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情况

2024-08-12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共9篇)

篇1: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情况

重庆市万盛区马达洞煤矿 关于落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基础

时间:二

00九年五月三日

万盛区安监局:

我矿根据万盛安监发〔2009〕82好文件精神要求,结合矿井实际,通过2009年5月2日上午组织矿委贯彻学习和讨论研究后。认为我矿多数基本符合文件要求或通过立即落实整改可达要求。为了更进一步加强落实我矿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经查本矿在此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和差距,特拟定如下工作整改计划: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学习文件精神,重锤出击,加大投入努力整改,力争达到万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条件和抗灾、救灾能力,坚决杜绝重伤及以上伤亡事故,减少轻伤事故和未遂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机构

为了保障矿井安全基础管理各项工作符合相关要求,成立以矿长夏世福为组长,技术负责人王建刚为副组长,安全副矿长付之林、生产副矿长张果林、机电副矿长张果荣、调度室主任游邦华、财务科长王正玉、供应科长付开友、专职安全员张习军、付之木为成员落实实施整改措施,并由组长负责该工作所需的人、财、物。由副组长负责制定实施及整改计划等具体工作。

三、排查结果及整改落实计划

1、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本矿已按规定配齐“一正四副”领导班子,并完善“四部一室”、“一正四副”中有5人现在 读采煤中专学历,矿井现有4人在培训中专学历。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矿井按规定健有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但不够完善,计划在2009年5月30日前有矿长、技术负责人组织修改编制完善。

3、明确法定代表人(实际控股人)安全责任。小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制定落实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管理人员,落实管理人员下井跟班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主动接受并积极配合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建立和维护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该项矿井基本符合规定要求,不足之处已落实要求整改完善。

4、煤矿企业进一步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等22个安全管理基本制度已决定有技术负责人于5也20日修改编制成册并组织贯彻学习。

5、建立完善安全会议等19个安全管理基础台帐已决定有安全副矿长于5月20日前编制完善并组织实施。

6、矿井已成立“一通三防”、“雨季三防”、防治水、职业卫生防治专项工作领导机构。为建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安全监控系统管理领导机构。矿井决定于5月20日前聘请或落实完善相关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防治水和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工作。

7、煤矿班前会、矿井值班、矿井跟班、调度指挥、隐患排 查“五个到位”。做到排班会有矿井领导和跟班领导参加,保证矿井24小时有矿级领导值班,每班井下有矿级领导跟班,调度指挥跟踪到井下作业规程。矿井基本符合要求并已决定增加两名副矿级管理人员负责矿级带班管理工作,并要求严格落实执行各项规定。

8、矿井已按规定落实了安全办公室会议制度。

9、建立技术管理体系,矿井建立了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决定选择人员送培或外地引进人才,从而提高矿井技术力量,现人技术负责人在培采煤中专学习,准备报考采煤助理工程师职称。

10、加强技术基础管理。矿井由技术负责人编制灾害预防处理计划、采掘(生产)部署计划,每半月实测一次井下采掘动态,规范绘制矿井、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提升运输系统图、安全监控系统布置图、排水、防尘、井下通信系统图,井上、下供电系统图、避灾路线图等图纸。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井上下对照图,每月向区及镇安监部门交换一次,未建立完善矿井边界及各类煤柱、周边开采情况等定期分析制度,和边界及各类煤柱技术台帐。对此矿井决定尽快整改完善。单项工程施工有专题设计,编制作业规程及完善相关安全技术措施,做到了一头一面一规程,杜绝了无设计、无规程措施作业,落实了规程措施集中会审。复审制度,严格执行了所有单项工程开口审批制度。

11、完善矿井生产系统,矿井现有开采设计和采掘部署,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正规采煤法,提升系统较窄,决定立即进行设计,保证在2010年12月前完成并投入使用。

12、加强矿井“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矿井决心按文件规定要求认真整改落实,决定在09年12月前将主要通风机跟换为30KW的,在5月30日前配备合格的中、低速风表各一台。

13、加强矿井水害防止管理,矿井决定在09年6月31日前配齐探放水设备,落实探放水人员,严格加强防水管理工作。

14、及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矿井技术负责人将按规定每月组织不少于一次的技术分析会,技术研究决定安全生产技术问题或复审相关规程措施,必要时请专家组织人员论证后方可组织生产。

15、落实矿井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矿井将严格按文件要求进行,并制定相应措施进行落实并严格考核。

16、落实现场管理制度和加强现场作业管理,矿井将制定相应措施,严格按要求落实执行。

17、加强顶板管理,矿井现有掘进平巷一律采用了金属支架支护,回采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并已于6月20日购置了回柱机进行安全回柱工作。

18、加强机电管理,矿井建立了各种制度,已淘汰了禁用设备,配有100KW发电机作备用电源,决定计划在2010年12月前在购置100KW发电机 一台专门作为通风机备用电源并投入 使用。

19、加强放炮作业管理,矿井已购置了三人连锁放炮器并投入使用,并制定了相关制度措施,实行调度录音电话监管放炮安全工作。

20、落实职业危害的防治,矿井已建立了防治机构,明确了由安全副矿长具体负责,要求严格按照文件开展落实相关工作。

21、建立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煤矿已按规定提取了安全费用,并超额用在了安全投入方面进行矿井技改和增设设备。

