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系统

2024-08-16

食品检验系统(精选6篇)

篇1:食品检验系统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系统

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

磊 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监管处处长 曹

勇 西安市灞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黄

鹏 西安市临潼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 李

健 西安市长安区王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所长

杜文平西安市高陵区市场监管局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 王宏卫 蓝田县蓝关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副所长 谢亚辉 周至县尚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副所长

肖江波 西安市鄠邑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监管科科长

张云昉 宝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江

瑜 宝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局长

捷 宝鸡市金台区西街办事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所长 陈西锁 扶风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段宏文 岐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队副队长 张

磊 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药械股股长

苏咏梅 太白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队副队长

吉养峰 咸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肉制品与工业加工食品

监管科科长

玲 咸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乳制品和饮品监管科主

刘尊祥 安康市汉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珎 宁陕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稽查大队大队长 雷泽平紫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 李森伟

岚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协调办主任 王广哲 汉阴县城关镇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

璐 商洛市商州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餐饮科科员 吴明亮 洛南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周宏 丹凤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县食安办主任 高

商南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何福平山阳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 印润润 杨凌示范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任科员 李

杨凌示范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杨陵区分局工作人员 冯振民 韩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城监督管理所所长 奥

飞 神木市大保当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所长 白慧君 府谷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篇2:食品检验系统

精简配置:

1.检验科

配置一台条码打印机、每台工作站配置一把条码枪

2.临床科室及采血工作站

每工作站配置一把条码枪

流程:检验科打印空白条码标签送到临床科室和门诊采血工作站,临床科室或者在采血工作采集标本后,拿一个空白条码标签写上姓名及检查项目并贴在试管和申请单上,并且在电脑上把条码与该病人的电子申请单关联上,供检验科调用病人信息。

其中硬件设备:条码打印机关和条码枪

标准配置:

1.检验科

每台工作站配置一把条码枪

2.临床科室、门诊医生工作站

每一工作站配置一台条码打印机

3.采血工作站

配置条码枪和条码打印机

流程:医生开电子申请单,自动生成条码并打印出条码标签(两联,一联帖试管,第二联帖申请单上),护士工作抽完血再把第二联条码标签帖在试管上其中硬件设备:条码打印机关和条码枪

PACS流程和配置

1.B超室,胃镜室,放射科

每台工作站配置一把条码枪

2.临床科室、门诊医生工作站

每一工作站配置一台条码打印机

流程:医生开电子申请单,自动生成条码并打印出条码标签帖申请单上,功能室扫描条码调用申请单的病人信息

篇3:食品药品检验系统学科建设研究

当前中国食品药品检验系统主要由中检院和各省、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承担国家药品评价抽验、餐饮食品检测、保健食品检测以及食品药品风险监测、标准研究与检验检测方法研究、日常监督抽验工作。这些机构普遍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检验任务与研究工作的双重压力和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二是在相关专业学科领域缺少有影响力、号召力、引领力的学科带头人。在检验工作与学科研究实践中, 遇到问题只能靠自己摸索, 常常是同样的问题困扰了不同单位, 不同单位却各自为政, 难以形成科研攻关的合力, 取得的研究成果也难以共享。因此, 以国家和省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为主体, 依托与高校联合建立的教学科研基地, 建立科学高效的食品科学、药学、精细化工学、食品科学相关学科制度体系, 充分利用食品药品检验机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资源, 加大相关学科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力度, 树立学科带头人, 引领食品药品检验相关学科领域难点问题和共性问题的研究和攻关, 大力推动食品药品检验研究相关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 以使食品药品检验研究机构在检验检测技术、方法的研究上有所建树并确保未来能够顺利完成工作中面临的各类新任务。

二、学科与学科带头人的定义

1.学科与学科建设。2009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一级学科是具有共同理论基础或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学科集合。第9条规定:二级学科是组成一级学科的基本单元。二级学科设置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 与所属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二级学科有相近的理论基础, 或是所属一级学科研究对象的不同方面; (2) 具有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体系, 已形成若干明确的研究方向; (3) 社会对该学科人才有一定规模的需求。

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学科梯队、研究基地、科学研究、学术环境、人才培养及管理等基本要素。推进学科建设不仅可以推动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专业特色、优势学科的发展和学科带头人的成长, 改善学科梯队的结构和实验基地建设, 提高队伍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推动硕士和博士学位点的建设, 而且能对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提高专业技术与科研水平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2.学科带头人。所谓学科带头人, 就是对某一学科有较深入的研究, 能够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高尚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和为学科献身的精神;有很强的协调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在学科发展、梯队建设、科学研究 (含科技开发) 、人才培养中起带头和核心作用的专家、学者。

学科带头人必须在学科中起带头和核心作用, 是就学科带头人在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随着学科的迅速发展和不断交叉渗透, 一方面新兴学科不断涌现, 学科越分越细;另一方面所面临的问题综合化, 学科交叉越来越广泛。因此, 现代社会的科学研究越来越需要群体作战, 而群体作战则必须有指挥官起领导和核心作用, 能够带领大家团结奋斗。

三、食品药品检验系统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1.必要性研究。在食品药品检验系统推进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与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一是在当前严峻的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下, 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监管需要更加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行业专业人才缺口非常大, 现有的人才队伍结构以及从社会招聘的高校毕业生专业适用性不是很强;三是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的标准研究需要一支相对稳定、更加专业、同时在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领域均有良好基础的人才队伍。

