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课题计划

2024-08-15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课题计划(精选11篇)

篇1: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课题计划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课题计划

一.课题名称《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学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学困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我组决定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这些现象是造成我校“学困生”、“厌学生”渐多的主要原因,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将有效地转化上述“两生”,整体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2.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造成的。”

3.原苏联心理学家科鲁捷茨基的研究实验表明,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数学分层教学的涵义就是把同一班级(年级)的学生,按照学习基础,能力的差异分成若干个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来实施教学,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等文件为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在现行班级体制下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模式,并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全体参加实验同学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通过课题的研究,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加强组内的合作交流意识,使教师教学的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做科研型教师。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学科教学实验来检验。1.以本校作为课题实验研究基地,同时选择其中三个年级、部分班级作为参照班级进行对比研究,并定期进行检验。

实施实验前,分别对实验班级和参照班各个层次同学的情况进行多方位了解和调查摸底。

3.实施过程中,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检验方案的实施落实情况。其中采用调查法、对比法、专题讲座、专家检验等手段,由相关备课组组织进行调研。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验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加强对变量的研究,不断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是应用研究课题,其进程为:研究——实践——改进——提高,良性循环,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主要是:①文献研究法②教学实验法③分析比较法④经验总结法。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应该有效地解决我校“学困生”、“厌学生”,教学质量不够理想,数学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构建出适合我校的较高效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分层教学的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养成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

2.分期目标及其表达形式

本课题力求取得科学性、应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成果。①初期成果(准备阶段):课题调查论证、课题研究申请书、申报立项、研究总体方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②中期成果(研究与实验阶段):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案例研究报告、教改心得体会文章、教学论文、阶段总结。

③最终成果(总结与验收阶段):实验课教学模式展示、教学成绩展示、教学论文、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我们开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具体来说,我们构建的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集体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成立课题研究组,确立实验班和对比班,调查测试获得数据,制订课题研究的总体计划。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投影仪等展示一个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与学习内容(目标)相适应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投入学习。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对学生搜集的信息进行指点,让学生学会摘录、保存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资料,并对各种资料进行分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共同确定他们所要研究的专题。组织相关人员在广泛学习有关自主教育的理论书籍和兄弟学校的实践经验后,先后到扬州、常州等地的学校参观学习,并详细研读了上海晋元中学的《选择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印发学习资料,撰写、修改研究方案。请来专家为课题进行全校性的专题报告,并对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培训。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

2013年9月,在广泛向教师、学生和家长宣传的基础上,经过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分层摸底,最后经学校批准我们在三个年级选出部分班级进行了以数学学科分层教学尝试。,课题研究中,我们还总结并实施了“分层定标、分层指导、分层达标”的班级分层管理策略。

对实验班实施研究,通过各种手段对课题实施情况及时反馈,通过论文等形式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围绕研究问题,利用各种渠道提供的信息与资源,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知识的特点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围绕研究的问题分析、处理信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协商和辩论,对当前的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从而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个环节要达到两个目标:

(1)通过协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激发严谨地研究问题的态度,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愉快,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

(2)小组协作完善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

这一环节是改进、调整、完善课题的研究,不断检验实验班的效果,同时组织教学调研,掌握详细资料,最后在专家的指导下,对课题研究进行最后总结,完成综合实验报告。指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与他人开展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来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协商和辩论,对当前的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从而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

组织教学调研,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严格按活动计划行事,在课题组内部,每月固定活动二次,每次活动时,都至少有一位教师开设公开课。听课者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交流、总结、评议、提出改进意见。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议题并由专人记录,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间断性总结。另外课题组成员经常对外开设研究课和观摩课,请教育战线的同仁们提供宝贵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我们课题组在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探讨、设计方面达成共识以后,就以此模式为指导,进行典型课例的实验研究,探讨数学课教学与学习的规律。收集整理前面两个阶段的研究资料和实践案例,对照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反思、总结。收集老师们发表的论文论述、整理学校颁发的相关文件、撰写研究报告、请专家指导等,申请结题。

篇2: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课题计划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转变观念,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能力的发展,能为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服务。

一、工作重点

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本阶段主要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常州市中学数学学科教学建议》和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以及一些最新的课堂教学实践案例。紧密结合研究课探讨理论与实践的得失,促进理论的内化和吸收;从理论出发,积极在实际中运用验证。

2.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动向,不断完善和补充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我们课题研究新的内涵,我们不仅要从“研究内容”上来关注学生的发展,更要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来培养各个层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学期,以如何把该课题研究与目前的教科研一体化进行有机地整合为重点,力争使该课题研究更加完善和丰富。

