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遗忘、发现与发展-孔子与中庸之道

2024-07-10

中庸之道:遗忘、发现与发展-孔子与中庸之道(通用10篇)

篇1:中庸之道:遗忘、发现与发展-孔子与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遗忘、发现与发展-孔子与中庸之道

中庸观念源自于原始的狩猎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表现为:“中”为“政”―“德”―“礼”,并由于过分地注重于外在的规范意义而被“遗忘”;至孔子,以“仁”入“中”,从“中之用”出发,重新发现并发展了“中”观念的道德意蕴。

作 者:陈科华 作者单位:株洲工学院刊 名:湖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HUNAN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3)分类号:B22.2关键词:中庸之道 中德 礼 仁 孔子

篇2:中庸之道:遗忘、发现与发展-孔子与中庸之道

希腊神话的哲学思想及其与孔子中庸之道的异同

希腊神话是希腊最早的文学形式,它不仅是人类的文学瑰宝,也是一座思想宝库.虽然产生背景不同,其哲学思想与孔子的“中庸之道”在某些基本理念上却是相通的,当然也不乏相悖之处.本文以古代希腊神话的发展及神话人物形象的创造为切入点,简述了西方哲学发展的`起源,并着重对亚里士多德道德体系的“中道”与孔子道德哲学中的“中庸之道”之间的异同进行了论述.

作 者:车美容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76刊 名: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4“”(4)分类号:B932关键词:希腊神话 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 孔子 中庸之道

篇3:比较庄子中道观与孔子中庸观

关键词:庄子,中道,孔子,中庸

一、二者的提出

庄子中道观的提出是基于生命的两难境地。《养生主》开篇即说“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 殆已;已而为知者, 殆而已矣。”这是一种两难的境地, 而庄子在《人世间》也通过一些列的寓言故事阐述过“无用”“有用”的两难境地。栎树因为无用, 才免遭砍伐之祸而得尽天年;但若一无所用, 则虽免于匠人之斧而必不免于薪人之刀, 会被人砍了当柴烧。生命的有尽, 知识的无尽, 人们如何才能薪火相传;在“无用”与“有用”中又如何取舍, 才能得以“全生”“尽年”。庄子针对这一人生的两难之境, 提出了“为善无近名, 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的“中道”之说。“中道”可以保身, 可以全生, 可以养亲, 可以尽年。

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 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换句话说, 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与“大哉, 尧之为君也。巍巍乎, 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都说明孔子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的标准和范式。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 达到天人合一。孔子生活的春秋末世“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子弑其父, 臣弑其君, 孽杀其宗”, 一切礼乐制度、等级秩序都被颠倒了, 陪臣执国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毋庸置疑, 孔子的中庸思想就是孔子为“救世”而苦心孤诣觅得的方法和准则。

二、本意的不同

(一) 庄子“中道”之意

“为善无近名, 为恶无近刑”的中道原则要求人们不要一味的为善, 也不能只是作恶。因为一味地为善会出名, 而出名会给自己带来不利, 所谓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正是此意;但一味的作恶也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受到刑罚。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善与恶之间取一折中原则, 奉而行之。把持“中道”, 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为善不近名, 则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为恶不近刑则不会引来杀戮之祸, 化解了生命存在的两难困境。如此不善不恶的中间状态最有利于保全自身。

(二) 孔子中庸之意

何谓“中庸”?“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道。中者, 天下之正道。庸者, 天下之定理”。“中”是不偏不倚, 中正, 无过不及。中者天下之正道。庸不易谓之庸, 不偏离正常。中者, 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

平常也。中庸之道, 就是忠恕之道。所谓中庸, 就是中正恰当的意思。做任何事情, 都合乎道理, 不偏不倚, 不过不不及, 不走极端, 就是中庸。

以上看出孔子的中庸之道是要求人们的思想行为要与道德准则取得恰到好处的统一性、吻合性, 既无过分之处亦无不足之点, 故后世哲学释之为“发而皆中节”。中庸不等于折中, 不是在两点之间取其中点, 譬如好与坏, 善与恶的中间状态并非儒家的中庸状态, 好与善均是有一定客观标准的。而庄子的中道则是在两极之间取一折中点作为行为准则, 这与这个折中点究竟取于何处, 则要人们自己灵活掌握, 怎么折中对自己有利, 就怎么折中, 其中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三、秉行“中道”和“中庸”的准则

(一) 行庄子“中道”的准则

秉行“中道”的准则既为因顺事物, 顺应自然。庄子在《养生主》中以寓言“庖丁解牛”从道法自然的角度来说是要人们因顺事物自然之性, 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 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 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 以达到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庄子将老聃之死乃至其妻子的死亡视为自然现象, 作为自然现象, 便是“安时而处顺, 哀乐不能入也, 古者谓是帝之县解”。人之逝去, 既无须悲, 亦不必哀;若以悲哀之心处之、“不蕲言而言, 不蕲哭而哭”, 便是所谓的“遁天倍情”。人之生是自然现象, 人之死同样具有自然性, 这都是自然的顺应之法!也因此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管是为人处事, 还是面对自我, 甚至是面对生死, 我们秉持“中虚之道”都要遵循自然, 顺应天地, 因顺万物!

(二) “中庸之道”的秉行准则

而秉行孔子“中庸之道”的原则是礼和义。孔子曾说过“礼之用, 和为贵”, 并且“和”必须“以礼节之”, 否则是行不通的。“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大小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礼的作用就是要凡事都做到恰到好处, 才是难能可贵的。孔子还用礼义制约诸德。“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役。”在这里孔子并没有明确讲明秉行“中庸之道”要以礼义为原则, 但是荀子却明确说道:“先王之道, 仁之隆也, 比中而行, 曷为中?曰礼义是也。”可见孔子之道的施行是要以礼义为准则的, 这也是以他的恢复周礼相对应的。

四、二者的困境与终极目标

(一) 庄子“中道”的困境与最终目标

“泽雉十步一啄, 百步一饮, 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 不善也”泽雉为食物奔波但身心自由, 樊中兽神王但无自由, 这既是一个生命的两难之境, 也说明了这个社会的复杂, “中虚之道”的秉行是有难度和不好把握的, 我们都不是圣人, 跟多的时候面临是一种选择, 既做到神王又有自由这是很难的, 甚至与庄子也很难做到这一“中虚之道”, 但是他用他的一生, 用“泽雉不善樊中兽”给了我们解答, 那就是身心的自由更重要!在“中虚之道”很难实现的时候, 庄子的天枰倾向了另一边, 我们从“宁其生而曳尾於涂中”可窥一二。从“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和“宁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乎”的选择中也可以看出庄子提出“中虚之道”的最终目的为重生、贵生、全生、尽年。只有这样才能回复生命的本真, 即使指穷于为蕲, 然火传也, 也会不知其尽也。

