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

2024-08-16

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共11篇)

篇1: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数学。

我学会了认识钟表,它使我的生活更有规律;我学会了乘法除法,它使我的计算更快;我认识了人民币,它让我学会独自购物……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超市购物。超市的东西可真多,让我增加了不少见识,到了牛奶柜前我说:“妈妈,买箱牛奶吧?”妈妈说:“好啊,你看看这箱牛奶你和姐姐两人会不会喝过期啊?”我仔细看了下日期,原来还有8天就到期了,一箱总共是12盒。我憨笑了一下,想了一会说:“如果我们每人每天喝一瓶,一天就是2瓶,12÷2=6(天),8大于6所以可以喝完。”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孩子,你算得很好,以后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开动脑筋,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只要用心你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的。”

篇2: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无法剥离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新观念的数学告诉人们,人人都必须学有用的数学,数学不应再是演算纸上的智力游戏,她就在我们身边,活生生的存在于生活事实之中。鉴于此,我们应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用事实说话”,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到真实的数学,获得真正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让数学最终服务于生活?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一: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生活在一个立体的空间里面,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学生每天面对多姿多彩的世界,如果把枯燥的数学课与多彩的生活事件结合起来,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特别的亲合力,它能一下子把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拉近,唤起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萌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因而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创设生活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走进课堂,使他们觉得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租船”时,我带学生去交游,走到河边时,要租船过河,有26人,每条船能乘4人,算式是26÷4=6(条)„„2(人),可老师租了5条船,这时为什么呢?是老师算错呢?还是„„,学生议论纷纷。此时,我说:“要想知道为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通过生活化的导入,置学生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整个教学过程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淡化了教育痕迹,打通了书本世界和日常生活的隔阂。让学生发现,原来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无形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积的近似值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

策略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在教学《我们赢了》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预先准备好的小闹钟自己把时针旋转几圈,让学生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走动。学生在旋转时候就开始发现问题了,“两个针会一起走的”“分针比时针走得快„„”。对于学生这些发现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看课文,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因此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欲望也更加迫切,从而找到1时=60分的单位换算。这样,培养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策略三:活动与生活牵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 2 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都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时,刚好有一位挺着大肚子的老师听我上课,我随机应变,出了这样一道题目:王老师快要生孩子了,六个月后,猜猜王老师的孩子出生几天了?由于不知道会在哪一天生,答案是多样化的。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四:利用课后训练,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出发,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使学生养成事事、时时、处处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创造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篇3: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

笔者在小学负责了为期10周的学生实习指导工作, 经过听课 (听实习生上课、听小学数学老师上课) 、评课、指导实习生和参加小学数学的教研活动等, 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 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传统而又封闭, 使学生缺乏进一步探究的兴趣;第二, 教学过程中大都强调数学的结果, 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大部分学生不会举一反三;第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程式化和模式化;第四, 教师为完成认知目标, 新课讲解过程中由教师给学生归纳各种解题类型, 怕影响教学进度, 不愿意多花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第五, 大量的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的布置, 使学生陷入题海中, 为完成作业学生只会模仿, 套用现成模式解题减少了学生自己思考的机会, 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二、建模与数学教学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一切数学概念、公式、规律、法则均可视为数学模型.结合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基本模式: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拓广、反思, 数学教学过程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出发, 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三、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策略

(一) 联系生活实际, 巧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 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建模的趣味性

所谓“数学化”, 是指学习者从现实的情境出发, 经过归纳、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活动, 寻找数学模型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简单地说, 将生活原型抽象成数学模型就是数学化.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收集信息, 应用学生这些可感、可观、可触的感性材料抽象出数学问题进行教学, 相对于学生模仿和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要生动有趣得多.所以,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原型抽象成数学模型, 如教学“0的认识”, 老师引导学生盘子里两个苹果用“2”表示, 吃掉一个苹果, 剩下一个苹果用“1”表示, 把剩下的一个苹果再吃掉, 盘子里一个也没有了, 用什么数字表示?教师通过从有到无的动态演示, 让学生讨论, 最后揭示什么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又如“角的初步认识”, 教师通过很多学生都亲身经历过的玩滑梯、红领巾、三角板等, 抽象出角的概念进行教学.我一位实习学生教学“周长”, 她首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周”字, 问同学们认识吗?认识的话就用“周”组词, 同学们虽然很疑惑 (数学课怎么变成语文了?) 但很快就组词周围、四周、周身, 等等, 老师因势利导, 通过师生讨论“周”的意义, 引出周长课题, 此时, 学生恍然大悟, 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这样的教学贴近学生生活, 让学生体验了“数学化”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觉数学看得见、摸得着, 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对数学建模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巧用数学思想的一般化思想构建数学模型, 化难为易, 让学生感受数学建模的优越性

数学思想是指在数学活动中对数学现象产生的理性认识, 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而数学思想中的一般化思想具有化难为易、去表就里的优点和优势.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涉及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学科知识, 更是涉及数学知识中蕴含着的众多的数学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是数学概念建立, 数学规律发现, 数学问题解决的核心, 是数学模型的灵魂.

