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蛙声优美散文

2024-08-16

远去的蛙声优美散文(共10篇)

篇1:远去的蛙声优美散文

远去的蛙声优美散文

一望无垠的田野到处是水汽弥漫,绿色的水稻和绿色的树冠、大路和远山隐现在云雾之中。赤脚的农人赶着拉车的牛奔向自家的田地,树上响着布谷鸟和喜鹊的叫声,田沟里响着乡间最美的青蛙的合唱……这就是我温馨富庶的家园,这就是我如画如诗的家乡。

儿时的我就是在蛙声中度过的。那此起彼伏的蛙声是百听不厌的生命潮声,是久久不散的故乡情结。

我的家在村边的.最北端,一条溪流从山那边流经我家的后边潺潺地流向远方,不远处是一大片肥沃的田地。听奶奶说,婴儿时我躺在摇篮里,听着那“呱呱呱……”的蛙鸣声、潺潺的水流声和母亲哼着的催眠曲甜美地进入梦乡。儿童时期,遇到下雨天的傍晚,我看到青蛙等小生灵争先恐后地从洞穴里,从田野里,从溪流中蹦跳到了我家满地雨水的庭院里,蛙叫蝉鸣等各种动物的声音宛若一曲大合奏,而蛙声最为嘹亮,最为动听,恰似这大合奏中的主旋律。每当这时我就和邻居的小伙伴追逐着我们喜爱的青蛙,偶尔捉到一只两只,我们就将它放在破旧的水缸里,每天捉来小虫放进水缸喂养着……

后来到离村较远的中学读书,农忙季节放假回家。冬末春初的时节,我们修挖田埂、插秧苗、长时期的弯腰劳作使腰身感到酸痛和疲乏,那飘逸的蛙声就像大地亲切的耳语,让我们忘掉劳累,憧憬着春的希望。夏天我们在稻田里拔草、施肥,一顶破草帽、旧竹笠挡不住如火的骄阳,那清亮的蛙声就像入怀的清风安慰着我们,于是,我们擦一擦身上的汗水,脑海中闪现出秋天的金黄。稻子在蛙声中成长,我们在蛙声中劳作、生活和憧憬。劳动和幸福在一起,蛙声和丰收紧相连。

最难以忘怀的是夜晚我们抓蛙吃蛙的情景。曾记得有一次,我们约好夜晚到田地里去抓蛙,我们每人一只手拿着加长了的手电筒,一只手拿着捕捉青蛙的网具,腰间背带着一个小箩筐,刚走出村外,远处的蛙鸣声,在稻田的拔节声中高亢嘹亮,走到田间,这边蛙声唱起,那边蛙声应和。我们一边走在田埂上,一边用手电小心翼翼地照来照去,一旦照到青蛙,它就“瞎”了眼,稳稳地趴在地上让我们用捕具网住它。不出一个多小时,每人都装了半箩筐的青蛙,我们满载而归,支起了灶火,烹熟了蛙肉,美吃了一顿乡间丰盛的佳肴。为此,也挨了父亲的一顿咒骂,母亲见此情景,用手摸着我们的头,慈爱地说,农民是爱蛙的,农民真诚地呵护着青蛙,把对青蛙的伤害视为与农民的本色格格不入的二流子行为。我们认错了,我想,我们是农民的儿女,农民的儿女是爱蛙的,蛙声是我们最心醉的童谣和乡谣。我暗暗发誓从此不抓蛙、不吃蛙了。

住进城市之后的我,常常见到田里的青蛙可怜地晃悠在饭店招徕客人的橱窗里,或是躺在餐桌的盘子里,浑身涂满橙红的颜色。我也曾心寒过、愤然过,但终究挡不住香喷喷的蛙肉的诱惑,多次享用过它们健壮肥硕的肉体。

今年春天我回到了久违的故乡,与儿时的伙伴喧闹着吃过晚饭之后,不知咋地我竟提出到田间去听取声蛙的要求来,虽然他们都不愿意,但拗不过我的再三请求,还是出于无奈何地同行了。然而,我们走了将近二个小时,却听不到昔日青蛙合唱的乡音了,偶尔只听到了几声清亮而悲壮的蛙鸣,我失望极了。他们告诉我,蛙们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不但一些忘了本的农民捉了去换钞票,连城里人也成群结队下乡捉蛙,晚上用铁叉叉,燃了火把照,白天用蚯蚓钓,涨水用丝网网,任青蛙繁殖力再强也将厄运临头,濒临绝种,稻田里的虫任凭什么农药都治不住。听到这些,我真悔怨我的吃蛙丑行了,我是农民的儿子,我不该违背我儿时的誓言。我恨透了那些捕捉青蛙、宰杀青蛙和啖食青蛙的行为。人类对青蛙等造物主造就的生命的肆虐,迟早会受到惩罚的。远去的蛙声,何时才能回复原来如潮的声响呢?

