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4-08-10

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8篇)

篇1: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工福街社区

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社区工作人员经过全面的调查摸底,掌握了辖区文化产业的分布及规模等详细资料:有工艺美术制造厂1处、摄影扩印服务1处,群众文艺团体1个。

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座落在潍州路上的潍坊嵌银厂是生产红木嵌银漆器的老字号厂家,建于1954年,占地2.2万平方米,品种多达100多种,上千余个花色,独具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既是实用品,又是精美绝伦的高档艺术品,蜚声海内外。早在1915年就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最优奖,先后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嵌银博古文具”和“红木方青铜器文具”被轻工部定为中国工艺美术珍品,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永久保存。

社区居委会于2007年成立鸿韵艺术团,有100余名爱好文艺的群众组成,其中既有退休老干部,也有在职职工,年龄大的有70多岁,共同的爱好使它们走到一起。

文艺节目由锣鼓、腰鼓、秧歌等,她们始终本着“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原则,以强身健体为目的,以丰富的文艺节目,精彩的演出带动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素养。自成立以来,分别参加了:潍坊市“盛宏杯”和谐迎奥运巾帼展风采展演、第25届潍坊国际风筝会“迎奥运 风筝情”狂欢大巡游等活动,深受赞誉。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因社区地理位置较偏等原因,社区娱乐服务业、广播电视等文化产业总量较小。

2、群众文化活动受资金制约,规模、发展将受到影响。

三、建议

区政府能够从政策、资金上予以倾斜,扶持文化团队的发展,从而带动全区的文化繁荣。

2010年4月24日

篇2: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年初市政协将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确定为今年的重点专题议政课题。九月中旬开始,市政协组成调研组,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截止底,全市已形成各类文化经营实体824家。其中,核心层:新闻、广播、电视和电影服务类2家;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类包括数字影院、印刷企业、音像制品、图书租售145家;文化艺术服务类包括民间艺术社团、协会及艺术教育培训网点57家。外围层:网络文化服务类主要为网吧91家;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类包括旅行社、会展公司、酒吧歌舞和游戏游艺场所280家。相关产业层: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类,主要为打字复印、书画文玩219家。另有a级景区6处,星级饭店13家,星级农家乐11家。文化产业总体吸纳从业人员近万名。

二、工作成效

近年来,全市把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的重大举措,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为之付出了可赞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旅行社组团来XX市旅游奖励补助办法》、《促进服务业发展暂行办法》和《优秀艺术作品奖励办法》等政策。

二是制定了发展规划。先后编制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星海湖文化产业园规划》和《星海湖南域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规划了沙湖—— 天河湾——陶乐影视城——平罗玉皇阁——黄河古渡坊——矿山博物馆的东线旅游线路,沙湖——星海湖休闲度假区(五七干校)——贺兰山北武当寿佛寺的北线旅游线路。并向有关部门申报并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32项,其中市级22项、自治区级8项、国家级2项。,星海湖文化产业园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

三是建设了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先后投入近30亿元,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四级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全市共建成文化馆4个、图书馆3个、文化艺术中心2个、博物馆4个、影剧院4个,“三馆一中心”成为XX市地标性建筑。

四是争取和引进了一批文化示范项目。20,实施了国家级公共文化示范区项目,引进中基浩泰等民间资本,正在建设中华奇石山文化旅游城、星海银河景区、星海之星和星海湖休闲度假旅游区等项目。举办了星海湖全国露营大会、国际铁人三项赛、国际划水赛活动,举办了第二届黄河大合唱邀请赛并成为文化部该项赛事永久承办地。

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52.83万人次,实现收入13.24亿元。2014年,我市前三季度接待国内游客194.19万人次,总收入11.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40%和14.10%。

三、主要问题

我市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尚处于培育阶段。由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尤其是文化因素,包括集体的文化氛围、成员的文化素质、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等因素所致,历史积淀、地缘区位、资源禀赋等因素所限,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文化事业发展,滞后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先进地市相比差距还比较大。20,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1.29%,低于全区2.21%的指标。— 年,本市居民文化包括教育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1.27%、10.12%、10.10%,呈逐年递减态势。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定位不够准确。在已经出台的文化产业发展文件和具体工作实践中,对文化产业的形态与业态定位不明晰;对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与旅游业、与服务业的分类与指导不够;对人文精神与自然资源、项目开发的契合和彰显不够。自治区将宁夏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态定位为4种,即回族文化、黄河文化、西夏文化和红色文化。而本市对文化产业形态的提法有8到12种之多,定位缺乏前置要件和灵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方向迷惘,无所适从。

(二)规划不够科学。在既有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对文化市场的发展方向、消费趋势,对文化产业的理念和形态、内容和形式缺少合理的、可操作性的顶层设计。主导业态不突出,与全区乃至全国的发展战略结合不够紧密;各种相关业态聚集度不高,产业聚合效应、延链效应发挥不够;产业项目少,吸引力不强;由于体制障碍,境内仅有的一处5a级旅游区沙湖对本市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不强。

(三)政策不够配套。本市先后出台了一些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但含金量不高,执行力不强,加之没有专门的、具体的、配套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吸引社会资本的多元投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民间发展文化产业的意向和冲动,因缺少合适的投资项目和平台以及顺畅的融资渠道而受到抑制。无论是已经形成的业态,还是正在建设的项目,投资热度低,经营效益也低。

(四)市场不够成熟。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服务市场多处于自娱自乐状态,创新不足,发展乏力;文化要素市场,包括文化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还没踪影,文化产业多处于粗放型、零散型经营,规模小,档次低,同质化。文化产业实体,近80%经营的内容不是网吧、酒吧,就是歌厅、舞厅和打字复印,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生态尚未形成。旅游业属于季节制约型、资源依赖型、要素匮乏型的产业,分布零散,点面脱节,景区与景区之间没有形成共生、伴生的协作体系,游客消费项目少、逗留时间短暂,导致“游玩在沙湖,食宿到银川”。

