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业现状调查报告

2024-08-12

我国失业现状调查报告(共6篇)

篇1:我国失业现状调查报告

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当前中国最突出的经济发展矛盾是就业问题,而中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竞争愈演愈烈。失业问题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它是随市场经济产生而出现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他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失业问题在我国将长期存在,依据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失业现象的存在逐年增高,中国的失业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对社会的影响,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中国失业问题;现状;社会影响;对策

一、人力资源失业理论分析介绍

失业即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按照失业原因,分为摩擦性失业、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等。失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失业指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劳动者的生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狭义的失业指的是有劳动能力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做岗位的社会现象。

二、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

(一)新增就业压力大,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

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明显供大于求,也就是说,失业人数的增多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主要表现为劳动力资源历史存量太大且迅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超过总人口增长。实际劳动就业人口不仅基数大,而且增长快。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电子装置和自动化设备用于工业生产,操作越来越简单,广大妇女与儿童也参与了工业化的浪潮,此外,离退休人员再就业率居高不下,加大了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的趋势。

如此大的劳动力资源供给,成为中国最为丰富最有竞争力的经济资源,但同时也给中国就业造成巨大的压力。由于劳动力资源供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加上中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正越来越多的被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资本有机构成大幅度提高,必然导致失业增加,因此,中国的失业具有一种典型的、劳动力绝对过剩的特征。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且转移困难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指超过农村各产业部门所需要的农村劳动力的供给量。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有限的耕地必然导致农业排挤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冲击,因而造成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

然而从受教育程度上看:据统计,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仲,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4%,小学程度的占31.1%,初中程度的占49.3%,高中程度的占9.7%。我

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素质比较低。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屡屡闹“民工荒”现象。该现象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计划经济时遗留下来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十分不畅,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进城务工的农民缺乏身份认同,子女入学困难,常受到不平等待遇,而城市政策制定者对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手段往往也是粗放式的,没有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之所以转移困难的原因。

(三)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而下岗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女性偏多。这部分下岗人员大多是文化素质较低,技能单一,劳动力的技能不能满足的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就业竞争能力差,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需要。又由于长期的“大锅饭”体制养成了过分依赖企业或政府安置的思想,对企业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怕吃苦不愿自找出路。又有些人缺乏自我提高意识,不愿接受培训,而择业期望值过高与实际需要不相符,加大其就业难度。

(四)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失业人群年轻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统计,2012年中国约有68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走向就业市场,而他们又将大部分面临就业困难。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主要是:

1、大学生自我定位不明确。很多大学毕业生总抱怨政府提供的就业岗位太少,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业却招不到能够安心工作的一线工人。很多毕业生非公务员不做、非白领不做。实际上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普遍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与二十年前相比,每百人拥有大学生比例已大大提高。

2、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足,缺乏实践技能,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锻炼的平台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造成就业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五)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一致,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失业率的明显下降 经济增长固然是就业增长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国际和国内经验都表明,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导致最大化就业,而且一定的增长速度并不以相同的比例带动就业增长。就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岗位的关系而言,相对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普通高校就业毕业生的增长速度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再加上农民工失业人数、城镇下岗职工等,经济增长的有限空间无法容纳如此之大的失业队伍,这就必然会带来就业增长与经

济增长的不一致,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失业人数的增加会抑制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缓慢又反过来增加失业人数。

(六)科技进步与结构性失业矛盾

中国就业问题之所以日益严峻,还因为面临着结构性的就业矛盾。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科技发展创造了新的产业,同时也是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但是就在新的就业岗位产生的同时,传统产业不断用新技术进行改造,劳动力供给结构再次变动。当劳动者在知识结构和专有技能上不能满足新兴产业的需求时,则造成劳动力供求总量均衡下的结构性失业。在城市,在总量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下岗失业人员由于受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制约,再就业越来越困难,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越来越低,失业人员的失业周期也越来越长,逐渐形成一批基本生活难保、再就业十分困难的困难群体。

三、失业问题对社会的影响

(一)失业直接影响经济

失业最大的影响就是影响了消费,从而影响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导致企业倒闭,又反过使失业率进一步扩大,从而形成恶行循环失业人员增多。失业率的上升,表明经济处于衰退阶段,并导致消费的萎缩和厂商利润的下降。从宏观经济来看,失业表明一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利用。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没有被用于生产和经济活动。同时大量的失业者没有工作,其他的就业者就得不得不为维持这些失业者及其家庭付出代价,增加了社会保障的支出与现存企业运行成本。

(二)失业加剧贫困

失业是城市贫困不容忽视的原因。数据显示,失业者陷于贫困的机会是一般人的6倍。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在基本没有社会保障准备的条件下开始大规模推行的,这就使失业与贫困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有资料显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4年的2610万。与此相比,城市贫困问题确有发展趋势。2004年我国城市人口贫困发生率为6%—8%,高于同期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过去20年来,城市贫困并没有因为经济高速发展而有所减轻,相反还表现出日益加重的迹象。更严重的是,失业导致的教育匮乏、人们生活水平下降、机会不平等,使失业者及其家庭陷入“贫困恶性循环”

(三)失业影响社会的稳定

失业也使地区及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失业严重的社区经济萧条,税收下降,公共服务与福利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犯罪活动增加。失业对个人来说是一出悲剧,对社区来说是造成混乱和紧张的一个原因,对社会整体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长期的高失业率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政权乃至制度的安危。

