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24-08-06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通用6篇)

篇1: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包头市三十三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理科)

41.《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又把子弟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由此可以看出西周推行的政治制度是

A.行省制B.礼乐制C.分封制D.郡县制

42.家谱记录了家族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所谓“谱乃一家之史”。下列制度中,与家谱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43.某学者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政”主要是指

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中央集权制

44.右图所示的是唐代中央机构,其积极意义是

A.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

C.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D.分清了中央与地方机构的不同职权

45.省是我国的一级地方行政组织。行省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秦朝B.唐朝C.元朝D.明朝

46.中国古代不少统治者强调以“孝”治国,特别强调这一标准选拔官吏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47.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48.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

49.希腊的公民构成是

A.本城邦的成年男子B.杰出的奴隶

C.能干得妇女D.所有成年男子

50.古希腊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主要指的是古希腊的A.民主制度B.戏剧C.哲学D.神话

51.伯里克利时代事实上国家最高的权力机构是

A.伯里克利B.十将军委员会C.陪审法庭D.公民大会

52.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公民法的颁布B.万民法的实施

C.《十二铜表法》的发表D.《民法大全》的编纂

53.罗马法中具有超越时间、民族、地域的永恒价值的法律观念是

A.人人平等B.共同富裕C.绝对平均D.个人至上

54.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选举和议会立法B.君主立宪制

C.各国都有最高法院D.总统制

5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权利法案》内容的是

A.国王无权废止法律B.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

C.议会必须定期召开D.王位继承须经议会同意

56.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A.英国《权利法案》B.法国1791年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D.《法德意志帝国宪》

57. 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B.共和政体的确立

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

58.“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D.民主主义色彩

59.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B.全部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60.奥巴马和萨科齐是当今美国和法国总统。假如穿越时空隧道让他们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掌握行政权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D.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63.(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主要是由于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社会制度的腐败集中地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降派活动的猖獗,在它的强烈影响下道光皇帝缺乏抵抗到底的决心。„„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明显表现在军队的装备上。

——徐晨凤《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鸦片战争领导权掌握在腐朽的封建统治手里,他们和本国的广大人民处于尖锐对立的地位。„„它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包头市三十三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年级文综试卷(理科)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41—45CBDCC46-50BCAAA

51-55DCAAD56-60CABAD

二、材料题

63.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不敢发动人民参战;根本

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篇2: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理科)

41.《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又把子弟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由此可以看出西周推行的政治制度是

A.行省制B.礼乐制C.分封制D.郡县制

42.家谱记录了家族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所谓“谱乃一家之史”。下列制度中,与家谱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43.某学者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政”主要是指

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中央集权制

44.右图所示的是唐代中央机构,其积极意义是

A.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

C.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D.分清了中央与地方机构的不同职权

45.省是我国的一级地方行政组织。行省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秦朝B.唐朝C.元朝D.明朝

46.中国古代不少统治者强调以“孝”治国,特别强调这一标准选拔官吏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47.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48.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

49.希腊的公民构成是

A.本城邦的成年男子B.杰出的奴隶

C.能干得妇女D.所有成年男子

50.古希腊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主要指的是古希腊的A.民主制度B.戏剧C.哲学D.神话

51.伯里克利时代事实上国家最高的权力机构是

A.伯里克利B.十将军委员会C.陪审法庭D.公民大会

52.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公民法的颁布B.万民法的实施

C.《十二铜表法》的发表D.《民法大全》的编纂

53.罗马法中具有超越时间、民族、地域的永恒价值的法律观念是

A.人人平等B.共同富裕C.绝对平均D.个人至上

54.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选举和议会立法B.君主立宪制

C.各国都有最高法院D.总统制

5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权利法案》内容的是

A.国王无权废止法律B.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

C.议会必须定期召开D.王位继承须经议会同意

56.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A.英国《权利法案》B.法国1791年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D.《法德意志帝国宪》

57. 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B.共和政体的确立

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

58.“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D.民主主义色彩

59.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B.全部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60.奥巴马和萨科齐是当今美国和法国总统。假如穿越时空隧道让他们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掌握行政权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D.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63.(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主要是由于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社会制度的腐败集中地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降派活动的猖獗,在它的强烈影响下道光皇帝缺乏抵抗到底的决心。„„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明显表现在军队的装备上。

——徐晨凤《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鸦片战争领导权掌握在腐朽的封建统治手里,他们和本国的广大人民处于尖锐对立的地位。„„它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包头市三十三中2013—2014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年级文综试卷(理科)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41—45CBDCC46-50BCAAA

