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考理综试卷

2024-08-16

辽宁省高考理综试卷(共6篇)

篇1:辽宁省高考理综试卷

2010年高考(辽宁卷)理科综合试题与解析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海澡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 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 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 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竹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4.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 甲 B。乙 C.丙 D.丁

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到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测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百花植株中

A 白花基因的碱基组成 B 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

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A.Na2O2的电子式为Na Na

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态)

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种子数不一定为7

D.CL-的结构示意图为

8.分子式为C3H6CL2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例题异构)

A.3中 B.4种 C.5种 D.6种

9.下列各组的反应,属于统一反应类型的是

A.由溴丙烷睡解制丙醇:由丙烯和水反应制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苯乙烷消去制环乙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10.把500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分,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是钡离子完全沉淀:令取一份加入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卤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A.0.1(b-2a)mol·L-1 B.10(2a-b)mol·L-1

C.10(b-a)mol·L-1 D.10(b-2a)mol·L-1

11.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等于

A.-67.7KJ·mol·L-1

B.-43.5 KJ·mol·L-1

C.+43.5 KJ·mol·L-1

D.+67.7 KJ·mol·L-1

12.根据右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2Ag(s)+ Cd2+(s)= 2Ag(s)+ Cd(s)

B.Co2+(aq)+ Cd(s)= Co(s)+ Cd2+(aq)

C.2Ag(aq)+ Cd(s)= 2Ag(s)Cd2+(aq)

D.2Ag(aq)+Co(s)=2Ag(s)+Co2+(aq)13.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二.选择题:本体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ia作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预言了地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地磁波的存在

C.昆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的长度为l1;改

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的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B.C.D.16.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像为正泫曲线。从图像可以判断

A.在0~t1时间内,外力作正功

B.在 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在 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在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17.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去。某除尘器模型的收衬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a、b为该收尘器的横截面。工作时收尘器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作用下向收尘版运动,左后落在收尘版上。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与点P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4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葫芦哦重力和空气阻力)

18.如图所示,一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拉物体时,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 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体与地面的之间的摩擦因数为

19.电源的效率η 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为路端电压,I为干路电流,a,b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功率分别为ηa, ηb由图可知ηa, ηb值分别为

20.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通过可以近似看做圆轨道。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像。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lg(T/T0),纵轴是lg(R/R0);这里T和R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T0和R0 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

21.如图所示,两个端面半径为R的圆柱形铁芯同轴水平放置,相对端面之间有一缝隙,铁芯绕上导线并与电源连接,在缝隙中形成一均匀磁场。一铜质细直棒ab水平放置于缝隙中,且与圆柱轴线等高、垂直。让铜棒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铜棒下落距离为0.2R时铜棒中电动势能大小为E1.,下落距离为0.8R时电动势能为E2。忽略涡流损耗和边缘效应。关于E1、E2的大小和铜棒离开磁场前两端的极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1.>E2 ,a端为正 B.E1.>E2 ,b端为正

C.E1.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4分)

图为验证机械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 的器材有AD。(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米尺 B.秒表 C.0~12V的直流电源 D.0~12V的交流电源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纸带和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用米尺测量纸带上点的位置时读数有误差。(写出两个原因)

23.(11分)

用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R1,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某同学将R1和两个适当的固定电阻R1、R2已成图1虚线框内所示的电路,以使该电路的等效电阻R1的阻值随RT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近似为线性的,且具有合适的阻值范围。为了验证这个设计,他采用伏安法测量在不同温度下RL的阻值,测量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的电压表内阻很大。RL的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温度t(℃)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Rt阻值(Ω)54.3 51.5 48.3 44.7 41.4 37.9 34.7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在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连结如图所示。

(2)为了检验RL与t之近似为线性关系,在坐标纸上作RL-t关系图线。

RL-t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3)在某一温度。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4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115mA,电压表的读数为5.00V。此时等效电阻RL的阻值为3.5Ω;热敏电阻所处的温度约为64.0℃。

24.(14分)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s和19.30s。假定他在100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100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m时最大速度的98%,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度。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5.(18分)如图所示,在0≤x≤a、0≤y≤ 范围内有垂直于x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坐标原点O处有一个粒子源,在某时刻发射大量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它们的速度大小相同,速度方向均在xy平面内,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分布在0~90°范围内,已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介于a/2到a之间,从发射粒子到粒子全部离开磁场经历的时间恰好为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周期的四分之一,求最后离开磁场的粒子从粒子源射出时的

(1)速度的大小;(2)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的正弦.26.(14分)

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SO2、E H2SO4、G

Cu2O;

(2)利用电解可提纯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

粗铜

,阴极物质是 精铜,电解质溶液是 CuSO4溶液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CuSO4+SO2↑+2H2O;

(4)将0.23 mol B和0.11 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 mol 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23.8 mol-1L。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 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填“填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7.(15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蒸馏烧瓶,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还原性和氧化性;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4)尾气可采用NaOH溶液吸收。

28.(14分)

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3)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等4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

(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答两种);

(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mol·L-1 H2SO4/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30,V6=10,V9=17.5;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的金属是呈灰黑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暗红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的接触面积.29.(9分)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沉体的能力。请回答:

(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大鼠注射抗原,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细胞(或效应B淋巴细胞)。

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编码抗体的基因。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红细胞.30.(9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等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的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般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西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a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征。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a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a。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a1,从图乙中可查到与a1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得半边的弯曲角度将得到a2。请预测a2与a1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若a2小于a1,则该溶液的生长浓度为A:若a2大于a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

31.(8分)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c,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a。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降低。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400个。

32.(13分)某种自花受分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含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1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化为9紫:3红:4白。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C(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晶体

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单晶体和多晶体原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物,非昌体是各向同性的

(2)(10分)如图所示,一开口气缸内盛有密度为ρ的某种液体;一长为l的粗细均匀的小瓶底朝上漂浮在液体中,平衡时小瓶露出液面的部分和进入小瓶中液柱的长度均为l/4。一用活塞将气缸封闭(较中未画出),使活塞缓慢向下运动,各部分气体的渐度均保持不变。发小瓶的底部恰好与液面相平时,进入小瓶中的液柱长度为l/2,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大气压强为ρ0,重力加速度为g。

