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

2024-08-19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10篇)

篇1: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

——以鱼水学校为例

基本情况:

鱼水学校为一所边远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设施严重不足,教师老年化,且篇制远远不够;学生人数较少电脑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游戏的代称;信息技术老师一人并为兼任;一间电脑教室,没有网络,就有38台用了好几年的无盘机。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象是本校年轻教师与学生两大群体。

二、调查内容

(一)教师问卷概况:

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4份,回收问卷4份,有效问卷4份。调查对象是我校在职信息技术教师,教师问卷调查的内容如下:

教师调查问卷

1.你平均每周上网几小时?()

A.5小时以下 B.5-14小时 C.14小时以上

2.你上网一般做什么?()

A.聊天较多 B.查资料较多 C.做课件或网站较多 D.其它

3.本期用多媒体室进行教学有几小时?()

A.不用B.5次以下C.5次以上

4.看过《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吗?()

A.在书店看到过B.网上看到过C.自己购了一本D.没看过5.你希望《信息技术》成为中考科目吗?()

A.尽早实现B.慢慢实现C.不要成为高考科目

6.学校支持你到外地或者外单位学习吗?()

A.支持B.要努力争取才有机会C.不支持(从来没出去过)7.你平时学电脑知识是通过()途径学的?

A.全部自学B.通过短期培训然后再自学C.通过学校或上级部门组织学习

8.您家有电脑吗?硬件配置怎样?装有哪些常用软件?能否上网?参加过什么水平

考试?

9.你会用哪些字表处理软件?会用哪些课件制作软件、图形、动画等处理软件?水

平或成果怎样?是否有自己的电子资料库?对学校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网络)的操作能力怎样?

13.是否有个人主页?什么时候开始建立的?是否活跃于论坛?

(二)学生问卷概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了解学生对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等方面现状,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样调查了20名学生,问卷调查的内容如下:

学生信息技术课程调查问卷

1.家里有计算机吗?()A有B没有

2.从何时开始接触计算机?()A 幼儿园B小学C初中

3.你所具有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主要来自()A自学 B父母或朋友教的 C学校的课堂学习D社会培训班 E上网吧 F其他:

4.目前计算机操作水平如何?()A很棒B一般C知道一点

5.你经常上网吗?()A经常B偶尔上过C没有上过

6.上网的目的是()是A收发邮件B阅读新闻C查找资料D玩游戏E娱乐(音乐、电影等)F聊天 G其他

7.你有电子信箱吗?A有,地址(常用的)是()B没有

8.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机硬件()A键盘 B画图 C鼠标 D打印机

9.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机软件()A WINDOWSB WORD C 鼠标 D 纸牌游戏

10.你喜欢信息技术课吗?()A喜欢 B一般C不喜欢

11.家长放心让你用电脑吗?()A放心 B不放心 C根本不让接触

12.你觉得信息技术课是给玩的课吗?()A 是 B不是

13.你喜欢信息技术教师吗?在这一个学期,你又有哪些愿望和对信息技术课的建议呢?

三、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开设时间不长,目前尚未形成自己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像村小教学点根本没有开课,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管理中无法可依,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无章可循,所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课时设置不足,教学内容取舍困难

《信息技术》课程每周课时仅为一节,由于教学课时严重不足,再加班级人数多,而机房只有45台无盘学生机,能用的只有38台,部分同学需两人共用,所致不会的同学更加不敢去操作练习。学生的知识程度不一,兴趣喜好不一,又该如何取舍呢?

(二)学习的内容强调实用,信息技术就是学习电脑操作,课堂就像短期培训班

一个学期除去放假冲课只有十三四节课,要学习三四种软件,我们的课本就像是各种计算机软件简易使用说明书的大汇编,我们的课堂就像是各个软件公司举办的一连串培训班。我们的课程安排告诉学生,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是训练学生学习计算机常用软件使用技巧的一门课。我校有教师说如果学生们掌握了这信息技术书上的操作也就学会了电脑的一般应用,确实是这样的,从硬件到软件,到网络的基础,到各种软件的应用等。可学生很难学完,一个学期下来,有三分之一的教学内容讲不完。

(三)师资弱,知识得不到更新,外出培训较少

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并非科班出身,往往经过短期的培训就“走马上任”,还有一些“懂点电脑”的其他学科教师兼职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由于信息技术课教师大部分上是中途转岗的(我自已也是的),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不少教师仍以“权威”的方式进行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

四、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要想改变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我看得从两个大的方面入手: A加强教育公平性彻底能让农村中小学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B改变教师待遇鼓励年轻教师到边远地区工作。建议学校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为顺利开展好教学服务。

第3课小红帽穿上五彩衣

教学目标:

1、学会启动“画图”程序,了解“画图”窗口的结构。

2、学会使用“铅笔”和“橡皮”工具进行简单绘图。

3、学会使用“填充”“取色”工具为作品涂色。

4、学会保存作品。

5、关闭“画图”程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二、上机操作

(一)、启动“画图”程序

(二)、认识窗口结构

“画图”窗口主要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颜料盒和绘图区组成(三)、画画“小红帽”——用“铅笔”工具绘制简单图形

1、打开素材盘中的文件“小红帽”

2、绘制小红帽的嘴巴

3、橡皮的使用

(四)、小红帽穿上五彩衣——为作品填充颜色

(五)保存作品

执行“文件”→“保存”命令,文件将按你修改后的结果保存,覆盖原来的文件

(六)关闭“画图”程序

三、教学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启动“画图”程序,了解“画图”窗口的结构。学习使用“铅笔”和“橡皮”工具进行简单绘图。学习于使用“填充”“取色”工具为作品涂色。学习保存作品并关闭“画图”程序。

