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感受

2024-08-09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感受(通用14篇)

篇1:《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感受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心得

户部寨乡二中 刘双利

这次《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但是各位教师的上课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想起来这五天的培训,真的受益匪浅。

我对这次培训机会从心里来讲是十分珍惜的。当前的教育改革从上到下提的十分响亮,但是我总觉得好像是有种雷声大雨点小或者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感觉,国家提倡教育改革的时间也不短了,我们农村学校的教育到底有什么改变了,校园面貌新了点,教师呢?好像是最大的收获就是记住了几个新的教育名词,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等等,课堂上依然不能做到让学生是主角,老师是主导。还是传统意义的教学模式统治我们农村课堂。自从多媒体设备引入学校以来,多多少少改变了课堂环境,但是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因此对教育改革很是困惑,正当此时我们电教馆的领导组织了这次培训,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因此我是十分重视的。在这次培训中应该说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也有了许多的收获。那么我就先谈谈这次培训我的收获有哪些:首先这次培训定位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的内容很是具体,不像以前有些的培训大而空,只知道喊口号,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这次培训就是解决困扰我很久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多媒体环境下到底应该怎么来上课,这是我一个最大的收获。多媒体教室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很熟悉的了,本来觉得有了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很高,成绩应该提高很快,后来实践证明,利用了多媒体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却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很是困惑,后来干脆不再用了,省得白白的浪费资源不是,但是通过这次培训我弄懂了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多媒体也是一种教学工具,只不过比传统的教学设备先进,说到底学生成绩的提高不能只寄托在工具的先进性上面,关键是使用这种工具的人——老师,你对这种工具了解多少,他的优点在哪里缺点又在哪里。只有对你要运用的这种教学工具有了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得心应手,这样才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来轻松的选择出最合适的工具,让这种工具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所以我会在以后我的工作中进行有选择的使用多媒体设备。

其实多媒体设备较之于传统的教学设备还是具备有很多先进的特性的,他里面毕竟包含了很多高科技的东西,科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方式,既然如此就要对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好好研究了,这也是这六天的时间里我们培训的重点所在。也是我的进一步的收获。我们的老师对教学设计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每一节课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教学设计,哪怕是最简单的,上课之前总得想一想我该讲什么,怎么讲(现在叫学生学什么,怎么让学生学会这节课的内容)这就是教学设计,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想,里面已经包含了很多东西了:这节课的内容,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我想达到的目标都在这里面了。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就是在此基础上去考虑一下我要使用什么样的媒体,选择什么样的媒体能很顺利的达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准备使用的媒体确定下来之后再思考这种媒体所需要的资源我有没有,有的话,深入思考用多少?怎么用?如果没有的话,从哪儿能找到。找到又怎么能为我所用?所以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需要大量时间来支持的。但是为了我们的学生的未来,我们花费这些时间是值得的。也是乐意 的心甘情愿的。从学生对多媒体的反应态度上我们也可以有所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们一听说要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就表现出来异常兴奋,这里面虽然不排除有部分学生把在多媒体上课当成看热闹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这毕竟是先进的东西,比传统的教学设备要有新颖性,更能吸引学生,学生在原来的普通教室里每堂课都是看着眼前的那块黑板,久而久之也会厌倦的,他们会产生黑板还是那块黑板,老师还是那些老师,书是书本是本,我们的学校啥时能变个样?人都是这个样子,对于新鲜的事物就愿意接受,何况是学生正处于年少时期,如果某节课换了新老师,或者教室里多些听课的人,他们的反应就很是激动,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了,很认真听课。何况多媒体教室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未知的东西他们并不能想象出来,所以就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这就有了学习的动机有了学习的兴趣,我们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吗,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有了,我们就要好好利用好,让他们得到他们所期待的东西。所以如果说我们的课要是用多媒体设备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话,还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下多媒体设备。毕竟教育要面向未来。

鼓励大家用多媒体技术上课就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资源的问题,没有新的丰富的资源慢慢的我们的学生对多媒体就失去了新鲜感,失去了兴趣,这是很可怕的,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我们的学生是这个信息时代的真正主人,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比我们少。我有好些学生的QQ级别都是很高的,他们大多都拥有一个太阳以上的级别。这说明他们的在线时间比较长,他们的空间里收录的文章真的丰富多彩,可见他们的思想并不是想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不要以为学生考试的时候就考那么几分,是不是就是脑袋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啊,有,而且很多。不过他们头脑里的资源虽然很是丰富,但是并不是全部有利于他们成长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做老师的来获取更多的有利于他们成长的资源,并且把这些资源提供给我们的学生。我们获取资源的能力决定了学生能否健康的成长。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给我们建立了很多资源库,例如: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学科网,各省市也有自己的教育网站,像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等。还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经建到了很多基层学校,还对部分老师进行使用管理培训。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我相信我国教育现状会有比较大的改观的。

总之,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教学绝不是割裂的、对立的、水火不相容的,而应该是互补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一节课用了多媒体设备就不能再用粉笔黑板显然是个误区。

篇2:《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感受

这次《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马上就要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天时间,但是电教馆的各位领导的平易近人的高尚品德;张老师的令人仰望的才华;薛老师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方法和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以及各位同事老师的出口成章的精辟言论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想起来这六天的培训,真的是如沐春风而又受益匪浅。在这里我也禁不住想和大家说几句。这次培训选择的时间对于我来说不是太好,中招前一个月里的一个星期的时间是多么的宝贵,不言而喻大家都很清楚,可是我对这次培训机会从心里来讲是十分珍惜的。当前的教育改革从上到下提的十分响亮,但是我总觉得好像是有种雷声大雨点小或者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感觉,国家提倡教育改革的时间也不短了,我们农村学校的教育到底有什么改变了,校园面貌新了点,教师呢?好像是最大的收获就是记住了几个新的教育名词,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等等,课堂上依然不能做到让学生是主角,老师是主导。还是传统意义的教学模式统治我们农村课堂。自从多媒体设备引入学校以来,多多少少改变了课堂环境,但是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因此对教育改革很是困惑,正当此时我们电教馆的领导组织了这次培训,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因此我是十分重视的。在这次培训中应该说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也有了许多的收获。那么我就先谈谈这次培训我的收获有哪些:首先这次培训定位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的内容很是具体,不像以前有些的培训大而空,只知道喊口号,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这次培训就是解决困扰我很久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多媒体环境下到底应该怎么来上课,这是我一个最大的收获。多媒体教室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很熟悉的了,本来觉得有了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很高,成绩应该提高很快,后来实践证明,利用了多媒体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却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很是困惑,后来干脆不再用了,省得白白的浪费资源不是,但是通过这次培训我弄懂了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多媒体也是一种教学工具,只不过比传统的教学设备先进,说到底学生成绩的提高不能只寄托在工具的先进性上面,关键是使用这种工具的人——老师,你对这种工具了解多少,他的优点在哪里缺点又在哪里。只有对你要运用的这种教学工具有了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得心应手,这样才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来轻松的选择出最合适的工具,让这种工具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所以我会在以后我的工作中进行有选择的使用多媒体设备。

