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资料管理

2024-08-08

行政资料管理(精选8篇)

篇1:行政资料管理

一、判断改错题(下列每小题说法中正确的写“√”,错误的写“×”并在答题纸上改正,只做判断不做改正可得1分。)

1.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具有很强的制约性,主要表现为行政环境影响着行政过程,但不影响行政体制与机构建设。(错)也影响行政体制与机构建设

2.行政环境即政府管理的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能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对)

3.理顺政企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企业下放,党政分开。(错)党企分开

4.管理幅度与层次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幅度与层次成正比例。(错)反比例

5.人事行政指为实现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国家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错)行政目标

6.职位数量的确定一般应以最低数量为原则。(对)

7.行政工艺设计在机关行政中的应用,以会议和办公室设计为典型。(对)

8.行政决策的决策依据是国家社会公共事务。(错)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

9.现场控制一般是由高层决策领导亲临现场检查监督执行活动,随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错)基层管理人员

10.行政协调与行政效率成正比关系。(对)

11.案例分析方法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错)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12.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发行也可以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种基本形态。(对)

13.经济手段的特点在于直接性和强制性。(错)间接性和诱导性

14.编制管理的经济方法是指编制管理部门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力,按照组织系统对编制进行直接管理的方法。(错)编制管理的行政方法

15.人事制度历来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事行政居于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地位。(对)

16.职位上的行政领导人担任职务与责任时间的长短,对职位本事有重大影响。(错)

并无影响

17.行政人员在遇到挫折和冲突时,一般采用适应和攻击两种手段来应付。(错)防卫手段

18.行政决策备择方案应具有的特点包括创造性、可行性、多样性和群众性。(对)

19.行政执行的主体是具有行政权的行政机关。(错)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

20.政府与国家司法机关的协调属于政府内部的协调。(错)外部

二、名词解释

1.行政管理: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能及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于所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2.行政环境:指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条件).3.行政职能:是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能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它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其行使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它发挥程度又约束和影响其他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

4.编制:编制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编制是指法定社会组织内人员的数量及职位的配置。广义的编制是指法定社会组织的职能范围、机构设置、隶属关系、规格级别、人员满额、人员结构及职位的配置。

5.人事管理:是指组织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有效的把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合理地组合到一起 ,从而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实现组织管理目标.6.人事行政: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7.危机:危机时一种突发性的紧急态势或事件,可能对组织及其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损害,甚至威胁到社会系统的基本机制和行为准则,要求决策者迅速应对以消弭负面影响。

8.公共危机:是严重威胁与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并引发社会混乱和公众恐慌,需要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介入,运用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紧急应对和处理的危险境况和非常事态。

9.行政组织: 是静态组织结构和动态组织活动过程的统一。就动态讲,行政组织指完成行政管理任务而进行的组织活动和运行过程。就静态讲,有广义和侠义广义行政组织,除政府行政组织外,还包括立法,司法,企业,事业等部门及社会团体中有行政性职能机构。侠义行政组织,则则专指为推行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0.政府决算: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各级政府在内预算的收入和支出的最终结果。

三、简答题

1.简述行政职能体系。

答:(1)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一是政治职能,它包括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二是经济职能,它是政府在国家经济行政管理中的职责范围和应发回的作用;三是文化职能;四是社会服务职能。(2)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具有决策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和控制职能。

2.简述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研究的事行政组织的构成,运作,执行过程和效果,以及内部管理等客观规律。其中也包括为适应发展的需要,行政管理应如何进行改革的问题。

3.简述公共危机管理的分类。

答:㈠据公共危机产生的诱因可分为:外生型危机,内生型危机,内外双生型危机

㈡据公共危机发生的领域可分为:政治性危机,社会性危机,宏观经济性危机,生产性危机,自然性危机

㈢据公共危机中主体的态度可分为:利益一致型,利益冲突型

㈣据公共危机状态复杂程度,性质和控制的可能性等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结构良好的;结构不良的。

㈤按公共危机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经济危机。

4.简述编制管理的原则。

答:1.精简原则:①精简机构,减少层次。②精简人员,合理定编定员。

2.统一原则:①统一领导,严格按统一规定、制度、程序进行。②统一职能目标,明确划分职责权限,保证同类行政事务由统一行政机构负责,防止机构重叠,政出多门。③机构设置统一完整。

3.编制立法原则。

5.简述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答:(1)工作性质和地位不同。

传统人事管理基本上属行政事务性工作,活动范围有限,短期导向,主要由人事部门职员执行,很少涉及组织高层战略决策,人事部门扮演的是控制人工成本的“成本中心”的角色。

人力资源管理重视对人的能力、创造力和智慧潜力的开发和发挥,扮演的是增加产出的“利润中心”的角色。人力资源部门将事务性的工作标准化、自动化和程序化。更注重于设计实施各种有利于提高员工生产力和组织整体绩效的方案,努力为组织创造价值。

(2)内容不同。

传统人事管理主要存在于雇用关系从发生到结束的运动过程。人员招聘、录用、委任标志着雇用关系的建立,考核、奖惩、职务升降、工资福利待遇、申诉控告等,构成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辞职、辞退、解雇、退休等则是雇用关系的结束。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涵盖了传统人事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纵深发展,大大拓展了原有人事管理的内容,形成全方位的管理。

(3)任务不同。

人事管理:以物为中心,把人看作是一种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尽可能减少人工成本。

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把人看作是一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把开发这种资源的潜力当作重要的任务。

(4)职责分担不同。

人事管理职责由人事部门承担,造成管人管事的脱节。

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其放射性和渗透性,及各部门主管承担人力资源管理主要职责,实现管人与管事的统一。

(5)管理方式和手段不同。

人事管理:强调标准化的管理,管理手段较为刚性,主要运用行政命令的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管理的人性化,理解员工的需要,采取柔性的参与式的民主管理,注重人文关怀。

6.简述人事行政与企业人事管理的区别。

答:㈠管理对象不同:

人事行政的管理对象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

企业人事管理的对象则是在某一企业任职的工作人员。

㈡管理权来源不同:

人事行政管理权来自国家法律和国家行政机关的授予,是国家行政权的一部分;

企业的人事管理权来源于企业资产的产权和经营权,而产权和经营权视经济成分的不同而不同。㈢权威性不同:

人事行政的管理主体与一般企业不同,它们是拥有一定国家权力的政府机。构,行使的是国家权力,而国家权力有高度的权威性,严肃性和约束力;

企业人事管理的管理对象对这些方面有选择的自由。

㈣性质不同:

人事行政有着明显的公益性;

企业人事管理则主要体现自利性。

㈤复杂性不同:

政府组织是一个纵横交错,层级节制的科层结构体系,纵向有若干层次,横向有众多部门,人员结构也有不同专业和文化背景。

其复杂性不是企业组织所能比拟的。

㈥法律规范程度不同:

公共部门,法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规定,用人单位往往没有很大的自主权;

私营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要依法进行,必须符合劳动法,企业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自主设定招聘条件,自主加薪,灵活决定员工的植物升降,自主解雇员工等。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答:1.不搞政治中立。党政干部是中国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组织路线的体现。我国公务员体现为按党的干部选拔和任用原则,对国家公职人员按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不是为了摆脱、削弱或淡化党的领导而是为了改善和加强党对政府人事管理的领导。

2.分类管理与统一领导相结合。我国公务员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分类管理。把公务员分为领导成员与非领导成员两部分,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三个类别,分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三种不同的任用方式。同时又实行统一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都是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都必须接受党的领导,按党制定的干部管理原则和方法管理。

3.公务员法的试用范围。我国的公务员不仅包括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而且还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这一范围界定体现我国现行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4.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公务员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人民赋予公务员执行公务的权利,公务员只有运用这种权利为人民谋利益,而不允许以权谋私。我国公务员没有、国家也不允许其为了自身利益形成所

谓的“利益集团”。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发展行政管理学。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必须从它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四个方面入手,四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而必须坚持把发展做为党执政兴办的第一要务。实际工作是这样,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是这样。不能与时俱进,轻则依然故我,重则只有在竞争中落得个被淘汰出局的下场。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对于行政管理工作和学科研究,这一点尤为重要。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可是个说起简单的问题而做起来是极其复杂和困难的事情。这就需要实际工作者和研究工作者通力合作、共襄其成。

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是做到和做好全面协调的不二法门。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在工作中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突破重点、推动全面,等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考虑,以科学发展观来建设和发展行政管理学是完全必要的。我们要在不断加深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于生活、工作、学习、研究之中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对任何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坚决加以抵制和转变。

篇2:行政资料管理

一、政府职能

(一)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军事保卫;外交;民主政治建设

2、经济职能----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市场监督

3、文化职能----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4、社会职能----调节社会分配,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好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体系建设;提高人口质量

(二)层级职能

1、中央政府专有职能

2、地方政府专有职能

3、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职能

(三)运行职能

1、计划职能

2、组织职能

3、领导职能

4、控制职能

(四)职能定位

1、经济调节

2、市场监管

3、社会管理

4、公共服务

(五)目标职能

1、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2、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六)职能转变

1、政企分开

2、正资分开

3、政事分开

4、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二、政府机构

(一)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

1、职能优先

2、完整统一

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

4、权责一致

5、依法设置

6、精简统一效能

(二)机构编织管理

1、机构编织管理机关---机构编织委员会

2、机构编织管理的主要任务----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编制管理

(三)现行政府机构

1、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部门管理机构、议事协调机构

2、地方人民政府----政府工作部门、垂直管理部门、派出机构

(四)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

1、国家机构(关)----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

2、政党组织

3、群众组织

4、事业单位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强化公益属性,整合资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监管。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相关财政政策。

三、公务员制度

1、公务员界定

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12、公务员管理机关公务员主管部门

3、公务员条件、义务、权利 7条件9义务8权利

4、公务员职位分类、职务级别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2职务序列12职务层次27级

5、公务员录用与职位聘任

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

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

6、公务员考核

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

7、公务员职务任免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

8、公务员职务升降

9、公务员奖励

10、公务员惩戒

11、公务员培训

12、公务员交流与回避

13、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

14、公务员辞职辞退

15、公务员退休

16、公务员申诉控告

四、行政决策、执行、监督

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

(一)行政决策

1、行政决策组织体系(制)---行政决策中枢系统、信息系统、研究咨询系统、审批控制系统

2、行政决策过程----行政决策问题的确认;问题进入决策议程;决策规划的拟定;决策合法化与采纳

(二)行政执行

1、行政执行的层级----中央级、省级、地市级、县级、乡级(越是上层,执行越宏观、专业;越是下层,执行越微观、综合)

2、行政执行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3、行政执行环节----行政执行计划;组织落实与人员配置;指挥;控制;评估总结

(三)行政监督

1、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专门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一般监督

2、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权力机关监督;法检监督;政党监督;社会及舆论监督

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政府层级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的作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接受司法机关实施的监督。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及时发布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五、政府建设

(一)政府建设的要求

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

(二)服务型政府建设

2008年6月26日上午,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郭庚茂主持召开新一届省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政府自身建设工作。郭庚茂强调,要认真研究分析政府自身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公务员素质即“两转两提”为重点,着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三)依法行政

篇3:行政资料管理

国家海洋局于2011年起陆续推出了行业标准《海洋行政执法档案业务规范》 (HY/T139-2011) , 《海洋管理机关档案业务规范》 (HY/T 057-2011) , 出台了《海洋行政执法档案管理规定》, 这些规定的出台都对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业务资料的档案,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上述规定没有针对行政执法诸多业务工作产生的各类资料如何分门别类统一归档的具体方法和技术规范, 面对北海区行政执法覆盖面广 (涵盖北海区三省一市) , 工作涉及领域多、内容繁杂等现象, 如执法领域涉及海域、海岛和海洋环保等多个领域;内容包括各类专项、各类定期执法检查、溢油应急、举报、海砂采挖及海洋自然保护区等诸多执法业务工作;同时各支队由于属地不同, 执法内容也有差异, 管理方式也有差别;在执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价值的行政执法资料不能系统、规范、完整和统一的进行归档。因此规范、管理好海洋行政执法业务资料势在必行, 亟须制定统一规范的海洋行政执法业务档案管理规范和规定。

本研究通过总结多年来中国海监北海总队海洋行政执法业务实际工作的经验, 探讨分析海洋行政执法信息资料综合业务档案分类归档框架和具体归档信息内容, 力争将各类行政执法业务工作从宏观到各个环节产生的不同信息, 包括纸质文档、电子文档、照片及声像资料等工作信息都归入档案中, 建立从产出到存储的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 实现海洋行政执法档案归档的系统性、规范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1 海洋行政执法业务档案归档框架研究

海洋行政执法业务工作包括各类行政执法检查、巡查、专项行动及违法案件的查处等工作。涉嫌违法案件形成的案卷按照办案流程来进行归档, 其中主要包括立案审批表、调查终结报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陈述申辩笔录、告知书、处罚决定书等;而各类行政执法检查、巡查和专项行动一般都会产生方案、报告、记录、总结、照片及声像资料等。鉴于以上2类工作内容特点, 将海洋行政执法业务档案归档分为执法检查类及处罚案卷类两大类, 就此分成一级归档分类目录。