解:设当小瓶内气体的长度为 /地,压强为p1;当小瓶的底部恰好与液面相平时,瓶内气体的压强为p2,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3,依题意 p=p0+ ρgl ①

由玻意耳定律 p1 S= p2 S ②

式中S为小瓶的横截面积。联立①②两式,得 p2= ③

又有 p2= p1+ ④ 联立③④ 式,得p1= + ⑤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如图,一个三棱镜的界面为等腰直角△ABC,∠A为直角,此截面所有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B.C.D.(2)(10分)波源S1和S2振动方向相同,频率均为4Hz,分别置于均匀介质中x轴相向传播。波速为4m/s。已知两

波源振动的初始相位相同。求:

(ⅰ)简谐横波的波长;(ⅱ)OA间合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

解:(ⅰ)设简谐横波波长为,频率为,波速为v,则 = ①

代入已知数据得 =1m ②

(ii)以O为坐标原点,设P为OA间的任意一点,其坐标为x,则两波源到P的波程差 为

其中 为单位。

合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满足

35(物理--------选修)(15分)

(1)(5分)用频率为 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 的三条谱线,且 则_____B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B C D

(2)(10分)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 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木板从第一次与强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设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

解:第一次与墙碰撞后,木板的速度反向,大小不变,此后木板向左做匀减速运动,重物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最后木板和重物达到一共同速度。设木板的质量为m,重物的质量为2m,取向右为动量的正向,由动量守恒得

设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重物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 所用的时间为,对木板应用动量定理得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μ mg=ma ③

式中a为木板的加速度。

在达到共同速度v时,木板离墙的距离l为 ○4

开始向右做匀速运动到第二次与墙碰撞的时间为t2= ○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所经过的时间为t=t1+t2 ○6

由以上各式得 t= ○7

36.[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 O2、CO2.(2)天然水灾净化处理过程中加入的混凝剂可以是明矾、硫酸铝、硫酸铁、硫酸亚铁(填其中任何两种)其净水作用的原理是铝盐或铁盐在水中发生水解生成相应氢氧化物胶体,它可吸附天然水中悬浮物并破坏天然水中的其他带异电的胶体,使其下沉,达到净化目的;

(3)水的净化与软化的区别是水的净化是用混凝剂(如明矾等)将水中胶体及悬浮物沉淀下来,而水的软化是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4)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Gmg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MgO)。若某天然水中c(Ca2+)=1.2×10-3mol·L-1, c(Mg2+)=6×10-4mol·L-1 则此水的硬度为 10°;

(5)若(4)中的天然水还含有c()==8×10-4mol·L-1,现要软化10m3这种天然水,则需先加入Ca(OH)2 740 g,然后NaCO3 1784 g.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式_2s22p4___,W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V形__;

(2)X单质与水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F2+2H2O=4NF+O2_______;

(3)化合物M的化学式为__MgO_,其晶体结构与NaCl相同,而熔点高于NaCl。M熔点较高的原因是__晶格能大__。将一定量的化合物ZX负载在M上可制的ZX/M催化剂,用于催化碳酸二甲酯与月桂醇交换合成碳酸二月桂酯。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分子采用的杂化方式有__sp3和sp2__,O-C-O的键角为_120o__;

(4)X、Y、Z可形成立方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其晶胞中X占据所有棱的中心,Y位于顶角,Z处于体心位置,则该晶体的组成为X:Y:Z=__3;1:1__;

(5)含有元素Z的盐的焰色反应为_紫色_。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_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可见光区域)光的形式释放能量_。

38、【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

PC是一种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和韧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某研究小组开发的生产PC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

① A可使臭的 C Cl4 溶液褪色: ② B中有五种不同的化学环境的氢:

③ C可与 FeCl3的溶液发生显色反映:

④ D不能使臭的C Cl4溶液褪色,其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丙烯

(2)B的结构简史为

(3)C与D反映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4)D有很多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有 7 种,其中在核磁共振中出现两组峰,且面积之比为3:1的是(写出结构简式)。

39.[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

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回答: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不是(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

(2)单独蒸馏水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原因有蒸馏时间和蒸馏温度。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在一定时间内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提取量不再增加。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下降,原因是部分经由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在温度较低的地方,目的是减少挥发。

(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提取精油是采摘花的最适合时间为a天左右。

(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能(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薄荷油与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同。

40.(生物----选修模块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请回答:

(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 遗传特性,繁殖种苗的速度 快。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

(2)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是,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生根,而与细胞分裂素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2,4-D(脱落酸、2,4-D)。

(4)将某植物试管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 逐渐减小,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 先增加后下降。椐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 _不能__(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5)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 _降低_(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B卷选择题答案

1.C 2.D 3.A 4.A 5.D 6.D 7.C 8.B 9.C 10.D

11.A 12.C 13.B 14.BC 15.C 16.AC 17.A 18.B 19.B 20.D 21.B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辽宁卷)答案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海澡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 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C)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竹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4.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

A 甲 B。乙 C.丙 D.丁

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到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测到 【D】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百花植株中 【B】

A 白花基因的碱基组成 B 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

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C】

A.Na2O2的电子式为NaNa

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态)

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种子数不一定为7

D.CL-的结构示意图为

8.分子式为C3H6CL2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例题异构)【B】

A.3中 B.4种 C.5种 D.6种

9.下列各组的反应,属于统一反应类型的是 【D】

A.由溴丙烷睡解制丙醇:由丙烯和水反应制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苯乙烷消去制环乙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10.把500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分,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是钡离子完全沉淀:令取一份加入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卤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D】

A.0.1(b-2a)mol·L-1

B.10(2a-b)mol·L-1

C.10(b-a)mol·L-1

D.10(b-2a)mol·L-1

11.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等于 【C】

A.-67.7KJ·mol·L-1

B.-43.5 KJ·mol·L-1

C.+43.5 KJ·mol·L-1

D.+67.7 KJ·mol·L-1

12.根据右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

A.2Ag(s)+ Cd2+(s)= 2Ag(s)+ Cd(s)

