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质量保证措施

2024-08-06

林业质量保证措施(共9篇)

篇1:林业质量保证措施

提高林业营造林工程质量的措施探讨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林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的问题,而是一个质量的问题。质量问题已成为当前林业建设的主导追求,已成为林业建设成败的战略问题。而林业营造林工程是林业生产的第一道工序,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也是整个林业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以及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了新一轮绿化广东,建设全国一流、世界先进现代大林业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大好时机下,紫金县把加快林业发展放在了首要任务。因此,加强和创新营造林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林业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为确保生态立县、生态强县的发展战略稳步、有序推进,值得人们去研究和探讨。

紫金县林业现状

紫金县共有林业用地面积282575.7公顷,其中有林地2263249.3公顷,灌木林地611.2公顷,疏林地2033.9公顷,未成林地18253.7公顷,无林地12912.2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4.93%,林木绿化率为75.53%。近年来,从省、市、县到基层各级相关林业部门认真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和创新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真抓实干,使营造林工作取得新突破,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紫金县从2007年以前每年营造林面积仅几千亩增加到今年的12.8万亩,不断加快林业建设步伐。但长期束缚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林业自身蕴藏的巨大潜能还远未释放出来,工程建设中暴露出一些新矛盾、新问题。目前的林业发展,基本上还是一种数量扩张型、资金推动型的发展,与人们所期待的质量效益型、需求拉动型的发展尚有较大距离。

营造林工程的不足之处:

2.1 营造林工程计划下达时间过迟,当年任务量过大,导致规划、备耕、施工等工作准备不充分,直接影响造林成效。由于营造林工作的特殊性,它是一项季节性强、时间短的工作,而且任务量大。在营造林时,要做好规划设计、招投标、备耕等工作需要一定时间,往往做完这些工作已到了5月份,错过了3、4月份的最佳种植季节,苗木成活率不高,造林效果较差。2.2 营造林规划设计过于单一化,实地调查不够详实,小班区划不合理,致使规划设计千篇一律,树种配置单调,难于体现林业多种效益。由于造林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而且县级林业部门相关专业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营造林工作的高标准化、精细化操作,作业设计缺乏科学性,存在走形式现象,如未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树种配置统一化,混交林、复层林少等。

2.3 营造林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加上技术型管理力量薄弱,监管实效难于体现。由于一些质量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行政管理行为的影响,特别是造林工程计划、资金与实施管理之间两条线,个别造林施工单位乘机钻空子,对工程管理人员的监管行为爱理不理,监管作用不大,严重制约着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提高。同时,技术型管理人员严重不足,造林面积大,检查难于处处到位,难于频繁到实地监管,也制约着工程质量的提高。

2.4 营造林资金投入有限,单位面积造林资金严重偏低,难于提高营造林质量。目前,紫金县营造林资金投入主要是依靠政府,人工造林每亩投入资金仅三百多元,对于艰辛的山上作业,以及高劳务费的支出,也只能是为完成造林任务而已,难于达到高标准的造林要求,更难多方位兼顾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完备的综合效益。

提高营造林工程质量的措施

3.1 转变机制,早规划,早备耕,把握最佳造林时机。针对营造林工作的特殊性,相关政府部门应尽早计划,提前下达当年任务,转变原来当年任务当年下达的做法,为实施计划的相关部门,特别是林业部门留给充足的时间做好营造林规划、招投标、备耕等工作,确保当年3、4月份能顺利施工,把握好有利的种植季节,为保证苗木生长提高良好条件,提高种植成活率,减少大量补苗、补造、重造、植后抚育等劳务窝工。

3.2 合理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在编制规划设计时,应坚持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依不同的地域、立地条件、优势种群、适生条件等配置树种,并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如防护林应以配置防护效能好的树种为主,水源林则以保水性能好的树种为主。而不应有什么苗木配置什么树种,甚至是千篇一律以枫树荷木、樟树配置。在新的形势下,绿化造林不单单是为了消灭荒山,更重要的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3.3 完善管理体系,加强技术力量。为确保工程质量,尽快完善有关营造林工程的管理细则、监理办法、检查验收、资金管理办法等,明确各自的职责,落实依法依规的工程管理责任。

据作者初步调查,造林资金管理对提高工程营造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多数施工单位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建设单位等行政部门受到行政影响或政绩影响,只要工程完工期一到,就必须组织验收且力争合格。因而,施工单位对工程管理、监理等人员的监管行为置之不理,施工单位对需要整改的工序只是马虎应对,很难起到改善作用。因此,在资金管理上建议实行报账制,验收合格一块资金给付一块,并结合资金稽查,对资金使用违纪违规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与此同时,加强基层林业技术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由单一追求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重点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从备耕、种苗选用、种植、抚育等环节抓起,才能确保种植一片成林一片;从过去只注重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管理为重,从而达到提高整体造林质量。

