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味道记叙文作文

2024-08-11

梦想的味道记叙文作文(精选16篇)

篇1:梦想的味道记叙文作文

昨天晚上做梦,梦中我闻到了宇航服的味道,闻到了太空船的味道,闻到了月球的味道,闻到了玉兔与嫦娥吃月饼的味道……

我是一个爱做梦的女孩儿,与其说爱做梦,倒不如美其名曰:“有理想,有梦想。”从小我就想做一名宇航员,小的时候觉得宇航员好酷好酷,哭着闹着想当宇航员,可是大人们都说我一辈子也不可能。慢慢的长大了一点,总是爱幻想,幻想自己当上宇航员,

幻想自己穿上那身帅帅的,又有点酷的宇航服时的样子。无数次无数次从梦里哭着醒来,那时的我,还很稚嫩,只知道想,却不付出实际努力。

现在,上初中了,当初那个伟大的梦想,至今也没有改变,因为我知道,我可以,我想要闻到宇航服的味道,太空船的味道,我也想要在月球行星甚至宇宙留下我的脚印,只是一个,但那一个脚印,都要让我付出比别人多十倍的努力,但我终究不会放弃。

还记得刚上六年级时,班主任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大大的字——梦想,紧接着说:“梦想是你们努力的一个代名词,与其说你们努力是为了未来,倒不如说更是为了实现梦想,梦想,既是梦又是想,既是做梦,又是幻想,你们每个人的未来,包括你们自己任何人都无法企及,所以你们要规划自己的人生,要幻想自己以后的生活,并为它不断努力……”这段话启迪着我的心灵,我认为梦想就像一个调味盒儿,实现梦想的过程就是刚开始学做菜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在做菜时都要试菜,刚开始或多或少我们会因盐多放而苦恼,会被刺鼻的辣粉弄哭,会体会到各种各样的气味,但是当我们经历过这些以后,做出的食物则是香甜的,可口的,这便是梦想的果实。

成长的路上请带上梦想出发,梦想的路上定有风雨伴你同程,虽有风雨,但我们无需畏惧,时刻记得,实现梦想就是做一道菜,这个过程是我们品尝百味人生的时刻,当体验的多了,也便有不同的意境与心胸。

梦想,我人生最美味可口的大饼,我期盼品尝你的可口,也期望掌握你可口的秘诀,让自己成为品尝人生百味的“百味王”。我似乎又闻到了,这味道香甜可口,沁人心脾……啊!这是梦想的味道。

篇2:梦想的味道记叙文作文

梦想是酸的。就像还未成熟的青苹果。青涩的我们还揣着青涩的梦想进入学校,开始我们的寻梦之旅。面对课本上形同陌路的符号,我们不知所措。我们心中梦想的萌芽开始枯萎。但我梦不被磨难所击倒,又重新燃起了斗志。

梦想是辣的。就像熊熊大火点燃了我们心中的激情。火一样的我们有着火一样的梦想。我们释放着我们的个性,张扬着我们的青春,绽放着属于我们的风采。我们的梦想在熊熊燃烧刺激着我们的味蕾。让我们感受到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对学习充满了热情,对各种新颖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以为我们追去梦想的心从未停止。我们有着似火的年华,尽情的享受着我们的青春,坚持我们心底最初的梦想,“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再想去的地方”歌声回响在脑海中荡漾,更加坚定了我们追求梦想的脚步。

日月如梭,时光飞逝。梦想就像是盐的味道,我们在梦想中迷失,失去了方向,我们又体会到了梦想的咸。

梦想是苦的。我们又找到了正确的航向,努力拼博,想要到达理想的彼岸。但实现梦想是艰难而又曲折的,需要我们坚持自我,不被虚无飘渺所迷惑。我们付出努力实现梦想就不能放弃,哪怕前面有大风大浪,我们也要稳健前行。不被困难所击倒,坚持我们追求梦想的心。当我们战胜困难时,我们都尝到了梦想的甜。

当我们苦尽甘来,体会到了人生百态,千般滋味,我们的心性会更加成熟,我们也就到达了梦想的彼岸。体会到了实现梦想的喜悦。回头看我们走过的路,一定会感触良多。

篇3:上出作文课的味道来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我们最当自戒的就是生活绝没在虚空之中, 内心与外界很少发生关系……”“生活充实, 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的深厚的情思来。”造成今天中学生写作时愁眉苦脸, “假冒伪劣”作文出现的实质是学生的“内心与外界很少发生关系”。要上作文课了, 教师根据教材训练的重点, 给学生命题, 这当中大多数教师凭经验给学生讲一下写前指导与写作要求, 然后就是学生“闭门造车”, “假冒伪劣”的作文出现了。如何克服这一现象, 使学生愉快作文, 而且写出“真善美”的文章, 我的做法——把作文课上成活动课。

1、与社会、家庭、大自然接触。有无素材是写作的关键, 是作文的基础。针对此, 我打破课堂作文模式, 让作文走出课堂。例如训练写景状物的作文, 我就带学生到小河边、花园里、田野上、雪地里……让学生看一看, 画一画, 说一说, 评一评, 然后找个属于自己的写作小天地, 写一写。学生的情趣高了, 言为心声了, 也就“表白出、抒发出真的深厚的情思来”。其乐无穷。写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 我要求学生多有意观察生活、接近生活。

2、多读书, 多积累。张志公先生在谈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时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抓紧两个方面, 一是基本功方面, 一是‘功夫在诗外’所说的那种诗外的功夫。”多读书, 多积累恰是“功夫在诗外”, 俗话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正体现了多读的重要性。多让学生读一些好文章, 把优美的字句篇章摘录在自己的“文学集锦本”上, 作一点点评, 发一点感慨。余暇多翻阅, 多欣赏, 日久天长, 融会贯通, 学生自身的材料库就丰富了, 就能制成“美好的器物了”。