四、解决中国失业问题的对策

(一)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劳动供给

在中国,人口众多会降低收入水平,这首先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人太多、工作不好找”是人人皆知的事实。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每年的人口增加量还是相当庞大的,因此,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应常抓不懈。我们要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率。尽快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门槛之一“人口零增长”。

(二)提高经济活动水平,拓宽就业渠道

通过提高经济活动水平来促进就业,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来促进就业。保持适当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经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大,从而增加的就业机会也就越多;反之,经济增长速度越慢,则企业用工减少,失业率上升。因此,治理失业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刺激经济的有效需求,提高经济活动水平。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多渠道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促进企业投资扩大就业,通过深化改革,充分挖掘潜力、确保每年经济增长速度在7%-8%,同时,实现产业空间布局的梯次转移,努力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三)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的素质低下是影响我国失业的主要问题之一,所以加强劳动者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学习是刻不容缓的关键要务。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前提,劳动资源是经济发张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低素质的劳动力供给对先到经济而言是一种无效供给。我们必须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适应经济发张对劳动力资源的要求,这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中国劳动力数量庞大但综合素质较低,一般劳动力严重过剩,但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大多数失业人员文化科学素质较低,很难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要求,出现一方面存在大量失业人员,而另一方面大量的新的工作岗位找不到合格劳动力的尴尬局面。

提高劳动力素质就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加强职业发展和基础教育要双管齐下,产业结构升级、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的发展都要求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技能的劳动者与之相适应。对国有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国家可实行免费培训的政策,提高我国享受免费培训的人员占全部失业人员的比例,提高对失业劳动者培训资金的投入。只有学强学习和职业培训,使失业者掌握先进的技能,提高主业和再就业的能力,缓解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实行劳动预备制度,以就学替代和延迟新增劳动力市场的时间,适应降低劳动力资源的劳动参与率。

(四)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

以市场为导向,从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农村和农产品实行产供销、供养加、共农贸一体化,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建立农业生产专业化,经营话、现代化的发达的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建立,将使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发生质的飞跃,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同时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必然要求建立健全多样式的民间服务组织,为农业进行产前产后服务,从而进一步做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另外,开发荒地及其他资源,改造中低产田,优化农业资源利用结构,进行大型农田基础设施和完善,搞好大江、大湖的治理等,等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

(五)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

加强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是国际上失业保险制度发展的趋势。失业保险如果仅限于保障生活,势必不利于减轻就业压力,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失业人员的生活困难。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条例》制定地方性政策时,应进一步细化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两项补贴的使用办法,用好用活这笔资金。把享受待遇与是否积极寻找工作、接受职业介绍和培训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要加强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的有机联系,一方面,通过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引导失业人员尽快实现重新就业,另一方面,及时掌握失业人员接受就业服务的情况,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并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好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有关政策。

结论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鉴于中国人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和资本短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未来我国应该选择就业增长优先的经济增长模式。各级政府应当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就业人口规模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就业政策应该成为我国优先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参考文献

[一] 张彦,吕青《社会保障概论》(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二] 袁乐平《失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三] 赖德胜《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四] 蒋琳《中国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1.[五]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M]。2002.[六] 张勇《劳动社会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

篇2:我国失业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中国失业保险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相对完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调整,已呈现出诸多问题。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经过几次改革,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与我国庞大的劳动力市场规模和失业人数相比,现有的失业保险制度比照西方先进的制度,仍然是有一定的差距,表现为失业保险覆盖面窄、参与率低和缴费困难等等。本文将就其现状及存在问题作简要剖析。

关键词:失业;保险制度;问题分析

一、失业保险的概念及现状

(一)失业保险的概念及特点

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安置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等方面,其中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个项目。失业保险制度,通过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的办法,使职工在失业期间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并通过转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为他们重新实现就业创造条件。其核心内容是社会集中建立失业保障资金,分散失业风险,保障暂时处于失业状态的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并通过失业培训,促进失业者尽快再就业。这种制度有两大功能,一是保障生活,二是促进就业。

失业保险制度作为一项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为因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它与社会经济联系紧密,是培育完备的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条件,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前提,是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措施,故具有直接性、强制性;失业保险待遇不是每个缴费人都必然享受的,不失业者将终生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因而具有互济性;与失业救济不同,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符合资格条件,所以失业保险更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应性。

失业保险的上述特点,正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完善的基础。因为失业保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具有直接性,因此失业保险的制度创新应该是以政府为创新主体的。在制度创新中要确定政府对资金筹集的最后调节者的责任,要开拓新的筹资渠道;要根据失业保险互济性强的特点,建立起资金筹集的激励机制;要根据失业保险权利与义务对应的特点,重新界定失业保险的责任。为了保证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改革的顺利进行,体现失业保险强制性的特点,还必须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尤其要加强法制建设。

(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过去的变迁及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改革的力度加大,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浮出水面。为了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1993年国务院又颁发

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以代替1986年的《暂行规定》。但是与《暂行规定》相比,《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的不同之处仅仅表现在:(1)享受对象增加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撤消、解散的企业的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停产整顿企业被精减的职工两类。(2)重新规定失业救济金按当地民政部门确定的社会救济金的120%-150%发放。(3)规定失业保险基金实行市县统筹,省可集中部分基金调剂使用。可见,《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并没有对《暂行规定》有大的突破和超越。失业保险原有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新的形势下有些问题甚至更加尖锐和突出,从而导致了失业保险在经济改革中没有担当起应有的责任,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改革的进程。

