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论文

2024-08-15

社会研究论文(共8篇)

篇1:社会研究论文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综述-兼论公民社会研究进路

进入90年代以来,civilsociety(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的研究逐步成为中国学界研究的重点,知识界就此理论进行严肃的反思,相关的研究成果叠出,涉及领域广泛。文章拟就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的市民社会研究状况做一个概括性的总结。

一、中国公民社会理论研究兴起的背景

从civilsociety的本源来看,它是一个完全源于西方的极富包容性和开放性而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涵义,甚至可以说是不同的意蕴。然而,从90年代开始,大陆学界对这一概念倾注了大量的热诚。对中国大陆的学者而言,借助于这样一个纯粹西方的概念并不仅仅是用于解决现实的困境,更多的是希望能用其来提供一个解决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理想框架。

1.从整个世界的大环境来看,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公民社会理论在西方的重新复苏为中国学术界提供了最直接的知识来源。西方公民社会理论之所以复兴,其原因在于:A.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非西方国家都面临着强大的民主化浪潮,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人们重拾了对市民社会的关注。

B.前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日益暴露出来的高度集权的弊端使人们开始对斯大林式的全权国家进行反思。从70年代起在东欧的一些国家自下而上的出现了声势浩大的争取民主的运动,一些学者借助于市民社会的概念对表达他们的反国家主义的思想,最终酿成了90年代初的苏联、东欧巨变。有学者把巨变看成是市民社会复苏的直接结果。

C.从整个西方社会来看,二战后,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失灵,福利国家的危机,也促使一部分学者呼吁限制国家的权力和活动范围,向市民社会回归。国家中心论开始衰落,人们期待官方的、扎根于共同体的组织比国家更能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80年代起,随着治理和善治理论的`兴起,国家权力重新向社会回归,公民社会理论家开始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对此理论展开研究。

2.中国国内状况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公民社会的复兴密切相关

由于市场经济的确立让学者们敏锐的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可能会促使在中国出现一个类似于西方早期公民社会的阶层,并推动政治社会体制变革,从而使中国走向真正的现代化之路。因此,civilsociety这样一个极具灵活性和挑战性的概念在90年代的中国学界看来,因为能够作为这个古老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的工具因而也不可避免的带有了浓郁的本土色彩。

从中国大陆的研究情况来看,公民社会理论的兴起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介绍引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1992年开始到上个世纪末。90年代开始,中国正值政治社会体制转型期。中国的政治体制正从无所不包的、社会力量被行政吞噬的国家体制中转型,从个人的淡化到个人主体自觉意识的复苏,从分割的城乡二元体制到变迁的城乡结构。尤其是1992年中国经济改革进入了市场经济新阶段,现实层面的发展需要重新确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作为后进国家的中国,在追赶西方的过程中也急需借用西方现代化的经验。在这样一种大气候下,中国知识界在对西方理论进行甄别时,选中了公民社会这样一个发源于西方,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且又重新在西方得到复苏的概念。

在这一阶段,知识界对公民社会的讨论主要围绕现代化的进程而展开,这与公民社会这一概念的“舶来”

[1][2][3]

篇2:社会研究论文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当今社会的医患关系;一.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我国医患关系正处于紧绷与高危状态,医患冲突不断发;就目前我个人关注新闻和询问亲朋友好友所了解到的情;二.从马克思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角度看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关系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它是随着医疗事件的发;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社会法制的不完善我国对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当今社会的医患关系

一.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

我国医患关系正处于紧绷与高危状态,医患冲突不断发生,医院成为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地方之一。据中国医师协会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国影响较大的伤医暴力案件共有16起,其中温岭杀医案、河北馆陶女医生遭患者家属殴打辱骂后坠楼身亡等案件都成为舆论关注焦点。2014年2月17日上午10时左右,齐齐哈尔医生出诊遭患者报复身亡。2014年2月18日15时许,河北易县一外科医生遭患者割颈。2014年2月25日,微博爆料,因为床位问题,南京口腔医院护士被官员夫妇殴打。2014年3月5日中午,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发生潮州“押医游行”事件。由于目前医疗事故处理的机制和法律不健全,患者选择医疗事故鉴定、诉讼途径解决的较少,加上有些媒体对医疗纠纷事件报道的负面倾向,使得医患冲突进一步恶化。