其实多媒体设备较之于传统的教学设备还是具备有很多先进的特性的,他里面毕竟包含了很多高科技的东西,科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方式,既然如此就要对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好好研究了,这也是这六天的时间里我们培训的重点所在。也是我的进一步的收获。我们的老师对教学设计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每一节课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教学设计,哪怕是最简单的,上课之前总得想一想我该讲什么,怎么讲(现在叫学生学什么,怎么让学生学会这节课的内容)这就是教学设计,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想,里面已经包含了很多东西了:这节课的内容,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我想达到的目标都在这里面了。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就是在此基础上去考虑一下我要使用什么样的媒体,选择什么样的媒体能很顺利的达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准备使用的媒体确定下来之后再思考这种媒体所需要的资源我有没有,有的话,深入思考用多少?怎么用?如果没有的话,从哪儿能找到。找到又怎么能为我所用?所以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需要大量时间来支持的。但是为了我们的学生的未来,我们花费这些时间是值得的。也是乐意的心甘情愿的。从学生对多媒体的反应态度上我们也可以有所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们一听说要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就表现出来异常兴奋,这里面虽然不排除有部分学生把在多媒体上课当成看热闹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这毕竟是先进的东西,比传统的教学设备要有新颖性,更能吸引学生,学生在原来的普通教室里每堂课都是看着眼前的那块黑板,久而久之也会厌倦的,他们会产生黑板还是那块黑板,老师还是那些老师,书是书本是本,我们的学校啥时能变个样?人都是这个样子,对于新鲜的事物就愿意接受,何况是学生正处于年少时期,如果某节课换了新老师,或者教室里多些听课的人,他们的反应就很是激动,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了,很认真听课。何况多媒体教室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未知的东西他们并不能想象出来,所以就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这就有了学习的动机有了学习的兴趣,我们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吗,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有了,我们就要好好利用好,让他们得到他们所期待的东西。所以如果说我们的课要是用多媒体设备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话,还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下多媒体设备。毕竟教育要面向未来。

鼓励大家用多媒体技术上课就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资源的问题,没有新的丰富的资源慢慢的我们的学生对多媒体就失去了新鲜感,失去了兴趣,这是很可怕的,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我们的学生是这个信息时代的真正主人,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比我们少。我有好些学生的QQ级别都是很高的,他们大多都拥有一个太阳以上的级别。这说明他们的在线时间比较长,他们的空间里收录的文章真的丰富多彩,可见他们的思想并不是想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不要以为学生考试的时候就考那么几分,是不是就是脑袋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啊,有,而且很多。不过他们头脑里的资源虽然很是丰富,但是并不是全部有利于他们成长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做老师的来获取更多的有利于他们成长的资源,并且把这些资源提供给我们的学生。我们获取资源的能力决定了学生能否健康的成长。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给我们建立了很多资源库,例如: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学科网,各省市也有自己的教育网站,像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等。还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经建到了很多基层学校,还对部分老师进行使用管理培训。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我相信我国教育现状会有比较大的改观的。

篇3:《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感受

关键词:食品专业英语,建构主义理论,多媒体,教学改革

食品专业英语是我国高等学校食品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必修课, 旨在提高本科生对专业英文资料 (文献、专著、说明书等) 的读写、翻译等能力, 培养学生获取国际前沿食品专业技术和行业发展动态的能力。但笔者根据本校食品专业英语上课情况来看, 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热情不高。一方面这与专业英语本身课程特点相关, 专业英语词汇量大, 内容以专业技术为主, 相对枯燥, 学习难度较高。另外, 缺乏合适的专业英语教材, 教学方式及手段较为单一, 也是造成当前专业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笔者结合我校“721”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自身教学过程, 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和当前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条件, 对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1 建构主义理论介绍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 又称结构主义, 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最早起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研究。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 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教师和学习伙伴) , 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 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该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 主动发现和主动构建所学知识意义。①该理论特别适合语言学习, “语言输入实际上是学习者的主动构建,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输入, 而是通过原有的语言知识系统与新的语言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他的语言能力”。②该理念强调以“学”为中心, 强调语言学习中学习者与环境间的互动过程, 同时强调教师需要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对食品专业英语任课老师来讲, 更需要根据教学条件和个人专业知识特长, 围绕如何让大多数学生更好的“学”, 设计教学课件和改进教学方法, 这符合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

2 食品专业英语多媒体教学内容的设计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方法, 可综合呈现视觉类 (文本、图片、动画、视频) 和听觉类 (动画、音频、视频) 等多种媒体信息等, 已成为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授课方式, 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多媒体教学的视觉呈现和听觉呈现符合人类信息加工的双通道心理机制, 使得教学信息首先通过一个通道 (视觉或听觉) 进入学习者的信息加工系统, 同时通过转换表征, 在另一条通道上 (听觉或视觉) 得以加工学习。现代信息加工学的双通道理论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合理的存在和使用理由。③建构主义指导下的食品专业英语多媒体教学内容, 应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兴趣点进行多媒体教材的设计和改编,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使多媒体学习变成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食品专业英语课程内容可根据食品专业主要知识模块进行设定, 如食品文化、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物性、食品加工、食品保鲜与储藏、食品营养、食品安全等章节, 这可让学生在已有专业知识基础上进行英语语言学习的意义构建。具体到每个章节上, 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收集并整合资料, 特别是英语资料, 包括图片、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如笔者讲解《食品文化》时, 讲到中国八大菜系, 在网络上收集了各菜系的代表菜肴图片, 引入一些菜肴的历史典故;在《食品微生物》章节, 播放了一则近年来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全球案例的VOA Special English新闻;在《食品加工》章节, 播放了中英文交替的《食品技术之自助餐》视频节选;在《食品安全》章节, 播放了《基因工程操作》英文动画。多媒体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3 食品专业英语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改进

(1) 部分章节推行以学生讲授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预习上课内容, 特别是陌生词汇;学生随机分组, 同时将章节分成小结, 每小组现场中英文讲授一节教材内容;随后, 针对学生讲解内容, 老师给出指导性意见, 通过事先准备的课堂课件, 分析和强调学生错误的讲解点和教材疑难知识点。这种学生讲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课堂主人翁心态, 培养学生“听说读”能力。

