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督查制度

2024-08-19

安全督查制度(精选8篇)

篇1:安全督查制度

安全督查制度

安全督查是整个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督查是为了强化秩序、严肃纪律、消除隐患,学校要坚持安全督查经常化。

一、学校安全督查工作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小组要部署安全督查的网络,领导检查学校安全工作,经常性地对学校安全工作检查。

二、每学期上学前,安全领导小组要对安全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经消除隐患。期中要组织安全工作回看,总结经验,发现并解决问题。期末要组织对安全工作进行总结评比。

三、每周行政值周具体负责安全的检查、监督与管理,行政值周要组织若干人员对学校的安全状况作一次检查,记录有关情况,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四、值日教师负责当天的安全工作,要加强安全巡视,对学校及全体学生的安全实施管理,对违反安全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正确处理当天出现的各种偶发事件。

五、学校组织红领巾监督岗学生,协助值周和值日教师一起搞好安全保卫工作和卫生监督工作,值日教师要给以指导和帮助,值勤学生要加强安全方面的督查。

六、每月安全领导小组要督促各部门、各方面人员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及时研究和整改有关工作。

七、门卫要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盘查,发现行迹可疑人员,要

有力阻止进入;晚上,门卫对校园只少巡查一次。门卫发现情况要及时通报有关领导。

八、安全员要经常性地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安全工作,强化设施的安全和行为的安全。

九、班主任每周要对本班的安全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包括设施、学生表现等,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十、学校每学期对校产进行清查一次,发现缺损要追究原因,及时记录,及时补救,保证校产不流失。

安全督查制度

南 政 三 中

篇2:安全督查制度

一、建立学校安全工作督查制度。学校内部应层层建立安全督查制度,切实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加强学校安全组织机构和保卫队伍建设,健全学校保卫机构。学校都要配备专兼职保卫人员,负责学校日常安全保卫工作。

三、建立完善学校安全工作、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应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提出安全要求,并对校内安全防范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加强管理,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

四、建立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制度。学校应每月一次对校舍(含食堂、小卖部)、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督查,特别在假节日应加强重点防范,杜绝事故发生。

五、学校对教育主管、卫生、消防等职能部门在安全督查中发现的不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对学校无力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书面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请示协助解决。

篇3:简述学校小课题四字督查制度

一、小课题四字督查制度的内容

学校小课题四字督查制度即“望、闻、问、切”相结合的课题过程管理督查制度。

1. 望:实地调研, 获得感性印象

督查人员在参考小课题具体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对课题组开展的活动进行跟踪、观察, 掌握该课题研究的实际研究情况及研究效果。

课题的每个研究过程都会留下研究的印迹, 课题督查就是到现场进行调查, 跟踪课题研究过程的印迹, 观察其研究的真实情况。为保证课题督查的有效性, 我们要求课题组在每学期开学或开题论证时把课题分月活动计划报给教科室, 教科室经过整理后发到每一位课题督查人员的手中。课题督查人员根据课题研究的分月安排表对课题组进行督查。“望”的过程分为明查与暗访。明查即事先进行通知, 对课题组的研究情况进行现场调研;暗访是以不通知课题组的形式进行调研。两种方法可相机运用。一般研究学生为主的课题以暗访为主, 研究教师为主的课题多用明查。

例如, 我校2008学年小课题《利用古诗文诵读促进一年级识字教学的研究与实践》11月的研究安排是:利用拼音教学生诵读古诗, 一周一诗, 每堂语文课前利用几分钟时间指导朗读和背诵, 建立古诗文背诵个人档案;12月的研究安排是:一周一诗, 逐步脱离拼音的“拐棍”, 让生字在古诗文诵读的反复出现中进行巩固。根据该课题以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点, 课题督查人员进行暗访, 检查班级布置中是否有与课题有关的内容, 再带着问题和学生开展交流:“你们班本周诵读的的古诗是哪一首?这首诗中你认识了哪些生字?”通过现场调研, 课题组的研究过程基本就清晰了。

