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故事

2024-08-19

李白故事(共10篇)

篇1:李白故事

一天,唐朝大诗人李白骑着一匹小毛驴在赶路,李白饮茶。当时正是夏天,烈日炎炎,李白口渴难忍,心想要是有个酒店就好了,我可以痛快地畅饮一番。忽然,他发现前面不远处有户人家,门前挑出一面小旗。李白心中一阵高兴,“啪啪”两鞭,驱赶着小毛驴直奔那家小店。到了跟前一看,才看清小旗上写的不是“酒”字,而是“醋”!李白兴致顿时消去大半,原来是醋店。他转念一想,倒也罢了,喝上几口茶水,也比干渴着强。于是走进店里,只见屋里桌旁坐着一个县令正在歇息。

李白对店主说:“一人一口又一丁,竹林有寺没有僧,女人怀中抱一子,二十一日酉时生”。

店主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听出李白是用诗谜在问他,心中十分佩服,就答道:“跟您说吧,这是有名的山西老陈醋,味道极佳,先生尽可品尝,谜语故事《李白饮茶》。”

李白说:“醋我可以买一坛,不过我口渴极了,烦店主给沏壶茶。”说罢掏出银两递给店主。

店主高高兴兴地给李白沏好了茶,又挑了一坛醋。李白端起茶碗一饮而尽,然后对店主说道:“鹅山一鸟鸟不在,西下一女人人爱,大口一张吞小口,法去三点水不来。”

店主点头应道:“多谢光顾小店,先生走好。”

李白手提醋坛,刚要迈出门坎儿,只见那个县令站起来喝道:“你是何等浅薄之人,竟敢在本官面前咬文嚼字,好不自量!”

李白瞥了他一眼,一板一眼地说道:“豆在山根下,月亮半空挂,打柴不见木,王里是一家!”

说罢,走出门,骑上毛驴,一甩鞭子,扬长而去。蠢县令却不知道李白话中的含义,听后,反而暗自发笑。心想:可不是么,我好比那一轮明月,他就是那山下的豆;我姓王,我老婆姓李,本来就是一家嘛!

聪明的读者,你知道李白的三句话都说了什么内容吗?

谜底:

第一句的内容是“何等好醋”;第二句的内容是“我要回去”;第三句的内容是“岂有此理”。

篇2:李白故事

唐朝的着名的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去街上闲逛。

一天,李白有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河边。和暖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鲜花绿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呆在家里那多没意思啊!”

李白走着走着,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老奶奶正在专心致志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好奇地走过去问:“老奶奶,您在干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绣花针。”老奶奶抬起头,对李白慈祥地笑了笑,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棒这么粗,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呢?”

老奶奶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那铁棒为什么不能磨成针呢?”

“可是,您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奶奶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他再也没有逃过学,学习也很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史的诗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耐心和恒心才能成功。

篇3:李白演绎朝靴故事

唐朝大诗人李白性情豪放、诗风浪漫。李白曾立志要靠自己的学问为国效劳, 做一番大事业, 但他深知朝廷奸臣当道, 学问再大也难取功名, 只好云游四海。后来他游历到京城长安, 结识了翰林学士大诗人贺知章, 意外被皇上重用并赐予朝靴, 由此演绎了一段流传至今的朝靴故事。

唐朝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别号诗仙。他祖籍今甘肃省静宁县, 生于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 四岁迁居今四川省江油市。也许是从小的迁移经历注定了他一生万水千山的游历, 造就了他豪放、飘逸和洒脱的性情, 成就了他浪漫的诗风。“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等绝句, 名扬海内, 代代相传。他立志要靠自己的学问为国效劳, 做一番大事业, 但是他也深知朝政紊乱, 奸臣当道, 学问再大也难取功名, 即使有胸怀大志也难以得到朝廷的重用, 只好云游四海, 看尽名山, 尝遍美酒, 图个快活。

后来他游历到京城长安, 结识了翰林学士贺知章。贺知章也是唐朝的大诗人,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等绝句, 深得李白的赞赏。一朝结识, 相见恨晚, 俩人情不自禁地交换新作, 切磋律诗乐府。当贺翰林读到李白的《蜀道难》最后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时, 不禁叹道:“你真是从天上贬谪下来的神仙啊!”从此, 李白就又有了一个“谪仙人”的别号, 世人也尊之为“诗仙”。同时在与贺知章的交往中, 意外被皇上重用并赐予朝靴, 由此演绎了一段流传至今的朝靴故事。

话说当时正逢科举考试, 李白在贺翰林的劝说下参加应举。就凭李白绝世天才, 拿到考卷一挥而就, 第一个交卷走出考场。谁知杨国忠、高力士两个考官一来忌贤妒能, 二来李白未曾送礼, 见是李白的考卷, 不由分说将其批落。杨国忠说:“这等书生只配与我磨墨。”高力士也道:“这厮也只能与我脱靴。”

李白被试官屈批考卷而榜上无名, 怨气冲天地说道:“日后我若得志, 定叫杨国忠为我磨墨, 高力为我脱靴, 方解我气!”李白哪里想到, 他的一时戏言在日后竟成现实。

忽一日, 贺知章约李白吃酒, 刚一落座就对李白说, 朝廷接到番邦使节国书一封, 文武官员竟无一人看懂。唐玄宗唯恐贻误国事, 不禁勃然大怒, 限杨国忠和高力士三日之内仍译不出番文, 就一概问罪, 另选贤良。

李白听了贺知章的一番话后, 微微冷笑道:“活该杨国忠若高力士竟也有今天!我自幼就识番文, 只可惜我非朝廷命官, 竟不能与天子分忧啊。”

