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司法公正与维护社会安定

2024-08-17

浅论司法公正与维护社会安定(精选6篇)

篇1:浅论司法公正与维护社会安定

公正司法与维护稳定这个课题一直是当今时代最为重大和普遍关注的一项课题,浅论司法公正与维护社会安定。所以很值得人们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个问题 是执政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前题和途径。那么公正司法与维护稳定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如何才能把握住问题的关键呢?在此,本人谈谈初浅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司法公正与维护社会安定的关系。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要有一个安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作为保障。邓小平同志曾一再强调指出:“稳定压倒一切”,“只有稳定,才能发展”,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最近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的任务之一就是维护社会稳定。这些论述以及历史的经验教训使我们认识到,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而维护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就是司法执法,并且核心关键就是要司法公正、执法严明。公正就是公平和正确的意思,其包括:起诉、调解、审判、劳教、监狱改造等司法环节上的公正。司法人员执法是否公正,不仅关系到改革开放建设事业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党的威望、国家的威信、司法机关的尊严。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和发展,主要取决于司法人员执法的情况。公正司法,使法律起到应有维护国家意志的作用。法律的尊严就能得到维护,这是人心所向。法律是人民选出的代表“人大”制定的,代表着人民的意愿和共同利益。谁违反或践踏了法律,谁就是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法律面前一定要人人平等。否则就难以服众,法律失去了严肃性,就是司法腐败,而司法腐败的社会危害性是巨大的。在现实生活中,司法腐败主要表现在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司法活动中的贪赃枉法、徇私枉法、枉法裁判等行为。司法腐败的存在,引起群众的不满情绪。同时直接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极大地破坏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促使矛盾激化,危及社会稳定,并危及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甚至引发社会**。因此,只有司法公正,才能使人民群众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同时有效的维护社会安定。

二、司法公正的意义作用和影响力。司法即掌管执行法律的意思。法律的制定是维护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利益及国家集体利益,是维护社会秩序一项严厉制度,是保护人民、惩罚犯罪、打击敌人、建设“四化”的根本保证。司法的作用就是为经济建设、人民群众保驾护航。司法公正、公开、公平就是平衡各种事物的矛盾,扬善抑恶、净化社会风气,该罚的就罚,不该罚的则不罚,这就是说公正司法不能受外界环境、人物等因素的影响。这样才不会出现偏差和倾斜。法律的铁面无私才能使人遵守它、维护它。“法治”社会才能健康稳定,而“人治”或司法腐败必然导致人心背向,社会混乱。“文化大革命”就是违背了“法治”和公正。只有公正的法治,社会才会进一步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反之,则是破坏法治的尊严和国家的威信。就司法实施而言,司法活动是保障法律公正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保障法律公正的最重要和最有实效的手段。司法公正是法律公正的全权代表和集中体现。如果一个社会中没有司法公正,那么这个社会中也就根本没有公正可言。司法公正即是司法活动自身的目标和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目标和要求。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的一条基本原则。正当、平等体现公平正义的精神。司法公正要体现公正、公平、平等、正当、正义。一手拿宝剑,一手托天平,才能体现司法公正的理念。公正是司法的最高价值和基本要求,是实现法治的保证,是拥有社会公信力的前提。