篇3: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

一、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从2011年起,将集聚区建设作为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主阵地,在全市范围内设立13个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推进。经过近两年来的积极努力,全市文化产业由以往的零散发展进入集聚发展的新阶段,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初见成效,逐渐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据盐城市发改委统计,今年1-10月,全市13个市级以上文化产业集聚区共完成投资70.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4.8%。已运营的12个集聚区完成营业收入48亿元,实现税收3.36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85.6%和86.2%;新增注册企业161个,累计注册企业863个;新增就业1977人,累计就业22575人。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盐城中小文化企业集聚区分别被认定为省重点文化园区、省文化科技园区,聚龙湖文化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省级商务服务业集聚区,益林玻璃工艺制品集聚区被省发改委认定为全省100家重点培植的产业集群。盐城市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整体规划初步完成

绝大部分集聚区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聘请高水平专业机构精心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和园区建设规划,坚持以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来引领和统筹园区发展。聚龙湖文化产业集聚区聘请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精心打造“两极互动、双翼共振、一带贯穿”的文化产业布局;盐城中小企业文化产业集聚区邀请上海同济大学设计院设计,园区规划突出水文化和盐文化设计理念,体现了盐城的历史文化精髓;东台西溪文化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古镇休闲、文化创意、生态旅游三大板块,着力打造长三角高品质旅游文化景区。

2.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各集聚区不断加快园区重点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注重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推动产业集聚,致力打造高品质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已初步形成以海盐博物馆为主阵地,以盐渎公园、盐镇水街为特色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和盐城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盐城沿海湿地旅游经济区加快推进亚行贷款海滨生态林及珍禽保护区湿地修复项目,充分整合和利用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资源和丹顶鹤珍禽的品牌优势,打造国内一流的生态旅游基地。盐城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已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小软件企业孵化基地及省软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盐城分中心,促进文化、创意及科技的紧密结合,不断形成产业规模发展优势。

3.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

各集聚区围绕文化主导产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招商活动,招引了一批重点企业和优秀团队,加快推动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东方1号创意产业园成功引进上海木马设计、中科院江苏分院、江苏东方旅游品牌研究院等40多家国内著名设计机构。盐城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引进了世纪龙公司、华恒兄弟动漫公司等一批行业重点企业,研发的教学软件荣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一等奖,制作的盐城首部原创动画片《糜鹿传奇》获得高度评价。东台西溪文化产业集聚区引进总投资5亿元的“酷迪·炫动儿童新未来梦想城”项目已开工建设,拟建成苏北地区最大的动漫创意产业园。

4. 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各集聚区注重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企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园区特色,不断提升盐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盐城中小文化企业集聚区已入驻28家文化企业,吸引了大户户外传媒、盐阜报业集团演艺公司、胡公石书画苑、美盐文化科技、360搜索苏北客服中心、58同城盐城分公司等重点项目集聚发展。聚龙湖文化产业集聚区已入驻文化企业80家,形成了传媒业、娱乐业、数字出版业、动漫制作业、文化旅游业、创意设计业共同发展新格局。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注册企业122家,从业人员6200人,是元宵灯会、海盐文化节、生态旅游节等重大活动的举办基地,每年平均接待各类游客200万人次,已经成为盐城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

二、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盐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客观上讲,由于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起步较晚,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和先进地区相比,在园区规模、产业层次、集聚效应、发展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13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主要存在四个问题:

一是集聚区发展不平衡性较大。

从面上看,9个县(市、区)和市开发区及城南新区均建有文化产业集聚区,但是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区域间差异较大,不平衡现象突出。城南聚龙湖、开发区软件园、盐都中小企业园、东台西溪等大部分集聚区在规划提升、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基本达到时序进度要求,园区形象不断提升。但也有少数集聚区工作进展缓慢,园区建设缺乏重大项目支撑。射阳明湖由于规划原因,集聚区建设目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响水云梯关由于位置偏僻等原因,开发水平较低,投入效益较差,营业收入为零。

二是部分集聚区发展思路不明晰。

盐城市13个集聚区中,开发区软件园属于信息服务集聚区,盐都中小企业园、东方1号属于文化创意集聚区,东台西溪、沿海湿地等属于旅游休闲集聚区,目标定位比较明确,但也有部分集聚区对文化产业的概念认识模糊,定位不准确,没有形成明确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发展业态。有的集聚区在设立区中园时,把餐饮区冠名为休闲文化园,把4S店集中区冠名为汽车文化园。有的集聚区只是在服务业集中区中建设了一些文化项目,增添了一些文化元素,存在特色雷同、“泛文化”现象。

三是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13个集聚区中,东台、大丰成立了园区管理委员会;滨海、建湖由规划建设等部门牵头建设;响水、阜宁由乡镇负责推进;软件园、中小企业园由市开发区、盐城高新区组织实施。部分集聚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的情况,没有形成宣传部门总揽协调、文化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合力推进的总体格局。

四是配套政策有待逐步完善。

加快推进文化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目前盐城市对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尚未统一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缺乏支持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的专项政策。在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方面缺乏差别化的激励政策,对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重点行业、新兴业态的培育也缺少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对文化产业集聚区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统计、考核、评价体系。

三、加快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盐城的文化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市场环境不断改善,已经具备了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今后一段时期,我市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将集聚区建设作为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突破口,加快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影响广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成为盐城市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城市形象的新符号、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 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内涵

文化产业集聚区是指有主导产业明确、文化企业集聚、产业链条衔接、配套服务健全的集群化、规模化产业发展园区。从盐城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来看,部分地区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集聚区的建设方向把握不够准确,建议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对现有集聚区进行一次回头看,对不符合发展要求的集聚区进行及时调整,进一步优化盐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要对照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三个70%的认定标准(园区内发展文化产业的建筑面积、文化企业数量、文化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70%),进一步完善集聚区发展规划,以高水平的规划引领集聚区建设,推动全市文化产业科学健康发展。

2. 进一步理清集聚区建设发展思路

一要立足盐城文化基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各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行业重点扶持业态。二要突出特色培育、科技创新,引导各地依托本地文化资源优势,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形成集聚区差异化发展态势。三要加快推进区中园和特色园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形成以集聚区为主导,文化街区、特色楼宇为补充的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新模式。四要加强品牌园区培育,在现有文化产业集聚区中选择3-5个基础条件较好、主导产业突出、集聚效应较高的集聚区进行重点培育,争创国家级重点文化园区品牌。