例如, 在平面上画3条直线, 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 那么最多可以形成多少个交点?如果满足题意的直线画10条, 最多可以形成多少个交点?小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时, 通常都会在纸上尝试画3条所成的交点数, 但是画10条直线, 而后试图数出交点的个数, 这样的做法很难得到正确答案, 交点实在太多, 如果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1条直线发现没有交点, 2条直线最多形成一个交点, 3条直线是在两条直线的基础上又加一条直线, 通过分析, 最多有3个交点, 于是构建数学模型: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 交点个数随着直线条数的变化而变化规律, 利用数学中一般化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 为现实的数学问题找到了捷径, 就算再多的直线也不怕了, 这样类似的问题还如线段AB上有3个点时共有多少条线段?当有10个点时又有多少条线段?等等.因此, 解题过程中正确运用数学思想构建数学模型, 能够化难为易,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建模解题的优越性.

(三) 应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感悟数学建模的魅力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数学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中,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 加强生活积累, 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数学模型, 并逐步养成用数学模型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理解数学, 体验数学.在学习圆的面积S=πr2 (π为圆周率, r为圆的半径) 后, 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算一算, 学校操场上白杨树树干的横截面积?”同学们经过讨论, 一种说法:算圆的面积一定要先知道半径, 把树砍掉之后测量半径;第二种说法:只要想办法量出树干的周长, 再由周长公式求出圆的半径, 然后应用面积公式算出白杨树横截面积.第一种方法砍树不划算, 赞成第二种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经历白杨树的横截面积的求解过程后, 既能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和掌握知识, 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模型从生活中来又应用于生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 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培养学生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充分感悟到数学建模的魅力.

除此之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不断激发小学生的建模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提供独立进行数学建模的机会, 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小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互作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小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 并非模仿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认识的主体, 发展的主体,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 教师要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 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 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自信地学习, 大胆地建构, 给他们思想的自由、创作的自由.

摘要:笔者在小学负责了为期10周的学生实习指导工作, 经过听课 (听实习生上课、听小学数学老师上课) 、评课、指导实习生上课、参加小学数学的教研活动等, 发现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本文的出发点, 结合新理念数学教学模式, 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建模,数学化,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刘朝晖.现代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3]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篇4: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

关键词:数学兴趣;生活;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日常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现方式可以凸显数学因素,例如:颜色、大小、形状等,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这就为幼儿获取数学体验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因此,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应紧密联系幼儿实践经验,切合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一、根据幼儿在生活中的表现,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将游戏贯穿于数学活动中,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小班的一次户外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孩子对地上的树叶很感兴趣,便召集他们来捡树叶。活动前,我提出几点要求:(1)可以将树叶按形状进行分类摆放。(2)可以将树叶按颜色进行分类摆放。(3)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数树叶并请孩子们说出多和少。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也都能按要求自主地做好分类活动,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了数数,也区分了多少。

对同一内容,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需求、理解也在不断地增加。同样是捡树叶活动,我们对中、大班的幼儿就会提出排序或是分解组合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可以要求孩子根据树叶的大小或颜色进行有规律排序,可以进行10以内数的分解组合练习,还可以根据树叶的多少进行口编应用题活动。孩子们也在无意中对数学活动产生了兴趣。这也真正体现了教师和孩子是“玩”数学,而非“教”数学。将复杂的数学活动与日常游戏相结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抓住幼儿兴趣,开展随机教学,促进幼儿获取知识经验

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对幼儿进行渗透性、随机性的教育,培养幼儿发现、获得、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幼儿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抓住教育点进行教育。教师可以在一些时候,有意设置一些“难题”,创设引发幼儿思考的机会。教师短暂的“偷懒”效应随之换来的是难能可贵的幼儿的“积极思考”,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过程也使教师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从而使幼儿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例如:吃苹果活动。教师没有按照人手一份的方式均分,孩子们在吃完第一块苹果时,发现果盘中还有剩余。如果每人再吃第二块,又不太够。怎么办?我引导孩子们数数苹果的数量,再数数人数,之后,提出问题:苹果数量和人数不一样多,该怎么分?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两人一块……”“可以把苹果切成更小的苹果粒……”“数数几个人,把苹果就再切成几块……”孩子们的答案很精彩,他们通过思考懂得了一一对应、数物匹配、整体与部分等数量关系和数学概念,而来自生活经验的积累让幼儿更加深刻地学习和接受知识。