二.把作文课上成朗读、讲演、论辩形式的比赛课

朱光潜先生说:“读有读的道理, 就是从字句抓住声音节奏, 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语感, 物理学中有“共振现象”, 读者与文章之间也要产生感情的共鸣。而我们现在的中学生不会读书, 我给学生读书时起了个雅号——唱书, 没有抑扬顿挫、喜怒哀乐, 像没有感情的木偶一样。所以, 朗读是作文教学重要的一环, 它有助于学生体验语言的感染力, 好文章的实质所在, 找出自己写作的差距, 然后, 循序渐进, 直至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

通过阅读、积累、朗读等环节的训练, 学生的材料库建成了, 颇有“满腹经纶”之感, 想一吐为快。这时可利用讲演、辩论的形式进行有目的的作文训练, 训练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创造思维、语言的规范、连贯、得体等方面, 然后进行评议或者辩论。这样既使作文课上活了, 训练了不同的文体和不同的知识点, 又把学生储存的知识通过联想实现了信息的交流与传递, 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三.把作文课上成书法编报课

作文的好坏重在内容, 但也不可轻视它的外表——书写, 它直接影响作文的可读性。应试教育重视作文的书写和卷面的整洁, 素质教育更是如此。练就一手漂亮的小字, 是一种幸福, 关系到人的一生的实用。所以把作文课上成书法课是必要的。作文课, 有时候我发给学生一张字帖临摹, 有时让学生几人结合起来, 办一份书法小报, 既训练了作文, 尤其是誊写作文对书写要求严格。作文批改时, 把书法列为头条, 凡字写得不工整、暂时不认真取消作文评改的机会。这样, 使学生的书写质量不断提高, 又培养了学生干任何事情都认真严谨的好习惯。

四.把作文课上成鉴赏课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犹如采矿, 你不动手, 自然一无所获, 只要你动手去采, 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这些晶莹的宝石岂但给你一点赞美的兴趣, 并将扩大你的眼光, 充实你的经验, 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远的方面发展。”中学生鉴赏水平还比较低, 但只要能发现一点“晶莹的宝石”就值得骄傲了, 日积月累, 循序渐进, 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篇4:梦想的味道记叙文作文

辞职去旅行

背负着生活的压力,承担着家庭的责任,梦想总是被这样那样的理由—棒子打晕在去旅行的路上,有时甚至觉得连想想都罪过。苏夷风在决定辞掉那份收入可观的工作时,遭到了周围几乎所有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有劝说,有担心,出发点是好的,但这并不能阻止倔强的苏夷风放弃自己心中早早种下的那个梦想。

而立之年的苏夷风,厌倦了夹在人群里、挤在电梯上,中午下楼吃个工作便当,然后回办公室继续敲键盘的生活,即使能在月底拿到丰厚的收入,那种最初的成就感也被—成不变的生活状态慢慢磨得只剩下了麻木,以至于他开始觉得,未来看不到希望,亦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于是,苏夷风决定,重新寻找生活的激情,就从这次骑行开始。

艰辛路漫漫

从2012年6月16日算起,青岛出发直至巴黎,苏夷风共用时178天,横跨欧亚大陆,途径18个国家,400多个城市,旅程近两万公里。这些简单的数字背后,是怎样的一种艰辛和磨砺,恐怕只有经历过这一切的他才能真正体会。

在五四广场举办的出发仪式上,苏夷风从未想过会有如此多的亲人和朋友为他送行,有多年未见的同学,也有通过电台、博客认识喜欢他的陌生人,大家为他祝福,为他加油。来不及和每个人握手告别,苏夷风便心怀感激的踏上了远行的旅程。一辆单车,一个梦想,苏夷风骑过陕西、甘肃,由新疆出境至哈萨克斯坦,然后经俄罗斯、芬兰、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最终到达法国巴黎。一路走来,有感动,有意外,有惊喜,也有惊险。

初出国境的苏夷风就在哈萨克斯坦遇到了他出发以来最大的一次“麻烦”,当合法公民遇上不靠谱的“警察”,电影大片里的惊险场面就这么上演了,满脸无辜的小伙子被警察用枪顶着脑袋,在穿插着中文、英语、哈萨克语的一番讨价还价后,苏夷风最终用100多美金赎回了自己被强行扣下的护照。时至今日,在说起这段经历时他都有些后怕。旅途中的困难除了这种概率极小的偶发性事件之外,还有一路的住宿餐饮、语言交流、天气行程等等诸多问题。我们生活中任何—件平时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有可能成为这次长途骑行的问题事件。为了尽量节省开支,苏夷风吃过超市里快要过期的三折面包,睡过中餐馆餐桌拼成的简易床板,每每骑到一个城市,总会寻找方便的快餐,便宜的旅馆,而每天花在寻找旅馆上的时间大概就需要用去两三个小时,开始还带着帐篷寻找搭建营地的苏夷风在10月底之后彻底放弃了这种方式,温度的降低、雨天的增多和体力的消耗使得骑行变得更加困难。当暴雨将眼前的骑行镜淋得模糊不清时,当因为骑行太久小腿快要抽筋时,苏夷风也会心情低落,也会委屈难过。这个时候的他,会选择停下来,给自己一个足够的睡眠,打起精神,继续接下来的旅途。

