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实施细则

2024-08-08

上海市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实施细则(精选6篇)

篇1:上海市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实施细则

上海市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规范本市廉租住房的申请审核工作,根据国家《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 设部令第 162号 和 《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 困难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发〔 2007〕 45号,结合本市廉租住房工作 实际,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廉租住房的申请审核工作。第二章 申请受理 第三条(申请人员范围

单身人士申请廉租住房的, 本人为申请人;家庭申请廉租住房的, 家庭成员 为共同申请人。共同申请人应当共同居住生活, 并且相互之间具有法定赡养、抚 养或者扶养关系,主要包括具有下列关系的人员:(一夫妻(结婚需满 1年;(二父母与子女;(三父母、子女与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四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与父母双亡的孙子女或者外孙子女;(五兄、姐与父母双亡的未成年弟、妹。下列人员的申请,应当按照以下规定:

(一夫妻应当一同申请;(二 未成年子女以及不得单独申请廉租住房的成年单身子女应当与其父母 一同申请;(三父母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死亡、另一方不愿与子女一同申 请的, 未成年子女以及不得单独申请廉租住房的成年单身子女应当与本条第一款 规定的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或扶养关系的家庭成员一同申请;(四 父母双亡并且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子女, 应当与本条第一款规 定的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或扶养关系的家庭成员一同申请;(五离婚人士,需离婚满 3年,方可申请廉租住房。第四条(申请人员年龄、婚姻状况年限和户口年限的计算

共同申请人或者单身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对象” 的年龄、婚姻状况年 限和户口年限以提出申请之日为截至时点,前溯计算。

第五条(共同申请人代表

共同申请人应当书面推举一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员作为申请人代 表。申请人代表办理申请、申报等事项的行为,视同共同申请人的行为。

第六条(申请时间、申请地

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应当在街道(乡、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设立窗口,根据区(县住房保障机构规定的申请受理期限,受理本街道(乡、镇范围内城镇居民的廉租住房申请。

申请对象应当向户口所在地的街道(乡、镇 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提出申 请;共同申请人户口不在同一街道(乡、镇的,应当选择向一处户口所在地的 街道(乡、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提出申请。

申请对象户口所在地住房已出售或已征收(拆迁 , 如果拥有本市他处住房 的,应当将户口迁入本市他处住房,然后向户口迁入地街道(乡、镇社区事务 受理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如果没有本市他处住房、或者户口暂时不能迁入本市他 处住房的, 应当向现户口所在地街道(乡、镇 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提出申请。第七条(申请材料

申请对象应当如实填报申请表, 作出书面诚信承诺, 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一 申请对象以及申请对象以外按规定列为住房面积和经济状况核查核对 人员签名的廉租住房申请表。

(二申请对象的身份证明材料。

(三申请对象的户口簿等户籍证明材料。

(四申请对象的婚姻状况证明;其中离婚人士,应当提交离婚证和离婚协 议书,或者法院离婚判决书。

(五申请对象户口所在地住房和他处住房的《房地产权证》等有效权属凭 证或者《租用居住公房凭证》;原住房已被征收(拆迁的,应当提交征收(拆 迁补偿安置凭证。

(六 申请对象在提出申请时上 1个月末前溯 1年内的收入证明材料, 包括 单位证明,失业证明,无业证明,领取各类补助、补贴的证明,领取赡养费、抚(扶 养费的收入说明, 房屋出租协议或者合同, 以及其他应当提供的收入证明 材料。

(七 申请对象在提出申请时上 1个月末的财产情况证明材料, 包括证券对 账单, 债券凭证, 商业保险合同, 车辆登记证书, 非居住类房屋的 《房地产权证》 等有效权属凭证或者《公有非居住房屋租赁合同》,外地房屋的《房地产权证》 等有效权属凭证, 以及其他应当提供的财产证明材料。存在申请时上 1个月末前 溯 1年内出售、赠与、支取使用较大价值财产情形的, 还需要提供有关说明和有 效凭证。

(八 申请对象申请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的, 应当提供相关申请条件的证明材 料。

(九 申请对象签名同意接受政府指定机构核查其住房和经济等状况并公示 核查结果的书面文件。

(十 街道(乡、镇 或者区(县 住房保障机构审核需要的其他相关材料。第八条(保密义务

各级住房保障机构及其委托核查的核对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审核、供 应等工作中获得的信息予以保密, 不得向与自身工作无关的组织或者个人泄漏。第九条(受理申请

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出具收件收据,并在 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书面决定。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备的, 收件日为受理日;提交的申请材料尚未齐备的,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应当退还申请材料, 并一次性书面告知补正要求。

第三章 审核登录 第十条(初审核查

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受理申请后,开展初审核查工作,其中户口年 限、婚姻状况、住房面积和住房交易等状况的核查同时开展。户口年限和婚姻状 况核查在受理后的 10个工作日内完成。户口年限一般以户口簿记载为准,街道(乡、镇 住房保障机构也可以向申请对象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调取户籍资料进行 核查。

住房面积、住房交易等状况由街道(乡、镇 住房保障机构委托本街道(乡、镇 房管办事处(所 开展。街道(乡、镇 房管办事处(所 在收到委托书(附 核查对象名单之日起 10个工作日内,按照本市廉租住房申请对象面积核查办 法和有关规定完成核查工作,并向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出具核查情况报 告。

经核查, 户口年限、婚姻状况、住房面积和住房交易等状况符合申请条件的, 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委托经济状况核对机构开展经济状况核对。经济状 况核对机构在接受委托书(附核对对象名单之日起 35个工作日内,参照《上 海市经济适

用住房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实施细则》的规定和程序完成核对工 作,并向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出具核对情况报告。

核查期间,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可以向申请对象户籍所在地或者实 际居住地居委会征询申请对象的基本情况。居委会应当在收到征询通知书之日起 5个工作日内组织听取居民群众意见, 并书面告知街道(乡、镇 住房保障机构。

第十一条(初审公示

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经初审核查认为符合申请条件的,应当按照本 市廉租住房租金配租和实物配租的规定, 明确申请对象可以申请的配租类型, 同 时将申请对象的姓名、户籍所在地、住房状况、家庭收入、家庭财产、可以申请 的配租类型等情况在其户口所在地社区进行为期 7日的初审公示,其中住房状 况、家庭收入、家庭财产仅公示认定结果。申请对象户口所在地和实际居住地不 一致的,应当在户口所在地和实际居住地同时进行初审公示。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示情况有异议的,可以在公示期内向街道(乡、镇 住房保障机构举报。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应当自收到举报之日起 10个 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核实。