51-55DCAAD56-60CABAD

二、材料题

63.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不敢发动人民参战;根本

篇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高 一 历 史 试 卷

2013.1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分值为100分。

第Ⅰ卷(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据2012年7月22日《今日高邮》载:新近爆出在贵州黔东南州岑巩县马家寨发现吴三桂后裔及陈圆圆墓、吴三桂墓。吴三桂祖籍高邮,马家寨的吴三桂后裔至今仍会说高邮话,他们曾于2010年10月到高邮来寻根问祖。与这段材料中心有关的是中国古代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西周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下列与“天下归周”相对应的是()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分封制

3.“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材料中“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指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修筑了万里长城 D.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

4.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 “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主要说明了

A.中央集权 B.规范法度 C.君权神授 D.皇权至上 5.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初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情况,这一朝代应该是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元朝 6.《高邮县志》:“至正十四年,二月已未,□淮南行省平章政事苟儿领兵攻高邮(张士诚),未遂。”此处□应为

A.秦

B.汉

C.唐

D.元 7.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8.君主专制从秦到清有不断强化的趋势,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这一发展趋势的是 ①秦国统一后秦王改称皇帝,设三公 ②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相互分离 ③明成祖朱棣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制 ④清朝设置军机处,助理军政事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9.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记载:“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由此推断这段文字应当出 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记载:二十七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这段材料说明

A.作者是圆明园遭劫的亲历者,就是第一手史料 B.在夷人劫掠的过程有不少中国人极力阻止

C.不仅外国人对圆明园进行了洗劫,也有中国人参与了抢劫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1.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的《战必胜说》一文写道: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有何惧哉?”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前

A.中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B.国人对国情分析非常透彻 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 D.国人具有盲目自信的心态 12.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13.“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拆除山海关炮台10000元,拆除大沽南炮台1000元,拆除大沽北炮台3000元,这是为了履行

A.南京条约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

B.中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西方传教士诬蔑诽谤义和团

D.外来宗教冲击了小农生产者 15.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

D.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

16.“我们要保证,一方面红军只要有适当驻地与相当给养,不但不向白区做任何攻击行动,而且停止打土豪,目前红军已实行此两点。”从这份电报的内容可以判断,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建立

B.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已消失 C.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土地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17.中日关系一直是中国人关注的重要对象之一,80年前,戴季陶所著的《日本论》中写到:“‘中国’这个题目上,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到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功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智识上的 义和团’了。”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作者

A.希望中国人最大限度地去亲近日本 B.认为日本人比中国人在对待对方上更明智 C.主张对日本加深了解,进行研究,做到知己知彼 D.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思想上的闭关自守

18.英国《泰晤士报》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发表社论说:“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乃前所未闻者„„(该)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该战役是指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9.1939年6月,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罗佐夫斯基曾指出,“眼下中国正在解决世界性的难题:日本是否将成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主宰者。人类好几十年的命运将取决于中国和日本斗争的结局。”对罗佐夫斯基的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应该是

A.强调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 B.中国是法西斯与反法西斯较量的中心 C.日本将成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最终主宰者 D.人类几十年的命运最终掌握在中国手里

20.今年三月十九日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160周年纪念日,厦门市某中学历史教师组织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课堂讨论。下列同学对其两个纲领共同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A.体现了农民的诉求 B.否定了封建剥削制度 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21.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22.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23.毛泽东说过:“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这里的“成就”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民主革命胜利 24.图1和图2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1921年和1922年 B.1927年和1928年 C.1937年和1938年 D.1949年和1950年

25.《高邮大事记》:“民国36年9月24日,„„中共高邮县政府、县武装总队联合布告,敦促国民党军政人员悔过自新和投降”。材料中,发布布告的背景是:

A.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B.渡江战役 C.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 D.淮海战役 26.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27.2013年1月1日,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讲话时指出:“人民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这表明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A.行政管理,服务大众 B.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C.加强团结,实现复兴 D.学术研究,科学创新

28.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将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C.注重行政区划管理 D.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9.我国于1982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强调保护公民的财产及人身权利 B.村民自治制度可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C.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历经曲折 D.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 30.2012年10月4日,台湾民进党常委、台湾行政当局前负责人谢长廷以个人身份访问祖籍地漳州,受到村民热烈欢迎;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对这两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台湾各政党均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B.民进党改变立场放弃了“台独”主张 C.“台独”遭到两岸人民的共同抵制 D.坚持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

二、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10分。正确与错误分别用“A”和“B”表示)31.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直到明朝被废除。()3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33.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34.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35.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第Ⅱ卷(共30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6.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和一个人一样,耳边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 请回答:

(1)根据图1指出唐朝实施了什么政治制度?(1分)

(2)材料二中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政府?这种“仿制品”在中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这一时期还有哪些基本政治制度?(3分)

(4)请概括说明材料一、二、三反映的三种政治模式本质上的不同。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政治体制怎样的一个发展趋势?(4分)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和平之旅”的第一站南京,刚下飞机的连战说:“对中国国民党来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连接、感情连接的地方……是国父以及创党总理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 材料二 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 5 盛……