中、大班的幼儿对时间、空间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而这些既看不见又抓不着的抽象概念,如果只是通过教学活动进行讲解,孩子们很难理解,教师这时就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利用随机教育对孩子进行教学活动以外的时间、空间知识的补充,例如:孩子们在玩游戏的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自己还没有玩尽兴,总是会央求大人再玩一会儿。此刻,一会儿是多久?一分钟、十分钟?还是半小时、一小时?如何让孩子在无限的时间内感受时间的紧凑性和局限性呢?我设计了小游戏“一分钟和十分钟”:让他们在这两个不同的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情或做一个体育项目,通过完成的程度和多少感受时间的长短差异,以此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时间观念。

在孩子们掌握时间的同时,空间也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如“踩报纸”游戏: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看哪张报纸上站的人最多,最多的即为优胜者。一方面孩子们会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动作,另一方面又会因空间的局限性而显得格外小心,便会互相配合,更好地实现空间利用。一个体育游戏也能随机地进行时间和空间观念的教育。

幼儿园的教学与幼儿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抓住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情境进行随机教学,便于幼儿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认识数学规律,能真正使幼儿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三、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欲望,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巩固,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通过借助于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考。单纯地向幼儿传授讲解,既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不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我们利用小、中、大班孩子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超市,来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活动也激发了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小班的孩子通过观察所卖的食品包装袋来点数物体的个数,进一步巩固10以内的数,并且也帮助小班的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摆放物品培养了良好的物品归位习惯。中班的孩子通过观察所卖的食品包装袋上的数字,进一步巩固对数字字形的认识,了解数字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大班的孩子通过活动了解了数字与物体的等量关系,也初步了解了数字能表示物体的数量、价格以及在生活中的用途,并且学会了简单的统计,如:物品的数量。有的孩子对包装袋上表示数量、天数、日期、重量、电话号码等的数字都很感兴趣。又如:大班孩子的社会实践活动——卖菜,孩子们学会了如何推销自己的菜,更主要的是孩子在卖菜的过程中复习了加、减法的计算和元、角、分的换算。我们还利用幼儿园的走廊、操场为孩子放置了一些用泡沫或是硬纸板做成的几何图形,让孩子在进行户外游戏的同时,可以按照他们的理解进行拼图,孩子们在实践的活动中慢慢地了解了一些几何图形的特点,而且还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数学活动作为探索性活动的形式之一,有助于对幼儿进行思维的训练。教师要通过实践认知让幼儿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的实质,最后通过讨论,使幼儿对事物的探索由直接感知转为表象认识,从而构建初步的数学知识。

四、充分发挥教师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生活中的作用要发挥适当,“过”与“不及”都不可取,教师不能充当“主宰者”更不能充当“代替者”,当然也不应是“旁观者”和“局外者”。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作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无数有趣的数学现象,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时间的应用、生活中的数量关系、简单的统计、计算、几何图形的应用等等,它们时刻伴随在孩子左右。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注意到或接触到了这些问题或现象,但此时孩子往往处于无注意状态,他们可能不会对此问题或现象寻根究底。作为教师要敏锐地感知孩子的关注点,把教育自然地渗透于幼儿的生活实际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要善于观察,及时引导,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幼儿提供学习、操作、实践的机会,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幼儿数学兴趣的培养。

正如纲要中指出的那样:“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让数学活动生活化,让生活内容数学化,让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变为动态游戏,让我们的孩子轻松、愉快地在数学王国中畅游。

篇5: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潘

浦北县六硍中学潘泳梅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

一、对数学的重新认识

一提到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觉得只是“题”是“数字”,学生学数学只要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你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力量所在。

1、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有人和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约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学中的数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这一天。我也采用了同样的实验,果然实验后,1

我让学生交流体会,他们大部分都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如有的学生说,打电话、看电视、玩游戏时要用到数字,到商场买东西付钱时也要用到数字;还有的说,放学回家要知道准确的方向和位置„„。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应用与理解。

2、数学是一种文化

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由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作为今天的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我们说,无论是哪一种学科,都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尤其重要,应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优良的学习习惯,老师不仅要做经师,更重的是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一定要育人,把育人放在首位。