(二) “中庸之道”的困境与最终目标

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人皆曰‘予知’,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孔子自己也表示要真正能够实施中庸之道, 其难度绝非一般, 连他自己也只能连续坚持上个把月。例如“天下国家可均也, 爵禄可辞也, 白刃可蹈也, 中庸不可能也。”这也是秉行中庸之道的困境。而孔子提出中庸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大一统思想, 使人们自觉地在“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的感召下, 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状态。但是另一方面孔子把周代礼乐制度认定为社会稳定发展的中正极至。他认为“文质彬彬”的周礼是经过三代的损益沿革, 大体符合中庸精神的完备制度。因此他的中庸之道也是对周礼的恢复和重建上。但不可否认在这复古的基调中, 他的中庸变通精神仍是其思想中活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 2001.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4]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5]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6]杨国华.论语人生[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10.

篇4: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摘要:新文化运动中传统儒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陈独秀的《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在当时主导了一个反儒的潮流,对儒家文化进行全面的批判。本文从马克思历史人文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解读。以期来正确认识《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对其正确认识有助于我们在今天思考:正确认识陈独秀所言“孔子之道”和现代化的不适应问题。在古代,儒家独立承担着培植中国人道德意识的使命。现代社会中融入这种封建社会的价值理念,应如何取舍。在唯物质利益这种价值观充斥的现代社会中,在系统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重塑中国人的道德世界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儒家文化;现代化;反思

中图分类号:K8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1001404

收稿日期:2013-09-18

基金项目:华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校级课题“通识教育背景下新建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12HSZ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卢立波(1987-),男,福建泉州人,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hen Duxius Confuciuss Way and the Modern Life

——Marxis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s of it

LU LI-bo1,LIU Jin-hua2

(1.School of Tourism Studies, H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Fujian 362021, China;2.School of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Abstract:In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was brought onto the cusp, when Chen Duxius Confuciuss Way and the Modern Life led a trend of anti-Confucianism and conducted an overall critique of Confucian culture. This paper criticizes the boo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history and humanism so as to have a correct knowledge of it, which will help us meditate an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incompatibleness of Confuciuss with the modern life. In ancient times, Confucianism independently undertook the mission of cultivating the Chinese peoples moral consciousness. How to integrate this feudalist value into modern society is of great worth to remolding the moral world of the Chinese people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 reflections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modern society which is filled with the value of materialism.

Key words:Confuciuss way and the modern life culture; Confucian culture; modernization; reflection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思想变革,它以“民主”和“科学”为主题,严厉打击和批判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儒家文化,对于推动五四运动,加快“民主”和“科学”在知识分子之间的传扬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新文化运动由于对儒家文化的严厉批评,也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儒家文化,特别是孔子学说中很重要的一些社会礼仪。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他提出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两个概念,宣扬了当时中国最需要的民主和科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以他为代表,对儒家文化进行了全盘而彻底的否定,《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无疑是陈独秀全面反儒学的一面旗帜。

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的写作历史背景

为了探寻中国的出路,中国的志士仁人先后经历了由器物、制度到思想的探索。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继器物和政治制度启蒙后的文化启蒙运动。革命派在封建帝制瓦解的废墟上建立了民主共和,宣告了民族主义的胜利。但相继又进入军阀混战,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他放弃了共和主义的信仰,尊孔复古。共和梦被打碎,一大批思想上受过西方民主文化震撼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器物改革和政治革命都不能从根本上救中国,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头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作为新文化运动骄子《新青年》杂志应运而生。《新青年》是一场场中西文化无声战争的阵地,在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文化的同时,对两千年的儒家文化进行了近乎全盘的否定。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以他理解的西方“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对以孔子之道代表的封建文化进行了猛烈抨击,认为孔子之道和“民主”、“科学”是不相容的,前者是落后的,后者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进步的现代社会,封建体制下的封建文化与现代生活是完全不相容的。

袁世凯复辟,尊孔复古,在各地先后成立了“孔教会”、“尊孔会”等,康有为一直以来作为变法改革的领军人物,这次要求定孔教为“国教”,宣扬“有孔教乃有中国,散孔教势无中国矣。”面对这股反动潮流,《新青年》下的很多自由知识精英发表文章抨击这种愚昧。《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就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是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反儒作品。

二、《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的主要内容

陈独秀是当时的反儒大军的主将之一,其言论在当时也“风靡一时”,在当时思想文化界影响很大。《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一文在论及“吾人所欲议论者,乃律以现代生活状态,孔子之道,是否尚有遵从之价值是也。”[2]140“依据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进化的观念,从经济、政治、伦理道德观念和学术等多方面分析孔子思想同现代社会和生活的不适应性,因此非但不能以孔子之道律今,而且必须告别方可。”[2]139

(一)伦理道德:批判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文化。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是陈独秀早期的文章,他认为不能把孔子之道和儒家文化传统分开,和当时复辟派所谓孔子之道是好的一样,只是与经由后期的改造变坏的观点相悖。

何谓孔子之道?有学者认为是所有孔子的学说论点,包括经济、政治、道德、教育等;有学者认为包括“人道”、“天道”、“仁道”;还有学者认为是以“仁”和“礼”为主要内容的人本、人文思想;陈独秀认为孔子之道就是“封建时候的道德礼教、生活、政治,所心营目注,其范围不越少数君主贵族之权利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儒家之言社会道德与生活,莫大于礼;古代政治,莫重于刑。”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士大夫。”[2]144其实质就是以“三纲五常”为支架架构起来的尊君、忠君的封建社会的奴隶道德。通过提升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即“修身”,由家到国,达到“治国、平天下”,践行自己的政治理想,效忠于君主。这样的孔子之道和民主社会注重人人平等是相违背的。