22、矿井已按要求进行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实施了每日安全调度信息会议。

23、加强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方面,矿井将按有关规定进行申请,审批后组织施工,并严格验收后投入使用。

24、加强作业现场劳动组织管理,我矿现有井下作业人数进行定员管理,符合文件要求,每班最多入井人数控制在45人以内。

25、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煤矿将建立职工档案,严格按要求培训和签定合同上岗,严格执行以包代管的经营方式。

26、保证安全培训条件,矿将制定培训计划和规定相关费用,并决定在2010年12月前建好职工培训学习室。

27、落实全员安全培训,我矿将按各级要求及时送培各种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及安排参加全员职工培训工作。

28、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方面,矿井已进行了矿用 “四大件”检测工作,改造了主平硐运输轨道,今后掘进主运输巷轨道保证在11公斤/米以上规格,其他方面力争达到文件要求。

29、加强应急管理建设,煤矿按要求制定了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了区安监局,决定今年内开展一次反风演和灾害应急处置演习。

30、配备了矿井辅助救护队员,并落实了相关职责和工作。

2009年5月3日

篇2: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情况

5月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桐梓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松坎分局、羊磴中心安监站、水坝塘安委会:

根据桐梓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各级安全管理部门领导的指示精神,我矿严格按照上级各级安监部门的要求,认真切实抓好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各种操作规定,同时以“春季安全生产百安活动”和“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大检查”为契机,认认真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强化各职人员的岗位责任制,重抓安全生产问责制和责任制。抓好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细小环节,从而确保我矿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经矿委会研究决定,成立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梁龙渊(矿长)

副组长:杨显忠(总工程师)

成员:梁正光(安全矿长)梁正元(生产矿长)

向开平(总经理助理)王廷纲(生技科长)梁正龙(通风科长)殷正友(机电科长)梁龙会(地面矿长)

娄进娄必波徐忠全(安全员)

梁林梁大汶吴古强(瓦检员)

梁大坤曾祥勇梁波(瓦检员)

梁治德梁福曾德兵陈克华梁正海

梁大发娄义强梁中梁正伟(班组长)

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每月分上、中、下旬定期开展安全生事故排查治理,结合安监部门每月检查的安全生产隐患采取了排查、治理、复查、验收、销号的原则;5月份共排查治理安全隐患50条。

特此报告!

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桐梓县复兴煤矿

篇3: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情况

一、建立三项隐患查处奖惩制度

针对以往出现的“现场隐患无人查、隐患查出后不及时治理、治理后隐患重复出现”的问题, 加大隐患排查治理与奖罚力度, 出台“制造隐患有代价、举报隐患有奖励, 治理隐患有报酬”管理制度。

(1) 隐患漏查“问责”制度。对于上级监管部门或本矿业务科室在下井检查或下现场检查过程中, 查出区队存在隐患而区队自身没有查出或查出以后没有按规定落实整改, 按隐患性质实行“问责”追究, 责任者包括区队岗位工、班组长、带班队长、队长和分管机关科室责任区域负责人、分管机关科室负责人及区队分管领导, 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罚款。

(2) 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对在井下作业现场能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并及时汇报矿调度室、采取措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减少财产损失的人员由矿给予专项安全奖励。

(3) 隐患治理“限时”制度。对所有排查出的隐患, 根据整改难易程度明确具体的隐患整改完成时间, 同时明确整改需要配合的支持条件, 凡是不能按时完成或治理不彻底, 或重复出现的, 一律给予经济处罚。

二、建立五个层次隐患整治体系

将隐患排查治理拓展到每一个岗位员工,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 建立完善岗位级隐患排查、班组级隐患排查、区队级隐患排查、专业级隐患排查、矿井级隐患排查五个层次的隐患整治体系。

(1) 岗位级隐患排查。岗位工负责现场一线具体工作, 其工作过程中就能发现许多安全隐患, 因此要抓住岗位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作用, 通过各类岗位作业人员的全程参与,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复查、考核等环节要素管理, 全面实施岗位隐患排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明显隐患和潜在隐患, 从根本上解决岗位工只是隐患治理者而不是排查者的问题, 发挥他们隐患排查的积极主动性,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2) 班组级隐患排查。由班组长具体负责, 每班对本队责任区域所辖范围内的安全状况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全面排查, 第一时间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班组隐患排查充分发挥班组安全管理的作用, 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班组长在落实自身岗位和区域隐患排查的基础上, 对班组成员隐患排查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和重要数据收集, 与带班队长沟通后, 现场落实整改或防范措施, 进行重点盯防。

(3) 区队级隐患排查。队长为本区队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由区队队长负责组织跟班队长和技术员每周对本队责任区域进行一次全面排查, 认真填写《区队隐患排查记录台账》, 同时对上周排查的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对重复性隐患进行重点分析并制定分类管控措施, 最后将隐患排查汇总表、分类管控措施、整改负责人等分别报专业科室和安全办监督、备案。队长要对每日带班队长录入《区队隐患排查记录台账》的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落实整改措施, 限期整改, 对需相关部门协助解决的, 要在第一时间上报相关科室和安全办。