2.可行性研究。目前国家级、省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开展学科建设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一是具备相应资质。中检院已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多个省级所与高校联合建立了教学基地, 如湖南省院已成为中南大学校外研究生教学点, 与湖南中医药大学联合设立了“中药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检验及脱除湖南省工程技术中心”, 是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基地。二是拥有人才支持。中检院和多数省级所具有专科、本科、研究生教学资格和能力, 全国食品药品检验系统拥有了一支以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为领军人物的师资队伍。三是具有专业理论基础。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体系, 已形成若干明确的研究方向。经过多年的检验与研究实践积累, 出版了大量科研成果、论文、论著, 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实践和理论基础。四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社会对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方面的专业人才有相当规模的需求。

四、食品药品检验系统学科建设的路径、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

(一) 食品药品检验系统学科建设的路径

1.加强与高校联合。办好高校教学与实习基地, 参与相关学科的教学计划制订, 在相关学科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教学过程中承担更具体的教学与实习指导任务, 可以参照临床医学等专业, 把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相关专业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比例设定得更加符合实际, 更加合理。

2.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要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取得一流的科研成果, 首先必须有一流的条件。发展学科优势必须有一批用于高、精、尖科学研究以实现重点学科建设中科研手段现代化为目的的专用设备、仪器, 使实验室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基础能力。可由各省级所申报, 以中检院为龙头, 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 在全国系统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 作为系统科研的领头羊, 把本系统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学科建设优势。一是在中检院建立重点实验室, 搭建桥梁, 实现国际接轨。二是充分发挥东部和沿海省的优势, 先行发展和建立具有创先领域的重点实验室。三是充分利用中部和西部的药材资源优势, 建立具有区域特点的中药、民族药的重点实验室。

3.建设定向培养的教学学科体系。省级所要争取相关学科的学位授予资格。例如, 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都是药学二级学科, 中药学是一级学科, 各省级所可以根据各自在不同专业所拥有的人才优势或技术优势, 选择一到两个学科作为为药品检验工作定向培养人才的重点学科, 在人、财、物资源的投入上给予重点扶持。关键是在教学计划的制订和课程设置上要积极参与, 发挥应用的作用, 以促进人才培养与实际应用相接轨。

4.建立学科带头人培养机制。采取逐级推荐、选拔的方式, 对系统内特别优秀、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 一经确定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则在一定时间段内, 在政策上、科研经费上、培训交流上给予倾斜政策, 同时严格考核该时间段内该培养对象的业绩与表现, 期满要对其进行评价和鉴定。学科带头人培养机制应纳入全系统人才发展规划, 对培养对象实行届期制动态管理。

(二) 食品药品检验系统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

1.发展方向。食品药品检验系统学科建设应服从服务于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 根据国家现有的学科设置, 可以选择以下学科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1) 化学的二级学科:分析化学; (2) 生物学的二级学科: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 仪器科学与技术的二级学科:精密仪器及机械; (4)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二级学科: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5)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二级学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6) 药学的二级学科: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 (7) 中药学 (一级学科) ; (8) 保健食品的二级学科:食品营养学、毒理学; (9) 化妆品的二级学科:精细化工学、皮肤生理学; (10) 机构管理的二级学科:管理学。

条件成熟后, 还可以在学科目录以外, 自行设置相关二级学科, 例如, 中药学是一级学科, 将来可以在中药学以下设置中药鉴定、中药炮制等二级学科。

2.目标定位。通过推进全国省以上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的学科建设, 在全国系统形成一个良好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 使省级检验检测机构中检验技术型人才与科研教学型人才在角色定位和职能承担上适当分流, 各有侧重, 从而解决检验与研究、教学任务相互交叉, 技术人员工作超负荷的问题, 也为研究型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 有利于本系统更好地参与药学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提升本系统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声誉和学术地位。

基本目标:一是为省级所培养一批专业技术领军人物, 提高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检验机构专业技术与科研水平;二是为各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培养实用型人才;加大中国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三是推进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重点实验室建设;四是促进相关学科、专业本科、研究生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设与发展。

五、食品药品检验系统学科建设相关配套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一) 建立学科带头人选拔与培养机制

由中检院牵头, 在全国系统建立学科带头人选拔与培养机制。

1. 明确培养目标。

即经过几年的集中支持和重点培养, 使培养对象在本学科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 能准确把握本学科发展方向, 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 成为所在单位学科拔尖人才。其杰出者通过进一步培养, 成为能够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内先进水平的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

2. 明确选拔原则。

规定选拔程序, 通过个人申报, 所在单位进行初评, 提出推荐人选, 并向中检院推荐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中检院定期对各省推荐培养对象组织专家考察、评审。中检院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 对各省所上报的推荐人选进行评审, 中检院对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进行审定, 确定入选人员名单后, 在中检院网站公布。

3. 明确培养方式。

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学科建设的实际和发展重点, 对培养对象提出具体的培养任务和培养目标, 制定培养计划, 落实培养措施, 与培养对象签订培养目标责任合同。培养目标责任合同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培养方向, 培养期内主要承担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任务, 培养措施 (含实验室提供的条件) 、培养对象的权利、义务以及职责等。培养计划报中检院备案。