材料三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请回答:

(1)20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行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1分)合作后共同开展了什么运动?(1分)

(2)1937年,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制造了什么事变?(1分)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国共再次携手合作。请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时间及标志。(2分)

(3)“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是什么?(2分)

(4)从国共两次合作的结果,你可以得到哪些基本认识?(2分)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38.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何地的工人罢工,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如何?(2分)

(2)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共产党和国民党曾经两度联手,请分别概括指出他们合作战斗取得的主要成就。(2分)

(3)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由此走出的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2分)

(4)战略决战开始于何战役?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的标志是什么?(2分)

(5)请你拟订一个探究的题目研究上述问题。(2分)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答题纸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2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题)„36.(1)„„ „

答(2)„ „ „

„(3)„ 号要 位„

座„(4)„ __„__„ ___不 __„

__„__名„37.(1)姓„ „

内(2)_„__„ __„

___„(3)__„_号„ 试„

考线(4)„ „ „

班„四.问答题(本题10分))„ „38.(1)„ 封

(一„(2)高„„ „

„(3)„„ 密

„(4)校„ 学„„

„(5)

„„„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2013.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5 CDBDC 6-10 DCDAC 11-15 DBDBD 16-20 CCAAB 21-25 CAABC 26-30 CBBAD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31.B 32.B 33.B 34.A 35.A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36.(1)实行三省六部制;(1分)(2)中华民国或南京临时政府。(1分)

失败的主要原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或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1分)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

(4)不同:唐朝的三省六部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特点;南京临时政府体现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新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3分)趋势:由专制到民主。(1分)37.(1)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分)。国民大革命(1分)

(2)七七事变。(1分)时间及标志:1937年,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2分)。

(3)“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4)国共两党要加强合作;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言之有理给2分)

四、问答题: 本大题共1小题,共计10分。

38.(1)上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分)

(2)北伐胜利进军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抗日战争取得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2分)(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4)辽沈战役,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2分)

篇4: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语文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一、课本内容考查(1—3题,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戴望舒,当代诗人,被称为“雨巷诗人”,诗风低回婉转,情意深长,追求意象的朦胧,艺术感染力很强。

B、徐志摩,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著名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在欧游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C、艾青,现当代诗人。诗集《归来的歌》、《雪莲》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被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D、《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分别选自编年史著作《左传》,国别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

2、下列理解与表述不符合《记念刘和珍君》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庸人”——指那些终日无所事事、生活空虚无聊因而围观进步人士被杀、以谈论流血牺牲为乐趣的人,鲁迅先生对他们是彻底绝望的。B、“有恶意的闲人”——指那些造谣诽谤、污蔑死难烈士、为反动政府甘做帮凶的文人学者,鲁迅先生对他们深恶痛绝、将斗争的矛头明确指向他们。C、“八国联军”——是指1926年“三一八”惨案之前,由日本纠集的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多国部队,准备进攻京津地区,不同于清末光绪年间胁迫请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八国联军。D、“苟活者”——是鲁迅先生自指,也是鲁迅先生的自我贬损之词,表现出鲁迅先生严酷的自我解剖的精神。先生的自我贬损映衬出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猛士”形象。

3、下列各句中括号内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A、(荆轲)拔剑,剑长,操其室。B、(郑伯)许君焦、瑕。C、(荆轲)发图,图穷而匕首现。D、(高渐离)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24分)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①,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世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

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 “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瞬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注】①有栎阳逮:有罪相连及,被栎阳县所追捕。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籍大喜,略知其意 略:大致 .B、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勒:统率 .C、须臾,梁瞬籍曰 瞬:眨眼 .D、谕以所为起大事 谕:告诉 .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封于项,故姓项氏 ②梁曰:“长于臣” ..B、①项梁常为主办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①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②不如因善遇之 ..D、①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②秋毫不敢有所近..

6、以下各组都能说明项籍“ 智勇 过人”的一组是()..①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②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日:“彼可取而代之也。” ③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④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⑤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所击杀数十百人。⑥籍为裨将,徇下县。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项羽之所以姓项氏,是因为他家世代为楚国将领,被封在项城。B、项籍很喜欢兵法,但只略知兵法大意。

C、项梁曾经因罪案被牵连,被栎阳县逮捕。项羽于是托蕲县主狱官曹咎写一封说人情的信,送到栎阳县狱掾司马欣处,项梁得以脱罪。

D、项梁得知会稽郡守欲起兵反秦,在他的话的启发下,项梁与项羽谋划,先杀了殷通,自己做了会稽郡守,项籍做了副将。

8、翻译(12分)

(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9、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2分)

10、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记念刘和珍君》: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2)惨象,_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_。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3)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烛之武退秦师》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__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课外:

(5)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_____________。(杜甫《前出塞五首》)(6)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4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