青蛙啊,你从蝌蚪开始,就吞食孑孓,终生堪称害虫的天敌,丰收的使者。你不辞辛劳,昼夜勤捕在苗丛草边,害虫闻声丧胆,秧禾躬身致谢。青蛙是农民的歌手,农民是青蛙的知音,青蛙护卫着良田,田园是青蛙的乐园。青蛙为了人类的生存奉献自己的毕生,而人类的贪婪,却不能善待青蛙,善待像青蛙一样的地球上的生命。我们应该歉疚,我们都应该爱护环境,爱护生态,爱护青蛙,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美好意境永驻人间。

篇2:远去的蛙声优美散文

走进田野,抬头仰望夏夜静谧的星空,仰望天空繁星点点耳边却响起一片清脆的声音,一群田园歌唱家在安静的夜晚演奏起一曲曲和谐而热闹的歌曲,夏夜的凉风习习吹来送来了一阵阵稻花的清香,萤火虫打着小灯笼在田野上空轻盈的飞舞……

走进稻田深处悦耳的音乐渐渐清晰的传入我的耳朵里,我停下前进的`脚步细心聆听起这一曲曲优美的音乐,伴随着微风的轻抚稻谷们摇晃着小脑袋跟随音乐的节拍跳起了欢乐的舞蹈。音乐越奏越快,仿佛能感觉到它的心中的呼喊,欢悦,兴奋……田埂上花儿正在精心地装扮着自己露出了因欢快而有些微红的脸颊,它们似乎在等待着激情,一个个已经迫不及待了伸长它们娇嫩的脖子也跟着节奏摆动起来。

边听音乐边情不自禁的跳起舞来随着风儿的吹送渐渐与音乐接近了,那群音乐家好像乐此不疲的继续演奏着一曲曲不同而又近似相同的音乐。稻谷们好像是跳舞跳累了似的低垂着微微泛红的脸庞跟随着音乐轻轻的摇摆着衣裙,萤火虫也似乎多了起来,手中的小灯笼一闪一闪的像是舞台上的闪光灯照亮了田野间的万物。风儿再次吹起我的发梢和裙角,似乎要把我带到一个更有趣的地方,我仍然陶醉于眼前的“世外桃源”对风儿的邀请被抛之于脑后,只有沉默的风儿送来一曲曲清脆悦耳的音乐使我清醒过来。

我随着美妙的歌声越行越远,音乐的声音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逐渐在我脑海里生成一幅和谐而又静谧的图画。我跟着越来越大的音乐继续前行,一不小心闯进了这片演奏家的天地。一个泥浴的沼泽,荷叶上蹲着一个伟大的歌唱家,在岸边的草丛上高高的站立着一个小提琴手,在稻谷上还有一位向下俯视的指挥家。这群优美的演奏者丝毫没有察觉到我的到来,我不忍心打破这宁静而安详的夜晚便沉默的退出了这只专心的队伍。

抬头仰望星空,银河映入眼帘,低头却见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稻谷低头,风中含有稻香的气息,忽然想起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篇3:远去的蛙声优美散文

美, 是人类的理想。如何把新闻作品写得更有文采, 更美, 更有情感, 更受读者的欢迎, 进而能感动读者, 走进读者的心里?新闻界老前辈穆青用其一生的实践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穆青的新闻作品, 尤其是其通讯的散文化写作特色, 给人留下强烈而又精彩的印象。

在上个世界的六十年代, 新闻界著名的老前辈穆青就曾经创造性地提出了“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的观点, 这一观点打破了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束缚。穆青说:“我觉得, 从广义上说, 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因为散文无非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 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散文中的叙事文不也是如此吗?既然叙事文可以这样写, 也可以那样写, 为什么新闻就只能按照死板的公式去套呢?我看只要事实能交待清楚明白, 在写作上可以突破老一套的公式, 不一定非得第一段写导语、第二段写背景、第三段写……可以百花齐放, 大胆创造。”

以穆青之道, 我们赏析其新闻作品, 笔者认为散文化新闻的写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穆青的新闻报道语言似散文般优美,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反映一个个不同的人、一件件不同的事这才是新闻作品的特点所在, 每一个人之间的性格不同, 所说的话自然也不相同。介于此, 新闻老前辈穆青非常细致入微地观察人物, 对于不同的人物形象使用不同特点的语言。例如在作品《两张闪光的照片》中对人物的刻画, 简单几笔, 就生动形象地把一个不惧怕生死的农民英雄刻画得栩栩如生, 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好奇心, 另外也增加了其感染力。

许多的新闻界朋友都认为, 新闻作品不等同于小说需要纪实, 只要说清意思就行了, 没必要过于追求语言的华丽、优美。穆青则不是这么想, 所以我们看他的新闻作品, 文章都充满诗意, 字里行间之间充满深情。在他的作品《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 作者集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与一体, 悲愤与苍凉并存, 发人深省。

第二, 使用白描手法展现事实。《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有一段关于周总理与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的对话, 其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可谓是穆青作品中的典范。在文章中穆青通过对两位老人白描手法的运用, 一方面描绘了周总理对吴吉昌的期望很大;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农民科学家吴吉昌身上的担子沉重而艰巨, 更深度刻画了吴吉昌坚决完成任务的决绝。穆青把两位老人家的对话这一段放在了报道的开头, 这样既起到了引子的作用, 也为下文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在文革被当作“敌人”时仍不屈不挠地为科学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做了铺垫。

白描的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 很容易起到一个传神的作用。以少胜多, 不作过多的雕饰, 寥寥数语, 声态毕现。白描的手法在形式上与叙述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经常被人混为一体, 所以我们有时候听人说, 所谓的白描就是描写与叙述的高度结合,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白描只是以单纯的质朴的文字, 淡淡几笔抓住对象的重要特征, 通常不设喻, 少修饰, 简明生动不加渲染地勾画出形象来。使用白描手法, 正是写散文化新闻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三, 注重描写对象的细节。所谓的细节描写就是指在事件中, 那些细枝末节的部分。要知道事件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细节, 细节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事件上, 无细节就无事件。对于一个事件的描写就该恰如其分地运用细节描写, 如果缺少了细节描写, 就会缺少形象, 形象就没有血肉。众所周知, 文学上的细节描写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典型性细节描写, 二是非典型性细节描写, 它们之间的运用也不相同, 要是想突出文章的主题, 描绘人物形象就应该运用典型性细节描写;要是想反映现场面貌、事件背景就应该运用非典型性描写, 采用非典型细节描写还可以增加文章情趣。