3.4 多渠道筹资,多方式造林,合作共管。林业生态建设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应采取政府引导,以营造示范林的方式,通过局部改善林业生态效益,增加林地产值,带动广大林农增收致富的模式,鼓励社会各界的企业、团体或个人积极参与绿化造林,通过政府相关部门行政管理、社会舆论监督和投资商等多方共管。这样,不但加大了造林绿化资金的投入,还有利做好营造林后的管护工作,可大大减少因放牧、割草等人为破坏,形成人人参与林业建设,齐抓共管巩固生态成果的大好局势。

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人们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满足精神需求、维护身心健康的愿望日益强烈。为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双增奋斗目标,就要求我们在加快造林绿化的同时,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切实加强营造林质量管理,努力实现造林绿化数量与质量同步增长、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使营造林工作取得新突破,并呈现出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的好势头。

篇2:林业质量保证措施

行风评议整改措施

为全面推进我乡林业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按照上级行风评议部门的要求和我站作风评议工作实施意见,扎实稳妥地开展林业站作风评议工作,增强为农服务意识,树立良好行业形象,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实现我乡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根据反馈意见,我站领导非常重视,客观全面地进行分析,现提出整改措施,逐步加以整改落实。

一、市林业局对本乡林业站行风评议意见:

(一)、加强工作作风的整顿和改变,扎实开展工作。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领会“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发扬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吉尔格勒特郭楞蒙古民族乡的考勤制度和机关干部六项干部纪律规定,进一步严明学习纪律,根据《吉尔格勒特郭楞蒙古民族乡机关站所干部、理论学习教育管理制度》执行。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发生,杜绝“吃、拿、卡、要”,以权谋私不良现象发生,杜绝乱砍、滥伐、盗伐林木现象,发现一 次查处一次,绝不手软,认真落实“光明工程”。对本单位的财务、政务认真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重大事项经站务会议集体讨论,事事做到民主、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从而增强我站各项工作的透明度。

(二)、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林木管护监管力度。为了加大林木管护监管力度,我站根据实际情况,对过去的林木管护制度进行全面的修改,制定了《吉尔格勒特郭楞蒙古民族乡林业管理制度》,共十四条,确保栽一片林成活一片林,使我乡林木健康茁壮成长。

二、吉尔格勒特乡人民对林业站的建议:

(一)、多给林业免费水。

解释说明:林业用水是根据乌政办[2005]45号《关于加强我市林业用水林木管护工作意见的通知》进行的。

整改措施:积极给市林业主管部门汇报,反映我乡的实际情况,与水管所协商,利用农闲水进行林业灌溉,尽量为我乡多争取免费林业水源。

整改责任人:李营 整改时间:长期

(二)、多下达林木更新采伐指标。整改措施:今后积极给市林业主管部门反映,多申请采伐指标,积极做好采伐前的摸底调查,解决我乡林木采伐困难问题。

整改责任人:李营 整改时间:长期

(三)、个别林业站存在打白条、乱收费问题。我站一直以来,都认真执行乌林字[2005]56号《关于农民采伐房前屋后的树木严禁收取费用的通知》,无打白条、乱收费现象发生。

吉尔格勒特郭楞蒙古民族乡林业站

篇3:浅析林业造林主要质量问题及措施

关键词:林业造林,质量问题,措施

造林是确保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基础系统工程, 包括设计规划、种苗生产、抚育管护等环节。从采种育苗到树木成林、成材, 往往需要十几年或几十年时间。造林工程在实施过程当中,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问题, 都对林木的成活、成长、成林成材造成影响。因此, 应当对造林的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的管理, 保证造林工程的质量。从森林培育的实际情况来看, 造林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森林培育的全过程, 正视造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改进造林的技术措施, 对于提升造林的质量与效益, 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1 林业造林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1.1 规划不合理, 缺乏科学性

当前许多林业造林工程缺乏科学的规划, 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相关工作人员只是将林业造林绿化当做一项临时性的任务, 没有以发展的观点去对待, 只讲求完成面积的大小, 忽视造林的质量与效果使得造林工作显得十分随意, 显得盲目被动。部分地区进行造林绿化之前, 没有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调查, 一味的追求方便, 没有按照规划要求进行施工, 违背适地适树的原则, 有什么树苗就种什么树苗, 或只是凭借主观的想象, 没有考虑实际需求和具体条件。由此, 导致所造的林木成活率低, 造林的成效差。