二、数学课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内容

一般来说,中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

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而越来越明显和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二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教学,在早期就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儿童的智慧,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能为他们日后乃至终身的良好发展,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奠定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基石。

然而,当前我国数学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数学教学的这种双重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具体表现为,学校数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落后于当代科学技术和数学的发展;学校数学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的要求。在国外,中小学数学教学也曾面临过类似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教育界提出了“大众数学”的教育理念,强调在学校数学教学中,要教会所有学生都要学好数学,不仅要学生掌握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数学知识,而且要促使学生主动地有效地学习更多的数学。在众多的数学课程方案中,尤为引起关注的是芝加哥大学的学校数学方案。它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供丰富的数学源泉,特别强调数学的应用和提高一般程度的学生的数学知识与能力水平。

“大众数学”的实质是指对数学教学进行再创造,使之顺应学生的需要,顺应社会的需要,从抽象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出象牙塔,走向生活,走向大众。大众数学的引入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学会应用数学思想去观察社会,解决日

常生活问题,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必须的数学经验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在理解大众数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下列理念:①数学对任何人都有价值。②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大量的数学。③数学教学应鼓励各种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④学校数学不仅限于算术、代数、几何,在各个阶段都应扩充内容。⑤课堂不应脱离现实世界。⑥问题的主要根源在课程。⑦教师应提高对数学教学的责任心。

我们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三、教师该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

新大纲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关于活动课国家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

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

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比如讲“一个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我想,用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最好,就是为什么人人都想走近道儿。可以画几种走法儿让学生们选,然后问他们为什么都选那个最直接的路呢?他们会说那条路最近。为什么它最近呢?怎么证明呢?联系到学生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应用到的东西,他们才容易理解,也容易思考,甚至能很快地举一反三。有学生举这样的例子,一条狗见到前面的骨头总是沿直线向骨头跑去,而不会绕几个圈,或走曲线去吃骨头,除非它是一条疯狗。„„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奥妙。语言要精练,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最多不能超过25分钟,其他的时间一概要交给学生自己。

3、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数学技术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完成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象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电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

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特别直观、形象,从中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而且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使这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网络的联系,让我们的工作不再是个人的劳动,它可以让个人的智慧集体化。数学技术是数学与技术以灵巧方式组合而成的二者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从某种角度讲,数学上的每一次重大的发展和突破都是技术有大的发展与进步的前奏,而事实是数学的发展往往超前于重大技术的发现而走在前面。数学的追求与技术发展的目标是相一致的,都追求简单、清晰、方便、可操作、易于掌握。其实,现阶段数学总是任何计算机仿真的核心,数学通过对复杂现象的仿真建模,借助计算机对数据流进行缩成和可视化,将有助于人们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更安全、更便利。数学技术正在以不同的形态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

篇6: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学技能

杜家完小:江文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倘若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既可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一、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生活本身的摹本,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对于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匮乏的小学生来说,难以达到透彻的理解。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听得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感念,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相得益彰。

在教学“米、千克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量一量跳绳、旗杆、课桌椅等,称一称他们自己带来的轻便的物品,如盐、味精、苹果等,然后总结。我讲得唇焦舌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在练习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无法下手。如床长()米,宽()米;一只鸡重()千克;一千克鸡蛋有()个等等。、由此,我想到了,能在教室里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事实在是太少了,很多生活中的物品无法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对于米、千克的认识,学生得到的感性认识实在是太少了。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去。第二节课时,我就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小皮尺去量学校里的任何东西,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量讲台、课桌、黑板的长和宽,有的走出教室去量花坛,还有的小朋友去量篮球场。下课回到家后,学生还在家里继续量。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一千克的感性认识,我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菜场买菜,通过买菜,切实感受物体的重量。学生回校后汇报了他们的经历,并说出了由于单个东西的大小不同,所以一千克物品的个数也不相同的体验。如:一千克鸡蛋大约有10只,而一只鸭却有二千克等。再做练习时,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因为“1米”、“1千克”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并且相当坚固。

上课,不一定要在教室,有的课搬到外面去上,会与生活更接近,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在生活体验中,培养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有利于学

生收集信息,又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如教学“圆柱和球”后,我让学生来个收集图形的大行动,找出生活是圆柱形和球形的物体,再比较各种物体的异同点。这样教学的好处是,迫使学生用书上所学的关于“圆柱和球”的知识,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的感知,进行有选择地、有目的地收集,不仅使学生更好得掌握和了解圆柱和球的知识,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在生活体验中,培养表达能力。