穆青一直很看重细节描写, 而且他认为细节描写最具有表现力, 要想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 准确而又生动地运用细节描写, 就应该在平时的采访中多留心观察, 观察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细节描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很强的现场感, 现场感对于新闻报道来说非常重要。要知道语言文字并非是电视机, 能够直观明了地动态展现给观众, 但是借助于细节, 我们就可以把场景写得充满画面感。在穆青的文章《铁人王进喜》中有一个细节, 铁人王进喜开始的时候, 不会写“矛盾”这两个字, 就在本子上画了一个贫农, 一个地主, 用来表示矛盾的意思。这个细节道出了千言万语, 表面上平平谈谈, 其实则是暗流涌动, 让人对于王进喜的细节过目不忘。

仔细阅读穆青的作品, 发现他在很多的作品中都通过大量生动的细节表现主题。新闻叙述不能虚构, 它是对真实事件的真实刻画, 但你的文字又不能写的太过于贫乏, 要深刻感人就需要花大力气思考, 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感人细节。

第四, 采访写作饱含热情, 情感奔放。对祖国的热爱, 对党的热爱, 对人民的热爱, 对劳动者的热爱, 使穆青的笔调一直饱含着激情。用他的话说:“我一直主张记者应该拥有激情。我完成一些新闻作品的过程往往也是一个激动的过程。”

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深受迫害, 却顽强与之斗争, 不屈服于困难险阻, 穆青在对其进行报道的时候, 常常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愤慨。而焦裕禄的事迹, 作者是流着泪采访, 流着泪写作的。在其《历史的审判》中, 对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 作者嗤之以鼻, 无情地鞭笞与声讨。面对生机勃勃的珠江三角洲, 穆青老前辈万丈豪情跃然纸上, 唱起了“大江日夜流, 风帆起珠江”的高亢之颂歌。穆青说:“ (写通讯报道) 要积极投身于英雄人物为之献身的伟大事业, 热爱人民, 热爱生活, 有一种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加上火一般的激情。”“要使读者动感情, 首先记者自己要动感情。”穷其一生, 老前辈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新闻名作被读者记住, 除了其爱憎分明之外, 还有其对于新闻报道形式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

真实性是新闻活的灵魂,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 新闻必须必备真实性与时效性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在现今社会中, 记者是新闻事件的组成部分, 有记者的新闻才算的上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 记者必须第一时间出现在事件现场, 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真实、准确、客观的再现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 不能在报到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与自己对事件的评述, 这样, 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舆论导向。所以,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 要切实明白自己的角色, 为自己的角色寻找准确的定位, 不能超越角色要求报道新闻事件。

1新闻记者的角色误区

新闻事件是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 大到国家政策法规实施的社会效果事件, 小到家庭纠纷、邻里矛盾, 新闻记者作为这些事件的可能主角, 在新闻事件到报道中无形之间就会忽略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新闻事件的报道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 对事件进行评价论述, 有些记者甚至站在一方当事人的立场报道新闻事件, 忽略了自己采访者、报道者的身份, 严重的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与新闻的价值造成了严重的冲突。

1.1角色越位

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越位是指新闻人员在报道新闻事件中, 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态度的表现形式直接超越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传播新闻事件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 忘记了新闻的基本属性与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报道时混入自己的主观情感, 没有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事件的原始面貌, 使民众在评论新闻事件时, 由于受记者先入为主的扭曲报道评论影响, 社会民众不能客观公正的评论新闻事件, 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 对新闻事件中的一方当事人造成不公平的社会待遇。

新闻事件中的记者角色定位

文丨武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闻报道在民众生活中越来越获得关注, 民众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是社会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观察者与直接报道者, 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是民众对新闻事件形成正确认识的提前, 影响着民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力和舆论导向, 所以, 记者必须在新闻事件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客观、真实的报道新闻事件。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品质

参考文献

[1]穆青等编.《穆青论新闻》, 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

篇4:听取蛙声一片优美散文

川端康成曾说:“一听到雨蛙的鸣声,我心田里,忽地装满了月夜的景色。”初读到此语,我心田里,虽未像川端一样,装满月夜的美景。但记忆深处,那一片片如歌如吟的蛙声,终究是再一次穿透心灵,在这烦乱的城市的夜幕中,清晰地浮显了出来,嘹亮而宏阔。

真正的乡间的夜晚,其实是寂寥而冷清的。特别是早些年,物质生活尚不丰裕时。从末秋到初夏,在这段漫长而乏味的时光里,每入夜人定后,往往,就只有零落的鸡鸣犬吠,可聊作静夜里的些许儿点衬――犹如“蝉噪林愈静”一样,这“点衬”的结果,非但没能增添出一丝儿热闹欢快的气氛,反倒让乡村的夜晚,显得越发的漫长,冷清。

但到春末夏初,天气渐渐地暖热起来时,情形就大不同了。首先是各种鸟儿,麻雀、布谷、斑鸠、喜鹊之类,从早到晚,都在房前场院里,或屋后竹林中,切切烈烈地歌吟着,翩舞着。那样地喧嚷,富于生气和活力,逗惹得那各色的花儿,也要不甘寂寞地裂嘴含笑,纷纷绽放了。桃红,李白,菜花黄,你先我后地撵着趟儿。便是到夜晚,也还有此伏彼起的悠悠虫鸣,不知疲倦地响吟着,还有盈盈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落寞的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那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