就目前我个人关注新闻和询问亲朋友好友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社会舆论已经很少会站在理性的一面了,更多的人是毫无底线的宣泄,各种谩骂指责全部指向医生和院方,“医生该砍”的言论让即将步上医学道路的我们心惊胆寒,也让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医学生开始质疑自己的职业,担忧今后的道路,甚至重新思考将来的选择。医患矛盾依然恶化到如此境地,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演变为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从马克思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角度看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医患关系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它是随着医疗事件的发生而形成的,这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我们不应该回避和掩盖这对矛盾的客观存在。本着以矛盾分析法的精神,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医患冲突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下面就一些主要因素作一分析: 1社会因素

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 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1/5,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2011年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仅占20.3%,远低于世界国家59.7%的平均水平。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 虽然国家在大力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在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下,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是有患者个人承担的。这种医疗服务付费方式来就医时怀着对医方很高的期望值,一旦治病效果不理想、特别是病情恶化或死亡时,患方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难以承受这巨大压力,患者及其家属会因“人财两空”而迁怒于医方,从而引发暴力事件,激化医患冲突。

社会法制的不完善 我国对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律规定过于原则,不便于操作,仍需要不断完善和补充。医疗卫生事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目前不管是维护患者利益的法律,还是维护医生权利的法律都非常不健全,甚至存在着真空地带,导致了时常发生的医疗纠纷的不当处理,使极少数患者或患者家属对医疗纠纷的处理规则丧失信心,从而用暴力来宣泄不满。

2医院和医生方面的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对经济效益的热衷与追求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不可忽视的因素。医院要考虑如何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来维持医院生存、竞争和发展,原本是以“以人为本”,“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却转变成了当前社会畸形的以经济利益为一切指标的观念。医院服务相关的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虚高;生产销售等流通环节多,层层加价,一些不法药商通过给医生回扣、提成等;现行医院的药品收入加成机制,也诱导医院买卖贵重药品,医生开大处方、过度检查和治疗。

长期以来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缺乏人文素质培养,造成一些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在服

务过程中态度生硬,是的医患冲突一触即发。部分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不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违背医学原则,盲目地借助于医疗设备为病人做检查,违心采用高额回扣的药品,使患者对医方的信任感大大降低。另外当前卫生事业经费不足、医务人员待遇低,医生工作压力大、工作负担重带来的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使得部分医生把经济价值置于健康价值和社会效益之上,即使是少数的个例,也在社会上对医生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对其他的医生产生心里负担,使得这部分医生无法全心全意的为患者服务,更加重了医患矛盾。

3患者方面的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对疾病治疗效果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对医疗诊疗工作,医学知识和医疗风险了解的缺乏和造成患者内心期望与实际医疗效果存在落差,一旦出现不理想的治疗效果,即可诱发医疗纠纷。同时患者的自主意识和维权观念较以前有了很大强化,不仅有生存、安全的需要,更有获得尊严、平等和知情的需要。另外由于患者获取信息渠道的便捷化,某些新闻媒体的不当渲染造成患者对医生信任的缺失,使其本能地对每一个医学程序都怀着不信任的态度,这种怀疑不仅影响到了治疗本身,而且左右着患者处理个人期望与治疗结果的态度。

改善关系的对策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而医患关系的紧张,必将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社会主义的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和发展体现我们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卫生事业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积极、主动地处理卫生事业发展的两个主体医患双方的矛盾,改善医患关系,才能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政府应强化法制建设,引导医患关系;完善医疗体制,把医疗保障作为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人际互动中的尊重、理解、信任的风气;医院方面应加强医德建设,严格医院质量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尊重患者权利,注意医务人员的形象和礼仪;患者应该对医护职业的艰辛、繁重和高风险性给予充分理解,了解由于现阶段医疗技术的局限,很多疾病无法治愈,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医生一定做到十全十美。当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应先与医院共同协商解决,而不是盲目“医闹”。