3.保质保量的开好课题研究课。研究课是验证课题理论假设,探索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的重要方式,是课题的生命所在。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在充分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集体备课,由课题组教师开好研究课。课后要及时进行评议、研讨,以获得有益的经验和理论上的进步。

4.把本课题研究内容与学校的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让老师们在对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细则。

5.积极邀请外校专家来校指导以及和其他兄弟学校进行课堂交流。

6.进行过程化管理。认真做好各种活动的记录,及时收好各种研究资料。期初定好工作计划,期末写好阶段性总结和研究论文。

二、具体工作安排 9月份

1.制定好课题研究计划。

2.围绕本学期的研究重点,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一次交流并完善研究计划。3.利用教研组这一活动基地开设好研究课。10月份

1.进一步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使课题组的每一位教师都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要求和研究方向。

2.组织课题组成员写好阶段性研究报告,整理好各种资料,迎接中期评估。11月份

1.对环境和氛围的创设展开专题探讨,交流经验和困惑。2.深入课堂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进行行动研究。12月份

1.集中讨论数学课堂中环境和氛围创设的成功与困惑之处,结合课题研究要求进一步修改。2.撰写有关研究总结和论文,提出下一步研究的计划。3.记录研究过程,写好阶段性研究报告。

由于课题组老师对课题研究的具体可操作性还处于不断探索中,“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已经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我们边学习边借鉴、边消化边实践,同时也非常希望能得到其他课题组和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学习,努力实践,扎实工作,教科研工作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一.课题名称《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学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学困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我组决定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这些现象是造成我校“学困生”、“厌学生”渐多的主要原因,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将有效地转化上述“两生”,整体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

2.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造成的。”

3.原苏联心理学家科鲁捷茨基的研究实验表明,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数学分层教学的涵义就是把同一班级(年级)的学生,按照学习基础,能力的差异分成若干个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来实施教学,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常州市中学数学学科教学建议》等文件为依据。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在现行班级体制下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模式,并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全体参加实验同学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通过课题的研究,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加强组内的合作交流意识,使教师教学的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做科研型教师。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学科教学实验来检验。1.以本校作为课题实验研究基地,同时选择其中三个年级、部分班级作为参照班级进行对比研究,并定期进行检验。

实施实验前,分别对实验班级和参照班各个层次同学的情况进行多方位了解和调查摸底。3.实施过程中,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检验方案的实施落实情况。其中采用调查法、对比法、专题讲座、专家检验等手段,由相关备课组组织进行调研。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验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加强对变量的研究,不断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是应用研究课题,其进程为:研究——实践——改进——提高,良性循环,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主要是:①文献研究法②教学实验法③分析比较法④经验总结法。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应该有效地解决我校“学困生”、“厌学生”,教学质量不够理想,数学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构建出适合我校的较高效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分层教学的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养成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2.分期目标及其表达形式

本课题力求取得科学性、应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成果。

①初期成果(准备阶段):课题调查论证、课题研究申请书、申报立项、研究总体方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中期成果(研究与实验阶段):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案例研究报告、教改心得体会文章、教学论文、阶段总结。

③最终成果(总结与验收阶段):实验课教学模式展示、教学成绩展示、教学论文、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我们开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具体来说,我们构建的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集体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成立课题研究组,确立实验班和对比班,调查测试获得数据,制订课题研究的总体计划。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投影仪等展示一个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与学习内容(目标)相适应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投入学习。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对学生搜集的信息进行指点,让学生学会摘录、保存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资料,并对各种资料进行分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共同确定他们所要研究的专题。组织相关人员在广泛学习有关自主教育的理论书籍和兄弟学校的实践经验后,先后到扬州、常州等地的学校参观学习,并详细研读了上海晋元中学的《选择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印发学习资料,撰写、修改研究方案。请来专家为课题进行全校性的专题报告,并对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培训。第二阶段:实验阶段

对实验班实施研究,通过各种手段对课题实施情况及时反馈,通过论文等形式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围绕研究问题,利用各种渠道提供的信息与资源,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知识的特点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围绕研究的问题分析、处理信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协商和辩论,对当前的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从而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个环节要达到两个目标:(1)通过协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激发严谨地研究问题的态度,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愉快,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

(2)小组协作完善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

这一环节是改进、调整、完善课题的研究,不断检验实验班的效果,同时组织教学调研,掌握详细资料,最后在专家的指导下,对课题研究进行最后总结,完成综合实验报告。指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与他人开展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来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协商和辩论,对当前的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从而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组织教学调研,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严格按活动计划行事,在课题组内部,每月固定活动二次,每次活动时,都至少有一位教师开设公开课。听课者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交流、总结、评议、提出改进意见。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议题并由专人记录,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间断性总结。另外课题组成员经常对外开设研究课和观摩课,请教育战线的同仁们提供宝贵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我们课题组在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探讨、设计方面达成共识以后,就以此模式为指导,进行典型课例的实验研究,探讨数学课教学与学习的规律。