2. 闻:座谈交流, 倾听各种意见

通过与课题组成员面对面的交流接触, 了解来自课题组的做法及存在困难, 取得更加完整的信息, 为学校对课题组的指导提供第一手资料。

例如, 2009年上半年, 学校课题督查组组织开展小课题中期汇报与点评, 其中《利用数学作业构建小学生反思策略体系的研究》课题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措施, 其中一个重要载体是设计“小学生数学作业反思日记”, 让学生在日记中每天记载自己的作业错误, 并做好详细的订正, 分析错误的原因, 以培养学生的查错习惯和反思能力, 教给学生迁移的技艺, 指导学生掌握抓住要害的本领。但这项措施落实到学生方面时却发现, 学生没有充分利用作业的错误资源, 成了为写日记而写日记, 反思错因也停留在“看错题目”“抄错数字”等表面层次, 学生主动反思意识不够。在互评环节中, 其他与会人员认为:该课题把研究内容细化为可以操作的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 措施选择得当, 可操作性强, 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需要进一步加强。

3. 问:征求意见, 反馈问题信息

课题督查人员在调研时, 精心设计问题, 征集课题组人员的信息反馈, 以此考察课题组人员的实际研究能力和对课题研究方向的认识。在与课题组人员的问答中得到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

例如, 《合理利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错误资源》这一课题, 针对课题阶段汇报中主体性原则的表述, 督查人员提出了质疑性的问题。

原来课题组对主体性原则的表述是这样的:

主体性原则通俗地说就是“错者优先, 学生优先”。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不越俎代庖,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采取自评、他评、互评相结合的方法, 组织学生讨论, 调动集体智慧, 辨明是非, 达到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 有两种情况值得教师注意:

(1) 学生错误, 教师纠正。有时学生出错了, 教师就直接纠正错误, 表面上看用时少, 但往往收效不大。因为放弃经历错误也就意味着放弃经历复杂性。

(2) 甲同学的错误, 乙同学纠正。很多时候当某个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 教师立即命令他坐下, 接着提问其他同学, 学生回答不对老师胃口, 又命令其坐下, 直到得到教师认为正确的答案, 然后要求答对的同学说明思考过程, 最后询问答错的学生:“明白了吗?”这样出错的学生思维过程就难以呈现出来。出错的学生属于弱势群体, 课堂上可以让出错者陈述思路, 再做改进。主体性原则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对于以上的陈述, 督查人员提出了质疑问题:

(1) 主体性原则的依据是什么?

(2) 上课怎样体现主体性原则?

(3) 上课学生出现所有的错误是否都要体现主体性原则?

课题组的回答是这样的: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教师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 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有时我们会遇到纠正很多次学生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的情况, 是因为我们没有让学生经历“自我否定”的过程。所以说教师尽量避免直接纠正学生的错误, 而应鼓励并提供机会让出错的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 或者通过教师或同伴的提示, 发现错误并加以纠正。

4. 切:切准要害, 解决问题

对课题督查中获得的信息, 督查人员经过研究分析, 对课题组提出可行的修改与改进意见, 与课题组成员共同完善下阶段的研究工作计划。

例如, 2008学年小课题《高段“拼音不过关学生”的个案研究》, 针对课题组认为高段年级中“拼音不过关”学生较多, 进行个案辅导的效率亟待提高的问题, 督查组帮助一起分析原因有:学校的班额大, 外地插班借读生多, 新课改实施的“后遗症”等。并针对这些原因, 结合师生实际提出如下改进意见:一是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提高辅导的效率;二是采用课堂与课外并举, 老师和学生共管, 家庭和学校联动的策略让学生掌握学拼音的方法。督查组与课题组还共同制定了下阶段的研究任务:

(1) 借助音像教材。学习者可以不依赖别人独自地复习和巩固拼音。

(2) 找特殊的语段加快进程。找一些尽可能出现所需语音现象的段落, 让学生进行拼读, 在短短的一段拼音读物中接触到所需的读音现象, 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拼音考级。鼓励在课外多读拼音读物, 俗话说“熟能生巧”, 相信频频接触后学生的拼读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然后规定读出三篇拼音读物就算考出一级, 直至考出十级就算正式过关, 并颁发“过关奖”, 进行奖励。

二、实施课题四字督查制度的措施及意义

1. 督查人员的选择

(1) 具备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 有主持或承担市级及以上课题研究任务的经验。

