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2024-08-06

浅谈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共11篇)

篇1:浅谈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言而有度,爱而不宠

——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转眼间已经带过了三届学生,人生最宝贵的12年也都跟这些年轻的花朵绽放。一路走来,我与学生共成长,共进步,在这近20年的教学中,我认为有效的教育是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上的。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首先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资料显示,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如果没有师生间相互理解与信任,班主任工作难以取得效果。接下来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些我是如何“收买”学生们的。

一、学生也是爱八卦的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旁征博引名人故事,吟诵名言警句作为佐证,确实非常有说服力,听起来总能令人心潮澎湃,但是上述的内容因距离太遥远和缺少可模仿性而容易被淡忘。最好的说服教育和引导是把“我”以及我熟悉的周围人作为说教的例子嵌入,和学生一起分享成长中的光鲜和失败。“八卦”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最快沟通。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好像高高在上,高不可攀,其实学生非常愿意了解老师的一些私事,其实跟学生聊一些无伤大雅的私事,能与学生快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例如我参加初中同学的聚会后,就声情并茂地告诉他们聚会的情景,然后告诉他们初中时代的友情是最单纯的,是没有任何功利性的,每个人都要珍惜,千万不可以做伤害自己同学的事情……我有时会说说我小学同学的特例,分析他(她)为什么会和现在的我有这么大的差距,也说说我为什么会来到特校,和以前的同学有什么样的差距…。我说的都是我身边的人物,他们很普通很普通,学生听起来就有一种亲近感,他们就感兴趣并乐于接受,而我教育目的就在故事中达到了效果。

二、公平、平等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进入高中的学生已经在思想上渴望独立,接近成人,所以在师生关系上

作为老师也要把他们作为成人,用平等的方式来沟通。比如跟他们讲作为男人(女人)的责任,比如个人在家庭、社会、国家中的责任,比如了解他们对学习、家长、学校的真实想法。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性用过来人的经验来说教,但是我们也会忘了十八九岁的学生他们是渴望自己做主的,所以我们高中老师在教育中更多地是要充当朋友、知己,转换角度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以学生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世界”,体验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和泄气时的心情,及时给学生以关心、帮助、鼓励和启迪,去感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真正去体会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意向,及其发展过程中的自由创造和选择,以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时刻注意师生交往的质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学生的诤友,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能发展好的人”。从而营造出一种“平等、宽松,富于和谐、真诚、温馨”的教育教学氛围。

三、用专业的技能征服他们

现在的学生有手机、网络,不再像二十年前的学生那样封闭在学校里,他们每天接受的信息甚至比我们还丰富,眼界也越来越开阔。所以我们不能用老眼光看现在的学生。不能再简单肤浅地用“善意关切的问语”、“尊重学生”、“发个笔记本”等方式哄他们开心。这种爱太廉价,会让学生瞧不起,有时甚至是出于可怜你,他们才对你的“爱”做出了你想要的回应。所以,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再学习、再深造,不断提升自己学科理论学习和“刷题”能力。同时要关注世界,胸怀天下,要能跳出你的学科来看学生、来和学生打交道,和他们走到头一个频道上,产生更多的共鸣。比如关注、熟悉一些或重大、或细小的时事新闻、身边小事儿,如河南发现了巨大的石墨矿,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冬天学生用的热水暖手宝、修正带的原理、重庆公交车坠江、特朗普的一些疯狂举动、国家公祭日、二十四节气歌、《加油,向未来》、《中国中华诗词大会》中的青春文化偶像等等。老师们要做一个涉猎广泛的杂家,热爱生活,受学生爱戴的有趣的人。同时,要不失时机,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引领学生精神成长。总之,新时代的老师不仅要依法执教,在此基础上,更要培养自己“爱”的能力,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说:“我尊敬的老师”

四、把信任放到班级管理的首位

我认为班主任要树立这样一个观点:班级不是学校的,不是老师的,而是学生的。学校、班主任、老师的管理只是一个引导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辅助的手段和工具,而真正的管理者应该是学生,我们管理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不管理,是为了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因为只有他们彼此朝夕相处,只有他们能够互相了解,只有他们才是班级事件的第一目击者,对于班级的状况,对于他人的动向,你难道能说校长、班主任能了解的比他们更清楚?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就是充分信任学生,信任班级的每个学生,学生才能有班级主人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去无限的信任班级的某个学生,培养出一个得力的助手。我们班的班长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学生。相信我们老师对于这个学生都比较熟悉。我不在的时候,她既是一名学生,又是一名班长,同时也是一名班主任。这是我反复在班级强调的,这些都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所以,我们班的班会课她有可能讲,语文课她可以上,运动会只要她认为有必要可以随时把学生们拉出去练。这些都源于信任学生。

所以,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在某些时候,信任是提升学生管理能力的催化剂。要培养好班级管理的小助手,更要培养出一个能干的小班长,你在或不在,都要充分的放手,放权,给予班长独立处理事情的空间,长此以往,学生的管理能力自然就上来了。

人生之旅,就像一列生命列车。学生便是我们生命列车上的同行者。学生上车时都是空空的行囊,但愿同行的四年,我们能给他们装满甜蜜的记忆。

篇2:浅谈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虽然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出已经很久了,但是教师在课堂中处于绝对主导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随之带来的结果就是教师的话没有错的,学生的作业本上是千篇一律的所谓标准答案,这样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协作精神的发展是很不利的。现在,新课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亲密的伙伴。”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就本人在科学课的尝试,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民主平等,合作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情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和自己一样,也是通过对课堂上的实验、学习而得到了各种知识,而不是一个什么都懂的人,上课只是为了把知识“给”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等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愉快的心情。在教学中,教师要抱着一种从课堂上学到新知识的想法,和学生站到一条线上,才能和学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如在教学《蚂蚁》一课时,我提出来要他们观察的问题有:

1、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2、蚂蚁的头部有什么特点?