4. 明确培养期任务。

建立考核制度, 建立科学考核与动态竞争的管理机制。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培养期可为三至四年, 不搞终身制。培养期结束, 不再参加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选拔。按照“动态培养、严格考核、公开竞争、择优汰劣”的原则, 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严格考核、动态管理、滚动发展。中检院每两年组织专家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综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行优胜劣汰, 考核不合格者, 取消其培养资格, 终止资助, 并不得参加系统学科拔尖领军人才选拔;考核优秀的, 优先推荐参加学科领军人才选拔。

5. 建立激励机制。

对于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优先安排国内外进修, 或国内外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设立培养基金, 每年给予培养对象一定的自主研究课题科研经费 (1万元~3万元) 。在同等条件下, 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可优先聘任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二) 制订学科发展规划

组织制订全国食品药品检验系统学科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 确立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重点建设项目, 用一到两个五年规划的时间, 初步建立全国食品药品检验系统以中检院为主干, 省级所为分枝的比较全面、独具特色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相关学科体系。

六、结论

食品药品检验研究系统的学科建设是实践科学检验精神和中国食品药品检验文化体系建设的关键部分。要用什么样的机制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激励人才?学科建设是实现人才队伍配置科学化、竞争机制化的必由之路, 本课题通过对学科制度和食品药品检验研究机构学科与专业特点、优势的研究, 论述了在系统内开展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并就本系统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但由于时间仓促, 加之水平有限, 这些建议、观点可能还比较粗浅, 如有机会我们将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索。

摘要:根据食品药品检验系统承担的任务与面临的新机遇, 本系统必须重视并处理好两个方面的矛盾, 即人才配置与学科建设。人才是基础, 学科是保障, 本课题通过对食品药品检验系统开展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的论证, 提出了从建立学科带头人制度、推进实验室建设、加强与高校科研合作、优化学科设置和各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人才配置等方面着手, 大力培养和储备检验研究人才队伍, 建立符合本系统实际工作需要的培养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 创新系统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检验与科研实践加快培养年轻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 从而促进全系统技术能力与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食品药品检验,人才培养,学术梯队建设,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洪毅.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8, (2) .

[2]姬长生.学科建设刍议[J].煤炭高等教育, 1999, (2) .

[3]程桦, 李道先.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6, (4) .

[4]李双群.浅谈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J].高等农业教育, 2006, (1) .

篇4:食品检验系统

【关键词】食品工业 产业化 国际贸易 系统 日本

1980年以后,国际分工的发展给东亚地区的食品产业化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加入WTO和东亚地区内自由贸易圈的进展。这种变化不仅促进了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扩大,而且使食品制造业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本研究将以日本为中心,分析东亚食品贸易与直接投资情况,同时以食品制造为中心,探讨国际分工和食品系统的进展问题。

1.食品产业的国际分工

1.1 国际贸易类型

在分析国际贸易时,不仅看贸易量,还要关注贸易是根据什么样的体系和形式来进行的,即需要关注其质的一面。研究国际贸易的类型有多种方法,现主要围绕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类型展开探讨。

产业内贸易虽是同一资本的双向贸易,但其体系并不单一,而是存在多种类型。例如,在关于产业内贸易研究方面,通常应用产业内贸易指数(IIT)、中间产业贸易率(IM)和中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IIT)等概念。根据三个指数的高低组合,可以将国际贸易分成五个类型,见表1。

1.2 食品制造业的国际分工与类型

为了研究食品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形式和机理,以国际产业关联表为基础开展分析,采用的是1995年、2000年和2005年的国际A-sian International Input-Output Table(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es)。对产业内贸易指数(IIT)、中间产品贸易率(IM)、中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IIM)等三项指标进行计算,根据其高低组合进行分类。对于中间产品的把握,基于产业关联表,将对同一产业的中间投入视为中间产品。

从计算结果,可将1995年的状况归纳如下:

(1)可以说明在东亚地区产业内贸易比例在加工食品贸易中所占比例(45%)及中间产品贸易比例(44.83%)都非常高。在同一集团中,在ASEAN内产业间贸易比例较高,在NIES内具有最终产品差别化特征的产业内贸易也正在展开。

(2)关于日本与其他东亚地区的贸易,主要由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构成。在产业内贸易上,与新加坡之间存在着最终产品的差别化特征,而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之间中间产品贸易的特征较强。而且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之间在制造工程差异化分工上以及与菲律宾之间在中间产品上的差别化特征较强。

(3)在产业间贸易方面,与泰国之间主要为中间产品的单方向贸易,与中国、中国台湾、韩国之间主要为最终产品贸易。

总之,在东亚地区的加工食品贸易上主要表现为垂直分工,也就是说,日本与东亚诸国之间的关系并非竞争,而且互补。

但从2000年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东亚地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及中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不断上升,而中间产品的贸易率则不断下降。在贸易类型这一点上(见表2),东亚地区具有最终产品差别化(类型c)与单方向的最终产品贸易特征的贸易在增加。在日本与其他东亚地区的贸易中,最终产品的差别化代替了中间产品的差别化,曾占第二位的单方向最终产品贸易(类型e)占了最大比例。根据最终产品的差别化,产业内贸易与最终产品的产业间贸易有两个不同方向的变化。将2005年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两者发展状况与1995年相比,几乎具有同样的倾向。这意味着东亚食品制造业间的关系已由原来的互补关系发展到相互竞争的关系。其背景是以日本为中心的食品制造业向同一地区海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和食品系统的变化。

