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决策中教育科研的缺失问题

2024-08-18

教育决策中教育科研的缺失问题(精选6篇)

篇1:教育决策中教育科研的缺失问题

《从绘画中心思想问题看艺术教育的缺失》

小学生看吴冠中画展引发的问题,不仅仅是讲解员如何对小学生解读吴冠中作品的问题,这些是表象,实质上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引起的艺术教育缺失的问题。浙江美术馆这次举办的吴冠中先生的画展,大人、小孩都可以看,也不分专业内外之别。小学生问“吴冠中的画中心思想是什么”,这反映出我们目前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强势于素质教育的现状。

小学生讲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主题思想,平常老师教学生看一篇文章,看一张画,都要给学生讲明白是什么意思,主题是什么,一定要分出好人与坏人,香花与毒草,并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独立认识和体悟世界的能力,而是让学生被动记住了老师给的正确答案,这是教育的失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掌握认知社会的方法,寻找打开他们未来大门的钥匙,而不是记住大人告诉的“芝麻开门”了的咒语。现在的学校教育,一切以高考为中心,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标准答案铁面无私,考试分数高于一切。这就决定了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必须这么认真地提出问题,从老师那里寻求正确答案,这也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好学生,但是美术馆没有教学和考试之说,所以也没有这个思想准备,于是就出现了美术馆讲解员不知如何回答的尴尬。

每个学生从小都有艺术细胞,只是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被逐渐抹杀了。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讲的六艺,不光是给他的弟子灌输做人的道德礼数,还有算法、乐理等,所谓全面发展的高徒才能成大器。最近北京的一个理工科大学正在筹划建立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目的是增强理工科院校艺术人文的氛围,强化理工科学生的艺术教育,拓展理工科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创新能力。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密不可分,爱因斯坦、达芬奇以及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同样,很多艺术家也都具有精深的科研本领和科学造诣。人文精神、艺术气质,对科学家的成长和科学的创新有着巨大影响,艺术和科学不是分离的,一些成功科学家的灵感中必然带有飞翔和浪漫的特质。可以说,艺术的想象推动着科技的探索,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也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拓展了艺术表现空间。该校的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表示,学生设计的作品,实用性、功能性都很好,但其造型的艺术性、时尚性还比较缺乏。经典的大气的设计应该是集功能性、实用性、艺术性、时尚性于一体的。理工科院校加强艺术教育,使理性主义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其目的是培养懂得达芬奇、贝多芬的爱因斯坦;培养懂得齐白石、吴冠中的杨振宁式的未来科学大师,造就可以借助艺术的翅膀使科学思维飞翔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应试教育挂帅的现状引发了种种问题: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育主体错位。中小学基本都把音乐课、美术课放到了一个副餐的位置,可吃可不吃,大学也是重理轻文,重技轻艺,非艺术院校的艺术类课程也是可选可不选、可修可不修。很多家长也认识到了这一弊端,从小就送孩子出国留学。西方的学校教育方式相对轻松,教与学是“玩中学”。实验课和校外实践课比国内多,所以一般美术馆、博物馆里的学生观众也多。而我们现在去看画展的小孩子大都带着教学任务,要去搞明白吴冠中画的“中心思想”。因此怎么把学生从“考试行”转型为“实践行”,这是问题的关键。素质教育关系到民族的未来,艺术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一定要把它放到教育大环境里来思考、来讨论。

在当代人文语境呈现多元化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已经不单单是解决审视事物美和丑的问题。世界发展到今天,吴冠中先生作品中有一些东西,我们按照传统艺术语言来审读,已经审读不了了。给学生解读一定要用新的艺术理念。然而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课本,甚至大学的艺术教育教材都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那么颠覆传统的应试教育,提高素质教育,强化艺术教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应该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看待、来解决,这也是我们讨论这个话题的积极意义所在。

作者:杨维民

篇2:教育决策中教育科研的缺失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了跨领域的人口迁徙,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务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找出留守儿童教育缺失下引发的社会问题,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学习问题

1.学习目的出现困境

(1)学习目的不明确: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和目的不明确,即他们只知道要学习却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也有很多孩子表示是父母让自己学自己就学了,没有考虑那么多。这个问题的存在很大部分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对孩子学习目的和人生目标的指导,更多的时候只能要求他们要好好学习,造成孩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2)学习目的偏差:相对于不知为什么学习的孩子而言,这些留守儿童都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不少留守儿童把父母的奖励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父母因自身长期在外,缺乏对孩子的照顾,心理产生亏欠感,因此极力在物质上弥补,所以采取物质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好好读书,造成一部分留守儿童将获取物质奖励作为学习的目的;还存在一部分儿童有的为了父母学习、有的为了挣钱学习、有的为了混文凭学习。这些目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孩子好好读书,但无法激起他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极为不利。

2.学习态度不端正

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较端正,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无所谓甚至是厌恶的情绪,不把学习当回事,甚至有学生不愿意去学校上课,存在厌学的心理。对于不喜欢学习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年龄偏小的儿童理由多为老师很凶,作业太多等,而年龄偏大的一些学生解释为反正成绩也不好,没心情学了,或者是老师对于留守儿童过于忽视和冷漠使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也造成部分学生对学习抱有无所谓态度。

3.学习监督不力

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自觉性不强,因此,除了需要学校老师的教育引导外,家长或亲人的督导对其学习也十分重要,家校联合效果更好。但是,留守儿童所能受到的这方面的督导比较少。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后,除了偶尔电话联系外,无法对子女进行经常性的督导;另一方面,由于不同代理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教育观念、时间安排、行为方式的不同,学习督导的方式、力度和效果也完全不同。对于调查中绝大多数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情况,监督效果就更差。隔代代理监护人往往年龄太大,身体虚弱,没有精力管理孩子的学习,而且现阶段大多数隔代代理监护人是文盲,没有文化知识,根本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监督和指导。因此,他们只管孩子吃饱穿暖,学习方面的事有学校管,自己可以不管或想管也力不从心,因此也就产生了留守儿童学习上监督不力的问题。

4.学习环境较差

父母外出务工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有很大影响。总体来看,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还是较差的。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时间减少,自己要洗衣服、做饭、干农活等甚至还要帮忙照顾爷爷奶奶,这占去了他们不少时间。有的留守儿童由于代理监护人监护不力,加之自控能力差,在课余时间里,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参加各种不良活动,而耽误学习。如今的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盛行,更是对这些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不少孩子沉迷其中而荒废学习。