B.Co2+(aq)+ Cd(s)= Co(s)+ Cd2+(aq)

C.2Ag(aq)+ Cd(s)= 2Ag(s)Cd2+(aq)

D.2Ag(aq)+Co(s)=2Ag(s)+Co2+(aq)

13.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二.选择题:本体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ia作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预言了地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地磁波的存在

C.昆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的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的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C】 A.B.C.D.16.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像为正泫曲线。从图像可以判断【A、D】

A.在0~t1时间内,外力作正功

B.在 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在 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在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17.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去。某除尘器模型的收衬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a、b为该收尘器的横截面。工作时收尘器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作用下向收尘版运动,左后落在收尘版上。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与点P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4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葫芦哦重力和空气阻力)【A】

18.如图所示,一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拉物体时,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 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体与地面的之间的摩擦因数为【B】

19.电源的效率η 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为路端电压,I为干路电流,a,b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功率分别为ηa, ηb由图可知ηa, ηb值分别为【D】

20.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通过可以近似看做圆轨道。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像。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lg(T/T0),纵轴是lg(R/R0);这里T和R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T0和R0 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B】

21.如图所示,两个端面半径为R的圆柱形铁芯同轴水平放置,相对端面之间有一缝隙,铁芯绕上导线并与电源连接,在缝隙中形成一均匀磁场。一铜质细直棒ab水平放置于缝隙中,且与圆柱轴线等高、垂直。让铜棒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铜棒下落距离为0.2R时铜棒中电动势能大小为E1.,下落距离为0.8R时电动势能为E2。忽略涡流损耗和边缘效应。关于E1、E2的大小和铜棒离开磁场前两端的极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A.E1.>E2 ,a端为正 B.E1.>E2 ,b端为正

C.E1.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4分)

图为验证机械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 的器材有AD。(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米尺 B.秒表

C.0~12V的直流电源 D.0~12V的交流电源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纸带和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用米尺测量纸带上点的位置时读数有误差。(写出两个原因)

23.(11分)

用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R1,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某同学将R1和两个适当的固定电阻R1、R2已成图1虚线框内所示的电路,以使该电路的等效电阻R1的阻值随RT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近似为线性的,且具有合适的阻值范围。为了验证这个设计,他采用伏安法测量在不同温度下RL的阻值,测量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的电压表内阻很大。RL的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温度t(℃)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Rt阻值(Ω)

54.3

51.5

48.3

44.7

41.4

37.9

34.7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在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连结如图所示。

(2)为了检验RL与t之近似为线性关系,在坐标纸上作RL-t关系图线。

RL-t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3)在某一温度。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4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115mA,电压表的读数为5.00V。此时等效电阻RL的阻值为3.5Ω;热敏电阻所处的温度约为64.0℃。

24.(14分)

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s和19.30s。假定他在100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100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m时最大速度的98%,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度。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1)设加速所用时间为t(以s为单位),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以m/s为单位),则有

vt+(9.69―0.15―t)v=100 ①

vt+(19.30―0.15―t)×0.96v=200 ②

由①②式得 t=1.29s ③ v=11.24 m/s ④(2)设加速度大小为

a,则 a==8.71 m/s2 ⑤

25.(18分)

如图所示,在0≤x≤a、0≤y≤范围内有垂直于x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坐标原点O处有一个粒子源,在某时刻发射大量质量为

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它们的速度大小相同,速度方向均在xy平面内,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分布在0~90°范围内,已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介于a/2到a之间,从发射粒子到粒子全部离开磁场经历的时间恰好为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周期的四分之一,求最后离开磁场的粒子从粒子源射出时的

(1)速度的大小;(2)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的正弦.解:(1)设粒子的发射速度为v,粒子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由牛顿第二定律和洛仑兹力公式,得 qvB=m ①

由①式得

R= ②

当a/2<R<a时,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其轨迹是圆心为C的圆弧,圆弧与磁场的上边界相切,如图所示.设该粒子在磁场运动的时间为t,依题意t=T/4,得

∠OCA= ③

设最后离开磁场的粒子的发射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α,由几何关系可得

Rsinα=R- ④ Rsinα=α-Rcosα ⑤

又 sin2α+cos2α=1 ⑥

由④⑤⑥式得

R= ⑦

由②⑦式得

v= ⑧

(2)由④⑦式得

sinα= ⑨

26.(14分)

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SO2、E H2SO4、G

Cu2O;

(2)利用电解可提纯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

粗铜

,阴极物质是 精铜,电解质溶液是 CuSO4溶液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CuSO4+SO2↑+2H2O;

(4)将0.23 mol B和0.11 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 mol 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23.8 mol-1L。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 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减小。(填“填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降低(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7.(15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蒸馏烧瓶,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

Na2SO4+SO2↑+H2O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还原性和氧化性;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2H2O=2Mn2++5SO+4H+;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4)尾气可采用NaOH溶液吸收。

28.(14分)

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Zn+CuSO4=ZnSO4+Cu Zn+H2SO4=ZnSO4+H2↑;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Cu与Zn形成Cu/Zn微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

(3)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等4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Ag2SO4;

(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比表面积等(答两种);

(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mol·L-1 H2SO4/mL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V6

H2O/mL

V7

V8

V9

V10

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30,V6=10,V9=17.5;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的金属是呈灰黑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暗红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的接触面积.29.(9分)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沉体的能力。请回答:

(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大鼠注射抗原,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细胞(或效应B淋巴细胞)。

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编码抗体的基因。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红细胞

30.(9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等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的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般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西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a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征。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a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a。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a1,从图乙中可查到与a1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得半边的弯曲角度将得到a2。请预测a2与a1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若a2小于a1,则该溶液的生长浓度为A:若a2大于a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

31.(8分)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 c,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

a。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降低。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400个。

32.(13分)某种自花受分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含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1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

