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

2024-08-08

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精选14篇)

篇1: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

[顶] 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

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个复杂性较高的系统工程,不是找几个技术人员就可以解决的事,没有管理经验、技术平台的积累、专业的实施手段是难以达到效果的。这类复合型人才定义为“既懂管理又懂计算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的专业,是所学的课程一般包括管理学相关课程,信息检索相关课程和计算机相关课程。

很多同学认为,本专业毕业后会出现既不如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技能,也不如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技能的情况。其实从另一个方面,管理专业不懂技术,计算机专业不懂管理——现在企业更多是需要综合型的人才。无疑,只要我们学得够专业,弱项很可能就成为了我们的优势。

典型职位一

ERP实施工程师或ERP实施顾问

职业状况:随着信息化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社会和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既懂业务、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在中国十分缺乏。据ERP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侯炳辉估计,目前国内合格的ERP实施顾问不过千人,这相对于我国需要信息化的几十万家企业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目前,ERP人才主要在三个方向就业,一是到软件公司就职,从事软件实施工作;二是到软件应用单位就职,提升用户的软件使用效益;三是自己创办提供软件咨询实施服务公司,作软件公司和用户之间的桥梁,在未来几年中,中国需要大量的专门从事软件咨询实施服务的第三方公司。

薪资水平:平均薪资不低于3000元/月。像毕马威这样的外资大事务所对实施顾问开出的薪资不低于7000元/月,新人大概在5000元/月左右。

专家建议:想到知名咨询做ERP实施顾问,最重要的首先是沟通能力。前毕马威中国公司的高级经理杨靖超先生给笔者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做说明:每个企业内部的管理和业务千差万别,当某个企业请你做ERP实施,你必须到该企业每个部门去熟悉人家的业务流程,没有沟通怎么做下去?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大学开始,不要害怕,勇敢地开口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并学会倾听和认错,沟通真的无所不在。

其次,就是管理和市场、和财务方面的知识。做ERP要整合的是企业所有部门甚至该企业上下游资源,所以对一个企业运转的各个部门工作内容和先进的、流行的管理方式和体制都应有所了解。关于这些,我们可以到专业期刊和网站上看一些实施案例来进行熟悉。你可以不懂实际细节(事实上除了通过实习以外你没有任何机会接触这些细节),但你必须明

白管理思想和基本市场原则,一个到客户办公室询问为什么必须有市场公关支出的人,是没有咨询公司想请来破坏自己的专业形象的。

在目前的教材上基本上看不到这些东西,建议同学们看一些《销售与市场》、《商界》之类的优秀管理期刊,上边有些实战类的文章对我们应该有不同于教材的启发,登陆像中国营销传播网(.cn)等专业网站看一些文章或参与一些讨论也不无益处。

最后,我们必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一些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

Oracle/SQL Server/ /DB2/等)。

信息产业部和电讯盈科公司合作建立的ERP人才培训认证——ERP管理咨询师技术资格证书,还有,用友软件也开发了一个ERP实施的全程培训课程。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去参加培训,拿个证书,对求职有一定的帮助。

典型职位二

管理软件开发工程师

职业状况:业界对今年春节以后的IT人才从需求和“钱”景普遍看涨。在这个大环境下,该职位在2005年及以后的市场情况应是相当乐观的。

薪资待遇:和IT业界的软件工程师待遇差不多。根据地域不同分别在3000-6000元/月左右。华为、金蝶等公司开出的价码在历届毕业生中都是让人羡慕的。

专家建议:相比无论计算机专业和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都在另外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我当初在大学选择是主攻计算机,然后对财务、管理、市场三门主干经济类课程重点熟悉。

除了具备一定的基本的管理学知识外,必须有团队合作的概念。众所周知,现在的大型软件开发都是由团队(所谓项目)合力完成的,你的工作和合作能力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进程,建议你在校期间找一些关于团队建设和合作的书来看看,先形成一个概念,然后尝试着参加一些团队活动,体验如何通过合作做成事情。

具备使用一种以上的编程工具进行编程的能力,现在主流的开发工具或语言有

DELPHI/JAVA/PB/ASP/HTML,同时对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熟悉也是必须的(如Oracle/SQL Server/DB2等)。还有,软件工程的思想也很重要。从事该岗位比较辛苦,工作压力比较大,知识更新快,需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当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可以从事项目经理、技术总监等管理职位。推荐参加JAVA语言认证。

典型职位三

软件测试工程师

职业状况:随着市场对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软件测试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应测试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将会逐渐提高。在微软等测试软件过程比较规范的大公司,软件测试人员的数量和待遇与程序员没有多大差别,优秀测试人员的待遇甚至比程序员还要高。软件测试

将会成为一个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行业,软件测试大有前途。根据有关职位统计资料显示,在国外大多数软件公司,1个软件开发工程师就需要辅有2个软件测试工程师。

另外,网络游戏产业发展很快,这个公认为“朝阳”产业的软件测试工程师,对很多同学来说都应该是一种诱惑:既可以免费玩游戏,又可以拿到不错的薪水。不过,这些,都是需要你用良好的专业素质做保证。

薪资水平:初入行的新人大概在2000-4000元/月,据行业专业人士介绍,该职位薪资最高达到8000元/月。

专家建议:精通软件工程思想,熟悉软件测试流程,对软件测试方法和软件质量保证深刻理解和体会,如果对软件编程有所了解更好。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基础。熟悉测试理论、流程,至少熟练使用一种自动化测试工具或一种测试管理工具。争取熟练掌握C/C++或Java、ASP、JSP、MS SQL、Oracle数据库和软件配置管理工具,最好能参与一些实际项目的开发工作(例如几个同学组成的业余工作室和假期实习)。

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举办的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班在业内反响较好,如果能有条件参加类似的培训项目,对掌握具体、实用的技术都有一定的好处。

篇2: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

作者:院办公室 添加时间:2008-3-1 打印 关闭

什么样的一门学科-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以及研究如何应用的科学

这个专业主要是研究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俗地讲,就是从信息中发掘财富。现代社会正是信息化社会,大量纷繁的信息如何管理,并且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正是信息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与计算机结合,使计算机作为工具,信息管理更加有效和实用。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现代化,对信息管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例如铁路订票系统,就是对车票这种信息的查询和管理系统。可以说软件开发的最主要面向的客户就是帮助企业制作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涉及咨询、服务、物流等很多行业,有很多的就业机会。授课的内容— 偏重计算机、涉及管理课程