篇2: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

——以杨地镇中心小学为例

基本情况: 杨地镇中心小学为一所边远农村寄宿制制学校,经过双高普九和教育强县的创建,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学校的所有功能部室都能满足教学需求,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信息技术教育的问题,学校现有计算机教室1个,教师机一台,学生机45台,服务器1台,都是近两年新配计算机,并且接入了电信宽带,完全能够满足学生的上机需求,但是学校却无1名专业计算机教师,2名兼职信息技术教师均不是计算机专业,给学生上课只能是一边学一边教,很多问题教师都不懂,更不用说网络维护和计算机教室维护了。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象是本校年轻教师与学生两大群体。

二、调查内容

(一)教师问卷概况:

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2份,回收问卷2份,有效问卷2份。调查对象是我校在职信息技术教师,教师问卷调查的内容如下:

教师调查问卷

1.你平均每周上网几小时?()

A.5小时以下 B.5-14小时 C.14小时以上 2.你上网一般做什么?()

A.聊天较多 B.查资料较多 C.做课件或网站较多 D.其它 3.本期用多媒体室进行教学有几小时?()A.不用

B.5次以下

C.5次以上 4.看过《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吗?()

A.在书店看到过

B.网上看到过

C.自己购了一本 D.没看过 5.你希望《信息技术》成为中考科目吗?()

A.尽早实现 B.慢慢实现 C.不要成为高考科目 6.学校支持你到外地或者外单位学习吗?()

A.支持

B.要努力争取才有机会 C.不支持(从来没出去过)7.你平时学电脑知识是通过()途径学的?

A.全部自学

B.通过短期培训然后再自学

C.通过学校或上级部门组织学习

8.您家有电脑吗?硬件配置怎样?装有哪些常用软件?能否上网?参加过什么水平考试?

9.你会用哪些字表处理软件?会用哪些课件制作软件、图形、动画等处理软件?水平或成果怎样?是否有自己的电子资料库?对学校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网络)的操作能力怎样?

13.是否有个人主页?什么时候开始建立的?是否活跃于论坛?

(二)学生问卷概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了解学生对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等方面现状,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样调查了20名学生,问卷调查的内容如下:

学生信息技术课程调查问卷

1.家里有计算机吗?()A有 B没有

2.从何时开始接触计算机?()A 幼儿园 B小学

C初中

3.你所具有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主要来自()A自学 B父母或朋友教的 C学校的课堂学习D社会培训班 E上网吧 F其他:

4.目前计算机操作水平如何?()

A很棒 B一般

C知道一点 5.你经常上网吗?()A经常 B偶尔上过 C没有上过 6.上网的目的是()是

A收发邮件 B阅读新闻 C查找资料 D玩游戏 E娱乐(音乐、电影等)F聊天 G其他

7.你有电子信箱吗?

A有,地址(常用的)是()B没有 8.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机硬件()A键盘 B画图 C鼠标 D打印机 9.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机软件()A WINDOWS B WORD C 鼠标 D 纸牌游戏 10.你喜欢信息技术课吗?()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11.家长放心让你用电脑吗?()A放心 B不放心 C根本不让接触

12.你觉得信息技术课是给玩的课吗?()A 是 B不是

13.你喜欢信息技术教师吗?在这一个学期,你又有哪些愿望和对信息技术课的建议呢?

三、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学校缺乏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导致很多设备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造成资源浪费。

2、教学内容取舍困难,由于学生的知识程度不一,兴趣喜好不一,课堂教学难管理。

3、学习的内容强调实用,信息技术就是学习电脑操作,课堂就像短期培训班。

4、师资弱,知识得不到更新,外出培训较少,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的信息技术教师较少,多为其它学科毕业,后来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较多,因此理论不全面,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缺陷

5、评价认识上的问题。信息技术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才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且没有成为毕业升学考试学科,因此,教师、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对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评价,造成了认识上的“缺位”。

四、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1、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队伍水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适应时代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由以上调查分析可以得知有大部分的信息技术教师并非出身于信息技术专业,为了提 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就需要对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对他们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使其尽快掌握信息技术教育,增强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此外,现在许多师范院校开设有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有扎实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素养,他们是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理想师资来源,是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教师队伍的基础。将他们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有机整合起来,可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

2、关注学生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起点水平参差不齐,会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进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对于起点低的学生,可以采用分组的方法,使学生的个体差异成为有利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

篇3: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

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深刻变革。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强调, 要“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对于经济欠发达、以农业为主的衡水市来讲, 如何充分挖掘信息技术教育资源, 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 并为农民学习实用技术服务, 使更多的教育信息惠及人民, 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为此, 我们从衡水市农村中小学学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着手, 调查了解农村中师资水平、软硬件环境条件, 信息技术应用程度, 进而研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其解决方案的设想。

一、衡水市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现状

衡水现有小学956所, 中学142所, 小中学同校的22所, 小学在校生28.6万人, 普通初中在校生23.2万人, 为能多方面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问题, 我们通过走访衡水市各县市教育管理部门, 与师生进行座谈, 利用问卷调查表等多种调研方式, 搜集相关信息, 汇总得到如表1数据:

二、存在问题分析

近两年来, 衡水市农村中小学的配机数量、机型、教师配备都有了令人可喜的改观, 为开展计算机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信息技术教育本身还存在问题:

1、配套建设中硬件设施的完备与软件资源的滞后失衡问题

我们发现学校大多数都是新近购置的设备, 基本能够跟上计算机应用的潮流。但教材多数为派发或自行购买, 没有针对农村中小学自行开发的课件。教材相对偏难, 没有针对性, 且这种应试教育的面孔对孩子缺乏吸引力, 激不起太大的兴趣。而适用于教师课堂教学, 能充分体现辅助教学特点的高水平的辅助教学软件较少。

2、教学安排中信息课程与传统学科学时冲突问题

中小学信息技术作为新兴的学科, 虽然很多学校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时都积极响应, 但在实践中却偏离了开设这门课的宗旨。造成信息技术课与主科冲突的时候不得不让步, 在期末考试, 甚至毕业考试中所占比重不大, 这就出现了信息技术课在课程安排与时间安排上与传统学科出现矛盾。信息技术教育只是浮于形式, 没有达到国家教育部所制定的目标。学校仍然以升学考试为指挥棒, 以高分为唯一目标。