篇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在信息化时代, 科学探究能力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 初中作为人智力开发和成长的关键时期,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黄金时期, 加上初中数学教学又是一门重点的科学研究性学科, 因此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弊端, 限制了这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有专家提出了分层教学的理念,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探究, 希望能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分层教学的意义

1. 分层教学的概念。

所谓的分层教学, 就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按照不同学生的基础、能力、学习需求、个性特点等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层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与因材施教的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 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 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分层教学是社会对教学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不同行业对人才的数学能力有着不同的需求, 在进行人才的培养时也要考虑到层次的设置。当前, 我国高中学生数量与高职学生数量基本保持一致, 这就要求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要按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需求进行数学教学, 以此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 分层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适应当前教学要求以及学生自我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建立在班级形式下的, 是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的教学模式, 它具有一般教学模式的特点, 例如包含了教学原则、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一般要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之间的能力和基础差异不再是限制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而是一种教学资源。在个性化的教学形式下, 学生能够接触更加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

1. 各层次目标要求一致原则。

分层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 而因材施教的目的就是能让所有层次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和进步。为此, 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制定教学内容和计划, 并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与此同时, 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对教学的效果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为了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一定的进步,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鼓励与评价。

2. 个性化优先法则。

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 随着教学进程不断推进, 原本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效果上也会产生较大的差异, 这时就需要重新划分学生的层次, 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进行分层时, 首要考虑的应当是学生的个性特点, 其次才是学生的能力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时, 教师可以给出这样的题目:2006年我国全年降雨量比上年减少24毫米, 2005年比上年增长8毫米。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教师可以给出较为简单的问题, 而随着学生的基础上升, 教师给出的问题难度可以逐渐递升。

3. 递进原则。

学习效果的取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同样在分层教学中, 也应当鼓励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自身想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为此, 教师和学校方面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评价的方式, 将原本单一的结果评价转变为更加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信心。如布置作业时, 同样解方程, 对能力较低的学生可以出题为“ (x+2) (x+3) =0”, 对能力中等的学生出题为“x2+5x=-6”, 而对能力较高的学生出题为“ (x+x-6) (x+5x+6) =0”。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步骤

1. 分层。

分层的主要标准是学生在数学方面的个性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其次, 还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和选择。一般地, 一个班里的学生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分别为数学基础较好, 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数学能力中等, 学习兴趣一般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学习兴趣较低的学生。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分组进行调整。

2. 教学设计。

首先是在课堂设计方面, 应该建立起以课本为主、教学活动为辅的课堂教学体系, 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难度。其次, 在教学分层方面, 教与学是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既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又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为此,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加深教学内容的深度。

3. 评价分层。

客观合理的评价对学生具有良好的促进和反馈作用, 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在进行教学评价时, 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 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

事实证明,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 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能够为社会提供多方位的人才。但教师必须认识到分层教学的核心和重点, 并合理地应用这一教学模式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坤.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J].科技信息, 2010 (34) :57-59.

篇4: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课题计划

关键词: 学讲计划 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

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是一项系统任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能够满足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方法成为教师在当前面临着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为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减轻教师压力的主要方法是让学生更高效地学,而这就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让学生能够相互配合,提高学习效率。对此,本文围绕学讲计划下如何开展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进行了全面探索,以期为广大教师打造高效教学模式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学讲计划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

“学讲计划”概念始于2014年江苏徐州1100余所中小学所开展的“课改工程”,它颠覆了传统的由教师主讲的课堂模式,实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课堂转变。综合来说,学讲计划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进去”,二是“讲出来”。其中,“学进去”不再以传统的学生“单兵作战”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通过多种学习模式,如合作学、自主学、质疑学和探究学等,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讲出来”则将讲述主体由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注重引导学生“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从而实现全体学生协同并进,共同成长。学讲计划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如何引导学生“学进去”,重点在于合作学习,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二是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经验“讲出来”,重点在于分层教学,让学生边学边讲,学讲结合,从而达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二、学讲计划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1.对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学讲计划要求教师走下讲台,以学生为主体,全面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分层则以此为基础,结合课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将学生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分别用字母A(优等)、B(中等)、C(学困)代表;同时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中A类学生1名,B类学生2名,C类学生3名,全班共分成7(8)个小组,让各小组内的不同学生采用高、中、低不同层次的学习方法,以合作的方式边学边讲,学讲结合,实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进度的和谐统一。

综合来说,学讲计划下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分为三个阶段,以《二元一次方程》一课为例。

