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承传统文化

2024-08-09

关于传承传统文化(精选8篇)

篇1:关于传承传统文化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题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灿烂的星河中,我独爱的唐诗宋词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李煜,南唐最后一代君主,身上背负着国家情仇,让他的诗读起来分外哀婉。“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每我读到这句,心中仿似滴血,呼吸也随着李煜的诗句疼痛。“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是怎样的叹息!南唐的万里河山,最后竟毁于一旦,他也只能对着东去的流水,默然喟叹,看着国家倾亡,天下将覆。

相比之下,李白生活在盛唐,自然没有那么多哀凄, 行事也大胆而有侠客风范。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说的就是李白这样的人吧。我喜爱李白的狂,李白的傲,李白的才,他身上的才情和品性就像千年古酿让我迷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啊,人生中那么多的困难艰险,连李白这样的人都尚会被牵绊,他也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质问。这是对命运的叩问,也是对人生的思考。本以为他就回答一句“我身在何方”这样的回答罢了,可后面的诗句却如骑兵骤至到千里之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多么豪迈!他乘风破浪,如三峡的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他身上的乐观和不畏艰险的品质令我折服!

我喜爱叫纳兰为“容若”,而不是“性德”,有一些淡淡的疏离感,像隔开了我与他之间三百余年的时光。不是人间富贵花,他有雪花般的轻薄模样,遇风翩跹。雪花冷从根处生,一片洁白,怕是因落地后沾染了人世的尘埃,才戚戚然地融化而去。“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他哀叹,我也敛眉,容若的心思比女人的心思还要细腻,他的心中似有化不开的结,一圈一节织成情网,不仅把他密密地温柔裹住,也让读的人窒息。我,就是不慎落入世界的一滴水墨,适合被画作容若笔下的词作。

华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痴迷其间,将美丽的诗词传承。

传承是一条“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路,我正在行走,想到了下一句“吾将上下而求索”。感叹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篇2:关于传承传统文化

关于文化传承话题作文1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七夕节。……。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又称为“过年”和“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家家户户贴对联,可热闹了。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拿利是。

小朋友还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个个喜气洋洋。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吃水果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

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有一首重阳节的古诗是李白创作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又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重阳节,又有称为“老人节”,重阳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常开心,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

“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了汤圆。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节日。

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美好的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

关于文化传承话题作文2

在一个炎热而快乐的暑假,我校与柳湖小学的师生在乾西乡湖头村大礼堂一起开展“校村结对双堂双进”的实践教育活动。我们在张大伯的带领下来到湖头村的文化大礼堂进行参观。

首先我们走进了农作具纪念馆,那里有旧年代用棕片缝制的雨衣蓑笠,扇稻谷的风车,灌溉农田的水渠,耕地的耙和犁,捕鱼的鱼篓等农耕文化用品。我对风车很好奇,不知道是怎么扇稻谷的。爸爸对我说:“先把稻谷倒进去,然后慢慢摇这个把手,轻的稻谷飘走,重的稻谷垂直落下从下面的出口滑落到竹筐里。”我点了点头。旁边还有:马桶、梳妆盒、饭蒸、陶罐看着这些不再使用的用具用品,我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法屋。屋内挂满了书法和水墨画,这些都是村民书写和绘画的。我们还亲眼目睹一位老前辈写的书法,他的字笔力劲挺、龙飞凤舞,真是酣畅潇洒。写的是“毕竟西湖六月中”,我们都拍手叫好。还有墙上的孔雀牡丹图、荷叶图、梅花图等,都是画得惟妙惟肖、清新淡雅!让我看到村民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流传。

我们还来到了青少年图书馆、诗词屋。诗词屋里面摆放着游客参观后写下的诗词,真是优美!张大伯说他们村还要建设两堂七廊,传播文明!

张大伯最后给我们介绍了他们村五水共治后的成果。就在礼堂后面有一个湖,以前里面有三潭映月,所以叫“小西湖”。听张大伯说以前是垃圾渠,水是臭臭的,是劣五类水。经过治理成了干净的“小西湖”,水也变成了三类水。湖边还有三棵自然生长的参天大树,已有二百多年了,呈现出一幅美丽的风景!

虽然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就结束了这次活动,却让我学到了知识,开拓了视野,见识了传统文化艺术,欣赏到了乡村的美丽!意识到保护环境是多么的重要!

关于文化传承话题作文3

文化,可以继承与创新,但我们决不能复制粘贴。这原因嘛,一来是因为复制别人的文化是一种侵权行为,二来文化的内涵是无法复制的,少了那精髓文化也便不是文化了。

近年来,文化抄袭现象非常严重,从国内的天安门、故宫天坛到国外的埃菲尔铁塔、伦敦塔桥、悉尼歌剧院、白金汉宫等世界著名建筑,你都可以在中国的大地上找到他们的”孪生兄弟“。

这种情况下人们确实可以花最少的钱看更多的名胜。然而,这些缺少了灵魂的名胜是禁不住时间的考验的,时间的流驶会使这些名胜变得俗不可耐。这样,人们就会愈加不喜欢这些名胜,进而生出厌恶之感。而且,这种复制名胜的行为也属于对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不尊重。更重要的是,这是对知识对文化的不尊重。

文化,灵妙之至,绝不是复制一处建筑就能显现出来的。

听,文化在哭泣,她不明白人类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文化既不会被创新也不会被继承,唯有孤零的四分五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实,任何一个民族、种族都是经过上亿年才进化到如今的形态,物种本身就是一顿吃不完的文化大餐。

文化具有极高的魅力,她历史越悠久,魅力越大;文化就像一杯香茗,细细品味之下,回味无穷。文化的这些魅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她是经过千万年的积淀形成的。文化就如同美酒,年份越久则越发回味无穷。。。与之相比,复制过来的文化古迹仅有其形,却无其神。

文化确实应被传承,而传承并不等于抄袭,传承并非原样复制而来,二是要包含着现代人的智慧,这样,文化才能被称之为文化。

文化是世界的,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是我们大家的,我们应该携手向前,保护我们悠久的文化。

听,文化在哭泣,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文化;听,文化在哭泣,我们应该勇敢地承担起保护文化的重任;听,文化在哭泣,我们应该是我们的文化不再孤单。

听,文化在哭泣。。。

关于文化传承话题作文4

为了收集传统文化,我打算去文化用品市场三楼的“非遗”博物馆。

刚飞奔到三楼,就听见让人陶醉的“瓯剧”的声音。我随着声音找到了播放“瓯剧”的地方,津津有味地欣赏起来。旁边的简介上说:“瓯剧原名温州乱弹,1959年改为今名。”我原来从不知道,瓯剧以前还叫“温州乱弹”这么搞笑的名字呀!看完瓯剧,我又看见了一幅“画”。

我看看旁边的简介,上面写着:“瓯绣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温州成立瓯绣厂,名画家苏味朔等相继受聘为设计师后,使人物绣推进一步,把传统的中国画与民间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形式与题材内容上开创了一代新风。”这么说,这幅“画”应该就是“瓯绣”啦。

“画”上的人物和景物,真是栩栩如生呀!参观完瓯绣,我又看见了木偶戏。简介上记载着:“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由演员操作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传统戏剧。”我还观看了一段视频:那些演员一边提着绳子,一边摆着身子,木偶被他们操作地跟真人似的。最有趣的是,一个人操作者木偶,把木偶手上的帽子戴到了木偶头上。

最特别的,是乐清首饰龙。资料上说:“首饰龙起源于乐清沿海人民元宵节祈福用的龙船,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中国灯彩最具规模,最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品之一。”这首饰龙,好像集中了所有民间工艺:有的在绣着瓯绣,有的在雕着石雕,还有的在表演者木偶戏。

首饰龙不但含有的民间工艺多,而且还非常美丽:它的“身体”上有许多金子做的挂件,有些做出来的蜻蜓,鸟儿“停留”在首饰龙上,补上了些留白。

这些传统的民间工艺,是多么的有趣!

