,望着红红绿绿的按钮,有一种头晕的感觉。接着参观了220kv的开关站,开关站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变电站,只是没有变压器而已(变压器设在电厂那里,因为发电机的出线是两片槽型母线叠成一个空心矩形,体积很大,而开关站要离发电厂有一小段距离,为了节约材料当然要先变到高压才送到开关站那里了)。220KV开关站是二江电厂发的电,后面参观的500KV开关站主要是大江电厂发的电,他们都是中型单列布置的(一个安全静距是2米、一个是5米,但是站在电器下面基本是安全的,如果把手举起来,就会感觉到有点轻微麻麻,小心触电),一排一排的,非常整齐,就像接受检阅的士兵一样,刚刚进去开关站时听到兹兹声,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才知道是放电的声音,于是大家开始紧张,毕竟都是没见过世面的学生,记得后来去500kv的开关站的时候,天气异常炎热,太阳很毒,我怀着侥幸的心理撑了伞,还没撑开就被电击了一下,吓得我赶紧收了伞,一个同学更惨,伞都被打烂了。听老师说220KV开关站的母线连接方式是双母线带旁路母线、旁路母线分段(由一个旋转开关连接),我们就联想到课本《发电厂电气部分》里面的图,后来渐渐认识了一些电器的特点:避雷器有一根接地线、隔离开关有一个很长的棍子(应该是匝刀)柄露出来,他们体积比较小;电流和电压互感器体积相对大一点,电压互感器一般是圆柱形的,电流互感器一般是梯柱形的,挺着个大肚腩,呵呵;断路器不好认,一般在两个隔离开关的中间,多断口断路器最好认了,有个Y的分叉。其实很多电器都有标明是什么的,看看就知道了。还有什么高频保护用的阻波器、避雷线、均压环等等。后来又去参观了葛洲坝的模型室,在那里,我贪婪的拍摄了很多珍贵的照片。

后来有幸又去参观了三峡水利工程,在入口处看见一个旅游车满载着外国游客,看来这样伟大的工程已经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度人们的关注。特别幸运的是看到了三峡泄洪的壮丽景观,三条水柱向三条白色的巨龙一样向前喷射而去,似乎要腾空而起。

晚上我们徜徉于这个美丽城市的夜景中,很有意思的是,这个城市很多东西都以葛洲坝命名,比如葛洲坝饭店,葛洲坝中学小学什么的,让人忍俊不禁的是葛洲坝垃圾筒。白天天气很热,但是到的夜晚在江风的吹拂下,就很凉爽,路过广场,看见一群阿姨在跳舞,跳得真的不错,我也心痒痒,跟在后面蹦达了几下,感觉真的不错,我们来到最繁华的路段——解放路,沿路的特色店面向我们展示了与广州不同的感觉,街边的特色小吃总是吸引我们这群馋鬼的眼球,又便宜又好吃,走着走着就来到江边,我家也是住在江边,但是此时呈现在我眼前的长江却是另一番景色,如果说我们家那边的长江是温顺而不失威风的长龙,那宜昌的长江就是盘旋而有点令人胆寒的长龙。宜昌的菜属川菜系,算是把我辣倒了,但是真的让我们享受到了口福,重庆火锅遍地都是,有一次去吃二郎鸡火锅,和我同行的都是本广东的同学,平时都不吃辣的,结果把大家快辣傻了,嘴里还说着爽,真的很爽,结果我就爽过头了,吃辣吃到上火,只好去打吊瓶。

篇6:土木工程参观实习报告

第一天,我们就近参观了我们学校的2号实验楼

上午:参观学校科技楼施工现场

星期一上午我们参观了学校在建的十四层科技楼。当我们到达集合地点时,我看到同学们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科技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习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呢!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楼的结构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楼不同。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施工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跟着现场管理员上了楼,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

上到第十层,我们看到工人们还在绑扎钢筋,柱和梁的钢筋已经绑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预留的槽里。我观察了其中的几条梁和柱,就像老师说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条,次梁有六条;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

架力筋之间用箍筋绑扎。而柱子就不一样了,三四条梁要交汇于柱,就必然要使梁的钢筋穿过柱子,这样使得柱头的钢筋十分密集,同时浇筑混凝土时也要注意密实。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纵横两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纵横两路放着。摆好的钢筋就要用铁丝绑扎好,为了保证面筋不被踩低下去,还要用马蹄筋将其抬高。在看板筋时我们发现连同钢筋一起铺设的还有电线管,这是电专业和结构专业合作的一个体现。

我们的现场参观时间很有限,只看到了工人在布置板筋,没有看到他们浇筑柱梁板,砌筑砖墙以及其它的施工情景,所以认识也是很片面的,这个只能作为我们对施工的感性认识吧!