篇3:社会研究论文

关键词:社会治理,社会组织,改革

在社会建设中, 随着“治理”理论在中国的引入, 政府和学界等对社会管理“治理化”的认识日益清晰。社会组织与政府、市场被公认为当今社会治理的三大力量。因此深化社会组织改革,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促进社会组织发育, 成为推进社会建设与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社会组织改革是新形势下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需要

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人民内部矛盾易发多发;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问题突出;公共安全形势严峻;民众与政府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或对抗。

二、社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

就我国社会组织的现状而言, 整体数量上有了蓬勃发展, 但水平不够高,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中国的社会组织总数为431069个, 其中社会团体为238747, 民办非企业190479, 基金会1843 (1) 。到2012年增至49.9万多个, 此时我国每十万人口拥有的注册登记社会组织仍不到38个, 而在一些社会组织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每十万人口拥有的社会组织成百上千。因此我国社会组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仍然是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究其根源:

一是对社会组织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到位。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理解社会组织的地位、作用问题上存在偏差, 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律认识不足, 对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发展的意义、发展趋势以及功能作用认识不到位, 还没有把社会组织真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 没有把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纳入议事日程。

二是社会组织规范不够健全。目前社会组织的法规和规章主要以程序性规范为主, 实体性规范明显不足, 现在还实行的是1998年的《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法律法规的滞后制约了社会组织的发展, 导致很多社会组织无法登记注册。有的社会组织规章制度不完善, 有些甚至只有不规范的口头规定, 或虽有完善的制度, 但由于专职人员过少、财力不足等原因, 其目标和宗旨难以有效实现;有的社会组织无论从章程的制定、人事权、日常决策权, 还是内部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 都带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

三是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国家目前对社会组织实行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体制设计, 这种设计造成社会组织进入社会的门槛过高, 使许多具有“合理性”的组织无法取得“合法性”外衣而游离在制度保护之外, 影响了社会组织的设立和作用发挥;大量社会需要的组织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登记;在监管方面, 存在监督力量薄弱、监管乏力的问题。

四是社会组织存在“政社不分”。目前我国大量的社会组织从政府部门中脱胎出来, 其机构、人员、设施等大都来源于政府, 主要领导大多由政府部门的领导或政府机关改革分流出来的官员担任, 导致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 自治程度较低;同时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有的未经过专业训练, 具备公共管理知识、具有宏观协调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员短缺。

三、社会组织建设的对策

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为加快培育社会组织, 激发社会活力, 营造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一, 政府职能转变上的突破。“市场能办的, 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 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政府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 要加强社会管理, 更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公众的需要, 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服务重于管理, 建设服务型政府。

第二, 在社会组织规范上有新突破。目前政府对志愿者组织等社会团体存在以“管”代“监”这样一个误区, 主要表现在严守组织注册“入口”和对组织活动的过程缺少“监督”。政府对社会组织, 应本着宏观管住、微观放活的原则, 一方面推进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 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 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下放登记权限、对暂不符合登记条件的民政部门或授权社区灵活登记备案;另一方面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要尽快从注重入口管理转移到注重过程监管, 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 通过健全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保证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第三, 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上有新突破。国外社会组织发展较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密切合作, 并提供财政支持。整体上讲, 我国社会组织实力弱, 在自足性、公信力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 更需要政府为其提供资源支持, 以实现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第四, 健全社会组织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 明确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权利与职责, 完善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对分离的法人治理机制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运作机制, 要落实社会组织重大活动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以提升社会组织的活动和服务能力社会公信力。

第五, 大力倡导公民志愿服务。推动构建以城乡基层为重点、涵盖各领域和层次的志愿服务网络, 统筹志愿者协调服务工作, 健全服务机构和协调机制;支持广大志愿者有效开展服务城乡居民生活、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各类活动;探索实施社会工作制度, 健全对专业社会工作者服务管理和扶持激励的机制, 推动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红云.《中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基于治理与善治的视角》.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年第5期.