陈独秀批判这种封建伦理道德中人的“工具”性。“夫为妻纲”,妻子是丈夫的附属品,儒家文化有言“妇人者,伏于人者也。”“女不言外”等教条。妻子嫁入夫家是没有一点独立地位的。于夫:“夫死不嫁”;于公婆:“戒之敬之,夙夜毋违命。”;于舅姑:“妇事舅姑,如事父母”。“父为子纲”:子是父的附属品,其婚姻大事和前途问题必须听从于父母之言,否则则视为不孝。“君为臣纲”:臣是君的附属品,由家庭的“孝”提升到对君的“忠”。所以有“父要子死,不得不死;君要臣亡,不得不亡”之谚。他揭露批判了这些服务于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奴隶道德,认为它和现代西方社会提倡的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妇女可以参加工作争取自己的独立地位等等民主制度、自由平等的精神是相违背的。

陈独秀对儒家文化的批判是对孔子之道不适应现代生活的论证,论证的层面不仅包括伦理道德,也包括政治。主要是说明儒学伦理道德不利于个人人格的独立,它扼杀个人的能动性。他所期望的新青年的形象是不依赖于父母,自食其力,有独立人格的。所以在培养人才方面,他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中强调四大主义:“现实主义”、“民主主义”、“职业主义”、“‘兽性主义”。其中“民主主义”重在培养民众的民主政治觉悟,培养独立人格。

(二) 政治观点:关于孔教要不要定为国教。

陈独秀对康有为上书总统、总理请将孔教定为国教的言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宗教是出世的,而孔子之道“则于人伦日用、举动云为、家国天下,皆有得有礼,可持可循,故孔子之教,乃为人之道。”[2]141重在“人事”。除此之外,陈独秀认为伦理道德应该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迁,而宗教其根本是“不易随世间差别相而变迁”。

在随后一篇《再论孔教问题》中,陈独秀继续论述不应该把孔教定为国教,“今之反对国教者,无不持约法中信教自由之条文。”[2]182认为将孔教定为国教也是违背信仰自由的。同时,“政教合一”也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

(三) 学术观点:社会进化论。

“一种学说,可产生一种社会;一种社会,亦产生一种学说。影响复杂,随时变迁…若夫文明进化之社会,其学说之兴废,恒时时视其社会之生活状态为变迁。”[2]140十九世纪末,秦纳、勃兰兑斯等文化历史派认为种族环境和时代是决定民族文化的三要素。陈独秀认为,有什么样的经济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组织,相对应的也有属于其特定的文化传统。孔子之道生长于半封闭的大陆环境,是建筑于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是立足于家国一体的宗法制社会的文化。其本质上,陈独秀认为它是封建时代的奴隶道德。陈独秀看来,不论是物质和精神都在不断进化之中,道德又岂能除外?孔子之道作为一种伦理道德“必以社会组织、生活状态为变迁,非所谓一成而万世不易者。”[2]145用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来规范资本主义社会是万万不可的。在他所追求的西方民主共和制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孔子之道也好,更大范围的儒家文化也好,都已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不再符合民主共和的趋势。

4. 经济的观点。

“现代生活,以经济为之命脉,而个人独立主义,乃为经济学生产之大则。”而在孔子之道的纲常名教的压迫下,“为人子、为人妻者,既失个人独立之人格,复无个人独立之财产。”“人格之个人独立极不完全,财产之个人独立更不相涉”。[2]142还认为现代西方社会在伦理、经济两方面,个人都是独立的,又以经济上的个人独立为根本。在此观点上,陈独秀对孔子之道继续加以揭露和批判。

三、《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的历史反思

(一)对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的评价

“任何历史事件和社会思潮的产生 ,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我们考察和评价某一社会思潮的是非功过 ,不能离开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3]75《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的写作背景在前边我们已经陈述的很清楚,在这样的大背景和小背景下,陈独秀的反儒学观点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的要求,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帝反封建的举措,对当时人民觉得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也正是基于政治需要的立场对儒学进行了全面批判,其中也隐藏着不少缺点。

1.批判的政治功利性。

陈独秀反孔在当时尊孔复古,复辟帝制的背景下进行的,主要是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带有强烈的政治功利色彩。戴着这样的有色眼镜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全面认识孔子之道。起码在这篇文章中体现的都是些全面批判。他认为孔子之道和西方共和社会中的民主是完全相违背的,忽视了孔子中民本思想。其实,尊孔学派中的陈焕章认为孔子思想不仅与共和的原则相和,而且正足以在共和的原则下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实际社会问题。

2.思想局限性。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动荡的历史,在西方枪炮冲击下,国人先是在器物上变革,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也宣告了这一变革的失败;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一系列的政治变革,最后也以袁世凯复辟帝制宣告失败。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发动了“文化战争”,用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猛烈抨击儒家文化,拿西方的民主和共和、宪法完全对应于儒家文化,用资产阶级的信仰自由批判康有为把孔教定位国教的观点,而不是客观全面的分析,没有做到特殊情况特殊分析,结果肯定是“全盘皆毁”。

3.思想错位。

“孔子之道”是在“养育中国古代文化的土壤,是一种区别于开放性的海洋环境的半封闭的大陆环境;是一种既不同于游牧经济,也不同于工商业经济的农业型自然经济;是一种与古代希腊、罗马的城邦共和制、元首共和制、军事独裁制以及与中世纪的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和印度种姓制均相出入的家国一体的宗法制社会”[4]83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上层建筑”,它既是一种伦理道德,也是一种政治制度。

陈独秀虽然认识到中国从封建走过近代和现代的趋势,但是他所谓的“现代生活”是完全西方化的,欧化的民主共和政治,是完全移植过来没有实践过的一种理想生活,更多的是倾向于政治层面,换句话说,是“上层建筑”。

两种“上层建筑”怎么也不是适应不适应的问题。孤立的把两种文化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抽出来探讨适不适应的问题,只会扭曲它们。

认识任何一种事物、现象、人都应该用全面客观的眼光在审视。认识《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是这样,认识陈独秀也是这样。我们不能因为他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述的反儒观点而否定他在历史上的意义,更所谓,这篇文章是在前期的一时之言,随着以后认识的不断加深,他对孔子之道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这包括:在社会进化论之后,在“实用主义”理念指导下,他认为,孔子之道并不全是反面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只要是能解决社会问题,它就是有用的;关于学术的观点,改变了前期的变迁论,认为国内国外,求实的就是真理;认识到孔子之道和后儒的区别上,更好的把握孔子思想的实质;认识到孔子所倡导的一些传统美德有可取之处等。

(二)走在现代生活的路上

陈独秀生活在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交界处,由开始对儒家文化的批判到逐渐认识到它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今天我们以在现代社会中真实生活过的体验者和改造者的立场,想“孔子之道”中那些所谓的仁、义、忠、信等道德观念在现在一个“唯物主义”(“物”是物质利益)的时代是急需的。