3、师资力量中教师信息素养和技术能力问题

《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计算机培训”纲要》这是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下发的有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件, 对计算机学科教师、非计算机学科教师提出了不同的培训目标。

而调查分析得知, 衡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是兼职多门课程, 非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 且有少数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未参加过相应的技术培训。信息技术教师大部分是由其它学科改行而来的, 这些教师在理论与实际教学都还比较薄弱, 教学模式陈旧, 教学方法呆板, 教学内容缺乏新意。

第四:学科教学中知识点与学生兴趣不符问题

根据调查分析所得, 对信息技术课程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1%, 但能熟练掌握这本课程的只有不到30%。

分析得知, 教学模式上还是以讲述为主, 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课程安排时间间隔长, 而业余机房安排又少;学生家庭环境差异大, 有的很小就对电脑有部分认识, 有些只是听说过;学生多数是对电脑游戏或上网感兴趣, 对课程本身没有兴趣;教学课程单一, 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建议与对策

问题的解决关键还是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 县市级部门的关注, 只有将农村群众对信息知识有所认识, 才能发现信息技术的优点与益处。提高农村信息化知识水平, 还应以农村中小学信息课程建设入手。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的提高与发展, 将会以点及面, 以少带多, 带动相关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应下大力气, 提高中小学师资力量, 加大农业相关培训。

第一、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平衡软硬件建设比例

在购置高档硬件设备的同时, 不要忽视软件资源的积累与建设, 没有针对性的教材与软件支持, 再先进的设备也只是摆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行制作课件, 使教材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匹配, 提高教学质量。在加强知识的内涵的前提下, 采用多样教学, 驱动学生去学习, 让学生真正的能在保持对计算机兴趣的基础上, 提高他们的计算机能力。

第二、强化对待信息技术培养的态度和意识

从多方面入手, 转变人们的思想, 树立新观念, 不仅学校、教师要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家长、学生也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让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不在是一句空话, 让信息技术课不在是可有可无的多余课程。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待遇, 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 都是根本上解决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方法

第三、普及信息技术培训、增强教师信息教育能力

除了加强引进信息技术课程专业毕业的教师以外, 相关教研室及教师应多参加相应的理论和技术培训, 多与兄弟学校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与合作, 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 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

第四、改革教学模式, 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兴趣

应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 采用多样教学, 提高学生的兴趣, 多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 将学生的兴趣从游戏、上网转移到创作动画, 照片处理等方面。机房业余开放增长, 让学生们组建学习小组,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互助的习惯, 又可以减少学生间的差异, 提高学习兴趣,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应用到周围的环境中。

参考文献

[1]范晓姝.孙贵发.关于搞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几点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3.11

篇4: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学; 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01-02

随着教育部2000年10月《关于在农村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的颁布,各地中小学相继开展信息技术必修课。信息技术的全面开展,提高了全国青少年的信息素养。但在开展课程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导致了信息技术课程不受重视,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也随之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给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均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1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和学科教学的现状

1.1 社会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不高或无视。 从课程开展方面看,现在教育部门和农村学校的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程度普遍不高,这也是信息技术开展的重大阻碍。虽然我国一直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在以考试成绩为升学标准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形式还是不能脱离应试教育,这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在多数的领导和家长眼中的地位就大大不如语文数学等列为必考学科。

从学科教学方面看,农村学校缺乏或者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多数不是信息技术专业出身的专业型教师,而是出于学校教学需要而调剂到信息技术教学岗位。

1.2 教学资源匮乏或者闲置。 目前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资源远远不比城镇中小学充足,甚至有些学校连必要的办公设备都没有,更不用说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设备。还有些学校虽然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但是由于缺乏信息技术教师,学校无法开展信息技术课程,致使教学资源闲置。甚至有些学校有教学资源,教育部门也配备了信息技术教师,但是由于教师的个人态度问题,对信息技术课采取放羊式管理,使信息技术课成为了学生玩乐的“休闲课”。

1.3 信息技术教师岗位乱象。 农村中小学学校规模一般不大,没有配备专业信息技术教师的学校,就将其他学科的教师调剂到信息技术教师的岗位上,而大多数被调剂的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从而直接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即使配有专门信息技术教师的学校,教育部门也不会为学校配备专门的设备维护人员,学校便会让信息技术教师兼着设备维护人员的岗位。学校的教务教辅工作目前也大多推行无纸化办公,很多教务教辅工作都需要运用计算机才能完成,教务教辅工作本来都是学校中层领导做的,而农村中小学学校中层领导大多也都是教师出身,信息素养也并不比一般教师高,于是信息技术教师也就很自然的要辅助学校中层领导完成教务教辅工作。

2 出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现状的原因

一方面,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但是长期的城乡二元化发展,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民工流动大,造成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许多差异。而正由于经济发展的差距悬殊,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校的财政投入也悬殊,而这直接关系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可能性以及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无论是农村的思想观念或行动落后于城市。虽然教育部门一直提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学校也开展了国家规定的素质教育课程,但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太过看重升学成绩考核,而忽视了信息技术等素质教育课程。

3 改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的对策

针对上文提出的农村信息技术课程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困难,笔者在此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以期更好地在全国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应有的能力培养。

3.1 转变社会观念,提高认识程度。 意识是行动的先驱,只有良好的意識,才能更好地引导行动。只有社会真正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将包括信息技术课在内的素质教育课程列为升学考核机制,引起教育部门、学校以及家长学生的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才可以更广更快更好地开展。在信息化时代,必须让社会认识到信息技术课并不仅仅是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而是利用计算机对信息和数据进行识别、采集、表示、处理、安全、传输、交换、显现、管理、组织、存储、发布、检索等一系列的信息技术。只有认识到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只有信息技术教学落到实处,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地普及和推进信息化进程。