具体地说,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改革迫切要求失业保险能担当起保障国有企业富余职工进入市场以后的基本生活的重任。但是,由于《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是从失业救济的角度来设计失业保险制度的,不要求个人缴费,不要求失业者履行相应的义务,而作为失业保险金主要来源,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总额最多也不得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1%,因此,导致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十分脆弱。单一的资金来源渠道和有限的保险基金根本无法满足国有企业富余职工进入市场以后的基本生活需要,于是,国家只能通过限制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失业保险机构只能通过严格失业保险的享受条件来控制领取失业保险救济的人数,保证失业保险基金的平衡,客观上使得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无法到位。1997年,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已成为国企改革的关键,但作为配套措施的失业保险制度又不够健全。所以,再就业工程便成为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一项过渡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通过建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即“三条保障线”来保障下岗、失业职工的生活。

但是,将下岗职工分流到再就业服务中心,与让他们直接进人劳动力市场,由劳动力市场调节就业毕竟不同。“下岗”是一种“准显性失业”,在规范劳动关系、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等方面还显得不彻底。再就业工程也只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过渡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通往市场就业的桥梁,存在着一些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比如,由于下岗再就业这种调节方式本身的局限性,导致在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隐性就业”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权利虚置”两种不正常现象。因此,抓住国有企业调整经济结构的有利时机,有步骤地、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劳动就业机制的完全转换势在必行。于是,深化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又提上了议事日程。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克服失业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改变失业保险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而无法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局面,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失业保险条例》。

与1993年的《规定》相比,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失业保险条例》,在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强化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强调失业保险权利与义务的对应、体现失业保险的性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方面无疑有很大的进步。这主要表现在:(1)确立了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基本宗旨。(2)将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3)建立了国家、单位、职工三方负担的筹资机制。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提高到了工资总额的2%,职工个人按本人工资的1%缴纳;(4)确定了失业保险待遇的享受条件、申领程序。《条例》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必须同时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二是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三是已办理失业保险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5)重新调整了支出项目和支付标准。在支出项目安排上,强调了失业保险金及其相关支出,增加了职业介绍补贴的开支项目,取消了生产自救费和管理费。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按照高于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制定。累计缴费1-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间为12个月,缴费5-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间为18个月,缴费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间为24个月。

(6)提高了统筹层次,实行了市级统筹。(7)加强了基金管理,规定失业保险基金必须存

入银行的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应该说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从建立至今,在对社会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和促进再就业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已在很多方面显露出不足,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失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

一方面,尽管各国都规定了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但并非参加失业保险的人都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由于失业保险制度担负着促进就业的责任,因此各国对失业保险的资格条件都很严格,中国也不例外。《条例》中规定,失业人员要领取失业保险金,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依法参加了失业保险,所在用人单位和本人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此条件规定了劳动者的义务,充分体现了社会保险的特性。但在现实中,某些用人单位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参保或拖欠保费,缴费期限不足一年,那么失业人员是否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呢?有的省份规定:“用人单位拖欠保费的,职工失业后,按累计实际缴费年限发放待遇,所欠保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继续清缴。”但仍然未明确说明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而使缴费期限不足一年应如何处理。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非本人意愿”一般指“终止劳动合同的,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的”等。但其中规定并不明确,如职工违反有关规章制度,甚至故意制造事端,影响正常工作,危害他人利益而被开除也能享受失业保险的话,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对“非本人意愿失业”应详加规定。

3.依法办理了失业保险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按照《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规定,“失业人员应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60日内,到经办机构申领失业保险金。如果超过这一期限,算自动放弃享受失业保险权利,以前所累计的缴费年限在下次失业时不再计算”。此条规定过于苛刻,如果失业人员发生一些特殊情况,不能在规定的60日内(有些省份规定为30日)办理申领手续,却因此不能享受相应待遇,显然其今后生活难以保障。可否条件放宽,减额发放保险金或保留其以前所累计的缴费年限在下次失业时计算。

另一方面,失业社会保险是对遭受失业风险,暂时丧失工资收入的失业者设计的,因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主要应是劳动者。由于条件限制,我国最初的失业保险只适用于国有企业职工,这就忽视了对非国有企业职工的保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保障能力的提高,我国在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中将适用范围界定为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企业是指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以及其他城镇企业。这就使得更多的劳动者能够参加失业保险,保障自己的权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未将乡镇企业纳入失业保险范围。乡镇企业职工以农民职工为主,乡镇企业经营状况极不稳定,一旦这部分农民职工失去工作,使生活难以维持,还会给社会造成不稳定。还有一批非农民职工在乡镇企业工作,由于乡镇企业不参加失业保险,使这部分人群的权利也难以得到保障;二是个体工商户的雇员也未纳入保险范围;三是农民合同制工人不能享受完整的失业保险待遇;四是“职工”范围法律界定不明。目前许多企业为了逃避责任,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视职工为“临时工”,拒绝为其办理失业保险。而实际上国家对临时工的相关问题早有定论:“用人单位如在临时性岗位上用工也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为其建立各种社会保险。”但在条例中对职工的界定不明,使得一些企业钻漏洞,职工权

益得不到保障;五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这其中一部分人进入城镇工作,而大部分仍留在农村,基本上处于失业状态,但目前却并未纳入失业保险;六是即使是《条例》中明确规定的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应参保,但到目前为止参加保险的主要是国有企业,其他性质的企业及事业单位参保率不高

(二)失业保险资金的筹措和利用

如何改进失业保险资金的筹措并提高其使用效率,是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一大问题。