其实,早在春风初拂,春水甫暖时,蛙们就已从蛰伏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洞穴里钻出来,抬脚动手地四处活动了。只不过,那时,它们多半沉滞着,静默着,像破晓时的一段残梦,混含着酣眠和骤醒的恍惚,却终究还是悄无声息。但在池塘边,或沟渠畔,那一茎茎水草,或被水浸濡着的树枝上,已能见到一团团密密麻麻的黄褐色的籽粒了:被一网似有若无的膜状物,粘连着,浮拥着,仿佛正藏孕着一个个梦幻般的未来――那便是“蛙卵”了。再过些日子,就会有一群群墨黑墨黑的小蝌蚪,破卵而出,在乍暖微寒的水中,娇憨可爱地摇摆着尾巴,游来游去。阳光很好,水也静净得不着一尘。蝌蚪们倏停倏游的动作,看起来,便格外的真切,像一枚枚逗号。我们就叫它们“摆尾子”,或“摆逗子”,现在想来,还是很“象形”,也很写真的。

记得那时,在野地里玩耍之后,总喜欢捧捉一些回家,养在盆或瓶里,想看它们如何在那狭小的天地里,嘬水,嬉戏,一点点地长大。但往往,刚见着它们要褪尽尾巴,长出双脚,一眨眼,或一转身,再看,就不见了那熟悉的影踪。小蝌蚪到哪里去了呢?我们那时,是颇觉疑惑的。后来,读了书,才知道,是“找妈妈”去了。

这时节,走在旷阔的野地里,便随处可见鼓突着晶亮眼睛的蛙们,蹲伏在路边的草丛中,或树荫里,老僧入定一般,冥思玄想着。偶尔,也会怯怯地唱几句,零零散散地,不成气势。一旦听得人的动静,便倏地蹦跃而起,在空中,划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咕咚一声,潜入水中。只在平静的水面上,留下一圈圈微漾着散开的涟漪。

惊蛰后的第一声蛙鸣,极像时令的“揭幕鼓”。猝响在煦暖的阳光中,或微温的夜色里,是颇能让人恍悟出季节的更迭和变迁的。印度人在其上古诗集《梨俱吠陀》中,曾以“默默地沉睡了一年/似婆罗门守着誓言/青蛙现在说话了,说出/这雨季最潮湿的语言”这样动情的抒叙,来表达他们初闻蛙鸣时的愉悦和欣喜。字里行间,饱含着物的启悟,心的悸动,和物心混忘,天人感应的.“东方式的智慧”,令人每每读之,都不免迷离惝恍,沉吟沉醉。

但是,真要听取那成片成片的蛙声,却得在更为暄暖的夏天。那正是割麦插秧,抢收抢种的大忙时节。“乡村四月闲人少”,连蛙们,也会自昏至晨,热情昂奋地呐咕着,喧噪着,似欲为这大地上的节气和农事,鸣鼓添威,助阵加油。

凡亲近过乡间的人都知道,蛙们并非只是被“拟声”了的那般单调的呱呱,或咕嘎。细细辨听,蛙鸣其实也颇丰繁,缤纷。有唧唧呱,也有咕咕咚;有阁阁阁阁,也有咣咣咣咣;还有唧咕唧咕,阁呱阁呱,咣咚咣咚――或独奏,或合唱,或粗亢,或清越,或远或近,或高或低,都沉雄嘹亮,澄澈明朗,疏密有致,意趣天成。再与田园之清翠、沟渠之潺潺、星月之辉光,融溶汇集着,其境界之恬静、纯粹,意蕴之深邃、迥阔,是再高妙的乐师,也难以合成的天籁。而如此丰繁、缤纷的声音,充斥于原本寂寥的乡夜里,又随着暖暖荡荡的水温、水汽,在满满盈盈的旷野里,铺排开去,再弥散开来,也是很容易让人沉醉动心的。

有时,夜梦中恍惚醒来,谛听着窗外,如鼓乐般响响歇歇的阵阵蛙鸣,想象着沟边渠畔,或一株株正拔节、含苞、孕穗的稻棵间,那一只只正摇其长舌,鼓其白腹,尽情尽兴地吟唱着的乡间歌手――总觉得,它们,似乎只有它们,才是那寂寥田野的真正主宰。而那广袤的乡村大地,其实更像一个襁褓中的幼婴,正浴浸在那恬恬生动的翠绿色的蛙声里,做着自己甜暖的酣梦。

早年在乡间,还听说过“蛙声如潮带雨来”的谚语。那往往是久热苦旱,万物望雨之时,闷热已极,骤雨将至的夜晚。蛙鸣声比起平常,就更其激切,喧腾。那四野遍响的气势,也真是闻之惊心:如鼓,阵紧一阵,似不可止;又如潮,浪高一浪,摇魂荡魄。

父亲就说:“是青蛙,在向天求雨呢。”起初,我是颇不相信的。但很快,大雨果真就在蛙声喧响中,雷鸣电闪间,挟风而来了。瓢浇桶倒一般,如泼如泻,淋漓酣畅。蛙们便悄然沉寂了,仿佛正和那一株株渴雨的禾苗一起,静心享受着甘露的淋洗,滋濡。直到雨歇风住,凉意渐生,才蛙声再起。先是东几句,西几句,清晰可数,似在试探动静。紧接着,便汇聚成片,又是密不可分的如潮蛙鼓了。

我因此自小就知道,在农业中国,蛙是益虫,又是祥物。古人曾筑庙祭之,作诗颂之。宋人赵师秀《有约》一诗中,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之句,对仗工稳,寓意涵咏,向来为人称道。但最令我动情喜爱,感慨系之的,却是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寥寥数语,不仅描摹出了一幅8前的田园风景,更藉此述说了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渴望丰收和成熟的话题。它也不仅是在咏诵蛙声,更是在表达一种真诚的祈愿,一份对土地和农事的深广而善良的关怀――这种关怀,我以为,正是诗人道义和良知的体现,也是那两句素朴简洁的诗句,能让我怦然动心、愀然动容的根本原由。