关于文化传承话题作文5

为一个中国人,在很小的时候便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三字经至今依旧还能在嘴边背诵起来,古诗文现在也不会忘记。

这不,最近啊就开始流行传承经典文化。我们便开始再次亲近这久违的诗词。

为了动员全密云区人民对诗词的热衷,在学生的心里栽下一棵诗词的种子,密云区组织了一次诗词大会。

为了这次比赛,全学学生生进入了火热的备战状态。进行第一轮的笔试,一级第二轮的积累比赛。将两次比赛的分数加起来选拔出了我们参加比赛的四位选手——郭梓梦、申思洋、李雲博和我,去参加比赛。

哎呀,这可是苦了我们了,每天课也不上,作业也不写,活动时间也没有。一个人枯燥地背古诗,一背就是一天,真是够煎熬的。

记得一次,我要求自己要背到午夜再睡觉。于是我便一个人在房间里,开着灯,默默地背古诗。为了让自己不睡着,我尽量放出声音,但不能太大,会吵到别人。我就用较小的声音,一边读,一边背。然后在倒一杯水,困了就用水擦擦眼睛,让自己清醒,就这样坚持着。虽然头有些痛,但没有放弃。

很快,我们的第一场比赛,一个热身比赛终于要开始了。我坚信这几天的努力没有白费。在赛场上,我用尽自己的全部力量。为学校的荣誉,为自己的荣誉拼搏!可惜,我们比赛在抢答环节没有抢过敌人,输了。但,必答题与飞花令还是令我比较满意的。不枉费我辛苦的付出啊。

我在比赛中较为突出,那首《满江红》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他学校的老师们给予了我高度评价,这时我的内心一下子就欢快了起来,那几天背古诗的沉闷一下子就被我甩在了脑后。虽然自己输了,但,我并不是输在了自己不够努力,而是输在了抢答器上。不过也有自己的原因。可我依然很开心,因为我对得起我的付出,我对得起之前的苦。

现在还记得网上一句可笑的话“苦苦苦苦苦苦尽甘来”,我想,这就是错误的,多少苦就有多少甘。我的苦与乐,锻炼了我,丰富了我。我喜欢有苦有乐的生活。

篇3:关于实现高校文化传承职能的思考

从学生的个体成长来说, 生命的意义、道德规范、理想和信念, 都是文化赋予的人的价值世界。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文化育人, 其中包括狭义的课程教育和广义的文化熏陶。经历规范的课程教育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大学生将形成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念, 因此, 文化育人是高校的灵魂和价值核心, 也是高等学校之所以成为高等学校的根本所在。由此我们说, 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应该实现其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

一.文化传承与职业训练的矛盾

高校的课程体系目标, 应该是为实现社会需要对课程体系发展的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育人功能所作的设计, 主体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需要的必要性, 二是人的发展的未完成性, 三是知识现状的总体性。这是高等教育的目标来源问题, 亦即知识、个人和社会三个基本来源。[3]课程体系的设定规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简而言之, 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方向。

社会需要是多方面的,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无疑会转化为人才培养确立的依据。社会需要转化为人才培养目标, 必须通过课程体系目标的建立来实现, 课程体系目标应该是为实现社会需要和育人功能所作的设定。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 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更体现了其社会需求本位的一面, 专业教育及其相关的职业训练成为高校主导性目标。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的形式化、边缘化较为明显。

以笔者所在文学院为例, 下设如下专业: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历史学、对外汉语四个专业。在这些专业中, 从近几年的招生情况看, 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专业招生数目比例陆续降低, 但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新增的高级文秘方向招生比例在逐年增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几年新兴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对外汉语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从专业发展趋势看, 应用型专业发展趋势较好, 更体现社会发展需求。同时, 在文学院各专业开设的课程中, 也存在着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的偏移。作为中文本科专业的学生, 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史学知识的积累, 而文学、历史知识的学习无疑需要有时间的积淀, 需要有潜移默化的过程。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文史知识的学习缺少合适的土壤和环境。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 缺少积淀的空间与范围, 社会环境的浮躁与及时功利性无疑深刻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心态。从社会大环境来看, 目前学生就业压力已经压倒了一切, 文秘、广播电视新闻学等学科的新兴毫无疑问地证明了这一点。而文史学科的务虚性使得选择这些专业的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 因而专业兴趣在不知不觉而中会被磨损、淡化。如何处理好文化传承和职业训练的关系是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 应该系统学习并掌握语言与文学的专业知识、基本理论, 应该在大学阶段有坚实的积累和沉淀, 才能实现文化传承的意义。但是, 这类课程从社会实用角度看, 其应用意义一般不会很明显和直接, 简而言之, 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并不多。大学所学专业知识与工作的脱节已经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近年来这样的一些现象来越来越明显:除却屈指可数的几家名校的毕业生, 普通高校的文学、史学、语言类本科毕业生大多从事的是文秘、文员等应用型行业, 在这些行业中, 本科生的动手能力、工作能力未必强于相近专业的专科生。因此我们说, 在高校课程开设和学习中, 文化的传承与职业技能的训练存在交叉而又矛盾的关系。作为延续文化传承的纯文学、史学学科, 如何保有新鲜的活力, 这是高校开设课程必须迎对的问题。同时, 注重专业培养、职业训练是高校课程建设适应社会所做出的必然选择, 但是, 高校的课程绝不能仅以职业训练为目标和方向, 除却服务社会的职能, 培养人才与科学创新也同样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

二.实现高校文化传承职能的有效措施

1、处理好高校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

高等学校的课程可以理解为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目及其内容, 也可广义地理解为知识的选择与组织。不同的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职能和作用是不同的, 从专业发展规律、专业教育规律的角度来划分, 高等学校的课程可以划分为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这样的划分体现了高等学校课程的层次关系。高校的教学计划中一般这样表述课程关系: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以及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 应该是人文、社会、自然三大学科中最经典的内容, 其中的核心课程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设置;同时, 大学四年所修课程应该具有层递性, 即低年级学习重点应该是夯实基础, 其中包含文化养分的积累, 专业基础知识的奠定。高年级学生所修课程应该注重专业知识面的延伸和专业技能的训练。

我们再来看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区别与交叉。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较全面和系统的知识结构。文化素质教育强调人文教育, 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目前, 高校开设的文化素质课程有这些类别:教育和心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文化、语言文学、社会科学、体育科学、艺术欣赏、自然科学等等。由此, 如果需要对这两者作一个区分, 那么, 通识教育的意义在于作为高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 打好专业知识建构的基础, 从时间安排看, 通识教育课程应主要开设在低年级阶段。而文化素质教育所包含的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的知识既不属于专业性过强的某一门学科, 也不应该是专业课程的基础学科, 它的意义应该在于激发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点, 在于使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融会贯通, 在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提高, 在于使专业知识的学习走向更高深的境界。它应该贯穿于大学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在普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 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拓展必定拥有了可供发展的空间, 专业素养的延伸也有了更深厚的基础。

因此, 我们说, 在通识课程、基础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的学习积累过程中, 既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需要有自然、科学、人文知识的融会贯通, 不能使专业学习的视野狭隘化。依据这样的课程体系目标培养出的大学生才是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又是个性充分发展的合格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可发展性空间。