生活中有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让学生将生活中捕捉到的信息说

出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

如教学“元、角、分”时,我让学生在课前去收集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在课堂上,大家讨论、交流、汇报了收集的信息,了解了人民币的种类繁多:有纸币,有硬币,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不同面值;以及人民币的广泛用途等。

另外,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时”,我在课前布置了一个任务———收集生活中有万以内数的信息。同学们都积极地投入到准备中。课堂汇报时,同学们纷纷说出了所收集到的信息,如学校操场一圈的长度是250米,电冰箱的价格是2500元,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等等,信息包括了生活中各个方面,学生也很好地了解了万以内数在生活中的体现,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篇7:数学就在生活中

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就出发了。到了杭州,我们哪里热闹就往哪里钻,吃吃玩玩,走走看看,好不开心。

“诚诚,你光顾着玩了,还记得出发前打算去新华书店的事吗?”转眼下午了,爸爸提醒道。我一拍脑袋:“哎呀,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呢!”我问爸爸最近的新华书店在哪里,他说就在这条路上,门牌是87号。我看了一下旁边这家店的门牌是16号,心想16比87小很多,书店还是有点距离的,那么是往左走还是往右走呢?于是我跑去16号的左边看了一下,发现数字比16小了。那我就拉着妈妈的手往右走,边走边看,可是走了好久,也没看到87号,却看到了88号,90号……这是怎么回事啊?

妈妈笑眯眯地说:“不要急,虽然我们没看到87号,但是你想想你刚才看到的数字,有没有什么新发现?”我托着脑瓜,突然想起刚才看到的.数字都是双数,那么单数去哪儿了啊?哦……我发现了,马路对面的店也有门牌号,我们只数了一侧的数呢。我和妈妈走过去一看,果然找到了87号。原来城市街道门牌号的排序规律是一侧单号,另一侧双号。啊,我又从生活中学到新知识了。

篇8: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

一、让学生在生活大课堂中学习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但并不是生活本身的摹本, 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这对于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匮乏的小学生来说, 难以达到透彻的理解。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听得到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走进生活, 感受生活, 在生活体验中理解感受, 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 相得益彰。在教学“米、千克的认识”时, 我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 量一量跳绳、旗杆、课桌椅等, 称一称他们自己带来的轻便的物品, 如盐、味精、苹果等, 然后总结。我讲得唇焦舌燥, 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在练习的时候, 还有很多学生无法下手。由此, 我想到了, 能在教室里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事实在是太少了, 很多生活中的物品无法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对于米、千克的认识, 学生得到的感性认识实在是太少了。于是, 我有了一个想法, 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去。第二节课时, 我就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小皮尺去量学校里的任何东西, 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忙开了, 有的去量讲台、课桌、黑板的长和宽, 有的走出教室去量花坛, 还有的小朋友去量篮球场。下课回到家后, 学生还在家里继续量。另外, 为了加深学生对一千克的感性认识, 我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 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菜场买菜, 通过买菜, 切实感受物体的重量。

二、在生活中体验, 培养想象能力

小数教材中, 不少内容是“生活原型”的再现, 而这些“生活原型”往往是学生熟悉, 却又难以在课堂上找到的, 这就为学生的想象技能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如教学“一台压路机, 前轮直径1米, 轮宽1.2米, 工作时每分钟滚动15周, 这台压路机1分钟前进了多少米?前进1分钟前轮压过的路面是多少平方米?”时, 可让学生想想: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物体像压路机?试一试:用你的“压路机”在桌上滚一滚。议一议:从演示中你发现了什么?这样教学, 放飞了学生想象的翅膀。学生有的用圆柱体的铅笔滚动, 有的用垫板卷一个圆柱滚动……各显神通, 乐此不疲。学生借助所做的“压路机”观察、讨论, 就能不费吹灰之力理解题意。更重要的是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发展了学生的智能。

三、在生活体验中, 培养表达能力

生活中有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 让学生将生活中捕捉到的信息说出来,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如教学“元、角、分”时, 我让学生在课前去收集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在课堂上, 大家讨论、交流、汇报了收集的信息, 了解了人民币的种类繁多:有纸币, 有硬币, 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不同面值;以及人民币的广泛用途等。我要求学生帮父母买东西, 再买东西时要做到说清楚买什么, 挺清楚东西的价钱是多少, 还要做到动脑筋算一算, 这样就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得以运用。