且行且珍惜

选择骑行这样的方式去梦想中的城市,注定是一场困难重重的战斗,虽然如此,苏夷风还是遇到了很多施以援手的热心人。计划书做得再详细,总有突然的变化和跑偏的时候,后来的旅程已经慢慢脱离了最初的计划,虽然有GPS和地图,但还是会在细枝末节的小路间走迷糊,尤其是路牌非英文的国家,于是问路成了苏夷风每天必不可少的项目,也正是借由此他会主动与当地的陌生人进行交流。

在骑行的路上,苏夷风遇到了很多让他感动的事,令他感激的人。当他询问别人便宜旅馆的时候,经常会被亳不相识的陌生人邀请到自己家中住宿而不收取任何费用。苏夷风也曾遇到善良的德国大叔,看他因骑车太疲倦,偷偷为他预定了两天的酒店房间,当苏夷风找到那位大叔的电话想要表达感谢时,大叔说:“希望你日后想起德国时,能尽是美好的回忆。如果以后有人需要你的帮助,就把这份心意传递下去。”

问及这次旅行是否有遗憾,苏夷风想了很久,坦言道“没有”。他觉得没什么遗憾,因为知道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能尽如人意,能走完这一路,便已是莫大的幸运,极尽珍惜,对得起自己,也很是值得。

已回到青岛的苏夷风在谈到完成这次骑行后的心态变化时,这样说道:以前觉得有些事情做之前不一定能成,有些事情觉得比较困难就知难而退了,现在的我会主动去试一试,万一能成呢,面对困难,我的信心更足了一些。一次跋山涉水的旅途就是一次潜移默化的成长,也许连苏夷风本人都未曾意识到,比起从前,在朋友的眼中,骑行归来的他已经变得更淡定,更成熟了。

分享的味道

一路走来,苏夷风路过了许多国家和城市,遇见了无数陌生人和新奇事物,感受着不同的异国风情和味道。

中欧南部的一个小国斯洛文尼亚,比邻阿尔卑斯山,没有太多自己独立的历史和文化,却有着倾倒众生的自然风光,在这个并不大的丘陵国家,你可以看到层峦叠嶂的群山和湛蓝湛蓝的天空,红色绿色的小房子一层两层,陶渊明所向往的田园风光也不过如此。

走在俄罗斯小镇街头的场景,夜幕降临后的大街上弥漫着酒精的味道,提着酒瓶的男人不时从身边经过,令平时不怵喝酒的苏夷风也畏了三分。

在瑞典的街头,天气冷得让人打颤,苏夷风站在一个十字路口等待绿灯,这时从街角的咖啡馆里走出一个年轻人,手中端着两杯热咖啡,年轻人看他穿得单薄,径直朝他走来,问他是否喝咖啡,苏夷风起初以为这小伙跟他开玩笑就应了。谁知年轻人果真把其中一杯递给了苏夷风,转身离开了,苏夷风有些怔怔的感受着手里咖啡传来的热度,忽然觉得,连心里都暖和了,他说:“我觉得这杯咖啡的味道里,有分享的温暖。”

篇5:梦想的味道作文

一粒粒星星,轻轻点在暗黑色的底色上,白与黑,亮与暗,这对比,鲜明却又十分融合。数粒星辰,在空中闪烁,如同可爱伶俐的小顽童,在空中悄悄地眨着眼,俏皮极了。星有些零散,静静地悬着,闪着那十分动人的光彩……

我站在地上,仰望星空,望着那闪光的点,我轻伸出手。这一道云影便缓缓飘至,掩去了那闪亮的星星,如一层轻纱蒙在钻石之上。我等着云飘去——它如同一扇门,隔在我们之间,可它如同不愿走了一般。我忍不住了,轻轻吹了一口气,希望让云离去——云如同听懂了一般,慢慢飘去了。我踮起足尖,一粒星辰,飞来落在了我的手上,美极了……一种甜美的味道扑来……

我好似在一瞬间,明白了什么。它们,是那黑夜中的明灯,燃烧着希望之火。而夜,不正是那人生吗?星,就是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梦啊!它们是一团团火焰,在黑夜中,苦苦等待——等待你,亲手摘取灵魂渗出的光。人们苦难众多,但有了它们,一切,都充满光明——只有当你亲手碰到它们,你才会明白,何为力量。但有多少人,瞟都不瞟一眼那心中最纯真的梦想——那些他们儿时的渴望。他们追着金钱满世界跑,最终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那时,梦想多渴望追上你,但贪婪与欲望,化为一道道云影,拦下它们。它们多渴望,你回头一瞟……不过也有人,渴望与妄想齐飞,但又认为斗不过云——那扇门把你隔到千里之外,却无坚不摧。事实却并不如此,门,只要你心意坚定且付出一点努力就可推开,因它本就是虚掩着的;而那看似惊人的距离,也不过是一步之遥——不坚定与坚定间的差距。当你吹散云朵,星便从黯淡无光回到光彩照人,不是它只等你付出,而是因在追你的路上,遇到只有你会打开的门——心灵之门。说是人在追梦,可梦亦在追你。只要有心,它自会到你身边指引你走出迷途……在任何时刻,它都会挺身而出,努力帮助你——如果你真的坚定地希望。

篇6:描写梦想的味道作文

梦想如一杯苦荞,只有在品尝它的苦涩后,方能享受它的清甜。

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当年,在面对校长、老师的嘲讽:干什么都不会的笨学生。和父母对他的失望时,他依然怀揣着他的梦想并用自己艰苦的努力书写下了他辉煌的一生,留下了A=x+y+z这个一直被人们传诵着神奇的成功等式。