下午:参观建工实验室

建工实验室是一座比较老式的工业厂房建筑,外表像以前的民用建筑。其顶部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行架梁和混凝土板,这种构造既笨重又限制了梁的跨度,现在已经被广泛使用的刚行架和钢板所取代。其两侧柱子是典型的工业厂房的柱式,上部有牛蹄,用于安装吊车的轨道。其宽面也个立了两根抗风柱,这些柱和每隔一段距离设的梁使墙能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强风的荷载。

实验室的作用在于给结构设计师一个能检验其设计可行性的场所,这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科学实验所必备的。

在实验室,我们看到了许多大型的实验仪器,它们实质上都是给试件提供压、拉、剪方面的应力,从而检测其能承受力的能力,也就是它们的强度。

结构构件(通常是柱梁板,当然也有桩)通过吊车吊到实验机床上,然后对构件施加荷载,并通过设置在构件里的传感器将应力和变形情况的有关信息传给相关仪器,实验员记录数据并分析处理变可以得出结果了!

在实验室,我们还可以看到做各种构件的模型。其中有做桩的钢绞线和拉紧钢绞线的套子等。

??? 当然,我们不仅看了各种机器,以及了解了它们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而且对建工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建立起一种实验检验假设的观念,这次参观应该是有比较大的收获的。

第二天上午:观看与建筑有关的录象

前一天通过现场参观,我们对建筑有了一般的感性认识,但对于施工的过程与一些细部问题和可能发生的危险问题我们知道得还比较少。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我们能从整体的广度来认知和学习。

??? 我们观看了曾经是全国第一高楼的xxx大厦的建设过程,从录像里我们看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建造过程,也看到了比较先进的施工生产技术,例如:泵送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和高效的支模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生产中应用给生产带来了很高的效率。

在第二部录像中我们看到了地球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对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害,当然,除了人的生命外受到地震伤害最大的就是建筑了。每当地震袭击城市时,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建筑毁于一旦,地震后的城市将是满目疮痍,我们平时习惯的街道楼房都消失了,这对我们的精神是很大的伤害。

??? 那些年代久远的老房子,没有经过什么抗震处理,在地震中是很容易被毁的。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些房子大多是砖石结构或砖混结构,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很差的,几乎不可以抗震的。然而有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楼房在地震中也不能幸免——当然这些情况还要对建筑物所在的环境和它的固有频率与地震频率的关系进行研究——但原因往往是这些建筑结构受力的不合理性。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为增强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和开发了很多新的技术方案,结构工程师们以为这些新的技术方案能使建筑物有效的抵抗地震的袭击,但结果很不幸,接二连三地有高层建筑在地震中倒塌,就连强度更大的高架桥结构在地震中也频频倒塌,这让全世界的结构工程师感到恐慌。我们到今天还不能清楚地理解地震的活动状况,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会发生,但即使能在地震前预测出来,也只是对人的逃生增加希望,对建筑物毫无作用,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地震振动对建筑结构本身的伤害作用问题,我们的建筑就毫无反抗之力,只能坐以待毙。

幸运的是,随着钢结构广泛使用,结构工程师们发现,虽然很多设计抗震性很高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纷纷在强地震中倒塌了,而没有一列钢结构高层建筑出现过坍塌现象。这足以说明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中的不倒优势,同时也给那些处于地震活动频繁的国家或地区带来希望,他们可以通过少建或不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只建钢结构的房屋来减少由地震带来的损失。日本和台湾都是这样,现在台湾连几层的教学楼都要用钢结构的。

虽然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地震频繁地带不被人青睐,但在中国,尤其是大陆有的还是很多的。就拿广州来说吧,每年广州都要建很多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不能说好还是不好,但要真的发生了地震,那广州的市民可就遭殃了,人口密集且人们又生活在容易受破坏的房子里,其结果是很难想象的了!

小结

在实习中我们的确接触了不少实际应用的东西,但离实际水平较高的生产方式和比较先进的技术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发现我们看到的生产工艺都是不算先进的,就像我们看录像的支模方式在科技楼还没有用上,而人家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使用了,这可能是因为施工单位的物资匹备不足,但先进的生产工艺确实可以提高施工进度和生产质量。

从建筑发展的趋势来看,钢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肯定,研究钢结构的受力和增强钢结构的耐火性是一个亟待深入的课题。

上一篇: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下一篇:大扫除日记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