四、练习设计生活化, 提高学生操作实践能力

课后练习是学生理解、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课后练习的生活化, 可以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 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例如, 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后, 我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 求出客厅的面积, 再测量一下地砖的长和宽, 并算出它的面积, 最后估算一下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50元, 一共需要多少钱?我在教学中又开展了“设计你的卧室”数学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 要求学生先做好地面的设计, 包括家具摆放的位置, 还要选择适合室内空间的地板、家具、粉刷墙壁和天花板的涂料、电器等。设计好图纸后, 再做市场调查, 通过各种途径调查建材规格、型号、价格等一系列信息。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既能将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使学生兴趣盎然, 亲近数学。

总之,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 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即数学来自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转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 培养数学技能,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教师倘若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 既可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篇9:在生活中感悟数学,培养应用意识

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应用会越来越来广泛。从小处看,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大处看,涉及到环境科学、自然资源模拟、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一个学生学了数学不会应用将很难适应社会。课标也指出:“要让学生获得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必须的数学知识,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数学的价值。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资源,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实际中体会数学的用途,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笔者在以下方面做了尝试。

一、教师提供多方面的数学素材,增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在现实世界中生存,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所以,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奥妙。

1.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每时每刻都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他们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者才可能是主动的。例如,在探究三点确定一个圆时,这样联系生活:有一个圆形玻璃镜子,掉在地上,打成了碎片,要想破镜重圆,你有什么办法吗?这样使学习内容面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学生更容易接受。

2.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知识浩如烟海,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知道、记住,而是在生活中应用,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励学生要有更好的研究、有更多的发现,现在必须好好学习。如路线最短问题:为改善市民吃水质量,市政府决定从新建的水厂A向B、C两供水站供水。已知A、B、C之间距离相等。为了节约成本造价,请你没计一个最佳方案,使铺设的输水管道最短。还有生活中常见的数学优化问题,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激发持久的学习热情,焕发学好数学为人民服务的愿望。

二、引导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编制贴近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

新课标强调: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求其应用价值。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还原知识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如学完扇形面积后,学生举出例子:把羊栓在1200的三角形池塘的顶点的草地上吃草,羊吃到草的面积是一个扇形,如果绳长5米,求羊吃到草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经过争论得到了完整的答案:若这个三角形的腰长大于5米小于10米,则羊吃到草的面积等于半径为5,圆心角是240的面积加上对面弓形的面积;若这个三角形的腰长小于或等于5米,则羊吃到草的面积等于半径为5的圆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

这样有真实背景的数学应用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亲切自然的情感体验中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还启迪学生平时应多关心生活、关心社会,用数学的眼光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感悟、思考,潜移默化的培养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通过介绍数学发展史,体会数学发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现有数学课程更加注重对数学史料和背景的介绍,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首先产生于人类生活的需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在数学演变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的数学发现都是来自于不经意的生活中。如告诉大家历史上的勾股定理有:毕达哥拉斯定理、商高定理、埃及三角形等,最早证明勾股定理的是三国时期的赵爽。再如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最后由大数学家欧拉抽象提炼成数学问题,即一笔画作图不能问题。数学发展的史实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叹数学发展的奥妙,更让他们体味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现象,数学的发展离不开生活。

四、采用“情境——解释——归纳——应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

拉维和闻杰两位学者指出:知识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呈现和学习。主张教师将教学的重点置于一个宏观情境中,引导学生借助情境中的各种资料去发现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问题,为此让学生将数学的解题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能促进学生在有意义的问题解决情境中学习。采用“情境——解释——归纳——应用”的教学模式,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二是使学生借助情境发现问题,从数学的角度解释身边的现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

五、数学问题生活化:优化知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感触的生活事实

数学教学中,有些内容如概念教学非常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掌握。但是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转化成学生可感触的生活事实,效果就大相径庭了。例如在教学常用体积单位时,为了使学生建立1立方厘米、l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教师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己去找一些物体,看谁找得最接近于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l立方米。结果学生找来许多物体,如橡皮、墨水瓶、粉笔盒、香烟盒、魔方等,有一学生甚至把家中装电视机的大箱子也抬来了。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增加了直接经验,借助实物的表象真正形成了1立方厘米、l立方分米、l立方米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六、学以致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应用意识,进一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个人学习再多的知识,不会去使用它,和没学知识有什么区别呢?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利用学生的新知识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既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更加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很多很多。如学习设计图,可以拿一些简单的股市行情图让学生分析,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丰富了课外知识。又如学习了圆的面积公式,可以带领学生去测量、计算一下田径场的面积,既复习了旧的测量知识,长方形面积知识,巩固了圆的面积知识,而且增加了当一个圆分为两个半圆的时候,它的面积如何计算的知识,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总之,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多用媒体为学生提供在身边常发生的数学问题,放手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这将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与意义,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总之,数学始终离不开生活,让我们从生活的源泉中汲取数学这一瓢,灌溉学生求知的心田,让学生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在乐趣中用数学的视角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通过数学的应用更好地学习和把握数学。