2.以食品制造业为中心的食品系统

将食品产业的范围界定为由农业、食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以外的产业、最终消费等4个部门所构成,以下对1995年到2005年间以东亚食品制造业为中心的食品产业变化状况加以分析。

2.1食品制造业的投入产出结构

了解东亚食品制造业的投入产出结构很重要。表3对1995年与2005年的附加值率与原材料的加工度进行了概括总结。从整体来看,食品制造业的附加值率处于上升趋势,附加值率的地区间差别非常大。可见日本的附加值率处于稳定提高,而印度尼西亚则在近期迅速提高了附加值率。食品制造业的主要原料为农产品和加工的中间产品,原材料加工度是表示原材料加工程度的指标,原材料加工度指数(IPI)由下式定义:

IPI=(XDmm+XFmm)/(XDam+XFam)×100

式中,国内的中间产品投入为XD,国外的中间产品投入为XF,下表按顺序分别表示中间产品投入的供方产业与需方产业,a为农业,m为食品制造业。

从表3可以看出,1995—2005年间新加坡以及2005年马来西亚的原材料加工指数非常高,这说明两国食品制造业的原材料直接依靠农业的比率低。除了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地区以外,从1995年到2005年,东亚地区的原材料加工指数整体处于上升趋势。

2.2食品制造业中原材料的国外依存度

现分析一下日本食品制造业的原材料对国外农业、国外食品制造业的依存度。计算方法:设定国外依赖指数为IFP,以下等式成立。

IFPam=XFam/XDam×100

IFPmm=XFmm/XDmm×100

式中:IFPam为对国外农业原材料的依赖指数;IFPmm为国外食品制造业的中间产品的依赖指数;XD为国内总需求;XF为来自国外的部分。

从计算结果看,在来自农业的原材料投入方面,除了几乎没有国内农业的新加坡需要全面依赖国外进口之外,其他国家的国外依存度较小。从1995年到2005年国外依存度上升的趋势上看不明显。另外,从来自食品制造业的中间产品投入看,1995年到2005年国外依存度處于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东亚地区食品制造业对来自国外中间产品的依存程度比农业原料更加严重。可见,以食品制造业为中心的日本与东亚地区的相互依赖关系通过日本企业对国外食品加工业投资的增加而得到了强化。

2.3相关产业的国外依存度

食品产业中的相关产业是指除了农业和食品制造业以外的产业部门。由于食品制造业还要使用一些来自相关产业的原材料,所以,根据使用相关产业原材料的情况可以求出相关产业原材料的国外依存度指数IFP,以下公式成立:

IFP=XFmn×100

从计算结果看,相关产业的国外依存度比食品制造业的国外依存度一般稍微低一些。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相关产业的国外依存度很高。与其他国家相比,他们与国外食品制造业的结合关系更为密切。从1995年到2005年期间,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中国、日本等国的国外依存度处于上升趋势,其他国家则处于下降趋势。近年来,日本餐饮业的进口原材料不断扩大,这与国外依存度的发展趋势相适应。

2.4最终消费的加工食品的国外依存度

根据最终消费的加工食品的国外依存度(IFPmd)来定义下式,d表示最终消费。

IFPmd=XFmd/XDmd×100

由计算可知,最终消费水平上的国外依存度除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之外并不是很高,这说明食品的最终消费与国内食品制造业的关系比较紧密。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对国外食品制造业依存度大小的排列顺序为:食品制造业>相关产业>最终消费。但是,除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之外,各国各地区普遍在最终消费阶段的国外依存度从1995年到2005年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食品消费与国外的食品制造业的密切关系正在逐步加强。

[参考文献]

[1]齐藤高宏.开发输入和FOOD BUSYNES.农林统计协会,2007.

[2]Kiminami, L.Y. and Kiminami,A., Intra-Asia Trade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2009(23):57-59.

[3]Yiping, t. and Trewin, R., Intra-industry Trade of Processed Food in APEC Economies[J]. Australian Agribusiness Review, 2006(5):76-78.

[4]Kiminami, L.Y. and Kiminami,A.,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of Foof Industry in East Asia[J].The Japanese Journal of Rural Economics, 2007(2):97-99.

篇5:检验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一、目的: 建立应急预案制度,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或检验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出现故障后,尽可能保证检验科对其服务对象的正常进行。

二、LIS 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 2.1指挥协调组

网管负责技术故障排除,检验科网络管理员负责简单故障排除和各部门联络,主任负责各部门协调。2.2应急程序

我院的医院信息化系统是以HIS、LIS为核心,支撑整个医院信息系统运行的综合信息化系统。根据故障对LIS 波及程度,可分为以下二级: 一类: 各种原因导致的全院或检验科网络瘫痪;二类: 网络故障仅影响到一些非LIS 的相关系统。

在LIS 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立即联系网管和检验科主任。2.3一类故障:(1)当全局性和局部性故障非常严重、计算机工作站也遭受破坏时,可恢复传统实验室状态和原始的检验科报告方式,出具临时报告单。

(2)门诊显示屏进行电子公告和张贴告示,对病人进行解释和疏导的同时,各检验操作立即转入手工。

(3)正常班期间,如预计在15 min 内能排除故障,则由检测人员负责;如果预计将超过30 分钟,须报告科室主任、网管。

(4)预计网络中断时间小于12 h: 对于急诊和有危急值的病人及时出具临时报告单,并电话通知相关医生;病房和门诊平诊,且无危急值的病人,与相关人员协商延后12 h 后再出具检验报告单。