5.学习成绩偏低

总的来说,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处在班级的后面位置。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或者因文化水平低,或者因事务繁忙,往往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向代理监护人求得帮助的比例很低。这使得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比较严重,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时留守儿童因想念父母等原因也无法专心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整体看来,父母在家的孩子成绩比留守儿童相对更好也更稳定。

(二)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问题更多的暴露出性格上的缺陷,如自制力差、自我中心、金钱主义、自私、自卑、孤僻、任性、暴躁、逆反等。有心理问题的中小学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以下一些症状: 1.容易违纪,叛逆心理苗头出现 在中小学违纪学生中,留守儿童占绝大多数,他们一般表现为逃学、迟到;不完成作业;小偷小摸;不诚实,经常说谎;高年级留守儿童开始出现叛逆心理,攻击意识很强,与老师顶撞,不服从管教,更有甚者还盲目冲动、打架斗殴等。

2.存在厌学情绪,自卑心理较为普遍

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愿参加活动、自卑心理严重、生活无聊而空虚。低年级留守儿童中,胆小怕事、课堂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占很大部分;高年级留守儿童中,由于对学习失去信心,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张同学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他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每个月父母给他的零花钱是20元。这些零花钱,他除了买零食,就是上网玩游戏,为了上网他经常缺课,现在就连爷爷奶奶无法管教。

3.缺乏沟通,性格内向孤僻

由于缺乏父母亲情的滋润,留守孩子难以将心里的事情向父母诉说;同时留守儿童与代理监护人之间存在着代沟,思想上不易产生共鸣;他们较少的与外界人群进行沟通等等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出现了人际交往敏感,口头交际能力减弱的状况;长期的自我封闭,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性格内向孤僻,严重阻碍学校及家庭的教育,学习成绩上也很难提升。

4.仇恨心理萌生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很少关怀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及情绪状况;少数几次回家探亲也只是训斥孩子,这使孩子产生对父母的仇恨心理,如此一来,对于留守儿童家庭的现在和未来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家住南林村六组,在南林中学读八年级徐梦婷表示她痛恨不关心自己的爸爸。徐梦婷的父母自她5岁那年一直在外工作,现在在浙江,很少回来看她。母亲每半年回来一次,而父亲几乎没有回来过。父母打电话回来询问家里的情况,多数时候都在她上学的时间,她很少接到。有心事想和父母说,但祖父母在身边和父母不好讲,祖父母不在身边时,电话被锁在房里,她又打不了。她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学校放假,她和哥哥一起去父母那里住。一天父亲生气了,赶她和哥哥走,把她和哥哥的东西扔出去,说不要他们了。而且父亲常年在外,几乎见不到面,而即使父亲回家来,也是不关心她,同桌吃饭也不和她说话。现在问她是否期望父亲回来,她说:“爸爸回不回来,无所谓!”接着又说:“父亲也不理我,他说他不要我了!” 父亲的冷漠让她失去了对家庭的热情,而且,留守儿童可能会把父母的冷漠发泄到身边人,包括照顾他们起居生活的在家老人,这又进一步伤害本来已经脆弱的家庭。

(三)安全问题

1.留守儿童易受到歧视和欺负 一般孩子都存在依赖父母的心理,而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少了依靠往往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在留守儿童仅仅依靠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照顾,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在同龄人中,留守儿童经常被欺负,而他们大多性格内向,又不会跟家里说,如此同伴更加肆无忌惮地欺负他们,长久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湄港村七组初二学生程相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姑姑介绍,他父母长期在浙江省台州市打工,他自身性格比较内向,所以初中的同学会欺负他。程相的同学甚至直接伸手到他口袋里掏钱,他也不敢反抗。程相寝室的洗漱用品被其他同学“借”走,甚至一“借”不还。另外学校较差的住宿条件让他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这些客观因素都间接的影响着程相的学习和心理。不仅同龄人会欺负留守儿童,有些成人也会欺负这样的留守家庭。因为多数留守家庭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家,力量较弱,不免会受到一些社会青年和流氓之类的欺负。

2.安全隐患潜伏

(1)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留守儿童与同伴外出玩耍时,由于缺乏必要的预防安全教育和监督更容易发生溺水等意外事故。问卷反映达到142个留守儿童喜欢外出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而我们对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的问卷中,发现31%的家长会偶尔关心孩子课余时间的活动,高达70%的代理监护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督意识薄弱。留守儿童与朋友出外玩耍的高比例与家长对孩子课余活动的关心程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凸显了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除了家长的原因,农村特有的环境也会造成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发生。农村没有诸如城市宽阔的柏油大路、购物中心、少年宫等完备的基础设施供孩子课余时间活动,更多的只是青山、河流、田地等。因此农村儿童往往穿山越岭玩耍,夏天会在河道里游泳。没有家长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照看,留守儿童比其他同龄人更容易发生意外。

此外,留守儿童集中的地区多为山区,有些地方存在土质疏松等现象,遭遇暴雨时容易发生泥石流、崩塌、滑坡、洪水等危险,对于缺乏父母照顾的留守儿童而言,在上下学途中以及在出外玩耍中遭遇危险的可能性要大大增大。

(2)安全监管受到阻碍:撤乡并镇、集中办学,使农村儿童存在上学偏远的困难。路程远,孩子上学至少要半个小时甚至更多。路上的交通情况、天气状况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路程的遥远和自控力差更让学生有机会逃学去玩耍。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他们年纪大而有心无力,管不到孩子在学校和上下学的情况。在南林桥镇青垱村,鲁建平每天要走差不多一个小时到港路中学上学,路程遥远。采访中,他妈妈介绍,鲁建平每天早上出去,和同伴一路玩过去,有时候还会逃课去上网,家长完全监督不到。而学校也无法照顾到学生不在校时的安全,因此就形成了学校和家庭互相指望而事实上安全监督完全空缺的局面,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的安全也存在很大的隐忧。