3.2 全面加速农村校园信息化进程,缩小城乡中小学设备配备差距。 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城镇的中小学,成为农村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最大障碍,而缺少必要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由于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的财政投入本来就不多,不大可能将大部分的财政资金用来添置教学设备,所以,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在能力范围内划拨一定的专项资金,实事求是地先为设备不足的学校配备必需的教学设备,再逐步添置更新其他辅助设备。

3.3 积极培养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努力提高教师队伍信息素养。 国家应积极鼓励各高校开设相应专业来培养信专业息技术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只有拥有一只专业知识扎实的信息技术教师,才能真正地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落实。由于信息技术教师在农村中小学经常要帮助学校处理一些教务教辅工作,势必会影响到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为了清除这样的乱像,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这样不仅仅减轻了信息技术教师的负担,还为信息技术更多更好地应用于其他学科日常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教师培训模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课程本位”的——以教师进修高一级学位为目的的培训,可以是“学校本位”的——教师任职学校自主组织培训活动,可以是以大学——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为基础的培训模式,也可以是网络培训模式。培训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力倡导参与式、建构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以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为目的[1]。

4 总结

目前,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得到了全面开展,但是由于社会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学资源的缺乏及专业教师不足等因素,致使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很难得到有效的落实。面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全社会应该及时地转变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学校信息化的投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信息素养,合理提高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来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篇5: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

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中心小学章光望

摘要:随着农村中小学各项信息化改造工程的逐步实施,农村小学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多数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却远远没有跟上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呈现出诸多发人深省的不协调现象。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怎样才能避免这些现象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作了相应的调查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 信息技术应用 现状 原因 措施

由于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随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班班通工程、数字化校园工程等一系列的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改造工程建设的逐步实施,农村小学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相当部分的农村小学的信息化水平已和很多城市小学不相上下,甚至某些农村小学由于某些特殊的政策而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它的信息化水平早已超过一般的城市小学。有的农村学校虽然信息化水平不如一般的城市小学,但因为它的学生数不多,其人均占有资源却大大超过城市的一些学校。然而多数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却远远没有跟上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呈现出诸多发人深省的不协调现象。据笔者几个月来的调查,我们发现在很多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应用出现了如下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一、重建设,轻应用

信息化水平是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体现,相当多的农村小学为了提升自己的办学条件,加上国家的重视,所以,很多农村小学都非常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只要有条件、有机会,他们都极力争取各种由国家投入的信息化改造项目在自己的学校实施。有的学校甚至动用各种社会关系,争取各种工程在自己学校早日落实,能早一批就早一批,能早一年就早一年。然而一旦完成,却不重视发挥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的作用,有的甚至把他们搁置不用,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二、重投入,轻管理

虽然国家实施的各种信息化改造工程项目由政府出资,可是还是有许多配套的设施需要学校和地方投入。我们很多农村小学虽然资金紧张,但大多数学校还是十分重视这些配套资金的投入,他们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甚至不惜动用有限的办公经费,以保证各项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然而,这些设备配置到位后,有的学校却疏于管理。一方面可能学校没有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可能没有相应的后续保证资金,所以有有许多设备一旦投入使用出现故障后,就无人问津了,成了摆设。有少数学校甚至怕使用出现问题,竟然从不启用,以至于有的设备从没用过就没人管了。

三、重检查,轻研究

国家投入巨资实施各种信息化建设工程,其完工时肯定要对这些惠民工程进行检查验收,这一点毫无疑问,各项目学校也十分重视,丝毫不敢大意,所以他们会汇同各建设单位确保通过各种验收。项目完成后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各项工程的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学校在面对这些检查时,自然万分重视,他们调集学校各路人员,起早贪黑,积极准备。有的甚至不惜号召全体教职员工一起应付,造资料、补记录、拍图片、摄图像„„目的自然是为

1了顺利通过各种检查。而唯独对这些先进的设施怎样维护、怎样使用、怎样发挥它们的作用缺乏研究,又舍不得投入人力物力加强管理,致使这些先进的设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学校的各种教学检查时,一些学校也只重视各种设备的使用情况检查,只要教师有记录、有材料,使用次数符合要求就行了。至于是否真的用了,用的效果如何,用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问题就不管了。因此,有些教师提供假材料也能通过检查,这自然影响了其他教师对这些教学设备的使用积极性,加剧这些设备的搁置程度。

四、一边滥用,一边搁置

这种看似矛盾但又确实存在的现象让人哭笑不得。一方面,多数学校对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相当重视。例如:要求每位教师在校本研训活动以及各种教学比赛中必须使用多媒体,于是各种公开课、展示课、评比课、观摩课等公开性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哪怕这节课根本不需要多媒体的支持也要加以运用,否则难以过关或换来好评。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却很少见到多媒体的身影。于是出现各种公开教学活动热热闹闹,而平时教学冷冷清清的局面。

另一方面,有些教师热衷于多媒体的使用,所以不管什么内容、不管什么课他都要使用多媒体。于是,上课时,教师的范读、板演用多媒体呈现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被多媒体的演示代替了,甚至一节课下来,不见教师一字板书、学生不曾翻过一页课本,一切都被多媒体取而代之。老师的提问课件呈现,学生的回答课件判断,有时连对学生的评价也交给了课件,仿佛多媒体成了万能的先师,教师只要敲敲键盘就可全部搞定一节课的教学。有的教师不擅长制作课件,便从互联网一下了之,只要是课件上有的,管他是否需要,管他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一概照章行事;有的教师干脆根据课件来设计教学,课件上安排了哪些内容,设计了哪些环节,一律照搬,从不考虑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一来,多媒体成了课堂的主宰,教师成了课件的奴隶。表面上看,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可能课堂变热闹了,可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却不见了。

而另一部分教师则刚好相反,他们始终相信自己原来的一套,认为原来没有多媒体我照样教学成绩不差,加上对经常更换的教学设备缺乏掌控能力,所以平时的教学还是保持着原先“一支粉笔,一本书”姿态投入教学。尽管他们在所有公开教学活动中也使用多媒体,但其内心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缺乏认同,当然这些教师所在班级的教学设备的使用率是极低的,有的几乎等同于搁置。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上述这些现象呢?在笔者与许多老师的交流探讨中,我们分析出以下一些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一、重视不够,管理不力