《条例》中对缴费基数及比率作了相应规定,但缴费基数并不规范。《条例》中规定:“应参保的城镇企业事业单位的缴费基数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费职工按本人工资的1%缴费”。而对工资总额时间界定不明,是以上一单位工资总额平摊到本年各个月份作为基数,还是以上月单位工资总额为基数,各地目前做法并不统一。而且在基金筹集中,欠费现象比较严重,分析其原因:一是一些企业经营不善甚至无力付薪,更不用说缴纳失业保险费了;二是有些效益的企业主观上不愿缴费,觉得本企业职工失业不多,如果缴费,是在背别人的包袱;三是强制性不够。对某些企业拒不参保,拖欠保费的现象,相关机构更无有效措施解决,导致应收未收,基金筹集困难。

失业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与失业保险的两大功能相对应,失业保险资金的使用方向主要有两个:失业救济和促进再就业。1995年全年全国共支出失业保险资金18.9亿元,其中用于失业救济、促进再就业的有15.1亿元,其它3.8亿并未用于正常的使用方向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失业保险资金的收支管用由劳动部门单独承担,缺乏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导致失业保险资金流失严重,挪用、挤占多提管理费等现象十分普遍。即使是一些看似被用于失业救济的资金,是否真正用到了应该享受失业救济金的失业人员身上也未可知。

(三)失业保险待遇给付与再就业

我国对失业保险待遇的给付,项目规定较为详细,除了按累计缴费年限的长短领取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外,还规定了失业人员可享受的其它待遇,如:医疗补助、生育补助,丧葬补助和抚恤补贴,以及减免职业技能培训费和职业介绍服务费等,但这一规定尚不完善。由于失业保险制度作用不仅在于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更重要的是承担了促进就业的这一重任。因此,应对失业人员的就业提供更多措施。前面提到失业保险有两大功能,生活保障和促进再就业,这两大功能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前者为后者提供基础和保障,而没有后者,前者也就失去了意义,而且我国的国情和财力状况也决定了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不可能搞单纯的失业救济。只有强化失业保险制度的促进再就业功能,适当加大转业训练、生产自救、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的投入,才能降低失业救济的成本。庞大的富余人员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最大障碍,一些企业为解脱包袱轻装上阵,将大量的富余人员推向社会。这无疑大大加重了社会失业保险制度的负担,而为了确保数以千万计的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将不得不提高失业保险费率,这样反过来又将包袱推给了企业,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失业保险进制度一步发展的分析

(一)积极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

劳动者一旦失去收入,失业保险就要对其基本生活起到保障作用,但我国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保障范围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保障是所有劳动者应当享有的权利,而且象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是重要的就业渠道,不把其纳入社会失业保险保障范围中来,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也不利于保持社会安定。因此,拓宽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建立不分所有制、不分用工形式全体职工共同参加的失业保险是当务之急。上海市于1992年便将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扩展到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企业的职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一方面政府应当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可向西方先进国家进行借鉴,制定有利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的政策制度。另一面,针对有些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应集结提高他们的参保率,变相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

(二)实行失业保险筹资制度创新,积极提高资金使用率

1.筹资渠道的创新。由于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尚处于初级阶段,保险基金没有太多的积累,保障功能还比较弱,但与此同时,由于几十年计划经济造成的企业内部的富余人员又要在短时间进入市场,因此,要解决企业劳动力存量进入市场的问题,必须突出政府在失业保险基金筹集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的这种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体现:第一,规定政府是失业保险的“最后调节者”,并且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失业保险筹资中的责任。当失业保险出现收不抵支时,各级政府应按规定通过财政拨款加以弥补。第二,寻求新的资金来源。从目前情况来看,以下来源是值得考虑的。比如可将部分国有企业的股权划归失业保险基金会,以后用股权收益作为部分资金来源。另外,可把部分国家财政对企业的亏损补贴变为失业保险金。对频临破产的企业,国家财政不断注入资金加以扶持是我国的一贯做法。由于国家财政对企业财务缺乏约束力,因此,这样做的结果是,企业就象一个无底洞,资金越丢越多,效益却怎么也上不去,白白浪费了大量资金。如果能从国家财政的企业亏损补贴费中拿出部分资金补充到失业保险基金中去,失业保险基金的保障功能将大大增强。

2.筹资机制的创新。建立资金筹集的激励机制,充分重视经济手段在失业保险基金筹集中的应用。由于失业保险不是人人都可享受的,有些人和企业可能纯粹是在作贡献。因此,在我国经济还是不太发达的情况下,物质刺激在资金筹集中的作用是很大的。激励机制既应包括对缴费者的激励,也应包括对征收者的激励。在对缴费者的激励时主要采取通过一定的方式对按时缴费、并且缴费数量大的企业给予一定程度的返还;对个人也可考虑建立个人帐户,将个人交纳的失业保险金全部记人到个人帐户上,个人帐户的资金只能在失业和退休期间才可以动用。上述做法旨在减轻每一个缴费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压力,调动缴费者的积极性。同时还将失业保险与养老保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化浪潮。不管是采用失业保险税,还是按照现在的管理办法由劳动部门来征收,都应当调动征收者的积极性。为了保证失业保险基金的完整、安全,现在已经割断了征收单位的管理经费与征收数额之间的联系,从而征收积极性受到了影响。因此可考虑财政每年在核定经费时,拿出一块与征收数额挂钩。由于失业保险金共济性强,征收难度也就自然加大,因此这一措施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3.提高资金使用率的措施。面对失业保险资金使用率低的原因,建议政府行政管理和保

