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引领

2024-08-07

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引领(共9篇)

篇1: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引领

强化政治引领

创新党建模式

打造“红色氧吧”

(2017年7月XX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叫XXX,现在担任XXX党委书记,下面我就联合会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XXXX联合会党总支成立于2013年4月,2016年5月改建为党委。成立四年来,在市、区委组织部的关心指导下,在XXX街道党工委的具体领导下,联合会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服务社会、凝心聚力、创新发展”为宗旨,针对广场社团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始终把党的政治要求与社团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把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通过推行“三聚三促”的工作法,探索“一方隶属,双重管理”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着力加强党对社团组织的领导,深入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社团的全覆盖,引领广场群众文体活动健康发展,打造了城市会客厅中的“红色氧吧”。

一、抓班子,带队伍,强化政治核心作用

成立之初我们就把抓实、强化班子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着力塑造一支理念鲜明、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一是成立了联合会核心党支部,转入10名正式党员组织关系。二是在联合会设立了政治委员,由退伍军人党员XXX担任,着力加强政治引领作用。三是在工作方式上,坚持党委议事会规则、党员联系群众、学习教育等制度,依据“三聚三促”工作法,采取“大事常商量,有事常碰头,遇事常沟通,做事常通气”的“四常”办公原则,进行“流动式办公、融入式指导”,通过为各团队服务,得到了各社团党员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抓学习,搭平台,发挥服务群众功能

党委搭建多种学习的平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研究制定了适应社团党员特点的学习制度。一是与重点工作融合,在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中,针对社团党员的特点,开展党章学堂、“豆腐块”阅读、音乐党课、剪纸党课等特色党课。二是与党日活动融合,采取集中研学、骨干轮学等贴近实效的学习形式,结合社团实际、理论热点,组织社团党员学习讨论,提高社团党员理论水平。三是与社团活动融合,在庆“七一”“迎全运”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文化演出活动,通过组织搭台,群众唱戏,活动联搞、资源共享的方式,发挥“党组织引领社团、党员活跃社团、社团服务群众”的作用,开展文化服务进社区、进楼宇、进建筑工地、进军营、进敬老院,在推动社团文化蓬勃发展的同时,把歌声和欢乐送到千家万户。

三、抓管理,强规范,引领社团健康发展

一是组织部积极协调,为我们配备了2名专职党务工作者,街道党工委设立了3名联络员。二是党委创新工作方法,实行“一方隶属、双重管理”的新模式,即:凡参加广场社团活动党员都要在组织关系所在地开具党员证明信,由党委统一管理,参加党组织活动,在不改变党组织隶属关系情况下,做到一方隶属、双重管理。三是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参与广场 管理,开展了争做宣传员、引领员、示范员、管理员、维护员的“五大员”活动,发动大家在广场积极参与文化引领、秩序维护、环保监督等工作,通过公开亮身份、奉献比承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四年的工作实践,联合会党委蓬勃发展,硕果累累,先后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XX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优秀载体;XX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等荣誉称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自身特点,推动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姿态,汲取“红色氧吧”的正能量,尽情绽放。

以上就是我汇报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

篇2: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引领

今年以来,X经开区(示范区)坚持探索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径,主动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努力打造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持续抓好组织建设、建章立制、阵地建设等工作,不断增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能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一、基本情况

我区X个村(社区),目前全部完成村改居工作。但由于客观实际,暂不具备按城市社区标准推动工作落实,并且仍按民政部门规定的村民组织法进行管理,故目前我区无法按城市基层党建“三征三议三公开”工作法正常推进。

二、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激发活力,建强堡垒。以乡镇党委为核心、村(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内全体党员为主体,以整合资源、规范管理、优化设置筑牢建强城市党建战斗堡垒。一是X镇实行“党支部+网格+党员”的党建工作模式,通过远程教育、送学上门、多样化主题党日等增强党员党性,锻造一支政治过硬、务实奉献的党员队伍。二是X镇通过将党建工作特色亮点、经验成效、突出问题、务实举措等在党建例会上分享,进一步探索挖据好的做法和经验,让更多兄弟单位共同受益,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具体化向纵深推动。

(二)阵地联享,优化服务。有效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种资源,打造功能完备、服务齐全的党建阵地,营造浓厚的城市基层党建氛围。一是X镇有效巩固提升X党建文化广场档次,规划建设X西区、X两个党建文化广场;二是规范提升镇村党建“新阵地”,以X村为试点,建成最接地气党小组活动阵地“党群之家”,使其成为连接基层党员与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学习之地、议事之处,进一步释放了基层党组织的内生活力。三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高标准打造X、X社区等X个小区“邻里中心”,以“基础便民服务项目”为依托,拓展水电费收缴、就业信息、小额金融、网络通信等若干项“新增便民服务项目”,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

(三)夯实基础,强化保障。一是大力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社区“两委”干部;二是扎实开展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工作,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三是扎实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坚持“一人一档”,为全区X名在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档案备案管理。四是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共入校学习4人。五是组织全区X名社区党支部书记和X余名社区党务工作者前往X干部学院进行集中培训,印发《X经开区(示范区)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强化对基层党务工作的指导,不断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六是扎实开展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百日攻坚”活动,实现非公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开展示范点标杆创建,提炼企业党建特色,打造X党建品牌,达到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效果。