如果说各部门和学校不重视农村小学的信息化建设,那是不公允的,关键是有些部门和有些学校重视力度不够,面不全。我们不仅要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重视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更要重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要让我们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让我们对教师和学生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好处,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和积极性。

同样,由于有些农村小学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管理还存在着技术力量不足、后续服务跟不上等原因,致使很多设备在使用上缺乏制度、维护上缺乏人才、资金上严

重不足的现象,进而影响到各种设施的正常使用。

二、认识不到位,研究不给力

由于不同的学校对自身办学宗旨的认识不一,有些农村小学把改善自己的办学条件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作为其申请实施中小学信息化改造工程的基本动力,所以他们关心的是有没有这样的设施和条件,够不够吸引更多的生源,至于这些设备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则不怎么引起他们的重视,何况他们还有许多其他诸如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等原因,所以他们对这些先进的教学设施只有充分应用才能发挥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认识上存在严重不足,因而产生上述“重建设,轻应用”“重投入,轻管理”的偏差。

多数农村小学由于前些年国家对他们的信息化投入不足,所以学校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加上这几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农村小学没有年轻的教师加入,原有的教师普遍年龄偏大,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一直难以提升,所以在学校一下子发生这样大的改变后,许多教师一时难以适应,而有关部门对他们的培训和指导又有限,因此迫切需要学校组织广大教师对新技术、新设备、新手段、新方法开展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迅速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才能让广大师生享受到国家带来的信息化改造的成果。事实上许多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然而因为上述的原因,他们难以开展这样的研究或难以达到所需的水平。

三、检查走形式,后续跟不上

各级各部门和学校对农村小学信息化建设和使用的检查应当说是不少的,然而多数这样的检查却只是流于形式的“走走看看”,很难涉及到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加上有些部门的领导本来就不怎么内行,所以让一小部分农村学校的领导产生了应付念头,这样本来是一种监督和促进的检查,就变成了一次次的做秀和表演,根本不能解决农村小学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另外由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的某些缺陷,所以很多农村小学实施信息化改造工程之后,新设施新设备的配套和启用出现严重的资金不足现象,甚至有的学校连正常的使用经费都出现问题,在这样的体制下,他们对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自然存有后顾之忧。正因为这些信息化改造工程的后续保障资金得不到保证,所以不可避免出现一些学校建设后不敢投入使用或限制使用的现象。

四、培训走过场,设备质量低

当然,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学校的一些设备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出现了由于教师操作不当而造成故障,也有一些设备没用几次就坏了。这当然与某些项目建设单位事后对项目学校教师的培训不足有关,许多培训过于简单,培训的内容也不适合需要,所以,当这样走过场的培训结束后,自然就出现上述操作失当的事,加上维修不及时,有的设备就从此搁置不用了。至于少数设备没用几次就不行了,我们怀疑是质量问题,但因无实据,只做推论。不过它也提醒我们在这样大的改造项目中出现一些腐败现象是有可能的。

如何才能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呢?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也和许多有识之士进行过多次探讨,我们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各级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国家投入巨资进行中小学信息化改造工程的巨大意义,要本着为民服务、为校分忧的理念,把这项惠民惠教工程做好,要从规划、招标、建设、监督、后续服务等方面全面落实各项改造工作,切莫走过场,更不可把它当作为自己或为部门谋利益的跳板,要努力把这件好事办好、办实。作为学校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改造工程给学校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要组织全体师生通过学习、研究把这些新设施、新设备用好用足,真正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强大作用,为提高学校的教学成绩和办学水平作贡献。作为教师要恰当认识多媒体教学的巨大作用,要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策略、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同时要利用这些先进的设施、设备开展相应的课题研究,要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尽情享受和放大现代化教育成果,为实现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管理上,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管理,把设备的维护、使用和升级改造有条不紊地的落实到位,做到制度、人员以及资金保障三位一体,努力使这些新设施、新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创新机制,提供保障

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以来,老百姓获得了很多实惠,农村小学的办学经费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可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这种机制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调整某些经费保障体制,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就拿这次信息化改造工程来说吧,国家投入巨资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是农村小学目前实行的这种经费保障体制,却不能满足学校进行现代教育的需要,甚至有的农村小学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这些年在小学生数逐年减少,现有的办学经费难以满足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有的农村小学甚至连正常的开支都难以为继,这样要启用这些新设施、新设备就有后续资金不足的后顾之忧。因而造成目前一部分农村小学“重建设,轻使用”的现象。因此,创新机制,特别是义保经费的保证机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村小学的信息化改造工程没有后顾之忧,信息技术的应用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三、加强研究,改变策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作为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的一种手段,自然需要广大教师加强学习,并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研究它应用于教学各方面的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目前已有很多农村小学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及信息技术在学校其他方面的应用作为自己的课题研究内容。他们积极探索、认真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仔细分析当前多数农村小学信息化应用的课题研究,还普遍着眼于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以及在学科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还没有把信息技术放在现代化教育的深层面上进行研究。大家都知道,信息技术只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手段,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的作用,如何把信息技术作为人类未来进行谋生手段的理念深入学生的心灵,如何让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等一些深层次的研究还有待于广大教师进一步谋划。因此,着眼于学校、着眼于学生、着眼于未来应是今后农村小学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只有从这样的高度和深度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才能使我们农村小学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暂新的高度,才能使信息技术应用成为大家教学生涯中的一个必然选择。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和鼓舞。”