(5)预计网络中断时间大于12 h:所有病人临检报告均出具临时报告单。(6)一旦LIS 瘫痪发生后,由当班人员在“空白简易报告单”上手工填写各检测值。所有临时报告单均由各专业主管负责审核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并签字审核,待网络恢复后补充收费及补发正式报告单。

(7)如病人需要既往结果,应对其进行合理解释,劝说其在LIS 恢复后,再查询检验报告单。2.4二类故障。

(1)住院部门信息故障: 医生工作站无法进行电子检验医嘱的申请;护士工作站无法将电子医嘱生成检验条码;检验科不能进行计费申请等。对策: 医生手写检验申请单;护士在样本上贴检验申请单二联编号,手工在申请单上标注采样时间等关键信息,并电话通知检验科后,送检验科检查;故障解决后,检验科进行计费申请。

(2)门诊部门信息故障: 收费处无法收取病人检查费用;门诊抽血处不能生成检验条码;门诊医生不能开具电子申请单等。

对策: 由门诊收费处对门急诊患者进行手工计费;检验科抽血处贴申请单二联编号,并手工在申请单上标注采样时间等关键信息,再送检。2.5网络故障排除后的恢复工作。

检验科各部门应保障信息质量,网络恢复后,每个部门都应该指定一名工作人员,补录收费和在手工操作时产生的各种信息。信息指挥协调组召开会议,分析故障发生原因,写出书面报告归档,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防范同类故障的再次发生。

2.6 LIS应急预案实施的关键点

制定严格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是LIS 应急故障发生时的有利保障。信息指挥协调组定期听取LIS 安全工作汇报,查找安全隐患,要求各点主管为安全目标责任人,分工到人。做到各岗位在发生LIS 相关故障时,第一时间有人管,有人协调做到忙而不乱,保证数据不丢失,医疗工作不间断。

编写人:殷奋

篇6:食品检验系统

姓名:Z

班级:食质

学号:X 实验室检验工作 1.1 样品的采集 1.1.1 采样原则

根据检验目的、食品特点、批量、检验方法、微生物的危害程度等确定采样方案。应采用随机原则进行采样,确保所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采样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防止一切可能的外来污染。样品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样品中原有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1.1.2 采样方案 1.1.2.1 类型

采样方案分为二级和三级采样方案。二级采样方案设有n、c和m值,三级采样方案设有n、c、m和M值。

n: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c: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m: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M: 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注1:按照二级采样方案设定的指标,在n个样品中,允许有≤c个样品其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大于m值。

注2:按照三级采样方案设定的指标,在n个样品中,允许全部样品中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小于或等于m值;允许有≤c个样品其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在m值和M值之间;不允许有样品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大于M值。例如:n=5,c=2,m=100 CFU/g,M=1 000 CFU/g。含义是从一批产品中采集5个样品,若5个样品的检验结果均小于或等于m值(≤100 CFU/g),则这种情况是允许的;若≤2个样品的结果(X)位于m值和M值之间(100 CFU/g 1 000 CFU/g),则这种情况也是不允许的。

1.1.2.2 各类食品的采样方案

按相应产品标准中的规定执行。

1.1.2.3 食源性疾病及食品安全事件中食品样品的采集 由工业化批量生产加工的食品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或食品安全事件,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判定原则按1.1.2.1和1.1.2.2执行。同时,确保采集现场剩余食品样品。

由餐饮单位或家庭烹调加工的食品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或食品安全事件,食品样品的采集按GB14938中卫生学检验的要求,以满足食源性疾病或食品安全事件病因判定和病原确证的要求。

1.1.3 各类食品的采样方法

采样应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采样工具和容器应无菌、干燥、防漏,形状及大小适宜。1.1.3.1 即食类预包装食品

取相同批次的最小零售原包装,检验前要保持包装的完整,避免污染。1.1.3.2 非即食类预包装食品

原包装小于500 g的固态食品或小于500 mL的液态食品,取相同批次的最小零售原包装;大于500 mL的液态食品,应在采样前摇动或用无菌棒搅拌液体,使其达到均质后分别从相同批次的n个容器中采集5倍或以上检验单位的样品;大于500 g的固态食品,应用无菌采样器从同一包装的几个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适量样品,放入同一个无菌采样容器内, 采样总量应满足微生物指标检验的要求。1.1.3.3 散装食品或现场制作食品

根据不同食品的种类和状态及相应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检验单位,用无菌采样器现场采集5倍或以上检验单位的样品,放入无菌采样容器内, 采样总量应满足微生物指标检验的要求。1.1.3.4 食源性疾病及食品安全事件的食品样品

采样量应满足食源性疾病诊断和食品安全事件病因判定的检验要求。1.1.4 采集样品的标记

应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标记,采样人应清晰填写采样单(包括采样人、采样地点、时间、样品名称、来源、批号、数量、保存条件等信息)。1.1.5 采集样品的贮存和运输

采样后,应将样品在接近原有贮存温度条件下尽快送往实验室检验。运输时应保持样品完整。如不能及时运送,应在接近原有贮存温度条件下贮存。1.2 样品检验 1.2.1 样品处理