1.2 管理不到位, 体系不健全

管理不到位, 体系不健全, 具体表现为:机制不到位, 未建立其切实有效可行的的利益驱动机制, 责任与利益缺乏有机的结合;把关不到位, 造林各个环节的把关不严, 一般只发动人民群众造林, 对造林人员的质量没有限制和要求, 容易存在造林人员质量意识与技术水平低的情况, 对于种苗的质量把关不严;造林后的管理不到位, 树木种植后, 没有继续落实幼苗的抚育管理责任。由此, 导致林业造林的质量没有保障。例如, 在林木栽种后, 抚育管护工作对造林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栽种之后的树苗在生长过程当中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当的肥料和病虫害预防, 这些工作的施行和造林质量相辅相成。对于没有成活的植株, 应当进行补植, 同时为确保幼苗成长的需要, 要及时清除杂草, 避免杂草和幼苗争夺有限的水分。杂草清除后, 可直接覆盖在林地上起到保温的作用, 以保证幼苗的建立成长。

1.3 种苗培育存在不足

在种苗培育问题上, 林木造林树种的资源储备少, 良种壮苗的技术存在不足, 导致种苗无法完全地满足高质量的造林要求。树种较为单一, 对新树种新品系的开发研究少, 无法满足多样化选择的需求。松、杉木、阔叶树等主要的造林树种种源在各地的发展不平衡, 多处于基础的发展阶段。在壮苗的培育上, 地级市基本上没有工厂化的苗圃场, 多采用山地、农田等临时性苗圃育苗造林, 且育苗的技术较为落后。此外, 由于缺乏严格的种苗管理, 个别地区存在有苗就种的现象, 导致造林的成活率没有保障, 林分的分化大, 林木的成长不良, 林木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存在。

1.4 栽植过程中的问题

1.4.1 在造林密度上, 没有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制定

林业发达的国家从经营的目的、技术、经济效益等角度出发, 对于造林的初植密度合理控制, 不倡导间伐、密植。例如美国规定主要的造林树种——花旗松, 初植密度为1600株/h㎡前后。我国因旧观念的影响, 为使得林业造林能够更快的郁闭成林, 造林的初植密度普遍偏大, 这不仅导致林木的生长不良, 还增加了林木造林的成本, 林木因郁闭提前而增加间伐作业。由此, 林木的生长与林分的卫生状况差, 病虫害与森林火灾的隐患大, 增加了森林管护的难度。总而言之, 科学合理的造林初植密度, 不仅有助于提升林业造林的质量, 且有助于减少投入, 提升效益。

1.4.2 整地不够科学, 影响造林的质量

部分地区没有安装生产的季节要求进行预整地, 或整地和造林同时进行, 使得整地的目的和效果丧失;一些地区没有依据立地条件与造林树种特点确定整地的方式, 不但影响树苗的生长, 且造成经济浪费。

1.4.3 种苗栽植过程中

没有依据造林当地的气候状况选择栽种季节, 从而错过最佳栽植季节;在起苗、运输等过程中没有很好的保护树苗, 给苗木带来损伤;栽植工作不到位, 窝根、栽种不实、容器苗塑料掉没有及时去除等现象普遍。

2 提升造林质量的措施

2.1 事先计划设计, 进行科学规划

计划设计是造林的基础, 科学合理的林业造林规划是保证造林质量的前提, 造林的计划设计应当坚持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原则, 并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进行科学严密的计划设计, 对造林过程进行全面、有计划的管理。鼓励利于相关人群参与到计划设计等决策工作当中, 保证决策的合理性, 达到保障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总之, 计划设计的制定, 要可靠科学, 又要切实可行, 尤其在技术设计方面应当进行完整的措施制定。计划设计作为造林整体过程的依据, 包含造林的方法、整地、密度、树种、抚育管理等方方面面。因此, 应当把计划设计作为保障造林措施之重点。例如, 在实施造林工程前, 对当地的土壤、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进行全面检查, 确定造林的树种, 后对造林的密度、时间, 施肥和抚育情况等等进行科学地规划, 并保证规划有效的实施, 杜绝违规操作, 保证造林全过程的科学规划。

2.2 严把树种和种苗的质量关

树种与种苗, 是森林资源培育的物质基础, 树种的选择正确与否, 种苗的质量好坏, 事关造林的成功与否, 林分的质量好坏。因而, 要把开发选育树种与培育良种壮苗作为林业造林的重要环节进行控制。在重视育苗工作的同时, 要注重对林木资源的挖掘与采集, 切实地抓好新品种、新品系种苗的培育, 为造林生产供应优质苗木。在造林过程当中, 要认真的贯彻落实好《种子法》, 完善林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许可证等制度, 严格进行种子的检验和检疫, 确保种子的质量。造林用的种子, 必须经过遗传改良, 或是优良源种区中的优良林分和母树中所采集的种子。进行播种的种子, 品质要符合国家, 行业, 地方所规定的标准。对于中心苗圃, 要抓好建设工作, 做到以点带面。例如, 县级的林业部门、用苗单位应当和中心苗圃进行育苗委托合同签订。实现定点供种和育苗, 定向供苗。