(四)思想道德问题

1.留守儿童思想容易追求极端。

因为特殊的家庭环境,这会使留守儿童产生两种极端的思想。生活的贫困、缺乏父母的最直接的关心会使他们努力通过其他方面来证明自己,例如他们会努力学习,希望成绩能够比其他同学都好;或者,生活的贫困,父母长期在外,会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而走向另一种极端,应付学习,性格内向,对周围不闻不问。前面一种态度对于留守儿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能促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争取未来幸福的生活。后面一种态度是孩子的消极表现,处理不好还会导致留守儿童结识不良朋友、染上恶习,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道德意识薄弱,存在知行分离的现象。

青少年时期正是思想道德意识养成时期,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大部分留守儿童已形成基本的道德意识,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但仍有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在道德行为方面的严格要求和部分代理监护人的娇惯和放纵,往往怕苦怕累、贪图安逸,这使得艰苦锻炼、积极向上的品性得不到发展,在品行方面难以克服一些恶习:吸烟、偷摸、赌博、打架、迷恋网吧和游戏等,他们行为上的过错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久而久之会出现厌学、弃学心理,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道德情感淡漠,道德行为较差。

由于现实的各种原因特别是缺少父母的亲情和引导, 留守儿童的道德情感往往比较淡漠,导致在此意识指导下的道德行为存在不足,部分留守儿童的不良道德行为主要表现在:爱撒谎、骂人;乱花钱、不知道勤俭节约;喜欢打架惹事;不知道关心他人、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做出有违道德和法纪的事情。

4.传统道德缺失,道德观、世界观、价值观出现扭曲。

篇3:教育决策中教育科研的缺失问题

一、“问题意识”的内涵

(一)学理上对“问题意识”的认识

近年来,“问题意识”在教育学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3,4]。我们认为,法学本科教育中所指的“问题意识”是指在作为主体的学生在对既有知识进行沉淀和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的基础上,采用理性的怀疑态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索性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过程。“问题意识”是一个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新旧知识的交替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体现和发展。主要包含以下要素:

第一,主体要素。主体是指具有主观能动性,在社会生活中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法学本科教学环节,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不能将学生理解为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客体。尤其是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至关重要。

第二,客体要素。“问题意识”中的客体包括主体在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在既有知识沉淀以及对现实生活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发现和提出的,是继续学习、研究和创新的基础。

第三,内容要素。内容要素是指“问题意识”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主体对客体的需要、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过程中的主观状态等。具体而言,包括:主体对客体客观上存在需要;社会发展和知识进步需要主体对客体进行思考,从而使客体成为主体思维的对象;主体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动力。“问题意识”能否从一种主观能动状态最终转变为一种实践性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所具有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新意志的强弱;主体具有优化的意识。也就是说,主体对现状持有怀疑、不满或否定的态度,希望通过提出新的思路、方法改变现状,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建构新的平衡。“问题意识”就是要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通过加入新的元素,进入到有序的、新的平衡状态。

(二)实践中对“问题意识”的认知误区

一是“问题意识”与问答式教学方式的差异。“问题意识”以问题为中心,但是,这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实践性教学中常见的教师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中,提问时教师已经预设了一个标准答案,等待学生作出正确或错误的回答,然后应对。在此情境中,学生仍然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能否找到让教师满意的答案,而忽略了开放性的思维。传统问答式教学方式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学方式转换应当从两方面进行改进:第一是启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相关内容的讲解或实务中案情的叙述启发,引导学生利用求异性、创新性思维提出质疑并发现问题。第二是运用提问或设问的方式应当合理。从“问题意识”培养的角度而言,提问和设问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回答,而在于创设一种情境模式,让学生带有疑问,并针对这一疑问领悟理论知识和设计解决方案。

二是“问题意识”与课堂教学的无序和教师权威的丧失的关系。“问题意识”以理性的怀疑精神为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不迷信任何权威。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只是为学生解决问题和疑虑提供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提供唯一的答案,更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挑战,但是,这也是时代发展、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必然趋势。

“满堂灌”、“一言堂”的结果是死气沉沉,而非秩序。只有在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理性地解决学生的疑虑、问题才能真正让学生产生敬意并自觉地遵守秩序。简言之,保障课堂教学秩序的不应当是权威,而应当是理性。以“问题意识”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虚幻的权威意识,揭示了沉寂的课堂教学表面有序中所隐含的无序和混乱。教学环节中隐性问题显性化,无序、厌学以及师生之间矛盾产生的根源等问题才能真正得以解决。教师的威望需要通过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学习和研究,提供令人信服的知识,而不是压制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二、法学本科教育中“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探析

(一)多米诺骨牌效应:“问题意识”缺失的传递性

多米诺骨牌效应通常是指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法学本科教育中某一环节出现的问题极有可能在整个系统内部产生连锁反应。具体而言:

法学领域也存在类似于经济领域的滞胀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学术成果在量上激增,知识爆炸;另一方面学术成果在质上停滞或后退,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的知识供给不足。这一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咎于“无问题意识”的研究现状。研究演变为围绕“没有意义的问题”、“伪问题”发表言之无物、貌似深刻实质流于表面的论断。“无问题意识”的学术研究状况是传递“问题意识”缺失,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最初推动力。

教师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处于“无问题意识”的状况。教师从事法学研究不是为了真正解决基础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而是为了单纯地讲授或者说教。教师本身不具有“问题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也不会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相反,对于学生经过思考后存在的疑虑、问题持有一种反感的态度。长此以往,教师的“无问题意识”就延伸到学生的层面。教师空洞地讲解,学生盲目地接受,没有疑虑,也没有思考。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无问题意识”传导到学生的层面。

(二)教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影响

第一,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高等院校逐年扩招,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伴随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教育教学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曾经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中流行的应试教育模式逐渐向高等教育渗透。在法学教育领域,启发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逐渐萎缩,越来越多的法学教师开始采用满堂灌、布置大量的习题以及进行名目繁多的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和管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变成了枯燥乏味的习题集,大学生忙于应付练习题而缺乏思考的时间和精力。对于社会生活的深层思考以及解决现实生活的能力在对与错的判断以及此项与彼项的选择中被简化,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遏制。

第二,职业教育模式的影响。法学是一门实践理性的学科,不能仅仅停留在纯粹思辨的层面,而应当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理解和使用。法学本科教育不单单是纯理论教育,而应当具有一定的职业教育特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法律职业人才,要求法学院校对学生进行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训,针对法律实务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掌握法律规范的基础上了解运用法律的技巧,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思维。倘若学生能够利用法律思维方式将身边发生的事件抽象为法律问题,并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解决问题,那么,职业教育所欲达到的实务人才培养目标就能实现。