险资金运营要分开,充分发挥审计、监察部门的作用,加强行政监督检查,社会监督方面,应建立由人大、政协、工会、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公众代表组成的监事会,对资金的收支运营进行监督。在发放救济金的过程中,对领取者的资格要作详细的调查,防止从事“地下经济活动”的失业者领取救济金。减少失业保险机构的费用开支,使救济金真正起到“救济”的作用。

另外,应设法提高失业保险资金的自身增值能力,可运用暂时闲置的资金,投资于一些风险小、收益稳定的项目,变单纯靠外界“输血”为“输血”与自我“造血”相结合,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强化失业保险制度的促进再就业功能

一方面企业应多从自身挖掘潜力,尽量减少失业,另一方面政府要对接受失业人员的企业实行一些优惠政策,而失业保险机构也可以采取一些资助措施,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促进再就业功能。失业保险机构可资助就业压力大的企业挖掘潜力,尽量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资助企业多接受就业困难的群体,如高龄劳动者、残疾人等。鼓励企业对职工进行内部专业培训,失业保险机构可提供部分资金。1998年国务院规定,凡是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都要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或类似机构,负责组织本企业下岗职工参加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引导和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失业保险机构就可直接资助这些机构。这样从外部劳动力市场与内部劳动力市场两方面加强人力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减少失业风险。总之,用积极的促进再就业来代替单纯发放失业救济,是我国失业保险改革的趋势。

篇3:我国失业现状调查报告

失业经济学用一个模型解释了结构性失业。如图1所示, 劳动力市场被分为两个市场, 假设两个市场的工资水平相同。一个市场上劳动力供过于求, 即为失业市场;另一个市场的劳动力供不应求, 则是岗位空缺市场。两个市场合并来看, 总劳动力市场存在失业现象, 结构性失业形成。

针对我国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 郑功成和袁志刚认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郑功成提出, 计划体制加供给导向的教育体制直接妨碍着大学生就业, 在扩招情况下, 高校没有调整制度、专业结构和突出能力培养。他们的研究较好地反映了我国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现实, 但采用的是定性研究, 缺乏定量研究的工具。

本文将劳动力供求非价格弹性作为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定量研究工具, 放入到结构性失业模型中, 分析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深层次原因, 进一步完善对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的研究。

一、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现状

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是因专业供需失衡而导致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目前, 由于个别专业供大于求而导致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十分突出, 并具有一定持续性, 这也是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难度所在。表1、表2分别显示的是2007、2008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失业率居前10的专业排名。

采用失业量指标来衡量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程度, 如表3所示, 2007、2008届大学毕业生失业量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 失业量前10专业具有很强的持续性;第二, 失业量最多的前10专业在我国大学生总失业人数中占比较大。

表1-3数据来源于麦可思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就业蓝皮书) ;200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二、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成因

(一) 供求非价格弹性

假设工资水平一定, 大学生劳动力供求非价格弹性是指工资以外的因素变化引起的大学生供给或需求的变化程度。非价格弹性包括收入弹性、技术弹性等。收入弹性是社会整体收入水平变化所引起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大学生劳动力供给或需求变化的影响程度。技术弹性是指社会技术水平的变化对大学生劳动力需求或供给变化的影响程度。

(二) 供求非价格弹性与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

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形成是因为大学生劳动力的供给非价格弹性小于需求非价格弹性。把大学生劳动力看成一种商品, 该商品的需求方是用人单位, 供给方是高校。假设在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一直处于W水平, 考察收入和技术等因素的变化对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影响。如图2所示, 是一个大学生劳动力供求模型, 初始时, 劳动力需求曲线D1, 供给曲线S1, 此时在E点取得均衡, 均衡就业量为L1, 均衡工资水平为W。由于收入或技术等因素的变化, 用人单位迅速调整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 D1移动到D2位置,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量从L1缩减至L3水平。此时, 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需求远远小于供给水平, 供给大于需求。高校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开始调整该专业学生的招生规模, S1向左移动, 只有当S1调整至S3位置时, 劳动力市场才能达到新的均衡点E2。但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非价格弹性小于需求非价格弹性, 供给随着收入或技术变化的速度赶不上需求的变化速度, 图中所示, 供给曲线只能移动到S2位置, 此时, 在W工资水平下, 该专业大学生供给量为L2, 需求量为L3, 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该专业大学生的失业量为 (L2-L3) 。

图3描述的是另一种情形, 同样受收入或技术等因素影响, 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D1向右移动到D2位置, 从而高校开始调整该专业大学生的供给量, 增加对该专业学生“生产”,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若供给曲线移动至S3, 则劳动力市场将到达新的均衡E2。然而, 供给曲线的变化幅度赶不上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仅能到达S2点。此时, 在W工资水平下, 该专业大学生的需求量为L3, 供给量为L2, 该专业大学生供给不足, 出现 (L3-L2) 的岗位空缺。

(三) 供给非价格弹性小于需求非价格弹性的原因

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劳动力的供给非价格弹性小于需求非价格弹性。需求非价格弹性相对较高是由企业运行的特点和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决定的, 而低供给非价格弹性是因为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存在问题。

