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普及推广总结

2024-08-07

家庭教育普及推广总结(精选10篇)

篇1:家庭教育普及推广总结

家庭教育普及推广总结

市七小 杨晓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的人生观、日常道德规范、待人处事都会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现将我班本学期家庭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常规管理,把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教师重视,全员参与。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所以,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提高全体学生家长的教育水平,是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向同步,推动素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我们把办好家长学校归入学校的整体计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2、形式灵活,注重实效

我班学生的家长有一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经历、思想修养和孩子的生活环境都是社会的最低层,这就决定了我校的家长学校要起点低,多种形式配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1)上课与家长会相结合。家长学校毕竟是家长在业余时间自愿参加,故时间不宜占得太多,我们把上课与家长会结合起来,每次学校或年级开家长会,总是先安排一点时间讲家教的专题课,如学生学习困难的预防与疏导办法,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训练,争取家长听得进、记得牢,达到认同与内化的境界。这样家长既在家教的理论上得到提高,又了解到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现,从而能更主动与班主任交流意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同时邀请克拉玛依市知名家庭教育专 家康义敏老师为我校的家长们作专题家庭教育讲座。

(2)个别指导与咨询相结合。我们实行以上课为主,还分别举办“学习困难学生”、“行为规范偏差学生”的个别学生家长学习班,尽可能及时解决不同类型的学生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个性”问题。经过学习,家长们改进了教育子女的方法,在学校和家庭配合下,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行为规范上有了逐步的改善。

篇2:家庭教育普及推广总结

湖北省红安县永河小学 刘昌华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和普及,挫折教育已逐渐成为二十一世纪一个重要课题,它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经济虽然发达了,社会也进步了,作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越来越成为社会中被广泛关注的群体,社会中的成年成员普遍感受到,小学生面对挫折较之成年人反应更加强烈,却没有应对的能力与勇气,一些学生受挫后,缺乏正确的心理调试,自恨、自责。有的学生在考试、活动、竞选班干部失败后自暴自弃,甚至出现轻生、自虐等极端行为;也有的学生因成绩较差,努力一段时间后,无法达到期待中的效果,就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从此对学习失去兴趣;也有一些学生因为家庭破裂心理扭曲,产生叛逆心理等。这与现时“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素质教育是不相符的。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施行有针对性、有效果的挫折教育刻不容缓。

二、挫折教育的意义

挫折教育,也称抗挫折教育、磨难教育,指教育者有意识地利用或创设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正视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力的教育。小学生挫折教育是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认识特点,对其进行初步的挫折认识、挫折策略和挫折预防的基础教育活动。其目标为建立从正确认知、合理制约情绪情感、调动良好意志品质到采取合理有效行为模式的积极连锁反应模式,即积极的动力定型系统。其核心是培养一种面对生活挫折的内在的自信和乐观。从方式手段上看,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之说。我们从外延上来解释,很多人之所以无法充分理解挫折教育的作用就是因为仅仅看到了狭义的挫折教育,把“教育者”片面地理解为学校,把挫折情境的产生片面理解为单纯的“ 创设”。一方面忽视了学校之外还有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系统,另一方面忽视了挫折情境的主要来源--成长过程中现实的阶段性的日常生活挫折情景的合理充分利用,因而让人产生“众人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

笔者认为,挫折教育是充满人性的教育。挫折教育如果实行得适度和适量,对于孩子自我调节心态,克服困难,设定目标并且坚持追求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反之,挫折设置过度过量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损伤其自信心。作为教育工作者,能够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分析原因,使之规避类似问题才是教育工作者施行挫折教育时应尽的义务。

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压力逐渐增大,特别是六年级学生已经开始面临升学压力,所以,高年级学生会为挫折产生更大的压力。面对挫折,高年级学生会表现出比低年级学生更积极应对的态度,综上,挫折教育应从低年级开始施行,对于低年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不同年级也应该根据其自身特点,展开不同的教育内容。

三、挫折教育的途径

1、寓耐挫折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姆塞尔提出:挫折效应理论。他认为,人在受到挫折后,可以出现努力奋进的情况。一线教师因为与学生正面接触频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挫折教育是非常实用和有效的途径。现在的小学生多数比较聪明,家庭状况也比较好,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机会可能会很少。这种状况决定了很多小学生在顺境中能够正常面对,而一旦遇到困难和障碍,便从此一蹶不振,失去继续学生、生活的信心。针对此类学生,在实施挫折教育是应科学引导,完成对其忍耐能力的启发教育。如结合学科教学,教育学生以中外著名人物战胜挫折以典型事例为榜样,司马迁遭宫刑之苦而著《史记》,韩信受胯下之辱而统百万大军,屈原被流放而赋《离骚》,勾践卧薪尝胆而成大业,曲啸含冤方著《犯罪心理学》,列宁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而写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贝多芬双耳失聪,穷困潦倒谱下《月光曲》„„通过树立榜样,使学生从中吸取积极向上的力量,增添战胜挫折的能力和信心。

2、寓耐挫折教育于活动课程中。

活动课程是小学教育部中重要的教学途径,如果设计得当,适合的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便磨练了意志。

小学生都喜欢参加课外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确定切实可行的挫折教育内容和抗挫折目标。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教师、定辅导内容,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磨练意志。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利用板报、墙报、广播、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等形式渗透抗挫折教育。重视环境氛围的教育作用,努力营造挫折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氛围。如在橱窗里设立挫折教育专栏,展示学生战胜困难的事迹图片;在班级墙壁上挂上名人战胜挫折的警句等,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接受教育。

篇3:家庭教育普及推广总结

采访者:本刊栏目主持孟繁玮

时间:2010年5月31日

地点:中国书法家协会办公室

孟繁玮:“书法教育与国民文化素养”是我刊今年的一个重点学术选题,前几年我们曾就“书法的当代标准”进行过讨论,今天继续探讨书法的教育,也是对书法艺术进行深入思考的一个层面。作为一个集合了书法家、篆刻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及书法活动组织、管理工作者的全国性专业组织,中国书法家协会是怎样理解并开展书法教育工作的?

赵长青:中国书法艺术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即十分重视书法与做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常讲“心正笔正”、“字如其人”,就是强调书法境界与人品之间的密切联系,书法对人格的形成有着启蒙的作用。学习书法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感悟、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书法具有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特优势,如何发挥,如何宏扬,尤其是如何普及,也就是如何将书法的这种巨大文化价值“做实”,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时代问题。中国书法家协会的职能就是联络、协调、服务。我理解联络、协调是手段,而服务才是目的。这个服务包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所谓服务大局就是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服务。再具体点说,为广大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和工作者服好务。我觉得这服务有多种内容和形式,其中开展书法教育、普及弘扬书法艺术,让更多的人通过习练书法,陶冶性情,加强修养,提升思想和文化素质是根本所在。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些想法落到实处呢?我想主要的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活动载体,为当代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平台,营造氛围。比如我们举办的首届全国公务员书法大展,就是要将广大干部吸引到艺术领域中来,鼓励他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升品位,培养高雅情趣。通过激发广大干部参与积极性,特别是领导干部喜爱了书法,这对中国书法事业起到的推动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因为他们能够带动一大批人,形成喜爱书法、习练书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我们通过开展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广泛组织引导书法家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军营、进校园,得到了全国广大书法家的积极响应,也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使这项活动成为了中国书协和各级书法组织服务社会、回报人民的品牌性活动。

孟繁玮:看来书协近年来的确做了不少工作。

赵长青:我们开展的一些有益活动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当然我们在活动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提高,把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五次书代会后,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借鉴中央文明办创建文明城镇的经验作法,先后开展了创建“中国书法名城”、“中国书法之乡”等活动,现在已经命名了8个中国书法名城、36个中国书法之乡、1个中国书法名山——泰山、1个中国书法城——乌海。在中国,书法是最有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之一,因此我们一直在大力提倡“全民书法”,事实上老百姓当中学习书法的热情也很高,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书法家和书法活动。特别是近年来,经过我们的积极推动,各级党政领导非常重视书法活动,也都将书法作为立县立市的品牌,像绍兴、杭州、苏州、临沂、湘潭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城市。

孟繁玮:近几年书协的工作和书法艺术以及书法家之所以取得这么高的社会地位,关键是在传承与发展上采取的措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赵长青:是的,在今年初召开的书协主席团会议上,大家普遍认为,本届书协工作的亮点之一,就是有的放矢地抓了书法普及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精髓,这是全社会的共识。但在电脑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书法艺术的实用性在逐步弱化,书法的传承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冲击,因此说书法艺术的传承是我们当前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尽快扭转这一局面,换届之后我们迅速将书法普及工作提到重要日程,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倡导和推广了“从小学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主题系列活动,得到了全社会积极响应,这项活动已经在一大批中小学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配合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全力扶持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促进书法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006年中国书协通过组织广大书法家捐献作品的方式,筹措100万元资金,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马莲渠乡捐建了全国第一所兰亭小学。并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从2007年开始在吴忠市连续举办了三届“全国中小学生书法节”,这一举措对弘扬中华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培养源源不断的书法后备人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书法节今年将在秦皇岛市举办。据统计,目前我们已在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在四川、云南等地震灾区,以及革命老区延安、湘潭、淮安等地捐建命名兰亭中小学14所,共投入资金近500万元,极大地推动了书法普及工作,调动了书法家的创作热情。近期我们准备投资100万元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建1所兰亭小学。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协调国家教育部门和各省市党委政府,努力推进书法进课堂工作,可喜的是,目前已有重庆、海南、广东等地在中小学中全面恢复开设了书法课。此外,我们还在书法界开展“读书年”、“宣讲年”等活动,来宣传和普及书法艺术。通过“读书年”活动,可以引导书法家喜爱读书,注重国学修养的提升,逐步建设成学习型书法家群体,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而“宣讲年”活动更是一个向广大人民群众开放的活动,其核心是围绕书法与做人的问题。可以说,这两项活动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参与,树立了书协和书法家的良好社会形象。

在做好国内书法普及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还十分注重国际间的青少年书法交流。经过积极努力,去年我们与日本书法组织正式建立两国青少年的互访交流机制。今年我们将组织中国孩子与日本孩子进行双向的互访交流活动。中国的青少年书法代表团成员,是从去年中国书协与教育部联合举办的共一千多万人参加的“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的获奖人员中,精选出约四十人中小学生参加这项交流活动,这无疑会为中日和平友好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会使中日两国中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孟繁玮:那么今后几年中国书协还将开展哪些重要活动?