3、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然后让他们分组进行观察,结果学生又提出了许多我没有相到的而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蚂蚁相互之间是如何打招呼?的为什么蚂蚁碰到食物一般都要拖回去吃?蚂蚁有没有牙齿?……我作为其中一组的成员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探究,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剩下几个课堂上无法解决的问题,我和学生约好各自回去观察,过段时间后互相交流。整节课的气氛十分融洽,大大增多了师生间交流的机会。学生整堂课保持了很高的积极性。从中可以看出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更能加深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激发兴趣,大胆探索

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首先要尽量了解每个人的情况,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探索活动的愉悦情景,耐心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小学生尤其是低段的小学生的直观思维还远胜于理性思维,他们感官上获得的愉悦性能较有效地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教学要求强加给学生,而要把它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积极创设愉悦的情景,才能使学生无顾忌,敢想、敢说、敢为。例如:教学《杠杆》一课时,首先,让他们用尺子去撬动铅笔盒。由于铅笔盒里东西一般比较多,所以撬起来比较吃力。由于是自己身边的东西,而且每个人都参与进去了,他们都觉得很有亲切感,很感兴趣。这时候提出问题,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尺子比较容易地撬起铅笔盒呢?他们对这个问题很好奇,注意力就在不知不觉中转移到学习上来了。通过不断地反复实践,他们发现铅笔和尺子的支点离铅笔盒的远近是关键所在,支点离铅笔盒越近,离手指越远,需要用的力就越小,从而得出杠杆的作用。

3、及时评价,适时引导

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都特别希望得到教师的反馈,尤其是对他答案的肯定。如果答错了受到冷落,或者问题答对了教师不予及时肯定,都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都会直接影响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要给予足够的宽容,耐心的矫正,坚持表扬鼓励为主。我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学生答对问题时,就及时评价说“回答得很好”,“真不错!”对有创造性的回答,就说“真聪明!”“真了不起”等。对一时答不上来的或答错的同学,就鼓励说,“再仔细想一想。”“相信你一定能答对。”等。由于学生的回答得到及时表扬、肯定,他们就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

在实验、课外实践中,出现迷路或出现矛盾是常见的现象,有时还有一些学生会钻牛角尖,出现这些情况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点拨和指导,让他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如在教《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老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引导学生做实验,得出马铃薯在两只水槽中沉浮与本身无关,而与液体有关。于是就再次点火烧“水”,发现有盐类物质析出,学生欣喜若狂。然后再比较同体积的“清水”和“盐水”,发现“盐水”比“清水”重。从而得出马铃薯的沉浮与液体有关。否定了大马铃薯沉,小马铃薯浮的错误观点。

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对一个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有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他人合作,与环境和睦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余姚市黄家埠镇中心小学

篇3:浅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加强师德修养, 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学生, 因此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其身正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时刻做学生的表率, 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较强的能力。

“给人一碗水, 自己必须准备一桶水”。这“一桶水”所折射的道理显而易见。

2. 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学生最初的崇拜是盲目的, 只有当老师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深深折服时, 他们才会找到人生起步的坐标点。自尊而不自负、自爱而不自封、自强而不蛮干、自信而不盲动, 举止得体、儒雅可亲、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正是教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3. 要坚持学习, 不断吸取新知识充实自

己, 要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不能让自己的思想落伍。每天站在学生面前时, 都能别具一种神韵, 别有一番风采。

教育者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 这一方面是由教育本身的特殊需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 教师的良好风范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有了这个吸引力, 学生才乐意从情感上接纳老师。

二、爱心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

教育的真谛是真诚无私的爱, 作为教师必须善待每一个孩子, 善待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份情感。只要用一颗真诚无私的爱心, 与孩子们一起拨动爱的心弦, 就一定能在师生之间产生强烈的师生共鸣。我班有一名同学父亲因车祸而死, 母亲得了精神病, 家里只有奶奶与她相依为命, 家里经济贫困, 她经受这样的打击后似乎变了一个人, 从此变得孤僻、沉默、不合群了。我首先想到的使用真诚的爱去温暖她的心, 课余时间给她补课, 组织热情的慰问队在各方面去帮助她。慢慢的, 孩子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孩子们都是懂得爱心的, 他们渐渐的理解了我, 知道我是全心全意为他们的, 从这件事以后, 我身边的学生慢慢的变成了我的朋友。