1.1 执法检查类

首先按照检查目标的属性及执法行动检查的重点进行分类。海域、海洋环境、海岛是海洋行政执法的三大领域, 可各自形成档案;自然保护区和海砂采挖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可能涉及海域、海洋环境和海岛多个领域, 且该2项执法工作属于重点专项工作, 所以将该2个主题与海域、海洋环境、海岛三大领域并列;单独定期、不定期、统计、日志、举报等执法检查的相关信息均涉及海域、海洋环境、海岛多个领域, 属于综合的执法检查信息, 列为综合类, 把执法检查类分成6类, 形成二级归档分类目录:即海域使用、海洋环保、海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海砂及综合类。其次, 将每一领域按照专题信息及专项执法行动等相关业务工作信息进行再分类, 分成三级归档分类目录:海域类档案分成区域建设用海 (一区一档) 、围填海 (一项目一档) 、海盾专项执法行动、区域建设用海专项执法行动、海底电缆管道铺设专项执法和其他6类;海洋环境保护档案分成渤海石油勘探开发定巡执法、碧海专项执法行动、溢油应急执法、北戴河专项执法、海洋倾废执法及专项执法和其他6类;海岛档案分成一岛一档、海岛定巡执法检查、护岛行动专项执法和其他4类;综合类档案分成单独定期执法检查、单独不定期执法检查、日志、举报、统计和其他6类;自然保护区和海砂采挖不再细分。通过以上6类、22个子分类, 将海洋行政执法所有有关的行动和业务工作都囊括其中, 便于整理。

1.2 处罚案卷类档案

首先按照案件归属分为海域使用、海洋环境保护、海岛案件, 形成二级归档分类框架。其次, 按照重大案件和一般案件进一步细分, 其中海洋环保案件又分为碧海和一般环保案件, 海域又分为海盾和一般海域案件, 海岛又分为护岛和一般海岛案 (图1) 。

2 执法检查类档案具体归档信息研究

2.1 归档信息范围总则

各类海洋行政执法工作中涉及以下的内容均应收集到相应的分类档案中, 主要包括:上级下达的有关行政执法文件、任务书、通知书, 本单位产生的有关行政执法文件;在行政执法工作过程中产生的 (包括文件、批复、工作方案、计划、检查记录、案件、日志、日报告、月报告、航次报告、应急报告、通报、专报、快报、通知、报告、报道、总结汇报、要求填写的所有信息表格、照片资料、声像资料) 所有与执法工作有关的一系列的文件、资料等;相关法律文书;获取的证据性文件等;执法机构的确认、裁决、给付、奖励等结论性文件;行政执法工作中, 案件或违法查处情况统计、说明 (包括案件或违法数量及每个案件的案由、时间、承办人和查处结果等) ;举报有关的信息及材料等;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会议相关材料[包括请示、批复、通知、名单、议程、讨论通过的文件、决议、纪要、会议记录、会议的照片、录音 (像) 资料等];其他信息[1]。

2.1.1 海域使用

(1) 区域建设用海 (一区一档) 需要包含如下内容: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方案, 海洋局下发的同意该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意见, 区域用海规划示意图, 区域用海平面设计图, 区域建设用海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的报批稿及批复文件, 国家海洋局对区域建设用海的批复文件;区域建设用海内单体项目列表 (包括单体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名称、确权填海面积、施工通知书、取得海域使用权证书的批准时间等) ;按有关检查文件和通知要求填写配套检查表格;违规案件列表说明 (包括立案时间、执法单位、处罚金额、案件名称、结案时间) , 本单位查处的案件,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2) 围填海 (一项目一档) 需要包含如下内容:项目用海申请, 项目立项的申请及批复,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报批稿及批复文件,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报批稿及批复文件, 项目用海的预审意见, 项目用海的批复, 海域使用金缴纳通知书, 海域使用权证书;按有关检查文件和通知要求填写的配套检查表格;执法检查中, 违法案件立案项目, 其有关案件详情可指向案卷档号, 移交案备注, 对其他海监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3) 海盾专项执法行动需要包含如下内容:当年海盾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海盾行动查处违法案件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海盾执法专报、总结、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4) 区域建设用海专项执法行动需要包含如下内容:上级下达的专项执法文件, 行动计划, 卫星遥感图, 相关检查情况列表 (包括项目名称、检查时间、是否违规填海、超出面积, 产生的案件指向案卷档号并做简要说明, 由其他执法机构查出的案件将其进展情况及结果加以简要说明) ;当年《北海区区域建设用海专项执法行动方案》;按有关检查文件和通知要求填写的配套检查表格;执法声像资料;区域建设用海执法专报、总结、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5) 海底电缆管道铺设专项执法需要包含如下内容:当年项目用海相关批复文件, 项目用海电缆或管道铺设设计平面图, 海底电缆管道路由调查批复文件及铺设施工批复文件, 路由调查报告,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报批稿及批复文件,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报批稿及批复文件, 海域使用权证书;执法任务书、行动计划;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执法专报、总结、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2.1.2 海洋环境保护

(1) 渤海石油勘探开发定巡执法需要包含如下内容:渤海油田开发分布图, 渤海油田开发公司总目录, 当年海上油田开发相关的审批文件 (包括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报批稿及批复文件,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报批稿及批复文件, 项目用海海域使用权证书, 海上溢油应急计划, 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与竣工验收的批复等) ;按有关检查文件和通知要求填写的配套检查和登记表格、海洋执法监察任务书、定期巡航执法日报、应急快报、定巡执法监察专报及船舶报;渤海定巡执法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2) 碧海专项执法行动需要包含如下内容:当年碧海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碧海执法专报、总结、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3) 溢油应急执法需要包含如下内容:执法任务书, 检查通知书, 现场笔录, 调查询问笔录, 溢油应急响应执行程序的通知;溢油应急日报, 溢油应急执法专报, 溢油应急总结报告;应急执法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4) 北戴河专项执法需要包含如下内容:该年度实施方案, 执法专报, 执法总结专报;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5) 海洋倾废执法及专项执法需要包含如下内容:本执法机构管辖海区倾倒区及临时倾倒区总目录 (包括倾倒区及临时倾倒区名称、倾倒区面积、倾倒区内项目名称、坐标、项目倾倒总量、项目倾倒时限) ;执法任务书, 执法检查通知书, 现场笔录, 倾废船登检记录, 倾倒许可证复印件, 有效期内海洋倾废许可信息统计表 (包括许可证编号、项目申请单位、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批准倾倒量、载运工具、倾倒区名称、有效期时间、签证日期) ;按有关检查文件和通知要求填写的配套检查表格;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执法专报、总结、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2.2 海岛