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 同时也应该是切合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大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既要考虑到专业人才的培养, 又要体现文化传承的内涵。在专业培养目标达成的基础之上, 文学、历史、哲学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的基本修养应该是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 同时, 文科学生还应该加强自然科学教育, 提高科学素养。这样, 才能培养出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同时, 这样的人才才能发挥创造,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简而言之, 高等学校课程既要为大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条件, 同时也要为他们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可能性。

目前, 在有些国家的高校里, 专业已经不再是一个预设的固定单位, 而是通过学生选修一系列的课程或是课程组从而形成的适合这个学生的课程体系。这样, 就不再是几十、几百个学生学习同一个专业, 而是几个学生甚至是一个学生学习一个专业, 这就要求高校能够开设适应所有个体学生发展的所有课程。目前, 中国的优秀大学大约能向学生提供3000-6000门课程, 美国的优秀大学则能够向学生提供9000-10000门左右的课程。显然, 我们的高校与国外优秀学校的课程设置的差距是明显的。在我们国家, 由于学生人数很多, 这样的课程设置未必合理, 但是, 其中蕴含的合理因素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即, 专业培养方案要有一定的空间, 要有可变化的柔韧性。其实, 其间的道理很简单, 专业模式有固定性、预设性, 学生个体有多样性、发展性, 同一个专业培养目标肯定不适应于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合理的专业培养应该就有目标的预设性, 具体方案的可变性空间。

一些高校采取选修课程改革来体现专业培养的空间。选修课程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选择修习的、与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关系的课程”[4]。在课程设置时, 把选修课区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限定选修课程是指必须在一组课程中选修的课程, 这一专业的全部学生都必须选修, 这类课程往往是对必修课程的补充, 以充分实现专业培养的特点。任意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自己的需要选修的课程, 可以是本专业课程, 也可以是跨专业的课程。这种选修课程改革的实行有利于在达成专业培养目标的同时, 培养出适应性、应变性较强的通才。当然, 我们也发现, 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 目前高校选修课程的建设可以说是参差不齐, 不少高校的选修课程其实仍旧是面向本专业的所有学生开设的, 其选修的意义并没有体现, 学生一般把这类课程理解为不太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在这种思路下的课程学习, 必然达不到课程设置的目的。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自由选课的局限性, 学生选课时往往不是根据课程内容本身, 或者是自己的兴趣, 而常常是根据选课的时间是不是有利于自己, 所选课程的学分是不是容易拿到, 或者所选课程是不是有立竿见影的应用性进行选课。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 需要在实际运行中进行更有效的探索, 使选课既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建构, 又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全面性, 涉及人文、社会、自然三大学科中最经典的内容, 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3、区别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

高等教育目标中存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选择。现代高等学校的职能主要表现为: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 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保障, 是高等学校区别于其他不同层次学校的基本要求。如前所论述, 高等教育目标的制定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需要。从本质上看, 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本质上并不对立。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是辨证统一的, 通过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而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最终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发展需求。

高等教育中本专科教育的差别不是层次的高低, 其差别主要在性质任务上。高等专科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调应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 对专业基础理论不作过高要求。普通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 则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或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能解决相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目前, 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也在向应用型方向发展, 注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但是, 我们说, 本科教育目标培养的人才与专科相比, 应该具有更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理论基础。同时, 职业性、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根本属性, 强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为主导, 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学生的个性发展, 个体的道德情怀、人文素养与专职技能一样有着重要意义, 在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应该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大学是基础教育和走上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 大学所学知识决定了未来的工作方向与可能性。由于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国情特点, 近几年就业压力增大, 大学阶段的职业技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顺应社会需求, 职业技能训练不仅仅是高等专科职业学校的必然要求, 全日制本科大学的学生也需要有系统的职业训练, 这样才能有助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 走上工作岗位。但是, 大学之“大”决定了大学的教育教学目标不能止于职业教育, 研究性的学习是大学学习的根本特征。职业训练绝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简而言之, 如果高等教育的目标定位在职业训练, 并把这种实用主义哲学和经世致用的思想发展到极致, 那么大学的理想追求就会失去目标, 大学也就会失去以人为本的情怀。重视基础、弘扬人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高校的发展目标, 真正的人文主义教育并不在于口头上的标榜, 而应该渗透在专业教育之中。合格的大学生除了要有专业基础知识, 更应该拥有成熟的心智, 精神的完满和健全的人格。应试教育、专业教育不应该遮蔽人的全面发展。

由此, 我们说, 做到文化传承与职业训练很好的结合, 才能不辱大学的使命, 并顺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简明高等教育学》, 周川主编,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6.5, 75。

[2]《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 刘铁芳, 《书屋》, 2002.8。

[3]《高等教育学》, 王伟廉,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 159-169。

篇4:关于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 民族传统文化 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044-02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发挥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学院艺术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主要载体,立足区位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上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

一、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传承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实践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所在的广西柳州市是多民族聚居区,有壮、汉、苗、瑶、侗、仡佬等民族在此繁衍生息,民族风情浓郁,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为高职院校发挥文化传承创新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上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

(一)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内化为人的观念或技能才能保持生机活力并世代传承下去,而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首要职能,因此,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一是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在童装设计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图腾文化、民俗风情、神话传说等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的设计创意注入新的灵感激发点。“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对学生来说既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强烈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童装设计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也凭借鲜明的民族特色被确定为广西高职院校精品课程。二是将民族传统技艺融入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如学院将“2010中国柳州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苗族服饰展演晚会作为学生了解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社会实践项目,参加展演的模特是专业老师从艺术设计系和经济管理系等挑选出来的。学生通过参与苗族服装的制作和整理工作,对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学到了苗族群众的人物化妆技艺。三是将民族传统技艺融入技能竞赛。学院艺术设计系组织学生参加了2012柳州市妇女手工制作产品擂台赛暨少数民族手工技能才艺展示活动,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的服装设计作品《童苗耍趣》和《苗风》将苗族文化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理念有机融合,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彰显出现代时尚感,前者荣获“最受市民喜爱奖”、“最受商家喜爱奖”,后者荣获“最受媒体喜爱奖”,成为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

(二)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一是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理论研究与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民族传统文化要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保护和弘扬,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学院在艺术类专业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鼓励教师将民族传统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二是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内容,学院以此作为艺术类教师提升专业实践技能的实践载体,既促进了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又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在2012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上,由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团队设计制作的民族刺绣工艺手袋,通过借鉴侗族服饰的刺绣图案元素,运用现代刺绣工艺,结合现代工艺生产的麻、绒材料,与传统牡丹花图案等组合设计制作,表现了丰富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及鲜明的民族风格,获得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赞誉。

(三)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有益补充,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是高职院校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形成本校特色的有效途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一是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如在学校的文艺演出活动中鼓励学生吸收民族文化元素进行舞蹈、曲艺的创作和表演,使学生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二是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建设相结合。学院在部分建筑物的设计和装修中借鉴了民族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在学院对外交流所用的礼品的设计中也是充分吸收了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如目前学院所用的外事礼品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蜡染卷轴,扩大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也较好地展现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文化特质。

二、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思考

(一)深刻认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意义。首先,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舆论氛围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而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次,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可促进高职院校大学文化的建设。大学之“大”在于其“兼容并包”,各种文化观念在此汇集,相互交锋,彼此借鉴,最终熔炼成新的文化形态。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基因,是推进大学文化发展的珍贵养分。高职院校应该主动投身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工作,为自身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内涵。