三、尊重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关键

1. 尊重学生要理解学生

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 都想得到赞美和认可, 这是他们共同的心理需求, 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很大, 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信, 学习态度消极。对于这样的学生, 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并加以赞扬, 以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例如, 在课堂上, 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发言, 对答对了的给予肯定和赞扬, 答错了的也要肯定他们的积极性, 这么做让学习较差的学生建立自信心, 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 从而在学习上形成良性循环。

2. 尊重学生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人皆有之, 并与自信心、进取心密切相关。因此, 教师一定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特别是对有问题的学生切忌当众羞辱、体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老师, 就是在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愤怒的时候, 也要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成为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3. 尊重学生要平等的对待学生

在教育教学中, 老师和学生虽然身份不同, 但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 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 应注意小节, 当需要学生帮助时, 应用请字开头, 得到了学生的帮助教师应道声谢谢。如果我们能平等的礼貌的对待学生, 就可以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密切师生关系, 为教育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4. 尊重学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宽容是增进师生感情的催化剂, 老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体谅学生。或许,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令您生气万分, 但您的宽容远胜过指责和批评。在您的宽容之下, 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改正其错误, 而绝不是表面的顺从。老师对学生的宽容是增进师生感情的催化剂, 是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一味良药。”

四、赞美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桥梁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实践证明表扬有着奇迹般的作用。老师对学生的欣赏、赞美可以驱散学生心头的阴影, 点燃学生即将泯灭的希望之光, 铸就学生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 帮助学生克服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让他们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老师那肯定和信任的一言一行中, 感受着老师对自己的欣赏和信任。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之下, 学生快乐、努力地去做好学习中的每一件事, 老师因学生的上进而欣慰。师生之间的感情在一举手一投足中得到了展现, 师生之间彼此心领神会, 关系融洽、和谐。

五、幽默是师生关系和谐的调节剂

幽默是调节剂, 它能使那种严肃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活泼。教学中, 教师幽默的语言修养, 能使课堂生花, 教学增色。老师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使师生关系和谐, 而且有利于促进师生合作, 使得教学相长。

六、正确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有效途径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 父母的希望, 而做家长的往往又会把这种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这无疑给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增加了压力,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应主动与家长多联系、多交流, 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很多学生在学校和家里完全是两个样, 因为现在的孩子面子观念都很强, 往往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 而在家里则就无所顾忌了。一个老师只有掌握了学生在校内校外的表现, 才可能真正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一个学生。同时, 父母也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做人的准则。老师和家长之间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希望孩子能够成人成材, 因此在孩子的教育观念、方法等方面通过沟通是可以达成共识的。班主任在家长面前应放下老师的架子, 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对待家长, 共同探讨、研究教育孩子的最佳途径。但由于班主任工作具有特殊性, 一方面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又要维持学校的校规校纪, 因此在学生个体与整体之间与个别家长之间可能会产生分歧。例如:对部分严重违纪的学生应受到学校相关的处罚教育, 但家长往往不愿接受。对此, 班主任应提前与家长取得联系, 及时沟通, 讲明其中的道理, 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共同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篇4:浅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尊重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学生觉得老师爱他,重视他,才敢亲近老师,才乐意接近老师,才能够真正的热爱老师,师生之间的互爱才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当学生有了进步或成绩时,心里总是希望老师给予表扬;当学生有了错误时,一般都害怕老师的批评;特别不希望老师在同学们的面前批评。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自尊心理,教师要懂得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该表扬的表扬,满足学生的愿望,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注。批评学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在同学面前批评的就不要在同学面前批评,不能一味的指责,更不能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经常违纪、学习差的学生,更应注意这一点。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态一旦形成,师生间应有的和谐关系即不可能存在,任何教育上的努力都将难以奏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教师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善于采纳学生的建议,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儿女手足,有了这种感情,才能把每一个学生培养好。

二、勤与学生沟通,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一般来说,年龄、经历、个性和知识水平上的悬殊差异,使教师和学生很难统一对许多问题的认识,更不易有相似的兴趣爱好。这时教师就应和学生能够在认识和情感上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要注意口头表达是否流利,是否清晰,是否有充分的说服力与感染力,此外还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方面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认识和兴趣爱好,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武断地强加给学生,力求与学生达到良好的沟通。另一方面,还要把握好沟通的时机。比如批评一个学生时,就要注意选择他能接受的有利时机。

三、突出的个人魅力和良好的个人品质

一个衣着高雅、风度潇洒的教师,无疑会比一个不注意儀表的教师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喜欢。但师生较熟悉以后,外表的作用已退其次,教师的个人魅力和品质作用就凸现出来。教师的个人能力如果比较突出,就会使学生对他钦佩并愿意与之接近。教师的知识如果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善于组织教学和班级管理,再加上一两种特长,无疑会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的个人品质也是师生能否建立良好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总喜欢提到他喜欢的教师的很多个人品质:亲切、热情、开朗、富有同情心、公平、正直等等。具有这些好的品质,会增加一个教师受学生喜欢的可能性,有利于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

四、关心、爱护学生

学生是有感情的人,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护和关怀。只有教师从内心真正的爱学生,学生才会发自内心的喜欢老师、信服老师,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所以,爱生是尊师的前提,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才能促进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尊敬,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增进师生关系,为学生接受教师的严格要求并转变为相应的行为奠定了情感基础。