(4) 专业科室级隐患排查。专业科室实行旬排查、旬验收、月考核的方式, 覆盖所有分管业务, 认真填写《专业隐患排查记录台账》, 对排查出的隐患由专业科室制定整改方案, 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各专业科室要对井下分管业务进行科室内责任划分, 不留死角死面, 落实监管和排查责任。对区队自查、上报限期整改的安全隐患, 相关专业科室要按责任划分落实监管责任人, 监督按期整改;按期未整改的, 对队长进行加倍处罚。对区队自查、上报需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 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协调、安排。

(5) 矿领导级隐患排查。此类隐患排查应由安全副矿长组织, 召集各分管矿领导及各业务科室, 对全矿井范围分不同专业对矿内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分类进行排查, 执行旬排查、月汇总制度。矿井重大隐患排查后由主要领导召开会议, 对存在的问题按“五定”原则落实整改责任, 并制定安全措施, 隐患问题以督办表的形式落实到具体分管部门, 明确具体督办人员和督办矿领导, 同时要对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作为专业科室的月度绩效考核的重要部分。

三、抓好一个闭环管理

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制度和隐患排查体系后, 安全隐患排查完成后, 要消除安全隐患带来的危害工作, 就要抓好安全隐患的整改, 目前应用普遍和较为成熟的机制就是闭环管理机制, 规范各级安全隐患的排查、登记、治理、监督、销号全过程管理。

根据建立起来的5个隐患整治体系, 实现分级闭环。各级排查隐患要在第一时间按“五定”原则制定整改方案, 明确完成时间、责任人和验收人。岗位隐患排查由班组长负责闭环管理, 凡因班组成员隐患排查整治不到位而被罚款的, 负连带管理责任。班组隐患排查由跟班队干负责闭环管理, 凡因当班隐患排查整治而被罚款的, 负连带管理责任。以此类推, 区队隐患排查由队长负责闭环管理, 专业科室隐患排查由分管副总负责闭环管理, 矿领导隐患排查由矿长负责闭环管理。对没有做好闭环管理, 隐患整改不力和重复出现的隐患进行处罚, 追究相关联责任, 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摘要:《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等管理制度, 强调了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安全隐患排查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提出了煤矿企业如何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和隐患排查体系, 并对隐患排查闭环管理制定了制度。

篇4:煤矿安全隐患排查及其处理措施

一、建立“三级”排查制度

什么是“三级”排查制度?即每月(每季)两次的矿级隐患排查;每月两次的井下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排查;每班一次的班组排查。矿级隐患排查要重点放在下月(下季度)的矿井重大事故隐患上,由矿总工程师负责,召集专业副总工程师和生产科室主管工程师、井下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技术主管参加;井下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重点排查当月及下月存在的事故隐患,由生产单位技术主管负责,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排查出的隐患形成书面材料后,在矿级隐患排查会上进行汇报;班组主要排查当班生产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由当天区队值班人员和班组长负责,当班或在一天内解决。坚持每周安全办公會制度,定期分析、排查矿井安全状况,重点解决影响安全的各类隐患问题。严格执行副总以上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做到时刻都有领导干部在井下现场督查安全生产,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基层区队干部24小时井下带班,保证现场动态安全监查到位。经常组织拉网式安全大检查,按照谁带队、谁签字、谁复查的原则,对查出的问题全部进行落实整改。“三级”排查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各岗位各负其责,形成紧密的排查合力。

二、狠抓排查的重点环节

1、发挥各部门、各级领导的监管职能作用。各级领导下井要严查细管,各类检查要注重实效,隐患整改要落实到位,凡出现检查不负责任,隐患不按期整改,隐患督查不到位的,一律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责任者的管理责任,造成事故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对隐患管理要做到档案管理规范,隐患上报及时,凡出现建档不规范、流于形式或上报材料不及时,按公司和矿考核办法处罚。各级领导、业务科室要认真排查、检查和督促整改隐患。凡工作不认真、不仔细,导致被上级部门查出重大隐患,造成停产或受到经济处罚的,隐患单位、各业务科室、矿分管领导以及包队领导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将井下作业环境的排查放在首位。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多变,主要表现在瓦斯、煤尘、水、火、顶板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事故隐患。这类事故隐患分长期性事故隐患和短期性事故隐患。长期性事故隐患主要有:水患威协、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的自然发火倾向、瓦斯涌出、顶板压力等。短期事故隐患主要有:地质构造变化,瓦斯、煤尘、涌水出现突然异常变化等。环境因素中的长期事故隐患,在生产过程中,要及时找到有效的防范方法,除加大强化管理力度,在开采设计、设备配置等方面,要做好防御基础工作,确保长期事故隐患不引发事故。另外,短期事故隐患引发的事故,是由于这类事故隐患的突发性所造成的,其引发事故的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突遇短期事故隐患,而现场作业人员对事故隐患认识不高,处理不及时,应变能力差,不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而酿成事故。