赵长青:从今年开始,我们会与教育部合作在全国14个省进行试点,开展“中华颂读工程”,旨在倡导朗诵与书写相结合的良好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将持之以恒地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中国书协将积极配合教育部从今年8月开始对中小学的书法师资人才进行培训;从各个省市选出优秀代表,编写规范可行的中小学书法教材。今年7月份,我们将开展与台湾书法组织的交流,在成功举办中国书法家走进金门的基础上,在台湾金门命名两所兰亭小学,这一举措已得到了台湾教育界和文化界的重视和参与。

篇4:龙岗舞龙的普及推广策略

关键词:龙岗舞龙渊源 现状 建议

民俗风情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缩影,是社会群体长期相传所共有的行为方式。我国各民族、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龙岗地区的民俗风情同样丰富多彩,有南澳的草香龙和鱼灯舞、大鹏的醒狮、坪地的客家山歌等,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节目,而龙岗舞龙更是难得的文化遗产。

舞龙流传于深圳龙岗区龙岗墟一带,尤其是龙岗街道的舞龙最为出名。龙岗舞龙队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特别是在参加深圳市的舞龙比赛中,均保持着第一名的骄人纪录。它还先后代表国家出访美国、加拿大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01年,中国龙狮协会授予龙岗“全国舞龙之乡”的荣誉称号。

为了将舞龙进一步发扬光大,提升“龙”文化内涵,2007年,龙岗街道和社区组建起9支舞龙队,全力打造“九龙戏珠”品牌,巩固“全国舞龙之乡”的美誉。同年,龙岗舞龙被列入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进一步弘扬“龙”文化和客家文化,龙岗街道创作了舞龙与山歌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即大型舞龙山歌《山歌乘着彩龙飞》,就是以客家山歌为背景,以舞龙造势形成的一种新的表演形式,并在深圳市第七届“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广场民间艺术汇演上荣获了金奖。

一、龙岗舞龙文化的渊源

龙是中国古代最为神圣的动物之一,是我国古老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舞龙运动是随着龙的诞生及龙文化不断发展演化而来的。据《史志》记载,民间舞龙的习俗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欢度节日的一种形式。如今,它已成为一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和开展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

千百年来,在龙岗民间有一个美好的传说:相传古代龙王领着十条小龙出巡南海,飞到龙岗墟(现龙岗街道)上空盘旋时,一条小龙被这里的旖旎风光所吸引,便降落在八仙岭下的社坪蛰居。当时民众认为这是丰年盛世、国泰民安的预兆,“龙岗”因此而得名。

龙岗人民喜爱舞龙,大部分的社区居委会都成立了舞龙队,逢年过节就在八仙岭下的广场、龙岗河畔进行舞龙表演,人们聚集在一起欢天喜地,与龙共舞,庆祝丰年佳节。近年来,龙岗舞龙还多次参加比赛、出国演出,屡获佳绩。1995年,龙岗民间艺术舞龙队代表中国文联出访美国,参加了爱达荷州国际民间艺术节和犹他州民间舞蹈节的表演,深受好评;1997年6月,它代表深圳市参加全国舞龙比赛,取得规定套路、自选套路和总成绩三项第五名;同年9月,到湖南耒阳参加首届全国舞龙精英赛获优胜奖和最快进步奖;1998年6月代表国家舞龙队出访加拿大,参加多伦多醒狮汇艺节,获得好评;1999年,受文化部委托到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两岸文化交流活动;1999年2月,荣获“民俗民间艺术(民间舞龙之乡)”称号;2000年,到四川参加全国农民运动会开幕式等。

二、龙岗舞龙发展现状

龙岗区委、区政府对“龙岗舞龙”予以了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今年还将“龙岗舞龙”列为区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但从“龙岗舞龙”的长远发展来看,笔者认为还存在以下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

尽管区、街道两级财政每年都会给舞龙一定的经费,但仍然杯水车薪,仅够维持舞龙队临时性表演训练和参与一般性演出。资金投入不足,限制了表演形式的提升和舞龙队伍的壮大。

2.舞龙队员的不稳定性

目前,舞龙队员主要由街道、社区民兵消防应急分队、出租屋管理所等单位抽调部分人员组成。由于工作调动等原因,许多老队员都已离开舞龙队,而为了应对表演任务,不得不临时抽调队员进行集训,因此青黄不接现象较为严重。

3.缺少常态化运作管理机制

目前,舞龙队员往往是为应对临时表演任务或参加省、市舞龙比赛等临时召集、组建的,表演任务完成后队员便各自回到工作岗位,这样缺乏科学训练,不利于队员水平的提高。

4.舞龙队后继堪忧

舞龙的关键是人。现在龙岗舞龙队中,年轻队员经验、技巧和基本功都不足,舞龙表演缺乏“活”龙的精彩和魅力。而且年轻队员由于工作或家庭问题,缺乏对龙岗本土文化内涵和舞龙精神的了解,缺乏学习进取的意识。这使得舞龙队伍逐渐减少,舞龙力量逐渐衰退,舞龙人的年龄趋于老年化。以上这些均对龙岗舞龙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5.舞龙参与的可操作性项目少

目前,龙岗的商业旅游资源越来越多,像休闲娱乐场所龙园、客家文化博物馆鹤新居、五洲风情广场等。可是,这些项目大部分是独立性或是纯商业性的,缺乏多元化综合运作模式的经济市场可操作项目。

6.训练场地的设备老化

现在,龙岗舞龙的训练多是在狭小的石地室内或是石地球场上进行,没有一个条件较好、相对固定的场所,加上舞龙器材的老化,队员身体受伤或生病的事情常常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训练的质量。

三、推动舞龙运动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前,深圳市提出文化立市和深圳特区一体化的战略方针。龙岗地区将在人文龙岗、生态龙岗、和谐龙岗等方面为建设龙岗家园做出具体的规划。舞龙作为龙岗独特的民间艺术,应如何创新发展,积极响应人文龙岗、生态龙岗、和谐龙岗,创宜商宜居新城区的创新理念,使龙岗旅游和本土文化、民间艺术充分结合,逐渐形成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群众广泛参与的国家级的民间活动,产生经济和文化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发展的效应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本土群众对舞龙文化的重视与传承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舞龙文化,加强人们对舞龙文化内涵的认识,提升人们对舞龙精神的理解,进而增强人们的自觉参与意识,视发展好舞龙为己任。

其次,加大对舞龙活动的投入。各级部门要积极搭建平台,采取舞龙汇演、舞龙比赛、沙龙等形式,组织各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年人一起参加舞龙训练和表演活动,将舞龙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同时,要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对比赛中获胜的队伍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再次,要建立长效机制。目前龙岗舞龙的民间艺人存在后继堪忧的现状。通过建立相关机制和制度,把舞龙当成龙岗的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予以重视,民间艺人就可以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对后继者加以悉心的传授,舞龙的文化内涵和技能技巧将后继有人。

2.加强对外宣传交流

舞龙要得到更大的发展就要走出去,走出龙岗、走出深圳、走出广东、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首先,多参加比赛或表演活动。通过参加一些省内外举行的民间体育比赛或表演活动,既锻炼了自己,提升了士气和斗志,又可以积极交流,拓宽视野,学习其他队的好形式、好道具、好方法,来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取长补短。

其次,要做好结合工作。就是要充分运用龙岗的特色资源,将舞龙与本土的风土人情、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结合起来,多举办如客家风情旅游节、客家民俗游等大型活动,做出龙岗的特色和文化品牌。

再次,要争取不断扩大知名度。要大张旗鼓地在国际、国内、省内一些影响较大的电视、报纸、旅游杂志等媒体做广告宣传,增强影响力。

3.融入民间文化旅游来发展

民俗风情、民间艺术与旅游的互动、互进关系已经日益凸显,民间艺术通过旅游景点表演获得了新的生命。如今,电影、电视等现代文化以及城市化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民间艺术再不好好保护和发展,就有濒临失传或消失的可能。要充分发挥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自然风光、介绍当地民俗风情的特点,加大对舞龙的宣传和传播。目前,龙岗景区客家围屋“鹤湖新居”和休闲娱乐场所龙园这两处景区的观赏和游玩都没有什么特色。如果将龙岗舞龙等民间文化艺术融入这两处旅游景区,就可以通过民间文化和艺术表演的特色吸引游客,既给景区增加新的观赏点,又可以使民间文化艺术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游客不但能观赏“静”的自然风光,还能感受到“活”的本土文化的灵魂。

与旅游相结合应该是一条对外交流、与世界民间艺术接轨的便利渠道。舞龙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群众参与性。在舞龙表演时,表演者可以引导游客参与到表演中,使他们成为其中的一员,创造表演的乐趣,为表演增加气氛。这样一来,既能使游客获得亲身体验,留下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又能吸引众多游客的到来。

篇5:家庭教育普及推广总结

根据中共亳州市谯城区委办公室、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谯城区五禽戏推广普及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谯办[2013]1号)精神和《谯城区五禽戏推广普及活动实施方案》(教办[2013]31号附件1)的要求,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我校也进入了上报活动总结阶段。由于学校加强领导、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较好地完成了各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扎实开展下一阶段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我市打造“养生亳州”的战略和我市是“华佗故里”的优势,深入开展健身气功五禽戏的推广普及活动,挖掘五禽戏的文化内涵,传承五禽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五禽戏健身养生理念,提高全校师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校的文明建设。