(1) 一岛一档需要包含如下内容:本执法机构辖区海岛统计总目录, 单位和个人开发利用海岛有关的申请材料, 相关批复文件, 海岛使用金证明 (免交备注) , 海岛使用权证书, 《海岛执法基础信息表》。

(2) 海岛定巡执法检查需要包含如下内容:执法任务书, 行动计划 (实施方案) , 按有关检查文件和通知要求填写的配套检查表格;定巡执法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执法专报、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3) 护岛行动专项执法需要包含如下内容:当年护岛执法行动实施方案;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执法专报、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2.3 海洋自然保护区

海洋自然保护区需要包含如下内容:本执法机构管辖海区自然保护区的总目录 (包括保护区名称、保护区面积、保护区对象) ;执法任务书, 行动计划;自然保护区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执法专报、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2.4 海砂

海砂需要包含如下内容:本执法机构管辖海区海砂矿区开采数量, 单位或个人海砂开采海域使用申请及批复,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报批稿及批复文件, 海域使用权证书, 海砂开采许可证;执法任务书、行动计划, 有效期内海砂开采许可证统计表;海砂执法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执法专报、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2.5 综合

(1) 单独定期执法检查需要包含如下内容:当年单独专项执法检查年度及每次工作计划;定期执法检查专报;单独定期执法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2) 单独不定期执法检查需要包含如下内容:不定期执法监察专报;单独不定期执法查处违法案件相关项目列表, 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执法声像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3) 日志需要包含如下内容:依据关于印发《北海总队海洋行政执法检查日志制度》 (海监北法字[2010]11号) 的通知要求, 将执法检查工作中产生的原始信息记录于日志中。

(4) 举报 (一举报一档) 需要包含如下内容:举报材料 (包括来访记录、信函、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举报内容) , 《举报受理记录表》;移交的相关材料及《举报移送单》;通知书、照片、上级下发的相关文件;《海洋违法行为举报处理情况记录表》;《海洋违法行为举报现场核实报告》;《海洋违法行为举报处理情况报告》;由本执法部门立案的违法项目, 其有关案件情况可指向案卷档号, 对其他执法机构查处或立案的, 附加说明;年度举报处理工作报告;执法声像资料;执法专报、相关会议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5) 统计需要包含如下内容:按照《海洋行政执法统计报表制度》填写相应表格:包括《海洋行政执法情况统计表》和《行政处罚动态明细一览表》,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填写的其他统计表一并归档。

3 处罚案卷类档案具体归档信息研究

在案卷的归档中首先设置辖区年内处罚案件列表 (包括案件名称、被处罚单位名称、处罚时间、处罚金额、并简要说明, 按海域案、海洋环境案、海岛案排序并进一步细分) ;其次一个案件建立一档, 处罚案件办案流程图及归档内容见图2。

处罚案件办案流程图描述了违法案件查处流程 (包括一般程序案件、简易程序和听证程序) , 同时将每个办案流程产生的归档内容进行了列举。具体处罚案件档案的归档内容及要求在《海洋行政执法档案业务规范》 (HY/T 139-2011) [2]中有详细的规定, 本研究不再详细阐述。

由于北海区行政执法覆盖面广, 内容繁多, 属地不同, 部门不同, 产生的资料难免有所区别, 产生的信息资料也会有所差异;并且随着海洋行政执法业务工作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信会产生更多新的执法领域或新的执法专项, 在归档时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将新产生的有保留价值的海洋行政执法信息和资料按照相应的归档办法归入档案中, 不断完善海洋行政执法档案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HY/T 057-2011海洋管理机关档案业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篇4:行政资料管理

关键词:企业;政府;行政管理;效益

效益是一切单位组织乃至政府发展所必须关注的事情。效益可以简单的解释为收入与支出的比例。在政府的行政管理当中,同样需要注重效益,政府代表的不仅仅是政府,还代表着广大的人民群众,政府相当于用纳税人员的钱维持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一旦效益行政管理效益没有得到保障,会导致社会发展的恶性循环。在我国的行政管理当中,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在这个变化当中有关政府铺张浪费、机构臃肿、贪污腐败的报道越来越多,机构不断的细化,职能却相互交叉,处理事情效率较低,开支又较高,效益不高的表现。

企业的行政管理是上世纪发展起来的,其主要职责是维护生产操作的正常进行,规范企业人员的行为,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当中,行政管理人员过多会导致办事效率变低,企业开支变大,一般来说成功的国际大公司都有较精简的行政管理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置和制度的执行有许多值得政府借鉴的地方。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

像政府行政管理机构一样,企业的行政管理机构也是执行行为准则,更新方针机构的组织,对企业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一切的制度原则也是从企业的效益出发,这是根本,同时具备以下特点:(1)民主性,企业的行政管理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时时与本企业的基层组织相联系,关注企业和社会发展动态,可以和基层组织一起调配资源,使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更合理的分配,而这些分配的准则绝大多数来自基层组织。这样一来可以保证与共的积极性,保障了主动性和创新性,加快企业的发展。(2)实用性,企业的行政制度都会以实际需求为准则,一般经过协商做出的制度都会对公司的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较少会有无用功等形式主义的程序。(3)高效率,要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行政管理必须具备较高的效益,在日益激烈的竞争驱动下,企业的行政必须高效率运转,机构和程序都必须尽量精简,分工明确,几乎没有权利交叉区域,既方便公司政策制度的实施,又能保证在最低的开支下进行最高效率的运转。

二、政府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题

由于中国改革开放,行政管理改革和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因此在政府行政管理方面还有许多欠缺,存在着以下的不足之处:(1)财政问题,由于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许多大型国有企业享有政府的扶持和补贴,能免费使用许多资源,而私有企业和其他居民则需要承担较高的税收,这样不够公平,其次目前的财政制度覆盖范围较小,许多民生领域尚未覆盖,而且地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目前政府在土地政策上就没有控制好,导致房价出现不可控的状态,广大居民都有购房困难的问题,这是关系直接关系到民生的事情。(2)部门任职问题,目前关于国家公务员的选任是比较公开,可以从每年报考的部门报考的热度可以看出,不同的部门收入差别较大,收入高的部门,大家都往里挤,这些事情背后都隐藏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使得对任职人员缺乏合理科学的考核。(3)机构设置问题,在封建时代,帝王就注意到官员的数量不能太多,需要与人口数量挂钩,如今,国家也一直实行机构改革,尽量精简人数,但是没有达到任何成效,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机构数量明显偏多,政府人员数量更是臃肿,导致部门和人员之间权利交叉,反而降低办事效率。