3. 加快推进园区载体建设

各地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建设水平,推动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畅通集聚区内外交通,完善集聚区服务功能,提高文化产业集聚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要加强集聚区内展示交易、研发设计、数据中心、人才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进法律、会计、咨询等中介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要加强银企对接,积极引进市内外各类金融资源,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不断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引导文化企业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文化资本运营水平。

4. 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围绕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制定出台重大项目招引、重点人才引进和重点集聚区建设一揽子鼓励配套政策,在税收优惠、土地使用、财政配套、人才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要尽快完善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认定及管理办法,加强动态管理,明确集聚区退出机制,推动重点园区提升核心竞争力,引领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入良性发展道路。要逐步增加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发挥杠杆引导作用,鼓励新兴和创新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鼓励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要降低准入门槛,倡导全民创业,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兴办文化企业,形成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5. 尽快完善集聚区建设工作推进机制

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委的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宣传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建议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成立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组长,市发改委、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市科技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充实专业力量,负责全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统计、管理、考核及评优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加强对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快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宣传部门统筹抓、专门班子具体抓的合力推进格局。

篇4:朝阳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优势;聚集发展;存在问题

一、朝阳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现状

(一)文化产业增长势头强劲

2010年以前,我市的文化产业以个体私营文化业户为主体,处于自我发展的阶段。2011年,我市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明确了主导文化产业、制定了文化发展规划、确定了文化发展目标、加大了领导力度和扶持力度,使我市文化产业获得长足发展。2012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6亿元,占GDP比重0.39%,平均增速为22%。2013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54亿元,占GDP比重0.75%。

(二)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初步建立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体系,主导产业发展迅速。以文化旅游发展为牵动的园区景区建设取得突破、以特色文化工艺品生产为主体的工艺美术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以特色文化节为载体的文化会展得到发展,文化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文化产业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朝阳市政府在2008年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朝政发[2008]4号),之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政策保障。

二、朝阳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一)文化底蕴深厚

朝阳化石文化堪称世界之最,以年代最久、化石数量最多、属种最全、层位最多、未知领域最广等为5个世界之最,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古生物化石宝库”;牛河梁红山文化堪称中国之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是距今约5000多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其布局和性质与北京的天坛、太庙和十三陵相似;朝阳的佛教文化在东北地区最为悠久,朝阳作为东北乃至东北亚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被誉为“东北佛教圣地”;朝阳历史文化遗存和民俗文化堪称辽宁之最。出土文物总量占辽宁全省出土文物总量的三分之二。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后燕、北燕定都朝阳,形成了长达百年的三燕文化。朝阳独特的地理形式和多民族融合的历史形成了稳定而不封闭的文化环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文化。

(二)自然资源丰富

朝阳文化在地产品丰富,紫砂土储量丰富,紫砂土矿工业储量10亿吨以上;温泉资源水质上乘。尤其是凌源热水汤温泉被称为为全国著名八大温泉之一;山水风光景观以凸显了北方山地、山峰、植被、湖泊雄奇壮阔的景观特征而独具特色。

(三)区位优势明显

从地理区位看,朝阳市地处辽、冀、蒙三省交界,衔接着东北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从交通环境建设情况看,朝阳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经构建起了海陆空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网络。

三、朝阳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朝阳文化产业虽然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但与国内省内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资金投入总量偏小渠道单一

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我市文化企业处于规模小、质量低、总量少的发展状况,靠政府投入无法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巨大的投资需求,面临巨大的资金瓶颈。

(二)资源整合开发措施滞后

我市的文化资源整体较为丰富,但化石资源、自然风光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各类民俗文化资源在各个县区都有分布,资源整合不到位,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区域发展战略,缺少资源整合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的能力较差。

(三)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低

一方面,朝阳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能力有限,没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园区),大部分为作坊式的经营模式,产业核心带动力、联动能力差。另一方面,以传统文化产业业态和以在地文化资源为依托而发展的在地产品居多,缺少在线产品。缺少以数字技术为主的科技创意型文化企业,新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能力和水平偏低。

(四)文化产业政策尚待完善

我市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尽管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但有些政策过于笼统,相关部门在政策解读、细则制定等方面又缺少具体措施,没有真正发挥政策引导和产业推动作用。

(五)文化产业人才匮乏

我市实用性创意产业人才缺乏。文化产业的竞争也是对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的竞争,谁占有了人才,谁就赢得了发展的先机。由于我市没有形成大的文化产业集群,对高端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吸引力,导致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传统生产和流通领域,而且整体水平不高。而我市尤其是缺乏文化创意、文化资本运营、文化经纪代理等高端复合型人才。

四、“十三五”期间朝阳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确定目标、做好规划

1.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国家有关“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意图,深入理解我市“文化旅游牵动”、“融入京津冀”新战略、新思维,对我市文化产业资源、业态、特色、分布及管理体制及运营模式等基础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充分认识到目前正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应从政府渠道和大众舆论两方面提高各级各部门和大众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注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确定目标。我市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有一定的基础,应当抓住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明确定位,明确长、中、短期发展目标,努力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十三”五期间,全市要完成投资规模50亿元以上园(景)区3个,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园(景)区7个。初步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上下游产业链顺畅、对本地经济推动明显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10个,以旅游业的发展牵动其他相关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到2020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以上,把我市建设成为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化产业大市。

3.制定战略。要坚持以“文化强市“战略为引领,加强协调,集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朝阳合力”。一是“文化旅游牵动”战略。牢牢把握文化产业发展初级阶段多以旅游、演艺、会展为突破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努力实现我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发展,有效牵动全市文化产业的重大突破。二是“融入京津冀”战略。我们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京津冀地区进行全方位的产业交流与合作,以加强基础建设为先导,倾力建设依托京津冀地区的休闲养生基地、文化产品的输出基地、文化服务项目的承接基地。