(三)教师职业道德隐性下降对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影响

教师职业道德隐性下降对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的畏难心理上。当前接受本科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普遍出生于1985年后或1990后。强调个性、反传统、叛逆是这一时期大学生较为普遍的性格特征。这些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相应地会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大学生将所学到的法学理论知识用于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或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就是以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开放性思维过程。这种“问题意识”引导下的学习模式对于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但是,这也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习惯了按部就班、按教材和教学大纲讲授课程的教师往往会感觉到难于回答大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因此,以各种借口拒绝回答。更有甚者,将与教材、考试表面上没有直接关联的问题斥为不务正业的无稽之谈。教师为了掩饰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或不愿深入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尽到解惑的职业道德义务,其结果是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因遭受打击而萎缩。换言之,教师隐性的职业道德素质降低,即怠于应对新问题、新情况,仍然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得过且过,对大学生“问题意识”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三、法学本科教育中培养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实践的凝练和总结,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和灵魂。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法学本科教育中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一切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都以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具体而言,应当做到:

第一,消除权威意识,培养怀疑精神。怀疑精神是理性精神的重要组成元素。缺乏怀疑精神,就不能提出有深刻见解的问题,并寻求新的路径去解决,也就谈不上创新。高等院校法学教育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强调教师、教材的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思维,所培养的学生大多因循守旧、唯唯诺诺。

消除权威意识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在理性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而不是将学生放在被动、无知的位置,让其毫无疑义地接受。对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学生可以存疑,也就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了条件。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对存疑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或进一步研究的可行性计划的过程,就是培养“问题意识”的过程。

第二,采用“去问题化”的教育方式。所谓去问题化教育,是指“将学生接连不断产生的疑问逐一地加以排除,在排除旧问题的同时,还要激发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新旧问题如此地循环下去,会使学生的知识及智慧与日俱增。”[5]法学本科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疑问逐一进行排除,并激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新的问题,在新旧问题的循环更替中积累知识。

去问题化教育的前提是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程学习。教师在讲授前或者讲授过程中,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背景对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听取教师的讲解,通过分析和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要求学生在课外留心观察、预习新课程,带着理论和实际问题进入课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和理论敏锐的感知力。

(二)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以解决理论问题为中心

第一,改革以司法考试为单一导向的标准化教学模式的缺陷。司法考试作为当下从事法律职业所必经的考试,越来越多地受到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司法考试的题型虽然也有主观性试题,但主要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以及不定项选择。这种标准化的考试题型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和束缚大学生的思维。事实上,法学理论和知识大多并非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更多地是一个解释力和比较优势的问题。法律规范是什么固然重要,但是,这并非永恒真理。法律规范为什么是这样?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变化?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该理论基础为什么优于其它的理论?等等问题,是以司法考试为单一导向的标准化教育模式所无法提供给我们的。

以司法考试为导向的标准化教育模式应当引入高等院校法学教育。但是,这种引入的同时并不排斥以研究性教学模式为代表的非标准化模式。以司法考试为导向的标准化教育模式主要培养的是学生有逻辑的规范思维,学生侧重的是“提问”,即因无法判断对错和进行选择而留有疑问,其目的在于做题。这与我们需要培养的“问题意识”有着较大的差距。“提问”是为了向教材及教师寻求一个永久的、唯一正确的答案;而“问题意识”要求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寻求解决的途径、方法。在标准化教学模式以外,应当引入价值分析、社会分析等教学模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规范是什么的层面,而深入到规范为什么是这样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第二,重视“问题意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6]。创新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并运用于理论研究或实务操作的过程。由此可见,“问题意识”是创新的逻辑基点。具有发现问题的意识才能更多更好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创新才成为可能。发现问题是对学说理论和社会实践深入思考的结果。发现问题之后,为了解决问题则是对问题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有利于其求异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模式: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心

第一,创设情境模式。法学教育不能局限在“纸面上的法”的阶段,而应当关注现实生活,立足社会现实,将法律规范变成“活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之所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并汇编案例集,其目的主要在于创设情境,模拟已经发生过或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真实情况。

当学生欠缺社会经验或者缺乏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联系时,教师创设情境就能够为学生发现问题创造条件。法学理论因其抽象性、概括性难于直接为学生所掌握,需要将这些知识蕴含在具体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学生首先对知识有直观感受,然后逐步加深理解,寻求解决的方法和思路,在不断追问中解决现实问题,同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除案例教学以外,诊所式教学、模拟法庭等方式都是为了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分析和思考。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是对知识的运用,法律不再停留在静态的规范层面,而是作用于现实生活的调整器。

第二,培养学生利用法律思维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教学的便利和突出知识点,教师通常会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案例进行裁减,并运用法言法语将其进行组合。这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必要的、值得肯定的。例如,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将法律关系中不同主体的身份,如合同当事人、代理人、雇用人等进行说明,将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运用法律的语言进行抽象和概括,学生所要做的是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和所学知识寻求答案。虽然这一清晰明了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并能掌握重要的知识点,但是也存在限制学生思维、降低其实践能力的弊端。学生没有锻炼将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的机会,也没有训练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选择重要法律事实的能力,而这恰恰是当代社会法律职业教育所需要的,也是学生未来面对社会生活所必须培养的能力。

因此,我们建议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度引入没有进行过多加工的真实案例或者新闻报道,让学生自己利用法律思维、法言法语进行抽象、概括、剪裁,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方法或思路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傅纪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318.

[2].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40.

[3].李思民.问题意识的理论阐释[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1):75.

[4].房寿高,吴星.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J].上海教育科研,2005,(1):24.

[5].赵国权.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131.