三、基于企业模式的政府管理改善

首先,虽然企业行政管理和政府行政管理有许多差异,但是也有最主要的共同点:利益,作为企业,一切以所有员工和公司的利益为指导方向,那么作为政府,就必须时刻以国家发展的利益和全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作为行为准则。即政府行政管理的目标需要更进一步明确,不能以部门和私人的利益为方向,要为服务的人民群众的民生考虑。需要以最低的政府运行成本,给国家和社会创造最高的利益。

其次,加强政府惠民政策的普遍性,关注民生,是行政管理民主化。目前在发达的企业,公司从上到下的员工在享受企业福利,都比较平等,而在政府行政管理中,表现出极大的不平等,公务员也许有最好的福利,其次发达的地区,而偏远地区甚至没有福利可言;还有在行政管理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注民生事业,一味地追求国家的发展和地区的发展而不关注民生会导致民众苦不堪言,而在较好的企业一般会关注员工的需求,防止人才流失和抱怨。

最后,必须进一步精简政府机构,避免闲职、虚职和职权交叉的现状。政府代表国家的权利,有义务用最少的人员和金钱管理国家事务。这点上政府行政管理需要向企业模式学习,政府应就各个部门的人员数量做出规定,而不是部门能承受的最多人员数量为上限,对于相关政策和办事程序、时间也需要做出规定并公开。

四、结语

政府行政管理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借鉴企业行政管理思路,有助于强化政府行政管理效益,保证国家和社会更稳定的发展。

篇5:行政、资料管理个人工作总结

一、公司行政方面:自今年4月开始实行的公司积分管理制度,已实行有3个月,在实行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和部位问题:1、晨报、晚报多次提醒并扣分后各项目负责人仍常有上报不规范情况,对这一情况有时未仔细审核晨报、晚报内容未进行扣分处理;2、对项目安全、质量检查情况工作有所懈怠,各在建项目近期未开展安全会议,未对各项目负责人进行扣分提醒;对福利院等项目发现质量问题时未进行扣分处理,整改完成未对整改内容进行复检。

二、资料管理方面:1、在施工现场资料方面,工程各分部验收资料及时完成,并配合完成分部验收;但工程各施工检验批资料的编制和上报监理不够及时,在下半年的工作中会及时改进,按照工程的形象进度及时完成检验批资料的编制和上报监理。2、材料送检方面各项目送检都较为及时,但沙岗吊瓜基地项目因工程规模较小,在施工时未重视没有进行材料送检,造成后期验收出现问题;在下半年的材料送检工作中我会对所有项目不论规模大小都做到所有材料都送检齐全不遗漏。

三、各项目管理人员方面的建议:在上半年的工作中发现各项目负责人对工程验收程序、资料管理方面都不太了解;项目负责人对工程的分部验收该如何进行,什么时候可以进行验收,验收需要满足什么条件,需要准备什么资料,需要几方人员到场必须要有所了解。但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对这些方面并没有引起重视,未主动去了解过各分部验收,做为项目负责人应当在可以进行分部验收时就要主动了解分部验收资料准备情况、材料和结构检测情况,从来没有一个项目负责人问过或看过我准备的验收资料,有的项目负责人可能到工程完工都不知道工程的五方责任主体单位是哪几个。

篇6:行政执法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县司法行政系统行政执法档案资料的管理,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行政执法中的作用,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局行政执法工作的特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行政执法档案资料是指在行政执法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图表、声像等,主要包括:

(一)执法工作计划、规划及安排步署;

(二)执法活动的总结、汇总材料;

(三)行政执法案卷;

(四)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材料;

(五)执法监督材料;

(六)执法投诉材料。

第三条 行政执法档案资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与安全。

第四条 法制股负责对执法机构的行政执法档案资料进行监督并指导开展档案资料的管理。

第五条 法制股负责本部门的行政执法档案资料的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做好行政执法有关资料的收集、登记;

(二)做好有关资料的鉴定与分类;

(三)对存档资料进行审查、整理、鉴定与统计;

(四)对存档资料进行保管;

(五)对需移交的档案资料进行移交。

第六条 对需存档的资料要及时归档,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归档工作,须移交档案应在归档工作后一个月内办理移交。

第七条 档案资料的销毁须经分管领导核准后方可进行,档案销毁必须有二人以上在场。

第八条 行政执法档案资料的保管期限分为三年、五年、八年、十年及永久五种,具体要求如下:

序号 材料 保管年限 1 执法工作计划、规划、安排步骤 永久 2 执法工作总结、汇总材料 永久 3 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材料 十年 4 执法监督材料 十年 5 执法投诉材料 三年 6 行政处罚案卷

篇7:行政资料管理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服务 公民参与 企业化政府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府职能的发展和侧重点的不同,政府管理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念、评价标准也在发生变化,表现为从以政治法律为主导和评价标准,到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和评价标准,再到以公民社会为主导和评价标准。出现了传统行政管理(Old Public Administration)、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两种模式,当前正在探索走向新公共服务(New Public Service)。

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是政府控制社会,政府职能以政治、法律为标准,以政府目标为导向,由政府官员制定政策并由政府机构贯彻实施。政府的行政责任和绩效评价由政府领导决定,至于公民对政府的工作是否满意难以在实践中落实和反映。政府常常是主观上希望为公众更好地服务,为社会谋福利,但往往适得其反,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情,该管的事情却没有做好。因为政府管的事情太多,成为全能型大政府,导致政府机构膨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财政赤字严重。这是传统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征。这种情况到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已经难以维系。在欧美国家主要是由于福利国家造成财政负担严重,人们缺乏进取心和工作热情。在中国则是政府主宰一切社会资源,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盛行,否定市场经济,造成效率低下。

一、新公共管理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新公共管理模式是政府采用市场机制,借鉴私营企业管理经验实现制度创新。政府以市场经济为标准,政府仍起主导作用,但主要是充当市场催化剂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实现政策目标,充分发挥私人、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这一阶段政府的指导思想是公共选择理论,即个人对私利的追求的合力恰恰能满足公民社会整体的利益。人们把政府称为企业化政府,把公民称为消费者或顾客。这一阶段的理论和实践被称为“管理主义、新管理主义、经济理性主义、再造政府或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管理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英美国家首先兴起并迅速传遍世界的政府改革模式,其本质特征就是(Work Better and Cost Less)要求政府像企业那样高效运作,政府官员要像企业家那样精打细算地使用财政资金,政府服务要走市场化道路,向市场要服务,向市场要效率,大规模地实行公共企业私有化,推行顾客服务、私人承包、绩效评估和目标化管理模式,目的是通过经济理性主义分析找到解决政府问题的出路。这是西方国家应对财政危机的办法。这种政府管理模式在一定时期和一些发达国家内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被一些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奉为成功经验甚至是金科玉律而到处套用,而不顾本国实际情况,结果造成了许多问题。