(2) 部分章节依然以教师为主线, 利用网络资源, 精心制作相关课件, 使呆板的英文段落、抽象的黑白数据图片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 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有效性。除了教学课件具有表现力和吸引力, 还要十分注意调动学生上课过程中的主动性。如通过色彩艳丽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英文材料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提问题、重点语句翻译的方法, 培养学生英文表达和翻译能力;给出本章相关的一个英文议题, 由学生进行全英文讨论, 如保健食品是不是食品发展方向、基因工程的利与弊等, 可有效消除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枯燥感和被动感, 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有效培养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

(3) “写”位于专业英文四项学习能力的最后, 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能力, 可通过部分章节的开放式教学进行培养。具体来讲, 可针对章节内容, 不限定题目, 只给出了一个大致方向, 如《食品保鲜与储藏》章节, 教师可针对这个主题进行设计阅读和写作任务, 告诉学生如何去查找外文文献, 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食品课题进行文献调研和阅读, 然后英文总结该类食品的保鲜和储藏方法, 最后以幻灯片的形式英文介绍文献阅读成果。

另外, 在教学细节上要注意: (1) 引导学生多用英语交流对话,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 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2) 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敢于质疑, 勇于用英文提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英语自我发展和应用的过程。

4 结论

食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对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中国的食品科技投入很低, 需要向国外, 特别是欧美国家, 学习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和科技理念。食品专业英语作为国际食品科学研究交流的桥梁, 其学习尤为重要。只有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才能切实实现食品专业英语课程的意义。

注释

11 薛国凤, 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3.24 (1) :95-99.

22 张志伟.建构主义理论与语言教学[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9 (5) :117-118.

篇4:《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感受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环境 大学英语 学习策略 教学策略

现代大学英语教学对大学生学习英语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听说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的优势,给学生带来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自主学习是教学的要求。英语在大学中的教学与测试中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对学生而言,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学业测试,英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大学之中如何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是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意义

1.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英语的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环境,提高学生的交际欲望,在大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现代教育中,英语在沟通、文化的交流以及开发学生智力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丝毫不输于语文数学等传统学科,意义可见一斑。在大学中,专业是否是英语并不是决定是否学英语的关键,作为当代大学生,英语的学习已经不再是一项技能,学好英语,已经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要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它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水平测试中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提供学生与外籍人士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

2.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大学英语教学以引导学习者为目的,使其学习方法行之有效,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大学英语的学习与教学相辅相成,同样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英语的普及以及生活中的应用,英语已经在我们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就大学生而言,在学校的日常阶段性测试和能力测试中都是十分有用的;从以后的就业角度看,目前应届生毕业生供大于求,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自然会选择英语水平更高者,招揽更优秀的人才;就英语本身来看,英语是基本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已被普遍认同,它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因而,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二、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与教学现状

1.大学生英语学习模式及存在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英语教学慢慢开始取代传统的粉笔字教学模式,一方面教学主体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也会发挥磁带、光盘、幻灯片等多种多样的工具,让教学的课堂变得鲜活起来;另一方面,学生也通过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各方面的学习,满足自身对视觉和听觉上的要求。通过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主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在书面和口头交流上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2.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有两种,其一是多媒体演示型教学,其二是网络交互型教学。第一种多媒体演示型教学,是指教师在根据教学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来开展和演示教学内容。它的优点是节约教师的时间,改变传统板书的教学模式,让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多,通过多媒体直接有效的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充分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第二种网络交互型教学,是指学生和老师都以网络为载体,在网络上面交流讨论,通过视频来相互监督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但是由于不是面对面的交流,容易产生误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

三、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及教学策略

1.大学生应该如何利用多媒体网络学习英语。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针对认知策略,学生可以将老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的学习内容做一个复述总结,实现重现知识点,还可以整合所学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分块整合知识点,做到条理清晰,当然,学生也需要重新回顾多媒体上的学习内容,可以在将老师的课件拷贝后自己下去记忆,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就元认知策略方面,需要学生自己计划好控制好调节好学习过程,做到每个阶段的安排都合理;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学习进度的策略,它要求学生在时间上,环境上有一个自己的认知和安排,利用自己身边的一切资源比如说图书馆,网上资料等更好的学习。

2.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做到更好教学。第一,老师需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教师还可以就他们的元认知能力,就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点掌握情况做一个分析,将学生的作业中问题最多最大的一块系统地进行讲解,并且多出一些这类型的,让学生的印象和记忆更深刻。第三,网络上信息全资料多,教师可以丰富学习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课堂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意思,学生不觉得枯燥无味,老师也有讲课的欲望,教学的效率才会高。

四、结语

教是学的基础,学是教的目的,教引导学,学反拨与教,两者辩证统一,不可分离。如今信息技术更新迭变,在多媒体为依托的教与学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完善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构建平衡的多媒体教与学新模式,仍是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以老师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弊端,通过建立自主学习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实现高效教学,更好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新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秀萍.论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特点与优势[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篇5:《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感受

荥阳市豫龙镇第五小学

叶子

262号

2012年7月1日至5日,我参加了荥阳市教体局组织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培训活动,地点在局东四楼会议室。

和我校的其他老师一样,从报名到培训前,我一直以为这次培训是在某个培训学校的机房进行,没有想到这次小学语、数的骨干教师分成三个班在三个地点进行培训,最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培训的老师有六位,其中五位都是我们荥阳市的杰出教师,真真正正的本土专家,有三位我曾经在一些活动与他们有过简短交谈;更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培训以发的教材为内容,但又跳出教材,是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联系我们教师实际的专题报告。教体局师训科禹念仁老师的讲话让我明白了——这次培训透漏出我们荥阳市教体局在张双利这位有教育理想与教育思想的局长带领下工作的两个信号:1.这次走上讲台的是教师,是地地道道的本土教师,不是外请专家,2.教师的思想要解放;并且教材的东西大家看书能自己学会一些内容,趁这个机会,几位杰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有效的教育行为的传播或者感染、带动甚或启迪是这次培训的有一个目的。

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5天时间,但是六位讲课老师认真授课的态度、耳目一新的教学方法和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以及清晰、精辟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想这5天的学习,真是如沐春风,受益匪浅。通过5个模块的学习及荥阳市杰出教师的专题讲座,还有师训科禹念仁老师的精彩评论,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多媒体走进课堂的新特征,理解了教学设计的过程,学习了课件修改的方法及技巧,提升了多媒体应用的能力,认识到多媒体课件制作为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也让对禹念仁老师和几位杰出教师深感佩服!