中国在封建社会里沉睡了将近两千年,中国以其惯有的“以内向外辐射”文化传播方式和周边少数民族进行封闭性的交流,落后西方近百年。即使在近代,国人仍然没有走出儒家文化的困境,直到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文化的猛烈抨击。思想启蒙,五四运动铺开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嬗变。但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内忧外患。“在强大的亡国灭种压力下,领导中国现代化的不是那些最具现代目光的人,而是充满民族意识的人,这就极大阻碍了现代化的发展和现代政治共同体的重建。”[5]16 “在中国,儒家的价值观念和态度阻碍了政治精英转向改革事业。”[6]166在中国,有民族意识的知识分子举起了现代化的旗帜。例如陈独秀等马克思主义者向欧美学习,向苏联学习,最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立了自己的现代化。

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对孔子之道的态度,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比新文化运动更彻底的批判,不仅仅是在知识分子界,已经深入到广大民众,也就是这一个革命,几乎割断了儒家文化的传承。西方文化滚滚而入,我们不时仰视外来文化,短暂的快餐似的文化充斥了社会各个层面。我们不时疑惑:老祖宗留下的伟大遗产在一代代人身上还有多少?前几天看见一篇文章,是说韩国人一般会让孩子接受一种称为“乡学”的教育,主要是学习孔子的“仁、义、礼、智、信”,这本是我们祖宗的东西,我们狠狠批判过的东西,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别的国家在学习,而我们自己尚没有意识。这是很可悲的。今天,特别是经济高度发展,物质资源日益富足,人们往往更多的感觉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匮乏。正所谓“择其善而明用之”,充实我们的精神不仅仅需要现代化的意识,历史积淀中找到民族的根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现在是,将来也是,一个民族只有精神上的根,才不会在激烈的风雨下打垮。

1. 继承优良传统,培养社会责任感。

一个国家的强盛不论是说在知识,还是在教育,其实最主要的是“人”。国民的优秀才能造就一个国家的伟大和成功。如今,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等不良浪潮席卷中国,不论是成年人,就是小孩子对钱的“刮目相看”也常常令我们吃惊,长此以往,不知道我们这样的“礼仪之邦”何以在世界舞台上走下去。

孔子由亲亲而言仁,由尊尊而言义,恢复周礼。以其为根基,“孔子之道”延续五千年,五千年绵延不绝,到了21世纪仍然具有深远的现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孔子之道,以孔子之道为根基的儒家文化,其内在的就包含了“和谐”的理念。虽然说“仁义礼智信”在风见识到具有一定的工具性价值,现代社会利益冲突、物质泛滥,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美德观念日益淡化。以至传统道德沦丧,人们对于自身的关怀和对他人的仁爱观念越来越淡,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为之捶胸顿足之事。

篇5:孔子的为师之道与班主任工作

从《论语》中发现孔子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家,在当代看来,他更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的典型。孔子给人的印象就像是一名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孜孜不倦、治班有方的班主任老师,并且从弟子对其的尊爱与评价中,我还可以看出孔子更是一名成功的、人敬人爱的、有智慧的班主任的典型。下面就从《论语》中汲取孔子为师之道对当代班主任工作的启示。

一.所传之道

1.仁:仁者爱人

如果说《论语》中有什么思想可以统率全书的话,那就是“仁”。孔子是把“仁”作为士君子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来要求的,而“仁”的核心内容是“爱人”,用最真挚的感情去关心他人、爱护他人。从政治上来讲,“仁”就是能够勤政爱民,孔子希望为政者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达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和谐社会。

孔子和弟子之间那种亲密融洽充满爱意与互敬的情境为我们当今的班主任诠释了“仁者爱人”的治班根本。

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学生”当然是其职责的根本。被誉为“班主任中的军事家”的万玮: “在学生工作中,如果说一定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真理,那么爱学生应该是 3.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组织纪律; 4.有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有团结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

班集体也要有“班规”。这“班规”,就相当于孔子所提倡的“礼”。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一门大学问。同样地,如何设立行之有效的班级常规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也是一门大学问。

所以通过以上阐述,我们知道:班主任管理班级要在“仁”的基础上实行“礼”的规范才能够和谐友爱,班主任要在爱学生的前提下通过建立一些合理有序的班规来要求同学们“克己复礼”,从而实现班集体“天下归仁”的局面。

二.所授之业

众所周知,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我们知道孔子一生追求“仁政”,“仁”是他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对弟子的教育目的当然是培养一批能够经世致用匡扶正业的“志士仁人”“成人君子”,正如他的学生曾子所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以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目的,孔子建构了十分丰富、完整、合理的培养理想人格的教育内容体系。根据《论语》的记述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育内容,即他的所授之业。1.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弟子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想培养的是文武兼备,六艺兼习,多才多艺的治国兴邦之人才。2.文、行、忠、信

(1)文(文献):主要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历代文化典籍,这是智育方面的教学内容;

(2)行(品行)忠(忠诚)信(信实):实际就是德育方面的教学内容。

孔子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主张把道德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但在教育的过程中,实际是德育智育一起的,不分的,二者互动共进在同一教学过程之中。(3)孔子德意门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以上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内容广泛多面,都是为培养能够治国安邦的“志士仁人”“成人君子”的教育目的而服务的,都是为实现贤人为政的最终理想而设定的。

在现实课堂中,科任老师主要是以给学生传授本学科知识为主,而只有班主任才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对学生全面负责”是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所在。《教师学与教学论•班主任》篇中说:“中学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中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 当然这个“对学生全面负责”的任务和职责归根结底是由“班主任”之定义所规定的,“班主任”就是对我国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的总称。

三.解惑之法

孔子育人一视同仁,公平礼待,来者不拒,打破了以往“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等级教育制度,是划时代的进步。其实“有教无类”的思想也是源于孔子之“仁者爱人”,正是因为孔子主张爱一切人,所以体现在他的教育思想上就是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也正是由于这种“公平”,才使孔子和其弟子亲密无间,和谐融洽,在此基础上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使其弟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践行着仁德。

1.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榜样法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孔子总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正己正人,以身立教。不仅注重言教,更注重身教。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上说:“何谓大师?‘大’是指有容乃大,兼收并容。‘师’是指可法曰师。”孔子当之无愧为这样的“大师”。他要求学生谦虚谨慎,克己自省,他自己凡事就反躬诸己。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使命。而班主任老师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更要做好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表率,成为学生行为的榜样。2.因材施教法