爱学生还要和严要求相结合。严要求本身也是爱护学生的一部分,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才会向他提出更多的要求,这种要求里面就饱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爱。因此,爱学生不能是没有原则的爱,而应该和严要求相结合,否则,师生关系会划入另一个泥潭,不利于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

五、师生间相互理解

一位合格的教师应该能够辩证的认识学生,鼓励学生,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教师大伤脑筋的事情,诸如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态度不认真;不遵守纪律,课上打瞌睡,随便说话,迟到,并抱怨学生太笨,讲了多少遍学生都不会等,但是如果我们结合我们自己读书时的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就会渐渐了解学生的苦衷,因此,理解是交往的前提条件,只有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沟通、相互倾听、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没有交往,人与人的交往就会萎缩,教师的讲解不再是教者单方面的表演或说教,相互理解才能清除长期统治教坛的师道尊严的屏障,才能使师生间彼此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停留在过去的“师道”上,不理解学生的思想,对某些学生的行为,思想及言论感到不可思议,想不通,这就是某些教师不能想学生心中所想,引起共鸣的结果,达不到师生的和谐交往。

篇5:如何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关系

矛盾,而是采取了比较不当的言行将会使小矛盾也会变成冲突。在教育教学中师生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师生发生冲突亦是难免的。教师只有正确处理好矛盾冲突的时候,才能建立起好的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理念是: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从平时的教育和案例分析中,我体会到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在班级采用班干部轮流制,教师让全部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班级,这样的班级在后面的学习、活动中都会名列前茅。

5、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篇6: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校园人文教育的发展。如何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一份热爱

教育是一项需要爱的事业,爱学生是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底线,富有爱心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对学生的爱要讲究爱的方式,把握爱的尺度,爱要恰到好处,宽严结合。只有学生体会到教师心中对他们的爱,才能更好的走进学生,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爱学生就要关心学生。不仅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变化,而且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家庭状况。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保护学生自尊心的重要性。师生相处中,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注意方式方法,既要宽容又要严格。

爱学生就要理解学生。理解他们的心理、想法、行为,承认他们的兴趣、爱好,支持他们的想法,看到他们的进步。

爱学生就要宽容学生。教师要有宽容之心,要与学生心与心交融,情与情共鸣。宽容学生是给学生一个台阶,也是给自己一个台阶。给学生一个台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化解矛盾,走出尴尬的境地,也可以使学生提高认识,提升精神境界。

二、多一份微笑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这就要求教师从内心去除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放下架子,用微笑面对学生,不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心中有一种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感觉。教师应从教学的指挥者,转变成参与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是他们的合作伙伴。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内课外对学生多一丝微笑。微笑着面对学生,微笑着讲课。只有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打下基础。

三、把握好自己的情绪

教师要善于止怒,尤其是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更要调整自己的情绪。教师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带进课堂,或者以自己的情绪变化来对待学生。心情好时,对学生也好,面带微笑,言谈举止带着一份轻松;心情不好时,情绪低落,对待学生态度生硬。虽然人的情绪直接影响行为,但是作为教师应该克服一切因情绪变化而带来的对教育教学和师生关系不利的因素,把握住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尊敬,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四、注重民主、平等

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民主、平等必不可少。作为教师在平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学生年龄不大,但对周围事物有自己一定的看法,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而不能以我为主,要允许他们说,允许他们做,教师适当的指导,适当的鼓励,发扬民主,才能使师生真正相处,互相理解。过分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就会有意见,有看法,要么抵触,不买账;要么惟命是从,消极心态,不利于学习,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总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要从教师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作为教师,学生的成长进步使我们高兴,和谐的师生关系更使我们惬意。让我们用心去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7:班主任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时代呼唤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构建和谐的学校,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班级是学校的一个细胞,和谐的班级构成和谐的学校。班主任在构建和谐学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一向以“严”字当头,严密的班级管理规范,严格的班级管理,严厉的班级处罚,班级管理颇有成绩。然而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

一天自习课,我快到教室门口,忽然,教室里传出“城管的来了!”刚才还唧唧喳喳的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想不到竟然有学生把我当作“城管的”!我火冒三丈。不过,我还是慢慢地冷静了下来。

我开始反思我的班级管理,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我的一些行为的确有些像城管的。对那些违反班规的学生,我不也是常常没收他们的球拍,没收他们的小玩意,没收他们的漫画书吗?不也是常常摔他们的笔,扔他们的书,撕他们的本子吗?这与某些城管的工作人员不是一样的吗?看来,我的班级管理缺乏人性化,如果不及时矫正,那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迟早会有崩溃的一天,更谈不上和谐了。

我深刻地认识到,在班级管理中,一味强调教师权威与尊严,以教师为中心,会抹杀学生的个性,会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与对话,师生关系必然存在隔阂。因此,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着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在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

范文网【】

通过班级管理的实践,我觉得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要“以己之身,及人之身”。以热情换取坦诚,以坦诚换取信任,以信任换取和谐。面对学生缺点与错误,班主任要懂得善待。