(四)打造特色,提升亮点。一是深化拓展党员X工作法内涵和外延,以寇店为试点,开发制作党员X乡村治理APP,设置X三大板块X项内容,包含各类信息X条,涵盖党建工作、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等方面,使群众足不出户即可提出诉求、释疑解惑,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推广建立“孝心基金”和“爱心食堂”。目前,“X党建计划”全面提升年重点任务清单中的X个社区“爱心食堂”和X个社区“孝心基金”均已全部落实,参与群众X余人,营造向上向善、孝老爱亲的社会氛围。

三、下步打算

(一)加强研究,探索党建新模式。牢固树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理念,切实增强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每月党建例会制度,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座谈等形式集体“会诊”,以问题为导向找准城市党建工作存在的“病灶”,对查找出的问题对症下药。

(二)创新形式,提升活动吸引力。紧贴党员群众需求,举办主题鲜明的党性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党员的角色意识、形象意识和行为意识,为党员提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舞台,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

(三)建强阵地,促进服务新延伸。全面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智慧升级,立足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使党建深入生活,深入人心。探索利用“互联网+智慧党建”系统完善乡村政务服务全覆盖(X、X为试点),充分发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网站功能。

篇3: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引领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 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基层组织, 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 是党联系群众、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根本组织保障,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负有义不容辞的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党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伟大事业。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二、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矛盾、新困惑。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㈠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陈旧、工作能力不强一是习惯于发号施令实施领导。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有些领导同志没有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管理社会的主人, 村民对于集体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影响。二是凭个人经验办事。有的村支书施政经验丰富, 但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意识不强, 缺乏改革精神。三是“大事小事一把抓”。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 村民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㈡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凝聚力、号召力下降近年来由于农村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求学, 发展年轻党员难, 致使部分基层党组织班子出现成员年龄老化、文化偏低、思想守旧, 缺乏发展市场经济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有的村“两委”关系紧张, 村委会为了强调自治的职能和权力, 而不服从村党支部的领导, 另搞一套。一些农村党员党性观念淡薄, 不愿过组织生活, 不愿缴党费, 使得一些基层党组织陷入瘫痪状态。有些党员思想不解放, 观念不更新, 对新情况、新事物的适应能力差, 不能正确把握和理解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 缺乏开拓意识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㈢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落后, 工作作风不适应有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上存在着不少问题, 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一是工作作风不过硬。有少数干部脱离群众,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 个别人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二是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伤害了群众感情。有些党员干部习惯于采取“家长式”的管理手段, 知识老化, 经验老化, 管理老化。三是工作方法陈旧, 创新意识不强。一些党员干部在处理具体问题时, 仍然沿用计划经济的手段, 无法使农民群众心悦诚服。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 干群关系是否和谐, 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靠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服从服务于构建和谐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探索“干部受教育, 群众得实惠”的机制, 并使之制度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仅要克服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偏低、工作方法落后、管理方式陈旧、权力过度集中、党组织影响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还要加强自身建设,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㈠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 提高领导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向群众, 能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其执政能力强弱的直接体现。

第一, 改进农村干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为教育蓝本, 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树立法制观念, 依法办事, 不感情用事, 不搞强迫命令。要树立政策观念, 坚持一切工作都要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办, 不越轨、不加码, 不自行其是。

第二, 规范工作机制, 提高两委班子和谐度。村党支部和村委职责不明确, 关系不协调, 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党支部对村委会应做到领导不包办、支持不干预、监督不越位, 村委会则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确保村党支部在重大问题决策中的领导地位, 实现“两委”决策的程序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㈡用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 对党员干部队伍有了新的要求。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 并且能够胜任、经受考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不仅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 也是全面建设新农村的需要[2]。

第一, 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农村党员干部接受教育, 要与农民得到实惠结合起来。教育干部要时刻心系群众, 关心群众, 经常深入群众, 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训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如到党校进修、请知名专家到农村举办讲座、接受远程教育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 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因需要进行培训。

第二, 建立激励机制, 提高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首先, 教育干部认清现状。要让农村干部认识到, 目前农村的经济还相当落后, 虽然待遇上没办法跟城市比, 但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是能够大展宏图的领域;其次, 提高农村干部的待遇, 这种待遇包括政治上和经济上。政治上, 对表现优秀的村干部, 要把他们放在重要且合适的岗位上。经济上,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 适当地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3]。

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健全制度、形成机制, 用制度建设引领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简便、易行、管用的原则, 整合并规范农村基层组织的各项制度, 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 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形成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要建立健全的相关制度。

第一, 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制度[4]。要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权力运作, 实行民主管理, 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尤其要注重建立完善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会、村民议事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事制度, 凡涉及村里重大事务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 都要经过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会、村民议事会或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 用制度来推进决策民主化, 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程序, 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必须提请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 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支持村委会依法行使这一职权, 并定期将执行决定的情况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

第二, 党务、村务公开制度。要建立健全以村民代表议事会、村民代表监督会、民主理财小组为重点的“两会一组”的群众性组织, 实行民主管理, 加强民主监督, 定期开展村务评议活动。进一步加大党务、村务公开力度, 凡涉及全村发展和多数人利益, 必须吸收农民代表参与, 保证他们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积极探索村务公开的途径和办法, 实现村级事务从决策到决议的全面公开。