贺知章听后喜出望外。次日入朝奏明皇上, 力荐李白之贤能。玄宗闻之大喜, 即赐李白进士学位和紫袍朝靴, 并派贺翰林宣李白入朝。

李白身穿紫袍, 足蹬朝靴, 奉旨入朝。“朝靴”, 是唐朝文武大臣上朝时穿的官靴。其形制靴靿半高, 靴头圆润, 其色乌黑, 底厚而色白。既然是官靴, 平民不得穿用。李白破格上朝, 就要先赐进士学位, 然后才能穿袍着靴进殿。可见, 此等“朝靴”非寻常之靴。

唐代的朝靴又称“六合靴”, 因靴帮用七片面皮革缝成, 故名;因为是黑色, 也称“乌靴”、“乌皮靴”;因最早用于骑兵, 又称“马靴”。早在隋炀帝继位的时候, 规定文武百官朝服均要穿“白袜乌靴”。在什么场合穿呢?田猎。《隋书·舆服志》说, “长靴田猎豫游则服之。”也就是说, 只有在打猎的时候才穿乌靴。

为什么单在打猎时穿呢?其理由有三:一是中原地区原本无靴, 对穿长统靴不习惯、不庄重、也不雅观, 有违古代官员的礼仪;二是战国时的赵武灵王为发展“来如飞鸟, 去如绝弦”的骑兵战术, 率先从西北游牧民族引进了战马和马靴, 而打猎也要骑马射箭穿马靴, 所以隋朝仍按旧制穿戴。也有文献说, “隋代帝王贵臣, 多穿黄纹绫袍, 乌纱帽, 九环带, 乌皮六合靴, 百官常服。”可见, 隋朝后期就把乌皮六合靴视为官服。

直到唐代, 乌皮六合靴才正式成为朝服而盛行于官场。《旧唐书·舆服志》说, “其常服柘黄袍衫, 折上头巾, 九环带, 六合靴。”又说, “乌皮履, 是为公服。”那么为什么要穿“乌六合皮靴”这种款式呢?这要从它的结构和寓意说起。

原来, 六合靴的“六合”, 是指靴帮的结构。一般而言, 靴帮是由脚踝以下的靴帮和脚踝以上的靴筒组合而成。靴帮的造型要符合脚底以上的脚形, 靴筒的造型要符合脚踝以上的小腿形状, 而这种立体的形状不可能由一片皮革形成, 必须根据靴形特征、皮革特征、美学特征等综合元素进行设计和制作。如直缝靴, 是用两片皮革缝合而成, 因前后各有一道“直缝”而得名;再如四缝靴, 是用五片皮革缝合而成, 因靴帮有“四道缝”而得名。而六合靴的“六合”, 则是由七片皮革缝有六道缝而成, 所不同的是用“合”而非“缝”命名。“合”字有用七块皮“合”为一体的意思。但是, 作为朝廷的“朝靴”, “六合”并不是简单的数字概念, 必有另一番哲学理念蕴含其中。最早说“六合”的, 是道家创始人之一的庄子。

庄子说, “六合之外, 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 圣人论而不议。”意思是说, 天地四方宇宙之外的事情, 圣人认为那是不可知的浩瀚空间, 无法去评说;宇宙之内的事情, 圣人虽然详细加以研究, 却不随便进行评论。连圣人先贤都不能随便评说, 可见“六合”是何等奥妙无穷, 深不可测。

用七片形态各异的皮子缝合成寻常的皮靴, 就将其命名为“六合”, 寓意为“天地四方”的宇宙。宇宙是什么?古籍说, “上下四方谓之宇, 往古今来谓之宙。”宇, 无限空间;宙, 无限时间。古代圣贤把“宇宙”的概念与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 足以体现华夏民族和圣人先贤的智慧, 帝王把寓意宇宙的“六合”糅合于乌靴之中, 足见官吏地位的显赫和官靴象征意义的重大。

然而, 古代统治阶级又极力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称帝王为“天子”, 就是古籍说的“君天下曰天子”。意思是说, 宇宙为天, “君临天下”的帝王就是天的儿子。既然“六合”的儿子说六道缝的官靴是“六合靴”, 那就是上合天意, 下顺民意, 于是六合靴就在朝廷之上文武百官的足下大行其道而成为官靴。用成语“戴天履地”来形容朝廷之上的六合靴, 可谓恰如其分。唐朝国力强盛, 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 文化发达, 就连六合靴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再说乌皮靴的“乌”。乌, 黑色。为什么朝廷的官靴选择黑色?在这里黑色可不是“黑暗、阴暗、冷酷”的隐语, 而是“深邃、神秘、永恒”的彰显。黑色, 是永恒之时尚, 是时尚之前沿。“乌皮”的神秘和“六合”的奥秘, 均体现在朝靴上, 足以说明乌皮六合靴的深厚鞋文化内涵。

话说李白身穿官服, 足蹬乌皮朝靴入朝, 拜过玄宗, 接过番国国书, 宣读如流。玄宗听后, 即授意李白书写回书, 以显大国之威。

不一日, 玄宗升殿, 文武百官朝贺、番使见圣已毕。李白身穿紫袍, 足蹬朝靴, 手捧番书朗声宣读。读后又称“有诏书批答”, 令番使静候片刻。皇上命设七宝床于御座之旁, 备齐文房四宝, 赐李白近御榻前, 坐锦墩写诏书。

李白坐锦墩于皇上之侧, 居高临下, 唯见杨国忠、高力士有不悦之色, 即奏曰:“圣上所赐朝靴, 臣偶感不适, 乞命高力士为臣脱靴, 以求舒畅;命杨丞相为臣磨墨, 以求番文流畅。只有如此, 方能灵气飞扬, 口代天言, 一挥而就, 不辱君命。”