(2) 领导交给的任务能准确高效完成, 有保密意识和敬业奉献精神。

一个学校的课题督查人员以3~5名为宜, 每名督查人员联系5~8个小课题进行督查和指导。

2. 课题督查的方式

对每个课题均要进行前期、中期、后期三次分散督查和一次集中督查。每次督查后填写课题督查表。

课题督查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根据课题实际进展可在“望、闻、问、切”四种方式中选取其中一种或几种进行督查。每个课题督查人员要对督查课题进行熟悉和研究, 制定详细的督查计划。

3. 实施课题四字督查制度的意义

(1) 通过实施课题督查, 我校立项的小课题均有了专人督促和指导, 避免了课题研究的盲目性和空泛性。

(2) 课题督查内容具体, 方法针对性强。“望”的方式侧重于看, “闻”的方式侧重于听, “问”的方式侧重于提问, “切”的方式侧重于解决问题。综合运用则对课题具有有效的指导和督促作用。

篇4:区域环保督查制度的今天与明天

初衷

《经济》:这项制度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初衷何在?

马宁:我国自1972年开创环保事业以来,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是国家意志在某些地方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环评、“三同时”、污染物总量削减等约束性措施在具体贯彻过程中在一些地方打了折扣。

二是跨省界重大环境纠纷的监管协调能力较弱。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纠纷的增多,而地方政府的环保责任只限于本行政区域,每当处理跨界污染纠纷时,经常出现当事双方或多方,大喊大叫,各说各的理,不能从根本上查明事实真相,不能准确界定相关责任,不能有效化解可能激化的矛盾。

三是地方环境信息失真比较普遍存在。一些地方在发生污染事故后,不及时或不全部把事实真相报告国家;一些地方的环境统计数据存在较大“水分”,往往为了多留一点环境容量就虚报数据,又为了少收或多收排污费改变数据等等。

四是国家环境管理能力严重不足。国家环保总局现有行政编制200人,要管理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和13亿人口显然力不从心。而国土与我国差不多,人口仅为我国1/5的美国,其国家环保署共雇佣了1.8万名员工。

五是日益抬头的地方保护主义增加了环境执法的难度。由于片面理解“发展就是硬道理”,由于现行的考核体系和急于求成的功利心里,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为了保护财政“税源”,为了保护体量不等的“就业平台”等等,不惜洞穿国家法制底线,出台五花八门的“土政策”,如免收排污费;执法人员不在规定的时间不得进入企业执法;更有甚者有的政府官员居然与不法业主同流合污,包庇其超标排污、无证生产经营危险废弃物等违法行为,成为环境违法者的保护伞、挡箭牌和代言人。

此外,新时期环境管理外延不断扩大,环境监管已从比较单纯的工业和城市污染源控制,扩展到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监管对象也从以违法企业为主,扩展到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监督。对各级政府的督查需要国家派出类似“宪兵”的角色强势出击,铁腕监管。

一系列异常突出的矛盾,一系列异常艰巨的任务,呼唤着一项重大制度——区域环保督查制度的出台。国家作出这样的制度安排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环境管理问题,全面加强环境监管“国家队”的能力建设,强力构筑和完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进而促进环境保护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

执行

《经济》:西南环保督查中心工作进展如何?当前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马宁:西南环保督查中心是2006年9月3日开始组建,10月25日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正式成立,迄今受总局委托承办处理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跨界纠纷、污染物总量核查、违法企业专项查办、群众上访投诉督办等共58件;工作足迹遍及云贵川藏渝西南五省区市,行程超过两万多公里,奉命关停的违法企业资产超过了200亿元。

正所谓“创业艰难百战多”。在9个月边组建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的确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最初四个月身无分文,进驻西南后主要靠个人的人脉关系求助军队,解决了临时办公和栖身之所;比如至今我们的中层和一般干部还没到位,仅靠三名主任、副主任显然无法完成繁重的应急、核查任务,紧要关头来了一批热心于环保督查事业的“志愿者”,还有几位市县环保局和政府领导伸出了温暖的援助之手;还比如在云贵高原,在金沙江畔,在秦岭巴山,经常要昼夜乘车十多天,蹲守排污口,暗查违法企业……

尽管如此,整个团队始终保持了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激情,还自发形成了这个团队初始的精神特征。比如“716”工作制,许多人自觉每周上七天班,每天工作16小时。

作为团队的首任主官,我渴望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每个成员养成忠诚、纪律、勤奋、敏捷的性格和气质。

区域环保督查制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前景的广阔,其对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产生的推动力毋庸置疑,但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探索完善的地方也是大量的、具体的。当前我们工作的重点是:探索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核查和自然生态保护区环保督查的有效途径;探索建立跨界污染和重大环境应急响应机制;探索建立跨界环境纠纷调解处置机制和公众来信来访受理处置模式。

焦点

《经济》:在日常督查中与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发生过什么样的摩擦?