3、如实上报隐患信息。煤矿各生产区队和班组每天坚持对本区队作业范围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每天把排查结果报告矿安监处;煤矿各专业每旬组织对本专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排查结果筛选后报告矿领导,同时报告集团公司安监部;矿长每月组织1次重大安全隐患的专项排查,排查结果每季度由集团公司汇总并向当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集团公司安监部每月组织1次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的专项检查,每旬对各矿上报安全隐患信息,筛选统计分析并向集团公司有关领导报告。

三、安全隐患处理措施

煤矿安全隐患的长期性、顽固性、复杂性、动态性决定其在防范、治理方面的艰巨性、持久性、群众性。安全隐患不可能不出现、不发生,但要切实加强管理,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排查治理,主要还必须从隐患的源头和矿井从业人员思想教育上抓起,从矿井的每个岗位和矿井基础工作管理抓起,达到标本兼治,总体提升。

1、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企业各级管理干部,尤其是业主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摈弃单纯追求效益的思想和做法,真正确立“安全是最大效益”的安全观,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真正做到把安全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正确处理生产和安全的关系。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无条件服从安全,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没有整改不生产。

2、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观念。煤矿事故发生虽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但仍然有自身规律可循。只要充分认识和掌握隐患发展、事故发生的规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加大资金投入,及时加强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及时实现事前控制,把事故提前到对隐患的预防上,把对事故的处理提前到对隐患的处理上,就会预防事故发生。

3、增强隐患即事故的理念。这是新时期应当坚持的安全观。隐患是事故发生的苗头,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要加强隐患的预防工作,及时割裂、阻止具有因果关系的事故条件之间的联系,就能有效防止事故发生。反之,事故的发生就不可避免。从这种意义上讲,隐患就是事故,预防事故发生就是要预防隐患发生,消除隐患的存在。确立这种认识,有助于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4、加强综合治理。把安全生产的重点转移到隐患治理上来,切实建立隐患的预防、发现、整改、检查、验收、处罚机制,完善隐患治理整改制度,严肃隐患整治纪律,多方面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是同大自然作斗争,必须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严谨的作风,有赖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严密措施和到位执行。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科学的隐患排查,一旦发现有不安全隐患就及时治理,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就一定能够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和安全生产。

篇5: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情况

患排查整改落实情况的考核

为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坚决贯彻落实“不安全不生产”的规定,加强煤矿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严格隐患排查、登记、消耗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实现安全生产。根据公司安全管理要求,对公司所属煤矿企业实施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并按照管理规定进行考核。

1.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煤矿企业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矿长是事故隐患排查、报告、治理和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本矿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各分管副矿长对矿长负责,对分管范围内排查的隐患进行治理、验收;矿安全科负责对矿井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和报告工作。

2、对煤矿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落实的考核

1)、隐患漏排追究处罚执行隐患排查治理考核规定。

2)、煤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下井实行走动式检查,排查的隐患要及时填写在隐患排查记录本上。建立逐级隐患排查追究制,下级排查不出上级排查出来的,一项罚款10元,并联责追究管理人员责任。前面人员排查不出的隐患,后面人

员排查出的,对前面人员罚款10元。

3)、实行管理人员对安监员的隐患排查、整改责任追究制度,安全部管理人员及副总以上管理人员发现安监员排查隐患不全或有隐患不督促整改的、隐患整改验收不实的,每项对安监员罚款10元。

4)、严禁各级管理人员走马观花、弄虚作假,违反一次罚款50元。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入井跟班检查,必须将本班安全隐患情况记录在煤矿隐患记录本上。

5)、煤矿企业隐患记录本严禁撕毁,要保留完整,保持规整,否则对该单位负责人和总工程师各罚款50元。各矿隐患记录本用完后,采掘工作面的隐患记录本由安监员交矿安全科信息站存档,其它单位的隐患记录本由矿总工程师交安全科信息站存档,保管期不少于1个年,不及时上交造成丢失的,对责任人罚款20元。

6)、专业、区队、管理人员的下井个数与隐患记录本要相对应,对下井不填写隐患排查的,按下井无效处理,并按照公司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7)、公司管理人员排查整改周期24小时以内的安全隐患,由煤矿安全科信息站人员2小时以内电话通知工区值班人员,并在管理人员信息单上注明通知人员及通知时间。一次不按规定通知,对责任人罚款10元。公司管理人员排查的安全隐患第二天必须上公司调度网,否则对安全部责任人罚款50元。)、机运安监员流程本排查的安全隐患,由安监员当班通知工区值班人员,并在流程本上注明通知人员及通知时间。一次不按规定通知,对责任人罚款10元。

9)、以上规定由安全部具体负责考核煤矿企业。

3、经检查,发现煤矿企业存在工程质量低劣或存在不安全隐患,检查人员要依据各专业考核标准给予处罚,并落实整改时间。

4、现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问题,公司检查人员有权立即停止作业,同时告知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并依据监察条例和检查考核标准给予考核。情节较严重的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煤炭行业部门及公司的规章制度给于一定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将报请公司领导,请求予以停产整顿,并给予煤矿负责人(五证人员)不同程度的经济处罚。同时,要求煤矿企业,严格按照隐患整改“五步骤”要求,及时召开安全隐患整改会议,制定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对煤矿企业无法整改的隐患,煤矿企业必须以书面报告形式上报公司,请求公司协助解决。