三、如何保证司法公正。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江总书记曾提出:“各项工作归根到底人的因素是最根本的”。我认为关键是提高司法干警的思想政治素质、司法业务素质、思想作风,增强司法职业道德纪律,调查报告《浅论司法公正与维护社会安定》。主要抓住以下四点:① 抓教育,提高政治素质;② 抓查处,纯洁政治队伍;③ 抓制度,加强规范管理;④ 抓监督,健全制约机制。司法干警要忠于法律,要把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与自己本职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政治上,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维护人民民主专政,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做新时代的“铁包公”。司法执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和最后的“关卡”,而公正执法则是保证其实现目的的必要条件。公正的含义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规定:“对于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有任何特权。”这就要求: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宪法、法律和其他法规,依法平等地享受法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正当权利和合法利益都毫无例外地受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依法受到追究和制裁,这就是把法律的同一尺度适用于所有公民,不允许有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也不允许有“以党代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不正常现象存在。我们司法人员要真正贯彻这一原则,必须具有刚直不阿,不畏权势的品质和胆识。在执法过程中,真正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做到不管是谁,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多高,资格多老,权力多大,都要同样遵守法律。司法人员只有具有不怕“神”,不怕“鬼”,不怕丢官,不怕打击报复的大无畏气概,才能执法如山,伸张正义,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和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进行坚决的斗争。司法人员如果对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犯罪分子心慈手软,退缩不前,甚至包庇罪犯,陷害无辜,就是执法犯法。有的人对有权势的或者有后台的犯罪分子不依法治罪,就是对人民的犯罪。要真正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对凡是犯了法的,不管是亲朋好友,同事、上级,都不能讲任何情面,要依法处理,铁面无私。决不办理“人情案”、“关系案”、“压力案”。要清廉洁白,不受贿,不贪污,正气凛然,拒腐蚀,永不沾,敢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办案实事求是,坚持原则,有错必纠。不枉不纵,准确地打击敌人,惩罚犯罪,处理纠纷和矛盾,以法律为准绳,重证据,重调查研究,文明办案,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对待违法犯罪分子,也要讲文明办案,允许他们讲话,以充分有力的证据,揭露其违法犯罪行为,使违法犯罪分子心服口服,认罪伏法。对待群众间的纠纷,或权益受到的侵犯,要热情帮助他们解决纠纷,及时制止不法侵害行为,立场要公正,调解方法要得当,讲话要和气,真正依法办事,为民排忧解难,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到司法机关处理事情公正、合理、合法、得人心。人们才会自觉维护、遵守法律,社会才有安定的基础。对于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采取说服教育方法进行,对待双方要一视同仁。对违法民事行为也要做到制裁公正。保护各自的合法权益。而不可袒护一方压制一方,因人而异,看关系行事或不适当的重判或轻判。这些违背法律的做法,都会有损司法机关的形象。司法不公正,则有可能给当事人带来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甚至冤案,人头落地,其后果有时是无法挽回的。总之,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过程中,要事实清楚、定性准确、量刑适当、符合法定程序。否则判案不公,则为群众所痛恨,失民意,失民心。有的则会助长社会不正之风的蔓延,放纵违法犯罪,使法律的严肃性、公正性受到损害。这是破坏法制自毁“长城”。因此,司法公正是维护安定的关键问题。试想一个冤假错案不断、是非不分、过错不明、权比法大、违法不究的社会怎么可能安定?司法是否公正公平关系到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家的威信,关系到公民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保护。历史上,如执法持平的诸葛亮、铁面无私的包拯,秉公执法的况忠,刚直不阿的海瑞,他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安定民生,为民做主,替民伸冤,在执法中的这种高贵品质,一直为人民所称颂,也值得当今司法人员学习,我们司法人员,要忠于事实,忠于法律,依法办案,廉洁公正,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

四、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加强程序上的公正制度,使各环节、过程科学公正,应建立科学的证据制度、陪审制度,严格执行诉讼法,同时要落实在实践中,并加强监督力度,除法律规定的之外,一律实行公开审判,方才有利于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涉及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司法程序公正包括诉讼程序的正当性和诉讼权利的平等性等基本要求。例如,程序公正的基本规则之一是坚决反对和禁止执法和司法人员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刑讯逼供。这是为了保护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它是具有保障实体公正的功能。因为实践经验无数次证明了刑讯逼供是造成冤假错案的罪魁祸首。由此可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之间即有对立的一面,更有统一的一面。统一是本质,是主流。

篇2:浅论司法公正与维护社会安定

——金寨县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事迹材料

近年来,金寨县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以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己任,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2009年以来,办理提抗案件27件、建抗案件7件,改判10件,调解、和解 12件,改变率达80%以上。在全市民行检察业务综合考评中多次名列前茅,受到了省院的通报表彰。2011年12月,该院参加了全省检察机关基层民行检察工作经验交流会,检察长沈立新作大会交流发言。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始终把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放在首位,努力打造高素质的民行检察队伍。

首先,院党组高度重视民行检察工作,在人员配备上挑选精兵强将,将本科以上学历且通过国家司考的年轻干警充实到民行科。其次,安排民行检察干警参加省院、市院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和各种民商事法律知识专题讲座,不断提高干警的执法和办案水平。第三,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民行检察干警,努力营造栓心留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领导的高度重视充分调动了民行检察干警的工作热情和争先进位精神。2010年,民行科长胡瑞祥被市院荣记三等功,其先进事迹在全市检察机关巡回演讲。2011年,民行干警闵涛被省委政法委授予“优秀党员干警”荣誉称号。