二、目的意义

通过在全校开展普及推广健身气功五禽戏活动,更好地提升华佗五禽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全校广大师生的身体素质,让广大师生树立科学的健身意识,营造朝气蓬勃、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组织领导 为更好地深入开展推广普及健身气功五禽戏活动并取得实效,学校成立推广普及气功五禽戏活动领导小组,高质量地做好推广普及工作。

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王家红

副组长:颜景巨 汪明恒

组员:葛永伟 黄思江 李宣传 杨小梅 李兴法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葛永伟任办公室主任,辅导员由李兴法、宋玉东、赵东华担任,具体负责健身气功五禽戏的指导、培训等日常工作。

四、主要工作

1、充分准备,周密安排

在区教育局五禽戏推广普及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我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门会议,传达学习市、区教委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首先在校领导班子内部统一了思想认识,确立了在本校开展五禽戏推广普及活动实施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问题、重点工作、方法部署、考核要求,研究制定了我校五禽戏推广普及活动实施方案。

2、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为使本次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在校领导办公室,体育组的领导下,成立了专门的活动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具体负责我校五禽戏推广普及活动的组织、领导、协调、督查等工作,形成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办公室、体育组具体组织,各年级负责人、体育教师协调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积极开展五禽戏的学习、观摩、研讨、竞赛、展示、汇演等活动,使普及具体化。

3、广泛动员,提高认识

学校结合实际,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营造广大师生广泛参与,共同关注的氛围,让推广普及五禽戏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自发行为。

4、精心组织,集中学习

为确保学习活动取得实效,学校高度重视学习工作,加强了对学习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了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中组织所有学生参加学习的制度。在开展学习前,向各班主任发放了笔记本,要求做好学生学习笔记工作,写好心得体会。学习时,严格考勤制度,对因故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一律要求事先向办公室请假,并及时补课,确保参学率。

5、联系实际,加强结合

规范课程。各班体育课每周要至少安排一节五禽戏教学活动,教师示范教学和规范指导相结合,让每位学生熟练掌握气功五禽戏的功法和动作。

学校成立五禽戏表演队。各班选拔爱好五禽戏且练习动作规范的学生,成立表演队,组织集中展示,向社会推介五禽戏。举行五禽戏表演比赛。由优秀五禽戏表演能手组成代表队,举行全校五禽戏表演比赛,奖励先进,激励后进,营造习练五禽戏的良好氛围。

篇6:环保普及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教师:杨旭波

我校近年来在环境保护的宣传方面一直十分注重,在这种影响下,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引起各界的重视。环境素养是人的现代素质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所可持续发展学校的标准之一。为了对学生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环保主题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机构,明确职责,提高认识

1、健全领导班子。学校组建了领导小组,由校长办、教导处、班主任参与,由校长任组长。在成立领导小组的基础上,今年又建立了环境教育领导机构,明确各职能组织任务,学校后勤组全面负责校园绿化和日常的管理,教导处把环保知识纳入学校计划,各教研组、任课老师负责在日常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通过各学科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

2、投入专项经费。学校对环保教育所需的经费做到落实,今年我校先后投入资金,用于美化校园,改善学校育人环境。改造、修剪了操场边的绿化带。

3、加强教师培训。教师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力量。在进行“环保”教育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我校学生通过对环保书籍及影象资料的学习,了解了当前世界三大社会问题之一的保护环境问题,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增长环保知识。

二、以人为本,创新活动,走向社会

作为绿色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宣传是一个方面,学校各种活动的主题尽量能围绕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处处以人为本,开创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全社会保护环境,美好环境。

1、学科教学渗透环保意识

在鼓励和指导学生切实掌握环保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和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中,时时刻刻进行环保教育。

2、主题活动深化环保实践

结合少先队活动、环保宣传日主题环保宣传教育活动等载体,丰富环境保护知识。我校以建设净化、绿化、美化、教育化的“四化”校园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准则,推动学校生态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

节日宣传促环保。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结合有关环保的节日开展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重要环保节日前后,报纸、电视等媒体往往会宣传相关的知识,有关部门也会的开展相应活动。学生征文写环保。学生学习环保知识、参与环保活动后,老师及时组织写征文,把所感所思,点点滴滴记录在纸上。

深入浅出的环保教育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白,环保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草稿纸正反两面使用„„时时是环保教育之时,处处是环保教育之处。

三、精心规化,绿美校园,优化环境

注重校园校貌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年来,我校环境教育已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当中。全校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以保护环境为己任,从自身实际出发,力所能及地为环保工作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创建“森林嵊州,绿色三界”活动中,我校学生作为宣传的主力军,通过文艺节目、分发倡议书等形式,向三界人民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誉。

篇7:浅谈武术的普及与推广

奥运后,中国人的又一奥运梦将是武术进奥运,根据奥运项目评价的标准是该项目的`商业化程度,因此武术的普及与推广被提到了新的历史日程,同时培养复合型的武术人才至关重要.

作 者:徐美琴 黄兴裕 徐增智 作者单位:徐美琴(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7)

黄兴裕(赣南师范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徐增智(上虞市职教中心,浙江上虞)

篇8: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

1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 牲畜粪便超量的问题也越来越显著。据相关数据统计, 当下我国的总体土地负荷警戒值已达到0.49, 而正常情况下该值应该小于0.4为宜。除此之外, 伴随着每年的粪便积累, 该值也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是畜牧业的牲畜粪便积累, 而有害物质兽药、激素、重金属等以及违禁物质“瘦肉精”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该问题, 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国家大力发展绿色畜牧养殖技术, 可以提高我国畜牧产品在世界同行业领域中的竞争力, 同时也是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因此, 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迫在眉睫, 也是保障食品安全和畜牧养殖业经济效益的必然趋势[2]。

2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主要内容

绿色畜牧养殖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饲养绿色畜牧养殖, 要对环境高度重视。环境要选择没有遭到污染的, 各项自然资源, 包括空气、水以及土壤资源等等都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而且在该地区的附近也没有工业企业, 即便是农业耕地, 也要不存在滥用农药的问题。养殖户将畜禽类在这样的环境区域内自然放养, 或农家小规模养殖。虽然养殖规模会受到限制, 且养殖的周期比较长、产量也会很低, 但是, 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非常高。如若满足市场需求, 则需要扩大畜牧业的规模, 也可建牧区, 各种食草动物都在这里放养, 不仅可以实现在畜牧业的规模化, 而且能够满足市场供应[3]。

绿色畜牧养殖要按照生态原理进行饲养畜牧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如果在生产中不避免污染源, 就会导致各种公害。特别是动物的排泄物以及有机废水等等, 都需要进行生态无害化处理, 以确保养殖的动物都是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下生存。从绿色技术层面来看,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主要嵌入到养殖场地址的选择以及场基础设施的建设, 养殖饲料以及饲养管理、生产技术、病死畜禽和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和畜禽疫病防治技术。为了确保畜牧养殖场的自然环境平衡, 就要在饲养中按照生态原理进行。可以将生态畜牧场管理模式构建起来, 将畜牧场养殖所产生的粪便和废水等等, 都采用生态技术处理方式忽视系统化处理, 并合理利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由于养殖引起的环境污染、保障食品安全, 同时还能够为养殖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采用生态原理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不仅改善了环境质量, 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畜牧养殖的成本。畜禽类处于良性循环的环境中生存, 就必然会更为健康, 且能够生产出“绿色”产品。比如, 在畜牧养殖场, 鸡粪可以用来喂猪, 而猪粪则可以用来制沼气, 使畜牧养殖场成为生态循环良好的环境[4]。

3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措施

绿色畜牧养殖能够从多方面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而反过来, 绿色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也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国家给予政策福利, 资金和法律方面的支持, 社会共同遵守绿色畜牧养殖的相关规定, 同时养殖场经营者建立系统化、体系化的稳定管理机制。

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行政管理虽然在食品安全方面, 我国一直都采取绝对严格的执法态度, 但近年来的多发食品安全事故却表明我国的食品安全监控工作做得远不够到位。深究其原因, 是由行政部门负责的管理工作不够完善所导致。

建立第三方技术推广机构, 形成稳定的、有效的推广机制我国在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机制上还没有完全成熟, 甚至在技术应用层面还处于初级阶段, 以致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 而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建立一个稳定而有效的推广机制[5]。

做好疫病防治, 保证食品质量动物疫病的发生率与养殖场的规模成正相关关系, 所以, 为了保证养殖养的食品安全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 对疫病的防治显得至关重要。而在我国由于技术以及设备等条件不具备的原因, 导致出现了疫病的误诊率高的现象。除此之外, 泛滥的使用疫苗也导致了动物产生抗体和耐药性等状况。

总之, 为了我国畜牧业能够更好地发展, 我们应该大力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该技术既能够解决养殖业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同时还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一个稳定而有效的管理机制, 更好地实现绿色养殖。

参考文献

[1]纪卫香.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研究[J].中国畜禽种业, 2016, 12 (01) :31-31.

[2]戴荣国, 魏强, 陈强谱.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胰外科中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A5) .

[3]程尚, 殷素会, 刘佳霖, 等.蛋白酶K水解蜂王浆蛋白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 2016, (2) .

[4]戴荣国, 曹兰, 王瑞生, 等.不同水平亮氨酸对繁殖期意大利蜜蜂蜂群群势及工蜂发育的影响[J].昆虫学报, 2016, (5) .