第三, 村干部相关工作制度。一是建立责任制。要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村干部的任期目标。同时上级组织对村干部的年度目标执行情况, 要进行必要的考核, 将村干部的工资报酬与工作实效直接挂钩, 以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健全薪酬制。要从制度上规范村干部的报酬问题, 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推行村干部月薪制, 提高村干部的报酬标准, 对村干部的医疗、养老保险和离任补贴等要从制度上给予明确。三是创新考核制。在村干部考核中, 突出发展主旋律, 树立“以发展论高低, 按实绩定报酬”的分配导向。实行绩酬挂钩制, 按实绩取酬, 拉开档次, 将村干部的工资与职责挂钩, 与发展村级经济挂钩, 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挂钩, 使他们的待遇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四是完善激励制。对工作实绩明显的村干部给予政治荣誉, 评先选优, 树立宣传典型, 并根据其工作实绩, 给予适当的经济奖励。

第四, 大学生村官制度。新时期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 是党中央关心基层、重视基层、发展基层的具体体现。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干部队伍年龄老、能力弱、队伍散、素质低、激情差的问题, 是充实和加强党的农村基层工作一项重要手段。大学生村官制度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好制度, 希望我们基层各级党组织能把工作落实到实处, 能真正为基层打好基础, 留下人才、留下希望。

摘要: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的组织保证。现阶段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还不充分, 还存在很多问题。研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就显得刻不容缓。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建,新农村建设,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EB/OL].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0706/17/t 20070617_11789532.sht ml.

[2]贺国强.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组织保证[J].求是, 2006, ⑺.

[3]刘丽, 白建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篇4: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引领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引领作用

基层党组织与广大群众联系最为密切,是我党执政能力得以保证的根基,政治属性非常鲜明。

基层党组织主要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但是近些年来,某些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明显出现弱化倾向,这使得政治引领作用也未能发挥出来在,也正如此,采取有效手段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意义重大。

1、基础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的表现

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深入群众生活实际,如果基层党组织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政府功能,则能够起到政治引领作用。但是不得不说,就目前某些基层党组织发展来看,某些政治功能已经呈现出弱化的趋势,这对发挥我党政治引领作用非常不利。具体表现如下:

1.1核心领导作用呈现出减弱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某些党组织并未意识到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因此对其建设不加以重视,忽视基层党建工作,只是将重点放在经济建设,这种轻党务,重行政的行为,对基础党组织核心领导功能的发挥非常不利。此外,某些基层党组织与行政领导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这使得有些决策应该由基层党支部决定,却交给了行政领导,而后才向支委会通报,这一过程中,支委会并未发挥相应的作用。我国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但是上述做法,主要体现了“集中”,“民主”却未得到充分体现。

1.2思想政治工作未能得到充分重视。某些基层党组织并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导致党政治优势明显弱化,比如某些党员不愿意到群众中去,也不敢对群众进行教育;某些基层党组织并未重视党员的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没有与时俱进,不仅内容空洞,而且方法也比较落后,这使得党员教育有效性大打折扣,这也是我国某些基层党组织成员素质水平比较低的主要原因;还有些基层党组织面对不利于我党执政的传播行为,不加以抵制制止,有些歪风邪气正是基层党组织不作为,而蛊惑群众,影响社会和谐,完全未能发挥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1.3组织生活制度中的某些内容并未有效落实。某些基层党组织未能坚持上党课,未能坚持进行思想汇报,因此对党组织领导对党员心理活动以及日常的作为并不了解;还有些基层党组织生活程序并未加以优化,有很多不规范之处。

1.4基层党组织成员并未充分发挥出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某些基层党组织成员,角色意识不强,并未起到带头作用,某些党员认为某一件事情只要自己带头干,就算是带头作用,并未有效的发动群众;还有些基层党组织成员对自己身为党员的自豪感、责任感并不强,某些党员义务并未很好的履行,也没有发挥出模范作用,甚至有些党员将自己看作是普通民众,思想上还未有先进的民众先进,这使得党员威信大打折扣。

2、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的策略

2.1理清功能定位。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强调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正确理解和处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关系,处理好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基层自治组织作用发挥的关系,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和领导核心作用。要转变观念,改变把基层党组织作为行政权力运作和行政管理手段的做法,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该作为的不作为,不该作为的乱作为,把更多精力用到把握方向、统揽全局、思想引导等上面来,具体工作中到位不越位。

2.2健全基本组织。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创新组织设置,健全组织网络,理顺隶属关系,全面推进各领域,尤其是新型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在专业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新型社区上,形成科学严密的组织架构,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會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2.3建强党员队伍。以基层党组织书记为重点,以领导班子为核心,以基层干部为骨干,以党员为主体,以入党积极分子为补充,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2.4严肃党内生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要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起,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基层组织要严格按照《党章》要求落实好民主生活会和“三会一课”等基本党内生活制度,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起到教育改造提高党员干部的作用。围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创新载体,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干部骨干带头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5加强思想教育。要通过各种形式,以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宣传媒介为主要载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不懈用科学理论武装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头脑,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提高思想理论素质。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政治基础,确保在政治上不迷失方向。

3、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确有利于政治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现如今,我国某些基层党组织的确未能充分的政治功能,这一问题我们要重视,不能遮掩。正视问题的同时,我党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问题,以便让我国党基层组织能够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左一红.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J].政工学刊,2003(06)

[2]阿不都热西提·依明.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J].新疆社科论坛,2003(S1)

篇5: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引领

“党建+学习教育”激发党建工作生机活力。以创建“四有”党支部为抓手,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不断完善乡党委多功能培训中心功能,在充分发挥9个村级党员群众讲习所的作用,及时为农村党员干部群众送去健康医疗、种植养殖、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创新组织村里的党员开展“廉洁家风评选”“贫困村民大走访”“外出培训学习”等活动,组织村民积极开展了安全知识、农村生产实用技术、外出务工技能培训等,从根本上满足了乡亲们的学习需求。