篇10:浅淡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面对这一变化,教师在设计一堂数学课时,更需要注重把教材内容同生活实际相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生活实例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日常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加热爱数学,更加热爱生活。

一、数学适应源于生活,用于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现象源于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问题情境,问题情景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见度越高,问题激活思维的程度就越好。我在教学长、正方形周长与面积时设计了“我帮老师当参谋”一课。从情景中引出知识:老师家访去过同学们的家,你们想到老师的家去做客吗?今天我就带你们去老师家看一看。出示我家的照片及平面图,简要介绍房间布局,最近老师家准备重新装修,请你帮忙出主意。第一步,实例中掌握知识:老师家的客厅有一个大门,出示图,老师想把这个大门沿着四框钉实木条,至少要多长的实木条?老师想在门上挂一幅与门同样大的装饰画,请你计算一下应买多大的一幅画?提问:观察例题,周长与面积相同吗?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周长和面积进行比较?分组讨论:周长和面积在意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上有什么不同?第二步,练习中运用知识,客厅中的数学问题:

(1)老师家的客厅长5米,宽4米,在墙角装黑色大理石地脚线,应买地脚线多少米?

(2)要在地上铺花岗岩地砖,应买多少平方米?学生讨论交流,最终得出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一生活背景贴近学生当前住房实际,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就会使他们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问题意识,进而激发他们积极探索解决问题,从而把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们周围,让学生学习数学,可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有目的、合理地创设出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有兴趣的数学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引导学生开启智慧之门。

二、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使学生了解生活实际

在数学教学中,除了要讲清概念外,使学生正确理解各个知识点和概念,更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把数学知识用到实际中来,要从多方面来考虑数学问题,来打开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信息量,了解生活的实际。

如美国第三次全国进展评估中有这样一个试题是:每辆卡车可载36名士兵,现在有1128个士兵需要用卡车送到练营地,问需要多少辆卡车?乍一看,这是个很简单的除法应用题,测试的结果也表明,有70%的学生正确地完成了计算,即得出了36除1128商是31,余数为12。然而,在此基础上,只有23%的学生给出了32这一正确的答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了学生没有把这一问题看成是真正的问题,没有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而只是把题目看成是虚构的数学问题,为了练习而杜撰的故事。他们所做的事就是进行计算把得数写出来,这也是一些学生的通病,只注重机械练习,而很少考虑其他问题。这只是数学教学中的小小一例,在教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的数学要加强真实感,要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数学要为生活服务,从而来增加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从数学实践活动入手,拓展数学视野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距离,并让学生辨别步测与目测的差别;让学生到食堂去看看、称称,根据各种水果、蔬菜的重量,使学生去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可获得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一)走进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世界之大,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问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你自己的身边。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2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2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2张1元钱纸币。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20个1角硬币换2张1元钱纸币亏不亏?为什么?我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2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20个1角就是2元,所以20个1角和2元是相等的。然后根据学生的分析,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和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等于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实践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样大大丰富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周围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并不神秘,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进而激起学生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二)感悟生活,架构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成了数学教学改革实验的口号。教学中我联系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事例解释数学问题。

一是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首先从家中带着一块金属圆片走进教室,让同学们观察怎样测量这圆片的周长?这时同学们纷纷讨论,经过大家几分钟的讨论得出:

(1)在圆片上标上一点,这一点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使圆片在直尺上滚一周,这一点再次落在直尺上,这一点所在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2)在圆片上标上一点,使这一点与绳子的一端对齐,然后使绳从这一点绕圆片一周,最后测量绕圆一周的绳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然后让学生测量圆片的直径,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得出周长÷直径=圆周率。教师点拨圆周率≈3。14,也就可以得出圆的周长=半径×2×圆周率。

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讨论交流中,集思广益,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理解了新知,并对所学的知识更理解,掌握地更牢固;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了相互帮助、合作的意识,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也锻炼了学生对社会的洞察力。―

二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春城小学五年级师生去动物园游玩,教师30人,学生300人。门票价格:成人每位100元,学生每位70元,团体票50人(含50人)以上每人80元。按照这种价格,他们怎样购票最省钱?请大家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学生设计完后,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将不同方案公布于众,进行比较选优;最后选出一种都认为最好、最省钱的方案。这种数学能力考查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科学理财的意识,又拓宽了知识面。