新公共管理模式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高度发达,法律制度十分完备,社会保障非常健全,社会福利水平很高的基础上的。在这种条件下,政府为了刺激社会的活力,减轻社会福利的压力,又不至于遭到过分激烈的反对,而采取了将一些政府职能推向市场的做法,使一部分政府职能实行市场化运作,将部分国有企业私有化,更多地强调效率和效益(Efficiency, Effectiveness, Economy)。

新公共管理理论集中反映在戴维·奥斯本(David Osborn)和泰德·盖布勒(Ted Gaebler)在1992年出版的著作《再造政府》(Reinventing Government)中。他们提出了以企业家精神改造政府的十项原则,构成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林达·凯布林认为,新公共管理将管理技术引入行政管理,采用顾客服务、绩效承包、竞争激励、减少规制等市场化安排,实现政府部门、营利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竞争,奖优罚劣,减少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的垄断特许权。克里斯托弗·胡德认为,新公共管理不同于传统行政管理之处在于它“信任市场和私营企业管理方法和理念,这些观念是以经济理性主义的语言表达出来的。”

新公共管理的两个基本原则是:一是依靠市场模式,二是强调企业家精神。

按照奥斯本和盖布勒的观点,市场模式应当应用于政府管理,要创造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竞争、私营企业争取政府合同的竞争、公共机构之间的竞争以及政府机关内部的竞争。这种市场化政府模式相信市场自由竞争的力量可以实现自利的个人、企业、社会集团和公共机构之间利益的平衡,从而达到社会效益

最大化。这种模式有利于实现分权、竞争和适应环境变化,使消费者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权,使政府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新公共管理使市场消长变化不仅对个人的选择施加影响,而且最终指导社会的发展方向。利用市场机制改造政府,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效率,能够满足公民的部分需要,但是这种观点的问题在于它完全没有考虑民主社会平等和正义的价值观念。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新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理念就是“人们的行为都是由自我利益支配的”。新公共选择理论完全拒绝了“公共精神、公共服务”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在一个文明民主的现代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一个社会从个人、企业到政府都以自我利益作为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以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改造社会,必然会造成“马太效应”,政府像对待消费者一样对待公民的要求,谁有钱就为谁服务,变成了金钱的奴仆,还能维护公共利益吗?

另一个新公共管理和再造政府运动的模式是奥斯本和盖布勒所推崇的“企业化政府”即“以新的方式利用资源,实现生产和效益最大化。”

关键问题是新公共管理所主张的政府改革不仅仅是引进私营企业管理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全盘接受私营企业的价值观念,认为政府应当像企业那样运作,应当采用“科学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以企业家精神管理政府。

但是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是完全不同的。政府管理的最高目标和价值是社会安定、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它的最主要手段是通过税收实现国民财富的二次分配,提供私人和企业所不愿或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环境保护、国家安全、国际环境。而企业的最高目标和价值是利润和效率,主要手段是提高科技实力和产品、服务的竞争力,本质上科技发展主要是私人和企业的事情,国家不可能从根本上和长远上提供科技发展的推动力。经济和科技主要是企业和私人的事情,国家应当主要关注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建立和巩固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律和制度环境,更好地发挥私人和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企业家精神是精打细算,富于创造和冒险精神。这种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但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例如,唯利是图,垄断经营,以邻为壑,缺乏社会责任,为了利益甘冒风险而不计后果等都可能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而政府不能唯利是图,不能不计后果,不能不顾社会利益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政府与企业家最大的不同在于政府要承担起它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要将公共权力和公共资金、公共资源用于公共目的,以公共精神投身公共事业。

二、新公共服务模式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

新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是政府以公民社会为评价标准,以公共利益为最高目标,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公民政府关系。政府的作用是通过与公民对话,在公民和各利益集团间充当中间人,协调政府、私人、非政府组织的利益,形成利益共识。政府官员必须遵循法律规则、社会价值、政治要求、专业标准和公民利益,认真履行其义务,承担对公民社会的责任。这是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政府承担责任,按照民主原则实现程序公正,确保公民的投票权、代表权、财产权、言论自由权等。政府的存在只是在公民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起协调作用,给公民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提供发展空间和条件。公民的作用是在尊重别人的权利的基础上追求个人的兴趣和利益。这种观点实际也是与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相一致的。

新型的民主公民权利义务观念认为,公民可以在自己的政府管理中发挥积极参与作用,公民不仅仅追求眼前的个人利益,而且着眼于广泛和长远的公共利益,具有一般的公共事务知识,关心社会的整体命运和道德维系,对所在社区具有认同和归属感,为社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这种民主政治所服务的公共利益不仅仅是代表公民的个人利益的集合或并列,而且更重要的是代表人类和世界的文明进步的历史趋势。这种观点是新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并在其中得到集中反映,这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许多政治学和公共管理专家、学者以及实际工作者都认同这种政府管理模式。很多人将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公民参与上,探索在公共组织中实现政务、事务公职人员与公民对话、协商、研讨的途径。柴瑞尔·金(Cheryl King)和卡米拉·斯蒂沃斯(Camilla Stivers)在1998年编辑出版的《政府是我们》(Government is Us)一书中,对

公共管理人员改变他们的公民观念提出建议:第一,公共管理人员要将公民当公民看待,而不是仅仅当成选举人、委托人或消费者。他们应与公民分享权力,减少控制,信任合作。第二,与管理主义者只注重追求效率不同,政府和公共管理人员应当更强调责任意识和公民参与意识。

在政策科学领域,通常的偏见是市场导向、公共选择和自我利益等。对此,皮特·戴龙(Peter Deleon)认为,政策科学正在偏离民主的出发点,他建议应当实行“参与式政策分析”,让政策分析专家与公民一起对重要的公共问题进行质询和讨论,建立起一种更加民主平等的政策科学模式。