“党建+乡村文化”搭建党群干群互动平台。为了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新建了5个100平方米的村级文化活动室和两个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使全乡9个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实现全覆盖。党建文化墙、宣传公示栏、图说价值观等做到村村有,村规民约户户周知。先后组织开展了留住美丽瞬间摄影比赛、参加了全县全民健身运动会和农民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让农村党员和村民在茶余饭后、休闲健身、比赛竞技的同时深深地感受到浓厚的“党味”。

“党建+产业建设”拓展党建带动发展成效。充分发挥党组织经济引领作用和党员“双带”作用,推广稻田养鱼、养鸭生态种养,发展绿色水稻面积8万余亩。探索大鹅和鲜食玉米立体养殖模式,饲养绿色笨鹅19720只,种植鲜食玉米500余亩;以宝山共享菜园为龙头,带动全乡1260户农民发展菜园经济,为416户贫困户发放补助12.48万元,844户非贫困户发放补助25.32万元;建设凤山、庆华、奋斗3个光伏电站,壮大村集体经济,菟丝子、柴胡等中草药种植1530亩,花脸蘑大棚12栋,特色马铃薯350亩,烤烟285亩,通过打造生态农家特色品牌,让农民群众受益增收。

“党建+美丽乡村”提升乡村群众生活福祉。将美丽乡村与基层党建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投入10余万元专项资金,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了美丽庭院评选,农户参与美小家、亮大家环境整治的热情普遍高涨。新修标准化路边沟6400延长米、水泥路1500米、拓宽5500米,安装栅栏900延长米,建设“爱心超市”9个,统建自建民房65户、维修88户,新建公厕2座、农户室内厕所59个,进一步激发富强美丽乡村建设的源动力,乡村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村民的幸福指数有了大幅度提升。

篇6: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引领

强化资源整合 让党旗飘扬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

xx 镇位于全省六大贫困片区之一的 xx 县西南岗片区,辖 x 个行政村,人口 x 万人,党员 x 人,有省定经济薄弱村 x 个、建档立卡低收入户 x 户 x 人。近年来,镇党委统筹推进、村支部强力引领、党员积极带动,奋力打好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组合拳”。2019 年 12 月,全镇所有村居集体收入均超过 x 万元,低收入农户全部实现脱贫。

一、党委扛起责任,以强村试点打造集体经济增长极。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乡镇党委的重要政治责任,如何让村子强起来,让群众富起来,始终是乡镇党委面临的首要任务。为破解村集体资源少、增收渠道窄、带动脱贫能力弱这一难题,镇党委在市委组织部有力指导下,率先推进“强村三项”试点工作。

一是盘活存量土地促增收。xx 镇拥有耕地 x 万亩,一度时期,土地经营粗放,产出率低。我们在土地资源盘活上大做文章,通过土地规模流转、土地整理和宅基地有偿退出等,累计盘活村集体土地 x 亩,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 x 万元。其中,xx 居盘活 x 亩闲置宅基地,发展肉鸭养殖项目,每年增加集体收益 x 万元。

二是开展异地置业促增收。镇工业园区承建全县异地置业扶贫厂房 x 万平方米,投入资金 x 万元,有效带动园区提档升级,强化了乡镇发展板块,2019 年园区工业开票收入同比增长 xx%。其中,镇里为 x 个村居购置扶贫厂房 x 万平方米,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 x 万元,闯出了一条异地置业稳定增收的新路子。

三是发展新能源项目促增收。西南岗片区引进的光伏发电领跑者基地项目,建成了总

装机容量 x 万千瓦的光伏发电设施,xx 项目区每年可实现税收 x 万元,村集体每年稳定获得分红 x 万元。

二、支部聚力引领,以合作社经营唱响农民增收致富经。群众富不富,关键靠支部。在合作社建设与发展中,我们注重党建引领,把党旗高高插在产业富民一线。

一是支部建在合作社。大力探索“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 x 个,同步建立合作社富民党支部,切实将党的组织红色元素嵌入产业扶贫之中,实现产业链党组织全覆盖。

二是产业兴在合作社。与省级龙头企业美阳公司合作发展红薯产业,全镇种植面积 x 亩,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建成周冲红薯种植产业园、周冲碧根果产业园、李庄碧根果产业园、汤南软籽石榴产业园、xx 碧根果基地、xx 景观林套种红薯项目等 x 亩以上项目 x 个。

三是村民富在合作社。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村民入股合作社,靠土地得租金,凭劳动得薪金,还可以得分红。2019 年,入股合作社的 x 户低收入户全部实现脱贫。其中,周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党支部,通过为美阳公司育苗,提供劳务支持,带动全村 x 户群众增收,户均增收 x 元。

三、党员带头示范,以空间治理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紧紧抓住xx 作为全市公共空间治理试点县契机,我们充分凝聚党员先锋力量,着力解决公共空间存在的公私权属不分、公共利益受损、公共服务缺失等问题。

一是党员示范带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积极推动党员干部在公共空间治理中当先锋做表率,x 余名党员签订承诺书,x多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动员,x 名党员干部带头退出侵占的公共资源,形成了“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的生动局面。x