实验室接到送检样品后应认真核对登记, 确保样品的相关信息完整并符合检验要求。实验室应按要求尽快检验。若不能及时检验,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防止样品中目标微生物因客观条件的干扰而发生变化。

冷冻食品应在45 ℃以下不超过15 min,或2 ℃~5 ℃不超过18 h 解冻后进行检验。1.2.2 检验方法的选择

应选择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2个及2个以上定性检验方法时,应以常规培养方法为基准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2个及2个以上定量检验方法时,应以平板计数法为基准方法。1.3 生物安全与质量控制 1.3.1 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应符合GB 19489的规定。1.3.2 质量控制

实验室应定期对实验用菌株、培养基、试剂等设置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实验室应对重要的检验设备(特别是自动化检验仪器)设置仪器比对。实验室应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和人员比对。1.4 记录与报告 1.4.1 记录

检验过程中应即时、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结果和数据等信息。1.4.2 报告

实验室应按照检验方法中规定的要求,准确、客观地报告每一项检验结果。1.5 检验后样品的处理

检验结果报告后,被检样品方能处理。检出致病菌的样品要经过无害化处理。检验结果报告后,剩余样品或同批样品不进行微生物项目的复检。2 实验室质量控制 2.1 内部质量控制(IQC)

是由实验室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的质量控制系统, 仅用于对本实验室的工作进行质量监测和评价。包括对环境设施、实验人员、培养基、试剂、仪器、实验步骤的监控。室内质控是产生准确和可靠结果的基础和核心。2.1.1 实验室环境控制

实验室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实验室环境不应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应与办公室区域明显分开;实验室工作面积和总体布局应能满足从事检验工作的需要,实验室布局应采用单方向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污染;实验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应符合工作要求;一般样品检验应在洁净区域(包括超净工作台或洁净实验室)进行,洁净区域应有明显的标示;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工作应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iosafety level 2, BSL-2)进行。2.1.2 实验室人员控制

从事微生物检验的技术人员必须由具有微生物专业或相近专业学历的且丰富经验的人员来操作或指导微生物检验。实验员应具有实验室认可的相关工作经历,这样才能在无人指导或被确认在有工作经验人员的指导下履行食源微生物检验工作。如果实验室检验结果报告中包含评价和说明,那么报告签发人必须具有相当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如法规的和技术的要求以及其他可接受标准。

实验室的管理程序应保证所有人员接受适当的操作设备和检验技术方面的培训,其中包括符合微生物检验标准要求的基本技能培训,如倒平板,菌落计数,无菌操作等。只有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或在适当的指导下,才允许实验室人员对样品进行检验。应随时评估实验人员在检验中所表现的能力,必要时对其进行再培训。当一种方法并不属于常规方法时,在检验开始前确认微生物检验人员的技能是十分必要的。应建立标准的检验能力评估时间间隔,并形成文件。检验结果中对鉴定和确认微生物的解释,应与检验人员的检验分析过程相关联。在某些情况下,能力的确认应与一种特定技术和设备相关而不是方法。2.1.3 操作手册

微生物实验室必须要有根据本实验室条件而编写的标准操作程序手册并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修改和补充, 用于指导实验室日常工作, 使实验室在实验操作中不因为人员的变动而受到影响。通常应包括以下内容: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实验室生物安全措施, 实验室可开展的检验项目, 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方法, 菌(毒)种管理, 质量控制方案;另外实验室应备一些细菌学检验参考书籍, 以解决某些少见菌种的分离与鉴定。2.1.4 样品检验的质量控制

样品的合格与否是检验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 所以样品的正确采集、贮存、运输和处理至关主要。

2.1.4.1 样品的采集

根据检验目的、食品特点、批量、检验方法、微生物的危害程度等确定采样方案。应采用随机原则进行采样,确保所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采样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防止一切可能的外来污染。样品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样品中原有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2.1.4.2 采集样品的贮存和运输

采样后,应将样品在接近原有贮存温度条件下尽快送往实验室检验。运输时应保持样品完整。如不能及时运送,应在接近原有贮存温度条件下贮存。2.1.4.3 样品处理

实验室接到送检样品后应认真核对登记, 确保样品的相关信息完整并符合检验要求。实验室应按要求尽快检验。若不能及时检验,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防止样品中目标微生物因客观条件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冷冻食品应在45 ℃以下不超过15 min,或2 ℃~5 ℃不超过18 h 解冻后进行检验。2.1.5 标准菌株的来源和保存 2.1.5.1 标准菌株要求

必须是形态、染色反应、生理生化及血清学特性典型而稳定的菌株。实验结果重复性好,极少发生变异,国际社会认可,来源于专门机构。2.1.5.2 标准菌株来源

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ATCC,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菌种保藏中心,国家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2.1.5.3 标准菌株的保存方法

冷冻干燥法:最理想的保存方法,不改变菌种性状,保存时间长,手续繁琐,需专门的冷冻干燥设备。菌种保存中心均采用此法。

冰冻保存法:此法较简单,将细菌混悬于脱纤维羊血或脱脂牛奶中,置液氮或-20℃冰箱保存,但细菌经多次转种,性状可能发生变异。

培养基保存法:最简易方便的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实验室。包括:普通琼脂斜面保存法:适于一般细菌的保存,置4℃冰箱可保存1个月;血琼脂斜面保存法:适于链球菌,可半月转种一次;半固体穿刺法:穿刺培养基并加液体石蜡,置4℃冰箱可保存3-6个月,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