学习的内容涵盖计算机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管理学科方面有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方面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两学科综合课程有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等。独立设计、实现小型信息系统或大型信息系统中的某一子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最后一个学期还应安排响应的管理软件上机实习。

毕业后干什么— 主要是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工作,还有一些信息管理的工作

这是一个适应面相当广的专业。就业机会很多,近年来主要是:

软件开发人员-----帮助企业和组织问题,起薪一般在4000-6000元/月;网络或系统管理员------企业或组织高效运行的保障,起薪一般在3500-5000元/月;

企业信息管理员 —— 在企业中从事信息搜集、管理工作,起薪一般在2500-4000元/月。

有关联的其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企业管理、情报科学、图书管理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的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专业,所以,在不同的学校的内容可能差异很大。

专家提醒

篇3: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融合管理、信息、计算机等学科知识的多学科交叉课程, 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 它在本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针对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 对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与实践, 目的是为本门课程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MIS与CS (Computer Science) 相混淆

MIS与CS是两个不同的学科, 但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 不少学生甚至部分教师分不清两者的差别, 常将两者混淆在一起。对于计算机科学感兴趣的学生, 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简单的数据处理程序, 课程只不过是讨论如何设计简单的管理方面的软件或系统而已, 忽略了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管理特征, 掩盖了课程教学的难点。而对于偏重于管理思想的学生而言,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将管理的思想、理论让计算机去执行与实施, 至于计算机采用何种技术、如何实现则不用关心, 那些事情由计算机应用人员来处理, 对课程的特征和性质没有足够的认识。上述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 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弄清楚MIS与CS的相互关系和本质差别。文献[1]对MIS与CS的本质差别以一个小案例进行解释, 并给出了MIS的重要本质, 即MIS主要是CS及管理学科的交叉学科[1], 文献[2]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的新兴边缘学科[2]。

2.教学侧重点不相同导致学生和用人单位均处于两难境地

目前国内院校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性质定位不同, 导致将该专业设置在不同的院系, 使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侧重点各不相同。综合类大学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 课程教学既注重管理思想、理论, 也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 并能将两者融合起来, 同时设有专业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另一类院校 (工科院校) 则将该专业设置在计算机系, 课程教学重点放在信息系统开发技术方面, 对管理思想、理论比较弱化, 实验教学变成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第三类院校则是将该专业放在经济学院或人文学院, 课程教学重点在于经济管理知识或信息学、情报学知识, 对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不够突出, 也没有专业的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虽然有观点认为“学习管理信息系统应有所侧重, 如偏工、偏商、偏管等”, 但笔者认为本科阶段应以基础为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应以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理论相结合, 既要偏工又要偏管。课程教学侧重点不同导致学生就业时计算机应用技能不如计算机专业学生, 管理知识不如管理类专业学生, 又不能将两者有机融合, 丢失自身优势, 就业艰难。而用人单位在选聘人才时却苦于找不到既懂管理又懂计算机技术的人才, 学生和用人单位均处于两难境地。

3.管理思想、理论不能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融合

管理思想和理论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融合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核心。从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目前, 从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来源于教授计算机类课程或管理类课程的教师, 教师普遍认为教学中很难做到将管理思想、理论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融合, 而学生则认为没有掌握本门课程的精髓, 教师、学生都不满意。在地方院校这一问题十分突出, 缺乏MIS学科出身的专业教师, 是这一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4.缺乏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展比较困难

实验教学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备的实验教学体系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在实验教学中, 多数教师主要是先开设演示型实验和验证型实验, 然后再开设计算机技术类实验 (如数据库使用、ASP使用等) , 最后开设设计型、综合型实验。从实验难易程度和循序渐进的角度看, 似乎比较合理, 但多数学生则感觉到, 实验与实验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前一个实验是关于商品销售系统的演示, 后一个实验则是商品库存系统的验证, 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则是关于商品业务管理系统, 实验对象的业务处理过程学生并不熟悉, 实验是零散的, 不能结合学生实际, 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其次, 重视演示型、验证型实验等基础性实验, 忽视设计型、综合型实验。虽然花费了大量时间基础性实验上, 但学生只能勉强进行设计型、综合型实验, 实验效果不理想, 实验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及要求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点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既不是培养计算机程序员, 也不是培养像MBA、EMBA那样的企业战略管理者, 而应是培养能够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需要, 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基础,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具有宽基础、强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专门人才[3]。培养既懂管理、又懂计算机技术, 具备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人才是课程教学的总目标。

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掌握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和系统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 把管理思想、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融合在一起,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要求学生既要具有分析、设计信息系统的初步能力, 又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并能正确分析、评价一个组织中开发和使用信息技术的管理问题, 懂得人的因素、社会的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了解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三、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就必须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笔者根据自己教学实际情况, 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并将多年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

1.基本知识的讲授

在讲授管理理论知识时, 结合计算机系统讲授如何来实施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以及如何在计算机上能更好地体现, 让枯燥的管理知识变得生动。在讲授计算机知识时, 结合管理的特征, 讲授计算机如何接受管理思想, 什么技术适合什么样的管理思想等, 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案例教学

案例是认识事物和规律的最好方式, 通过案例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生动的案例进行解释,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选择案例时应选择学生对业务流程比较熟悉, 对案例对象比较了解的案例进行教学。如在教学中选择学生经常使用、最为熟悉的教务管理学生子系统作为案例, 并让学生对系统进行分组讨论, 由每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作出分析和说明, 然后每个小组选择选派一位代表对本组讨论情况进行综述, 最后由教师就整个讨论情况作出评价, 对正确的论点给予肯定和表扬, 对不正确或不够完善的地方给予纠正和补充, 并引导学生对那些可以进一步深化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 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教学

(1) 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构建良好的实验教学体系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既要遵行教学的基本原理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文献[4]给出了一个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体系。以此为蓝本, 笔者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进行了改进, 构建了演示型实验→案例型实验→技术型实验→验证型实验→设计型、综合型实验 (课程设计) 的实验教学体系, 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根据实验教学体系, 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实验内容。首先在实验内容上, 选择与学生课外研究、调查、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相关的实验内容;其次是实验与实验之间的良好的衔接与过渡, 并保证它们的层次性和连贯性。根据以上原则, 进行实验内容的设计:

①演示型实验: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它的组成、结构是什么样子、系统实施后效果如何等。因此, 我们选取结构清晰完整、功能明确、业务流程简单的学生综合测评系统 (我校为测评学生综合能力而自主设计的一个管理系统) 为演示对象, 同时也加入一些上几届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作为演示型实验的教学内容。

②案例型实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从开始状态到完成状态的整个设计过程, 使学生对信息系统整个演变过程和内部结构有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使理论教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变得具体。为此, 我们以上几届学生的课程设计作品 (系级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系级学生宿舍卫生检查系统等) 为案例来进行教学。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案例教学能让他们更加清晰、直观地认识信息系统的演变过程。

③验证型实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系统初期设计目标和思路与最终系统实际效果的一种对应关系。实验内容是以我校自主设计的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学生子系统为对象, 这样学生能从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两者的映射关系, 使学生在后面的课程设计中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 避免出现预期设计目标过高, 而实际效果不理想, 从而产生沮丧心理, 失去学习的兴趣。

④技术型实验:目标是让学生对某些在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中用到的关键技术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通过技术型实验带动学生自主地学习相关计算机应用技术。我们主要开设两个实验:一是数据库构建, 让学生学会把现实世界中的数据转化成概念模型然后再把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库中的关系模型;二是Web数据库的使用, 主要介绍ASP技术, 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网络数据技术。

⑤设计型、综合型实验 (课程设计) :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 提高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开发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参与一个完整的实际信息系统的开发全过程。课程设计中, 采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实验”教学模式, 题目由教师指定, 也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以小组为单位, 每个小组5~6人, 每个成员有明确的分工, 由组内学生自己组织协调。组长由教师指定, 同时肩负协调与统筹工作, 每个成员既独立完成各自任务, 又相互配合, 出谋划策。设计中要求体现信息系统开发的所有环节, 每一环节结束, 教师都要进行检查, 并给出修改、完善意见。设计完成后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以实验报告的格式, 规范由教师制定) ,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辩。每个小组安排一名主要陈述人, 其余成员可作补充说明, 同学可任意提问。答辩组成人员由任课教师和学生行选派出来的4位同学共同担任, 评分标准由教师统一制定。通过学生的全程参与, 既让学生掌握了信息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提高了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撰写设计报告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按质按量完成实验任务的同时, 也为将来学生的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基础,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考核方式

以往的考核方式主要由笔试和实验组成, 其中笔试占70%, 实验占30%, 考核内容单一, 方式简单, 容易造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 对知识死记硬背。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和合理性将会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有利于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客观反映学生学习真实水平, 更能体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通过不断的尝试, 我们制定的综合考核办法是:平时表现 (包括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 占10%, 案例分析、讨论占15%, 基础实验 (演示型、案例型、验证型、技术型) 占15%, 课程设计占20%, 笔试占40%。实践证明, 这样的考核方式受到学生欢迎, 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得到了充分展现。

四、结束语

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 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在课程改革中应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点, 结合当前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以及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行业的需求与变化,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体系, 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作为支撑, 突出实践环节, 侧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需要的信息管理人才。

摘要: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本文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专业的特点,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性质, 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 对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W Huang, K K Wei, R Watson.管理信息系统[MIS]:背景、核心课程、学术流派及主要国际学术会议与刊物评介[J].管理科学学报, 2003, 6[6]:85-91.

[2]黄梯云, 李一军.管理信息系统[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滕佳东.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10[10]:95-97.

篇4: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就业 对策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型专业,它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信息系统、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手段,深入研究并解决各类社会系统中的信息管理问题。目前全国约有500多所高校开设了此类专业,每年为社会培养约数万信管的毕业生。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中,每年都有部分的信管学生对就业比较迷茫,对未来没有认知,这种迷茫可能会持续整个大学期间,学生最常见的问题是“毕业之后可以干什么”,“信管的计算机不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管理好像也不精,经济学也不知道可以干什么”等。不仅是学生有这种问题,学校、社会也对该专业有一定的疑惑,有些学校将该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而有些学校却将该专业设置在计算机学院,说明该专业的定位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分歧。社会对信管专业的认可度也需要提升。对于这些问题,作为学校,应该对学生的就业进行恰当的引导。

一、加强专业教育

信管专业有它的优势,它是一个交叉型专业,信管的学生可以适应多种工作岗位。在目前社会需求中,复合型人才受到很大程度的欢迎,能够做到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经过一定的社会培育,这样的人才,潜力是很大的。同时,它的一些专业知识,又是其他专业不具备的,比如企业信息化的管理等。

信管专业也有它的劣势,这种劣势主要体现在交叉型专业的各类知识普遍不是太精太专。这样的劣势对于一些同学的需求是明显的。但是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特色,这就要求学校提炼专业特色,加强专业教育,同时也可以通过引导他们去自主学习,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二、改变就业观念

社会的就业竞争在加剧,就业压力也逐渐变大,大学生也不是原来的天之骄子,大学生应该要转变观念,向一个就业人转变。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80万人,预计100万以上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是教育结构与产业需求间的突出矛盾,部分地区、行业、专业教育存在过热、大量人才扎堆现象。大学生们要转变就业观念,不能一味地贪念高薪、名企、有派头的企业或职位,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地做好最基本的工作,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不是放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而是学校提供大环境,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各类资源,结合自身的兴趣及发展目标,自主的学习相关知识,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一些信管的学生对计算机的知识感兴趣,他们在校期间通过信管专业的计算机课程的引导,自主的学习,参加国家的软件与计算机行业的资格考试,通过获取软考的证书,增加自己在计算机行业的就业竞争力。另外有些学生在校期间就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市场营销的活动,积累了大量的管理知识,在就业的时候竞争力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些学生竞争力都是信管专业的培养范畴,都是可以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引导来实现的。

四、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教育是学校与企业在资源、技术、师资培养、岗位培训、学生就业、科研活动等方面的合作,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与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企业获得优秀技术人才,零距离顶岗就业员工的需要。信管专业应该大力发展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实现零距离,免培训的就业。比如说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参加某企业的ERP实施,通过这种合作,一些同学受到了项目训练,同时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这种做法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都是有很大的益处的。

总的来说,信管专业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是具备一定的竞争力的,他们就业渠道多,择业范围广,只要学生能够摆正好自己的位置,端正好就业心态,是能够在就业大潮中获取一席之地的。

【参考文献】

[1]薛伟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3):66-69.