篇4:社会心态与社会发展理念研究

关键词:社会心态;社会发展;幸福;公平正义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77-02

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剧变的转型社会。来自西方的现代文化和价值观,在和古老传统的文明碰撞中,“从器物层、制度层、观念层冲击着传统文化根基,震撼着长期构筑的精神世界”[1]。现时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呈现出鲜明的“边际”特征:即传统与现代的抗衡、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城市与乡村的对峙、东方与西方的冲突。但从总体上说,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变得越来越理智和成熟、越来越开放和多元、越来越主动和积极,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意识[2]。比如,市场观念被普遍接受,创新、自主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法理观念日益增强,开放心态、进取心态和求富心态应运而生。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一些价值观念如民主、公平、人权等也渐渐深入人心。但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一些不良心态也凸显出来。但这些不良心态不是中国人固有的本性,而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不良社会心态折射出的,是我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典型的消极社会心态

有人认为,在当下中国,有八种不良的社会心态值得关注:浮躁、喧嚣、忽悠、炒作、炫富、装穷、暴戾、冷漠[3]。最典型地表现有以下几种。

1.压抑、焦虑心态

19世纪末,中国人还被西方描述成是没有时间概念的人。但曾几何时,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忙碌的人、最不会享受的人、最受压抑、最焦虑的人。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或面色凝重或面无表情,他们都清晰地感受着生存的压力。

大学生面临就业的压力;上班的青年担心买不起房子;中年人既要在事业上出人头地又要养家糊口;老年人因缺乏必要的医疗保险与养老福利很难实现老有所依……焦虑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专利,而渐成一种普遍心态。连本该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中小学生和青年人也不例外,学生们为分数而苦恼纠结,青年人迫于生存压力,早早丧失了浪漫情怀。

2.仇官、仇富心态

近年来,只要公共事件中牵扯到“官”与“富”,必然会掀起一股舆论的狂潮。据此很多人认为这是国人的劣根性,殊不知,一种群体性心态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必然是某种社会现象的反映。为什么要仇官、仇富呢?“官”所掌握的是权力;“富”则代表了物质财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权为民所赋”、理所当然应当“权为民所用”。但在现实生活中权力发生了“错位”,权为私用,腐败横行,这彻底撕裂了公众对政府及政府官员的信任,从而为“仇官”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而“仇富”心理更多来自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社会财富的非公正分配。面对他人非正常积聚的巨额财富以及伴随而至的奢侈性消费现象,公众心中充斥了强烈的被剥夺感和无力感,从而表现出对财富拥有者普遍而广泛的质疑、抵触和仇视心理。可见,权力的滥用导致“仇官”,财富的不公正导致“仇富”。

3.偏激、缺乏信任心态

中国首部关于社会心态的研究报告《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提出,“群体性怨恨”成为中国最明显的社会心态。“群体性怨恨”无疑是一种偏激心态,它的根源是群众与政府之间、人民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比如“亲子鉴定热”折射家庭信任危机;司法鉴定活动遭遇“体制性”信任危机;郭美美事件引发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一味封堵批评言论致政府部门面临信任危机等等。“中国社会如此严重的信任危机是如何产生的?这里面有非常复杂的因素。但简单地说,可以概括为‘社会不公。任何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基本社会正义和公正,也就不会有社会信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取得高速经济成长、使数亿人摆脱贫穷的辉煌成就的同时,却彻底失败于提供基本社会公平和公正。”[4]

4.自豪与媚洋虚荣心交织的矛盾心态

虽然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百年屈辱,但如今,中国重回世界巅峰,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如此成就令世界瞩目,更令当代中国人自豪。但矛盾的是,中国人一方面对中国历史、中国崛起由衷自豪,另一方面又媚洋(如崇拜一切外国的东西,认为外国货质量就更好)、虚荣(一些人买外国奢侈品纯粹是为炫富)。这给某些不良商人提供了绝佳机会,他们将在华制造的产品冒充进口货出售,赚取惊人利润,达芬奇家具丑闻就是缩影。除了在消费领域,其他方面,人们总会有意无意地显示自己的媚洋虚荣,如有些女子以嫁外国人为荣,有些知识分子以有留洋背景为荣,甚至不惜编造假学历。就算是一些赫赫有名的学术单位,也免不了这种心态,比如北大留学生和国内生就有不同的宿舍待遇,留学生宿舍像宾馆,国内学生仍睡木板床。这真实反映了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态。