第十二条(初审结果

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经初审核查和公示,认定符合申请条件和配租 类型的,应当将申请材料和审核意见报区(县住房保障机构;认定不符合申请 条件的,应当向申请人代表或者单身申请人出具初审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书面答 复。

第十三条(复审核查与公示

区(县住房保障机构应当自收到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上报的申请 材料和审核意见之日起 7个工作日内完成复审核查工作。经复审核查,认定符 合申请条件和配租类型的, 通过区(县 住房保障机构网站或者有关媒体进行为 期 5日的复审公示。复审公示的内容和方式与初审公示的要求相同。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示情况有异议的, 可以在公示期内向区(县 住房保 障机构举报。区(县住房保障机构应当自收到举报之日起 10个工作日内完成 调查核实。

第十四条(复审结果

区(县 住房保障机构经复审核查与公示, 认定符合申请条件和配租类型的, 应当以户为单位进行登录,同时书面告知街道(乡、镇房管办事处(所和居 民经济状况核对机构(以下合称核对机构、报送市住房保障机构备案,并在市 和区(县住房保障机构网站或者有关媒体发布审核登录公告。

认定不符合申请条件的, 向申请人代表或者单身申请人出具复审不符合申请 条件的书面答复,并书面告知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和核对机构。

第十五条(审核登录和配租类型告知

区(县 住房保障机构应当在登录之日起 5个工作日内, 向登录的申请人代 表或者单身申请人发放廉租住房申请户审核登录证明, 同时向可以申请配租类型 为“租金配租”的申请户发放 《租金配租通知单》 , 向可以申请配租类型为“租 金配租或实物配租”的申请户发放《配租方式征询单》。

申请户应当按照租金配租和实物配租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配租手续。第十六条(初审和复审的中止及后续处理

符合下列情形的,街道(乡、镇或者区(县住房保障机构应当在 2个工 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代表或者单身申请人初审或者复审工作中止, 说明中止理 由;要求申请人代表或者单身申请人在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 10日内提交补充证 明材料;自发出书面通知之日起, 初审或者复审工作中止, 中止时间不计入审核 期限:(一在初审核查过程中,核对机构发现申请对象申报的住房、收入和财产 等信息与比对信息存在差异, 按照规定中止住房面积核查或者经济状况核对工作 的;

(二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开展初审公示调查核实,或者区(县 住房保障机构开展复审核查、复审公示调查核实, 认为申请对象有必要提交补充 证明材料的。

初审或者复审工作中止后,街道(乡、镇或者区(县住房保障机构根据 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 在初审核查过程中, 申请人代表或者单身申请人在收到书面通知之日 起 10日内向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提交补充证明材料的,街道(乡、镇 住房保障机构应当转交核对机构, 并书面通知核对机构继续开展核查、核对工作。申请人代表或者单身申请人在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 10日内未向街道(乡、镇 住房保障机构提交补充证明材料的,初审工作终止,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 构应当向申请人代表或者单身申请人出具终止申请审核的书面答复, 并书面通知 核对机构终止核查、核对工作。

(二在初审公示调查核实,复审核查或者复审公示调查核实过程中,申请 人代表或者单身申请人在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 10日内提交补充证明材料的,街 道(乡、镇或者区(县住房保障机构应当根据已有审核信息和申请人代表或 者单身申请人提交的补充证明材料, 综合判断, 作出审核意见;也可以再行委托 核对机构开展核查、核对工作, 并结合相关书面核查、核对报告, 作出审核意见。申请人代表或者单身申请人在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 10日内未提交补充证明材料 的,申请审核工作终止,街道(乡、镇或者区(县住房保障机构应当向申请 人代表或者单身申请人出具终止申请审核的书面答复。

(三 申请人代表或者单身申请人提交补充证明材料有特殊困难的, 应当在 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 10日内向街道(乡、镇或者区(县住房保障机构提出 延期提交补充证明材料的书面申请, 延期提交补充证明材料时间不得超过 30日。街道(乡、镇或者区(县住房保障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审核同意的,书面答复 申请人代表或者单身申请人, 并书面通知核对机构;申请人代表或者单身申请人 延期提交补充材料超过规定期限的,申请审核工作终止,街道(乡、镇或者区(县 住房保障机构应当向申请人代表或者单身申请人出具终止申请审核的书面 答复。

第十七条(终止申请审核的处理

申请对象在提出申请至发布审核登录公告之前, 因自身原因向住房保障机构 书面确定退出申请的,初审或者复审工作相应终止,街道(乡、镇或区(县 住房保障机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核对机构终止核查、核对工作, 并向申请人代表 或者单身申请人出具终止申请审核的书面答复。

申请对象自街道(乡、镇或者区(县住房保障机构按照本实施细则第十 六条第二款或者本条第一款规定,出具终止申请审核的书面答复之日起 1年内, 不得再次提出申请。

第十八条(限制重复申请

除届时廉租住房申请条件和相关规定发生调整的情况以外, 申请对象自街道(乡、镇或者区(县住房保障机构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出具初审或者 复审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书面答复之日起 1年内再次提出申请的,街道(乡、镇 住房保障机构应当直接作出重复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 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代表或 者单身申请人。

第十九条(抽查及处理

市住房保障机构应当对已登录的申请户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查。经抽查, 已登 录的申请户不符合申请条件或者配租类型的, 市住房保障机构应当向区(县 住 房保障机构下发整改意见,区(县住房保障机构应当认真整改,对不符合申请 条件的申请户应当注销其审核登录证明;对配租类型不当的申请户, 调整其可以 申请的配租类型。调整情况处理意见应当书面通知申请家庭代表或者单身申请 人,并报送市住房保障机构备案。

第四章 特别情形规定

第二十条(家庭成员中有不符合户口条件的申请规定

夫妻一方符合本市廉租住房申请条件, 其在本市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需结 婚满 3年 以及不符合单独申请条件的子女, 具备本市常住户口、或者本市居住 证连

续满 3年条件的, 可以作为共同申请人;不具备上述结婚年限、户口或居住 证条件的, 不可以作为共同申请人, 不列入住房面积核查人员范围, 但可以列入 经济状况核对人员范围。

第二十一条(特定人员的户口条件规定 下列人员申请的,执行特殊户口年限规定:(一 按照本市公安户籍管理部门规定的户口投靠政策、取得本市城镇常住 户口的,不受本市城镇常住户口年限规定限制。