1. 需求非价格弹性相对较高的原因。

(1) 企业运行的特点。企业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而高需求非价格弹性的产生正是与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密切相关。首先, 企业经营战略向多元化转变以来, 它们通过削减或拓展经营领域来应对变幻不息的市场环境, 从而对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是一层不变的, 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其次, 国家对创立新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使得开办新企业收益大大增加, 而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又使得申请破产的成本大大降低。因此, 企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能迅速作出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的决策。一旦某一行业利润高于平均水平, 厂商争相进入, 雇佣大量与该行业相匹配的专业的大学生;而当利润低于平均水平时则立刻撤出, 大量大学生被解雇。再次, 很多企业存在短视行为。短视行为是指追求短期内的利润最大化, 而不是长期的稳定发展。一旦遇到市场环境的变化, 为了应对竞争压力, 他们很容易想到通过裁员以达到缩减成本的目的。以上三项企业运行的特点显示, 大学生劳动力需求对市场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

(2)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劳动力商品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劳动力具有相对较高的需求非价格弹性。首先, 劳动力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并不是直接用来提高自身的效用, 而是通过使用劳动力资源生产产品从而获得收入效用。劳动力的需求方同时也是产品市场的供给方, 因此, 市场环境稍有变化都将很快传递给用人单位, 从而影响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其次, 劳动力的工作时间有伸缩性。一旦用人单位存在成本上升压力, 很多用人单位大量的削减人力, 而同样的工作量通过延长在职人员的工作时间得以完成。

2. 低供给非价格弹性的原因。

(1) 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缺陷。当前, 高校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缺陷, 使得大学生劳动力的供给非价格弹性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专业目录修订时间过长, 不能很快根据市场劳动力需求进行调整。第二, 专业口径过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等应用技术型学科的专业生长缓慢, 学生仅仅了解自己所学的这个狭小领域的知识, 当市场对该专业的需求减少时, 很难找到新的就业途径。第三, 我国大多数高校招生实行“志愿定专业”制度。学生往往在入校之前就定下专业, 对专业和自身匹配性的了解时间不足, 很容易选择自己不适合或不喜欢的专业, 而一旦选定了专业就很难转换, 因为学校通常为转换专业设定了一些要求, 而且学生本身也投入了大量的沉没成本。

(2) 高校专业调整存在“惰性”。高校专业调整的惰性是大学生供给非价格弹性小的根本原因。高校专业调整牵涉到很多人的既得利益, 因此, 调整过程将面临重重阻力。首先, 就高校自身而言, 每一个专业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得以设置, 因此, 设置一个新专业是一个长期过程, 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同理, 撤销或者缩减已经设置的专业的招生规模, 意味着前期的投入付之东流, 这也是高校所不愿意看到的。因而高校在专业调整中存在“惰性”。其次, 对高校教师来说, 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在一个专业领域投入的时间越长, 他们就越不愿意或是没有能力涉足其他领域。然而, 某专业的撤销或者减少招生规模, 意味着这一专业的教师面临转岗的危险, 因此, 绝大多数教师对于高校专业的调整缺乏主动性, 甚至很排斥, 也存在“惰性”。

三、解决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对策建议

要解决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 最重要的是缩小大学生劳动力需求非价格弹性与供给非价格弹性的差距, 主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生供给非价格弹性的。

(一) 培养复合型人才

高校从培养专一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过度是提高大学生供给非价格弹性的重要途径。复合型人才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 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要能出类拔萃的人。当前的大学教育主要以培养专一型人才为主, 而且随着专业划分的进一步细化, 专业口径越来越窄, 大学生所学知识和所具备的技能局限在狭小的专业领域范围内。他们的知识专用性较强, 仅仅适用于某一行业或某一岗位, 择业面非常狭窄。一旦被解雇, 很难找到能发挥用处的其他岗位, 一旦出现供给不足, 也很难从其他劳动力富余专业找到合适的就业人员。如果高校转变为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己任, 培养的学生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即使被现有的岗位解雇, 但他们很容易实现转岗, 因此, 劳动力的供给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很敏感, 能迅速进行调整以实现供需平衡。

(二) “2+2”教育政策

“2+2”教育政策是指, 大学生在高校的前两年不分专业, 学习相同的内容, 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进入大三以后, 根据大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有关专业选择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来确定自己的专业, 进行相关领域的专业学习。“2+2”政策使得“志愿定专业”制度的缺陷得以弥补, 大学生不必在刚入校时就糊里糊涂把专业定下来, 减小由于中途换专业带来的心理成本和时间成本。除此之外, 基础学习的时间拉长了, 专业学习的时间缩短了。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一门专业或者技能, 更重要的是他们取得了进一步学习和获取其他专业和技能的基础知识。一旦所学专业供大于求, 他们可以通过一些短期培训获得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岗位。

除此之外, 还应该缩短高校专业调整和修订的时间, 以提高大学生供给对市场变化的反应程度。鼓励经过认证的培训机构为大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以帮助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在短期内实现转岗。

摘要:当前, 我国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程度比较严重, 主要表现为失业率高、失业量大。究其原因, 主要是大学生劳动力的供给非价格弹性小于需求非价格弹性。其中, 企业运行的特点和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使得需求非价格弹性相对较高, 而高校专业设置缺陷和调整“惰性”导致了低供给非价格弹性。针对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解决该问题的主要对策包括培养复合型人才、采取“2+2”教育政策、完善高校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制度等。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供求非价格弹性

参考文献

[1].袁秀芬.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高校对策分析[D].中国知网, 优秀硕士生论文

[2].姚裕群, 彭思舟.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讨论综述[J].人口与经济, 2008 (3)