二、始终坚持和解、调解优先原则,做好息诉工作,化解社会矛盾。

首先,认真贯彻高检院关于“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指示精神,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开展法律宣传,畅通群众申诉渠道。其次,在办案中坚持和解、调解优先的原则,以调解促和解,建立再审案件当事人走访制度,了解当事人对再审结果的满意度,帮助当事人息诉止讼。第三,积极探索检察引导和解机制,促成案件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如该院办理的一起农村土地使用权纠纷案件,当事人匡某到省人大上访,案经该院提抗后,主办检察官建议法院再审前进行调解,经检、法两院会同镇、村干部共同调解,最终促成案件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从而使这起到省人大上访的案件息诉罢访。

三、始终把强化法律监督同维护群众利益紧密结合,情系民生,大力推进“民生检察”。

加大民行监督力度,是民行检察服务民生的根本途径。该科始终把强化法律监督同维护群众利益紧密结合,在农村、乡镇、社区建立民生联系点,以办理涉及民生案件为重点,大力推进“民生检察”,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如在办理一起工程款纠纷案件中,涉案当事人将承包六武高速公路路基工程部分工程款结算后潜逃,造成24位农民工在年关前工资款无法兑现。该院在将此案提请抗诉的同时,多次深入到发包企业进行协调,最终将农民工的12万余元工资全部发放到位,该案也成功获得改判,切实维护了24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篇3:浅论司法公正与维护社会安定

一、冲突实例

案例一:“张金柱案”;被告人张金柱系公安人员, 喝酒后驾车撞倒两个人, 其中一人当场死亡, 另一人被卡在汽车底部拖出三里之遥, 其犯罪行为十分恶劣, 犯罪后满不在乎的态度又实在令人憎恶。针对这一案件, 在法院尚未完全认清案件事实的情况下, 新闻媒体在起诉前和审理中作了广泛报道, 连被卡在车底拖走的被害人拍打车门、被告人在车上肯定应该知道车下有人的情节都作了认定, 可谓“皆曰可杀”, 形成很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法院后来对其判处死刑。后来, 湖南省高院在二审中排除新闻舆论的干扰, 认为被告行为与危害公共安全罪不相符, 应定交通肇事罪, 因犯罪情节恶劣, 以此罪的最高法定刑15年量刑。在这起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媒体审判”对司法产生的巨大的舆论压力, 导致案件判决背离“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丧失司法的独立性。在法院审理过程中, 由于新闻媒体的过度干预, 严重侵犯了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 最终影响判决结果, 损害当事人的利益。

案例二:“刘涌案”被公认为媒体监督司法审判的一次漂亮战役。一个长期通过打砸砍杀等暴力手段聚敛钱财的黑社会 (性质) 老大, 不但是一个企业集团的董事长, 竟然还是人大代表、民主党派负责人, 以其为首的犯罪团伙为害社会, 情节恶劣。该案件导致了媒体的大力关注。最终, 最高人民法院对已经终审的刘涌案进行了提审, 并判处刘涌死刑。事后, 人们普遍认为是媒体的舆论监督发挥了重大作用。尽管如此, 还是“有人对媒体间接提出了批评, 认为刘涌案在法院未作出判决之前, 控方指控的刘涌团伙的‘犯罪事实’, 不一定是事实, 媒体在法院判决之前报道控方的指控, 已经将刘涌描绘成一个罪恶累累、死有余辜的罪犯, 严重误导了舆论, 以致二审法院改判刘涌死缓时难以被公众接受, 并激起了舆论的强烈反应”。根据这样的逻辑, 刘涌最终被最高法院改判死刑无疑是媒体误导的结果。该观点是否正确暂且不提, 但它显示了媒体报道和司法公正之间存在着的不可回避的冲突。

二、“媒体审判”形成的原因

1. 媒体监督缺乏必要的限度。

在我国, 媒体不是个人的, 每一个媒体的后面都是一个大的权力机构, 媒介成为行政权力的触角, 是不能完全脱离这种刚性力量的干预的, 媒体很大程度上表达的就是党和政府的声音, 因此它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新闻媒体的“官方化”角色的影响力过于强大, 以至于给被监督者造成巨大的压力, 造成媒介引导甚至强迫审判的局面。这些现象和行为必然冲击司法的公正。我国的司法活动虽然有独立的原则, 但是因为它必须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司法机关在人事上、财政上都受制于行政权, 这就直接导致裁判官的身份职务是难以独立的, 主管机关领导很有可能因为受到媒介报道而影响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从而对法官施加难以抗拒的影响。或者法官出于自己的考虑, 迎合官方媒体, 做出不公判决。