(二)找准并发挥自身优势。高职院校基本以应用型高校为主,主要是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其办学定位和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民间”的共性。因此高职院校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上具有得天独厚之优势,应该充分加以利用。一是发挥与地方联系紧密的优势,为本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决策咨询等服务。高职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与地方政府、民间文化团体或协会等基本上都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合作或者沟通渠道,应该利用自身人才优势针对本地区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决策咨询、规划制订等服务;二是发挥自身应用型办学定位的优势,为本地区民族传统艺术、技艺的传承创新培养人才,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产业化。研究型大学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工作中有其理论研究的优势,相比之下高职院校可在以下两点发挥作用:一是培养或培训本地区民族传统艺术创作和表演、民族手工艺生产所需的专门人才;二是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利用现代艺术的理念和表现形式开发民族特色文化产品,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

(三)健全助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机制。一是健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可通过实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等专项工作,争取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投入专项经费加强非物质文化保护、文化产业开发等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和科研课题的研究。二是健全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或民间机构的合作机制,可以合作共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中心、民间艺术或工艺大师工作室等形式开展合作,整合高校和地方两种资源,优势互补。来自民间的民族手工艺人可担任高校的兼职教师或特聘专家,开展学生实训指导和专题讲座等;高校的教师可作为艺术顾问为民族传统艺术或工艺品的创作提供艺术指导,提升其艺术品位。三是健全高职院校联合文化企业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长效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可独立建立或与文化企业合作建立企业经营实体,将学校开发设计的民族文化产品推向市场,既可以将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又能够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府应对此类企业给予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

(四)营造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良好氛围。高职院校应通过多种形式来使教师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现代价值,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氛围。一是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的师生参与全员化。高职院校可举办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的摄影、征文、社会调查等活动,发动广大师生解决参与,在活动中领略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是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相关讲座、选修课的长效化。高职院校应在教学计划中划出一定的课时,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或选修课,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其综合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又可以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三是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社团活动的专门化。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建立旨在宣传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专业社团,通过民族工艺品展示、民族风情徒步游等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注入学生心田。

【参考文献】

[1]宁彤.大学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当代境遇、原则与可行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3(1)

[2]屈川.高职院校传承创新地方革命传统文化探讨——以宜宾学院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

[3]王炳林 方建.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原则与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 2012(5)

[4]李云海.高职高专院校文化传承创新与实践[J].理论观察,2013(1)

【基金项目】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第六批(2013年)院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3-A012)

【作者简介】何 惠(1980- ),女,广西柳州人,硕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讲师。

篇5:关于传承传统文化

可以说,现今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几乎每家每户都配有电视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每每一打开电视机或电脑,浮现出来的往往是综艺娱乐节目。娱乐方面的却比新闻或电视剧方面的要多得多,在这些娱乐节目中只有些许节目遵循了我们应重视的文化——“听写大会”这个综艺节目可以使我们学会很多我们平常很少用到也可以说是从未见过的词语,让孩子从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也能让人们懂得更多道理和知识,还有像“天天向上”这类娱乐节目,既可以让我们娱乐也有着许多的文化知识让我们学习,在现在的社会中恰恰也需要这样的综艺节目来引导我们。

但在这些娱乐节目中,却也有着那些荒芜了我们的文化特色的节目。比如说最近很火热的一个节目“中国好声音”,它很容易使观众们错以为只有长得好看,歌唱的好听就一定能出名,但这却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在这儿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不知是谁问了选手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我国古代的诗仙是谁?只要是读过书的人都会回答出来是李白。但问出这个问题后,台上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就连那所谓的导师也都表示不知道,这也就显出了那些所谓的名人明星对文化的不重视,才会导致尴尬发生。

再比如说,现在的年轻人最爱看的一类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全都是那些主持人在台上东拉西扯,俊男靓女们一起嘻嘻哈哈,不顾形象。也很容易给公众们一个这样的误导:只要歌唱好,把游戏做好,就能又出名又能大把赚钞票。还有就是有一类关于宠物的综艺娱乐节目,我们又不是每家每户都要养宠物,又何必花费时间花费金钱去做这类节目呢?还有相关的娱乐节目,比如有:“男生女生GO”“活力大冲关”“星光大道”等,压倒了一切包含了文化物质的电视节目,也还占用了相当大的资源空间。

也许,在这个社会中,当人们工作之后需要放松心情,都会观看像这样的娱乐节目,好让自己放松一下,人们就一昧接受那些节目中的搞笑因素,而逐渐忽视了新闻等文化。我们青少年应该多看那些能增长我们知识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少看那些低俗的娱乐节目,决不能痴迷于此,忘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要脚踏实地,不能让自己的灵魂成为娱乐的对象,希望人们能够理性地看待娱乐文化,提升自己的娱乐品味,追求崇高!

最后,希望各位影视媒体的节目安排除了发挥好娱乐功能外应多策划有文化素质的节目,继续把我们所重视的文化永远传承下去,而不是一味的娱乐,低俗满天下!

篇6:关于文化传承500字作文

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再到今天的行书,楷书,汉字经历了重重演变,拥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如一颗耀眼的明珠,为中国文学添了一抹光辉!如今,当我们看到这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构出来精巧美妙,变化多姿的汉字,并散发着生命的气息和文化的魅力时,不禁从心底发出赞叹!

还记得,我第一次开始认识汉字,是在上小学一年级时。在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解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汉字的美妙,后来,渐渐地,我学会了写汉字,并骄傲地在纸上写下了四个大字:我爱祖国!还在爸妈眼前炫耀了一番,得到了他们的表扬,心里甜滋滋的。从那时候起,我便深深地爱上了汉字,爱上了这四四方方的方块里蕴含的多姿多彩的人生!

每个国家的语言,就像一个国家的灵魂。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多少诗人的笔下,描绘了多姿多彩的自然文化!有“细叶不知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绵绵春意;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日荷塘。

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日美景;有“孤坐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万籁寂静这一句句绝妙佳句,是一种代表着美的语言,文化!滋润了人的心田!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现在的笔下生花;从一个个陌生的文字到现在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我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汉字的熏陶!

篇7:关于传承传统文化

2008年10月22日

内蒙古农业大学高教研究所主办

编者的话:为了弘扬教育传承和认识优秀民族文化,将蒙古族文化的教育自觉贯穿于我校的教育活动中,本期动态特将我所盖志毅,鲍晓艳两位教师撰写的论文《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和《再论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编辑刊发。

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离开文化的教育或离开教育的文化都是不存在的,文化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有机体。文化赋予教育以内涵,赋予教育以品质,教育则通过自己的文化功能作用于文化,使文化得以升华。

作为文化群体的蒙古人,长期以来基本保持着“逐水草而游牧”的生存方式。我们把这种中国北方的特色文化统称为草原文化。蒙古族游牧文化是草原文化的主体,但是草原文化不局限于蒙古族游牧文化。草原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长期保持多元内在气质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和精神财富之一。蒙古族传统文化具有以下教育价值:

一、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

一个民族文化的生成与分布取决于这个民族历史上长期特有的生产方式。对于蒙古族来说,其文化的面貌离不开它的长期所拥有的经济形态的影响。这些民族文化反过来成为保护生态系统的知识体系。比如游牧、轮牧、转场等蒙古族的畜牧方式都有其科学的内涵。作为文化群体的蒙古人,长期以来基本保持着“逐水草而游牧”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当它成为一种长久的历史实践时,必然地创造出了与之相应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把这种生存方式和相应的“财富”称之为蒙古族游牧文化。它是以人、家畜和环境三个要素构成的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个生产生活方式——由人、畜和自然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牧民通过家畜的中介反馈来适应环境,扮演着生态调节者的角色,与此同时牧民在萨满教的氛围中体验着敬畏自然、注重和谐、崇尚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使得蒙古族游牧文化具有了一种深刻的生态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气质。