篇6:向孔子学习与他人和谐相处之道

照一照“镜子”, 经常反省一下。孔子曾勉励自己:“一日三省吾身”。要想与他人和谐相处, 首先要给自己准确定位, 事事做到反躬自省, 严于律己, 通过自省使矛盾得以自解。一是严于律己少犯错。正如孔子所言, 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自己: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贪。这三戒如同人生的三个关隘, 闯过去便是踏平坎坷成大道, 闯不过去便是一张不合格的人生答卷。不管处于什么阶段、什么境地, 与人交往时都要时刻牢记这三戒, 以理性约束自己的欲望, 尽量避免自身犯错误。二是静坐常思自己过。在日常工作生活中, 要时常反省自己, 不断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 看工作中有哪些失误, 生活中有哪些不足;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别人, 拿别的人长处, 弥补自己的短处, 从而达到思想上的统一和认识上的一致。三是闲谈莫论他人非。俗话说: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不管一个人学历水平有多高, 工作时间有多长, 资历有多老, 都不可能一点过错或失误都没有, 都不会是始终的、一贯的正确。君子可以和而不同, 但不可背后议论是非。既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 又要有理解他人的肚量。千万不能人前不作声, 背后来作梗, 对他人说三道四, 论长道短。四是换位思考出迷局。换位思考是自我反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时, 要站在对方的位置上全盘衡量, 综合考虑, 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体谅对方, 审视自己。从而, 认清对方所想、所言、所行的原因、理由, 查找自己所做、所为的不足和过错。

忍一忍“性子”, 学会退让一步。“以约失之者, 鲜矣”。《孔子家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忍字的解释。他说, 君子处世, 要达成自己的目标, 可以屈则屈, 可以伸则伸。屈节是为了有所期待, 求伸是要把握时机。日常工作生活中, 当与他人发生摩擦时, 我们要发扬忍的精神, 以免招致不幸或者坏了大事。一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古语说:忍字心上一把刀, 遇事能忍祸自消。一个忍字, 被许多人奉为为人处世的良方。唐朝宰相张公艺, 有幸九世同堂, 为世人羡慕。唐高宗问他成功的秘诀时, 张公艺挥笔写了一百个忍字。宋朝的王安石也说过:莫大之祸, 起于斯须之不忍。日常工作生活中也如此, 能包羞忍辱者方是真男儿。共同工作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和矛盾。如果一方能够高风亮节, 忍让一下, 显现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阔胸襟, 站得高一些, 看得远一些, 识大体、顾大局, 就可轻而易举地化解这些矛盾。二是轻松幽默地化解矛盾。有一次, 苏格拉底跟一群学生谈论学习问题时, 他夫人突然跑来, 无端地大发雷廷, 先是一顿大骂, 随机抄起一桶水浇在了苏格拉底的身上, 这使苏格拉底非常难堪。学生们感到, 接下来将是一场激烈的“斗争”。但苏格拉底却诙谐地笑了一下说:“我就知道, 打雷之后, 一定会下雨的。”大家听后禁不住都笑了起来。就这样, 苏格拉底用自己的幽默摆脱了尴尬局面, 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与他人发生矛盾时, 不妨学一学苏格拉底, 也许很多矛盾和不愉快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三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人往往是自私的, 就像便宜谁都想占, 而吃亏人人避之, 故人生在世, 与人产生矛盾是在所难免。这就需要我们心胸宽广些,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心胸狭窄绝对是坏事, 会影响人际关系甚而影响个人事业。唐太宗面对魏征直言进谏时的尖酸刻薄, 顿时怒火中烧心中不快, 但他闭上眼睛把魏征以往进谏立下的功绩在脑中过了一遍, 就觉得魏征的话虽有些直言不讳, 但却言之有理有据, 便怒气顿消。对待他人的直言不讳, 我们也应象唐太宗那样, 多想一想对方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常思一思对方的优点和长处, 你的胸襟就会越来越宽阔, 并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拉一拉“袖子”, 时而帮上一把。孔子的一个朋友死了, 后事却无人来管, 在紧要关头, 孔子主动提出由自己来承办这丧事。殡葬之礼在古代是很受重视的, 花费很高, 而孔子也不富裕, 这就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圣人之智。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 患难与共、相濡以沫, 这些感人至深的情意值得我们发扬光大。一是要排忧解难。大家在实际工作生活中, 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实际困难, 要努力做到有事没事常来往, 大事小事多捧场, 急事难事多帮忙。当他人生活有难、身体不适、家遇不幸之时, 我们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急之所急、帮之所需, 倾之全心抚慰、用之全力相助, 使其时刻感受到人间的关怀和温暖。二是要雪中送炭。成功可以招引朋友, 挫败却可以考验朋友。只有大恩不言谢的人患难才能见真情。“求人须求大丈夫, 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 醉后添杯不如无”。两人结伴穿越森林碰到狗熊时, 一人爬到树上逃生而弃另一人于不顾的故事, 几乎人人皆知, 充分说明了患难见真情。一个人身处险境, 如果其好友都来雪中送炭, 关键时刻拉上一把, 那他的朋友就是可以信赖的;如果其好友都如鸟兽散, 见其有难绕道走, 那他的朋友不要也罢。只有自身具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 能与朋友同生死、共患难, 雪中送炭而不是落井下石, 才能得到更多的良师益友, 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尊重与信任。三是要锦上添花。人一生中碰到过雪中送炭的事情绝对远远少于锦上添花, 古往今来, 锦上添花也都是作为一门学问, 出现在各种所谓兵法、人生必读之类的书中。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人也都喜欢锦上添花。当他人处于较好、较顺的状态, 其事业、生活程蒸蒸日上之时, 我们锦上添花, 在好的事情面前多说几句顺风话, 成人之美, 实在是一种不错的人情交际。很多人也正是因为精通此门学问而得以升迁、发财。