2.1.5.4 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必备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大肠埃希菌 ATCC35218、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粪肠球菌 ATCC29212 2.1.6 仪器设备质量控制 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应满足开展相关检测项目的要求,制定相关设备仪器的作业指导书,设备仪器需进行检定校准,设备仪器的运行状况记录,维修后设备/仪器的再校准或检查,应具有完整的检查记录。

2.1.6.1 温度计

实验室必须要有工作温度计和参照温度计。工作温度计:用于日常温度检查;参照温度计:用于校正工作的温度计。

温度计运行检查:一般可采用一次/半年的运行检查。日常检查、校准检查、运行检查等都应做好相应的记录。

2.1.6.2 培养箱、水浴箱和冰箱的温度控制

培养箱的温差要求,一般显示值与实测值相差不大于±1℃,箱体内各点温差(内部的温度均衡性)以及温度波动同样不大于±1℃。

温度监控方法:可将工作温度计置甘油中,放入待测箱体内,观察工作温度计的温度,最好1-2次/天监控并记录。

2.1.6.3 高压灭菌锅的温度控制

高压灭菌锅;可用生物指示菌法(常用)、化学变色纸片及高压灭菌锅温度计等方法进行检测。生物指示菌法是一种高压灭菌锅的效果显示法。高压灭菌锅由专人操作,并做好作业记录。

高压灭菌锅使用时,内置物品不能太多,单位体积内的内容物(每瓶内的培养基)不能太多。高压灭菌锅温度波动范围:110,115和121±2℃。校准周期一般在半年。

2.1.6.4 干燥灭菌箱温度控制

干燥灭菌箱的温度校准:用参考温度计进行温度测试。干燥灭菌箱温度要求与精确度:160±5 ℃或180 ±5 ℃。校准周期一般为一年。

2.1.6.5 蒸馏水的控制

按设备说明,定期清洁离子交换器和更换离子交换材料。检测要求:西欧标准为微生物检验用蒸馏水的特定电导率<0.5ms/m;细菌数<50cfu/ml。我们日常用的标准为 <10ms/m。检测频率:1次/每月。蒸馏水定点供应,并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及记录。

2.1.6.6 天平的管理

天平放置要求:无振动、无气流影响及水平台面上。天平要有使用记录。天平作为计量仪器是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的范围,一般1次/年进行检定。

2.1.6.7 容积的控制 保证高压灭菌后的稀释剂满足标准用量。采取称中法来测定蒸发量,体积100ml的稀释剂起重量为101g。高压结束体积偏差不得超过1%。采取先高压后定量分装,可避免因高压造成的体积误差。对保存的定量液体应在使用时,注意补充容积。

吸管的控制:通过小计量容器校准后使用。小计量容器吸管、容量瓶、量筒等玻璃器皿,校准周期一般为1-2次/一年。小计量容器日常使用检查可每周进行一次,包括容器的完整性,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1.6.8 pH计

pH计使用前应用标准液进行校准。缓冲液使用有效期:PH4.00 约1年,PH7.00 约6个月,pH9.00 约6个月。pH计的维护:电极外表的定期清洗;电极敏感性检测及极性恢复。

2.1.6.9 净化工作台的控制

水平流净化工作台工作区域,要求洁净度为100级。空气沉降30min,细菌数<1个/皿。垂直流净化工作台,细菌数<0.49个/皿。净化工作台运行检查频次:1次/月,采用细菌沉降检测。净化工作台高效过滤膜一般为一年更换一次,并同时进行粒子与细菌沉降检测。

2.1.6.10 紫外线灯的控制

检测方法:仪器测试法和生物测试法。前者是通过专用仪器检测紫外灯管发射的紫外光强度。国家消毒技术规范中表明在距离照射源1米处,要求其强度为90 lx。生物测试法:采用一定的菌培养物,经一定比例稀释,菌量控制在200-250个/0.5ml,涂布平板在紫外灯光下照射2min,同时设置普通光源的对照组,置37℃培养48h,计算其杀灭率,要求杀灭率达99%。

2.1.6.11 显微镜的控制

显微镜应有作业指导书,日常维护记录及自校记录。显微镜应置于无振动、避免灰尘、防潮等要求的环境。

2.1.6.12 其它微生物检测专用仪器的控制

细菌鉴定仪、酶标仪等设备,工作中常用阳性对照检测其功能的正常性。仪器的检定则按检定或自校作业指导书进行。仪器的使用登记、校准计划、校准记录等文件存档。仪器专人使用,操作者应持证上岗。

2.1.6.13 检验用品的控制

常规检验用品主要有接种环(针)、酒精灯、镊子、剪刀、药匙、消毒棉球、硅胶(棉)塞、微量移液器、吸管、吸球、试管、平皿、微孔板、广口瓶、量筒、玻棒及L形玻棒等。

检验用品在使用前应保持清洁和/或无菌。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湿热法、干热法、化学法等。需要灭菌的检验用品应放置在特定容器内或用合适的材料(如专用包装纸、铝箔纸等)包裹或加塞,应保证灭菌效果。可选择适用于微生物检验的一次性用品来替代反复使用的物品与材料(如培养皿、吸管、吸头、试管、接种环等)。检验用品的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和清洁,已灭菌与未灭菌的用品应分开存放并明确标识。灭菌检验用品应记录灭菌/消毒的温度与持续时间。