5、严格安全问责制度,因检查人员作风漂浮,责任心不强,有安全隐患不能发现而造成事故的,一律追究有关检查人员责任。对煤矿企业未严格制定整改方案和技术措施,或未严格按照整改方案及措施进行整改而造成事故的,将追究煤矿企业负责人的责任。

贵州齐鲁能源有限公司安全部

2013年10月1日

贵州齐鲁能源有限公司安全部对公司属所煤矿企业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落实情况的考

贵州齐鲁能源有限公司安全部

篇6:xx煤矿水害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材

为严格贯彻落实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鲁西监察分局【2010】

32号文件“关于加强2010年汛期重点监察和调度工作的通知”,XX煤矿立即组织了以矿长为组长,矿助理以上领导为副组长的水害隐患排查小组,生产、地测、通防、安全、调度、机电职能

科室及生产、辅助区队等负责人为成员,积极开展防治水隐患排

查工作。现就水害隐患排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本次隐患排查分井上、井下两组进

行,经查实地表水和地下水在汛期期间对我矿均不构成威胁。

井上重点排查了地表水:包括大气降水、河流及地面积水等。

(1)大气降水:当地每年的最高降雨量不大于120mm,我矿

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的高程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并对

主、副井口房实施堆砌围堰准备,井口房内安设临时水泵进行排

水。因此,大气降水对我矿不构成威胁。

(2)地表水(系指塌陷坑内积水):XX煤矿工业广场南部

有一条跃进沟属于季节性河流,加之XX煤矿因工作面回采造成了地面塌陷,形成地面塌陷积水区,由于区内煤系地层埋藏很深,砂岩隔水层相对较多,各含水层间补给性差,使得地表水不能向

下补给。为能准确掌握水位情况,在矿南部跃进沟和塌陷地区设

置水位观测站并设测水标杆,定期观测水位,并做好记录,每次

降雨后观测一次数据并记录。因此,地表水对我矿不构成威胁。

1(3)其他:加强汛前的河道堤坝修筑,汛期加强巡堤工作。我矿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的高程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本着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我矿在雨季来临之前对主、副井口房两侧备好防水砂袋,以便堆砌围堰。因此,河流水对我矿也不构成威胁。

井下重点排查了地下水:包括含水层水、断层水、老空水和第四系水等。

(1)含水层水:目前含水层水对矿井构成威胁的主要是顶底板砂岩水,在各工作面回采前进行了水量疏放,保证了各工作面的正常生产,因此,含水层水对我矿不构成威胁。

(2)断层水:我矿井田内断层是弱导水性断层,况且各工作面按标准留设了防水煤柱,因此,我矿不受断层水威胁。

(3)老空积水:本矿探放老空积水均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地质工作手册》进行探放,其“三线”位置严格按规程设计进行留设。并且工作面泄水孔(巷)基本上都布置在工作面的最低点,使采空区内的积水易于疏放。因此,形不成老空积水水患。

(4)第四系水:第四系水特点,水量大且补给充足,属于“活水”。但我矿区内煤系地层埋藏很深,砂岩隔水层相对较多,各含水层间补给性差,使得第四系水不能向下补给。因此,我矿不受第四系水的威胁。

矿井在巷道掘进或回采过程中,应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疏放为主,疏、堵、截、排”综合治理的防治水措施。

二、水害的预防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矿井防治水组织机构

矿成立了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矿长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相应的负责技术管理,配备了专职的地测副总工程师。地测科具体负责矿井防治水技术工作,并配备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专职技术人员负责矿井水害的监测、预防和治理等技术研究工作。

2、建立健全防治水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防治水有关规程

矿井生产时认真贯彻“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 “十六字”原则和“防、堵、疏、排、截”的5项综合治理措施。并按照《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水措施,并逐渐完善各项防治水管理制度。

3、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增强抵御水害的能力

矿井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使职工熟悉透水前的各种预兆及其规律,做到发现透水预兆,能立即停止生产,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防止突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井下建立了完善的通讯系统,并设置了安全出口,标出避灾线路,一旦发生突水事故,可以安全撤出险区。矿井发生突水事故后,应立即通知救护队组

织抢救。同时,根据事故水源,启动全部排水设备加速排水,防止整个矿井被淹。

4、加强排水防御体系

XX煤矿中央主排水泵房安设了4台PJ150×9型高扬程离心泵,每台流量300m/h,扬程582.3m,同时配备了三趟Φ273×14升井主排水管路。矿井总排水能力1200m/h。矿井内外水仓总储水量3560m。完全能够满足矿井设计的最大涌水量。

5、建立了矿井上下水文地质动态观测网,并按时将全矿的观测结果收集汇总,及时进行分析研究。

在矿井日常生产过程中,应加强井下各生产系统设备、变电所、排水设备、供电线路、通讯线路等的防护工作。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针对煤矿重大水灾事故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情况复杂、救灾困难的特点,集中各部门和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煤矿水灾事故救灾应急处理机构和其它相关机构,充分利用现有的装备和器材,快速反应,迅速行动,全方位做好煤矿重大水灾事故救灾处理能力,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篇7:煤矿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及时发现并排除矿井安全生产隐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安全生产,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制度,望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条:矿井安全重大隐患是指《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八条第二款所列15种隐患。矿井有重大隐患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制定防范措施,及时排除隐患。