通过培训,我深刻体会到——

1.在教育教学工作上,要做一个有心的老师,做一个时时刻刻有心的老师,能潜心进行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包括教师教的资源和学生学的资源,但最宝贵的得资源是思维方式,是学生的大脑。学习小组是一种资源,学生遇到的困惑、所犯的错误更是一种资源。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智慧,合理应用这些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服务。

2.应该做好自己的教学研究,应为在自己的课堂上,一定会有一节或者两节甚或更多的教学实践,必有一点精彩之处、亮点之处或者不成功不如意之处,这一点总会令你深有感触。通过走进名师课堂,看名师课堂实录的方法提升自己并不是简单的模仿或者改造,因为名师课堂的精彩并不在某一个教学设计的技巧,而是课堂背后的教学理念,那种和谐、自然、流畅的理念。

3.“学生是数据时代的原住民,教师是数据时代的移民”,这句话让我体会到要教会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学会处理海量信息。学会全球化交流,学会学习及自我导向的学习。

4.“怎样做一个好老师?”初中数学名师张雪玲老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热爱教育,心态要好。“热爱教育”,平常我也总觉得这话太官方太大太假,张老师说:“这实则是名师的真实想法”。“心态要好”,张老师说她49岁了,粉红的衣着、朗朗的笑声、缜密的思维、互动的交流方式、幽默的话语、生动真实的案例,这些都足以让我们参加培训的老师都为其鼓掌、被其感动、受其影响。

回忆曾经参加过的多场报告、讲座,真的,这次由身边的本土老师做精彩专题讲座给我的触动最深!自己曾经也是有教育理想与抱负的,后来被现实的考试、繁琐的管理事务、所处环境的无为状态等等渐渐磨去了棱角,消逝了斗志,不,此刻,却觉得是自己的懈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将本次培训所学到的思想、知识充分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最后,用培训中的三句话做结尾——

篇6:《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感受

我参加了组织的《教学媒体与资源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培训。在培训期间,系统学习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成果展示和分享等方面的知识。我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这学习情况,谈一谈我的一点拙见。

新时代的大潮将我们带入信息社会、知识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教育和信息化不断交织、融合和深化。如果没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单纯靠粉笔、黑板等传统的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是跟不上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的,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师,提高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尤为重要。提高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势在必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一项辅助手段,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我们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把丰富多彩的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料展示给学生,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某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意识,加深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大我们的课容量,节约时间。

通过培训,我对教学资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是为师生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帮助的各种可利用的条件。最宝贵的资源是思维方式,最重要的资源是学生的大脑,最生动形象的资源是多媒体资源,最容易复制和传播的资源是数字化资源。从广义角度讲,不仅教师、教材、教室是教学资源,而且学习伙伴也是教学资源;不仅学习小组是一种资源,而且学生遇到的困惑也是一种资源,甚至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资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变的过程,单一的某种资源很难满足实际教学需求,通常是多种教学资源一起使用或按一定序列使用。所以,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资源,考虑各种资源的特性,整体协调,互相配合。信息化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差异。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地位,是学习的帮促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进行生成性、创造性、自主探索、交互学习,教学形式是交叉学科、带实际情境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很丰富。

篇7:《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感受

(附答案)

1、你是怎样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

(答: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提倡“合作与交流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和同伴关系等产生积极影响。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

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篇8:《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感受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英语自主探究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改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要以孩子们的发展为本以创新思维为核心, 以多样化的信息资源为基础, 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 通过孩子们的自主合作、积极探究、不断创新, 获得知识和能力上的提高, 满足他们兴趣和情感等方面的需求, 进而提高综合英语素质。多媒体技术作为我们课堂教学重要的辅助工具和手段, 能够有效激励学生的情感, 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 使小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被动接受式真正转变成自主探究式学习, 构建多媒体技术和小学英语课程有机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更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1.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教学资源库 ,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在这一资源库中, 既有丰富多样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又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构建。同时, 它还能够智能化地把不同学科综合到一个平台, 使英语更丰富和清晰自然, 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 通过多媒体演示就会使学生得心应手。通过应用多媒体, 能够把呆板单一的黑板智能化, 使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为孩子们探究提供更有效的辅助, 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探究思维能力。

2.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任务驱动 , 这些任务要具有具体性和真实性, 可以创设课堂问题情境, 使孩子们置身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生成过程中学习。通过一个课堂活动, 把相关的英语知识和能力融为一个整体, 有机融合在一起, 多媒体智能教学平台就是服务于这种教学任务的。小学生能够以一种向往的方式对待多媒体, 把多媒体智能教学平台作为高效获取信息、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认知手段。在多媒体智能教学平台演示、交流和情境探究中, 我们发现学习、探究和创新等环节教学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二、基于多媒体智能教育平台的小学英语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

多媒体智能教育平台引入小学英语教学中, 有利于演示那些比较抽象、探究性强的英语情景。多媒体智能教育平台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什么作用? 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课堂教学对“多媒体”的需求决定。多媒体的演示是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 而并非为了追求直观, 所以直观的程度要在分析孩子们的基础上有效运用, 同时也要注意引导, 使他们达到从直观到抽象迁移。

1.创设问题 情境。利用多媒体智能教育平台 , 创设英语问题虚拟的情境, 目的是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明确英语探究的重点。例如用飞动的风筝引入风筝知识的教学;或者我们可以把与课本配套的课件通过游戏引进教学, 组织孩子们在网络和多媒体支持下开展英语游戏比赛。这些情境的创设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 但它并非盲目无章, 而是围绕学习目标开展的, 孩子们在这些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 并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2.提出探究问题。 探究性学习是在任务驱动下开展的 , 孩子们被看做是新知建构过程的重要参与者。课堂活动的很多目标和任务都是通过孩子们主动、积极地获取材料实现的。探究问题时, 孩子们要积极发现, 教师要有效引导, 在情景导入中为孩子们留下有效的探究问题, 在我们的启导下孩子们勇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明确探究的要点。

3.探索解决 方案。在学生明确了探究的目的和方向后 , 我们要让学生用多媒体智能教育平台英语软件作探究, 利用我们课前准备好的课件, 积极探索或小组合作探究, 以探究英语知识的奥秘。例如在图形英语单词中, 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智能教育平台演示教学课件, 通过多媒体操作展示图形, 生动直观地描述图形, 使孩子们在动画中认识和掌握图形单词。

4.尝试问题解 决。小学生在与多媒体课件的交互中 , 经过积极思考, 能够获得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并能够积极尝试解决问题, 同时在解决问题中掌握学习方法, 检查构思是否正确, 发现不足。通过有效归纳, 及时调整方法和路径, 形成正确、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有效交流探讨。

篇9:《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感受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体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建筑,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电视台等,这不仅是传统文化建筑体系的升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的建筑结构的实用性。对文化建筑,我们可以从审美心理角度发掘其艺术价值。相较于其他设计结构,环境艺术包括更为多元的设计内容。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的融合,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从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就可窥一斑。

关键词: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审美

从审美心理角度观察文化建筑,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装饰都体现出高水准的艺术价值,所以相对于其他设计结构,环境艺术设计内容更为丰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方方面面的转变,加上多元文化的不断融合,故而人们的审美观也发生了变化,进而对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产生的影响可见一斑。通过分析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阐述文化建筑艺术设计与审美心理的关系,以期加深人们对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了解。