(二)依托优势、合理布局、聚集发展

依托朝阳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分布以及发展基础,结合全市文化产业结构和空间需求,在宏观布局上按照“一核、两翼、多园区”的格局展开,努力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1.建设朝阳文化产业发展核心聚集区。

以朝阳中心城区、双塔区以及龙城区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动力核心聚集区,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发挥指导、引领和示范作用。

进一步强化文化产业的集聚、扩散、示范、带动功能,形成以核心聚集区强势引导的发展空间。

2.构筑朝阳文化产业发展东西两翼。

东翼着力打造自然风景文化旅游聚集区。以上园镇四合屯化石文化资源和清风岭生态旅游区为依托建设好朝阳文化产业的“东大营”。

西翼主要依托历史悠久的红山文化,打造中华文明祖源地,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历史文化厚重的产业聚集区。建设朝阳文化产业的“西大营”,向西辐射京津冀地区。

3.打造朝阳文化产业特色园区。

结合全市文化产业结构和空间需求,依托朝阳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分布以及发展基础,全力打造朝阳十大文化产业特色园区,让特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合,强化园区建设,加大宣传、提升质量、拉长产业链、建设精品产业园区,开发最能反映朝阳特色的文化生态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要抓住契机,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朝阳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朝阳产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

[2]《辽宁省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30)》.

篇5: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2013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务外事工作委员会对**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元法的指示精神,在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的协助下,我委主动与市旅游局和市文广新局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在征求意见后,拟定了调研计划和方案。在市内调研、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又分别赴开封、洛阳、驻马店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并收集整理了国内一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成功的城市经验资料。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全国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快速、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当前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表现形式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文化创意和旅游的有机融合后形成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体验经济成熟、知识经济发展、文化和创新得到全球重视的时代背景条件下,创意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其发展前景得到了世界旅游组织、欧盟旅行委员会等有关国际组织的重视。中国的旅游业,过去的发展模式主要以景区为依托,以旅行社团队旅游为运行方式,旅游景区大体分三类:一类是自然景区,二类是近代和古代景区,三类是人造景区。但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旅游的需求也在改变。中国由点线旅游体系转变成板块旅游体系,旅游载体变成一个城市。以景区开发为主转向旅游目的地开发,这需要相关产业的配合,所以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后形成的产业---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的文化创意旅游业主要有四。

摘节、石榴采摘节等各种节庆活动,涵盖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四种表现形式。我市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是走在前列的、是比较好的。

**是一个历史文化厚重悠久的传统城市,也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无限希望的发展中城市。近年来,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在全国找坐标、在中部求超越、在全省挑大梁”的工作思路,依托**文化积淀和工业科技基础,以重大项目带动,以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基础,积极谋划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布局,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研究制定《打造**市国家文化动漫创意中心实施方案》,结合**文化特点和资源优势,创新发展理念,重点谋划动漫业、演艺娱乐业、数字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化旅游业等文化创意产业项目46个,总投资达282.136亿元。目前,加快建设**嵩山文化产业园、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市动漫产业基地、**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着力培育登封嵩山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黄帝故里文化产业园区、石佛艺术公社文化产业园、《快乐星球》文化产业园等特色园区。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区位优势,合理规划布局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聚区。

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量每年保持13%以上的增长率,旅游总收入每年保持13.7%以上的增长率。2012年共接待游客61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将超过6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左右;旅游总收入将达到7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左右。文化创意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升**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开展“三走进,三**”活动中得到了社会上的一致好评。2013年09月省旅游局正式出台《关于旅游业支持**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把实验区建设成为以旅游业为驱动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足。

(一)投入和扶持不够。北京、广州、深圳等先进城市在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及土地政策等方面均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有较大的倾斜和扶持力度。如深圳市在“十一五”期间,市区两级财政共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5亿元,并于2009年分别筹建和创建了中国(深圳)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相比之下,我市对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投入的资金有限。

(二)创新动力不足。一是我市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相关政策有待完善。目前我市主要是依靠政府投入、补贴来推动此产业的发展,这种发展方式使得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缺乏发展动力。二是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有产业趋同现象,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三是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上缺乏创新和特色,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标志。

(三)创意高端人才短缺。从近十年的经验来看,各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无不得力于各国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仅以游戏产业为例,到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其中政府指定赞助的大学及研究院游戏专业就有106个。目前,我国创意人才的培养,还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需要。尽管专业院校每年培养了大批动漫人才,但由于创业环境、待遇水平等原因,具有一定从业经验的设计及策划人才纷纷流向沿海等发达地区。虽然**市有一所旅游学院,但是在创意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不足,尤其是缺乏长于创意、精于创作、动手能力强、谋于市场的复合型高级创意人才。

(四)产业链的延伸还需扩展。目前,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缺乏产业链的完整性,尚无法充分实现创意产业的最大价值,可延伸的空间还很大。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形成产业链。产业聚集的目的就是把产业的上游研究开发、中游的生产制造、下游的市场营销及衍生产品的开发汇聚在一个比较集中的区域,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发挥产业聚集的溢出效应,使整个行业都处于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快有创意的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推进“一城两带四区”建设,即:中心城区,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和南水北调生态交通旅游带,华夏文明朝觐区、功夫宗教创意体验区、时代文化娱乐区和城市慢享休闲区,构建新型文化旅游融合、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复合发展的新格局。一是时代文化娱乐区,增加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二是功夫宗教创意体验区。深度开发功夫文化,延伸功夫产业链,活化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岳嵩山的历史文化,建设国际一流、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三是华夏文明朝觐区。整合新郑、新密黄帝文化资源,联动黄帝故里、具茨山和黄帝宫等景区,增强游憩功能,完善旅游服务。四是**黄河国家公园。整体提升和包装沿线景区点,有序建设一批不同主题的旅游景区、特色乡村,大力开展以黄河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整体打造黄河生态文化旅游的大品牌。五是古商都文化旅游区。创新大遗址保护开发模式,打造全景展现**历史,适应都市休闲娱乐需求的休闲街区。六是大伏羲山休闲度假区。整合大伏羲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开发力度,打造区域领先的休闲观光百姓喜爱的乐园和**郊野游憩基地。七是市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中心。重点建设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宣传推介、旅游集散、旅游接待设施,力争将其建成全国旅游集散中心示范工程。