名党员与低收入户结对,在创业帮扶、就业指导、项目发展等方面发挥帮带作用。

二是全面清理收回。坚持应收尽收,聚焦道路、水体等“五大空间”,依法依规收回集体耕地、水面 x 万亩,清理废止了 x份违规合同,整治低价厂房 x 万平方米,为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拓展了空间、增添了后劲。

三是加强盘活利用。坚持让公共收益由公众共享,清理回收的资产资源为村居平均增收 x 万元,村居利用集体收益为村民办实事 x 余项,有效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四是实现保值增值。回收的各类资源全部收归村集体,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经营或者通过发包、租赁、合资、合作等方式经营,实现村级集体资产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

篇7: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引领

强化党建

引领企业快速发展

河北望远制盖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销售白酒瓶盖为主导产品的民营企业,共有员工300名,其中党员27名。2010年来,公司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大胆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把政治融入中心,把经济纳入党建,引导企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攀升,公司第一季度实现销售额1000余万元,比去年同期翻番,公司党支部被评为“邯郸市先进企业党组织”。

解放思想,把政治融入中心。望远公司党支部经常组织广大党员群众进行学习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想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根本点必须思想大解放,转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此基础上,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把政治融入中心,才能引领企业快速发展。靳志坤经理深有感触地说:“在兴办企业的这么多年中,我逐步认识到:企业发展靠某个人单挑独斗的时期已经过去,今后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企业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支部不失时机地把政治工作融入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对民营企业的实质进行了解读。“企业是什么?企业就是个股东出资金,员工出力气、出智慧,供大家共同表演的大舞台。靠这个舞台,大家都受益,有事大家做,有福大家享,有难大家担的一个和睦团队。”公司党支部还专门制定了图版进行宣传,一个解放思想,争先致富的氛围很快在公司形成。党员封庆福为了开拓内蒙市场,经常在哪里一住就是半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全年实现销售额达2000万元,按照公司的奖励办法及时为他兑现了11万元奖金。

解放思想,把经济工作纳入党建。长期以来,在企业中,一提“利益”两字,就有人把它与“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联系在一起,使得一些人心有余悸,不敢大胆去抓经济工作。为进一步解放思想,让党员干部理直气壮地抓经济、抓利益分配工作,公司党支部责无旁贷地把经济工作纳入到党的建设中。公司党支部书记王连方指出:企业的性质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企业管理的核心都是分配问题,只有抓好这个关键,才能促进企业发展,让职工群众受益。思想统一后,党支部为公司制定了 “成就顾客、富裕员工、回报股东、造福社会”,的十六字方针,短短的几个字,把顾客、员工、股东、社会融为一体,形成了全体员工统一的奋斗目标;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行了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效益工资运行机制,即股东实行的是按股金分红制,业务经理实行销售费用大包干和累进奖励制,员工实行计件工资制,各职能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初以合同形式签约,年底兑现。合理的分配制度,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生产、销售积极性,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企业,当成共同致富的基础,促进企业发展。

解放思想,着眼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支部建设。望远公司党支部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指出的“四个着眼于”作为党支部建设的立足点。一是针对个别党员产生自满、养尊处优、不思进取的思想状况,组织带领党员参观了西柏坡、烈士陵园、一二九师等革命圣地,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苦不苦,看看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让党员干部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二是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不忘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从去年10月起,对员工实行了工龄工资和全勤奖,凡在企业上班满一年者,每天增加1元钱的基本工资;凡出满勤者,每天增发1元钱的补助;自2010年起,每人上浮工资10%,并给100名合同工人上缴了养老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员工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有效发挥和释放。如烫印车间对烫印模板进行了改造,增强了机器精密度,提高工效10%,一年为公司节省资金可达30万余元;维修车间主任靳长有,自制出拧盖机和合绳机,将污染环境的下脚料转化成为绳子,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修旧利废,变废为宝。三是党支部十分重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出了和谐向上的生产生活氛围。为培育“望远靠我建设,我靠望远生存”的团队精神,公司党支部大力弘扬组织有力、协调科学、运转顺畅的工作作风。在企业中开展了党员亮牌上岗活动,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从装车、卸料,到搬到运送,苦活累活抢着干,加班加点尽义务,热爱企业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在企业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利用节假日,公司党支部购置了羽毛球、跳绳、锣鼓、乐器、呼啦圈,开展体育比赛;自编自演了反映科学发展内容的快板书、诗朗诵、三句半和小品表演等文艺节目,不断丰富党员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能够积极参与生产经营决策,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快速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党在民营企业开展工作,必须不断努力解放思想,把政治融入企业中心,把企业经济纳入党建管理,才能开创企业发展、党建并存的“双赢局面”。

成安县委组织部 林 琳

篇8:强化引领,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1. 目标引领, 给课堂以生长的力量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困难。教学目标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 通过自身的“学”, 应该达到的学习程度或标准。教学目标决定了一堂课的方向, 课堂中“教”与“学”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所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目标为引领, 还课堂以生长的力量。

(1) 带着目标走进课堂。教学前, 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设计好教学环节, 把目标逐一安排在各个环节中。在教授苏教版《夕阳真美》一课时, 我把教学目标分为两大类: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所谓基础性目标, 是指凡是课文都需要达到的目标, 比如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理解课文内容等;而本课的发展性目标是引导学生体会“衬托”这一表达方式。确立这样的发展性目标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根据学生实际, 为三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选择浅显的、适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表达方法, 深入浅出地促使学生的粗浅感知转换成学生围绕知识或技能的具体行动目标, 这样的目标引领能有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