1 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文化建筑是一个泛指,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宽泛,即人们参与的对素质提高有益的场所,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博物馆、展览馆、音乐厅、酒吧等,这些都是文化建筑,此外,著名学府、历史遗迹等也慢慢归到文化建筑的范畴内。对一个国家来说,文化建筑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为此,城市的发展不但要保证文化建筑的数量,还要保证文化建筑的质量。

对环境艺术设计而言,要想设计出符合社会审美的中心点必须考虑到社会阶段的差异、地域的差异和人们价值取向的差异,这样才有利于设计出符合本土文化的建筑,从而赢得人们的喜爱。另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科学地规划。因此,在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十分重视文化的运用,在设计时,设计者充分了解了城市的文化风貌,设计出了文化价值较高的建筑。随着城市人们对精神生活重视程度的提高,他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多,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必将在形式和内涵方面发生较大的变化。

以环境艺术设计为载体的文化建筑。环境设计可以让文化建筑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展现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早在封建王朝,建筑设计师就懂得应用相对独立的组墙划分统治者与平民生存领土。现如今,我国文化与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建筑中环境设计的价值更为突出,每个国家、地区都有象征性的文化建筑,如法国的凯旋门、印度的泰姬陵、英国的大本钟、埃及的金字塔还有我国的长城等,所以文化建筑要想突显文化价值,其存留环境也必须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2 受众对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需求

2.1 造型设计

文化建筑的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其造型来体现,以视觉化的效果给人们以思想上的冲击。在造型设计方面,设计者根据表达的主题,设计出最能表现主题的建筑形式,由此引发大众的思考。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周围的环境,这样才能充分表达出建筑的含义。例如,上海的金茂大厦,设计者受到了陕西大雁塔的启发,将传统的中国文化赋予在了钢铁建筑上,符合了中国大众的审美情趣,达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在比如鸟巢,设计者将一根根巨大的钢筋焊接在一起,从远处看真如一个巨大的“鸟巢”,这样看似毫无章法的设计其实蕴含了设计对人类未来的憧憬,希望这个“巢”能够呵护生命。

2.2 立体设计

如今的审美体验与感知已经不是仅仅依靠视觉来进行简单的评判,而是依赖于我们每个人多种感官共同协调形成多方面、综合型的审美体验。人是具有很多感知的生物群体,在建筑方面,感知还包括时间与空间的共同作用。建筑本身就是一个立体化的工程,其中的方方面面都是文化的反映。文化建筑中环境设计,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甚至不同的方位朝向都是对观赏者的视觉刺激,风声、水声、鸟叫声则是对于观赏者听觉的刺激,各式各样的草木、飘香满园的花朵则是通过嗅觉为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加分,这些不同的审美体验通过综合性的方式给人们全方位的新体验,我们可以从当今的环境艺术设计发现,其影响人们审美体验的手段已经越来越近似于自然环境,简单来说,环境艺术设计越来越趋向于自然、淳朴,与大自然融于一体。

2.3 艺术设计

具体来说,就是要让设计贴近公众的生活,使其设计结构能够更好地承担文化服务职能,使公众从中受到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人的思想会影响设计师的判断和设计,在主题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取得更好的思想传达效果,设计师在设计中要将人与环境融合到一起。这样不仅可以带给观众更为周到的服务,也能为其提供新的审美角度。结合首都博物馆的例子来看,其本身是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馆藏也有着很大的文化价值。为此,当我们按照时间、类别等对这些馆藏加以分类,并使其有序地陈列在博物馆相应位置的时候,不但能够更好地体现文化的收藏价值,而且能够实现文化效用的最大化。从认知角度来看,文物的排放、陈列本身就能给人一种艺术享受,通过不同的专区,公众的思想也会融入到这些文物中去,更好地认识其中蕴含的审美价值。

2.4 多元设计

人们对于建筑和环境的感知是通过所有的感官形成的对于空间和时间上的共同感知。文化建筑中环境设计本身便是一个多元化、立体化的构建过程。设计者通过颜色和造型给人以视觉感官上的体验,通过材质给人以触觉感官上的体验,通过水、风给人以听觉感官上的体验,通过树木、花、草给人以嗅觉感官上体验等,通过对这些艺术元素的融合给人以情感和心灵上不同的体验。这些不同角度、不同感官上多元化的体验便是受众置身于文化建筑环境中所感知的综合性、符合性的审美体验。这同时也是符合受众对于不同感官多元艺术的审美需求。多元感官艺术的审美需求反映的是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发展更加趋向于自然和纯朴的艺术审美表现。因为自然环境便是如此向人们提供多元而非单一的感官艺术体验。

2.5 融合设计

文化传达的融合性使得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藝术设计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象呈现在群众面前。文化传达的融合形式也表现在其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方面面。从整体风格上,当代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在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以及和谐的表现之外,也融入了西方艺术和文化中对空间和时间上的表达。这使得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更加立体,更加务实,同时也更加具有动感。在局部与局部之间关系的处理上,当代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处理得更加细腻和多样。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讲究自然、流畅,在西方文化和艺术中强调对比和表现。多样性的处理使得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给人以更加具有变化的动态效果。

环境艺术设计使文化建筑在内涵和造型上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使得文化建筑具备了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环境艺术设计将大众型的文化赋予到了文化建筑中,通过其实际的造型展示给了大众,使文化建筑成为了现代人们的精神栖息地,实现了其应有的价值,同时也使文化建筑实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环境艺术设计也使文化建筑最大化地发挥了文化传播功能,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雪燕. 艺术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审美表达[J]. 城市发展研究,2013,14(8):110 - 123.

[2] 邢丽丽. 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及审美特征的再思考[J]. 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14(24):190 - 198.

篇10:《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感受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心得体会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我们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把丰富多彩的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料展示给学生,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某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意识,加深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大我们的课容量,节约时间。

通过培训,我对教学资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是为师生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帮助的各种可利用的条件。最宝贵的资源是思维方式,最重要的资源是学生的大脑,最生动形象的资源是多媒体资源,最容易复制和传播的资源是数字化资源。从广义角度讲,不仅教师、教材、教室是教学资源,而且学习伙伴也是教学资源;不仅学习小组是一种资源,而且学生遇到的困惑也是一种资源,甚至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资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变的过程,单一的某种资源很难满足实际教学需求,通常是多种教学资源一起使用或按一定序列使用。所以,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资源,考虑各种资源的特性,整体协调,互相配合。信息化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差异。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地位,是学习的帮促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进行生成性、创造性、自主探索、交互学习,教学形式是交叉学科、带实际情境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很丰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地把信息化教学模式融入自己的课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篇11:《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感受

(第三天)

反思

今天收获的是“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建构主义和鱼牛的故事。

建构主义:人类获取的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在自己脑海中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生成的,即层级关系增加。