2.3 强化林业队伍建设, 加强后续的抚育管理工作

2.3.1 应强化林业队伍的建设, 建立相应的负责机制

2.3.1. 1 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完善办公的基础设备, 改善工作环境, 增加外业工作人员的补助补贴;

开展相应的业务技能培训和交流, 及时掌握相关新标准、新政策、新办法, 提高林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相应地增加林业岗位的编制, 建立起激励机制, 吸引更多大学生到基层林业站工作。由此, 不断地充实林业队伍, 强化林业队伍建设。

2.3.1. 2 应当培养、树立林业技术人员的责任心, 使其积极地参与到林业建设工作当中;

落实包片负责制, 运行奖励和责任相结合的追究机制;进行认真仔细的自查验收, 确保亲自核对每一个山头的设计材料和实际情况, 依据要求准确记载树种、保存率、失败或者损失因素等等相关信息;要求技术人员的能力符合要求, 对于相关的技术标准、统计口径, 能够严格地掌握。

2.3.2 做好造林后的抚育管理工作, 以巩固造林的成果

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机制, 施行领导和林业技术人员责任区包干的制度。同时, 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 加大相关的宣传力度。

3 结语

我国正处于经济全面发展的时期,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加大造林绿化的力度, 实施造林绿化, 改善生态环境现状成为重要课题。在林业造林绿化过程中, 许多地方出现了规划不合理, 缺乏科学性, 造林质量低下, 管理不善等现象。为保障我国的生态建设有序健康发展, 提升林业造林的质量, 成为解决我国造林绿化工作切实有效的手段。因此, 为保证造林的质量, 应该加强管理, 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 保证造林过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高方宝, 龚清明.造林绿化质量管理问题探究[J].现代园艺, 2012.

[2]蒙新强.造林质量问题成因及应对措施[J].陕西林业, 2010.

篇4:林业造林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林业造林;生态工程;质量控制;有效措施

评价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准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自然界变化受人类活动所影响的角度出发,我们发现生态恶化其根本就在于人类对林业的破坏,而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源于人类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实践证明,开展兴林保护,提高造林质量,是使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的必然选择。生态工程建设是为当前我国强化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而造林质量则是关系生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目前存在于我国林业造林中的问题及成因为切入点,对控制林业造林质量的有效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我国林业发展有所助益。

1 目前我国林业造林中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1 总体规划不科学

我国的林业造林相比其他国家来说起步较晚,因此,在对林业进行科学评估和实施总体规划设计方面水平较低,一方面是过于注重追求林业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保持林业造林整体平衡的规划;另一方面在进行总体规划时,缺少真实、有力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估数据和建设性意见;三是没有秉承“因地制宜”的规划原则,导致了森林资源浪费。

1.2 种苗培育技术不成熟

目前我国的种苗培育技术尚不成熟,尤其是培育优良品种数量较少,与现实需要形成了一定矛盾。一方面是由于树木单一而引发新树种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衡;另一方面是林业造林主要树种种源建设上也存在着地域发展不平衡情况,更突显了匮乏优质良种资源与各地林业造林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在种苗培育技术上,大部分还是以传统的临时苗圃育苗为主,并没有形成工厂化培育模式。对于种苗培育管理,很多地方仍旧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造成种苗成活率低、林木质量差现象。

1.3 栽培管理不完善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十分重视造林栽培管理,为实现经营目标、提高造林技术、提升经济效益,从林木初植密度上已经开始了合理控制,基本杜绝了间伐和密植。而我国仍受传统观念影响,不但初植密度大,无形之中提高了林业造林成本,而且间伐措施制订与管理不到位,导致林木生长状况不容乐观。栽植过程管理中亦存在疏漏,一方面是對当地气候没有一个科学把握,容易错过林木栽植最佳时机;另一方面在林木运输、起苗等过程中没有很好保护措施,使苗木受到不同程度损伤。

1.4 专业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从事林业造林方面的专业机构、专业人才十分有限,而有资质的专业造林公司或者造林队伍更是历历可数。很多地方承担造林任务的主要还是一些有传统栽植经验的群众或者是临时组建的造林包工队,这些人员一方面缺少专业的技术知识,另一方面文化、专业水平较低,接收新事物的能力不足,加之与新技术、新知识接触的机会很少,导致质量意识和专业素养整体偏低,无法满足新时期林业造林对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

2 控制造林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从造林源头质量抓起

种苗的培育和树种选择是保证造林质量关键,实施造林质量控制基础就是抓好源头质量,即做好良种壮苗培育和树种选育开发。良种培苗要在保证种苗质量基础上,加大遗传控制,有效控大新品种改良育种应用和培育规模,将具有优良遗传基因的种苗作为林业造林主要种苗。在树种选育开发上,要严格树种检验检疫工作,确保树种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要求。同时,可以积极采取“林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模式,以点带面,使种苗、树种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2.2 科学规划、合理设计