(二原户口在申请家庭户籍内,申请时已经迁回的退役军人、海员、野外 筑路、勘探、在外地学校学习等人员, 不受本市城镇常住户口年限和提出申请所

在地户口年限规定限制。

(三 夫妻户口不在一处, 但双方均符合本市城镇常住户口年限和申请所在 地户口年限规定, 一方将户口迁至另一方的, 迁移一方不受提出申请所在地户口 年限规定限制。

(四 共同申请人中出生即报入本市城镇常住户口的 3周岁以下儿童, 不受 本市城镇常住户口年限和提出申请所在地户口年限规定限制。

(五共同申请人中出生即报入本市城镇常住户口的 3周岁以上、18周岁 以下未成年人, 以及不符合单独申请条件的成年单身子女, 不受提出申请所在地 户口年限规定限制。

(六 离婚单身人士户口迁入婚前户口所在地的, 其在提出申请所在地的户 口年限可以累计计算。

(七申请对象按照本实施细则第六条第三款规定将户口迁入他处住房的, 迁入户口的人员不受提出申请所在地户口年限规定限制。

第二十二条(特定人员的年龄条件规定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本市无直系亲属的单身人士, 可以单独申请廉租 住房。

第二十三条(常住户口待定人员的申请规定

经本市公安户籍管理部门认定的本市常住户口待定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户籍 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 先登记为常住户口然后提出申请, 其本市城镇常住户口年 限可以累计计算。

第二十四条(服刑、劳教人员的申请规定

本市服刑(包括缓刑人员或劳教人员在刑满释放(不包括假释或解除劳 动教养后, 方可申请廉租住房。刑满释放人员或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应当按照公安 户籍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 先登记为常住户口然后提出申请, 其本市城镇常住户 口年限可以累计计算。

第二十五条(农转非人员的申请规定

原为本市农业户口居民, 按照本市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 登记为本 市城镇常住户口后, 其在本市以及提出申请所在地的城镇常住户口年限可以与农 业户口年限累计计算。

第二十六条(同一住房内多个家庭申请廉租住房

户口在同一住房内的多个家庭需要申请廉租住房的, 应当先确定一个家庭提 出申请,待该家庭的申请审核完成后,其他家庭方可申请廉租住房。

第二十七条(申请对象发生人员减少情况的处理

申请对象因离婚、户籍迁移、死亡等原因发生人员减少情况的, 申请对象或 者相关亲属应当在 1个月内,以书面形式报告街道(乡镇或者区(县住房保 障机构, 街

道(乡镇 或者区(县 住房保障机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理:(一自受理申请至发布审核登录公告前,申请对象部分人员减少的,街道

(乡、镇或者区(县住房保障机构应当根据人员减少的情况,重新核定其住 房状况,申请对象部分人员减少后的人均住房面积未达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的, 可以保留其申请资格;申请对象部分人员减少后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廉租住房保 障面积的、以及申请对象人员全部减少的,街道(乡、镇或者区(县住房保 障机构应当出具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书面答复,并及时通知核对机构。

(二 自发布审核登录公告至签订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协议或者实物配租住房 租赁合同前,申请对象人员部分减少的,区(县住房保障机构可以按照原已审 核认定的条件,保留其配租资格;申请对象人员全部减少的,区(县住房保障 机构应当注销其审核登录证明。

街道(乡、镇或者区(县住房保障机构应当在发布审核登录公告、签订 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协议或者实物配租租赁合同之前,核查申请对象的人员情况, 对发生人员减少的申请对象,及时按照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申请对象发生人员减少情况后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 仍按原申报情况继续申 请或者获取廉租住房保障的,视为隐瞒虚报行为,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不得同时申请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保障房、公共租赁住房 申请对象不得同时申请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保障房或者公共租赁住房, 必须 待其中一种类型保障性住房的申请审核完成后,方可申请其他类型保障性住房。

第五章 虚假申报的处理

第二十九条(隐瞒虚报行为的认定

申请对象在申请廉租住房过程中,应当如实申报家庭人口、户口、婚姻、住 房、收入和财产等基本信息,据实提交申请材料,并对申报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相关

个人或者单位为申请对象出具证明材料的, 应当对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申请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隐瞒虚报行为:(一不如实填报有关申请表的;(二提供虚假证明等材料的;(三发生人员减少等情况未按规定报告的;(四拒不配合住房保障机构核查工作的;(五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三十条(隐瞒虚报行为的处理

对有隐瞒虚报行为的申请对象, 住房保障机构应当根据不同情节和程度, 采 取以下方式处理:(一当面训诫,限期改正;(二取消其当期申请资格;(三在适当范围公开通报其隐瞒虚报行为;(四记录其不良信用信息,并按规定纳入上海市社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 供有关社会主体依法查询使用;(五取消其 5年内再次申请各类保障性住房资格;(六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七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行政处分。第三十一条(出具虚假证明的处理

对申请对象以外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个人或者单位, 住房保障机构应当根据 不同情节和程度,采取以下方式处理:(一当面训诫,限期改正;(二 按规定纳入上海市社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 供有关社会主体依法查询 使用;(三向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建议相关部门及时检查该单位的 劳动工资、财务管理等情况,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四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五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行政处分。第三十二条(隐瞒虚报等行为的处理程序

区(县住房保障机构应当会同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共同研究并确 定对申请对象隐瞒虚报行为的处理意见, 处理意见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处理对 象,并将处理意见书面报送市住房保障机构备案。

在初审中被认定的隐瞒虚报行为,由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出具处理告知 书;在复审和抽查中被认定的隐瞒虚报行为,由区(县住房保障机构出具处理 告知书。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社会监督

各级住房保障机构应当设立电话、信箱、电子邮箱等监督举报方式, 接受公 民、新闻媒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对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工作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 人有权对违反本实施细则规定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投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处理申 请审核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 并向社会公开处理结果。监督举报的办理参照 《关 于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监督举报办理工作的暂行意见》(沪房管保〔 2010〕 30号 实施。

第三十四条(工作人员责任追究

在申请审核过程中, 各级住房保障机构、相关核对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发生滥 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政府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工 作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五条(实施日期

本实施细则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 2014年 12月 31日。《上海市廉 租住房申请审核实施细则(试行》(沪房管规范保〔 2011〕 9号同时废止, 但本实施细则发布前受理的廉租住房申请,仍按照原有规定执行。

篇2:上海市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实施细则

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民政局邢台市区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办字[2011]26号

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转发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民政局

邢台市区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桥西区、桥东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民政局《市区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市区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冀政〔2011〕28号)、《河北省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冀建保〔2009〕634号)和《邢台市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方案》(邢政办〔2011〕16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本细则适用于市区范围内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的申请和管理。

本细则所称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是指市政府向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并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由其自行承租住房。

一、申请条件

(一)市区范围内申请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以下简称“申请家庭”含单身)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申请家庭成员具有市区常住户口,且在市区实际居住;

2.申请家庭收入在市政府确定的住房保障对象家庭收入标准以下,由民政部门认定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对象家庭收入标准(2011年按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8倍,即11752元/人),由市政府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3.家庭无住房,或者自有住房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1人户在30平方米以下;