1、善待学生的学习困难:

每一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几个“后进生”,他们也常常是老师最不喜欢的人,对他们,老师也最容易产生怨气,老师与他们之间也最易产生不和谐音。其实,“后进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善待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地培养他们。

2、善待学生的顶撞冒犯。

小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容易冲动,特别的高年级的学生,冒犯教师的现象时有发生。表现为:当面顶撞、背后谩骂,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动手。而班主任,更容易被学生冒犯。对于学生的冒犯,若处理不当,轻则对当事人造成不良后果,重则影响到学校声誉和社会安定。因此,班主任应严肃谨慎地应对学生的冒犯。面对正在发生的冒犯,应冷静,切忌激动、上火。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以确保自己胸怀宽广。”

学生可以不好,但老师不能不善。班主任应该善待学生的冒犯。

3、善待学生的个性表现。

人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表现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就性格特征而言,有的好动,有的孤僻、还有的倔强固执、有的坚强、有的软弱……由于学生的个性表现往往影响班级的整体形象和荣誉,因此,有些班主任不能容忍学生的这些表现,并加以限制,从而引发师生间的矛盾。(班主任工作)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个性,岂不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吗?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没有个性的人总是墨守成规,没有个性的群体就像一潭死水。对于学生的个性表现,班主任必须持宽容态度,并努力优化其个性优势,不断地帮助他们克服不好的一面,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4、善待学生的讨好心理。

小学生喜欢讨好老师,特别是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他们爱多事,常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容易引起老师的反感。然而,作为班主任,要善待他们的一片好心,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我觉得,教师要常常提醒自己:我们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师与学生之间首先是活生生的人与人的关系,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学生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只有我们全身心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善待他们,给予他们最大地赏识,最平等而又博大无私的爱,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赢得最强有力的教育力量。

5、善待学生的违规犯错。

学生违规犯错是经常发生的,这也是班级管理的主要麻烦,师生的冲突也多发生在这里。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待于我们教师去培养造就,我们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因为我们是教师,而不是警察。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教育学生时,不要站在学生的对面,规定:你们能怎样,你们不能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

总之,班主任心中有了“爱”,才能善待学生,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教师要改善自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胸豁达,炽热认真,一视同仁。用一颗慈爱的心去善待学生的一切时,和谐的师生关系必然能够建立起来。

阅读了本文的网友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

篇8:浅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 音乐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模式

1.1 音乐教师的“角色行为”

教师的“角色行为”, 是指在社会情境中, 人们共同承认和期望于教师应有的职责和行为。音乐教师不仅是音乐文化的传播者, 也是美的使者、美的化身。汉代的《毛诗序》是我国诗歌理论的第一篇专论, 但其中有一段极为形象的文字, 其实也是对音乐的美、音乐的感染力的描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音乐教学的过程, 就是一个传递美、感受美、触摸美、实践美的精神享受。因而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素质、内在的修养、丰富的情感和审美的情趣。在这样的“角色定位”的要求下, 音乐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引导者, 成为美的使者, 能以自身所具有的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完善的吸引力去感染、熏陶学生, 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和楷模,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喜爱。

因为“角色行为”的要求, 音乐教师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能够诚恳、热情、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善于情绪的自我调节, 具有迅速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 能创造性地解决教学和师生关系中出现的问题。

1.2 和谐的师生关系模式

对音乐教师而言, 和谐的师生关系, 是指其在音乐教学中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即在对“角色行为”的适应上所表现的和谐状态。这种状态, 可用下面的“和谐师生关系模式”图1来表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 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师, 也就是在教学中“角色行为”适应良好的人, 他应符合表中C部分的标准, 是一个受学生敬仰、模仿的对象, 具有威信、领导能力和人际的吸引力。

2 师生关系对音乐教学的影响

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 对音乐教学的运行、教学的质量和教育的效果, 将会产生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当音乐教师在教学中, 其自身的“学生观”、教学方式和教育态度符合师生关系的和谐标准时, 师生之间便会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和积极的态度行为。如:学生信赖和敬佩教师, 承认教师的权威, 在情感上产生好感, 愿意仿效教师的言行, 这样就会创造一个相互交流、默契配合的教学关系和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相反, 如果教师的“学生观”、教学方式和教育态度违背师生关系的和谐标准, 师生双方都会产生不良的内心体验和消极情绪。如:学生怀疑教师的权威, 情感上产生反感, 心理上有所抵触, 学生有时还会把这种情绪迁移到课堂中, 产生“意义阻碍”, 即师生情绪严重对立, 学生拒绝接受来自教师的一切要求, 甚至出现反抗和攻击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师生关系, 只能使教师的教育感染力大大降低, 并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厌烦感和不适应感。

3 音乐教学中不和谐师生关系的成因

师生关系的建立, 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同其他的人际关系一样, 也是一种双边互动的活动过程。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师生双边相互作用的力量却并不等同, 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和最为积极的力量, 是教师。如果师生间形成了不和谐的关系, 错误主要也在教师, 是教师未能按“角色定位”的要求, 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也就是教师在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方面, 未能达到和谐师生关系的标准。具体反映到音乐教师身上,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不正确的学生观:是指教师对学生在了解、认知和评价时所采用的态度和方法不恰当。