控一控“嗓子”, 宽恕他人一些。“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恕, 是指的儒家的推己及人, 仁爱待人的思想。恕, 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它可以使人终身实践, 让人永久受益。人生在世, 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事纠葛, 牵丝攀藤, 盘根错节, 错综复杂。只有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 才能避免心荐芥蒂, 消除隔阂。一是宽容待人。宽容不是迁就, 也不是软弱, 而是一种修身之法, 是一种做人的原则, 是一种充满智慧的为人处世之道。“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就是告诉我们对己要严, 对人要宽。宽容的人能够理解人之难, 补人之短, 扬人之长, 谅人之过, 从而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人只要在社会中生活, 就必须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宽宏大度者, 会尊重、悦纳与自己志趣不投, 抑或格格不入的人或事。面对非议、误解, 如能冷静、忍耐、谅解, 容时间作证, 最终可以冰释前嫌, 握手言和。“六尺巷”的故事, 张廷玉失去的仅仅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 换来的却是邻里的和睦相处及流芳百世的美名。我们称颂为人厚道、宽以待人的君子, 欣赏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举动。二是不强人所难。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 不是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而是以一颗善良之心去对待别人, 不把自己的喜恶强加于别人的头上, 不强迫他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能够允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大度者, 能够善待他人, 以德报人, 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能够与他人和平共处, 更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追随。革命途中, 共产党善待士兵, 允许意志不坚定者离开部队, 并承诺发放回家路费, 这与国民党到处强抓壮丁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终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与支持。其实,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不强人所难, 或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长一长“脑子”, 防范他人一点。孔子认为, 君子不逆诈, 不亿不信, 但要有先觉。当今社会, 人心不古, 居心叵测。对谁都坦诚相对, 毫无戒备之心, 固然是一个善良、浑厚的人, 但也容易遭坏人暗算, 让好人吃亏。为人处事要善良正直, 但也要长点脑子, 不能任人宰割。一要有防人之心。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现实生活是非常残酷的, 人际交往过程中更是随时可能成为他人的垫脚石或者牺牲品, 所以, 每人都要学会防范他人, 加强自我保护。当年刘禹锡参加永贞改革失败以后, 屡遭小人陷害, 两次被放逐达二十三年之久。痛苦的遭遇让他深感世路艰难, 凶险异常, 故而有“瞿塘嘈嘈十二滩, 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的感慨之言。平时, 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没错, 同事间互信互助也没错, 但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对那些喜欢拨弄是非的小人就得处处留心, 小心防备。孔子主张不要无端地怀疑人、猜测人, 而是要先觉防人, 既不猜测别人的不善, 又能在不善者刚露马脚时察觉, 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 才能让坏人无法得逞, 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二要有交友之道。“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损矣”。孔子主张先分辨益友与损友, 再决定亲疏。他的交友择友之道, 实际上也是一种为人处事之道。《佛说孛经》中说:“友有四品, 不可不知:有友如花, 有友如称, 有友如山, 有友如地”。这与孔子对朋友的界定大同小异。只有自己做到了诚信、正直, 并有上进心, 才会得到他人的认可, 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只有多交益友, 远离损友, 才能真正从与他人交往中得到进步与快乐。

篇7:论孔子的“中庸”

孔子所处时代可以说是矛盾动荡时代。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用郑玄的话来说:“政教尤衰,周室大坏。”孔子怀才不遇(指他未从政),他有过彷徨有过迷茫,但他仍要坚强地顺应时代,实时务,量时适度。孔子所行之行,“惟时适度,可以清则清,可以任则任,可以和则和,不特倚于一偏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第六》)那么什么是中庸呢?中庸,“中正也;庸,用也。”(《说文》中的“中”与“庸”的解释)朱熹解释道:“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违,不及。”中庸的含义,即是研究、探索、认识、对待和处理一切事务的合乎实际和一定标准的方法与态度。在矛盾挣扎中,孔子不苛求,不极端,不钻牛角尖,甚至收放自由,潇洒享受生活,这都因他思想里有很多用中庸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说中庸让他处理了很多棘手的事务。

在这里论述的“中庸”有正确标准,而不是不辨是非,不分曲直、模棱两可的一种处事方法。到战国时期,子思在所作《中庸》中提出了“中和”概念,进一步阐发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子思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在这里,又衍生一个“和”。“和”的实质是什么?应是孔子的“和而不流”(不随波逐流),还应该是“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第十三》)即“和”应是把两个主体以占据真理的一方统一起来,与今天讲的和谐大同小异。这样,在《论语》中我们到处可见孔子应用“中庸”与“和”的生动例子。在《论语》这部书中读者可以认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自由精神使他放弃了逃亡的机会。但孔子会直言不讳地说:“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论语·公冶畏第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第七》),这是另一种自由精神,他不会用生命为社会陪葬。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有《论语》去读,才能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回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领略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独特魅力。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等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儒家思想——中庸之道,可以说在整个封建社会,影响至深。

一次,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第十一》)这是一段常被人们引用作为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但其确实体现出来了孔子对矛盾的处理方法,冉有遇事犹豫,而子路性急,他们都是偏向了极端。所以孔子对冉有和子路相同的提问给出了相反的回答。目的当然是让他们回到矛盾的平衡点上去。用平衡点因材施教是孔子中庸思想的体现。

在人际关系中,孔子的中庸思想更多地体现在“和”的魅力上。他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家,弟子三千。师生关系也可算是一种朋友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再怎么认同,两个人总还是不同的个体。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没有摩擦。两个人挨得越近矛盾就可能越大,要把握好与朋友的关系。孔子能与弟子相处得其乐融融,正是他个人的魅力所在,因为他没有因为自己的渊博便离群索居,做孤独的思想者,做偏执傲慢个性棱角分明的人,相反“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第七》)。在孝顺父母方面,孔子认为应该“和”,顺应无违。孟懿子问孝,孔子答曰“无违”,后来当樊迟替他驾车,在问到“无违”时,孔子解释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第二》)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不违背父母才是真正的孝。子曰:“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一》)意思是指: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在道德方面,孔子爱人出于他的大爱,大爱产生和谐之美。在与颜渊、季路探讨各自的志向时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第五》)有这样志向的孔子,人际关系处理得游刃有余。

在为政治之道方面,孔子也用“中庸之道”,孔子指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第十六》)这是孔子的中庸思想的具体体现,他想让人们平等无争,和谐共富。

《论语》是从生活中来的,也应该回到生活中去。也就是要在生活中去理解它和实践它。否则,《论语》对我们来说仅仅是一些古奥的文字而已。孔子思想的“中庸”及其衍生出的“和”,在当今社会可以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当然,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指望通过两千多年前形成的《论语》上面制定的治理国家的方式来管理国家,是不切实际的,孔子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仍有可借鉴的闪光之处,要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古代圣贤的思想精髓,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社会将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何乐而不为?