篇9:推广普及普通话奖励制度专题

慧阳一小学

推广普及普通话奖励制度

一、将普通话作为对教师业务考核和录用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普通话不合格教师不上讲台,普通话不达标教师不得调入。

二、将普通话作为教职工评优评先,评职晋级的基本条件,普通话不达标的教师不能评优评先。

三、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职工普通话上档升级。

四、学校要建立师生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评优制度。定期举行普通话比赛和写规范化字比赛,并将结果作为当年考核依据之一。

五、将普通话培训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定期培训、检查。

六、教师教案、计划总结、评语等要使用规范字。

篇10: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普及与推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国军

一、医学实验室的定义

在 IS015190 : 2003(E)《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这样定义:是以为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等检验的实验室。

此外,还规定医学实验室可以提供其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建议。标准中的进一步解释:上述的检验还包括用于确定、测量或描述各种物质或微生物存在与否的操作;仅仅采集或准备样品的机构,或作为邮寄分发中心的机构,尽管可以作为大型实验室网络体系的一个部分,却不能称为医学或临床实验室。

二、医学实验室的基本任务

医学实验室的服务是对患者医疗保健的基础,因而应满足所有患者及负责患者医疗保健的临床人员之需求。

这些服务包括受理申请,患者准备,患者识别,样品采集、运送、保存,临床样品的处理和检验及结果的确认、解释、报告以及提出建议。

此外,还应考虑医学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伦理学问题。在国家法规许可的前提下,期望医学实验室的服务除进行诊断和患者管理之外,还包括会诊病例中患者的检验和积极参与疾病预防。

所有医学实验室应当为其专业人员提供教育和科研机会。

1.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数据,其最终成果主要体现在检验报告上,所以,能否向临床提供高质量(准确、可靠、及时)的检验报告,得到患者和临床的信赖与认可,满足患者和临床的要求,是医学实验室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任务。

2.为其他医疗机构的患者(例如会诊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3.为预防疾病提供实验室数据,积极参与大众保健、卫生防疫等公益性活动。

4.保护所服务对象(包括患者和临床医护部门)的合法权益,尊重其隐私。

5.重视人员安全、生物安全和保护环境。

6.积极开展医学实验室相关的科研活动,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实验室的专业能力。

7.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积极参与所在机构或社会的医学实验室方面的人才教育活动。

8.为服务对象提供解释和咨询。这就要求医学实验室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对解释和咨询服务进行规定,且这种解释和咨询应该是针对医学实验室服务全过程的,包括检测试验的适用范围、某疾病的诊断及辅助诊断可选择的实验、检测实验的局限性、检验申请单的书写、标本的采集、标本运送、标本保存、标本处理、试验的允许误差及危急值、试验的准确性及精确性、试验的生理及病理干扰因素、试验所采用的仪器试剂及检测程序、实验的质量控制、检验结果报告时限、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实验结果的正常参考范围等等,力求满足临床工作人员和患者的需要。对作出解释和咨询的人员应有严格的资格规定,应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三、生物安全

(一)定义

1.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所能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目的是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2.生物因子

是指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3.病原体

是指可使人、动物或植物致病的生物因子。

4.危害废弃物

有潜在生物危险、可燃、易燃、腐蚀、有毒、放射和起破坏作用的对人、环境有害的一切废弃物。

5.气溶胶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 0.001-100 μ m 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二)概念产生背景

基于生物技术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

1.生物安全问题引起国际上的广泛注意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1985 年由 UNEP、WHO、UNIDO 及 FAO 联合组成了一个非正式的关于生物技术安全的特设工作小组,开始关注生物安全问题。

2.国际上对生物安全立法工作引起特别重视是在 1992 年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此次大会签署的两个纲领性文件《 21 世纪议程》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均专门提到了生物技术安全问题。

3.从 1994 年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共组织了 10 轮工作会议和政府间谈判,为制订一个全面的《生物安全议定书》做准备,为了尽快拟定议定书初稿,还召开了 4 次关于《生物安全议定书》的“特设专家工作组”会议。

4.1999 年 2 月和 2000 年 1 月先后召开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特别会议及其“续会”,130 多个国家派代表团参加会议讨论有关问题,其中欧盟 15 国最为积极,环境部长全部到会,美国副国务卿参加了此次会议。

5.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终于在 2000 年 5 月 15 日至 26 日在内罗毕开放签署,其后从 2000 年 6 月 5 日至 2001 年 6 月 4 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签署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标识

实验室的建筑物入口、实验室入口、实验室操作间,仪器设备等都粘贴相应的警示标识,列明该实验室内各种潜在危险。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陆续出台了若干部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规范与标准。

1.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 - 2004)已于 2004 年 5 月 28 日颁布,于 10 月施行。该标准由科技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军事医学科学院主编,主要参考了 ISO15190 : 2003(E)《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和 WHO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 第二版(修订版),2003]。标准不仅适用于医学实验室,而且适用于进行各个级别的生物因子操作的各类实验室。

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004 年 11 月 12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第 424 号),公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条例分为七章:总则、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实验室感染控制、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 72 条。

3.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建设部 2004 年 8 月 3 日发布公告,《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 - 2004)自 2004 年 9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该规范的实施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建筑技术方面缺乏统一标准的局面。

4.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为加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防止动物病原微生物扩散,确保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工作以及畜牧业生物安全,农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参照国际有关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制定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并于 2003 年 10 月 15 日颁布施行。

5.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2002 年 12 月 3 日,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卫生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WS233 - 2002)》,该准则于 2003 年 8 月 1 日开始实施。但鉴于医疗机构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状况以及生物安全要求的特殊性,卫生部于 2003 年 8 月 19 日发布通告(卫通 [2003]14 号,宣布医疗机构推迟两年执行该准则。在此期间,卫生部将组织有关专家,针对医疗机构微生物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点对该准则进行适当的补充完善。

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为确保生物安全,防止实验人员感染和污染环境,科技部组织制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于 2003 年 5 月 12 日颁布施行。

7.消毒技术规范

2002 年 11 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分四部分:总则;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消毒与灭菌方法、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检验相关物品的消毒、污物的消毒处理等);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

8.国际标准规范

世界卫生组织一直非常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早在 1983 年就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2003 年 4 月第二版(修订版)以电子版形式在 WHO 网页上问世。美国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方面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面,NIH/CDC 联合出版的《微生物学及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现已推出了第四版。很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生物安全准则时,主要参考上述两个准则。

四、生物安全实验室各级特点

(一)一级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

(二)二级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三)三级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主要通过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

(四)四级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治疗措施。

五、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

(一)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BSL-1)

1.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已知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潜在危害性最小。主要从事 枯草杆菌、格氏阿米巴原虫、感染性肝炎病毒等。

2.无特殊屏障、实验服、实验袍或实验制服,防止便服被污染或弄脏;如果手部皮肤破损或起疹时应戴上手套;要配备可替换的胶乳手套。

3.需要洗手池。

4.标准微生物操作。

幻灯 22 显示的是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有 简单的操作台就可以。

(二)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BSL-2)

1.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如麻疹病毒、沙门氏菌、弓形体、乙型肝炎病毒。

2.在一级实验室基础上增加生物安全柜、灭菌锅、洗眼器等。

幻灯 25、26 显示的是 是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和一级实验室相比,多了生物安全柜。

(三)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

1.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2.在一级和二级实验室基础上增加:二级或三级生物安全柜(容易产生气溶胶、飞溅以及病原体培养)、实验室自备灭菌锅、呼吸道防护设备。

3.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中要求有隔离建筑物或隔离区、双门进入系统、向内定向气流、单一通过气门、独立的送风排气系统、保持一定的负压梯度。

幻灯 28 显示的是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对 气压、气流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

(四)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BSL-4)

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六、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和用途

(一)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

1.I 级生物安全柜

非循环气流流向柜内,再经 HEPA 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适用于保护操作人员,不需要对实验样品进行保护的情况。

2.II 级生物安全柜

有效保护操作人员、样品及环境,操作区域无菌,气体经 HEPA 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

3.III 级生物安全柜

完全密闭,100% 进气、100 %排气,不得使用超净台操作传染性材料。

(二)生物安全柜的设置

生物安全柜一般是做致病菌、霉菌酵母菌来用,操作区域是负压,简单说是往处抽风的,当然致病菌也不是直接抽出排到室外,是过滤在生物安全柜的顶部漏器上,从排风量上可以分为: 50% 外排型、75% 以及 100% 外排型。

超净台是做一般对人体没有直接伤害的常规细菌的操作实验,正压送风,吹向样品以及实验人员的风是经过过滤器过滤,达到局部百级。超净台就相当于一个缩小了的无菌室(无菌空间)。简单的说,生物安全柜是往里面吸空气,防止生物病菌或试剂溅出安全柜污染实验室和实验员,是保护人的设计。超净台是往外吹风,不考虑实验室和实验员,是保证试验台无菌环境的仪器。

幻灯 35 显示的是离心机,是最常用的实验室设备,同时也是最易导致实验室感染发生的设备。

幻灯 36 显示的是液氮罐、显微镜、CO 2 孵箱。

幻灯 37 显示的是冰箱内部物品的管理。

幻灯 38 显示的是洗板机、摇床、酶标仪、移液器。

幻灯 39 显示的是水浴箱、超净台、传递窗。

生物安全柜的洗手池和门把手应为自动开关,仅供洗手用,不可倒入任何实验废弃液,应用自动烘干机干手,定期消毒门把手。

幻灯 41 显示的是最常见的办公室污染源。

七、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作为检验科来讲,一定要建立一整套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度,包括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实验室准入制度,设施 / 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健康监护制度,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

幻灯 45 显示的是发现生物安全或生物恐怖事件报告流程图。假如说东城 区 公安局总值班出现情况,总值班接到 相关科室负责人的电话,要 报告到相应的卫生局。科室 内如果出现生物危害,科室的第一负责人一定要迅速报告到医院的总值班,报告到保卫处,由医院、总值班和保卫处再去报告 给 相应的卫生管理部门。一定要 在最短的时间内 报告。