在实践中,一些公民参与的探索已经出现。为人们所广泛关注的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奥伦治县所进行的“公民至上”工程。该工程的目的是改善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一方面,作为公民,人们必须采取对邻居和社区负责任的态度;另一方面,政府必须愿意倾听公民的意见,把公民的需要和公民的价值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公民至上”的理念来源于消费者与公民的不同。作为消费者人们采取的立场观点和行为方式与作为公民是不同的。作为消费者,他们关注于自身的有限利益和要求,希望其愿望尽快得到满足。作为公民,他们着眼于共同利益和社区的长远的发展。“公民至上”的理念就是鼓励更多的人们承担起公民的责任,让政府更加重视公民的利益和要求,并贯穿于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和全方位,而不仅仅体现于选举上。政府应当首先满足消费者的自利的、短期的需要的观念是有问题的。因为政府的消费者的概念不同于私营企业消费者的概念,不同群体的消费者有不同的迫切要求,作为私营企业的理念是谁支付更多钱谁就享受更好的更优先的服务,作为政府就不能这样做。政府不能仅仅把公民作为消费者看待,只提供力所能及的有限服务,甚至就像自动售货机一样。公民权利不能简化为消费者权利,公民既是消费者,也是委托人,更是政府和社会的主人。

我们知道,现在许多人对政府的工作不满意。但是仅靠引进市场机制和企业管理技术,提高效率,是远远不够的。人们不信任政府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政府没有承担起应尽的责任,特别是在公共道德和公道正派方面存在问题。新公共服务理念反对新公共管理采取市场和企业的价值观念,如自利、竞争、企业家家精神,要求政府更加关注公民参与、协商、领导、公平、正义、责任、专业等,而这些观念在被称为新公共管理的圣经《再造政府》中却被忽略,甚至连公民和公民权都没有提及。这样怎能建立起对公民负责的民主政府呢?在一个公民社会里,政府官员不仅要做好服务工作,还要承担协调、沟通、谈判、仲裁、判决和化解矛盾的工作。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是负责和公道、正派。

若波特·顿哈特(Robert B.Denhardt)和詹尼特·文森特·顿哈特(Janet Vinzant Denhardt)提出了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7项基本原则:

第一,公共服务的基本作用是汇集和满足公众的利益要求,而不是试图控制和驾驭社会的发展方向。第二,公职人员必须形成公共利益之上的理念,其目标不是找到由个人选择所驱动的解决方法,而是形成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

第三,满足公共需要的政策和方案可以通过集体努力和协作过程有效地实现。

第四,公共利益是以共同价值为基础进行对话的结果,而不是个人利益的集合。因此,公职人员不应该仅仅满足顾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建立与公民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第五,公职人员不仅必须按市场规律行动,更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依照社会价值和政治标准,满足专业化要求,实现公民利益。

第六,公共组织体系只有在尊重全体公民的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和参与过程,才能取得长久的成功。第七,公共利益在公职人员和公民的共同努力下可以更好地得到实现,而不能仅靠企业管理模式。

总之,政府管理今后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的形势要求政府管理不仅要采取传统行政管理方法,而且要充分吸取新公共管理的重视市场机制和企业管理方法的优点,探索新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的模式,以公民参与、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管理的核心内容。

三、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的反思

中国政府管理也经历了传统的政治挂帅的管理模式和以市场机制、企业化政府模式改造政府管理的探索。

其中有许多经验,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探索走向新公共服务模式的新道路。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当时国际国内局势的影响,左倾急躁冒进的指导思想占统治地位,政治挂帅,思想领先,要打烂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破旧立新,斗私批修,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批唯生产力论。政府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政府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控制了一切资源和机会,领导人民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大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这有点类似于在西方搞的福利国家,但生产力水平低下,难以维系,人民的基本物质生活都难以保障,造成了全能型大政府和贫穷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社会的发展总是遵循其自然的历史规律,不可能超越,否则就要犯大错误,走弯路,还要被迫返回原路。

改革开放以后,经过拨乱反正,重新走上了尊重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轨道,政府职能也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任务以后,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明显发挥出来,许多国有企业经过改造重组,走向市场,实行优胜劣汰,一大批私营和合资企业成长起来。政府也进行了自身的精简改革,实行党政分开和政企分开,不再包办代替不应该由政府承担的任务,新公共管理模式也在理论和实践上影响到了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引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企业化管理、顾客至上等也成为政府管理的口号,一些地方还提出了“经营城市”的理念。

新公共管理模式注意发挥市场机制和竞争作用,借鉴企业管理的经验,是政府改革的一个新思路,具有创新性,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存在根本不同,因此,以企业家精神改造政府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大问题,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和不全面、不科学、不持续、不和谐发展,值得认真反思。

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内都应当集中精力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社会公平,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维护和促进国家和平发展的国际国内局面。在这些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而不是简单得把责任推向市场,用企业和市场的办法解决社会问题。中国的问题十分复杂,不可能一付药包医百病,不能把复杂困难的问题简单化,向企业和市场一推了之,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和态度。

中国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损公肥私、化公为私的现象,导致大量工人下岗失业,危害社会稳定;政府与民争利,官商勾结,乱占耕地等问题的出现都与这种改革价值取向和理论指导有关。中国的事业单位改革的思路也是要走市场化道路,学习企业管理模式,提高经济效益,甚至提出教育产业化的口号,结果造成公立学校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医院与药厂推销人员内外勾结,吃回扣,开大处方,造成医疗费用节节攀升,老百姓看病难。中国的事业单位很多都具有垄断性和资源独占性,如果让他们像私人企业那样运作,要盈利甚至实现暴利是易如反掌的事情,这样可就损害了一般老百姓的利益。中国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而不是市场化或企业化政府,不能简单地把公民当成一般消费者看待。政府的职能既不是掌舵,也不是划桨,而是为公民服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认真研究,长期探索。

国外的先进经验要学习借鉴,但不能简单照抄照搬,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又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先进国家实行得很好的东西,拿到中国来就可能变为走样,为什么?因为国情和发展阶段不一样。中国还没有完成一般政府公共服务的任务,就超前地提出企业化政府的口号,实在是为时尚早。

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不应当是建设企业化政府,而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不是向市场、企业和社会甩包袱,而是要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为公民、企业排忧解难,建设良好的制度环境,实现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一个民主、富强、文明的和谐社会。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和进行决策必须公开化和透明化,让公民参与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聪敏才智。要真正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依法行政,首先要转变政府管理观念和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立荣著《中外行政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 傅大友等著《行政改革与制度创新》,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3. 黄仁宗:《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关》,载于《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全球化与政府作用”课题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改革:中国的经验、问题与前景》,载于《管理世界》2001年第4期。

5. 毛寿龙等:《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篇8:论施工资料管理

1 施工资料内容

具体按照DBJ 04-226-2003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 04-214-2004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分为六大类:C0工程管理与验收资料、C1施工管理资料、C2施工技术资料、C3质量控制资料、C4施工质量验收资料、C5工程安全和主要功能核验资料,另外,建设单位一般会委托施工单位绘制竣工图。