(2) 不正确的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领导方式和组织管理的方法不符合要求。

(3) 不正确的教育态度: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没有激情, 状态欠佳。

(4) 不正确的行为方式:是指教师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体验不足时, 所表现出的错误行为。一些教师过于自信和苛责, 不善于按教学或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学生, 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存在明显的不公正。

从客观辩证的角度来看, 不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还与其它因素有关, 如学生个性发展不足、教学生活条件欠缺、社会对教师理解支持不够等等, 但这都是客观因素。当教学中一旦出现师生关系不和谐的情况, 教师首先应该检查自己, 不应过分强调客观因素, 只有面对现实, 从自我修正入手, 兼顾客观因素, 才能有效地解决师生关系不和谐的问题。

4 师生关系的自我修正

师生关系的主导方在教师, 要想在教学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就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行为”有深刻的认识, 通过自身的努力, 不断修正对教学和学生的态度, 并且能够充分利用音乐教学的特殊形式和开放性强、交感互动性大的特点, 化解不和谐师生关系带来的不利影响。

4.1 认知修正

音乐教师要对教育事业、音乐教学和学生有正确的的认识, 对“角色行为”有充分的理解, 使自己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在教学中, 音乐教师应对学生亦师亦友, 能充分尊重、理解学生, 要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和关爱, 使学生产生尊师、信师感。在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创造一种相互交流、默契配合的教学关系和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4.2 情感修正

音乐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应充满热爱之情, 爱音乐、爱教育、爱学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使学生产生亲师、仿师和向师感。在教学中, 或与学生相处时, 要极力避免惩罚和恶语, 体察学生的情绪变化。要对学生给予鼓励, 让他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欣赏和肯定。要对学生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和情感, 取得“移情体验”, 即用自己深厚的“教师爱”, 来看待学生。教师欣赏的目光, 就是学生成长最需要的“阳光”和“雨露”。

4.3 行为修正

音乐教师应很好地掌握师生交往、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对教学、对学生要有充分的行为准备的倾向, 要有肯定、援助、支持的行为, 使学生产生敬师、服师、向师和助师感。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并且能够给予正确的评价。要学会利用目光、体势、声调甚至衣着, 与学生进行非语言性的交流。尤其重要的是, 教师必须学会自我反思, 这种反思有助于音乐教师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使教师能正确看待自我, 从而不断地修正自己。

综上所述, 音乐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遵循和谐师生关系的模式, 自我修正教育态度和教学方法, 预防、解决不和谐师生关系的影响, 使师生关系向有利的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忠良, 伍新春.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卢康娥.音乐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陈玉丹.音乐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篇9:浅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同时,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人民教师要比一般公民具有更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力量,《教师法》第八条第四项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学校必须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因此,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校园,和谐校园需要和谐班级,和谐班级需要师生们共同去建设。下面浅谈如何与学生和谐相处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给予学生慈母般的爱

教师的母爱精神,有很大的感召力、教化力和凝聚力,正如孔子所说的“亲其师,方可信其道”。初中学生,稚气未脱,有的还改不掉爱撒娇的习性。教师如能以慈母般的爱,施给每一个学生,不嫌弃、不歧视、不挖苦、不讽刺学困生,既能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母爱是天性的,不以势利为目的。做到“学生喜我喜,学生乐我乐,学生愁我愁,我与学生同欢乐共忧愁”,让学生觉得你是个真正爱他真正疼他的人。

课堂上,有学生趴台了,你走下去,摸摸他的额头问:是不是发烧了?有人看课外书了,你给他个善意的提醒。有学生不开口念书了,走下去,站在他的桌子边停留片刻。有学生不交作业,你了解一下,哪里不会做了?课堂上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恰当的肢体语言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有时明知学生不对,装一装傻,侧面点拨,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课堂外,应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爱的氛围建立起来了,学生觉得教师是可以信任,师生之间就建立起了真正的情感,学生才愿意向你倾吐内心,成为知心朋友。因此,下课了,不急着离开教室,这样,有的学生有话要说,此时,可以与学生交流,做他们的贴心人。生活上的、学习上的、感情上的或家庭上的困难和问题都在你的关注之中。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以慈母般的爱,让学生处处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爱,学生也会以同样的爱来回报你,爱上你所教的学科,课堂上认真听课,学习劲头更足,学习成绩也会不断进步。但是,“教师既是慈母又是严父”。教师给学生的爱不是溺爱,要爱得有度,爱得有格,爱而不宠,爱而不娇,爱中有严。

二、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

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明代思想家薛瑄说“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作为教师,不应高高在上地俯视学生,让学生卑微地仰视你,而应以平行的角度与学生平视,并能以身作则,知错就改。有时错怪某学生,随后要向学生道歉。同时,学生有过激的行为言论,教师应先反省一下,从自身身上找缺点,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这么说?这件事中到底谁是谁非?但是,与学生的平等也要有个度,鼓励而不怂恿。允许学生不服气,教师应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一次,班里最调皮的一位学生课时向邻位扔作业本,笔者在讲课的同时点了他的名字,全班学生“哄”地笑起来,这学生也马上大声回应着喊笔者的名字,又是哄堂大笑。笔者静默约三分钟后,继续讲课。之后的一周内,不看他也不理他,更不提问他。冷落他,耐心等待,给他一个反省的时间,有个思想消化和思想反复的过程,来个“温处理”。这样一周后,他似乎觉得没趣,主动接近笔者,与笔者套近乎,笔者也不计前嫌,给他个顺路台阶。这样,制服了最调皮的学生,相当于给全班学生敲了个警钟,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自觉遵守纪律,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