篇5: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

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信息收集就是对原始信息的获取。信息传输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因为信息只有及时准确地送到需要者的手中才能发挥作用。信息加工包括信息形式的变换和信息内容的处理。信息的形式变换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通过变换载体,使信息准确地传输给接收者。信息的内容处理是指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深入揭示信息的内容。经过信息内容的处理,输入的信息才能变成所需要的信息,才能被适时有效地利用。信息送到使用者手中,有的并非使用完后就无用了,有的还需留做事……信息系统

从技术上说就是为了支持决策和组织控制而收集(或获取)、处理、存储、分配信息的一组相互关联的组件。除了支持决策、协作和控制,信息系统也可用来帮助经理和工人分子问题,使复杂性可视化,以及创造新的产品,从商业角度看,一个信息系统是一个用于解决环境提出的挑战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组织管理方案。我们用“信息系统”这个词时,特指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系统。

一个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软件、硬件、存储和电信等技术为核心的人机系统。

就业方向:

篇6:信息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

我们信管专业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我们接触的课程很多很广,它要求我们这个专业培养出来的都是社会上急需的复合型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能够有比别的专业更多的选择余地。我自己划分了一下感觉我们这个专业有三个大的方向:一是往计算机方向的;二是往管理方向的;三是财务会计方向的。然而这三个专业又可以细分为很多我们可以从事的相关行业,如:市场营销,会计,项目管理,物流,电子商务,软件编程,数据库,网站建立与维护,管理咨询,计算机网络等等这些都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行当,所以大三这一年就是让自己找准好自己的发展方向,然后猛的向着自己所选定的方向发展的宝贵时间,俗话说的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要将自己的学习机会失去的时候再想着从头再来一遍,这是最为愚蠢的!

想考研的我想问一下大家为什么要考研?考了研对你以后的发展或者对你以后从事的行业有帮助吗?先搞清楚这两个问题,你再决定是否考研,如果是家庭的逼迫,或者是为了找份好的工作,我奉劝有这样想法的一些人乘早打消考研的念头,因为我可以说以你们大学这四年所学的和现在的能力已经足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因为有一些大中型企业宁可招该专业本科生也不愿意招相同专业的研究生,因为一来是本科生成本相比研究生底,二是有些岗位本科生本可以做得很好要研究生也是资源的浪费,三来也是研究生在一些企业依仗着自己是研究生完全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架子大,工资拿少了不干有情绪,一些稍微差一点的工作又不想干,自认为是大才小用。所以很多本科生毕业了不要慌只要自己真真正正的在大学里没有荒废这四年,你们完全有能力将一些研究生比下去!

信息管理

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信息收集就是对原始信息的获取。信息传输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因为信息只有及时准确地送到需要者的手中才能发挥作用。信息加工包括信息形式的变换和信息内容的处理。信息的形式变换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通过变换载体,使信息准确地传输给接收者。信息的内容处理是指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深入揭示信息的内容。经过信息内容的处理,输入的信息才能变成所需要的信息,才能被适时有效地利用。信息送到使用者手中,有的并非使用完后就无用了,有的还需留做事……信息系统

从技术上说就是为了支持决策和组织控制而收集(或获取)、处理、存储、分配信息的一组相互关联的组件。除了支持决策、协作和控制,信息系统也可用来帮助经理和工人分子问题,使复杂性可视化,以及创造新的产品,从商业角度看,一个信息系统是一个用于解决环境提出的挑战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组织管理方案。我们用“信息系统”这个词时,特指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系统。

一个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软件、硬件、存储和电信等技术为核心的人机系统。

就业方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系统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和信息机构从事信息(资源、系统和网络)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个专业打了个擦边球,管理和计算机二不像,想靠这个专业找工作的赶紧打住,自己找个方向学习才是出路。我是过来人。

我是一个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就听不少人说计算机专业不像几年前那么好就业了。我现在有点迷茫,我知道学习C++语言是计算机专业必不可少的,可还需要学哪些实用的东西?各个与计算机专业的公司企业需要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哪些要求?毕业后都能从事哪些工作,大家能帮帮我吗?

我在一个计算机公司负责人事,我也是学计算机的,但后来改了,我负责招聘的印象最深刻,我们是在51job上发布的招聘信息,找程序开发人员5人,网络工程人员5人,结果只两天时间,各收到将近500份简历,可见这类行业竞争有多强。太热不是好事,我建议现在还盲目认为计算机专业好找工作的同学要冷静了。你认为你自己的竞争能力真那么强吗?

计算机专业究竟是冷还是热

2007-11-06 13:46

近十年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国内很多高校里都是超级热门,深受考生和家长们的青睐。新浪网考试频道进行了一项题为“2007年高考,你准备报考什么专业”的调查(31208人参与),排在首位的是工学(24.0%),其中计算机专业预报人数最多。首届全国人才网络招聘大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按用人单位职位需求数来分,计算机专业排名首位;按求职者的专业分,计算机专业居于第二位。计算机专业由于其研究领域不断更新、就业机会多、收入较高等优势,已成为我国高校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然而,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考试频道近日合作进行的一项调查(共有4680人参加)表明,计算机专业以31.7%的得票率排在“滞销榜”第四位。

计算机专业究竟是冷还是热

一项调查显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排在首位,而另一项调查则表明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两组对比鲜明的数据让我们感到矛盾,那么到底是调查出了错误,还是其中另藏玄机呢?

行业发展暗潮涌动

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势及前景究竟如何呢?