篇6: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怎么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根据县委、政府《关于开展重大课题调研的通知》(永通〔20**〕 11号)文件要求,由县人大副主任李茂春同志任组长,县旅游局局长杨希会、文体局支部书记毕金华、宣传部文产办主任刘景明、民宗局副局长范桂英等组成的调研组一行6人于9月13日至15日历时3天先后深入德党忙海湖aa景区、勐汞观音洞、永康镇仙根风景区、班卡的石洞寺、树包塔、乌木龙的桑沼哩和金厂坝水库等10大景区(点),对我县的文化旅

游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实地踏看的基础上,召开座谈会4场,广泛听取了有关乡镇和景区管理人员的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据统计:2006年9月底我县旅游总人数为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8人,一日游万人,占总人数的52%。旅游总收入达2138万元。这些游客多数是前来参加节庆、会议、商务和探亲访友,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朝拜、度假、观光旅游者并不多。

由于我县基础设施滞后、旅游业起步晚,且发展缓慢,到目前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表现为:

(一)规划不完善,实施缺乏恒性。虽然在2000年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但是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发展定位没有很好地与实际结合,没有与全局的发展有效对接,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特色不突出,发展措施空泛,建设资金难于筹措,导致规划难于实施。如忙海水库、勐汞观音洞等景区景点未制定详细规划,影响了深度开发。

(二)投入不足,发展乏力。由于长期以来文化旅游投资主体单一,多依赖各级财政投入,招商引资力度不大,缺乏政策保障机制,在具体运作中土地、税收、项目审批、融资等方面难以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

(三)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还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缺乏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挖掘、整理、研究、开发的专门机构,形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三张皮现象。景点开发除靠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外,自身缺乏能力进行景点改造和服务功能的完善,缺乏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五)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目前我县文化产业从创意、策划,文化

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营销各个环节都缺乏相应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六)宣传促销经费不足,宣传工作得不到深层次开展。由于我县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各级给予发展旅游业的资金不足,没有专项资金对旅游景区(点)投入开发,致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深层次开发利用。为此出现旅游收入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特别是在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包装、打造、宣传、炒作、营销方面,文化底蕴挖掘不深,大部分只有形式而未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娱乐性、竞技性、趣味性、参与性的文化旅游项目不多,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节庆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融入不深,开发利用程度不够。在宣传促销方面,没有系统的宣传促销计划,缺乏足够的宣传促销经费和健全、长久、高效、新颖、密集的宣传机制,未能把全县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全方

位、多角度的推介出去,使得全县文化旅游业整体知名度不高,辐射范围狭窄。

二、重点开发的旅游线路

旅游开发的重点是以开发预期的效益为基准,根据景区资源特色与开发价值,交通区位与景区开发建设依托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等要素分析而确定。从景区价值看,大雪山、aa级忙海湖景区、万亩芒果园、仙根、观音洞等景区(点)各有特点,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1、大雪山观光、探险与科考旅游地

开发条件:大雪山探险考古区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包括周围一些民族村寨和景色秀丽的山区水资源。大雪山距县城德党约170公里,距市府临沧90公里,景区内有成片的常绿阔叶林、姹紫嫣红的杜鹃花海、气势壮观的瀑布、险峻造型的地貌景观,冬春季银装素裹的冰雪景色,景象万千、变幻莫测的气候等,共有高科研价值的珍稀动物466种,植物1639种,其中有豚鹿、黑冠长臂猿(滇西亚种)、绿色孔雀等为代表的5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云南红豆杉、长蕊木兰、桫椤、千果榄仁、水青树等为代表的1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是观光、探险、考察的旅游胜地。

开放方向:在严格保护大自然和当地少数民族人文特色的前提下,发展以探险、科考、观光休闲为主的旅游。

2、永德万亩芒果园农业生态观光旅(含仙根景区)游区

按生态旅游、商贸城镇的要求,充分发挥永康自然、地理、区位诸多优势,在对万亩芒果园农业生态的开发中,结合对仙根景区的开发,建设营造万亩芒果园生态观光旅游地,突出亚热带风情。随着景区的进一步开发,逐步将万亩芒果园生态旅游、仙根景区、班卡树包塔、石洞寺等景点连接成一条旅游专线。

4、忙海湖、勐汞观音洞休闲度假区

以勐汞观音洞为中心,将忙海水库、观音洞、温泉连成一线,形成忙海湖光、宗教朝拜、民族风情、温泉康体中心、勐汞大理石工艺精品等综合一体发展目标的旅游景区。

5、棠梨山森林公园。棠梨山属县级自然保护区,面积7333公顷,海拔2649米。保存着大面积原始状态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及季风常绿阔叶林等生态系统。动植物类型繁多,植被丰富,可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团队和驯化繁育野生动物等活动。目前,已有电视转播塔,人行便道畅通,是旅游、科考、居家休闲的好地方。棠梨山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的提出主要是解决县城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一个场所,可结合松山公园的开发,在棠梨山铺设游路、建休闲亭等,适当时候引进一家二星级宾馆,集住宿、娱乐、餐饮为一体,填补县城无休闲娱乐场所的空白。

三、要采取的措施

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增长速度快等优势,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省内一些地区掀起了新一轮文化旅游发展高潮,为进一步促进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我们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统一思想,坚定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不动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发展的过程。高度认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就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旅游市场就是推动文化产业建设的宽广平台,抓住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战略的实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正视差距,坚定信心,知行合一,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奋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明确思路,协调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正确认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认识文化也是生产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始终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主要由政府来投资、管理,重点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前提和基础;经营性文化产业要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按市场规律办事,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确保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要有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县的较为

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另一方面,对文化旅游产业要加大政府的引导性投入。要根据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增加文化旅游产业专项经费,用于规划编制、项目包装、宣传促销等。