2.1.7 仪器设备的功能监测

2.1.7.1 高压灭菌器

定期监测(每月一次);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化学指示剂:变色的指示带。2.1.7.2 培养箱、冰箱、水浴箱

每日早、晚两次温度观测,绘制温度曲线图。2.1.7.3 厌氧培养装置

化学标记: 美蓝;生物学指标:铜绿假单胞菌。2.1.7.4 CO2培养箱

每天检查箱内的CO2含量。2.1.7.5 生物安全柜

定期更换滤网,紫外线每3月检查1次。2.1.7.6 微生物鉴定仪

及时更新软件,每批号鉴定卡用标准菌株测定。2.1.8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的有效性试验,每一批新制或新购的培养基,使用前均须取标准菌株试验。培养基的试验结果需要加以记录,项目包括试验日期、试验结果以及实验者的签名等。

培养基的量:平板培养基的厚度一般为3mm(90mm平皿+15-20ml培养基);斜面不超过试管的2/3 2.1.8.1 检验项目与方法

检验项目与方法: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指标鉴定

A:感官测定,检查其颜色与透明度,培养基应澄清,无浑浊。

B:PH测定,按各种培养基要求的PH±0.2。

C:生物学指标检定,无菌实验、被检培养基相应细菌生长率测试;菌落大小及特征的检测。

2.1.8.2 无菌试验 无菌试验:每批配好的培养基须进行无菌试验。随机选取5%-10%的量,如果配制大量的培养基,则任意选取10个平板或管装培养基,35℃温度下过夜培养,证明无菌生长为合格。2.1.8.3 生长率测试

生长率测试:适用于液体和固体培养基:将菌培养液,用生理盐水做倍比稀释,取合适稀释度进行平板计数,同时以新鲜配制的国标培养基进行对照。

2.1.8.4 菌落大小测试

菌落大小测试:划线分离测试菌,取10个菌落测量直径大小,其直径均值与新鲜配制的国标培养基无统计学差异。

2.1.8.5 培养基保存环境

制成的培养基保存环境为4℃冰箱,如制成平板则用塑料袋包装置冰箱保存,干燥培养基干粉含有活性物质或遇热易分解的物质应仔细查看存放条件,多数也须放在2-8 ℃条件保存。含有高浓度胆盐的培养基存放于10-15 ℃。

2.1.8.6 培养基配制的质量控制

培养基的制作过程必须统一,培养基或添加剂的剂量、pH值、高温灭菌的时间或温度,都需遵照规定,培养基名称、本批配制量、配方、配制日期和配制人员姓名都必须详细记录。2.1.8.7 培养基制备控制程序

培养基配制所用的仪器设备必须经过相应的鉴定。配制培养基所用的用具及容器必须是清洁或是灭菌的。不同的培养基配制时注意各类成分的用途。对于干燥培养基配制,同样需要进行PH测验。配制好的培养基(尤其是糖发酵管)不宜久放。因为培养基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使培养基变酸,从而影响细菌的生长。培养基中的抑制剂及指示剂一定要精确称量。

2.1.9 试剂、染色液及抗血清的质控

2.1.9.1 染色液的质量控制

染色液要标明配制或购入日期,选用适当的标准菌株作阳性及阴性对照鉴定。革兰氏染色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制备浓菌悬液进行质量控制,每次质控与标本检测同步进行。

2.1.9.2 试剂的质量控制

各类试剂,在配制或购入后均应进行“有效”试验,用已知阳性及阴性菌株进行试验

试剂须根据标示配制,适当储存

对较稳定的试剂如靛基质试剂应在配制时及每周予以检测,凡不稳定的试剂每天使用时均应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2.1.9.3 诊断血清的质量控制

购入的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诊断血清必须立即记录其购入日期、观察透明度、色彩有无变化和是否有沉淀物,然后置4℃冰箱保存。

使用前应注意检查诊断血清的批号、有效期,如发现浑浊或有絮状沉淀物时,很可能系污染所致,不能再继续使用。使用前应以阳性及阴性菌株进行检测,观察其效价及特异性。不得将诊断血清置室温保存,各种诊断血清均应置冰箱中4℃保存。每月用标准菌株进行一次测定

2.1.10 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

2.1.10.1 检测质量保证

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次级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利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对留存的样品进行再检测。

2.1.10.2 重复计数要求

菌落计数精密度控制直接计数,选择同一标本,要求检验人员进行菌落计数。自身同一平皿重复计数误差应小于7.7%;实验人员之间同一平皿重复计数误差±18.2%;自身同一梯度平行加样两皿间相对误差小于7.7%;实验人员之间同一梯度计数误差±18.2%;不同梯度间菌落计数最终误差小于7.7%。2.1.10.3 菌种鉴定质量控制

菌种鉴定质控要求,对所给的微生物菌种,按有关的方法及指标进行生化、血清等方面的鉴定。鉴定质量评价:鉴定程序是否正确;鉴定方法是否正确;具体操作技术是否熟练,结果报告是否正确。

2.1.10.4 内部质量控制的推荐频率

菌落计数精密度控制:1次/3月;菌种鉴定控制:1次/半年或1年

2.1.11 实验室安全防护

培训与告之、警示标志、防止空气污染、有毒有害物防护、消除污染和废物的处理 2.2 外部质量评估(EQC)

上一篇:北京初三物理二模下一篇:桃花源记中考题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