篇4:教育决策中教育科研的缺失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205-01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小学教育应该更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学生对外部事物充满了好奇,喜爱提出各种匪夷所思的问题,教师及父母不应该束缚住小学生的想象力,应该鼓励其提问,并耐心解答。

一、问题意识相关理论

1、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由课程教师的指引,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对一些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和问题,并想要自己去寻找问题根源及问题答案的一种思维意识。问题意识将问题意识学科化、具体化了,是指在教学及学习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观察,促使其产生问题,从而在学生脑海里逐渐形成一个自问自答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2、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提问就像一个索引,会指引着小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的秘密,通过自己的分析、求证等解决问题无疑会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形成探索问题的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发散及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求证,还可以延伸到对其他问题的探索中。对小学生来说,解决问题并不重要,对其探究精神的塑造是最重要的。当然对小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该正确引导,如果任由小学生漫元目的地提问和思考,效果同样也会适得其反。

二、加强小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策略

1、创造优良学习氛围,让学生敢问

问题意识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材的束缚、应试教育的困扰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问题意识淡薄提不出问题或不敢质疑,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问题意识淡薄状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缺乏批判、怀疑精神;解题能力很强,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很差:问题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层次上。

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

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要先肯定学生敢提出问题的勇气,而后再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中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此外,教师要采取措施,强化问题的环境:如设立“问题卡”与“问题专栏”,及时地记载在大脑中闪现的问题与灵感,并通过问题的交流,使学生时时处于问题情境的氛围之中。

2、建立学习小组,创新教学方式

发散思维能力是问题意识的一个前提条件,有助于小学生增强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规定每个小组每节课堂必须提出一个问题,每节课堂都由小组成员轮流提问,当小组成员实在无法提问时,可以由其他小组成员帮助其完成,但下次还是由该小学生提问,这无形中增加了小学生必须提问的意识。当小学生提问完可以由其他小组来分别来回答,再由各个小组进行课堂讨论,讨论的最后结果由教师做出点评。如此教学既娱既乐,既提高了小学生的积极性,也其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知识。

3、培养小学生正确的提问方法

小学生还没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有时候教师鼓励其提问其也不知道该如何提问,因此有必要培养小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及提问技巧,通过提问促使自己的不断寻找答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哪怕小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道理,也要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自信心是树立起正确提问、思考习惯的第一步。作者归纳了以下几种提问的角度,小学生们可以按下面几种提问思考方式进行适当延伸,比如:教师是怎么分析问题的?这道题目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如果我把问题的条件变换一下,应该怎么解答?通过这个题目我是否学会了本堂课的知识点?通过教师的讲解,我发现了自己哪里没有思考到?怎么改进我的思考方法?等。只有长期坚持不断的提问,不断的去求证,小学生的提问意识才会有脑海中成形。这既需要教师的耐心鼓励,也需要小学生家长的支持。

4、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善问

从敢问到会问到善问是一个逐步前行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训练,适时点拨。

首先,学生的提问是从模仿开始的,如果教师善于提认知水平高的问题,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提出的问题质量也较高。因此,教师要做好提问的言传身教,不仅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为学生的提问做出示范。

其次,提问要“准”、“活”、“精”。要做到“真正”有疑而问,对认真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提问,而对一些查阅资料也未能解决的,要鼓励学生提问。另外,对有价值的问题,要追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并启发其他学生思考解答。

再次,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是与教学重点相关联的,但学生在表述上往往不够准确。此时,教师应恰当引导、点拨,指导学生把握住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在学生闪烁着思维和智慧的火花却似懂非懂时,教师的启发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中闪亮的火花,积极引导,把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应用于课堂教学,为促进课堂更精彩的生成服务。

参考文献:

[1] 汤 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2.

篇5:教育决策中教育科研的缺失问题

现阶段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在留守儿童身上也反应出越来越多的问题。青年到城市里工作,将孩子交给父母照顾,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龄以前甚至更小就离开父母身边,他们一年甚至几年才能有几天时间跟父母在一起。

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留守儿童情感的缺失,情感的缺失又影响了他们性格的塑造和正确思想观念的养成。再有,留守儿童一般都由爷爷奶奶进行照顾,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比较传统,而且对于孩子十分宠爱甚至是溺爱,使留守儿童养成了唯我独尊甚至自私的性格。这些都是反应在留守儿童身上又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反应在留守儿童身上最大的问题。由于爷爷奶奶教育观念落后,对于孩子的培养不能适应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形式,达不到家庭教育的目的。并且,由于祖孙之间的沟通较少,在情感上的交流也非常有限,使留守儿童在情感上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再者,由于家长与儿童长期的不能生活在一起,儿童不能得到家长应给予的关心和呵护,留守儿童非常渴望能够长期待在父母身边,长时间的情感缺失会使孩子变得忧郁,不能感受到快乐。

(二)学校教育的缺失

造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第二点原因就是学校教育的缺失。由于留守儿童是我国近年来产生的教育群体,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上,还没有非常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并且,部分学校由于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教育工作者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到所有学生,导致部分学生的消极情感没有得到及时的疏通和引导。加上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与学校的`沟通较少,双方都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状况,使留守儿童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三)社会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以及发展状况已经成为我国近期需要解决的社会性问题。对于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社会也具有相应的责任。而且,留守儿童的思想很大程度上都会收到社会的影响。

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监护人看管不利,以及自身对于存在于社会上的一些危害自身健康发展的因素辨别能力较弱,使留守儿童染上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出去网吧,游戏厅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甚至有些儿童学着一些社会青年吸烟,这些行为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问题的策略

(一)完善家庭教育

要完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最根本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的相处时间,使留守儿童可以与家长在情感上和语言上有更多的交流。所以家长在选择就业地点时,应该尽量选择距离孩子生活的地点较近的地方,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定期与孩子见面,增加与孩子交流的频率,帮助孩子塑造健康阳光的性格。并且,家长在平时要增加与学校以及儿童临时监护人的沟通,以了解孩子的情感状况,使家长可以及时的发展孩子身上可能发生的问题,并进行及时解决。

(二)强化学校教育

针对留守儿童教育上缺失的问题,校方应该在平时的学生管理工作上,注意观察学生,增加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并且要不断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建设,改变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到所有学生的状态。教师在平时,应该关爱留守儿童,加强与留守儿童语言和情感上的交流。并且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应该开设心理课程,安排专门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

(三)重视社会教育

要解决留守儿童在教育上的缺失问题,不仅要完善和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还要重视社会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影响。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制度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例如,组织志愿者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加强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并且要加强对未成年人不能出去场所的管理,维护未成年人健康的成长环境。

三、结语: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群需要投入更大关注的儿童,他们长时间与父母分离,在情感和语言上与父母的沟通非常有限,使留守儿童在健康成长上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篇6:教育决策中教育科研的缺失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家庭分工的细化导致家庭教育出现了新的问题——父爱缺失。有调查表明:有60%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独当一面,父亲真正起到主导作用的不超过15%,由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现象严重。