内蒙古资深生态学家刘钟龄先生在《蒙古族的传统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论》 1 一文中指出:“蒙古族人民的游牧生活恰恰构筑了天(气候环境)、地(生物多样性)、人(人群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是历史条件下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高效和谐的组合。游移放牧的完整规范,可以保持草原自我更新的再生机制,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演化,满足家畜的营养(能源)需要,保障人类的生存与进步。这是草原复合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协调有序的耦合效应。存在决定意识,这种优化系统组合必然成为生态观念的客观依据。所以,在蒙古民族文化中,从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伦理规范、民风习惯、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都蕴含了鲜明的生态观点与环境思维。” 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以农耕文化居于主流的汉族文化歧视草原生态系统的文化。光绪三十一年,“畜牧业落后论”者姚锡光曾经说:“试观此方(指蒙古——引者注)数万里之区,自汉以来„„历两千年„„绝少进步,则游牧之不足恃为生计”,并断言:“游牧生活断无持久幸存之理,„„恐不出五十年,游牧之风将绝境于地球上。”因此,他积极倡导“移民守边”。在汉语中出现了许多歧视草的词汇,类似于草民、草寇、草包、草莽、草荒、草野、草草、草率、草木之民、草菅人命、斩草除根、草莽英雄等一系列贬低和讨厌草的说法,农耕文化总是以草敌,从与草有关的词汇中得到这方面证明,未经公布或未经公布的试行的法规、规章、条例叫草案,初步写出的文章叫草稿,初步设计叫草拟,临时签署叫草签,设备简陋的戏班子称草合班子,初步画出的设计图叫草图,质地低劣的纸叫草纸,把人命看作野草一样叫草菅人命。不细致叫潦草,母鸡叫草鸡。憎恨草、仇视草,视草为敌,是单一种植业的特征之一,这种文化意识扩展到草原地带后就成为破坏草原的一种巨大的制度力量。因为,“靠天种地的粗放农业对牧场草地来说是一种破坏力量。而且凡是丢荒之地,在天旱地区植被破坏后,很快就会沙化,农耕所及草场荒废。加上农业社区人口增殖,一定要扩大耕地面积,即使在较高的轮作和施肥的农业水平上,也会和牧民争夺土地。”对“牧区来说,由于牧场缩小,单位面积载畜量相应增加,超过了自然恢复饲草的限度,引起草原退化。这一系列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形成了恶性循环,引起一般所说的农牧矛盾,在民族杂居地区又表现为民族矛盾。” 由此导致对草原文化的排斥,成为草原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次原因。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生态学家张新时介绍,占地球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草地,是仅次于森林的绿色覆盖层和适应性最强的陆地生态系统。特别是在西部开发中,草地更是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在干旱地区,草原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并不次于森林和农田。草原面积大大超出了能够建构固定农田的面积。但长期以来,草地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国家环保总局、中科院等部门和西部12个省、市、区的联合调查显示,近十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系统更加脆弱,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不断加剧。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西部地区沙化面积超16000万公顷,占全国沙化面积的90%;毁林毁草开荒严重,新增耕地90%以上来自对林地和草地的破坏;草地面积持续减少,质量下降,鼠害严重。生态破 坏削弱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根据有可比资料的九省区统计,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500亿元,因生态破坏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恢复费用比这一数字还要高出数倍。调查指出,近40年来气温波动性增高和部分地区降雨减少,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西部地区生态退化的进程,但人为因素是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传统的游牧文化早就注意到了资源的再利用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每一个合法公民的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发扬和传承蒙古族灿烂的传统文化精神,避免出现人为生态破坏问题、支持国家推出的退耕还草还林以及实行严格的封育政策,提高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的意识。

二、蒙古族自由精神的价值

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是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较显著的特征。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是非常宽阔的,人的活动余地也是相当大的。这种人们在空间上的自由行动为其内在自由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

就其普适价值而言,制度经济学对自由的价值做了阐述,“对个人行为的公正:即个人和权力机关应对同等情况下的他人一视同仁(无歧视、程序公正);或者程序公正要求不分种族、宗教、贫富或亲疏地保护同等的基本权利。在经济生活中,这个意义上的公正意味着,原则上,在凭自己的资源进行竞争并获得平等待遇上,人人都有同样的自由权。但它决不意味着人人都同样幸运或在竞争中获得同样的”

实际上,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所提出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就其实质来讲都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自由精神相一致。

就其教育本身的价值而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蒙古族的自由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强调个体能力、个性的发挥、文化艺术的创作、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三、蒙古族务实、顽强精神的价值

对于古代蒙古人来说,面对现实,直面人生是他们最基本的人生信条。严酷的自然环境、动荡的社会现实,使他们养成了反对玄想空谈,而崇尚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不论是在宗教信仰、民间文学中,还是在伦理道德、政治生活中,都显著而深刻地表现出了这一点。在古代蒙古人的伦理道德生活中,务实的态度同样是其所固有的。

蒙古文化的性格是很顽强的。草原尽管常有宜人的季节,草原有如诗如画的美景,牧人也不乏悠闲,那也是一年四季中的短暂时期。蒙古高原的平均青草期只有140天左右,而长达220多天的枯草期以及相继出现的旱灾、白灾构成了严酷的生活现实,就像蒙古谚语中所说的那样,“美好的秋天不会长久”,牧人生活更多的时候是要面对暴风、骤雨、燥热和寒雪。因此,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是真正草原牧人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生活环境所逼迫生成的个体心理素质,逐渐上升为一种大众化的社会心态时,民族文化中就具有了顽强的精神。

中国孩子还没放学,家长就在学校门口等候,到草原上举办夏令营活动,有 很多家长给自己的孩子送药,送吃,问寒问暖。学生本身缺乏自理能力,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孩子因为是独生子女或家庭条件优越,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较强。这与蒙古族顽强的传统文化精神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的教育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是否应该传承民族文化的优秀精神,我们不仅意识到民族文化在培育我们下一代的民族精神时的重要意义,从而坚定一个基本的立场,那就是要弘扬民族文化的精华,延续民族文化的命脉,创造与时俱进的新的民族文化,而且,我们还必须强化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扩大民族文化对下一代的教育机会,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以宣传和学校教育的基本方式传达给我们的受教育者。

四、蒙古族诚信精神的价值

蒙古人重诚信,对欺诈性的交换行为,非法谋利行为极其蔑视。他们在和对方交流、交换的时候特别守信用、讲诚信的。在不很久远的年代,蒙古人出去放牧或下地作农活包括晚上睡觉都没有锁门的习惯,这足以说明他们对彼此信任程度,没有丝毫的怀疑之心。

如今社会上常常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给人们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命带来重大损失,各种医疗事故、交通事故等人为的灾难所造成的悲剧,无不与某些人的责任感欠缺、没有诚信精神有直接关系。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又是具有丰富感情的人,是个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是值得信任的人。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有责任感、具有诚信精神的人。这是社会的需要、人类的需要。

美籍日本学者福山在其所著的《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一书中指出,美国、日本等国属于高信任度国家,因此可以大大节约交易成本。蒙古族诚信精神与现代经济学的新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五、蒙古族文化的行政管理价值 学者提出对民族地区要“因俗而治”,要由懂得该民族地区文化的人员来治理。这也是各级国家机关中需要大量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成员的依据。因为 在草原,共同的文化遗产构成的无形制度提供了减少思维模式分歧的方法并形成了使统一的认识代代相传的方式。“因俗而治”中的“俗”体现了传统知识和内涵,当然包括文化。我们对内蒙古进行行政管理要深入了解蒙古族文化。这不仅仅指汉族领导同志,蒙古族领导同志也未必都有深入的了解。