生物安全在临床实验室管理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国军

一、实验室安全设备的选择

临床医学实验室活动可产生很多的生物危害,为防止这些生物危害对操作者或其他进入实验室的人员产生的危害,在临床医学实验室中必须有相应的安全设备。临床医学实验室需要采血、或制备血图片或细菌图片,都可能引起意外的划伤或刺伤,这时需要一种安全设备——利器盒,把采血用完的采血针或涂片放到利器盒中。采血管有可能发生泄露或产生气溶胶,这时最好用螺口的带盖瓶子储存或分装。一些样本,尤其是细菌菌种的运输和储存,可能会造成意外泄露。为防止泄漏,运送时一定要采用专用的样本运输箱。凡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最好是在生物安全柜或具有负压柔性的薄膜隔离装置中进行。如果操作过程中能产生喷溅,需要佩戴个体防护装备,包括面罩、护目镜、手套、防护服等。在进行热操作或接种环灭菌时,也可能产生气溶胶,或经口摄入污染,这时要用生物安全柜或一次性的接种环。操作碱性或酸性等腐蚀性化学物品时,为了防止喷溅可能造成的意外伤害,需要防护装备,如护目镜、口罩、帽子。同时还有洗眼器、紧急喷淋装置。

二、生物危害

(一)分类

1.相关实验研究人员感染

集中在严重的病毒性感染,如肾综合征出血热、各种类型的肝炎、艾滋病、SARS、TB等。

2.致病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

病原从实验室或通过实验动物逸出,对环境造成污染。

3.生物制品的污染

生物制品被病毒病原污染在许多国家均有发生,主要是一些血源性疾病和输血性肝炎、艾滋病等。

(二)传播途径

1.经呼吸道

经呼吸道传播主要是气溶胶,气溶胶为粒径0.001-100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2.经口腔-肠道

细菌或病毒通过口腔进入到肠道,如果黏膜存在破溃,可能造成感染。

3.经皮肤破损处

4.经黏膜接触

例如操作时,细菌、病毒或其他有害物质溅到眼睛中,经眼睛的黏膜造成相应的感染。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

临床上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临床实验室主要是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如麻疹病毒、沙门氏菌、弓形体、乙型肝炎病毒等。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防护措施是生物安全柜,可以产生负压和特定的气流流向,从而保护操作者。适用于容易产生气溶胶、飞溅以及病原体培养。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中还需要配备灭菌锅、洗眼器等。

PPT6显示的是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模式图,操作时要有生物安全柜,同时要有生物安全标识,要有相应的防护装置。气流形成较一致的流向。

PPT7显示的是生物安全柜中的操作,包括细菌培养接种。

四、安全操作规范

生物安全要有安全操作规范,任何一个临床实验室都必须建立安全的管理制度,包括生物安全的管理委员会(一般由院长作为整个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同时有临床及管理部门的人员参加,科室也要建立生物安全操作规范。

应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生物安全培训,包括对生物安全理论知识的培训和讲解,包括生物安全规范制度的讲解,同时要进行生物安全演练。

五、实验室感染的控制

(一)指定专门机构承载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医院一般由院感办公室来统筹安排。

(二)经常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培训

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情况,定期调查了解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菌(毒)种的保存、使用、安全操作情况,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物的处理。

(三)预防实验室感染

包括生物安全柜的安全参数验证、排风过滤安全验证、废水废物的高压灭菌的验证。

(四)预防注射

(五)预防治疗

(六)实验室感染发生时积极隔离治疗

六、检验科细菌室生物安全管理

检验科最有可能造成生物安全的地方是细菌室,因此细菌室要有较严格的管理规定。首先要有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另外要有门禁系统,对于新入科的人员,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加大力度进行管理。

菌种和样本的储存最好放在专门的冰箱或储藏柜中,同时要进行双人双锁管理,有条件者,最好能安装电子监控。

七、生物安全管理培训

实验室负责人要进行相应的生物安全讲解,参加培训的人员要进行签名,同时要对培训人员进行现场考核。生物安全培训,一年至少进行 1-2 次。

清洁工也是生物安全培训很重要的对象,有些实验室可能会忽略这一点。作为临床医学实验室的管理者,一定要对进入实验室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

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一定要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相应的规定去做。

临床实验室中还存在化学品、火箭、辐射等安全问题,同样对实验室的安全操作带来危害,也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八、危险的化学品分类

第一类:爆炸品;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毒害品;第七类:放射性物品;第八类:腐蚀品。

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设备及使用要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国军

一、生物安全柜

(一)概况

生物安全柜(BSCs)是为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以及诊断性标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时,用来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而设计的。当操作液体或半流体,例如摇动、倾注、搅拌,或将液体滴加到固体表面上或另一种液体中时,均有可能产生气溶胶。在对琼脂板划线接种、用吸管接种细胞培养瓶、采用多道加样器将感染性试剂的混悬液转移到微量培养板中、对感染性物质进行匀浆及涡旋振荡、对感染性液体进行离心以及进行动物操作时,这些实验室操作都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由于肉眼无法看到直径小于5μm的气溶胶以及直径为5~100μm的微小液滴,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通常意识不到有这样大小的颗粒在生成,并可能吸入污染工作台面的其他材料。已经表明,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可以有效减少由于气溶胶暴露所造成的实验室感染以及培养物污染。生物安全柜同时也能保护环境。

生物安全柜一般用于做致病菌、霉菌酵母菌,操作区域是负压,简单说是往处抽风的,当然致病菌也不是直接抽出排到室外,是过滤在生物安全柜的顶部漏器上,从排风量上可以分为50%外排型/75%以及100%外排型。超净台是做一般对人体没有直接伤害的常规细菌的操作实验,正压送风,吹向样品以及实验人员的风是经过过滤器过滤,达到局部百级。超净台就相当于一个缩小了的无菌室(无菌空间)。简单的说就是生物安全柜是往里面吸空气,防止生物病菌或试剂溅出安全柜污染实验室和实验员,是保护人的设计。超净台是往外吹风,不考虑实验室和实验员,是保证试验台无菌环境的仪器。

(二)生物安全柜的分级

1.I级生物安全柜

排出的气体经HEPA过滤,使柜内保持负压状态。非循环气流流向柜内,再经HEPA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适用于保护操作人员,不需要对实验样品进行保护的情况。

2.II级生物安全柜

(1)A1、A2型:排气到室内(表面风速不同)。

(2)Bl型:70%排气到室外。

(3)B2型:100%排气到室外。

II级生物安全柜可有效保护操作人员、样品及环境,整个操作区域无菌,气体经HEPA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经过过滤后,进入到样品区域的空气必须是洁净的空气。

3.III级生物安全柜

完全密闭,100%进气、100%排气。

幻灯10显示的是生物安全柜比较。I级生物安全柜没有涡流单向流空气,不能保护实验对象不受污染,不需要手套箱式操作口;II级生物安全柜有涡流单向流空气,可以实验对象不受污染,不需要手套箱式操作口;III级生物安全柜有涡流单向流空气,可以实验对象不受污染,需要手套箱式操作口。

(三)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

1.I级生物安全柜

非循环气流流向柜内,再经HEPA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适用于保护操作人员,不需要对实验样品进行保护的情况。

2.II级生物安全柜

有效保护操作人员、样品及环境,操作区域无菌,气体经HEPA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

3.III级生物安全柜

完全密闭,100%进气、100%排气,不得使用超净台操作传染性材料。

(四)生物安全柜的使用

1.柜内物品摆放原则

(1)按照洁净区到污染区的方向摆放。

(2)所有物品尽可能放在工作台后部。

(3)可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靠近安全柜的后部。

(4)废弃物袋、盛废气吸管的盘子,以及吸滤瓶等体积较大的物品,放在柜内的某一侧。

(5)前进气格栅不能被纸、仪器设备或者其他物品阻挡。

幻灯14的图片上可以看到生物安全柜分为洁净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幻灯15显示的是日常工作中物品的摆放。

2.对紫外灯的要求

(1)每周都要进行清洁,除去可能影响杀菌效果的灰尘和污垢。

(2)每次生物安全柜的认证,要检查紫外线的强度,确保有消毒、灭菌能力。

(3)房中有人时,一定要关闭紫外灯,以保护眼睛和皮肤。

3.对明火的要求

(1)在生物安全柜中,最好不要用明火,因为明火可以造成生物安全柜内的气流紊乱,干扰正常的气流流动模式,同时还可能损坏我HEPA过滤器。

(2)处理挥发性的物品和易燃物品时,容易造成危险。

(五)工作前准备

首先要用紫外灯照射30分钟,关掉紫外灯后,打开安全柜的日光灯和风机,用消毒剂对生物安全柜内的内表面进行消毒擦试。将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物品集中用消毒剂擦试后,放到台面相应的位置上,不能挡在挡风口上。等待5分钟后,净化工作区的空气污染物。

幻灯19显示的是生物安全柜物品的摆放。

(六)操作规范

1.双臂垂直缓慢进入前面的开口,在生物安全柜中等待约1分钟,使安全柜调整完毕后,才可对样品进行处理。

2.所有操作都应在离前窗10cm以外的工作区进行。

3.废弃物应丢弃在生物安全柜内的处理容器中。

(七)操作时注意事项

1.避免胳膊在前开口处快速地移动和频繁进出。

2.尽量避免污染物进入洁净区。

3.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操作时,不能进行文字工作。

4.尽量减少操作者身后的人员活动。

(八)工作结束后的要求

1.将安全柜继续运行至少3分钟来完成净化的过程。

2.将柜内物品移出前,使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擦试。

3.每天实验结束后,对生物安全柜内的内壁和台面进行擦试。

4.等待5分钟后,关闭前窗,关灯,关风机,然后用紫外灯照射30分钟。

(九)生物安全柜的维护

1.用70%的酒精或合适的消毒剂擦试内壁的工作台。

2.如果使用漂白剂等腐蚀性的消毒剂,需要用无菌的水再次擦试,以除去残余的消毒剂,防止对生物安全柜内壁的腐蚀。

3.定期抬起工作台面,对其下面的区域进行清洁。

4.消毒后,用玻璃清洁器对前窗玻璃和紫外灯进行清洁。

(十)紫外灯管的清洁

1.用纱布蘸75%乙醇,擦试灯管。

2.不能直接用手接触灯管的表面。

3.用玻璃清洁剂对灯管进行表面清洁,清洁时,一定要等灯管的温度降到室温。

(十一)定期保养

用湿布擦试内壁和工作台面;每年按需要更换紫外灯和日光灯。同时,每年至少认证1次。

(十二)清除污染

可以使用甲醛或过氧化氢熏蒸等方法,应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来进行。以下情况下需要进行熏蒸:检查和维修之前,更换HEPA滤器之前,在移动安全柜之前,安全柜被严重污染,使用目的发生改变,长时间没有使用。