在百官和番使齐聚庙堂之际, 玄宗明知李白的要求有些过分, 为顾全大局也只能委屈二位宠臣, 即命高力士为李白脱靴, 杨国忠高为李白磨墨。此时高杨二人虽为皇上宠臣, 明明知道李白为批落考卷而故意报复自己, 也不敢违背圣旨, 只好忍气吞声上殿。李白端坐于锦墩, 先伸出左脚, 高力士双手紧握李白的朝靴后帮处用力一拽, 岂料新靴太紧竟没脱掉, 再一拽方才脱掉差点仰天跌倒。杨国忠在一旁磨墨, 看高力士的尴尬样, 暗自苦笑;高力士把李白的右靴脱掉后, 回头瞄一眼正在磨墨的杨国忠, 只见磨墨的他一脸的无奈。

此时的李白双足甚觉宽畅, 又见双龙戏珠砚台中的墨水正浓, 示意杨国忠把宣纸铺平, 高力士用镇纸压平。但见李白左手拂须, 右手挥毫, 顷刻间用番文将诏书写毕。然后, 李白奉旨用汉、番双语神采飞扬地面向百官宣读诏书。番使听毕连连点头, 文武百官无不称颂。

李白解读番书, 用番文书写诏书, 令玄宗龙颜大悦, 随即赐李白为翰林大学士。春风得意的李白, 与贺知章常常吃酒吟诗, 好不快活。供奉翰林期间, 李白的文章风采, 名动一时, 特别是“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奇句, 令玄宗十分赏识, 称朝中有如此文才的“诗仙”, 可谓大唐王朝之幸事。

然而, 李白虽入朝为官, 但只是为玄宗与贵妃们赋诗填词而已, 并未委以重任, 这使他大失所望。唯一令他惬意的是, 在京城同自号“四明狂客”、“饮中八仙”之一的贺知章及诗朋文友常常醉酒吟诗, 并有更多佳句问世。更使他想不到是, 他借靴羞臣的故事竟在民间百姓中被传得妙趣横生, 成为千古佳话。

篇4:李白小时候的故事

李白5岁那年,跟着父亲从西域(yù)回到四川青莲地区定居。到10岁的时候,他对琴(qín)棋书画样样精通。

有一年春天,岷(mín)山山脚下有个客人前来拜(bài)访李白的父亲,恰(qià)巧他外出未归。客人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转身就要离去。李白见了,连忙拉住客人说:“伯伯,您远道而来找我父亲,累(lèi)了半天也不休息一下,就要返(fǎn)回,这样会伤身体和精神的啊。”

客人见李白礼貌(mào)热情,能言会道,心中暗(àn)暗佩(pèi)服,便坐了下来。

李白开始忙起来,他又是送茶,又是递(dì)毛巾,对客人非常尊敬。为使客人不寂寞(jì mò),李白放下手中正在读的书,到客厅陪着客人说话,他大大方方地说:“请问大伯尊姓大名,以便我转告父亲。”

客人有心要试试李白的才学,便咳(ké)了一声,用手指轻捻(niǎn)了一下胡须(hú xū),大声说:“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鸟落山头不见脚’。”

李白认真思考了一会,便拱(ɡǒnɡ)手回答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父亲回来,我一定告诉他。”

客人疑惑(yí huò)地问:“你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

李白马上回答说:“‘有人偷’就是把‘偷’字去掉单人旁,那么就是‘俞’字;‘鸟落山头不见脚’,就是‘岛(dǎo)’字。您姓俞,名字叫岛!”

客人听后,十分佩服,连连拍着他的脑袋说:“童子真是奇才,可喜可贺(hè)!”

李白不到10岁时,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家乡。14岁时,李白来到南浦(今四川万州市),当地有个姓胡的乡绅(shēn)自以为有学问,看不起别人,他想考一考李白。有一天,他当着李白的面就出了一副上联:“梁山栽大竹,无须淋(邻)水。”这个上联含有当地三个地名,因此是一个很难对的上联。谁知李白随(suí)口答道:“南浦人长寿,何惧丰都。”这个下联前后也是三个地名,对仗非常工整。

胡乡绅很不服气,他又指着墙上的一幅画让大家看。那画上有个老神仙,怀抱一个大酒坛(tán),睡在崖(yá)边,坛口朝外面流着酒。胡乡绅以画为题又出了副上联:“酉(yǒu)加卒(zú)是醉(zuì),目加垂(chuí)是睡,老神仙怀抱酒坛枕(zhěn)上偎(wēi),不知是醉还是睡?”

李白不慌(huānɡ)不忙地回答:“月添半是胖,月添长是胀,胡乡绅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还是胀?”

胡乡绅本想借联讥(jī)笑李白,谁知反被李白针锋相对嘲讽(cháo fěnɡ)了一番,大家一看胡乡绅肥胖如猪的模样,都哈哈大笑起来。胡乡绅羞(xiū)得满脸通红,还想找个机会再挽(wǎn)回面子。酒席散后,他领众人到花园散步,只见荷花池里有几只小鹅浮(fú)在水上,游来游去,便灵动一动,对李白说:“白鹅黄尚(shànɡ)未脱尽,竟不知天高地厚!”