篇6: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浅析

参加工作以来,本人从事了十二年的语文教学,十三年的数学教学。作为小学的老师,一般都是主教语文或数学,还得兼教音乐、体育、美术、品德与生活、科学、信息技术等等课程。信息技术作为近几年才在农村小学开设的课程,学生的兴趣很浓,但师资力量缺少,根本没有专职的教师。我因为接触计算机较早,当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时,顺理成章的成了兼职教师。教学中,感觉存在的困难很多。比如:硬件软件缺乏,理论知识不足等等。我们学校有计算机教室,但没有装配电脑。学校仅有的两台电脑还得用于办公。平时上信息技术课时,只能跟学生说说理论,根本没条件让学生及时动手操作,只好让有条件的学生回家练习一下,大多数的学生是没有条件亲手操作的。作为老师,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教学时也只好边学边教,摸着石头过河。可以说,大多数的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形同虚设。要解决这个问题,个人认为,首先要从硬件方面着手,给学校配备足够数量的电脑,至少要有一个班的学生人手一机数量的电脑(大约五十台)。其次要配备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并适时地对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能胜任这门课的教学工作。最后,还要有网络环境,没有接入互联网,无法实时获取利用网络资源。

与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巧是不足之处,想通过培训研修加以提升。

篇7: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

问题(1):教师指导―鞭长莫及‖,难以照顾到全体学生。

在上机实践操作中,几乎大部分同学都会遇到这样哪样的细小问题,比如说:―电脑的屏幕保护出现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不知如何解决,多数学生都喊:―老师,我的电脑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叫声不断、问声不断‖,而一般小学上机时只有一位教师,根本忙不过来。如辅导不及时,就会抹杀了没有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但是教师的指导确实―鞭长莫及‖,难以照顾到全体学生。

【应对策略】采用协助学习的方法缓解这一问题。

英国曾经有一个著名的作家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各只有一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这个比喻很形象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通过合作、交流,每个学生很可能学到比在一节课堂中我们教给学生的更多。因此,在每学期开学时,我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小组,分组坚持―优差互补‖、―异质组合‖、―黄金搭档‖的原则,将全班孩子按照技术水平、兴趣爱好、家庭环境、使用电脑的机会等分类,然后搭配组合。这样,既使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比较容易进行,又有利于改变教师指导―鞭长莫及‖、―忙不过来‖的状况,既有利于―组内共同提高‖、―组间平等竞争‖,又适于开展小组探讨、互助交流。

问题(2):网络管理难度大,孩子们只喜欢玩电脑小游戏。

随着学校微机室网络走进课堂教学,老师们会发现,尽管你津津乐道地为学生讲解基础知识或操作要领,一再强调要趁热打铁,完成当堂课的学习任务后再干其它的事,可有部分同学为了上课时摆脱教师教学软件的―屏幕广播‖控制,他们会在老师屏幕广播前,将网络的―本地连接‖禁用了,或是在老师屏幕广播时将电脑重新启动了,教师越是三令五申不许这样做,总有学生与老师的要求背道而驰,仍然我行我素,在电脑上兴致勃勃地玩网络小游戏。

【应对策略】内外兼管,约束学生不良行为;设计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兴趣。

1、运用软件,约束学生不良行为。

对于学生不听教师讲解、演示这一问题,教师最好的办法是从技术上来限制他们,我的具体做法是:在Windows Xp系统下运行―天易成网络管理系统‖软件,登录后进入IP地址控制范围选择(如从192.168.1.4至192.168.1.51)——新建策略——策略设置(包含网页限制、游戏限制、聊天限制、下载限制等行装均可自由限制)——单击开始管理,学生只要一打开被限制的网址,屏幕就会显示―你打开的网址不在白名单中……‖ 等提示,既有效地约束了学生的不良行为,又严厉打击了不良网站对青少年儿童的侵害。

2、设计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起指导、启发的作用。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死板、沉闷的讲解肯定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许多丰富的学习内容,如―妈妈伴我成长‖、―贺卡表我心‖、―七彩火车我来开‖ 等学生特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并将演示、讲解浓缩在最短的时间内,每节课的演示讲解绝不超过10分钟。同时,采用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如游戏驱动形式、小组竞争形式、同伴互助形式、小老师展示形式等等来吸引学生。

3、发挥益智游戏的积极作用,驱动学生完成任务。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试行)》指出:小学应以操作技能的训练和益

智教学游戏为重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及思维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在教学中,我们便能发现对电脑的许多基本操作完全能够通过玩游戏逐渐熟练起来,而且与传统的教与学比较,这种方法效果好得多。如学习鼠标的操作,我就让孩子们玩―扫雷‖游戏。学生们在忘情地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鼠标的单击、双击、移动、拖动等操作,稍后老师再稍加点拨,学生就掌握了,比生硬的讲解鼠标的操作效果好多了。学习键盘的操作,我就让孩子们―警察抓小偷‖、―打地鼠‖、―吃苹果‖等富有童趣的游戏。这些些游戏巧妙地设置了一些障碍和关卡,这会激励孩子去尝试使用键盘上回车键、空格键、换档键、光标移动键、退格键及Esc、F1-F8等功能键,并鼓励学生大胆操作,从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些功能键的基本作用。要是仅凭老师讲解、示范,让孩子们模仿操作,不但较难理解,也会使他们兴味索然。既然孩子们是那样地热爱游戏,教师不妨把游戏当作奖品,促使他们更努力地学习信息技术。我从网络上搜集了一些健康的、益智的游戏,如跳棋、推箱子、小跳人、青蛙过河等,把它们作为奖品奖给课堂学习表现优良、取得成功的孩子,或有进步的孩子。每一节课,我都会分层次的布置一些任务,完成任务的孩子,剩余时间就由他自由安排,当然可以玩这些游戏。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玩游戏的机会。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会提高。

问题(3):孩子们上课就爱等、靠、要。

如果你在一堂操作课上不讲任何知识,根据教学实际我发现,孩子们走进微机室,一部分学生玩游戏,一部分学生就变得无所事事,只有极少数同学会把学过的知识练一练,孩子们的现状就是等、靠、要。