根据制度经济学原理,当内(本身文化)外(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度相冲突时,监督外在制度服从情况的成本和执行外在制度的成本会限制政府依靠外在制度所能取得的成效。有学者估计,如果没有形成自发性服从,“政府靠强制在任何时候最多只能执行全部法律的3%-7%”。”因此,所有层次上的外在规则都应符合社会的内在规则(有些体现于自然法中),这样才能确保这些规则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性影响。在有些情况下,规则发生冲突,只有诉求道德才能化解矛盾。即使能从国外借鉴良好的正式规则,如果本土的(indigenous)非正式规则因为惰性而一时难以变化,新借鉴来的正式规则和旧有的非正式规则势必产生冲突。其结果,借鉴来的制度可能既无法实施又难以奏效。

总之,已经移植过来的制度安排要实现其功能,则需要作更大的适应性调整。有些制度规范是植根在一定文化土壤基础之上的,如果这些制度规范离开了其相应的文化土壤,就很难有效了。因此,我们在用制度引进扩大制度选择集合时一定要考虑相应的制约因素。

正因为此,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光辉著作中提出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好好研究以适合这些地区的实际。4

政府官员在懂得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性后,在政府决策上才能考虑对这种文化的保护,比如在牧区生态移民不仅是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必然要求,而且关系到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问题。因为,生态环境恶化必然会导致文化的消失,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会消失。生态移民既是经济行为,又包含文化意义,政府在实施生态移民政策中,应从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移民通婚等方面进行规划。同时,动态的把握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现象。在生态移民过程中,要注意“人”对环境的影响,适应与抉择的关系,要把游牧民族中的“草原学”看成是文化人类学,文化生态学等,不能停留在经济学的层面上。对生态移民应从移民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各个方面来理解,要充分认识移民成本应包括经济成本、文化成本、环境成本和心理成本等。

六、蒙古族文化的民族团结和文化认同的价值 由于存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在一种文化没有充分传播,深入到其他民族人心的情况下,一个民族会对另一个民族产生误解。比如长期以来,将游牧文化与落后愚昧划等号。而事实上正如俄罗斯著名学者古米列夫所评价的“游牧民族在他们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类型。对此,人们不应认为是粗俗、落后和停滞不前的”。

所以尊重的前提是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才会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不会因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少数民族。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正视民族心理素质的特殊性。在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中,照顾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体现民族平等,实现民族团结。

蒙古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有巨大教育价值。在今天需要我们与时俱进的去传承和弘扬。

再论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离开文化的教育或离开教育的文化都是不存在的,文化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有机体。文化赋予教育以内涵,赋予教育以品质,教育则通过自己的文化功能作用于文化,使文化得以升华。具有浓郁的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的蒙古族传统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一,是内蒙古地区独特的教育资源。实施蒙古族传统文化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感受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同时,充分发挥蒙古族传统文化对受教育者民族心理、审美观念、精神品质、个性的发展等方面的教育价值。

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特征 我们认为,蒙古族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虽然历尽沧桑,但是保持了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多元化特征

大蒙古帝国是在军事征服的前提下建立的。因此国民是由不同文化习俗背景的部族和民族成员组成的,这使得蒙古族文化一开始就有了多元化的成份。如果说蒙古族早期文化受中亚传统影响较多,那么,到了中晚期受藏、汉文化影响深刻是不争的事实。游牧文化是在狩猎采集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从来没有彻底抛弃狩猎传统,而是把它作为一种补充经济形式保留至近代。与此同时从阿勒坦汗时期开始内蒙古草原上逐渐出现了有规模的农耕经济,这些不同的经济活动在其文化中得到了积极的反应。这种兼容并蓄的文化构成使蒙古文化乃至中国北方蒙古族文化一直保持了一种积极的开放性,因而在民众意识中很少有封闭的排外情绪。

2.大众化特征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是由民间大众文化构建的。如果观察汉民族传统文化就不难发现,他们的百姓文化和文人——士大夫文化是有显著区别的。这两种文化中,文人文化是汉民族的主体文化,或者可以叫做统治文化;而蒙古族的文人阶层的形成较晚,在文化中的主导性不强,既便是元朝以及后来的宫廷文化曾一度繁荣,却也未能脱离民间文化的基础。例如,在清代整理出来的蒙古宫廷歌曲,虽然有着文人墨客的加工痕迹,但几乎都存在相应的民歌演唱形式。这说明,宫廷歌曲大多数来源于民间,或者宫廷中的创作歌曲也顺利地传播到了民间。在蒙古社会里,老百姓欣赏的歌曲、遵循的文化习俗和语言表达习惯与那颜阶层的并无二致,更谈不上什么质的区别。因此蒙古族传统文化在总体上表现为一种富有民主气息的平民化倾向。这在客观上减少了文化内部的磨擦与消耗,为在文化整体上较为容易接受和适应外来文化提供了可能性。

3.生态化特征

作为文化群体的蒙古人,长期以来基本保持着“逐水草而游牧”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当它成为一种长久的历史实践时,必然地创造出了与之相应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把这种生存方式和相应的“财富”称之为蒙古族游牧文化。它是以人、家畜和环境三个要素构成。事实上这三种要素的连结就是一种生态关系的确立。牧民在此充当了生态关系中的一个要素,扮演着调节者的角色,也相当于一个生态因子。因此,牧民的所作所为必须服从于其它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的维持,即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总体平衡。也就是说牧民时刻注意家畜的各种反应,通过这个中介的信息反馈来把握环境、适应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牧民的有效生存。牧民的这种角色要求使得牧民所拥有的文化必然带有生态属性——功能与特征。另外,游牧是一种动态的生活方式,它不利于物质财富的大量保存与囤积。这使得牧民拥有的财富必须具备简易而多功能。如蒙古刀是男人的装饰品、防身武器、同时也是餐具。英雄史诗是歌曲、是诗词、也是故事,可以满足不同观(听)众的需求。这种对财富的简约行为蕴含着对能量的节约机制,其本质是生态化的。正因为这样,从根本上来讲,蒙古族游牧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无论其内涵气质,还是其外在特征都表现出了浓厚的生态气息。

4.艺术化特征

游牧民族直接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动物——五畜和变化多端的环境,而不是容易控制的农作物、耕地或冷冰冰的矿石,因此在牧民的生产方式中普遍存在着人与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之间的主动的信息交换和情感交流。主人必须关注作为坐骑——生产工具的马的表现与情感,也有必要关注作为生产资料的羊群的表现。牧人的羊不是生产符号或抽象物质,而是具有名字和性格的家庭成员。这也就是说牧民时常处于一种情感化的生产关系当中。这种情感化的生产关系促使牧民具备情感化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方法。这种情感化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方法就是艺术的方式方法。至此蒙古族文化产品——尤其是精神产品普遍具有了浓厚的艺术特征。认识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蒙古族为什么拥有那么多歌颂五畜、歌颂自然的文艺作品。另外草原文学艺术的大众倾向也使得草原意识世界具有了浓郁的艺术色彩。牧民的人生追求、生活哲理、工作经验都以诗、歌或谚语的形式浓缩于日常生活当中,生活中能够体验艺术,艺术中能够看到自己的生活,很难发现与艺术无关的生活,也不容易接受与生活无关的艺术。

5.生活化特征

蒙古族传统文化具有生活性。蒙古族传统文化是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始终像一面镜子,反射出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例如蒙古人的夏特日不是在商店里买来的,而是自己精心雕刻而成的,自用的箱子和马头琴、小茶桌和四胡等全部是由自己设计和制作。牧民们在劳动之余,或者在劳动之中可以制作生活适用品,这种民间艺术是为了生活的需要,美化自身,美化物品,美化生活环境。蒙古族传统文化所呈现的日常生活,既包含了知识,也包含了态度和品性,还包含了技能和策略,是一种综合的智慧。受教育者对其感受、欣赏的过程,也是一种综合的学习过程。受教育者从蒙古族传统文化中可以领悟到很多表现蒙古族人民热爱乡土、热爱祖国的精神,表现了对未来的期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歌颂劳动人民自己的崇高品质、巨大的创造才能和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族文化得到了发展的机遇,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与此同时也受到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巨大冲击。蒙古族文化需要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诸如生态理念、艺术理念等等的同时更需要与时俱进,获得全面、健康、稳定的发展。我们认为,以游牧文化为底蕴的蒙古族文化以其优良的生态精神和艺术精神迎接知识经济时代,走向跨越式的发展是有可能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在人类文明的21世纪将被继承和发扬。