第三条:切实加强对现场重点部位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标本兼治、防患于未然。

第二章

隐患排查机构

第四条:矿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领导小组,由矿长担任组长,各分管的副矿长、总工程师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职能部室长、基层区队行政正职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部,负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小组的具体工作,安全监察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第五条:矿长对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负责且负直接责任,各分管的副矿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各业务部门负责实施本职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隐 1 患排查。

第六条:安全生产隐患实行矿、职能部室、基层区队、班组四级管理和监控,且各级隐患排查机构均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记录,把存在的问题、整改期限、整改落实情况、检查人、整改负责人等详细记录在案。

第七条:各职能部室要成立以部室长为组长的隐患排查组,对自己分管的工作监督检查,督促整改落实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隐患记录要齐全。

第八条:各基层区队成立以行政正职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小组,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及整改。

第九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要落实到班组,班长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负责,每班要填写隐患排查记录。

第三章

隐患排查

第十条: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按照可能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解决难易程度不同分为A、B、C三级:

A级:难度大,矿无法解决,需要股份公司或集团公司解决的隐患。

B级:难度较大,基层区队解决不了,需由矿解决的隐患。C级:由区队、业务部门必须解决的隐患。

第十一条:矿井安全生产隐患的种类分为:顶板、通风、瓦斯、煤尘、机电、运输、放炮、火灾、水害和其它。

第十二条:一般隐患由问题单位负责人负责整改,责成立即 2 整改或限期整改。

第十三条:重大隐患由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小组组织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整改的内容、期限、下井人数、整改作业范围,并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由安全监察部负责每旬组织一次由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参加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领导小组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查出的隐患登记建档,并在“四定”的原则下限期整改,按期未整改的将严厉处罚。隐患排查与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相结合。

第十五条:隐患整改结束后的验收工作: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结束后应自检验收,自检合格后,应逐级申请,由上级或安全生产监察部门验收,一般隐患限期整改后,由整改责任人负责监督检查和整改验收,验收合格后报矿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备案。

第十六条:各职能部室隐患排查小组组长每月排查的安全生产隐患不得少于10条。

第十七条:各基层区队隐患排查小组组长每月排查的安全生产隐患不得少于10条。

第十八条: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小组每旬对矿井各生产系统进行一次隐患大排查,各职能部室每月的检查次数不得少于3次,基层区队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必须每天进行,班组的隐患排查必须班班进行。

第十九条:安全监察部每天对矿井各生产系统进行检查,查 3 出的问题每班由安监员负责督促落实整改。

第二十条:职能部室查出的问题由职能部室下发整改通知单,并督促落实整改,跟踪复查。

第二十一条:基层区队和班组查出的问题要求当班整改,当班整改不了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限期整改。

第二十二条:安全生产隐患的报告与上报:凡在我矿生产区域内出现的安全生产隐患,无论是大是小,第一发现人必须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及有关部室,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严防事故隐患的扩大;调度室接到隐患报告后,要立即通知各有关部门和区队,并指定有关人员现场跟班盯岗落实整改,直至隐患消除;在日常检查和每月安全大检查的基础上,由安全监察部负责确认每季度矿井存在的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并将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整改情况按期向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陇东安全监察分局、集团公司、股份公司书面上报一次,上报文件必须由矿长签字审核。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未得到整改落实之前,必须每次上报,直到整改落实为止。

第二十三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执行,对照标准找差距,对照要求找问题、对照本职找缺点,及时排查现场安全生产隐患。

第二十四条:特殊时期(如节日期间、安全活动日期间等)要不定期对矿井各生产系统进行隐患排查。

第二十五条:各职能部门应对隐患整改进行监督,并履行以 4 下职责:

1、对各基层单位上报的隐患必须及时赴现场勘查,明确隐患整改的责任单位,督促协助责任单位进行整改;

2、督促隐患责任单位落实整改责任人,制定整改方案和应急处理预案;

3、督促、责令隐患单位限期整改或暂停产、停业整改。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制度与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或上级有关规章制度相抵触时,以上级行文为准。

篇8: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情况

作为重要的能源类型, 煤炭开采及利用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生产的永恒主题, 也是煤矿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 由于人、物、环境、管理等方面不安全因素, 导致安全问题频繁发生, 这一方面影响了煤矿企业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 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企业人员伤亡事故, 造成难以挽回的痛苦和损失。因此, 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隐患进行分析和研究, 并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来排查和治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

1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产生的原因分析

1.1 生产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煤矿生产人员是煤矿生产主体, 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生产技术水平、文化程度及心理素质等方面都能影响煤矿生产工作的质量, 进而影响煤矿企业事故发生率。另外, 部分煤矿企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再受安全培训时间短、安全生产观念差等因素影响, 致使部分煤矿无法按照“专管群治、全员管理”的原则来进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进而导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据2014年全国重特大事故汇总数据显示, 2014年全年煤矿企业重特大事故多达14起, 参照事故调查报告, 一方面说明煤矿行业安全控制力度薄弱, 一方面也显示出人为因素对事故发生的影响较大。所以为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性, 就必须充分重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在确保生产安全性方面的重要性, 尽量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煤矿事故。