(六)立足项目,拓宽投融资渠道。要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做好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的筛选、论证、储备和规划包装,强化招商意识、健全招商机制、落实招商责任、培植招商主体,按照市场规律多轮驱动,大胆进行资本运作,放大资本乘数效应,千方百计拓宽投融资渠道。一是深入整合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盘活各文化单位和旅游景点的土地、品牌等潜在优势资源,做大、做活、做优、做强存量部分;二是以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有实力、讲信誉的民营企业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三是强化政府引导作用,用好县政府 的钱,集中财力实施重点突破,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七)务实创新,稳妥推进体制改革。一是要加快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府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二是要分类指导,推进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国有经营性文化企业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三是要积极推进旅游景区景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改革,以优势资源引资金、以优势产权引资金、以优势项目引资金,将景区景点的经营权依法有偿出让给国内外企业、组织或个人,按照统一规划进行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

(八)营造环境,培养和引进一批人才。人才资源是文化旅游资源中最活跃的核心因素,文化旅游人才队伍的整体质量决定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要想方设法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经纪人、企业家来永德创业,通过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支既懂文化又熟悉市场运行规律的复合型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能够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艺术创作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基本功扎实、德艺双馨的艺术表演人才队伍;建设一支有一定知名度的民族民间文化人才队伍。

(九)加大外宣,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一是要创新文化旅游宣传促销机制,找准宣传载体。立足县情,突出永德民族文化特点,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如永德民歌精选、永德民间故事集、宣传画册、景点专题宣传片等,进一步物化宣传工作。二是创新文化旅游节会组

织方式。充分发挥节会的宣传促销作用,突出特色,重点举办好以 桑沼哩节、芒果节勐汞观音洞庙会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节会,不断创造新的热点和亮点,聚集人气。

四、效益分析

篇7:县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县人大常委会组成文化事业发展工作调研组深入小岭、凤凰、乾佑街办部分综合文化站、文化广场、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察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参观县文化艺术中心、部分民间社团、渔鼓文化传承基地,了解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情况,并召开全县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研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调整完善文化发展思路,依托我县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打造我县地方特色文化,*的文化软实力、对外影响力大幅提升。

(一)文化事业发展屡获殊荣。

我县抓住西部大开发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文化跨越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实施城市形象品牌推介宣传,先后获得了全国文化百强县、全国文明县城、中国经典山水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等*多项荣誉。深入挖掘以*渔鼓为重点的地方文化,打造*知名文化品牌,*被命名为“中国渔鼓文化之乡”。多项渔鼓节目先后参加了上海世园会、西安世博会、*旅游节开幕式等大型活动,推动了全县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围绕《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

,先后建成*县文化艺术中心综合大楼、县影剧院,县文化馆、图书馆分别达到国家一级馆、二级馆标准,并对公众免费开放;镇(办)公用事业服务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覆盖率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镇、村服务点已全面投入运行,文化公园、文化广场、体育馆、文物及民俗博物馆等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文艺创作发展不断繁荣。

设立了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和*渔鼓开发专项基金,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精品力作。《*》等以*渔鼓为品牌的文艺节目,获得省市多项大奖,省内知名艺术评论家给予了高度评价。《*》等*部宣传片在省市均有一定影响,《*》等*部长篇小说相继问世,*余篇文艺作品在省市刊物发表,*件文艺作品和*余幅书画、摄影作品中省市获奖。

(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增速。

以特色旅游文化为纽带,打造精品景区和文化产业园区,以朱家湾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初具规模。深度挖掘“生态文化、民俗文化、演艺文化、中医药文化”资源,打造“中国渔鼓文化之乡”国家级文化品牌,为*山水旅游注入了文化元素。进行文化包装,全力推进文艺演出进景区常态化,启动实施“全景*”、“传奇*”、“诗赋*”、“楚音*”四大文旅产品工程。

(五)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成效显著。

建立完善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其中*渔鼓、杏坪手工皮纸技艺等*项进入省级保护名录。县文物馆藏文物*(组)件,县境内不可移动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文物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件文物均得到很好保护,凤凰古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渔鼓已成为我县特色文化品牌,*十三花、*洋芋糍粑已成为*旅游的特色饮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室,以文图实物相结合,向公众免费开放。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文化事业发展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县文化事业发展还处在一个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的发展阶段,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发的问题。

(一)文化事业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一是文化资源整合缺乏统一规划、设计、监管,文化项目的储备不足,对文化产业开发的不足;各部门文化发展的协作意识不强,齐抓共管文化事业发展的整体合力尚未有效发挥。二是个别镇(办)和部门部分领导和群众缺乏文化事业发展理念,对文化事业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各镇(办)文化干部大多身兼数职,投身文化工作的精力受限,导致基层文化活动开展不正常。村组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由于缺乏管理人员、经费等,维持正常运转较为困难。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

一是县文化艺术中心综合大楼文化馆、图书馆,虽然对公众免费开放,但公众利用率不高。二是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投入总量不足,存在无资金、无场地、无人员等现象,农村的公共文化活动开展难。三是部分基层村组配备的公共设施、文化书屋、文化广场等场地都处于闲置中,配备的音响、乐器等器材都为装箱状态,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后劲不足。

一是文化演艺市场的策划包装不足,大型情景歌舞剧《竹风清音渔鼓情》《孝义川》虽然成功编排,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包装投放到旅游演艺市场,没有能演示地方民间文化特色的歌舞戏剧的场所,各景区景点也没有可供小型歌舞、民情民俗表演的场所,集中展示我县丰富旅游文化商品的综合购物场所太少。二是旅游文化特色商品开发滞后。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很少,缺乏专门研制生产的企业、规模的旅游定点商场,乾佑石、渔鼓纪念品虽完成研制但市场规模不大,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三是地方民俗文化的发展和市场培育滞后,杏坪皮纸、凤凰镇的汉剧、二簧、花鼓、渔鼓、龙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凤凰古镇民居的保护与开发进展缓慢。

(四)文化事业机构管理机制不顺。

一是县级文化机构设置不顺,机构改革文化和旅游部门合并以后,监管体制尚未理顺,县文旅局各股室、执法队、基层文化事业单位行政执法职责职能交叉,对文化市场监管不到位。二是人才管理体制不顺,人才进出渠道不畅,文化事业单位人、财、物使用权和决定权不能自主,导致进的人用不上,出不去;需要的人进不来,留不住,文化事业活力不足,难以适应市场的要求。三是县文旅局与凤凰、溶洞、牛背梁三个管委会之间管理职责职能不顺,三个管委会均属于副县级单位,县文旅局难以履行管理直属单位职责职能。