首先,我国IT人才总量不足。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未来10~15年将是世界IT发展的重要区间。今后五年,我国将在信息产业方面投资5000亿美元,市场规模将比2000年翻一番,继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从2000年的4.5%提高到8%。据测算,我国为了发展信息产业,每年至少需要100万人才,其中专业人才需求在40万人以上。

其次,市场需求不平衡,在IT行业发展艰难。目前IT业主要就业方向有软件开发、技术支持和网络服务等。比较而言,软件开发工作更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职业发展空间大,但进入门槛相对较高;网络服务的人才缺口较大,进入门槛不高,但职场发展空间有限;技术支持人员工作传统,起点也比较低,个人发展同样有限。

其他行业需求很不平衡。我国有1023所高校开设计算机专业,截止2005年底,我国大学和软件学院在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总数超过90万人。供应总量并不少,但在具体领域需求很不平衡。通信业的需求明显下降;金融业和运输业竞

争激烈;传统工业的需求持续增长;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急需计算机人才。IC人才、网络存储人才、电子商务人才、信息安全人才、游戏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在软件人才层次结构上,水平高的系统分析员和有行业背景的项目策划人员偏少,同时软件蓝领也比较缺乏。还有就是计算机专业教师缺编严重。区域需求差异显著。北京、上海、深圳等热门城市就业的比率逐渐降低,对计算机人才的接受能力逐渐下降,需求标准逐渐提高,对普通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相对饱和。而信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需求大量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最后,就业竞争激烈。买方市场已经形成。随着IT泡沫的破灭,众多IT企业不断调整以适应行业发展和产业变革,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把辽宁省2006年5月份高校毕业生最新统计信息与人才市场发布的该省一季度人才走势分析图作个简单比较不难发现,人数最多的计算机专业在人才需求中仅位列第三。就业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用人单位普遍提高门槛和降低起薪。社会需求愈来愈向名牌大学集中,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地方大学计算机专业就业率为60%~80%。专科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次就业率低于50%。地方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就业受冲击也越大。

扎堆导致贴身竞争。北京和上海对IT人才的需求量是最大的,但是供应量也很大,市场也日渐饱和;而一些二级城市比如成都、重庆、武汉虽然也有大量的需求,但是学生多不喜欢留在那里。即使这样,今年上半年重庆市 局欲招录1名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的人员,考录比例仍高达109:1。2002年全国电子信息类学科共招生44.3万,随着2006年及其后数年毕业生人数剧增,计算机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等相近专业间挤占就业岗位现象将更加突出。

说说就业的环境吧,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中国软件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其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2005年中国软件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907亿元,增长率达到33%。2010年左右,中国软件产业将步入成熟期。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会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聚集各种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制约,在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现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并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所以,无论是从大的方向讲,还是从小的方面讲,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人才都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这两个方向是不是矛盾呢?其实不然,我想这也是计算机专业连年扩招的原因吧。据统计,中国当前软件从业人员3/4以上来自于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计算机与软件相关专业,来自职业技术学校及各社会培训机构的软件从业人员尚不足总数的1/4。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中国软件人力资源主要来源于高校及科研机构,这恰恰是形成中国当前软件人才结构不合理、应用型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软件人才的供大于求只是个表面的现象。因为中国高校普遍存在软件教育脱离实际,无法学以致用,很多十几年前的教材,现在的高校生还在学习。高校教育的稳定性与软件产业的急速发展不能相互适应,社会缺乏的是有实际能力,能实际动手操作型的软件人才。市场需要的是计算机专业人才,而很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才会有抱怨计算机专业就业难的说法。解决办法还是靠自己吧,大学四年,不要像上面说的无所事事,对自己的专业有所熟悉并且精通一个方向,相信前途会是美好的。

计算机专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1、网页制作,将来去网站工作!

2、学习3D MAX等软件,去作动画!

3、学习美术设计!

4、网络,将来考个CCNA,去专业组网!

5、在保证能顺利毕业的前提下,去疯狂玩游戏,做个职业玩家或做一个或几个网络游戏的GM。

6、做程序员,搞软件开发。

当然看你自己对计算机哪方面感兴趣,然后再去发展自己的爱好......一定会成就一番辉煌

电影《铁窗边缘》

出品人:翁鹏监制:鸡吧M

导演:陈涌涌武术指导:谷念萍

主演:翁鹏 陈涌涌 谷念萍 鸡吧M 肛肛

友情客串: 大伯 丝丽 周*鹏 烂HI人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篇7: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

主要到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篇8: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

1、系统分析与设计

1.1、需求分析

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要求长年运行, 以协助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因此, 在功能上和使用上都有很多要求。根据就业指导中心日常工作内容及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 考虑到登录就业信息网的用户需求不同, 我们对访问用户进行分类, 授予其应有的权限来实现其需求的功能。在这个网站中, 用户主要有学生、用人单位、就业指导中心管理员。主要功能分为毕业生信息管理功能、用人单位信息管理功能、学校信息管理功能、用户管理和职业测评等功能。

1.2、功能设计

功能详细分解如下:

(1) 部门概况

部门概况主要向浏览者介绍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职责及办公指南, 方便学生和用人单位办理相关事宜。

(2) 就业动态及就业管理

就业动态向学生发布与就业相关的一些校内活动及国内就业新闻。就业管理向学生发布国家、省、市、学校最新就业政策, 协助毕业生就业。

(3) 就业、创业指导

就业指导向学生发布对学生求职择业有指导性的信息, 包括求职技巧、注意事项、落户转递档案问题、就业案例分析等内容, 指导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向学生发布对创业有指导性的政策、成功案例、注意事项等信息, 鼓励学生创业, 减小社会就业压力。

(4) 招聘信息

向学生发布招聘信息, 包括招聘职位、招聘人数、工作地点、岗位描述和要求等。企业招聘信息由管理员录入、发布及维护, 企业也可通过网上来发布自己的招聘信息, 但前提是必须注册并授权。招聘会信息向学生集中发布各地区最新招聘会信息, 便于学生查询, 积极参加, 抓住每一个就业机会。

(5) 资料下载

集中提供就业指导中心的一些表格, 方便学生及学生工作者使用。

(6) 毕业生个人简历系统

毕业生个人简历系统分为个人基本资料、相关工作经历及特长、求职意向、联系方式、毕业生查询等。毕业生通过填写毕业生求职信息表在网上发布自己的求职意向, 这个信息表被保存在数据库中,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查询符合自己要求的毕业生。

(7) 用户注册

系统采用会员制, 只有是会员才能享有本网站的某些服务, 所以用户在使用前, 要进行注册。网站的用户类型分为学生、企业, 用户在注册时需选择自己的注册类型。

(8) 职业测评

向学生提供测评服务, 利用先进成熟的评测系统, 帮助学生分析性格、能力、兴趣、优势、发展趋势等, 便于学生确定求职行业和职位。

2、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2.1、用户管理模块

系统运行必须确保信息修改、编辑、发布的可靠性、合法性及安全性, 因此, 在使用该平台将网站搭建起来后, 必须对访问用户采取一定的访问控制来限制用户对平台的访问。在该平台中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对网站的访问用户进行访问控制。