4.申请前五年内没有转让过住房;虽转让过住房,但住房面积符合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的。

租住公房的,按公房建筑面积计算家庭现有住房面积;居住房屋经鉴定为危房、不具备基本生活设施的房屋等不适合居住房屋的,视为无房。

(二)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

1.单身(含离异)申请人未满30周岁。但经民政部门认定的社会救济、社会救助的孤儿除外;

2.在5年之内转让过住房,且建筑面积超过保障面积标准的。但申请家庭成员中直系亲属因患重大疾病转让住房并提供有关证明的除外;

3.申请家庭5年之内自有住房被拆迁的,其建筑面积超过保障面积标准且已获得补偿安置的;

4.拥有轿车或经营性机动车的;

5.兴建、购买商业用房或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的;

6.出资安排子女出国留学或就读高档收费学校的;

7.已享受过集资建房、领取政府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政府提供优惠政策住房的;

8.家庭成员中未共同居住或者在社会福利机构中生活居住的人员;

9.其他不得申报的情况。

二、申请与发证程序

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具体承担保障资格的准入、退出及房源管理、使用和违规处理等工作。市、区民政部门负责城市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工作,核实并出具相关证明。

申请家庭取得低收入家庭证明或低保证明后,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提出申请。对照当年公布的申请条件,且确认符合该条件后,由申请家庭的户主或申请家庭推举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直接向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按真实情况填写,并经申请人签字确认的《邢台市住房保障资格申请表》;

2.申请人填写并签字确认的《家庭收入、财产和住房状况查询委托书》;

3.申请家庭成员的户口本、结婚证明、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户口所在地的区民政部门出具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核定证明》或低保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5.自有住房的房屋所有权证、租住公有住房的证明;

年满30周岁的单身市民,提供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部门出具的未婚证明;离异家庭提供离婚证等有效证件。

(二)受理申请。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申请材料齐备且符合条件的应予以受理,通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核实申请家庭住房信息。材料不齐或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三)诚信承诺。申请家庭填写《住房保障家庭诚信守诺书》,并由工作人员现场采集申请人承诺影像信息后,向其发放《住房保障申请受理确认书》,载明受理时间、申请类别和承诺办结时限等内容。

(四)入户调查。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组织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邀请住房保障社会监督员或群众代表共同组成联合调查队,进行入户调查走访,实地采集申请家庭有关影像信息,并做好询问笔录。调查队成员数量不少于3人。

(五)组织公示。经入户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在申请家庭居住地、社区居委会对申请人申报的基本信息进行张贴公示,同时在当地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公示,公示期均为7天。经入户调查,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公示期间,提出异议的,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对举报情况进行查证。

(六)确认发证。经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即向申请家庭核发《邢台市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资格证》(有效期一年),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建立保障家庭档案,并将发证结果向社会公布。

三、保障标准

自发证之日起,从下月开始享受租赁补贴,并于两个月内发放到位。

(一)面积标准:市区廉租住房保障面积的标准为人均15平方米,每户最低30平方米,最高50平方米。即2人及以下户享受30平方米的租赁补贴;3人户享受45平方米的租赁补贴;4人及以上户享受50平方米的租赁补贴。

(二)补贴标准:按照应保障面积标准与现住房面积的差额、每平方米租赁补贴标准确定。每月租赁补贴金额计算公式:租赁补贴=(保障建筑面积-自有住房建筑面积)×补贴标准。每平方米租赁补贴标准,根据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收入等分类情况由市政府确定并公布(2011年租赁补贴标准:低保家庭为每月7元/平方米,低收入家庭为每月6元/平方米)。

四、动态管理及退出管理

(一)动态管理。享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保障的家庭在人口、收入及住房等情况发生变动后,应当在30日内如实申报,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对其申报情况进行核查。

(二)年度审核。保障资格到期前的30日内,保障家庭应向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提出年审申请。户口所在地或现住地的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应当对年度审核工作给予协助。年审时须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家庭按照实际情况填写的《邢台市住房保障资格年审申请书》; 2.申请家庭成员户口本、结婚证明、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申请家庭成员户口所在地区民政部门重新开具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核定证明》或经年审合格的低保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经过审核、公示等程序后,对确认仍符合租赁补贴条件且有关情况无变化的,继续按原有方式提供保障;对仍符合租赁补贴条件但有关情况发生变化的,自下个月起增加、减少发放租赁补贴。对不再符合租赁补贴条件或未按规定进行年审的,收回、注销其《邢台市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资格证》,停止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二)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退出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退出保障范围:

1.家庭人口、家庭收入、住房状况发生改变,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 2.未按规定进行年审或经年审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 3.改为其他保障方式的;

4.其他违反住房保障管理规定行为的。

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或骗取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除追回违法所得外,将移交有关部门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五、监督管理

(一)申请人、被保障人对审核结果、补贴发放、调整保障方式等事项有异议的,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住房保障部门、民政部门提出申诉,也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二)建立投诉举报平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投诉举报的骗取住房保障资格的行为,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进行查处通报,并接受市监察部门监督,确保分配公平、公正、公开。

(三)申请家庭未如实申报家庭收入、人口及住房状况或伪造有关信息骗取住房保障资格,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住房保障资格,相关不良信息记入住房保障诚信档案,并函告民政、公安、工商、银行等部门和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同时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布。

(四)对出具虚假证明的单位,移交监察部门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责任。

(五)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由监察部门依纪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责任。

篇3:上海市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实施细则

关键词:廉租住房,住房保障,住房政策,实施效果

住房政策在解决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中,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城镇低收入家庭提供了适宜的居所, 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也在不断的完善。近年来, 越来越多城市通过放开收入标准, 降低保障房申请门槛, 将更多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广州市于2012年调整了廉租房申请标准, 扩大了保障覆盖面。然而, 扩面后实施的效果如何, 低收入家庭对于住房保障方面的诉求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基层在执行扩面政策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 又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 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以广州市新纳入廉租住房保障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为调查对象, 针对住房保障扩面政策实施效果, 对其展开实证研究。

1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住房保障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 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障理论方面。国外学者普遍认为人人都有权享用土地, 享用土地提供的所有的利益, 而依赖于土地资源的住房不是一种单纯属性的商品私人产品, 它应当是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而Miles指出低收入阶层中弱势群体的诉求值得重视, 包括残疾人、单亲家庭以及老人等的诉求[1]。对此, 国外学者也普遍认为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的责任主体是政府。在政府保障低收入人群住房方面, John Black, D.C.Stafford.和Lennart J.Lundqvist对英国的私人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进行对比研究, 指出政府对保障性住房既有强制性规划, 也有财政倾斜, 还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2,3]。在政策方面, 国外学者还指出政府应采取政策奖励性措施, 鼓励开发商在建设商品房的同时, 为低收入家庭预留部分可支付房屋。关于分配的公正问题, Buttram认为, 分配的公正既包括结果的公正也包括过程的公正[4]。针对政策性住宅的分配管理, Burnham指出低收入人群住宅的分配, 要考虑公平与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5]。