信 任 甘晓成

将军战功赫赫,战后成了国家高级领导人。大乱初定,国内治安状况依然十分严峻,将军决定为自己增加几个可靠的卫士。

将军的贴身卫士当然必须百里挑一,副官汉克负责初选,整理好具体资料后,由将军亲自圈定。这一天,在汉克送来的名单里,将军圈点了一个叫斯曼的下士。斯曼射击、格斗等各项科目都是全优,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纺织工人,看起来没问题。

斯曼身高一米八,身体非常强壮,长相也极为英俊。将军看了非常满意,拍了拍斯曼结实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在我身边干,你会有大好前程的。”斯曼并没有特别激动,自始至终表情一直很平静:“将军,谢谢你的提拔。”看着斯曼不同寻常的平静,汉克突然有一种不祥的感觉,他隐隐觉得这个斯曼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事实证明,斯曼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卫士。好几次,斯曼不费一枪一弹,就凭他那双铁钳一样的手和精湛的格斗本领,就轻而易举制服了企图对将军不利的暴徒。不知不觉,斯曼成了将军面前的红人,直到有一天„„

这一天,汉克一脸紧张地来到将军办公室,说:“将军,那个斯曼,太危险了,不能留着他。”

“什么问题?”将军顿时也紧张起来。

“将军,我无意中找到了斯曼入伍前的原始档案。他十一岁那年父母双亡,现在的父母只是养其父母,他的亲生父亲,是死去的麦克上校!”将军的脑袋里嗡了一声。十二年前,麦克上校是将军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后来将军抓住机会,以通敌叛国罪下令处决麦克上校全家,只有他不在家的小儿子得以幸免。没想到那孩子如今竟成了自己的贴身卫士!看将军沉默不语,汉克小声请示:“要不要把斯曼控制起来?” 将军沉思一会,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说:“继续留用斯曼。另外,在适当的时候,把斯曼的身世和我用他做我卫士的故事,透露给报社。”

不久,全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将军与仇人儿子的故事。一时间,将军的宽阔胸怀,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将军和斯曼长谈了一次,斯曼的表情依然非常平静。他说父亲的确是想叛变投敌,将军处决他没有错。将军为斯曼的父亲大发感慨:“其实我与你父亲是很好的朋友,可军法无情,我也是没办法。”将军甚至掉了几滴眼泪,站在一旁的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种阴冷的恐惧。

将军重用仇人儿子的事情,在喧嚣了一阵后又平静下来。

这天,将军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斯曼着一身军装,腰佩手枪,不离将军左右。演讲进行到高潮时,斯曼突然发现,一个戴墨镜的男人形迹十分可疑!斯曼感觉情况不妙,把手按在了枪套上。突然,墨镜男人掏出了手枪。斯曼出枪更快,挡在将军面前,同时抢先向对方开火。斯曼的枪没有响,刺客的子弹却应声而至,射进了斯曼的胸膛。刺客的子弹有毒,斯曼当场殒命。

在送别斯曼的葬礼上,将军泪流满面,再一次感动了全国人民。

汉克很疑惑,斯曼的手枪,关键时刻为什么不响呢?汉克反复检查斯曼使用过的手枪,发现,子弹里没有火药!所有的子弹都没有火药!汉克当即向将军报告,将军轻描淡写地说:“我知道,是我让人做的。”汉克惊讶:“为什么?”“你以为我真的相信斯曼,他毕竟是我仇人的儿子,谁能保证他不会对我不利?实话对你说,自从我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他的枪里就再也没有一颗真正的子弹了!”

当晚,将军被杀,他的脑袋被子弹打穿了,眼睛瞪得很大,死前似乎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而汉克自此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留下了一张字条:世界上可怕的不是不被人信任,而是有人假装信任你!(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写将军所在国的国内治安形势十分严峻,为下文写斯曼做将军的卫士埋下了伏笔。

B.汉克最初看到斯曼时就产生了一种不祥的感觉,他早已意识到斯曼很可能就是将军仇人的儿子。

C.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种阴冷的恐惧”,这是因为将军的言行给他一种阴险的感觉,让他觉得将军虚伪、做作。

D.小说的故事围绕“信任”层层展开,不断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小说以“信任”为题,突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和讽刺意味。

E.这篇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以将军表面顾全大局,对斯曼友好实际上设计除掉斯曼为明线,以斯曼处心积虑身处将军身边却想为父亲复仇为暗线来安排故事情节。

(2)请围绕汉克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6分)

(3)请分析小说中将军的形象。(6分)

(4)关于小说结尾段最后一句,有人认为是多余的,应该删除;也有人认为是点晴之笔,应该保留。你的看法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当然 .B、妃子 .C、犄角 .D、弹劾 .

门当户对 .

颓圮 .绮丽 .隔阂 .