进行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和作业设计,是对造林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前提和基础,要始终坚持“定向培育、分类经营”的原则,从造林技术标准到林木种植、管理、推广以及专项资金投入与使用等各个方面都合理规划和科学控制。尤其是造林技术上要有较为完整且切实可行技术措施,如造林方法、造林密度、造林季节、幼林管理等等,作为造林管理标准和依据。

2.3 有效进行栽培管理

要保证林业造林质量,就要有效进行栽培管理。首先,要注意,根据树种的特性以及立地条件不同,选择合理的栽植密度,对于栽植前后的每一项施工都要严把质量关;其次要对栽植季节进行科学选择,要将当地地形以及气候特点有一个提前掌控,尽量将造林时间提前;对于造林过程中和技术规程要严格执行与落实,栽植工具根据栽植情况进行更新与改进,确保质量;科学进行各项抚育工作,及时进行综合性监测、保护和管理,降低包括病虫害在内的自然灾害而引发的林木成长风险。

2.4 提升人员专业素质

在造林过程中的六个关键环节中,无论是科学规划,还是进行作业设计,从种子准备到抚育管护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因此,提升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为提高造林质量保障。要通过培训、交流等活动来提高林业人员管理技能、业务水平和质量意识,持证上岗。林业造林事关国计民生,意义重大。要想有效控制林业造林质量,不但要在树种选择、种苗培育等方面要严把质量关,同时,参与造林的相关部门也要履职尽责,落实责任。只有科学合理、有计划有步骤制订和实施造林计划,才能充分发挥林业造林在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中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惠忠. 浅析林业造林主要质量问题及措施[J]. 广东科技, 2012, 21(7): 150-151.

篇5:林业质量保证措施

推进全区林业生态建设成效突出

去冬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林业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林业生态示范区工作目标,加大力度,创新机制,突出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取得突出成效。目前,全区共投入资金XXX万元,完成造林绿化XXXX亩,占市政府下达目标XXXXX亩的100.3%;低质低效林改造XXX亩,占任务XX亩的100%;义务植树XX万人次,植树XX万株,四旁植树XX万株。主要做法:

(一)全民动员造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在舆论导向上做文章,在提高意识上下功夫,在调动群众积极性上谋实招,努力增强公民履行义务植树的意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义务植树活动,鼓励和引导建设“军民共建林”、“青年林”、“三八林”、“企业林”和“公仆林”,形成爱绿、植绿、护绿的浓厚氛围。

(二)突出重点抓建设。结合市、区要求,突出抓好四个造林重点。一是抓XXXX区造林。以XX为重点,共投入资金XX万元,对XX大道、XX大道及XX大道等道路进行绿化施工,栽植雪松、栾树、青桐、白蜡、红叶石楠、百日红、紫荆等树木XXX余株,平整土方XX余方,栽植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等绿篱5600平方米。二是抓XX区绿化。以“绿化XX,服

务大局”为理念,投资XX万余元,对XX园区周边进行了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施工,栽植雪松、百日红、紫荆等1万余株。三是抓XX通道绿化,以“一轴二区”绿化为重点,完成造林1000亩。“一轴”指XX通道北延路肩绿化,投资20万元,栽植10公分法桐、栾树500株,红叶石楠、冬青球500株,栽植金叶女贞、红叶小檗420平方米。“二区”指XX区周边绿化及北延线两侧荒山农地绿化。采取“政府租地,公司造林、集体管护”的办法,投资20万元,对北延线两侧荒山农地,栽植雪松、大叶女贞、北海道黄杨、紫荆、桐树、杨树等树种20万株。三是抓新农村绿化。完成村庄绿化4个,新增绿化面积500亩。四是抓经济林发展。以李古道、温家沟为中心的小杂果基地为依托,采取无偿提供树苗,免费提供技术服务等形式,加大土地流转、大户承包、专业合作社等工作力度,积极扶持三家村、柏乐等村新发展经济林2200亩。

(三)创新模式抓推进。继续采取“政府租地,工程竞标,机械挖坑,造林公司栽植、集体管护”的办法,加快集聚区林业生态建设。同时,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最大限度地引入和建立利益驱动机制,采取承包、拍卖、租赁等办法和积极倡导单位及个人认养荒山荒坡等多种形式开展林业建设工作。

(四)打造亮点树形象。按照生态建设出精品的要求,实行

林业生态建设质量责任追究制,严把规划关、整地关、苗木关、栽植关、浇水关、管护关,力争把每一项造林工程建设成为质量高、效益好的精品工程,切实发挥效益。实行林木产权单位管护责任制,构建责权统一、种管结合的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林业建设重点工程一次成形、一次成景、一次成功。

篇6:林业良性循环发展措施论文

林业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建设,应当建立林业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以促进我国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要想实现林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不仅需要确保林业发展具有经济方面的可持续性,同时在生态及社会方面都需要确保具有可持续性。这就需要相关人员根据当地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最为合适的林业发展模式,从而确保在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基础上,实现林业经济效益产出的最大化。同时在生态方面,能够调节和修复林业的生态环境;在社会方面,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和谐、稳定发展[1]。