国内学者针对低收入人群以及住房保障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相关研究。乐章认为住房救助是各国政府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一项专项救助政策[6]。陈琳, 丁烈云等经过大规模调查后指出, 孤寡老人、残疾人、重大疾病患者等在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中占据了较大比重, 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很难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善自身的居住条件[7]。高峰从房价收入比的角度对住房保障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研究, 指出根据不同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住房保障政策, 成为化解住房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之选[8]。瞿富强, 屠立辉, 张娇娇通过对南京中低收入家庭购房可支付能力进行研究, 发现中等偏低收入家庭购房可支付能力极弱[9]。张俊仪对南京市住房保障政策实施进行研究, 指出住房保障政策执行中住户申请规定、监督检查、房源区位选择等方面存在问题[10]。李素贞则认为, 我国保障房政策存在监督管理不足, 应该大力加强对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 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给真正需要的中低收入人群提供最基本的住房需求[11]。冯宗容曾提出, 我国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以“选择性”保障作为住房保障的目标模式, 建立一个完善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辅以租赁补贴的保障型住房供应分配体系[12]。任雁对住房保障政策进行效用分析, 指出政府在短期内应加大保障房供给量, 弥补供需缺口, 从长期角度应提高住房补贴金额, 扩大保障范围[13]。罗雅对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后, 指出住房保障政策对房屋价格起到抑制作用, 这有助于保障社会中弱势群体购买房屋和保障其居住权利[14]。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 他们的研究成果值得学习与借鉴。同时我国在实施保障性住房政策方面, 取得了一些成绩, 越来越多的低收入人群被纳入到住房保障范围内。但国内学者目前很少研究住房保障扩面后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效果如何, 以及低收入群体对于住房保障扩面政策的意见及建议等, 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

2 研究过程和发现

2.1 调查过程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及走访观察的方式, 问卷调查方式以电话调查为主。调查对象为广州市城镇户籍家庭;上一年度人均年收入15 600元以下 (人均月收入1 300元) ;无自有产权住房或家庭人均自有产权住房建筑面积在15m2以下。本次调查样本量来自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2011年夹心层数据库中未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以及部分在住房保障扩面后获得或正在申请的家庭。结合研究精度要求, 按照1∶50抽样比, 确定样本规模320户左右。根据困难群众区域分布情况, 合理分配样本分布。经过为期两个月的调查, 共回收有效问卷321份, 其中有效问卷317份。

由于“夹心层”调查数据库形成时间是3年前, 由此可以推断出, 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中, 有不少家庭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了收入, 调查对象中, 超过一半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15 600元, 有部分家庭超过15 600元。92%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24 000元, 即逾九成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2 000元;调查对象中, 近80%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15m2。其中, 人均居住面积为5m2以下的家庭占14.7%;人均居住面积为6m2到10m2的家庭占43.1%;11m2到15m2的家庭占20.4%;16m2到20m2的家庭占13.8%;21m2以上的家庭占8%;调查对象中, 未获得住房保障的家庭占85.8%, 45户已经获得住房保障, 占样本量的14.2%。

2.2 研究发现

廉租住房保障扩面即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审核条件放宽, 广州2012年廉租住房保障的收入线标准由年人均收入9 600元调整为15 600元。根据问卷调查及入户访谈, 我们针对廉租保障扩面后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 通过定量分析了解扩面后获得住房保障情况以及未获得住房保障的原因。同时通过入户访谈, 了解低收入人群的家庭特征及其真实诉求。

2.2.1 定量研究发现

1) 超过一半的人不知道廉租保障扩面的政策。在此次调查中, 有103户知道廉租保障扩面的政策, 占比32.5%;有182户不知道廉租保障扩面的政策, 占比57.4%;有32户不填, 占比10.1%。

2) 一半家庭因为不了解住房保障政策而不去申请。有139户家庭对住房保障有需求但无申请。对他们没申请廉租保障的原因进行调查进一步发现:52.3%的受访家庭 (有效回应139户中的68户, 以下同) 因为对住房保障政策不了解而不去申请;15.4%的家庭认为申请成功的希望不大, 而没去申请。对这部分家庭进行入户访问发现, 他们之所以认为申请成功机会不大, 是因为还是按照以前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是否符合保障条件;同时, 对不了解政策对原因进一步调查发现, 大部分家庭因为未获得相关住房保障信息而对不了解政策。有48户家庭未获得相关住房保障信息而不了解政策, 占比70.6%;有10户家庭自己认为是对住房保障政策关心不够而不了解政策, 占比14.7%;10户家庭未填答, 占比14.7%。

3) 居委对住房保障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只有1/4的家庭是通过居委的宣传了解廉租保障扩面的政策。通过对103户了解廉租保障扩面政策的家庭调查发现, 有24户是居委告知扩面政策, 占比23.3%;2户是通过社区告示得知, 占比1.9%;11户通过邻居或熟人告知, 占比10.7%;25户通过报纸了解, 占比24.3%;25户通过电视新闻了解, 占比24.3%;有7户通过网站信息了解该政策, 占比6.8%;另外有9户不填, 占比8.7%。可以发现, 只有1/4的家庭是通过居委的宣传了解廉租保障扩面的政策。

关于居民对居委住房保障政策的宣传 (特别是廉租住房扩面政策的宣传) , 有12户家庭认为居委宣传力度大, 有效百分比4.6%;有36户家庭认为居委宣传力度一般, 有效百分比13.8%;有95户家庭认为居委没有宣传, 有效百分比为36.5%;与117户人表示不清楚或者也许是居委宣传了, 但自己不知道, 有效百分比为45.0%;由上可以得出, 调查人群中, 只有23.1%知道居委有宣传廉租房扩面的政策。由此可以得出, 居委的宣传力度一般, 或者宣传手段比较单一, 导致群众无从知晓。

4) 扩面后的廉租保障条件仍过于严格。绝大部分未获得住房保障的家庭对住房保障有需求。本次调查中, 对住房保障有需求的家庭占89.7%。而只有45户已获得住房保障, 占比14.2%, 272户未获得住房保障, 占比85%。未获得住房保障的家庭收入通常在廉租保障线左右 (部分超出200元至500元每月) , 使得他们不符合申请条件。但他们超出的部分收入是迫于生活的压力, 通过超负荷的打散工 (例如, 兼职做家政, 晚上摆摊做小买卖甚至捡垃圾等) 换得。此外, 廉租房的申请要求还需低保户或者有失业证等等条件。