【应对策略】?鼓励孩子玩出问题,玩出花样。

1、放手让孩子玩,玩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在信息课堂教学中,切忌不能用恐吓式的言词吓唬学生,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操作,放心地玩。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起指导、启发的作用。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孩子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不断涌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鼓励他们突发奇想。这些在玩中自然生成的问题会引导着学生自然而然地去学习新知识。如在教学―图画的翻转与旋转‖这课时,我只用了―成果展示‖将学生兴趣激发出来后,就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小组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操作后知道了要想小鸡哥哥和小鸡弟弟凑到一块儿去应将小鸡哥哥水平拉伸30度,将小鸡弟弟水平拉伸–20度。

2、鼓励孩子大胆创新,玩出花样。

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儿童的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总是期望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得到印证,自己的创造获得赞许。在课堂上,就要让他们自然地玩出花样、玩出创意来。如在学习了图画的翻转与变形操作后,我让学生把学过的图画的复制中完成的―热带鱼受惊‖这幅图画用今天学过的内容重新修改,―一场惊险过去,海面上恢复了平静,可爱的热带鱼们出来了……‖然后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场景图画,并添加主题。当在巡视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同学为这幅图画起了这样一个主题——―妈妈伴我成长‖,我的心灵为之一动,多么好的主题啊!当孩子们的创造思维萌发以后,那种潜能是无穷大的,就连我们老师都茅塞顿开,我们老师所要做的就是稍加点拨,保护他们的热情,然后就和他们一起体验创造的喜悦。

3、讲解在学生愤排时,示范在学生需要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钻研教材,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更要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困惑。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生成问题,必然会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他们自己的努力难以奏效,又渴望解决问题之时,这才是教师讲解、点拨的最好时机。这就是说,讲解、示范应选择在孩子们情绪产生之时。

如教学―在文档中插入图片‖时,我设计的一系列任务是―用插入图片插入一颗红心‖―改变红心的模样‖―用红心设计出一幅美丽图画‖。尝试用插入工具插入红心不难,即使个别孩子不会,通过小组内互相帮助就能成功,因此不必我来讲解。但是―改变红心的模样‖就不容易成功了,盲目尝试效果差、效率低,―愤悱‖情绪就自然产生了。我选择这个时机讲解并示范图片的―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孩子们的耳朵就竖起来了。在完成第三个任务时,当我用―填充‖工具为―心‖形填上鲜红颜色的一刹那,孩子们竟拍手叫好。

问题(4):孩子们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对于农村孩子来讲,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毕竟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有的孩子仅仅看到过,有的没有见过,只有少数孩子亲手触摸过。我所在的学校,家里有电脑的学生仅占全校人数的10%左右,大多数孩子对电脑的认识仅仅是在亲戚家或者电视上看过,况且农村孩子知识面窄,特别是高科技知识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盲区,少数学生家里经济条件较好,父母亲素质较高,这些孩子在家里操作电脑的次数较频繁,因而对电脑操作比较熟练,上述情况必然导致了同一个班级的孩子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很大,无法实现课堂教学―一刀切‖。

【解决策略】小组合作,互动交流,分层布置任务。

教师向各小组分层布置任务,对任务给以必要的说明,提供必要的资料,然后由各小组互动完成任务。由于小组每个成员都承担一定的任务,迫使水平较低的孩子也积极参与,遇到困难基本上可以在组内获得帮助;水平较高的孩子则愿意为任务完成得更完美而一显身手,与其他小组一比高低。这样便有利于组内所有孩子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篇8: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教学现状

1. 学生基础较差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农村中小学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很少, 只能通过短短的课堂时间来学习。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随之加大, 这就要求在课堂上应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解决相关问题。

2. 教学设备陈旧

电脑的配置都比较旧, 而且较低。

3. 师资力量较薄弱

农村中小学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人才凤毛麟角, 多数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 对现代教育意识与现代教育观念缺乏了解, 难以发挥其引导作用。目前, 在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的教师比较少, 进修机会不多, 所以导致许多教师具有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教学水平滞后, 难以适应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二、教学模式

目前, 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边讲边练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讲授理论知识, 而不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 信息技术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反之, 教师不讲, 只让学生盲目的上机练习, 那么, 学习效率难以保证。

2. 精讲多练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讲课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 力求精讲、少讲, 仅把学生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操作。

3. 合作学习, 共同进步

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 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探讨, 相互切磋。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 教师一定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 要在相互讨论中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而且在讨论中, 可以使每个人获取新的知识, 受到新的启发。

4. 分层次教学

目前, 信息技术教学在农村中小学还处于逐步普及阶段, 个别学生家里有计算机, 少数同学参加过这样或那样的培训班, 还有一部分同学从来没碰过计算机。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给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 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常常会失去信心。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分层次教学。

三、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

1. 适当运用比喻

计算机及网络是个新的领域, 目前, 很多学生对它还感到陌生, 教师在讲课时适当运用比喻,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 讲文件在磁盘中分门别类的存放, 我们可以拿生活中如何利用书架分门别类放置书籍作比喻。

2. 任务驱动

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 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精心设计一些作品, 在一堂课的开始, 让学生自己试着实现, 然后根据他们的实践结果, 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

3. 自主学习

篇9: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设备不齐,设备数量少,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目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开设情况,不同的地、市,情况各不相同,甚至于差别很大,经济发达的地区,情况会好一点:有专门的机房,机子数量充足,能满足一人一台的需要,而且机子能根据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换,相应的软件、硬件设备齐全。当然课上起来就比较好上一些,教学效果就好一些,教学质量就高一些。而经济条件差、落后的地区,情况会差一点:机房是原来旧的教室改造的,机子数量少,多半是多个同学合机用,其他配套设备简陋,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还更差的什么也没有。

二、师资力量薄弱,专业人材短缺

据了解在农村担任小学教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大部分都不是专业老师,充其量是一些爱好者,或者是经过再学习而成的,即便是这样,而且数量很少。因此,就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上课质量、上课效果,当然这些“所谓的信息技术老师”当中也不乏有佼佼者,但毕竟是少数,不能满足教学所需要。更有甚者,有设备没人上课。