鱼牛的故事:一只青蛙和一条鱼从小是好朋友,在他们长大后,有一天,青蛙决定离开池塘到陆地上走一走。回来后,鱼儿问青蛙看到了什么,青蛙说看到了一头牛。这头牛头顶有两个角,有四条腿,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脸也很长,肚子也很大、很圆。鱼儿听到后,就在自己的脑子里绘制了一个鱼形的“牛”:一条大胖(肚子很大)鱼,头上长有两根刺(角),头(脸)也成了细长的,肚子下只有四个鳍(脚),身后有一条长长的尾鳍(尾巴)。这个故事清楚地说明了新知识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并依靠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因此,很多事物,经过流传,就会有多种版本。要想还原事物的真相,必须有一个实物或真实的情景再现才能不被误解。

篇12:《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感受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有了一定的认识。所谓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多媒体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多媒体资源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多媒体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间接促进对多媒体的掌握,达到“双赢双利”的共建目的。我对新课改下的课堂应该怎样做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从理论上知道了多媒体教学的特征;知道了什么叫做教学媒体,以及为什么要用这些媒体,运用多媒体的依据及使用原则;理解了教学设计的过程,以及我们所用的授导型教学与探究型教学的区别于联系;学习了课件制作的方法及技巧,提升了多媒体应用的能力。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教学内容新颖,且理论性强。

在这次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各种教学设计的过程及理论依据,我们原来的学习是老师讲学生做,这次的培训中,每个模块都有很多实实在在的步骤供学员实践,其中有反思;有讨论;有分享„总之,所有内容以交流为重要手段,使我们在彼此的交流中获得共同的提高。

二、老师特别下功夫。

本次为我们培训的老师都是多媒体教学中的高手,他们把这本书中纯理论的知识用丰富多样的课件给我们展示出来,有讲解有演示,有感想有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把自己作品拿出来与我们一起分享,共同探讨、体验多媒体对教学的帮助。总之,枯燥的内容在他们的精心准备下,成了一次次感受美的旅程。

三、学习内容对学习者触动很大。

随着教龄的增加,我的教学经验是越来越丰富了,可随之职业倦怠也越来越严重,感觉教学总是机械地重复,起初对于教育的那份冲动逐渐归于沉寂。在这次培训中,我们齐聚教室坐在一起学习,各抒己见,共话教育问题,大家的思维在碰撞,言论在交锋,课堂气氛真的很活跃,心情很放松,大家对教育的那份专注,那份虔诚,对自己未来课堂的那份期待,那份冲动相互传递着,影响着,同化着······这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以欣赏的角度构思理想的、充满诗意的课堂,重新燃起了对教育的那份热情

四、这次的培训是对教师教育理念的洗礼

这次培训,我们观看了大量优秀的国外课堂教学视频,阅读了有关的课堂教学理念,深刻地感受到这些课堂自由民主,充满了情趣,这些理念科学全面,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与我们传统的课堂有质的区别。首先是学习方式的改变。传统的课堂,学生是被动的,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偶尔出现的小组合作也是流于形式。而在这些优秀的课堂教学,学生是主动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

主、合作、探究,更注重学习方法的习得,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接着就是教学方式的改变。传统的课堂以教师的教为主,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而这些课堂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为学服务的理念,师生之间展开平等对话。最后是教师备课的准备。我们的备课总是在备教材,很少关注学生,教学媒体主要是课件,而这些优秀的教学理念注重的不仅仅是备教材,更关注于备学生,备教学媒体,备教学方法、备教学环境等,内容更全面,更多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备课。这些教学理念充斥着我的头脑,对于我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让我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去思考我的课堂。

五、本次培训是对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技能的提升

本次培训主要内容是: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和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在学习中,我了解和体验了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及有关教育类网站并学会了运用其为自己教学服务,学会了利用一些实用的小软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我深深地懂得了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的不同,学会了如何科学合理地制作自己的教学设计。

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好的教学设计对深化课堂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几天的培训,我不仅学到很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和其他学校之间的交流。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互相讨

篇13:《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感受

关键词:微信,临床技能,本科生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 医疗领域在局域网内引入医嘱系统 (CPOE) 。这种封闭式信息工具建立的初衷, 是为了有效进行管理。随后, PACS (医学影像系统) 、LIS (检验系统) 、HIS (医院信息系统) 、AI (医院管理系统) 等相继进入, 医院真正迈进了信息化时代[1]。“微医”已经在医疗就诊中发挥巨大的便利总用, 开启了新的医疗模式[2]。

数字化时代, 谁不懂电脑, 不会手机APP就会落伍。传统的只读课本的好学生, 也慢慢地不如那些用互联网搜集知识的学生懂得更多、学得更快。只要对微环境善加利用, 还会发挥更大功效。随着媒体网络平台的兴盛, 以往的社交用途也发展到教育教学领域。微信作为近年用户增长最快的网络平台也已成为临床教育教学的平台。国内外有大量文献报道证实电子互联网网络平台, 例如E-learning、Wikis、Twitter等[3,4], 在医学教育及继续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工作期间, 自己对互联网的介入感触颇深, 下面谈一谈“微”环境对学生技能培训的几点帮助。

1 现阶段临床技能培训存在的羁绊

在探索教学工作的诸年里, 作者协助过数届临床技能大赛的筹备工作, 深知每一届的临床技能培训都需要历经初级培训到精英培训, 甚至参与每年的临床技能大赛的漫长过程。从学生的海选到最后的参赛需要经历长期训练和磨合, 教师们和学生们难免疲惫。主要原因在于前期工作量大、准备工作多, 训练中监督轮值任务重, 工作协调问题导致学生问题不能快速解答。

1.1 前期筛选工作量大

打印试卷、监督考试、批改试卷、组织学生完成初级理论和操作培训, 相对耗费人力物力、活动战线太长。

1.2 初级培训结果受传统教学模式制约

为了学生的训练, 教师要准备课件、视频, 第二天上课给学生讲, 难免形成灌输式教育。学生本身的积极性和领悟力也会影响教师的培训热情, 面对面的互动往往适合精英教育, 面对大量学生, 教师力不从心, 教师备课任务重;学生参差不一, 授课效果也难以考量。

考核也是培训工作中重要却繁琐的环节, 大量的试卷从编辑到校对, 从印刷到分发, 从监考到批阅, 每个过程都需要调动大量的师资, 而这些工作本可以通过更快捷的方式简化处理, 却使得教师的能力浪费在体力上, 而不是出高质量的题上。

1.3 传统奖惩、考勤等约束制度步骤繁琐

在学生的培训过程中, 对于优秀教师和学生给予必要的奖励, 而对不负责进取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敦促和监督是极其重要的。带教老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往往需要值班坚守陪练、临床脱产, 学生需要缓冲, 传统的奖惩模式古板、低效, 往往承诺的奖励和脱产补贴迟迟不能到账, 承诺变成“空头支票”, 让员工泄气;给予学生奖状、加分也显得乏味, 学生普遍反映对这些并不在乎, 更在乎精神层次的满足感和荣誉感。