5) 部分群众对当前住房保障政策不太满意。保障性住房作为住房的一种, 需确保其质量。我们对45户已获得住房保障的家庭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 大部分家庭对住房保障从申请过程到获得该保障比较满意。其中, 有13户人感到满意, 占比28.9%;15户人感觉一般, 占比33.3%;5户人感觉不满意, 占比11.1%。

群众不满意的原因有:申请手续繁杂;审批周期长;可选择房源少;机会分配不公等。这基本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意见, 这些都是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政府应注意到群众的意见, 更加完善当前住房保障政策。

6) 目前住房保障产品类型过于单一。尽管目前廉租保障扩面, 将更多的低收入家庭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但有近半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希望政府提供购买性住房保障。而目前在政府主导的保障房建设环节建立单一的以公共租赁房为主的新的廉租住房保障体系。部分城市已经停止申请购买型保障房, 即只有公租房与廉租住房两种租赁型的实物保障。远远不能满足处于夹心层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因此, 在经适房淡出历史舞台的同时, 如何满足不同层次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是政府在制定住房保障政策时值得研究的。对保障产品的具体需求如图1所示。该图是家庭年人均收入与住房保障需求类型的对应分布图, 借住其可以分析家庭年人均收入与各类型住房保障产品之间的倾向性。可以看出, 年人均收入低于9 600元的家庭, 更倾向于选择廉租保障, 并且选择实物较多, 同时, 部分低收入家庭也反映, 如果没有实物, 也会考虑租赁补贴, 可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9 601~15 600元的家庭倾向于选择廉租房, 也存在选择经适房的少部分家庭;15 601~24 000元的家庭倾向于选择经适房, 其次是廉租房, 公租房;24 001~50 000元的家庭倾向于选择经适房、限价房或公租房。因此可知, 低收入家庭中, 不同收入段的家庭对住房保障产品需求类型不同。

2.2.2 定性研究发现

本次定性研究抽取了23户典型家庭进行深度访谈, 其中19户没有获得住房保障但住房比较困难的家庭, 4户为已申请进入或正在审批阶段的家庭。本文定性研究主要分析低收入人群的住房现状, 家庭特征等基本信息, 了解群众的诉求, 力求更深层次地了解造成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的原因, 以及政策执行情况, 使住房保障惠及真正需要的住房困难家庭。

1) 政策宣传不够, 沟通渠道不畅通, 同时, 申请审批的信息反馈不及时。在没有提交过任何住房保障申请的受访者中有相当多的人表示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甚至不知道有保障房申请及如何申请;同时也有不少提交了申请的受访者反映审批的等待时间过长, 整套申请程序走下来需要大半年, 在此期间得不到任何反馈信息, 以至于觉得申请无望, 失去信心。

2) 部分被访者认为申请程序过于繁琐, 望而生畏。部分受访者认为目前的保障房申请手续过于繁琐。据粗略统计, 在没有获得过住房保障的人中, 有近三成表示曾提交过申请表, 但是由于资料不齐等原因被退回后就没有继续申请了;还有近两成的受访者则直接表示由于手续太繁琐, 不愿意提交任何申请。

3) 有被访者反映所在街道、居委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欠佳, 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有受访者反映所在街道和居委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较差, 令其不敢前往询问或申请。另外, 部分受访者表示基层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足, 对相关政策不熟悉, 未能给予有效指导。有资料被退回的申请者反映, 街道和居委没有给予其足够的解释与说明, 使其无所适从。

4) 缺乏合适的住房保障产品。大部分受访者表示目前推出的保障性住房不能满足其需求。销售型的经适房超出其经济承受能力, 廉租房申请条件又过于严苛, 无法达到, 迫切需要租金价格适中的公共租赁住房。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很想购买经适房, 但目前政府已经停建经适房。

5) 受访者自身存在的主观原因。 (1) 缺乏主动性, 被动等待政府保障。由于文化水平、年龄等原因, 部分受访者对申请住房保障缺乏主动性, 不积极了解相关政策信息, 被动等待。也有部分受访者声称工作忙而无暇了解保障性住房申请的相关信息; (2) 部分受访者以为参加了以往的住房保障调查就等同于提交了住房保障申请, 一直在等政府回复。有受访者表示几年过去了, 未收到任何反馈信息, 以为政府已经遗忘了他们。

6) 部分被访者因为没有低保证, 自认为不具备廉租住房保障资格。有群众生活和住房确实很困难, 但是他们没有办理低保证, 自认为不符合条件, 故没有参加申请。

3 对策建议

3.1 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 加大公租房建设和推出速度

应逐步适当地上调廉租住房保障收入线标准, 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同时, 针对部分群众反映廉租住房保障范围还不够宽的情况, 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建设或收购能够起到保障和调控作用的一定规模“新廉租房”房源, 只有具有足够规模的房源, 才能为居民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 才能影响并引导社会住房消费倾向。此外, 建议进一步完善租赁型保障房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加快公租房建设和推出步伐, 切实解决群众的住房困难。

3.2 政府应注意人们的诉求, 建设质量更高, 配套设施更完善的房屋

保障性住房布局应分散, 完善配套, 方便生活。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在市中心区拿出大量土地建设保障性住房有很大难度, 因此建议遵循分散布局的原则, 利用城市“三旧”改造和在开发项目中配建等方式增加保障房市区内保障房的供应。同时, 在较偏远区域建设的保障房项目, 应做到配套先行, 尤其是完善交通配套和教育、医疗设施建设, 免除群众入住的后顾之忧。

3.3 简化住房保障申请和审批流程、提高申请审核工作的透明度

建议重新梳理现有的租赁型保障房的分配流程, 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 还应增强审批工作的透明度, 建立方便的查询机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接受群众监督, 以实现保障房分配公平、公正和公开。

3.4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由于部分街道、居委对廉租住房扩面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方式有待完善, 致使这些基层组织未能成为群众了解扩面政策的首要来源。另外, 很多低收入家庭没有更好的渠道了解住房保障政策, 大部分是通过公共媒体来了解政策, 渠道比较单一。为了能够实现住房保障政策“应保尽保”的目的, 应该拓宽宣传和沟通多渠道, 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住房保障相关政策的业务培训, 统一认识, 提高水平、改善服务态度, 使他们能在住房保障的第一线为困难家庭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及时、有效、优质的服务, 使得住房保障政策更贴近民生, 更走近民心。