(五)文化事业专业人才队伍急需加强。

一是专业艺术类人才不足,县剧团艺术骨干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后备队伍建设亟需加强。二是基层文化部门缺乏优秀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难以适应多样性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化事业管理服务的需要,民间文化组织缺乏指导和支持。三是文化市场监管力量相对不足,面对点多面广的文化经营单位,执法措施还难以全面有效到位。四是优秀文化人才的招聘引进不足。

三、几点建议

(一)统筹规划,明确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一是尽快制订出台我县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按照“西安第二生活区”的文化产业布局,体现人文理念,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运用系统性思维的方法,统筹谋划,高起点、高水准、高品位的完善全县的文化事业总体规划,并使之法规化,成为指导我县文化旅游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范性文件。二是加大文化重点项目的储备。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大向上争取文化项目力度,搞好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对接和沟通,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文化政策性资金,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三是注重文化品牌培育。着力打造朱家湾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朱家湾入口形象区、云林小屋高端民宿、智慧农家、沁园村新型农业综合区、花锦园花海主题休闲度假区等片区,深度挖掘和展示景区文化内涵,丰富游览内容,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景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二)加大投入,切实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大对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多种渠道争取文化项目,全额落实文化基础实施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二是争取将广播电视大楼、剧团排练大厅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积极筹划建设城区数字电影院,更新广播电视台的摄录制作设备。继续加大向省广电局争取“村村通”设备力度,做好偏远山区“村村通”的配发工作,完善

“村村通”的监管机制,保证偏远山区的群众正常收看电视节目。三是适度增加文化事业的活动经费,保证常规性重大文化节庆的活动经费和公益性文化单位正常运行的工作经费。四是进一步做好文物的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在重视物质文化保护的同时,给予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挖掘、传承工作以强有力的扶持。

(三)深化认识,加快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步伐。

一是进一步明确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充分利用优秀民间文化的优势,在旅游景点和品牌建设中注入文化的内涵,赋山水名胜以灵魂,提高旅游的文化品位,促进全县旅游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实现旅游文化的单项突破。二是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整合资源,拓展空间,充实内涵,提升品位,建设一个康体养生、异地养老为一体的新型生活区和西安近郊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做响*旅游文化品牌。三是大力推进特色文化演艺进景区,尽快挖掘开发具有*人文特色的旅游演艺节目,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互动。四是利用重大外宣、招商、文化交流等活动,通过组织文艺界人士宣传*,画家画*,作家写*,歌手唱*,摄影家拍*的办法联合宣传推介*旅游文化产品,继续办好《牛背梁》刊物,打造*文化交流平台,着力叫响*旅游文化品牌。

(四)挖掘资源,尽快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一是注重对*民间文化、民间戏曲、民间绝艺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树立文化品牌,打响*特色文化。尽快制定我县民间文化保护办法,使我县的民间文化和民间戏曲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有法可依。二是逐步开放文化市场,放宽市场准入,制定鼓励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投融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集体、个人、外商和各种经济成分参与我县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建设,逐步形成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

篇8: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教育工作者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时, 要结合自身实际, 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 改革要有新突破, 开放要有新局面, 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 着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 踏实工作, 认真完成任务。为此, 根据陇东学院[2009]1号文件《陇东学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安排意见》《教育学院党总支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实施方案》及《教育学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的主要提纲》的精神和要求, 笔者对我院教育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与校园文化情况进行调研。

1 调研时间

2009年3月15日至4月10日。

2 调研内容

在学生管理方面设计学习、生活、教学、资助、制度、其他6项内容,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设计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其他4项内容。

3 调研方式

一是走访上级主管部门, 二是走访市直有关部门, 三是召开教职工座谈会, 四是召开学生座谈会, 五是召开团 (学) 干部座谈会, 六是召开教职工党员座谈会, 七是召开学生党员座谈会, 八是召开班子成员会, 九是召开民主生活会, 十是个别谈话, 十一是发放问卷, 十二是个别走访, 十三是集体深入班级。

4 调研结果

4.1 学生概况

我院教育学院学生数量呈递增趋势。2001~2009年分别是102人、316人、634人、773人、836人、734人、727人、1 162人、1 315人。截至目前, 共有24个教学班, 其中2005级2个班 (文本、理本班) 62人 (男23人、女39人) , 2006级2个班 (文本、理本班) 93人 (男26人、女67人) , 2007级12个班 (文本1~3班, 理本1~2班, 专升本班, “3+2”初等教育文专1~4班、理专1~2班) 568人 (男151人、女417人) , 2008级8个班 (文本、理本班, 专升本班, “3+2”初等教育文专1~3班、理专1~2班) 592人 (男138人、女454人) ;本科484人, 专升本88人, 专科743人。

4.2 学生情况分析

4.2.1 思想状况 (1) 我院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绝大多数学生拥护与支持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 对党和政府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充分肯定。大部分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 积极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2) 我院学生能理性看待国家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困难, 对保持稳定的政治局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充满信心。学生关注学校建设和发展, 普遍拥护高等教育改革, 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务实进取的, 成才、成功的愿望和学习自觉性进一步增强。 (3) 我院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流价值导向基本认同。他们积极进取, 勇于竞争, 有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 渴望为国家和社会施展才华。学生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对社会、集体的贡献大小”“取得的社会成就高低”“拥有的物质财富多少”。多数学生把对社会和集体的贡献放在第1位。在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关系上, 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关键时刻要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 (4) 我院也有一些学生思想比较消极, 上进心不强, 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面临的一些问题, 如缴费上学、毕业不包分配以及当前社会上的一些现象 (如腐败问题) 等。