我固然明白,在不少文士诗人眼里,那翠绿的蛙声,是有着浓郁的诗意和音乐的禀赋的。而倾情于蛙声,也便是倾情于那份恬淡、善美的诗意,倾情于那种祥和、雍容的感怀。但我,却始终不能超然于自己的经验和经历(它们与那片寂寞旷阔的田野,总是贴得很紧、很近),超然于节气、墒情、庄稼和农事之外,带着禅意和虚静,去聆听或欣赏那成片的蛙声――事实上,每当蛙鼓如潮的季节,我总是以一颗虔诚的农人的心,甚或,以一株水稻、一杆苞谷的纯朴的心,去观望天地,虔敬地祈愿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篇5:远去的童谣优美散文(定稿)

夏夜,我睡在圆形的大竹匾里,望着满天的星斗,听着一声声夏虫啁啾。嘴里唱着:“一个星,格伦登;二个星,挂油瓶;油瓶长,掼过梁;换把刀,刀无柄;换把秤,秤无砣;换面锣,锣无脐;换条被,被无角;换个小木笃。笃笃笃,笃到里床角,里床娘娘没得忽(不在的意思)。早上头圆子粥,中午头鱼加肉,夜快边(晚上的意思)白菜萝卜大蜡烛。”虽然童谣的意思不甚了了,却觉得特别顺口好玩,唱着唱着星星晃晃悠悠起来,虫子的轻唱也越来越远了。夜色已深,耳边传来大人吆喝我回屋睡觉的声音,又一个乘凉夜结束了。

在我的记忆中,最难忘的是外婆教我的一首童谣:“小姑娘,小打扮,蝴蝶结儿红裙衫;一卖卖到徽州朝凤山,徽州城里留夜饭;白玉盅,象牙筷,白切猪头酱油蘸,外加一碗韭菜炒鸡蛋。”在物质匮乏的70年代,我几乎是馋涎欲滴地学完这首童谣的。然而外婆说,这首童谣讲的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女孩,即将被父母卖到他乡,爷摇船,娘唱歌,给小女孩描述她将要去的是一个怎样衣食无忧的地方。但小姑娘哪会想得到,此去骨肉分离,也许今生再难相见。小小一首童谣,竟承载了这样沉重的历史,包含了几多无奈和辛酸。

还有一首童谣是到同学家办“小小班”(相当于现在的学习小组),同学的父亲教我唱的:“灯光灯光—满屋子亮,娘在灯下—补衣裳,一针一线—两手忙又忙,我穿衣裳忘不了娘。”这首童谣特别让我感动,现在唱起这首童谣,还仿佛看见母亲在夜深人静的时分,坐在煤油灯下,埋头为孩子缝补衣裳。灯的光亮把母亲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映在墙上。在我看来,这首语言朴素直白却亲切感人的童谣,与孟郊的《游子吟》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

篇6:描写蛙声的散文

这就是乡村的月夜,也是乡村的夏夜。

调皮的星星在湛蓝的苍穹眨着明亮的眼睛,多情的柔风偷偷地撩拨着花草树木漂亮的裙裾,也抚摸着我的飘飘长发与湿润的肌肤。恬静中写意着和谐,淡雅中流淌着诗意,如此曼妙的夜色,谁又能说不是一个天造地设的自然大舞台呢?我正准备驻足寻找舞台中的主角,突然,感觉耳边萦绕着串串明快的蛙声,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沉恢弘,时而委婉清纯,酷似一曲饱含着浓郁泥土气息的交响,虽然没有金碧辉煌的音乐大厅名流大师合奏的高雅,但它不加修饰的原声演唱带给人的乡村野趣,田园风情,再权威的音乐大家,也无法抵达的境界。借着明亮的月光,我想一睹这些歌手的芳容,循声走近草丛,走近河畔,可一只蛙影都没发现,但我并不觉得失望,反而有种意外的欣喜,如果人也能像蛙独隐一隅,不在意自己是谁,只在意为的是谁,生活中还会有世态炎凉?还会有名利权誉的纷争吗?我不忍心再去打扰这些痴情的歌者,与月亮,与星星,与身边所有的朋友一起静静聆听,一起沉沉陶醉,一起乘歌而飞……

月色盈盈,蛙声袅袅,时光瞬间穿越千年,轮回在词光溢彩的大宋王朝,我与“鬼才”赵师秀邂逅于黄梅时节的雨夜,分享“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安祥,感受虫歌唱透绿窗纱的曼妙。我与辛弃疾相约在稻花吐芳的田野,饱览着“听取蛙声一片”的狂喜,憧憬金秋送爽时的丰年盛景。驾着时光的羽翼继续穿越时空,徜徉于墨香飘逸的盛唐诗坛,欣赏“蛙声作管弦”“只把蛙声鼓吹同”的绝妙和鸣;放情“蛙声篱落下”,“黄昏烟雨乱蛙声”的天籁绝响。蛙歌曾经醉古人,今人同样醉蛙鸣。人民艺术家老舍爱蛙至深,竟然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命题,请齐白石作画,齐老自然懂得老舍的用意,经过一番绞尽脑汁的构思,一幅令人叫绝的蛙图脱颖而出:远山映衬下,山间的乱石中泻出上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画蛙却未见蛙墨,真的是没蛙吗?贪玩的小蝌蚪也许在戏水中忘记了妈妈,远处的岸边,蛙妈妈不是正鼓腮“呱呱呱——呱呱呱”地呼唤自己的孩子吗?从音韵美到母爱美,两位艺术巨匠琴瑟共鸣,他们对蛙声会是怎样的感激呢?如果说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农耕史,那么,蛙声便是这农耕史中的一个亮点章节了吧!