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目标及学生年段发展目标, 深入研读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教学资源,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成与习得, 才能取得课堂教学的真正高效, 才能真正促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 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2) 带着目标观察课堂。有了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是我们课堂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在比对教学目标观察课堂的同时, 我们应重点关注知识点的落实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留意学生的兴奋点是否已被点燃, 观察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是否被激活, 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带着目标观察课堂, 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改进学生的学习, 真正实现有效的教学和有效的学习。

2. 习惯引领, 给学生以自学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最终的学习效果。引领式的语文生态课堂, 除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外, 还应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1) 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事实证明, 要想学好语文, 仅靠学习课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便会主动阅读课外读物。随着课外阅读量的不断增长, 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便能随之大幅度提升。

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不够, 我便向家长建议, 给孩子买图文并茂的图画书。起初, 学生只看图不认字, 后来, 他们慢慢愿意接受生字, 尝试利用拼音拼读。当学生渐渐爱上这种阅读方式后, 我又加大阅读难度, 增加书本内容的“含金量”, 并号召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共读”, 以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不少家长向我反馈, 陪伴孩子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 不仅加强了亲子互动, 增进了感情, 而且还让孩子更加热爱读书。一旦孩子愿意接受阅读这一乐事, 他们便能在书的海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获得思想的启迪, 享受阅读的乐趣。

(2) 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 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阅读时, 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圈画重点, 也可以用书写读后感的形式及时记录阅读心得。同时, 教师要教会学生制作文摘卡片, 及时地把精彩语句、片段摘记下来, 并且将这些文摘卡片放在卡片包内随身携带, 利用空余时间随时阅读。在每月的班级“阅读之星”的评选中, 让学生上台演讲, 分享各自的读书心得。

3. 心理引领,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勇气

在生活和学习中, 很多学生常常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为引导学生勇敢面对挫折, 一年级时, 我为他们诵读了《海伦·凯勒》这篇文章。通过图片等形式, 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海伦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学习是需要忍耐多少艰辛与痛苦。

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白,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一不顺心就埋怨环境、埋怨他人, 是毫无用处的。与其埋怨, 不如静下心来接受现实所给予的一切, 用自己的努力来提高自身的境遇。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使其认知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 变得感知敏锐、想象丰富、思维活跃, 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在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预设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该干什么, 而且要关注习惯的养成, 为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更要着眼于心理素质教育, 使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如此三线并进, 强化引领, 才能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摘要:构建生态课堂, 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优化教学活动, 引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通过对目标引领、习惯引领、心理引领三种方法的介绍, 阐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发展能力, 提升语文素养。

篇9:以基层民主引领新农村建设

一、太平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做法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太平村党总支根据群众的民主意愿和民主要求,把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运用于本村实际,结合自己的条件,创造了以“村里的事村民知晓、村里的事村民作主、村里的事村民监督、村里的事新村民参与”为核心内容的基层民主形式,使广大村民真正拥有知情权、作主权、监督权、参与权,真正做到了村里的事村民满意,丰富了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

(一)畅通村民知晓渠道,保证村民的知情权

“知情权”是各项村民民主权利的基础。只有落实村民的知情权,做到充分的真实的村务公开,才会有真正的民主政治。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太平村党总支,面对干群关系紧张、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的新情况,从加强与村民的沟通,密切与村民的联系,尊重村民的知情权为切入点,加强民主政治建设。首先,他们构建了以党总支为核心的群众工作网络。在这张网络里,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分别通过党支部、新村民党支部、党员、工、青、妇、村民代表、新村民代表、村民管理小组、老龄协会等条线,把沟通的触角延伸到了村民当中,畅通了村民知晓的渠道。其次,他们建立和完善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双向汇报”、“群众工作”等一套管理制度,保证了村民知晓的落实。再次,他们通过互联网、《村讯》、信箱、论坛等渠道,将各种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传递给村民。太平村通过“一张网络,一套制度,一个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党务、村务和组务的公开,切实做到了“村里的事村民知晓”,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

(二)全面推行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保证村民的作主权

太平村在基层民主的实践中,紧紧抓住“村民作主”这个核心,在建章立制上狠下功夫。他们从村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建立了42项制度,大到村里的“小宪法”——《太平村村民自治章程》,小到村里的道路绿化、农药使用等。靠制度管人管事,实现了村级事务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有效地保证了村民群众对重大事项的参与权和管理权,真正做到了还权于民。

基层民主的关键是选举。面对村民愈来愈强烈的民主诉求,太平村党总支在民主的实践中对村民自治有了重新审视,从扩大民主、寻求合法性上有了新的认识和探索,选举村两委时,他们开始尝试“大海选”、“两票制”,真正做到了村里的官村民自己选。例如,在去年的村党总支换届选举中,他们采用“两推一选”的方式,全村460多名村民代表和94名党员,一人一票无记名推出候选人,候选人与村民见面,发表竞选演说,然后再进行党内选举,由全体党员投票差额选出班子成员。村委会换届选举实行“大海选”,整个过程全部按照民主选举程序进行,监督小组全程监控,班子成员得票率高达99.8%。这次选举真正把党员和群众信得过的人,选进了村领导班子,村委会作为一个政治实体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尊重,真正成为村民利益的代言人和代理人。