三、不被重视,投入不足,利用低

尽管新课程标准已把信息技术教育列入综合实践里,但在不要求分数,没有强制性的考核要求的情况下,信息技术课的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信息技术课不开、不上;或者部分上,部分不上;或者是随意上,有时间,没时间上。再者,机子出现问题,不处理,一拖再拖,也就保证不了上机的时间和质量,直至瘫痪状态,这样造成一些资源的浪费。还有,不支持老师参加培训、学习。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课变化很快,日新月异。不断地学习、不同方式的学习,是少不了的。但是一些主管领导却认识不到这一点,不让出去学习,不能更好地发展,从而不能更好地发挥本学科的优势,运用到各学科中去,提高现代教育教学水平。

四、担任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自身认识有问题

首先,认为信息技术课不参加统一考试,自己先从思想上放松,从而降低了学习要求,学习标准,甚至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课堂教学无内容,很空洞,大量的时间放给学生,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最后,不能很好的组织教学,让学生我行我素,更有甚者玩游戏,上QQ,听之任之,从而不能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学生自身思想认识的问题

由于小学生本身自制力差,又加上大多数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不参加统考,没有学习压力,学习内容无关紧要,上课就是玩,不希望教师有定性的学习任务,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从而放松自己的学习,沉迷于游戏里,严重者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1、从硬件设施入手。为了能够保证正常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对没有机子、机子数量少、机子不能正常使用的学校,学校主管领导应克服压力,想办法把硬件设施上齐,配好,真是解决不了的,应向上级领导反应,让上级领导帮助解决。同时,上级主管领导对那些有条件不开设的学校,要严肃处理。这是信息技术课开设的前提保障。

2、从教师入手。首先,要壮大教信息技术课老师的队伍,吸收一些年轻的专业人士,并且责任心强,业务能力精的,从而保证教师从知识、能力、业务上达标。其次,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提高思想认识。新一轮教材改革着重提出,要提倡、提高教师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运用现代化教学的能力,改变和转变教师的角色。最后,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支持老师不断地学习。师德新六条其中一条也提到老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因此,英明的领导应该鼓励教师以不同形式参加各种业务上的学习,这样才能保证师资的高质量,从而从各方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知名度。

3、从学生的思想意识入手。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他们兴则国兴,他们亡则国亡,因此,对小学生的教育责任重大,不容轻视。所以,让现在的小学生掌握这门学科的学习是他们将来必备的一门技术,一种本领,这也是信息技术老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信息技术老师一定把好关:首先,从思想上让小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学好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在课堂上、生活中着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这几年教学来看,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还是有的,只是需要老师注意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不然的话学生容易陷入到游戏中,不利于更好的学习。最后,在上面的基础上,学生在思想上开通了,并且有学习的兴趣,那么,我想以后信息技术课的高效性,在不久就会很好的被验证和认可的。

总之,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在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投资的情况下,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会更有保障,从而提高农村小学生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进一步缩短城乡之间的差别,提高中国学生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钟启泉

[2]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赵宏义

篇10: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

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的音乐教育快速发展,尤其在大中城市音乐教育抓得很紧。普通百姓对音乐艺术也十分崇尚,但在广大农村在这方面仍然处于落后状态,有些中小学甚至取消了音乐课,还有些虽然订了音乐课本、排出了音乐课表,但很少有教师认真严肃地上音乐课,反映少年儿童生活,表现传统爱国主义等健康向上的歌曲也很少听到。在通俗音乐、快餐文化铺天盖地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所知所唱的不是庸俗的流行歌曲,就是另类的怪腔。作为一名从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师,我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反思: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很多学校表面上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实际上仍抓着应试教育这个“缠身绳”,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唯一目标,并把考试成绩排名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音乐、美术仍不列为考试科目,不少教师为了晋职评优,争夺名次,一心扑在“正课”上,甚至霸占音乐课,改上所谓的正课,音、体、美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成为被歧视的对象,音乐教师成为不受重视的对象。

(2).音乐师资严重缺失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失,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村中小学90多万

所,而中小学音乐教师才10万人。即使是按每校配备1位音乐教师计算,以我国现有音乐院校的培养速度,也只能在60年后才能满足这一需求。而一部分专业音乐院校毕业的学生虽然分配到了农村,但大多留在条件较好的县城或城镇中心学校,而不愿前往农村任教。由此可见,师资少、质量差、分配不均,成为“发展音乐教育”的瓶颈。

(3).音乐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设施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物质基础。但许多乡村学校因为对音乐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音乐教学以改善音乐设施。有的学校连一架风琴也没有,至于说专用音乐教室、钢琴、功放音箱等多媒体设施,只能是农村音乐教师的梦想。即使专业音乐教师使尽浑身解数,也难以收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4).教师素质低下

为了解决音乐师资缺乏的问题,有关部门敷衍了事,所用音乐教师很多都是“半路出家”的,理论水平低,综合技能差。由于这个缘故,有的学校把音乐课当成唱歌课,对于音乐知识根本不作要求,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农村中小学中只有三分之一的音乐教师学历达到了基本要求。

(5)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不明确

这个问题在调查中反映也比较突出,大部分的学生都很喜欢音乐,但一般只喜欢流行歌曲、选秀歌曲,很少有学生喜欢民族音乐或者古典音乐,有的学生也不喜欢上音乐课。这其中存在着诸多的原因:

有来自社会影响的原因;有学生自身学习态度的原因;也有有教材、教法方面的原因;这些也是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原因之一。

(6).家庭经济上的原因

很多农村家庭的学生,经济不是很宽裕。而很多家长觉得艺术之路太难走,担心孩子找不到好工作,就没想让孩子去考艺术。只希望孩子能把主考科目学好,为此很多喜欢音乐的学生也没有机会继续学习音乐。这样一来,了解和喜爱民族音乐的学生则少之又少,进一步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浅谈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科学精神和品质下一篇:生态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的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