二、确立以国民幸福快乐为终极目标的社会发展理念

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人们幸福快乐,拥有健康良好的心态。扫描各地“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塑造路径,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有的地方有“提法”没“想法”,仅仅停留在没有具体思路的口号上;有的地方想简单地通过经济方式解决心态问题,认为收入越高,心态越好;有的地方则把良好的心态完全归于个人的主观修炼,认为心态不良是因为修养不足,缺乏理性和素养。

其实,社会心态不是主观的任意塑造,是在特定社会现实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是社会现实的结果和反映。大量现实问题、社会矛盾没有解决,人们心态难以淡定。但仅仅只关注一个个的具体的现实问题,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舍本逐末。必须在发展战略上有明确的目标,在发展理念上有切实转变,在公平的社会环境中去解决具体的矛盾和问题。

1.创新社会发展模式,确立以快乐幸福为核心的社会发展体系

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建立在人们感觉幸福快乐的心理基础之上的,我们今天的发展理念几乎还是以GDP为中心的,个人则以物质利益为中心。但经济增长与收入增加并没有必然带来幸福和快乐,因此经济增长与收入增加只是手段,并不是终极目的,社会发展的理想模型是拥有健康的社会心态,人人心态平和,理性宽容。今天我们倡导以国民幸福快乐为终极目标的社会发展理念,相对于以GDP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而言,这是一个根本性的理念转变。转变这一发展理念无疑存在巨大的阻力,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考验执政者的素质和能力,是衡量执政者是否为人民服务的试金石,也是考验执政者执政能力的试金石。

美国理查德·伊斯特林教授曾经对个人幸福快乐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经济收入到达一定程度后,国民的幸福感并不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这被学术界称为“财富悖论”现象。这种现象既存在于欧美发达国家,也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它使现代社会普遍面临着有发展而无幸福增长的难题。这种难题并非偶然产生,它是简单强调物质利益原则和经济发展本身,而忽视经济发展所服务的终极目的的结果。这种物质主义的经济观远远偏离了人本主义的幸福价值观,GDP指数和收入指数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幸福指数,收入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之一,而且这一影响因素在某一范围内对个人的幸福感发挥较大影响,超出了此范围,就会出现钝化效应,此时如果仍然以GDP为中心,而不综合考虑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幸福指数就再也难以持续提升。由此,我国一定要创新社会发展模式,确立以国民快乐幸福为核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构建起和谐社会,真正实现国民的快乐幸福生活。

2.全面关注个人身心健康、事业满足感、知识精神需要和生态环境,走协调发展之路

快乐幸福感是可以测量与评估的,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进步观念,并与经济发展指标结合而成为一个国家或社会进步的标志。而幸福感作为个人对自己的生存及其环境的一种满意感,属于一种主观的感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包括对生活满足感、身心的愉悦、和谐的关系。

具体来说,包括:收入与社会保障、职业与事业、所属的阶层与社会地位、教育与文化、家庭生活与居住条件、身心状况、人际关系、社会认同、对未来的预期等等。

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收入和物质生活与幸福感具有正相关的关系,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相关性大大降低,个人的身心状况、家庭生活与认同感对个人幸福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据相关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发展到现阶段,与其他很多国家的情况很接近,个人健康、家庭生活及其亲情在个人幸福影响因子中所占的权重达到了一半。由此看来,对于个人幸福的满足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不完全是物质利益的提高,如果改善非物质方面的条件,既不需要消耗很多资源,却可大大提高幸福指数。所以,全面关注个人身心健康、事业满足感、知识精神需要和生态环境,走协调发展之路,具有战略意义。