2. 司法制度的空缺给媒介带来了“钻空子”的机会, 媒介是情有可原。

我国的司法体制虽然正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 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执法过程中的种种漏洞, 以及其内部的监督无力等原因, 都在不同程度上使人们对其能力和效力产生了怀疑。为了解决问题, 人们不得不向媒体寻求帮助。而一些媒介正是利用了这点, 找到了突破口, 进行了干预, 才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媒体审判”现象的出现。新闻舆论监督“钻空子”是难以避免的。

3. 媒介过分追求市场效用, 缺乏理性思考。

传媒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能够站住脚跟, 为了能够更多地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媒体就只能依靠报道社会热点问题来提升关注度了。新闻媒介报道司法案件时往往是从感性的角度、道德的视角来进行分析考虑。使得案件形成———一个脱离了法律依据的舆论氛围, 影响了司法公正。

三、解决“媒体审判”的措施

1. 媒体监督角色的正确定位。

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时, 只是客观事实的反映者, 不是裁判者, 需要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用一个比较清醒的态度来审视复杂的社会现象, 观察到事务的本质, 并且以一个旁观者清醒态度提醒引导大众。媒体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明确自身的权利、义务、责任, 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行为。

2. 进一步完善司法制度。

我国法院的设置完全按行政区划分设置, 这为司法权地方化打开了大门, 却不能保证他的独立性。改革现有的司法管理体制, 使司法机关不再受制于地方, 地方司法机关的财政供给该由中央统一负担, 促进司法的真正独立。大力提高法官的整体素质, 增强司法能力, 提高司法水平;能正确对待外界舆论监督, 公正严明办案。

3. 媒介要有自律性。

作为舆论的引导者和社会的监督者, 新闻媒体应该明确自己的地位, 端正心态, 摆正位置。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需要, 滥用新闻舆论监督权来谋取私利, 对社会事务进行干涉, 做出损坏司法公正的举措。要知道不当的新闻媒体监督不仅会让司法的信用度降低, 也会让媒体自身的信用度大打折扣。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 新闻舆论监督在司法审判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用新闻舆论来监督司法有利于司法的公正;但是新闻舆论也可能影响司法的活动, 也越来越影响司法的公正。因此, 如何建立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良性互动与平衡, 维护司法公正, 成为重中之重。

摘要:目前在我国, 媒体影响力迅速扩大, 但是它在行使舆论监督这一功能时, 出现了错位越位的现象, 对于政府行政和司法公正产生了不良影响。随着我国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的加快, 平衡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的影响就显得越加重要。

关键词:媒体审判,舆论监督,司法公正

参考文献

[1].王雄.新闻舆论研究[M].新华出版社, 2002.

[2].高立燕, 王胜娜, 王晓明.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J].法制与社会, 2009 (3) .

[3].纪金华.司法权威[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

篇4:浅论司法公正与维护社会安定

笔者认为,人民法院的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廉政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问题。因为,队伍的主要问题是不廉问题,不廉问题主要存在于审判业务当中,三者休戚相关,同生共长。因此,应当严防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廉政建设三者之间的分立甚至对立,形成三张皮。必须紧紧扭住审判管理这个交汇点、融合处,加大不公裁判者的风险成本和心理强制,推动纪律严明、审判清明局面的形成。据此,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建立“审判管理一体化”新机制,作为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的长春实践样本,把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廉政建设统一纳入到审判管理中做“一体化”考量,并在全市两级法院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评价标准、统一问责程序、统一结果运用,以案件评查为核心,以法官问责为重点,以评查结果运用为关键,使裁判不公者颜面受损、经济受罚、评优否定、提职扣分,确保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

建立要素体系,解决管什么

实践证明,审判过程如同一架精密钟表行走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阻塞和失误对整体的冲击都是毁灭性的。

当前司法实践中,不公裁判仍未根除,不当调解侵害权益,胡乱发改贻害巨大,久拖不决劳民伤财,消极执行损毁公信,保全、鉴定、拍卖问题丛生。笔者认为,只有对所有司法行为和节点都进行规范调整,才能有效降低司法不公产生的几率。同时,司法从来就不是一门仅仅事关推理判断的逻辑性技术,文化、信仰、传统等方面的因素使得法官成为一个神圣的职业,导致公众对司法礼仪、审判作风等有较高的期许,一旦发生冲突,便极易引发申诉和信访。对法官的语言、服饰、仪容、举止等进行礼性化、仪式化的规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当事人对裁判本身抱有的合理怀疑。