马宁:摩擦谈不上,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确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2006年发生的泸州川南电厂柴油跨界污染事件,市、省两级环保部门报告上级的数据都是“进入长江柴油0.38吨”,而且两次在电话中告诉我污染物很少,不用前往泸州。但我们现场核查的结果是16.945吨;再比如说有一个地区土法炼汞十分猖獗,上级让地方查了几次都说没有。后来派我们突袭暗查,当场查获36口大锅正在炼制;还比如2007年总局“环保风暴”叫停82个项目,委托我中心负责西南地区现场核查,去了五个市,大部分地方政府官员异口同声的说,“关停项目一是会造成失业,影响安定稳定;二是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三是会影响设备设施安全等等。”

我们的态度非常简单,也非常明了:“所有决定都有裁量空间,无论空间有多大都不能洞穿法制底线,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同时我们认为,无论公民还是政府,必须诚信为本。国家环保总局关停“上大压小”项目一方面是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或项目本身违反了国家环保法律;一方面也是业主单位和当地政府当初报批项目时,自己承诺的。

其次,个别省级环保部门中的少数人认为,区域环保督查中心的建立,是在国家和省级之间又加设了一个管理层级,有个别干部公开说,“区域中心是多余的,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种极端的情绪化语言,实际上折射出一部分人对原有利益格局可能被打破的心里恐惧。坦率地说,区域环保督查中心没有,也不能去分省局的权。正如前面所言,中心是总局权力的执行者,是总局直属的专门负责环境监察督查督办的“快速反应部队”。其所以快速,因为他如同解放军序列里的野战部队,平时驻防在守卫区域研训战法,一有紧急情况即可实施机动,指挥靠前,抵近督查。

在消除区域环保督查工作阻力和人为障碍的问题上,首先要解决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当然这需要时间,需要磨合,需要说服、引导、教育、宣传,但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通过处理事和人,交一定的学费,才能触及灵魂的统一认识,形成共识,相互支持,相互推动。

展望

《经济》:你曾提出这项制度的完善需要15年时间,为什么?

马宁:我的确作过“中国环保区域督查机构应分为三个阶段完善”的妄断。三个阶段恰与我国国民经济“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三个五年计划相对应。总计需要15年时间。这是根据我国政府目前的行政效能、投入能力和内部利益格局,以及区域环保督查自身能力形成的时间所作出的判断。

众所周知,中央这几年一直在强调到2020年是一个战略机遇期。这是因为按现有的发展速度不变,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跃过3000美元大关,迈入中等发达国家初级门槛,综合国力将明显增强。环保督查乃至全部环保工作要上台阶,离不开巨量的经济投入。目前,制度设计者门正在构想区域督查应完成从“宪兵”到“管理者”的转换,即由督查中心向大区办或区域分局过渡。这类模式的首要局限是行政成本剧增。区域分局机构规模庞大,与国家环保总局内设机构设置相同,人员装备、业务费用投入巨大,这种扩张只能随着国家财力不断增强而逐步实现。

15年组建完善具体要实现三大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十一五”期间),实现在“监察中督查。”区域环保督查是通过开展环境监察业务,或对环境监察业务实施监督实现自身使命的。作为监督“环境监察”的“宪兵”倘若不懂得“环境警察”的全部业务,要做好工作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在第一个五年实现人员、装备、业务技能到位,完成与总局环监局的整体业务对接,完成与总局污控、环评、生态等司的个别业务对接,理顺与辖区各级政府和环保局的关系,应该说是任务繁重,时间紧迫。

第二阶段(“十二五”期间),实现“在督查中的监察”。这一时期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从被动监察,转为主动监督。总局将区域内的环保资金分配权赋予区域督查中心,通过项目凝聚地方和业主,在项目的实施中实现督查督办。同时参与、组织区域环保规划和国家项目的环评验收。

篇5:校园安全巡查督查制度

为确保学生能在校内安全愉快地学习、生活,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的学生安全事故,特建立学校安全巡视值日制度。