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化为9紫:3红:4白。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C(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晶体

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单晶体和多晶体原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物,非昌体是各向同性的

(2)(10分)如图所示,一开口气缸内盛有密度为ρ的某种液体;一长为l的粗细均匀的小瓶底朝上漂浮在液体中,平衡时小瓶露出液面的部分和进入小瓶中液柱的长度均为l/4。一用活塞将气缸封闭(较中未画出),使活塞缓慢向下运动,各部分气体的渐度均保持不变。发小瓶的底部恰好与液面相平时,进入小瓶中的液柱长度为l/2,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大气压强为ρ0,重力加速度为g。

解:设当小瓶内气体的长度为/地,压强为p1;当小瓶的底部恰好与液面相平时,瓶内气体的压强为p2,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3,依题意 p=p0+ρgl ①

由玻意耳定律 p1S= p2 S ②

式中S为小瓶的横截面积。联立①②两式,得 p2= ③

又有 p2= p1+④ 联立③④ 式,得p1=+ ⑤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如图,一个三棱镜的界面为等腰直角△ABC,∠A为直角,此截面所有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B.C.D.(2)(10分)波源S1和S2振动方向相同,频率均为4Hz,分别置于均匀介质中x轴相向传播。波速为4m/s。已知两

波源振动的初始相位相同。求:

(ⅰ)简谐横波的波长;(ⅱ)OA间合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

解:(ⅰ)设简谐横波波长为,频率为,波速为v,则= ①

代入已知数据得 =1m ②

(ii)以O为坐标原点,设P为OA间的任意一点,其坐标为x,则两波源到P的波程差为

其中为单位。

合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满足

35(物理--------选修)(15分)

(1)(5分)用频率为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的三条谱线,且则_____B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B C D

(2)(10分)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木板从第一次与强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设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

解:第一次与墙碰撞后,木板的速度反向,大小不变,此后木板向左做匀减速运动,重物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最后木板和重物达到一共同速度。设木板的质量为m,重物的质量为2m,取向右为动量的正向,由动量守恒得

设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重物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所用的时间为,对木板应用动量定理得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μ mg=ma ③

式中a为木板的加速度。

在达到共同速度v时,木板离墙的距离l为 4

开始向右做匀速运动到第二次与墙碰撞的时间为t2= 5

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所经过的时间为t=t1+t2 6

由以上各式得 t= 7

36.[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 O2、CO2.(2)天然水灾净化处理过程中加入的混凝剂可以是明矾、硫酸铝、硫酸铁、硫酸亚铁(填其中任何两种)其净水作用的原理是铝盐或铁盐在水中发生水解生成相应氢氧化物胶体,它可吸附天然水中悬浮物并破坏天然水中的其他带异电的胶体,使其下沉,达到净化目的;

(3)水的净化与软化的区别是水的净化是用混凝剂(如明矾等)将水中胶体及悬浮物沉淀下来,而水的软化是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4)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Gmg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MgO)。若某天然水中c(Ca2+)=1.2×10-3mol·L-1, c(Mg2+)=6×10-4mol·L-1 则此水的硬度为 10°;

(5)若(4)中的天然水还含有c()==8×10-4mol·L-1,现要软化10m3这种天然水,则需先加入Ca(OH)2 740 g,然后NaCO3 1784 g.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式_2s22p4___,W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V形__;(2)X

单质与水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F2+2H2O=4NF+O2_______;

(3)化合物M的化学式为__MgO_,其晶体结构与

NaCl相同,而熔点高于NaCl。M熔点较高的原因是__晶格能大__。将一定量的化合物ZX负载在M上可制的ZX/M催化剂,用于催化碳酸二甲酯与月桂醇交换合成碳酸二月桂酯。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分子采用的杂化方式有__sp3和sp2__,O-C-O的键角为_120o__;

(4)X、Y、Z可形成立方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其晶胞中X占据所有棱的中心,Y位于顶角,Z处于体心位置,则该晶体的组成为X:Y:Z=__3;1:1__;

(5)含有元素Z的盐的焰色反应为_紫色_。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_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可见光区域)光的形式释放能量_。

38、【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

PC是一种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和韧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某研究小组开发的生产PC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

① A可使臭的 C Cl4 溶液褪色: ② B中有五种不同的化学环境的氢:

③ C可与 FeCl3的溶液发生显色反映:

④ D不能使臭的C Cl4溶液褪色,其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丙烯

(2)B的结构简史为

(3)C与D反映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4)D有很多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有 7 种,其中在核磁共振中出现两组峰,且面积之比为3:1的是(写出结构简式)。

39.[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

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回答: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不是(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

(2)单独蒸馏水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原因有蒸馏时间和蒸馏温度。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在一定时间内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提取量不再增加。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下降,原因是部分经由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在温度较低的地方,目的是减少挥发。

(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提取精油是采摘花的最适合时间为a天左右。

(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能(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薄荷油与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同。

40.(生物————选修模块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请回答:

(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 遗传特性,繁殖种苗的速度 快。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

(2)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是,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生根,而与细胞分裂素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2,4-D(脱落酸、2,4-D)。

(4)将某植物试管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

逐渐减小,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 先增加后下降。椐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 _不能__(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5)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 _降低_(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篇2:辽宁省高考理综试卷

2013年生物高考题的知识点覆盖比较全面,重点内容比较突出,具体考查内容如下:1题———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和过程(6分)

2题——— 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联系和区别(6分)

3题——— 主动运输(6分)

4题——— 免疫调节(6分)

5题——— 生态学(6分)

6题——— 分离定律(6分)

29题——— 种子萌发实验分析题(11分)

30题——— 胰岛素调节、穿膜运输方式(10分)

31题——— 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实验设计考查(12分)

32题——— 生态学(6分)

39题——— 泡菜的制作(15分)

40题——— 生物工程(15分)

从知识点分布来看考题知识点分布较全面,注重考查基础,同时更注重对识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灵活解决问题能力、实验分析及设计能力的考查。