二、超净工作台

生物安全柜除了能保护实验材料免受污染外,还可保护操作人员及环境,而超净台只能保护实验材料,不能保护操作人员及环境。

三、通风柜

可以保护使用者的安全,防止实验中的污染物质向实验室扩散。

四、消毒设施及用品

消毒方式有以下3种:

(一)化学消毒

许多消毒剂对人或环境有害,明确有效消毒浓度及配制日期及有效期,确保相关人员知晓,配制及使用均应有记录。

(二)高压消毒

(三)焚烧

理想的是一级焚烧室的温度至少应达到800摄氏度,而二级焚烧室的温度至少应达到1000摄氏度,焚烧炉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五、安全防护用具

幻灯31显示的是安全操作的设备,包括安全柜、消毒筒、紫外消毒灯、洗眼器、淋浴器、带螺口的试管、高压消毒设备、离心机、个人的防护设备灯。

(一)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人防护要求

1.BSL-1实验室

工作人员实验时应穿工作服,戴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镜。离开实验室,必须脱下工作服,留在实验区,不得穿着进入办公区。工作服应定期消毒。

2.BSL-2实验室

除符合BSL-1的要求外,还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1)在实验室中应穿专用工作服或防护服。

(2)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3)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

3.BSL-3实验室

除符合BSL-2的要求外,还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1)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或缓冲间)进行正确的个人防护,包括2层专用防护服(外层应是背开式)、2层手套、生物安全专业防护口罩(不得使用医用外科口罩等)、2层鞋罩。必要时佩戴眼罩、呼吸保护装置等。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

2.必须戴手套(两付)。在操作传染性物质或已被污染的仪器后,需脱去、换戴外层手套。当手移出生物安全柜时,准备进行生物安全柜外的操作,如使用离心机、温箱、开冰箱、使用电话等,必须换戴外层手套。

3.在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用。配备应急药品。

4.有可能溅出或喷出传染性物质、危险试剂、或进行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时,需使用面部和眼部防护器具。当不能安全有效地将气溶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应使用呼吸保护装置。

5.当有的程序不能在生物安全柜内处理时,要组合使用适当的操作人员防护设备(如面罩、呼吸器)和物理容器设备。

6.实验结束后,清理、消毒操作台和实验室时,应保持戴手套。谨记不能带着实验内的手套离开BSL-3实验室。所有离开BSL-3实验室的物品必须正确消除污染,并放在干净的容器或袋子中。需要继续进行实验室外的操作时,应重新带干净的手套。

(二)移液器和移液管的使用

使用移液器等辅助器材时,严禁用口吸。所有移液管都应带有棉塞,以减少污染。不能向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溶液中吹入气体,感染性物质不能使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合,不能将液体从移液管内用力吹出。污染的移液管,应完全浸泡在盛有适当消毒液的防碎的容器中。盛放废气移液管的容器,不能放到外面,应当放在生物安全柜内。

(三)样本运输箱

必须能防止微生物泄露。有3个特征:坚固,高空落下不易碎;能盛放感染物质的防水性一级和二级容器;用于吸收溢出物的材料。

国际民航组织的《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中将感染性物质分为A、B两类。

1.A类感染性物质

指在运输过程中与之接触能对健康人或动物造成永久性残疾或致命疾病的感染性物质。此处“接触”系指感染性物质离开保护性包装与人或动物的身体接触或经呼吸道吸入的情况。

A类感染性物质使人染病或使人和动物都染病者,联合国编号为UN2814,其运输专用名称为危害人的感染性物质;仅使动物染病者联合国编号为UN2900,其运输专用名称为仅危害动物的感染性物质。

幻灯41显示的是A类感染性物质的包装与标签。

2.B类感染性物质

不符合列入A类标准的感染性物质。其联合国编号为UN3373。运输专用名称为诊断标本或临床标本或生命物质B类。幻灯43显示的是B类感染性物质的包装与标签。

幻灯44显示的是托运人资质。

幻灯45的表格是A类包装和B类包装的汇总。A类包装是对人和动物致死或者永久致残的生物物质。B类包装是不符合A类标准的感染性物质。A类物质必须有UN的专用标记,B类可以没有。A类包装,一定是防水、防穿刺、防泄露;而B类包装,要防破损,防泄漏。一定要有危险品申报单。

幻灯46显示的是常规的转运标本容器、转运箱,以及防振动和泄露的物质。

在设施内的运送:为了避免意外的泄漏或溢出,应当使用盒子等二级容器,并将它固定在架子上,使装有标本的容器保持直立。二级容器可以是金属或塑料的制品,应该具有耐高压灭菌或耐受化学消毒剂的作用。密封口最好有一个垫圈,要定期进行清除污染。

(四)手套的使用规范

1.在佩戴前,应检查是否有漏损。

2.戴好后,完全遮住手腕部,可以覆盖实验室长罩服或外衣袖子。

3.如果撕破或者怀疑内部有污染,要及时更换。

4.在工作时,需要接触参考资料、电话或键盘前,要摘掉污染的手套。

5.在出实验室之前,一定要把手套摘下。

戴手套注意要点:在实验室工作中要一直保持戴手套状态并选择正确类型和尺寸的手套;将手插入手套后将手套口遮盖实验服袖;手套的手要远离面部。

脱手套过程及注意要点:用一手捏起另一近手腕部处的手套外缘,将手套从手上脱下并将手套外表面翻转入内;用戴着手套的手拿住该手套;用脱去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腕部处内面;脱下该手套使其内面向外并形成一个由两个手套组成的袋状;丢弃在高温消毒袋中并进行消毒处理。

幻灯51显示的是戴手套和脱手套的过程。

(五)护目镜

护目镜应该戴在常规视力矫正眼睛或隐形眼镜的外面,防止飞溅和撞击,对生物学危害没有保护作用,主要是防止液体的飞溅。

(六)安全眼镜 即使侧面带有护罩镜也不能对喷溅提供充分的保护,可起到防止碰撞的作用。

(七)防护面罩

采用防碎塑料制成,形状与脸形是比较相配,通过头带或帽子佩戴,可防止碰撞和喷溅,在发生意外时,很容易把它取下。

1.对整个脸部进行防护

必须使用一种标准的防护面罩以罩住整个脸部,或使用口罩加护目镜(或口罩加安全镜)。

2.保护部分面部

配戴安全眼镜或护目镜,但必须戴口罩以保护部分面部或配戴标准防护面罩。

3.注意事项

在使用防护面罩时常常同时佩带安全镜或护目镜或口罩。实验完毕后必须先摘下手套,然后用手卸下防护面罩。

(八)口罩

只适用于生物安全一级和二级的实验室中使用。只能保护部分面部免受生物危害物质,如血液、体液、分泌液以及排泄物等的污染。

(九)鞋

临床实验室中,所穿的鞋应舒适、防滑。露趾便鞋不适合坐位实验室用鞋。推荐使用皮质或合成材料的不渗液体的鞋类。

(十)洗眼装置

如发生腐蚀性液体或生物危害液体喷溅至工作人员的眼睛时,应该(或在同事的帮助下)在就近的洗眼台(洗眼装置)用大量缓流清水冲洗眼睛表面至少15-30分钟。

(十一)淋浴装置和应急消毒喷淋装置

可降低苛性碱和腐蚀性化学品对身体的危害。

1.规定

BSL-2实验室在必要时应设置应急喷淋装置;BSL-3实验室应设置淋浴装置(清洁区),必要时在半污染区设置应急消毒喷淋装置。2.要求

保持管道的通畅、必须告知工作人员应急消毒喷淋、装置的摆放位置、培训其操作方法。

3.应急消毒喷淋装置在使用中可用大量冷水淋洗污染的部位,淋洗时间至少需要20分钟。如果为化学物品溅出污染,用大量急水冲洗。

六、安全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考虑要点

一般情况下的脱卸顺序:外层手套——面罩/或护目镜——隔离衣——口罩、防护面具、防护帽——鞋套——内层手套。

主要特别强调的是所有个人防护装备不得带离实验室。

临床实验室常见感染性物质处理原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国军

一、医疗废物的定义

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实验室中的废弃物主要为感染性废弃物,包括:实验室培养物、可能为污染源的送检标本如血液,各种体液,排泄物;在标本采集时与感染病人有接触的组织(棉签)等物品;沾有人的组织或液体的锐器,如针头、输液器、解剖刀、小刀子、刀片、剪刀和碎玻璃等废弃物,在医疗废物中占的比重较大,是最为主要的医疗废物之一。

二、废物处理相关的法规制度

《巴塞尔公约》已将部分医疗废物列入危险废物名录的首位。国际上对医疗废物管理的总体原则是从医疗废物的产生;分类收集;警示标记;密闭包装与运输、贮存、无害化处置的整个流程实行全过程严格控制。

据卫生部 2001 年对全国 20 个省、市、区 96 家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现状调查,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存在严重的问题。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专门法规,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流入社会的现象普遍。1992 年生效的《巴塞尔公约》已有 100 多个国家签约,中国政府 1990 年签署了公约。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家在 2003 年先后颁布的以下几个重要文件,标志着我国对医疗废物管理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包括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颁布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共同颁布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职责。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三、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一)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4.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5.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6.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7.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8.隔离的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9.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10.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11.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

12.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或者容器的 3/4 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13.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14.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泄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15.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16.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2 天。

(二)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

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1.有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

2.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3.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4.防止泄漏和雨水冲刷。

5.易于清洁和消毒。

6.避免阳光直射。

7.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三)医疗废物的登记制度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医疗废物交由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 3 年。