因此, 传统的培训、选拔、考核模式很难满足学生的培训任务。

2 利用微信弥补传统培训方式的不足

针对以上的不足, 经过为期三年的探索, 我们总结出微信及其网络平台的巨大优势, 具体策略如下。

2.1 利用微信网页平台, 完成考核

充分利用电子教室、机房, 提前制定定时网页版在线试题, 组织学生分批次在一天内完成网上在线答题。将试卷编辑好, 关掉外网, 屏蔽手机, 限定时间最多2小时。这样从上午到下午8个小时期间可以全部考完。试卷上传后由电脑自动生成结果并排名, 两天内可以完成并网上公示。符合要求的学生按规定时间参加面试和操作。同时, 强大的网络数据可以瞬间分析出每个学生对各个模块知识的掌握程度, 为后期精英教育的查漏补缺提供重要依据。

2.2 微信备课, 提前发布, 学生预习, 及时反馈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要讲的内容在网上提前发布, 学生自己看自己学, 这样上课的时候就能探讨。技能培训不比大课, 精英教育就要以讨论的形式开展。学生有的问题也可以集中汇总反馈, 发送给教师。即使教师不在, 可通过视频、语音、图片等方式迅速解答学生的疑惑。国内也有多加医疗机构开展微信辅助下的职工、本科生教学, 均获得显著成效[5,6], 每次培训结束, 教师可以用微信出一套简短的考试题, 考察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例如在心电图教学后每天上传十张临床常见的心电图, 学生做好后公布答案。我们开展了读片、读心电图、读化验单等多种小测验, 效果显著。

微信对知识的分解和整合能力更强, 使得知识更形象生动。当然, 教师的言传身教不可替代。但是我们需要将教师的操作或者教授的内容、学生出色的操作录下来, 作为后面学习观摩的视频资料, 这样也利于年轻教师的培养。规范的操作只有文字可不行, 在训练中很多年轻教师毕竟没有经验, 还需要老一辈的同志传授、帮助、带领, 但是有了视频, 例如查体视频, 为年轻人在网上提前自学, 这样会大大提高效率。

2.3 微信实时定位、在线问卷, 监督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

值班制度很重要, 也是让学生和教师难免疲惫的制度。目前, 互联网“微”环境无法替代学生和教师一起并肩作战的优势, 但是临时教师有事、有病人要处理的时候, 还是可以保持师生间的联系。教师不在, 让学生发一个微信的位置定位, 就知道学生在不在医院。如果学生开小差跑出去了, 也会“暴露”自己的位置, 我们不责罚学生, 但是也知道他们在哪, 可以随时关注他们的安全。同时, 领导也可以随时关注教师的动向, 这也是奖惩的一项依据。定期可以组织网上的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的需求, 学生有时不敢说、不好意思说的, 可以匿名写在问卷里, 我们在网上汇总, 以适当的形式与负责的教师沟通, 这样也可以提高培训的质量。对于学生一致赞赏的教师, 亦可以进行相应的奖励。

2.4 微信红包、微信动态音乐相册, 让奖励变得新颖

在工作之余或奖励在做程序的过程中, 可以借助微信红包, 用少量的金额, 在简短的健康的抢红包环节里, 给员工送去关心、给学生送去温暖。对于学生训练的点滴, 汇总成音乐相册, 将一份值得纪念的感动发送给他们, 比一张奖状要贴心、自然。

2.5 微信群、朋友圈、小视频实时共享, 让技能培训口口相传

可以建立公共主页, 将学生训练的动态分享给其他学生, 让更多人参与和关注技能比赛。对于志愿者们的事迹也可以在主页上专题报道, 对于优秀的教师可以专题报道, 在微信主页上的文章更容易写、也更容易发表。学生关注度高, 教师有好的链接也可以分享, 这样才会更快更好的充实我们的宣传, 同时节省了很大宣传成本。

3 结语

总之, 当今临床医学本科实习教学正受到多重挑战, 在教学实践中将微信平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明显增强了教学效果。利用学生熟知的沟通模式, 增加了亲和力、乐趣性, 发挥了当代大学生的特质, 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利用微信平台, 增强了课前、课中、课后的互动性[7]。要充分利用“微”环境的便捷, 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空间和模式。最终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成绩[8]。

参考文献

[1]李爱勤.移动互联网将颠覆医疗?[N].健康报, 2014-12-1 (8) .

[2]宋琼芳.看“微医”如何改变传统医疗模式[N].健康报, 2015-5-18 (5) .

[3]Chuo Y, Liu C and Tsai C.Effectiveness of E-learning in hospitals[J].Technol Health Care, 2015, 23Suppl 1:S157-160.

[4]Brulet A, Llorca G and Letrilliart L.Medical wikis dedicated to clinical practice:a systematic review[J].J Med Internet Res, 2015, 17 (2) :e48.

[5]纪家涛, 蔡斌, 韩庆奇, 等.微信及结合案例教学法在泌尿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 (2) :104-105.

[6]章美芬.微信群模式在产科护生手卫生培训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 2014 (6) :13-15.

[7]翟博, 张欣多, 崔国光, 等.临床本科实习教学中微信即时通讯平台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14 (5) :1023-1026

篇14:《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资源的应用》培训感受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前言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九江河段的南岸,洪水期面积3841平方公里,容积260亿立方米,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在环境保护背景下对鄱阳湖流域及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是具有很深远的国家战略层面的意义的

2.环境保护对于鄱阳湖流域发展的重要性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在中国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鄱阳湖保护区内鸟类已达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珍禽50多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世界上现有白鹤大约为4000多只。其中90%在鄱阳湖越冬。目前在鄱阳湖湖区设立的各类保护区有:

国家级:江西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鄱阳湖生态功能保护区

省级:江西省鄱阳湖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江西省鄱阳湖河蚌保护区、江西省鄱阳湖湖鲤鲫鱼产卵场自然保护区、江西省鄱阳湖银鱼自然保护区、江西省鄱阳湖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所以,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使其与鄱阳湖流域的人文环境和谐发展不仅关系到鄱阳湖流域的发展,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也是深刻的。