长歌当哭 .

枸杞 .倚马可待 .垓下之围 .

首当其冲 .

投鼠忌器 .风光旖旎 .言简意赅 .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B、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学习英语非但没有取得为虎添翼的效果,相反,对英语水平的....过度要求还成为他们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负担。

C、有些单位和部门人浮于事,部分干部无所事事,导致他们工作上、行动上脱离群众,....针对此种情况,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D、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瓶子的“瓶”与平安的“平”谐音,又易让人产生对宝瓶和甘露瓶的联想,人们认为瓶子可以象征平安与吉祥,便常把它摆放在显眼的家中位置。

B、来到这个秀丽的小花园后,宾客们才看到婚礼的主会场竟设在花园人工小湖的小岛上举行,大家对婚庆公司的这个巧妙安排啧啧称奇。

C、只有学生意识到名著的文字之美、情节之美,在阅读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去思考名著里的人物和故事背后的东西,名著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

D、专家认为,目前网络上流行的“火星文”,是青少年张扬个性、追求时尚的体现,如果把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哗众取宠,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爱它们的“清”和“远”。,像一位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区迎接太阳和大海。

① 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② 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 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玉。④ 时隐时现,游向远方。⑤ 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晃动。A、②④⑤③① B、②④①③⑤

C、③①⑤④② D、③⑤①②④

17、下面的文字显示了《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将带来合同签订方面的两个变化。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不超过20字)(4分)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各种劳动合同中,劳资双方更加倾向于中长期合同。《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一些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考察、培养和员工队伍的稳定,第一次与员工签订合同,往往会选择3年的合同期。通过3年的时间,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为第二次的固定合同和以后的无固定期限合同打好基础。劳动者都希望职业稳定,有发展空间,不想经受短期合同的折腾。有了《劳动合同法》的保护,他们将无疑选择中长期合同。

《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如果续签就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些企业出于降低用工成本、减少用工风险的考虑,固定期限合同自然终止后就不再续签。对于一些需要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关键岗位,条件会更苛刻,门槛会更高。答:(1)

(2)

五、写作(60分)

为了在沙漠干旱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仙人掌把叶片蜷缩成针刺,以减少水分蒸发,在大漠中安营扎寨。沙漠大黄则向四面伸展肥硕碧绿的叶片,通过叶片上许多凹凸不平的纹理,将落到叶子上的每一滴水都导流到根部,开出娇艳的花朵。

它们的生存方式,引发了人们思考:有的人说,在恶劣的环境中,仙人掌和大黄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也有的人说,在困境中,蜷缩内敛的仙人掌活得从容;还有人说,在困境中,舒展张扬的沙漠大黄活得灿烂„„ 请结合材料,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范围作文;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60分的作文分,其中5分是卷面分,按照书写的工整、美观或凌乱、潦草的程度加减。

高平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答题卡

一、课本内容考查

题号 1 2 3 正确选项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题号

正确选项

8、(1)(2)(3)(4)

(二)古代诗歌阅读9、10、(三)名篇名句默写

11、(1)

(2)(3)(4)(5)(6)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2、(1)

(2)(3)

(4)

四、语言文字运用

题号 13 14 15 16 正确选项

17、(1)(2)

篇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3.11

第Ⅰ卷 选择题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涂在答题卡上;共36小题,每题1.5分,共54分。

1.家谱记录了家族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所谓“谱乃一家之史”。下列制度中,与家谱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穿越剧虽说荒诞,但也风靡一时,假设你通过穿越回到商周时代,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你不可能被周武王封为诸侯王 A.成为姬姓贵族

B.帮助周武王打败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C.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

D.做了平民,才能与人品俱佳

3.山东又称齐鲁大地,在古代这一地方的人被称为“齐人”“鲁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4.郡县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郡县制是秦朝统一全国后最早开始实施的

B.郡的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命,郡的长官可以任命县令 C.郡的最高长官称太尉

D.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5.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是这么给封建社会定义的,“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统治者而兼地主。”依据你的理解,这样的社会实行

A.小国寡民的城邦政体

B.皇权至上的集权制度 C.天下共主的封国体系

D.郡国并行的二元体制 6.“铁券”(图1)民间俗称“免死牌”,是封建帝王颁发给 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关于这种 现象出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

B.表明封建特权与君主专制紧密相连 C.说明君主专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D.在当时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 8.漫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定的历史信息,下面的漫画作品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历史信息准确的是

A. 嬴政称始皇帝。首创世袭制,其子孙 可万世传承,永享政权 B.秦始皇实行了分封制 C.设太尉,负责监察百官

D.秦朝首创了皇帝制度

9.《中国古代职官》中总结到:两宋时期50%以上的进士出身平民,明清时43%的进士出身贫寒家庭,这反映了科举制度 A.促使部分社会阶层变动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 C.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10.针对唐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有 ①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监督 ②设参知政事掌管行政权