一是导入课题。在实践中,笔者以我国古代一道趣味数学题创设问题情境:只闻隔壁人分银,不知多少银和人;每人7两少7两,每人半斤多半斤;继而让各小组进行解题,在解题过程中,首先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提出解题思路,继而由A生进行解题示范,B生辅助C生完成解题过程。解题完毕后统一进行讨论,让各小组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重点鼓励C类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解题得到哪些收获。

二是提取“二元一次方程”的重点知识,将抽象的方程式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角度了解和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如首先列出方程式:2x+4(35-x);继而将方程式拓展为生活事例,代入著名的“鸡兔同笼”故事:鸡兔同笼,上有头三十五,下有足九十四,问鸡兔各几何?在引导学生解题时,同样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但给予各层次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如针对C类学生,引导他们从极具趣味性的鸡兔“抬脚”解法入手,而对于A、B类学生,因为这道题已经给出了方程式,所以需引导他们从创新学习入手。例如:仔细读题,会从“鸡兔同笼”问题中读出两个数量关系,即鸡只数+兔只数=35,方程式x+y=35;鸡脚数+兔脚数=94,方程式2x+4y=94。在此基础上,让A、B类学生将创新方法与C类学生分享,形成了“学进去、讲出来”的学习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三是巩固学生所学。在上述基础上,教师还需要进一步用更多实例巩固学生所学。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与A类学生共同完成对B、C类学生的辅导,同时适当增加问题难度,重点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以问题检验、以提问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对学讲计划下分层教学的思考

学讲计划下的分层教学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其中包含了三个重点:一是划分学生的层次,层次划分的依据应严格锁定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认知规律,而非学生性格乃至人格的缺陷,要尽量避免因划分层次而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必要时教师需一对一地对C类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二是如何评价学生是否真正“学进去”,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应与学习评价共同进行,每当提取一个知识点,学生完成一道数学题,都要及时跟进评价,了解学生在解题时所用的方法和思路是否正确;三是重点关注学生“讲出来”的方式,诚然,有些学生确实存在性格缺陷,不愿意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其他学生分享,这无疑会影响学讲计划的进行。因此,营造“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课堂氛围,鼓励学困生积极提问,并引导优等生积极帮助别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讲计划的优势,促进学生共同成长。

结语

篇5: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班级人数较多。如果按着中等的学生上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等生没有动力,冒不了尖,而差生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了,经以后的学习和相关科目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因此我们组打算摸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二、课题的涵义及研究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水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的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分层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全新的学习机会。”

原苏联心理学家科鲁捷茨基对儿童的研究实验表明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只要能把成绩和个性指标相近的学生分在一个层内,把教学目标分层化解于教学内宾的安排,作业练习的布置,思想感情的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之中。学生们将在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原有分班体系不打乱的前提下如何分层备课,分层上课,分层作业和分层辅导,实施分层后的教学班级与不实施分层班的教学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比较。

三、课题研究实施方法

1、学生分层

本年级共有十个教学班,初一入学时有五个英语特色班和五个普通班。特色班的学生基础,学习习惯等较普通班的学生好些,因此我们在原有班级的体系不打乱的情况下,将10个班级分为两层——一类班、二类班(各五个)。选择(1)(4)(5)(6)(9)做为实验班,其他五个班级作为对比班。并把实验班里的学生分为A、B、C三组。A组(竞赛组),B组(提高组),C组(基础组)。教师的分组要根据半年多来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合理分。各组里的人员可根据每次大考情况滚动,以调动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

2、分层备课

教师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三组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教案中有所体现,对A组的同学必须有适当的提高题和补充内容。这部分内容由朱永生老师负责提出,并交由关彦华、周雪祥三人共同讨论确定,对于C组同学至少应掌握到什么程度由孙月芹老师提出并提交关彦华、周雪祥三人共同讨论确定。

3、分层授课

两类班级在授课时要有所区别,一类班的授课可直接切入主题,放开了,向更多深更广的方向发展,速度也可稍快些,每节课讨论、独立探索的时间可长些。二类班授课注重复习引入,慢慢过度到新课,侧重基础知识的讲、练,另外对于同一个实验班级,如何对A、B、C组的同学授课,实现备课中的目标,这是我们感觉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准备在授课时按备课中的要求先达到以C组的目标(A、B当然要达到了)。然后让C组同学练习巩固,再让B组同学达到B组目标(A组当然达到了)。然后让B组同学练习巩固。最后再对A组同学提出更高的目标。

4、分层作业

对三个组同学的作业要有所不同。C组侧重必须的基础题,让他们做熟。

B组除了必须完成C组的外,侧重中等难度题,有一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题,A组同学C组题可少做或不做,侧重中等题加一、二道综合知识运用题,注重做考察能力题,尤其在新课结束进入全面复习阶段。