篇8:学习与超越:教师发展之道

二十年前,当互联网走进人们的生活时,有人曾预测未来会有一批消失的职业,教师被列入其中。当时的人们被互联网所拥有的信息数量与传播速度所震撼,由此判定,凡是涉及一切有关人类知识或信息了解、搜集与传输等功能的职业,最终都将被互联网技术所取代。教师,几乎被公认为是一种经验与知识的传授,知识渊博、讲解精准是优秀教师的职业表现,而这一切都能在互联网时代被技术所取代。预测者因此认为,互联网将提供远超出教师在课堂上所提供的知识数量与资源信息,学校教师与学校教育都将成为历史。弹指二十年,当年很多预测成为现实,但是,学校依然存在,教师依然存在。这并非是当年人们对互联网的误判,而是教师能作为一种职业继续存在,是其基础与条件在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最近十年,环境与制度的双重钳制,助推了教师的发展,但需要冷静地看到,目前的发展还停留在外力施以影响的阶段,对教师及教师专业的未来期待,还缺少有效研究,包括对教师职业的基础判断、预估与假设,理解与评价怎样的教师变化才是真正的发展。这些问题的核心是为了对教师道德发展与知识建构的关系作一致性关联解释。这不仅是关乎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更是关乎教师价值的思考。

变化源于学习,教师的学习能力决定了整体教育水平。什么样的教师学习是有效的?也许,广泛性与深度性是教师学习的重要思考原则,而敏锐性与关联性则是专业的支持要素。教师的变化,首先要关注教师存在的环境与条件是否支持这样的广度与深度,其次要反思教师个体的认知能力与思维品质。不久前,一款智能围棋软件AlphaGo的出现,给人类的思维模式带来了一场颠覆性的革命。人类不得不反思:什么是真正的学习?智能软件AlphaGo的研发团队,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对学习的释义,包括什么是深度的、有能力的学习,深度学习依赖哪些方法、思想与核心技术,通过学习形成的实践性能力与应用性又将怎么表现等。这给今天的教师职业定位与教师专业学习带来了深度的启发。首先,面向未来的教师职业,其关键的检验值是深度交互。这种深度交互一方面借助工具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另一方面在交互中实现调适、整合与重构。其次,面向未来的教师学习是一个建立复杂思维水平的过程,复杂思维的建立必定要求学习者反复加工信息,其思维过程必定经历从基础假设到严密验证等一系列步骤,以此形成真正的学习。

学习的成效表现为个体的自我否定。对教师而言,成为经验否定者是一种专业精神的表现。与其他职业不同,教师是极具特殊性的专业岗位,教师遇见的每一个学生,都只是一种基于个体的经验,同类学生中的不同个体基本不具有同质性。对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是要如何用过去的经验去判断下一个对象的未知特征。从拥有经验到否定经验,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反思力,也是关键的专业素养。否定过去的经验,意味着摒弃重复、固有模式,是一个超越标准的实践过程。在否定中前行,在否定中发展,是现代教师形成专业发展的基础路径。

篇9:孔子的养生之道

一,提倡运动养生

孔子养生之道的一大特点,是提倡以运动为主的养生方法。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射箭)、御(驾驶车马),都是古代盛行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孔子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射、御,孔子是精通的。《札记·射义》记载:逢到射箭运动时,孔子及其弟子常常参加。一次孔子射箭时,围观的人群,组成了一道人墙。另外,孔子曾经谦虚地说过他会驾驶车马,并愿意做赶车马的活(《论语·子罕》)。

除了射、御之外,孔子还经常和他的弟子到大自然中去,进行郊游和登山活动,以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论语·颜渊》中就有孔子与弟子“游于舞雩(小丘名)之下”的记载。孔子最为赞赏的是:在季春三月,穿上春天的服装,陪伴五六位老友,带上几个小孩,到沂水(河名)边洗洗澡,在舞雩上吹吹风,然后边咏诗唱歌,边尽兴而归。“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这是一幅多么潇洒自如而又幽然畅情的春游图啊!

二、注置精神修葬

孔子在养生之道上还重视积极有为的精神上的修养。

孔子主张通过学习诗,礼、乐等,来陶冶人们的性格,培养高尚的情操,进行积极的精神修养。他说:“兴于诗,立于札,成于乐”(《论语·泰伯》)。意思是说。学习诗篇能使人精神振奋,激发进取性,学习礼仪能使人立足于社会,而学习音乐则可以陶冶情操,使人完成精神上的修养。孔子特别重视健康的音乐在人的精神修养中的作用。他本人就非常爱好音乐。在齐国听到韶乐(古乐名)后,竟使他“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

孔子还认为;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精神上太空虚了,这样对健康有害。可以下下棋、掷掷采,干点有益于身心休养的娱乐活动,总比闲着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

三、讲究饮食卫生

在日常生活中讲究饮食卫生,是孔子养生之道的重要内容。

《论语·乡党》中曾有记载:“食馇而偈,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同嗅)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意思是说。孔子遇见粮食发生霉变的,鱼肉已经变质的都不吃。食物看起来不新鲜的不吃。已经发生怪味变质的食物不吃。烹讽不当(或焦或半生不熟)的食物不吃。按时进食,平时不吃零食。以上五个“不食”,集中说明了孔子对日常饮食卫生的讲究。

另外,孔子还主张:饮食不能吃得太饱,喝酒不要喝过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同上出处)。这里所谓的“无量”,实质上还是指以不醉为喝酒的最高限度。孔子还主张吃饭时,不要说话交谈,这样是不卫生的,而应该做到“食不语”(同上出处)。这些有关饮食卫生的论述,今天看来,也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四,戒贪欲、致淡泊

孔子在《论语·季氏篇》中曾讲:“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艺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说:在君子一生的养生修性中,要警惕三件事:在年轻时不要沉迷于男女关系;在壮年时不要好胜喜斗;到了老年时不要贪得无厌。这里孔子根据人的一生中三个不洞时期,有针对性地提出“三戒”,这既是孔子对自己一生中养生经验的总结,同时也和中医养生思想是相一致的。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孙真人卫生歌》中曾讲过:“欲求长生须戒性,人能戒性还延命”。

孔子还主张“致淡泊”,这和他主张戒贪欲是相辅相成的。在《论语·述而》中,他对学生讲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予我如浮云。”在孔子看来,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其乐无穷。而靠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荣华,他看得比浮云还轻。“致淡泊”也是中医养生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黄帝内经》就一再提醒人们要“清心寡欲”,“淡泊虚恬”,认为如此才能达到长寿的目的。这和孔子的主张真是不谋而合。