同时,教师对待学生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教师偏爱谁多一点,处事哪里不合适,他们心中有数。要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其中一点就是要像天平般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平常课时笔者多关注多鼓励学困生,多与学困生谈话,笔者向学生声明:我是同情弱者,他们学习跟不上,老师多关心他们是必要的,这样,大家共同进步,才不拉整个班级的后腿。更鼓励成绩好的帮助成绩差的,班里形成互帮互学的风气,学习成绩整体有所提高。

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坦诚、互敬的环境里一起学习,让学生像朋友一样愿意与你平等对话,在求知作为方面需要你,在道德修为方面需要你,在困惑面前依赖你,在开心时刻记住你。

三、教师要给学生适时的鼓励

古人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初中学生敏感而脆弱,他们需要表扬,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真诚的鼓励,会给人以力量,催人奋进。著名的台湾作家林清玄,曾因对小偷的“赏识”和期盼,促使小偷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传为佳话。作为教师,不应吝啬自己的赏识,要多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用赏识的话语鼓励学生。教师不只看到“一半是空的”,更应该看到“一半是满的”。教师也不仅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优等生,更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困生,关注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如果教师一味地歧视学困生,放弃对他们的培养,忽略了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渴望尊重与赏识,那么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肯定是不盡如人意甚至一团糟。

为此,要善于发现,抓住时机,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适时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笔者是任七年级的语文课,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一句赞扬的话语,会看到学生溢于言表的激动表情。当教师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并寄予他们某种较高的目标值、期望值时,他们就会产生超常的动力。对于那些学困生,笔者对他们的要求较其他学生低,从基础上下工夫,要求他们多读多背古诗,多写多记生字词。

由此可见,鼓励是一股清泉,它滋润学生的心田,鼓励是一抹阳光,它温暖学生的心扉。学生的自信源于鼓励,学生的进步也源于鼓励。我们千万不要吝啬鼓励和赞美,让我们的鼓励变成学生无形的动力、无形的信心和勇气,引导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之路。

此外,教师语言一定要有感染力,教师要善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因为只有通情才能达理;教师也要有博学的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教师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必定是由和谐的个人组成,和谐个人的培养需要依靠正确的教育理念来完成。因此,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基础工程,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应在教学活动中把这个职责落到实处,否则师生和谐关系将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11).

[2]全国人大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Z].1993.

篇10:浅谈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摘要: 教育是一种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活动。它的实施者是人,教育对象是人,评价者也是人。因此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也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更是其核心。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更要学会思考。教育观念要转变,教育手段要更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新课程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该如何建立化学教学中的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和谐;教学;师生关系

一切成功教育都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师生关系可以反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是理解与尊重。这是在不断的师生互动中逐步建立的,不仅需要教师有一种民主精神,还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沟通技巧。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诸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学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或者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所以,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本学期,我研究的课题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课堂互动交流”,所以主要工作首先就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关系,来促进课堂交流互动,在实践中积累了点滴经验,下面主要从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方面来说一下自己的实践成果。

一、要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尊重是开启学生心灵门窗的钥匙,美国教育家爱墨生说:“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教师与学生在道德人格上完全是平等的。尊重学生人格,以平等、友善、诚挚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方面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生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在日常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呵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与学生以诚相待。特别是不要在集体场合中指名道姓的批评和指责学生的过错。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相处,才能达成师生间的沟通理解,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感情、智力发展、兴趣爱好和禀赋倾向,从而得心应手地实施教育。尤为重要的是,尊重人格是培养人格的最有效的方式。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体验到作为人的尊严感,而这正是育人的关键之所在。

公正是人格的脊梁,教师要平等对待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相信他们都是有上进心的,都是爱学习的,都能够改正缺点错误的。对他,们做得不好的地方应理解宽容,平时应多鼓励引导,少批评训斥。

二、要信任了解、关心爱护学生。

充分信任学生,是师爱的具体表现。当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时,他们便涌起一种自豪感和喜悦,便会对老师产生更强烈的信任,从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品行端正,学业上进的学生,或者对于那些犯过错误,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把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教师要用真情去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与学生沟通,缩短与学生的空间距离。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越近,关系也就密切,感情越融洽;相反,距离越远,关系越淡泊,感情越冷漠。教师可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比此的情感、体验和关念;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学习,一起游戏,玩耍。

三、要讲求民主,宽严有度。

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教导学生,而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教师要毫不犹豫地抛弃师道尊严,要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老师可以批评学生的种种错误,而学生也可以对老师的失误给予指正。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师生互相尊重,学生自主自信、独立思考的素质才能得到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对学生的要求,教师须正确把握宽与严的标准和尺度,做到严格而不苛刻,宽容而不放纵,使教师的要求和期待能够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真正转化为他们的进步行为。