村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集中体现是村民代表会议。太平村不断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实行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他们规定重要的事项和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必须经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策,让村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这种合法的途经,直接参与到村政事务的管理中来。他们还不断探索村民代表会议的组织机制,不仅让本村的户代表参加,还致力于让更多的驻本村的企业事业单位、各种群众组织、常住的外来人員代表列席参与,以适应不断开放的农村社区的现实状况,使村民代表会议真正成为决策村政重大事务及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民主制度。在决策程序上,对村里重大事项的处理,他们先广泛征询村民意见,再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讨论,按大多数人的意见进行决策,确保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三)全面推行和不断深化村务、党务公开,保证村民的监督权

要保证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必须实施监督。监督是巩固发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成果的重要手段,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有力保证。

为了使权力运行真正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太平村建立了一套人人参与的百姓监事制度,如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党务公开、组务公开制度等,把对经济事务的民主理财权、对建筑工程的全程监督权、对村干部的评议权都交给了村民。他们同时注重抓好全过程的民主监督,抓好全方位的民主监督,抓好近距离的干部监督。为了保证监督落到实处,他们创造性地制定了一套村务工作监督流程,用网络的形式生动地反映出来,被村民形象地比喻成是“网细不漏鱼”。在此基础上,他们又筹建了人称“小纪委”的“太平村监督委员会”,具体负责协调“党务、村务、理财、文明”四个小组的有关监督工作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将原来各自单一的条线监督工作形成了一个整体监督系统,使传统的干部“说啥就是啥”、“做到哪里是哪里”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太平村由于建立了合理有效的村民监督制度和机制,形成了一个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群众人人积极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从此,人们的目光不再仅仅局限在关注权力本身,而是开始把目光投向权力的具体运作。这标志着太平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开始走向成熟。

(四)提供新村民政治参与的平台和渠道,保证新村民的参与权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和谐表现在一个村庄,不仅要求本村村民之间关系要和谐,而且要求本村村民与外来人员之间关系要和谐。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出现了人户分离的现象,处于社会转型前沿地带的大城市尤为突出。在上海郊区居住着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员。据太平村统计,截止2006年4月底,太平村的外来人员已是本村居民的2.5倍。外来人员是建设上海的生力军,但也是上海社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变数,涉及到诸如就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一系列新问题,这些新问题无疑是村级治理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如何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推进基层民主?调查中我们发现太平村的又一可贵之处在于他们以高度的社会敏锐性和开拓创新精神,把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及时纳入了他们的组织网络和制度平台之中,在现有的政策框架内,提供了新村民政治参与的平台和渠道,拓展和延伸了村民自治的内涵和外延。

太平村对外来流动人员内心的接纳,首先是从称呼的改变开始的。村两委修改了《太平村流动人员管理制度》,规定凡工作、居住在太平村的来沪人员,只要遵守村规民约,都能享有相应的村民待遇,并将其称为“新村民”。称呼的改变,是太平村对外来流动人员内心的接纳,既防止了实际工作中出现“双重标准”的做法,又使外来流动人员消除了心理上的自卑感。

其次,他们从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两个方面不断改进对新村民的管理,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五个统一”的村组化管理模式,即统一新村民管理服务理念、统一管理服务项目、统一管理服务网络、统一居住协议管理、统一自治组织管理。这是动态式、开放型、民主化、属地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它集管理、教育、服务于一体,表明太平村的新村民管理的思路和框架逐渐清晰,初步形成了一个以服务推动管理,以管理增进服务的新村民管理新格局。

再次,他们通过“两个网络”和“三项制度”,为新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创造了条件。“两个网络”即:外来流动人员综合治理管理网络和新村民自治网络。“三项制度”即:新村民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考核制度和新村民自治制度。“两个网络”和“三项制度”,使新村民与本村村民一样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物质文化共享权,使太平村的基层民主赋予了尊重、平等、人性化、开放性的特点。

在外来人员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太平村党总支顺应了管理、教育、服务新村民党员的需要,顺应了团结、号召、凝聚广大新村民的需要,顺应了拓展、延伸、推广制度建设的需要,在上海市成立了第一个新村民党支部。将党组织拓展到党员的工作区、居住区和社会活动区,通过新村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新村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调动了广大新村民的积极性,凝聚一切力量,构建和谐新太平村,较好地落实了“全覆盖、凝聚

力、组织化”的要求,

二、太平村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成效

太平村党总支在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中,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维护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坚持依法治村,真正落实了村民的知情权、管理权、决策权、监督权、参与权,顺应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全村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增强了村民的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

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③民主是重要的,但是农民的民主意识不会自发地确立,需要创造条件给予培育。太平村的干部和村民在实践中接受了民主教育,他们通过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了解了作为一个村民(乃至一个国家的公民)应该享受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村民在村民自治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利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权利,大大增强了民主意识、自治意识和当家作主的意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在2006年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村民投票率达到100%,委托投票的不到3%。有数十人自愿报名竞选村民委员会主任,甚至连基本是义务性质的村民管理小组长职位也竞争激烈。如今村里的经济发展和各种事务,村民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一些村民主动充当“招商大使”,为村里的工业区招商引资穿针引线;在创“八星”文明家庭活动中,村民自发地清理河道杂物,消除墙面、电线杆上的“黑色”广告,全村形成了人人参与环境建设,人人参与护绿保洁的良好氛围,村容村貌大为改观。2006年10月,太平村被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促进会授予“中国特色村”称号,这是继“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之后该村获得的又一国家级殊荣。正如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彭真所言,村民自治是“民主教育的大课堂”、“人们一旦能管好一个村的事,就会知道怎么管一个镇,甚至一个国家的事。这样,经过一步一步的训练,能够提高他们参与国家事务的能力”。太平村正在进行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无疑会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了村干部的政治素质,依法为民办事的能力大大增强