篇5:李白小故事

在崇山峻岭之中,有一条崎岖蜿蜒的山路,山路上爬行着一些衣衫褴褛的囚徒,其中有个手持竹竿、脚步蹒跚的老人,他就是李白。这是唐肃宗乾元二年,李白由于一个案件的牵连,被流放到夜郎去,途经这山势险恶、行路艰难的蜀道。

历经千难万险,他们来到高耸入云的白帝城。这时,突然传来一道圣旨,说是皇上已大赦这批犯人。李白开始不相信这是真的,看到人们在欢呼雀跃,才醒悟过来。

第二天一早,他迎着曙光,乘上一条轻捷的小船,从长江上游漂流而下,沿途的壮丽景观目不暇接,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不绝于耳,他禁不住吟出《早发白帝城》诗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虽然活着回来了,但穷愁潦倒,贫病交加。然而,高傲一世的李白并不屈服命运的摆布,依然保持着洒脱、豪放的性格。当他住在安徽采石矶时,有一天夜里,他兴致勃勃地穿上当年在宫中穿的锦袍绣服,踏着月光来到江边,登上钓鱼小船,倒了两杯酒,邀请天上的明月来对饮。明月似玉盘,沉浸江水中。李白痛饮一杯,神思飞扬,再饮一杯,热血奔涌。他朦胧地看到水中圆月对自己含笑点头,就俯身用手去捉,不料“扑通”一声翻进了江中。后来宋朝时,有人针对此事作诗道:

采石月下访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

太白遗风

沿长江一带的大小酒店,干百年来,总爱用“太白酒家”、“太白遗风”作店号,用布帘写好,挑在门前廊下,称“酒旗”。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诗《哭宣城善酿纪叟》: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这首诗深切地悼念了老朋友纪叟:纪叟在阴间,应该还是做你的老本行——酿造“老春”酒吧(唐代名酒多用春字命名)可阴间没有李白,你卖酒给哪一个呢? 诗里的纪叟,据说以前在幽州老家时,老伴被老虎吃掉,幸亏李白正在狩猎,刺死二虎,救下了纪叟和他儿子。后来他在宣城开了家酒店,并四处寻找李白报恩。

李白是个爱酒如命的人,有酒才会有诗。那年冬天,李白常到采石矶边上鲁财主开的酒店去饮酒。鲁财主却经常在酒中掺水,李白气得要命。一天,他路过一家小酒店,便进去买酒,发现店主原来是纪叟。纪叟见了李白,高兴极了,忙用好酒来招待他。两人边饮边谈,畅谈旧事。李白酒足之后,诗兴勃发,眼望滚滚大江,青山红日,便提笔在门外的“联壁台”上写了一首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自从李白题了这首诗,过路人都要停下来看。知道是“仙人李白”所写时,便一传十,十传百,纷纷从远道而来看这首诗。纪叟总是自豪地说:“这是李白喝了我酿的酒,才写出来的好诗呀!” 从此以后,过路的人都到纪叟的“太白酒家”来饮酒赏诗,纪叟的酒店门庭若市,生意兴隆。而鲁财主的酒店,却很少有人光顾了。于是他便特地带了两坛美酒,到江边找李白求诗。李白正要登上船去游历,见了鲁财主,便拱手说:“你家酒池太浅,经不住我一口喝呢!”说罢飘然登船而去。鲁财主只能灰溜溜回家,不久便关门大吉了。

一年后,纪叟不幸得病身亡。李白听说消息后,十分悲痛,亲自祭奠,泪洒长江,并写了上面那首新诗来悼念这位“酒中知己”。后来,许多酒店便纷纷挂起了“太白酒家”的牌子,生意还真的比以前红火了呢!

赐金还山

唐朝天宝二年(742),大诗人李白奉唐玄宗诏令来到长安,被封为翰林待诏,成了皇帝的高级文学侍从。

第二年春天,兴庆宫沉香亭畔的牡丹花逢时盛开,唐玄宗和杨贵妃在这里摆起酒席,观赏名花。乐官李龟年拿起檀板刚要开腔歌唱,唐玄宗止住他说:“赏名花,对妃子,怎么能用旧词章呢!”命小太监赶快把李白学士召进宫来,写作新歌词。

李龟年和小太监到处去找,好不容易在长安的酒家里找到李白,那时他正和一些诗友饮酒谈天,已经醉了。李白被扶到沉香亭,杨贵妃的霓裳羽衣舞尚未告终。待到舞曲终了,唐玄宗笑着把刚才的意思告诉李白,他便执笔思索起来。一会儿,三首《清平调词》写出来了。

第一首是: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是说,杨贵妃的衣服真像霓裳羽衣那样的美丽,但究竟是由美丽的云彩联想到她的衣服呢?还是由她的衣服联想到美丽的云彩呢?杨贵妃的容貌真像牡丹花那样的娇艳,但究竟是由名花联想到她的容貌呢?还是由她的容貌想到名花呢?这些,连天才的诗人也觉得目乱情迷,难以断定了。而轻轻吹拂着栏杆的春风,这时已把含着晶莹露珠的牡丹花变得更加艳冶了。这样的花容,若不是在西王母居住的群玉山头才能见到,便只有在月夜里的西王母宫的宫殿——瑶台中才能相逢。

唐玄宗和杨贵妃读了都极口赞好,尤其是诗中把杨贵妃比作天女下凡,更加觉得高兴。他们继续读第二首: 一支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这是说,杨贵妃好比一支红艳带露的牡丹花,凝聚着沁人心脾的芳香。从前楚襄王在巫山时梦中与神女相会,醒来之后为之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怎能比得上眼前贵妃的花容月貌?若问汉宫中谁能比得上,那么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虽美,也还是用新妆来增艳添妍,又哪里胜得过贵妃的天然绝色?

最后一首,是正面写人又写花: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这是说,名花和美女(倾国)都非常欢乐,使得君王总是倚着沉香亭北的栏杆含笑而赏,一切愁恨烦恼全都消释(解释)得无影无踪。

杨贵妃天生丽姿,然而经过李白这三首诗的赞扬,就变成国色天香更加艳丽了。这使她非常快乐,常常吟哦着这三首诗。可是有人却不快乐,近侍太监高力士就是其中的一个。据说,不久前李白起草一份重要文书时,曾经乘着酒兴命高力士给他脱靴子,高力士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心里一直恨死了李白。现在,高力士见贵妃娘娘这么喜爱李白的诗,更加火冒三丈,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一个毒辣的主意来。

篇6:李白小故事

李白不到10岁时,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家乡。14岁时,李白来到南浦(今四川万州市),当地有个姓胡的乡绅自以为有学问,看不起别人,他想考一考李白。有一天,他当着李白的面就出了一副上联:“梁山栽大竹,无须淋(邻)水。”这个上联含有当地三个地名,因此是一个很难对的上联。谁知李白随口答道:“南浦人长寿,何惧丰都。”这个下联前后也是三个地名,对仗非常工整。

胡乡绅很不服气,他又指着墙上的一幅画让大家看。那画上有个老神仙,怀抱一个大酒坛,睡在崖边,坛口朝外面流着酒。胡乡绅以画为题又出了副上联:“酉(you)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怀抱酒坛枕上偎,不知是醉还是睡?”