3.鄱阳湖的生态环境的历史及现状

3.1 鄱阳湖的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

鄱阳湖流域或者说江西的实际情况,大致上秦汉以前是荒野闭塞占主流,以后农业经济不断进步,生态环境逐渐良好,唐宋元明时期本流域内的生态系统,仍然基本上是平衡的。主要的表现有三点:一是人地矛盾比较缓和,人均耕地面积北宋时有14亩多,南宋时为9亩多,明朝后期为6亩多,虽有下降,但仍不算少;二是经济区域扩大,人口流动以输人为主,粮食丰足,是国家重要的财赋基地,县级行政区持续增加(唐朝37县,南宋68县,明朝78县);三是植被良好,水土流失间题不严重,鄱阳湖区尚未见到大规模的围垦记录,赣南地区宋朝还因森林翡郁,形成“清涨”(未雨而涨水)、瘴毒很厉害的现象。由于梯田开辟日益增多,水土流失相应扩大。积渐至于明清时代,环境问题突出起来。一方面闽广人口大量涌人,山区进一步开发,木材贸易长期旺盛;另一方面灾害频发,围垦扩大,防洪灯堤筑不胜筑。舆论认为,南昌一带水灾修重,是因江河淤塞,垦山过度,下游的治水必须与上游的治山结合进行[1]。

3.2 鄱阳湖的生态环境现状

江西鄱阳湖流域在进人近代以后,社会因素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多次战乱对城乡经济与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人祸加剧天灾,灾损愈加惨重。千百年积淀的老账,成了新中国面临的大难题。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大大提高了防灾抗灾能力。然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没有缓解。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鄱阳湖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面临日益严峻的水污染威胁和湿地退化现象。鄱阳湖 遭“填湖开发” 水位持续低枯。

2013年10月22日的气象卫星遥感显示,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1497㎞?,较2013年8月7日遥感监测的水面减少1000多平方公里,比历史同期偏小25%,是近10年来卫星遥感监测同期最小水面。

保护生态,防治灾害,兴修水利工程的事实自古就有,不过只是自发的、零星的和低水平的,真正有计划、有组织的科学治理,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3.2.1水环境

(1)上世纪80年代水质变化情况

水质以Ⅰ、Ⅱ类水为主,呈缓慢下降趋势,全年水质Ⅰ、Ⅱ类水74.9~92.3%,平均85%;Ⅲ类水7.6~25.1%,平均14.9%;劣Ⅲ类水0.1%,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污染区域主要分布赣江南支口。

(2)上世纪90年代至2002年间水质变化情况

水质仍以Ⅰ、Ⅱ类水为主,全年水质Ⅰ、Ⅱ类水42.1~89.9%,平均70%;Ⅲ类水10.1~57.9%,平均29.9%;劣Ⅲ类水0.1%,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和总磷,污染区域主要分布于信江东支口和赣江南支口。

(3)2003~2007年间水质变化情况

长江上游来水减少,省内降雨偏少,湖区低水位下降,该期间江西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加快,废污水排放量增加,水质下降急剧。湖盆全年水质Ⅰ、Ⅱ类水为0~67.1%,平均50%;Ⅲ类水15~32.6%,平均27.3%;劣Ⅲ类水0.5~85%,平均25.4%,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和氨氮[2]。

综上所述,鄱阳湖水质污染特点概括如下:①枯水期水质明显差于丰水期,丰水期Ⅰ、Ⅱ类水多年平均所占比例比枯水期高15%;②五河入湖口水质最差的是赣江南支,其次是乐安河口;③2002年之前,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挥发酚等,污染区域主要分布于入湖口水域。2002年之后,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氨氮,污染区域分布于入湖口及湖区[3]。

3.2.2生物多样性

鄱阳湖的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根据相关调查,区内共有种子植物2403种,哺乳类45种(淡水豚类2种),鸟类310种(其中水鸟159种,并以雁形目、鹤形目、鹳形目等鸟类为主,鸥形目、雀形目、鹈形目鸟类也比较常见,除少数为留鸟外,主要是候鸟),鱼类136种(主要分过河口洄游鱼类、江湖洄游性鱼类和定居性鱼类等三类),底栖动物130种(贝类88种),环节动物26种,水生昆虫17种,原生动物83种,轮虫96种,枝角类14种,桡足类23种,虾、蟹类10种,其它无脊椎动物11种。由此可见,鄱阳湖区域的生物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3.2.3土壤环境

鄱阳湖区地处长江中游红壤丘陵地带,鄱阳湖地区土壤种类类型较多。鄱阳湖区由鄱阳湖盆平原、一级阶地低丘岗地、二级阶地低山丘陵三部分地貌组成。一级阶地海拔25~100米,地形割裂,地势起伏,成土母质种类及土壤类型多且分布复杂,主要成土母质自低而高为河湖沉积物、下蜀系黄土、第四纪红黏土、第三纪红砂岩、泥质岩类风化物及零星分布的紫色页岩、紫色砂页岩等风化母质,主要土壤类型依上述规律有潮沙泥土、黏盘黄褐土、红黏土红壤、红砂岩红壤、棕红壤等;二级阶地低山丘陵海拔高度200~800、辉绿岩等泥质岩类风化母质为主,发育形成棕红壤和鳝泥土、鳝泥田等。

4.合理的进行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

4.1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

借鉴国外先进的湖泊管理经验,将目前涉及到鄱阳湖管理的水利、环保、农业等部门进行有效整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

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指导原则,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社会各方面都能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发挥政府产业政策导向的作用,鼓励低消耗、轻污染、高科技含量又符合产业政策的发展,控制重复性建设。

4.2对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持续有序的进行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和开发利用湖区资源进行持续有效的研究,有序负责的进行湖区保护性前提下的的开发利用,更好地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鄱阳湖区域内各类资源相对较丰富,但如不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保护,在不久的未来,湖区的水资源、湿地资源、鱼类资源、候鸟资源等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将会受到严重威胁。为保证上述资源能为我们永续利用,就需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基于鄱阳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国家应尽快建立各类资源的生态补偿制度,下游受益(水资源)省份也应对鄱阳湖生态补偿机制予以优先支持。同时,在湖区内各县市之间也需要建立逐级财政转移政策,为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4.3加强清洁生产,实现工业生产无害化

在鄱阳湖区内强化清洁生产,在选择原材料时尽可能是绿色环保的,以控制污染源头;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弃物,使其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在产品使用寿命结束后,也尽可能的回收利用。如此可实现工业生产无害化,并在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

4.4建立自然湿地保护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加强湿地保护,实施鄱阳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完善引水设施体系,实施水位和水文周期调节,恢复湿地植被;重点打造鄱阳湖四大旅游功能区:文化观光与山水览胜功能区、水域风光与湖泊生态功能区、革命胜迹与都市景观功能区、农渔生态与山水休闲区。目的是要突出湖区的“山、水、洞、城”特色,为湖区旅游业打造新概念和注入新鲜血液,推动湖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

参考文献:

[1]许怀林,2003,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考察[M],第一篇第三节,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

[2]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省统计年鉴,(1985-2009)[M].北京:中国统计局出版社,1985-2009.

上一篇:迷人的银杏树四年级作文500字下一篇:2017幼儿园大班学末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