1.2 生产机械设备管理水平低下

煤矿生产机械设备向高性能、自动化、机械化方向的发展是当前煤矿生产机械的主要发展方向, 合理使用生产机械设备是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劳动强度的有效手段。源自生产机械设备方面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a) 煤矿生产机械设备本身质量不高。比如部分煤矿企业为节约成本而采用了达不到标准要求或翻新的生产机械设备, 或由于其它原因, 采用了不适合生产实际情况的生产设备, 且在设备采购、入库等过程中, 未严格执行验收制度, 导致影响生产质量;b) 由于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 比如没有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日常维护检修走过场, 不注意设备运行环境等, 导致机械设备失检失修、超负荷运行、带病作业, 致使事故发生[2]。

1.3 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煤矿生产环境大都复杂多变, 常常容易因自然灾害导致顶板、水、火、瓦斯和煤尘等事故隐患发生。根据事故隐患持续时间的长短, 可将其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类型。短期性事故隐患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变化、涌水异常变化、临时性瓦斯超限、煤尘超标等;长期性事故隐患主要包括顶板压力、煤层自燃、煤尘和瓦斯爆炸、瓦斯超限及水患威胁等。

1.4 规范规程制度落实不到位

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国家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规范煤矿生产行为, 实际工作中, 企业又会制定具体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 但部分生产人员由于综合素质水平较差、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等原因, 即便是接受了培训、进行了学习, 仍不能主动将这些规范、规程、制度落实到实际生产操作中。从另一方面来看, 规范、规程和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的原因在于煤矿企业缺乏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工作稳定性、持续性差, 导致生产人员生产行为的主观性、随意性, 进而导致生产安全问题频繁出现[3]。

2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策略

2.1 事故隐患排查的目的

为避免事故发生, 煤矿企业必须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来制定一套完善的隐患排查制度, 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加以处理, 防微杜渐, 预防事故发生, 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2.2 事故隐患排查的步骤

隐患排查治理应遵循“排查—四定—落实—复查验收—销号—分析评价”的程序, 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闭合管理。

a) 隐患排查。煤矿企业应落实从企业层面到具体工作岗位的逐级排查制度, 采取以定期及日常安全检查为主, 结合专项检查、要害部位检查、节假日及季节性安全检查等的方式来开展隐患排查工作;b) 隐患管理。所查隐患均应登记建档, 并按危害程度及专业类别进行分类, 隐患要严格进行四定 (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时间、定整改措施、定处罚) , 并抓好相应落实工作;c) 复查验收。所查隐患整改结束后, 要经专职安全员复查验收并确认签字后方可销号;d) 分析总结。

企业应定期召开隐患分析会议, 评价安全生产状况。通过各专业自我分析总结、安监部门总体分析评价的方式, 梳理问题与不足, 总结本阶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并作出相应安排部署[4]。

2.3 事故隐患排查的实施重点

如上所述, 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煤矿生产人员可及时有效地发现并处理事故隐患。因为人为因素是影响煤矿生产安全性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所以仍应通过培训、监督等手段, 提高各级生产人员安全素质, 落实防范措施, 做好预控工作, 并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管理力度, 做到:a) 不安全不生产;b) 隐患未得到彻底处理不生产;c) 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不生产;d) 发现事故隐患, 应立即上报, 同时进行处理和整改, 并在上级指令下, 视隐患大小或严重程度做出是否需停止生产的决定;e) 交接班过程中, 上一个班的负责人应就安全生产情况、隐患处理情况等, 向下一个班的负责人交代清楚, 以避免后续作业中出现安全问题。

3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策略

3.1 提高煤矿生产人员的整体素质

不论是生产操作、隐患治理, 还是煤矿工作的其它方面, 都需要一支责任心强、有扎实技术、规范作业的生产人员队伍, 这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针对目前煤矿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安全知识掌握程度各不相同的情况, 煤矿企业应以人为本, 树立安全红线意识, 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培训策略, 做好人员入职培训、岗中考核等基础工作, 以不断增强全体生产人员的技术性与纪律性, 及对事故的预见性、防范性、应急能力。在此基础上, 还需确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不断增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责任心, 提高事故隐患的处理能力, 进而达到治理隐患、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目的。

3.2 加强生产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

生产机械设备是提高煤矿生产效率、确保生产安全性的重要条件。正如上述所述,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部分煤矿企业生产机械设备管理不到位, 导致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出现。因此:a) 要根据本企业生产实际情况, 对不同方案进行比选, 做出最优化、最经济的选择, 并规范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工作;b) 还应注意机械设备间的相互配套性, 完善设备布局与运行环境管理, 保证设备能充分发挥效率;c) 要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操作, 合理维护、按期按规定检修, 保证完好率、利用率及效率, 这样既能确保设备安全, 又能节约运行成本, 促进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3.3 合理调节不利环境因素