一阵清风如少女的纤纤素手,抚摸着我的脸颊,我本能地还原回最真实的自己,此起彼伏的蛙歌由远而近,由近而远,袅袅娜娜、层层叠叠,笼罩了银色的村庄,笼罩了恬静的夏夜,也笼罩了我的心、我的情。知觉告诉我,绵延的山峦因了蛙鸣愈显静默了,活泼的小溪因了蛙鸣愈加欢欣了,碧绿的田野因了蛙鸣倍感丰厚了。河畔月光下一块光哒哒的`沙石仿佛是早已为我准备好的玉座,我缩身坐下来,把整个儿自己浸泡在潮起潮落的蛙声里。此时此刻,我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在观赏一场宏大精彩的音乐会,音韵的谐和柔美,节奏的明快规律,也只有蛙这样的演奏家才能所为。思绪在蛙歌里流淌,似乎自己也变成一只青蛙了,没有滚滚红尘的濡染,没有物欲横流的诱惑,没有看山非山、看水非水的忧虑。

篇7:总有那一片蛙声

唯有月夜,那块草地是完全属于 我的 。 这时候夜 安睡了,一轮皎洁的月儿来到水洼子上,映得那水好一片白。在白水之上,忽然有不知来于何处的小 蛙 , 欢快地跌 跌地跳跃,仿佛是要把那一轮月儿从水中端详个究竟,或者坐在月儿之上,让月儿浮托它走。小蛙们如同孩子,待它们游戏得尽情的时候,就一齐坐在水上唱歌。那就是在我的生命中离不去的蛙声了。惯于在夜里读书和写作的我,就极爱着那一扇窗,起起伏伏的蛙声,能让我的思绪飘浮,进入这样一个季节深处。

但我却没有了南国的那一扇窗子 , 羁旅北京 的日子长 长,我的窗前,纵是也有这样一块草地,一簇绿柳,在春天的阳光里,还会有一树杏花装点。但是北国没有雨季,我看不到小孩子们折纸船的情景。 北京是要到七月或者八月才会有雨 , 那是槐花 开放的时 节了。北京的雨会与槐花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整个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但即使是这样的 雨 , 仍不会积 上一洼水,引来天使一般的小蛙,所以即使雨后有月,她也在这芬芳里找 不到栖落 和梳洗的 地方。

我固执地想,如是北京的槐花雨能够积成一个洼子,这样一个清浅的弥漫着槐花芬芳的水洼子,有一轮皎月把水映得银银的白,有一群天使般的小蛙,它们围着月儿唱歌,那该是多么的好啊。我常常在雨后的北京的夜里出走,我以为我是能 够找到这 样一个地 方的,它就在某一扇窗下,甚至那窗前也有一个痴情展卷的学子,甚至水边,还留着孩童戏水的赤足的脚印。可是,我的出走,却并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我想终归是有这样一个地方的 , 是我没有 找见它罢 了。

居京的月夜,于我它是散文化的时光,我在键盘上演绎着一个个的梦,情至深处,会忽然在某一段落,浮起一片蛙声,是南国的春宵里那天真烂漫的蛙鸣,初是浅浅低低的几声,孤独而悠远,渐渐地汇合起蛙的合唱,且愈来愈临近我的窗,仿佛就在那一簇柳下。 此时人便恍惚地进入以往的时光,一颗羁旅中的心,忽然的一热,为之深深的感动。但待我有心凝神细细地聆听,却发现窗外是一片寂静,静得月的清辉飘落到柳叶儿上发生的细小的沙沙声都能够听到,只是没有了蛙声。哦,此时的我, 这才感到深深的失落,原来那一片蛙声,它源于我的梦里, 或者说,是那永远也拂不去的幻听了。

春天的今夜,便又是这样, 我打开了电脑,轻轻地敲出一段怀想的文字,不觉间窗外就有了一 片蛙声 , 是如许的 亲切,如许的温馨,它拂动着春夜的暖风,沿了情感的脉络缕缕入心。然我猛然地觉醒,却分明是,寂夜无边!人不由地发现,那暖暖的一缕情思,竟也就化成两滴清冷的泪珠,冰凌般的挂在两腮。

篇8:故乡蛙声散文

蜗居县城十余载,城市生活纷繁芜杂,喧嚣浮躁,蒸蒸夏日,热浪不已,使我情不自禁地念起恬静淡雅、清新自然、闲情适意的故园。那里有父母含辛劳作的身影,有伙伴成群结队的嬉戏,有乡亲真挚友善的问好,有生我养我的水土,更有夏日蛙声不绝于耳。

炎炎夏日,子夜时分真想侧耳聆听蛙声一片,可惜蜗居小城这不过是一种奢望,是一种怀想,是一种神往。

故园村口古槐旁有一湾水塘,是一段早已淤泥的.池水,我的童年与之息息相关、纠缠牵绊,那里有同伴笑语甜甜,有伙伴戏水嬉闹,更有蛙声连绵成片。

故居的夏夜,皓月千里,晚风习习,乡亲们惯于闲情惬意的纳凉,让清风消除周身的疲倦不堪和仆仆风尘。月夜的我惯于侧卧凉席,在习习清风中小睡酣眠,院外蛙声此起彼伏,声声不息,给幽静的子夜带来一线生机,一种灵性,一段乐声。也不知何时才能归宁消停。而池塘边的蛙声嘹亮雄浑,如鼓声阵阵,蛙声雷动,美其名曰“蛙鼓”。