3.营造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和而不同的社会环境

社会心态所表现出的问题最终还是社会本身的问题的反应,不良社会心态是社会整体的政治经济权力结构的畸形化所导致的。要真正促进心态的和谐,并不是靠“管理思维”去调整,也不是靠动员“政工师”去宣教、心理医生做义诊所能实现。关键还是要从根源上入手,营造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和而不同的社会环境。

首先,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环境,使每个人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者得到承认与回报,弱者得到社会的关怀,这样就会让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心态,感激社会和回报社会,并奋发有为。

其次,建立并完善民主制度,使公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并有切实的渠道参与政治生活与政治决策,从而使公民的诉求与愿望得到充分表达和实现。此外,要树立法治的权威,通过法治张显正义,通过法治公正地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与利益纠纷,不搞特权和例外,使每个人平等地得到公平对待。

最后,营造一个多元而和谐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逐渐走向多元化,多元化与多样性既可引起矛盾与冲突,也可相互包容与共存。我们应该站在社会整体的立场上,同时站在每个利益群体的角度看问题,为每一个群体提供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而不是让一个群体的发展影响甚至损害其他群体的利益。富有者不能以别人的贫困为代价,行使国家权力的官员不能以对民众权利的剥夺为代价。这样,才能消除“仇富”和“仇官”心理,让每个人保持乐观而健康的心态,造就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和谐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强.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困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4-45.

[2]周晓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心态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9,(27).

篇5:社会研究论文

课题调研提纲

(社会组织)

1、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分析;

2、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如何完善社会组织;

3、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4、社会管理创新对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带来哪些新要求、新挑战;

5、社会组织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遇到什么问题、困难;

6、今后,以党建创新推动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主要工作思

路和对策;

7、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中党组织、党员在社

区管理创新中积极作用的对策、建议;

8、行业协会在党委政府指导下,在对所在行业进行管理过

程中,有什么新做法新成效;

9、社会中介组织在行业协会的指导、管理下,在为社会提

供服务方面有什么新做法新成效。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作用研究”

课题调研提纲

(社区)

1、对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管理中发挥作用的基本评估;

2、社会管理创新对社区党组织带来哪些新要求、新挑战;

3、当前,社区社会管理创新遇到什么问题、困难;

4、今后,以党建创新推动社区管理创新的思考与建议对

篇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

摘 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命题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详尽、系统地论述,提出了各自的精辟见解

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研究综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一重大命题一经提出,就受到全党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全国各地掀起了宣传、研究、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潮。

一、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从解读到深入,从宣 传介绍走向深层次理论研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初,由于对这一命题还缺乏深刻的理解,所以最初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宣传、解读上。随着宣传的逐步深入,对其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从分析提出出背景到解释科学内涵,从发现本质特征到提炼衡量标准。理论界很好地领会了中央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对这一战略任务达成了基本一致的认识,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二)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首先应是一个学术问题,它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途径,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但是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它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研究的目的是指导实践。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构建的过程中,怎样处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伴随着实践,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并不断向我们提出挑战。

(二)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方法从单一走向综合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应该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但它又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因为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比较重大的现实问题,都不是单靠一个学科所能解决的问题。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涉及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这就要求对它的研究必须是以

社会学为主导的多学科、多模式、多层次和多方法的研究,必须依靠各学科通力合作,联合攻关。因此,从单一走向综合,是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的必然趋势。

二、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的研究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包括哪些主面,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不同的诠释和说明,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全面系统说”。朱西周认为,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和谐。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注重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的发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

2、“广义、狭义” 说。吴忠民认为,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有关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等。实际上,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几乎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

3、“八个方面” 说。陆学艺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应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1)一个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2)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3)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4)一个没有身份歧视,每个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开放,社会流动畅通的开放社会;(5)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6)一个社会事业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7)一个各阶层人民有共同理想、讲诚信、守法、民风醇正的社会;(8)一个社会各阶层关系融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有序的社会。

4、“四个要点” 说。邓伟志认为,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

5、“协调” 说。屠春友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是城乡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是区域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相协调的社会。