③设枢密使掌管中央军权 ④设三司使总管国家财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今年夏天,罗庄区政府进行大规模的整修道路的工程建设。假设此项工程建设发生在唐朝,由国家来投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2.史载,有一个叫韩南老的人,考中了进士,很快便有人来向他提亲,他作了一首绝句表明自己的态度:“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材料最能说明

A.该人表明了自己拒绝的态度 B.该人知识渊博,但家境贫寒 C.该人把学业看的比婚姻重要 D.科举制度造成的人生悲剧

13.《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一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 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D.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

14.下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主和丞相关系的变化(坐而上朝、站而上朝、跪而上朝),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A.官员管理日益规范 C.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皇权不断强化 15.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表明

A.宰相由一人到多人,权力被分割

B.宰相位尊权重的地位进一步加强

C.封建统治出现民主化的演变趋势

D.汉代宰相掌握实权,唐代宰相形同虚设

16.《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17.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18.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色的是 A.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B.抽签选举,轮流执政 C.建立十将军委员会

D.实行工资津贴制度

19.古希腊实行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民主制度。与中国相比,古希腊所具有的特殊条件包括①山多地少,三面环海,岛屿众多的海洋地理环境②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③工商业经济发达④ 海外贸易发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指出“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形成10个行政区。由每一个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会议。由于有不得连任的规定,城邦中的公民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机会参加五百人会议。” 材料中产生五百人会议的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提供的借鉴有①抽签选举制

②推荐制

③比例代表制

④任期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在伯里克里统治时代,30岁的雅典公民萨克尼娶了28岁的玛雅妮,他们生活的很幸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他们可以一起去参加国民大会 B.萨克尼当年有成为法官的可能

C.玛雅妮通过抽签成为五百人会议中的一员 D.玛雅妮可以享受“观剧津贴”

22.罗马帝国虽然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 A.它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B.它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C.它最先建立了相对民主的政治制度

D.它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源头

23.罗马法在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 B.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 C.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政治经济利益

D.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

24.《十二铜表法》规定:“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果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这说明了此规定

①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②体现了奴隶地位的低下

③体现了平民与平民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④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右图是戎装的伊丽莎白女王,她经常检阅部队、批准或 签署法律等等,这一现象表明她 A.拥有绝对的否决权

B.只是例行公事,只具有象征意义 C.可以用来控制、制衡议会两院 D.行使行政权

2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的基本含义是

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

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集

D.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27.前不久,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看

A.卡梅伦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女王的态度

C.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28.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后,提出了新医疗改革方案,该医改方案分别于年11月7日和12月24日在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获得通过。奥巴马总统的医改方案需要国会通过说明

A.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B.利益集团操控美国政治 C.美国实行两党制

D.美国实行联邦制 29.赵雅芝同学对德国1871年宪法与法国1875年宪法进行了分析,你认为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国宪法规定总统权力很大,参议院和众议院权力很小

B.德国宪法巩固了统一的成果,法国宪法打击了保皇派复辟的企图 C.德国宪法是“新瓶装旧酒”,是历史的退步

D.德国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是立法机构,作用很大 30.近代以来,欧美各国或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通过王朝战争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中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不经选举产生,由议会少数党领袖担任 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机构的制约

C.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多数票选出,可连选连任 D.德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皇帝负责 31.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的宪法的是

A.《1787 年宪法》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B.《权利法案》与德意志宪法 C.《权利法案》与《1787 年宪法 》

D.德意志宪法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2.奥巴马和奥朗德分别是当今美国和法国总统。假如穿越时空,让他们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掌握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

D.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33.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浅议我国夏商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时期行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军机处的职能及其对加强皇权的作用》 34.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来说最严重的危害是

A.列强在沿海开放通商口岸 B.法美等国借机签订不平等条约

C.大量洋货涌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D.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35.1840年,文人汪仲洋认为:西方人长腿不能弯曲,不能奔跑和跳跃,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林则徐也认为:洋人嗜吃牛羊肉,若无从我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将会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认识基于清朝的

A.闭关政策 B.文字狱 C.重本抑末 D.吏治腐败

36.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其中37题18分,38题13分,39题15分,共46分。二卷内容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37.(18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古代行政区化史》

(1)依据材料一,可知元朝中书省的职能是什么(1分)?地方上行中书省的设置有何意义?(4分)

材料二

伯利克里说,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伯利克里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三个特点。(6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雅典的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有何意义?(2分)

材料三 美国总统可提名大法官,可否决国会的法律;美国国会可弹劾总统,总统提名大法官须经参议院批准;美国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可宣布国会通过法律违宪无效。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众议院人数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参议院由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本宪法及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守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州政府的官员由各州自行选举产生,联邦政府无权任命州长或州级官员。