一、巡视人员:护校队、值日教师、班主任老师。

二、巡视时间:白天:第一次7:40~ 8 :00,第二次10:40~ 11 :00 第三次13:00~ 13 :20,第四次16:30~ 16 :50,晚上夜班:第一次5:30--6:00,第二次8:20—8:40

第三次:10:20—10:40

第四次:12:20—12:40

第五次:2:00—2:20,第六次

:4:00—4:20

第七次:6:00—6:20

三、巡视制度:

1、值周领导做好值日教师校园安全巡查工作安排。

2、值日教师按时到校做好上课前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禁止学生随意走出校门,并巡视学生课间活动。对学生有不安全行为给予制止,禁止学生做危险游戏,严禁手持器械活动(特别是刀具利器、棍棒之类物品)、严禁追跑打闹。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学生有违纪、不文明等现象及时向班主任反馈。

3、中午、下午放学做好静校工作。并与值日学生在校门口做好相应疏导管理工作。

4、当日值日教师负责好少先队(或青年团)的“一日文明检查”活动。

5、对校食堂、场地、设备设施等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排除,不能排除的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并做好其它安全预防(如警示学生远离有危险的活动范围)。

6、向值周领导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并积极协助消除隐患,做好各项巡查记录。

7、值日结束后由值周领导签字并做好下一班的交接工作。

8、值周领导、值日教师承担因失职而造成的事故责任。

9、值日教师早晨7:40~ 8 :00分在校内做好安全工作,禁止学生随意走出校门,严禁学生在校园内骑自行车,并巡视学生课间活动。

10、按学校要求做好学校大门的开锁与上锁。非本校人员未经学校领导批准后一律不得入内。

5、值日领导安排好课间巡视范围(a、学校操场。b、校园内)。

8、值日结束后由带班领导签字并做好下一班的交接工作。

9、值日领导、值日教师承担因失职而造成的事故责任。

10、由当周的值周领导做好值周教师的校园巡查分工安排,每天至少有2—3人参加巡查。

11、值周教师在晨读前,课间、午休,放学后各时段进行校园巡视(带领值周学生同时巡视),把校园分成若干块,每块责任到人,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

12、下午放学后做好学生疏导工作。及时处理突发事件,遇重大问题及时向值周领导汇报,由值周领导向校长请示汇报。

13、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学生违纪或不文明现象应及时纠正和制止,并及时向班主任反馈。

14、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巡查,发现商贩拥堵校门及时清理,发现可疑人员及时上报。

15、巡查人员每天应认真填写安全巡查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篇6: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制度

第一条 为促进我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专项督查由我站安委会组织实施,安委办具体承办,每年组织1至2次。也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组织。

第三条 专项督查的主要内容

(一)我单位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情况;

(二)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重大事故隐患公告公示、跟踪治理、整改销号情况;

(三)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打击非法生产和瞒报事故情况;

(四)我单位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落实情况等。

第四条 我单位安委办应制订督查方案,明确督查组织机构、督查内容和督查要求,必要时组织督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或聘请有关技术专家参加。

第五条 督查人员应规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不认真履职的,依法追究责任。

篇7:安全生产督查通报制度

安全督查通报制度

工作效率,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特制定本制度。

二、督查内容

(一)区政府、区安委办、区安监局等相关部门的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二)明确各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人员职责分工情况。

(三)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方案的制定及落实情况。

(四)参加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情况。

(五)受理安全生产违法问题处理情况。

(六)安全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情况。

三、督查通报方式

1、日常督查通报。定期或不定期对承担的常规工作安排情况、完成进度及存在问题进行实地督查通报。

2、重点督查通报。对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会议决定事项、领导批示、专项工作或媒体、暗访、专家组反馈的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等任务重、难度大的工作,进行一事一重点督办通报。

3、综合督查通报。结合月评比、季度考核和考核,督促目标任务的落实,核查工作效果,分析存在问题,探索解决办法。

四、通报发放范围 各部室、园区各企业

五、督查通报要求

1、园区管委会成立督查通报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采取抽查、检查、暗访,也可运用电话督办、现场督查、听取汇报、上报材料等形式进行。

2、督查通报结果运用。年初已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目标责任考核内容,督查通报结果将作为各企业目标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篇8:安全督查制度