胡锦涛同志指出:“做好农村的各项工作,不仅要靠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靠一支具有良好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素质过硬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④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关键在于建设一个好班子和塑造一批好干部。太平村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十分重视村干部队伍建设,锤炼出了一支开拓创新型的村干部队伍。一是村里建立、健全了一套工作制度和管理规范,村干部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村干部在实践中学会了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善于把握群众思想动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进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学到了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三是村干部的行为受到村民的全方位监督,因此村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群众意识都较过去大大增强,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也得到进一步改进。全村初步形成了在党总支领导下,村委会组织村民自治,监督小组加强监督的工作运行机制。村民在党总支的领导下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力,各项工作正在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村干部的工作实绩得到了全村村民的公认。

(三)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⑤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发展人民民主的重要环节,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意义重大。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利益日益分化,在这基础上,又发展出了农民日益强烈的民主要求,使正在进行着从领导计划经济向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许多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突出的矛盾,其中党群、干群矛盾是当前最大的一个矛盾。如何破解这个矛盾,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太平村的村干部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养成了眼光向下、对群众负责的民主作风,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效地转化为执政为民的实践。如今太平村的干部心里装着群众,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改善村民生活,千方百计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在当前各类社会矛盾复杂多发,调处化解困难的情况下,太平村的村民,无论是大事小事,都有一条畅通的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很多矛盾都消化在了萌芽状态,真正做到了“小矛盾不出组,大矛盾不出村”的工作目标。

(四)形成了民主团结、和谐稳定的新太平村,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处于社会转型中的上海郊区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构建和谐农村,是上海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紧迫任务。太平村的基层民主建设为处于剧烈社会转型中的上海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太平村党总支夙兴夜寐,苦心经营,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在基层构筑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他们在新修订的《村民自治章程》中,把对流动人员的管理纳入其中,确定了“变堵为疏、变静为动、服务在先、管理其中”的管理思路,使外地人有序地融入本地社会,拓展了村民自治的范围和主体,缓和了外地人与本地人的矛盾,为大都市的农村如何在剧烈的社会转型中实现和谐开辟了有效的途径。他们确立了“以人为本、人性化”的管理思路,提高了农村社区管理水平,较好地實现了“三自我”、“四民主”的村民自治目标。太平村出现了“党风正派、民风淳朴、家庭和谐、邻里团结、干群融洽”的和谐局面,连续16年没有发生一起到镇以上上访的事件,连续14年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太平村真正成了太平和谐村。

三、太平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与思考

启示之一: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太平村党总支带领村两委会成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联系群众,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党建工作网络,健全了各种工作制度,建立了以党总支为核心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太平村的实践告诉我们,实行村民自治后,村党组织不仅是领导核心,而且只有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村民自治才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和推进。坚持党的领导关键是要准确定位,不断改进和完善领导的方式和方法。其次,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太平村的事实证明,在党的领导下,只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村民群众是完全能够行使好民主权利的。在实践中,村民充分显示了自己参政议政和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而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正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第三,要坚持依法治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只有坚持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才会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和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健康、深入地向前推进。

启示之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党内民主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太平村作为大都市的城郊村,村民自治之所以搞得有声有色,是与党内民主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分不开的。为了加强对党内权力的制约,他们实行党务公开,增强了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民主政治氛围,引导全体党员和村民在党总支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共同努力,构建和谐新太平。为了加强对党内权力的监督,他们专门设立了党内工作监督小组,制定了监督工作制度,将党组织的权力真正置于有效监督之下,保证了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以党内民主促进村民自治,这是我们对太平村经验深入挖掘后的又一启示。

启示之三: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制度的不断创新与完善

制度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完善的制度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保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⑦太平村党总支以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为抓手,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村级组织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形成了依法建制、以制治村的工作机制。太平村的实践揭示了实施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根本、是基础、是关键。

启示之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不断开发程序性资源

在太平村民主政治建设中,不断开发程序性资源是其鲜明的特色。如太平村先后制定了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小宪法”的《村民自治章程》、涉及具体村务的《村务公开工作制度》、还权于民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干部走访制度》等项制度,太平村办事有了章程;“海选”和“两推一选”的成功,使民主选举的公正性和竞争性两者的有机结合得以实现,赋权于民,让村民和党员切实享有“决定”自己当家人的民主权利。村民代表会议是太平村民主政治的制度平台,它保证了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公开和透明。太平村党总支对程序性資源的开发,既保证了民主政治建设沿着制度规定的轨迹前行,又提高了他们的民主能力,值得借鉴。

启示之五: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实践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和谐的农村,而这种和谐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⑧太平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太平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都获得了相应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而且干群关系、村民之间的关系、村民与“新村民”的关系以及环境也都得到了改善,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村民的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太平村的实践表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实践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又会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而使社会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太平村的民主政治建设还是初步的,与广大村民的实际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如何提高村民代表的议政能力和素质、如何加强内在的权力制衡、如何从技术上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建设、如何确保民主政治的可持续性等,尚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我们相信,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太平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定会越来越完善,太平村的经验也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农村基层组织所重视,从而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越来越深入,农村基层民主之路越走越宽广。

注释:

①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②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8、7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版。

④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4页。

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页。

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32页。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党校副教授

上一篇:幼儿园绿色出行建议书下一篇:职工技能比赛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