李白不慌不忙地回答:“月添半是胖,月添长是胀,胡乡绅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还是胀?”

胡乡绅本想借联讥笑李白,谁知反被李白针锋相对嘲讽了一番,大家一看胡乡绅肥胖如猪的模样,都哈哈大笑起来。胡乡绅羞得满脸通红,还想找个机会再挽回面子。酒席散后,他领众人到花园散步,只见荷花池里有几只小鹅浮在水上,游来游去,便灵动一动,对李白说:“白鹅黄尚未脱尽,竟不知天高地厚!”

李白心里当然明白胡乡绅的用意,回头向池塘中看了一眼,正好看见一只乌龟伸出头来,便应声答道:“乌龟壳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

唐代大诗人李白(公元701-762年)一生写诗1000余首,他的诗雄奇豪放,把我国古代的诗歌创作推向了高潮,对后世和世界都有极大的影响,被后人尊为“诗仙”。

李白5岁那年,跟着父亲从西域回到四川青莲地区定居。到10岁的时候,他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有一年春天,岷山山脚下有个客人前来拜访李白的父亲,恰巧他外出未归。客人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转身就要离去。李白见了,连忙拉住客人说:“伯伯,您远道而来找我父亲,累了半天也不休息一下,就要返回,这样会伤身体和精神的啊。”

客人见李白礼貌热情,能言会道,心中暗暗佩服,便坐了下来。

李白开始忙起来,他又是送茶,又是递毛巾,对客人非常尊敬。为使客人不寂寞,李白放下手中正在读的书,到客厅陪着客人说话,他大大方方地说:“请问大伯尊姓大名,以便我转告父亲。”

客人有心要试试李白的才学,便咳了一声,用手指轻捻(niǎn)了一下胡须,大声说:“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鸟落山头不见脚‟。”

李白认真思考了一会,便拱手回答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父亲回来,我一定告诉他。”

客人疑惑地问:“你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

李白马上回答说:“„有人偷‟就是把„偷‟字去掉单人旁,那么就是„俞‟字;„鸟落山头不见脚‟,就是„岛‟字。您姓俞,名字叫岛!”

篇7:李白的故事

(843 年)裴敬所撰《翰林学士李公墓碑文》。此后宋人乐史在整理李白文集时,于《李翰林别集序》中亦持此观点。这一观点最终被欧阳修、宋祁载入正史,成为后世李白故事的重要情节。

在正史之外,李白故事也在流传改写,出现了一些变形。如南宋洪迈《容斋随笔》记载了世俗传说李白是在采石矶捉月溺死的,对此洪迈进行了驳斥:“世俗多言李太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 知俗传良不足信。”[2]34 李白捉月溺亡的故事虽不足采信,但因为仙道文化的影响,后世作家也将之作为一个重点题材进行叙写。

宋代是李白故事的全面发展期,史传文化对李白故事流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体现在李白故事无论怎么发展演变,都有着“以史为纲,紧贴历史”的特点。具体说就是《新唐书· 李白传》对李白故事的发展有着根本性影响,符合史传记载的李白故事会被强化,相关作品的传播能力会增强。而于史无征的李白故事会逐渐失去传播能力,相关作品最终会亡佚。以后来的元杂剧而论,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能够保存下来,而无名氏《采石矶李白捉月》却会亡佚,恐怕并非偶然。这里面有着深层次的价值导向,是人们受史传文化影响,对“信史”的热衷,对“伪史”的反感。这种史传文化影响的另一面在于,明清时期李白

诗文集流传比较广,但有意思的是,戏曲作家都很少直接去从李白诗文集中寻找素材。如果仔细阅读清人王琦《李太白全集》,其中有对李白诗歌的注释,有对李白作品的编年,有对李白事迹的钩沉。我们可以从中还原出诸如李白炼丹、李白游名山大川、李白与人清谈、李白好剑、李白喜好养鸟等种种写作素材。其中有些并非冷门题材,如炼丹题材,该题材在文言小说中有大量相关故事,因此李白炼丹完全有可能发展为独立题材。然而事实上包括炼丹在内的这些素材很少被戏曲家采纳,戏曲家基本上把重要的关目都设定在《新

篇8:李白故事

一、“青莲”是李白儒家思想的写照

莲花, 又名荷花、芙蓉、芙蕖等, 最早以“喻所说女之容体”[3]而进入文学视野是在《诗经》中, 如《陈风·彼泽之陂》、《郑风·山有扶苏》。至战国时期, 莲花则更多地出现在《楚辞》中, 其与兰、蕙、薜荔等构成了《楚辞》中“香草”意象, 已具备文人意味, 有着丰富的比兴功能, 不再只是女性意象原型, 还成了中国古代文人芳洁之志的象征和政治命运的意象。到了唐代, 随着莲花审美认识的进一步深入, 莲花的女性意味开始淡弱, 其丰富的人格象征意义开始生成。早荷、晚荷、荷气、清水芙蓉等无不从不同的角度实践着唐人对“清”美的追求, 荷花成为士大夫幽洁品格的写照。