5、分层辅导

对学生的辅导是学生掌握、巩固所学课堂内容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课后的辅导方面我们准备采取两条路:一是将全年级的尖子生(40人左右)组成竞赛组,由专人,专时集中每星期辅导两次;第二条路是在各实验班级,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导,具体做法是,分在A层的同学有老师辅导。B层的同学由A层的同学具体辅导,每人辅导2-3个同学。B层中较好的同学再辅导1个C层的同学。尽量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辅导他人的过程中自己得到发展和提高。

实验班辅导网络图

C组

B组若干

C组

四、课题研究步骤

由于本课题在2003年4月开始启动,本届学生初一年级即将过去,因此研究过程结果主要放在初

二、初三阶段,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2003.4-2003.5 开题准备

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吴中区下发的十五滚动课题,讨论根据当前教改形式和我校的具体情况确定研究课题。

2003.5-2003.6课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

根据学习讨论,我组同志认为目标教学——分层教学是当前教改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外研究的人较多,有广泛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同时,做为一个城区学校,在上级不允许分快、慢班的情况下,如何兼顾到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确定了该课题,并制定了研究方案。

2003.9-2004.1实施研究第一阶段 各实验玉篆开始实施分层教学 2004.1写出第一阶段的总结报告。2004.3-2004.7实施第二阶段研究

在第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适当修正,补充研究方法,2004。7写出第二阶段研究报告。

2004.9-2005.1实施第三阶段研究 进一步调整、修改前一阶段的研究方法,2005.1写出第三阶段研究报告。2005.3-2005.6实施最后一阶段的研究,并完成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关彦华——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

朱永生——主要负责协调分层备课、分层作业时,A类学生应达到什么水平,应补充、拓展哪些内容,并负责阶段性论文的撰写。

孙月芹——主要负责协调分层备课,分层作业中C类学生应掌握到何种程度,作业应补充哪些基本题,并负责阶段性论文的撰写。

周雪祥——负责收集一些实验数据,并负责阶段性论文的撰写。

袁一鸣——负责收集一些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并且组织大家及时学习,把本班实验情况及时向上汇总。

篇6: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初四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研 究 报 告

工作单位:莱阳市谭格庄中心初级中学 课题主持人: 孙冬梅

课题组成员:李英俊 董少伦 姚旭东 报告执笔人:孙冬梅

[摘要]初中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课堂教学中充分贯彻“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新理念,采用分层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益。

[关键词]农村初四数学 分层次 小组教学方法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寄宿制中学,一部分同学是留守儿童,没有家长平常对孩子学习的监督,部分家长因自身原因对学生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小学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大有人在。升入初中后,随着数学学习难度的加深,两级分化的情况突出,在初四,学生的数学成绩分化更是严重。对数学学习很感兴趣的同学,他们充满自信,对学好数学不怕困难且很有信心,成绩优异;小学数学基础薄弱,畏难情绪严重的同学,对数学的学习信心不足;一部分升学无望,即将毕业的同学,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几乎不存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学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学困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

数学教学质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1.农村初中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调查研究及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

我校地处莱阳西北部,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就数学学科而言,初四学生存在很大的自身差异。自身差异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掌握程度上的差异;学习方法、习惯、能力上的差异;学习目的、态度上的差异;情绪、情感和意志品质上的差异;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校学习环境适应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学生逐渐趋向于“学习优等生”、“一般学生”、“学习困难生”三个层次群。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上述差异在小学阶段已经形成,到初中阶段特别是初四,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已十分明显。

影响我校初四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缺乏自信心

(2)难度过大、梯度过陡,伤害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3)学生个性品质较差

(4)师生关系不平等,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不高。(5)农村学生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习帮助和指导不够

2.探索分层教学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1)学生分层(2)教学目标分层(3)教学方法分层(4)作业分层

三、课题研究方法 经验总结法、通过日常生活与学习的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

行动研究法

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对比分析,有效确定寄宿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调节措施。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1月),在学生中展开调查问卷,走访了解学生对数学的爱好状况,整理已有研究成果,向全校教师宣传该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专门培训;预计两个月时间。

阶段成果:形成课题方案

层的操作方法,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七、经验与教训反思

通过一年来的研究,我们认为分层教学是必要的,是适应当今教育理念的。对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有以下优点:

1.分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兼顾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2.分层教学是以给学生成功的回报来正向激励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有所区别,对于C组同学的点滴进步应采用激励评价,鼓励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而对于A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努力奋进。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分层教学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分层教学的发展方向首先就是课堂教学中要以精彩的内容来吸引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精心备课,而且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自身的再学习。

4.分层教学能融洽师生关系。由于分层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此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了解学生,这样就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

在对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感觉初中数学施行分层教学还有以下问题:

第一、分层评价方面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虽然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课后辅导、作业方面,我们注意到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但对考试的评价方式上没有太大的改变,考试时只主要兼顾了B层次的同学,最多也就是通过一道附加题照顾了一下A层次的同学,老师的心目中还是主要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这种评价方式对C组的同学的自信心、学习兴趣打击较大,因为他们总是尝不到成功的喜悦,但是由于中考的压力,我们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评价方式。

第二、不能实现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把学生分在不同层次的班级很难。另外在同一个教学班里,由于班容量太大(初

一、初二时有六十多人)也给分层教学带来了困难。

篇7: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初中数学课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随着我国新的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初中数学课历来是学生们学习的一个重点课程,也是难点课程,由于过去传统保守的教学理念影响,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们学习兴趣不浓,已经不适应教育领域改革的需要。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其中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教学模式。

我国分层教学模式最早是在上海出现的,分层教学的模式是基于学生们的个体差异基础上而提出的。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基础、理解能力等不同,因此导致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接受能力不同,学生的成绩呈现出多层次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单纯笼统地讲述知识点,忽略了学生个体的接受知识的差异,造成教学效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分层教学模式就应运而生。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

1.1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来源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的“学习金字塔理论”。由于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呈现金字塔般的分层模式,一些学生仅仅靠个人的努力和被动地学习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这就需要发挥团队学习和参与性学习的力量,来达到整体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1.2 分层教学的原则

1.2.1 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改变以往课堂上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要注重每??学生个体的特点,要对班级的学生认真了解,了解他们每个人的独有的特点,从而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发挥出他们的潜能,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能力。

1.2.2 循序渐进原则。“水滴石穿”,学生并不能一下就掌握初中数学的知识点,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由简到易,循序渐进,从而引导学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好数学的基础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真正掌握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难免要遇到各种问题,这时教师要主动地解决学生们的问题,鼓励学生们认真思考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创新策略

2.1 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不同进行分层

教师应该主动地了解班级的每一名学生,了解他们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平时的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基础知识掌握好;B层次的学生接受能力一般,基础知识掌握中等,思维较活跃;C层次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思维一般。当然每个层次的学生不是固定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测试,从而重新调整学生的层次。这样可以使A层次的学生产生自豪感,学习积极性更高,而B、C两个层次的学生会以A层次的学生为榜样,激发起超越本层次的学习信心,同样会激发起学习积极性,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当然这种对学生的分层,教师一定要多方面做好家长的工作,让他们意识到分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们学习成绩的重要作用,从而消除分到C组的学生家长的顾虑,赢得家长的支持,更有利于开展分层教学法的教学创新工作。

2.2 根据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对教学的目标进行分层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们的认知能力,将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成合格、良好、优秀,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的“倍角公式”知识点时,可以要求A层面的学生会根据教学内容推导出公式,以培养今后解决复杂题型的能力;对于B层面的学生则要求学生们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推导的过程中加深对倍角公式的理解;而对于C层面的学生则要求牢记住公式,从而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当然这种分层方式对教师的组织教学的能力和专业水平要求更高,但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2.3 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师的教学方案进行分层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从而因材施教。对于A层面的学生,教师选择一些难度高的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并让学生们总结习题的规律,从而举一反三;对于B层面的学生,要让学生们掌握基础知识,同时提高思维能力方面的锻炼;而对于C层面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做大量的基础练习题,教师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解决,从而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使一部分学生向B层面转变。例如对于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的反比例函数的练习中,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题,“一个一次函数与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相交于点P(-2,1)和点Q(1,m)上,求:

1、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

2、点Q的坐标是什么?

3、当X取什么值时,一次函数的值要比反比例函数的值要大?”这三个问题的设计从难度上呈现除了递增的趋势,教师可以要求A层面的学生通过问题3总结其规律,灵活地运用了函数图像知识点,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深入地理解;而对于B、C层面的学生要求其从掌握基础知识,通过问题1和问题2巩固了反函数的概念和特点,熟练记住,然后在根据情况进行提升,从而实现不同的层次的学生的转化。教师要着重给予B、C层次的学生予以指导和帮助,从而共同进步。

2.4 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学的过程进行分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分层施教。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以自学为主,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锻炼思维能力,并通过思考发现学习的规律;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以讲解知识点为主,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们理解这种类型的题型,然后让学生们课后做类似的习题,从而掌握知识点;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要予以重点关注,积极指导,教学时先由简单的知识点讲起,循序渐进,然后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这样逐步进步。通过这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初中数学9年级的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设计出三种题型进行讲解,第一种:5x2-4x=0,(2x+1)×(3x-2)=0;第二种题型:若(a+b)(a+b+2)=8,则a+b=?;第三种: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5x+m2-3m+2=0,则m=?,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这三种题型,根据难易程度对学生们分层方式教学,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2.5 对学生们的评价考核分层