基于此,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将立案、审判、执行以及保全、鉴定、拍卖、信访,包括审判作风、司法礼仪等一切司法行为及与司法相关行为全部纳入监管范畴,建立审判管理的“要素体系”,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管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从而降低比犯罪危害尤烈的不公裁判的出现几率。此外,从制度设计的原理来看,过程导向与程序正义主导的制度,可以为不同的价值判断提供最为理想的对话平台,而程序正义条件下达成的共识更具理性权威。以程序性规则为主要内容的审判管理制度中,只要程序得到法官的恰当遵守,由它所产生的结果就被视为是正当的。这既是对法官独立行使实体裁判权的尊重,又夯实了改革的合法性基础。

建立责任体系,解决谁来管

谁来管理、谁来负责,是审判管理制度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实践中,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早已形成了一条法官管理科层化即行政化的路径。也就是说审判管理主要靠行政领导。很多人对这种行政式的审判管理方式表示质疑。

笔者认为,法院具有对外和对内的二元权力结构,一个组织化和体系化的正式机构对内必然需要用行政手段来进行内部管理。不应将管理上的行政手段妖魔化为一切审判活动皆要服从行政领导。应当清醒认识以行政手段管理审判和审判行政化的本质区别,坚决摒弃以司法去行政化为由对审判全过程放任监管思想倾向,防止判前监督乏力、判后手忙脚乱现象的发生。也就是说,要理性面对法官管理的科层制背景和制度外因素,严格依照宪法和法院组织法规定的审委会、审判庭、合议庭的审判工作结构,在科层管理的大环境中来重塑法官的独立慎思,发挥科层管理的优势一面,使司法权力运行更趋科学化。

基于此,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承办法官、审判长、庭长、副院长、院长五个层级和审判管理室、审判委员会两个机构为主体,搭建审判管理的“五加二”责任体系,实现从法官自我管理到集体监管的无缝对接。院长、副院长、庭长的职责是流程管理、质量评查和法官业绩考核等,与全程插手个案、管理依靠审批的行政化模式有着本质不同。

在发挥科层管理优势一面的同时,更需要对其进行不断地变革和完善。一方面,改革审判委员会。改变其偏重研究个案的倾向,强化其决策、管理与评价功能。让资深普通法官进入审判委员会,突出法官在审判管理中的主体性地位,打破行政领导对审委会的权力垄断,在法院最高审判权力机构实现分权制约、祛除“密室政治”。另一方面,重塑审判管理办公室。改变其强统计、弱管理,甚至功能萎缩成司法统计的传统工作模式,赋予和强化评查、评价和启动问责程序的功能,在管理部门与审判业务部门之间实现平行分权与制约。同时,弥补审判管理在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的不足,对管理政策和考核标准有机整合,简化和归纳为可以共同遵循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实现由分散的碎片化管理到集中的统一式管理的转变。

建立评价体系,解决怎么管

对案件审理的评价,法律规定一般通过二审或再审程序来进行,但是这种评价是针对判决而非针对法官自身的。特别是在内部评价与追责缺失的情况下,很难对法官评先选优、提职晋级等切身利益造成直接影响。从审判管理这种内部管理的视角出发,对法官办结案件进行内部评查,开展责任追究,正是对外部评价的延伸和补充。

笔者认为,审判管理制度的重点在于案件评查,只有评价才能判断是非正误,只有真正形成裁判不公必然受处罚、司法不廉必然受处理、执行不力必然受处分的心理强制,才能使一个理性法官在衡量行为的效益和成本之后,放弃或减少过错行为的发生。评查结果运用则是审判管理制度的关键,因为结果被忽略会导致全部制度体系整体失灵。据此,对经评查确认案件有问题的法官,纪律上问责、评优上否定、提职上扣分,变单纯针对案件的“线性考核”为统摄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廉政建设的“立体考核”,实现对司法能力、案件质效和职业安全的全面管理。

在尊重司法判决权威性和安定性的基础上,我们以提升对审判活动的整体控制能力为目标,建立了常规评查、重点评查、专项评查和双向评查四种评查制度。常规评查,是指全市两级法院对本院审结、执结案件的卷宗质量进行的评查;重点评查,是指全市两级法院对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个案,特别是对上级发改、领导批办、代表关注、检察抗诉、群众上访等问题案件进行的评查;专项评查,是指全市两级法院根据审判和执行工作实际,对已审结、执结某类案件进行的专门性评查。双向评查则具有更为独特的意义,围绕发改案件的内部责任分配与责任追究,通过赋予下级法院一定的审判管理话语权,改变下级法院在管理中的消极被动地位,参与发改案件评查,从而强化管理的互动性和说理性,提升发改案件责任分配的合理性与责任追究的正当性,确保在理论上只要出现发改案件,必有人声称对此负责,形成下级法院不能随意裁判、上级法院不能随意发改的良性局面。通过程序意义上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实质意义上的“一体化”公正。