蛙声混匀交错,或尖利,或高昂,或流连,或清鸣,或亢亮如天籁之音,清婉动人;如交响声乐,此起彼应,这余音波动着朦胧月色,动静呼应,相映成趣,天然一幅夏夜闲逸美妙的水墨丹青,激荡着寥廓苍茫的帷幕,在寂寥无边的天地间滚滚轰鸣、不绝于耳,犹如集齐万架锣鼓,响彻苍穹。时而流连婉转,时而轰鸣雷动,时而清脆雄浑。形成夏夜中最具生机的主旋律,最具共鸣的交响乐,凄切悱恻,缠绵不绝。这是天然的乐声,动人心神,让人不由的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大自然真是包罗万象,天生神韵。就连蛙声都是那么风情万种,妙不可言。

伙伴们在蛙声中渐消稚气,由于生性好奇,对捕蛙兴趣盎然,我在蛙声悦耳中成长,却对河蛙肆意捕杀,正是为了一己之利,忘却善念,杀鸡取卵,或许是年幼无知,童心未泯。但我仍旧触目伤怀,惭愧至极。

青蛙是极具诗意的灵物,古今往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挥斥书豪,赋诗颂吟,国画宗师齐白石就有“蛙声十里出山泉”之真迹墨宝,南宋爱国词宗辛弃疾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连红楼梦中都有“隔巷蛙声听未真”之绝唱。

由此观之,蛙不仅具有诗情画意,而且是极具天赋的灵虫,或是天生百益无害,或是音如天籁,或是生机灵动,或是人类挚友。

蜗居闹市,耳边终日汽笛轰隆,鞭炮振振,嘈杂喧嚣,浮躁纷扰,不免惦念蛙声鸟语,天籁之美。

或是由于人类贪婪肆意捕杀,或是由于农田大肆施肥喷药,或是由于水草渐少河塘干涸,使青蛙剧减,蛙声也渐鸣渐消,如果人类就此与蛙绝别那是一件多么悲悯之事,凡事自有因果,人类一意孤行的同时给自己种下忏悔的苦果。

人类,但愿我们不再一味地盲目自大,人为破坏自然之和谐法则。但愿蛙声鸟语组成的天籁,不至于成为子孙后代无从聆听而成为奢望。人总要在贪心摄取的同时不能忘却生后的日子。

蛙声是一种自然和谐的天籁,蛙声是伴我童年的一帘幽梦,蛙声是天地间精灵所赋,蛙声是天然赋予它的宿命和尘缘,或许蛙声自有它的心声和夙愿。

篇9:远去的蛙声优美散文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老先生所绘, 在其作品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看到《蛙声十里出山泉》, 引人入胜, 画面生动, 几只蝌蚪逆流而上, 其中齐白石老先生对于蝌蚪的描绘惟妙惟肖, 画法精湛, 让静止的画面给人以动感, 就好似蝌蚪已经在画面上活蹦乱跳起来了, 在水中欢快的畅游。对于溪流的描绘, 齐白石老先生采用了线条式的勾勒手法, 线条是那么流畅, 那么柔美, 好像在画面上的涓涓细流一样, 还仿佛听到了“哗啦啦, 哗啦啦”的流水声, 让人身临其境, 从而衬托出了隐隐的青蛙叫声。慢慢地由远到近, 最后直到青蛙叫声响彻云霄。给人一种无限的回味与亲切。仿佛置身在画面之中, 欣赏着淋漓尽致的美景, 听着这轻快而优美的流水声, 喝着那美酒。画中可缺少不了面, 一缺少面就显得画面死气沉沉, 没有生机。再怎么好也没有轻快感。本画的面就用在了山石上, 感到有轻有重, 下笔明确。整个画面因山石而舞动起来仅这幅画的创作就非同一般。

每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背后都有一个创作故事, 当然, 《蛙声十里出山泉》也不例外。偶然的一次,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老舍先生去齐白石老先生家做客, 在聊得兴起的时候, 老舍先生从案头拿起一本书, 随手翻到一首诗, 从中选取了一句, 让齐白石老先生以这句诗为题做一幅画, 来表达诗中的意境, 而这句诗就是——“蛙声十里出山泉”。

说到绘画, 好多人会想, 这样的主题肯定难不倒齐白石老先生, 因为齐老先生是绘画大家, 绘画方面应该没有什么能难倒他。其实不然, 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 存在很大的难度, 更何况它涉及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 它是一个文学家和一个书画家在艺术领域对高层次艺术理论的共同探讨[1], 这样的话, 如果构思不好那就表达不出来其中的意境与真谛。

作为艺术大家, 齐白石经过认真琢磨, 决定以蝌蚪来代表蛙声, 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通过静态的画面表现出深远的意境。把蛙声这种听觉感受运用绘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画卷上, 完成了听觉与视觉之间美轮美奂的转化。

当画作完成之后, 老舍先生成了它的第一个鉴赏者。老舍先生看到画作的第一感觉是惊为天人, 仿佛蛙声随着画面的展开扑面而来。展开画卷, 迎面而来的是一条急流, 夹在山涧之中, 溪流之中六只蝌蚪在欢快的玩耍、嬉闹, 好似刚离开的家孩子一般, 天真无邪。整个画面虽没有青蛙的身影, 但是齐白石老先生通过幼小的蝌蚪, 让人联想到青蛙的叫声, 再结合奔腾的泉水声, 真正做到动静结合, 听觉与视觉的完美结合, 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 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齐白石老先生通过自己几十年的创作素养, 以诗人的情怀结合文人的气质创作出了如此优美的意境, 完美阐释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韵味。就如张光明在其文章《简析〈蛙声十里出山泉〉》所说:“齐白石对‘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驾驭的游刃有余, 对‘时’‘空’的掌握和处理表现得闲庭信步。”[2]

现如今的美术作品, 有些作品平淡无奇, 缺少韵味, 或者是没有情节性, 纯粹表达的是很表面的一些东西, 食之无味, 加之学生不太熟悉作品和作者, 因而作品展示出来, 学生并不十分感兴趣。加之教师如果仅从构图、色彩、线条等形式美因素去分析, 显然他们是不太愿听的。而《蛙声十里出山泉》作为优秀的画作, 在美术教学中经常讲到,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所以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首先从画作的创作背景出发, 从情节入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因为学生一旦能深入一个画作之中, 那他们就能感受到当时创作者的感受和思想, 这样他们就真正能做到感同身受, 身临其境, 从而学习优秀创作者的创作方式和方法。

美术属于视觉艺术, 是用眼睛欣赏美术作品, 它的特点是直观的和形象的。要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 首先要使所选择的美术作品能形象地吸引学生, 并在情感上打动学生, 引起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苏军国.《蛙声十里出山泉》赏析[J].美术教育研究, 2011 (1) .