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环境因素可分为长期性和短期性两种类型。对于长期性事故隐患, 可采取重大危险源管理、仪器监测预警、合理配置生产设备、优化设计开采方案等手段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水平, 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对于短期性事故隐患, 可根据其突发性、临时性的特点, 通过应急设施设置、警示告知、安全培训等方式, 不断提高生产人员的生产知识水平及应急能力, 从而在隐患出现时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应对措施, 避免事故发生。

3.4 强化安全监管及隐患闭合管理工作

制定并完善规章制度、规程措施, 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 重视现场管理, 定期组织、深入排查治理煤矿各生产系统、生产环节的安全隐患。按照“严标准、依程序、重细节、求闭合”的原则, 不断强化安全监管力度, 查执行、查隐患、查整改, 对隐患排查不认真、未按规定报告、整改措施不落实的相关责任人, 要严格责任追究, 依法严肃查处。要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通过执行PDCA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循环管理方法, 促进闭环管理持续改进机制的形成, 使安全质量标准和措施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得到执行、隐患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得到消除, 落实隐患闭合管理工作, 实现风险预控。

4 结语

当今社会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 对安全生产、高效生产、清洁生产、和谐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煤矿企业管理工作中,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 充分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及抓好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深刻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切实把安全工作抓细抓到位。要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时刻紧绷安全弦, 始终把安全生产上升到事关职工生命安全与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真对待, 多方面多角度入手, 严抓安全管理, 落实全员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带动企业自上而下做好隐患排查管理工作, 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 提高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水平,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摘要:在中国煤矿生产过程中, 隐患管理工作的不足导致生产事故频繁发生。从煤矿生产工作中隐患产生的原因分析入手, 就隐患的排查方法和治理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隐患治理,策略

参考文献

[1]刘艳萍, 曲福年, 任佃忠, 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4, 5 (2) :185-188.

[2]裴永涛.新桥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的研究及应用[J].企业管理, 2012, 23 (7) :96-97.

[3]唐黎标.感受日本的煤矿安全管理[J].安全与健康, 2013, 18 (2) :14-15.

篇9: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情况

翻开近几年来福建省煤矿安全事故选编,翻阅着一起起带血的事故案例。事故,是令人痛惜的,更是不堪回首的,它是用前人的鲜血和生命代价换来的惨痛教训,是留给后人一份特殊的“财富”。这是我省某煤矿发生的一起因顶板安全隐患不排除,敲邦问顶工作落实不到位引起的事故案例。2006年9月8号的中班,某矿综二队工人田某某(班长)、赖某某、林某某3人到+255-15#下运巷掘进工作面作业。早班作业人员交接班时告诉当班人员,掘进头顶板有脱层,经撬撬不下来,提醒当班人员要注意。中班3人到达迎头后,首先撬脱层顶板但也撬不下来,于是便不去在意,也不先套架就开始进行打眼、放炮和出渣作业。出完渣后才进行支架,田某和赖某2人在+255石门处锯木头做棚梁。约21:40分,田某和赖某听见“哎呦”一声和顶板冒落的响声,马上进入运巷察看情况,发现林某被冒落的顶板压住动旦不得,田某和赖某立即搬开石头,并赶紧打电话给矿井调度室汇报,请求救援。23:03分,林某被运送出井口,但在送去医院的途中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分析这起顶板事故原因。一方面,当班作业人员思想麻痹。早班矿井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时已经发现顶板脱层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但班长田某在明知存在较大隐患的情况下,没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整改,带班冒险作业,导致脱层顶板悬顶面积进一步扩大而发生冒顶。另一方面,是执行规章制度不力的问题。当班安全员在查出较大隐患和发现空顶作业情况下,未及时制止违章作业,而放任至中班处理,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如何加强煤矿隐患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如何加强事故源头的隐患治理,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是本起事故给广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出的一个问题,应引起我们深思,不让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事故源于隐患,隐患不除,则事故未已。鉴于现阶段安全生产的主要任务和高危重点行业企业安全隐患仍然相当严重的实际,国家安监总局把2008年定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安全监管总局局长王君在3月20日的总局干部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启动“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全面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措施。王君指出,今年是安全生产的“隐患治理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总局和相关部委也陆续下发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内容、重点、方法和要求。排查治理隐患,是加大安全生产源头治理的重要措施,也是今年安全工作的一条主线。当前我们工作的重心,就是要着眼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抓落实,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的抓落实,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抓落实,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抓落实。当务之急,就是要推动各地全面启动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落实好煤矿和重点行业、领域的实施意见,把这项工作全面铺开,以此带动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巩固和发展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成果,切实做好停产检修煤矿、受灾煤矿的复产工作;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认真排查治理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隐患点;健全重大隐患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完善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通过努力,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我们应该根据煤矿企业的灾害特点,认真查找安全生产工作和隐患排查治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明确排查重点,深入开展多层次、多专业、多循环的自我排查和整治,努力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边远采掘头面、系统和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注重用事故教训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认真分析近年来的典型事故案例,掌握事故发生的部位、环节、原因、特点及规律,举一反三,制定并落实措施,预防和杜绝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上一篇:八种需求和营销策略下一篇:高一政治生活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