(四)禁止转让、买卖

禁止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五)医疗废物的自行处置

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自行就地处置其产生的医疗废物。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作毁型处理。

2.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

3.不能焚烧的,应当消毒后集中填埋。

(六)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

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

7.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七)发生意外伤害的处理

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机构内的相关部门。

具体实际施行时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参照《办法》第二、三章。

(1)明确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2)成立医疗废物管理机构:总务后勤为主,护理部门协助,院感办监督。

(3)建立 医院内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流程。

(4)建立 临床科室、医技部门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5)建立 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管理制度。

(6)建立 医疗废物回收、运送、贮存管理制度。

(7)建立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

(8)建立 医疗废物的交接、登记制度。

(9)建立 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确定、报告、处理、防护、消毒、调查、防范等)。

2.制定各类工作人员的职责

参照《办法》第二、三、四章。

要明确主要负责人、医疗废物管理部门主管人员、医务人员负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回收、运送人员、医疗废物贮存场所管理人员、医疗废物管理监督人员的职责。

3.处置医疗废物分工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由废物产生者,如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医疗废物运送由专职工作人员(保洁公司);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由专职工作人员(保洁公司)。

4.明确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流程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分类收集——回收(交接、登记)——运送——贮存场所(交接、登记)——无害化处理中心。

一次性医疗废物(输液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应使用黄色塑料袋(专用包装袋);医疗废物,用黄色塑料袋(专用包装袋);锐利器具(针头、刀片、缝针、输液管、输血管等),应使用黄色利器盒(专用包装袋);对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应使用双层包装物(专用包装袋)。

使用利器盒无疑会大大减少护士工作中的受伤的机会,既减少临床护士处理利器的工作程序和劳动强度,又为临床操作节省宝贵的时间。使用后的注射器、针头等处理不当可能给他人造成伤害,也会污染环境。医院规范地处理医疗废物,特别是规范地处置损伤性废物和感染性废物,是医务人员医德的体现,社会责任感的良好体现。

根据医疗废物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可重点安全管理感染性、损伤性废物,使感染性、损伤性废物得到有效处理,减少需重点处理的医疗废物量。

(八)《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

1.第二条——包装袋标准

(1)基本要求

装袋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为制造原料;聚乙烯(PE)包装袋正常使用时不得渗漏、破裂、穿孔;最大容积为 0.1m 3,大小和形状适中,便于搬运和配合周转箱(桶)盛状;如果使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低密度聚乙烯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共混(LLPDE+LDPE)为原料,其最小公称厚度应为 150 μ m ;包装袋的颜色为黄色,并有盛装医疗废物类型的文字说明,如盛装感染性废物,应在包装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字样;包装袋上应印刷本规定第五条确定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2)技术性能要求

包装袋外观标准符合要求,如划痕、气泡、穿孔、破裂、晶点、僵块、杂质。包装袋物理机械性能符合要求,如拉伸强度(纵向、横向)、断裂伸长率(纵向、横向)、落膘冲击质量(G)、热封强度。包装袋规格:推荐采用筒状包装袋:折径×长×厚(mm): 450 × 500 × 0.15mm ;当包装袋容积在 0.1m 3 范围内,包装袋规格可以根据用户要求确定。当用户有特殊要求,并且包装袋容积超过 0.1m 3 时,包装袋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保证包装袋防渗漏、防破裂、防穿孔。

对未处理装袋的危险生物废弃物,应该禁止未授权的人接触和获得。最大值储存时间:超出温度 32 ℃,储存时间不得超过 7 天。或温度在 0 ℃以下,储存时间不得超过 90 天。

2.第三条——利器盒标准

(1)利器盒整体为硬制材料制成,密封,以保证利器盒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盒内盛装的锐利器具不撒漏、利器盒一旦被封口,则无法在不破坏的情况下被再次打开。

(2)利器盒能防刺穿,其盛装的注射器针头、破碎玻璃片等锐利器具不能刺穿利器盒。

(3)满盛装量的利器盒从 1.5m 高处垂直跌落至水泥地面,连续 3 次,利器盒不会出现破裂、被刺穿戴等情况。

(4)利器盒易于焚烧,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作为制造原材料。

(5)利器盒整体颜色为黄色,在盒体侧面注明“损伤性废物”。

(6)利器盒上应印刷本规定第五条确定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7)利器盒规格尺寸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3.利器盒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必须将黄色塑料袋置于利器盒的内层,以防渗漏。

(2)最多只能装至容量的 80%,不得超过警戒线。

(3)封口要紧实、严密,严禁重新开启。

(4)遵照预防准则,不要套回针帽。

(5)不要分离针头和针筒,应将整副针具弃置。

(6)不要弯曲,毁损或用手直接处置使用后的针头。

(7)只能用把手小心搬运利器盒,应将利器盒远离你的身体。

(8)利器盒使用后应放置在安全合适的地方。

(9)利器盒的外表面不得沾有任何医疗废物,被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加一层包装。

(10)在进行转运时,必须把所有红色袋子和锐利器材的容器储放在第二个坚固的容器,例如桶、纸板箱、垃圾箱、大型垃圾装卸卡车、或箱子的第二个严格容器里。

(11)第二个容器必须是防渗漏和有紧闭合适的盖子。

(12)必须在第二个容器盖子、侧面上贴标签,并且标以词 “传染性废弃物”。或者用国际性生物符号和词 “生物危险”。可以重新使用的第二个容器,必须容易清理和洗涤,每当第二个容器空出时必须消毒,除非完全保护避免感染。

(13)转运中严禁扔、摔等动作,以避免造成包装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泄漏。

(九)实验室与医疗传染性 / 危险性生物的废弃物的初步处理

实验室与医疗传染性 / 危险性生物的废弃物可以使用下列方法进行初步处理:

1.热力消毒和灭菌

加热是最常用的清除病原体污染的物理手段。“干”热没有腐蚀性,可用来处理实验器材中许多可耐受 160 ℃或更高温度 2 ~ 4 h 的物品。

2.燃烧或焚化

燃烧或焚化也属于干热方式。在处理那些经过或事先未经清除污染的动物尸体以及解剖组织或其他实验室废弃物时,焚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只有在实验室可以控制焚烧炉的条件下,才能用焚烧代替高压灭菌来处理感染性物质。

3.高压灭菌

高压灭菌的湿热法最为有效。临床使用最多的是高压湿热灭菌法。危险性生物废弃物掩埋之前,主要使用压力锅处理使废弃物变成非传染性,压力锅处理后废弃物应再以固体医疗废弃物掩埋,要注意不要还有其他危险例如辐射物质。

4.煮沸

并不一定能杀死所有的微生物或病原体,但如果其他方法(化学杀菌、清除污染、高压灭菌)不可行或没有条件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最起码的消毒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及评估程序解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国军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陆续出台了若干部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规范与标准。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 - 2004)已于 2004 年 5 月 28 日颁布,于 10 月施行。

该标准由科技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军事医学科学院主编,主要参考了 ISO15190 : 2003(E)《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和 WHO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 第二版(修订版),2003]。标准不仅适用于医学实验室,而且适用于进行各个级别的生物因子操作的各类实验室。

(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004 年 11 月 12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第 424 号),公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条例分为七章:总则、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实验室感染控制、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 72 条。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建设部 2004 年 8 月 3 日发布公告,《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 - 2004)自 2004 年 9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该规范的实施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建筑技术方面缺乏统一标准的局面。

(四)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为加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防止动物病原微生物扩散,确保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工作以及畜牧业生物安全,农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参照国际有关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制定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并于 2003 年 10 月 15 日颁布施行。

(五)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2002 年 12 月 3 日,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卫生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WS233 - 2002)》,该准则于 2003 年 8 月 1 日开始实施。

但鉴于医疗机构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状况以及生物安全要求的特殊性,卫生部于 2003 年 8 月 19 日发布通告(卫通 [2003]14 号,宣布医疗机构推迟两年执行该准则。在此期间,卫生部将组织有关专家,针对医疗机构微生物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点对该准则进行适当的补充完善。

(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为确保生物安全,防止实验人员感染和污染环境,科技部组织制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于 2003 年 5 月 12 日颁布施行。

(七)消毒技术规范

2002 年 11 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颁布。共 分四部分:总则;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消毒与灭菌方法、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检验相关物品的消毒、污物的消毒处理等);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

(八)国际标准规范

世界卫生组织一直非常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早在 1983 年就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2003 年 4 月第二版(修订版)以电子版形式在 WHO 网页上问世。美国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方面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面,NIH/CDC 联合出版的《微生物学及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现已推出了第四版。很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生物安全准则时,主要参考上述两个准则。

二、临床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程序

(一)生物危害程度分级

2004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根据其危害性(包括实验室感染的可能性、感染后发病的可能性、症状轻重及愈后情况、有无致命危险及有效的防止实验室感染方法、用一般的微生物操作方法能否防止实验室感染、我国有否此种菌种及曾否引起流行人群免疫力等情况)将感染性微生物分为四级:

1.危害等级 I(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是指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2.危害等级Ⅱ(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

是指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3.危害等级 III(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指能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

4.危害等级Ⅳ(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

是指能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病原体。

(二)生物危害评估

当实验室活动涉及传染或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时,应进行危害程度评估。危害程度评估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生物因子的种类(已知的、未知的、基因修饰的或未知传染性的生物材料)、来源、传染性、致病性、传播途径、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感染剂量、浓度、动物实验数据、预防和治疗。危害程度评估应由适当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

(三)生物危害评估程序

1.目的通过该程序对本中心所涉及的病原微生物生物进行危害程度评估,得出评估结论,从而对该病原微生物有充分地认识,该结论将指导本中心制定相应微生物操作、仪器设备使用的操作程序与管理规程;潜在危害分析与意外事故处理程序;人员防护及健康保障与监督等程序。