教师对学生们的评价考核要分不同的层次进行,从而使评价考核起到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告诫他们不骄不躁,争取在今后始终保持这种学习状态,做的更好;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行表扬,同时让他们认识到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今后在学习中予以改正,争取向A层次方面努力;对于C层面的学生,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锲而不舍,从而有所进步和提高。总结

分层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掘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竞争,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教师要高度重视分层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研究,针对分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予以完善,从而带动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篇8: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研究

一、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初中生而言, 他们在心智、身体等各方面发育还不成熟, 他们在学校中更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而分层教学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求知欲, 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分层教学以因材施教为原则, 可以充分满足基础不同的学生的需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还可以将复杂拗口的概念简单化、具体化,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是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 进行创新和发展。经过实践发现, 分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学习任何学科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在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时,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各方面因素分组, 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分层教学中得到提高和锻炼。例如, 在学习人教版教材中的概率章节时, 把学习好的和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分为一组, 让学习一般的和学习比较认真的分为一组, 让他们在课前预习概率并且每个人想一个关于概率的例子, 在课堂中让他们互相为对方讲解自己所想的例子。这样, 既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又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中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初中数学中运用分层教学, 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当然, 在初中数学中不仅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 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 让学生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上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邵荣贵.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J].科学大众, 2008 (03) .

篇9: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学习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促进自己的发展,而在初中数学中结合分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兴趣而不是负担。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在心智、身体等各方面发育还不成熟,他们在学校中更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而分层教学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求知欲,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分层教学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可以充分满足基础不同的学生的需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还可以将复杂拗口的概念简单化、具体化,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是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经过实践发现,分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学习任何学科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在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各方面因素分组,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分层教学中得到提高和锻炼。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中的概率章节时,把学习好的和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分为一组,让学习一般的和学习比较认真的分为一组,让他们在课前预习概率并且每个人想一个关于概率的例子,在课堂中让他们互相为对方讲解自己所想的例子。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又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中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初中数学中运用分层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当然,在初中数学中不仅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让学生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上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邵荣贵.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J].科学大众,2008(03).

[2]谢菊英.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层次教育”[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2).

篇10: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课题计划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课题批准号:xx县教育局文件教研77号

课题承担人: xx xx

所在单位: xx县四合中学

(一)课题: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二)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后进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这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另外,对于农村初中,以中考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的优劣的观念至今未打破,甚至越来越严重。而且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全体小学毕业生都就近入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于是,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绞尽脑汁,采用多种手段,使大多数学生,陪同小部分“有希望”的“尖子生”,为之而“奋斗”,这样就使大多数“陪读生”“劳而无功”“,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在不改变原有班级体系的情况下,打算摸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研究目标

自古以来,就有人提倡“因材施教”,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的终极目标和我们现在要说的“分层递进教学”是一样的。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因为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不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的合理帮助造成的。分层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全新的学习机会。” 原苏联心理学家科鲁捷茨基对儿童的研究实验表明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只要能把成绩和个性指标相近的学生分在一个层内,把教学目标分层化解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作业练习的布置、思想感情的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之中。学生们将在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在原有分班体系不打乱的前提下如何分层备课,分层上课,分层作业和分层辅导,实施分层后的教学班级与不实施分层班的教学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比较。

(四)课题研究实施方法

1、分层作业: C组侧重必须的基础题,让他们做熟; B组除了必须完成C组的外,侧重中等难度题;有一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题,A组同学C组题可少做,侧重中等题加一、二道综合知识运用题,做考察能力题。

2、分层备课 :教师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三组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教案中有所体现,对A组的同学有适当的提高题和补充内容。对于C组同学至少应掌握到什么程度由同年级老师共同讨论确定。

3、分层授课 :如何对A、B、C组的同学授课,实现备课中的目标,这是我们感觉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准备在授课时按备课中的要求先达到以C组的目标(A、B当然要达到了)。然后让C组同学练习巩固,再让B组同学达到B组目标(A组当然达到了)。然后让B组同学练习巩固。最后再对A组同学提出更高的目标。

4、学生分层 :本校共有十三个教学班,初一五个班,初二和初三各四个班。因此我们在原有班级体系不打乱的情况下,把各班里的学生分为A、B、C三组。A组(竞赛组),B组(提高组),C组(基础组)。教师要根据半年多来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组。各组里的人员可根据每次月考情况滚动,以调动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

5、分层辅导 :对学生的辅导是学生掌握、巩固所学课堂内容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课后的辅导方面我们准备采取这样的路径: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导,具体做法是,分在A层的同学有老师辅导。B层的同学由A层的同学具体辅导,每人辅导2-3个同学。B层中较好的同学再辅导1个C层的同学。尽量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辅导他人的过程中自己得到提高。