《我有一个梦想》,一个20世纪最为惊心动魄的声音之一,穿过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我们仍能感受到其中的大悲悯和大悲痛。然而,就是在这场波涛汹涌,黑人的不满情绪一触即发的集会上,金博士对人们的宣讲,向我们展现了“非暴力”提供者的理念之花。最终,赢得了众人的掌声,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民权领袖。

梦想,一株甘受寒苦的梅花,只有在经历过苦寒后,才能愈发散尽它的芳香。

茅盾用他的《志在鸿鹄》为我们臆造了他少年时的壮志,向我们诠释了:梦想,只有在战胜一个个属于自己的敌人后,才会守住心中的一丝丝芳香的真谛。

每个人心中或许有那么一些梦想,但你的心中真正涌起过激情波涛的梦想吗?如今,梦想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奢侈品,但我相信,只有我们为之付出过,定会在心中留下那一丝芬馨。

篇7:梦想的味道作文800字

在我家楼下,有一个简陋的篮球场。那里经常有一些篮球爱好者在那儿打球。惹的我不惜多走几步路去看他们打球。“啊!他们投球是多么准啊!不管是正面投,还是侧着投,球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一个个向篮里冲。”我不禁暗自赞叹。看到这精彩的画面,我心潮澎湃,想跟着他们一起打篮球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了,便索性回家让爸爸买一个篮球。

在我的央求下,没过几天,爸爸便拿回来一个篮球。当时,我兴奋得手舞足蹈,便迫不及待地抱着球跑到楼下的篮球场,开始拍了起来。那时,我才七岁,球太大,手太小,我只得用双手拍,一直拍到天色三更黑,实在看不见球时,我才念念不舍地回家了。

回家后,妈妈摸着我拍球拍得通红的小手,心疼地问:“疼不疼啊!”对妈妈的关心,我却充耳不闻,一心还在琢磨着该用怎样的方式,才能做到单手拍球。于是,客厅没人的时候,我在客厅拍;大人们不在卧室睡觉的时候,我在卧室拍;阳台上没有晾晒东西时,我在阳台上拍……“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相信假以时日,我一定会找到单手拍球的秘诀!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还没练就单手拍球的绝技,却迎来了楼下邻居的投诉——我练球的动作幅度太大,成了噪音污染源了。

那一段时间,妈妈总是责备我太顽皮,克制不住自己,一直要在家拍球,但是也常被我对篮球的执着打动,所以决定每周末带我去体育场打球。说来也奇怪,当我第一次到了体育场练球时,篮球第一次亲吻着体育场的水泥地面时,便弹跳地恰到好处,没有蹦得太远,也没有冲得太高,就顺着我右手使出的力,在我掌心和地面之间节奏均匀地弹跳着!哇喔,这是多么奇妙的感受!球与手合二为一,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一左一右!我能单手灵活自如地拍球啦!顿时,我觉得自己身上有了几分科比的帅气,我离自己的梦想也近了一步,喜不自禁。

接下来,我的目标就是投篮。一开始,我双眼盯准篮筐,使出浑身力气,使劲将球砸过去,可是,篮球从未和我一条心,总是擦着篮筐,飞走了。谁能受得了屡试屡败的滋味?爸爸看着整天怏怏不乐的我,便开导我说:“杨卓,你们老师是不是告诉过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可以去请教一下楼下篮球场上那些大哥哥,让他们给你指点一下呀!”在爸爸的鼓励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抓住他们在篮球场打球的机会,向一个大哥哥寻求投篮的秘诀。果然,高手就在身边,一位瘦瘦高高的哥哥让我双手十指展开按住篮球,投篮时,眼睛看准篮球框,用手腕向前发力,身体前倾,向前纵身一跃,投出篮球。我照着这个秘诀,心无杂念地练了起来,不一会儿,只见篮球从我手中脱离后,在半空中划出一个抛物线后撞上篮筐,在篮筐的四周旋转出一个优美的圈圈,正正好好落入其中!只听见一声“好!”哥哥们一齐给我拍手叫好。心中的自豪与骄傲之情油然而生,我真的离我的梦想又进了一步了!

篇8:梦想的味道记叙文作文

一、由食及“文”:探究美食的历史文化内涵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水土也成就了一方美味。“汉风汉韵汉之味”是纪录片《徐州味道》创作的主旨。徐州美食承载了徐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 渗透着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对文化的创造与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说, 《徐州味道》所表达的首先是地域文化的“味道”。徐州美食, 虽不在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内, 但可辣可咸、能柔能脆, 南来北往的人都能接纳。这里地处南北过渡地带, 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徐州文化南北融合的特点。徐州味道能容纳南北, 正如徐州地域文化一样, 刚柔相济、兼容并蓄。

一是探求生活的智慧。徐州古称彭城, 因善烹饪的彭祖而得名, 有开中华饮食之源的说法。屈原《楚辞·天问》中有“彭铿斟雉, 帝何飨?受寿永多, 夫何久长”之句。彭祖被尊为厨行的祖师爷, 所创的雉羹、羊方藏鱼等名菜流传至今。《千年一碗汤》所涉及的饣它汤, 就从一碗汤的历史传说中探求彭祖养生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饣它汤, 源自彭祖烹制的雉羹, 状似王浆, 色似淡酱, 不腥不腻。相传大约4300 年前, 尧帝巡察天下, 感染了风寒, 篯铿敬献用野鸡熬制的雉羹, 治好了尧帝的急症, 得到赏识, 并被封于今天的徐州。雉羹以自然之力补养人体, 渗透了先辈的生活智慧。