篇10:远去的渡口

黄墓渡, 一个温暖我寂寞童年的渡口, 仿佛已经告别了许久。它与我的年少岁月隔着十里的距离。十里路, 从出发到抵达, 从寂寞到抚慰, 是个模糊的概念。

四岁那年, 父母将家搬到一处有山的坡地。那是一个绿色的植物王国。像是一片树叶, 绿色贯穿我整个人生的脉络。可是之于童年, 绿色却是一张太过安静的网, 我的小脚奶奶几乎每时每刻看管着我, 生怕我从那张安全的网里奔逃出去。好在有枝子, 因为有枝子, 寂寞有了依附, 童年不至于太过苍白。

去渡口, 对于枝子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她逃学, 和男孩子摔泥巴, 她知道十里外的黄墓渡新到了发卡, 又倒豆子一样回来说给我听。一次放学归来, 我们走在逼仄的塘埂上, 塘埂很高, 暴雨前的狂风天气, 天黑沉地阴下来。我感觉风快要把我刮跑了, 身子一斜, 就要倒下去。倾斜的瞬间小枝子敏捷地抓住我, 把我拽进她瘦小的怀抱。我一下子哭出声来, 我在心里念, 无论如何, 你也不能离开我。

就是在这样寂寥的忧伤里我跟随小枝子去了黄墓渡, 没有给奶奶一声招呼。不过是十里, 它之前却只停留在我的想像中, 有异域的开阔辽远和梦中的柠檬底色, 近乎完美。十里的宽阔黄土路, 不觉得漫长, 沿途那些村庄、树林、平展展的田地、忽隐忽现的河汊沟渠、水稻田里成群飞起的白色水鸟, 起起落落有一种疏松明快的流动感。

真的到了——一条河堤横亘在黄土路的终端, 向两边无限伸展, 长得没有尽头。我急于要看到渡船和流淌的河水, 拉起枝子向前奔跑。河对岸有成排的柳树, 一些没有刷白的房子隐隐约约露出模糊的房顶或墙壁。河水豁然出现, 一条巨大的水带亮晃晃地飘在眼前又远远地隐入天边。一些人在河边或站或蹲, 另一些人缓缓移动——他们在行驶的渡船上。这是一种新奇的感觉, 浅黄的河水和深色的人群构成暧昧的色调, 它们荒凉, 却又温暖。

渡到对岸不过二十分钟。我和枝子紧贴船舷, 手在水里游摆, 捋船下招摇的水草, 水在指缝间酥酥地穿越, 水面的风清凉拂面, 它们与我朝夕相伴的植物王国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轻微地晕眩着, 满心欢喜。

上岸是冗长的窄街, 两排木楼, 青石路面。每一间店铺都整齐码放着布匹、纸烛、五颜六色的铅笔和水果香味的橡皮, 花发卡花头绳和许多零零碎碎的小玩意散落在四方形的玻璃橱屉里, 看上去琳琅满目。码头的潮气濡散在空气中, 各种声音漂浮其间仿佛吸饱了水分显得慵懒沉闷, 可是那些纷繁艳丽的小玩意却从幽沉古旧里泛出新鲜柔软的光来, 攫住了我, 也攫住了枝子的眼睛。一条细窄的长街, 我和枝子快乐地从头逛到尾, 又快乐地从尾逛到头。

回到家, 我遭了一顿打。身上疼, 却没有悔意, 如果一顿打可以换来去黄墓渡的快乐, 我愿意。但是, 从那以后, 奶奶不允许我再和枝子来往。我的绿色王国也开始泛着寂寞的冷光。但在梦里和凝视回想间, 那条浅黄的河水和濡湿热闹的街道会不经意地浮现眼前, 我开始怀念橱窗里一朵粘着晶片的蝴蝶结, 怀念吹过河面的风, 怀念河水的柔滑和荒凉的温暖。

十七岁, 枝子读完中学, 辍学回家。同年冬天, 有人到枝子家提亲, 确切地说, 是换亲。我替枝子悲伤, 但母亲说枝子已经同意, 因为男方家在黄墓渡, 枝子一心想要离开这里。母亲说这句话的时候, 我的脑海呈现渡口的画面和枝子当年在渡船上陶醉的神情。

第二年冬天春节将至, 母亲开始帮着打点枝子的婚礼。我睡在床上, 听她和枝子的父母商量着送亲的事情。我起床去找枝子。枝子对着镜子梳头, 在镜子里向我微笑。

那是我第二次面对渡口。三条渡船静静泊在河边, 有人将枝子背上其中一条, 送亲队伍陆续上船。我站在河堤上远远看着, 没有过河。我答应过枝子, 只送到渡口这边。三条船缓缓驶向对岸, 冬天的河面灰暗冷峭, 但枝子的头巾是红的, 衣服是红的, 鞭炮屑是红的。不管怎样, 那种颜色, 是暖的。

上一篇:2010年重要工作宣传材料下一篇:祝贺的近义词是什么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