“安社稷、济苍生”是李白一生的理想,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他用尽了一切手段, 如任侠交游、纵横干谒、求仙学道、结社隐居等, 即便在政治上失败时, 仍心存魏阙, 期望有朝一日能展“鲲鹏之志”。由于李白与屈原有着相似的政治理想和不幸遭遇, 加之屈原的作品又是战国时代的“风”、“雅”之作, 以至于屈原成为李白一生最崇拜的诗人之一。李白曾高度评价屈原的作品:“屈平词赋悬日月, 楚王台榭空山丘。”正是由于对屈原的这种特殊情感, 他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斗争精神, 并更深层次地发展了屈原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他借《楚辞》中最常见的“香草”, 屡屡以莲自喻, 使用比兴手法, 抒发政治情怀和期望, 反衬不合理社会的黑暗和丑恶, 如《碧荷生幽泉》:

碧荷生幽泉, 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 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 馨香谁为传?坐着飞双满, 凋此经芳年。结根未得所, 愿托华池边。

诗中李白以碧荷自喻, 在绿水青烟中艳色绝绝, 象征着李白遗世独立的生命之姿。“华池”则喻比朝廷, 荷花本是野生, 但被作为嘉卉引入“华池”, 象征着士人“托根得所”为朝廷所重用。可见“ (李) 白未尝一日忘事君也”[4], 他所担心的是“为君子有绝世之行处于僻野而不为世所知, 常恐老之将至而所抱不见于所用”[5]。而他“且放白鹿青崖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6], 则彰显了诗人不向黑暗现实妥协、与污浊社会决裂的傲岸决心, 令诗人的作品永远都洋溢着一种与世独立、芳烈高洁, 如莲一般的气韵与魅力。所以说, 李白以“青莲”为号是他文化思想中“事君荣亲、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等儒家思想, 以及“士大夫”情结的写照。

二、“青莲”是李白道家思想的意象

李白自幼生活在道教的发源地———巴蜀。道教是唐代的国教, 老庄思想作为一种官方思想广为传播, 对唐代知识分子影响巨大。同唐代所有的知识分子一样, 李白对道教的关注, 主要体现在对其玄理的玩味和涵泳上, 从而陶冶性情, 从道、禅中提炼出一种超越世外的脱俗情趣, 寻求心灵解放的自由精神。李白的一生都在追求自由与光明, 自由精神和理想主义是他思想的灵魂, 而老庄道家思想中的批判意识、自由精神、超旷哲学与虚无思想都对他自由理想的形成影响甚深。李白的政治观、人生观均受老子“功遂身退”观念的影响, 在他看来, 理想的人生应是“申管晏之谈, 谋帝王之术, 奋其智能, 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 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 荣亲之义毕, 然后与陶朱留侯, 浮五湖, 戏沧洲, 不足为难矣。”[7]这是一种儒、道互补的人生观。

“青莲”是释氏常典, “居士”之常义又是指居家修佛之士。李白取“青莲居士”为号, 似乎是佛教“因缘”。但纵观李白一生, 我们看到, 李白无论是在初出茅庐的少年时代和养望待时的青壮年, 还是在仕途之路上苦苦挣扎的中晚年时期, 均贯穿着隐居游仙、采药炼丹、亲受道箓、与道教人士往还的游仙生活;也不难发现, 李白众多的游仙诗中充满了对神仙世界的慕恋与渴求。道教对他影响甚深, 是融铸、造就他独特个性、独特诗风的主因。因“青莲”是道教典故, 居士古时也被称为高洁之士, “谪仙”更为道教神仙概念, 所以, “青莲居士”也可理解为一道教称谓。其实, 也有唐人将李白的“青莲居士”看作一道教称谓的, 如谭用之诗《寄左先辈》:“学取青莲李居士, 一生杯酒在神仙。”[8]可见, 道教为李白的身心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国度, 塑造了他热爱自由, 超凡脱俗的个性气质;道教中大量的神仙传说, 为李白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道家以自然为宗, 贵在天真, 崇尚天地之大美的美学观, 又深深影响了李白, 令他的诗歌达到了“大巧自然, 人力何施”的高度。

三、“青莲”是李白佛教思想的物化

莲花自古以来就是佛门圣物, 在印度佛经中具有特殊的宗教寓意。随着佛教的本土化, 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和思维方式逐渐相融, 而成了中国士人最容易接受的宗教, 像李白这样受老庄玄学思想影响甚深的诗人, 生性热情, 对援道入释、以玄解空的禅宗佛学自然会大感兴趣。

李白一生游览了许多地方, 其中有不少是浮图名刹, 他不仅求仙学道, 而且常与僧伽浮图广为交游。据统计, 在李集中与佛教有关及与僧人交游的诗文就有五十余首之多, 可查出姓名者有三十余人, 所游览和寄居过的佛寺寺名可考的就达三十余座。他对释家佛、法、僧三宝都极尽赞美之辞, 有不少深得释家三昧之旨, 如《地藏菩萨赞序》、《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序》、《鲁郡叶和尚赞》、《赠僧朝美》等。李白不仅从师谈玄, 而且参加佛教活动。从李白所接触的佛教来说, 以净土宗和禅为多, 而李白学佛是从学禅开始的, 他所接触的僧人也多是禅师。在他的诗中既有“禅关”、“禅房”、“禅室”、“禅伯”、“禅师”等称谓, 又有坐禅之举。在长流夜郎遇赦而归后, 李白曾隐居庐山, 常到东林寺去参加佛事活动。其所作《庐山东林寺夜怀》诗, 就提到了参禅一事。诗中说:“宴坐寂不动, 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 旷劫断出没。”其中“宴坐”、“寂然不动”、“大千”、“旷劫”皆佛家语, 表达了他万念俱熄的涅盤胜境。