对2014年高考备考启示

1、狠抓基础知识,重点对教材上的重点概念、原理、知识细节理解和熟练掌握,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训练。

2、对课本实验重视的同时,还应对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分析能力有所提高,如6、29、31题都对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审题能力有所考查,要求也比较高,这也是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也是新课改的趋势。如果只是背概念,而不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审题能力,即使考查知识简单,也是拿不到分数的,所以建议在平时的备考复习中多注重实验能力及审题能力的训练。

3、平常复习备考中还应重视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不能学一是一学二是二,应知其一,而推知二三四。高考考原题的机会不多,所以要学会知识的迁移,才能轻松应对高考。

篇3:辽宁省高考理综试卷

试卷讲评工作的有效性不只反映在讲评课上, 讲评前的准备工作、讲评后的跟踪工作也很重要。为了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 可采用“六同”的做法。

一、同“考”

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考试, 相同的时间、相同的题目、不同的地点。估计不少教师很长时间没有这种熟悉的紧张感了。在规定的时间里做规定的题目, 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很多问题。现身说法:2013年石家庄市高考一模理综物理部分125分, 40分钟内做完, 与其他教师交流, 发现了错误, 扣分了, 当评分标准发下来, 查后得123分。问题出在25题第二问, 系数应该29, 算成了17。后来检查时发现计算式没问题, 只是得数错了。分析原因: (1) 没有在草稿纸上进行运算, 运算过程在大脑中完成; (2) 没有按部就班计算, 偷工减料 (跳步) 现象严重, 这原本是智商高的一种体现, 但为此而失去分数就是最惨痛的代价; (3) 精力不太专注。人在不专注做事的时候, 容易忽略细节, 就凭这一点就会决定你的成败。要想解决学生的问题, 我们应该先从解决自己的问题入手, 将教训教给学生, 让他们在平时或考前、考试中、考试后加以借鉴。

二、同“阅”

全体高三教师在全市统一的评分标准下集中阅卷, 在阅卷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各式各样的问题, 如:计算问题、审题问题、规范问题、答非所问等等。将这些典型的错误做法, 用拷屏或相机、手机拍照的方法以图片的形式采集下来, 在讲评试卷时展示给学生去看, 让学生很直观地看到失分点, 引以为戒;同时在阅卷的过程中还可以采集一些优秀试卷, 特别是思路清晰、书写工整的案例, 展示给所有的学生, 能起到示范和激励的作用, 这种效果远比直接给出标准答案效果好得多;也可以把同一道题, 不同的解法采集下来汇总, 开阔学生思路。这样的办法, 在试卷讲评上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同“备”

阅完试卷后, 同组教师必须进行校本教研, 讨论交流在考试、阅卷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 以便使每一位教师都得到较全面的信息。交流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1.教师本人在做题时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你自己做题时思维受阻地方和你是如何突破的?在哪些地方或知识点存在疏漏和你是如何弥补的?因计算失分的地方和你能想到的造成丢分原因;2.教师本人在阅卷时发现的问题及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交流阅卷时发现的典型问题、优秀试卷、试题的多解等情况;3.交流教师所阅试题的多种解法和本人认为解决试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实现从多题一解到一题多解再到多题一解的思考, 我们才会切中试题脉搏, 进而做到有的放矢, 疗效自然呈现。

四、同“法”

通过前面的讨论环节, 便确定了统一的试题分析及解决方式, 当然还可以依据自己的习惯调整一些细节。试卷的每一个易错点都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利用集体的智慧, 研究对策。注重知识解析、突破、还原、渗透环节。我们的讲评课层次分明, 重点突出, 每一环节都为学生所需,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真正地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五、同“讲”

现在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专属, 它是师生所共享的地方。一节精彩课的评判标准, 不仅仅看老师讲的精彩与否, 而是在教师导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学生听课的收效。我们不妨大胆地把课堂教给学生一些, 自己扮演导演的角色, 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演员, 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 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环节, 需要强调几个问题:1.反思:要留给学生一定时间的考后反思, 不要急于将试卷答案发给学生, 让他们独立思考一些具体问题: (1) 考场中不会做的题目; (2) 考场中模棱两可的问题; (3) 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或题型。这将帮助学生们解决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方法。2.交流:给一定的交流时间。可简单分小组, 交流考场上遇到的问题以及反思后仍待解决的问题, 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临时指定小组长, 负责收集问题以及解决对策。3.汇总:由课代表收齐全班反馈上来的问题和解决办法。4.布置:为突破试卷中的重难点, 将部分讲课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 让学生们展示不同的解决办法, 教师只起到引导、点拨、提高的作用。待学生们讲完后, 教师应将试题解法作对比, 挖掘这些办法的共同点, 抓住具体问题, 以层层推进的方式, 将试题抽丝剥茧, 还原试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交流、让学生展示、让学生感悟, 这样的课堂会产生奇效。

六、同“纠”

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不管以何种方式讲授, 记忆很可能是临时性的, 我们为了巩固相关知识, 考后的针对性练习是必需的。这是查漏后补缺的最好方法。同类试题、统一解法的重复练习既加深对知识、方法的理解, 又提高了学生应对试卷的技能。布置后就必须有督促、有检查, 正所谓“言必行, 行必果”。

教学是一门科学, 因为人类的成长有规律, 人类的认知有规律。既然有规律, 我们就要遵循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用心, 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高效课堂。

摘要:试卷讲评是高三复习教学中常用的方式, 它应包含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课后跟踪等一系列教学活动, 教师既要精心准备, 更要具有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才能做到试卷评析的有效与高效。

篇4:辽宁省高考理综试卷

◆一、试卷突出稳定性、连续性和基础性,平常所练即高考所考

《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内容上要体现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本卷试题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基础性正是这些新课标理念的体现,主要有以下两点:

1.通过对常见模型的考查,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

试卷中的此类题目,不论是选材还是思维形式,基本上与平时所练题目相似,能有效考查这部分知识点的内容和与之相对应的能力.