二是探求文化的性格。《百味烙馍情》讲述了汉代徐州美食代表“烙馍”的历史。相传, 楚汉相争之时, 刘邦带兵与项羽作战。徐州当地老百姓为了能让刘邦的军队吃上一顿饱饭, 发明了一种制作简单、便于携带、易于保存的面食, 这就是烙馍。到了北宋, 徐州抗金英雄赵立聚集民众抗金, 地方百姓特意制作了烙馍并卷上馓子来欢送他们。“圆圆小饼径尺长, 根根馓条黄脆香。外软里酥饼卷馓, 送于抗金英雄尝”的歌谣传唱至今。《百味烙馍情》通过这些历史讲述, 提炼了烙馍在徐州地域文化中所具有的内涵, 这就是徐州刚柔并济的文化性格。在被战火淬炼的徐州土地上, 金戈铁马的雄性只有劲道的烙馍可以搭配, 无论征战到何方, 咀嚼到最后的, 是母亲妻子包裹在其中的柔情。

三是管窥历史的图景。《地锅香彭城》讲述了地锅菜的衍变。据说这种菜式起源于苏鲁交界的微山湖地区, 最初是湖上的渔民由于条件所限, 发明了这种饭菜同食的烹调方法。该片追溯地锅距今2000 多年的历史, 从汉代画像石中查寻烹饪和享用这种美食的场景。使观众可以窥见地锅千年的演变与创新。同样的还有伏羊节、把子肉, 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唇齿情缘与味蕾记忆, 着重凸显了美食的历史沿革。

二、由食及“人”:挖掘美食的人文故事

“食”的背后是“人”“事”“情”。讲美食故事, 一定程度上是在说人的故事, 通过人的介入、故事的推进来推动讲述的展开和文化的剖析, 为美食纪录片注入情节性和人情味。

1. 挖掘美食与人物的时代关联。美食具有时代意义, 与美食相关联的人同样也存在于现实的生活与文化场域中, 讲述美食的故事, 实际上也是在观照人的故事, 这在《舌尖上的中国》《一城一味》等经典纪录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印证。纪录片《徐州味道》也遵循了这一准则:每集讲述美食与人、人与人之间的故事, 凸显了美食的时代性与人的时代性。《百味烙馍情》讲述了90 后创业者李林以烙馍创业、下岗工人王玉生和妻子用烙馍谋生, 以及《烙馍情》这首民歌背后创作的故事。这些人物身上有深深的时代烙印, 是时代变革的折射, 也是徐州美食在时代进程中的发展体现。

2. 挖掘美食与故事的内在关联。美食在传承中总是与一些具体的事件相关联, 这些事件推动了美食的发展进步, 而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矛盾与冲突。在《地锅香彭城》中, “大红地锅鸡”餐馆的王厚英创业时, 她3 岁的小孙子为顾客点菜, 王厚英欣喜又矛盾, 对传承的分歧和价值的判断因此凸显。《把子肉传奇》讲述了孙学明、孙志丹这对父子对于家族技艺传承的不同态度和冲突, 他们既是父子, 也是师徒。在冲突中, 把子肉这道徐州美食传承与发展的轨迹也逐次展开。

3. 注重美食与人情的感性表达。地域美食总是渗透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对它深深的情感。这种情是文化情、家庭情, 五味杂陈。《地锅香彭城》是这样叙述微山湖畔渔民的生活的:“夕阳西下, 烟波浩淼的微山湖上逐渐恢复了平静, 忙碌一天的渔民老张打了几条鱼, 准备犒劳一下辛苦了一天的自己和家人。”夕阳之下, 老张和老伴、儿子、儿媳, 还有小孙子在一起吃晚饭, 他那布满皱纹却棱角分明的脸上洋溢着的是不可言表的幸福和满足, 这不正是亿万知足常乐的普通中国人的真实写照吗?这样的叙述由小情及大情, 拓展了地域美食所传达的情感时空。

篇9:梦想的味道记叙文作文

回到家,吃过晚饭,我们倒头睡去。第二天醒来,我看见哥哥还在酣睡,便悄悄地把钻肉虫放到了哥哥的大脚板上,然后就去吃饭了。等我们快吃完饭时,哥哥才懒洋 洋地穿上鞋袜。他下床走了两步,觉得脚上软乎乎的。我在一旁捂着嘴暗自偷笑。他皱了皱眉头,又脱下了鞋袜,里面醒目的躺着一条正贪婪吮吸着它的早餐的钻肉 虫。哥哥看了我一下,却没有动怒。不知他想什么鬼主意,把钻肉虫拿出来,就若无其事地去吃饭了。

傍晚,我眯着眼睛躺在床上,哥哥鬼鬼祟祟地走过来,把钻肉虫放在了我的手臂上。我假装睡着,等他离开后,把钻肉虫放到煤火上,便睡觉了。

早上,我特意起了个早,飞快地穿上衣服,跑到厨房。哈哈,钻肉虫变成肉干啦!我将肉干用刀切成了几段,又小心翼翼地在上面弄些佐料,咋一看,不知道的还真以 为是烤鱼干呢!我把“鱼干”先放到了外面。等饭做好后,我趁大伯不注意,把切碎的肉干放到了哥哥的面条碗中,心想:亲爱的好哥哥,你就好好地享受美餐吧!