(五)成员分工

xx――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

xx――主要负责九年级分层备课、分层作业中A、B、C类学生应达到什么水平,应补充、拓展哪些内容,并负责阶段性论文的撰写。

xx――主要负责八年级分层备课、分层作业中A、B、C类学生应达到什么水平,应补充、拓展哪些内容,并负责阶段性论文的撰写。

xx――主要负责七年级分层备课、分层作业中A、B、C类学生应达到什么水平,应补充、拓展哪些内容,并负责阶段性论文的撰写。

何莹莹――负责收集一些实验数据,并负责阶段性总结的撰写。

郑世平――负责分析、整理调查结果,并将实验效果进行推广。

(六)研究进度 :本课题在9月开始启动,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2xx8年9月-月):根据立项申请的批复,撰写开题报告,完成课题开题工作。

第二阶段(2xx.1-.1):开始实施分层教学1.调查各班数学成绩分化情况,形成调查报告。2. 根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法,具体实施分层教学。3. 进行阶段性实验小结,总结经验,写出阶段性总结报告。

第三阶段(2xx.2-2010.9):1.积累资料,进行结论分析与探究;2. 检测实验效果并进行推广,反思与问题。3. 对研究资料全面收集整理,进行分析,完成课题研究性报告,结题。

(七)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

2.分层备课优秀教案集; 主持人签名:

篇11: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课题计划

中学师生关系调查问卷 中学师生关系调查问卷(学生卷)

以下各项请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感觉和认识如实选择,每个问题只限选择一个选项(请在选项字母前打“√”)谢谢合作!〖教师形象篇〗

1.你最喜欢的老师形象是怎样的? A.学识渊博 B.谈吐幽默有趣 C.富有责任心

D.能够像好朋友一样谈心 E.衣着整洁得体 F.其他

2.你认为下列标准哪一条对树立“好老师”形象最重要: A.待学生热情友好、一视同仁 B.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C.对待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D.以上都一样重要

3.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就你的老师给你的整体印象而言,老师最像你的 A.父母 B.普通朋友 C.知己 D.上司 E.统治者 F.其他

4.你觉得大多数老师对所谓“优生”、“差生”一视同仁吗? A.是的 B.不是

5.你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你的关心和爱吗? A.是的 B.有时候会 C.从来没有

6.目前你与老师的关系是:

A.我很尊重我的老师,他(她)也一样尊重我 B.我很尊重我的老师,可他(她)不怎么尊重我 C.我表面上对老师毕恭毕敬,实际上一点也不 D.我根本不在乎老师的看法,没什么好尊重的 7.你觉得老师对你的关心程度

A.经常和我谈心,是我人际关系的指导者 B.最关心我的成绩,偶尔也会问问我的生活和想法 C.只关心我的学习成绩,其他一概不管 D.根本不怎么理我

8.你将来是否会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 A.会 B.不会

〖教育教学方法篇〗

1.当你违反纪律时,老师对你采取的教育方式是 A. 不闻不问 B.粗暴地呵斥、指责 C.了解情况,耐心说教 D.体罚或变相体罚

2.当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向老师请教或被老师发现时,老师采取的态度和方式是

A.指责,如“这么简单的问题还不懂!” B.耐心讲解 C.先批评,后讲解 D.敷衍了事

3.你觉得老师了解你的心理吗 A.了解 B.不了解 C.一般了解

4.在课堂上,你经常提出和老师不一致的观点吗? A.经常 B.偶尔 C.从来没有

5.假如你从来没有提出和老师不一致的观点,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A.尊重老师

B.对老师的观点均表示赞同 C.怕老师不高兴

6.当你指出老师授课中的错误时,老师的态度是 A.有点不高兴 B.轻描淡写地带过 C.承认并表扬你

7.当你遇到学习以外的难题时,你愿意寻求老师的指点与帮助吗? A.愿意 B.不愿意

8.当你遇到学习以外的难题时,你不愿意寻求老师的指点与帮助是因为 A.对老师敬而远之 B.每每老师不愿意帮助 C.老师也没有理想的办法

9.你认为老师目前多采取的教学方法是 A.“满堂灌”式——老师讲,学生听

B.启发式——老师提出一定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讲解 C.启发、讨论、交流相结合

D.启发、探究(探究实验、探究知识的来源)、讨论、交流相结合 10.你最喜欢上述哪种教学方法 A.“满堂灌”式——老师讲,学生听

B.启发式——老师提出一定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讲解 C.启发、讨论、交流相结合

上一篇:小学语文《太阳》教案设计下一篇:阳光教师总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