佛教常用青莲比喻眼睛, 如“目净修广如青莲”[9];又常以青莲说明佛法清净圆满, 如“如水生花中, 青莲花为最, 不放逸法, 亦复如是”[10]。李白《僧伽歌》云:“此僧本住住南天竺, 为法头陀来此国。戒得长天秋月明, 心如世上青莲色。”因此, 禅宗思想相伴李白一生, 抚慰他的灵魂, 令他的精神得到洗礼与升华, 时刻保持着一种不与腐朽势力妥协, 洁身自好如同青莲花一般的高洁品质, 而且禅宗的空灵之学, 也使得李白的诗歌增添了玄远飘逸的神逸之美, 像《山中问答》、《自遣》、《独坐敬亭山》等五、七言绝句, 就深具禅法、禅趣, 甚至已臻化境。所以说李白自称“青莲居士”, 绝非一时心血来潮所为, 而是有其深刻的佛教思想根源。

四、结语

李白一生, 以极积用世的儒家思想为主导, 同时在思想上又实行儒道互补、释道互补, 对百家思想兼收并蓄, 熔铸一体, 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多元的思想体系, 既与唐代儒、释、道思想合流的大趋势合拍, 又与唐代儒学兼容道、释的发展趋势一致。清水芙蓉之美也是李白及盛唐诗人共同追求的美。“青莲居士谪仙人”一语, 不仅折射出李白一生“三教调和”的文化思想体系, 展现出的多元文化思想, 而且表现出其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高贵情怀, 更象征了诗人生命与文化人格。

摘要:本文以李白号“青莲居士”为楔子, 通过“青莲”在儒、道、佛三教中的特殊寓意, 阐释李白“三教调和”文化思想的形成, 展现李白多元文化思想中的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高贵情怀与文化人格。

关键词:李白,“青莲居士”,“三教调和”

参考文献

[1][明]张存绅.雅俗稽言, VOL五.

[2][清]王琦.李太白年谱.长晏元年条青莲居士注.

[3][汉]郑玄.《毛诗传》笺.

[4][清]四库全书·唐宋诗醇.

[5][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6]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8][唐]谭用之.寄左先辈.全唐诗, VOL764.

[9]维摩诘所说经 (卷上) .

篇9:李白故事

【关键词】铁杵磨针;李白;禅宗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小学读物上流传着一个“铁杵磨成针”的著名故事,主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故事说,李白在山中读书,不能忍受清苦而放弃。路过小溪,遇到一位老妇正在磨铁杵,李白很诧异,询问缘由。老妇说准备将铁杵磨成针,李白深受触动,返回继续读书,完成了学业。故事原文出自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三《眉州》“磨针溪”条:“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武姓,今溪旁有武氏岩。”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也有一些变种,如有的故事加入了李白嘲笑老妇笨拙的情节,实则大同小异。民间有俗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还有成语“铁杵磨针”,被用来鼓励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坚持不懈、勤学苦练直到取得成功。这个故事也影响到文学创作,如明代戏曲家郑之珍《目连救母·刘氏斋尼》也有“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的唱词,于此可见影响之深。

清代嘉庆本《彭山县志》卷六记载说,象耳山有李白读书台,位于彭山县治北二十五里,石壁上有李白题刻:“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襟袖, 疑始濯魄于冰壶也。李白书。”还有唐末道士杜光庭诗一首:“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书帐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杜光庭的这首诗也收录在清代人编纂的《全唐诗》中,只不过个别字句有异。于此可见,李白的题刻在唐末杜光庭的时候就已存在,李白曾读书于象耳山下的故事在杜光庭的时代就已流行,其真实性应该比较可靠。

杵是棒子、棍子一类的工具,一头粗一头细或者两头粗中间细,有木质的也有金属的,藏传佛教中有金刚杵这样的著名法器。由此可见,杵的形制比较粗大,是用来握持的工具,一个人想要将铁杵磨成针,是几乎不能完成的工作,显然不符合常识;唐人制作一枚铁针,也断不会尝试用一根铁杵来磨制。仔细品味,这则故事中的老妇应该不是偶然出现在李白的逃学路上,李白逃学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甚至可以推测,老妇可能是被安排与逃学经过的李白“巧遇”的。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李白何以能从铁杵磨针的举动中获得感悟,老妇又为何利用这个举措来感化李白?这是否有当时特定的文化心理和认知方式作为支撑呢?这则故事非常短小,留存的信息非常有限,武氏妇具体事迹也已很难查证,我们只能从故事发生地的地理和文化背景来解答这个疑问。

象耳山中有象耳寺,明代以前称大圣寺,初建于南北朝时期,隋唐和宋朝出现过几位高僧,如隋朝的法泰、唐代道会等,可见故事发生地具有浓厚的佛教氛围,今天象耳山留存下来的石刻也大多与佛教和李白读书故事有关。李白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唐代佛教禅宗兴盛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流行的主要是禅宗北宗,最著名的是北宗领袖神秀,号称“两京法主,三帝门师”,受到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的敬奉,享誉全国,其禅法也大行全国。与此相对的是慧能代表的禅宗南宗主要在岭南地区传播,势力范围尚未达到蜀地。一般认为,北宗主张“渐修渐悟”或者“渐修顿悟”,也就是通过不间断地修行、磨砺,逐渐达到领悟或者恍然大悟,这跟南宗不重修行、不重文字、依靠语言点拨或者“棒喝”达到顿悟的方式截然不同。人们都认为李白是一个道教徒,但据当代学者研究,李白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他早年曾在寺院隐居学习,出山后结交了不少当世名僧、高僧,也留下数量不少的相关作品,显示出他对佛学具有很深刻的理解。那么在禅宗北宗大盛的时候,李白对北宗的思想和修行实践有充分的了解是完全可能的。