四、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宽容是一种民主精神的表现。老师的宽容有利于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和尊重,从而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宽容不是教育的最后环节。教师要在宽容学生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错误,鼓励其敢于承认错误,认真改正错误,避免重复犯错。在某种意义上,学生成长过程是个体不断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如果操之过急,或者态度、方法不当,极有可能导致学生暂时的屈服或永久的背叛。当然,宽容并不等于放任自流,而应是及时引导和积极鼓励,根据正强化原理,把学生的优点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就会增强自信,驱除心灵的灰暗。学生难免犯错误,犯了错误,教师要用爱心去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做到心理相容,理解、宽容、用优点融化缺点要比惩罚更有效。

五、要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韩愈提出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固然在专业知识上比学生精深,但在知识的广度上可能还有所不及。面对每个学生,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教师应该抱有谦虚的态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因此师生关系的调整也就变得十分自然了:老师可以凭借自己的传统经验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敏锐、朝气影响老师;教师不再是为师者生硬的灌输,而成为智慧与智慧的启迪,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成为师生共同探讨、共同成长、共同走过的一段美好历程。

爱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喜欢一个教师,也就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课程,喜欢与这个老师交流,才能真正的在课堂上动起来。所以教师要善于交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真情实感,聆听他们的心声;教师更要善于引导学生和自己交流,让学生向自己倾吐真情。总之,只有坦诚相待、平等交流,才能相互了解,达成共识,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李秀伟:和谐之美——师德修养案例评析[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06、4

2、王秀玲:碰撞与沟通[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

3、魏书生:魏书生文选[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4、亚米契斯(意):爱的教育 夏丏尊译 杭州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6-1

篇11:浅谈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浅谈语文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文/丰 宁

摘 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语文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益于开展教学活动,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点阐述了什么是师生关系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针对在语文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出了有益的构想和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师生关系;和谐;构建途径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及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实践表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良好的学习效果。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由此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为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打下最扎实的基础。

一、何谓师生关系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莫过于师生关系。所谓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还是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表现。

师生之间的现实关系是不断变化和丰富多样的,特别是在新型社会及教育理念下,也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只有全方位关心和了解学生,让他们除了尊敬教师之外,更多地把教师当成一个依靠,对教师百分之百的信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事半功倍,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朝良性方面发展,帮助他们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和数、理、化相比,是一门充满感性色彩的学科。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由于个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应如此,更应该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形成一种交流上的互动。使学生愿意敞开心扉接受教育活动,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语文课程应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建立这种新型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使学生享受语文课堂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中的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同时也能得到教师与同伴的激励、鞭策、感化、鼓舞、召唤、指导。

三、如何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新型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相互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真挚的情感关系。因此,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众所周知,在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教育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甚至“师生如君臣”的观念根深蒂固。纵观我们的教育现状,“师道尊严”观念的惯性仍很大。在这种观念的导向下,我们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很难建立的。因此,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去聆听学生的心声。从语文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参与者,以决定学生该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在得到学生尊重的同时,更多地从生活中去关心学生,做到有威信而不是畏惧。有很多语文教师心中都有先进生和后进生的区别,并将这种区别运用到教学上,这是不可取的。比如,在宣布学生的考试成绩时,有些教师总是按照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在对待学生的时候,对所谓的优等生就“和颜悦色”,对所谓的后进生“冷若冰霜”,这都是不可取的教育方法。因为教师的歧视和偏心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挫伤自信心,从而导致他们拒绝教师的一切要求,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觉得前途渺茫,最终就会走向由厌学到弃学之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平等对待学生,做到一视同仁。把学生看做是自己的孩子,才能发现不同学生的“闪光点”。在对待学生的错误时应换位思考,批评学生时要维护学生尊严,切不可人格侮辱。教师本人有了错误也应该勇于说对不起,并注意改正。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教师尊重学生就等于尊重自己,尊重教育。

其次,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语文教学工作者,从思想上去重视学生,从行动上去研究学生。尤其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内心,而不是单纯的识字写字。教师要注意新课标的要求和内容,把握教材的精髓,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语言文字表达的情感。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减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拓宽学生的参与面,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自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我们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尽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各种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学习,形成一种在自学基础上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环境,打破以往每节课都是教师以讲为主。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他们去感受、体验、总结后教师再去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要积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都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问题引入、展开的,学生提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不知道;学生是否应该提出问题,我们也不考虑。这些都是以往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是必须被淘汰的。

再次,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有违反纪律的学生,怎样对待课堂的违纪现象是一门艺术,它关系到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关系到师生的和谐关系。一句看似简单的训斥,损伤的学生的自尊,影响的是课堂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受到影响。因此,对待违纪学生时切忌简单粗暴,但也不能放任自流。几句幽默风趣的语言胜过任何说教。

总之,语文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教学水平的发挥,在师生关系上更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态度。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增强敬业精神,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素质来吸引学生,尊重、关怀和理解学生。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在语文课堂上建立一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上一篇:《勇敢的心》电影中学生观后感体会下一篇:春节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