在所谓的全球文化以铺天盖地的气势滚滚而来,威胁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延续与生存,而与之相关联的蒙古族传统精神的更生和重塑也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时,又促使我们必须对蒙古族传统文化做出反思之后新的反思,并且做出理性的选择。所谓理性的选择,即是说,我们不仅意识到蒙古族传统文化在培育我们下一代的民族精神时的重要意义,从而坚定一个基本的立场,那就是要弘扬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延续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命脉,创造与时俱进的新的蒙古族文化,而且,我们还必须强化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研究,扩大蒙古族传统文化对下一代的教育机会,使我们的蒙古族传统文化以宣传和学校教育的基本方式传达给我们的受教育者。

在这样的传达过程中,不论是社会宣传还是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不是让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蒙古族传统文化,而是在学习、研究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高理解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立能力,不仅使受教育者形成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且形成鉴赏能力,从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到它发展的历史,从它的表达到文化形式的审美演进,都可以形成生生不息的动态理解。那样,才能更好地通过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行蒙古族文化精神的教育,知古鉴今,继往开来,去进行更为有价值的蒙古族文化精神的创造。

我们之所以在理性选择中,认为蒙古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精神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还是由于蒙古族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教育价值。

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必须反映本民族的精神、传统和特点。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性,就等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身体。”最富有民族性的东西是最有国际性,蒙古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浓厚的草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既是既往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的积淀,又是目前该民族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结。其中蕴含了取之不尽的艺术价值能够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靳之林教授认为,关注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教育问题。我们应通过教育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

所谓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是指将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一系列具体内容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又具有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所不具备的教育功能。

1.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健康积极的民族心理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优秀精神品质可以在经过动态解读之后,与现代思想相结合,在形成蒙古族传统文化精神的过程中起到非常深刻也非常直接的作用。不论是蒙古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哲学、政治、道德观念,还是它所创造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艺术作品,或者是它在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风俗习惯中所凝结的审美意识等等,都可以汇聚成人们自身的素养逐渐积淀为蒙古民族的心理、品格,使我们的蒙古族文化获得持续不断的精神力量,我们可以根据蒙古族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及生活生产等特点,编写适合民族地区的乡土教材,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中,利用乡土教材培养受教育者对家乡的感情及民族的自豪感,使他们了解自己生长的环境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期培养受教育者健康积极的民族心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独特的审美观念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作为其中最具有蒙古族传统性、最富于艺术特征的部分,如绘画、音乐、书法、建筑等等,不仅包涵了我们蒙古族特有的审美观念、审美表现意识,而且包涵了理解自然,理解人生,明智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许多有益的启迪。这些启迪在现代化程度比较发达的今天,不仅没有失去意义,反而彰显出它的不朽价值。音乐、绘画、书法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内容,蒙古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传统音乐、绘画、书法文化。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成为了蒙古族人民与外界交流的媒介,也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蒙古族的文化主要是在游牧文化基础上形成的,这一文化类型决定了它们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在这基础上形成的音乐、绘画、书法文化涉及到氏族、家族的历史,生产,生活经验,宗教信仰等一系列内容,如同一部教科书,深深的影响着蒙古族人民的思想及行为方式。蒙古族的音乐铿锵有力,绘画、雕刻艺术独具风格,这些都是蒙古族宗教活动、喜庆丰收、婚丧嫁娶以及各种节日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出现频率之高是其它文化所不能比拟的。这种在民族文化体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质,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民族文化水平,民族精神、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对蒙古族人民坚定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蒙古族传统的音乐、美术、体育文化却面临着许多挑战。蒙古族游牧文化的逐渐演变和社会现代化的巨大影响都使得蒙古族传统的民俗文化有了很大的变迁。会唱蒙古族歌曲、会跳蒙古族舞的人少了,传统的体育活动逐渐从老百姓的日常活动中退出,变成了只有在重大节日中才得以一见的活动。现在社会中各种传播媒体也在不断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蒙古族人民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渗透着现代化的气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冰箱、汽车、摩托车,人们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不再局限在原有的生活环境中,开始学会了解外面、了解世界,民族传统文体娱乐活动的功能开始退化,逐渐被人们所淡忘。更为严重的是青少年中对传统了解的人则更少,很多传统的技艺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因此有人悲观的认为,蒙古族传统的文体娱乐活动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笔者认为,虽然蒙古族传统的文体娱乐活动的现状有些令人担忧,但不能因此而怀疑其作为珍贵民族文化的地位及其未来的发展前途。蒙古族的传统文体娱乐活动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发展潜力的,蒙古族传统文体娱乐中体育与歌舞相伴,绘画与艺术交融,这种文化模式不仅能够使蒙古族群众在民族传统文体娱乐活动中自娱自乐,得到锻炼,更能够使他们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相互交融,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传说、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并将其渗透到民族意识、民族心理当中培养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念。

3.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优秀的精神品质

爱国精神、蒙古族传统文化精神(包括蒙古族的自由、顽强、生态保护、诚信、尊老爱幼、英雄精神等等)、人文素质的教育固然可以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但是,恐怕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最容易发挥作用的,是这些以审美的艺术教育为特征的文化教育,它可以把学生带入我们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艺术宫殿,在那里阅读我们蒙古族传统的艺术史、审美史、心灵史,在那里发现真,发现善,发现美,逐渐形成优秀的精神品质。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自由精神是从其社会、文化内部自发形成的。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蒙古族的这种自由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强调个体能力、个性的发挥、文化艺术的创作、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古代蒙古人的伦理道德生活中,务实的态度同样是其所固有的。在阿阑豁阿“五箭训子”的传说中,我们看到这位母亲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教育儿子们,一定要精诚团结、互相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在乱世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起来,否则就会被击垮、消灭。这种教诲在当时那种部落纷争、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是十分实用而有益的。蒙古族这种务实的精神不论是古代还是商品经济的今天都比较适用的。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还指出:“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我们应该在教育中通过发扬和传承蒙古族的务实精神,培养学生的诚实、谦虚、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刻苦的学风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4.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情感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民族文化最能体现一个民族根本的性格和情感。蒙古族传统文化所表达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情感,可以使受教育者受到启迪。例如当马头琴拉起,锡林郭勒盟的长调民歌唱起后,会感受到的是跳动的音符,蒙古草原的无比辽阔;听到鄂尔多斯那种起伏多变、节奏明快的民歌后,可以感受到草原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激起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蒙古文化的性格是很顽强的。就像蒙古谚语中所说的那样,“美好的秋天不会长久”,牧人生活更多的时候是要面对暴风、骤雨、燥热和寒雪。因此,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是真正草原牧人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据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报道,中国孩子还没放学,家长就在学校门口等候,到草原上举办夏令营活动,有很多家长给自己的孩子送药,送吃,问寒问暖。学生本身缺乏自理能力,缺乏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孩子因为是独生子女或家庭条件优越,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较强。我们应该对受教育者进行蒙古族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蒙古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游牧文化而且他们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具有深厚的教育价值。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