2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篇7:铁路林业经济发展措施论文

铁路林业的发展特点是点多线长,并且不同的布局相对来说比较分散,铁路建设的相关管理部门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情况,针对性选择合适的品种树苗。树苗的选择需要结合当地铁路周围的生态环境和道路情况进行科学选择,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能够年符合当地区域生长环境的品种,这样选择的树苗成活几率更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林业建设的绿化效果。想要从根本上改善铁路林业种植品种比较单一的问题,还需要强化铁路林业的树苗结构调整工作,确保我国的铁路林业生态功能能够有效的发挥出来,提升当地地区的经济收益。在调整种植树种的同时,还需要严格的遵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尊重我国生物发展的多样化,针对我国不同的树种实现分类管理,确保树种能够适应当地环境发展情况,确保树种能够健康发展。要把铁路林业发展跟当地的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确定选择的树种能够适应当前的客观条件要求,才能够进行引进和种植。

3.2协调铁路林业规划建设

针对有关铁路林业建设的相关工作部门一定要协调好工作,各个部门能够共同来探讨和分析林业建设工作的开展方案,从而能够制定出最适合当地铁路林业建设工作开展的规划方案。各个管理部门要根据政府下达的指示,严格完成铁路林业建设规划工作,科学合理的制定出运营经费的预算,在通过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之后确定好数额,适当性的协调经费的而应用完善林业的建设工作,确保经费不会被浪费。针对已经完成的铁路林业建设区域,一定要使用法律的手段来加强保护和管理,确保我国生态环境能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相关部门要积极的选择适合进行林业建设管理的工作人员,成立专业的林业管理机构,针对铁路林业发展实行全方位保护,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多元化经营管理

想要解决我国林业生态发展档次较低的情况,就必须要重视社会的多元化经济发展。坚持以铁路林业发展为重要基础,适当性的发展多元化的经营活动,促进我国铁路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铁路林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应用铁路周围的道路优势,可以适当性的开设多元化的商业网点,提升经济效益。加强对于铁路林业的具体建设,在规定的时间当中提升绿化植物的品位和档次,能够有效优化我国铁路林业的绿化效果。在我国林业生态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搭配种植树木种类,从而提升我国铁路林业生态事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结语

强化我国铁路林业工作的稳定开展,能够帮助我国打造绿色安全铁路,促进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稳定发展。目前我国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地域铁路林业的生态建设工作都逐渐重视起来,想要强化铁路林业的生态建设,就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让铁路林业建设工作能够跟随者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和创新,事中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铁路林业建设,确保铁路林业的建设质量,确保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安全发展,实现文明铁路建设。

参考文献

[1]赵敏,段民杰.铁路林地合作发展的探索与思考[J].国土绿化,,(2):46-47.

[2]边明明,陈幸良.谈“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林业国际合作[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4):47-51.

篇8:林业质量保证措施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重视度日益提高, 各地都大兴营林造林工程, 直接影响着我国森林资源走势, 当前我们国家的森林资源不断增加, 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 森林面积不断增加, 林木生长量逐渐比消耗量大, 开始扭转了一直以来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消极局面, 共同实现了当前森林面积以及森林蓄积的双增长, 双丰收。构建分布格局合理、工作条件完备、运行机制完善的工程中心提供了宏观性指导, 将进一步加快工程中心建设, 提高林业科技成果应用水平, 完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提升林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现代林业发展。确定了9大领域建设任务, 即用材林领域、经济林领域、林下经济领域、观赏植物领域、木材加工领域、林产化工领域、生态建设领域、森林保护领域、林业装备和森林经营等其他领域。

1 阐述营林造林的重要意义

1.1 减低噪音、净化空气。

由于树林能够大量减少空气中的尘埃, 因此, 也被人们称为“天然除尘器”。随着现代城市和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 各种噪音的产生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车辆的鸣笛声, 工厂和施工工地机械的轰鸣声混杂在一起, 不仅会对人的听力造成危害, 还会引起人内心的焦虑, 诱发多种疾病。

1.2 保持水土、阻挡风沙。

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环境问题就是土壤沙漠化日益严重。而营秫造林正好是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进而对土壤沙漠化的问题进行很好的改善, 从而给人类带来的安全保护, 创造了一道绿色的保护屏障。所以, 加强营林造林可以保护土壤, 减少泥沙流出, 能够稳定坡地, 防止土壤表面的冲蚀, 从而对水土流失起到保护作用, 还能有效的增加土壤的蓄水功能, 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1.3 经济效益。

营林造林的森林是非常有经济价值的, 例如水果、药材, 茶叶、橡胶等, 还有许多的种用材林、薪炭林和竹林等经济林, 他们的经济价值是以货币形式来体现的, 直接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