例1.(16题)如图1,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由于重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可知N1、N2的合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当木板向下转动时,N1、N2变化如图2所示,即N1、N2都减小,所以正确选项为B.

点评: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既可考查学生利用矢量三角形处理动态平衡下物体受力分析的能力,又可考查学生利用正交分解法解决物体平衡问题的能力.

例2.([选修3—5] 35题第(1)小题)氘核和氚核可发生热核聚变而释放巨大的能量,该反应方程为:

■■H+■■H?邛■■He+x,式中x是某种粒子.已知:■■H、■■H、■■He和粒子x的质量分别为2.0141u、3.0161u、4.0026u和1.0087u;1u=931.5MeV/c2,c是真空中的光速.由上述反应方程和数据可知,粒子x是__________,该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_ MeV(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根据■■H+■■H?邛■■He+x并结合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知x为■■n;由质能方程得?驻E=?驻mc2得

?驻E=m■+m■—m■—m■c■

=m■+m■—m■—m■■=17.6MeV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书写核反应方程所遵循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原则的掌握,还考查了学生对微观粒子符号的记忆,以及正确理解和利用质能方程的能力.

2.通过对学生熟悉题型的巧妙变化,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推理能力.

这类题型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题目看起来很眼熟。实际上,出题者对这些题目都进行了巧妙的处理:或是内容相同条件不同、或是知识点常见而说法不常见、或是题型常见但思维形式却有变化、或情景相同但考查的侧重点不同。这类题型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走出题海战术.

例3.(14题)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解析:惯性的定义就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也就是“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所以A正确;如果没有力,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错误;行星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的圆周运动的原因是合外力与需要的向心力总是相等,所以C错误;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D正确.

点评:“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是平时训练的一个常考知识点,但是本题通过巧妙的文字设计考查了学生是否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如选项B,考查了学生对“物体平衡”这一概念的准确记忆;如C中的“速率”与概念中的“速度”的区别;A中的“抵抗”和D中的“继续”与定义中的“保持”的关系.

例4.(15题)如图3,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

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

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

D.b的初速度比c的大

解析:根据平抛运动的物体规律,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h=■gt2可知t=■,所以tavb>vc,所以C错误,D正确.

点评:运动学知识是高考题的高频考点.以前的试题常考查学生对运动函数图象的理解,本题却将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的轨迹图象呈现出来,既是对平抛运动知识的考查,又是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

例5.(18题)如图4,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B.电势能逐渐增加

C.动能逐渐增加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粒子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动能减小,所以A、C错误,D正确;因为电场力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钝角,所以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即B正确.

点评:在平时做题时,电场中运动的粒子,常常不考虑重力,如果学生沿着以前的习惯思路,不认真审题,忽略了“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和“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等条件,就容易陷入误区.

例6.(22题)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图5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6所示.图5所示读数为_________mm,图6所示读数为_________mm,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_________mm.

解析:图5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从主尺读出毫米数为0.000mm,可动刻度与主尺对齐个数为1.0(格),读数为0.010mm,则螺旋测微器读数为0.000mm+0.010mm=0.010mm,图6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从主尺读出毫米数为6.500mm,可动刻度与主尺对齐个数为37.0(格),读数为0.370mm,则螺旋测微器读数为6.500mm+0.370mm=6.870mm,考虑调零问题金属板实际厚度d=6.870—0.100=6.860mm.

点评:调零问题是平时训练螺旋测微器读数时较少涉及的一个问题,即使对零误差不知怎么处理的学生,也能根据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的理解,完成前两问.本题考查了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以非主流模型考查主干知识,引导教学内容均衡发展

例7.(17题)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7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上的功率为2.0kW.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2和I1分别约为

A.380V和5.3A

B.380V和9.1A

C.240V和5.3A

D.240V和9.1A

解析:由■=■得:U2=■U1=■×220V=380V,由P1=P2=U1I1=U2I2得I1=■=■A=9.1A,所以B正确.

例8.(20题)如图8,一载流长直导线和一矩形导线框固定在同一平面内,线框在长直导线右侧,且其长边与长直导线平行.已知在t=0到t=t1的时间间隔内,直导线中电流i发生某种变化,而线框中感应电流总是沿顺时针方向;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设电流i正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则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解析:由楞次定律可知:线框受力水平向左时,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减弱,说明导线中的电流正在减弱;线框受力水平向右时,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增强,说明导线中的电流正在增强;所以导线中的电流先减弱后增强,所以C、D错误;又因线圈中的电流为顺时针方向,所以由右手螺旋定则知线圈产生磁场为垂直纸面向里,因为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减弱,故导线初始状态在导线右侧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里,由右手螺旋定则知导线中电流方向为正方向,所以A正确,B错误.

点评:对于变压器知识的考查,通常是以一个原线圈和一个副线圈的变压器为依托与电磁感应等知识点联系,考查变压器的规律、有效值等知识点,而自耦变压器则很少涉及,导致平常的训练中,老师们对这个知识点总是一带而过.

电磁感应部分,高考试题的常考点包括: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压的函数图象;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时所产生的感应电流或安培力的变化关系。对于通电导线的磁场则少有涉及.

这两个题目提醒同学们在复习备考中,要均衡地对待考试涉及的知识点.

◆三、逆向思维,打破定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思维的均衡发展

《2012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要求试题考查时“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本试卷通过对常见知识解题思维和形式进行逆向处理,很好地贯彻了这个精神,是本卷的亮点,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是有效贯彻考纲的有意尝试.

例9.(21题)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1—■ B.1+■

C.(■)2 D.(■)2

解析:在地球表面mg=G■m,又M=?籽■?仔R3,所以g=G■=■?仔G?籽R,因为球壳对球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所以在深为d的矿井内mg'=G■m,得

g'=G■=■?仔G?籽(R—d),所以■=■=1—■.