——《1787年美国宪法》

⑶材料三所反映的美国政治制度体现了哪些优越性(3分)?并指出该政治制度体现的原则。(2分)

38.(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马士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2分)你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分)

(2)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的政体有什么不同?(4分)这次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2分)

材料二 “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

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

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至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域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摘自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3)材料二所列的内容,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了没有?简述你的理由。(3分)

39.(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秀全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自己的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用三年的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这样,洪秀全就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理论表达出来了。

(1)为了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太平天国颁布了哪一纲领?(2分)你认为这一纲领最终没有实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当亦嘉汝忠义也。兹特降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无论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其便。

——摘自1853年杨秀清《谕英使文翰》

(2)据材料二归纳杨秀清的对外态度的要点。(不得摘抄原文)(4分)

材料三

兴车马之利,以利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兴银行,……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

——《资政新篇》

(3)材料三提出了哪些经济主张?(3分)《资政新篇》是由谁提出的?(2分)有何进步意义?(2分)

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涂在答题卡上;共36小题,每题1.5分,共54分。)1

BDCDC,ABDAC;

BDADA,BCBDB;

BDCCB,DCABC;

ADCDAD

二、非选择题:(其中37题18分,38题13分,39题15分,共46分。)37答案:(18分)

(1)元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1分)意义: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4分)

(2)城邦的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无论贫富均可担任公职(6分)。为近现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为人类文明留下宝贵的遗产。(2分)(3)优越性:防止任何一权独大局面的出现;各州有相对独立性,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发挥;州权与联邦权力相互制约;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权力。(3分,答到3点即可)原则:分权与制衡。(2分)

38答案:(13分)

(1)中国人民的禁烟损害了英国的利益。(2分).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想把中国变为它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地(或英国想打开中国的市场)(2分)。(2)中国:君主专制政体;(2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2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3)得到了。(1分)因为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增加通商口岸,各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2分)

篇6: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年级史试题

试卷类型:A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П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应涂在答题卡上,第П卷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下,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2.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这说明

A.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 B.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 D.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3.“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这种现象是指

A.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 B.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 C.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D.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元朝的行省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钱穆把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5.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B.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C.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6.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B.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7.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下列哪一因素决定的 A.地主阶级的权欲 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C.地主阶级的要求 D.法家思想的启示

8.对于雅典人进行的民主政治试验,西方人的意见从来就不一致。在古典世界,它就有理想

政体和民众暴政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这表明

A.民主范围有限引发社会分裂 B.民主力量和贵族斗争激烈 C.奴隶制下民主缺乏社会基础 D.直接民主存在着制度缺陷

9.“从当代民主的视野来看,希腊民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个重要的局限性,那就是,公民资格具有高度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使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A.开近代西方选举制先河 B.仅仅是城邦居民的民主 C.易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只体现公民内部的平等

10.有些学者认为,(雅典)任何“非专制政治制度”只能通过每个公民都参与的一人一票的直接民主方式来实现。不管是传奇的斯巴达立法者吕库古,还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构建其理想的城邦时都强调城邦的公民人数不能太多。这些学者认为“非专制政治制度”存在的基础是

A.轮番而治 B.圣贤明君 C.小国寡民 D.抽签选举

11.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中称,雅典的公民“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材料说明了

A.民主限制个人自由 B.公民不具备实际权利 C.城邦鼓励派别竞争 D.法律不保护公民权利

12.《十二铜表法》规定妇女无权将财产留给儿子或女儿;公元前169年,法律规定,财产超过十万塞克斯特的富人不能指定女性为继承人;公元前18年,法律规定,有三个孩子的母亲拥有管理财产的权利。由此可知

A.歧视女性是罗马法的立法原则 B.罗马法对社会发展具有适应性 C.女性在家庭中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D.维护有产者利益是罗马法的使命

13.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这表明英国当时 A.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B.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 C.国王仍握有较大权力 D.君主专制未根本改变

14.美国制宪会议就众议院议员席位分配问题曾出现三个建设方案:方案一,(马里兰州)将奴隶也算入州人口数;方案二(密歇根州)只将自由人算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奴隶按五分之三的比例加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说明了 A.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策略 B.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C.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D.奴隶是民主选举的重要力量

15.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16.对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传统观点认为“这部宪法保证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剥削的自由”;后来有学者认为“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又有学者提出对美国宪法不能简单地进行否定和肯定。据此可知,对美国宪法的认识

A.随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B.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C.缺少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观察 D.前期学者研究观点比较可信

17.1973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国情咨文中指出:“如果我们沿着过去几十年的速度使联邦政府的权力继续膨胀的话,我们会很快被彻底耗尽,现在我们有能力在州政府、地方政府及美国人民之间恢复更大的信任。”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签发一项行政命令,决定“在缺乏明确的宪法或国会立法授权的情况下,假定的主权属于各州”。这些举措的目的在于 A.削弱联邦政府权力 B.保卫美国本土安全 C.维护美国国家统一 D.优化政府权力结构