2 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几个因素

2.1 作业设计不规范。

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 没有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 把作业设计工作只是看成工程验收以及政策兑现的一种形式, 没有完整的设计材料和内容, 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甚至产生作假的情况。 (2) 没有进行提前设计, 而是一边施工一边设计, 作业设计只是流于形式。 (3) 在进行作业设计时, 没有进行比较深入的调查, 负责设计的单位没有对应的设计资质。

2.2 没有进行妥善的自查验收。

在完成造林工作之后必须要进行自查验收工作, 自查验收是营造林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 没有对所有项目进行自查验收, 对作业设计以及建档工作没有进行; (2) 自查验收工作流于形式, 没有做到实处; (3) 小班上图不准确, 与实际情况不符, 存在错位的情况。

2.3 缺乏到位的抚育管护。

有些地区只重视造林工作, 而忽视了造林之后的苗木的抚育管护工作。因为造林之后的苗木缺乏一定程度的抚育管护, 所以导致造林的成果情况不佳, 树木的保存率低下。

2.4 统计上报数据不真实。

近年来营造林连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统计数据上报不真实, 产生错报、虚报以及重复上报的情况, 成力影响评价营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

3 加强营林造林质量的一些措施

3.1 做好作业设计管理的工作。

编制造林作业设计的原则是因地制宜、适地植树, 科学合理的选择造林方式及模型。造林项目应由具备乙级以上资质的单位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 按照国家《告林作业设计规程》组织设计。

3.2 实行造林项目检查验收制度。

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工程施工单位代表等共同组成竣工验收小组, 对建设工程进行综合验收及项目质量认定;由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工程施工单位代表等共同组成阶段验收小组, 对建设工程各工序进行质量认定。

4 林区营林造林工作的建议

4.1 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为了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根据市场的需求, 及时调整优化林、峪t E业结构。不仅要大力发展原料林, 速生丰产林和优质经济林, 还要将林木的栽植和深加工相结合, 增加林木的附加值。另外, 还应加大花卉市场的发展, 培育林业新的增长点, 推动林业重组。

4.2 完善相关法律和管理体系。

在今后林业立法过程中, 应该明确体现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 将森林资源的保护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保护之中;对林木实行采伐限额管理以避免森林过速、过量消耗;对林地的用途和总量进行控制, 依法严惩毁林和随意侵占林地的行为;加强对木材加工单位的监管, 严格执行凭证砍伐, 运输木材的制度;加强各级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 依法、科学、文明执法。

4.3 建立健全监测管理体系。

为了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监测以及对林业经营的管理,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监测菅理体系。要整合现有的监测管理体系, 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 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综合监测管理体系, 并建立与之相应的评价体系。以便于开展日常的林木抚育工作, 从整体上把握我国的森林资源状况, 给相关措施的调整提供第一手资料。

4.4 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现阶段, 以林业为突破口, 不仪需要调整和完善资源税收, 还应开征环境税, 以避免部分单位和个人破坏生态环境, 应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也是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应以政府投入为主, 企业和个人为辅, 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到对林业的保护性开发之中, 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补偿新模式, 引导全社会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

5 结论

林业作为我国绿化事业的第一大发展要素, 是保证绿化面积的基本保证, 只要加强了绿化面积才能缓解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 林业事业是整个绿化事业的依托, 只有保证了绿化面积的增加才能保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才能使我们领先与世界的前面只有有效的保护的林木的生长才能彻底的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 减少雾霾和全球变暖等问题, 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 随着他的环境恶化我们也将会无处遁形, 所以现阶段加强植被种植, 保护林木是每个中国公民应尽的义务, 是发展经济的不竭支持。

参考文献

[1]赵强国.浅析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J].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9 (3) .

[2]梁洪伟.浅析营林工作的意义与完善[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6) .

篇9:林业质量保证措施

关键词 生态工程;林业;树种选择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2-0093-01

山川秀美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上来看,生态恶化源于毁林,生态改善始于兴林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提高造林质量,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林业生态工程是我国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树种选择是影响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1 林业生态工程造林的重要意义

1)工程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人类不断的毁林毁草开荒,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从而导致沙尘暴、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已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只有进行宜林荒山造林种草、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来增加植被覆盖率。2)工程造林(特别是退耕还林)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的有效途径;实施工程造林、加快植被恢复、扩大森林面积,不仅可以从根本上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现有土地生产力,而且可以集中财力、物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实行集约化经营;在造林过程中,国家投入的大量资金和物资,还有利于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促进种植业、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加快产业化进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3)工程造林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工程造林后,随着林木的生长,农民可获得各种林木种子、木本粮油及各种干果、鲜果和牧草,同时可为后续的第二、三产业发展,特别是加工业的发展提供资源。