6、“两层含义” 说。梁道刚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有两层含义。第一,这个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在各方面都能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第二,这个社会是和睦的、协

调的。表现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是有着坚强的领导核心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是一个有着共同价值信仰和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是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公平和正义的社会。

综上,学术界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涉及到了许多深层次的理论实践问题,加深了我们对这一战略任务的认识理解,并且已经取得许多阶段性成果。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一战略任务提出不久,对它的研究周期也还不够长,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比如,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与构建社会主义谐社会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哪些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我们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局性的标,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都参与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但由于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各异,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它层次性、阶段性,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

1.朱西周.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J].北方经济,2005(04)

2.梁丽萍.走向现代的和谐社会 — — — 访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4(11)

3.宋宏.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与内涵 — — —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访谈录[J ].经济师 ,2005(02)

4.邓伟志.和谐社会的四个要点[J ].北方经济 ,2005(04)

5.屠春友.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 ].理论学刊 ,2004(12)

篇7:社会研究方法作业

(1)选择研究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一位大学生、家长及其

(2)

(3)

(4)

(5)老师,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戏语:“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这不是没有一点事实依据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大学生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社会舆论的热点和高校及相关部门工作的焦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特殊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以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试图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设计。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标,研究者决定采用文献研究为主的方法进行探讨。研究者主要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几个大城市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提高研究结果的代表性,主要收集近几年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报导,根据研究者所拥有的时间,经费和人力等条件,研究者采取了文献调查的形式,确定了以描述为主的研究目标,选择了大学生作为分析单位,高中及以下学历毕业生作为比较对象。在五个大城市进行广泛的资料收集与整理。资料收集。2013年9月至11月,研究者在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里,跑遍全国五个大城市图书馆,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报纸,杂志,文件以及新闻媒体资料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报导。同时也采访了几位大学生,谈谈他们对今后就业的看法,以辅助研究。资料分析。文献收集完毕后,研究者对所有文献进行了筛选,剔除了一些不合题目,重复的文件。然后,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系的10名本科生把筛选过后的书面文献统一录入计算机。研究者对文献统一进行了理论检验。得出结果。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系统分析和深入探讨,研究者得出了“大

篇8:社会研究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在管理类文献中有着长远的、深刻的历史。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对这一概念的解释有很多种。Mohr(1996)概括了这些定义,主要分成两类:(1)多维定义;(2)基于社会营销概念的定义。多维定义对主要的企业责任进行了描述。其中,得到最广泛关注的是1991年Carroll在其文章中提出的定义。根据他的研究,经济、法律、伦理以及慈善是企业最主要的四种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企业相应所需承担的经济职责,包括保护股东利益、提供价公质优的产品和服务、主动缴纳税款、满足员工和企业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等;法律责任是指在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企业必须对法律规定的责任有所承担,包括依法治理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等;企业还需根据社会道德要求承担一定的道德责任,包括自觉约束自身行为、保证公平竞争等;同时,根据社会期望和社会价值观,企业自愿承担一定的慈善责任,包括捐助慈善机构、参与公益性事业、关爱弱势群体等。

如果将企业社会责任放在一个更为抽象的层次上进行定义,那就是基于社会营销的概念。经典的社会营销概念定义来自于Kotler(1991),企业经营在某种程度上要保持或者提升顾客和社会的福祉。这一概念随后得到延伸,Petkus和Woodruff(1992)认为,避免伤害同时要做好的事情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由于抽象程度不同,这两种类型的定义呈现出的差异较大,尽管如此,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类定义的共同点就是对超越短期利益的强调,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必须要关注除了短期利益以外的事情(Mohr,1996)。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路径分析

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影响的现有研究看,大部分都是从某一个方面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进行分析,主要是慈善捐赠和环境保护。实际上,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不限于此,对其范畴也有多种划分。例如,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三个中心圈”定义是由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四个抽象范畴”是Carroll(1979)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划分,“八个具体范畴”是Modic(1988)随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划分等。