18.1876年法国众议院选举,结果共和党人获得多数票,并提出由温和派的共和党人西蒙任总理。1877年5月,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解散了共和派内阁,迫使西蒙辞职,在取得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强行解散众议院。麦克马洪此举

A.体现了总统与议会的相互制约 B.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C.打破了保守派与共和派力量均势 D.反映了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

1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单、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一无序言,二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 B.法国人高效务实的风格 C.民众毫无任何民主权利 D.法国政治环境的特殊性

20.在代议制形成过程中,德国和英国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B.议会是否实行两院制 C.是否依法治国 D.国家元首是否握有实权

21.在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中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制约 C.法国总统由参议院依多数票选出

D.德意志帝国宰相主持帝国议会,不对皇帝负责

22.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泰勒曾经这样评价一个国家:“他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绝对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中,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中庸和节制,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他们什么都经历过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是温和的人生。他们曾经征服了欧洲,同时自己也成为受到人奴役的无助的受害者:他们享受过空前的自由,然而也受过空前的专制政权和压迫。他们向人类贡献了最具穿透力的哲学家、最具思想性的音乐家,然而也滋生了最无赖和最残暴的政治家。”这个国家应该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23.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在“剿夷”与“抚夷”的问题上曾摇摆不定。如果说(清政府)对外的“抚”字在鸦片战争初起时还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让步,而到19世纪末几乎已成“降”的同义词。“抚”字含义的变化实质上反映出

A.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博弈 B.民族危机的加剧与深重

C.清政府国际地位的下降 D.不平等条约的发展延伸

24.刘亚洲上将指出:“甲午一役,是民族之哀,民族之痛,但我认为,它同时还是民族之幸。因为在这场战争之后,一个奇妙的瞬间诞生了。在这个瞬间里,历史向古老的中国打开了另外一扇门。”作者意在强调甲午中日战争

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仁人志士进行制度探索 D.促使中国认清其所处的国际地位

2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贸易部强调,英国政府“不但不去压迫中国政府使其放松所制定的规章”,而且“将要对中国政府在抵抗对它的政权和行政的不法侵犯方面给予道义上的支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英国政府试图与清政府建立完全平等的外交关系 B.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迫使英国放弃了领事裁判权 C.自由主义原则的确立改变了英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D.英国的目的是为了保存清政府以维护其在华利益

26.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这种会审制度 A.推动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 B.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 C.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 D.实质是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27.鸦片战争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而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却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这反映了清政府 A.已经收回了贸易主权 B.取悦列强奴颜婢膝的行为 C.融入世界的积极态度 D.已经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28.“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这是英国人在《南京条约》中把上述地区作为通商口岸的理由。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①向中国倾销鸦片 ②掠夺中国原料 ③打开中国市场 ④向中国输出资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29.太平天国控制南京之时,居民抱怨太平天国对经济生活的改变,建立圣库制度,管理市场,将人们按照性别和职业分离,以及强化严格管束人们行为的法令。人们通过逃离、为朝廷做奸细,或叛投清朝等方式消极反抗太平天国。这说明太平天国 A.对民众的管理过于严苛 B.未能关注农民阶级的利益 C.失败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D.缺乏科学的政权建设纲领

30.“在二十世纪中国,西方因其帝国主义侵略行径而受到仇视,又因其掌握聚集财富和增强国力的秘密而受到推崇,这样一来,同时攻击西方侵略行径及其近代化秘密的义和团,有时大受称赞,有时则遭到痛斥。”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说明 A.义和团的行为自相矛盾 B.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 C.史学研究难以获取真相 D.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

材料三 17-19世纪,英、美、法、德等国先后建立起近代资本主义政体。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德国1871年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

岳麓版必修一教材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有何积极意义?(4分)

32.面对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既需反思战争,更需重新认识战争带来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

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三 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

——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2)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这一观点的理解。(8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哪些标准或方法?(4分)

巴市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历史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1—5 DBCAA 6—10ABDDC 11—15ABCAD 16—20ADBDD 21—25ABBCD 26—30BCCDB 第二部分:材料题 31.(1)特点:人民主权;法律至上;任人唯贤。(6分)

(2)“控制被统治者”: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使联邦政府拥有立法、司法、行政大权,联邦的地位高于各州。(2分)

“控制自己”:政府内部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制约平衡;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分权制衡。(4分)

(3)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繁荣。(4分)32.(1)变化: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6分)

(2)理由: 对中国而言: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4分)

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2分)

(3)理解:一方面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另一方面,战争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8分)

上一篇:拔河比赛组织方案下一篇:住房公积金补缴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