“开饭了!”客厅里传来大伯的声音。我们快步来到客厅,端起热腾腾的面条。我偷偷地看着哥哥的表情,这时,哥哥满意地说:“不错,今天的饭里还有肉呢!”我咧开嘴在一旁偷偷地笑。

篇10:回家的味道作文记叙文

回家第一件事便是大吼一声:“我回来了!”这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们便齐刷刷地往门口望。妈妈会率先跑过来“闺女,闺女……”的喊着,唠叨地问着一些很“无聊”的问题,“这周吃好了没有,这周过得怎幺样,和同学们相处的好吗,班上发生了什幺有趣的事吗?”这时,我会装作不耐烦的样子,皱皱眉头,说:“你怎幺和七八十岁的老大妈一样?”说着,忍不住笑了出来,她也和我一起笑,然后说:“怎幺,我就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我又装出嫌弃的样子,可是心里却想:家,就是这个味儿呀,充满了唠叨和关心的话语。

弟弟和妹妹走的慢,等到了我的面前,一下子飞扑而来,妹妹抱住我的半边身子,然后使劲地跳着叫着,“大姐回来啦,大姐回来啦……”。弟弟则在一旁活蹦乱跳,霎时间,整个屋子都充满了他们热闹的叫声和清脆的笑声。我站在那里,微笑着看着他们,心想:家,就是这个味儿呀,充满了甜蜜与活泼的欢乐。

爸爸不善表达,他只会大步走上前来给我一个熊抱。贴心地帮我把书包放到鞋柜上,把拖鞋拿出来。整个过程非常安静,甚至连一句话都没有。然后,他会把我牵到饭桌旁,有这时才会慢腾腾地说一句:“饿了吧?快吃饭。”就坐在一旁,什幺也不再说了,默默地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将食物吃光。家,就是这个味儿啊,充满了默默无声的慈爱。

吃饭时,该婆婆登场了。她又开始“念经”了,操着一口家乡话:“哇哟……你看看你,裤子怎幺全是油渍,你的嘴巴漏了吗?哇哟……你看看你的头发,好久没有洗过了?像油锅里出来的一样。”等她“数落”完,差不多我也吃完了,接下来就是我的作业时间了。写着写着作业,婆婆会忽然闪到我的身边,苦口婆心地说:“你要注意个人卫生呀!个人卫生可是很重要的,你一定要注意呀!”后来,我经不住唠叨,便假装想上厕所,往厕所里跑。婆婆便要跳出来,挡在厕所的门口,说:“你以后注不注意?你注意了,我才让开。”婆婆比我矮半个头,又比我胖。她双腿分开,双手叉腰挡在门口,有几分小孩子的不依不饶。如果我装作要走的样子,她又会抱着我,然后盯着我说:“答应我吧!我是为你好。”撒娇一样地抱着我摇来摇去。家就是这个味儿啊,有婆婆诚恳而执着的劝告。

篇11:海的味道记叙文作文

在去蜈支洲岛的路上,还真是不容易呢!心里暗想,闻着一股新鲜,新奇的海腥味,一个小时的排队也不是太难熬吧!

炎热的气候,让我恨不得来一个杯清凉的水。强烈的风吹乱了头发,任意铺过来,海的另一岸,是三亚的海棠湾,另一岸游人星星点点地在沙滩挪动,就是蜈支洲岛了。

到了岛上,第一个清新的空气便映入记忆。导游介绍说,这是中国最干净的海了——内海南海,它有时恬静,有时汹涌。海里的螃蟹爬到裸露的石头上,“张牙舞爪”地晒日光浴。无比强烈咸腥味和海滩独有的,描绘不出的味道融合在一起,令我感到它们的热情,椰子林后,便隐藏了一个小小岛。情人岛。在那里我邂逅了非同一般惊喜,现在,那里还是我怀念的地方。

我见过太多太多的海不,似乎都它们没有任何的感觉。但是,这儿实在特殊。几乎没有浪花,也没有沙滩,这里堆积成陆地,是一块块自然雕啄的珊瑚石,它们的风化石,就形成了特有的珊瑚沙遍地可拾,遍地可赏,浓郁的咸腥味吸引我往海边。极浅极清的水,没有小鱼。往深处望去,蓝绿之下海底清晰可辨。

这是我风过最澄澈的海,闻到的最新鲜的咸腥味啊!禁不信捧起海水,轻轻呡一口。涩涩的,咸咸的,夹杂腥甜的气味。这里的海水味道是那么纯净。那么独特。

回想起厦门的海,没有那么干净。环境不同,海水里有时还飘浮着瓶盖、杂草等杂质,完全不可能在几米下看得清楚,在青岛的海滨浴场,本就比厦门会好点,可是……。

环境,环境。如果我们再不保护大自然,还会有海域如此干净吗?还会有如此澄澈的水吗?还能闻到海水的海腥味吗?

我喜欢那纯净的南海,但也怕,下一次到达那里,澄澈也不复见了,海的味道也变了。

那澄澈的水,浓郁的海腥味,愿你不会被污染埋没。我要把海水的味道,深深,深深地烙印在难以忘怀的感觉记忆里。

篇12:阳光的味道

不经意间, 我看见弟弟的碗中有根鱼刺, 小小的, 在阳光下若有若无。我惊住了, 弟弟还只有三四岁, 不大会吃鱼, 万一 我不敢往下想, 很显然, 奶奶也发现了。

阳光像我一样, 很紧张地盯着那根刺, 那根在阳光下泛着白光的刺。

伸手, 翻弄。奶奶开始为弟弟拨去碗里的鱼刺。风住了, 阳光的脚步也停住了。它站在奶奶的身旁似乎很怕奶奶出错。

奶奶的手并不灵巧, 拿着筷子显得很笨拙本想用力一挑, 但“挑”却变成了“戳”, 那刺竟没入饭中不见了。

弟弟像一只温顺的羊, 两只眼睛像两汪碧潭, 一改往日的调皮。阳光从奶奶的眼睛射到弟弟的眼里, 阳光随着目光传递, 爱随着阳光传递。

奶奶颤巍巍的手终于夹起了那根小小的刺。我惊异地看着那根小小的刺, 仿佛是春天第一丝被阳光抽出的草芽儿, 嫩嫩的, 带来了春的第一抹绿, 在风中灿烂地笑着。

阳光似乎也在鼓掌, 被风催着赶路。弟弟盯着那根鱼刺咧开嘴笑了。奶奶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一片熬过秋天的叶子落下来, 绕着弟弟旋了两圈。它也看到了这一幕?