点评:本题从知识点上看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它是本套试卷的一个亮点,突出了新课标对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的考查,它一改常见卫星、变轨、对接、北斗系列热点问题,从最基本的应用入手,与学生平时训练最多的地球表面及某一高度处重力加速度问题不同,逆向而出,考查地表下d处的重力加速度,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本卷的选择题第20题也是如此,对于电磁感应部分的图象考查,通常是考查感应电流的i—t图象及安培力的F—t图象,而20题是告知“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之一结果的条件下,要求学生逆向思维,判断引起这一原因的通电导线的电流的变化.

◆四、试题注重创新,突出对物理学科的科学素养

创新型试题是对考纲中“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的有力贯彻,也是新课标三维目标的重要体现.

例10.(19题)如图9,均匀磁场中有一由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 .使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O、垂直于半圆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半周,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现使线框保持图中所示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线性变化.为了产生与线框转动半周过程中同样大小的电流,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的大小应为

A.■ B.■

C.■ D.■

解析:线圈匀速转动过程中,I=■=■=

■■;要使线圈产生相同电流,I=■=■■=■■=■?仔■■,所以■=■,所以C正确.

点评:本题是一个创新题,它巧妙地将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结合起来,既考查了电磁感应知识,又考查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同时也能考查学生面对新变化的应对能力.

例11.(23题)图10中虚线框内存在一沿水平方向、且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现通过测量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来测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并判定其方向.所用部分器材已在图中给出,其中D为位于纸面内的U形金属框,其底边水平,两侧边竖直且等长;E为直流电源;R为电阻箱;■为电流表;S为开关.此外还有细沙、天平、米尺和若干轻质导线.

(1)在图中画线连接成实验电路图.

(2)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按图接线.

②保持开关S断开,在托盘内加入适量细沙,使D处于平衡状态;然后用天平称出细沙质量m1.

③闭合开关S,调节R的值使电流大小适当,在托盘内重新加入适量细沙,使D________;然后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天平称出____________.

④用米尺测量_______________.

(3)用测量的物理量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以得出B=_________.

(4)判定磁感应强度方向的方法是:若________,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反之,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解析:测磁感应强度原理:开关断开时,线框的重力等于砝码的重力,所以m0g=m1g,得m0=m1;接通电源后,若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则安培力向上,则有m0g—BIl=m2g,所以B=■;接通电源后,若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则安培力向下,则有m0g+BIl=m2g,所以B=■;所以⑶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根据以上分析,其结论如下:

(1)应将几个原件串联起来,控制电流大小,故连线如图11所示.

(2)③重新处于平衡状态;电流表的示数I;此时细沙的质量m2.

④D的底边长度l.

(3)B=■.

(4)m2>m1.

点评:本卷的实验试题的内容不是考试大纲中《实验与探究》中提到的11个实验,但它却属于考纲中“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是对考纲创新性的挖掘和解读.本实验的原型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2010年第3版)第94页《问题与练习》中的习题.

◆五、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物理考纲要求物理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学生“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例12.(24题)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12).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θ0=?姿.

解析:(1)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的力推拖把.将推拖把的力沿竖直和水平方向分解,按平衡条件有

Fcosθ+mg=N ①

Fsinθ=f ②

式中N和f分别为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和摩擦力.按摩擦定律有f=μN ③

联立①②③得F=■mg④

(2)若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应有Fsinθ≤λN ⑤

这时①式仍满足,联立①⑤得

sinθ—λcosθ≤λ■⑥

现考查使上式成立的θ角的取值范围,注意到上式右边总是大于零,且当F无限大时极限为零,有 sinθ—λcosθ≤0 ⑦

使上式成立的θ角满足θ≤θ0,这里θ0是题中所定义的临界角,即当θ≤θ0时,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推不动拖把.临界角的正切为:tanθ0=λ.

◆六、试题强调知识间的联系与融合,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物理考纲中要求学生“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新课程目标也要求学生掌握“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因此,通过对知识的融合,考查学生的能力就成为高考试题的必然.

例13.(25题)如图13,一半径为R的圆表示一柱形区域的横截面(纸面).在柱形区域内加一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沿图中直线在圆上的a点射入柱形区域,在圆上的b点离开该区域,离开时速度方向与直线垂直.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为■R.现将磁场换为平等于纸面且垂直于直线的匀强电场,同一粒子以同样速度沿直线在a点射入柱形区域,也在b点离开该区域.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不计重力,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解析: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设圆周的半径为r.由牛顿第二定律和洛仑兹力公式得qvB=m■ ①

式中v为粒子在a点的速度

过b点和O点作直线的垂线,分别与直线交于c和d点,如图14.由几何关系知,线段ac、bc和过a、b两点的轨迹圆弧的两条半径(未画出)围成一正方形.因此

ac=bc=r ②

设cd=x,由几何关系得 ac=■R+x ③

bc=■R+■ ④

联立②③④式得r=■R ⑤

再考虑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公式得

qE=ma ⑥

粒子在电场方向和直线方向所走的距离均为r由运动学公式得 r=■ar2⑦

r=vt⑧

式中t是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联立①⑤⑥⑦⑧式得

E=■ ⑨

点评:2011年的新课标卷的压轴卷是考查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的运动,今年的最后一题则是“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的运动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融合”,其难度与去年相当,考查学生“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例14.([物理——选修3—5]35题第(2)小题)如图15,小球a、b用等长细线悬挂于同一固定点O.让球a静止下垂,将球b向右拉起,使细线水平.从静止释放球b,两球碰后粘在一起向左摆动,此后细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最大偏角为60°.忽略空气阻力,求

(i)两球a、b的质量之比;

(ii)两球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与球b在碰前的最大动能之比.

解析:(i)设球b的质量为m2,细线长为L,球b下落至最低点、但未与球a相碰时的速率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2gL=■m2v2 ① 式中g是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设球a的质量为m1,在两球碰后的瞬间,两球共同速度为v';以向左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2v=(m1+m2)v' ②

设两球共同向左运动到最高处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1+m2)v'2=(m1+m2)gL(1—cos?兹) ③

联立①②③式 得■=■—1④

代入数据得 ■=■—1 ⑤

(ii)两球在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是

Q=m2gL—(m1+m2)gL(1—cos?兹)⑥

联立①⑥式知,Q与碰前球的最大动能EK(EK=

■m2v2)之比为

■=1—■(1—cos?兹) ⑦

联立⑤⑦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1—■

点评: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选修3—5》必考内容.试题在考查动量守恒定律时,常常和机械能的变化联系起来,学生要想正确应用动量守恒定律,需要养成良好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的习惯,所以说,该题还检验了学生的综合应用力学知识的能力.