2.范围

临床实验室主要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从事常见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和检测工作,对此类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危害评估主要参照 2006 年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进行。由于临床实验室多数按照 BSL-2 级实验室建设,因此对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不进行分离和培养,一旦有可疑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样本应转交给具有相应安全防护级别的实验室进行。

3.职责和权限

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危害评估,并对评估的结论进行核查和认可并做记录。

评估人员(包括实验室专家、设备专家、设施专家、临床医生及生物安全专家)应该应用自己在本领域丰富的经验,收集与拟进行研究或检测的病原微生物的相关资料以及实验室的性质或职能以及将进行的相关试验的信息,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四)评估程序要求

1.由实验室向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提出对某病原微生物生物危害评估的申请。

2.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接到申请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危害评估。

3.各专家分工对病原微生物的背景资料(致病性、暴露的潜在后果、自然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宿主、当地是否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等)进行收集和分析。

4.专家对拟从事实验活动的危险进行分析。

5.专家综合病原微生物背景资料和拟从事的实验活动危险性分析 , 得出危害评估的结论。

评估结论主要包括 :

(1)根据实验的内容与对各实验环境的分析 , 明确危害来源和危害因素。

(2)进行固有风险评估 , 即未采取任何控制措施之前,如果事故发生可能面临的风险,确定危害产生的后果和产生后果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字分级方式填写固有风险(IR)表。对高度风险的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对中度风险的必须明确后续处理时各人的职责,对低风险的采用常规程序处理。

幻灯 22 的表格显示的是不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共 分为5级,等级1是指 少发生,发生的可能性描述为仅在异常情况下可能发生;等级 2 是不大可能发生,发生的可能性描述为有时可能会发生;等级 3 是可能发生,发生的可能性描述为有时很可能会发生;等级 4 是很可能发生,发生的可能性描述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等级 5 是几乎是确定发生的,发生的可能性描述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预计要发。

幻灯 23 表格显示的是固有风险。后果的严重性 分为5种,第一种是不重要,第二种是低度,第三种是中度,第四种是高度,第五种是灾难性。

幻灯 24 显示的是控制措施有效性的评级标准。很好的评级标准是:控制措施符合最佳操作规范,采用明确的标准,时刻得到遵循。高度强调对风险清除、采用替代方式或工程控制手段。合理:有控制措施,但未能时刻得到遵循,可能有不符合最佳操作规范之处。高度强调管理,防护性设备。不足:有部分控制措施甚或没有,未明确采用相应标准,控制措施中没有强调分等级控制的原则。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概念

1、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目的是避免()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A、微生物

B、传染性细菌 C、危险生物因子

D、传染性病毒

2、()是指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A、生物因子

B、病原体

C、病毒

D、细菌

3、建设部2004年8月3日发布公告,《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自()2004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A、2003 B、2002 C、2000 D、2004

4、气溶胶一般为()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A、0.001-100μm B、0.001-100mm C、0.1-1000μm D、1-200μm

5、以下对II级生物安全柜的认识,错误的是()

A、有效保护操作人员、样品及环境 B、完全密闭

C、操作区域无菌

D、气体经HEPA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

6、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应在一级和二级实验室基础上增加()

A、胶乳手套

B、呼吸道防护设备

C、洗眼器

D、洗手池

7、以下对生物安全柜和超净台的认识,错误的是()

A、生物安全柜目的是防止生物病菌或试剂溅出安全柜污染实验室和实验员 B、生物安全柜是往里面吹空气

C、超净台是往外吹风

D、超净台目的是保证试验台无菌环境的仪器

8、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如()

A、枯草杆菌

B、格氏阿米巴原虫

C、弓形体

D、感染性肝炎病毒

9、以下哪项不属于III级生物安全柜的特点()

A、100%进气、100%排气

B、完全密闭

C、不需要对实验样品进行保护

D、不得使用超净台操作传染性材料

10、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不适合哪种病菌的研究工作()

A、枯草杆菌

B、格氏阿米巴原虫

C、感染性肝炎病毒 D、沙门氏菌

生物安全在临床实验室管理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1、临床上生物安全实验室共分为()级

A、3 B、4 C、5 D、6

2、凡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最好是在()中进行

A、利器盒

B、密闭实验室

C、样本运输箱 D、生物安全柜

3、为了防止采血或制备血图片可能引起意外的划伤或刺伤,可采用以下哪种防护设备()

A、利器盒

B、螺口的带盖瓶子

C、样本运输箱

D、一次性的接种环

4、操作碱性或酸性等腐蚀性化学物品时,为了防止喷溅可能造成的意外伤害,需要以下哪种防护设备()

A、利器盒

B、护目镜、口罩

C、样本运输箱

D、一次性的接种环

5、细菌菌种的运输和储存可能会造成意外泄露,为防止泄漏,运送时一定要采用()

A、利器盒 B、密闭实验室 C、样本运输箱

D、生物安全柜

6、在进行热操作或接种环灭菌时,也可能产生气溶胶,或经口摄入污染,这时要用以下哪种防护设备()

A、利器盒

B、螺口的带盖瓶子

C、样本运输箱

D、一次性的接种环

7、以下对菌种和样本储存的认识,错误的是()

A、最好放在专门的冰箱或储藏柜中

B、双人双锁管理

C、有条件者,最好能安装电子监控 D、应在高温环境下储存

8、经呼吸道传播主要是()

A、支原体 B、气溶胶

C、生物因子

D、真菌

9、以下哪项不属于生物危害的传播途径()

A、经血液

B、经呼吸道

C、经口腔-肠道

D、经黏膜接触

10、如果操作过程中能产生喷溅,需要佩戴除以下哪项外的防护设备()

A、面罩

B、护目镜

C、紧急喷淋装置

D、防护服

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设备及使用要点

1、以下对生物安全柜物品摆放的认识,错误的是()

A、所有物品尽可能放在工作台后部 B、按照污染区到洁净区的方向摆放

C、可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靠近安全柜的后部

D、前进气格栅不能被纸、仪器设备或者其他物品阻挡

2、生物安全柜操作时的注意事项,认识错误的是()

A、避免胳膊在前开口处快速地移动和频繁进出 B、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操作时,不能说话

C、尽量避免污染物进入洁净区

D、尽量减少操作者身后的人员活动

3、以下对I级生物安全柜的认识,错误的是()

A、没有涡流单向流空气

B、不需要手套箱式操作口 C、可以保护实验对象不受污染

D、排出的气体经HEPA过滤,使柜内保持负压状态

4、以下哪项不属于样本运输箱的特征()

A、不透光

B、坚固,高空落下不易碎

C、能盛放感染物质的防水性一级和二级容器

D、用于吸收溢出物的材料

5、应急消毒喷淋装置在使用中可用大量冷水淋洗污染的部位,淋洗时间至少需要()分钟

A、10 B、40 C、20 D、30

6、二级焚烧室的温度至少应达到()摄氏度

A、100 B、1000 C、800 D、1300

7、工作结束后应将安全柜继续运行至少()分钟来完成净化的过程

A、0.5 B、2 C、1 D、3

8、护目镜的主要作用是()

A、矫正视力

B、纠正色差

C、对生物学危害有保护作用 D、防止液体的飞溅

9、如发生腐蚀性液体或生物危害液体喷溅至工作人员的眼睛时,应该在就近的洗眼台用大量缓流清水冲洗眼睛表面至少()分钟

A、10-15 B、5-10 C、3-5 D、15-30

10、以下对生物安全柜和超净台的认识,错误的是()

A、生物安全柜操作区域是负压

B、超净台是做一般对人体没有直接伤害的常规细菌的操作实验 C、超净台是往里面吸空气

D、生物安全柜一般用于做致病菌、霉菌酵母菌

临床实验室常见感染性物质处理原则

1、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不包括()

A、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B、产生日期

C、类别 D、患者姓名及诊断

2、锐利器具(针头、刀片、缝针、输液管、输血管等),应使用()色利器盒盛装

A、蓝 B、黄

C、红

D、黑

3、实验室与医疗传染性/危险性生物的废弃物的初步处理,临床使用最多的是()

A、高压湿热灭菌法

B、煮沸法

C、燃烧法

D、热力消毒法

4、实验室中的废弃物主要为()

A、损伤性废物 B、感染性废弃物

C、药物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

5、利器盒最多只能装至容量的(),不得超过警戒线

A、70% B、95% C、90% D、80%

6、以下对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认识,错误的是()

A、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泄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B、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C、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由医院直接粉碎处理

D、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7、对未处理装袋的危险生物废弃物储存时间不得超过()天

A、3 B、1 C、7 D、5

8、“干热”没有腐蚀性,可用来处理实验器材中许多可耐受()或更高温度2~4h的物品

A、1200℃

B、1600℃

C、120℃ D、160℃

9、《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对利器盒标准的要求,错误的是()

A、能防刺穿,其盛装的注射器针头、破碎玻璃片等锐利器具不能刺穿利器盒 B、利器盒整体颜色为红色,在盒体侧面注明“损伤性废物”

C、利器盒规格尺寸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D、利器盒要易于焚烧

10、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A、2天

B、1天

C、12小时

D、5天

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及评估程序解读

1、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于()年5月28日颁布

A、2004 B、2002 C、2001 D、1999

2、NIH/CDC联合出版的《微生物学及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现已推出了第()版

A、2 B、4 C、3 D、6

3、科技部组织制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于()年5月12日颁布施行

A、2004 B、2003 C、2001 D、1999

4、临床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后果的严重性分为()种

A、3 B、4 C、5 D、6

5、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属于危害等级中()级

A、III B、I C、Ⅱ

D、Ⅳ

6、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属于危害等级中()级

A、Ⅳ

B、I C、Ⅱ

D、III

7、()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A、中国

B、印度

C、韩国 D、美国

8、能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病原体,属于危害等级中()级

A、III B、I C、Ⅳ

D、Ⅱ

9、()的实施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建筑技术方面缺乏统一标准的局面

A、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B、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C、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D、消毒技术规范

10、不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共分为()级

上一篇:大一退学申请书范文下一篇:大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