铁杵磨针故事很显然符合禅宗北宗的观念,即将一根粗笨暗钝的铁杵锲而不舍地打磨,最后变成一根有用的针。在禅宗“渐修”观念流行时期,用这样的方式很容易打动逃学的李白。少年时代的李白产生厌学情绪,这是对旷日持久的枯燥学习活动丧失兴趣的结果,厌学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可以设想,李白的老师、亲人们劳心费神地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安排老妇在李白必经之路表演“铁杵磨针”。武氏妇其人其事已湮没不可考,她跟李白到底有何关联,也很难查证,但她采取的说服李白的方式,显然很难用单纯的“偶遇”解释。故事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句话:“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翻译成白话就是:李白感激老妇的用意,返回继续读书直到完成学业。所以,这可能是一场事先安排好的场景,老妇是特意前来感化李白的。在禅宗北宗渐修观念大行的宗教背景下,李白很容易从中获得启悟,懂得学习绝非朝夕之事,不能一蹴而就,追求速成之功,而是要不断地打磨、锤炼,直到学业有成的那一天。

“铁杵磨针”故事家喻户晓,以至于我们习焉不察,忽视了故事细节,也未能深究其背后蕴藏的宗教文化韵味。结合特定时代、特定地点、特定人物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故事与唐代流行的禅宗北宗“渐修”观念有关系。重要的是,它将未来的唐代大诗人李白送回了学习的正途上,而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了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宋·祝穆.《方舆胜览》[M].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3.

[2]韩传强.《禅宗北宗研究》[M].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

篇10:诗仙李白的故事

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历史上被称为盛唐时期。在这时期,出现了一位浪漫主义的大诗人李白,一位现实主义的大诗人杜甫,他们是辉映诗坛的两颗巨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李白的故事。

李白,字太白,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隋朝末年,全家迁到西域的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北部),李白就出生在那里。五岁那年,他又随父亲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所以他又号青莲居士。

李白少年时便显露才华,“十岁通诗书”,“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三十岁时以诗文知名天下)”。二十五岁那年,李白离开四川,顺长江东下,先到达江陵,拜访了一位八十高龄的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曾受到武则天和睿宗、玄宗三朝皇帝的接见,在当时名气很大。司马承祯见了李白,对他大为赞赏。李白很高兴,回去后就写了篇《大鹏赋》,把自己比作气概抱负不凡的大鹏。《大鹏赋》很快传开,李白的名气也更大了。公元734年,李白到了襄阳,拜见了荆州刺史韩朝宗。韩朝宗因喜欢奖掖提拔人才而闻名,所以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韩朝宗对李白自然是称赏备至,而李白写的自我推荐信《与韩荆州书》也成了一篇著名的散文佳作。

名满四海的李白,在公元742年(天宝元年)终于奉诏来到京都长安。当时任秘书少监的老诗人贺知章得知李白到了长安,亲自到旅舍去看望李白。他读了李白大约在十年前写的《蜀道难》后,赞叹道:“这是一个从天上贬谪下来的仙人啊!”从此“谪仙”这个称号不胫而走,李白也被人们称作“谪仙”、“诗仙”。

李白进宫后,唐玄宗很高兴,封他为翰林供奉。据说,唐玄宗当时曾亲自走下台阶迎接李白,还亲手为李白调制羹汤。出于信任,他还让李白参加了起草诏书的工作。

唐玄宗对李白,只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宫廷诗人,为太平盛世作些诗文点缀。但李白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初进宫廷时,他对政治了解不多,因此奉命写了不少歌颂升平的诗,不久他的思想就起了变化。天宝年间,朝廷政治已由盛转衰,唐玄宗也由一代明君渐渐蜕变为庸主。朝廷中的有识之士都在担忧时政,担心发生变乱。李白对此是有认识的。

作为一个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的个性也是十分狂放的。他又特别喜好饮酒,常喝得酩酊大醉。杜甫曾在一首诗中这样描述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的个性使他很难被朝中的权贵们所容忍。据说,他先得罪了唐玄宗最信任的太监高力士。高力士又故意歪曲他写的诗《清平调》,使杨贵妃对他也心生忌恨。最后连唐玄宗也疏远他了。

可是李白的个性使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时他最向往的,还是他以前云游天下的自由生活。于是李白向唐玄宗上书请求离京。公元745年,他的请求被批准,他离开长安,又开始了漫游山水间的生活。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洛阳、长安先后沦入乱军之手,唐玄宗仓皇逃向四川,唐肃宗在灵武即位。逃难途中,唐玄宗又任命他的第十六子永王李为江陵大都督,要永王招兵马抵抗叛军南下。

那时李白正避乱隐居在庐山。永王东下经过浔阳(今江西九江),得知李白在此便派人请他参加自己的幕府。出于一片爱国心,李白立刻答应了,并一连写了十一首《永王东巡歌》赞扬永王。

可是唐肃宗并不信任永王,认为他出师东巡是割据江南,便调动兵力准备消灭永王。永王大怒,也发兵进攻。这样他便成了叛逆,将士们纷纷脱离,永王最终兵败自杀。李白也因“附逆”(附靠叛逆之臣)被判死刑。多亏郭子仪等人相救,李白被改判流放夜郎(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还没到夜郎,朝廷宣布大赦,李白得以返回四川。

李白的晚年是在安徽当涂度过的,他的族叔李阳冰在那儿做县令。唐代宗即位后,下诏拜李白为左拾遗。但诏书还没到,李白已离开了人世,那一年他六十二岁。至今当地还留有李白的衣冠冢和纪念堂。李白现存的诗有一千多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这些诗经过他的夸张的描绘,想象奇特的渲染,显得大气磅礴,出神入化。他还写了不少反映人民生活、抨击黑暗政治的`诗。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经过他的丰富而奇特的想象,使他的作品具有雄奇豪放的风格、瑰丽绚烂的色彩。他被认为是自屈原以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创作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不少作品,如《蜀道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已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上一篇:数学课题开题报告 (张岩)下一篇:事故警示片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