督查督办事关全局,需要办公室的统筹协调和相关机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努力,充分认识督查督办的重要性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一)抓督查督办就是抓落实。

推动决策落实是督查督办最直接、最重要的目标,工作部署后,关键在落实。没有有效的督办,就无法凝聚合力,就缺乏执行力,就不可能如期完成工作目标。因此需要机关各部门都认识到开展督办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接受督查,主动配合督查。

(二)抓督查督办就是抓服务。

督办是办公室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是积极参与政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工作服务的有效途径。在工作中需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工作主动性,通过督查督办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解决困难,充分发挥助手的参谋作用;通过督查督办统筹协调、凝聚合力,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通过督查督办坚定信心、提升士气,营造争先创新创优的良好氛围。

(三)抓督查督办就是抓作风。

督查督办的工作成效是对机关作风的实践检验,督查督办就是要对各种任务不落实、效率低下、敷衍塞责、被动应付的行为,真督促、实检查,动真碰硬、一抓到底;就是要对落实中理解有偏差、措施不得力的及时监督纠正,促进发扬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机关执行力。

二、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增强督查督办的针对性

督查督办不能事无巨细,否则,不仅效率低下,还会设置障碍,影响工作,因此,督查督办要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要善于抓大带小、促进全局。结合检察工作实际,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围绕地方党委和上级机关的重大决策部署抓督查。

对党委的重大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要迅速传达学习,积极组织落实,及时反馈成果,确保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保工作方向正确、与时俱进。

(二)围绕本单位的重点工作抓督查。

坚持立足全局,超前谋划,全面了解、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深入研判发展形势和工作质态,提出推进工作的意见建议。对重点任务实行项目式管理,分解任务、责任到人、跟踪落实,确保工作有计划、按步骤开展。

(三)围绕领导的批示、交办事项抓督查。

按照交必办、办必果、果必报的要求,对上级、本单位领导的批示、交办事项,及时处理、客观反馈、督办到位。

(四)围绕群众来信来访、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抓督查。

坚持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以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的办理。对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坚持事前研究、事中沟通、注重效果,提高办理满意率。

三、完善工作制度,不断提高督查督办的规范性

督查督办工作需注重制度建设,没有制度约束的督办就是空谈,就没有权威性、强制性和有效性。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按照“统一管理、归口负责”的原则,建立以办公室为职能部门、其他内设部门为责任部门的督查工作体系。制定督查督办工作制度,在单位内部形成强化抓督查督办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专人负责,形成上下联动、统一高效的督查督办网络。

(二)规范程序办理机制。

对各类督查事项,明确操作流程和期限规定,确保从督查立项、领导批示、分办、承办、催办、反馈、审核、退办、归档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强化责任落实,实施考评衔接,对下级机关的督查督办工作统一组织、加强指导、督促协调。

(三)坚持督查通报制度。

依托信息平台和其他有效载体,对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落实情况,跟踪督办催办,定期通报进展。做到督查事项有具体的工作方案,落实情况有全面的总结报告。对重要部署贯彻落实出现的困难,特别是对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及时报告,协调解决。

四、改进方式方法,努力实现督查督办的实效性

努力适应工作发展的新要求,把握督查督办工作规律,创新思路、丰富手段、改进方法,具体做到四个“结合”:

(一)督查和调研相结合。

根据工作要求,积极开展督查调研,特别是对服务大局、工作创新创优发展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以及落实难度较大的工作,进行认真督查、深入研究,形成调研成果,为领导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二)面上督查与点上抽查相结合。

对重大决策的督促检查,除要求有关部门报告贯彻执行的情况,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加强分析检查,使掌握的情况更加详实可靠,采取的措施更加务实可行,开展的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三)结果督查与过程督查相结合。

从对完成结果的通报,向注重动态掌握进展情况转变,实行跟踪督查、定期通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协助责任部门领会上级指示精神和领导意图,帮助解决问题、协调落实。

(四)通报成绩与通报不足相结合。

既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也注意克服“报喜不报忧”的做法,对工作中存在不足的单位和个人敢于较真,指出不足,督促改进,对工作不落实,造成不良影响的,强化责任追究。

摘要:督查督办是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能,有效推进上级机关和本单位各项决策部署的实施,是督查督办工作的目标。如何做好督查督办工作,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服务全局工作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教育信息化长期规划下一篇:出租汽车区域科目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