2 施工资料管理职责分配

1)公司施工资料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资料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由公司技术管理部和生产监控部负责核查管理工作,分公司定期检查项目经理部施工资料形成、交接、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工作,必要时协助完成,技术资料员需经分公司培训后方可上岗。

2)项目部施工资料管理:项目经理部施工资料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责任工程师牵头,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根据职责分配随施工进度及时形成有效资料,适时交接并形成交接记录。

3)我公司按照《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中,施工单位资料卷进行职责分配,找出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质量员、材料员、项目预算员负责办理的资料,并由项目技术资料员具体负责各类资料形成、收集、整理工作。

3 规范施工资料形成、编制、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施工技术资料应具有规范性。施工技术资料的规范性就是在形成、编制、收集、整理和归档施工技术资料时,应遵照有关的工程标准、规范和法规要求,文件成果应达到规定的广度和深度。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尤其是技术资料负责人、资料员应认真学习和实施国家、行业发布的技术法规,认真、全面地整理、填写施工技术资料,及时归档,使施工技术资料标准化、规范化。

4 计算机应用

1)自动计算:所有包含计算的表格,只需输入基础数据,软件自动计算。2)智能评定:软件自动根据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要求评定检验批质量等级,自动标记合格与不合格点。3)验收资料数据自动生成检验批数据,自动生成分项工程评定表数据;分项工程数据自动生成分部工程数据等。4)大量的特殊字符:软件提供了建设工程中常用的轴线号、钢筋符号、上角标、下角标等特殊字符。5)技术交底:提供大量的施工技术交底模板、安全技术交底模板,可以方便的生成技术交底资料。6)规范规程库:一般施工资料管理软件会提供很多的规范条文和地方规程库,方便技术人员使用。7)导入、导出实现移动办公,可以将数据从一台电脑导出到另一台电脑,不同专业资料管理人员填写的资料,可以导入同一个工程。8)上报工程数据光盘:做完工程后,软件可将工程数据刻录成能自动播放的光盘,即使在没有安装资料软件的电脑中也能查看工程资料。9)根据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变化,软件可以及时的更新升级,即使在偏远地区的工程也可以同步升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5 竣工验收

工程竣工验收应先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检查评定,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报告申请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各方负责人进行单位工程验收。所以在打竣工报告时,施工资料应当收集、整理、编目、各种报告和签章手续齐全。竣工验收的表格也应填写完毕,验收合格后各方负责人签字盖章。另外,我省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先要接受节能专项验收。未专项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将不得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6 档案移交

工程验收后按照DBJ 04-214-2004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的规定,向建设单位(或总包单位)移交资料,移交单位、接受单位双方签字盖章后方可交接。按照规程要求,施工单位应负责编制两套施工资料,其中移交建设单位一套,自行保存一套(合同另有约定的按合同要求)。

7 资料形成中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办法

7.1 C0工程管理与验收资料

该部分资料整理相对容易,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填写好开工报告,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填写好单位工程验收资料竣工报告(包括文件叙述部分),并在验收通过后,办理竣工验收证明书。值得注意的是该部分资料中工程名称必须与中标通知书中的一致,签字为单位负责人;归档均需原件,且各单位均需归档,所以在资料形成时要多做几份原件。

7.2 C1施工管理资料

该部分资料中,在正式施工前项目部应留存企业资质证书及相关人员岗位证书的复印件,并加盖施工单位的公章,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是在正式施工前,对项目部现场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施工技术标准、施工图审查、地质勘察报告及其他施工技术文件准备情况的报告,应由项目总监理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检查,做出检查结论。砌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等级检查记录是根据GB 50203-2002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施工控制水平。

7.3 C2施工技术资料

该部分内容是工程施工和结算的重要依据,从工程开始到竣工都要注意收集,分类整理、归档,并应指定专人负责发放、保管、借阅等业务工作,随时记录和传达图纸变更、技术措施等情况,保证工程顺利施工。

7.4 C3质量控制资料

该部分资料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历时长,需要平时工程技术人员、设备材料管理人员及时收集、整理。其中原材料这部分应按材料种类、进场时间收集、整理资料。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生原材料的合格证与现场实际不符,材料批次、编号与合格证不符等问题,甚至还有合格证要不回来的问题;同时受实验室水平的影响,有些实验室出具的报告还会出现部位、数量、日期等与实际不符的错误。所以我们施工单位在收集、整理该部分资料时,一定及时收集,认真复核,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

7.5 C4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本类资料最基础的就是检验批的填写,整理填写检验批表经常出现的问题是:1)检验批划分不合理,实际施工中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就策划好,否则在竣工资料验收时非常麻烦。2)检验批中施工单位检查记录栏填写有误,填写的检查内容不正规、不规范、不妥当。如有的现场质检员执行贯彻标准时,不求甚解,只是照搬条款,照条抄录以致产生错误。我们的现场管理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规范,熟悉图纸,保证填写的规范、准确。

7.6 C5工程安全和主要功能核验资料

该部分资料主要有: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报告、饰面砖粘结强度检测报告、屋面淋水试验记录、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试验记录、地面蓄水试验记录、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室内环境检测报告等。

对涉及工程安全与主要功能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验并在竣工验收时进行核查及抽样检测。需要知道的是室内环境检测是由建设单位委托检测的。

7.7 施工图纸

1)施工过程中图纸应用胶带封边后分册装订,妥善保管,严禁在图纸上乱写乱画。2)施工过程中项目责任工程师应负责工程变更单的及时形成,图纸持有人应及时将变更单编号、内容及变更时间在图纸上标注,并由标注人签名。可采用对已执行的变更单应及时盖“已执行”章,对已施工完但未执行的变更单盖“未执行”章,这样在编制竣工图和结算时便一目了然。3)竣工图。a.竣工图必须要真实反映工程竣工验收的实际情况,准确、完整、清楚、规范、修改到位。要保证图纸质量,做到规格统一、图面整洁、字迹清楚,能满足计算机扫描的要求。竣工图用施工图必须是新蓝图或绘图仪绘的白图,不得用复印图。不得用圆珠笔或其他易于褪色的墨水绘制。b.所有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c.竣工图应按单位工程,并按专业、系统进行分类和整理立卷。

8 结语

通过明确管理职责,标准化、规范化施工资料管理工作以及施工资料管理软件的应用,施工资料管理将会更科学、更高效,企业竞争力也会得到提升。

摘要:结合国标和山西省地标对施工资料的要求,论述了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资料管理工作全过程,并针对具体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给出了解决办法,以指导施工企业科学高效地管理施工资料。

关键词:施工资料管理,归档,规范性,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对大自然的爱作文500字下一篇:2023安徽高考数学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