在上述三个体系的支撑下,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了囊括315条实施细则的审判管理制度。总结其核心思想,实际上就是对整个审判活动进行法典式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废止长期存在的阵发式管理倾向,破除法官对外法律思维与对内政策思维的长期对立乃至思维错乱,运用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逻辑推理来明确法官在内部管理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追究原理,实现法院内部治理和法官精神凝聚的法治化,用内部法治的力量推动外部法治。当法院管理和法官思维真正实现“规则之治”后,就必然产生了推动司法公正的内生力量。

篇5:浅论司法公正与司法体制改革

浅论司法公正与司法体制改革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它对于维护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司法公正的内涵司法公正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素。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光明与黑暗、愚昧与科学、善良与罪恶、正义与专横的斗争史,而这一斗争的原动力,来源于人们对光明、科学和正义的不懈追求。公正与公平、公道、合理等词义等同或者类同,它们是人类生活在群体之中,谋求公平地分配权利和义务,合理地处理善恶、荣辱、得失等问题,为保障共同的安全、自由和幸福而维持和谐的社会关系所遵循的伦理准则。公正未必与法治相关,而法治则必定以公正为基调。在宪法体制下,法律的权威和法治的公正性要依赖于司法公正;没有公正司法,就不会有法治。无论是实质正义,还是程序正义,都是宪政社会的本质内涵。要实现宪政社会的这一本质要求,最首要的是要实现司法公正。没有司法公正,就谈不上民主宪政,而没有民主宪政的社会,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明社会。可见,文明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国家的首要标准。法治国家是一个充满着民主、自由和公平、正义的国家,在那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再是一句口号。而要真正达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彼岸,非“司法公正”之舟莫属。可见,公正司法是法治社会一条最根本的司法原则。换句话说,现代法治国家的根本标准之一,就是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司法公正是良法的本质要求。自古以来,法律有“良法”与“恶法”之分,现代法治所要求的是良好的法律,亦即“良法”。17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业已成为英国全社会的细胞,并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开始形成近代市场经济体制。契约自由、平等竞争和人身安全已成为人们的价值准则。这种价值观念反映在治国思想上就是法治。英国法治思想的奠基者哈林顿与洛克顺应时代潮流,提出和论证了法律一方面要保护和扩大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另一方面又要防止独裁、专制和限制政治权力这一法治原则。19世纪,英国著名的宪法大师戴雪在其代表作《英宪精义》中。把英国法治思想系统地概括为“法律主治”,并形成一个思想体系,这就是他立于英国法治的三要素论,即:第一,“英吉利人民受法律治理,惟独受法律治理”。这一要素的实质,就是反对政府专断,要求政府只能按法律办理,而不能在没有法律根据情况下去处罚公民;第二,任何英国公民都必须受命于英国的普通法;如果违反,均受普通法院管辖,这一要素的实质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对英国人来讲,宪法不是一切法律规范的渊源,而是个人权利与自由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良法的本质就是,法律是维护个人权利与自由的必然产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么,要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实现良法的这些本质内涵,就必须严格司法,通过严格司法来实现司法公正。如果只有良法,而缺乏严格的司法活动,那么,再好的法律也不过是写到纸上的空话而已。司法公正是司法权行使的最高目标。正因为人世间有“冤情”,才需要设置司法;正因为社会上有“不平”,人们才格外渴望“公正”。司法人员是人间“公正”的捍卫者。为了维护司法权的公正性,法律赋予其如下六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被动性;二是程序性;三是独立性;四是中立性;五是审查性;六是终极性。司法的最高准则就是公正,如果没有公正,那么这种司法对社会就是一种反动。要做到司法公正,就必须要求司法人员把追求司法公正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司法人员应当是社会正义的卫道士,应该是公平的化身。二、我国司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还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司法领域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司法不公的问题在某些地方或个别案件中还相当严重。司法腐败问题令人忧虑。司法腐败的外在表现林林总总,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甚至索贿受贿,徇私枉法。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是随时都可以碰到的,只要是有人一涉讼,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首先想到的不是依法诉讼,而是“找门子”、“托关系”,好象不找关系,不托人,这场官司就无从下手,就不好打。当事人把能否胜诉的希望,不是寄托在有力的证据、客观的诉讼请求和法官公平判决之上,而是寄托在自己的“路子广不广”、“门子硬不硬”、“下的本钱大不大”。打官司“找关系、托熟人”,已尼成为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而作为司法人员的法官,办案