我望着碗中那满满的阳光, 使劲地扒了一口, 和着饭, 在嘴里咂摸。

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 被阳光锁定。这一刻我品到了阳光的味道。

其实, 每天都有太阳, 每天都有阳光, 只要认真地去咀嚼, 你就能品到阳光的味道。

【简评】

阳光有味, 然鲜有能品者。作者捕捉到阳光中溢满爱意的一幕, 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其视点之独到, 心思之细腻, 文笔之流畅, 皆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字词锤炼尚显稚嫩。

篇13:味道作文记叙文500字 味道

但是味道究竟是什么呢?糖果品尝师,一定比你清楚,甜的味道,酒品师一定比你清楚什么是美味。但就一定说他们懂得生活的味道嘛?什么人懂得生活的味道呢?我想,每个人都属于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味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觉和认识,也许你并不同意我的观点,但你,却不能反驳我,因为,这是我的味道,我生活的味道,你无法理解,也无法品尝。有的人走完了一生,却还没有品味出他自己的味道,有的人将别人对别人自己生活味道的评价,误当做自己生活的味道的指标,因此,后悔不已。有的人虽然不属于大众的伟人,不为大众所崇拜,但他们却品尝出了自己的味道,对于他们来说,就很幸福。

当你迷惑不解,与朋友绝交,与家人出现代沟时,我不敢说你那时生活的味道是什么样的,但绝对不是你想要的味道,不会使你得到满足,不会使你感到幸福。这个时候,只有你自己能够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品尝好的味道!

篇14:作文苦瓜的味道记叙文初三作文

初尝苦瓜在我小时候回家,见厨房里一根长相酷似黄瓜的东西,便什么也不想,掰开来就往嘴里塞,即使一小块的苦都让人难以接受,而我却一塞塞一大把。顿时间,一股苦涩之流便贯穿了全部的口腔,越嚼那苦味越浓,我急忙吐出了被我嚼的稀碎的苦瓜,味道久久还未散去。事后从妈妈那里得知此物名“苦瓜”,后悔不已。

当我第二次尝苦瓜使我一次发高烧的时候,妈妈听说苦瓜清热解毒,便说要做苦瓜给我吃,我急便再怎么拒绝也还是躲不过这一“劫“.还记得妈妈当时做的是蜂蜜拌苦瓜,我看到了它,原本还算湿润的嘴唇立马变得干燥,仿佛那次苦瓜味还在舌尖打转。可在母亲的”威逼“之下,我只好拿起来筷子,因为怕苦我在苦瓜上沾满了蜂蜜,迟疑的送进嘴里,苦瓜的苦味开始完全被蜜甜遮住了,可嚼到后面,苦味逐渐浮出,可相比那次,苦味完全淡了许多。蜂蜜被我完全吸收了,嘴里剩的只有苦瓜了,出乎我意料的是苦瓜虽苦可嚼到后面竟有些甘甜.......总之,还算是有惊无险。

此后,母亲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厨房研究新菜式,”苦瓜肉片“”蜜桃汁淋苦瓜皮“”苦瓜浓汤“......似乎每天都能吃到新奇的菜式,菜每天都变,可不变的是包含在苦瓜里的母爱。

篇15:家乡的味道作文高中记叙文

做臊子面第一步是做臊子。做臊子的肉必须是肥廋搭配的,不然,出来的臊子不好吃。把肉洗净,切成小块,倒上自己榨的菜籽油,温火炒,等炒的半熟了,再加上盐,醋,辣面,五香粉等调味料,等一会儿,臊子就做好了。第二步,呛汤。即让醋走油锅。先在锅里烧油,并放少许姜末,在此之前,根据人的多少确定醋的多少。等油熟了,把醋倒进油锅里,等一会儿,满屋子都是熟了的醋的香味。然后加水,加盐,加辣子,再加上提前准备好的黄花和木耳,温火熬制几分钟,然后加入底汤菜(以红萝卜为最佳)这样,汤就做好了。但是火不能停。最后一步,煮面,煮好的面过一下凉水,为了面吃起来劲道。

一切都做好了,下面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把面直接捞出在一个大碗里,端上桌,把刚才做好的汤用小碗乘好,让人们自己根据饭量挑。俗称“另汁”另一种,直接把面放在小碗里,浇上刚做好的汤,在敬完神(把做好面的汤用勺子舀一小勺,洒在家里贴神像的地方)后就可以上桌了。俗称“泼碗”

臊子面在岐山的地位很高,婚丧嫁娶早上的第一顿饭就是臊子面。尤其是在冬天,吃一碗真的是享受。记得那时候还小,每每要求奶奶做臊子面时,奶奶总是嫌麻烦,很少做给我吃。所以,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村子里有人过事。一旦有人,奶奶必带我。每每这个时候,吃货的本性就暴露无疑了。我对中午的大鱼大肉不感兴趣,反倒是早上的这一顿,往往是我吃的最开心的一顿。我小时候吃过好多家的臊子面。每一家的味道都大同小异。可以这样说,我对小时候记忆最深的莫过于奶奶牵着我的手去坐席的画面和奶奶给我端汤的动作。每每回忆,都会笑出声来。