4.2.2 心理状况 (1) 我院学生心理状况总体上是健康的。

绝大多数学生人格健全, 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 意志行动的社会性不断提高, 已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和人生观。 (2) 我院学生经过及时、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尤其是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 心理素质普遍提高, 适应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 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人际关系和谐, 角色认知与角色互换意识提高, 能正确处理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 我院从建立至今没有出现严重的心理异常患者, 因此, 也没有出现严重危及社会治安、破坏学校秩序、干扰学校工作的事件。 (4) 我院也有个别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 例如精神压抑、心情苦闷、厌学、偏执、狂躁、角色冲突、以自我为中心、挫折耐受力差、过度依赖、过度焦虑、情感脆弱、有攻击性行为、人际交往障碍、孤独与冷漠等等。

4.2.3 学习状况 (1) 我院学生学习态度总体上是端正的。

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刻苦, 能按时上下课, 认真完成作业, 平时坚持上自习。 (2) 我院学生除重视知识学习外, 还重视能力培养与提高, 尤其是从教能力, 普通话、“三笔字”进步明显, 音乐、美术方面提高得较快。 (3) 我院小教专业学生比较重视中文、数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学习, 学前专业学生比较重视舞蹈、乐器、手工制作等技能训练。 (4) 我院学生也存在学习动机缺乏、考试焦虑、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比较突出的是, 学生进入大学后松懈下来, 报着“60分万岁”的学习态度;有的学生也想把学习搞好, 但总提不起精神, 厌倦学习, 把学习看成是奉命的、被迫的苦差事, 怕苦怕累, 并经常为自己的懒惰行为找借口;有个别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行为往往表现出从众与依附性, 随大流, 极少有独立性和创造性;有个别学生学习无计划, 不会利用时间;还有个别学生课前不预习, 上课开小差、不记笔记, 课后不做作业, 把大量时间用于上网或谈情说爱, 影响个人发展。

4.3 调研结果汇总

在学生管理方面共4项内容16条意见和建议。针对学习方面主要有: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无明确目的, 希望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举办相关知识讲座, 加大公选课比例, 丰富教学内容;课堂纪律较差, 应加强管理;教室少, 晚自习上课占用教室太多, 学生无教室上晚自习;学生间缺乏合作精神, 应积极引导。针对生活方面主要有:食堂饭菜质量差, 价格高, 应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加强学生节能教育, 引进高科技管理手段 (如校园一卡通) ;供电时间太短;获得各种信息的途径太少;澡堂服务差, 太小, 价格高。针对教学方面主要有: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师生交流;下午3学时上课时间太长;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 应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课程计划与考研联系起来。针对资助方面主要有:关注贫困生, 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共有2条意见和建议, 主要为修建娱乐场所、活动场所;举办一些大型文艺活动, 丰富校园生活。在其他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和指导。

5 建议

5.1 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我院学生管理工作者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数量得不到保证。以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为例, 有学生500多名, 教职工56人, 行政管理人员15人, 专职学生工作人员3人, 专职辅导员4人, 专职分团委书记1人, 行政人员与学生比为3∶100,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比为1∶63;而我院教育学院现有学生1 315名, 教职工30人, 教师24人, 行政管理人员6人 (含3名兼职教师) ,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3人, 行政人员与学生比为1∶219,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比为1∶438。二是个别管理者综合素质不高。三是工作时效没有统一的标准。四是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如其他高校, 专职辅导员、分团委书记、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的奖金与所管学生的数量挂钩, 而我院教育学院在这方面没有体现。

5.2 创新学生工作管理制度

创新作为规律, 揭示的是新陈代谢;作为机制, 促进的是推陈出新;作为文化, 导向的是以新取胜;作为战略, 倡导的是持续发展。创新是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及其他工作的强大动力。因此, 管理制度创新是搞好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制度建设不仅能阐明新行为与创新之间的联系, 而且可确保各级负责人的培训开发和后继有人。制度是深化创新的基本手段和重要依据, 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 强化基础工作, 彻底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法不究的现象。建立各级各环节严格的责任制度, 加强考核和督促检查, 确保各项工作有人负责。建立教育学院学生工作自主创新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管理模式创新, 二是人才吸纳创新, 三是工作方法创新, 四是竞争机制创新, 五是工作内容创新, 六是自身形象创新, 七是分配制度创新, 八是工作效率创新, 九是可持续发展创新, 十是管理思想创新。总之, 理论无止境、学习无止境、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从另一方面来讲, 制度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在于细、在于实, 在于可操作、管用。

5.3 教风、学风、考风建设

一是正确定位学生发展方向,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二是狠抓教学运行过程管理, 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三是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四是加强课外学习指导, 积极开展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的课外活动;五是紧跟形势调整教学计划;六是严肃考风考纪, 促进教风、学风的转变;七是开展经常性的学术活动,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5.4 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书画及手工作品展览和升国旗仪式等, 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同时,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团委开展的“新生歌舞大奖赛”、“挑战杯”、“十月礼赞”诗歌朗诵、“金秋放歌”校园歌曲演唱会等主题文化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使他们在校园的肥沃土壤里按照各自的方向健康成长。二是组织学生长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是青年服务社会的有效载体, 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途径。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的育人作用, 组织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乡村、企业开展“三下乡”活动。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旗帜, 不断扩大青年志愿者的服务领域, 在企业帮扶、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活动。倡导新风正气,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产生积极作用。三是鼓励和帮助学生组建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 努力扩大高校团学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高校社团是大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为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发挥特长、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而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 是扩大共青团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由于社团涉及内容的广泛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成果的有效性, 使其在学生中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我院现有普通话推广协会、心理健康协会、书画爱好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小学教育研究小组5个学生社团。社团通过各种活动和讲座, 为学生创造了相互接触、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园地, 成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长知识的桥梁, 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增强了学生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5 学生党支部建设

教育学院学生党组织共建有4个党支部, 截至目前, 学生党员251人, 学生入党积极分子200多人。学生党员50%以上是学院及学校相关社团的骨干, 在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及班级担任一定职务, 他们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成绩均排在班级前列。在校党委及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党的相关方针、政策为行动依据, 以培养和吸收高素质人才为目的, 以集体的团结为保障, 不断开拓、不断创新, 各项工作有了可喜的进展。

6 问题处理

上一篇:对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下一篇:关于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