权限管理系统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 用户管理:系统维护人员基本信息的记录、编辑、删除;

(2) 角色管理:角色的定义、编辑及删除;

(3) 授权管理:把角色分配给用户;

(4) 用户身份的认证:基于用户名密码实现的, 为确保密码的安全有效, 系统自动对密码进行加密。

访问控制中采用了无权限栏目不可见的原则, 也就说, 用户经身份验证后进入系统管理界面, 只有他具有操作权限的栏目及页面, 用户才可以看到, 对不具备操作权限的栏目页面, 是看不到的。同时对用户所打开的每一个链接页面, 链接时, 再次验证用户身份, 以防止由非法的页面跳转而进入系统。

2.2、用户登录与注册模块

用户登录是就业信息系统的功能之一。用户分成学生、用人单位、就业指导中心管理员等, 学生、用人单位用户可直接在主界面登录、注册, 其他用户在地址栏中输入地址后进入特殊用户登陆界面, 用户登录后提供不同的权限范围。系统的登陆页面只要求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口令, 在登陆后可以进行详细的信息注册。用户在输入用户名和口令之后, 系统将验证用户名和口令是否正确, 如果验证成功, 就使用户处于登录状态。否则, 系统显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的信息。

2.3、发布招聘信息模块

随着高校就业网站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希望能从学校就业网上获取招聘信息。因此, 招聘信息发布是就业信息网的一个重要功能模块, 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 也是用人单位发布用人需求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站中的招聘信息来源是用人单位, 必须完整而真实。信息发布可以通过用人单位和就业信息管理员来实现。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 必须登录得到授权后, 将招聘信息填写完整后发布。用人单位进入网站后, 输入企业用户名、密码, 系统进行身份验证, 如果是合法用户, 进入企业用户功能模块, 选择招聘信息发布功能栏, 即可进行招聘信息的发布。发布的招聘信息主要为用人单位对应聘者提出的要求和职位的相关信息, 包括工作地点、学历要求、工作性质等信息。

2.4、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包括学生、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的增加、修改、查询和删除操作。在学生、用人单位登录后, 将会在登录后界面左侧显示功能任务栏, 功能任务栏列出了增加、修改、查询和删除等操作功能。以用人单位用户为例, 在功能任务栏点击查询操作, 输入学生名字或学号, 就可以得到学生的一些基本信息, 同样输入企业名字也可以得到企业的信息。

3、结束语

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成, 为毕业生、用人单位提供了完善的信息服务, 对于毕业生顺利就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对常规就业指导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提高了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系统目前的功能还不够完善, 无法实现在线招聘、视频招聘等功能;这些问题可以在以后的系统维护中进一步完善, 充分发挥其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摘要:信息渠道的单一与闭塞造成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求职和招聘过程中信息严重流失, 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 是降低求职招聘成本、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的基于B/S模式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 正是通过采用ASP.NET+SQL server这一组合功能, 来构造一个高效能的就业信息管理平台。

关键词: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钟小双.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的功能设计[J].硅谷, 2009, (4) :76.

[2]阮勇华.高校就业网的设计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职业时空, 2009, 5 (6) :155-156.

[3]闫峰.大连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的构建[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7.

[4]王春梅.基于B/S架构的高校就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7.

篇9: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

【关键词】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对策

一、前言

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交叉型专业,在实际教学和管理中发现,本专业一些学生经常反映一些问题,比如,学习的专业内容太多太杂、专业技能学习不精,管理也学得不好,好像学了很多知识,但又觉得就业时都用不上,对今后的就业十分迷茫。实际上,由于是一个交叉学科,一些学校在专业设置时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到底将该专业放在计算机专业里还是应该在管理专业里,也各有说法。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复合型专业,各学校也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方向制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一些专业教学目标里看,本专业具有综合性、边缘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重点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作为学校应该认真研究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和优势,围绕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尽早树立职业方向,为毕业就业打下基础。

二、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学习和就业情况

1.课程内容多而杂,学生就业方向迷茫

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管理和技能要求全面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涵盖了管理学、经济类、计算机等各方面的知识,而各块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理论,内容不够系统,有些课程甚至只是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学生很难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到了大三都不太清楚自己的专业目标,感觉做管理知识不够,做技术自身技能又不精通,就业方向很迷茫。

2.缺少实践锻炼,学生综合能力不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校内可以开展一些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和实践。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对于所学的管理类、经济类的知识实训较少,特别是管理能力的训练,因缺少实践锻炼,学生普遍缺乏管理人员需要的组织协调和沟通交流能力。因此在就业时出现专业技能比不过计算机专业,经济知识比不过经济类学生,使得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就业压力较多。

3.就业实习机会不多,就业能力有待提高。因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课程交叉较多,他们在毕业上岗前很少能够找到合适的实习机会,有的学校也想方设法联系了一些单位,但因专业对口情况不理想,很多学生也不愿意前往实习,因此导致学习内容全而杂又都不精且实践能力较差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很难满足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因而也就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对本专业的认知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新兴的专业,是一个新兴复合型专业,无论是学生、教师和社会对其的认知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是对本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定位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作为一个复合型专业,其教学体系、教学方法都是在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中形成的,当前由于时间短,没有可以参考的现成经验,都是在摸索着不断提高。在教育部的专业指导意见中,确定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明确确定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三大学科的基础。但是在具体课程的设置上,各高校由于学科专业建设不同,培养计划也各不相同,甚至差异很大。

三是学生对专业学习认知不足,没有规划好学业。很多学生在新生入学时对本专业没有系统的了解,学校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就业没有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引导,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做好科学的学业生涯规划,导致一些学生大学四年比较迷茫,没有抓住学习重点,导致毕业就业也比较迷茫

四、提高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1.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生专业教育。从目前教学和学生就业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反映是专业学习内容太多、太杂,感觉没有其他普通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技术方向明确。实际上,该专业有它的优势,它是一个交叉型专业,从当前就业的方向看,学生可以适应多种工作岗位。从目前社会需求看,复合型人才才是未来企业需要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因为既懂管理,又熟悉技术,一专多能,再经过企业锻炼,必定成为今后企业的骨干。因此,课程多而雜也是该专业的优势。所以要求高校应提炼专业特色,加强专业教育,融合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适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专门人才。

2.引导学生积极学好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作为一个复合型专业,需要掌握多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如今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也才能很好解决企业生产和管理中遇到的各类专业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正视专业教学课程的要求,积极做好个人学业生涯规划,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合理安排好学习和实践,掌握更多更广泛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3.注重培养和锻炼个人综合能力。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是集管理、经济、计算机于一体的复合型信息人才,在校期间除了要学好专业技能外,对于今后走进社会需要的沟通、协调和管理能力也需要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课余时间加强锻炼,以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因此,在校期间,学生要积极参与各类学生组织,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一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等,积极与社会接轨,主动与他人接触和交流,不断拓展自身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努力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总之,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问题。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复合型的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这需要学生积极看待专业发展的优势,需要学校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需要企业能够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锻炼机会,相信不久的将来,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一定能发展的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潘旭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J].高教论坛.2005(02).