学生以发现者的心态去探索、去求新、去寻觅独创性的答案,这也正验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图文并茂的应用题,使学生感到不是在解应用题,而是在解生活中的问题,锻炼了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增强了应用题的应用味:促进数学的交流,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有利于因材施教,体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作用。

三是创造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两步应用题之后的教学,我让学生“创作”应用题,学生们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份鸡翅7元,一个汉堡包比它贵5元,我吃了一份鸡翅和一个汉堡包,你们说我用了多少元?”;“我的奶奶上午买了一斤青菜,买的萝卜是青菜的两倍,请问我的奶奶一共买了几斤菜?;《西游记》有62集,《西游记续集》比它多5集,《西游记续集》有多少集?”学生们编应用题时眉飞色舞的神态,夸张的动作,幽默风趣的语言常常引起哄堂大笑。由于题材来自学生所熟知的事物,学生发言积极、语言流畅,思维呈多极化和多元化,得出“雪融化后是春天而不是水”的新思路,因创造而倍感兴奋,更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篇11: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数学新课程提倡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数学课程教学与现实世界的和-谐统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多发掘生活中的素材,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机联系的切入点,让数学内容生活化,提高学生学数学和用数学的能力。在课改年段的这一学年来,我时刻感受到新课堂是培育幼苗的雨露,是放飞学生个性的蓝天,也是学生快乐无穷的乐园。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

一年级的新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学校,他们爱说爱动,年龄特点决定了形象有趣、直观易懂的东西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一节课如果有个好开头,学生上课开始就兴趣盎然,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创设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兴趣上来,引导他们对数学的探索与追求。

如《统计》课的教学,我借助生动有趣的童话引入,描述了“小猫钓鱼比赛”的童话情节,并且用统计图来表示白猫、花猫、黑猫的比赛成绩,让学生说谁钓的鱼多?在这样具体直观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初步感知统计图的.知识,接着我在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些凌乱的动物图,我问:“这么多的动物也起来参加活动了,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呢?小朋友能不能应用一些统计知识,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呢?”学生渴望展示自己的本领,学习气氛顿时高涨,学生身处拟人化的童话世界,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认识人民币》教学后,我精心布置了教室,创设了“逛超市”的游戏,学生有的当售货员,有的当顾客,有的当收银员,有的当商店的经理……玩得不亦乐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一直在“动”,满足了低年级学生好动的愿望,同时学生通过整理货物、购买物品,收取钱物,既巩固了分类的知识,又复习了有关元角分等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

在新课堂里,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老师要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探索,使教学成为心与心的交流,快乐与快乐的传递。

比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例题“32-8”时,我让小朋友独立思考、动手摆弄学具,先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最后集体反馈,结果学生运用了多种独特的计算方法:⑴利用小棒或计数器计算;⑵列竖式计算;⑶口算①10-2=8,22+2=24。②30-8=22,22+2=24。③12-4=8,20+4=24。④创新算法:8-2=6,30-6=24。这样,让学生在不同算法的探究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新教材从一年级起就及早安排了几何图形认识的教学,为将来进一步学习这些几何图形打下基矗如《图形的拼组》教学中,学生用新认识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动手拼摆出:蜻蜓、房子、汽车、机器人……形态各异的图案。《找规律》这课,通过“懂规律―找规律―说规律”的教学后,最后让学生创作规律。学生四人一组用多种五颜六色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卡纸片,在八开的图画纸上拼贴出各种各样的规律:□□○○□□○○……,△○□△○□……,△△△○△△○……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这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感受、欣赏、创作数学美的能力。

三、走近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

当数学同儿童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教学才具有活力,富有生命力。教师要配合新教材,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完成,能促进学生把课本知识同生活问题更加地融为一体。

如,学习“立体图形”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外练习,用橡皮泥、萝卜、木块等材料,动手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再如《认识时间》后,我让学生设计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做时间的小主人。《统计》教学后,我让学生调查全家喜欢吃的水果情况。这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为了完成这项作业,学生要调查全家每人喜欢吃的水果的种类和人数,收集整理数据,再制作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找规律》教学后,我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找找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学生认真观察,用他们明亮的眼睛寻找到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规律。有的小朋友说,他家灯开关有规律;有的说,妈妈的衣服上的花纹有规律;有的小朋友说,她家地板的瓷砖,弹的钢琴的琴键有规律;有的小朋友说,他下的棋盘有规律;有的小朋友说,1、2、3、4、5、6、7……这些自然数,一个单一个双也是规律的。

上一篇:药厂工艺员工作总结下一篇:2011秋船步中心小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