篇6:浅论司法公正与维护社会安定

(一) 司法公正的内涵

公正, 是人类生活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 也是对行为判断的基本标准。公正一词按《说文》解:公, 平分也。正, 是也 (是, 直也) , 不偏不倚。“公”与私相对, 即不偏不倚、正直。公正的价值观引导人们的行为和价值判断。在法治社会中, 公正是法治运行的灵魂和最高价值, 是国家法律赋予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司法是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 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公正是指国家的司法权运作所要达到的一个理想状态, 是任何法治国家在司法活动中的最高追求。

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种。实体公正是指司法机关依据案件实事、正确适用实体法律规范做出符合公平正义的裁判, 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给予平等的保障, 并对违法者给予应有的制裁。发现事实真相和正确适用法律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和幅度内做出的正确裁判是司法实体公正的前提, 离开这两点, 司法裁判是不可能公正的。实体公正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标, 目的就是为了公正的维护每个公民的权利。

程序公正是对司法活动运行的要求, 是指在坚持公开、公正、民主的基础上, 对诉讼方式、诉讼手段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予以维护, 简而言之, 就是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来实践司法活动。实际表现为:司法活动的公开、裁判人员的中立、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平等以及当事人对司法过程的充分参与等。如果没有程序上的公正, 那么, 无论制定多么完善的实体法律都是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的, 司法公正也就无从实现了。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辨证主义的和谐观指的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辅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 并进一步指出我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 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三) 司法公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是维护社会公正、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法治保障。司法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当一个国家无法实现司法公正, 那么社会也就缺乏了最基本的秩序保障, 更无法达到和谐的程度。通过司法公正实现公平正义, 使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的处理, 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得到切实的实现。

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和保障。法治与人治相对, 和谐社会的民主必然要求法治, 而法治的关键在于公平公正, 司法公正正是法治的内在要求和实现方式。良好的司法环境是调解和处理社会纠纷的重要手段。社会上所出现的不公正现象, 可以通过公正的司法予以矫正, 司法公正在调解社会矛盾、理顺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 公正的司法也有利于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政府和公务人员手中握有一定的国家权力, 这些权利如果没有法律的限制与约束必然会被滥用, 公正司法就是一种有效的制约机制。

公正司法可以培养、提高公民的法制素质, 公民是社会最基本的元素, 公民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了社会的安定、繁荣和发展。通过公正司法, 使法治观念深入群众心里, 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知法、守法、护法的意识。而国家司法机关通过公正司法, 令广大群众信服国家法律, 进而主动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二、实践中司法不公的表现及成因

(一) 司法不公的表现

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法治进程中, 司法公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公正司法是毋庸置疑的主流, 但仍然要承认, 历史的、现实的一些原因会造成一部分司法不公的存在, 司法不公的表现主要有:案件的裁判与实际情况不符, 致使权利保护失衡, 应当保护的实体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另外还存在诉讼程序上的不公正, 我国的司法诉讼有三类:民商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 这三类诉讼都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法的规定程序进行审理, 但在司法实践中, 有的时候却会出现当事人的辩护权利被变相剥夺、应当公开审理的没有公开审理、应当回避的没有回避、质证不充分、法官臆断、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恶意拖延审判期限等问题;同时国家司法权被乱用, 某些执法人员以权谋私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贪赃枉法等事件也偶有发生。

(二) 司法不公的成因

1. 司法权力过于行政化。

司法权是国家的公权力, 是国家依法赋予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代表国家行使的权利, 实践中, 地方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主要是由国家权利机关选举和任免的, 地方各级司法机关的党组织也是由同级地方党委领导、人事编制也是由同级地方政府管辖, 这种行政管理体系使司法权地方化严重, 造成了司法权力难以独立, 司法机关内部行政色彩浓厚, 司法人员独立公正办案受到制约, 地方的行政管制严重影响了法官办案独立性。

2. 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体制的不健全, 我国宪法和三

大诉讼法中规定的比较明确, 人大和检察院对法院和公安机关行使监督权。但具体监督权的行使方式和程序的规定却并不明确, 规定的范围也过于狭窄, 对于许多不公正的司法行为, 人大和检查机关也难以实现有效监督。