篇10: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

信息资源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该专业主要学习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培养现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有计算机原理、数据库系统、数据管理与数据库、决策分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It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与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学、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信息管理、项目管理、信息化与信息化技术应用等课程。

篇11: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技术的交叉学科,各个学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专业都有所不同,偏重计算机技术,涉及管理范畴,确切的是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类信息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原理、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综合作业、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实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等课程。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具有硬件组装与维修、软件开发、系统维护、信息统计分析与处理、网络运行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计算机与信息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能力、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维护能力。

篇12: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

就业前景:

毕业后可报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国家和省市各级信息产业、财政和金融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管理的关系日渐紧密,也日趋融合,信息和信息技术已经并将进一步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以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开发与管理,信息产业管理,系统仿真与知识管理等内容为主的该研究方向一直是重点研究领域,而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研究方向近年来除了在原有领域继续开展研究外,加强了对电子商务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研究。

篇13: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

一、问题的背景

1998年下半年, 在教育部高教司正式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将科技信息与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和林业信息管理专业、信息学专业等5个专业合并, 称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至此, 这一专业的学科名称从情报学到信息学再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其学科归属从理学门类到历史学门类又到理学门类、工学门类、经济学门类、农学门类再到管理学门类, 虽已历经变迁, 但学科的专业定位仍在探讨之中, 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学科称谓的游移和归属的变迁, 反映了学科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多歧性。而学科发展的这种不确定性发生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因此, 研究信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必须了解专业发展的沿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做到与时俱进。

从各大学的信管专业来源来看, 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管理学院或工商管理学院等管理类型的学院创立, 这些信管专业学生还要学习大量经济管理类课程, 知识结构比较合理。如清华的经管学院, 复旦管理学院和人大信息学院都是这种形式;另一种由图情档院系创立的信管专业具有原来的学科背景, 学生除学习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类课程之外也还学习少量图情档知识, 以体现学科特色。如南大信息管理系, 中大信息管理系, 武大信息管理学院和人大信息资源学院都是这种类型。当然这里也有某些理工大学的信管专业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 这主要由学校性质或学科规划决定。

其中对于由管理学院创办的信管专业人们大多认可它在管理上的实力, 而对于信息 (资源) 管理院系 (原图情档院系) 设置的这类专业, 将面临学科和专业的更新与转型系名的更改要求突破原有的专业内涵, 调整原图书馆学情报学课程, 适当精简传统的文献管理等课程, 增设有关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等新课程。同时, 也要求改进教学方法, 借以培养从事信息理论研究与信息服务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这种教育改革又将促进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二、问题的成因

通过对上述的分析, 笔者认为造成信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比较复杂, 但首要原因是大量高校没有能够真正明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内涵, 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 课程设置不合理。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说, 一些重点院校的定位还是比较清晰和准确的。但是不可否认, 还存在大量的普通高校没有真正结合学校自身特点, 套用照搬名校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 导致课程结构不合理, 学生对专业认识不清, 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比如, 有时学校直接把原来的“情报专业”改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没有在了解社会人才需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 以至于有些课程内容老化, 知识陈旧, 与现实应用脱节。另外, 在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中, 一部分较偏重于计算机应用的学习, 另一部分则侧重于管理方面的研究, 但是未能明确计算机技术最终应服务管理的核心思想, 分析与管理科学、经济科学、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 所以, 造成学生学的多, 学的杂但学的不精, 学的不明[2]。加之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等相类似专业的冲击, 造成社会对此专业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另外, 学生在就业工作中目标不够明确, 缺乏准确收集就业信息的手段和能力, 同时, 学校与学生缺少完善的沟通渠道, 与招聘单位、毕业生信息沟通不畅, 无法获得准确的就业信息, 导致学生普遍一次就业率不高或对所从事工作不满意的现象频频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既要借鉴其它高校的成功经验, 对专业方向进行认真规划, 另外, 及时接收已毕业学生的信息反馈, 利用本专业信息管理的优势, 建立长效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沟通机制也是从根本此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三、解决策略及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 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 完善就业市场, 提供就业信息;改变大学教育培养模式,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改革高等学校课程设置;扩大大学生选择学校和所学专业的自由度;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另外, 增强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 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也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基于长期从事信息专业教学和就业指导的工作体会, 提出具体的毕业生信息沟通机制实施方案, 力求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信息交流的渠道, 提高学校、教师、学生进行信息沟通的质量, 保证各方获取信息的便捷和准确。并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 向其他各相关专业和学院推广。

在进行沟通机制研究的过程中, 要注意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特点, 发挥其在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及挖掘的自身优势, 充分体现数据库应用、网站建设、信息系统开发的特长, 应用当前各种信息技术, 将先进的理论思想与现代化的信息手段结合, 体现信管管理专业的特点。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可以由信管专业的核心院校或相关机构牵头, 定期不定期组织本专业就业问题研讨会议, 对就业形势、就业前景、亟需解决的问题等进行集中探讨, 同时在会中可以让各学校充分交流各自的体会和心得, 互通有无, 取长补短,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 加速了信息的反馈[3]。二是从大部分学生就业选择地区来看, 比较集中于北京、上海和一些沿海城市, 因此, 可以在这些地区长期设置固定的联络教师或学生, 及时接收当地的就业情报, 指导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这样可以让学校和学生获得第一手的资料, 避免信息失真, 以讹传讹的现象发生。三是利用网络的优势, 建立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联盟网站, 为毕业生和在校生提供直接信息交流的平台。目前, 网络上有很多的招聘网站, 但是, 由于其面对的求职对象范围较广, 信息量巨大, 没有能针对信管专业自身的特点设置。因此, 实用性较差[4]。同时, 建立专业毕业生就业联盟网站, 避免了以往个别学生之间单纯利用QQ、MSN等进行信息联络, 信息分散且片面的情况发生。四是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深入分析。其中信息源包括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的用人信息、其他城市的招聘信息、以往毕业生所在单位的用人信息, 各主要信息相关行业的用人信息、国家的宏观就业指导政策信息等。通过建立便捷、有效的供求信息库, 不仅有助于用人单位迅速寻找到合适的人才, 也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毕业生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同时, 能够深入挖掘就业信息, 对就业前景进行预测, 对专业要求进行细化, 提前指导学生的学习目标, 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