2 林业生态工程造林要重视树种的选择

2.1 要结合本地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树种

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气候带,树木能否成活、生长趋势好坏取决于其生存环境中的土壤酸碱度、水分、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条件。有些树种在某个地区长势良好,但在另一个地方可能会产生极大的差异,甚至不能成活。乡土树种是自然优胜劣汰的结果,它指那些长期生长于某地,相比于其他树种对本地环境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树种。优先选用乡土树种是造林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体现。

2.2 林业生态工程造林要选择水土保持树种

1)根系发达,能笼络土壤。在表土疏松、侵蚀严重的地方采用根蘖性强的树种。如刺槐、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等。2)树冠浓密,落叶丰富、易分解、具有改良土壤的性能。如刺槐、无患子、香樟、栎木、槠树、枫树、木荷、紫穗槐等。3)生长迅速,郁闭紧密以避免雨点直接冲击地表,能在林下形成良好的枯枝落叶层,从而保护土壤。如木荷、夹竹桃等。4)水土保持林应能适应不同地形的特殊环境;护坡林要能耐干旱瘠薄,如木芙蓉、紫穗槐等;防风林抗风力要强,不易风倒、风折及枯梢,如杨树、柳树等。

2.3 林业生态工程造林必须坚持乔灌草结合

工程造林的地区差异性很大,不同的植物生长需要不同的环境,这就决定了工程造林必须因地制宜,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和土地类型条件,进行科学规划,做到乔灌草合理配置、农林牧相互结合,并科学地确定林种、树种、草种比例。在干旱的荒山荒坡,要重点发展耐旱灌木,恢复原生植被。在水土流失严重且坡度为25°以上的陡坡地段及江河源头、湖库周围、石质山地等生态地位重要地区,要全部营造生态林。在确保地表植被完整、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可采取林果间作、林药间作等模式,做到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

2.4 正确处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改善生态环境是工程造林的根本目的,但同时也要解决好造林地区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因此要坚持生态优先,在采取必要的水保措施的条件下,规划一定的经济林,选择经济林树种或兼用树种,并创新种植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林木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盂县总结推广的林草间作、林药间作、林花间作、先密后疏、效益接力、林草牧一体化等配置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选择树种时,还可考虑依托林木资源的后续产业。

3 提高造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要做好,除了树种选择,还要求林业部门树立责任心,制定科学、合理的绿化标准,制定林业绿化目标。

3.1 树立责任心,抓造林绿化质量

林业部门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承载着重要的责任。造林绿化是利国利民,荫及子孙,造福后代的公德事业。地球需要绿色,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绿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需要绿色,其一,林业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是林业建设的根本任务,要保证有林地面积增大于减、森林蓄积长大于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其二,广袤的森林是社会环境的生态支撑,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存质量、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必须加大造林绿化的工作力度。其三,只有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才能从根本上、源头上根治水土流失的危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 制定科学合理的造林绿化标准

把工程造林绿化标准高低、质量好坏作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生命线来抓,把坚持标准,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贯穿于造林绿化的全过程。造林绿化工作是一项投入大,见效慢的公益事业。一定要严把设计关,坚持设计高标准。造林作业设计是工程造林的前提,作业设计必须遵循统一规划、重点突出、集中治理、适地适树、多林种、多树种并重、针阔混交的原则。

1)清理土壤,嚴把整地关,坚持整地高标准。确保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稳定绿化成荫。土壤是森林的主要生态因子,是植物扎根的地方,是林木生长发育的环境,它不仅供给林木生活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也供给水分和空气,支持着树体。所以土壤对林木的生长发育有着巨大的作用。整地采用挖水平槽或鱼鳞坑的方式,严谨全面整地,破坏原生植被的做法,同时,整地要与封山禁牧等措施相配合,提高荒山植被覆盖度,保持水土流失。2)严把苗木关,坚持苗木高标准。苗木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造林成果,抓住了苗木质量关就等于抓住造林成活的前提。Ⅰ级苗高生产、地径生长、造林成活率和翌年保存率最高,在造林时为保证造林质量、强调选用优良的Ⅰ级苗非常必要的。3)严把植苗关,坚持植苗高标准。植苗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阔叶树坚持“挖大坑、放当中、多培土、浇足水、踩实成、不窝根、不透风”的实用技术,村屯、道路绿化人工植苗坚持横竖成行,斜上线。4)严把技术关,坚持科技高标准。

4 总结

林业生态工程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环境建设,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部分。要想做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除了树种选择非常关键外,各级相关部门也要做好本职工作,树立责任心,科学合理、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造林计划。

参考文献

[1]刘志新.转变观念、明确重点、不断提高造林绿化质量[J].国土绿化,2003,02.

[2]李纬,栾伟,孔繁华.关于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的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07,03.

上一篇:农村小学各种管理制度下一篇:教务处副处长个人工作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