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下面两个父爱缺失的的案例足以引人深思: 在一栋正装修的房子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叔叔,抱抱我好吗?”房主6岁的女儿妞妞竟然向家里的装修师傅提出如此要求,妈妈感到万分惊诧:“妞妞平时一向不和陌生人说话的。”妈妈问妞妞为什么如此亲近那位装修师傅,妞妞可怜巴巴地说:“我觉得他长得像爸爸。”原来,妞妞的爸爸两年前出国工作,其间只在过年时回过家,孩子特别想念爸爸。

2003年3月湖南省的一个6岁男孩儿通过一则《征父启事》表达了他渴望爸爸的呼声。他说:“我想有个爸爸!我要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星期天有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去公园”;“爸爸能像别人家的爸爸一样,帮妈妈的忙,对妈妈好,对我好!”这件事情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讨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家庭分工的细化导致家庭教育出现了新的问题———父爱缺失。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参与状况到底如何?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父亲角色的缺失会导致哪些不良后果?父亲如何积极参与家庭教育?笔者试着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1.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参与的现状

1.1听听孩子和母亲谈眼中的父亲形象

几个孩子接受家庭教育问题调查中的咨询,向调查人员讲述了自己的父亲:

“印象中我的父亲只是个赚钱的机器,对我们的感情很淡薄。”

“我从小对父亲是较少表露情感的。事实上,父亲很疼我,只是他不知道要如何表达情感。这是我始终感到遗憾的地方。”

“妈妈负责我的生活、学习问题。爸爸只会管理一些比较严重的事情。如果我犯了很大的错误,爸爸就会严厉地处罚我。平时,爸爸对我的事情多半是不理不睬。”

父亲的行为也引起了母亲的极大抱怨:“他什么事都不管,回到家还会指责我没把孩子带好,我觉得他对家庭一点都不负责任!” 1.2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参与程度低

来看一项家长问卷调查结果:

您家里负责孩子教育问题的人是 父亲 母亲 父母共同承担

15% 60% 25%

调查表明,持有“教育孩子是女人的事”的传统观念的父亲还大有人在。接受调查的家庭中,有60%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独当一面,父亲真正起到主导作用的不超过15%,由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大多数父亲对孩子或不闻不问、或态度粗暴缺少耐心,成了家庭教育中的‘甩手掌柜’。这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有关,‘女主内’就是‘相夫教子’。男人则在外打拼干事业,认为教育孩子是婆婆妈妈的事情,并非大男人所为。因此,父亲以忙、事情多为借口,将教育孩子的阵地拱手相让,由母亲全盘接收。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调查的家庭中,孩子父亲的学历总体高于孩子母亲,他们在培养儿童兴趣、开发儿童智力方面比孩子的母亲更有优势。

古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其实即便在过去,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也是缺失的。历史上只留下“孟母三迁”或“岳母刺字”这样的故事,并未留下父亲教育的经典。现在也是如此,在学校里,家长会往往成为“妈妈聚会”(参加家长会的85%是母亲)。

在中小学生中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孩子每天和父亲相处的平均时间不到15分钟,而且绝大部分时间属于单向询问式,即警告或斥责孩子的过错。一项调查显示:父亲在家的业余时间安排中,教育孩子放在第四位,前三位分别是看报、看电视和做家务。

种种迹象都说明这样一个现象:父亲正在从家庭教育中消失。

父亲一旦放弃了家庭教育的阵地,母亲就会用高度的热情去填补。这是一种家庭教育的严重错位与颠倒!甚至出现“严母慈父”的格局,这同样是不恰当的,会使孩子的性格与人格的发展偏离正常的轨道,造成心灵的扭曲与心理的异变,影响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等等。1.3.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失误表现

1.3.1 耐性不足,忽冷忽热

大部分男性做父亲后,在养育孩子方面明显不如做母亲的有耐性。高兴时哄得孩子欢天喜地,心烦时骂得孩子摸不着头脑,生气后打得孩子哭哭啼啼。一旦孩子有了错,父亲可能毫无顾忌,劈头盖脸的批评一通,对孩子抱有过高而不切实际的期望,并且对孩子的问题表现得极不耐烦,往往是用“一边玩去”、“你知道什么”等话语把孩子支开等等。

1.3.2 借口多多,推卸责任。

有很多做父亲的对家庭教育这样认为:男同志整天在外面跑东跑西,哪有时间照顾孩子,教育孩子主要是母亲的事情。这些借口推卸了教育责任,因而父亲与孩子在一块的时间远远少于母亲,渐渐就不了解孩子。

1.3.3 刚多柔少,宽严失度。

很多的父亲认为——男人嘛,就该像个说一不二的“男人”,把对孩子的柔情等同于“女子气”,动不动就对孩子吆三喝四,造成孩子对父亲“敬而远之”。然而,这种远离只代表沟通的失败,没有任何教养的魅力!其实,一个能展现母性力量的父亲,不但不会使他的雄性力量逊色,反而会因为其刚柔并济而使他的雄性力量更具有深度和智能。

父母对子女影响力的大小,并不取决于父母的职业和受教育的水平,也不是取决于教育方法,而是取决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否融洽,沟通是否顺畅。据统计,无论是严格的家教,还是宽松的家教,都能找到成功的案例。

1.3.4 目标不一,教育失衡。

夫妻俩人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往往不一致,对孩子的要求常常是各执一词。比如,一个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一个说孩子还小呢,我来帮他穿省事些;孩子犯了错误,一个不以为然,一个却非要孩子立马改正不可。俩人经常为这些生活或者学习的事情发生冲突,搞的孩子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还老钻大人的空子。这样就很难树立家长的威信。

古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首先父母自己要做得好。如:要纠正孩子乱扔垃圾的坏习惯,你光靠一遍遍地说还不行,还要做给孩子看。孩子看到父母的行为自然会模仿,同时也就较容易接受父母的要求了。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却要求孩子去做,孩子怎么会来听你的?一种角色或一种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力可能会更大一些。

综上种种,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父亲似乎正在从家庭教育中逐渐消失”。

2.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在家庭中,父亲象征着一种雄性力量,具有雄壮、威武、勇敢、进取、独立、果断的个性品质,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比母亲更有计划性、目的性,知识面更广。父亲的这些个性品质与特点,是母亲所无法模仿的,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也是母亲所无法替代的。