在中国,依据社会责任与企业关系的紧密程度,国内学者陈迅、韩亚琴(2005)把企业社会责任分为三个层次:“基本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股东负责,善待员工;“中级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消费者负责、与社区搞好关系、对政府领导的服从、对环境加以保护;“高级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慈善捐助。但是,更多的国内学者倾向于从三个维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划分。姜启军和顾庆良(2008)从企业履行责任的限度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层次进行定义,从整体上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有三个层次:最低限度的责任需求是第一层,包括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对员工诚信、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等;超越最低限度的积极职责就是第二层责任,包括对消费者守信、对社区做出贡献等;对责任最高目标的追求则是第三层企业责任,这样的企业会把企业自身的追求与企业社会责任紧密联系起来。但目前,社会大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基本上集中在从事公益事业、环境保护或劳动用工保护等方面。所以,本研究希望从较新的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思想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渊源。该思想认为,一个社会能够通过市场很好的确定它的需求。企业回应市场需求时会得到一定的回报,正是企业对这种回报的追求使得社会的一切需要得以实现。因此,将自我利益转化为社会利益的正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本文的核心概念——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正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具体化,与一般的概念有所区别。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强调是否采取行动、是否行为已经发生,但CSR概念对行为的结果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反应并不包括;另一方面,相对于从社会或政府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途径主要是立足于企业来观察和研究社会责任问题,同时,希望对消费者与社会产生积极影响为目的;再者,明确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单一概念的区别。与其他社会责任有关概念的区别如下:首先,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并不能概括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前者强调企业应当做什么(或不应当做什么)以及为什么应当(或为什么不应当),后者强调企业做了什么。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也不等同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前者强调全方位的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后者只强调行为;其次,不同于企业社会响应强调行为策略或行为能力,作为事前概念,强调能不能做或者如何做,属于对策性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是事中或者事后概念,强调做了什么以及做了多少,在描述性和实证性研究中运用较多。再者,不同于企业社会绩效,企业社会责任强调对各个环节的覆盖,包括原则-过程-结果,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只注重过程这一环节。同时,不同于企业伦理,强调企业应该在什么样的伦理准则下行动,如何遵循准则,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强调行为本身,具体行为是自愿还是非自愿、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最后,不同于企业公民,强调企业是社区周围诸多主体中的一个,将社区放在理论框架的中心,希望社会责任由相互合作的各个主体共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明确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企业被各个利益相关者所围绕,处在理论框架中心的仍然是企业。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一般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不同,它强调企业具体的行为,需要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价分析。Wood认为最恰当的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主体,应当是承受了企业这些行为所带来的结果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只有他们才知道自己的利益被满足到什么程度,他们经历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过程,他们知道自己的利益要求已经被满足了多少。这种观点非常有道理,因为作为最直接的利益相关方,他们的评价往往最准确,最能反映出企业行为的效果,因此,本文将消费者作为评价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主体,从消费者的品牌态度作为切入,去研究不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效果,得出的研究结果才更具有实践意义。

但并非这些方法就是“最佳”的实践模式,根据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这些方法可以同时出现且不互相排斥,但是,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逻辑和导向,如果这些方法能够符合特定的社会模式,他们也将成为相互竞争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消极型方法正是弗里德曼古典概念的直接反映,即产生利润就是企业唯一需要承担的责任。采取这种方法的企业,它的商业视角就是完全内向型的,行为的目的是在市场环境下争取直接的效率和竞争利益。他们认为,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才是企业经营的焦点:生产是否迅速、市场营销是否精明、专利是否申请以及创新是否及时等。由此可见,出色的运营就是这类企业是否良好的标准,所以,着眼于这种视角的企业所承担的责任就是“企业的自我责任”。

摘要:在社会形势和结构日趋复杂的今天,社会危机频繁爆发,企业对这些危机事件的反应也各不相同。随着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逐步增强,学术界更多的不是对企业社会责任必要性的探讨,而是越来越关注如何鼓励企业去履行社会责任,关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淑妮:《企业社会责任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上一篇:全科医师模拟题下一篇:别说我小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