编辑:温

篇8:关于我国摔跤的文化传承的研究

1 摔跤文化发展与特点

1.1 文化发展

摔跤是我国名副其实的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 根据记载和传说来看, 我国早在四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出现了摔跤活动, 从起源来看, 其本身是人类生存中为解决部落冲突、获得食物、保护自卫所产生的一种竞技活动。古人对摔跤活动的称呼十分多样化, 诸如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都是摔跤活动的别称, 起源于黄帝时期的摔跤活动, 到了周代时已经被列为正式的体育项目, 在《礼记·月令》中就有周代将摔跤作为军事训练项目的相关记载, 其作为军事作战的必备技能与驾车、射箭等位列同等重要地位。

秦汉时期, 摔跤活动不仅延伸了其军事训练的特性, 还开始作为表演项目出现, 这代表着摔跤活动正式从军事训练项目开始逐步走向民间, 本身的娱乐性也得到开发, 在南朝人任昉著的《述异记》中有“奏汉间说, 蚩尤氏耳鬓如剑戟, 头有角, 与轩辕斗, 以角抵人, 人不能向。今翼州有乐名蚩尤戏, 其三三两两, 头戴牛角以相抵, 汉造角抵戏, 盖其遗制也。”的记载, 他所描述蚩尤戏就是古代摔跤的别称与雏形。随着摔跤活动的推广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与唐宋时期摔跤开始成为广受皇族与民间欢迎的娱乐项目, 不仅经常举行摔跤比赛, 作为娱乐项目进行推广, 同时还涌现出了不少摔跤技术十分出众的命人, 并且我国第一部描述摔跤活动的著作调露子的《角力记》随之出现。宋代除了民间摔跤十分火热出现了角抵社之外, 还出现了女子摔跤。清朝作为摔跤活动发展的繁荣时期, 皇家已经设立了专门的组织“善扑营”, 并且经过元明清三朝的发展融入了满族和蒙族的技艺, 成为我国近代中国式摔跤的雏形。摔跤活动在漫长的发展中由于深受各族喜爱, 因此, 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中也形成了各异的摔跤方式与方法, 比如:角力、摔胡, 角觝、相扑、布库、厄鲁特、掼跤等, 都是较为典型的摔跤方法。

1.2 特点

我国的摔跤文化本身有着两大显著特点, 分别是强对抗性与军事体育特性。

摔跤活动因为自身主要起源于远古群体生存中对抗活动, 因此本身带有显著的对抗属性, 在漫长的发展中, 这一特性并未消失, 甚至还有所壮大, 及至发展到宋元明清时期已经成为皇族民间都深受喜爱的娱乐活动, 其本身更是以强对抗性吸引人参与与观赏, 可以说强对抗性不仅是摔跤活动得以传承的关键因素之一, 还是促使其获得繁荣发展的必然因素。纵观我国古代民族发展历史来看, 古人对摔跤的喜爱热情从不曾衰减, 可以说它贯穿了中华民族传承的整个历史文化体系。军事体育特性是摔跤活动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属性, 根据研究结果来看, 摔跤活动本身最早作为军事训练内容出现, 在冷兵器以人为战争主体的时代, 摔跤在军事对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并且成为士兵军事训练、提升个人体质以及军事娱乐的重要选择, 它不仅备受皇族与民间群众喜爱, 同时也是军队中士兵最喜爱的对抗方式之一, 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重要体现, 也是其能够传承千年的重要因素之一。

2 摔跤文化传承的研究

2.1 文化传承难题

摔跤活动在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形成了如今极具特色的中国式摔跤, 目前我国摔跤的极易传承主要以师技能传习、徒传授为主, 这种传承方式更多的侧重对技艺的传承, 文化传承相对受到忽略。结合古代大量的记载文献来看, 摔跤经过几年前的发展已经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文化, 本身已经具有了极高的文化价值, 但是现今传承中依然存在重技艺、轻文化传承的情况, 这对于摔跤文化的繁荣与创新无疑造成了困扰, 是目前摔跤文化发展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2.2 解决对策

摔跤作为一项极具文化特色与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发展到现在虽然在竞技领域有所进步与创新, 但是在文化传承方面则面连着诸多尴尬, 无论是群众体育还是学校体育都并不重视, 虽然竞技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摔跤文化的再繁荣, 但是比起庞大的文化传承需求, 还显得杯水车薪。为解决这一难题, 将摔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遗并进行活态传承是当前的必然选择, 国内已经有众多组织与团体、个人等开始积极致力于将摔跤进行申遗, 虽然效果不甚理想, 但是对于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这一手段对摔跤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无疑很有价值。通过加强历史研究与现实实践将摔跤文化中的传承价值进行提取, 将遗产真正便作为活态资产, 让摔跤活动中的文化价值得到体现, 不仅是保护珍贵文化的必然选择, 对于打造特色旅游经济项目也有一定价值, 可带动国内多个摔跤文化古城与地区获得繁荣发展。

为最大限度的促进摔跤文化的传承, 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鼓励、吸引人们积极接触并学习摔跤文化, 比如:发挥摔跤的竞技魅力吸引人参与, 通过组织各类活动与比赛达到宣传效果。虽然在我国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后, 中国式摔跤告别全运会, 专业队相继解散, 但是民间依然火热不熄, 凭借该运动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逐渐恢复生机, 并且因全国体育大会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始增设中国式摔跤项目, 摔跤运动得到了再度发展。以中国式摔跤全国锦标赛、中国·弥勒“天星杯”摔跤争霸赛、阿诗玛文化节石林景区演摔跤比赛、威海市国际式摔跤锦标赛等为代表的竞技比赛、民间活动极大的推动了摔跤的繁荣, 对于摔跤文化的推广与传承了发挥了积极影响, 奠定了良好基础。

另外国内民间摔跤达人积极组建摔跤俱乐部推广摔跤活动, 为摔跤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助力, 比如:陕西省摔跤队总教练、有着“一代跤王”美誉的马胜利创办的以挖掘、传承、推广、提高中国式摔跤为宗旨的体育俱乐部马氏体育俱乐部, 向诸多爱好者免费传授摔跤技法, 并同亚洲地区诸多摔跤名将积极开展交流活动, 还有玉明中国式摔跤俱乐部总教练的王玉明也积极参与这一体育项目的推广。这种民间自发性的摔跤活动有助于继承、发展、推广这一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挖掘整理中国式摔跤的历史渊源、重塑中国式摔跤形象, 丰富了摔跤活动的历史文化内涵, 有助于实现新时期摔跤文化的传承。

3 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摔跤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以自身强对抗性和军事体育特性在皇族与民间获得了广泛推广与传承, 促进了摔跤活动的文化内涵的提升与活动本身的繁荣, 加强摔跤文化传承的研究对于新时期重新焕发摔跤活动体育魅力与文化魅力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肖波.民族院校开设中国式摔跤课程的可行性——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 (6) :155-156.

[2]吕红芳.我国少数民族摔跤运动的渊源、特点及价值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6) :157-160.

[3]李建辉.中国式摔跤的传承与发展——访《中国摔跤史》作者爱新觉罗·凯和[J].中国民族, 2008 (5) :24-27.

[4]西洛卓玛.2011年世界摔跤锦标赛西洛卓玛比赛技战术分析[J].青少年体育, 2015 (8) :46-47.

[5]高京.中国式摔跤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5 (7) :99-102.

[6]周孝伟, 柳鸣毅.世界古典式摔跤技战术特征及对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备战的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5 (9) :80-85.

[7]郭张箭, 张雅琪.北京古典摔跤队五名重点运动员赛前生化指标监控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5 (5) :52-55.

[8]杨爽.河南省郑州市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损伤和预防[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20) :24-25.

上一篇:广州舰艇学院下一篇:举例说明各种领导方式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