[3].袁乐平, 周浩明.失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4].姚裕群, 彭思舟.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讨论综述[J].人口与经济, 2008 (3)

[5].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J].中国劳动, 2006 (4)

[6].王伯庆.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结构性失业状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3)

[7].林霓裳.企业短视行为对知识失业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 2010 (1)

[8].卢韫实, 罗瑾琏.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研究的现状及动态[J].东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2)

[9].白清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 2009 (1)

篇4:我国失业现状调查报告

关键词:结构性失业 失业原因 兰州

中图分类号: F121文献标识码:A

一、兰州城镇人口失业现状

兰州市失业人口从劳动力来源看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①城市剩余劳动力;②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部分;③其他劳动力来源。

(一)劳动力年龄结构与失业率

兰州城镇人口失业率中,出现了两个失业高峰:16-19岁和20-24岁两个年龄段组成的一个大高峰,其失业率分别10.63%和10.11%,远远高于总人口5.12%的失业率;其次是25-29岁年龄人口组成的小高峰,其失业率为6.51%。其他年龄段人口失业率呈现出一个典型的区间:即30-59岁阶段,表现为失业率处于2.54%-4.73%,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人口失业率呈下降的趋势。

(二)失业人员结构构成

数据资料显示,在城镇调查失业人员中,被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失去工作的占到29%,在所有失业问题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数据显示:毕业未找到工作的失业人员规模达到19%。且学历层次也逐步升高,甚至包括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在众多的失业人员中因本人原因导致失业的占到10%。

(三)城镇失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兰州市城镇失业人员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达78%,且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失业率呈现绝对性的下降趋势。

二、兰州人口失业原因分析

兰州市城镇人口失业的原因错综复杂,总的来说分为劳动力供给的总量和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的矛盾、劳动力市场分割明显、人才培养方式不利、个人主观性原因等。

(一)劳动力供给的总量和结构性矛盾

劳动力供给的总量性和结构性矛盾是兰州城镇人口失业的深层次的原因。我国城镇劳动力的供给包括三部分:城市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部分,其他劳动力来源。劳动力供给的总量性和结构性矛盾是兰州城镇人口失业的深层次的原因:

1.总量性矛盾

资料显示兰州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3.14%;15-64岁人口占78.09%;65岁及以上人口占8.77%。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3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23个百分点;而建国后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出生的婴儿,目前正处于16-24岁之间,且这一阶段的劳动力的供给量在快速增加,但同时处于这一区间的劳动力人口的失业率却是在所有各年龄阶段的失业率是中最高的,分别为10.63%和10.11%,是平均失业率5.12的两倍左右。

人口规模的增长,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人口增长15.07%。在劳动力较快增长速度的情况下,兰州经济增长并没有呈现出同样的快速增长的趋势,而是出现了较少的就业增长。

2.结构性矛盾

兰州市劳动力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地区分布等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适应,存在突出的结构性失业。

(1)不同性别失业人员不同年龄段失业原因差异

①男性在不同年龄段所体现的失业主要原因在不同年龄段中以16-29岁年龄段的登记失业总人数中由于毕业后未工作原因在该区间中所占比率均较高,因此毕业后未工作是这一阶段男性人口失业的最主要原因。

据资料显示在30-44岁年龄段登记失业总人数中由于单位和本人原因导致失业成为男性在这一年龄阶段失业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男性失业原因中因料理家务而失业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和登记失业总量中所体现的30-44岁年龄段料理家务是导致这一年龄段失业的主要原因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总量中所体现的在这一年龄阶段因料理家务原因导致失业的主要原因,实质上是造成女性失业的显著性原因之一,而非男女共同的;45-59岁则呈现出因单位原因失去工作的显著性特征。

②女性在不同年龄段所体现的失业主要原因中因料理家务原因导致失业的原因在整个女性就业阶段16-55岁存在显著性特征,成为影响女性失业的最为持久的主要原因,且呈现出典型的高峰期即25-39岁段,其中尤以30-34与35-39岁最为显著,表现出了高达52.82%与44.13%比例。

③不同性别的失业人员失业原因差异

男性与女性在导致失业的原因中,存在较大差异的为料理家务这一原因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男性只占到影响失业的所有原因中的2.05%,而女性则高达32.2%,这说明导致失业的原因存在由于性别差异而表现出的显著性特征。

(2)不同教育程度失业人员失业原因差异

据资料显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兰州城镇失业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之第五次人口普查虽然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教育程度在大学专科以上人员毕业后未工作原因在所有原因中最为显著达到了40.87%,其次才依次为单位原因的19.06%和本人原因的11.04%,这一群体体现的毕业后就业困难折射的是高等教育体制的问题,它集中的表现在供求结构矛盾问题上,而非数量过剩问题。

高中程度的人员最为突出的失业原因为单位原因,表现为38.83%,表明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这一群体因处于夹心层的特点,企业用人对这一群体的态度也处于较为尴尬的局面,导致造成这一群体失业的主要原因。

初中及以下程度的人员失业的原因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即因单位原因导致的失业占到26%和因料理家务导致的失业占到24.71%。而导致失业的各种原因中因单位原因导致的失业人员最多,占到所有失业人员的28.78%。

(二)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的矛盾

正面看产业结构的演讲会推动兰州地区经济增长,而经济总量的增长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且随着三产间比重的此消彼涨,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将吸纳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使经济步入良性循环,从而改善就业状况。