篇10:孔子养生之道

一、精神豁达

在《论语》中, 孔子提出:“仁者寿。”他解释说:“仁者, 爱人。”亦即要宽厚待人, 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也就是他在《中庸》中更加明确阐述的:“大德必得其寿。”这是因为, 大德者, 必性格豁达, 安心处世, 光明磊落, 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是同一个意思。由于“无私”, 所以心中自然泰然自若;由于宽厚待人, 没有嫉贤妒能的忧虑, 所以终日心平气和。一个人如果能时常处于这种境界, 就能够延年益寿。孔子拥有十分开阔的心胸, 一向以达观的态度对待生活[2]。孔子说:“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忘食”, 是指对事业的执著追求, 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乐以忘忧”, 是指对事业的信心和兴趣, 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就这样连自己的日渐衰老都忘记了。他经常教导弟子们也要养成的豁达性格, 告诫他们要“君子坦荡荡”, “不忧不惧”。孔子非常厌恶患得患失、怨天尤人的消极悲观的态度, 他说:“不怨天, 不尤人”, “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 意思是说无论是在外工作, 还是居家都不能产生怨气, 要开朗乐观。在孔子看来, “制怒”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二、知足不食

在事业上, 孔子的追求似乎永无止境。然而, 他在自身修养上却经常用“修己”和“克己”来告诫自己, 从来不会轻易放纵自身的欲念。他认为人在终其一生中要达到“三戒”:“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孔子指出人一生少年、壮年和老年三个阶段应该相应约束自己。在少年时, 是身体发育和补充知识的阶段, 尚未达到成熟的程度, “肾气未固”, 如很早就开始进行房事, 对身心健康有比较大的损害, 应该“戒之在色”。根据中医理论, 人生之三宝乃精、气、神, 不可损伤。倘若损害, 就会伤生。精足则气足, 气足则神足, 中华民族的医学理论中, 重来就反对人们纵欲, 而是提倡节欲以养精, 藏精而健身。孔子表达的“戒之在色”, 不仅仅针对“少之时, 血气未定者”而言, 在中老年阶段也应该注意。“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之“斗”, 指的是血气方刚, 争强好胜, 如果出现矛盾, 不能够控制自身, 导致冲突激化。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 能够导致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紊乱, 从而导致疾病的出现。“戒之在得”中的“得”, 指过分的需要。到了老年时期, 人的身体逐渐衰老, 免疫力下降, 倘若还有过高的欲望, 却无法达到, 精神上会有压力, 心理不平衡, 精神上苦闷空虚, 以至于损害了身心健康, 这对老人是极为有害的[3]。

三、食居慎节

孔子非常注意饮食起居, 对吃饭睡觉都有严格的规矩。孔子同样注意饮食的卫生, 堪称食品卫生的专家, 他阐述了六个避而不食:粮食发霉变质不吃;鱼肉腐烂不吃;食物变色不吃;气味不正不吃;烹调不当不吃;时令不到的不吃。在个人卫生方面, 在《礼记》和《论语》中详细的记载, “食不共器”, 即吃饭不要共用一个器具;“共饭不泽手”, 即手不要伸入碗中;“毋放饭”, 即不要把剩饭倒回公用的饭盒里;“毋嘬灸”, 即不要狼吞虎咽地吃;“沽酒市脯不食”, 市场出售的不卫生的酒和肉不吃。他提出了“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的饮食原则, “食无求饱”, 也就是说, 吃的可口, 但是要防止暴饮暴食, 这对身体大有益处。但也不一定要食用美味佳肴才行, 孔子对食用粗粮菜蔬也是认可的, 他曾说道:“饮蔬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意思是, 吃粗粮, 喝白开水, 也可以有生活的乐趣。由此可见,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孔子就具有了食物的精工细做和饮食控制的观念[4]。

孔子也认为衣着打扮和养生息息相关, 他认为在上朝时, 要穿戴整齐, 衣冠楚楚, 而在日常生活中, 衣着应该宽松和舒适, 例如, 他提出“红紫不以为亵服”, 也就是说, 在家里穿衣服不应该大红大紫的, 而是朴素和柔和。孔子主张穿睡衣的时候要“长一身有半”, 夏季应该穿粗布单衣, 有利于散热与排汗, 冬季应该穿着皮袍, 年长者最好还要有个厚毛皮的坐垫, 即“狐貉之厚以居”, 这些做法对养生大有益处。

孔子提出“肉虽多, 不使胜食气”, 即食不过饱, 饮食要有所节制。在孔子的观念中, 酒是助兴之物, 每个人的限量不同, 但是要根据情况饮酒适度。在饮酒方面, 孔子有一个根本的原则, 就是能因为饮酒而乱心志, 损精气, “惟酒无量, 不及乱”, 这对经常嗜酒的人有很大的启发。

四、志趣广泛

孔子一生学识渊博, 志趣广泛。他的弟子这样评价他, “固天纵之将圣, 又多能也”,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孔子自己也说:“志子道, 据于德, 位于仁, 游于艺”, 他擅长诗书礼乐, 对弹琴、唱歌、打猎、射箭、游泳、登山、驾马车等都有一定的造诣。孔子有很高的音乐素养, 自己精通弹唱, 具有高超的欣赏能力。孔子认为“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所以他经常带着弟子们到去郊游, 在河里洗澡, 并且在游泳的时候, 面对滔滔的水流, 发出“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的感叹, 他也喜欢登山, “登泰山而小天下”, 至今泰山上还留有孔子登临处的遗迹[5]。当然, 孔子对读书最感兴趣, 第一个提出了“读书养生”的理念。孔子觉得读书既让人增长见识, 又可以修身养性, 活跃思维, 由此提出“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总而言之, 兴趣广泛, 既陶冶性情, 又锻炼身体, 这也是孔子长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参考文献

[1]李畅友.孔子养生之道在中国养生学上的地位[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1994 (6) .

[2]高嵘.孔子养生思想的阐释及意义[J].体育文化导刊, 2007 (1) .

[3]沙涛.孔子养生思想探讨[J].中医药文化, 2009 (6) .

[4]王宏海.孔子养生思想的历史文化解读及其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 2007 (2)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庸之道:遗忘、发现与发展-孔子与中庸之道】相关文章:

希腊神话的哲学思想及其与孔子中庸之道的异同07-06

中庸之道与传统礼仪06-25

孔子的中庸和谐思想05-04

孔子的中庸思想的句子07-18

中庸的智慧与策略05-30

中庸中庸范文05-18

中庸之道教学设计04-19

中庸之道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04-18

中庸心得05-23

中庸名句07-03

上一篇:认识时间 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下一篇:透明的骨头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