渐渐的我也长大了,家庭条件也好了,臊子面也常吃,对臊子面也逐渐没有兴趣了,奶奶也不带我去坐席了。记得有一次,做好的一盘子臊子面因为吃不完也没人吃,倒了……从此,家里只要不来人,从不吃臊子面。有时候我常常在想:或许,是现在人生活节奏太快,臊子市场上有现成的,挂面也是,甚至,市场上就有卖的现成的速食型的面,只要有开水,一切都好办……又或许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已经不屑于吃这个东西了?还是吃的次数太多,厌倦了?本地人不喜欢吃,反倒是外地人慕名而来……一切都在变,臊子面也不例外吧……

我去上大学时,家里人破例给我做了一顿臊子面,还是和往常一样,吃了几口又不想吃了……而现在,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每每去饭堂,点一碗没有一丁点醋味的所谓的岐山面,吃各种各样不同地方的东西,但是这些都使我味同嚼蜡,我曾经试图在网上找寻,希望能够找到,果然,我找到了。但是,一碗近四十的它让我望而却步。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对一种食物如此想念,突然好想在家里的日子,想起每每我吃不完的臊子面,突然好想这个味道,好想好想,或许,这一碗臊子面,就代表着家乡的味道吧。人,总是这样,只有失去的东西才懂得去珍惜吧。

篇16:古镇的味道

晚上6:30左右, 才顺利到达查尔斯顿附近的Seaside Inn, 这是一家紧邻海边的小旅馆, 周围还相继座落着其他几家小旅馆, 隔壁就是Holiday Inn, 可能是价格的差距, 万茂公司没有选择入住。

晚饭过后, 天还未完全暗下来, 邀了几个伙伴到小街上转。粉红、牙白、蔚蓝、橙黄, 五彩缤纷、错落有致的独立式住宅小屋分立在街道两边, 与挺拔青翠的棕榈树争相辉映, 构成了一幅摇曳多姿的亚热带风情图。据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美国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回归乡村小镇的运动, 有钱人、包括不少中产阶层厌倦了在城市压抑的钢筋混凝土森林、高楼大厦“建筑峡谷”中的生活, 纷纷到城郊、乡村营造田园诗般的小镇新居。我想这里恐怕就是当年回归小镇运动的一处杰作吧!

街道两旁零零散散地分布着一些小商店, 透过橱窗望去, 店里陈列着精致的衣服和礼品, 只是早早地挂上了Closed (关门) 的牌子。美国人在这方面和中国人的经营理念是不一样的, 该他们休闲的时候他们绝不工作, 当然也有劳动力短缺、价格昂贵的因素。从小街又绕到Seaside Inn后面, 正是退潮时间, 海浪一波一波地往后退, 留下细软而平滑的沙滩。天已经黑尽了, 除了看到泛白的浪花, 远处是什么也看不到, 因此说这个时间来不能叫观海而只能称作是听海了。

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一大早被Morning Call (叫早电话) 叫醒之后, 简单洗漱了一下, 就又结伴到海边看日出去了。早上的海边凉凉的, 因为时间尚早, 太阳还没有露面的迹象, 天空的乌云很多。在海滩上漫步近半个小时后, 海天相接处突然跃出了一点红晕, 只一刹那的功夫, 已是一个半圆了, 不过这个半圆远没有以往几次看到的太阳那么大、那么红。乌云几乎和大海连接到一块了, 当太阳努力跃出海平面往上冲的时候, 厚厚的云层完全遮住了它, 只在乌云的边上染上了淡淡的红晕。当我们要离开海滩的时候, 不经意的一回头, 竟看到乌云后面射出了万道霞光, 海面上的雾气在霞光中蜿蜒流动, 我举起相机, “咔嚓”一下, 把这幅壮观的美景留在了胶片里。

简单的早餐过后, 我们到查尔斯顿downtown (市区) 参观。滨海的查尔斯顿小镇是美国及世界各地富豪的聚居地, 也是风光旖旎的度假圣地。我们乘坐的大巴沿着宽阔的海湾缓缓前行, 我借机向窗外望去, 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椰树用色彩和湿度滋润着目光, 并随着车行渐次向后移去。树阴下掩映着一栋栋造型别致的度假小屋, 这些度假小屋多为三层, 每层都有宽敞的带立柱的观景凉廊, 散发着浓郁的贵族气息。直接面海的度假屋在价格上应该最昂贵, 估计一小栋可达几百万美元吧?

大巴离开海湾穿行在查尔斯顿的街道, 我们索性请求司机把车停下。在石板路上亲自走一走, 更近距离地体味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岂不更好?仅有8万人口的查尔斯顿是美国最古老的小镇, 1790年以前一直是南卡罗来纳州的首府, 19世纪初期, 查尔斯顿随着棉花和奴隶贸易渐渐发展起来, 曾一度成为南方人口最多的城市和经济中心, 也是那时美国南方最富有的小城镇。这里有美国最早的海关, 美国最早的黑奴交易市场, 美国南北战争纪念碑, 还有历史悠久的古炮台。下车漫步城中, 经常会发现石块垒成的马路和昂首走过的高头大马, 那惊讶的瞬间, 仿佛感觉来到了风云雷动的1861年。1861年, 南卡议会在查尔斯顿通过决议, 宣布退出联邦, 4月12日, 南方部队炮轰驻扎在查尔斯顿港口sumter要塞的联邦军队, 长达四年的美国内战从此开始。从历史中品味出的硝烟味道与沿海湾一带静谧的度假豪宅散发出的温馨气息形成了鲜明对照。

上一篇: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下一篇:春节难忘的事作文400字