参考文献

[1] .蔡淑琴, 张子刚, 张金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4

[2] .姜灵敏, 张文.加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 2009, 4

[3] .蒋学锋.谈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 2009, 2

篇14: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

关键词:民办院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人才就业能力需求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的发展在我国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而在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更是才刚刚起步,有着关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专业人才的市场供给量不断增大,但是目前社会对信息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与现实之间仍有差距。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专业学生具有超群的职业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

1、分析依据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能力分析的依据。具有坚实的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知识, 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运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方法,从事各级各类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从事各种领域的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高级人才。从该培养目标可以看出,信管专业培养两方面的人才:一是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人才,二是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人才。而作为民办应用型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更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见图1调查问卷题目之一。

图1 信管专业毕业生能力调查问卷

2001年国家出台了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该标准将企业信息管理师定义为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复合型人员。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涉及6大职业功能模块, 包括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网络构建、信息系统维护和信息系统运作。这6个功能模块同样可以概括为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和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两个方面的工作。

2、能力结构

不同层次的信息人才要求具备不同的能力, 基于上述讨论, 对信管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如下分析。

首先分析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所谓信息管理, 就是人类为了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而进行的社会活动。信息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信息资源的形成阶段, 以信息的产生、记录、传播、收集、加工、处理、存储等活动为特征; 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 以检索、传递、吸收、分析、选择、评价、利用等活动为特征。据此, 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 调研能力,能够对行业信息化发展状况, 企业内外信息化需求, 企业内信息化的建设条件进行调研, 并提出企业信息化规划报告;信息采集能力, 能够设计信息采集内容体系, 确定信息采集的内容, 设计信息采集方式, 并有效组织信息采集工作; 信息处理能力, 能够将信息采集的内容合理分类, 进行信息筛选、综合、排序, 设计信息传输、存储方式; 信息利用能力, 至少掌握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及工具, 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用表格、图形等易于交流的方式呈现。

然后分析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按照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包括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以及运行维护5个阶段。因此, 该方面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 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能力, 能够进行管理业务的调查和分析, 同时至少熟悉一个相关主流应用系统的构成模块, 了解应用系统发展的最新趋势, 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系统需求。能够设计满足业务需求的一个或多个解决方案, 编写系统分析设计报告。信息技术能力, 能够熟练使用至少一种主流开发环境及数据库系统进行小型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编制和测试工作。项目管理能力, 理解业务需求、制订项目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控制项目成本与风险、进行项目的正确评价等。

3、社会对信息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以及现实差距

(1)信息搜集分析能力

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就是各种各样的信息,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搜集、信心筛选、信息整理、信息分析和信息传达能力,因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应当具有很强的观察判断力,快速准确的确定和获得实际所需的第一手资料或者文献资料,并能正确的进行信息整理和信息分析。另外,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将自己搜集整理分析的成果传达出去,事项信息共享,实际上,几乎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2)信息平台应用能力

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能力是信息系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区别于一般管理人才的重要标志。这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能力要求,所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都必须掌握常用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工作原理,掌握安装、维护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技能,具备相关行业计算机网络运用与维护能力,并可以对信息系统平台进行基本的监管和维护。

(3)信息技术研发能力

信息技术的研发能力是一项技术和实践水平要求较高的能力。只有少部分的岗位需要具备这项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主要从事于信息系统的开发和集成,以及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统筹维护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这项能力的具备可以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很大的竞争优势,而且有机会直接进入较高领域参加工作。

(4)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

首先,一部分信管人才将来要从事于与经济管理、市场营销、信息咨询等密切相关的工作,因此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满足客户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从事于技术性工作的那部分人员来讲,只有各部分之间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信息系统的开发做,团队合作和相互之间的沟通也比较重要。

(5)组织管理和决策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是专业培养的重点,也是部分用人单位看重的一点。尤其是对于那些有远大发展目标的学生来讲,管理和决策能力非常重要。但是由于这项能力的实践性极强,平且要求有深厚的基础知识是实践经验做铺垫,因此单单靠学校教育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必须要在实践工作之中慢慢的锻炼形成。信管专业人才如果要从事于高层的企业管理或参与战略决策,必须在此项能力的锻炼上投入极大地精力才有可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进而影响到继续深造和实际工作。这些都急需在今后的发展之中寻求解决之道。

4、有关专业发展的思考

通过此次调查可以看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获得社会上更多的關注和支持,社会、学校、用人单位以及学生个人都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并多方合作,促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

第一,从社会的角度上讲,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了解其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就业去向。社会各界要努力的为专业在校生提供实习机会,弥补现阶段专业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的缺陷,扩大专业影响,促进专业进步。

第二,学校方面,应不断完善专业培养模式,加强各院校尤其是民办院校同专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条件,努力增加实战机会,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了解企业用人需求,走与企业联合培养的道路。

第三,从学生自己的角度看,有很多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首先,必须了解自身的专业特点,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以及良好的职业规划。本专业是计算机与管理相互结合的实用型专业,主要培养既懂经济管理,又懂通信技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该专业工管结合、文理渗透,因此专业学生最大的特点在于知识面广,适应力强,可以做多方面的工作。当然,我们也必须正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劣势,那就是先比之下专业知识与计算机专业或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相比不够扎实深入。

因此,这就要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认识自身专业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同时,应该竟可能的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基础,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三本民办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J].2011(3)

[2]周志丹,谢敏.基于信息时代信息管理人才需求变化分析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2006(3)

[3]李成标,王国清.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

上一篇:下列有关组织创业团队下一篇:2023年甘肃《小企业会计实务》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