3.5 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需对不同的人群推行差异化的住房保障政策

目前的住房保障产品较单一, 不能满足差异化的保障需要。研究中发现部分困难群众需要租赁型保障产品的同时, 也有一些人希望获得购买型保障产品, 还有的希望政府能增加租赁补贴发放标准。政府应根据住房需求保障差异化的特点, 提供不同类型的保障产品。应增加住房保障产品类型, 如在条件许可时重新推出经适房等产品, 满足群众对购买型保障产品的需求。

4 结语

篇4:上海市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实施细则

【办理依据】

1、《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

2、《增城市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增府〔2009〕17号)

【办理流程】

申请人凭户口簿、身份证向户籍所在地社区居

领表

委会领取申请表。

申请廉租住房保障需提供申请人及共同申请

家庭成员以下资料: 1.户口簿; 2.身份证;

3.结婚证(离婚证)、计划生育证明;

4.因就学、服兵役等原因户籍迁出本市的,提供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证明; 5.自有住房的提供房屋权属证明;

6.承租住房的提供租赁合同及房屋权属证明; 7.借住住房的提供产权人出具的证明及房屋权属证明;

8.上一收入证明,未就业的提供失业证或其他相关证明;

9.上一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或单位代扣代缴凭证;

10.个体工商户或投资办企业的,提供营业执照、上一个人所得税及相关税收缴交凭证 11.价值在800元以上的家庭资产情况证明,包括银行存款、土地、房产、汽车、投资类资产、收藏品等;

12.申请实物配租的须提供低保证、特困职工证、三级及以上残疾人证、转业复员军人、优抚对象、孤老等证明中的一项或多项; 13.其他特殊情况的证明。无异议

将申请表、入户调查表及申请资料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房管分局(所)。

复审 一次公示 初审

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在收到申请表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会同房管分局、所(站)对申请人户籍、收入、资产、住房等情况进行入户调查,填写《增城市申请住房保障家庭入户调查表》,并将初审结果填入申请表,加盖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公章。

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将初审通过的申请人姓名、户籍地址、现居住地址、申请人数、可支配收入、房产、资产等情况,自收到申请表之日起20个工作日在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及社区居委会同时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完成后将相关情况填入申请表,加盖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公章。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在5个工作日内将完成初审的申请家庭资料提交房管分局(所)。房管分局(所)在收到初审资料起15个工作日内复审工作并按照规定对申请家庭进行评分,将申请表及审核情况录入市廉租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经审核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在5个工作日内发放不予受理通知书。房管分局(所)

应该在2个工作日内将完成复审的申请家庭资料提交市住房保障办。

申请人如实填写申请表,并向户籍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提交申请表和签名确认的相关资料复印件。社区居委会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家庭资料提交街道办事处、镇政府。

有异议

在接到异议之日起10个工作日重新调查核实。核实后情况属实的在5个工作日内发放不予受理通知书。

无异议

市住房保障办将复审通过的申请人姓名、户籍地址、现居住地址、申请人数、可支配收入、房产、资产等情况,在市国土房管局网站上同时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有异议

批准取得实物配租或者租赁补贴资格,在5个工作日内发放相应通知书,并在市国土房管局网站及《增城日报》上公告。

二次公示

在接到异议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重新调查核实。核实后情况属实的在5个工作日内发放不予受理通知书。

进入轮候

篇5:上海市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完善廉租住房申请租金减免及审核管理制度,根据《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令162号)、《成都市成市公共住房制度实施方案试行》(成府发〔2006〕50号)、《关于我市中心城区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的批复》(成价函〔2009〕112号)及配套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锦江、青羊、武侯、金牛、成华区(含高新区,以下简称中心城区)范围内廉租住房租金减免的申请、审核及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租住廉租住房的低收入家庭,若属下列范围,可按照相应等级减免:

(一)属低保家庭的,房屋租金减免20%;

(二)家庭成员中有残疾的,房屋租金减免20%,若属残疾军人的房屋租金减免30%;

(三)家庭成员中有烈属的,房屋租金减免30%;

(四)家庭成员均在60岁以上的,房屋租金减免50%。

若租住廉租住房的低收入家庭有上述多种情况的,租金减免可累计,直至租金减为零。

第四条低收入家庭需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一)承租人户口薄;

(二)居民身份证;

(三)成都市城区廉租房住房租赁合同;

(四)其他证明材料:民政部门核发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残疾人证》、《革命烈士证明书》、《革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革命军人病故证明书》、《革命伤残军人证》、《定期抚恤领取证》、《定期补助领取证》或区县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低收入相关证明。

第五条廉租房租金申请减免程序:

(一)承租户持户口薄、居民身份证和成都市城区廉租房住房租赁合同及相应证明材料,向市公共住房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并填写《成都市廉租住房租金减(免)申请审批表》;

(二)市公共住房管理中心对《申请审批表》进行审核后,报住房保障工作联席会备案,按规定减免租金。

第六条家庭遇特殊困难(如车祸、火灾、重大疾病等不可抗力)不能支付房租,经本人申请,由市公管中心核实,报财政批准后可以减免。

第七条

租房。

篇6:上海市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实施细则

【标题】上海市城镇廉租住房实施意见(试行)

【时效性】有效

【颁布单位】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颁布日期】2001.06.07

【实施日期】2001.06.07

【失效日期】

【内容分类】城建环保

【文号】沪房地资廉(2001)280号

【题注】

【正文】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房地资源局制订的〈上海市城镇廉租住房试行办法〉的通知》(沪府发〔2000〕41号)精神,现就廉租住房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本市廉租住房工作按此实施意见执行。

一、申请登记

(一)申请条件

申请享受本市廉租住房的家庭(以下简称申请家庭)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家庭月收入符合本市民政部门规定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80元/人的标准,且已接受民政部门连续救助6个月以上;

2.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5平方米(含5平方米);

3.家庭成员具有本市非农业常住户口且实际居住,并至少有一人取得本市非农业常住户口5年以上,其他成员户口迁入此住处须满2年以上;

4.家庭人数为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者抚养关系。申请家庭应当推选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申请人。由申请人向区县廉租办提出书面申请,如实填报家庭的基本情况,并提交下列材料:

1.民政部门出具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明;

2.廉租住房申请表;

3.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明;

4.家庭成员的户籍证明;

5.现居住地的住房证明;

6.其它相关证明。

(二)审核程序

1.户的计算:

(1)按公安部门所发的户口簿,并经民政部门认定享受低保的自然人家庭为准。一户一证。

(2)对于领有结婚证书的夫妻双方年龄总和在56周岁以上,婚后无房,分住在单位办公、业务用房和集体宿舍,且双方户口按规定分别报在集体户内和按政策回沪(插队落户、支内、冤假错案、刑满释放等)并已报进本市非农业常住户口,因无房暂住在单位的办公、业务用房、集体宿舍或借住非直系亲属朋友家,且本市直系亲属无房或有房但居住困难的家庭,可作为无房户。