负面看产业结构变化将导致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因不同产业的技能要求不同,所以劳动力在产业间转换时,由于专业技能短期内无法达到,这使得劳动力的供需脱节;且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取代,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因此,产生了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的矛盾,进而失业出现。

(三)个人主观性原因

1.个人就业期望值过高

在求职时过于追求那些高工资、晋升快的热门专业,不愿接受那些普通的低工资职业,尤其高学历的求职者。

2.择业技能低且观念落后

从兰州市的情况看,一方面,大量产业工人普遍不重视职业培训,与此同时,部分失业人员尽管自身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等条件较差,但他们对工作性质、工作条件、工作报酬要求却很高,对职业的认识有偏差;另一方面失业者择业观念落后,与市场体制不相适应,也是造成失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篇5:我国失业现状调查报告

一、城镇居民就业形势

前主要表现在:一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和登记失业人员与周边城市相比呈居高趋势。自2007年起,据劳动部门统计,2007 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9.79万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2.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9%,比上年下降0.25 个百分点。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44万人。2008 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0.97 万人,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1.97万人。到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2.92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4%。

2009 年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43 万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2.97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1%。然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省委省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但与省内周边城市相比,仍然偏高。

二是就业困难群体真正实现再就业难度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包括年龄35岁以上下岗失业人员、无技能人员及女性下岗失业人员。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下,无技能、年龄大的劳动者实现再就业的难度逐年加大,成为就业困难的一大群体。去年失业人员有33830 人实现再就业,其中有10166人是属于灵活就业形式,占30%,大部分是依据再就业优惠政策的作用,申请认定灵活就业,并享受社保补贴,并纳入就业人员统计范围。而就业困难群体真正依托劳动力市场实现再就业的人数并不多。

三是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工作问题日益突出。天津市从2003年起开始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至2004 年底共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50284 人,但随着失地农民的增加,以及转移就业后的不稳定性,并不能乐观面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以2008、2009年为例,共实现转移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19700 人,24300 多人;但由于受到企业

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劳动强度等诸方面因素,流动性很大。这说明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的多方面、多渠道性,也反映了转移就业的不稳定性。对于失地农民来说,虽然政府已下发了《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对不同年龄段被征地人员参保实行不同的缴费标准,但对于青壮年的失地农民,实现正规就业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四是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难度增加。近几年来新成长劳动力增长量总体上大于社会需求,根据教育部门资料,新成长的劳动力2008 年天津市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1938人,比上年增加3574人,增长19.5%。

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的因素,2009 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还将进一步增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面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凸显。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市7%的失业人口为毕业后从未工作的20~24 岁人口,这类型失业人口很大一部分是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而从已经就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的就业身份来看,93.3%为雇员,3.6%为雇主,2.6%为自营劳动者,0.5%为家庭帮工。仅有6.2%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和雇员的人数比例为1:15,大学生就业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二、天津市社会就业的主要矛盾及其成因

社会就业的现状也和我国目前社会就业所面临的现状一样。究其原因,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市场经济调节的结果。目前,影响天津市社会就业的主要矛盾是:

一是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有大量的外来劳动力,而本市失业人员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相当多的企业一直招不到合适的工人,据市劳动力市场统计,今年以来,在劳动力市场一次性招工100 人、已招聘三次以上的企业达225 家。在调查过程中还了解到,2008 年金融危机民工荒年,2010年经济转型、经济好转企业招工越来越困难,一开始仅限于技术工种,去年下半年开始,连普工都很难招,尽管企业在招工年龄上放宽限制,由以往招女工年龄

普遍在24岁以下放宽到35 岁以下,即便如此仍然招不到合适的人员,招工存在一定困难。

二是社会保险缴费标准的不同造成外来劳力与本市劳动力发展不均衡。近几年来,由于天津市社平工资的不断上涨、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幅度较低以及天津市企业招用本市员工与外来员工缴交的不同社会保险政策,造成就业的不平等竞争,促使企业大量使用外来劳动力而不愿招用本市劳动力。以2010年的缴费标准为例,由上表可知,企业如果用社平工资标准为缴费基数,招用一个本地劳力所需费用是招用外来劳力的4.2 倍,如用最低缴费标准(社平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招用一个本地劳力所需费用是招用外地劳力的2.3 倍。显而易见,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宗旨下,天津市城镇居民的就业格局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三是劳动力就业观念仍未根本改变。从企业、街道社区、创业培训机构、自主创业人员所反映的情况以及劳动保障部门实际工作中所接触的情况来看,天津市劳动力就业观念仍然存在“等、靠、赖”的思想,而且存在本地劳力易拉帮结派、不好管理的现象。对于工资福利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的工种不能适应。一味地依赖政府,缺少再就业的热情。

三、促进天津市城镇居民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挖掘增加就业岗位潜力较大的产业和行业,开拓就业岗位资源。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要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扶持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目前天津市民营企业在不断壮大,民营企业已成为吸纳天津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力军,要专门研究注重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空间的政策与措施,使民营经济能够继续成为安置就业的重要渠道。除此之外,信息产业、旅游业、室内装修及午夜管理、社区劳动组织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势头良好,这些也都是就业岗位资源相对丰富的行业和产业,应该进一步研究促进这些行业发展的措施,以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是政府应加强对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宏观调控。针对目前劳动力市场招工

篇6:我国失业新标准出台

“就业”与“失业”概念被重新界定。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这是记者昨天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获悉的。

按照新的界定标准,“就业人员”指男在16至60岁,女在16至55岁的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上一篇:护理三基填空题及答案下一篇:酒店报纸宣传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