3. 司法人员的非职业性。

实践中, 很多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从未接受过专业的培训, 在工作中边学边练, 无论是司法专业技能还是思维方式都无法达到职业化司法人员的要求。同时, 观念的落后, 更使得一些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人治”思想大于“法治”理念。

4. 司法腐败。

司法腐败是司法权力被滥用的结果, 一部分司法人员不能依法行使权力, 而是利用所掌握的国家权力以权谋私, 向当事人索要财物、要求当事人提供赞助, 更甚至以钱代罚。

5.“重实体、轻程序”的价值取向。

在我国古代的司法制度中一直存在着“天理难容, 国法必定难容”、“法不外乎人情”的价值观点, 而在当代的法学观点来看, 法不明文规定不为罪, 并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但是, 我国传统的一些人治的思想仍会对当代的执法产生一定的影响, 很多就表现在“天理”“人情”的伦理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冲突, 甚至为追求这种伦理的公正而出现了刑讯逼供、非法取证等违反程序公正的事情, 这也导致了司法人员因法律认识的差异和主观期望的不同而对相同的法律事件作出不同的法律处理结果, 从这个意义上讲, 程序的公正成为我国司法公正的起点与核心。

(三) 司法不公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危害

司法不公会使民主法治受到践踏, 公民对法治丧失信心。司法的软弱或被滥用必然会弱化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 司法的公信力被破坏, 人民群众会丧失对司法的信任、甚至会丧失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当发生纠纷、矛盾和冲突的时候, 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而会选择暴力、宗教甚至是恶势力来解决问题, 这必然会给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极大的损害。

司法不公也会滋生腐败。司法腐败会直接纵容和放大社会官员的腐败, 一旦司法腐败, 那么社会的其他腐败行为自然也就不能完全得到法律的制裁, 社会公平的规则被打破, 司法腐败也就成了其他社会腐败的加速器。不公正的司法, 对社会腐败会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实现司法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构想

(一) 加强和完善司法监督

监督是预防腐败最直接的途径, 通过有效地司法监督, 可以遏制司法腐败, 对于司法不公的现象, 应立即依法定程序查处, 作出严肃处理。实践证明, 治理司法不公, “教育是基础, 法治是保证, 监督是关键”。腐败是构建和谐社会中最不和谐的因素, 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因此对司法行为的监督是构建和谐社会司法公正最重要的环节。例如, 对审判的司法监督, 从制度上形成严格的审判质量监督体制, 建立案件审理流程管理制度, 完善案件质量评查制度。完善党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人大的司法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等监督手段, 制定监督流程, 协调各种监督手段之间的配合, 形成共同监督的合力, 为司法公正建立广泛的社会制约机制, 形成严密、科学, 有效的监督网。

(二) 加强对司法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一贯注重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政治教育, 这是保障公权力得到有效落实的必要保障, 国家工作人员代表国家执行法律赋予的职权, 其执法的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权力是否得到有效的运行, 因此, 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端正思想觉悟、政治作风,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

(三) 注重程序的公正

司法公正本质是国家司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得到正当的行使, 对权利的保障需要实体法律的完善规定, 但是如果没有程序公正的保障, 那么实体权利是很难得到实现的。从程序本身的作用来看, 公正的程序是社会稳定和司法权威的保障, 如在诉讼中, 诉讼的结果与案件当事人的期望如果不一致, 此时诉讼的程序的合法就可以发挥其功效, 合法的程序和正确的法律适用可以说服当事人并且化解当事人的不满, 使诉讼结果得到社会的公认。反之, 如果诉讼程序有违法之处, 尽管诉讼结果符合公平正义, 也很难消除人们对公正的疑虑。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实体公正而轻程序公正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 只有正确树立“程序优位”的司法价值观才能最大程度的维护公民平等、自由的权利。

司法公正的实现是一个历史的进程, 需要国家、社会、法律工作者以及全体公民共同的不断努力, 构建和谐社会, 司法公正是保障, 通过公正的司法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唯此,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成果才能长久。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确定的一项重大任务, 而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 司法不公也是必然存在的历史现象, 我们需要正视并且寻求司法不公的原因, 找到司法不公的解决途径, 避免司法不公蔓延发展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司法公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司法不公,诉讼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杨一平.司法正义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3]丁建军.论和谐社会的审判公正构建[J].学术交流, 2006 (3) .

[4]许志.法治视野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理论探索, 2008 (6) .

上一篇:教师节感恩老师广播稿下一篇:走过记忆中的那个地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