2.人口计算:

按在居住地有本市非农业常住户口的人数计算。独生子女按实计算人口。下列情况可计算人口:

(1)配偶、未婚子女户口在本市工作或学习单位(农业户口除外),经常回家住宿的;

(2)原户口在本市未另立家庭的现役军人、海员、船员和野外筑路、勘探等人员;(3)因入托、求学等原因,父母将未成年孩子户口报到亲友处,其人口可在父母处计算。

下列情况不计算人口:

(1)空挂户口,即虽有户口,但常住其它地方、他处有居住权的;

(2)亲友未成年的孩子因入托、求学等原因、户口暂时挂靠,而小孩父母在本市城镇另有住房的;

(3)将户口从他处迁过来、他处有住房,人为造成本处住房困难的。

3.面积计算:

(1)按照现住房居住面积计算。其中住房的阁楼高度不到1.2米的不计算居住面积;1.2米到1.7米的对折计算居住面积;1.7米以上的全部计算居住面积。

(2)住房中厅的面积计算,小于6平方米(含6平方米)的对折计算居住面积;大于6平方米的减去3平方米按实计算居住面积。

(3)以前分过住房,在房屋租赁凭证上注明增配并与原住房的租赁户名同属一人或属配偶关系的,应将两处住房面积合并计算。

(4)凡过去在动迁、单位分房或住房解困过程中已作过安置,由于自己的原因未落实住房的,其居住面积的认定,以原安置的面积为准。

(5)在计算人均居住面积时,对一本《房地产权证》或《租用公房凭证》的家庭中有两本以上户口簿的人口均应统算居住面积。

4.受理登记:

(1)区县廉租办实行一门式服务并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家庭住房、收入状况的初审。

(2)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区县廉租办将申请家庭的基本情况在申请人户籍所在地进行公告。15日内无人提出异议的,应当给予登记,使申请家庭进入轮候配租。有人提出异议的,区县廉租办在20个工作日内进行核实,并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

(3)在轮候期间,申请家庭的基本情况发生变化的,申请人应当及时告知区县廉租办。区县廉租办核实后,根据情况变化,进行变更登记或者取消其本次配租资格。

二、配租办法

(一)配租标准

申请家庭配租标准为人均居住面积7平方米(包括原住房居住面积)。

(二)配租方式

1.实物配租:对孤老、烈属、残疾等特殊申请家庭,提供按配租标准与人员结构相当的普通住房,租金每月按家庭总收入的5%收取。这些特殊对象也可选择租金配租。(1)增配

对于有两对夫妻以上的申请家庭,或家庭人员结构复杂且增配的居住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的,可以采取增配的方式予以解决。

(2)套配

原住房腾退,另行配房。

2.租金配租:按配租标准每月每平方米居住面积补贴租金,9个中心区和浦东新区不超过40元;闵行、宝山、嘉定3个区不超过30元;其它6个区、县不超过25元。对个别补贴数额差别很大的家庭,各区县可根据本区域租赁市场的实际情况确定上限和保底政策。由申请家庭按廉租办确定的补贴额度,自行到市场租赁房屋,区县廉租办也可提供部分合适的房源供其选择租赁。

(1)申请家庭实际所租房屋租金超出区县廉租办核定数的,超出部分由租金配租家庭

自行承担;如低于核定数额的,则按实际发生额补贴租金。

(2)补贴租金的发放由区县廉租办书面通知配租家庭,配租家庭将该通知交与出租人,出租人凭《上海市城镇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发放通知书》和身份证到区县廉租办指定的银行专户领取补贴租金。

(三)配租排序

申请家庭配租顺序的排列,应当按照受理日期先后确定,于同一日申请的,按困难程度排序。考虑到试点阶段有成批家庭同时申请,因此前3个月内按困难程序排序,3个月后按申请日期排序。

(四)配租约定

1.配租家庭应当与区县廉租办签订廉租住房租金补贴或套配、增配协议。其中租金配租家庭应与出租人签订上海市房屋租赁合同,经区县廉租办审核盖章后,所在区县房地产交易中心受理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每件收取20元登记备案费,其它费用予以减免。2.配租家庭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金额、期限和方式交纳租金。

3.实物配租家庭无正当理由先后两次拒不接受配租方案的,区县廉租办可以取消其配租轮候资格,并在1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4.租金配租家庭签订《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协议》后,在6个月内未落实租房的,作自行放弃处理,并在一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三、配租管理

区县廉租办应当对配租家庭的成员、住房、收入等状况每半年进行复核,并根据复核结果提出处理意见:

1.配租家庭虚报、隐瞒有关情况或者伪造有关证明而获得配租住房或者租金补贴的,区县廉租办应当书面通知配租家庭迁出廉租住房或者停止发放补贴租金。

2.配租家庭人均月收入超过本市民政部门核定标准,或因人数减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5平方米的,区县廉租办即应书面通知配租家庭,限期6个月内迁出廉租住房或者停止发放补贴租金。过渡期间,各区县廉租办可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折扣比例计发租金补贴。3.配租家庭的人数增加而需要面积较大的住房时,应当重新向区县廉租办提出申请,并登记轮候;配租家庭人数减少应当重新核定并相应调整原配租方案。

4.配租家庭在其廉租住房使用期间,不能从事下列活动:

(1)改变廉租住房的使用性质;

(2)将廉租住房转租或者变相转租;

(3)将廉租住房的承租户名变更为第三人;

(4)将廉租住房上市交易。

区县廉租办应当将受配租家庭的廉租住房情况书面通知物业公司和所在区县房地产交易中心,在此期间停止办理该户家庭上述的有关手续。

配租家庭如违反上述规定之一的,区县廉租办应当书面通知配租家庭迁出廉租住房或者停止发放补贴租金,并取消其3年内申请廉租住房的资格。

四、其它

(一)廉租住房的资金筹措贯彻多渠道、多途径的方针。所需资金,市、区县按50%比例分担。廉租住房资金由区县廉租办专户储存、专项管理。市、区县财政部门和市廉租办对廉租住房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

(二)建立组织机构。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区县长挂帅,成立廉租住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区县廉租办为常设机构,挂靠区县房地局,事业编制,人员一般为3—4人。

(三)用于配租的廉租住房,均作为使用权房,凭廉租办盖章后,办理进户手续,发《廉租住房租赁凭证》,并免购住房债券。

上一篇:世界主要公司治理模式下一篇:压缩机事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