◆七、选做题搭配合理,比较稳定,难度适中

今年高考试题中,选做题以新面孔出现,考生需要适应.此套物理试题在考点的搭配和答题的难易程度上都做到了合理搭配,基本延续了2011年新课标卷的思路,试题内容稳定,难度适中,有利于学生的发挥.

总之,本套试卷对接课改,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考纲对综合性能力的考查,大部分试题似曾相似,但相似中有变化,变化中有创新,让人感到“入手易,满分难”,突出课改,均衡选考,全面贯彻课改理念,选材新颖,重视图像处理能力,考查信息提炼整合能力,考查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数理有机结合,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突出试题的选拔功能,注重实验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5:2023河南高考理综生物试卷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与其它高考科目相比,具有两大特点:

第一,时间紧、分值高。150分钟,总分300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非选择题每空最高3分。

第二,学科间的转换与答题顺序的选择。考生在答理综试题过程中,既面临着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知识的转换,同时还面临着答题顺序的选择。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答题战略:

根据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点,提出下列答题战略:

第一,高考理综试卷到手后,用5~10分钟时间(一般从发卷到正式答题铃响之前的时间)“通览”一遍所有试题,找出你比较“熟悉”的或“有印象”的试题,进而确定各科试题中,哪些题先答,哪些题后答的答题顺序。

第二,确定学科的答题顺序。虽然理综试卷中,按选择题“生、化、物”、非选择题“物、化、生”的顺序排定,但答题时,未必按此顺序进行。你可以根据你平时哪个学科学的更扎实一些、实力更强一些或试题中哪个学科的题目更容易一些,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确定学科的答题顺序。但尽量减少答题中间的学科转换次数。

第三,先答选择题,后答非选择题。这是因为选择题的难度一般比非选择题小。

第四,理综试题的时间分配非常重要。许多同学由于答题战略上的错误,最后题没答完,难题没答上,容易得分的题目没时间答。因此,有关专家曾经提出“制定得分计划”的观点。也有的专家认为“高考与其说是考能力,不如说是考时间。”对于某些同学,甚至要敢于舍弃一部分题目。要“动笔就有分,有效答题。”因此提高答题效率,合理分配时间,确是理综考试成败的关键。

高考选择题命题知识点分布:

高考新课程卷:1、植物代谢;2、代谢与酶;3、代谢;4、生态;5、免疫;6、植物组织培养;7、基因工程

高考全国卷:1、代谢;2、植物代谢;3、植物代谢;4、动物激素;5、生态

从近年来高考理综选择题的知识点分布来看,代谢出题较多。其它部分有星散分布。就高考题分析,由于第Ⅱ有遗传大题,占一定分数,所以,在选择题中,代谢部分出题较多。这不难看出:代谢与遗传在命题知识点分布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它知识点有:细胞、生长发育、生态、调节、免疫、微生物等,即使在选择题中如果有题,基本上只有一个小题。

篇6:高考理综生物试卷附答案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答案】C

2.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答案】D

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A

4.为达到相应目的,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的是

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

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C.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

D.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

【答案】B

5.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

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C.实验还需设计有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答案】C

6.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答案】B

7.(16分)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

Ⅰ.通常情况下,右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图回答。

(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 。

Kp作用的靶细胞是 。

器官A是 。

(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 ,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 ,促进排卵。

Ⅱ.Kp-10是Kp的一种。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到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下图。

(3)据图可知,Kp-10 (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50日龄内,Kp-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 。

Ⅲ.综合分析

(4)综合Ⅰ、Ⅱ分析,推测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 调节。

【答案】(1)核糖体 GnRh神经元 垂体 (2)减少 通过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 (3)不影响 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增强 (4)神经—体液

8.(12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BglB)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为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开展了以下试验:

Ⅰ.利用大肠杆菌表达BglB酶

(1)PCR扩增bglB基因时,选用 基因组DNA作模板。

(2)右图为质粒限制酶酶切图谱。bglB基因不含图中限制酶识别序列。为使PCR扩增的bglB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bglB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 和 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3)大肠杆菌不能降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建构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这是因为 。

Ⅱ.温度对BglB酶活性的影响

(4)据图1、2可知,80℃保温30分钟后,BglB酶会 ;为高效利用BglB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 (单选)。

A.50℃ B.60℃ C.70℃ D.80℃

Ⅲ.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提高BglB酶的热稳定性

在PCR扩增bglB基因的过程中,加入诱变剂可提高bglB基因的突变率。经过筛选,可获得能表达出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的基因。

(5)与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相比,上述育种技术获得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基因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在PCR过程中 (多选)。

A.仅针对bglB基因进行诱变 B.bglB基因产生了定向突变

C.bglB基因可快速累积突变 D.bglB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

【答案】(1)嗜热土壤芽孢杆菌

(2)NdeⅠ BamHⅠ

(3)转基因的大肠杆菌分泌出有活性的BglB酶

(4)失活 B

(5)A、C

9.(16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下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_________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3)果蝇M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在产生配子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5)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eY和bbVVrrXEX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M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下:

F1 雌性﹕雄性 灰身﹕黑身 长翅﹕残翅 细眼﹕粗眼 红眼﹕白眼

有眼

1﹕1 3﹕1 3﹕1 3﹕1 3﹕1

无眼

1﹕1 3﹕1 3﹕1 / /

①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__________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杂交亲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红眼细眼 (2)5 (3)XEXe

(4) B(或b) v (或V) V和v(或B和b)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

(5)①7、8(或7、或8) 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②示例:

杂交亲本:F1中的有眼雌雄果蝇

上一篇: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以及答案下一篇:我的妈妈8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