从男性与女性的心理进行分析:“父亲和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是不同的。男性总体上比女性粗心,他们更多地提供孩子成长的‘主干’,母亲的细心则提供了枝叶与养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教育是父母双方的责任。只有粗细结合,孩子这棵‘树苗’才会长得主干挺拔,同时又枝繁叶茂。”

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父亲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戏玩伴

父亲可以和孩子玩一些相对更兴奋、刺激、变化多样的游戏。父亲的幽默、粗犷和力量会给孩子的游戏生活带来无限乐趣。另外,男性活动范围大、内容多,可以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外部环境,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社会生活,进而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2.2父爱有助于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一般来说,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热情、幽默、勇敢等个性特征,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父亲这个词意味着秩序,在父亲与孩子的接触中父亲将会于无形和有形中向孩子传授或渗透社会秩序、规范、准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实施人生观教育。

以我个人为例:在我遭遇挫折时,我能很快寻找到积极力量振作起来,我发现父亲的人生观在早期教育中影响着我和塑造了我的人生观。我能走出脆弱,充满勇气地面对生活,因为有一个支撑点:父母无条件的爱,其中来自于父亲的力量是我这一辈子都受益无穷的。2.3父爱有助于孩子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

父亲参与教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行为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对男孩来说,父亲是男性的典范。对女孩来说,父亲是可以教给她们男性的生活方式以及男性与女性有什么不同等知识的人,这些影响主要反映在青春期如何与异性交往的问题上。“有位女大学生快毕业了,但她不知道自己今后该与男人还是女人一起生活。她并非双性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她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由妈妈抚养长大,她的性别认同感没有建立。”显然,父亲教育的缺失会让孩子的性别认同、继而是身份认同出现问题,也就难以适应社会。

2.4父爱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观察和研究证明,母爱与父爱对儿童智力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父亲能给予孩子更丰富的知识,孩子经常从母亲那里学到语言、生活知识或物品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而父亲经常通过运动操作,诸如修理车辆、机械、使用工具、修整园林等活动,使孩子对动手操作更感兴趣,这就激起儿童的探索精神、想象力、创造性以及求知欲望,从而有利于智力发展。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向父亲请教问题,很少有父亲象母亲那样详细地把结果告诉给孩子。可能稍微讲几句就有些不耐烦,把问题扔给孩子,看起来父亲是很粗糙的,但是这样做却推动孩子动脑筋,这样的知识传授能发展孩子的智力。一项追踪研究表明,凡与父亲在一起交往机会多的儿童,智力水平更高,尤其男孩更是如此。

2.5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能起到平衡作用

母亲带孩子比较多,母子、母女之间有许多的矛盾,爸爸就是一个平衡器。在母亲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以致得了“儿童成才焦虑症”的家庭里,父亲的平衡作用非常关键。孩子因为一次考试不理想而受到母亲暴风雨般的指责后,父亲的一个微笑、一次拍抚或一句宽慰的话,都能迅速使孩子从与母亲的对立情绪中解脱出来,通过缓缓引导,使孩子受挫的羞愧转化为奋起的决心。

再就是一个出气阀的作用。妈妈气量大的也有,但多数好象是爸爸气量比较大,能起到宣泄作用。父亲参与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必然会缓解母亲的压力和减轻母亲的负担,能够增进夫妻感情,具有调适或平衡家庭关系、增进家庭感情的作用。

2.6父爱在家庭教育中的心理作用

实际上,孩子生长在有父爱的家庭中,不仅智力水平会正常发展,而且心理调适能力也会健康发展。父爱是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支柱,是家庭的心理调适剂。

我教过一个学生,是个男孩子,他给人的印象: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自卑,说话唯唯诺诺,胆小怕事,被欺负了也不敢说,这个孩子5岁时父亲死于一场意外事故。专家认为“缺少父亲关心和教育的中小学生,往往出现情绪不稳定、容易恐惧、紧张、焦虑,自卑心理严重,缺乏安全感等,并且将影响将来的社会交往能力,尤其是进入工作环境后与上级领导的沟通障碍。”如果父亲角色缺失,就极易导致孩子性格、情感方面的缺陷。

当然我们没有办法得出一个结论,说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比母亲强。但是可以说,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优势,很多特点,比如说勇气、发展、风险,甚至于马虎。

父亲有很多教育社会化的功能,他往往能给予孩子一种超越家庭范围更为宽广的竞争性的社会意识,在与外部的人们交往当中,父亲的作用可能要更好一些;在帮助孩子解决权威、道德品质发展、自我控制和成就感等方面的问题时,父亲是一个特殊的、重要的榜样。可见,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3.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失后果严重

我先以两个案例列举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失的严重后果:

第一个案例:

一个妈妈无奈地向老师诉说:“我家斌斌太娇气了,今年都要读小学了,但是稍微有点不顺心就哭,不让他喝汽水哭,被才1岁的表妹打了一下也哭,女孩子都没他爱哭。为什么我家的孩子那么爱哭?”老师在对徐女士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了解后,得出一个结论,斌斌的爱哭与爸爸在斌斌的家庭教育中缺失有很大关系。在斌斌的家里,妈妈暂时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主要的时间都用在照顾斌斌上,因此职业是司机的爸爸成为了家庭的经济支柱,为了让家里生活无忧,斌斌爸爸将绝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于工作,下班后回家只顾自己看电视,或找人下棋、聊天,很少与孩子交往,似乎孩子并不存在。为此,夫妻俩常吵架,怄气。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懦弱、胆小,没有创造性,爱哭的个性,爸爸在斌斌的教育中,可以说是缺席的。

在前面我们说过,父亲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源泉。一般来说,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果断、坚强、敢于冒险、敢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开朗、宽容等个性品质。如果父亲经常跟孩子在一起,孩子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父亲的这些行为方式与性格特点。心理学家麦克•文尼曾做过试验,一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个小时的孩子,和那些一个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个小时的孩子比,他们的人际关系更融洽,能从事的活动风格更开放,并具有进取精神或者冒险性,更具有男子汉的气概。而斌斌每天和爸爸相处的时间还不到30分钟,因此斌斌的性格更多地受妈妈影响,显得娇气和软弱。

第二个案例:网络成瘾者小东,16岁,3年前开始沉迷网络,经常不回家。初二辍学,已经一年多没有读书了。终日留恋网吧,有小偷小摸行为,多次被治安队教育,性格叛逆。那么他的家庭关系是什么样的呢?小东的父亲长期在外工作,与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疏远,很少和儿子交流,加上年龄上的差距,父子之间的代沟十分严重。自小东出世以来,母亲基本包办了对儿子的家庭教育,父亲在整个教育环节里很少插手。

在孩子性格成型的过程中,来自父亲的教育对于健康性格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男孩子。父亲相对伟岸与粗旷的形象会令他们联想到男子气概,同时父亲往往是勇敢,坚强等性格的主要塑造者。男孩子可以在父亲身上学到对社会的适应性,树立自豪感、权威感和责任感。但由于母亲的教导往往注重生活细节和谨慎性格的培养,显然不能代替父亲教育的作用。小东在缺少父亲影响而单凭母亲教育的环境下成长,这就造成了他缺乏家庭责任感和归属感,社会适应能力低,辨别能力低,情商低的结果。在小学阶段母亲还可以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但一旦到了初中阶段,由于交际圈的扩大,母亲对于孩子的管教越来越力不从心。小东受迷上了网络游戏,加上自小对家庭没有责任感和归属感,所以走上了沉迷网络离家出走之路。这两个案例都是父亲教育的缺失使孩子性格产生缺陷的不良后果。

许多调查和研究也已证实,大多数儿童的心理、情感或行为问题都与父性教育的缺失有关。比如,较少接触爸爸的婴儿,许多技能发展都比较迟缓,长大后情绪变化激烈、易冲动,自我控制较差,缺乏自尊心,人际关系紧张,反社会行为较多等等。人们把这些表现称为“父爱缺乏综合症”的典型症状。不论是大学生自杀还是暴力行为,甚至硫酸泼熊事件,都反映了父性教育的缺失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缺乏父爱给孩子带来的危害:

长期缺乏父爱,孩子就可能患上“缺乏父爱综合征”,给孩子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带来诸多的困扰,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正常发展。美、英、德等国的一些研究发现,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愈小,罹患综合征的危险愈大,并且对男孩的影响更为严重。有统计数据表明,生长在缺乏父爱的家庭,男孩罹患综合征的危险是女孩的 1一3倍。尤其令人深省的是,那些双亲均在但父爱缺乏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患“缺乏父爱综合征”的可能性更大。美国婚姻问题专家道格拉斯所作的统计还显示:小时候患“缺乏父爱综合征”的孩子与那些享受到充分父爱的孩子比较,他们中学辍学率及成年后犯罪率均高出2倍;如果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几率则高出3倍„„

4.家庭教育呼唤父亲的参与

4.1承诺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缺席。父亲要和母亲共同分担教育职责,要亲历亲为。要亲职!并不是说要以时间来计算判断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程度,应该看他脑子里有没有这个意识,有没有对培养孩子的责任。4.2确定孩子与自己的亲子关系。

“我是如何看待孩子与我的关系的?”这会影响你教养孩子的态度。很多人认为孩子是父母的私有物,“爱怎么教就怎么教”。这种观念并不理性。他们可能随意支配孩子的生命前程,可能放任自己的情绪。

对于亲子关系,哲学家纪伯伦说得好:“你的孩子并非你的孩子。他们经由你而来,却不是你创造的。跟随你却不属于你。你是弓的话,你的孩子就是弦上射出的飞箭。”这正证实一句话: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好爸爸要做家庭领导者和负责人。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就是母亲与孩子的精神支柱。你对于家中每一个成员的了解程度如何?你是否了解孩子的母亲现在到底有哪些担心与不安?孩子到底有哪些需求或不满?母子的关系如何?等等,必须要正确地掌握这些状况。

父亲可能因为忙碌而无法与母子进行密切的接触,但可利用电话与妻子交谈,或利用文字和孩子沟通。当孩子与妻子向你诉说心里话时,他们无疑在认为你是他们的指引者和领路人。

音乐家贝多芬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知道有什么比教养一个孩子更神圣的职责。”父亲必须意识到他对孩子的重要性,并要慎重对待。

4.3学会正确地表达父爱

父亲的力量如此强大,为人父者应充分认识尽父亲之责的重大意义。那么,父亲应如何表达这种父爱呢?

4.3.1付出时间相处

父亲每天应该至少拿出二三十分钟的时间来关注和参与孩子的活动,哪怕是给孩子讲个故事,陪孩子搭一会儿积木,或者帮孩子洗个澡,甚至因故不能按时回家时,打个电话给家里,和孩子说上几句话。不要小看这几分钟的相处时间,这会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存在。此外,父亲还应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成为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

孩子的记忆深处贮存着父亲与他在一起的时光,他们不仅从父亲那里感受到爱,而且能从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为自身的心理与智力发育补充养分。

4.3.2爱要让孩子知道

要知道,在外面挣的钱再多也比不上在家带孩子辛苦,再多的钞票也换不来与孩子在一起共享的天伦之乐。事实上,现代社会中生养子女,只要经济来源稳定,一般都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在充足的物质生活条件给予之外,如何才能让孩子得到最适当的教养,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快乐长大,才是每一位父母应该耗费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的问题。父亲要平常应多亲吻、拥抱、抚摸孩子,让孩子时时体验到父爱的温暖。4.3.3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作为父亲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客观地认识和对待孩子的长处和弱点,帮助孩子取长补短,树立自信和勇气。更不要摆出父亲权威,命令和束缚孩子,迫使孩子完全按大人设计好的标准去发展。4.3.4了解、分享孩子的感受

尽管小宝宝还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但他们还是能用姿态和声音表示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孩子和成人一样,他们也会压抑不良的感受,当他们持续地处于不良情景刺激时,不良情绪也会渗透到幼小的心灵中,并还可能表现为生理上的不适以至疾病。因而父亲要同母亲一起了解、分享孩子的需要和感受,避免孩子体验孤独无助的感觉。孩子的路还很长很长,父亲要做的还很多很多。要让孩子形成一个完整健康的人格,父亲的作用是绝对不可忽视,也是绝对不可估量的。事实证明,从三四岁开始,孩子已经逐步认识到“妈妈好,爸爸也好”的真正内涵。既然如此,别让你的父爱停滞在心底,适时付诸行动吧,让自己的孩子在父爱和母爱的共同沐浴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上一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读书心得下一篇:团委组织部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